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队伍实战水平(精选8篇)
实战水平
2012年以来,xxx以科技强警为目标,以信息化建设为推动公安工作发展的强力引擎,队伍实战水平全面提升。2012年以来,xxx已抓获犯罪嫌疑人30名,其中取保候审6人,起诉8人,逮捕6人,刑事拘留10人;抓获违法嫌疑人8人,其中治安拘留6人,强制戒毒2人。
一、树立新观念,确立公安信息化在警务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以后,xxx支委率先统一了思想,在全所民警中叫响“建设不落后,精神不落后,理念不落后,工作不落后”的口号,坚持强力推进、强行入轨、强制规范。支委领导和广大民警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信息化意识不断增强,信息化应用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从实际效果看,信息化应用拓宽了眼界,实现了科学用警、科学管理、科学决策,增强了民警信息化应用的主动性和主创性,不断提高了实战效能,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由单兵作战到综合应用的转变,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二、提炼新战法,切实发挥信息化在实战中的关键作用。xxx在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强力推动下,转变传统侦查破案模式,围绕重点人员的吃、住、行、销、玩,通过信息化手段和特情开展工作,对公共娱乐场所进行特勤布控,通过
有奖举报等方式,广辟破案线索,将侦查触角和阵地控制进一步延伸,梳理出一批犯罪线索,摸清了一批犯罪嫌疑人员的底数、去向、活动规律及特点,对摸出的线索采取落实责任、顺线追捕、架网布控、上网比对等多种措施进行精确定位。通过信息化应用,2月20日,抓获贩毒嫌疑人4名,缴获冰毒400余克,麻古1200粒;1月30日,抓获非法持有毒品人员1名,缴获冰毒约30克,大号砍刀4把,匕首2把;
关键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建设
2014年7月2日, 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坚持以人为本、重心下移、资源整合、改革创新, 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加快推进计划生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提高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做好计生档案管理工作, 对当前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对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研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这个大形势下, 基层单位以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为抓手, 夯实计生工作基础, 推进计划生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计生档案工作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生档案是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凭证, 计生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档案的支持, 从辖区基本人口情况、育龄妇女情况、奖励扶助情况、药具管理等到人事管理、生育情况、社会抚养费征收、长效节育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档案等, 是基层计生工作者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 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体系的重要依据。虽然工作中有像流动人口信息、孕情管理等时效性较强的信息, 但是对于人员相对稳定的机关、企事业基层单位来说, 计生档案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认定计生奖励扶助家庭、办理生育审批, 甚至人员调入调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等项项工作都离不开计生档案的支持。计生档案含有大量民生信息, 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息息相关, 但是目前各地计生档案管理发展水平不一, 重视程度、经费投入普遍不足, 认识还不到位, 一些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 日常档案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仍是各式各样的老式登记簿册。这些时间跨度较长、内容庞杂的簿册, 一般存放在计生办公室或档案室中, 处于封闭式管理, 查找信息费时费力, 且信息共享不畅, 一些影像、录音、照片等特殊载体档案得不到有效的收集、保管 , 不利于稳妥扎实地推进工作。
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人口形势当前发生了重大转折性变化, 计生工作进入了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发展的新阶段。依照相关政策要求, 计生工作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 更加注重利益导向, 更加注重宣传引导,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改革服务管理模式, 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根本转变”。
基层计生工作要着重在加强宣传引导、加强依法管理、加强技术服务、加强利益导向、加强信息管理、加强群众自治等方面开展。人口管理要向全员化、网格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整合资源、搭建综合平台是势在必行的。计生工作相关信息的集成、共享既能方便基层工作人员在充分掌握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为辖区人口更快捷地提供服务, 为领导进行相关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有利于相关社会事务的管理, 从而推动人口计生综合治理和部门协作, 也是对计划生育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的有效控制手段。
三、以档案工作为抓手, 为计划生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好准备
计生档案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上述现象, 要顺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做好计生档案管理, 推进计生档案信息化建设, 在技术、服务、管理上做到科学、规范, 以下6项工作不容小觑:
(一) 落实责任, 建立健全计生档案网格化管理体系。要广泛持久地大力加强宣传引导、明确领导者的岗位责任, 落实相关制度、落实《财政部、人口计生委关于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投入保障机制的意见》 (财教〔2011〕558号) 精神保障投入。充分认识计生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明确专人、落实责任、加强管理, 坚持计划生育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 坚持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 落实领导责任, 保证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在长期计生工作实践中, 抓基层、打基础, 形成健全的服务管理网格是重要的工作经验, 基层工作机构和队伍是计生事业的根基。计生档案工作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认识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把计生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具体落实责任, 明确专人, 分级管理, 实现计生档案工作管理系统网格化。既落实管理工作, 也为责任追究机制提供依据。
(二) 要强化人口计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人口计生工作任务繁杂, 要把档案管理融入人口计生部门的各项工作中, 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来规范约束档案的收集、上报、整理、存档流程, 严格按照制度办事, 严把审查、归档关。必须把计生档案的管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范围, 实行档案检查验收、考核、定级以及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等各项制度, 使档案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改进考核评估, 科学设定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指标, 把党政重视、部门协同、群众参与、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制定覆盖计生工作方方面面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明确需要收集的档案内容, 建立健全以“七簿、一卡”为代表的完整准确的计生档案, 并明确要把相关的照片及音、视频等特殊载体档案同步收集, 为计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三) 强化计生人员与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现在从事计生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 有很多没有接受过相应的专业培训, 和各单位主流业务人员相比, 队伍素质普遍不高, 信息化管理经验不足、管理观念不强, 与新时期计生档案工作的发展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 要研究制订队伍建设规划,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推进队伍职业化建设;加强计生档案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 培养强调奉献精神, 加强激励机制,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热爱计生档案工作;熟悉所管的档案内容, 熟悉相关法规;要能随时总结和分析利用工作中的经验、不足。要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实行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的方法培养人才, 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对先进人物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 设计高水平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化管理体系, 规范计生档案的收集、管理流程, 开展部门间相关联动。人口和计生管理正以“全员化、网格化、自动化”为发展目标不断进步, 各有关部门必须加强联动, 综合治理, 形成齐抓共管计生工作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机制 , 促进工作有机衔接。要整合人口、户籍、计生、医疗、社保等多部门信息, 以自主采集、部门交换、信息整合等方式, 推进计生工作信息化建设, 服务大局。要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信息共享、高效集约”的原则, 强化高层推动, 注重资源整合, 针对分散于不同部门、原本互不交流共享的信息, 开发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计生档案管理需要针对计生工作的特殊要求, 开发、使用融日常管理和数据管理为一体的数据库、信息管理平台。同步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 不但提高工作效率, 还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查档劳动量。信息共享, 使得相关的数据信息齐全、完整, 落实定期更新信息制度, 及时更新变更的情况, 可以更好地起到资料的交流和共享作用, 把“死档案”变成“活资料”。
(五) 确保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安全。加强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和宣传, 将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工作实行工作考核, 做好信息备份、安全管理的工作, 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提高整体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防范水平。通过演练, 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和流程, 切实提高系统及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提升系统保障能力。着重建立健全数字档案信息安全规章制度, 抓紧进行规范体系建设。实行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 做到分工明确、层层负责, 确保网络、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让参与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的所有人员都能够按照确定的要求去行动。提升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业务素质。
(六) 项目带动, 借助外力, 加快数字档案信息建设。计生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专门的人力、物力、财力, 不能靠本就有限的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之外增加额外工作量来进行。以项目为带动, 落实专项投入, 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借助外力, 才能使信息数据迅速成规模, 避免信息“一边录入一边变”的情况发生。电子数据库更新不及时, 反而会影响工作, 降低工作准确度, 影响工作效率。
总之, 计生工作信息化建设不能得过且过也不能急功近利。要按照国家部署的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推进计划生育管理方式方法的改革, 健全管理科学、服务优质、运行规范的计划生育工作网络, 全面提高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同时, 留有余地、与时俱进, 在业务工作制度化的同时对新问题能及时发现、调整现行方案, 不断与时俱进。进一步发挥档案的服务功能, 加大发挥档案服务功能的宣传, 形成尊重档案、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的共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坚持依法管理。
参考文献
[1]冯艳.河南省计划生育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现状调查报告[J]档案管理, 2013 (5)
强化领导,严格考核,建立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
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我们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企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行党委统一领导,集团董事会、监事会、工会、共青团组织共同参与的领导机制,成立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一责任人由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担任,集团公司机关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在党委宣传部设立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集团所属工程公司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设置工作部门,由专人负责,形成一套健全的精神文明建设组织领导网络。
建立和实行严格的考评机制。为了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我们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十星”达标考核评比办法》。 早在1989年,我们就实行了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将精神文明建设和生产经营工作实行“双承包”,这一做法曾在铁道部系统推广。2005年开始创建了精神文明建设“十星”达标考核活动,将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新闻宣传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党风建设工作、共青团工作、建家建线工作、生产经营工作10项内容纳入到“十星”达标考核活动中,逐级考评验收。同时,将“十星”达标考核与生产经营挂钩,发生责任亡人事故、重大三级以上质量事故,取消参评资格。2008年集团公司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后,我们又将精神文明建设“十星”达标考核活动调整为企业文明建设“十星”达标考核活动,加大了生产经营考核力度,将安全质量、承揽产值、利润上交款、五险二金设定为4个星纳入考核评比。“十星”达标活动的深入开展,对生产经营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党群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企业全面建设起到了加强作用。我们总结的《以“十星”考核为党群工作抓手,加快构建和谐企业步伐》经验被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以文件形式转发。每年年初党政工作会议上,由集团公司党政一把手同下属单位党政主官签订《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状》,年底考评,奖惩兑现。把精神文明建设同生产经营工作一起纳入到党政工作的总体目标,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使两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建立投入和奖惩机制。我们每年都投入上百万元的资金,用于精神文明建设重大活动、施工一线的文化线建设。为了鼓励群众性的创先争优活动,集团公司党委决定,对工程公司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文明单位称号的、被集团公司评为文明职工标兵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根据精神文明建设“十星”考评办法对所属单位实行奖惩制度。年终评定按星级分别奖励2万元至5 000元;评定为不及格的,罚5 000元、3 000元不等。
强化基层,夯实基础,建设强有力的政工干部队伍
加强工程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实施细则》,把提升书记队伍素质放在首位。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即:稳定提高一批,把现有书记队伍中素质较好的稳定下来,通过培养教育,提高素质,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选拔充实一批,着重在大学毕业的党员干部中筛选一批优秀者充实到书记队伍中来;储备培训一批,按照1∶2的比例遴选一批素质较高的年轻干部进行书记业务知识培训,储备后备书记人选;岗位交流和交叉任职一批,按照一定比例,在书记和行政、技术干部中进行岗位轮换和交叉任职,培养复合型政工干部。集团公司党委“四个一批”经验被国务院国资委网站转发,并在中央企业推广。
加强工程项目部党组织建设。我们坚持“支部建在项目上”,每个项目部都设立了党组织工作机构,配好配强书记,加强对项目部的政治领导。制定了《项目部思想政治工作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规定》和《工程项目部管理行为规范》等制度,明确了项目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并将其纳入企业管理、干部政绩考核之中,实行一岗双责,逐步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目标化、职责具体化、管理规范化、考核制度化。同时,还通过开展“四好班子”、“五好支部”、“六好党员”和创建“党员先锋岗,红旗责任区”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员在完成施工生产任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党委工作部门的全面建设。我们企业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无论体制如何转换,隶属关系如何变化,改革如何深入,党的组织机构和政工干部队伍不但没有受到削弱,反而不断得到加强。集团公司、工程公司都设有党办、组织部、宣传部、干部部、纪委、团委、工会组织机构。在人员编制上,确保一定的比例;在人员质量上,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在生活待遇上,同行政干部同工同酬;在政治进步上,优秀政工干部可破格晋升职称或高配一格等。政工干部安心本职,爱岗敬业,有50余名同志分别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
强化服务,设计载体,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坚持开展文化阵地建设活动。我们以企业文化和项目文化建设为突破口,狠抓文化阵地建设。集团公司每年举办一届职工文艺汇演,已经举办四届。基层每逢节假日还组织职工开展太极拳、健身球操和各种球类比赛等活动,推动文化阵地建设活动的开展。集团四公司经常组织文艺小分队到基层慰问演出,自编自演的小品《探亲》和自创歌曲《我们是光荣的少洛人》参加了河南少洛高速公路公司文艺汇演,小品获得第一名。同时,也把加强后方基地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亮点。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职工娱乐活动中心、微机俱乐部等,在家属小区办起了英语、音乐和美术等课外辅导班。我们还以“诚信永恒,服务无限”为主题,开展“诚信企业”教育活动;以“爱企业,爱岗位,做主人”为主题,开展“形象工程”建设;以“心系一线,稳定后方”为主题,开展“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活动,使“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服务社会、创优创誉”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不断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坚持开展选树典型活动。宣扬了徐英同志两上青藏高原,挑战生命极限,立志攻克高原病,而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优秀女职工”、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并被选入“全国青藏铁路建设英模事迹报告团成员”的事迹;宣扬了潘从富同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楷模,在东北第一长大隧道八盘岭隧道大塌方抢险中英勇牺牲,被铁道部命名为“模范共产党员”的事迹;宣扬了李茂义同志刻苦钻研技术,熟练掌握进口设备维修技能,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事迹;宣扬了李军同志资孤助学、扶贫济困、抚养藏族孤儿,被西藏那曲地区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被藏民们亲切称为“雪域高原活雷锋”的事迹。同时,还选树了“十佳优秀党支部书记”、“铁路会战十大功臣”、“十大杰出青年”、“跨世纪十大英模”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坚持开展企地共建活动。近几年,我们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始终坚持开展企地共建活动,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为民义务修路456公里,架桥189座,打井275个,造田10万多亩,扶贫帮困、捐资助学600余万元。同时,还与施工驻地群众进行广泛的文化体育交流,以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被誉为“永不褪色的铁军”。在青藏铁路建设中,集团公司青藏指挥部被西藏自治区授予“青藏铁路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在重庆至怀化铁路建设中,集团公司指挥部被国家环保总局和当地政府树为环境保护工作典型,在全国推广;在西安至南京铁路建设中,集团公司指挥部被随州市评为“企地共建先进单位”。
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市农村和农村卫生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但**是集革命老区、连片贫困山区、地震重灾区三区合一的市,农村发展仍滞后,卫生事业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市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卫生人力资源对卫生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统筹城乡卫生发展的关键和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发展”为主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通过城市支援农村,以城促农,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和培养农村卫生人才,改善农村卫生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稳定农村卫生队伍等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使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城乡二元卫生结构,农村居民难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卫生服务。卫生人才队
伍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卫生人力资源布局不合理,城市多,农村少,且城市拥有优质资源多。二是农村卫生人员报酬偏低,保障制度不健全,存在后顾之忧,影响队伍稳定。三是农村卫生人员进修学习机会少,技术提高缓慢。四是农村卫生人才引进难,缺乏配套的优惠政策。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进程中予以认真研究解决。
统筹城乡卫生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今后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将以队伍建设为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一、统筹城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按照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控制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新增卫生技术人员重点向农村倾斜,统筹城乡卫生队伍结构、数量、质量,为城乡居民提高公平、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统筹城乡卫生人员能力建设。制定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农村、城市社区服务。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下午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健全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制度,鼓励参加学历教育,促进乡村医生执业规范化,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加强医疗、卫生管理等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强化继续医学教育。
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严格贯彻执行“城市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累计服务1年”的规定。推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深入开展,研究建立城市卫生支援农村的制度,提高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人才队伍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制定具体措施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机构的在职或离退休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业绩、能力为主的原则,评价和使用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要给予适当倾斜。强化面向农村需要的医学教育,可采取初中毕业后学习5年或高中毕业后学习3年的高等专科教育等方式,定向为农村培养适用的卫生人才。加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建立终身教育制度。
机关党的建设,是完成机关各项任务、促进机关建设的重要保证。‚四大一高‛战略为我市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实施‚四大一高‛战略的过程,也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四大一高‛战略绝不是喊口号、唱高调,而是基于在三门峡市情全面分析判断上的科学决策。6月25日,全市庆‚七一‛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在国际文博城三门峡大剧院隆重召开。市委书记杨树平作重要讲话。着重强调,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按照市委号召和新时期对司法行政机关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谈谈个人看法:
一、当前机关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匮乏,党务干部兼职多,专职少,对党建工作热情不高,工作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相当一部分党务干部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有的党组织负责人因工作变动、人事调整等原因,基层组织很长时间没能及时调整到位。
2、对机关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了机关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现在,相当一部分同志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机关党建就是组织一下学习、发展几个党员,工作一般,要求不高;一些党务干部对党建工作热情不高、工作不实;有些主要领导有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党建工作是软任务,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抓党建工作完全是流行形式,被动应付。
3、有关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形势。一方面管理关系脱节。机关党委与机关基层党组织是松散型的指导关系,责权不挂钩,缺乏实施管理的必要手段,在实践工作中,号召力不强,工作难开展;另一方面监督职能缺乏,缺少应有的抓手。
4、活动内容、方式陈旧,组织生活松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机关党组织活动形式一直仅满足于政治说教、催交党费而已,也就是说在工作中,继承不够,创新不多,对机关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致使部分党员干部党性不强,理想信念动摇,脱离群众,宗旨意识淡化,作风不实。
二、改进和加强党建工作的主要方法
鉴于以上机关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市委对新时期加强党建设工作的要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党建工作方法:
当前,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机关党建工作的要求更高了、任务更重了、难度更大了。做好新时期机关党建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央《条例》为准则,以‚走前头‛为目标,以‚双为‛为主题,紧贴中心,服务大局,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以及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把机关党建工作不断推上新的台阶。具体来说,要在六个方面与时俱进。
1、与时俱进地更新思想观念。更新思想观念,关键是要通过教育,消除认识上的四个误区,增强抓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是消除认为‚机关党员干部素质相对较高,机关党建工作抓与不抓无关紧要‛的误区,深刻认识党政机关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机关党建工作必须‘走前头’‛的思想;二是消除认为‚机关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不直接从事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没有很多干头,难有大的作为‛的误区,深刻认识机关党建工作服务大局、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想;三是消除认为‚机关党建工作就是组织一下学习、发展几个党员,工作一般、要求不高‛的误区,深刻
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机关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树立‚坚持高标准、创造性开展机关党建工作‛的思想;四是消除认为‚机关党建工作做多了会越权越位、被人误解,工作少干为妙‛的误区,深刻认识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职抓党建‛的思想。
2、与时俱进地拓展工作思路。要大视野、全方位、新角度谋划机关党建工作。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要扣紧搞好‚三个服务‛来拓展工作思路:一是扣紧为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的重大工作部署、各项重大决策在各级机关的贯彻落实服务,来拓展思路;二是扣紧围绕为‚一个目标‛(创一流业绩)、做好‚两篇文章‛(职能工作和服务经济建设),更好地履行各自的职责服务,来拓展思路;三是扣紧为创建‚五型‛机关(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创新型机关、效能型机关、廉洁型机关)服务,来拓展思路。根据‚三个服务‛的要求,明确机关党建工作的目标,确定机关党建工作的内容,落实机关党建工作的措施;要把‚三个服务‛的难点,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重点;把‚三个服务‛搞得好不好,作为检验机关党建工作是否有成效的重要标准。组织引导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四大一高‛战略的实施,不断提升机关人员参与经济、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3、与时俱进地加强队伍建设。着重抓好三支队伍(机关党务干部队伍、机关人员队伍、党员队伍),主要应抓好三个环节:一是着力改善‚三支队伍‛的年龄结构。把优秀的年轻党员干部选配到机关党务工作岗位上来,强化党员发展工作,优化机关党员队伍。二是着力优化‚三支队伍‛的知识结构。要制订培训规划,通过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考察学习等形式,不断充实‚三支队伍‛的业务知识,开阔其工作视野,提高其工作水平。三是着力加强机关‚三支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要倡导‚政治坚定,服从组织,恪守纪律;勤奋敬业,严谨细致,务实创新;公道正派,谦虚好学,热情服务;胸怀大局,团结协作,相互关爱‛的作风,增强政治、大局、服务、表率、自律意识,发扬敬业奉献、进取创新、挑战自我的精神。
4、与时俱进地改进工作方法。重要的是努力增强‚五性‛:一是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主动思考工作,不坐等上级指示;主动提供服务,不坐等别人上门;主动开展工作,不事事按部就班。二是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工作目标要有针对性,工作内容要有针对性,工作措施要有针对性,工作对象要有针对性,工作重点要有针对性。三是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善于经常分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超前预见、主动适应,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使机关党建工作始终保持鲜明的时代待征和旺盛的生命力。四是增强工作的科学性。科学地决策工作,科学地安排工作,科学地评估工作。同时,积极采用电化教育、微机管理、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工作。从而,使机关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由单一型转为多样型,由封闭型转为开放型,由传统型转为科学型。五是增强培植典型意识。要善于调查研究,总结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分层分类培植典型,通过有效的工作方法,全面推进机关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5、与时俱进健全规章制度。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党组织抓落实、层层有责任、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特别要强调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带头抓党建工作。二是全面推行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要把机关党建工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之一。量化考核指标,硬化考核标准,强化考核措施,加大奖惩力度,真正把机关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到实处。三是落实机关党建工作的相关配套制度。加强对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防止有章不循、流于形式。
6、与时俱进地优化工作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对机关党组织工作的指导和支持,一是把机关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听取机关党组织的工作汇报,交任务、压担子、提要求,切实指导和支持机关党组织开展工作,落实好有关机关党组织应
该履行的职责,以适应新的形势对机关党建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二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参加机关党组织活动和接受机关党组织的监督,以模范行动支持机关党组织开展工作。三是认真解决机关党组织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机关党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方面,能按有关规定执行。在办公设施和工作经费等方面,要给予有效保障。四是要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机关党务干部。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和适当的待遇留人。加大对机关党务干部的培养、交流力度。
三、提升机关党建工作的主要途径
第一,要在科学发展中展现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要增强发展意识,切实做到围绕经济抓党建、千方百计促发展。要提升发展水平,以实现‚三大战略定位‛和‚十六字目标‛为追求,更加注重抓基层打基础;找准结合点,努力实现党的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互动并进。
2012年,我们以总部‚集中集成,创新提升,共享服务,协同智能‛的信息化工作方针为指引,通过实施ERP登高计划,紧密围绕生产经营需要,以制度信息化建设为主线,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强基固本,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加强,连续两年荣获‚中国石化特殊贡献奖‛。
一、深化ERP应用,提升业务管控水平
我们以‚ERP骨骼、BPM皮肤、‘三项制度’血肉‛的信息化建设思路为指引,以创新的思维全面推动ERP的深化应用工作,努力实现ERP应用的‚业务全覆盖、管控全流程‛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应用ERP系统的目标。2012年获得中国石化炼油板块ERP应用登高示范企业。
1.启动工作流打通全流程管理。2012年,我们重点在启用SAP工作流、提高ERP业务全流程管控力下功夫。一是提高了制度执行力和管控力。我们开发投用了对外付款审批等工作流,将‚三项制度‛、内控权限等要求融入到对外付款的ERP线上审批工作流中,与合同管理系统、PM、MM、MRO模块关联,有效防范并降低了财务风险。二是应用集中集成管控全流程。开发并投用了重大修理急批和变更流程,更新项目的急批、变更流程以及修理费结算支付流程等工作流,推进了设备管理的集中集成应用和全流程管控,为公司推行的设备专业化管理提供了支撑。
2.深化应用提高精细化管理。通过优化ERP系统配置和增强开发,提升了工作效率,持续提升公司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作为炼化一体化特大型企业,我公司固定资产规模已达328.8亿元,数量已达8万多项,启用资产主数据变更、调拨两个工作流的第一个月,提交并完成的固定资产主数据变更就有4014项,是前10个月累计变更量的2.87倍。二是提升精细化管理。我们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发了低值易耗品管理功能,细分低值易耗品台账,实现低值易耗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3.自动纠偏增强风险防范管理。通过查找管理薄弱环节,分析管理风险,规范业务处理过程,堵塞了管理漏洞。一是自动控制物资
销售结算风险。2012年3月,公司一般物资销售信用控制全面启用,实现了‚款到发货‛系统自动控制的目标,提高了应收帐款回收率。二是现金流量核算防错自动控制。当会计凭证借贷方出现贸易伙伴信息不一致时,系统提示不能保存。同时系统根据银行到帐通知单进行自动检查,自动比对到帐通知单与对应凭证的贸易伙伴,如不一致的则红灯报警,以便及时调整。
二、创新管理思想,提高信息化能力和企业效益
江正洪总经理强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将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企业的发展,信息化是提升传统企业的‚翅膀‛,是镇海炼化完成‚三位一体‛和实现世界级炼化一体化标志性企业的重要支撑。
1.完善体制机制,做强信息管理团队。为突出信息化业务的管理,2012年10月重组了信息中心,充实了信息化工作(智能工厂建设)领导小组,创新采用‚业务管理专业化‛、‚运行技术外包‛的运行模式,率先实现专业化管理。
2012年,我们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根据重组信息化专业管理要求,共制修订了职责、流程程序和制度73个,全面梳理5项内控流程,每季度由牵头部门组织穿行测试。全面修订信息系统服务总合同,量化服务标准,将采取岗检与评审相结合,有效闭环落实。
2.加快BPM建设,固化流程和制度。通过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建设,不断优化流程、精简程序,打破了部门围墙,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制度的刚性执行。2012年,我们将BPM系统升级到2.0,运行77条流程,实现移动办公,实现短信验证和提醒。BPM2.0共发起18341条业务流程,每日平均发起60条,1602人参与审批和处理。
3.加快优化控制项目建设,提高企业效益。2012年启动了原油调合系统升级工作,通过近红外光谱预测计算原油评价数据,优化调合4组原油并实现在线优化控制;该系统投用后将极大地改善装置的平稳率,经济效益可观。
2012年5月,II催化、气分、IPP三套装置APC项目顺利通过总部验收,提高了生产装置操作的平稳性和自动化控制水平,每年可创效3500多万元。
2012年10月18日,蒸汽管网监测系统通过化工事业部验收。系统投运给公司蒸汽管网的调度管理和节能降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实现了蒸汽管网全面工况的实时监测,能提供流程和操作参数的调整方案,保证蒸汽系统安全运行,年效益可达750万元。
三、运用新技术,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和企业效率
我们按照‚建用结合,以用为主‛的信息化工作方针,大力推进新技术应用,不断提升IT基础设施,为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打实基础。
1.推行云桌面。2012年,我们组织进行了云桌面试点工作。云桌面打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最终用户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办理任何业务,提高快速响应能力;企业实现IT硬件资源的优化集成和保密信息的安全管理;IT运维人员实现从现场终端向办公室运维的巨大改变。
2.实施云打印。2012年,我们以‚经营一元钱,节约一分钱‛的理念,创新开展了云打印建设,实现打印复印进行集中管控,进行预算和成本控制,有效控制了未经授权私自打印机密、涉密信息的泄密风险。对打印复印实现事前防控,事中审批,事后追溯。IPAD、手机打印同样享受云打印系统的统一管理与控制。
3.试点视频会议。2012年,我们推行生产碰头视频会议,公司调度与全公司22个生产值班人员召开视频会议,及时了解各装置生产情况,布置生产重点热点工作,提高了会议效率。
4.做好ERP服务器迁移。2012年,在公司ERP服务器SUN FIRE 4800投用十年后,我们启动ERP系统跨平台迁移工作,在中石化内部尚属首例。为此,我们认真筹备,扎实准备,抓好硬件调试、环境搭建、流程测试等相关环节,5月18日顺利通过了信息系统管理部组织的专家评审,7月15日顺利完成ERP系统迁移,ERP系统强壮性大大提高。
5.抓好信息安全。2012年5月份,我们ERP系统取得了宁波市公安局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书。我们还规范了信息系统的超级用户管理并开始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公司整体信息安全水平。
一、提升教师职教理念, 引领教育教学改革
2007年学院接受了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虽然取得了评估优秀的成绩, 但学院清楚地意识到, 要提高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就必须下大气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树立新型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观、课程观和质量观, 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此, 2007年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在本院举行教育部第五期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共有86名教师参加培训。2009年邀请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专家, 为我院教师举行为期一周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培训, 共有92名教师参加培训。2010年邀请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对学院教师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培训, 共有160多位教师参加。学院还先后派出70多名骨干教师赴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地培训, 派出140多名教师参加了省外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教材建设研讨会及教学能力、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法等培训。全国职教名家姜大源、马树超、邓泽民等先后来学院作专题报告。学院先后与省内外30多所院校进行对口交流。2010年获得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师培训联盟年度优秀院校。
通过抓理念、抓教改, 内涵建设和标志性成果在评估过后伴随着省级示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先后有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4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6个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 1个实训基地被评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 4个实训基地被评为省级实训基地。
二、拓宽教师成长路经, 实现教师自我发展
1. 构筑教师成长阶梯
从招聘新教师进校的那天起, 学院就为他们构筑了从“教学新手—教学熟手—教学能手—教学高手”的成长阶梯。新教师通过岗前系统培训和典型示范, 提高岗位认知, 结合个人职业规划, 制订分阶段实施计划;系部结合教师个人情况适时安排对应的指导教师, 学院人事处、教务处、教学督导室定期指导, 形成了教学熟手指导教学新手、教学能手指导教学熟手、教学名师指导教学能手的较为完善的教师帮扶体系。通过传、帮、带, 加快了教师成长的步伐, 同时通过教师教学资源无界化管理, 实现教师网络教学资源共享, 缩短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时间, 实现了教师由“合格—优良—优秀—名师”的转变。
2. 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示范建设以来, 学院努力搭建教师成长平台。通过赛教活动, 发现教学新秀, 提升教学能力;通过聚焦课堂, 加快教师理念转变和教法改革;通过定期下现场锻炼和技术服务, 提升教师实践能力;通过技能大赛, 增强教师的动手能力;通过联合举办研究生班, 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通过选派访问学者, 了解学科前沿和深化科研;通过辐射带动, 提升教师整体水平。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 在学习中提高, 在实践中磨炼, 以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出色的教学实施能力、较强的资源整合与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精神面貌, 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成就学生中完善自我, 在示范院校建设中实现了新的跨越。
3. 提升教师学历层次
学历进修可以迅速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 能够使教师及时捕捉追踪专业领域和行业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对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大有裨益。为了有效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 学院积极实施“硕博培养工程”, 及时出台《教职工攻读学位管理奖励办法》, 每年选送一批符合条件的教师以脱产或在职的方式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学院一次性奖励, 每年发放博士补贴, 提供博士工作室, 并支持牵头成立研究所 (室) ;优先资助参加国内外各种培训、学术会议等。取得硕士学位紧缺专业、对口专业予以奖励。学院不仅选送了大批青年教师参加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 还先后与长安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省内外本科院校签订了研究生班的合作协议, 提升教师学历层次。
4. 营造良好科研氛围
学院制定了《教学科研成果计分与奖励办法》, 通过对各类成果级别的认定, 采用总积分×分值的办法进行奖励。同时对于申报立项课题和验收通过课题给予不等的奖励。从高校毕业分配的研究生及在职取得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科研启动金, 大大提高了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做到了教师科研申报自觉化、教师教学研究常态化、教师科研管理规范化, 教学研究成果稳步提升。
2009年度学院各类科研成果180篇 (项) , 其中在SCI收录期刊3篇。省职教课题立项6个;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获准立项4个;省自然科学专项科研项目2个。
2010年度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79篇, 其中SCI收录1篇, EI收录1篇, CSCD2篇, 省自然科学专项基金项目2个;人文社会科学专项1个。
5. 通过有为实现有位
有作为才能有地位, 教师价值的实现, 岗位的设置, 都要求教师要有所作为, 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既是教师主体性、能动性的外在展现, 也是教师的职业属性使然。
学历不等于能力, 学位不等于作为, 不断学习, 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学以致用, 把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 将自己的能力转换成价值,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应该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
学院努力拓展教师发展空间, 为每个教师成长成才创造条件。通过教师有为实现教师有位。
三、紧扣双师素质建设,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近年来随着大批青年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 成为推动学院发展的新生力量。教师队伍的年轻化使整个队伍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但同时也为教师队伍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带来了新的挑战。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企业现场实践经历, 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 才能实现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学院高度重视双师素质建设, 着力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同时淡化了专业课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的界限。出台了《专业教师下现场实践锻炼管理办法》, 要求专业教师年龄在55周岁 (男) 或50周岁 (女) 以下的教师必须参加五年一轮下现场实践锻炼, 每一轮下现场实践锻炼时间不少于3个月。
教师下现场实践锻炼的形式有:到行业、企业顶岗实践 (挂职锻炼) ;合作研发 (提供技术服务) ;现场教学;蹲点指导学生实习;实地调研;到学院实验实训室、基建办等专业对口部门工作等。要求教师利用暑假到行业、企业顶岗实践 (挂职锻炼) 不少于1个月。为了增强教师实践锻炼的针对性, 提高实效性, 避免搞形式、走过场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学院要求各系每学期末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和教师队伍的实际制定本系教师下现场实践锻炼计划, 落实本系教师实践锻炼单位、地点等相关事宜, 教师需制订个人实践锻炼计划, 明确实践锻炼的目的、方法、形式和预期效果等, 教师在下现场实践锻炼前, 均需与所在专业系签订书面协议, 进一步明确下现场实践锻炼的安全、责任、岗位目标和考核标准。教师在下现场过程中需做好实践锻炼的记录, 以备检查和总结使用。实践锻炼结束后, 教师需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实践报告, 总结实践成果并提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改等方面建议 (必须与自身发展和专业发展相结合) 。专业系需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实践锻炼汇报会。人事处与相关专业系经常与接受实践单位沟通, 不定期对教师下现场实践锻炼情况进行检查, 加强对教师实践锻炼过程和效果的考核, 以保证实践锻炼的质量。
通过教师下现场锻炼, 提高了教师技术服务能力。教师承接完成了紫阳县1:2000城镇数字化测图、渭蒲高速断面测量、沪杭客专12座桥梁施工监控相关的现浇梁段的标高测量、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4标段工程控制测量网复测、西平铁路监理等任务。
四、培育优秀教学团队, 促进专业快速发展
学院努力培育优秀专业教学团队。通过调整教学系部, 整合专业教学资源, 重点建设专业形成了以先进的职教理念为指导, 以校企合作为工作平台, 以开发、设计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为中心, 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互补的专兼结合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在教学团队中充分发挥校企双带头人在专业开发、资源整合、项目申报、技术攻关中的作用;依托紧密型合作企业, 利用学院“四级对接”的校企合作工作平台, 以区域产业和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 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 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 将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同时根据产业发展变化, 建立人才培养动态调控机制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
教学团队中企业兼职教师都是行业技术能手和骨干, 为了保证团队中企业兼职教师授课, 在时间安排上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 根据兼职教师的时间, 弹性安排集中授课, 从而解决企业与学院工作日重合带来的问题。
五、完善激励机制, 提供建设保障
1. 改善办公条件
为了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 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 为全院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 增加了午餐补助。
2. 完善制度政策
学院先后制定高水平人才引进及管理办法, 院内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及管理办法, 院外兼职专业带头人聘任及管理办法, 骨干教师培养及管理办法,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及管理办法, 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及管理办法, 教师国内外培训管理办法, 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实施办法, 教师对外技术服务, 教师科研管理办法, 教师教学量化考核办法等制度30多项。
3. 实行岗位聘任
按照“以岗定薪、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和绩效岗位津贴向教学岗位倾斜的原则, 将教职工的收入水平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贡献大小直接挂钩。在明确岗位任职条件的基础上, 组织实施全员竞聘上岗, 强化竞争机制。
4. 严格考核评价
学院十分重视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 成立了院系两级考核领导小组, 制订了教师量化考核办法, 明确了考核内容、考核方法, 实行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结合, 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系部评价、督导评价等多种形式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工作、教研科研和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考核评价, 评价结果同教师的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挂钩。
通过紧抓师资队伍建设, 为学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学院将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 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努力向高水平的骨干院校迈进。
参考文献
[1]吕一中, 牛小铁.建设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推动学院持续快速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8) .
[2]祁东方, 侯怀银.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五个位”[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24) .
[3]胡柏翠, 周良才.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3) .
1.高位推动,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
敦化市城市建设走在了全省县市的前列,相比之下,农村环境建设已明显滞后。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把农村环境整治摆上突出位置,作为市、乡、村三级的“一把手”工程,全力推进。一是提高重视程度。乡镇党委换届结束后,由市委书记、市长带队,组织各乡镇“一把手”到通化、梅河口等县市进行考察,开阔了视野,认清了差距,增强了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加强领导力量。重新调整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选调年富力强的干部到新农村办任职,并在编制和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为新农村办增设了3个事业编制,保证每年20万元工作经费,并配备一台专用车辆。各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使新农村建设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同时,在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中,注重把环境整治业绩突出的干部调整到相对薄弱的乡镇任职,增强环境整治工作力量,切实解决工作开展不均衡问题。三是强化责任落实。采取市级主要领导包片,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的办法,一级抓一级,共同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同时,按照整体推进、帮扶全覆盖的要求,市直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落实了帮扶责任,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并将包保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范畴。
2.突出重点,明确农村环境整治主攻方向
从农民最关心的实事抓起,着力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农村环境整治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突出重点部位。2011年,优先把省级示范村、乡镇政府所在地、公铁和旅游沿线村屯以及首批确定重点推进村,作为环境整治的重点,在资金和项目建设上给予倾斜,力争两年内全部达到“先进村”标准,三年内达到“模范村”标准。同时,按照乡镇区划布局,重点将雁鸣湖镇腰甸村、江源镇寒葱沟村、石头镇二道河村、黄泥河镇大川村和额穆镇公益村打造成样板村,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二是突出村屯特色。坚持“因村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村屯自然环境、规模大小、经济强弱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特别是在民居、围墙、广场、绿化和美化等方面,充分展现东部山区地域特色;三是突出重点任务。进一步拓展环境整治内容,提高评比标准,大力实施“五清、五改、五化”三项工程,即清垃圾、清柴草、清边沟、清路障、清积雪,改房、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净化。2011年,完成通村公路89公里,新建文化休闲广场16个,改造泥草房1260户,新修边沟40.5万延长米,新建垃圾处理点200个、卫生厕所5000个,植树40万株,新增绿地50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000盏,清理垃圾18.5万立方米。
3.健全机制,促进农村环境整治常态化
一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通过“向上争取一些、政府投入一些、部门帮扶一些、村民自筹一些、社会捐助一些”的办法,形成多元投入机制,有效破解资金瓶颈制约。2011年,全市农村环境整治共投入资金2.03亿元,其中,市财政投入800万元,各乡镇投入1505万元,各部门、企业以及农民自筹、社会各界人士捐助共8100万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9600万元;二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制定了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村、先进村和模范村建设标准,明确了农村道路、院墙、边沟、庭院、保洁、绿化美化亮化等重点内容的建设要求,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有争创目标、有评价标准。要求各乡镇、村屯制定保持环境卫生的村规民约,成立卫生保洁员队伍,划分农户卫生责任区,规范和约束村民行为,加强对农村环境的日常管理。目前,全市有34个村争创先进村,16个村争创模范村;农村保洁员队伍达到710人,配置垃圾车300余辆,基本做到了农村垃圾日产日清;三是建立严格奖惩机制。出台了《敦化市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奖励政策》,对获得市模范村称号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职满三年的,给予副乡级非领导职务工资待遇,年轻优秀的择优聘用到乡镇政府工作。对工作组织得力的乡镇党政正職给予每月300~500元岗位津贴。对被评为模范和先进的村屯、乡镇给予2~20万元重奖。对在帮扶和援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给予现金奖励,奖励金额为援建额度(资金或物资)的10%,并授予“新农村建设功臣”荣誉称号。2011年,敦化市拿出500万元,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6个乡镇、25个村屯、15个帮扶单位(企业)和15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队伍实战水平】推荐阅读:
构建信息技术平台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07-07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06-02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06-11
“企业信息管理实战”培训总结07-01
医院信息化提升服务09-07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09-17
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提高财务管理水平06-17
如何提升学生信息素养11-12
为农村教育腾飞插上信息化翅膀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