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教学大纲格式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统计学教学大纲格式(精选8篇)

统计学教学大纲格式 篇1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

学时数:48学分数:3

执笔者:陆淑珍编写日期:2006年5月18日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统计学是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本科各专业核心课程。统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方法科学,它既包括适用于各领域的一般性统计方法,如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等,也包括适用于某一专业领域的特殊统计方法,如指数分析、产品质量的统计管理、国民经济统计等。该门课程的特点是不着重于统计方法数学原理的推导,而是侧重于阐明统计方法背后隐含的统计思想,以及这些方法在实际各领域中的具体应用。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方式和统计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学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是:

(1)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并理解各种统计方法中所包含的统计思想;

(2)使学生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

(3)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技巧;

(4)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应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 导论(4学时)

了解统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工作方法和基本要求。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理解统计与统计学的含义、统计数据与统计学的关系。区分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

主要内容:统计与统计学、统计数据及其类型、统计中的基本概念。重点、难点:统计与统计学的含义、统计中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和变量)。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4学时)

了解统计数据的来源、数据的计量尺度与数据的类型、调查数据质量,掌握调查方案设计和问卷设计的方法并注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内容: 统计数据的来源、调查方案的内容和设计要求、调查问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

重点、难点: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6学时)

了解数据整理的基本要求、统计表的构成、数据分组的作用。掌握数据的类型。对其进行编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组。

主要内容:数据的预处理、数据的整理和显示、合理使用统计表 重点、难点:数据的整理、统计表。

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5学时)

掌握集中趋势各特征数值的计算方法、特点和应用场合。掌握集中趋势各测 1

度值的计算方法、特点和应用场合表和图形。掌握偏态与峰度计算方法

主要内容:集中趋势的测度、离散程度的测度、偏态和峰态的测度。重点、难点:数据分布特征各测度值的计算方法、特点和应用场合。

第五章抽样与参数估计(6学时)

了解抽样和抽样分布的基本概念。掌握总体均值、总体比例和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

主要内容:抽样与抽样分布、参数估计的基本方法、总体均值和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样本容量的确定。

重点、难点:抽样与抽样分布、样本容量确定。

第六章假设检验(6学时)

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步骤,能对实际问题作假设检验。利用置信区间进行假设测验

主要内容: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大样本情况下的总体均值检验、小样本情形下的总体均值检验、总体比例检验。

重点、难点:大样本情况下的总体均值检验

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8学时)

了解可化为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掌握相关系数的含义、计算方法和应用。掌握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和参数的最小二乘法估计方法。掌握回归的显著性检验

主要内容:变量间关系的度量、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利用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和预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重点、难点:变量间关系的度量、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6学时)

掌握时间序列对比分析的方法、长期趋势分析的方法、季节变动分析的方法、循环波动分析的方法。

主要内容:时间序列及其分解、平稳序列的平滑和预测、有趋势序列的分析和预测、复合型序列的分解。

重点、难点:时间序列及其分解。

第九章统计指数(3学时)

了解实际中常用的几种价格指数。掌握加权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加权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利用指数体系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主要内容: 指数编制的基本问题、加权指数、指数体系的分析和应用、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

重点、难点:指数编制的基本问题、指数体系的分析和应用。

(二)实验教学:16学时(见后)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统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因而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用理论教学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老师在课堂上应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进行必要的深入的讲授,并详细的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和启发、引用相应学科的知识并且补充相关的练习。通过课堂的讲授和例证的介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力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和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上机操作课,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论联系实践,系统的掌握知识和技能。

主要章节讲授完后,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课堂讲授时可请学生在课堂完成相应的作业,激发教学的互动性。最后,学生上交统计报告。整个教学使学生能够达到独立完成统计报告的基本要求。考试采用闭卷方式A、B卷,平时作业占30%,闭卷考试占70%.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边缘科学。学生一定要先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学科知识,如高等数学、管理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统计学,贾俊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统计学,胡孝绳,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4] spss统计教程——从研究设计到数据分析,丁国胜、李涛,机械工业出版社。

[5]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统计学教学大纲格式 篇2

关键词:格式,统计,VBA,自动化

一、引言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及其办公软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的必备工具,尤其是对于广大科技工作者,日常工作常常是围绕着资料搜集、数据整理、研究报告、论文写作等来开展。而作为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的Word Application可能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它以其强大的功能和良好的兼容性为广大使用者所熟悉,同时,它还经常在自定义Office解决方案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二、需求分析

相信多数人都对Microsoft Word的使用非常熟悉,像Microsoft Word中的字数统计功能,这是一个小巧但高效的对当前文档中各种字符(包括文字字符和特殊字符)进行统计并显示的工具。但有时候,我们在处理电子文档的过程中还存在这种需求,即不仅希望能统计各种字符总数,还希望能统计那些具有统一格式的字符,比如,对具有统一的宋体四号加粗格式的所有二级标题进行文字统计,又或者,对文章中所有粗体中英文字符进行统计。对这种统计,我们一般是一个一个手动选定,然后调用软件中的字数统计工具,这对少量文字适用,如果文档字数较多,例如要对几十万字的书稿进行这种操作,显然上述方法的效率和准确性都相当低下。进一步研究Microsoft Word发现,有一种自动化且比较高效的实现方法,首先借助“查找”工具,按格式查找,然后统计,这种方法比手动方法效率高得多,但也有不足:

首先,该方法需要调用两个工具,“查找”和“统计”。统计是基于查找的,查找完成之后必须使符合要求的字符都突出显示,这样才能正确统计,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能保证两步之间绝对没有误操作,比如不小心单击了一下鼠标,一旦失去符合要求字符的突出显示,统计就会失败。

再次,该方法不能对统计的数据做进一步处理,比如红色和蓝色字符的比值是多少,正文占整个文档的百分比是多少。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进行程序扩展,也就是说,借助编程控制Microsoft Word。

目前,Delphi、VB、VC等高级语言都能较好操作Microsoft Word对象,谁更适用?则需要从效率上综合考虑。

基于格式的字符统计,其实是一个应用程序自动化,以及如何实现高效办公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复杂到要靠开发独立应用程序才能解决的问题,对这一类问题,借助VBA来实现,能达到开发效率与执行效率的平衡,是较好的解决方案。

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应用于Microsoft Office套件中的一种通用语言,用以实现该套件的应用程序自动化,用VBA编写的代码,我们通常称之为宏。

三、功能设计

首先分析一下实现该功能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要按格式统计字符,首要问题就是设定待查找的字符格式,然后按格式查找字符,最后则是把查找到的字符统计出来。

1、设定字符格式

设定字符格式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调用内置对话框,内置对话框分为系统级和程序级,系统级指利用API调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对话框,程序级指在Word开发应用中的对话框。

系统级对话框的调用稍显繁琐,程序中决定使用后一种方法,以简化设计。

而在Word中使用的对话框共有4种类型:

第一类:Application.Dialogs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几乎能得到所有Word Application使用的对话框,只要指定对话框的Item,或者使用Index的方法进行访问。

第二类:Application.File Dialog

其中包括以下四个文件对话框:

Application.File Dialog(mso File Dialog File Picker):浏览文件对话框

Application.File Dialog(mso File Dialog Folder Picker):浏览文件夹对话框

Application.File Dialog(mso File Dialog Open):打开文件对话框

Application.File Dialog(mso File Dialog Save As):另存为对话框

第三类:Microsoft Common Dialog

即通用对话框,它包括以下几个对话框类型:打开文件对话框、颜色对话框、字体对话框、打印机对话框和帮助对话框。

第四类:不可见对话框

所谓不可见对话框,指的是在Word应用中具有对话框功能,而在VBA中却无法直接调用的对话框,也就是不能通过Application.Dialogs(item).show这种方式直接调用的对话框。

显然要设定字符的格式,用字体对话框比较好,它同属于Word对话框应用的第一类和第三类,调用方式为:

其中wd Dialog Format Font和wd Dialog Font是特定对话框的Item。

2、查找及选择字符

查找及选择字符是该程序的核心功能,两个操作一前一后,不能间断。在VBA下,效率最高的查找方式是使用Find函数,关键在于,首先要确定查找的区域。按照设想,程序需要在整篇文档范围内查找符合格式要求的字符,那么,查找区域就应该是整篇文档,对应对象则是Activedocument.Content。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微软的解释,Activedocument本身是一属性,但这一属性能返回一个Document对象,该对象代表活动文档,也就是当前正在操作的文档,应用Document对象的Content属性,就能返回一个Range对象,该对象代表主文档的文字部分,这刚好符合程序对查找区域的设想。范围确定了,接下来很简单,统计查找到的字符。

不过,这样得到的运行结果是不正确的!原因在于,Range对象是按符合条件的连续区域返回结果,比如“教育技术”四个汉字,如果符合查找条件,返回结果是1,而不是4,想要得到真实汉字的个数,首先要获取“教育技术”这个字符串,而要获取该字符串,需要借助Selection对象,但Content属性并不返回Selection对象。

即是说,就这个应用而言,查找区域不能用Activedocument.Content来表示,那谁还能表示查找区域呢?就是Selection对象本身!通常认为Selection代表选中的区域,如果要用Selection表示文档整个正文,必须先要全部选中才行,如果不选,代表区域内容为空,查找结果也应该为空,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Selection.Find方法的运行方式,和Word查找替换对话框中的“查找下一处”按钮的功能是一致的,即是从当前位置出发,查找下一处符合条件的内容,并且把这段内容突出显示,直到文档结束。事实上,我们也可以把Selection.Find方法看成是这个功能在VBA下的实现。

3、字符统计

运用Selection.Find方法,能返回一个符合条件的Selection对象,有了这个对象,我们就能对其中的字符串进行各种后续处理,包括统计字符个数。

为了得到后续计算的条件,程序除了要统计符合条件的中英文字符外,还要统计整篇文档的中英文字符。

这项操作本质上属于字符串处理,容易实现,但是基于效率和性能方面考虑,在VBA下可以调用内置函数来统计,该方式下可供使用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使用Built In Document Properties方法统计

这种方法适用于Document对象和Template对象,返回结果为Document Properties集合,该集合则代表了指定文档的所有内置的文档属性。例如统计活动文档中计空格字符总数的调用方式:

方法二:使用Compute Statistics方法统计

Compute Statistics方法既可以用于Document对象,也可以用于Range对象。例如统计活动文档中的包括脚注的字数的调用方式为:

如果只是对活动文档正文进行统计,调用方式也可以和Built In Document Properties方法一致,但可使用的属性就要少很多。

方法三:直接使用Count属性

例如:

(1)统计活动文档段数:Active Document.Paragraphs.Count

(2)统计活动文档字数:Active Document.Words.Count

这种方法比较直观,并且可以统计隐藏文本内容,但缺点是统计不够准确。

方法四:直接调用word的内建方法Dialogs

例如用该方法统计文档字数,有以下几种写法:

综合考虑效率、性能、准确性以及自定义信息的显示方式,方法一和方法二可供本程序使用。

四、功能实现

1、查找及选择字符

首先实现查找及选择字符这一功能,因为它是本程序的核心,是难点所在。按照之前的分析,利用Selection对象的find方法查找当前光标之后的下一个符合条件的字符串。由于Selection.Find一次只能查找到一处,所以需要构造循环遍历整篇文档,才能找到文档中所有符合条件的字符串,另外由于是按格式查找,所以要有一个提供格式作为查询关键字的方式,这需要操作Find对象的Clear Formatting属性,同时,还需要打开Execute方法的Format开关。实现代码如下:

其中tmp_str是一个String对象,它是活动文档中所有符合条件的除开空格和回车符的字符拼接。

2、格式对话框及其返回值

本程序运行时弹出一个对话框,所有操作和统计工作在对话框中完成,因此要用到一些常规控件,比如利用VBA的按钮控件弹出格式对话框,对待查询的字符格式进行设置。设置完成之后必须获取返回值,这是按格式查找的依据,实现代码如下:

3、字符统计

本程序使用Built In Document Properties方法统计活动文档相关信息,另外本程序最终还计算了格式字符占文档字符总数的百分比,所以还要对文档字符总数为零的情况作特殊处理。实现代码如下:

五、总结及探索

该程序由一个窗体和一个模块构成,由于VBA下窗体不能单独运行,所以用模块控制窗体的打开和关闭,在Word2003和Word2007下该程序都测试通过,虽能完成预期功能,但值得进一步改进。

该程序是利用Selection的Find方法查找符合要求的格式字符串,执行动作是,查找一处,统计一处,直到文档结束。如果程序能一次把所有符合条件的格式字符串同时选中,执行效率肯定会进一步提高。这个问题可以描述为对非连续文本区域的处理。

实际操作很简单,我们可以借助相应的键盘快捷方式进行非连续区域的选择,也可以借助查找操作,将指定的文本进行查找并突出显示即可。但笔者未找到VBA下相应的代码支持,不过该功能的实现肯定要涉及到Range对象的频繁操作,这可作为后续研究的切入点。另外,为了方便使用,可以考虑把这段宏做成一个模板,然后把程序文件放置在word application的指定文件夹中,这样就能像使用Word的各种工具一样使用该程序,而不用每次都在VBA下导入。

参考文献

[1]Microsoft.MSDN Library for Visual Studio 2009[K].

[2]龚东,陈捷.基于Word VBA的文档批处理软件设计与实现[J].江西通信科技,2011,(3).

[3]林宫.基于OLE和VBA的数据库与WORD数据交互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4]David Boctor.MicrosoftOffice2000VBA基础[M].北京超品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5]张晓虎.VBA集成技术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9).

[6]范晓燕,周涛峰.利用VBA实现Word文档的批量拆分与合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

[7]许晓锋,杨扬,葛明君.Word VBA辅助标准编写工作的研究[J]软件导刊,2010,(1).

答题格式式教学的弊端 篇3

尤其是毕业年级这种主导行为更是明显,教师常常会减少语文阅读欣赏,把阅读欣赏变成字、句的简析,采用考什么就教什么地做法,根据考点反复练习,成了许多教师的选择。“这句话运用了……的手法,写出了……”的答题格式,填满了学生的作业、试卷。这种答题格式式教学,助长了教育教学中的功利性,让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彻底变成了套用“公式”的低级行为。

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抱着应对考试的态度,只要学生会答题格式即可,这种定位错误,必然导致教学的单调、乏味。对语文学习来说,这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这种答题格式式阅读欣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将他们与文学作品的激情碰撞化为乌有。被电视剧、漫画、手机包围的严严实实的学生,最缺乏的就是从文学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感悟。他们头脑中充斥着大量虚拟的情感快餐,身为教师的我们知道,这种情感快餐只会如流星一般转瞬即逝,给他们提供不了什么“营养”。他们是多么需要从与文学作品的接触中,找回自己真实的情感经历啊。也只有他们自己亲历过的情感,才是他们成长的精神支柱。披情入文,神游其中,他们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相互交融,获得精神上的陶冶和感染,这才是文学欣赏的魅力。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格式及 篇4

一、写作格式

1.毕业论文写作不少于5000字。统一用A4纸打印,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左装订线0.5cm

2.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左装订,装订顺序为:

⑴中央电大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定稿时由指导教师发给)

⑵目录

⑶正文

⑷参考文献

3.目录:

“目录”二字为黑体小二号,加粗居中;内容黑体小四号,行距1.25,目录一律写到三级标题。

4.摘要: [摘要]和[关键词]均为宋体小四号加粗,内容宋体小四号,行距1.25cm

5.正文:

(1)标题:黑体二号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2)正文: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为多倍,1.25

(3)一级标题格式:一级标题:序号为“

一、”,小三号黑体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4)二标题序号为“

(一)”,四号宋体,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5)三级标题:序号为“1.”,起首空两格,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号宋体,加粗。

(6)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7)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

1、表1等。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五号宋体加粗;内容五号宋体;单起页。

参考文献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设计(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5篇。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

7.页码:从正文起排,页面底端居中。

二、论文模板

目录(黑体小二号,加粗居中)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1

一、教育成本的含义 ……………………………………………………………… 1

二、电大系统进行教育成本管理的意义 ………………………………………… 1

(一)教育成本应是合理确定学费标准的依据 ………………………………… 2

(二)建立教育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是降低成本开支的保证 …………………… 2

(三)电大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进行教育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 2

三、电大系统教育成本管理的方法探索……………………………………………3

(一)教育成本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3

1.成本管理原则…………………………………………………………………4

2.成本分配的原则………………………………………………………………4

(二)电大系统教育成本管理方法选择……………………………………………5

1.有条件的部门可实行企业化管理……………………………………………6

2.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推广目标经济责任制……………………………………7参考文献………………………………………………………………………………8

(内容黑体小四号,行距1.25,由论文的摘要与关键词、章、节、条、和参考文献组成,序号采用数字为:一级标题“

一、”;二级标题“

(二)”;三级标题“3.”)

[摘要] 随着教育市场竞争机制的日趋完善,“以质论价”、“成本核算”,这些反映市场规律的名词,如今也走进了学校,走近了教育。如何加强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必将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点。作者认为要加强教育成本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成本管理原则;2.成本分配的原则。文章认为应区分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管理办法,即有条件的部门可实行企业化管理,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推广目标经济责任制。总之,要想降低教育成本,就要树立成本意识。

[关键词] 电大系统;教育成本;成本管理;成本意识

([摘要]和[关键词]均宋体小四号加粗,内容宋体小四号,1.25cm)

(纸张为A4纸,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装订线0.5cm)论文题目×××××× 标题:黑体二号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广播电视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举办现代远程高等专科、本科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正文: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为多倍,1.25)

因此,对成人教育而言,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成人教育的发展必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成人教育更加社会化和市场化。

一、教育成本的含义(一级标题格式:序号为“

一、”,小三号黑体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一)教育成本的含义(二级标题 格式:序号为“

(一)”,四号宋体,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广义的教育成本,是指投入教育的总成本。

××××××××××××××××××××××××××××××××。

××××××××××××××××××××××××××××①××。

(二)教育成本划分

教育成本可按用途不同或投入途径不同分类××××××××××××××

1.按成本的用途划分 学生所放弃的收入。学生为了

×××××××××××××××××××××××××。(三级标题格式:序号为“1.”,起首空两格,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号宋体,加粗)

(1)教学成本。它是指××××××××××××××××××××××××

(2)学生生活成本。它包括学生×××××××××××××××××××××××××××××。(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2.按教育成本投入途径不同划分 按教育成本分担者不同(即投入的途径不同),教育成本又可分为以下四类:

(1)社会直接成本。主要包括××××××××××××××××××××××××××××××××××

(2)个人直接成本。它指学生×××××××××××××××××××××

(3)社会间接成本。×××××××××××××××××××××××××

(4)个人的间接成本②。××××××××××××××××××××××××××××××××××

(三)教育成本的××

×××××××××××××××××××××××××××××××××××××××××××××××××××××××××××××××××××××××××××××××××××××××××。

二、电大系统进行教育成本管理的意义

(一)教育成本应是合理确定学费标准的依据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已逐步转入由政府、社会、学生家长或个人对教育成本合理分担的机制。虽然目前情况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仍然××××××××××××××××××××

为了加强成本管理,建立全额成本核算是高校会计发展的必然,但在目前的高校会计制度中没有设置教育成本核算的科目,高校会计界对教育成本的核算也尚在探索中,对教育成本核算没有规范的标准。但作者认为要加强教育成本管理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成本管理原则 为了更好地反映成本管理成果,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开展成本核算工作。×××××××××××××××××××××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逐步建立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实物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

(3)鼓励各部门在有关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遵循谁受益谁承担费用的原则。×××××××××××××××××××××××××

(4)正确处理压缩成本开支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矛盾。××××××

2.成本分配的原则 注释(根据需要):正文中需注释的地方可在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②……”(即插入脚注),并在该页底部脚注处对应注号续写注文。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

成本分配也要讲究成本效益比,即成本分配本身也是有成本的,而成本分配所带来的效益要远大于成本分配的成本才行。

××××××××××××××××××××××××××××××各项成本费用分配给受益对象,反对将本应在上期或下期分配的成本费用分

×××××××××××××××××××××××××××××××××

(1)受益性原则

成本分配的受益性原则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即谁受益、谁负担;负担多少,视受益程度而定。这一原则,要求选用的分配标准能够反映受益者受益的程度。

(2)及时性原则

是指要及时将各项成本费用分配给受益对象,反对将本应在上期或下期分配的成本费用分配给本期。不及时分配成本费用必然会影响到成本的及时计算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也必然会影响成本信息的质量,造成经济决策的失误。

(3)基础性原则

成本分配要以完整的、准确的原始记录为依据,不能凭主观臆断乱分配,更不能故意搞乱成本分配秩序,制造虚假成本信息。×××××××××⑤

×××××××××××××××××××××××××

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2、公式(3.5)等。

[参考文献](五号宋体加粗)

[1] 陈素雅.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应注重调整培养目标[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2:26-28(五号宋体)

[2] 严元章.中国教育思想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3.11:137-141.[3] 朱小蔓.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A].二十一世纪中国德育改革与创新[C].银川:学苑出版社,2002:121-133

[4] 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A].二十一世纪中国德育改革与创新[C].银川:学苑出版社,2002:3-4

[5]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140

参考文献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设计(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5篇。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统计学教学大纲1009 篇5

(2010-2011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统计学(Statistics)

开设单位:统计与管理学院

授课教师:孙允午

答疑时间:周二:12:30—13:30;16:00—17:00 或事先预约

办公室:凤凰大楼三楼308室。E-mail:sunyunwu@yahoo.com.cn。

课程类别:学科共同课

课程安排说明:2010年9月6日—2010年12月3日

课程调整:假期课程内容顺延。

期终考试时间:2010年12月4日—2010年12月24日之间。教学课时数:4×13=52课时

课件网址:/tjx/html/jpkc.htm

教材和参考书目:

指定教材:《统计学—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孙允午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

参考教材:刘汉良主编《统计学教程》,1995年;徐国祥、刘汉良、孙允午、朱建中编著《统计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苏均和主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海财大出版社1999.1。

参考专业刊物:《统计研究》、《中国统计》等。

预备知识

本课程为财大各专业的基础课,假设学生已经完全掌握经济学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系统阐述现代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内容有描述性统计、概率论基础、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非参数方法、时间序列、统计指数、等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知识,能够初步根据具体任务和条件从事社会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结合自己的专业,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定量分析,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类问题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同时,也为学习计量经济学、管理会计,证券分析技术、保险精算,特别是统计专业高年级其他分支学科课程奠定基础。

课前预习

由于本课程是关于统计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老师在课堂上将就这些理论和方法进行阐述和解释,如果学生事先阅读有关章节,将有助于理解课程内容。

教学方式:讲课(46时),上机实验(2学时),机动(4学时),课外作业

统计学成绩构成:

平时作业20%

出勤、课堂表现5%

上机实验5%

期末大考占70%。

考核方法:笔试(闭卷)

试卷结构

单项选择题15%

多项选择题5%

简答题10%

计算分析题70%

学术诚实

涉及学生的学术不诚实问题主要包括考试作弊;抄袭;伪造或不当使用在校学习成绩;未经老师允许获取、利用考试材料。对于学术不诚实的最低惩罚是考试给予0分。其它的惩罚包括报告学校相关部门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统计学教学要点

第一章统计和统计数据的搜集

1.何为统计了解统计数据的类型和来源。

2.掌握几种调查组织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3.掌握抽样调查的特点及其基本的组织方式和方法

第二章 数据的整理和展示

1.掌握统计数据的整理方法,特别是分组与变量数列编制的原则。

2.了解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构成和展示,能实际设计统计表和统计图。

第三章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掌握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原则,能结合实际调查资料计算有关指标和进行初步的分析。

2.掌握测定离散趋势的有关指标,深化对标准差的认识。

3.了解数据的形态测定方法。

第四章 概率基础

1.复习概率论基础知识,重点把握二项分布,正态分布,为后续各章做准备。

2.了解χ2分布、t分布、F分布与自由度的概念。

第五章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1.深刻理解抽样分布的概念,中心极限定理的意义。

2.牢固掌握均值的分布。

3.掌握不同条件下的均值、成数和方差的区间估计方法。

4.深刻理解假设检验的逻辑思想,能区分不同条件以选择检验方法。

5.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进行方差分析。

第六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1.明确相关关系,函数关系,因果关系,能根据实际资料进行相关分析。

2.能用实际资料构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系统分析,并能用有关统计软件,借助计算机进行操作。

3.能用实际资料构造多元回归模型进行系统分析,并能用有关统计软件借助计算机操作。

4.能对非线性模型进行转换。

第七章 非参数统计

1.了解非参数统计的特点能够对定类数据、定序数据资料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检验。

2.掌握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的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第八章 时间数列

1.能够正确地识别时间数列变量和形态,对实际资料整理和编制适用的时间数列。

2.掌握各种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3.能用实际资料建立适当的趋势模型。

4.掌握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剩余变动的测定方法。

5.能初步应用时间数列模型进行外推预测。

第九章 指数

1.能够正确地识别时间数列变量和形态,对实际资料整理和编制适用的时间数列。

2.掌握各种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3.能用实际资料建立适当的趋势模型。

上机实验的要求:

1.熟练掌握用计算机EXCEL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2.熟练掌握用计算机EXCEL进行图表分析(重点是直方图的制作)。

3.熟练掌握用计算机EXCEL进行大量实际统计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4.如何用计算机来进行大量实际统计数据的估计和检验。

5.根据大量实际统计数据,如何用计算机来建立合适的回归模型。

课程教学总结格式 篇6

2013级护理本科学员共18人,根据课前了解,学生整体素质较好,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高。我认为对于具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学生,教育的重点是让他们学会思考。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讨论式教学法在国内外都相当盛行,在教学法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利用该法组织教学,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同,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对2013级护理本科的学员,本学期上课内容共两个:排尿和排便。我在授课中均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具体做法如下:

1.分析教学内容,拟定教学目标。

排尿和排便是生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都比较容易理解,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摆脱依赖性思维方式,不要被动等待老师交给她们怎么做,而是利用已有的知识主动思考自己能为患者做什么。

2.实施教学过程

在第一次课(排便)将学生分为3组,要求每组学生讨论一个主题,即:便秘、腹泻、大便失禁。组内讨论10分钟,讨论内容包括:发生的原因即护理措施。讨论结束后,每组分别派一名代表上台汇报。一名书记员进行记录。其他组进行提问和质疑。

第二次课(排尿)未进行具体分组,而是在老师带领下共同讨论。针对尿潴留、尿失禁的护理,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抽点起来回答原因及措施,直到穷尽为止。然后在老师带领下进行总结,直到得出结论。

3.实施效果 分组讨论的优点是可以集中组内成员的知识和智慧,使答案更加系统,并且趋于完善。但缺点是同学们只关心自己组的主题,对别人组的主题几乎无任何看法和观点。不分组的讨论使学生对每一个主题都能认真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但呈现的结果较为凌乱。

4.改进措施

讨论式教学无疑是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方法,但应用中应注意设计。分组讨论应设计组间交叉环节,不分组的讨论则应教会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妥善的归纳总结。

教员签字:

课程组长(主讲教员)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年**月**日

统计学教学大纲格式 篇7

摘 要 统计学基础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文讨论了统计学基础在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作用,以案例教学法为例,研究了高职院校中统计学基础教学的应用实施建议。

关键词 统计学基础 高职院校 案例教学法

一、引言

我国高等职业类院校主要培养的是高技能性、应用性的专业人才。统计学基础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客观现象所带了丝事实反映的方法论科学,它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应用性等特点。这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在我国的高职院校财会、贸易、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也是当代应用型人才的必备知识。近年来,为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不少高职院校都对本院校的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以期望发挥统计学基础课程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教师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框架,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对高职院校开设的统计学基础课程的实际应用进行探究,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可以进一步的深化课程的理论性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课程的实践应用性。

二、统计学基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对学生的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研究来看,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应用研究

就目前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教师对于统计学基础这门课堂的教学过分的倚重理论性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这门课程的应用性问题探索。相对而言,高职学生学习的知识专业性更强,更倾向于实用化和实践性。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需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以此为工具,在采集到相关的数据后,能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反映事实的重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来为决策者提供参考等。这也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欠缺的能力。

(二)忽略与相关学科联系,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力度小

统计学基础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基础课,它与概率等、线性代数等学科联系非常的紧密。但是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大多注重自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忽略了统计基础与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从而造成在教学内容上与其他课程多有交叉重复现象。

(三)课程设计缺乏创新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大多以全课堂教学为主。统计学基础这样的专业课也是进行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显示不符合当前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就业需求。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课程本身而言,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教学案例具有以下特征:①案例要具有很强的故事性;②案例要含有教育两难问题;③案例要蕴涵深刻的教育学或教育心理学等科学的理论、原则与原理;④案例要具有新颖性、讲究时效性;⑤案例的背景要清晰。

案例教学并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实际上是以教学内容的变化为前提条件的。案例教学也并不单纯是一种教授法,它实际上也是以学生行为的转变为前提条件的。如果学生仍然热衷于自己先前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案例教学甚至不能简单地定位在方法上,它所设计的层面是多样、复杂的,如果教育观念还是固守于传统既定知识,培养一统人才上,案例教学的运用也就显得多余了。

四、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注重案例开发的过程和方法。目前学校开发案例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全面系统的开发,即由学校行政做出总体部署,各学科的教师有计划地开发案例。另一种是零零星星的开发,即个别教师所进行的案例开发。如果学校的领导力量强,多数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比较高,可进行全面系统的案例开发。

以统计学基础的综合式案例的研制为例,一般须经历四个阶段:一是统计学基础教学案例策划阶段。主要任务是运用统计学基础有关的教学理念,正确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是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深入了解所授班级学生的情况。其次是提出这次执教的教学目标。第三,确定教学思路。第四,设计教学工具。二是案例展开阶段。中心任务是放手发动学生、充分依靠学生来完成学习任务。要切实贯彻“以学定教”原则,灵活运用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案;鼓励和引导全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去收集素质,采取基础数据。这项工作可以成立调查小组的形式进行开展,正确发挥任课教师的指导作用。三是案例总结阶段。主要任务是评析学生的对于统计学基础的学习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提炼教学经验与教训。要求任课教师把自己的认识水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四是案例的撰写、制作阶段。撰写案例应一采取到的大量数据作为事实依据,经过起草、反复修改和定稿,案例便以作品即科研成果的形式正式诞生了。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提高了课程学习效果,还激发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发展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际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马昊光.《统计学基础》教学模式改革初探.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7.9(2).

[2]高林,鲍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张玉臣.职教教学改革的技术探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01).

[4]宋文光.高职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教育与职业.2007(17).

[5]贺胜军.高职院非统计专业统计学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

教育教学案例格式 篇8

教育教学案例的基本格式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一)标题

教育教学案例的标题可以是课题或事件,如:教学类案例《〈××〉一课的教学实录》、《〈吨的认识〉教学片断及反思》;教育类案例《对“××”事件处理的反思》等。也可以体现一个鲜明的主题,如:《小小设计师》(人教版数学第八册《数学广角》教学案例分析);《阅读尊严——我教〈晏子使楚〉》,《思想与精神的生长——我教〈晏子使楚〉的三点想法》(窦桂梅《人民教育》2006.2,2006.3-4);《心有所感不吐不快——说说<考试>的习作教学》(于永正,《人民教育》2006.5),专家点评:《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等等。

教育案例往往基于某些教育事件处理过程中体现的主导思想,如《宽容的力量》、《呵护孩子那颗脆弱的心》等等。

(二)案例描述

简洁真实地叙述事例或现象发生的背景和经过。案例的选取要求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或代表性。

案例选择:

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是完整的(如整个教案内容,包括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与总体构想、课堂实录等,教育事件的处理经过),也可以是片断的;可以是他人的,也可以是自己的;可以是一堂课,也可以是对一份练习或试卷的分析;可以侧重对教师行为的分析,也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等等。案例的陈述要求简洁清晰,生动流畅,主题鲜明。

(三)分析和反思

对案例进行解读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案例分析要体现一定的理论深度和思想深度,以引发人们的思考,包括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理论以及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的理念剖析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应对策略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等。

l、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可参考以下内容:

2、课堂教学应如何既尊重学生个性又注意全体学生的发展?

3、课堂教学应如何处理好个体学习和集体合作学习(如小组合作)的关系?

4、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三维目标?

5、怎样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的关系?

6、如何解决课堂教学的开放、多元性与目标达成之间的关系?

7、教学过程中用什么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8、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

9、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10、怎样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11、怎样设计并灵活处理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12、如何充分发掘生本资源而不局限于教师原本的教学设计?

13、教学设计过程体现怎样的课标要求和新课程理念?

14、其他值得分析、反思与研究的内容。

建议:教学案例的分析与反思请参见《人民教育》2004年13-14期的内容:“新课程优秀课例研究与解读”专辑;2005年14-16期的内容:“新课程模块备课教学示例”专辑;教育案例的分析与反思请参见《人民教育》2004年15-16期的内容:“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专辑。

字数:一般在3000-5000字。

一、含义

教育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育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我国学者顾泠沅认为,“所谓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育)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教师典型的(教育)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通俗地讲,案例研究就是把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的一系列思维加工过程,目的是供大家分享、讨论,实际上也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些事件、整理教师自己的思维、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过程。

二、案例研究的特点

案例研究的特点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情境与过程。案例研究是把自然情境下发生的真实事件作为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是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下展开研究。案例研究还非常注重过程性,也就是对情境变化进

2行跟踪、记录,把握其变化的过程。

(二)合作与分享。在案例研究过程中,无论是研究者还是被研究者,都需要“学会静下心来,抱着关切的心态聆听彼此”,“学会敞开心扉,向他人倾诉深埋的心结”,“学会把眼光投向他人,关怀那些平凡生命的脉动”。因此,严格说来已经没有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角色区别,有的只是一群志同道合者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在一起分享信息、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分享思想、分享智慧。(如针对教师公开课的教研组评课活动)

(三)开放与多元。首先是题材开放。无论教育、教学题材都可以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其次是形式开放。虽然要形成一个优秀案例必须具备种种条件,但这些条件具备以后,在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第三是研究人员的开放。无论是学校教学管理者者还是实践工作者、理论专家,都可以作案例研究,一线教师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第四是对案例的分析和解读开放。案例提供的上真实事件,同样的事件在不同的背景下可以作不同的分析,在相同的背景下因为研究者的视角不同也有可能做出不同甚至相反的解释。因此,不管是什么样的案例,对其的分析、研究和解释可以是多元的。总之,通过案例研究,我们虽然不一定能完全证实或证伪什么,但总能发现些什么,总能引起我们教育教学的反思。

三、案例研究的必要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方式是“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先培训后上岗”,实验目的“不仅仅是验证课程标准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锻造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既然是验证,就有可能证出个是非优劣,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教师的教育观念并不是说转变就转变的,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一切都要通过实践来回答,通过实践来检验,所以,新一轮课程改革始终强调“课程改革的实验,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方案验证,更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强调要“加强课程改革实验的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成果指导课程改革实践”。要使实践和研究一体化,必须在实践行动中进行案例研究。行动研究与案例研究互为一体,行动研究的过程就是案例研究的过程,因为“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通过案例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别人在想什么、做些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分享他人信息、知识、经验、思想、智慧的同时促使自己反思;假如我面临同样或类似的问题,我会如何处理,从而在实践中自觉调整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品质;我们可以在教师培训中少一些讲解、灌输,多一些参与、互动,在搜集案例、分析案例、交

3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和多元化解读的过程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可以从众多案例中寻找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理论假设的支持性或反驳性论据,或者从众多案例所反映的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见解,发现课程理论的新的生长点,在归纳、总结、概括的基础上形成鲜活的具有浓郁校本色彩、个性特点的课程理论。

上一篇:开学第一升旗仪式优秀讲话稿下一篇:狂风小学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