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

2025-0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精选8篇)

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 篇1

文 / 张大文

我们应该对于问题的核心所在非常敏感。这个素养,我在读到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时,便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了,尤其是对我们教师而言。他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惊服于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核心素养的理解。下面我用一组具体的数字来解读。爱因斯坦认为:首先,在居里夫人的核心素养中,品德细胞的作用大于科学细胞的作用,例如7∶3;其次,在占十分之三的科学细胞中,品德的作用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例如7∶3。总之,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作为一流科学家,她的科学细胞的作用是十分之三的十分之三,即百分之九;而她的品德细胞的作用却是百分之九十一!

我认为,爱因斯坦所理解的居里夫人的核心素养,也是我们教师十分需要通过种种努力争取早日具备的,因为这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来讲,实在太重要了。

舒婷读初一时候的英语老师林老师就是具备了这种素养而对舒婷的成长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舒婷当时活力四射,除了十一门学科外,她给自己又增加十门:看电影、看小说、爬树、打球、游泳、钓鱼……学校规定,星期天晚上不准看电影,她偏去。她不怕第二天英语考试,就算临时抱佛脚,满分120分的卷子她也可以得113分。这个情况引起了林老师的注意,她要用这个机会“教训”舒婷一番:试卷发下来,先是表扬,再是到黑板上重做,舒婷没想到她一下从113分跌到了47分!这无异于在她头上猛击一棍。接着,林老师从发展的、一分为二的眼光来看,总评给了她一个“优”。这让舒婷觉得老师既严格又公正。之后,林老师找她现身说法,说早年自己的顽皮也不亚于她,结果发现生活没有根,没有核心,将来也没有办法找工作,希望她也能改过来。舒婷觉得林老师语重心长,从此把她当作天边的一颗星,这颗星也照亮了她的前途。

这个事例说明,教师要有一种素养,对于学生核心问题之所在非常敏感。眼光一定要准,就像爱因斯坦能够把居里夫人的核心素养一眼看透那样。那么,我们怎样具备这种素养呢?

一、不放过每一个纠错的机会

早年读到“我不去,如同你那样”这个句子,总以为“我”和“你”都不去,但事实上,“你”出现在“去”的那个地方。原来这个“不”字不但管“去”,而且管“如同你那样”。那么这个道理是不是正确呢?于是同“如同你那样,我不去”作对比:在这里,“不”字管不到“如同你那样”了,所以不能同上一句相提并论。如果以“不”为中心,在“不”字的同一侧面作相应调整,前一句是“我不如同你那样地去”,后一句是“我如同你那样地不去”,的确不是一回事。那么,这个道理能不能经得起重复性试验呢?不妨用毛泽东《〈农村调查〉序言》里的一句话来验证:

A中国幼稚的资产阶级B还没有来得及也永远不可能C替我们D预备关于社会情况的较完备的甚至起码的材料,如同欧美日本的资产阶级那样。

原句中的“如同欧美日本的资产阶级那样”到底是什么样?如果把它放在A处,则是他们既没有替他们本国人也没有替我们预备材料;如果放在B处,则是没有替我们预备材料;如果放在C处,他们倒是替我们预备了材料。这都不符合原意。只有放在D处,才说明他们是为本国人预备了材料的,跟原句的意思一样;所谓“还没有来得及也永远不可能”就相当于一个否定词“不”。可见,我们一定要抓住问题的核心,不抓住决不罢休。

二、不放过每一个问题的解决

有时候,我们似乎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可惜只抓住了一半却不自知。《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在教室里上最后一堂法语课,因为法国败了,第二天不准上法语课而要上德语课了,所以连镇上的人都去听课了。这个爱国主义的核心抓住了吧?但是,且慢。有个老铁匠华西特,他不但不去听,而且看到小弗郎士急着跑去上学,反而说:“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原来,他刚看了德国人的公告,说阿尔萨斯、洛林两个区的学校,一律要上德语课了。他满腔气愤,回过头来看到小弗郎士,便说了这句气话。其实,这就是主题的另一半:憎恨敌人。一方面热爱祖国,另一方面仇视敌人,相反相成。能看到这一点,我们的思想水平便进步到辩证状态了。所以问题不到最后解决,真正的核心是出不来的。不但出不来,而且误以为是败笔,是闲笔,不会发现它是好笔。

三、不放过每一个含蓄的表述

钱学森在一篇文章里,有一个地方只说了半句话,使你我找不到核心所在,原来是他把核心含蓄起来了。《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一文中有这样五段(前两段按原文抄录,后三段只节录段首第一句,省略号为笔者所加):

基础学科之为基础是就其在现代自然科学体系中的位置而言的。我们一般提六门基础学科: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这六门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基础呢?也不是。从严密的综合科学体系讲,最基础的是两门学问。一门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学问。一门数学,是指导我们推理、演算的学问。

先说化学。化学是研究分子变化的。三十年代后出现了量子化学,用量子力学的原理来解决化学问题,使化学变成应用物理的一门学问。近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运算,又出现了计算化学。从前人们认为化学就是用些瓶瓶罐罐做实验。现在由于掌握了物质世界里头的原子的运动规律,就可以靠电子计算机去计算。有朝一日化学研究会主要靠电子计算机计算,而且可以“设计”出我们要的分子,“设计”出造这种分子或化合物的化学过程。到那时做化学实验只是为了验证一下计算的结果而已。

天文学也是物理。…… 地学也是靠物理。……

生物学的发展,现在达到了研究分子的水平,也要归结到物理上面。……

这五段中,先是总述,说明六门基础学科中,最基础的是两门,即物理和数学,其他四门都可以归结到物理和数学;而数学仅仅是指导推理和演算的工具,所以其他四门实际上都应该归结到物理。

这样,下面四段分明是要把上述道理在按学科分述中加以细化并落实。但是,首先阐述化学可以归结到物理时,只有“先说化学”四个字,似乎没有把意思表述完整,因为它在这里的作用并非只是贴上学科标签而已。那么,这里应该怎么表达才能使意思完整呢? 从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先说化学”的所有支撑句都在强调化学这门研究分子变化的学科越来越物理化了这一点来看,从下文“天文学也是物理”中的“也”“地学也是靠物理”中的“也”“生物学的发展,现在达到了研究分子的水平,也要归结到物理上面”中的“也”来看,再从“是物理”“靠物理”“要归结到物理”等或表判断或表肯定的暗示性表述来看,“先说化学”的完整表述无疑是“先说化学是物理”了。那么,这里为什么可以而且应该回避这个句子,而以仅仅写成“先说化学”为好呢?

这主要是为只具备一般科学文化知识的读者着想。在他们心目中,化学与物理是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远远不如天文学、地学、生物学之与物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如果先把这句话和盘托出,虽精练概括,却突兀难解。现在,作者运用启发式:一方面,先把化学尽量往物理这边靠近,让这句话的雏形在读者心中酝酿起来;另一方面,又提示读者在四个中心句的不同表述中辨析出相同的指向来。这样,这句话便呼之欲出、不言自明了。

上述整个过程,先是把核心省略了,促使我们把核心补出来;补出来以后,有了核心,又要认识到还是把核心含蓄起来好。在这个从补充到不补充的认识过程中,我们无疑增强了对核心问题的敏感性。

四、不放过每一个个性化观点

因为个性化的观点往往在一个问题上产生两个核心,所以又要引起新的讨论。

著名演员于是之在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自己的成长“全靠”邻居朋友、老师同学的帮助。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成长的核心是外因。他举了四个例子:邻居老郝叔要他起草做“会”的章程,使他硬着头皮学会写作。后来老郝叔领着他一张一张分发给邻居时,他高兴得像自己的作品发表了(实际上是内因之一——好学)。他能够画画,就是全靠卫天霖老师严格要求:铅笔要6B,不能用橡皮擦,要用烤干了的面包擦。卫天霖老师要求于是之一一做到。有一次去景山写生,山绿水绿树绿,他的画也绿得一塌糊涂。只听到背后一笑,原来是卫老师。从此以后,每次演戏,卫天霖老师总在后面笑:是鼓励呢,还是批评呢?总之这样的要求促使他进步(实际上是内因之二——深思)。他读不起大学,朋友介绍他到辅仁大学旁听。旁听的味道是不好尝的,但他坚持下来了。他感激朋友的帮助(实际上是内因之三——坚忍)。有了工作之后,他晚上读夜校——中法学校,进修法文,说学校对他热饭热菜很照顾。实际上他从西四的家到东单的学校,来去路上不是背诵就是拼音,不浪费一分一秒(内因之四——惜时)。由此可见,“全靠”之说于是之可以说而且应该说,我们却不可以说甚至完全不应该说。一个外因,一个内因,两个核心,应以内因这个核心为主。因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五、不放过每一个严密的整体

有时候,问题的核心不是某一个词语,而是几个词所组成的句子。所有个别所组成的整体都重要,整体里边所有的个别都重要。一的一切,一切的一,都重要。它们组成了一个核心共同体。

贾祖璋是著名的生物学家,他专门研究荔枝。荔枝是我国特产,以西起成都、东到福州为产地的北限。现在科学发达,这条北限能不能北移呢?贾祖璋的回答是: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这句话如果仅仅读一读,不过是知识传授,无从体现一个科学家严密的思维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体会他的构思过程:

可能 1 不是不 2 完全 3 也许 4 将来 5 经过这样的立体化,每个词都显得不可或缺、不可替代,每个词都是核心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可能”的可能性由其他词作了种种限制,它的重要性不那么重要了,其他词语的重要性反而显得突出了。这真正体现了核心共同体的集体力量。

六、不放过每一个新鲜的启示

有一年,我在黄山始信峰上看日落,很有感触:

红日依约沉,谷底霞色新。归鸦两三声,恐惊侍坐人。

归鸦真是感到奇怪:怎么我都回巢来了你还不走呢?但是,它马上领悟了我的核心问题——恭敬地陪着太阳下山,所以不叫第四声,恐惊侍坐人。

因为我在侍坐中思考着太阳的问题。它在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忠于职守地为地球、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提供着能量。这个能量,在相对论之前,说是太阳内部物质燃烧而放射出来的;在相对论之后,说是其中原子核的聚变和裂变而产生的。但这两种解释都不能不使人类担心:太阳总有一天会耗尽自己而从天空中消失。幸亏统一论发现,太阳并不是一个悬挂在太空中的圆盘,而是宇宙运行中的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如同太阳灶上的聚光镜把太阳能聚集在一个焦点上,只要太阳不断照射,这个焦点就不会消逝一样,这个叫作太阳的闪光点,就是宇宙统一场场级变化所产生的巨大的能量辐射现象。只要宇宙仍在有序地运行,这样一个能量聚焦点就不会黯然神伤地消失。

那么,学科教学能不能算作学科天地中的一个太阳呢?一篇篇文章,一本本书,在这个天地中徘徊,只要它们进入教学状态,就无异于把能量聚焦在一起,产生辐射的光芒。我们教师,就是能动地做着这种聚焦能量、产生辐射、进行投射的工作,就像太阳灶上的聚光镜那样,提供学生所需要的能量,让他们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而就我们一代代教师的个体而言,既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又是沧海一粟、昙花一现。然而,只要地球存在着,地球上有一群群人存在着,只要学科天地存在着,就一定会有一个不分昼夜、不分四季照耀着地球,照耀着每一个人,甚至照耀着学科天地的太阳,它总是默默地守望着,又总是热烈地奔放着……

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 篇2

课标专家组核心成员崔峦先生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教育部华中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雷实教授认为,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二位专家的论述最具有权威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素养”容纳了语文教育的全部内涵。

既然如此,“语文素养”的核心又是什么呢?比较权威的表述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为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和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谁又能承担起培育语文素养的重任呢?我以为是阅读;谁又是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呢?我以为还是阅读。

一、以阅读为本,提升语言素养

在研究语文学科的性质时,我们不难发现,“语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应当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使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读书”应当是语文学习的第一任务,应当是每一学生的生活习惯。

古人历来注重读书。如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欧阳修的“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刘彝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苏轼的“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李苦禅的“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这些言论道出了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如何做呢?

首先,我们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喜欢上阅读,比如打造书香校园、教师带头读书、评选书香家庭;丰富学校的图书,让学生有书可读,比如建好学校阅览室、设立班级图书角、编制校本阅读教材,激发学生个性阅读;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找回读书的乐趣,比如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开展“每周一诗”常规活动等等。

其次,我们要独具慧眼,从烟波浩渺的诗文中选出文质兼美的作品,让学生从中积累字、词、句、篇材料,对语言运用规律进行梳理、总结,建构自己的语言知识;让学生从中学到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技巧,在母语运用的情境中,改造语言、生成语言、创新语言,推动语言的发展;让学生通过积累感悟、丰富自己的学养,提升思想文化品位,学会对自然、社会、人文等问题进行深度思考。

读书是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二、以阅读为本,发展思维素养

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阅读实践中发展和提升思维素养。

语文阅读中学生的思维与理科的思维不同,理科的思维侧重于深度、准确度和逻辑性。而语文阅读中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带有浓厚文艺性、哲理性的思维,侧重于思维的宽度、长度和思辨性。这种思维不是经过师生不厌其烦地分析文本获得的,而是在自由地阅读、自由地感悟的基础上形成的。

让学生自由地品,品出语文味。引导学生沉浸在精彩美丽的语言文字中,触摸语言、品读语言、揣摩语言,感受纯正的语文味,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思维就会慢慢形成,其思维素养的发展和提升也就水到渠成。

让学生自由质疑,问出高境界。让学生别迷信书本,从质疑问难开始,就文本的标题、开头、结尾质疑,就文本前后的矛盾处、难懂处、标点处、关键处质疑,反复如此,学生思维的广度、宽度和深度就会得到增强。如学生学习《曹刿论战》之后,对鲁庄公“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提出质疑,认为他在重大问题上善于采纳正确的意见,不失为一位贤明的君主。这就是一种怀疑精神,值得我们提倡。

让学生自由地说,说出新见解。语文教师要有培养、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意识,当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时,老师要对他的思考作出正向引导,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不用别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努力追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午个哈姆雷特”的境界。事实上,越是伟大的作品,内涵越丰富,也越能从不同的角度获得新的意义。比如一位学生对《红楼梦》中薛宝钗的认识,就让我们拍案叫绝:“薛宝钗综合了林黛玉和王熙凤的优点,她善良,却有心计;她温柔,却能说会道;她身为女子广读书籍,有文才;她的性格迎合了那个时代,也最适应那个时代,我们怎能怨她的‘工于心计’?”

学生的思维活动经过螺旋上升,把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三、以阅读为本,提高审美素养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素养突出的元素。在语言作品即文本的阅读中,去发现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提升审美品位,是语文教学的另一重要内容。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阅读是一种审美认知活动,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多种形式地读、有个性地读,通过理解和玩味、想像和联想,领悟作品所揭示的生活内涵,得到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激发创造美的冲动。

引领诵读,欣赏诗文的音乐美。对于优美的诗文,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如:配乐范读、配乐跟读、小组读、自由读、分角色朗读、背诵等。他们可以欣赏到铿锵有力的音调,错落有致的长短句式,灵动多变的散文特点,巧妙灵活的和缓转韵,从而激发他们诵读的兴趣,增强他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充分领会到文章的韵律美。

细味品读,欣赏诗文的情感美。文学即人学,人学即情学。感情是诗文的生命,是诗文的灵魂。品读《孔雀东南飞》,感受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品读曹植《白马篇》,体味作者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品读王维《山居秋暝》,感受是诗人向往清幽空灵、自然恬静的隐士生活;品读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理解诗人豁达面对生活,乐观面对挫折的高境界。

开启想象,欣赏诗文的意境美。诗文中创造的优美意境,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绝佳之处。我们要引导学生捕捉诗文中的意象,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体会作者创造的美妙境界。如元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天,青云密布;地,铺满落花;秋风萧瑟,北雁南归;在莺莺眼里,片片红枫化作离人的血泪。秋凉与悲秋融为一体,淋漓尽致地传递出恋人痛苦伤别的心绪,构成了情景契合的意境。不仅如此,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蕴含着科学美、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哲理美等等,美的因素无处不在。

读以致用,激发创造美的欲望。经过长期的文学作品的美的熏陶之后,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向往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愿望。教师要指导学生模仿美、表达美、创造美,按照美的规律创作出美的文章。读了唐诗宋词元曲,会主动熟悉诗词曲中的格律,继而试着写诗填词作曲;读了写景状物的散文会试着用笔来歌颂伟大祖国的壮丽的河山;读了记事写人的文章会试着抒写生意盎然的生活情趣,讴歌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鞭笞身边的假恶丑。

四、以阅读为本,发展文化素养

在阅读中,语文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有两层意思。

一是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加以认知和理解、体验和内化,最终使其得到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脉和灵魂,传承她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责任,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

当下,流行的“快餐式”阅读、网络化阅读冲击着我们的青少年,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担忧。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用“三多三少”来概括当下青少年阅读的现状:功利性阅读多,情趣性阅读少;“浅阅读”多,“深阅读”少;图像阅读多,文字阅读少。这将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文素养,甚至关系到一个民族文化价值的传承。

因此,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传统文化中优秀作品的活动,应是一种新常态。比如,带领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徜徉书海,品读经典,体验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组织教师专门精选经典古诗文,汇编《国学》校本课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由诵读,以诗词考级、摘抄经典、编写手抄报、写读后感,编制楹联等形式来深化,甚至还可以将国学经典篇目搬上舞台演绎话剧、小品等。阅读活动的丰富化、情景化,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亲近历史、亲近传统,主动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二是认识和理解外来文化的多元性,尊重、包容它们。对国际文化的理解和做好对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比如,开设英语阅读课程,举办“英语特色文化周”:开展读英语名著,表演英语经典情景剧、观赏英语原版片,练习给英文片配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外国文化、异域风土人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

语文情趣:语文素养的核心 篇3

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单纯“教”的结果,更不是一种终结状态,而是一个将外在于学生的语文课程中的优秀语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生命个体一部分的过程,并且这一内化过程将伴随语文教育过程的不断进行而继续、深化。它不同于能力,具有不可摄取性,往往更深入到人的心理结构之中。

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认识、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来说,是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以及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知识与技能的维度,是指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发展思维,培养语感,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是指学生语文学习策略,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反思。”可见,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之上,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体验、反复实践而形成,而不能光靠教师的灌输、讲解。换言之,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过程,离不开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而这种主动性、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就在于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语文情趣。

语文教学是一种养成性教育,语文学习要经由“感悟——积累——运用”的过程,需要反复地实践。必须有情感、兴趣等积极的心理因素的参与,否则,学习的效率将会是低下的。

语文情趣正是语文学习的内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部动力,其作用是任何外在力量都无法比拟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的情趣与学习的效果之间呈现明显的正比关系。

然而,长期以来,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情趣的现象还十分突出,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效率低下。其中关键的一点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过多地考虑社会的需要、成人的要求,极少考虑学习者的情感与兴趣。在世纪之交的那场语文教育大讨论中,许多学者专家也指出,我们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失误是人文性的失落。

语文情趣资源的存在形态多种多样,语文情趣的培养也应是多方位、多向度、多层次的。就教学层面而言,针对时下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至少要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

其一,语文教师要有浓厚的语文情趣,教学中要投入自己真挚的情感,以自己的真切体验感染学生,激发情趣。语文教学实际上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有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有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还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不仅要与文本进行对话,而且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和对话。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情感的共振场。在这个共振场里,教师与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鉴赏,达到精神的愉悦与情感的升华。语文教师要比学生更有语文情趣,才能使教学更富浓厚的情趣,才能感染与吸引学生。优秀的语文教师无不具有极强的情趣意识,其课堂往往是充满浓厚情趣的。例如,于漪老师善于选准“动情点”进行情绪饱满、感情充沛、繪声绘色的“情讲”,即在关键词句上“情讲”、在重要场景上“情讲”、在主题思想的挖掘上“情讲”;同时,课堂上她饱含激情,一颦、一笑、一挥手、一投足,都是一种传递感情的符号,深深地印入学生心里。而这一切离不开她“备课时常会不知不觉地步入作品的境界……感到是美的享受,乐在其中……”的体验。

其二,营造宽松、民主、鼓励个性的课堂话语环境,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长期以来,语文教材在文本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的、强大的解释体系——教条、僵化、单一、概念化,它把学生与文本的联系隔开了,课堂话语环境是一个张扬共性话语、压抑个性话语的存在,于是,文章解读千篇一律、公式化盛行,作文矫揉造作,语文情趣的激发受到极大的破坏。事实上,文本的阅读欣赏过程是一个文本客体与阅读者(学生与教师)主体之间的互相交融的过程。我们应摒弃一元思维产生的思想霸权主义,倡导多元思维的相对性,鼓励学生从自己独特的感受出发,对文本作出不同于他人的阐释,形成创造性阅读,营造宽松、民主、鼓励个性的话语环境,让师生拥有文本的解读权,学生有自己话语的发表权,也有自己的争辩权。惟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内在的语文情趣,从而促使学生通过一篇篇文本的阅读与感受,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

其三,善于挖掘文本自身的情趣因素。对于文学作品,要重视文学语言的鉴赏、品味。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由语言的本质决定的。如果我们离开文学作品的语言,而去大谈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大讲修辞手法、写作特点,或是空泛地赞叹某作品思想深刻、感情真挚、构思巧妙、语言精练等等,那么,在这空泛的讲解分析中丧失的不仅仅是语言的韵味以及这韵味中的情思,更重要的是这韵味这情思所能激发的学生的语文情趣!例如鲁迅《故乡》写闰土和“我”见面时的一段话: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

“老爷!……”

这里几乎没有需要特别解释的词语,是不是也没有分析探讨的必要?不——闰土为什么“欢喜而凄凉”?他“动着嘴唇”,为什么“却没有作声”?“终于”二字,抽象得很,却包含着闰土思想斗争的全过程:叫“讯哥儿”还是叫“老爷”。“分明”二字,普通得很,却回响着“我”的心灵的震惊:少年时代的好朋友,如今已经隔着一层等级观念的厚屏障。“老爷!……”为什么要独立成行?省略号用得可好?如果让学生注意到这些问题,并能进行分析探讨,那么,他们的情感一定因受到触动而起波澜,也一定能感受到这段文字的妙处,同时也能训练他们的语感。

对于实用类文章,我们可采用研究性学习来激发学生的情趣。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法布尔的《蝉》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然后提问:“四年”和“五个星期”这两个数字,作者是怎么得出的?假如你是研究者,你用什么办法知道呢?随后,学生提出种种办法,又不断被否定……通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学生更有兴趣研读下面的内容。

总之,语文素养,非养不可得,语文情趣是语文素养之“养”的强大内在动力,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紧紧抓住语文情趣这一核心。

谈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篇4

摘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关注和切实落实的重要任务。应用意识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最核心的素养之一,却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被老师忽略。小学是培养公民数学素养的关键阶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平常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应用意识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科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包括知识的掌握、思维方法和经验积累.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解决问题等,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加上有些教育行政部门只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依据,导致很多教师还一味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把学生打造成一台台“考试机器”,认为学生取得了好成绩,自然而然会把知识应用到生活、学习当中。殊不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不是一时半刻的事,而应该贯穿到我们的每一节课,把关注学生的应用意识作为我们课堂的常态。面且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发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小学是培养公民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切记不要忽略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每一次课改,都会引起轩然大波。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很多教师故步自封,不想改变现状。我们想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过来,能够更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首先我们必须先转变我们自己的教学观念。虽然近几年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的课堂变化较大,纯数学问题基本消失了。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仍在,我们难免还只会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否掌握。很多教师只在教学公开课或示范课上做做样子,在平时的课堂上基本上都弱化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甚至直接忽略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务必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都应该考虑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把该理念作为课堂常态。习惯成自然,若教师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像呼吸一样自然,把课堂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当中。让他们真正理解“数学有用、要用数学”。我们在转变我们自己教学观念的同时,也可以适当改变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走出教室,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基本上是在教室里完成的模式,让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比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我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上课,先集体辨认方向,再分小组体验校园实景中的东西南北。回到教室后我再鼓励学生用多种表达方式描述校园内各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学校与周围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学生有了亲身体验之后,不仅更容易理解知识点,也掌握了该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一举两得。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良好的情境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但很多教师迫于成绩压力,都会以枯燥的复习导入。认为复习导入有助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点。但实际这种导入方式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让学生反感!但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能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导入,必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把生活搬到课堂,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都希望学生保持安静,能够聚精会神听课。课堂稍微活跃一点,“乱”一点,教师就会马上制止,生怕招来校领导,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确实非常有效,但属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样,数学也源于生活,甚至高于生活。如果教师能够把生活搬到课堂,这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有非常大的帮助。例如,在“千克和克”的学习中,教师提前让学生每人带1~2个水果(品种不限)过来,在课堂上教师提供电子秤,让每位学生自己称一下自己所带的水果的重量,也可以按小组称一下每个小组水果的总重量,甚至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虽然这样的课堂会显得很“乱”,但我相信学生的收获必定是常规课堂无法比拟的。中山大学教授,我国著名数学家周海中说过:“学而不用则废,用而不学则滞;学用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可见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不是短期能完成的,不是平常课堂几个生活情境的导入就能突破的,也不是几节生活化课堂就能解决。我们一定要有决心和毅力,在平常的教学中不能觉得普通的数学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没有帮助,而应该持之以恒,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比较广,这也与“发展全面的人”的核心理念相呼应,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关注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更应该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不是课本中的某个具体理论知识,而应该是小学阶段数学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体现了数学的本质价值。教师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灵魂思想,才会在教学设计中融会贯通。才有可能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最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 篇5

北戴河新区沟儿湾小学 刘青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学科教学中的焦点议题。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语文素养”的含义,语文课程标准对之出了一个简答的界定:“语文素养”是指学生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修养,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价值观等人格修养。可见,素养已经远远超出了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一范畴。

而关于语文素养中那一项被定为核心素养没有绝对的界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界定基本的语文素养,比较全面,为避免片面表述引起混乱,不必要再三者之间再确定一个核心要素。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表现在听说读写思,还需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新课程下,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

我们根据课标,立足学科本身的教育价值,可以把语文学科的总目标梳理为以下素养:好习惯、好思想、识好字、写好字、读好书、写好文、好口才、好能力。因此,师生需

要在互动关系中,创生新的学校文化的学习共同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自我学习的设计者,是积极参与自我学习的学习者。以对话与合作为基础,通过对话,使课堂成为播撒思考的种子、展开交流的场所。展开使儿童实践与成人实践贯通起来的活动,让学生投身于具有学习价值的探究活动中,为自己的事情做出选择。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要积极地创设情景化的学习,让学生在行为中思考,反复参与尝试。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着眼在现代人的学习与社会大战的需要,这样才能推动现代社会的发展;二是着眼于语文学科的独有特点,依托语言的学习,进而学习优秀的作品,并从中体悟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价值观等,其中读书、写作是语文学科的本质行为表现,做好文化的传承;三是着眼核心素养,语文学科一定要守住语言学习;四是基于不同的学段,进行层次化设计,初级语文学习要重视口语训练,重视语言的交际性;五是核心素养要具有稳定性、基础性特点。

我们根据课标,立足学科本身的教育价值,可以把语文学科的总目标梳理为以下素养:好习惯、好思想、识好字、写好字、读好书、写好文、好口才、好能力。因此,师生需要在互动关系中,创生新的学校文化的学习共同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自我学习的设计者,是积极参与自我学习的学习者。以对话与合作为基础,通过对话,使课堂成为播撒思考的种子、展开交流的场所。展开使儿童实践与成人实践贯通起来的活动,让学生投身于具有学习价值的探究活动中,为自己的事情做出选择。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要积极地创设情景化的学习,让学生在行为中思考,反复参与尝试。

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点滴反思 篇6

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那么,语文素养是什么呢?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而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而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积累语文知识的保证,提高语文素养的最好途径。那么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挑动学生心目中想学的心,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所以,课堂教学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一篇新课文之前,我都注意根据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同学吸引力就更大,所以,我就立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效果会好些。

二、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只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那么,语文课堂作为培养语文素养的主阵地,以文本为凭借,就要求教师采用各种可行的办法来帮助更好地融入课文,理解课文,来达到目的,学生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遣词造句等方面的范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依靠文本,如何充分地利用好文本来培养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应该多重视朗读。在小学课堂中,所有的阅读课文应自始自终都贯穿朗读,在朗读中来培养良好的语感,因此,对于一些好的文本,除了要求在课堂教学是多读几遍,甚至要让学生能够背诵出来,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如在教学内涵比较深刻,小学生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不能够快速地理解课文内涵课文,文中许多句子比较长且难以读通顺,因此教学时我反复让学生诵读,甚至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当堂背诵出来,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的感情融入的更深刻,不仅增强了朗读的训练,也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训练思维的敏捷性。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语言实践的训练,这对提高教学效率,活跃思维,培养创造精神,发展个性,以达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我常根据课文的内容有目的的去进行语文实践的训练。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让学生说说,你想怎么当好导游,把这个美丽的风景介绍给你身边的伙伴亲人。问题提出后,孩子们都抢着发言,课堂气氛十分热烈,一般经过快速思维后,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再推荐说得好的在全班交流,这样,谈论交流而后把他们说的写成文章,效果是很好的,使学生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四、适时练笔,提高作文水平。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语文教学不光要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读、写的能力。教师要找准语文课本中读写结合点,在阅读中教给学生表情达意的方法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抓好由读到写的迁移,扎扎实实地掌握写的技能。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给我们意犹未尽的感觉,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想像空间!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建议我们的学生拿起手中的笔,填补那片空白,让学生的想像自由驰骋,海阔天空,既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领会,更是一次锻炼写作的好机会。在阅读感悟、深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情动辞发,因而写得情真意切。“我 手写我心”,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水平必将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

许多孩子都很喜欢阅读,但很多孩子都没有很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阅读范围很窄,读过就忘,不注重读书笔记,这样往往花了时间,却未必能达到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内花一定的时间知道孩子的课外阅读。为了纠正孩子们的课外阅读习惯,使课内和课外有效地结合起来,我采用了如下办法,首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文本对话,做好读书笔记,我的要求是,预习新课文的时候,首先要找出自己感触最深或是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段落,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整体感知课文,尝试与课文,与作者对话,并写下来,通过这样的方法,一个学期后,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比较准确地抓住课文中关键的地方得到适当的理解,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也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而针对有些孩子阅读面太窄的毛病,我认为,教师应在课内适当地为学生推介,并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小学生阅读得最多的就是课本,而课本的有些内容是从名著名篇中选出来的。如《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在教了这篇课文后,我向学生介绍了三国的形成、对峙、衰败的历史,还介绍了一些突出人物的特点以及自己对文中人物的看法与评价。课后不少学生争看《三国演义》。这种阅读活动,为“课文”的补充和拓展,是与课内的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了《颐和园》,对祖国的名胜古迹,知道多少?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找到相关书籍阅读。

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 篇7

核心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接受一定教育后习得的。学生的核心素养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并且学校后天教育是最好的获得途径。

语文课堂必须“教语文”。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义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核心素养是对每一个个体和整个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素养,它的功能是实现个体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发展,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体系,其核心素养包含哪些内容呢?对此问题,不同的专家学者有自己不同的解读,其核心无外乎语文知识素养、语文能力素养、语文方法与习惯素养、语文思维素养及人文素养等方面。

当然,语文素养的确立,既要融入人的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更要彰显学科的独特性。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鲁子问在《核心素养: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一文中,将语文核心素养界定为“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等四方面,笔者深以为然。

下面以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为例,谈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语文课堂要“聚焦语用”,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语用”是指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语文教学之本。语文课首先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把精神熏陶、文化修养等人文教育带进来。

语言文字运用的前提是“积累”。但现在不少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形式,关注空洞的概念解读。例如,每一课的生字字词,在网上一下载,在屏幕一点,拼音字词全出来了,带着学生读一读,省事又热闹。但学生真正理解多少,收获多少,并未引起教师重视。同样是检查字词的落实与掌握,笔者是这样处理的:请学生谈谈他所了解的“南极南纬90度科学实验站名字的缘由”后,导入新课,接着说,“老师也用简短的文字,概述了这个故事。但叙述中还有些工作需要同学们帮助老师一起完成”。整个文段设计是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字词融入了课后读读写写需要掌握的部分易错字词,“需要同学们帮助”等词激发了同学们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可谓“一石三鸟”,学生有兴趣,也有收获。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在(探险/冒险)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词。

bīnɡ xuě fù ɡài( )的南极,吸引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冒险)家。1911年底,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而又令人心酸的角逐。12月14日阿蒙森成功踏上南极点并平安返回。第二个达到的斯科特一行,在茫茫无际的南极雪原fēnɡ cān lù sù( ),拖着pí bèi bù kān( )、léi ruò( )的身子。迈着pán shān( )的bù lǚ( ),艰难地行进在冰雪荒原上,当燃油与食物都ɡào qìnɡ()时,lǐn liè( )的狂风tūn shì( )了他们。他们的妻子成了yí shuānɡ( )。

找两位自愿上台板书的同学在黑板完成,其他同学在座位上独力完成。通过黑板同学的表现,可以大致检测学生预习过程中对字词掌握的情况,每一位同学都动笔书写,不是看别人表演,这才能真正掌握这一课较为复杂的字词,比如“羸弱、告罄、吞噬、遗孀”等词的正确写法及含义,对于初一学生而言,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老师在学生书写正确或错误的基础上,根据字形进行解读、遣词造句,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如此这些字词才能真正变成每一个同学自己的。

在文段中,教师还故意设计了一个近义词辨析的空格:“冰雪覆盖的南极,吸引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冒险)家”。激发学生思考选择什么?“探险”与“冒险”有何区别?

学生通过辨析发现,“探险”是指到没有人去过,或者环境特别恶劣的地方去考察自然界情况。它是有充分准备的漫长之旅,整个过程就是考察和研究。“冒险”指不顾危险进行某种活动。理解了这个词语,学生才能理解斯科特一行的探险行为不是鲁莽的冒险,而是对未知的世界的挑战,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生命的价值。这是理解文章“伟大悲剧”的一个认识前提,但对于这个“探险的意义”的解读,是随文而发,自然而然从近义词的辨析中引出,没有任何的牵强和政治的说教,这就是语文课与班会课、思想品德课的区别所在。语文教什么,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语文学习的核心圈,即内核是语言层次。这个层次的语文,应较多关注词汇、句子、修辞、语法、标点等语用问题。

又如,面对突然精神失常的埃文斯,文中写到“对他怎么办?把他抛弃在这没有生命的冰原上?不。”

这句话用词看似平常,但标点符号的运用却值得品读。句子采用了设问的形式,一个“不”字,回答简短有力。特别是“不”字后面紧跟着一个句号,这个句号说明什么?说明在那么艰难的时刻抛弃同伴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个问题是毋庸置疑,无须讨论。带着学生读到这些,学生恍然,原来一个标点里符号蕴含了深刻的含义。文本的具体内容,哪怕是一个细小的标点符号,都承载着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关于听说读写的思考与训练。

学生只有在课堂上通过丰富的语言实践,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才能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体验,从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这也正是我们亟须培养的“语言建构与运用”之素养。

二、语文课堂要“聚焦问题”,培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学生的疑问,倡导学生读书要善于“质疑”,阅读要有自己的思考与发现。

朱熹也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读书,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是万万不可的。《伟大的悲剧》对于初一学生而言篇幅确实有点长,但鼓励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便可触发思维的碰撞,生成智慧的火花。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在去的途中,他们在事先设置的贮藏点储存着几加仑的煤油,但在返回途中,每找到一个贮藏点带给他们的都是新的痛苦和失望,储存在这里的煤油太少了,这可是他们必需的燃料啊,难道去的时候准备不够吗?为什么不多储备点?”

“生疑”还得“释疑”,学生的这个问题问得很有价值,至少笔者在阅读时,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么重要的燃料,为什么不准备足够?难道是疏忽?

原来不是,他们储藏的煤油基本应该够用,但返回时在预设的补给仓库发现,装在油桶里的煤油神秘地流光了。后来人们才知道,储存仓库是焊锡材料,焊锡在低温下会变成粉末状,煤油流失是焊锡变性所致。

这一问题的解决,还让孩子们懂得了新的科学知识,在当时物质贫乏、工具简陋、科研落后的条件下,斯科特的行为更令人钦佩,同时,孩子们发现,知识多么重要。

学生还发现,在《伟大的悲剧》中茨威格写道:2月17日夜里1点钟,这位不幸的英国海军军士(埃文斯)死去了。那一天他们刚刚走到“屠宰场营地”。而查阅斯科特当时的日记记载是这样的:

2月17日,星期六

我们回来的时候,埃文斯失去了知觉。我们把他抬进帐篷后,他依旧不省人事。午夜12点30分,他平静地死去了。

茨威格的传记和斯科特的日记在埃文斯死亡的时间上有半小时的时间差,到底哪个是准确的?与学生一同查找资料,试图去考证,但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我问学生,怎么办?学生告诉我,那就不求证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已得到了培养和锻炼,答案已不重要。确实,午夜12:30或是午夜1:00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不能改变这个悲惨的结局,无论是斯科特还是茨威格都将时间精准到分钟、小时,庄重地记下第一位伙伴死亡的时间和地点,他们对伙伴离开的心痛、痛苦、尊敬都记录在这个准确的数字里,这才是最令人悲伤和感动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同时也重视“主问题”的设置。晚清王筠在他的《教童子法》中说:“为弟子讲授,必时时请问之,令其善疑,诱其审问。”问题设得好,问得妙,不仅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更能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围绕着“伟大的悲剧到底伟大在何处?”的主问题,我一连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如果斯科特一行如果没有到达南极就遇难,这是伟大的悲剧吗?

“如果斯科特一行第二个到达南极,但他们平安回来了,这是伟大的悲剧吗?”

“如果斯科特一行到达南极后,看到阿蒙森一行已‘捷足先登’,他们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后悔懊恼,这是伟大的悲剧吗?”

“如果斯科特在白色荒原上都是死于绝望,这是伟大的悲剧吗?”

“死亡、失败、为成功者作证”确实是令人心痛的悲剧,但茨威格将其定义为“最伟大的悲剧”,这里最崇高、最有价值的不仅仅是斯科特一行人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类在探究未知世界上承前启后的连续努力,体现了他们对于“死亡”的态度与方式上。明知可能面临死亡、失败,但依然义无反顾;“奥茨像英雄一样走向死神”“剩下的三人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斯科特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给他爱的祖国、朋友、亲人写信……生命消失了,而生命在消失过程中流淌出来的生命的温度、情愫因文字的记载而成永远,这恰恰是最令人感动的、最伟大之处。这些问题确实有一定的深度,但引导学生从思想的、哲学的、社会的多维度思考问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

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主要表现。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才能将“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三、语文课堂要“聚焦方法”,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素养”的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并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教会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很重要。

《伟大的悲剧》是发生在一个十分极端的环境的——南极。忽略了这个典型的环境,故事的悲剧性及震撼力将大打折扣。了解南极的基本信息,是理解文章必需的知识储备。怎么处理这一环节?由老师来介绍,常规而没有新意;让学生来谈,漫无边际,难于掌控。笔者是这样处理这一环节的:布置学生预习,要求以“关键词”+“关键词解读”的形式介绍南极,注意语言的文采。

这一设计,一方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教给学生“微写作”的方法,收效很好。学生抓住“神秘、丰富、恶劣、孤独”等关键词,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南极。

学生一:我的关键词是“神秘”:南极,她一面以自己的冰清玉洁、神秘莫测展示着她诱人的魅力,一面又以她的漫天冰雪、酷寒烈风拒绝着人们好奇的目光。但无数的探险家不畏冰山阻挡,不惧风雪严寒,就是为了亲眼看见这个神秘而又充满诱惑的白色大陆的真容。挪威人阿蒙森,英国人斯科特先后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为人类撩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学生二:我的关键词是“恶劣”: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为世界最冷的陆地,这里平均气温为-25℃,极端最低气温达-89.2℃,常年刮着异常凶猛的暴风雪……寒冷、冰冻、飞雪、风暴肆虐,是一个气候极端恶劣的荒漠之地。

“聚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形成自己文字表达的创造力。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都很重要,但语文课最要下功夫的还是阅读教学。我们现在虽然重视阅读教学,但对于阅读方法的传授和训练却做得很不够。比如就阅读便有默读、浏览、跳读、快读、猜读等等,都有技巧方法。在了解南极基本情况的前提下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用生命写就的伟大悲剧,必须回到文本才能深刻的领悟。在这里,笔者要求学生用快速浏览的方法逐段阅读全文,找出文中描写南极自然环境的词语或句子。

为了迅速完成这一任务。我告诉学生,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需要逐字逐段“精读”。快速浏览,就是同时扫读上下几行,尽量快的往下看,只需捕捉重点字词或信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很快从1—14段找到了描写南极环境的句子。

在品味人物这一环节,笔者要求学生研读,思考“在这异常艰难的73天的时间里,在斯科特一行5人身上发生了那些事?用笔画出最令你感动或带给你思考的文字”。研读必须要有提示,有要求,有行动,否则学生只是大而化之,不能真正将书读进脑子去。比如,研读中,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标注出来,仅仅是第一层级要求,接着要思考为什么喜欢,怎样表达自己的喜欢?其实这里就涉及到学生鉴赏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对词句鉴赏的方法有多种,但核心是教会学生抓住关键词品味咀嚼,关注修辞手法的运用,重视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等。

鉴赏要学会抓关键词?那么,哪些是关键词,怎么抓住关键词,都需要告诉学生操作的方法。比如:

“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脚步往前走”。

这个“拽”和“拖”用得特别准确,一个“拽”写出了他们即将达到南极时浑身充满了力量,兴奋,激动,焦急之情溢于言表,与后文发现自己不是第一个到达者用的“拖”字形成鲜明的反差。这里动词就是关键词。

又如: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可能”一词看似只是一种可能性,但事实上事情的结局已成必然。冻掉了脚趾的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了,越来越成为朋友们的负担,“多待一些时候”其实是再也回不来的委婉说法。我们能读到奥茨内心的巨大的无奈与疼痛,更看到他不愿拖累战友,不想让同伴担心、难过的善良与友爱。

这就是文字带给我们的魅力与震撼。确实,一个句子中,动词、副词等常常是关键词,抓住它,往往能品读出蕴含在文字深处的意蕴,“授人以渔”的做法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和鉴赏的能力。

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就是“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内涵。语文课堂,“聚焦方法”是学生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逐步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四、语文课堂要“聚焦延伸”,培养“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

新教材有一个较大的突破是格外注重阅读的延伸,成功的语文课一定要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并将这一兴趣延伸到课外的阅读中。反复操练,仅盯考试的课堂是很难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素养的,而这些恰恰才是陪伴学生一辈子最重要的能力。语文学习的第三个层次是文化和哲学层次,这是一个开启智慧的过程,但它需要人生阅历和必要的社会认知作基础。语文课堂在聚焦文本、以母语文化的土壤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延伸拓展,文化理解与传承的语文素养就会从这里长出来的。

伟大的悲剧,到底悲在何处,伟在何处?很多的老师总结出“失败之悲,死亡之悲,作证之悲,世人之悲”的解读,而“伟大”则体现在斯科特一行的人格与精神。笔者认同此类解读,但总觉得还是缺了点深度。在引导学生阅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人类的大地》《真正的英雄《永不再来》等文章后,我们试着从哲学与生命的高度,从文化与传承的角度去理解伟大悲剧的悲情与壮美。这里的“悲剧”之所以“伟大”,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从认知价值角度看:斯科特等人登上了南极极点。如果斯科特等人没有登上南极极点并遇难,那么他们悲剧之“伟大”价值就要打折扣。

从文化价值角度看:斯科特等人比阿蒙森晚一个月到达极地,失去了作为“首位”登临者南极身份与地位,他们十分沮丧,内心充斥着失败与懊恼,但是,正如文中所说,那位第一个登上南极极点的挪威人阿蒙森在“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这种“相信”里面蕴涵着对人类探求未知本性之信任,斯科特等人的行动使阿蒙森的“相信”变成了现实。同样,斯科特等人也“相信”随他之后会有第三批、第四批……来南极探索的人到达这里。他自己写信、写日记留给后人,就是这一信念的佐证。南极极点,这个空间点本身意味着“未知”,意味着“凶险”,但人类会前仆后继来此探究,斯科特等人就是这支队伍的前驱,并且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继往开来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探索经验和精神鼓励。

从生命价值角度看:埃文斯死于绝望和幻想、奥茨像英雄一样走向死神、剩下的三人骄傲地在帐篷等待死神来临。在日记中,一个团队的领头人不断记录自己的伙伴如何离自己而去,还有最后写下自己的遗嘱——演完悲剧的最后一幕。但“悲剧”并不要我们停留在“死亡”这个结局上,知道死的方式以及人们对死的方式的反应。悲剧性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也正因为如此:

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选择了为失败的英雄斯科特立传……

南极点的科学考察站被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

2002年英国王室成员安妮公主于2月7日登上南极大陆,以纪念,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登上南极100周年。

……

让我们记住他们:埃文斯、奥茨、威尔逊、斯科特、鲍尔斯,以及所有像他们一样为人类的进步献身的英雄们。“念极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亦余心之所善,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便是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语文学习是一个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一个收获文化的过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态度,需要课堂的培养,而拓展与思想的延伸是较好的一种引领,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摘要:基于课例,我们常常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学习中最关键、最必要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从课程改革的整体目标上去理解“语文核心素养”,课堂上“聚焦语用”“聚焦问题”“聚焦方法”“聚焦延伸”,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林崇德.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J].教育家,2014(12).

[3]兰瑞平.“语文素养”之我见[J].中学语文教学,2003(3).

[4]鲁子问.核心素养: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N]

[5]人民教育期刊编辑部.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J].人民教育,2015(4).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分析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实践分析

没有目标的学习只会让学习的过程杂乱无章,就好比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可效的学习目标是学习的起点,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也是没学习到最后总结的一个归属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心里有数,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了解自己哪里有缺口,想要达到的效果是怎样的。因此,制定良好的学习目标才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根本。

一、在课堂实践中学习,培养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要思考教学的方法,利用教材的优弊性,发掘教材的闪光点,把教学内容精简化,精巧地利用好教学方法,从而达到高效的课堂效率。其次就是抓准教学的切入点,就是能够把教学精简化,实现高效率的课堂。而切入点就是教学各个环节的链接,它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简易的教学中收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者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一味的以教学为教学,面对小学生这个群体,大多数都是些娇生惯养的孩子,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甚至是连什么是学习都不能理解,所以这时的切入点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语文教科书中蕴含各种新鲜事物,是小学生从未接触到过的东西,内容集人文社会、自然风貌、人性情感的美于一身,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教师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在教授课程的前提下,要更好的引导小学生,让他们在书中品味精美的语言文字的同时,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文字,热爱语言的情感,建立他们对审美能力的初步认知。

二、以课堂实践为中心,培养核心素养

小學语文是整个语文学习的基础,更是培养兴趣的关键所在。所以面对还不太懂得道理的小学生来说,兴趣更加至关重要。那么以课堂实践为中心,会使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而玩耍是小孩子的天性,在玩耍中学习的效果会比常规方法效果好得多,将玩耍融入于课堂实践中去,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教师提前做好规划,利用一些图片或者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也可以减少教师教学的压力,让小学生的孩子们在课堂实践中对学习语文产生更多的兴趣。

三、提高阅读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有千万种,然而面对小学生这个群体,利用自主导航和思维导图学习法较为合适。自学导航是能够引领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向导,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钥匙,拿着这个钥匙,学生们进行阅读,把不认识的或是不理解的内容标注出来,能够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充分掌握课文的要点。有效的提升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辨能力。对于课文的内容达到不讲自通的效果。所以说,自学导航首先要明确目标,其次是合适的方法。而思维导图学习法是将抽象化为形象化,空洞化转为具体的东西,化难为易,化繁琐为简便。将难理解的文字记忆转化为更好理解的图像记忆,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学的写作思路方面和文章结构剖析的理解,思维导图学习法具有独到的优势和见解。

四、大阅读推进,培养核心素养

所谓大阅读,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广泛阅读、大量实践的过程,其次就是大的阅读环境,大的阅读群体的形成。从古至今,无论是学士渊博的古人学习语文的经验,还是一些名家的读书心得,还是现代新课标教材对于课外阅读的认识,或者当今社会中国国民对于读书的习惯,都体现出大阅读的重要性。而我们从小学生就开始推进大阅读,让阅读从小抓起,更让阅读成为一种常态和一种时尚。

有位教授曾说过,一堂语文课的效果好坏要看大阅读的推进好坏,所以我们要努力做到以大阅读为中心,从而带动听说读写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还要遵循短线阅读和长线阅读相结合的理念和原则,打造更加良好的阅读。课堂实践要在课前3分钟,课堂40分钟,还有短时间的课外活动中充分展现。打造出精心的书香校园,将校园图书馆建设成为校园的文化中心。积极倡导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的阅读气氛,开展更多的校园读书活动,让孩子们积极的参与起来,调动了积极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信心。还要进行阅读考级制度的执行,有效地实施大阅读,构建出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

结束语:

在培养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能够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如何让语文的观念深入小学生的内心,如何把小学语文的学习与孩子的成长结合起来,这一系列的实践与理论还等着我们去探究和解答。聚焦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会让语文的学习更加富有智慧和灵性,会更加有效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小学生在运用和理解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初步的有了自己的认知和看法。既发展了思维,也学会了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的探讨还不算特别深刻,希望能对教育者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可以得到大家对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的认知。

【参考文献】

[1]胡晓燕. 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 语文知识,2016,20:17-19.

[2]沈荣. 核心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改革应然的实践取向[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3:54-58.

上一篇:适合比成功更重要下一篇:关于为梦想而奋斗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