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海坛古城导游词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平潭海坛古城导游词(共2篇)

平潭海坛古城导游词 篇1

各位游客,我们的旅行车正行驶在由太原开往平遥的公路上,过一会儿就能看到平遥城了。这里我先把平遥城的历史沿路简单介绍一下。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汾河以东,距省城太原约100公里。平遥远古时称陶,相传为帝尧的封地。据史料记载,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城垣为夯土筑成,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遗址在今平遥城西北6公里处。西汉时,平遥曾是代王刘恒(后来的汉文帝)的中都。因为北魏太武帝名为拓跋焘,“陶”“焘”音同,犯讳,于是平陶改为平遥,并沿用至今。明代初年,平遥古城在旧城墙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扩修,始成今天的古城面貌。

现在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古城,我们今天的平遥之行将从北门登城墙,先上城门远眺古城全貌,然后沿城墙东行,参观敌楼、垛口等城防设施;到下东门参观瓮城、点将台;再进城经清虚观游览日升昌、市楼、明清街、县衙,最后从下西门出城。

平潭海坛古城导游词 篇2

国务院在《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 明确提出了“在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条件的岛屿设立两岸合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 强调要“探索进行两岸区域合作试点”, 批准了《海峡两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国务院这一重要的战略决策, 有力地推动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

平潭是福建省内第一大岛, 中国第五大岛, 平潭岛与台湾隔海相望, 在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中, 起着举足轻重的桥梁和沟通作用。平潭县简称“岚”, 俗称“海坛”, 亦称“海山”, 现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历史悠久, 自然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 其传统建筑形成了特有的地方文化和地域特征。“海坛古城”项目位于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中的”旅游休闲区, 作为平潭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窗口。建筑以闽台深厚的历史古建文化底蕴为主线, 结合明清传统建筑文化的文脉, 运用现代手法重塑古建旅游建筑的风貌。

1 项目概况

1. 1 项目区位

“海坛古城”项目位于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 坛南湾旅游度假区组团北部地块, 其大部分属于澳前镇潭脚底林地界。北距平潭县城潭城镇约900 米, 南距坛南湾海滨浴场约500米, 西边临近风景优美的三十六脚湖, 东边紧接潭脚底村。地势呈南北走势, 北高南低, 东西两边均有绿树成荫的山体, 中部平坦, 是规划建设旅游古镇综合项目的有利地块。

1. 2 项目规模

项目整体用地形状呈“心型”, 总用地面积约69. 84 万m2 ( 1047. 63 亩) , 总建筑面积为145. 36 万m2 ( 其中地下为52. 29 万m2, 地上为93. 07 万m2) , 分三期开发。一期为古城核心区, 总建筑面积为37. 10 万m2, 建筑类型有商业、合院、客栈、餐饮、酒店等, 公共建筑包括会馆、国学馆、衙门、城隍庙、戏台、牌坊、望海楼、过街楼等; 二期亦为古城区, 其中中轴线两侧仍为核心区组成部分, 含有城门楼及两侧商业、餐饮等, 总建筑面积为83. 89 万m2, 建筑类型包括: 小商业和综合商业、餐饮、茶室、客栈、特色酒店、公寓式酒店、岚岛公园、山体公园及其它配套。三期为现代高层居住区, 总建筑面积为24. 37 万m2, 建筑类型包括高层住宅、商业、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及其它配套。

2 项目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分析

2. 1 有利条件

2. 1. 1 文化是建筑和城市的灵魂, 历史文化是城市建设的核心。福建平潭既是中原文化的继承者, 海洋文化的开创者, 又是西洋文化的传播者, 在特殊的海岛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下, 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文化, 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性建筑文化资源, 迄今为止还保存有许多百年以上的古民居, 不但是平潭建筑文化的宝贵财富, 而且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海坛古城作为平潭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窗口, 在重塑古建筑风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它融合并传承了传统建筑文化和民族地域文化, 有条件成为一个文化内涵的载体。

2. 1. 2 平潭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 优越的岛屿环境, 四面环海, 集海岛风光、滩湾沙景、海蚀地貌和山地森林等自然景观于一体, 素有“海滨沙滩冠九州, 海蚀地貌甲天下”、“百岛千礁”之称, 拥有国家级景点128 个, 海滨沙滩总长达70 公里, 海坛八大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自然遗产, 并被列入国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名录。

2. 1. 3 近年来, 平潭海峡大桥、高速公路、京台铁路及各个港口和对台码头的建设, 且局部岛形成了立体的交通网络; 区域外围坛西大道、坛东大道和敖东路的兴建, 区域周边东侧的环岛路已形成, 西侧翠园南路正在建设, 北侧寨山南路正在规划设计, 主要道路已经形成, 交通便利快捷, 具有良好的交通可达性条件。

2. 1. 4 规划区域地块处于群山环抱之中, 山岭绵恒, 绿树成荫, 空气清新, 气候宜人。项目用地傍山面海, 平缓舒展, 藏风聚气, 浑然天成, 有利于项目结合地形、地貌特征, 使景观与建筑有机融合, 打造一个层次丰富、与自然融合的高品质旅游建筑群落。

2. 2 不利因素

2. 2. 1 近年来, 平潭岛的基本建设上了一个台阶, 改善了区域内的环境, 但与旅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薄弱, 而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平潭岛全年旅游业综合收入占总体收入的比重还很小, 旅游经济的社会影响力相对较弱, 资源优势尚未明显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2. 2. 2 平潭整个旅游业经营理念缺少活力, 且从业队伍中精通业务、懂得营销、熟悉相应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的人才缺乏, 团队的整体素质尚待提高。

2. 2. 3 要树立平潭特有的旅游品牌还存在项目单一、活动内容枯燥、景点规划不尽合理等因素; 在资源开发利用上忽视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 在人文旅游资源中忽视民族、民风的挖掘; 在自然旅游资源中忽视潜力较大而知名度不高的景观开发。

3 规划理念和目标

3. 1 规划理念

3. 1. 1 以生态优先作为项目规划的首要理念, 对区域原有山体、水系给予保护及利用, 把基地内部的生态结构与整个区域生态格局网络有机地衔接, 形成网络式生态格局。

3. 1. 2 以节水为核心, 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加强水生态修复和重建, 优先涵养地表水源, 建设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多渠道开发利用再生水、收集利用雨水, 提高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率; 合理配置水资源, 实行分质供水,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1.3结合区域的自然气候条件, 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绿色资源转化为电能, 结合建筑物屋面和外立面实施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 达到节能减耗, 创建低碳、和谐环境的目的。

3.1.4传承民族文化和建筑风格的元素, 挖掘历史文脉和古建筑内涵, 以现代的手法, 新型建筑材料, 重塑古建风貌, 打造城市文化旅游建筑高地, 丰富古城人文内涵。

3. 2 规划目标

以“闽都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城隍文化”为代表的闽台文化为主题, 引入和传承内地传统明清古建筑文化的主要元素, 将“海坛古城”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群, 打造成集休闲旅游、宜住宜居、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建筑, 使项目成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旅游接待中心和集散地, 创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平台。

4 总体规划构思

总体规划从功能分, 由旅游观光区、休闲度假区、生态居住区和教育服务区等组成, 其中包括合院客栈、古镇旅游、祭祀和闽台文化展示等。

构思一; 引用古代传统的营造礼制秩序, 采取闽台的地域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 结合唐代“里坊制”、清代“园林建筑”等主要元素, 从建筑群落、园林景观、建筑装饰等方面, 创作能代表闽台人文内涵和地域建筑文化的格局。

构思二; 在古镇规划的整体形态上, 运用龙的元素, 使两条主水系有如两条龙攀岩而升, 两个龙头朝向城隍庙, 形似“双龙戏珠”, 寓意“海坛古城”项目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展示平台。

构思三; 根据古城内部功能的要求, 使入口城门楼、入口牌坊、城隍庙、商业核心区及广场在规划构思上产生虚实变化。在空间形态上相互联系, 形似“玉如意”, 愿两岸同胞“吉祥如意”的美好前景。

5 传统古建筑主要元素

5. 1 明清官式主要建筑元素

明清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后一个高峰, 形体简练、细节繁琐, 其官式建筑由于斗拱比例缩小, 出檐深度减少, 柱比例细长, 生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 梁坊比例沉重, 屋顶柔和的线条消失, 因而呈现出拘束但稳重严谨的风格, 建筑形式精炼化, 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古建特征。

5. 1. 1 屋顶

由于梁架结构的变化, 形成了多种多样屋顶形式, 基本的有; 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官式建筑多以庑殿顶、歇山顶为主, 覆盖玻璃瓦, 多为黄、绿、蓝、黑等色彩, 体现尊贵富丽的气派 ( 见图3) 。

5. 1. 2 屋身

黄瓦红墙, 描金彩绘, 堂皇耀眼, 简繁适度。斗拱、檐桁、额枋表面刻画不同的图案和花纹, 立柱、门窗、墙垣等处多用赤红色装饰, 檐枋多施青蓝碧绿等色, 衬以石雕栏板及石阶的白玉色, 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见图4) 。

5. 1. 3 台基

琼宫仙阙, 台基重叠。明清官式建筑形象严肃、庄严、壮丽、雄伟, 每层台基都有栏杆围绕, 栏杆石雕、檐下彩画图案均使用官式题材。台基前常设有广场, 可供各种聚会和各色仪仗的布置 (见图5) 。

6 “海坛古城”古建的四大要素

“海坛古城”能代表“政治”的建筑类型有会馆、衙门等, 代表“祭祀”的建筑类型主要是城隍庙, 代表“居住”的建筑类型有四合院、客栈等, 代表“商业”的建筑类型是古街, 其中包括各种商业业态。

6. 1 台湾会馆

建筑外观沿袭闽台风格中台湾地区建筑特色, 既有古民居传统特色, 又有汉传统建筑文化的元素。外墙采用砖户构造, 屋顶坡度较陡, 且厚重, 屋顶出檐较深, 常遮住外阳台。外适内和、返璞归真 ( 见图6) 。

6. 2 城隍庙

古镇城隍庙沿用闽台祭祀建筑形式, 以殿堂为主体; 立面为闽南常见的连续式山墙三殿式庙宇, 各构件辅以木雕装饰: 圆雕、透雕、浮雕、线雕都有明显的闽南特点。此外石狮、壁堵、石窗、抱鼓石等石雕也有闽南寺庙建筑风格一致 ( 见图7) 。

6.3四合院

建筑外观设计上融合了“闽台”建筑特征, 而在用材上, 因地制宜, 多采用砖石砌体, 以避免多雨潮湿与海风的侵蚀 (见图8) 。

6.4古街

古镇古街包含各种商业元素, 融合明清市坊与“闽台”街巷特点。街道总体布局进退合理、错落有致;外檐出挑尺度恰到好处, 造型别具一格, 商店面宽变化有序, 呈现出鳞次栉比的古街效果。

建筑立面设计高低错落、蜿蜒曲折, 加上匾额、楹联、宫灯、旗幡等, 层次丰富。建筑构造多采用“闽台”风格, 去掉明清斗拱、彩绘、重檐等等, 所有官式手法, 屋脊、山墙、屋檐、屋顶、屋身、庭院、室内空间等均靠近“闽台”民居特色 ( 见图9) 。

参考文献

[1]戴志坚.闽台民居建筑的澜源与形态[M].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5.

[2]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11.

上一篇:一年级语文姓氏歌教案下一篇:游花果山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