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精选12篇)
一、简介
2014年5月26日,淮南二十二中举办了“弘扬中国魂——中国传统节日知识竞赛”的活动。通过本次活动,通过同学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可以更加了解我国的民风民俗、传承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向学校发出邀请
5月13日,我们向各各班一一发出邀请,诚邀各班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各班的同学们对此次竞赛也热情参与,积极报名。在5月25日将计划书,比赛规则,及报名表等发到各位主席手中。
5月17日,我们将报名表收集,并与各学院代表队负责人取得联系。
三、积极筹划过程
5月16日,我们将宣传横幅挂到了学校大门上,希望各位能前来观看传统节日知识竞赛,更加了解中国传统节日。
在此期间我们买装饰材料,买礼品,制作PPT,借比赛场所,并精心挑选了主持礼服等等。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过程很曲折,但我们从中收获了很多,感觉很快乐。在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在不断克服中成长。
四、知识竞赛汇总
2014年5月26日下午,在忙碌的准备之后,在紧锣密鼓地布置会场,力争做到每个细节都能尽善尽美。随着主持人错落有致的开场白,拉开了我们比赛的序幕。
首先,由余老师上台做了老师致辞,在老师的朴实的话语中,让我们感受到传统节日的乐趣和重要性。
接下来,正式进入了比赛环节。此次比赛共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团队介绍及问答题,每个小队都将自己最具风采的一面展现给了大家,给观众及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环节为问答环节,题目分为简单,中等,难三个环节,有的团队出色地完成了问答环节,而有的队伍却不尽如人意,比赛也正渐渐走入轨道。
第三个环节的风采展示,以传统节日为题,各团对都拿出了浑身解数,有歌舞剧,有歌曲演唱,小品表演等等,均展示了大家的用心与热情。风采展示中,有搞笑的、有感人的、有发人深省的、有振奋人心的,在观看表演的同时,我们又一次重温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再一次感悟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第四环节的华丽大变身让比赛越来越有趣,各个参赛队伍的比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最后白热化阶段的抢答题环节将正常比赛推向了高潮,同学都激情四射地抢答问题,比赛一度难舍难分,最后外语学院凭借着微弱的优势赢得了比赛。
最后,进过了激烈的比赛,分出了胜负,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比赛,让大家在欢笑中,更加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中国的灿烂文化,铭记传统,传承美德。
弘扬中国魂,铭记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炎黄子孙应尽的责任,而正是通过这种比赛,使之成为一种载体,让中国传统节日为大家所熟知,更是开启一扇大门,让大家窥探中华的传统文化,中国魂精神代代相传。
比赛圆满落幕,但我们相信在比赛中获得的感悟和收获将永留在我们心中。
在此期间,我们付出过汗水,同样也怀有感动;有过艰辛,但也有过得意,此次竞赛犹如中秋节的月亮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通过本次活动,望大家更加了解中国文化,铭记中国魂。
一、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性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国9000余年的音乐发展史上, 由各民族共同创造, 流传至今的音乐形式。她主要包括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部分, 其中, 文人音乐最具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实质与文化特点。
文人音乐是文人大量参与创作、加工、甚至表演的音乐形式。古琴音乐、词调音乐、昆曲等戏曲音乐都属于文人音乐。它与中国传统书法、绘画、诗词等共同构成中国独特的文人文化。
在文人音乐中, 琴乐发展时间最长, 从未中断。
古琴音乐:古琴音乐追求超尘脱俗的意境, 天人合一的哲思。古琴曲《梅花三弄》的泛音主题“清、幽、淡、远”的文人色彩, 最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 成为古人修身养性, 塑造人格的最佳手段;流传至今的琴曲中, 有结构宏大的《广陵散》《胡笳十八拍》等, 有短小精致的《酒狂》《关山月》等, 还有感情浓郁的琴歌《古怨》《苏武思君》《阳关三叠》等。赏琴乐如聆天籁, 音起之处, 惊起漫天飞, 声至之地, 顿时江山如画;手方动雨云翻彼, 琴未响草木曦声;恢弘时似千军破城, 幽寂处如秋月入湖;容如暖阳普照, 哀似西风黄花;怒如雷霆震动, 悦似歌舞升平。
词调音乐:中国古代诗词基于声调语言, 顿挫抑扬, 起伏有致, 不但具有突出的的节律美感, 而且体现出优美的旋律线条。因而, 词调音乐是词与曲高度结合的音乐形式, 她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形式, 是艺术性极高的传统文化成果。如姜夔的自度曲谱《杏花天影》《扬州慢》等, 其形态已经十分成熟, 千年之前的中国南宋时期, 词曲相结合的音乐创作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
戏曲音乐:同样, 中国戏曲音乐从宋元杂剧以后, 文人大量参与其中, 形成了其写意性、程式化等文化特征。这些特征明显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绘画、书法、诗词格律等艺术的共同文化特点。所谓写意性, 即非写实性, 是指不追求形象的真实性, 而注重形象的概括性、类型性, 通过形象的“意似”和神韵揭示其本质特征。写意性是中国传统艺术共同性, 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程式化, 是指高度概括的、高度成熟的、具有稳定性的、符合形式美规律的规范。它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规范, 所以, 很多从事中国传统艺术的人被其束缚, 程式化成为教条, 艺术成为形而上。而又有一些人能做到“移步不换形”, 跳出约束, 将规范继承并实现突破, 成为大师。
所以, 文人音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高度提炼的艺术, 是“高文化”, 更是中国延续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当我们把中国文人音乐不是作为技能而是作为文化现象来审视时, 文人音乐不仅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艺术传统, 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中国文化特征。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传统音乐以它独特的精神内涵与丰富的艺术特性融入、影响到传统文化的其他各个部类, 以其强大的功能性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绘画、诗词、建筑等共同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征。与此同时, 中国传统舞蹈、绘画、诗词、甚至建筑等传统文化形式几乎都具备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 比如:韵律感、线条感、节奏感等。
韵律感: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形式都讲究韵。韵, 可以理解为神, 她是中国传统艺术美感之所在。而韵律感, 则是体现艺术作品或创作中动静结合的追求传神之审美感受。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诗词, 甚至是中国传统建筑, 都会讲究动与静、远与近、有与无等的对比, 这种对比, 就像音乐表现手段中节奏之长与短的关系, 其目的即是追求神韵。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感主要以节奏和旋律的变化等手段为主, 但是, 在书法艺术中, 其韵律表现在章法、间架及运笔等方面;在中国绘画中, 其韵律感主要体现在线条、色彩等方面。诗词艺术本身从其一产生就和音乐紧密结合, 大都可以入乐的, 其格律的韵律感是最突出的, 反倒是现代朗诵诗词的方式反倒是中国古典诗词韵律感的缺失!
线条感:传统音乐的线条主要体现在旋律方面。优美的中国音调是无与伦比的。旋律线条的起伏、对比或是重复、模仿, 都给人以无尽美感和愉悦。中国书法和绘画中, 线条是最常用的基本手段之一。不管是大师的作品, 还是初学者的临摹, 都能体现出线条对于书法、绘画的重要性。线条之于书、画, 丝毫不亚于旋律之于音乐, 它们都通过线条来叙事、抒情, 都通过线条传神、达韵。中国传统的建筑的回廊、曲桥、飞檐等造型, 也运用了类似于音乐旋律线条的表现手法。
节奏感:节奏在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段中, 是最主要的, 它可以脱离旋律单独成乐。中国传统音乐的节奏丰富多彩, 变化万千。而节奏感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体现也同样是精彩纷呈。书法艺术中, 体现在轻重、徐疾、虚实等方面;绘画方面, 体现在构图、色彩、造型等各方面, 皴、擦、点、染等在画面中形成丰富的节奏美感。
另外, 音乐的其他特点如:结构工整、讲究对称, 对比求异等, 在很多传统文化形式中, 无不体现得淋漓尽致, 出神入化。
综上所述,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而文化是音乐所承载的对象, 二者是相互依存, 不可割裂的关系。中国传统音乐从其一产生, 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 音乐现象就是文化现象, 审视音乐现象也必须用文化的的眼光。
从某种角度讲,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就象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缩影, 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面, 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厚的底蕴与特殊的精神内涵才造就了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反之, 传统音乐给中国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使之更具有音乐的线条、音乐的精神与音乐的内涵。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把音乐看作是一种技巧性的、技能式的艺术形式, 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当作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用审视欣赏的眼光透彻把握它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1]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的缺失
首先是关注度不够。我国有着丰富的节日资源,除了学生耳熟能详的春节、清明节等外,二十四节气也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地域或民族还有自己特殊的节日。但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平常的语文教学对其关注度不够,往往是一带而过。同时有些教师以为节日文化教育是社会的事情,学生会自然得知,语文教学不需再次涉猎。更主要的是应试的压力让老师也无暇顾及所谓的节日文化。
其次是学生对传统节日逐渐淡漠。随着社会的发展,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西方的节日逐渐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相比而言,学生对西方节日的热情要远远地超过传统节日。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仍然停留在“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春节就是吃饺子”上,未体验到节日更深层次的意味。
2、语文教学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必要性。
首先是传统节日文化与语文教学具有契合性。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特定的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故事,同时也包含着我国先人的智慧与思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而语文相比其他学科,最主要的特点仍在于它的“文”,而“文”是指蕴涵丰富的民族文化。因此,传统节日就成为了与语文课程相契合的教学资源。
其次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能有效激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学生本身对传统节日并不陌生,特别是一些风俗习惯、仪式等。如果传统节日能成为语文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在学生原认知基础上,从节日的风俗习惯、仪式升华到其中包含的价值观或者审美情趣,就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既然传统节日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那么如何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呢?
二、语文教学让学生感知传统节日的途径
1、从语文课本入手,挖掘传统节日内涵
虽然现有的语文教材关于传统节日的题材的文章数量不是很多,但教师仍然可加以发挥,抓住机会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古典文学中常涉及的节日,它们往往是诱发作者情思的导火索,最突出的则是春愁、秋思。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则可通过体验节日,进而赏析节日与诗人情感的联系。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都是围绕着中秋节展开的。在语文教学中可首先通过师生互动谈中秋的方式进行“预热”,继而引出苏轼是在离开弟弟苏辙七年后的中秋之日写的,进而埋下伏笔。再谈及中秋节与哪种意象最为相关?词作中是否出现了该意象,又是如何描述该意象的?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在赏析诗作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月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物体,将月亮、月宫、中秋节的联系自然地引出,让学生了解中秋节中包含浓厚的团圆、事圆、人圆的意味,对照诗人现有的境遇,词作中才有诗人往返于人间与月宫的情怀。
2、在语文主题活动中,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除了语文教学课堂外,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围绕学生较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设计语文的活动主题,从而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本学期初,举办春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收集跟春节有关的历史典故、经典名句、文学作品、风俗等,并在班内展示各自成果。从而让学生在真切的节日情境中亲身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以上只是笔者一点浅薄的思考。而在全球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彰显传统节日的魅力,让学生回归传统仍是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每次中秋节晚上我和家人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着又大又圆的月亮。啊!桌上的月饼真多啊!有哈密瓜味的,有菠萝味的,有五仁味的,还有豆沙味的……这么多各式各样的月饼馋得我真流口水!
我选了一个豆沙味的,我咬了一口,叫道:“真好吃,真好吃!”爸爸看到了,说:“月饼的确很好吃,但你知道月饼的来历吗?”我说:“不知道,那你能讲给我听吗?”爸爸说:“能。”于是爸爸讲了起来。讲完后,我终于明白月饼的来历,原来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渐渐地在中秋节那天赏月和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它代表着平安,幸福,慢慢地,月饼也成为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不但好吃,还有来历,我喜欢中秋节!
早上,我们早早地起来就闻到了一阵甜甜的香味,我飞快的跑到厨房一看哈!原来是汤圆,我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忍不住先尝一口,真是又甜又糯,还滑滑的。叫过大家一起来吃后,我就先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吃完早饭,爸爸把我写的春联贴在了门口。后来,我跟着爸爸去买鞭炮。我们满载而归地回家时,妈妈已经把土豆、五花肉、毛豆、蘑菇等一些材料拿了出来。
下午到了,妈妈要做新年里的第一顿晚餐了。首先,妈妈把整只鸡和蘑菇先放入沙锅内炖着;再把别的菜都分类洗好,妈妈就开始切菜烧菜了。先把土豆切成丝、过水;再把锅烧热,放上油,等油热了之后,把土豆丝放入锅里翻炒……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晚饭做好了,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着新年的第一顿晚饭。
饭后,我们听到了一阵阵打雷般的响声,开始放鞭炮了。烟花有的像一朵朵美丽的花儿;有的像一个个正在跳舞的小精灵,给黑暗的天空增加了一丝丝光明;还有的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各种各样的烟花数也数不清,我都看得眼花缭乱了。
六一儿童节
元宵节
妇女节
七夕节
元旦
记者节
教师节
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
下面哪些节日是传统节日?
六一儿童节
元宵节
妇女节
七夕节
元旦
记者节
教师节
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
腊八节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 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
本是佛教的节日,由印度佛教传入中国, 中国佛教徒认为释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 (即腊月)初八,遂以“腊八”为成道节。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 人们还要逐疫。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
除夕
又称该日为年三十 也是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 “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除夕 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 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 吉祥如意的好兆头。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 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
春节
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 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 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 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 万象复苏,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它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 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
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 为“宵”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 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 节又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在全国各地也不尽 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 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
清明节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 四月五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 主要是扫墓, 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 已除,天下太平。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 周代
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 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 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 是为了纪念屈原
七夕节
玉所具有的“神灵”特质
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 玉器以她特有的外在属性, 被古人奉为瑞宝, 作为沟通天人的媒介, 成为祭祀天地的“神物”。古人认为用玉器来祭祀预示着吉祥征兆且可避凶化吉。《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 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 以黄琮礼地, 以青圭礼东方, 以赤璋礼南方, 以白虎礼西方, 以玄璜礼北方。”由此可见, 古人在祭祀时, 不同的器形和颜色代表不同的神灵, 玉器不仅被赋予了神的特性, 也同时暗示出了古人视玉器以不同的等级。
玉所具有的神灵特质还体现在古代丧葬方面。古人由于历史观的限制, 希望死后能够有人陪伴, 永生不朽。由此以玉敛葬的风俗习惯大肆流行。葛洪在《抱朴子》中说:“金玉在九窍, 则死者为之不朽。”正是对这种丧葬制度的记载。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古人对玉的狂热莫过于把玉吃下去, “服金者寿如金, 服玉者寿如玉”, 在他们看来玉是一种仙药, 食之便可长命百岁。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了古人食玉的几种方法: (1) 把玉拌乌米酒化之为水; (2) 以葱浆消之为饴; (3) 把玉粉做成丸状; (4) 把玉烧成粉吃。
玉是美的象征
玉是美的象征, 首先是由玉的温润外表和坚韧质地决定的。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阐述了玉所具有的美德。“玉, 石之美有五德者。”古人对玉石的界定范围比较宽泛, 从外在表现来说, 只要具有坚韧的质地、明亮的光泽、绚丽的颜色、舒扬的声音者, 都可称之为玉。古人对玉的审美, 除了侧重玉的外在属性美之外, 也同样注重玉器的质地美。即玉器的美既体现在质地上, 也同时体现在色泽上, 这就是古人所推崇的辨玉标准:“符”与“德”。由此可见, 古人对于玉的审美是兼顾外在和内在的双重属性的。而在这两者中, 玉器的内在美似乎更胜一筹。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注重内涵、气质、心灵等内在美的民族。玉器以她特有的内在美折服着我们, 这也是玉器上万年来流传至今的关键性因素, 也同时成为美好象征物的代言者。在我国古代书籍中有很多关于玉作为美好事物代名词的描述。据《诗·召南》记载“白茅纯束, 有女如玉。”这里以玉来比喻容貌秀美的女子。汉语词汇中的亭亭玉立、玉树临风、粉妆玉琢等也是对此种美的直接描绘。除此之外, 玉作为美好的象征物还一度成为古代情人间相互赠送的信物, 据《诗·卫风·木瓜》记载:“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之。”由此可见, 古代情人间期盼以玉来寄托自己对美好爱情和姻缘。
玉是伦理道德的象征
玉器具有伦理道德标准的属性源于春秋时期孔子的“君子比德于玉”说。君子比德与玉是用玉这种温润美丽的自然属性来比喻君子温文尔雅, 彬彬有礼的美好品格。也即玉器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内涵, 成为君子的代名词。在孔子看来, 玉的美好品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一方面:“温润而泽, 仁也;缜密以栗, 知也;廉而不秽, 义也;瑕不掩瑜, 瑜不掩瑕, 忠也;孚尹旁达, 信也;其如长虹, 天也;精神见于山川, 地也;圭璋特达, 德也;天下莫不贵者, 道也。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德是孔子关于“君子比德与玉说”的全部, 它时刻提醒着古人要以玉的品性来要求自己, 这种学说对春秋以后的玉器文化发展以及儒家“仁”的思想的推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玉象征着财富
玉是宝贝, 玉是财富。首先是由玉石的名贵特性决定的。在中国古代, 玉石稀少且不易雕刻, 再加上玉器美丽通润的自然属性, 使玉器自然成为宝物。古人视玉为宝物, 在古书《天工开物》《艺文类聚》等著作中都不约而同地把玉器归纳为“珠玉”“宝货”“珍宝”类, 于此同时, 战国时期“和氏璧”以及卞和献玉璞的故事也体现出了玉的价值连城。玉是财富的象征, 这种文化属性至今流传, 当代人对与玉器的追捧除了玉器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之外, 还和它自身所代表的财富密不可分。玉器象征着财富, 这种属性在当代的表现方式就是玉器收藏和拍卖行业的疯狂, 由于玉器经济价值的驱使, 致使玉器收藏成为继中国书画和瓷器之后最热门的收藏之一。收藏与拍卖两种外在形式推动了玉器价值的攀升, 而玉器价值的攀升带动了收藏及拍卖行业的发展, 从而有效地带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玉是等级名位的象征
玉具有温润美丽的自然属性, 一旦被统治阶级拥有, 赋予社会属性之后就毫无疑问地成为等级名位的象征, 具有高低贵贱之别。在中国古代, 玉器因稀少及难于加工等特点被人们视为宝物, 一直为达官贵人, 氏族贵族所占有, 被打上了权利的烙印。《周礼·春官·大宗伯》中对玉器的所属者做了严格规定:“以玉作六瑞, 以等邦国。玉执镇圭, 公执桓圭, 侯执信圭, 伯执躬圭, 子执政谷璧, 男执蒲璧。”由此可见, 官位的高低和所持有的玉器形状是一一对应的, 成为官员等级名位的象征。
中国的玉文化自远古发展至今, 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文化精髓, 体现出的是君子风度, 深刻内涵、儒家文化。中国的玉文化为什么能代代相传, 经久不衰?究其原因除了玉文化自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因素之外, 还与玉文化中所具有的“实质性传统”特质密不可分。
希尔斯在《论传统》中对实质性传统 (substantivetradition) 的论述如下:“一种宗教信仰、一种哲学思想、一种艺术风格、一种社会制度, 在其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既发生了种种变异, 又保持了某些共同的主题, 共同的渊源, 相近的表现方式和出发点, 从而它们的各种变体之间仍有一条共同的连锁联结其间。”中国玉文化也遵循了这样的传统。中国传统玉文化所体现出的“神灵”特质、美好事物的象征、伦理道德的标志、财富名位的代言等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 虽然各个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特征, 但几千年来连绵不断, 时至今日, 玉文化传统中体现出的君子风度、儒家文化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虽然发生过变异甚至突变, 但它仍然与中国传统玉文化密切相连。正如希尔斯所说“距今万年的远古传统在千年的古典传统甚至所谓百年的现代传统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只是在各自不同的阶段又有着各自主流的传统特征”。
摘要:中国玉文化中所包涵的广度和深度涵盖了政治、礼仪、宗教、信仰、风俗、审美意识诸多方面,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玉是神灵的化身、玉是美的象征、玉是伦理道德的标志、玉是等级名位的“护照”玉蕴育着财富。玉文化自远古时代一直延续发展至今, 为何能连绵不断, 贯彻始终?究其原因, 除了玉器自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之外, 还与中国玉文化中所体现出的实质性传统因素有着密切关联。正是由于这种实质性传统的存在, 中国玉文化才得以代代相传。
关键词:传统,玉文化,实质性传统
参考文献
①殷之强《说玉道器》,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②朱怡芳:《西周宗法结构下的玉石文化特征分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
③叶舒宪《神话意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摘 要】传统法律文化在清末变法之际,制度层面的成果消失了,但精神实质却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传统法律文化形成和特征的把握,可以解释法律实施的实然和应然的冲突,有利于深刻把握当今法治社会建设实践。文章从礼法关系变化、法与和谐、息讼、德礼、人情的关系等角度考察、探析传统法律文化。
【关键词】传统法律文化 礼法 和谐 人情
文化的概念有广狭义之分,最广义指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包括物态的、制度层面的、行为层次以及心态思想层面,而狭义的则仅指心态思想层面。物态层次的文化主要指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是“加工,创造的各种器物,物化的知识力量”。制度层面的文化是“各种规范体系”,随着清末变法、西学东进的热潮而消逝。但行为文化方面,“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却随处可见,如农村结婚仍遵循的婚姻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家产继承中的出嫁女几无份额,拒讼,被誉为东方司法独创的调解制度,以及刑法中主刑为什么是五种而不是更多,甚至 “和谐社会”的提倡,这些都能在古代法律中找到原型(当然古今对和谐的理解有质的区别)。
但清末至今,众人对古代法律文化却大多持批驳的态度,似乎只有符合西方标准的社会才是至善完美的。近十余年法学家热衷于探讨中国法学何去何从,选择本土化还是西方化,所以深入研究古代法律文化既可知古又可鉴今。
一、中国法律文化概述
文化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如果没有西方法律文化的存在,也就不会有东方文化,中国法律文化的对称。“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法律,而每一种特定的法律也都有其特定的文化[1]”,法律文化作为文化整体下的子系统,从最狭义的定义看,是指一系列行为、风俗中所含的稳定的观念、心态。法律文化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学界主流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法律文化是由法律制度、法律思想、以及与法律相关的行为方式组成的复合体[2];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文化,主要指内化在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中,并在精神和原则上引导或制约它们发展的一般观念及价值系统[3];法律文化既是一种用文化的眼光认识法律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也是一种具有实体内容和对象化的文化结构,并且这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着的[4]。
以上几种观点各具独特的视角,但都体现了以下几点:一是学科视角的转变,从文化学到法学。二是研究对象的具体变化。三是研究活动性质的变化,由纯对象之争到方法之争。
二、礼与法的关系考察
法律文化的特征在于与“礼”这一概念的复杂关系,理解法律文化不能孤立地考察法本身,而应从法与礼关系的发展来研究法律文化。
(一)礼的起源及含义
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在于礼,提及古代法律文化最直接的观念就是“德主刑辅”、“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但这并不是古代法律文化的全部。确切地说,由汉武帝尊儒术为始,成熟于唐代的《唐律疏议》,发展固化于元明清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源头在周公制礼,周公历经多次制周礼,形成一套完善的治理系统。
礼一开始就有义和制的区分,前者指精神层面的亲亲、尊尊(后来发展为忠孝节义),后者指“五礼(吉、嘉、宾、军、凶)”或“六礼”。此时的“礼”就是现在的“法”,因为其满足“法”的三大特征: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国家强制性。法的产生和壮大是历史的必然。儒家重视礼义,法家重制度建设,各有侧重,而儒法在汉代的合流,根源在于两者起源的同一,是历史发展的螺旋上升而不是简单的反复。
(二)礼与法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法不等同于现今意义上的法,仅指制度规范层面,而不当然包含法的学理学说,这一观点严复有明确的表述。中国有礼刑之分,以谓礼防未然,刑惩已失。而西人则谓凡著在方策,而以一国必从者通谓法典”,并进而指出西方法对应古代中国的不仅是刑律,更有理、礼、法、制之意,简言之,西方法既有制度规范又有学理学说之意,现代法理学对法的研究就是这样,而律在古代多指制度规范,法(确切说是律)的价值剥离为“礼(义)”,礼是中国古代法律追求的目标。
三、中国法律文化的特征
(一)对和谐的不懈追求
古代的和谐指的是一种朴素的自然主义精神,既包括对自然也包括对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是人格化的神,而是自然,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就是打乱了整个宇宙的秩序、自然的秩序。这种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法律上表现为:一是对生态的保护,如秦律中对违天时狩猎的处罚;二是始于汉代的秋冬行刑制度。《唐律•断狱》“诸立春以后,秋分以前决死刑者,徒一年”,违时行刑,被视为逆天之道,会受到刑事处罚,因为刑杀是剥夺生命的屠戮,“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养,秋清以杀,冬寒以藏”,所以刑杀当在秋冬以与时令相符。三是无讼观念,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虽说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下,多讼都不是社会的追求,讼作为对和谐、秩序的破坏从来不是古代法律的目的,但中国似乎更有特点,无讼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标准。
(二)对道德和礼的追求
这里的礼既有礼制也有礼义。从历史的发展看,法(刑)的产生即是维护礼治,西周的“明德慎刑”思想就有了偏“德”(这里的德不是指道德)之意。而张中秋在《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中表述,汉武帝至东汉末年,“引经决狱”和研究律学,从解释法律这种侧面迂回实现维护礼治。但此时引经决狱本身即表明礼和法还是分立的。西汉宣帝“亲亲首匿”入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引经入法”,借立法之机把“八议”(曹魏新律)、“准五服以治罪”(晋律)、“官当”(北魏律)、“重罪十条”(北齐律)入法,礼的内涵、制度得到法律的确认。隋唐承旧制,把礼奉为最高的价值评价标准,凡礼之所认可的就是法所赞同,反之,礼之所去亦法之所禁,即“礼之所去,刑之所禁,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也”(后汉书•陈宠传),达到了“唐律一准乎礼”。
(三)法的工具性价值的突显
中国法在产生时也有自己的核心,也有公平正义的因素,《说文解字》中“灋,刑也,平之如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就有公平判断之意。但这种核心又有一套自己完整的体系,即人伦道德,经统治者整理后的礼(周公制礼),法的价值就在于礼的实现,法本身没有产生自己的完整内核,虽然也有公平正义的追求,但公正的标准在于礼,而不是法。简言之,法在维护“礼”的实现的工具性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同时,不自觉地丧失了自身的价值。这在晚清政府修律中的“礼法之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民国时“立宪与共和之争”都有体现,礼的过分强大拘束了法律的自我进化。
(四)重人情轻“法律”
“人情即法,重于法”,第一个法指的是法的价值,是判断法的标准,第二个法指的是具体的条文,即法条是维护人情的工具,必要时可以破法容人情。最重要的是当法与情冲突时,不能轻易破法容情,而须等到法律的修、改、废的原则维护了法律的权威。西方也有宗教规范等与法的权威对抗,犹如礼义与法的对抗,但法的公平正义理念占据了上风。而在中国争取权威的斗争中,源远流长的“人情文化”占据了上风,人情的强大压灭了法的权威,即使有严格执法的个例,但却不能得到民众和统治者的认同,因为法本身的价值不是最终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李其瑞.法学研究和方法论[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马作武主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广东[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中国传统文化是全世界最有生命力的文化之一,千百年来,滋养着无数的中华儿女和热爱它的人们。今天,我给大家说说中国书法吧!让我们从书法中去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发展到今天,它经过了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这些过程,每一种字体的演变都是文化的变迁,每一种字体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就我个人而言,我最喜欢楷书,它方方正正的,好像告诉我们做人要正直,处事要公正。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字体呢?
从古至今,中国有很多伟大的书法家,有颜真卿、柳公权、苏东坡、米芾、怀素、张旭……王羲之就是我国伟大的书法家之一,人称“书圣”,他的行书《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
我练习楷书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刚开始写时,字写得不整齐,还歪歪扭扭的,难看极了。妈妈说:“用心练习就能写好了,天道酬勤啊。”我听了以后,认真地练习,果然,练了一段时间后,字写得工整了,而且越写越好看了。
一、道教形成的四大要素
1、原始宗教文化与巫术:对自然、鬼神崇拜。
2、神仙信仰与方术。
3、先秦、两汉时期黄老道家学说与墨家学说。
4、早期道教融儒、释的教义、仪轨,完善自己的宗教体系。
二、早期道教的派系?
太平道 天师道 丹鼎派道
三、《太平经》的主要思想内容?
答:三天干编为十部,一共七十卷(每部十七卷),366篇标题、篇旨,儒道合流的产物,为东汉道书本,百衲书,包含了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不同道教学者的思想,内容矛盾、复杂。
第一、提出理想社会:君明臣贤、无灾异无疾病、无战争,家富人足,各得其乐的社会。 第二、善恶报应与承负说。
第三、将饮食男女,看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第四、奉“天地顺无行”神学说:天人感应。
第五、重视学习,强调试验是非。
第六、长寿成仙。符咒祈禳,治病诸术。
四、天师道的创始人及其主要内容?
答:张道陵,原名张陵,字辅汉。
1、将老子与至尊之道合二为一。
2、将儒家伦理价值观与道德修仙相结合,对后世道教产生深远影响。
3、将老子长寿养生思想变为神仙长生思想。
4、治国之君修道,忠臣辅佐行道,道普德溢,太平可致。
实际上就是友好人儒道双修,以道为本,儒为术。
五、寇谦之如何改革道教?
寇谦之,字辅真,他用建设“礼度“为主要内容,礼拜、炼丹为主要形式的新教义,并以儒家”佐国扶民“思想改造道教,他自称太上老君降授《云中音诵新科之戒》20卷,清整道教,尽除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反对祭酒道官世袭,代之”唯贤是授“的原则,反对下层道民利用宗教举事。又称老君玄孙李谱文在嵩岳授《录图真经》60卷,已佚,从《魏书。释老传》略知,对诸神坛位、礼拜、衣冠、仪式”各有差品“规定,借鉴儒家礼仪制度,又吸收释家”劫运“说,意在佐国扶命为帝王师。
六、陆修静对道教的主要贡献?
简寂先生,庐山道士。他依据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并吸收佛教仪式,改革道教,他整理、闸发、传播《灵宝经》,并对道士行住坐卧,形象思维等方面都立下准则舰范,制定斋法,以礼拜、诵经、思神等仪式,约束“三业“(身、口、意)通过静思期真,安神和气,返朴归根与道合一。
七、什么是全真教?
创建于南宋初年。创始人王(三吉),原名中孚,字久卿,咸阳右族,大魏村人,后徙终南刘蒋村,痛国家之沉沦,闵民族之不振,心灰意冷,脱落功名,萌出尘之念。他改名(三吉),字知明,号重阳,自称王害风,隐于终南山。他在宁海收马钰,建“全真庵“,入昆嵛山石门口,开烟霞洞居之,才正式打出”全真教“的旗帜。著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重阳金阙玉锁诀》等。他强调修道者必须出家,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行苦修。他以儒为本,以道为体,以释为鉴,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为必修经典。不尚符篆,不事黄白,
不信白日飞升,以修内丹为成仙手段,只求”真性“解脱和“阳神升天”,与酒道教肉体不死,信念有别,而近以释教之“涅磐”
1、〈易经〉自古有几种?连山 归藏 周易
2、〈易经〉含三意?易简 变易 不易
3、什么是驳位说,卦德说?
驳位说:源于〈象传〉同时也参考了〈系辞传〉中驳位说。此说起于汉初,将每卦六驳
中第五驳定为君位;第四驳逼君,为小人之位,第三驳为君子之位,凡中位都好。第一、二驳为地位、妻位。又按三才说,将第一、二驳为地位,第三、四驳为人位,第五、六驳为天位。不管驳辞说什么,都以此框架去凑说。
卦德说:源于〈说卦〉,将八卦的基本卦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撰为风,坎为
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引申卦象,触类旁通,理解并灵活运用。此类解说随意性太大。
4、卦辞中贞事辞、贞兆辞、象占辞、非筮辞指什么?
贞事辞:将占筮时请示神灵的事记下来,以供后来参考。对研究古代社会有重要参考价
值。
贞兆辞:这是卜筮时所得到的.兆示记录。、
象占辞:从自然界、日常生活中异常现象得到兆示记录,如星占、梦占、蛇占、鸟占,
风占,声占等。
非筮辞:虽文字较少,但作为表现作者的思想、主张是主要的。研究〈易经〉必须重视
此项内容。
5、〈易经〉中基本卦象和基本性质。
基本卦象:乾,天、震,雷、
坤,地,艮,山,
离,火,兑,泽,
坎,水,撰,风,
基本性质:乾,健、
坤,顺,,
震,动、
撰,入,
坎,陷,
离,丽,
艮,止
兑,说(悦)
1、释迦牟尼为什么出家?他的学说反映了什么社会内容?
2、何为四谛说?
3、小乘教和大乘教的根本区别?
4、释迦牟尼入灭后佛教内容为什么会大分裂?
5、简论三乘说?
6、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什么会出现“格义佛教”
7、净土宗在中国民间之影响
8、为什么说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派别
9、佛教对中国文化之影响
2005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2008年传统民俗节日中,又新增清明、端午、中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要把传统节日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纳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同学生的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雅瑶中学从2005年开始自主开发并实施了《隶书》《服饰彩绘》两套美术校本课程,《隶书》的教学内容是软硬笔隶书的临摹与创作;《服饰彩绘》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成品服饰上进行彩绘设计和实物操作。这两套美术校本课程对国家美术课程虽能起到补充作用,但由于形式、内容上较为单一,在发展学生能力和素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笔者希望把在这两套美术校本课程中积累的经验,用于继续开发、拓展、重构学校的美术校本课程,使其能够作为学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特别是成为学生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的重要途径,同时补充初中阶段各学科国家课程中没有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层面,进而加强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美术教学资源分类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是饮食娱乐文化资源,第二是风俗礼仪文化资源,第三是道德亲情文化资源。可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的价值资源,均包含在人们熟悉的节日习俗中,我们可以由此衍生出五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美术教育资源:
依托上述资源构建美术校本课程,既能够让学生在了解节日习俗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理解、认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又能在基于节日习俗的美术作品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水平、人文素养,培养创新意识,达到生活与艺术相结合的目的。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整合模式与课程设计
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精神为指导,我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学校原有的《隶书》《服饰彩绘》两套美术校本课程进行整合、拓展和重组。
(一)构建整合模式
(二)课程设计
课题: XX节文化与美术活动
第一单元 开题活动
1.情景导入
(1)XX节的来历介绍。
(2)展示XX节图片,介绍节日习俗。
(3)小组活动讨论家乡的XX节习俗。
2.确立课题:XX节习俗与美术活动
第二单元 实践活动
(一)确定活动方案和活动准备
1.教师活动
(1)调查学生工具准备。
(2)调查学生的美术能力、写作情况。
(3)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调查和创作。
2.学生活动:自主安排分组情况(按地域分组,以便于了解各地的节日习俗)
3.学生设计调查表格(见表1、2)
(二)开展活动
1.开展调查活动:各小组进行家乡的XX節习俗与美术活动调查。
2.整合调查结果。
3.整合和开展有关XX节的美术创作活动。
4.营造氛围,布置场景。
第三单元 交流评价活动
1.谈感想:通过调查活动、美术创作、布置场景等一系列XX节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你学习到什么知识?你对XX节的认识有什么改变?你对学校的XX节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有什么建议?你会用什么方式去迎接XX节?
2.展示活动图片:把我们开展调查活动、美术创作、布置场景等一系列的XX节传统节日文化教学活动拍成照片与同学们分享。
3.介绍作品:创作相关美术作品,填写作品创意说明,向全体同学介绍所创作作品的意图。
第四单元 成果展示活动
由学生、班级或学校组织“XX节习俗与美术活动”成果展示活动,推广活动成果。
三、课程整合的效益分析
在教学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以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为主线,在课内、课外进行自主探究,激发了学生极为高涨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实践证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初中美术课程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资源,在课堂与生活中充分自主探究节日文化,回归节日文化,最终实现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知行合一。
1.以节日习俗为切入口,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认同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笔者选择了春节、端午、中秋这三个大节为切入口,以节日来历、节日习俗简介、家乡的节日习俗与美术活动为教学线索,引导同学们通过调查家乡的节日习俗、习俗表达人们怎样的愿望、习俗与哪些美术活动有关等内容,从身边的节日习俗入手,发现节日习俗中的美术活动,创作与节日有关的美术作品,从而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认同中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
2.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课程实施范式,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传承节日文化的主动性。在研究中,笔者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课程实施范式,引导学生通过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评价活动、成果展示活动等教学单元,参与研究与学习,通过“认识节日——确立课题——学生分组——设计调查表——开展调查——整合调查结果——开展节日美术创作活动——开展交流评价活动——举办成果展示活动”等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从理性到感性体会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从知识到生活发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寓意;从抽象到具象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习俗。同学们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地认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从中发现美术活动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为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创作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美术作品,主动参与、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3.以美术创作为主要形式,有利于学生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美术创作活动,回归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活本源。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美术教育资源来源于节日习俗,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以美术创作为主要形式,对学生自主回归节日习俗,关注社会生活,参与节日文化的传承有重要的意义。如春节美术创作活动的内容就涵盖了春节环境氛围设计、春节商业活动策划;端午节美术创作活动内容就涵盖了龙舟竞赛运动员彩绘服饰设计、端午节宣传活动策划、端午节宣传活动策划、端午节美术活动;中秋节美术创作活动内容就涵盖了中秋赏月会美术策划活动、中秋节商业设计、中秋节美术比赛。
4.课程的整合,有利于拓展美术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笔者在节日习俗美术活动中,保留了原来的《隶书》《服饰彩绘》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其他类型的美术活动,使学校美术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得到了拓展,丰富了美术校本课程的美术种类和创作形式,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学校的需求,使节日文化、美术、生活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可行的教学蓝本,为学校开展基于美术教学资源拓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雅瑶初级中学 广东广州 510460)
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
目前在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霄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这些节日中都有其不同的庆祝内容与方式习俗, 是各族人民不可或缺的重要日子。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广泛传播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有利于推广中国文化, 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尤其是对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授, 使外国学生在对汉语学习的基础上, 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理解。
1.1 民族凝聚力得以增强
传统节日的形式就是一个民族在其文化下的特定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 其主要外在表现为:团聚, 宴请, 馈赠, 祭祀等;其主要内在表现为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就是要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认同感。在以团聚、宴请等外在表现方式的前提下, 节日文化所体现出的是民族间的爱国热情与国人之间的亲情, 这正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强大动力。春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代表的是团聚, 包括亲人之间的团聚与祖国的大团聚。清明节是以扫墓祭祖、踏青郊游为主题的节日。端午节的包含吃粽子, 悬挂艾草等活动, 其中赛龙舟这一活动, 已得走出了中国, 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古有俗语: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身在何地的中国人, 都会采取各种形式来庆贺佳节的到来。中国传统节日如一条亲情的纽带将中国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民族凝聚力的以增强。
1.2 传播中华文化, 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很多文化传统已经超越了国界。作为一个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正发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传统节日是任何一个国家历史集体记忆和文化积淀的生动体现;是社会群体团结互助、和谐共处的黏合剂;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也是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最先被其他民族所乐于接受和参与的一种活态文化现象。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 正不断的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截至2013年年底, 全球已建立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 分布在全球120个国家 (地区) 。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的纷纷成立, 其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 (地区) 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 增进世界各国 (地区) 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 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 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 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 构建和谐世界。而其中的传统节日文化, 由于其可参与性和娱乐性也逐渐被欧、美、东亚人民所接受。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能脱离文化的背景而单独存在。在深刻理解和尊重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才更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 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民族间的相互交流, 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 从而共同进步。
2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播
2.1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传播的意义
许嘉璐 (2000) 认为:“由于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所以语言理解就包含着文化理解;同时语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 语言理解的层次越高, 需要的文化理解也就越高。对于非汉语背景的学习者而言, 汉语学习初级阶段的文化定位表现为‘文化因素’或‘文化知识背景’目的语学习越往高层次发展, 接触的文化越来越高, 学习的内容越以专门文化的面貌出现。”作为初级阶段的学习者, 在学习目的语的同时也要了解学习目的语中的文化内容。对外汉语是跨文化教学, 对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的欧美学生来说, 汉语的发音、词汇以及课文中体现的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知识都是陌生的、与他们平时接触的文化是完全不同的。因此, 将语言技能与日常生活与社会形势结合才能使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传播更加广泛,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实际交际能力。
文化包含语言,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它只有依附于社会和文化才是有意义的。对外汉语教学作为跨文化的语言教学, 如果脱离了文化教学, 必然会使外国学生在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方面产生很大阻碍, 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黎天睦先生 (1987) 认为“外国学生忽视中国日常风俗、一般的寒暄语、中国人对人与人关系的看法以及基本的文化背景知识”, “更普遍的是很多外国学生从运用一般汉语问候语到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这个广泛领域内, 其反应都是不符合中国文化、习惯的。”他称这种现象是“……严重的文化上的不妥行为”。可以说只具备了语言交际能力是不够的, 由于外国学生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以及理解, 直接影响了他们在使用汉语进行沟通交际时的表达。
然而, 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教学中, 课程内容安排的过于紧凑, 词汇、语法结构、课文都占据了相当的授课时间, 教师在教授完课程内容之后很少专门的有时间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知识。而且在大部分的教材中, 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系统介绍, 只是在课程的最后安排思考题或者一段简单的文字介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传统文化教学的, 知识体系被打乱, 学生对于文化和节日的理解只能停留在比较浅显的方面并没有机会深入了解, 破坏了授课的整体性, 这对于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介绍都是不利的。
2.2 中国传统节日话题的选取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和口语课的教材中, 如何选取与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话题以及以何原则进行选取成为了讨论的焦点。以话题的全民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为标准来选取话题, 能使所选话题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
2.2.1 全民性
话题的全民性是指所选择的文化要素要抓主流, 是为一般大众所认可的话题。由于文化其多元性、复杂性, 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主流性指的是把文化教学的重点放在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文化上, 以端午节为例:在以汉文化为主的地区, 粽子已成为端午节最重要的一种食品。但在其它少数民族中还有其它习俗, 因此要根据话题的全民性来选取文化素材。
根据陈娇 (2011) 所选取的与口语相关的18本书籍中所得的数据, 关于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话题 (48.94%) 个人信息话题 (14.04%) 世界性话题 (13.19%) 关于语言的话题 (9.79%) 关于本国的话题 (8.09%) 中外差异的话题 (5.96%) 。由此可以看出, 其中占主要部分的是有关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话题, 这一部分的话题得到广泛的选取也说明了以文化为话题学习目的语的实用性。
因此, 科学的选定话题是中国传统节日话题选取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 各个地域各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族的文化与节日传统, 但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的话题, 必须要具有全民性的文化特征。
2.2.2 趣味性
兴趣是语言学习的最大动力。话题的趣味性是吸引学生的关键。有趣味性的话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并引发学生对此话题进行讨论和语言交际运用。教材中可选取当下热门的新闻或者趣闻等学习材料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听力能力。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让吸引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传统节日中秋节时, 引用“嫦娥奔月说”、“吴刚折桂说”等传说, 再辅以动画的形式来体现节日之美感, 进而活跃课堂气氛。
2.2.3 时代性
传统节日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也会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产生新的特征, 不断丰富节日内涵和增加节日内容。以春节为例, 贴春联在过去代表驱鬼避邪, 在现在代表喜庆的气氛;过去是在家吃年夜饭、放爆竹守岁, 现在是去酒店吃或在家吃, 看春晚;过去的拜年是指带礼品、登门拜访, 现在除了登门拜访还有发短信、打电话以及视频聊天等手段来拜年。通过这些新的庆祝方式、祝福方式, 春节明显具有了这一时代的特征。学生在学习这些与时俱进的话题时, 会产生贴近生活的感觉从而有助于目的语的学习。
3 中国传统节日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方法
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中明确阐述了教学内容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初级阶段主要是进行语言教学, 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初级阶段不适合进行脱离语言教学的文化教学, 如果说初级阶段有文化教学的话, 也只是语言教材中所涵盖的那部分文化因素, 对这部分文化因素的教学也主要通过语言教学来解决, 这就是说, 文化教学要始终结合语言技能的操练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可以通过看图片、看录像和电影来展示有关的中国国情知识, 但也要适量。要注意遵循可懂性输入的教学原则。初级阶段可开设一些文化讲座课。讲座课也要讲练比例适当, 尽量让学生开口。初级阶段用母语教授文化课的作法, 实践证明, 效果并不理想。因此, 初级阶段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语言教学、语言技能操练和交际能力培养, 要牢牢把握初级阶段课堂教学的这个大方向。因此, 文化传播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度, 以不扰乱语言学习的系统性为前提, 广泛深入的进行传播。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 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为找到合适的节日文化教学方法, 下面将探讨何种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的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3.1 适时传播法
适时传播法是指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将学习内容根据当时的时机进行适时的导入的过程。比如在《体验汉语》基础教程第十三课我想吃包子中, 由“包子”引出“饺子”并因此引出春节的话题, 从而进一步的介绍春节的知识背景等。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与春节有关的卡片, 引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还加强了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最终实现了语言教学和文化知识教学的良性互动。但要注意的是随机传播法是要适时适量的引入, 否则会占据太多时间影响教学进度。
3.2 文化比较传播法
语言学者往往立足汉族文化的传统, 通过对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在结构、语法和使用上的差异来分析产生差异的文化根源。比较之法, 早已有之, 然而, 对语言自身或语言之外文化因素的比较, 可算是较新的方法。这个方法尤其受到外语界和对外汉语教育界的青睐, 运用也日益广泛。吕必松先生提出:“文化差异不但反映语言本身的特点上来, 也反映到语言的使用上来。因此人们在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时, 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
下面以中国的端午节和韩国的端午祭为例, 中国的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包括吃粽子、挂艾草、戴五彩绳以及划龙舟等。韩国的端午祭主要包括吃车轮饼、祭祀、荡秋千和摔跤等活动。由此可见, 中韩两大节日有程度上的差别。虽然在历史上, 韩国的端午祭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比较大, 但其实韩国已经发展了本土化的一些活动, 体现了韩国人民的价值观。找到二者的异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有利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
3.3 专题讲座传播法
对于初级水平的学生来说随机传播发与文化差异分析传播法可以增加知识储备, 有利于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与理解。而对于中高级水平的学生来说, 专题讲座传播法能满足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扩展需求。专题讲座传播法能更加专注于探讨某一方面的内容。例如专门开设有关中国饮食文化、中国礼仪文化等专题讲座。这一传播法有利于中高级学生对背景知识的学习, 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4 结束语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弘扬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发挥着重大作用。作为传授对外汉语知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师来说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 想要卓越的完成教授对外汉语知识的任务, 教师本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识是不可或缺的。这要求教师同时具备传统中国人文素质、历史唯物主义观, 并且对相应国家特定文化现象、民族底蕴等多方面因素融会贯通, 将中国文化之精髓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过往的历史留给古老的中国许许多多的精神财富,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这样一段话: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短短二十几字道不尽中国多少文人之傲骨。我以为这种精神没有国界, 一名对外汉语教师, 更要将这种精神融入自己的教学中, 如何更好地进行传播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只是中华文化的其中一部分, 但它所体现的独特价值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关键之所在。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论文首先论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意义, 进而提出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对传统节日话题的选取原则, 突出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第三部分是对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教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目的是让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对外汉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黎天睦.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印象记[J].世界汉语教学, 1987 (1) .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
[3]黄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J].沙洲职工学院学报, 2008 (6) .
[4]张丽丽.中国传统节日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D].郑州大学, 2013.
[5]陈娇.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话题对初级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编写建议[D].吉林大学, 201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推荐阅读:
中国文化传统11-05
中国传统丧葬文化10-06
中国传统家文化12-06
中国传统文化之节日07-17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06-22
中国传统文化高中09-24
中国传统美食文化12-03
中国传统文化感悟12-08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德育方法06-24
中国传统文化陶瓷作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