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治理汇报材料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居环境治理汇报材料

人居环境治理汇报材料 篇1

我校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扎实组织开展我校及周边环境治安秩序整治行动,为我市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的责任感、紧迫感

当前由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社会治安形势十分复杂,学校及周边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涉及学校及周边的安全事故、事件和案件呈多发趋势。因此,切实做好校园及周边治安整治工作,保证广大学生有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至关重要。我校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将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整治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高度重视,落实机制,完善措施,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全力维护我市教育系统整体治安形势的稳定。

二、注重实效,着力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后,我校学生开展了“民族精神伴我成长”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活动、“争做诚实守信现代人”读书活动、“千佳小公民”评选等一系列体现本地特色的主题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结合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每学期至少对学生开展两次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活动。通过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学生学法、知法、懂法、护法,切实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自我防范的能力。

三、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学校及周边治安整治的重点

结合教育系统的实际,我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详细梳理学校及周边师生反映强烈的不良现象,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及周边治安整治的重点。一是校园内部的治安防范设施配置,消防器材配备,校内建筑物的安全维护,安全综治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落实等。二是校园周边的治安的整治重点。主要包括无证摊点,违章建筑物,违规经营的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交通环境,不法分子滋扰等。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定期开会,分析治安形势,排查突出问题,商定对策,布置任务,共同维护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

四、多方协作,大力开展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专项整治行动公安部门对发生在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与刑事案件,组织专门力量,集中侦破,依法严惩经常滋扰校园及师生的流氓恶势力及违法犯罪分子,并加强了对校园周边违法娱乐场所的查禁,坚决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学校门前增添、更新交通安全警示标志,合理配设警力,科学分流学生上、放学期间的机动车辆,努力改善临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拥挤、混乱、堵塞的交通环境;定期深入学校了解治安状况,建立并完善夜间巡逻校园制度;积极配合学校做好不良未成年人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工商、城管等行政执法部门对校园周边的非法摊点进行清理整顿和查禁取缔;对制售假冒、劣质、损害学生

健康成长物品的摊贩重拳打击,严惩不贷;对证照齐全的业主加强管理,督促其守法经营,教育其恪守良知、诚信,不得欺诈少年儿童。建设、交通、公安、城管等行政执法部门对校园周边的阻碍交通、损害市容等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现象进行全面治理,对内容粗俗的宣传制品、野广告等予以彻底清除,下大力气净化校园周边的育人环境。文化部门加大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查处力度,建立科学的网吧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我校细致摸排校园周边销售宣扬暴力、迷信、色情、反动等内容的音像、书刊店,查禁“口袋书”、盗版物等。学校严格排查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提高内部安全管理水平。广大师生的安全感显著增强,我校及周边的治安环境明显改善。

五、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学校及周边治安整治的长效机制

学校及周边环境的不稳定因素长期存在,必须长抓不懈。我局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学校及周边治安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积极会同公安、安监、质监等部门,以“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投毒、防爆炸”为重点,对各学校定期进行全面细致的联合大检查,强化学校重点部位和要害部门的安全防范硬件建设,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漏洞和治安隐患。二是指导学校组织力量加强校园治安巡逻,严格执行外来人员进出校门登记制度、避免和消除治安隐患。三是广泛开展“读健康书,做文明人”教育活动,增强学生抵制邪教及荒诞虚无、武打暴力文艺作品侵袭的能力,培养用科学头脑思维和学习的习惯。四是深入开展“创建最安全学校“活动,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竞争、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推动学校“三个文明”建设向纵深

发展。

人居环境治理汇报材料 篇2

环境材料又称生态材料或是环境功能材料, 这个概念首次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 是日本东京大学山本良一教授提出的, 环境材料包括新开发的环境材料和传统的现有材料两种, 其概念是那些在加工、制造、使用和再生过程中的人类所需材料, 其使用功能最大化但是环境负荷最低。环境材料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先进性, 就是指各自最主要的功能性; (2) 环境的协调性, 在材料的生产过程中, 能够降低对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时对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符合21世纪对于新材料性能方面的要求; (3) 具有舒适性, 即经济性, 具有美观舒适的外形以及较强的经济实用性。循环再生材料、高分子材料、地环境复合材料等等都属于环境材料, 目前在环保、农业生产和工业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2 在盐碱地的土壤改良中, 环境材料的相关应用

2.1 盐碱地的危害

我国非常常见又十分严重的农业环境问题之一就是土壤盐碱化, 在我国, 盐碱地分布广泛、面积大, 现有的盐碱化土地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约为20%, 大多数位于西部的内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同时还有滨海地区。当土壤表层的易溶性盐分大于百分之零点六时就能称之为盐土, 盐碱化了的土壤会因为盐分浓度过高而造成植物的吸水困难, 或是植物在土壤中吸入的某种高浓度离子过多, 在植物的体内大量积累使植物承受“单盐毒害”。另外, 植物体内盐分过多会使其出现一系列的生理代谢失调状况, 对光合作用造成不利影响, 低盐浓度有助于呼吸而高盐浓度阻碍呼吸, 加速了植物的蛋白质分解以及植物的死亡。

2.2 环境材料与盐碱地的改良

有很多方法可以改良盐碱地, 比方说, 物理措施、水利措施、化学措施以及生物措施等等, 其中采用环境材料进行土壤改良是比较新的现代化化学措施, 循环经济以及现代化工的发展推动了这种措施的广泛应用。目前, 用于改良盐碱地的环境材料有两类, 一类是起替换作用的加钙环境材料, 例如石灰石、氧化钙、煤矸石和石膏等;另一类是起化学作用的加酸环境材料, 例如硫磺、腐殖酸、硫酸铝以及酸性肥料等。

3 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 环境材料的相关应用

3.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土壤重金属污染常常是由于工业与城市污染以及农业施肥和污水灌溉等引起的,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使得土壤重金属污染更为严重。我国约有2500×104hm2的土地是受到重金属污染的, 约占总农田面积的1/5。过量的重金属在土壤中会滞留在土壤耕作层, 对植物生长有非常严重的影响, 同时土壤中的重金属在土壤中会滞留很长时间, 也不容易被微生物分解, 时间久了, 水以及种植在土壤中的植物就成为重金属危害传递的介质, 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然而治理与恢复难度也是十分大的。

3.2 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 环境材料的应用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分为四种, 分别是生物措施、物理化学措施、化学改良措施和工程措施, 其中包含微生物菌剂以及植物, 以化学固化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从大的范围上来讲, 化学固化修复是化学修复技术之一, 往土壤里加重金属钝化剂和重金属固化剂, 使土壤和土壤里的重金属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这样土壤中的重金属的迁移能力和生物有效性会因为吸附和沉淀而降低。粘土矿物、磷酸盐、无机矿物、有机堆肥和微生物等都是常见的重金属稳定固化修复材料。其中有机材料和矿物材料可以对重金属发挥良好的稳定效应, 这些有机质可以对土壤中的Cr6+进行还原, 变为Cr3+从而降低其毒性, 同时让重金属生成硫化物沉淀。而沸石、磷酸盐和含铁矿物等材料优点是便于获得、价格低廉并且高效, 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控制和修复作用明显。高分子保水材料是目前新发现的一种环境材料, 对重金属有较好的固化作用, 实验证明高分子化合物一方面可以让重金属对植物污染的作用降低, 所以作物不会过多的吸收重金属;另一方面可以对土壤结构进行改良、转化养分并且直接给作物的根系提供水分。

4 环境材料应用于农业抗旱节水中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源, 我国每年有约4×1011m3的水用于农业活动, 约占总用水量的70%, 而其中90%的水都用于农田灌溉。对于农业灌溉用水来说有三个问题最为显著, (1) 水资源欠缺, 干旱问题十分严重制约了农业灌溉的面积; (2) 不能科学合理的利用那部分已被开发利用的水资源, 出现了十分严重的浪费情况, 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依旧运用农田漫灌的灌溉方式, 灌溉水利用率仅有40%左右, 而发达国家的利用率在90%左右; (3) 水资源的污染情况非常严重。在农业抗旱节水中应用的环境材料主要有土壤保水剂与作物叶面抗蒸腾剂, 这些都属于物理性材料的范畴。

5 结语

材料学和环境学的检查结合酝酿出了环境材料, 但是将其应用在农业生产和环境治理中还有很多问题。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逐渐发展和循环经济理论的逐步深化, 人们对农业生产以及环境治理会更加重视, 自然也会更好地发挥出环境材料在其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占斌, 孙在金.环境材料在农业生产及其环境治理中的应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01:88-95.

治理理论与我国环境治理格局重构 篇3

关键词:治理理论;环境治理;格局;重构

中图分类号:C9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23-03

引言

随着环境危机和风险的扩大,环境治理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任务。我国的环境治理始于1978年,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环境治理力度逐渐增强,但我国的环境质量没有得到改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环境治理的好坏与其面临的治理格局密切相关,环境治理格局直接决定着治理主体的相互关系和行为。当前我国政府单一行政的治理格局,在环境治理中发挥作用的空间相当有限。怎样重构环境治理格局,提升环境治理效率,直接关系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治理理论:环境治理格局重构的理论框架

治理理论是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社会问题出现不可治理性,导致政府失灵或市场失灵而兴起的一种理论[1]。随着全球对公共治理的关注,对于“治理”的界定有多种说法,“治理”仍是一个相对模糊和复杂的概念。但学术界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治理可用四个关键词加以概括:多元、互动、协调、合作,治理是具有共同目标的多元主体之间为了实现其目标而进行的上下互动、协调合作的过程[1]。

从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看,治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即社会管理主体多元。治理理论认为,政府并不是唯一的社会管理主体。志愿组织、企业等社会主体同样可以参与政治、经济与社会事务的管理与调节,分担政府的部分职能。二是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2]。政府在当代社会发挥着重要功能,但并不意味着政府是全能政府。政府应致力于自身改革,集中力量“掌舵”,而不是“划桨”。另外,治理理论还提出了“元治理”概念,认为充当元治理的角色是政府,政府在社会管理网络中虽不具有最高绝对权威,却承担着规范协调其他社会组织行为的重任[1]。三是治理体系中多元主体间的相互依存性[1]。治理理论认为,在社会管理领域,政府与其他组织共同构成了相互依存的管理体系。在这个管理体系中,各主体独立运作又相互依存,通过沟通与合作,形成伙伴关系,共同参与管理、共同承担责任。

治理理论为我们分析公共事务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范畴。结合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我们可以探讨社会事务的多元治理模式,为公共治理开辟新的途径。

二、多元主体:环境治理格局转变趋向

(一)当前“政府单一行政”环境治理的弊端

我国现行的环境治理格局是政府的行政单中心治理。政府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由于治理主体单一性,政府资源有限,在面对复杂的环境问题时,显得能力不足[3]。同时,长期以来,政府都是依靠行政手段来治理环境,方式过于单一,导致治理效率低下。在这种环境治理格局下,中央政府具有对环境治理的绝对统辖权,通过自上而下推行的一统性环境法令和从环境治理效果出发来制约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导致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动力不足。

政府与企业基于经济利益的合谋现象在环境治理中十分突出。以GDP增长为主要目标的晋升刺激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他们发展经济的常规手段通常是将“污染权”赋予一些企业,通过企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的经济提升[4]。

由于缺乏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在环境侵权发生后或存在环境风险时,公众的利益集结与表达往往无法及时获得政府的认同和支持,公众环境维权极易演化为大规模社会事件[4]。而公民的环境权利得不到实现,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负面效应。

(二)环境多元利益主体发展倾向

1.政府职能转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5]。服务型政府建设成为政府改革的必然要求,它的首要任务就是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体现在政府把市场能调节的、企业能经营的、社会能提供的公共服务事务采用行政手段和法律、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让权给第三部门,赋予其充分的自主权。而政府主要起着引导、催化和促进作用。政府职能转变将改变政府单一的环境治理格局,吸纳市场、社会主体参与环境治理。

2.市场对企业环境责任的要求提高

环境保护和治理是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是企业形象、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基石。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绿色贸易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各种环保质量体系的认证,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发展空间。为了获得消费者的青睐,顺应消费市场,我国很多企业已经深入到环境治理中来,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提供了契机。

3.公众的公民意识成熟和环保组织的发展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公众对自己作为社会公民的权利、义务的意识越来越清晰,并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显现出来[3]。在环保方面,具体表现为近年来许多公众环保诉求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许多环保组织的发展壮大,成为推动环境治理的重要力量。这些环保组织通过宣传教育、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公众环保意识,通过实际行动在环境治理中发挥自身的影响力,是环境治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维。

可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环境问题的多元利益主体已经出现,环境治理也日益出现多元主体参与的趋向,正走向共同治理的格局。

三、从“政府单一行政”到“多元共治”:环境治理格局重构

(一)治理理论导向下的环境治理格局

“政府单一行政”环境治理下,将企业和公众排除在外,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都十分有限,直接导致了治理效果的不理想。政府、企业和公众是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三个基本利益主体,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及政府改革的趋势来看,政府必须弱化行政管制以转变职能,与此同时,企业竞争与社会责任、公民意识成熟,又成为一股推动力,增强企业和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治理理论主张主体的多元化和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从前面的分析来看,政府管制的弱化与企业和公众的强化,使得多元主体的环境治理格局油然而生。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府弱化了部分职能,但政府的主导地位不变,政府仍然是环境治理的引导者和协调者。基于治理理论的环境治理格局,强调的是“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的治理,政府、企业和公众是相互依赖、行动协调的利益主体,他们各司其职、发挥不同的功能与作用,共同推动环境的有效治理。治理理论为打破现有政府单一行政的环境治理、重构环境治理格局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反过来,环境治理格局的优化又完善和丰富了治理理论的实践内容。

(二)“多元共治”环境治理格局的结构和功能

1.“多元共治”环境治理格局的主体结构和相互关系

在多元共治的格局中,政府、企业和公众都是治理的主体,共同参与环境治理。能否形成良好的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结构关系,是实现环境有效治理的关键。多元治理格局强调通过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合作框架,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处理公共环境事务。在环境共同治理结构中,政府仍然是环境治理主导者;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能够对政府治理做有力补充,是环境治理的辅助者;而公众是实践环境治理的基础力量。

“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格局最终是以互动、协调与配合的行动方式来发力的。为了保证环境治理的有效性,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在联合行动的基础上,还需要相互约束。在环境治理中,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需要公众对政府和企业的监督,而企业的行为需要政府的引导、干预和调节。如下图所示:

2.“多元共治”格局中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角色和作用

(1)政府在环境治理格局中的主导性作用

在环境治理中,政府不再是依靠行政权威发号施令,而是为企业和公众参与提供制度平台并进行战略指导,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规划实施环境治理监管,并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达成治理主体间的对话和协作,进而推动各行动者之间的合作和集体行动,发挥集体治理公共环境的力量。环境公共治理离不开政府主导。作为公权力代表的政府所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规划、调节、促进者,政府不再借助行政的力量,而是采用法律、经济等方式。

(2)企业在环境治理格局中的辅助性作用

按照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由企业承担起相应的环保责任,企业的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由自身负责并计入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推动环境治理。企业往往是技术的先驱,通过绿色能源、绿色科技的研发,从源头上改善环境污染,同时作为政府环境治理的辅助力量,为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当然,企业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政府的宏观经济调节与干预。

(3)公众在环境治理格局中的基础性作用

公众治理的前提是公众参与。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有赖于相应的环境表达诉讼机制、监督机制的完善,在公众参与的制度渠道畅通的基础上,公众以个人和组织的形式投入环境治理过程。公众个人以主人翁身份积极投入环境保护与治理行动中,切实履行环保义务和环境监督义务。公众也可以借助环境治理的社团组织等集体形式,积极配合环境治理活动的开展和推进。公众治理的作用在于它为环境治理营造了意识氛围,凝聚了群众力量,奠定了社会基础。

四、结论

本文围绕环境治理格局重构这一中心任务展开,将治理理论作为构成重构环境治理格局的理论依据。当前我国环境治理格局的弊端及多元利益主体的发展,需要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将企业和公众吸纳进来,形成新的格局。“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格局,是以政府力量为主导、企业为辅助、公众广泛参与为基础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结构。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环境任务的艰巨性,环境治理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许多问题也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挖掘。

参考文献:

[1]侯保疆,梁昊.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探析——以广东省为例[C].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09.

[2]陈海秋.转型期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3]张礼祥,娄文龙.基于网络治理理论的环境保护模式研究[C].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11.

[4]杜辉.环境治理的制度逻辑与模式转变[D].重庆:重庆大学,2012.

人居环境治理汇报材料 篇4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那么,创建一所平安学校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校在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同时,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针,扎实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中,学校得到了上级部门及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创建平安学校工作中取得了系列的佳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校根据工作实际,结合上级部门下发的安全教育活动的文件及通知精神,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学校重要的常规工作,更新观念,求真务实。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出入管理,查控流动人员。

学校要求学生一律穿校服,佩戴校园出入证,凭证出入,无证者谢绝入校,如有特殊情况,须进入校园的,须在门卫处登记,领取临时出入证,方可入内。外来车辆严禁驶入校园,如有特殊情况须进入校园,经允许后在指定位置停放,不得进入教学区。来客如须进入学生寝室,须经宿舍管理员许可并登记后,方可入内。盘查形迹可疑的人员,如携带大量物品出校园者须报告保卫科经审查后方可离开。

二、强化宿舍管理。

师生进入学生宿舍必须严格遵守出入制度,学校每天值班领导、生活老师检查学生就寝情况并做好记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报告学校。针对查找的各种安全隐患,学校立马组织人员维修、整改,迅速排除各种隐患。

三、强化值班职能。

门卫值班方面,要求门卫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三班倒,实行出入制度,做好来客来访登记。教师值班方面,学校每天安排1名值周领导、2名值周教师、2名晚自习值班教师,实行值班教师全天候巡逻制度,对重点部位定点、定人、定责任;要求生活老师清查滞留宿舍学生,并及时处理;晚上清查学生就寝情况,对违纪学生进行登记并按学校要求作相应处理。少先队执勤登记制度。

四、开展多层次的交通安全整治行为。

学校要求实行违纪学生登记制度。自开学以来,学校组织实施了 “交通安全整治活动”,通过与学生、家长签订《七十团二中交通安全责任书》,组织学生、家长进行交通安全培训,与派出所联合打击“三无、三超、黑车”接送学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了安全隐患。“

五、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校经常邀请团领导、派出所领导来校作法制报告、法律知识讲座,使学生增强预防意外情况发生的意识,掌握意外情况下自我防护的技能,让学生懂得履行法律赋予自己的义务,行使法律规定的权利。学期初,学校与学生和家长签订了《学生安全责任书》和《交通安全责任书》,《给家长的一封信》及家长会,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了家长的监管职能。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安全氛围。通过板报、专栏、广播等方式在校内经常宣传安全常识,结合法规宣传月、安全活动月、安全活动周等形式印刷并发放安全材料;

六、加大学生进出网吧、游戏室进行的查处

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周边网吧、游戏室进行查处。由于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现在学生上网现象较为普遍,为了不让学生沉迷于网吧里,我们利用晚间休息时间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周边进行巡查,发现有问题,及时与家长和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将未成年人上网的现象杜绝。同时,在校园里,我们还开展“远离网吧健康成长”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知道网吧对我们身心健康的危害性。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各方面的齐抓共治,我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主要表现在:

1、黑车接送学生现象还存在。

2、学生进出游戏厅,网吧,台球厅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八、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建议

1、加强宣传,营浓氛围。充分利用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家长,学生的法制观念。

2、统一领导,加强协调。肯请师领导成立由公安、司法、教育、建设、交通、文化、卫生、工商、质检、城建、环保等部门参与的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领导小组,加强对治理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取缔我校周边违章建筑,关停我校周边网吧,游戏厅,打击不法经商者。

人居环境治理汇报材料 篇5

一季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情况汇报

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改善我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全乡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推动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文明和谐新三元,2012年一季度以来,乡党委、政府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部署,切实加强领导,精心制定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多次组织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治理活动,并取得良好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居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乡党委、政府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2012年全乡特色工作重点抓;同时,及时调整了以乡党委书记肖奎同志为组长,党委副书记赵凤兰同志为常务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元乡环境合治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形成党委书记亲自抓,负总责,班子成员全力以赴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宣传发动

通过召开会议、张贴标语、广播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对群众进行广泛深入的动员,大力宣传城乡综合治理工作的目的、意

义,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方法措施,继续打造“千家万户知环境,上上下下治环境”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实施方案

严格执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段”工作制度,对场镇、重要路段、村社分片责任到人,定期检查,并建立每周通报工作情况制度。启动乡、村、组三级集中开展整治工作,形成干部群众齐参与,上下联动共整治的态势。

四、具体做法

一是开展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在元旦、春节期间针对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进行和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活动。

二是开展了“清洁卫生快乐过两节”的主题活动,进一少推进和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三是大力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一季度以来,加快了场镇工程建设的协调,使义盐路场镇段工程顺利开展,促使尽快完成场镇主街道街面的硬化。在加大农村改厨改厕的宣传,提高沼气的使用率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四是积极发挥双泉村示范带动作用。双泉村充分发挥示范村的先进示范带头作用。1 月份乡党委政府组织了各村书记、主任到双泉村召开了现场会后,对各村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带动作用,引领和推动了我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是启动了三元乡城乡环境治理场镇及周边的升级打造。

六是添置了硬件设备。在乡财政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乡党委政府毅然决定购置了一台照摄像机,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日常检查和曝光。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资金不足。

2、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3、群众意识还不够。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加强宣传力度。

2、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

人居环境治理汇报材料 篇6

一、环境治理工作以完成情况

一、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一、工业广场

1、在主井口根据要求以在两侧构筑了挡土墙、排水沟。

2、对工业广场内的矿渣进行了集中处理和堆放。

二、污水治理工程

1、井下排水的治理

井下排水经过地面沉淀池处理后,一大部分作为的矿井井下生产水源,另一部分作为地面绿化水源。

2、生活污废水的治理

生活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食堂含油污水采用隔油池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后排放至矿区下游沟谷。

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对固体废弃物先期采取了以下处理措施:

1、建井期间掘进的矸石作为修筑公路和矿井工业场地的填方。

2、建井期间产生的矸石对矿区的运输公路进行了铺垫及对地表塌陷坑进行了充填,锅炉房所产生的灰渣也全部用于公路铺垫和填充塌陷坑。

四、噪声的治理

矿井各生产环节的噪声源集中的地方,如扇风机房,锅炉房均进行了隔音处理。对振动较大的设备,其设备与基础之间做防振处理,以减少振动辐射噪声。公司也加强了工人的个人防护,佩带防护器具如隔音耳塞,或减少接触时间,减少直接危害。

五、露天储煤场的治理

对工业场地的露天储煤场的粉尘主要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

六、地表塌陷治理

根据地面塌陷的不同程度以及本矿区所处地区的特殊情况,随着时间长久,塌陷区将会形成高低不平—较浅的沟峪,采用矸石充填法进行部分地表沉陷治理,并将矸石铺平夯实,防止将积水引入井下,防止水土流失。

二、未完成工作及原因

一、未完成的工作

1、工业广场外围的围墙、排水沟。

2、地面储煤场的挡土墙及河道内的废渣的清理。

3、生活福利区内的垃圾站。

4、露天储煤场的防尘网。

5、矿区的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的系统完善。

6、矿区内的不稳定部分地段的边坡的治理和防护。

二、造成原因

1、因矿区的冰冻期为6个月,造成工业广场内外的围墙、排水沟无法施工。

2、一矿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汇报材料

一、环境治理工作以完成情况

一、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一、工业广场

1、在主井口根据要求以在两侧构筑了挡土墙、排水沟。

2、对工业广场内的矿渣进行了集中处理和堆放。

二、污水治理工程

1、井下排水的治理

井下排水经过地面沉淀池处理后,一大部分作为的矿井井下生产、消防的水源,另一部分作为地面绿化和煤场的洒水降尘的水源。

2、生活污废水的治理

生活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食堂含油污水采用隔油池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后排放至矿区的天然沟道。

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对固体废弃物先期采取了以下处理措施:

1、建井期间掘进的矸石作为修筑公路和矿井工业场地的填方。

2、建井期间产生的矸石对矿区的运输公路进行了铺垫及对地表塌陷坑进行了充填,锅炉房所产生的灰渣也全部用于公路铺垫和填充塌陷坑。

四、噪声的治理

矿井各生产环节的噪声源集中的地方,如扇风机房,锅炉房均进行了隔音处理。对振动较大的设备,其设备与基础之间做防振处理,以减少振动辐射噪声。公司也加强了工人的个人防护,佩带防护器具如隔音耳塞,或减少接触时间,减少直接危害。

五、露天储煤场的治理

对工业场地的露天储煤场的粉尘主要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

六、地表塌陷治理

根据地面塌陷的不同程度以及本矿区所处地区的特殊情况,随着时间长久,塌陷区将会形成高低不平—较浅的沟峪,采用矸石充填法进行地表沉陷治理以基本完成,并将矸石铺平夯实,防止将积水引入井下,同时也保持了地表平整,防止水土流失,并逐步恢复生态。

二、未完成工作及原因

一、未完成的工作

1、工业广场外围的围墙、排水沟。

2、生活福利区内的垃圾站。

3、露天储煤场的防尘网。

4、矿区的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的系统完善。

5、矸石堆边坡的围墙、排水沟。

二、造成原因

人居环境治理汇报材料 篇7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农村环保

中图分类号: D92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8.056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处于分散居住的环境中,生产与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表现得不明显。但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人口数量直线上升,加之一些高能源、污染重的企业向农村转移,导致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

1 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农业生产污染、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粪便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等,后两者是最主要、危害最大的污染源。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土壤生态被破坏、河流和地下水水质恶化、氮氧化合物进入大气等污染,而农用地膜也已经对耕地土质造成了严重威胁。农作物秸秆焚烧等造成的大气污染,都使农村环境不断恶化。

农村生活垃圾则种类众多,如生活废水随意排放引起的磷含量超高,塑料袋随意丢弃导致有害有毒物质进入地下水,这些现象都使小城镇环境越来越差。

而畜禽粪便和企业“三废”污染,一般都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不仅使水体富营养化,大气含有有害物质,更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目前,很多农村地区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更阻碍了现代农业的进程。

导致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环保意识差,垃圾随意丢弃现象普遍存在;二是环保宣传工作不到位。以往的环保宣传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的环保宣传多停留在形式上,没有真正深入农村开展,且手段单一,宣传效果差,难以激发农民的环保意识;三是对环保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基层领导干部把多数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忽视了农村环保工作,也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四是农村环境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环境监管部门职能不清晰,监管工作存在空白。此外,农村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成本过高,垃圾分类、转运等流程不顺畅,也是农村污染严重的原因。

2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和监管的对策措施

2.1 加大舆论引导力度

要做好工作,首先要宣传到位,只有把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广泛宣传出去,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才能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才能提高干部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中,才能有效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现场活动,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宣传,使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科学制定发展战略,逐步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发展的增长方式。加强宣传能使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逐步树立起环保意识,更新发展观念,切实保护环境。

2.2 发挥环境监管部门职能

农村环境监管部门机构建设不够健全,监管人员队伍不够稳定,都制约了环境监管工作的开展。政府应健全农村环境监管部门建设,实现环境监管从省、市、县到乡镇、村的全面覆盖,拉长农村环境监管链条,使农村环境保护有人管、管得好。同时,应科学设置农村环境监管部门的职能和职责,使环境监管不留死角,尤其是针对乡镇企业、养殖大户、秸秆焚烧等重点环节,做到一处不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扭转农村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的现状。

2.3 强化监督检查

当前,很多乡镇企业缺乏规划意识,在选址时离饮用水源、重要生态功能区、基本农田、农民居住区很近,也没有按照规定引进废物无害化处理设施,给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环境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在治理现有污染的基础上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染。

2.4 加强源头管理

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应尽快推广“组保洁、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统筹处理模式,有效推进污染治理。从各地实践来看,这一处理模式具有效率高、效果好的优势,且通过农民的亲身参与,较易形成有序处理垃圾的良好生活习惯,也有利于从源头杜绝污染。

2.5 引导农业发展方式调整

政府应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养殖方式推广,大力推广有机肥应用、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等发展模式。以畜禽养殖为例,集中建设集畜禽饲养、粪便无害化处理和有机肥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养殖场,不仅能够降低污水和粪便的危害,还能通过沼液沼渣制作有机肥料,切实改善环境。

此外,农村环境监管部门还应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环保责任制,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考核,大力开展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合谐发展的观念,切实保护城镇生态环境。

瓦斯治理汇报材料 篇8

山西大同李家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基本情况

山西大同李家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是资源整合后的股份制企业,隶属于山西煤销集团大同分公司,位于大同市左云县小京庄乡李家窑村南,井田面积14.644㎡,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计划于2011年10月1日联合试生产。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相对瓦斯涌出量2.58m/t,绝对瓦斯涌出量6.25 m/min。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第133条,本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10m/t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40m/min,故属低瓦斯矿井。

二、矿井瓦斯治理工作

1、加强通风管理,提高通风能力

为确保矿井顺利投产,通风系统必须合理、稳定、可靠,有足够的通风能力。强化通风系统的日常管理,根据《规程》要求公司在井下主要巷道建立测风站,并对井下巷道每旬进行风量测定,确保了巷道风量充足。巷道布置设计到施工与维护、通风系统调控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有效风量率,提高通风系统的运行质量。

进一步提高局部通风的安全保障,加大对旋式局部通风机的投入,淘汰11 kW及以下的局部通风机,实现“双风机、双3333

电源,自动切换和具有闭锁功能”,确保掘进巷道的风速、风量符合设计要求。

2、加强瓦斯管理,实现瓦斯零超限

①树立正确的理念。大力宣传“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瓦斯预防与控制”、坚持“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测有效、管理到位”,等瓦斯治理理念,营造群防群治的氛围。

②加强业务培训和现场管理。开“一通三防”知识普及,健全全员培训制度,利用班前班后会,进行“一通三防”业务培训,组织人员到兄弟单位学习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严格现场管理,我们对井下瓦斯探头、风筒吊挂进行强化管理。对瓦斯检查、巷道贯通、电氧焊管理、尾巷管理等方面都制定了严格的专项措施,保证了现场关键环节的安全管控。

③分析现阶段矿井瓦斯情况

防治瓦斯的重点地点:;掘进工作面,这些地点炮眼内一般均能检测到瓦斯。当掘进至断层附近,尤其是断层组附近时,很容易出现瓦斯动力现象,呈现瓦斯从炮眼内喷出。而掘进工作面又是矿井通风的薄弱环节。

④强化瓦斯监控手段

公司严格按照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管理要求对井下所有工作面配备了瓦斯员,对井下每班不少于3次的瓦斯检查工作。同时矿井安装了瓦斯监控系统,对井下瓦斯、二氧化碳、温度、风速等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检查。对瓦斯超限等进

行及时汇报并做出处理。

防治瓦斯措施: 是认真贯彻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把提高防治瓦斯重要性认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现场上。瓦斯危害巨大,人人皆知,然而为什么瓦斯爆炸却仍时有发生,让我们震憾。究其根源,防治瓦斯措施落实有差距,不能慎之又慎,持之以恒的抓好措施是关键所在。

(1)防治瓦斯必须克服形式主义,实实地地抓好措施在现场的落实,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实践证明,只要真正重视防治瓦斯工作,能够及时发现隐患苗头,我们完全有能力治理好瓦斯,消灭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

(2)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地点瓦斯涌出特性,制定有针对性专项措施。

(3)强化特殊生产地点的瓦斯管理。

(4)完善矿井瓦斯监控系统,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充分发挥其安全保障作用。

3、加强瓦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公司每月对井下一通三防工作进行隐患排查,对存在的一般隐患现在进行现场整改,落实到责任人。对存在的较大的安全隐患,公司采取停工整改的方式,责成专人负责落实隐患处理情况,隐患排查落实不留死角。

4、加强对井下通风设施的管理

在矿井基建过程中,巷道贯通工作直接影响了整个矿井通风系统,根据井下实际预测矿井通风系统的变化,制定通风系统调整的方案和计划,提前做好实现矿井通风系统的顺利延续和变化工作,在巷道贯通时,临时风门及时安装到位。确保了巷道风流稳定。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我们矿井还处于建设阶段,许多通风工程还在施工当中,现有的通风设施、防灭火设施及防尘设施正在有序的进行中,马上将面临临时设施的拆除工作,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始终把瓦斯治理工作放在首位。进一步完善三大系统,把我们的煤矿建设成真正的本质安全型的现代化矿井。

我们的“一通三防”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同样也存在一些不足,距离总公司提出的要求差的很远,基于我公司基建期间,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将公司的“一通三防”工作搞好。

东沟煤业瓦斯治理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东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项目主体企业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公司,行政区划属左云县水窑乡管辖。本矿井是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9号文的批复,由原左云县水窑乡东沟联营煤矿和原左云县水窑乡柏山煤矿整合而成,井田面积4.4579k㎡,设计生产能力为0.9Mt/a。批准开采18+19、20、22、25号煤层。

矿井现开采18+19号煤层,根据大同市煤炭工业局煤矿年产30万t以下94座矿井2008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原左云县水窑乡东沟联营煤矿柏山井2008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98 m3/min,相对涌出量为2.44 m3/t,CO2绝对涌出量0.69m3/min,CO2相对涌出量

1.88 m3/ t,属低瓦斯矿井。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安发[2007]2030号文,原左云县水窑乡东沟联营煤矿2007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1.36 m3/min,相对涌出量为3.08m3/t,CO2绝对涌出量1.25 m3/min,CO2相对涌出量2.83 m3/ t,属低瓦斯矿井。

二、矿井瓦斯治理工作

(一)存在的隐患

(二)治理的方法及效果

治理商业贿赂汇报材料 篇9

根据公司的统一安排,依据北京辖内银行业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转发银行业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关于转发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近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要点的通知>的通知》的精神,我们部门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加强学习,使本部门员工在思想上认识到商业贿赂的危害性。

依据监管部门指示精神及公司统一部署,我部门将《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发送到每一位员工手中,并要求所有员工认真学习。除了认真学习该指引,我部门还结合其他法规政策的学习,使每一位员工认识到商业贿赂的危害性。从经济角度上看,商业贿赂行为从根本上扭曲了公平竞争的本质,使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无法发挥正常作用,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运行,从而破坏了市场的交易秩序,破坏了资源的合理分配。从法律角度上看,商业贿赂行为已经成为滋生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的温床。

在学习过程中,我部门注重结合本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强调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与加强业务风险防范相联系。我们市场一部作为公司的前台部门,与客户接触最为频繁,是把控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交易对手利用商业贿赂的方式获得我们的融资支持,其背后肯定是因为该项目某些方面无法满足我公司的要求,通过商业贿赂方式成交的项目肯定在风险防控方面是有瑕疵的,这样会给公司的运营带来巨大的隐患。一旦出现事故,不但公司的资产受到严重损失,在严密的追责制度下,客户经理的个人职业生涯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触犯刑律而身陷囹圄。

二是根据部门工作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预防商业贿赂。

市场一部作为公司的前台部门,我们肩负着客户营销与维护的责任,与客户保持紧密的沟通与联系是我们工作的特点。这样的工作特点使得我们采取了如下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商业贿赂的发生;

1、根据公司的统一要求,我部门全体员工均签订了廉洁从业承诺书,进一步规范了员工的工作行为,要求员工自觉遵守行业自律制度和本单位制度,合规操作;对已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或尚未发生但存在潜在风险隐患的行为,应当按照相关报告制度规定,及时报告。

2、因业务需要,我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会有大量的出差机会。在出差期间,我们部门惯例要求两人以上前往,使得在出差期间员工之间可以相互监督,有效防止客户经理被客户商业贿赂情况的发生。在出差期间执行严格的出差纪律,不接受违规馈送,不参加有损于判断独立性的酒宴。

3、在部门内营造健康的工作文化。商业贿赂行为是社会腐败在商品交易中的反映,脱离开清除腐败、净化社会大环境,去单纯强调制止商业贿赂,无异于空谈。只有净化大环境,才能将使商业贿赂的“市场”缩小直至逐步消失。我们很难改变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营造部门内健康的小环境,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公司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只要努力、合规工作,我们可以从职业中获得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

以上就是我部门在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中的举措。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学习,针对本部门工作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商业贿赂的发生,为公司的健康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市场一部

人居环境治理汇报材料 篇10

【关键词】第三方治理;环境污染;环境治理;作用

0.前言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雾霾笼罩,PM2.5频频爆表,给我国的环境治理敲响了警钟,环境问题已经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正视的具体的现实问题。环境问题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如何创新环境治理模式,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摆在环保工作者和广大人民面前的重要课题。

1.我国环境治理模式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我国工业污染防治基本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在这一分散治污体系下,排污企业是污染治理的最终责任方,政府对企业排污状况进行监督管理。1993年,“三个转变”策略在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被正式提出,工业污染防治开始走向集中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戰略,环境管理体系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转变,带动了环境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15年1月新《环境保护法》正式生效,加速了环境管理的法律体系建设,企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条件日臻成熟。

2.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概述

简单来说,第三方治理就是排污方缴纳费用,委托第三方专业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打破了“谁污染、谁治理”的传统模式,引入第三方作为治理方,变为“谁污染、谁付费、专业化治理”,提高了企业治污效率和效果。第三方治理包括委托治理服务型和托管运营服务型两种模式。在第三方治理模式下,电厂脱硫、产业园区和工业废水治理等就可以通过付费,向专业环境服务公司购买污染减排服务,而且与环保监管部门一起,共同对治理效果进行监督。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早已广泛采用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重要作用

3.1全面提高污染治理的效果

引入专业的第三方治理企业,为业主提供更为有针对性的整体设计、建设工程与工程运营方案,将降低治污成本,提高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营效率,推进企业污染治理的专业化水平。而且排污企业会同环保部门一起监管环保企业的治理情况,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风险。

3.2减轻环保部门的监管压力

排污企业以合同形式向第三方环保企业转移治污责任,于是环保部门只需要监管环保企业的环境治理情况,监管对象大大减少,当然,也大幅降低了执法成本。而且排污企业与环保治污企业之间的合同关系使双方形成了相互监督的关系,制约了单方的违规违法排污行为,这无形中减轻了环保部门的监管压力。

3.3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我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基础和保障,而第三方治理服务的推进将大力推动环保产业发展。部分有技术实力和能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环保企业将改变目前设备制造、工程建设方的定位,升级为综合服务商,并加快产业的优化整合,实现环保产业整体的壮大与升级。

4.推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路径思考

4.1建立政府违约风险补偿及责任追究机制

针对第三方治理模式,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明确地规定委托方与被委托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在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首先对企业排污要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其次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以经济杠杆力促企业有效开展减排工作;另外制定明确的优惠政策,保障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顺利实施。对于政府购买环境服务的模式来说,政府环保相关政策的不连续性是环保公司最为担心的问题,一旦新的政府领导人上台,原有的合同可能无法再继续执行下去,此时环保公司将蒙受不少的经济损失。对此,首先应增设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补偿资金,一旦由于政府违约而使得环保公司蒙受损失,企业可通过相关的程序来申请赔偿;其次建立违约责任追究的机制,如果政府负责人违约,则他们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与评优考核、提拔任用挂钩等。

4.2明确污染物企业与治污企业的法律责任

针对第三方治理模式,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委托双方的权责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排污公司就无需承担治污责任,污染物主要是由排污企业产生的,尽管排污企业将治理污染的事宜委托给第三方环保公司,污染物企业仍然需要承担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在合同框架下,排污企业负有履约排放与对第三方监管的责任,而第三方环保公司承担着污染治理和达标排放的责任,因此第三方环保公司也是排放主体。根据我国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如果第三方环保公司违法排污,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第三方环保企业与排污企业都是环境责任主体,可以根据委托双方的合作形式以及具体的环境违法行为来进行法律界定,最终明确双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3建立第三方治理市场的准入与退出机制

政府要对企业排污状况加强监测,以构建起系统的、有效的环境监测体系,而且要探索有效的监管模式与流程,以推进第三方服务模式的开展。政府不应对第三方环保公司设立强制性的准入标准,对此应该减少行政审批,简政放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政府可以建立第三方环保企业的信用评级制度,激发第三方企业工作的积极性,对于那些信誉好、技术水平高的环保企业,政府可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并对其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购买环境服务时优先考虑此类企业。对于信誉低、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政府可降低它们的信誉评级,情节严重的,政府可将其列入黑名单,不允许它再进入第三方治理市场。除此之外,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指导文件,进一步规范第三方治理的市场的招投标、合同签订、责任界定等。

4.4支持和吸引各方积极参与环境污染治理

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环境污染的治理,政府可创新污染治理的利益共享机制,除了税收优惠、增加投入等一般性政策,还可以在修复的环境、土地,甚至是排污企业的发展股权收益方面让第三方治污企业获得收益。对于环境守法企业,可在银行贷款、上市融资等方面给予其相应的政策优惠。而对于积极配合打击地沟油的餐饮企业,政府可为其颁发绿色的环保标识,向公众推荐带有环保标识的餐饮企业,促进它们的客户流量,在这种情况下,餐饮企业会积极地配合第三方的治理工作。与此同时,政府可以不断地加大对环保事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地培养一批能够提供咨询、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一条龙服务的环保企业,并推动它们上市融资,进一步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为第三方治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结语

随着相关制度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市场实践的逐步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将在全国范围逐步铺开。第三方治理的广泛普及,彰显了我国环境治理模式的改变,标志着环保理念的真正落实,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环境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有理由相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环境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为我们创造一个绿色、健康、温馨、美好的家园。 [科]

【参考文献】

[1]孟力,周涛,张珊珊等.根治雾霾刻不容缓[J].天津经济,2013(03):39.

[2]贾卫娜.第三方治理在环保问题中的作用[J].企业导报,2014(11):22-24.

上一篇:传染病防控重大事件应急预案下一篇:悟空传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