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学论文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础生态学论文(精选8篇)

基础生态学论文 篇1

姓名:祝悦学号:201114170104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班级:环境工程一班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处理(处置)方法

摘要:随着人口多不断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垃圾污染变得日益严重,水污染也不可再忽视,污染,围绕在我们周围。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对生态系统有害的物质进入环境后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和损害的现象,简称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污染物的积累和移转化还会引起多种衍生的环境效应,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

一、水污染

预备知识:重金属指比重大于4或5的金属,约有45种,如铜、铅、锌、铁、钴、镍、钒、铌、钽、钛、锰、镉、汞、钨、钼、金、银等。尽管锰、铜、锌等重金属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须,而且所有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都对人体有毒。

水的污染通常都是由当地工厂废水排放造成的,这种现象在京城各大区县几乎都有。污水中的重金属含量通常较高,浇灌土地容易产生污染,而且这些污水一旦排到下游干净的水体中,会污染大片的水源。但是由于与正常的水在气味,颜色方面没有差别,所以会被农民用来灌溉土地。而蔬菜又是最容易吸收重金属的农作物,所以蔬菜对多种农作物富集量相对其他农作物来说要大很多。被列为世界八大公害典型之一的日本富山县的骨痛病就是由重金属污染引起的。

蔬菜水果都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受到污染的蔬菜水果

不能通过多浸泡、多清洗或多煮的方法除去。只能通过少吃易受重金属污染的蔬果来降低危害。但这比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⒈利用不同植物吸收污染物差异的特异性,合理的安排蔬菜轮作茬口,使具有一定程度污染土壤生产的蔬菜达到或接近食品卫生标准。这种方法不需要投资,方法简便,效果也比较好,但必须在有关的专家指导下进行。

⒉控制土壤环境条件,降低重金属对植物的有效性,如可以使用石灰,钙镁磷等。这种方法有一个缺点由于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的这种化学反应是可逆的,有一定的条件又会从有机结合态回转成易被蔬菜吸收的形态。

⒊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最彻底的改良方法是铲除其表土,也就是农业工程客土法。但是这种方法工程量大,耗资也巨大。

⒋严格控制灌溉水中重金属的浓度,杜绝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直接灌溉农田。

二、垃圾污染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生活垃

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垃圾的构成也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垃圾中塑料、塑料玻璃器皿、金属大大增加。因为垃圾中的热值越来越高,垃圾的可利用价值与随之增加。这些变化不仅加重了城市的环境污染,也给城市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生活垃圾的处理俨然成为治理环境污染,促进城市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就垃圾污染这一问题,以蚌埠市为例

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生活垃圾无害填埋,生活垃圾简易填埋,生活垃圾堆肥,焚烧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处理方式。

蚌埠市目前共有垃圾处理场四座,其中,无害填埋场一座,简易填埋场三座,四座各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全市的垃圾渗滤液,除了蚌埠市区垃圾卫生填埋场有一套厌氧处理系统外,能够处理部分垃圾滤液中的COD,其余三座垃圾简易填埋场都无处理设施。

据数据显示,蚌埠市的生活垃圾处置率为百分之百,但是尽管如此,仍有一些问题存在:

⑴只有市区的垃圾进行了卫生填埋,三个县城无垃圾卫生填埋场,简易填埋量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周围环境。

⑵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不完善,现有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处理效率仅为0.15%,十分不客观,势必造成地下水和淮河水体环境的严重污染。

⑶未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导致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污染风险大,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比例低,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进一步加重了填埋场的负担。

⑷就目前卫生填埋场现有的处置方式来看,处理成本较高,不是很经济,每年高额的生活垃圾处理成本,也加大了地方财政的支持负担。

蚌埠市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能代表全国的各个城市中都存在,但是,它却真实的反映了我国在生活垃圾处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全国范围内环境的发展。只有真实有效的处理生活垃圾问题,有效地利用生活垃圾中的可再生资源,才能更快的达到国家提出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三个基本目标,保证城市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是刻不容缓。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总对策是: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具体实施的技术路线可为:

第一步,将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运输;

第二步,可回收垃圾中利用的资源回收利用;

第三步,根据垃圾特性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焚烧、生化处理; 最后,不可处理的生活垃圾进行卫生填埋。

为促进城市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应采取以下措施:

⒈推行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目前而言,生活垃圾采用混合收集,填埋处理的大多都是混合原生垃圾。根据垃圾的成分不同,将垃圾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可以使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垃圾一般可分为纸类、塑料、玻璃、金属和有机垃圾等五大类。将可回收的利用的垃圾分类回收后送到有关部门做原料,剩余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收运处置。这样做将大大降低垃圾总量,减少垃圾转运中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减轻环卫部门清运和处理垃圾的负担,延长填埋场的使用寿命。

⒉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强垃圾分类回收,首先应加强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宣传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意义,呼吁每个公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其次,应该将垃圾分类产生的经济效益用于垃圾分类。但是这种好处不能只停留在宣传上,而是要将产生的经济效益回馈到垃圾分类工作中。进行必要的硬件设施配备,如分类垃圾桶、分类回收车等;另一方面让参与垃圾分类的群众得到实惠,如对一些垃圾资源进行有偿回收。

⒊ 加快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生活垃圾处理的工艺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垃圾的焚烧处理方式完全可以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需要,把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

⒋加大监管力度:新建的垃圾处理设施必须达到质量标准和垃圾处理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确保投资效益和环境效益。强化对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的日常监督和监测,确保垃圾处置无害化,防止二次污染。

生活垃圾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城市生态环境;重金属水污染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两者都是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些问题来源于人类,又影响着人类自身。人类自身的活动给自己制造了如此多的麻烦,那么我们就要尽自己的全力来解决这些问题,来保证我们生存环境的安全与协调。

参考文献:

⑴《生态学》林育真,付荣恕主编,科学出版社

基础生态学论文 篇2

一、改革课程体系, 合理构建知识结构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 其最高哲学思想可以理解为是管理自然科学的科学。学习生态学, 不仅要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研究方法, 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去解释、解决现实世界的生态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种系统思想和思维方式, 即特有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构建生态学的知识结构。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 1968年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 (L.V on.Bertalanffy) 创立了系统论,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 当作一个系统, 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 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 如何构建生态学知识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基于这一理念, 我们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了改革, 从传统的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由分到总的教学时序调整为从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元“生态系统”入手, 先介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 (系统及生态系统的组成及一般特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 , 再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逐层介绍生物群落 (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 和无机环境, 特别是无机环境部分结合世界性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及生态系统管理问题等多方面专题进行讲授 (纳入应用生态学的范畴) 。这种由总到分的教学时序调整就像修建一栋教学楼, 首先构建一个大框架再在框架之下进行各房间的建设, 同样,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 这个大框架就是“纲”, 这个纲就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元即“生态系统”, 使学生对生态系统全面了解后, 进一步逐层学习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各部分, 有利于构建生态学知识结构, 避免了对生态学知识宏观把握不够的“一叶障目, 不见森林”的现象。

二、优化更新教学内容,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院主修生态学课程的本科专业主要有林学、园艺、园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生物科学等, 曾先后开设森林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园林生态学、环境生态学以及普通生态学。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将上述生态学统一于基础生态学课程, 该课程逐步形成了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两个层次四个模块”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两个层次包括理论教学层次和实践教学层次, 理论教学层次包括基础理论模块、应用生态模块, 实践教学层次包括实验与实习教学模块、创新能力培养模块, 并对各层次、模块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了改革创新。

1. 理论教学模块。

它是课堂教学主体内容的精讲部分, 主要介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 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 主要生态因子对生物影响及生物的适应, 种群的一般特征、种群调节、种群生活史及适应对策、种内种间关系, 群落的基本特征、组成与结构、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群落动态及分类、地球上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等。为尽量减少授课学时, 课程组老师对理论教学模块进行认真研究, 一是对教学内容实行删繁就简, 去陈补新;二是注重课程的前修后续, 删除先修课程中已讲授过的知识点, 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 如生物与环境章节中的太阳辐射、温度、水分、大气等内容归并到气象学课程讲授, 土壤因子归并到土壤学中讲授, 这样达到了理论教学模块内容精练、重难点明确, 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不重复,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2. 应用生态模块。

它也是课堂教学主体内容的精讲部分, 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环境污染、人口与资源、土壤侵蚀及治理、生物多样性与保育、生态系统服务、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等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去解释、解决现实生态问题。但根据不同学科和专业, 采用主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法, 突出教学内容侧重点。如林学专业学生对土壤侵蚀及治理、生物多样性与保育、生态系统服务、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等章节为重点掌握内容, 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则必须掌握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环境污染、人口与资源等内容。

3. 实验与实习教学模块。

生态学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 其中生态学实验和野外综合实习的教学, 是巩固学生所学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方法, 培养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点教学环节。尤其是野外综合实习, 能培养学生基本科研能力、野外生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生态学中的诸多内容都需要野外的实验条件, 如生物与环境、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章节中很多内容都需要在野外的环境中进行实习。本课程模块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 以实验创新为切入点, 加强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设计, 制订实验教学内容和实习教学大纲, 实行分类教学。

4. 创新能力培养模块。

该模块以课外辅导的形式进行, 纳入人才培养考核内容。生态学课程创新能力培养实行两种方式, 一是以科研项目形式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培养。我院学生科研项目资助和申报渠道主要有学校的“大学生创新项目”, “挑战杯项目”, 二级学院的“大学生科研计划训练项目 (SR TP) ”, “品牌专业招标项目”以及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等多种方式, 以项目形式进行科研训练, 可以获得必要的经费支持, 保证培养过程的顺利开展,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2007年来, 课程组教师带领各届各专业部分学生成功申报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农村建设能源结构调整、生态环境规划、农业病虫害防治学生186人, 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4篇, 参与学生数占授课学生总数的74%。二是组织和鼓励学生从事生态环保社会公益活动, 提高本地全民环保意识, 同时让学生进入社会, 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 通过与生态知识有关的公益活动,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课程组教师利用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 从2002年以来, 组织和成立了湖北民族学院“环境保护者协会”, 先后开展活动20多次, 2009年获“全国百佳社团称号”;积极参与大学生“三下乡”活动, 定期带领学生先后到恩施州六县二市的许多乡村宣传环保知识及环保法规, 多次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环保部门的好评。

三、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1. 教学方法改革。

基础生态学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直观教学、参与式教学、教研结合、影视教学等。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灵活运用。

直观教学法:利用直观教学设施与手段, 让学生在生态学的学习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 并引导其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实现途径有:运用生态学全程多媒体教学方法对各章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讲解;运用生物标本和模型增强学生感性认识;运用其他材料进行基本原理的模拟和推演, 如用围棋子进行种群大小的估计、生命表的编制等。借助这些直观教学手段, 较好地克服了学生经验的不足, 使学生直接简便而形象生动地获得了大量信息, 有利于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办学成本。

参与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实践能力, 并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 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在生态学教学中, 采用了以下实现途径:一是撰写课程论文, 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 教师提供一系列生态学问题, 要求学生课后查阅相关文献和收集相关资料, 撰写课程论文;二是课堂讨论, 让学生课堂上参与生态学现象或生态问题的讨论。由于学生有准备, 课堂讨论往往气氛热烈、效果好;三是角色互换, 让学生参与讲授一部分比较简单的知识点。这种方法是先由学生选择讲授的内容, 给一个星期时间的准备, 然后学生讲授, 教师和其他同学听课, 最后由教师补充和评论, 这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的学生讲授15分钟的课程, 需在图书馆会查阅大量资料, 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效果良好。我们初次在《生态环境规划》课程中, 实行了这种方法的尝试后, 逐渐在生态学教学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推广。

教研结合:将生态学老师们的科学研究成果融进教学中, 拉近抽象理论和实践的距离;另一方面, 在生态学教学中充分结合本地资源丰富的优势, 提高学生兴趣, 引发学生思考, 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影视教学:通过收集和购买大量的生态学录像、生态学课程、生态学实验等方面的D V D、V CD片, 结合教学过程, 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欣赏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改革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 结合教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 积极采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 自制了效果较好的、适合不同课型的多套CA I课件;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立体性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交互性、高效性教学。

四、改传统考试方法, 科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

根据生态学实验性、实践性强的特点, 如何科学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生态学知识、技能的把握, 对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考试, 轻实践能力考核评价的情况向生态学知识的掌握与能力提高并重考核的方式转变。进行四个环节的考核, 即结业考试成绩、课程论文及平时成绩 (含考勤) 、实验实习成绩和科研训练成绩。前三项采用100分制, 为生态学考试期评成绩, 所占比例分别为结业考试成绩55%、课程论文及平时成绩15%、实验实习成绩30%, 科研训练成绩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作为课外学分 (本科四年期间必须修满8个课外学分) , 课外学分的项目内容包括学科竞赛、学术论文、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水平测试等。基础生态学课程对各考核环节进行了系统的量化考核指标分解和考试大纲的制定, 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生态学知识、技能的把握评价做到了科学、规范。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本身包括教育观念、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多方面的协调建设, 不论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的优化更新, 或是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 其最终目标是促进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以服务社会。教学过程中存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一支高素质的生态学教师队伍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也需要学习当代大学生活跃的思维、善用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渴望成功的精神,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摘要:基础生态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培养具有生态学的科学素养, 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 合理构建知识结构;优化更新教学内容,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不断增强教学效果;改革传统考试方法, 科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基础生态学,教学模式,探索

参考文献

[1]孙儒泳, 李庆芬, 牛翠娟, 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李洪利, 王坚红.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科技信息, 2007, (17) :37-46.

[3]吴永波.农林院校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 2010, 28 (2) :43-45.

[4]马淼.以人为本的高校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J].石河子大学学报, 2009, (23) :135-136.

基础生态学论文 篇3

关键词:基础生态学 教学模式 探索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污染等世界性问题的出现和日益严重,以生态学基本理论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生态学的研究、教学和普及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生态平衡、生态保护、生态系统等已成为当今社会妇儒皆知的名词术语。社会也越来越需要具有良好的生态学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高校开设生态学课程,探索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提高生态学的教育质量,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是必要的。在我校,基础生态学是林学、园艺、园林、生物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教学任务由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统一组织承担,2007年以来,基础生态学课程相继被确定为校级优质课程、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被确定为校级教学名星,拥有一支基本功过硬、学术氛围浓厚的教学队伍,特别是近年来进一步加大了生态学课程建设力度,针对生态学各个教学环节作了大量的改革探讨,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

一、改革课程体系,合理构建知识结构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其最高哲学思想可以理解为是管理自然科学的科学。学习生态学,不仅要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研究方法,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去解释、解决现实世界的生态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种系统思想和思维方式,即特有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构建生态学的知识结构。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1968年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了系统论,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如何构建生态学知识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了改革,从传统的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由分到总的教学时序调整为从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元“生态系统”入手,先介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系统及生态系统的组成及一般特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再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逐层介绍生物群落(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和无机环境,特别是无机环境部分结合世界性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及生态系统管理问题等多方面专题进行讲授(纳入应用生态学的范畴)。这种由总到分的教学时序调整就像修建一栋教学楼,首先构建一个大框架再在框架之下进行各房间的建设,同样,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这个大框架就是“纲”,这个纲就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元即“生态系统”,使学生对生态系统全面了解后,进一步逐层学习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各部分,有利于构建生态学知识结构,避免了对生态学知识宏观把握不够的“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现象。

二、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院主修生态学课程的本科专业主要有林学、园艺、园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生物科学等,曾先后开设森林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园林生态学、环境生态学以及普通生态学。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将上述生态学统一于基础生态学课程,该课程逐步形成了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两个层次四个模块”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两个层次包括理论教学层次和实践教学层次,理论教学层次包括基础理论模块、应用生态模块,实践教学层次包括实验与实习教学模块、创新能力培养模块,并对各层次、模块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了改革创新。

1.理论教学模块。它是课堂教学主体内容的精讲部分,主要介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主要生态因子对生物影响及生物的适应,种群的一般特征、种群调节、种群生活史及适应对策、种内种间关系,群落的基本特征、组成与结构、影響群落结构的因素、群落动态及分类、地球上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等。为尽量减少授课学时,课程组老师对理论教学模块进行认真研究,一是对教学内容实行删繁就简,去陈补新;二是注重课程的前修后续,删除先修课程中已讲授过的知识点,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如生物与环境章节中的太阳辐射、温度、水分、大气等内容归并到气象学课程讲授,土壤因子归并到土壤学中讲授,这样达到了理论教学模块内容精练、重难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不重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2.应用生态模块。它也是课堂教学主体内容的精讲部分,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环境污染、人口与资源、土壤侵蚀及治理、生物多样性与保育、生态系统服务、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等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去解释、解决现实生态问题。但根据不同学科和专业,采用主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法,突出教学内容侧重点。如林学专业学生对土壤侵蚀及治理、生物多样性与保育、生态系统服务、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等章节为重点掌握内容,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则必须掌握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环境污染、人口与资源等内容。

3.实验与实习教学模块。生态学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其中生态学实验和野外综合实习的教学,是巩固学生所学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方法,培养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点教学环节。尤其是野外综合实习,能培养学生基本科研能力、野外生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生态学中的诸多内容都需要野外的实验条件,如生物与环境、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章节中很多内容都需要在野外的环境中进行实习。本课程模块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以实验创新为切入点,加强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设计,制订实验教学内容和实习教学大纲,实行分类教学。

4.创新能力培养模块。该模块以课外辅导的形式进行,纳入人才培养考核内容。生态学课程创新能力培养实行两种方式,一是以科研项目形式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培养。我院学生科研项目资助和申报渠道主要有学校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挑战杯项目”,二级学院的“大学生科研计划训练项目(SRTP)”,“品牌专业招标项目”以及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等多种方式,以项目形式进行科研训练,可以获得必要的经费支持,保证培养过程的顺利开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意识,提高创新能力。2007年来,课程组教师带领各届各专业部分学生成功申报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农村建设能源结构调整、生态环境规划、农业病虫害防治等资助项目32项,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14项,培养学生186人,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4篇,参与学生数占授课学生总数的74%。二是组织和鼓励学生从事生态环保社会公益活动,提高本地全民环保意识,同时让学生进入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通过与生态知识有关的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课程组教师利用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从2002年以来,组织和成立了湖北民族学院“环境保护者协会”,先后开展活动20多次,2009年获“全国百佳社团称号”;积极参与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定期带领学生先后到恩施州六县二市的许多乡村宣传环保知识及环保法规,多次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环保部门的好评。

三、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1.教学方法改革。基础生态学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直观教学、参与式教学、教研结合、影视教学等。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灵活运用。

直观教学法:利用直观教学设施与手段,让学生在生态学的学习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并引导其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实现途径有:运用生态学全程多媒体教学方法对各章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讲解;运用生物标本和模型增强学生感性认识;运用其他材料进行基本原理的模拟和推演,如用围棋子进行种群大小的估计、生命表的编制等。借助这些直观教学手段,较好地克服了学生经验的不足,使学生直接简便而形象生动地获得了大量信息,有利于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办学成本。

参与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实践能力,并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提高了课程的教學效果。在生态学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实现途径:一是撰写课程论文,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教师提供一系列生态学问题,要求学生课后查阅相关文献和收集相关资料,撰写课程论文;二是课堂讨论,让学生课堂上参与生态学现象或生态问题的讨论。由于学生有准备,课堂讨论往往气氛热烈、效果好;三是角色互换,让学生参与讲授一部分比较简单的知识点。这种方法是先由学生选择讲授的内容,给一个星期时间的准备,然后学生讲授,教师和其他同学听课,最后由教师补充和评论,这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的学生讲授15分钟的课程,需在图书馆会查阅大量资料,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效果良好。我们初次在《生态环境规划》课程中,实行了这种方法的尝试后,逐渐在生态学教学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推广。

教研结合:将生态学老师们的科学研究成果融进教学中,拉近抽象理论和实践的距离;另一方面,在生态学教学中充分结合本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提高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影视教学:通过收集和购买大量的生态学录像、生态学课程、生态学实验等方面的DVD、VCD片,结合教学过程,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欣赏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改革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结合教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积极采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自制了效果较好的、适合不同课型的多套CAI课件;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立体性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交互性、高效性教学。

四、改传统考试方法,科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

根据生态学实验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如何科学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生态学知识、技能的把握,对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考试,轻实践能力考核评价的情况向生态学知识的掌握与能力提高并重考核的方式转变。进行四个环节的考核,即结业考试成绩、课程论文及平时成绩(含考勤)、实验实习成绩和科研训练成绩。前三项采用100分制,为生态学考试期评成绩,所占比例分别为结业考试成绩55%、课程论文及平时成绩15%、实验实习成绩30%,科研训练成绩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作为课外学分(本科四年期间必须修满8个课外学分),课外学分的项目内容包括学科竞赛、学术论文、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水平测试等。基础生态学课程对各考核环节进行了系统的量化考核指标分解和考试大纲的制定,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生态学知识、技能的把握评价做到了科学、规范。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本身包括教育观念、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多方面的协调建设,不论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的优化更新,或是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其最终目标是促进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以服务社会。教学过程中存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一支高素质的生态学教师队伍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参与,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也需要学习当代大学生活跃的思维、善用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渴望成功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李洪利,王坚红.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科技信息,2007,(17):37-46.

[3]吴永波.农林院校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2):43-45.

[4]马淼.以人为本的高校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9,(23):135-136.

[5]王光军,田大伦,闰文德,等.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3(1):129-133.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试题和答案 篇4

1、影响种群个体的分布格局的因素有(1 )( 1 )( 4 )( )( )。

(1)种群特征。

(2)种群关系。

(3)种群中个体的寿命。

(4)环境条件。

(5)种群性比。

2、单种种群增长的动态的模型主要有(1 )( 2 )( )( )( )。

(1)指数增长。

(2)“S”型增长。

(3)抛物线型增长。

(4)直线型增长。

(5)曲线型增长。

3、植物种间竞争的剧烈程度与物种的下列特性有关( 1 )(2 )( 3 )(4 )( )。

(1)生态习性。

(2)生活型。

(3)生态幅度。

(4)生态位。

(5)生态寿命。

4、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 1 )( 2 )(4 )(5 )( )。

(1) 环境条件。

(2)种内和种间关系。

(3)种群分布格局类型。

(4)种群繁殖特性。

(5)种群年龄结构。

填空题

1、种群的年龄结构一般可以分为 增长型 、稳定型 、和 衰退型 三种类型。

2、种群内个体的空间分布方式或配置特点,称为 种群分布格局 。

3、人工群落中,种群个体的分布格局一般为 均匀分布 。

4、两个不同物种之间共生,对一方有益,但对另一方无害的关系称为 偏利共生 。

5、在逻辑斯蒂克方程中,K称为 环境容纳量 。

6、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一般可以分为 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 和 集群分布 三种类型。

7、种群处于理想条件下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繁殖只是受生理因素决定的出生率,称为理想出生率 。

8、在种群生态中,依据种群在分布区最适生长的空间来计算的密度,称为 生态密度 。

9、种群年龄结构可以是 同龄结构 或 异龄结构 结构。

10、生命表包括 动态生命表 和 静态生命表 。

1.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2.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复习试题及答案

3.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精选练习答案

4.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选择题答案

5.往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简答题答案

6.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7.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8.20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预测题及答案

9.成人高考语文的试题与答案

基础生态学论文 篇5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群集分布

D.成丛分布

17.生物个体大、寿命长、存活率高,要求稳定的栖息环境,则其生态对策是 ( )

A.对策

B.K对策

C.S对策

D.r对策

18.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和E五级,按饶基耶尔频度定律,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一致的群落中,属于五级频度的种类的物种数的关系是 ( )

A.A>BD>E

B.A>B>C>D

C.A>BE

D.A>B

19.鸟类试图把所有的雏鸟喂活。一旦出现食物短缺,亲鸟会集中喂养部分雏鸟,而放弃对另一部分雏鸟的喂养。亲鸟的这种育雏方式体现了生物的 ( )

A.生殖对策灵活性

B.生殖对策延续性

C.生殖对策竞争性

D.生殖对策季节性

20.生态学根据生物类型可分为 ( )

A.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

B.分子生态学、细胞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

C.陆地生态学、水域生态学等

D.森林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山地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

二、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1.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这一法则称为____。

22.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称为____。

23.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像有机体与种群那样,这种群落性质观点是____ 。

24.根据数量稳定性、自然更新性以及人为再回收性等方面的差异,自然资源可分为___和可枯竭的自然资源两大类。

25.世界植被水平分布一般规律是北半球自北向南依次出现寒带的苔原、寒温带的针叶林、温带的夏绿阔叶林、亚热带的____以及热带的雨林。

26.高纬度地区恒温动物的身体住往比生活在低纬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这就是____。

27.生态系统的两大部分是____和非生物环境(非生命部分)。

28.某些生物种群的个体、配偶或家族,常将它们的活动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并加以保护,这种现象称为 ____ 。

29.植被类型的地带性分布包括水平地带性分布和____。

30.坡向主要影响光照强度和____ ,使不同坡向的水热状况有较大差异。

31.生态学金字塔有能量金字塔、____和数量金字塔三种类型。

3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大气圈、水圈和____。

33.建群种生活型相近而且群落外貌相似的植被型联合为____。

34.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生存因子、____。

35.在光照不足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刚好与植物的呼吸消耗相平衡之处,称为光____。

36.饶基耶尔划分生活型的最重要依据是____。

37.可持续发展遵守的三个原则是: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____

38.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叫____。

39.植被随海拔的升高依次成带状分布。这种植被大致与山体的等高线平行,并有一定的垂直厚度,称为植被分布的____ 。

40.成群分布的原因是种子传播方式以母株为扩散中心、动物的群居性和社会行为及___

三、判断题:4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41.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般比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长。 ( )

42.广适性生物是食性广的物种,狭适性生物是食性窄的物种。 ( )

43.在温暖季节里,干燥风带来热而干燥的空气,受这种风的影响后,植物体内水分平衡受破坏。 ( )

44.植物根系深入土壤,利于一部分微生物和穴居动物进入土壤的深层。 ( )

45.次生演替的结果是群落复生。 ( )

46.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结构单位,即指其形态结构。 ( )

47.负相互作用是有害的。 ( )

48.世界植被的水平分布的经度地带性规律,与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和大地形的影响无关。( )

49.温室效应魄加剧将导致大气中CO2浓度降低。 ( )

50.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能量游动过程中有90%的能量损失了,这就是营养级不能超过4级的原因。 ( )

四、简答题:51~5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简述二氧化碳使气候变暖的原理。

52.简述生态系统的动态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53.简述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后果。

五、论述题:54题。20分。

基础生态学论文 篇6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海洋生活的大多数生物体内的盐量与海水相比是 ( )

A.低渗的

B.高渗的

C.等渗的

D.不确定

2.就有效防护距离来讲,效果最差的林带类型是 ( )

A.通风林带

B.紧密林带

C.混交林带

D.疏透林带

3.不同坡向生物状况有较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坡向 ( )

A.母质不同

B.太阳辐射量不同

C.气候不同

D.土壤不同

4.生态出生率是指 ( )

A.最大出生率

B.生理出生率

C.实际出生率

D.理论出生率

5.达到气候顶极以前的一个相当稳定的演替阶段是 ( )

A.后顶极

B.前顶极

C.分顶极

D.亚顶极

6.裂唇鱼种群中如果雄鱼死去,种群中最大的雌鱼就会发生性转变而迅速变成雄鱼。这一现象说明生物的 ( )

A.领域特征

B.密度效应

C.社会等级

D.环境决定性别

7.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后期则无关紧要的是 ( )

A.生物的散布能力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C.生物的生产量

D.生物的繁殖能力

8.人类向海水中排放含汞离子的化学废料,导致大型鱼类死亡的原因是 ( )

A.水温的变化

B.营养的改变

C.有毒物质的富集

D.矿物质的循环

9.农业生态系统是属于 ( )

A.无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

B.人类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

C.自然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

D.燃料供能生态系统

10.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 ( )

A.现代生物学时期

B.环境科学时期

C.现代生态学时期

D.生物学时期

11.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 ( )

A.黄化现象

B.白化现象

C.辐射效应

D.代谢效应

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植物对极端高温适应的表现的是 ( )

A.有密茸毛

B.有厚木栓层

C.发达的根系

D.细胞含水量降低。。

13.主张捕食、寄生、竞争等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为 ( )

A.生物学派

B.气象学派

C.食物因素学派

D.自动调节学说

14.下列生物之间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 ( )

A.蜜蜂与其采访的植物

B.人与饲养的家畜

C.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

D.豆科植物与固氮菌

15.森林群落“基盖度”的植物基部断面积,常以离地面高度断面积计算的是 ( )

A.3.5cm处

B.2英寸处

C.1.3m处

D.2m处

16.符合群落发育盛期特征的是 ( )

A.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

B.群落内环境已变得不利于原物种生存

C.种类数量不稳定

D.群落结构已定型

17.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 ( )

A.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淡水湖泊

D.极地冻原

18.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 ( )

A.能量越来越少

B.能量越来越多

C.能量基本没有变化

D.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

19.在生生态系统中,物质周转期是. ( )

A.周转率的倒数

B.能效的倒数

C.流入量除以库存容量

D.流出量除以库存容量

20.动物对其他种类生物的影响表现的实例是 ( )

A.食谷鸟由于食物的短缺而迁徙

B.豆科植物的自身供氮结构

C.夹竹桃含有的苦味强心苷对动物组织产生危害

D.蚜虫侵袭榆树,使叶子组织畸形,生长成虫瘿

二、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1.生物的生态对策有____ 和r对策两种。

22.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我们常把大的、缓慢移动的库叫做____ 库;而把小的、迅速移动的库叫做交换库。

23.能源按照形成和来源,可分为四大类:太阳能、地热能、____ 核能。

24.群落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这样的群落称为____

25.容积较大,具永久性,物质交换活动缓慢的库称____。

26.爬行动物皮肤干燥,可以不透水,以排泄尿酸来代替排泄尿素和氨,这是该类动物对____的适应表现。

27.生物的存在与繁殖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有一项因子的改变超过了生物的生存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就是____ 定律。

28.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的中心问题是____。

29.由于低温的限制,玉米螟只能分布在气温15℃以上的天数不少于70天的地区。在长江流域和福建,黄山松因____ 限制不能分布在海拔1000~1200m以下的地区。

30.土壤组成中,水、有机物和____ 是影响肥力的因素。

31.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人工对生态系统进行调节管理,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的这类生态系统属____

32.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____ 。

33.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员间通过吃与被吃的食物营养关系联结起来的链索叫____。

34.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____ 、实验研究和模型模拟研究。

35.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有机物作为食物源的异养生物是____ 。

36.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同外界交换的物质量占库存总量的分数值叫____。

37.种间关系中,____ 、捕食关系、寄生关系是对抗性的关系。

38.生物种群密度增加引起种群内部的变化,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变化,这是受生物的____ 效应作用的影响。

39.凡未受人类干扰和扶持,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依靠生物和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是____ 。

40.可持续发展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二是____。

1.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2.2017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3.成人高考专升本:民法模拟试题及答案

4.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5.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模拟试题及答案

6.成人高考专升本民法模拟试题及答案

7.成人高考专升本民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8.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单选试题及答案

9.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 篇7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三R”为原则 (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1cycle)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 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既有紧密联系, 又各有特点。

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 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也称为绿色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 (产品) 资源再生的闭环式物质流动, 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循环经济指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能源包括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和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注重推进资源、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 以便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 经济学原理为主导, 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 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制约和作用, 揭示自然和社会间的本质联系与规律, 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 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强调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 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 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 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主要区别是: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 强调循环和生态效率, 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 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相一致的, 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 坚持可持续发展。

二、物质循环是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 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 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人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由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转变, 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客观的物质世界, 是处在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中, 物质循环是推行一种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新型工业道路要求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 是处于不断转换中。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 在物资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使生态经济原则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形式上。

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 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污染治理模式, 又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推行的主要理念: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都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 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 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 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 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 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 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置。

二是新的经济观。就是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 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 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 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循环经济是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 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要求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下功夫。

三是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资源时, 既视为可利用资源, 又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 既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 又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 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 既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又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新的生产观。就是要从循环意义上发展经济, 用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生产。其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 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要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 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 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 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

五是新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 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和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与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 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 减少一次性消费。这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 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 因此, 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要按照生态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 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就是转变到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模式上来, 进入到经济结构调整中, 以“协调、减量、循环”为主要手段, 落实到各个环节, 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实现经济转型, 制度环境与政策条件很重要。要完成经济转型必须建立一整套新的经济制度体系, 包括产权、价格等基础性制度, 生产、采购、消费和贸易等规范性制度, 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鼓励性制度, 国民经济核算、审计和会计等考核性制度。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 规范引导经济运行。体制、制度、机制没有根本改变, 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转变的, 更谈不上经济转型。此外, 国家经济综合部门要制定产业政策, 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利用国债等渠道进行投资引导, 在各行各业促进形成循环型清洁生产环节;要运用财政、税收手段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节约资源和废弃物循环利用, 对生产再生资源的产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要积极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合理调整资源型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 完善自然资源与再生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解决价格障碍。建立健全生态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补偿机制, 充分发挥各种杠杆的调节作用。

小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概念 篇8

【关键词】生态环境 评价 保护

近些年来,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多的在谈论应该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呢?又该如何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呢?本文即试图对此概念进行一些浅显的探讨。

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

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简单的说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物质和能量) 或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要素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的组合。

生态影响评价则是指通过定量揭示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作用的分析确定一个地区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

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功能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可以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和实施,以强化环境管理;可以保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再生能力;可以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等;可以保护生存性资源、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等等。由此,我们需要十分重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具体说来,生态环境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

(1)判断功能:通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以之作为尺度,对我们现在所生存的生态环境做出合理的判断,并借此来了解生态环境的状态,了解人类的行为对生态环境有多大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

(2)预测功能:通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到我们现今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我们付诸努力来改善的,哪些地方是需要我们尽力而维持现状的。同时,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来预测生态环境的未来状态,并预测在未来的时间内,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哪些合理的行动措施。

(3)选择功能:通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有哪些,并且可以按照其重要性又或者其他标准一一排序,从而确定我们首先要采取什么措施来使生态环境更美好。

(4)指导功能:通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我们可以确立维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所在,并以此作为我们未来行为的准则和指导。同时,只有通过评价,才能对我们的行为做出判断,以便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

那么,既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如此的重要,我们又该如何做出正确的评价呢?或者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呢?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准绳、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其制定必须遵循严格的原则和程序,以保证其科学性和权威性。评价的原则主要有:要符合国情,有严格的科学检测为背景,并且合理可行;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实验以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统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且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积极采用国际环境标准,以与国际接轨。制定生态环境评价的程序通常是要从各个相关的领域抽调骨干力量建立多学科编制小组,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初步拟定分级标准;进行可行性调查和验证;最后进行审批并正式颁布实施。

简单的说,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标准有两大类:1)两级六类,包括国家和地方两级,国家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地方污染排放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国家环境方法标准、国家环境物质标准、国家环境保护行业六类;2)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行业规范、地方环境规划、背景或本底值、类比对象等等。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制定后,为保证其得到正确的贯彻实施,还需要加强监督。此监督工作主要由各级环保部门负责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县环保局负责对本行政区环境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并通过环保局监测站具体执行。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保护生态环境,使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干净的、协调的生态环境中,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保护生态环境。

我们每个人都要身体力行,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主要包括:保护生物界多样的、珍稀的和濒危的物种,对各种破坏行为予以严厉的制止;保护植被,对被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保护各种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质量;减少大气污染,减少气体排放、控制污染的生态影响;合理选址、合理利用土地、加强生态系统的监测;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健全管理体制、健全有关生态资源保护的法规制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刊

作者简介:

上一篇:中职教育模具制造专业下一篇:小学语文二年级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