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2020城市总体规划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西安2020城市总体规划(共6篇)

西安2020城市总体规划 篇1

2009-02-25 09:49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 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3.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西安是国家重要的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近期陆续安排了国家级公路、铁路、战略物资储备等重要基础设施,以及重要的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建设项目,这些大型项目的落实,已经超出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改变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

4.修编是保护好世界文化古都的需要

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我国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安市拥有包括汉长安城、唐长安城等著名大遗址在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6处,登记在册文物点2944处,其中秦始皇陵和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外,西安还拥有丰富的河湖水系、台塬、秦岭山脉等独特的历史地形地貌及国家级风景名胜保护区等。对西安众多的文物古迹(特别是大遗址)、风景名胜保护区、历史地形地貌等区域,都需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划定保护区范围,按照规划严

格控制周边开发强度,并在更大的范围内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5.修编是适应行政区划调整的需要

由于临潼、长安已经国务院批准撤县改区,按照国务院国发[2002]13号文件的明确要求,必须尽快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二、规划重点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保证资源的节约与有效利用,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构建富有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将城市宏观的长远规划指导思想与微观的近期建设规划内容有机结合,加强规划实施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适应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城市总体布局的优化和调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城市综合交通、城市安全等方面作为修编主要内容,并对城市特色、区域统筹等加以着重研究。

第一,从国家长远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更理性地思考城市规模问题,在对人口发展因素、趋势及土地、水、环境合理容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城市发展诸多限制条件,合理确定城市规模。

第二,以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为核心,以城市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加强老城的整体保护,体现西安古都特色,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名城保护的关系。

第三,坚持统筹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社会保障,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四,建设安全、配套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构筑一个与西安城市发展相适应的高效、快捷的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视水资源供给、能源供应、信息通讯安全,对供水、排水、能源、水利、通信、环保、防灾等市政公用设施进行了综合部署,为西安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第五,为协调城市建设与区域生态保护的关系,优化空间布局,将城市规划区划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规划主要内容

(一)城市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至2010年,全市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要保持在13%以上,初步实现“经济强市”和“西部最佳”的目标;至2020年,保持10%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使西安市成为经济繁荣昌盛、基础设施完备、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殷实富足、生态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和谐有序、政治民主文明的西部最佳城市。

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营造最佳创业环境,建设科技创新城市;结合山、塬、河、林自然地貌,建设依山抱水、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城市;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建设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城市;发挥优势产业和地区辐射能力,建设现代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强化金融、商贸、信息、物流等区域功能,建设中国西部经济中心。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

本次规划涉及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西安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0108平方千米。规划空间分为三个层

次:

市域范围:西安市行政辖区。

城镇范围:主城区、中心城镇、镇。

主城区范围:以唐长安城为中心,以绕城高速为基本轮廓,东至灞河,西到绕城高速路,南至长安(潏河),北到渭河。

(三)城市性质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

1.城市规模(至2020年)

西安市域总人口规模为1070.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规模为850.6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9.5%,主城区人口规模为528.4万人。

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65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01.7平方米以内;主城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49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92.73平方米左右。

2.人口素质与人文指标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完善人文指标,不断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1)人文指标(至2020年):

教育科学方面: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7.5%,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5年;

医疗卫生方面: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3人以上,全市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8岁;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恩格尔系数下降到0.3,基尼系数达到0.33以下,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提高到75%以上,居民对实现自身民主权利的满意度达到82%,社会安全指数达到93%以上,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33平方米。

(2)实施措施

引导人口合理布局,统筹城乡布局;

合理调整城市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满足城市功能调整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提高科研教育设施的空间承载能力,突出“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的地位;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营造人才创业环境;

加强市民的革命传统教育、历史文化教育,提高市民爱国意识,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

通过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及其他流动人口的自身素质。

(五)市域城镇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1.市域城镇空间布局

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在西安市域范围内,构建“一城、一轴、一环、多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形成主城区、中心城镇、镇三级城镇体系结构。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城镇

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其中:

“一城”为主城区;

“一轴”为以陇海线为主轴的城镇经济发展轴;

“一环”为以关中环线为纽带的城镇经济发展集群带;

“多中心”为主城区外围的中心城镇,包括四个组团、三个新城和四个县城,其中:

四个组团指六村堡、常宁、新筑、洪庆;

三个新城指临潼、阎良、泾渭;

四个县城指蓝田、周至、高陵、户县。

2.新农村建设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通过调整城乡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形成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并提出城市产业、技术、资金等要素和基础设施向农村转移和延伸,以城市辐射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对全市村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避免大拆大建,防止为扩大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而盲目撤村并点,有计划地推进村庄整合及迁村进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新农村建设应满足国家抗震防灾规范的要求,村庄选址应避开具有泥石流、滑坡、断裂带等地质灾害地区,房屋建设应严格按相关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尤其要重视中小学、卫生院、商业网点等公共建筑及重大基础设施的建筑质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应急避难场所。

(六)主城区规划

1.主城区布局结构

优化主城区布局,凸显“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布局特色,以二环内区域为核心发展成商贸旅游服务区;东部依托现状发展成工业区;东南部结合曲江新城和杜陵保护区发展成旅游生态度假区;南部为文教科研区;西南部拓展成高新技术产业区;西部发展成居住和无污染产业的综合新区;西北部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北部形成装备制造业区;东北部结合浐灞河道整治建设成居住、旅游生态区。

2.城市功能布局调整

——加快老(明)城功能的调整:老(明)城内将以商贸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行政办公单位逐步外迁。

——加快“四区两基地”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等的建设。

——加快西(安)咸(阳)共建区建设:加快两市在“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步、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

——积极引导教育产业向外围新区转移:加快科教文化产业发展,构筑中国科技教育的高地。

——建设大型居住社区:在外围建设配套设施完备的大型居住区,创造西安最佳人居环境。

——构建现代物流园区: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快物流产业发展。

——发展空港服务区: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铁路北客站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发展以综合商贸服务、现代农业开发及旅游度假为主的产业园区。

——加快“城中村”改造:全面完成“城中村”的改造,提高城市整体环境水平。

——搬迁、整治危险源:调整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设施布局,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危险源,限期排除或实施搬迁。

(七)优势产业规划

突出特色,加强整合,构筑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现代装备制造、旅游、现代服务、文化等五大优势产业。

“老(明)城”以人文旅游、文化服务、商业零售业为主;西南方向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东北和东南方向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物流等产业;北部方向重点发展出口加工、现代制造业。

(八)综合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

建成面向国际的中国西部航空枢纽,国内重要的公路、铁路交通枢纽,西部最大的物流中心。构筑以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确立辐射全国的快速、便捷的客货运交通枢纽地位。

2.城市交通

适应西安作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的需要,突出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加快公共交通的建设,构筑一个高效、快捷、一体化、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形成以快速路、主干路为主骨架,次干路、支路为辅助的分工明确、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建立以地铁和普通公交为主、快速公交为辅助的多种客运交通方式相结合的立体公共交通体系。

(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规划以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为核心,以城市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有机更新的原则,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重点保护传统空间格局与风貌、文物古迹、大遗址、河湖水系等,体现西安古都特色,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

加强老(明)城的整体保护。在老(明)城内,保护与恢复历史街区、人文遗存,形成“一环(城墙)、三片(北院门、三学街和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三街(湘子庙街、德福巷、竹笆市)和文保单位、传统民居、近现代优秀建筑、古树名木”等组成的保护体系,合理调整用地结构,改善老城的城市功能,增强老城活力,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逐步改变西安老(明)城“有古城墙而无古城”的局面,构建具有古城特色的和谐西安。

(十)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把西安建设成为山、水、城、田、塬协调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城市。以南部秦岭山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渭河流域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为主体,以山、林、塬为骨架,以风景名胜区、遗址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重点,以主要河流、交通廊道沿线绿色通道为脉络,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划定蓝线、绿线,保护田园、森林、公园绿地、湖泊、河流、湿地等,恢复原有的河流水系,以多种形式的绿化来增加绿地面积并构成多物种的绿色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达到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至2020年,主城区城市

绿地面积达到70.40平方千米,其中公共绿地63.40平方千米,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平方米。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对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大气中二氧化硫控制、二氧化氮控制、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控制提出了明确规定,并从决策、法规、环保投入、执法水平、科学研究、宣传、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措施。

(十一)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合理配置城市资源,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特点。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至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为3082.51平方千米,规划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552.11平方千米,占规划基期年耕地保有量80.53%;坚持节流、开源、保护水源并重,加强地表水源地和水系的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充分考虑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坚持能源节约和开发并重,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强化工业、公共交通和建筑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按照建设节水型城市的要求,对雨水储留利用,对工业、生活用水采用循环利用和零排放,以末端处理为主转为节约用水、源头减污为主,通过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到2020年,万元GDP用水量为20立方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限制发展用水效益低、耗水多的工业项目,提高工业中水利用比率、用水重复利用率,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先进高效灌溉技术应用,农业灌溉系数达到0.7;加快再生水回用工程建设,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

(十二)近期建设规划

1.近期建设目标

通过几年的建设,到2010年,提升西安城市综合实力和整体功能,全面实

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逐步将西安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

2.发展规模

2010年,西安市域常住人口规模为92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规模为65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1%,其中主城区城镇人口规模为450.2万人。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60平方千米以内,其中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403平方千米。

3.重点发展区域及建设重点

加快“四区两基地”建设,重点建设未央新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疏解老城压力。近郊地区重点进行组团、新城和县城建设等。

加快市政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城市公共设施服务能力和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建设,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与整治力度,全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护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与档次,全面优化人居环境。

西安2020城市总体规划 篇2

同时,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采取了尊重生态的规划技术方法, 构建贯通城市内外的城市风道和冷桥, 建立高效低耗的城市快速交通网络, 形成“轴向拓展”、“轴楔相间”的生态型、集约化发展的城镇空间格局, 符合人类聚居形态发展的先进理念。

——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对《武汉城市总体规划 (2009—2020年) 》的评论

记者从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获悉,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 (2009—2020年) 》 (以下简称《总规》) 于日前在波兰格但斯克召开的第45届国际规划大会上获得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 (ISOCARP) 颁布的“全球杰出贡献奖”。

有专家指出, 《总规》获得国际权威机构的肯定, 是武汉城市规划建设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是武汉建设“两型社会”的又一丰硕成果。

据悉, 这也是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在国际上首次获得的最高奖项, 而此前, 我国获奖的项目多在地区规划和区域战略。由此可见, 此次《总规》获奖对于我国规划界来说, 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总规》为我国规划事业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城市规划的国际知名度。

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成立于1965年。该学会组织的国际规划大会, 是国际规划界最高级别的会议。自2005年开始, 在每年大会之前, 评审委员会将在全球各会员国提交的数千个项目中, 精选创新性规划设计与研究项目, 授予其最高荣誉奖项——“全球杰出贡献奖”。获得该奖项的项目, 至少在政策、研究和实践三方面都具有杰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那么, 《总规》是凭借怎样的规划理念从来自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全球各会员国提交的200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的?

《总规》对武汉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哪些规划?

据了解, 此次国际规划大会的主题是低碳城市。而新一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低碳城市理念——给城市划出风道和生态走廊, 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率先尝试, 正是赢得国际规划界认可的主要原因, 被评价为“具有全球示范效应”。

目前, 国际国内对低碳城市, 还没有建立公认的量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有些专家提出了学术上的建议, 如:

——学校和医院在500米的步行范围之内;

——上下班合计通勤时间小于1小时的比例应大于95%;

——居住区周边3公里内的就业岗位与居住人口中就业人口的比值应达到70%以上;

——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高于20%, 生物燃料在交通能耗中的比例高于10%;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低于2.8吨等。

那么, 《总规》中的低碳城市理念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又将出现哪些具体的量化指标?

为全面分析《武汉城市总体规划 (2009—2020年) 》的低碳城市理念, 特分四个部分进行解读。

详解之一:《总规》提出了可持续的空间发展框架

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在评论《总规》时说到, 武汉规划了一个可持续的空间发展框架, 在实现特大城市依靠自然循环促进生态保护方面具有全球示范效应。

这在规划中表现为, 武汉追求自然与城市的完美融合, 通过设置六大生态楔形绿地, 既积极实现“大生态”又追求“大发展”, 力争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

据相关人士介绍, 武汉市的纯山、纯水有近3000平方公里, 具有丰富的山水资源。“把湖泊和山水引入城内”是此次《总规》的口号。

据了解, 在编制《总规》时,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当2020年武汉都市发展区发展到3261平方公里时, 其中为城市提供90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 可以实现数万亿元GDP, 产生560万个就业岗位, 但是生态用地只有在达到2390平方公里时, 才能与届时1180万特大城市人口实现碳氧平衡, 才能保证城市的生态安全, 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 武汉市的版图上, 不可占用河流和湖泊面积达到1136平方公里, 占市域面积的13.4%。当武汉市按50%控制生态用地时, 再加上这不能动的13.4%, 就是绿楔最后要占到2/3的由来。

为什么是楔而不是其他形状?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何梅介绍说, 首先, 武汉的生态资源特点从外围看是非常均衡的, 武汉的行政区划呈扇形, 譬如说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新洲区、黄陂区等均与主城接壤。

每个区都会把当地的空间发展规划直接和主城连片, 这就要求每个区都要有发展都要有保护, 最终形成了六楔六轴的格局。生态六楔是什么?它是城市“绿肺”和“水肺”。城市发展区大部分主要保护的湖泊位于六楔内, 湖泊与密布的水网是水的“呼吸” (交换) 场所, 通过水体的循环有利于保持和改善水体质量。

何梅说, 其实生态六楔并不是武汉生态保护的全部。从空中俯瞰整个武汉的生态格局, 主城区有绿化带、隔离带, 但生态六楔的地位最重要。它的存在好比一个精妙的楔子, 让拥挤的城市获得来勃勃生机。

目前, 武汉的建成区主要在三环线以内, 现状的“生态斑块”只有城市环线绿带、公园、江滩、湖泊、街头绿地等, 但用“两型”和低碳标准衡量, 武汉目前还有较大差距。《总规》提出的“500米见绿、1000米见园、2000米见水”目标, 将让武汉更生态、更宜居。

据了解, 一旦将六大绿楔中的湖泊山体“引”到城市内部后, “武汉最大的城中湖”桂冠就要从东湖头下摘掉了。按照面积排序, 未来最大的城中湖将是汤逊湖, 东湖只能排第二。测算表明, 新的绿网和水网交织, 将使武汉夏季最高温度平均下降1摄氏度—2摄氏度, 减少空调运转时间。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8平方米提高到16.8平方米, 其中中心城区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3.7平方米提高到7平方米—8平方米, 绿地最低的汉口, 人均绿地将增加一倍。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刘奇志形象地说:“要实现使武汉夏季最高温度平均下降1摄氏度—2摄氏度, 全市每个人要掏470块钱。如果我们这个规划落到实处的话, 是能够给大家省了这笔钱的。”

详解之二:构建贯通城市内外的城市风道和冷桥

《武汉城市气候改善与宜居环境优化研究》 (《总规》专题研究之一) 表明, 城市热岛效应使武汉市主城区平均气温比远城区高出1.8摄氏度—2摄氏度, 夏季主城区局部地区气温有时甚至比远城区高5.9摄氏度。破解热岛效应, 武汉《总规》构架的“城市风道”向我们走来:

热点聚焦

——2390平方公里均分6份, 每一条绿楔就是398平方公里, 具有一望无边的辽阔。绿楔之间, 用1000米宽的生态联系带相“串”, 形成一个全市由内到外、由小到大的生态绿网。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张文彤介绍说:“城市水面面积占比和绿化覆盖率均超过30%的武汉, 在《总规》中强化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 提出由长江、汉江及蛇山、洪山、九峰等东西向山系, 构成‘十字’形山水生态轴, 以及严西湖、汤逊湖等形成的生态保护圈, 并首次提出建立6个生态廊道和风道深入城市核心, 改善武汉城市中心的热岛效应, 可使号称‘火炉’的武汉夏季最高温度平均下降1-2摄氏度。”

风道能降温

说到城市风道,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余庄曾经做了一个风动实验, 运用CFD技术评价模拟武汉城市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 建设城市湿地风道, 可以明显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他说:“长江在夏季一直保持17摄氏度的低水温, 在主导风向的帮助下, 可以使周边很大面积的地区温度降低。武汉主要的风向是东北风和东南风, 如果规划建设好城市风道, 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余庄教授提议, 保护武汉市长江、汉江等重要低温廊道作用, 再将武汉市区内有限的绿地连成片。他的提议和生态六楔的提法不谋而合, 最终作为修编专题报告之一出现在新一轮《总规》中。

刘奇志介绍, 《总规》将武汉市的江水与湖泊连通, 内、外湖泊连通, 形成流水和大面积的湿地, 能降温, 还能如山谷一样形成风道, 冲击热岛效应。

风往哪里吹

如果把生态六楔比作六个风道, 最重要的是东北和东南两个绿楔。因为武汉夏季是东南风, 冬季是东北风。

何梅分析:“武汉一到冬天就灰蒙蒙的, 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城市上风向的烟尘被吹入了城市。要提高武汉市区内的空气质量, 就必须确保武汉东北、东南和西南三个主导风向空气的清新程度, 这就需要在相应的方向控制一定规模的生态空间。”

她介绍到, 武湖地区就是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绿楔, 因为它所面对的长江是武汉最大的自然通道, 在冬季它会将东北风迅速地带入城市。

生态六楔最终延伸到中心城区, 因此相关地带的建筑密度也要得到一定控制。譬如说, 大东湖生态绿楔, 风在到达东湖风景区后, 经水果湖向武昌主城区挺进。

武汉市规划部门将水果湖与沙湖之间的地带控制为低密度, 此区域的绿地面积将比其他地区高得多, 目的就是让风经水果湖、沙湖直抵长江。

但是规划控制的过程十分艰难。“生态绿楔范围是武汉市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也是开发商最喜欢的地方, 临水临绿修房子, 价格也高。因此, 我们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如何让生态六楔完全按照规划保护下来。”

根据保护程度的不同, 规划中将生态六楔分为禁建区、限建区。“原则是绝对不能对生态有破坏或污染, 不鼓励经营性的, 鼓励公众性的开放式生态型的旅游项目适度准入。”何梅说。

详解之三:建立高效低耗的城市快速交通网络

城市按照规划去走, 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起着最直接、最有效的引导效应。据了解, 新编制的武汉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6个发展轴的方向上, 布局了最快速的交通——轨道交通、快速路和一级城市主干道。武汉轨道网络规划修编, 线路长度从227公里调整到540公里。线路条数由7条扩展到12条, 重点向城市6个发展轴上倾斜。新增的3条市域快捷线, 6个“端头”, 沿着城市6个发展轴走。顺着每条发展轴布置了快速路和轨道交通, 城市发展自然而然跟着“这条道”走, 我们就是这样把规划的意图变成城市生长的自觉行动, 城市规划工作者找到了一条牵着城市建设走的“牛鼻子”。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按照武汉轨道交通网络规划, 到2020年, 武汉要建成9条轨道线, 线路长度282公里, 轨道出行量占到公交出行量的30%, 轨道承担的过江交通量占到全市过江交通总量的42%。

从江夏纸坊到黄陂前川, 乘7号轨道线往返, 只需要1个小时。与目前市区驾小车从堤角至长丰的时间一样。未来的武汉, 城市空间更大, 但平均出行耗费的时间反而更少。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人士介绍到, “《总规》的交通目的是让公交成为市民的主打出行方式。”

武汉在城市发展轴线上布局了快速的交通, 还在全市规划了一级公交枢纽站11个。公交站按“市民出行300米以内有一处”布点, 保证来市民出门3.6分钟就能抵达公交站。

在《总规》指导下, 新编制完成的《武汉市主城区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在主城区内规划有多个“慢行区”——区内配备有多处自行车停放点, 与轨道、城铁、长途等多种公共交通对接, 还划定若干条与机动车分隔的“自行车专用道”, 保证骑车者安全。

未来, 武汉市民的出行是低碳方式, 或乘轨道、城际铁路, 或坐公汽、出租车, 或骑自行车。

到2020年, 武汉公交出行占整个交通出行的35%。

据介绍, 《总规》对武汉的这种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 将为老城区“松绑”人口40—50万。《总规》计划, 引导三环线以内外迁人口20万。

交通引导城市发展——轨道将是实现这一人口转移的重要支撑。规划对轨道站点和沿线进行了用地复合利用, 竖向布局商业、办公、餐饮、休闲、娱乐, 进了地铁站, 就是进了单位、进了商场、进了自己的家。

据了解, 武汉市将在这一城市人口的重新洗牌中, 修复人口过密对旧城基础设施的伤害, 实现每一块土地绿化、基础设施的均好。

详解之四:形成“轴向拓展”、“轴楔相间”的城镇空间格局

张文彤在介绍《总规》时着重强调:“本轮规划的空间布局一改过去圈层发展的摊大饼模式, 新的空间生长方式是城市呈海星一样向外伸展——沿着六条轴线。轴线与轴线之间, 留出生态廊道。”《总规》中, 武汉城市格局是:六条生态廊道与城市发展用地相间, 共同组成至2020年武汉城市发展的新形态, 占地3261平方公里, 可满足未来十一年, 武汉城市从现在的900万人发展到1180万人的建设、发展和生态需求。

据了解, 在武汉市的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 武汉是圈层式布局。以三环线为界, 里面是城市发展空间, 外面布局阳逻、北湖、宋家岗、蔡甸、常福、纸坊、金口7个新城, 作为远城区发展的平台。

从生态用地总量上比较, 业内人士介绍, 上一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比这一轮生态”。当时的规划是, 武汉市三环线以外, 全部作为生态和保留耕地的区域, 不让开发, 那是一片广袤的土地。

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 生态指标虽然大, 矛盾却不断显现, 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远城区几乎没有多少建设用地。

于是现实中, 就出现了远城区的“自选动作”。远城区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盘龙城、汉口北、庙山、流芳……依然是在贴着城市生长。卫星城却遭到冷落。

这些“自选动作”都布局在三环线以外, 规划中的生态区还是被侵占了。

为此, 从总结经验出发, 《总规》不再恪守“大”, 而是提出了一条适合武汉城市发展实际的规划结构——“轴楔相间”的生态型城市发展空间格局。

据了解, 所谓“轴楔相间”, 是指以武汉主城为核心, 发展外围六个主要轴, 保护楔内的生态用地, 即城市空间的布局是“有取有舍”——生态廊道以内, 必须严格保护。廊道以外, 在城市发展的轴线上, 规划布局若干新城和组团, 承接主城疏散人口和农村转移的人口, 作为未来远城区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重点集中区, 也是远城区发展的动力核心。

六条主轴包括六个新城组群甚至更加向前延伸, 有东部新城组群、南部新城组群、西部新城组群、北部新城组群、西南新城组群、东南新城组群。

据介绍, 新城组群将会吸引一部分周边农村的农民就业, 它是城市的截流区。这些农民如果去主城区打工, 很多年后可能仍然是漂移者, 要回到农村。但是如果在新城组群就业, 他们的社会角色将发生改变, 而主城区的就业压力也会得到缓解。

他们和其他新城组群的居住者的居住方式都将被社区化。“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三级结构布局, 以3—5万人的标准划定社区基层管理单元。

山水资源是新城组群的最大特色, 各组群中心将建设1—2个20公顷的中心公园, 各组团中心至少建设8公顷的中心公园1个。

公共服务设施也将进一步完善。以教育为例, 六个组群规划布局中学125个, 小学177个。以中小学为核心, 服务半径500米, 步行时距5分钟左右。

“这种格局在促进武汉发展的同时, 很好地保护了城市的生态。这是武汉将城市发展‘插’在山水中, 找到的一种适合自身百湖之市特色的结构。它使得城市在得到发展的同时, 城市的山水资源又得到了保护。”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教授、武汉市政府国际顾问团主席张庭伟如是说。

据介绍,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 (2009—2020年) 》是武汉市解放以来的第七轮城市总体规划, 是在我国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强化节约集约发展的背景下完成的, 对推进武汉市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那么, 《总规》为武汉的城市发展构建了怎样的发展蓝图?

据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吴之凌介绍, 《总规》主要突出了六个方面的重点。

强化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 突出新农村建设内容

据了解, 《总规》首次将武汉市域全境8494平方公里作为城市规划区, 并规划了3261平方公里的都市发展区,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婕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以前做武汉城市总体规划就是在主城67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空间, 局限于外环以内。新一轮《总规》延伸到‘1+8城市圈’。这就意味着, ‘1+8城市圈’为此次的《总规》提供了空间保证, 从而使得新城组群和生态绿楔的规划顺利完成。”

为此, 《总规》充分吸纳和对接了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确定的“一核一带三区四轴”区域发展框架。其中, 一核, 即作为城市圈发展极核的武汉都市发展区;一带, 即以武汉东部组群、鄂州市区、黄石市区、黄冈市区为主体, 共同构成的武鄂黄城镇连绵带;三区, 即西部仙 (仙桃) 天 (天门) 潜 (潜江) 、西北孝 (孝感) 应 (应城) 安 (安陆) 、南部咸 (咸宁) 赤 (赤壁) 嘉 (嘉鱼) 3个城镇密集发展协调区;四轴, 即以交通为导向、以城镇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的4条区域发展轴。同时, 《总规》还确立了“一环两翼”的区域保护格局。

据了解, 《总规》在市域范围构建了主城——新城 (组群) ——中心镇——一般镇四级的城镇体系结构, 带动城乡协调发展。同时, 《总规》将武汉市域划分为都市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区, 把城镇建设重点控制在都市发展区内, 适当提高开发强度, 实现城市空间的聚集发展。农业生态区内严格保护生态环境, 深入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 促进农村居民点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

采取“多轴多心”的空间结构, 提高城市空间的开放性

《总规》利用两江交汇、河湖密布、生态绿地分隔的自然地理特征, 调整了上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的“单中心、圈层式”布局, 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开放式空间结构。

据了解, 《总规》规划武汉主城区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升区域辐射能力, 是集中体现武汉中部地区生产和生活服务中心职能的核心区域, 重点强化第三产业, 发展金融商贸、行政办公、文化旅游、科教创新、信息咨询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服务功能。

同时, 《总规》依托“双快一轨”复合型交通走廊, 引导工业、居住、对外交通、仓储等功能向新城组群集聚发展, 由主城区向外沿阳逻、豹澥、纸坊、常福、汉江、盘龙等方向布局六个相对独立、综合配套完善的新城组群, 承担主城疏散人口、农村转移人口的职能, 成为武汉未来产业发展和城镇化的集中地区。

加强区域交通建设, 实现三镇畅通

提升城市对外交通功能, 构建“十”字形的京广、沪汉蓉快速铁路系统, 建设联系区域中心城市的4条城际铁路, 建设武汉城市圈“三纵五横”的公路主通道, 形成1小时通勤圈。

规划在都市发展区构建“环网结合、轴向放射”的干道系统, 强化“四环十八射”道路网络格局, 重点解决过江交通, 使跨长江、汉江通道各达到11个, 同时远期还预留过长江通道4个, 构筑都市发展区一体化路网系统。

同时, 《总规》规划了六大新城组群未来至少有1条高/快速路、1条区域性主干道和1条轨道交通线。规划期内将建成3条轨道线和1条市郊铁路线。如果客流需求大, 还会开通BRT等形式的大运量公交快线。

六大新城组群与主城的联系通道将增加至39条, 其中高/快速路16条, 主干路16条, 次干路5条, 远景预留2条主干路通道。新城组群的公交枢纽站将达到23处, 公交首末站及停车场107处, 公交停保场9处。

利用山水资源, 构建“两环六楔”、“两网交融”的生态框架

为了保护市域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规》综合了生态敏感性等17个因子, 在市域划定了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 实行禁限建分区管制。其中, 禁、限建区面积共占市域总面积的87%, 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市域山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总规》以南北水系、东西山系, 组成“十字”型山水生态轴, 在城市三环线、外环线附近, 构成两个环型生态保护圈, 控制六大放射形生态绿楔, 建立联系城市内外的生态廊道和城市风道。

据了解, 结合武汉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的独特地域特点, 《总规》连通江河湖泊, 建立黄陂——新洲片、汉口——东西湖片、汉阳——蔡甸片、武昌——江夏片等四片区域性水网。

合理优化调整主城功能,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据了解, 武汉市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2020年武汉市常住人口为960万。规划实施以来, 武汉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基本符合这一规划目标, 但也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

新《总规》按照人口超千万的世界级城市进行了规划, 确定2020年市域常驻人口规模为1180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990万人,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908平方公里。但实际上, 加上发展备用地和从规划建设用地反推, 实际可容纳人口超过1500万人, 可满足武汉市更长远时期内的发展需要。

同时, 为实现有限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总规》提出主城功能和布局调整的基本方针是“两降三增三保”, 即降低旧城建筑密度, 降低旧城人口密度;增加绿地及开放空间, 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增加停车场等交通设施用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环境风貌, 保护山体湖泊及周边生态环境, 保留改造高就业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用地, 并且实行开发强度分区管制, 合理确定分区域的基准容积率, 明确了在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等地区, 鼓励适当提高开发强度的要求,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总规》中, 武汉将充分利用地下交通设施、地下人防设施、地下商业设施和地下市政设施, 构建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体系, 提高主城区土地复合利用水平。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按照国家规范, 《总规》进一步完善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提出保护汉口原租界风貌区等4个旧城风貌区、确定了一元路片、青山“红房子”片等10个历史地段, 建议将其中5处历史地段提升为历史文化街区。同时, 《总规》还强化了290处文保单位、160处历史建筑、盘龙城遗址公园等3处古文化遗址以及大余湾等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

据了解, 武昌古城是《总规》确定的4片历史风貌区之一。《总规》对武昌旧城风貌区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城市风貌、空间形态、景观资源、产业功能等进行梳理, 确定了“分级保护、功能提升、板块推进”的保护与复兴策略, 通过改善空间环境, 激活产业经济, 带动武昌古城的整体复兴。根据《总规》, 武汉市政府目前已实施了昙华林片、首义片、农讲所片等片区的保护更新, 古城焕发出新活力。

此外, 按照特大中心城市的标准, 建立完善的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电力、电信、燃气等基础设施体系, 《总规》进一步完善了城市消防、人防、防洪、防震等综合防灾设施, 确保城市安全。

张文彤指出:“新一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 (2009—2020年) 》担负着历史重任, 必将指导武汉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跨越式的提升。”

专家言论

在《武汉城市总体规划 (2009—2020年) 》编制的过程中, 很多的专家学者提出了诸多具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在《总规》获得“全球杰出贡献奖”后, 他们又对武汉获得这一最高国际荣誉做出了分析和评论, 同时也对武汉如何落实《总规》的规划给出了看法。

武汉找到了一种适合自身的结构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教授、武汉市政府国际顾问团主席张庭伟认为, 《总规》获得“全球杰出贡献奖”, 是国际规划界为中国一个成功例子鼓掌。这表明, 中国的地位、中国的规划追求, 正在进入国际规划界的视野。他分析到, 武汉市的成功在于将城市发展“插”在山水中, 找到了一种适合自身百湖之市特色的结构。城市得到发展, 城市的山水资源又得到了保护。他认为, 一个城市应该追求的是发展而非增长, 最好、最有效率的发展, 是追求质量, 而不是追求速度。追求质量的发展, 参照系是未来, 不会只看重一时的经济指标增长。而追求速度, 会让我们只顾数字GDP, 放弃环境保护, 放弃城市自然品质。《总规》中体现重发展、重质量的选择, 就是国际规划界为武汉鼓掌的背景。

武汉代表中国规划界提出了新理念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在得知《总规》获得“全球杰出贡献奖”后表示, 武汉能够获得国际规划界最高学术机构颁发这一奖项, 是因为《总规》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上做出了新的示范, 可实施性强。他认为, 武汉代表中国规划界提出的新理念, 是全方位的统筹, 在世界上具有示范效应。现实中有很多城市, 要么偏向保护, 要么偏向发展。中国当前处在快速发展时期, 武汉能够在发展中注重保护, 国际规划界希望武汉的追求在中国大城市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

武汉要做“两型”社会建设典范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占世良对《总规》评价到, 武汉的规划得到了国际的肯定, 是湖北省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事件。“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是, 在保护自然环境、节约利用资源的基础上, 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城市建设。《总规》在协调发展和保护关系上提出了一个好的模式, 值得全省推广。

武汉可避免走“破坏城市”的弯路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刘奇志说, 这次《总规》获奖, 正如一些专家所讲, 它为中国在世界规划领域赢得了“第一块总规金牌”。他说, 《总规》获奖, 也是在国际舞台上对武汉的一次最佳宣传与推介, 让全世界都知道武汉有好的山水风光、好的城市规划, 其结果必然是会为武汉赢得更多的投资者和观光者。《总规》获奖, 是国际规划界对武汉市未来发展方向的肯定。不少欧美城市如伦敦、慕尼黑等都是城市环境破坏到相当程度了, 才开始规划绿带。武汉则是汲取了这些前车之鉴, 还在工业化进程中, 就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框架, 避免了走“破坏城市”的弯路。

武汉要敢于接受将世界一流的规划变成现实的挑战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吴之凌介绍说, 市民对武汉的发展, 一直集聚着很深的焦虑:武汉与沿海城市、发达区域的差别什么时候能够缩小, 武汉正在建设的项目是否一流?

武汉从来不缺一流人才和思路。从张之洞规划的蓝图、孙中山构想的建国方略、国民政府1945年大武汉规划至今, 诞生了汉阳铁厂等一批中国城市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建设项目。新中国成立, 武汉规划师在从无到有的艰难条件下精心谋划, 诞生了中国城市新的标杆项目:第一座长江大桥、第一条长江隧道、武汉最大城中湖东湖风景区……武汉1996年版城市总体规划获得原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与深圳齐名。

这一轮规划, 又赢得了世界规划界的重视和公认。武汉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为规划工作者提供了世界一流的舞台, 相信未来还将会产生更多的优秀作品。武汉市民应该有信心:武汉有能力做世界一流的规划。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 好的蓝图究竟如何精心组织实施, 迅速转化为美好的现实?武汉缺失形成城市合力这种文化。我们希望像当年伦敦人面对大伦敦规划、巴黎人面对大巴黎规划一样……上下一心, 形成合力。

《总规》的实施要注意三个结合

武汉市政协副主席黄蔚堂认为, 《总规》体现了科学、合理、生态, 主要表现在两型社会,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以及两低, 即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他认为, 在《总规》的实施过程中, 应当注意三个结合。

首先, 《总规》的实施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怎样进行有机的结合。要落实《总规》, 如何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应当是当前考虑的重点, 尤其是如何调动区一级的积极性。

其次, 长短结合。《总规》是到2020年, 那么至少应该在2015年前按照武汉市委、市政府的意见,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进行规划部署和建设。

第三, 《总规》的实施与依法管理相结合。落实《总规》, 要做到规划的法律性、严肃性、权威性。规划实施必须强调依法管理。

不要让规划成为一门遗憾的艺术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婕教授告诉记者, 规划的要求是全面的, 怎么去落实是件很难的事情。现在我们爱说, 建设低碳城市、生态城市, 其实这不是简单的某一个人, 某一个层面上的问题, 而是整个系统性的问题。对于城市规划来讲, 它所能够管的就是在空间上帮助这个系统来实现这种生态、低碳、循环经济的要求。

我们国家目前的城市经济发展, 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土地经济的发展模式, 因此用地的性质和规模与经济的关系至为密切。正像哥本哈根气候大会难以达成一致一样, 焦点问题不是气候而是经济问题, 说的是气候问题、生态问题, 其本质是经济发展权的问题。

前面说到的“六大生态绿楔”, 落实起来就直接涉及各方利益。比如说, 占地1000多平方公里的深圳, 生态控制线划走了一半用地, 这就意味着这一半是禁建区。划定生态区域, 源出“逾渗理论”——当城镇建成区占据了超过区域总面积的50%时, 城镇空间会快速粘结形成连绵体, 再修复生态很难。道理各方都很明了, 但绿楔范围划定时, 各方又都希望自己的建设用地多一些, 生态用地少一些, 因为绿楔带来的效益是不能立刻“兑现”的。

西安2020城市总体规划 篇3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以下简称《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性质为: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职能为:(1)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滨海天然优势、特殊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力量,把天津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2)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构筑海陆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使天津成为连通国际和区域(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客货运综合交通枢纽。综合利用枢纽型基础设施,优化物流基地布局,培育仓储、加工、运输、信息、服务相互融合的现代物流业,使天津成为面向区域物流供应链的中心节点,承担我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职能。加强金融、商贸、会展、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等服务业的发展,使天津成为信息汇集,各类传媒业发达,商贸兴旺,科研、文化、医疗机构和人才集中的区域性服务中心。(3)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保持和发扬天津传统的津派文化,强化以近代史迹为主要特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的地位。(4)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充分利用天津市山、河、湖、海共生,湿地众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生态型城市,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度、人

工环境的舒适度和优美度,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就业环旅居者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

境,使天津成为市民和国内外

《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发展目标为:将天津建设成为技术先进、制造业发达、服务水平一流、综合竞争力强、对外开放度高、创业环境优越的我国北方经济中心;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对外联系便捷、信息网络高效、辐射能力强的国际港口城市;资源利用高效、安全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宜人居住的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代史迹特色突出、社会和谐、教育文化科技发达的文化名城。

根据以上城市性质及职能,制定天津城市发展战略为:

构筑高层次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养殖业,逐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天津市雄厚的产业基础,发挥资源、交通、科技人才和对外开放等优势,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完善自主研发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和高科技企业孵育基地。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海洋和港口的优势,加快天津港和疏港通道建设,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加强天津机场与首都机场的合作,共同构建东北亚地区国际航空客货运枢纽。完善陆路交通体系,加快天津各功能区与周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努力构筑与周边地区紧密联系的综合交通网络。推进物流网络化和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物流基地,建立国际贸易信息服务体系。

加强区域合作。积极推进环渤海地区在产业结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城镇空间与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发挥天津港口、交通和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为环渤海地区扩大开放和产业转移提供通道和载体。进一步形成以京津冀为经济核心区、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格局。

实施科教优先发展和人才战略。依托京津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密集的优势,发挥创新孵化器、企业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多层次的科研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新基地的作用,加快培育各类高素质人才,广泛吸引人才,为天津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资源和能源。按照规划,充分利用不适宜耕种的盐碱地作为城市发展用地,加强对耕地、湿地的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节约用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的生态城市。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构筑社会防控、应急管理和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创造和谐、优美、安全的人居环境。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建立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第二部分 城市规模

随着天津城市性质和职能的确定,天津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会进一步加快,对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需求会大幅

度增加。为严格控制人口和用地规模,保障天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综合分析和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对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合理布局,为我市实施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人口规模是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基本依据,科学合理地预测人口规模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发挥城市规划控制作用的前提条件。《总体规划》按照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的原则,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控制人口快速增长。大力发展科教、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不断提高人口综合素质,满足天津城市定位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积极引导人口合理布局。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350万人,城镇人口121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90%。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的城镇人口规模为630万人。

《总体规划》严格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在利用天津现有的盐碱荒地资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需要,特别是滨海新区的发展需要,提出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彻底改变单纯依赖增加用地规模解决城市发展的传统模式。《总体规划》科学确定各级城镇的建设用地标准,严格控制城镇用地规模,到2010年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50平方公里,2020年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5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的城镇建设用地

总规模控制在580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92平方米;新城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米;其它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

第三部 分滨海新区规划

加快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实施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有利于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因此,科学规划滨海新区的发展建设,是本次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

滨海新区包括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陆域总面积约为227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科技人才密集,产业基础雄厚,交通通讯便捷,综合优势明显,在我市城市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将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共同作为城市主要发展地区,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共同承担城市的综合职能。中心城区是城市的行政文化中心、商贸服务中心,是滨海新区的依托,是反映中国近代史的历

史文化名城,具有综合性服务职能。中心城区以提高城市要素的承载能力为主,为全市和新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保障。

按照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要求,《总体规划》确定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总体规划》明确,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中心,汉沽新城和大港新城为两翼的组团式布局结构,依托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天津港等,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区、中心商务商业区、滨海化工区、海港物流区、临空产业区、海滨休闲旅游区等七个产业功能区,此外,结合建港造陆,科学论证,规划建设临港产业区;各城区与组团间用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廊道隔离,构建宜居的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市域对外交通体系,构筑滨海新区“十横六纵”骨架路网,形成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方便快捷的交通联系,努力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世界先进的开放型、创新型、多功能型现代化的经济新区、社会新区、生态新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通过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功能辐射,逐步实现滨海新区的定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生产力,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增强区域服务功能,更好地带动天津发展,服务和带动环渤海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

《总体规划》确定,在滨海新区范围内构建“一轴、一带、三城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一轴”即沿海河和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城市发展主轴;“一带”即东部滨海城市发展带;“三城区”即滨海新区核心区、汉沽新城和大港新城。

滨海新区的核心区,以科技研发转化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增强为港口服务的职能,积极发展商务、金融、物流、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的综合功能,发展成为特色突出的海滨城市。

汉沽新城是东部滨海发展带北部的重要节点。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积极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包括现代海洋渔业),逐步成长为中等海滨城市。

大港新城是东部滨海发展带南部的重要节点,国家级石化基地。重点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建设成为现代化石油化工基地和原油、成品油集散中心;高等教育及产业技术研发基地,努力建设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中等海滨城市。

规划到202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规模为300万人,城镇人口规模为29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510平方公里。其中,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面积270平方公里,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66平方公里。

第四部分 中心城区规划

中心城区是指外环线绿化带以内的地区,现有人口420万人,面积371平方公里。包括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红桥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西青区、北辰区的部分行政区域,是城市的行政文化中心、商贸服务中心,是反映中国近代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综合性服务职能。中心城区集中了全市大部分的公共设施,是全市人口和城镇建设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发挥对环渤海地域城市辐射功能的主要地区。中心城区是滨海新区的依托,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的关系是各有分工,各有侧重,互相补充,共同承担城市的综合职能。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确定,中心城区要按照“满足健康、有序的快速城镇化对空间发展需求;适应当前产业调整与未来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与景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交通网络,构建高效率交通体系;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载体能力与服务水平;优化布局,适当控制建设规模和土地开发强度;调整用地结构,注重均衡发展”的原则,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巩固提高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改善就业、住房、出行状况,建设宜居生态城市为目标,以内涵挖潜为主,通过调整优化,实施旧城有机更新,疏解人口和交通压力,严格控制城市规模。

继续实施海河综合开发改造。通过海河两岸的综合开发改造,带动城市功能调整和布局完善,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弘扬城市文化;创建现代城市滨水景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城市整体形象,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加快城市住宅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继续实施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加快经济适用房和社会保障房的建设,提高人均住房面积;完善现有居住区配套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优化公共设施布局。整合各项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完善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布局,提升中心城区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加强社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防灾减灾、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完善信息、指挥体系和医疗救护网络,提高灾时应变能力和服务水平,保障城市安全。调整工业、仓储用地布局。结合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和城市建设,继续实施工业战略东移;调整中心城区工业、仓储用地比例,在保留的工业区和工业街坊内适度发展都市型工业。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加快快速路和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改造交通难点地区;优先发展快速公交系统,加强停车场(库)配套建设,完成铁路客运枢纽的改造扩建,创建完善、快速、便捷的城市交通环境。加强环境建设。通过专项工程,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快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建设,改造完善市级公共绿地,重点建设主干道、快速路两侧绿化带和社区级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三级绿化体系。加快“城中村”改造。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就业与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提

升城市整体环境水平。

到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面积371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470

万人。

第五部分 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协调区域内各城镇发展,保护和利用各类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综合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依据。制定和实施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是加强区域发展宏观调控、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布局,促进各城区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积极有序地推进城镇化的前提和保障,是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基本要求。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以实现城乡和区域的统筹发展为目标,根据天津城镇人口和城镇发展的特征,在“一轴两带三区”空间布局结构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主副中心,建立由主副中心、新城、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组成的四级城镇体系,按照循序渐进,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

中心城区是城市发展的主中心。以“巩固提高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改善就业、住房、出行状况,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实施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快城市住宅建设,优化公共设施布局,调整工业、仓储用地布局,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加强环境建设,加快“城中村”改造,调整城市功能布局与产业结构,提升金融、商贸、科教、信息、旅游等现代服务职能,适当发展都市型工业,突出城市文化特色,改善生活环境。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控制在470万人以内。

滨海新区核心区是城市副中心。规划以科技研发转化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增强为港口服务的职能;积极发展商务、金融、物流、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的综合功能;加强塘沽城区、开发区、保税区港区之间的协作,实行一体化发展。规划到2020年滨海新区核心区人口规模为160万人。

新城是天津城市发展轴带上的重要节点,是各区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功能区,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聚集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城镇发展的任务。新城将按照中等城市标准进行建设,充分利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来的机遇,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发展动力,全面提高竞争力,形成多级增长的格局和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城。规划建设11个新城,分别为蓟县、宝坻、武清、宁河、汉沽、西青、津南、静海、大港、京津和团泊新城。其中,汉沽新城和宁河新城要统一规划,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共同建设芦汉新城。

中心镇。为改变天津目前小城镇分散发展、实力较弱的局面,实现小城镇的集中发展,《总体规划》将大寺、双港等30个发展基础好、区位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大的城镇确定为中心镇。根据各中心镇的不同条件,发展加工工业、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和社会化服务等,形成商贸型、交通型、旅游型等职能特色突出的新型城镇。同时,加强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土地集约、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形成聚集效益和区域竞争优势。

一般建制镇。《总体规划》确定一般建制镇重点发展为大城市服务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和第三产业。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投资环境。

推动农村城镇化,实施迁村并点,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山区、生态保护区、蓄滞洪区内的人口逐步向新城和中心镇转移。整理农村建设用地,逐步将农村建设用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耕地、生态用地等,减少对农用土地、生态用地的占用,切实保护耕地。

第六部分 市域空间布局规划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在深化完善“一条扁担挑两头”的空间布局结构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天津城市发展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轴两带三区”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

“一轴”指由“武清新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构成的城市发展主轴。“两带”指由“宁河、汉沽新城、滨海新区核心区、大港新城”构成的东部滨海发展带和由“蓟县新城、宝坻新城、中心城区、静海新城”构成的西部城镇发展带。“三区”指北部蓟县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中部“七里海、大黄堡洼”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南部“团泊洼水库、北大港水库”湿地等三个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

新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为天津长远发展提供了空间保障。首先,明确将京津塘高速公路走廊作为城市主要发展方向,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东部发展带对接,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其次,将“两带”作为市域城镇集中发展建设的地区,加快建设东部滨海发展带和西部城镇发展带,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之间盐碱荒地,发

挥交通优势,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在发展轴和发展带交汇处重点建设滨海新区,加强环渤海地区内各类要素的对接和流动,有利于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协调。第三,在市域北部、中部和南部,规划三个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首次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作为我市空间布局结构的一部分,协调城市建设与区域生态保护的关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把宜居的生态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重点,划定空间管制区域,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区域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和谐发展。

第七部分 对外交通规划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确定天津对外交通的发展目标是:“依托海、空两港,充分利用欧亚大陆桥桥头堡的优势,积极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努力构筑与周边及“三北”地区紧密联系的综合交通体系,成为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综合交通枢纽。同时,建设各种交通方式紧密衔接、快速转换、通达腹地的区域一体化的现代交通网络,促进区域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共享。”

围绕发展目标,规划重点从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构筑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策略。

为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规划将重点加大海港、空港和内河航运等三个方面的建设。天津港作为天津的最大比较优势和核心战略资源,对天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天津港的优势

作用,促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总体规划》提出了将天津港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深水大港,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我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国际物流和资源配置的枢纽港”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天津港年货物吞吐量将达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000万标准箱,步入世界一流大港行列;港区布局方面,实施“一港多区”布局,规划逐步形成东疆、北疆、南疆、海河等主要港区,重点建设北疆港集装箱物流中心、东疆港区(含东疆保税港区),扩建南疆散货物流中心;重点建设深水泊位,加快25万吨级深水航道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的建设;同时,结合填海造陆工程,建设国际客运码头;加快京津冀区域口岸一体化进程,实现与内地重点城市口岸的直通。在配套设施完善方面,通过完善区域干线交通运输网络,形成以高速公路直接进港为核心的多方式、多层次的综合集疏运网络,同时通过实施港城分离措施,缓解港城交通的相互干扰,提高集疏港效率。随着天津港液体散货的不断增加,《总体规划》强调进一步加强管道运输能力,建设天津港与天津石化基地之间的油气管廊,规划天津港、天津石化基地至北京、石家庄、保定、沧州、黄骅的油气管廊。

同时,为把天津建成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总体规划》提出要将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建设成为“中国北方航空货运中心及东北亚航空货运集散地”。通过扩建滨海国际机场,提高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客货运吞吐能力,同时考虑远期发展,在京津城市发展主轴上的武清河西务一带预留首都第二机场用地;通过将中心城区地铁2、4号

线的联络线延伸至滨海国际机场、建设贯通航站区的快速路联络线来改善机场的集散交通环境,同时将京津城际铁路引入机场,以加强与首都机场的联系。此外,以机场为依托,大力发展与航空港相适应的综合产业,建设特色航空城,推进航空经济的发展。

在内河航运方面,规划保持海河下游段通航功能,发展海河特色旅游客运,其他二级以上河道重点发展旅游通航,同时利用潮白新河、北运河、海河发展京津之间的旅游通航。

为把天津建设成为北方国际物流中心,《总体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海陆空联港的优势,综合利用枢纽型基础设施,优化物流基地布局,推进物流网络化和信息化,使天津成为面向区域的物流供应链的中心节点。重点建设东疆港、南疆港、航空港、天津港保税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5个国际物流区,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15个区域物流基地,同时,努力推进物流网络化和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国际贸易信息基地。

围绕海、空两港,加强铁路、公路建设,构筑区域一体化的现代交通网络。在铁路方面,形成由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通铁路三个层次组成的铁路网络。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作为区域快速交通,提升天津的区域客运交通枢纽地位,规划提出加快建设京沪、津秦等高速铁路及京津、津唐、津保城际铁路天津段。普通铁路则形成以港口为核心的货运铁路网络;其中,重点建设直通西部、北部腹地的铁路运输通道,形成欧亚大陆桥新的通道,同时进一步完善市域铁路枢纽,强化枢纽环线功能,改造现有铁路设施,提高天津铁路枢纽综合运输

能力。在公路方面,形成由国家高速公路、区域高速公路、市域高速公路、一般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系统5个层次组成的高效、快捷公路网络,保障城市职能的发挥。其中,国家及区域高速公路重点强化与北京的联系,同时加强通往华北、西北、东北及沿海方向的直通通道建设;市域高速公路则强调新城与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各新城之间的高速互通;一般干线公路注重与市域空间布局的结合;农村公路系统主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与干线公路相衔接、与新农村布局规划相配套的网络建设。

第八部分 城市交通规划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确定天津城市交通的发展目标是:发挥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构筑沿城市主要发展轴和发展带的复合交通走廊,优化城市道路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创造良好的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环境,构建各种交通方式转换便捷的“快捷、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围绕发展目标,本次规划重点从道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停车设施等方面制定城市交通的发展策略。

优化中心城市道路网络,完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道路系统。中心城区形成以“两横、两纵、两环、两条联络线”快速路网为主骨架的环放式路网。在中心城区外环线外围地区,形成由环外快速环路及20条放射状快速路和高速公路联络线组成的环外快速路系统,作为中心城区与其外围城镇组团及中心城区外围各城镇组

团之间联系的快速通道。在海河南侧规划中心城区至滨海新区的津滨大道,与海滨大道相交,形成滨海新区“T”字形交通骨架。滨海新区核心区形成方格网状与自由式路网混合式的路网结构;中心城市其它组团道路大部分为方格网状路网结构,规划各组团的道路面积率不低于20%,道路网密度不低于6公里/平方公里。

中心城市公共交通由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及出租车构成,规划形成以轨道和快速公交为骨架,常规地面公交与其配合为主体,出租车等多种方式为补充,线网等级清晰、枢纽布局合理、换乘便捷的一体化客运交通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由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等多种形式组成,规划市域范围轨道交通主通道总长度约980公里。规划中心城区由9条线形成环放式轨道交通线网结构,线网总长度235公里;中心城区及滨海新区核心区内轨道系统以大运量地铁系统为主、中运量快轨系统为辅。滨海新区核心区以地面轨道为主,作为市域轨道交通补充。中心城市各组团及新城之间规划形成16条轨道线;在武清预留北京主城区至首都第二机场的轨道线路,在京津之间的北京中心城?通州?宝坻?京津新城?宁河新城的密集城镇走廊上预留轨道交通的通道。

此外,规划进一步加大停车泊位建设力度。在轨道交通、对外交通站点等换乘枢纽配备相应规模的停车场(库),提高停车设施的使用效率;由中心城区外围至中心城区核心区采用逐步减少泊位供应、逐渐提高停车收费的措施,限制小汽车进入核心区;同时,进一步完

善停车管理系统,按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框架,积极建立集收费管理、停车诱导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

第九部分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明确,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重点做好水资源供给、能源供应、信息通讯安全,为天津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城镇供水工程规划。保障供水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现区域联网供水。逐步改造现有供水设施,配套建设新区供水设施,形成完善的供水系统。合理布置水厂,在城市新建津滨水厂和临港工业区水厂,扩建凌庄水厂、塘沽新河水厂、塘沽新区水厂、开发区水厂、大港油田水厂、大港水厂和大港石化乙烯水厂等,在汉沽新城和滨海新区核心区各新建1座海水淡化厂。配合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建设西河水源枢纽泵站、扩建宜兴埠水源枢纽泵站。中心城区实现水厂总供水能力569万立方米/日。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实行分质供水,生活用水必须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水质要求低的工业用水、市政杂用水和生态用水,可以利用低质水供水。

城镇排水和污水回用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逐步改造现有合流制排水设施。完善建设高标准的城市雨污水收集、排放、处理系统,建设污水处理回用工程。统一布置城市和各新城雨水系统以及河道排沥系统,完善雨水排水系统布局。中心城区新建咸阳路、北

仓、双林、张贵庄等污水处理厂,扩建纪庄子、东丽污水处理厂。滨海新区核心区及其它新城和组团分别完善现有排水设施,按照排水系统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厂。近郊新城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厂。实现雨、污水资源化,建设再生水管道系统。2020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不低于98%,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回用率达到50%?60%,管网覆盖率达到98%。

电力工程规划。完善电网主网结构,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电网联系,提高电网受电、供电能力和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新建大港二厂、北疆电厂、桃花寺电厂、东北郊热电厂、西南郊热电厂、南疆热电厂等热电厂,改扩建大港电厂、陈塘庄热电厂、杨柳青热电厂、军粮城热电厂、盘山电厂。建设完善区域500千伏主环网,新建东郊等8座500千伏变电站,改扩建吴庄、滨海500千伏变电站。新建500千伏西北直流换流站,将西北电力引入天津。远期建设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和西郊、汉沽500千伏变电站。

燃气工程规划。全市以天然气作为城市燃气主导气源,煤制气和液化石油气为辅助气源。2020年全市天然气年用气总量预计达到65.4亿立方米。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居民燃气气化率达到98%,近郊新城达到95%。建设南疆港液化天然气码头,建设南疆港、宝坻和小卞庄天然气门站,建设各区县天然气储、配气站及相应配套管网,完善高压供气管网。

供热工程规划。改善城市供热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清洁能源在供热体系中的比重,严格控制燃煤采暖

锅炉的建设,逐步淘汰小型燃煤锅炉。主城区扩建杨柳青热电厂、陈塘庄热电厂,新建东北郊热电厂、西南郊热电厂等。中心城区不再新建燃煤供热锅炉房,推广燃气供热,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滨海新区热源以热电联产为主,集中锅炉房、工业余热、地热、天然气供热等热源为补充。保留大沽化热电厂、开发区热电厂、天津化工厂热电厂、大港石化热电厂,新建南疆热电厂等,将天津碱厂热电厂易地重建,改扩建军粮城热电厂、大港电厂,滨海新区核心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其他新城和城镇组团,利用现有热电厂热源,发展区域型集中锅炉房,并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形式的清洁能源供热,2020年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合理布置热源和热网,各区域内的热电厂间考虑热网联网,提高供热的安全性、可靠性。

环境卫生规划。生活垃圾处理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大力提倡垃圾源头分类,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袋装压缩和无害化综合处理,统一规划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在主城区与滨海新区范围内新建4座垃圾综合处理场,处理能力总计为5400吨/日;规划扩建大港垃圾处理场,扩建规模达到600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各新城和城镇按照环境卫生要求建设适度规模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针对不同类型的垃圾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公厕建设以一、二类为主,总数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粪便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信息化建设。完善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信息基础设施,加快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容量、技术层次和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设

信息网络交换中心和接入服务中心,实现与周边地区特别是环渤海地区的城际互联、信息集散,形成区域性的网络交换中心和信息集散中心。加快信息传媒业发展,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工作。

邮政网络建设。完善邮政实物传递网和邮政综合信息网络。建设、完善邮政局、所等设施,补充、调整和优化服务网点,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功能齐全、迅捷方便的邮政网络体系。

第十部分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天津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近代中国看天津”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努力创造丰富多彩和具有天津特色的城市景观,建设特色旅游城市,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规划遵循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格局和风貌特征、保护历史遗存原真性的原则,按照保护城市风貌、体现地方特色的要求,妥善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城市的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天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包括物质形态的保护和非物质形态的保护两个方面的内容。

在物质形态保护方面,按照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三个层次,建立保护体系,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规划将中心城区中的历史城区、蓟县县城、杨柳青镇、葛沽镇和盘山风景名胜区、蓟县黄崖关古长城保护区等作为重点保护内容。为保护天津历史城区独特 的整体历史风貌,在中心城区历史城区内,划定9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和5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占历史城区总面积的14%。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9片:一宫花园历史文化保护区、估衣街历史文化保护区、赤峰道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心花园历史文化保护区、劝业场历史文化保护区、承德道历史文化保护区、解放北路历史文化保护区、五大道历史文化保护区、鞍山道历史文化保护区,总面积357公顷。规划共划定5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古文化街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海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解放南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泰安道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保护面积为494.8公顷。规划针对14片保护区的特点与现状问题,从天津河湖水系、路网格局、城市轮廓与建筑高度控制、街道对景保护以及整体空间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要求完整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整体空间格局与风貌,并对历史城区提出保护与控制要求。同时,对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8处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850余处历史风貌建筑也提出了保护原则。

在非物质形态保护方面,保护的重点是以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为代表的民间工艺,以评剧为代表的地方戏曲,以大鼓、时调、相声为代表的地方曲艺,以狗不理、桂发祥、耳朵眼、利顺德、起士林、老美华等为代表的传统商业老字号等。同时,规划强调要保护历史上的工艺作坊、历史典故发生地和传统地名等,继承和繁荣古文化街、估衣街、和平路等天津商业街区的传统商业文化。

第十一部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方法。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和天津整体的现代化。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统筹城乡规划和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为原则,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提出要整理村庄居民点,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提出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积极创建文明生态村,提高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推动产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规划提出加强农村居民点的整合,将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集中,并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山区、生态保护区、蓄滞洪区内的人口逐步向新城和中心镇转移。要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发展模式。一是

城镇一体化发展模式,将现状在城镇规划范围内的村庄纳入城镇建设范围,统筹规划建设,在编制镇村规划体系时不再单独考虑。二是中心村发展模式。选择条件较好、发展潜力比较大的村庄作为中心村,迁并村庄,集中建设新农村。三是村庄整治发展模式。保留因各种原因不宜迁并的村庄,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整治,逐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第十二部分 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规划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是世界城市发展的共同趋势。天津作为向国际化迈进的大城市,充分发挥天津山、河、湖、海、平原共生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积极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网络,创建良好的生态城市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城市定位的必然选择。

天津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天津位于“九河下梢”、“河海要冲”,“山河湖海平原”协调共生,湿地众多。流经天津市域的一级河道有19条,二级河道79条,总长度达到1095.1公里和1363.4公里。全市现状湿地总面积1717.8平方公里,其中河湖水面1055.1平方公里,近海湿地580.9平方公里,共有湿地生物资源1000多种。全市现有山地面积651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65.83平方公里。天津还有相当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蓟县中上元古界自然保护区、古海岸与湿地自然保护区、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天津盘山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等9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64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 的13.8%。特别是从2002年开始,天津实施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程,经过全市各方面多年的努力,所有创模指标都达到国家标准,被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极大地提升了天津的环境质量,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了基础。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根据天津市的基础和特点,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制定保护措施和开发策略,在满足城市发展空间需要的同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人的居住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明确要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建立区域生态保护网络,以北部蓟县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中部“七里海?大黄堡洼”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与南部“团泊洼水库?北大港水库”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为主体,以海河生态廊道和滨海生态廊道为骨架,以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为重点,以主要河流、道路沿线绿色通道为脉络,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重点实施蓟县北部山林自然封育恢复自然植被,建设连接河北、北京的防风固沙林,加快建设海岸盐生林保护带,完善公路河道防护林网。搞好大黄堡洼生态湿地的规划建设,加大于桥水库周边生态环境建设,形成绿色生态屏障。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将市域划分为禁止建设区、控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协调建设区等四类管制区。其中将

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区、主要行洪通道、风景区核心景区等作为禁止建设区。在该范围内实施最严格的控制要求,严禁各类城市建设活动,有计划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通过实施空间区划与管制制度,进一步协调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引导各项建设,控制和改善区域环境。

第十三部分 产业布局规划

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以构筑高层次产业结构,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为宗旨,强调发挥天津在高新技术、海洋、港口以及加工制造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创造天津的优势产业和集聚效应,形成以京津冀为经济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一体化格局。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提出产业发展战略目标是:

第一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规模经营,逐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继续调整农业结构,重点发展符合生态要求、技术含量高、水资源消耗低的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加工农业等现代都市型农业。

第二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以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继续壮大石油和海洋化工、汽车和装备制造、现代冶金等支柱产业,重点开发高新

技术产业,与周边省市形成布局合理、衔接紧密、聚集效应强的产业集群。

第三产业要重点发展金融、商贸、物流、科技研发、文化、教育、旅游、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和信息平台等优势,大力提高高端金融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实施结构调整,打造不同特色的商贸集聚区,建立分布合理、结构优化、高效低耗的现代物流体系。充分发挥科技、教育、文化、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天津特色的旅游业和门类齐全的中介服务体系。

根据产业发展战略,依托城市发展轴、发展带,全市产业发展用地总体布局是:

中心城区以发展金融、商贸、科技、信息、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第三产业为重点,适度发展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逐步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外围城镇组团重点发展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电子通讯等产业。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华苑产业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基地;西青新城重点发展汽车工业;津南新城重点发展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产业、环保产品制造、生物医药加工和都市型工业;小淀组团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双街组团重点发展服务于中心城区的物流等产业;青光?双口组团重点发展现代加工工业;大寺组团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工业;大毕庄组团重点发展商贸型物流加工;双港、新立组团重点发展都市工业。

滨海新区沿东部滨海发展带规划建设海滨休闲旅游区、海港物流区、滨海化工区、临港产业区等功能区。在城市发展主轴上规划建设临空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以及滨海中心商务商业区。建设各具特色的功能区,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物流业,以及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为实现新区定位服务的第三产业。通过产业集聚、技术引领、功能辐射,努力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世界先进的开放型、创新型、多功能型现代化经济新区,逐步实现滨海新区的定位,成为环渤海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更好地带动天津发展、服务于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近郊地区要充分利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来的机遇,不断壮大经济实力,以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以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新城、中心镇是发展重点,新城承担聚集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职能,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全面提高竞争力。中心镇应根据不同的条件,发展加工工业、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和社会化服务等,形成商贸型、交通型、旅游型等职能特色突出的新型城镇。

第十四部分 综合防灾规划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确定综合防灾规划目标是,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预防为主,反应快速,策略有效” 的原则,完善防灾减灾应急系统,建设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防震减灾规划。到2020年,全市基本具备综合抗御地震基本烈度7度的能力;其中,汉沽区、宁河县、塘沽区的宁车沽、北塘水库、黄港水库等地区,具备综合抗御地震基本烈度8度的能力。

为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地震监测网络。规划期内新建30个强震动台、80个烈度速报台和一个强震烈度速报中心;建设震害防御系统,做好重大工程项目前期选址工作,在地震活断层两侧500米范围内和断裂交叉地段,避免建设抗震设防分类中的甲类建筑; 建设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结合广场、绿地、公园等开敞空间的建设,规划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疏散通道和疏散场地。

防洪、治涝、防潮规划。在防洪方面,中心城市(除汉沽城区)按200年一遇标准设防;汉沽城区及近郊地区新城城区按100年一遇标准设防。建设由永定新河右堤、独流减河左堤、西部防线、子牙河右堤东部防潮堤组成的城市防洪堤。在治涝方面,中心城市按20年一遇设防,外围地区新城和中心镇按10年一遇设防。按照涝水排入的河道的原则分为三大治涝分区,即永定新河区、独流减河区、海河干流区。规划“以蓄代排和排蓄结合”。在防风暴潮方面,一般地区(盐田、虾池、村庄)按50-100年一遇标准设防(其中与海防路相结合段,100年一遇);塘沽、汉沽等重点部位按200年一遇标准设防。规划延长防潮堤,新建海挡工程,对现有海堤工程进行加高加固。按

照天津市防洪规划,建成滨海新区重要地区防200年一遇,一般地区防50-100年一遇风暴潮灾害的防潮工程。

人防规划。规划提出对全市经济保护区、行政、金融、指挥通讯中心、医疗设施、救援设施、科研机构、生活必需的基础设施,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生产、仓储地及生命线工程等主要目标进行重点防护。按照全面提高城市战时整体防护功能和平时抗击各种自然灾害能力的要求,人防规划中各种设施的实施将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规划以中心城市为重点,结合大型公共设施、地铁、商业区、居住区和工业区等的规划建设,完善以骨干工程为主的人防工程布局,加强结建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城市防空抗毁能力,基本达到国家一类重点城市的人防要求。

消防规划。规划明确,在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和新城范围内,按每个消防站责任区面积不超过4.2平方公里来设置,在外围地区按照7-8平方公里设置。全市规划二级指挥中心5个,规划消防站77个,近期建设23个。规划扩建、改建和更新消防管网,满足消防供水要求。河流、湖泊等天然水源要设消防取水设施,以保证沿岸发生火灾时,消防供水的需要。

地面沉降控制规划。规划将全市划分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类地区。将中心城区及外围城镇组团、滨海新区等设为重点防治区;将宝坻区、武清区、宁河县等区县等设为次重点防治区;将蓟县南部和宝坻区北部设为一般防治区。

气象防灾规划。建立与天津国际港口城市相协调的现代化气象服务业务体系,全面提升天津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规划增加自动气象站密度,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自动站间隔为2-3公里,并设2部车载机动型自动气象站;外围城镇组团和近郊地区自动站间距为7-8公里;全市区县布设自动气象站169个。规划在渤海天津海域建5个海上平台自动站和10个近海浮标自动站。在京津塘、津滨、津唐等高速公路段建设气象灾害监测网,自动监测站间距为10公里。在天津北部新建多普勒天气雷达,实现与塘沽、北京三地多普勒天气雷达组网。根据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建立天津城市生态环境气象服务中心,使气象灾害对天津市GDP的影响率在现有水平基础上降低10%。

第十五部分 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规划

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的承载能力是保障天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规划》坚持资源节约与开发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合理配置资源,科学确定城市规模,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集约资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强调要节约、集约、合理用地,盘活存量,控制增量。规划到2020年,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50平方公里以内,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建设用地389平方公里。全市要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优化土地结构,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合理确定土地利用开发强

度,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中心城区要利用好存量土地,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滨海新区通过开发盐碱荒地、综合利用盐田和建港造陆保障发展。区县要科学确定新城和中心镇、一般建制镇的用地规模,积极整理农村建设用地,实施迁村并点,将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严格保护耕地。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坚持“节流、开源、保护水源并重”的方针,以本地水为主体,以外调水为补充,规划期内要完成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引滦入津配套工程,引黄济津市内应急输水工程等供水水源工程,在王庆坨预留水库建设工程。到2020年,全市水资源可利用量为49亿立方米,满足城市水资源的需求。同时,按照建设节水型城市的要求,通过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到2020年,万元GDP用水量为26立方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限制发展用水效益低、耗水多的工业项目,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到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18立方米以下;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先进高效灌溉技术应用,到2020年,农业灌溉系数达到0.8。加快再生水回用工程建设,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加强海水淡化和直接利用研究,提高海水综合利用水平。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提出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沼气等新型清洁能源,提高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比重,创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规划到2020年,天津电网全社会用电量为1390亿千瓦时,电网最高供电负荷为25000兆瓦;天然气利用量

达65.4亿立方米/年。将能源建设和海水淡化、制盐、化工等结合起来,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规划期内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控制在0.7以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以上。

第十六部分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评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天津市从2004年开始,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环保部门与总体规划修编同步开展了总体规划方案环评工作,完成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这是全国首家按照环评法规定,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纳入环评内容的规划。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在调查分析天津市的总体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宏观性、指导性原则,从天津市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等多个角度,以及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制约的条件下,生态用地布局、生态用水及水资源的分配与利用,电厂替代、新能源开发、岸线调整、污染治理以及滨海新区的生态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专业性意见。针对方案中规划目标分期完成后各主要环境要素的变化趋势,进行相应的预测,对能源与大气环境、水资源与水环境、生态建设、岸线利用、交通等敏感性问题作出重点评价,提出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多项重点对策与建议,为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起到重

要的补充和完善作用。同时规划还超前使用生态适宜性分析、城市热岛预测、环境承载力分析、水循环系统设计等生态廊道、循环经济等新理念、新方法,在生态、能源专题、水专题中系统提出了改善环境的措施、建议及重大工程建设意见。比如环评规划针对中心城区的污染明显高于其它区域,同时在中心城区形成了大面积的城市热岛的现状,从削弱大气污染和缓解热岛效应方面出发,提出中心城区要在保证绿地覆盖率达到35%的前提下,结合旧城改造和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在市中心建设几片较大规模以林木为主的绿地系统,以有效缓解和削弱城市热岛效应,净化城市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同时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景观美感。

西安2020城市总体规划 篇4

核心提示: 根据规划,到2020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4条轨道贯通市区,中心城区100%实现集中供热„„这些信息均来自《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2020年,我们的城市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大家跟随本报为10年规划一起进行一次“微扫描”吧。

核心提示 根据规划,到2020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4条轨道贯通市区,中心城区100%实现集中供热„„这些信息均来自《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2020年,我们的城市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大家跟随本报为10年规划一起进行一次“微扫描”吧。

城镇体系建设篇

●结构:“一心、两轴、三区”

根据规划,到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740万人,城镇人口为48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5%。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将形成“一心、两轴、三区”的结构。

——“一心”,即洛阳市城区(包括中心城区和吉利组团)。强化中心城区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提升功能,带动周边城镇发展,提高区域辐射力。

——“两轴”,即依托东西向和南北向综合运输通道形成的城镇集聚带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地区,将优先发展。

——“三区”,即东北部城镇密集区是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地带,是洛阳未来经济增长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带。中西部产业集聚区,大力推动工业化进程。西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区,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适当减少人口总量。

●交通:开通市县快速公交,公交村村通

未来,中心城区与偃师市、孟津县、吉利区之间开通快速公交线路,远景建设轨道交通。偃师市域内、孟津县域内开通公共交通线路,保证公交村村通。在洛阳市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之间开通多条交通干道,中心城区和新城与重点镇之间实现二级公路连接,与一般乡镇之间实现三级公路连接;行政村“村村通砼(油)路”,改善自然村与主路网连线,乡镇、行政村干支线间交通联网。

在干线公路建设方面,要新建洛栾高速公路、郑卢高速公路和武西高速公路,新建洛阳中心城区——孟津——吉利与洛阳中心城区——偃师的两条快速通道,对洛阳境内主要的干线公路进行提级改造,形成以洛阳中心城区为中心的“两环、八放射、两连接”的市域干线公路网络。

铁路网络建设将利用洛阳——济源——焦作和洛阳——郑州城际铁路构建洛阳中心城区与北部的会盟、吉利和东部的白马寺、首阳山、偃师的快速铁路联系通道。利用郑西客运专线构建洛阳中心城区与新安、偃师的高速铁路联系通道。

●环境:分别设立生态保护区

在2020年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的目标下,我市将进行生态环境区划,分别制订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形成“三五二”的旅游格局

根据规划,我市将发展成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旅游城市,有较强吸引力的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中原地区的休闲度假胜地。

在旅游线路组织和旅游产品策划方面,形成“三五二”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即:

三个旅游区——以孟津小浪底、西霞院、新安万山湖等景区为主体的北部水上游乐度假区,以龙门、白马寺和关林等为主体的中部历史文化旅游区,以洛河旅游区、伊河旅游区和伏牛山旅游区为主体的南部生态休闲度假区。

五大旅游系列——古都文化旅游、水上休闲旅游、山林休闲度假旅游、名人胜迹旅游和考古观光旅游。

两个旅游服务中心——市区旅游服务中心和栾川旅游服务中心。

●饮水:90%以上区域实现集中供水

《总规》要求,各城市和乡镇生活饮用水水质要达到国家标准,供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在水源地选择上,中心城区、吉利组团、孟津、新安、汝阳、伊川、宜阳利用小浪底水库、陆浑水库、西霞院水库、前坪水库、先锋渠引水作为供水水源;洛宁、嵩县、偃师市区利用本地地下水资源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栾川县城利用山溪水作为供水水源。

重点镇和一般乡镇集中建设供水设施,分散的农村居民点,以中心村为单位建设集中供水设施。提高农村人口供水安全保障率,供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通信:60%的人用上移动电话

到2020年,固定电话普及率要达到每百人40部,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60%,移动电话总量将达到444万部。同时建成覆盖全市的主干光缆网络,形成南、北两个环网系统。

同时,中心城区、县(市)城区和镇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

中心城区建设篇

●结构:“五区一团”区别发展

在此次规划中,我市中心城区由原来的464平方公里增加至614平方公里(详见本报9月18日A04版),中心城区将按照“五区一团”的城市分区结构和各区片特点发展。分别是:

涧东分区:北至陇海铁路,南至洛河,西至涧河,东至二广高速,将定位为以文化、商业、居住、旅游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生活区,中州路沿线为市级商业中心的组成部分。

涧西—高新分区:周山与涧河、洛河之间的狭长地区,西北至西南环高速公路,南至西苑遗址保护范围,将是市级商业中心所在地,是以工业、居住、商业为主要功能的城市产业—生活综合片区。

道北分区:南以陇海铁路为界,北、西至新G310,东至瀍河,包括陇海铁路以北、铁路编组站西侧的杨文地区和编组站以东、二广高速西侧部分用地,将定位为以工业、物流、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城市产业—生活综合片区,主要发展机械制造加工与现代物流业等。

洛南分区:北至洛河与隋唐洛阳城遗址洛南里坊区,西至洛阳西南绕城高速公路,南至洛宜铁路,东至焦柳铁路,将定位为城市行政—商务中心所在地,以行政、商务、居住、工业为主的城市综合片区,市级行政、商务、文化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伊南分区:北至伊河,西至二广高速公路,南至郑洛第三高速公路,东至李村镇区,将定位为以工业、居住为主的城市综合新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无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

吉利组团:吉利行政辖区,将发展为以石化工业为主的城市产业发展区。

●绿化:“见缝插针”建街头绿地

《总规》提出,要继承城市“山水格局”,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河道水系,绿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城乡一体的城市生态绿化系统,形成“遗址为心,绿楔入城;绿带贯穿,绿廊相连;绿轴成网,绿点均布”的绿地结构特色。

将以“就近服务,见缝插针”的原则安排街头绿地和小游园;结合城市更新和遗址保护与展示增加公共绿地。建设滨水绿带,完善洛河两岸滨水绿地,供城市居民游憩和公共活动。新建干道道路绿化覆盖率应达到40%,采用中间或两侧设置绿化隔离带的方式。在山体、河流、水源保护区、大型工业区周围、交通干线两侧和高压线两侧布置防护绿地,在城市周边形成生态防护体系。

●景观:形成“十字”景观轴线

将突出城市“十字”景观骨架,即以金谷园路——洛南行政中心轴线和隋唐洛阳城遗址轴线所构成的南北向城市景观风貌带,以洛河为轴,沿河两岸景观形成东西向城市景观风貌带。

●供热:100%实现集中供热

将加大清洁能源替煤供热力度,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以发展热电联产热源为城市供热的主热源,集中供热锅炉房、小区燃气锅炉以及城市地热和电热锅炉热源等方式为辅助热源。到2020年,中心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为100%。

●供水:水质合格率达100%

2020年中心城区用水普及率达到1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水源水质及供水水质合格率达到100%,地下水实现采补平衡。

据推测,我市水资源年均可利用量合计为7.94亿立方米。中心城区将以小浪底水库、陆浑水库作为主要供水水源,同时优先利用李楼、洛南等现有地下水水源作为其供水水源;吉利组团从西霞院水库引水作为主要水源,以现有地下水水源作为辅助水源。

为保证供水稳定,将扩建吉利水厂、关林水厂,新建金水河水厂、吉利地表水厂,对现有企业自备水源进行整合,到2020年中心城区供水能力达到每日132万立方米,吉利组团供水能力达到每日23万立方米。

到2020年,4条轨道贯通市区

●排水:雨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

2020年中心城区实现雨水排水管渠设施全覆盖。同时加强现有雨水泵站、雨水出口等排水设施的维护管理,新建东出口、孙辛路、辛店、白营、瀛洲路、牡丹桥等雨水泵站。

建设完善的分流制污水排放系统,2020年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50%以上。中心城区新建洛南、伊南、辛店污水处理厂,扩建涧西污水处理厂和瀍东污水处理厂,保留涧河污水处理厂,在吉利组团新建吉利污水处理厂。

●通信:移动电话人手1部

将建设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建成快速便捷的通讯网。

在移动通信建设方面,预计2020年中心城区移动电话数将达到285万部,实现人手1部。

此外,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100%,宽带接入网覆盖率为100%,主干信号全部实现光缆传输。

交通体系建设篇

●郑洛通行:机动车90分钟到达

根据规划,未来与郑州交通联系将实现机动车90分钟到达,城际客运45分钟~60分钟到达。

为实现这一目标,将构建郑洛之间以城际轨道交通、快速通道为主体,其他公路为补充,机场协调共享的综合交通体系。具体为:

区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由郑西客运专线、洛阳至郑州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和既有陇海铁路共同组成;新建郑洛第三高速公路,形成由连霍高速、郑少洛高速、郑洛第三高速构成的郑洛高速通道;提升改造G310、S320——S314和S323为一级公路,形成郑洛之间3条快速通道;洛阳机场是国家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机场之一,是郑州机场的重要辅助机场,通过连霍高速、郑洛第三高速、郑少洛高速衔接洛阳与郑州机场。

●公路:构建“大”字形对外5方向通道

规划期将形成由连霍高速、二广高速、洛阳——南京高速和G310、G207一级公路构成的“大”字形的放射状国家干线公路网络,保证洛阳市对外5个方向的双通道交通联系;形成以郑洛之间三条高速公路与3条一级公路为主轴、以郑州与洛阳为中心向外放射的双通道高等级公路联系。

●铁路:形成中原地区的大型枢纽

至2020年,洛阳铁路枢纽将形成包括陇海铁路、郑西客运专线、焦柳铁路在内,并衔接洛阳至郑州、洛阳至焦作、洛阳至平顶山等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的大型枢纽。结合城市发展预留陇海货车外绕线建设条件;技术站布局强化洛阳北站、弱化洛阳东站,并逐步弱化关林区段站,解编作业集中在洛阳北站。

在客运方面,形成洛阳南站与既有洛阳站南北并立;货运站则要在规划期维持洛阳西站、洛阳东站两个主要综合性货场,关林站办理集装箱作业。

●机场:新建航站楼及通往机场的轨道交通

洛阳北郊机场现为国内支线机场,将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旅游机场。近斯对现有航站楼进行改造,扩建机坪及其他配套设施,远期延长跑道并新建航站楼。

规划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机场顺畅衔接,远景规划一条通往机场的轨道线路。

●客运通道:“十横七纵”的城市走廊

未来中心城区将规划形成“十横七纵”的城市客运主走廊系统:“十横”包括原G310、道北二路、纱厂西路——环城北路——启明西路——启明东路、中州路、九都路、河洛路、古城路、开元大道、牡丹大道和伊洛路;“七纵”包括衡山路——武汉路、华山路——青岛路——周山路——瀛州路、西苑路——南昌路、王城大道、机场路——解放路、定鼎路——龙门大道、伊河南经五路。

●轨道交通:4条线路贯通市区

形成自中心放射出的4条轨道交通网络。总长度为100公里,线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37公里。

●快速公交:建设158公里快速公交线网

洛阳市地面快速公交主要由公交专用道与部分快速路构成,线网总长158公里,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58公里。快速路上布设快速公交线的主要道路有九都路、王城大道、古城路、伊洛路东段等;公交专用道上布设快速公交线的主要道路有原G310、中州路、河洛路、开元大道、华山路——青岛路——周山路——瀛洲路、西苑路——南昌路、定鼎路——龙门大道、伊南经五路等。

●停车:停车位将达到54.28万个

2020年洛阳停车设施供应总规模将达到54.28万泊位,其中住宅区内停车规模为27.88万泊位,住宅区外停车规模为24.29万泊位,外来停车规模为2.11万泊位。

路外公共停车场供应总规模将达到5.11万泊位,其中道北片区0.47万个、西工片区0.60万个、老城片区0.51万个、瀍河片区0.23万个、涧西片区1.42万个、洛南西片区0.57万个、洛南中心片区0.45万个、关林片区0.20万个、伊南片区0.66万个。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篇『点击查看高清图』

●保护内容:自然环境、文化遗产都关注

历史文化名城总体包括总体层面、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工业遗产及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线路的保护。

保护内容包括:

与历史文化相关的自然环境要素,即洛河、伊河、瀍河、涧河、邙山、周山、香山、西山、万安山等。

物质文化遗产,即历史城区——明清古城整体格局风貌;大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二里头遗址、邙山陵墓群(含东汉陵墓南兆域)、周王城遗址、龙门石窟等;历史文化街区——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工业遗产及历史建筑——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入口区、洛阳铜加工厂入口区、洛阳玻璃厂、二号街坊、十号街坊、十一号街坊、三十六号街坊、于家大院、林家大院、董家大院、马家大院、潘家大院、史家大院、庄家大院和李家大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河洛大鼓、洛阳唐三彩、洛阳正骨、杜康酿酒工艺、洛阳牡丹栽培技艺、洛阳关林朝圣大典、洛阳海神乐、洛阳宫灯、洛阳水席和黄河澄泥砚等。

文化线路,即丝绸之路(洛阳段)、大运河(洛阳段)。

其中隋唐洛阳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二里头遗址、邙山陵墓群(含东汉陵墓南兆域)、龙门石窟等大遗址项目,白马寺、关林、潞泽会馆、山陕会馆等文物保护单位,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将作为重点进行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建筑高度18米以下

就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而言,建筑高度控制在18米及以下,保护历史道路走向和名称,建筑色彩应为青灰色系列,建筑形式可为简洁现代建筑或中式传统建筑形式,屋顶形式为坡屋顶。恢复北城门、南城门、东城门,拆除阻碍视廊通视的建筑。强调钟鼓楼——文峰塔、钟鼓楼——东西城门建筑、钟鼓楼——潞泽会馆、九都路口——文峰塔——民主街口(中州东路)、文峰塔——潞泽会馆等五处景观视廊。

该区域用地以商业和居住为主,搬迁城墙范围内的工业,增加服务于旅游和居民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步行商业街、滨河绿带、绿化广场用地。大部分街巷原则上保持原来走向,尽量不拓宽;若有交通需求应尽量在保护区外围解决。同时在保护区外围建设小型社会停车场,满足旅游和历史街区居民停车需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文化遗产博物馆

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包括:河洛大鼓、洛阳唐三彩、洛阳正骨、杜康酿酒工艺、洛阳牡丹栽培技艺等。

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篇5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最重要的资源和资产。为了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定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 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城市,是我国中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及教育基地、旅游胜地。随着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对土地需求日益增加。土地破坏与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供需矛盾愈加尖锐。因此,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资源实行严格用途管制,确保省政府下达我市耕地控制指标的落实,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迫切和非常必要的。

第三条 我市曾于1996年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详尽研究和预测了我市土地利用问题,为本次规划修订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当时编制规划对切实保护耕地的措施和力度不够,在贯彻以供给引导、制约需求的土地利用方针上尚有差距,故对原经批准实施的规划进行修订。

第四条 规划期限。基期年为1996年,规划目标年为2010年,并对重要的土地利用指标展望到2030年。第二章 基本情况

第五条 西安市位于渭河平原中部,现辖新城、碑林、莲湖,灞桥、雁塔、未央、阎良、临潼和蓝田、长安、户县、周至、高陵8区5县,全市有48个街道办事处,l83个乡镇。土地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92%。总人口654.8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8.5%,其中非农业人口261.28万人,农业人口393.59万人,分别占全市总人口的39.9%和60.1%。人口密度为648人/平方公里。

第六条 主要河流有54条,除渭、径、石川河为过境河外,余皆属源于秦岭、北流入渭的境内河。基本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市流域面积的98.46%,长江流域仅占1.54%。水资源总量为31.46亿立方米.其中天然地表水资源总量24.8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16.95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13.16亿立方米。

第七条 植被类型主要分为平原人工栽培植被和山区森林草甸植被两人类。前者有种子植物121科,628属,1550种。后者有野生植物132科,681属,2246种。其中药用植物1000余种,素有“秦地无闲草”之誉。第八条 在各种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活动的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12个土类,24个亚类,50个土属,181个土种。自然土壤为棕壤、褐土及在褐土上耕作熟化的楼土。面积分别占土壤总面积的32.2%,16.2%和18.9%。其次有黄绵土、新积土和潮土等。土壤分布规律明显,秦岭山区垂直分布,平原地区水平分布。

第九条 市域已发现矿种47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27种,大中型矿床及水源地26处,小型24处,可供分散开采的矿点77处,找矿线索58处。金属矿主要有铁、锰、铬、金、铝、铀、铜、钨、铅、锌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石墨、大理石、蛇纹石化大理石(蓝田玉)、白云石、白垩 土、钾长石、硫矿、石英石和水泥灰岩等。金矿、建材和地热等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

第十条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1996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412.17亿元(当年价,下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294 元。工农业总产值207.8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6.46亿元。居民消费水平3373元,其中非农业居民5930元。农业居民1628。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人4712元,农民纯收人1586元。

第十一条 西安是我国西部交通枢细,交通运输四通八达,通过西安的公路干支线265条,其中国道有5条,省道9条。1996年,全市公路总里程2877公里,密度为0.28公里/平方公里。西安是西北地区客、货运吞吐量最大的车站,陇海铁路横贯市域。新建的西安咸阳机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空港,规模仅次于京、沪、穗,居全国第四位。

第十二条 西安是我国中西部重要的商贸中心之一。1996年,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12.8亿元,其中市区达189.2亿元。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初步形成一批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出口商品300多种,市营进出口总额3.11亿美元。

第十三条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荟萃,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大然历史博物馆”。秦岭山区的太白山、终南山、翠华山、楼观台以及骊山等自然风光奇异多彩。地面可见文物点2944处,其中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6处,省级88处,市县级228处,秦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6年,接待境外游客45.4万人次,旅游外汇人民币收人14.94亿元。

第三章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第十四条 根据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资料,全市土地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按地貌类型分,山地占土地总面积48.60%,平原占37.50%,丘凌占7.50% ,黄土台塬占6.40%。按土地适宜性分,宜农地占土地总面积40.80%,宜林地占47.70%,宜牧地占10.30%,不宜农用地占1.20%。第十五条 全市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为: 1.农用地。全市农用地面积817819.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0.91%。

耕地:面积344519.1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4.09%,主要分布在北半部的渭河平原地区。其中灌溉水田10863.09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15%;水浇地211939.77公顷,占61.52%;旱地及望天田116500.55公顷,占33.82%;菜田5215.77公顷,占1.51%。

园地:面积25242.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0%。其中以称猴桃、酥梨、石榴为主的果园面积为23373.37公顷,占园地的92.60%;桑园90.93公顷,占0.36%;其他1777.94公顷,占7.04%。

林地:面积为41703.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1.26%。其中有林地307845.7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73.82%;灌木林地98055.25公顷,占23.51%;疏林地7716.82公顷,占1.85%;其他3417.08公顷,占0.82%。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0.45%。

牧草地:面积为13268.2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1%。其中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分别占草地面积的99.38%、0.46%和0.16%。

水面:面积为17754.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6%。其中河流、水库、坑塘分别为14206.29公顷、1123.39公顷,2424.99公顷,占水面面积的80.O1%、6.33%、13.66%。2.建设用地。全市建设用地共109415.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82%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89447.99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8.85%.其中城市14049.80公顷,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15.71%;建制镇4143.69公顷,占4.63%;农村居民点55411.07公顷,占61.95%;独立工矿12264.87公顷,占13.71%;特殊用地3578.56公顷(含1492.85公顷的坟墓占地),占4.00%。

交通用地:面积为12896.3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8%,其中铁路、公路和农村道路分别为877.16公顷,3193.53公顷和8825.67公顷,分别占交通用地的6.80%、24.76%和68.44%。

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7070.8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0%。其中沟渠、水工建筑面积分别为5674.87公顷和1396.01公顷,占水利设施用地的80.26%和19.74%。3.未利用地。全市未利用地面积为83567.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7%。

滩地、苇地:面积为7521.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5%。其中滩地947.11公顷,苇地6574.03公顷。

其他未利用地:面积为76046.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52%,其中荒草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田坎和其余地面积分别为65952.75公顷、1391.50公顷、4319.80公顷、3325.19公顷,1056.89公顷,占其他未利用地的86.73%、1.83%、5.68%、4.37%、1.39%。第十六条 土地利用特点: 1,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山地、丘陵、平原、台源、河谷等类型皆备,为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及各类非农生产建设用地提供了广泛的选择余地。南部秦岭山地,以林为主,可发展采矿、旅游业。低山区可发展种植业。北部渭河冲积平原,以农为主,城镇密集,交通方便,工业发达,旅游兴旺,土地利用效益较高。骊山丘陵,以旱作、林、果、牧为主,旅游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发展条件优越。黄土台源地区,以粮、果生产为主。为土地深度开发与高效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2.用地地域分异显著,用地结构各具特色: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综合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形成地域上的显著差异。城三区以城镇用地为主,工业、商贸、旅游、科教、交通十分发达。郊区形成以菜田为主的城郊型农业格局。郊县平原形成以农用地为主的粮、棉、油基地。台源、丘陵,粮果间作。山区以林为主。在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上,林地、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构成主体,交通用地为脉络,形成多种功能的用地结构。

3.土地利用发展方向具有明显城市特征。西安是特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非农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高达10.82%,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56倍,耕地中菜田占1.51%,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面积达9700公顷,城市供水水源地保护区面积达887公顷。受市场机制的影响,土地资源配置不仅向非农生产建设用地方面转移,而且农用地的内部结构,也在市场导向下进行着不断调整,土地利用从传统型向城市型农业发展。

4,土地开发利用率较高。全市已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1.73%,而未利用地仅为8.27%。耕地复种指数为l46.20%,其中水田160.00%,水浇地157.90%,旱地110.00%,菜田500.00%。

第十七条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供需矛盾口趋突出。首先,人均耕地占有量下降,据统计资料,1949年,全市人口227.58万人,人均土地面积0.44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17公顷。1996年,全市人口发展到654.87万人,人均土地面积0.15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53公顷(0.79亩),比1949年下降厂65.91%和68.82%,其次是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量大,1949一1996年的47年中,全市建设占用耕地面积96920公顷(145.38万亩),相当于户县和蓝田两县现有耕地面积之和。再次,农业内部用地矛盾突出。主要是经济作物,特别是林果与粮食争地现象日益严重。1949一1996年,全市果园由427公顷(0.64万亩)发展到25242.25公顷(37.86万亩),且大部分向平原、川道优质耕地发展,势头不减。

2,土地利用生产效率低。中低产田比例大,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5.60%,农业、林业用地生产率低。1996年,全市平均每公顷农业产值11520元,林产值94.5元,特别是东南部黄土台塬和骊山丘陵区,耕作粗放,荒山秃岭,成为全市贫困地区。由于城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工业亏损面大,城市建设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土地产出率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相对较低,全市每平方公里国民生产总值为407.77万元。

3,土地退化、浪费、污染严重。由于部分地区乱砍滥伐,过度垦殖,掠夺式经营,造成生物资源毁坏和生态环境失调,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8%以上,森林植被破坏,林线上升,裸岩、荒山扩大。农村建房乱占耕地。乡镇企业用地,过于分散。部分农村任意毁田卖沙卖土,填放垃圾,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由于西安工业集中,排放大量有害“三废”,污水灌溉,生活垃圾自然堆放,化肥、农药使用不当,使部分土地、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4.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全市大于25度的坡耕地共有12601..56公顷。这些坡耕地不仅产量低下,而且破坏了水源涵养,并加剧了水土流失。近年来,全市果园面积迅速增加。大量地占用了优质耕地。

第四章 土地利用的方针和目标

第十八条 全市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是: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牢固树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观念,坚持供给引导和制约需求的原则,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和城市规模,围绕实现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和适度开发宜农土地,合理布局和统筹安排各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防止水士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保护地质环境,防止地质灾害,为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提供保障。

第十九条 耕地保护目标:到2010年,全市耕地净减量控制在8200.00公顷(12.30万亩)以内,耕地总量不少于336319.78公顷(504.48万亩)。预计到2030年,耕地面积不少于315200.00公顷(见附表1)。

第二十条 占用耕地控制指标:到2010年,全市占用耕地量控制在18200.00公顷(27.30万亩)以内,其中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9000.00公顷(13.5万亩)以内,生态退耕、灾毁等减少耕地量控制在9200.00公顷(13.80万亩)以内。

第二十一条 城市规模控制目标:中心市区规模控制由l9696年的196.50万人,建成区面积145.50平方公里,人均74.05平方米,到2010年的214.50万人,面积175.00平方公里,人均81.59平方米。全市未央、草滩、六村堡、纺织城、洪庆、临潼、阎良、韦曲、泾河共计9个外围组团的规模控制由1996年的46.30万人,建成面积51.10平方公里,人均110.37平方米,到2010年的95.50万人,100平方公里,人均104.71平方米。规划期间,以上共计增加78.4平方公里面积,其中占用耕地面积为60.75平方公里。

全市辖区内的周至、户县、蓝田、高陵四个县城的规模控制由1991年的15.13万人,建成区面积13.93平方公里,人均92.07平方米,到2010年的19.07万人,面积17.77平方公里,人均93.18平方米。期间将增加面积3.84平方公里,其中占用耕地3.04平方公里(见附表2)。

全市辖区内的40个建制镇随着城市化的步伐加快,面积将扩大20.00平方公里,其中占用耕地8.00平方公里。

第二十二条 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目标:到2010年,全市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0000公顷(15万亩),其中整理、复垦5374.81公顷,开发4625.19公顷(见附表3)第二十三条 土地生态环境和保护改善目标:到2010年,受工业“三废”污染的土地要基本上得到治理,生态退耕还林还牧(含灾毁)共计9200公顷,占应退面积的73%,森林覆盖率达37%以上,对全市现有的246666.67公顷(370万亩)中产田,46656.67公顷(70万亩)低产田,要分别将其30%和40%的面积改造提高为高产田和中产田,扭转农用地质量下降,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加强对全市辖江内太白山自然生态、周至金丝猴、长安牛背梁羚牛、周全老县城大熊猫4个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土地利用从严控制,坚决取缔区内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非法开发建设活动。第五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第二十四条 根据省政府分解下达给我市控制指标,我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按照供给引导、制约需求的土地利用方针和优先安排农业用地,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生原则,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使土地利用结构逐步优化。

1.农用地。到2000年和2010年,全市农用地面积分别规划为817365.48和816911.72公顷,比1996年分别净减453.77公顷和907.53公顷。预测到2030年全市农用地面积将为818780.00公顷。

耕地:到2010年,全市耕地面积为336319.18公顷。粮食生产以“提高单产、稳定总产”为目标,保证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911万吨以上,并力争逐年有所提高。规划期内将补充耕地10000公顷,其中通过土地罄理、复录、开发分别补充耕地为4604.69公顷,770.12公顷和4625.19公顷,规划期内减少耕地18200.00公顷,其中国家建设占用耕地9000公顷,生态退耕及灾毁等减少9200公顷。市耕地面积将为315200.00公顷。

园地:到2010年,全市园地面积仍为25242.25公顷,根据园地“上山、下滩、入沟、进院”,逐步从优质耕地中退出的方针,期间,将安排从优质耕地中退园还耕1908.92公顷,改林和改牧572.25公顷,为建设提供用地276.17公顷。与此同时,安排将1461.24公顷的生态退耕土地,改造并补充为园地。到2030年,预测全市园地面积将为25200.00公顷。

林地:到2010年,林地将发展到422808.94公顷,净增5774.08公顷。通过改造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及一部分灌木林地改造成有林地等措施,使森林覆盖率由30.40%提高到37.00%。规划期间新增林地将通过开发未利用地175.00公顷,生态退耕还林5935.47公顷,改牧草地为林地166.67公顷的途径予以实现。到2030年,预测全市林地面积将为445400.00公顷。

牧草地:到2010年增加至14786.68公顷,规划期间净增牧草地1518.39公顷。规划期间,生态退耕还牧1726.33公顷,开发未利用地发展牧草地504.79公顷。同时安排25度以下坡地开发为耕地350.00公顷,改为园地194.79公顷,改为林地166.87公顷。到2030年,全市牧草地面积预测将为14000.00公顷。

水面:到2010年,面积仍为17754.67公顷。期内将安排退耕还水76.96公顷。改滩地、苇地等未利用地为水面339.43公顷。同时有381.75公顷水面改为耕地,有34.64公顷水面被改造为建设用地。到2030年,预测全市水面将为18980.00公顷。

2.建设用地。到2000年和2010年全市建设用地面积分别达912805.06公顷和116194.89公顷,比1996年净增3389.83公顷和6779.66公顷。到2030年,预测全市建设用地将发展为126260.00公顷。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到2010年,规划全市居民工矿用地将达94861.31公顷,14年净增5413.32公顷。规划期内建设发展将占用耕地7693.73公顷,占用未利用地和园地、林地、牧草地、交通用地共305.0U公顷。同时通过内涵挖潜、整理复垦将从中补充耕地2580.62公顷。为交通建设提供用地5.20公顷。到2030年,预测全市居民点工矿用地将为100800.00公顷。

交通用地:到2010年,规划全市交通用地发展到14086.13公顷,净增1189.77公顷。其中铁路建设用地539.51公顷,公路用地539.80公顷,农村道路用地60.46公顷。期内,交通将占用耕地1229.01公顷,占用未利用土地和其他土地共37.01公顷,到2032年,预测全市交通用地将发展为17200.00公顷。

水利设施:到2010年,面积达7247.45公顷,净增176.57公顷。新增面积将占用耕地77.26公顷,占用水面31.78公顷,占未利用地67.53公顷等。到2030年,预测全市水利设施用地将发展为8260.00公顷。

3,未利用地。到2000年和2010年,全市未利用地面积分别为80631.21公顷和77695.14公顷,比1996年分别减少2936.06公顷和5872.13公顷。到2030年,预测全市未利用地面积将为65761.75公顷。

滩地、苇地:到2010年,面积为5982.84公顷,净减1538.30公顷。期间将被开发为耕地1208.60公顷,园地57.02公顷,被改造为水面266.39公顷,被水利设施占用6.29公顷。到2030年,预测全市滩地、苇地将为3550.00公顷。

其他未利用地:到2010年,面积将减少至71712.30公顷,净减4333.83公顷。期内将被开发为耕地3416.59公顷,园地94.58公顷,林地175.00公顷,牧草地504.19公顷,水面73.04公顷,用于建设70.92公顷。到2030年,预测全市其他未利用地面积将为62211.75公顷。

第二十五条 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为进一步深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指导各区域的土地利用,从本市实际出发,结合土地利用现状,预测发展趋势,根据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进步条件,按照土地利用的相似性、差异性、土地利用的任务、目标和方向,采用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用聚类分析法得出定量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用定性分析结果进行调整,最后得出综合分区方案。

第二十六条 土地利用分区的级别和含义。本市土地利用分区的等级系统为三级,即土地利用区、土地利用亚区和土地利用片。土地利用区反映土地利用宏观背景及开发利用战略目标的差异。土地利用亚区反映区内的高等级土地类型组合及具体土地利用方向的差异。土地利用片反映亚区内中低级土地类型组合及具体土地利用方向的差异。

第二十七条土地利用分区方案:西安市土地利用共分为2个土地利用区、5个土地利用亚区和12个土地利用片。

Ⅰ 秦岭山地、骊山丘陵土地利用区

Ⅰ(1)秦岭山地水源涵养、自然保护、林、矿、旅游土地利用亚区

Ⅰ(2)骊山丘陵旅游、农、林、牧土地利用亚区

Ⅰ(3)河谷地粮、果、牧土地利用片

Ⅰ(4)黄土丘陵牧、果、粮土地利用片

Ⅰ(5)骊山自然风景旅游土地利用片 Ⅱ渭河平原土地利用区

Ⅱ(1)山前洪积扇、黄土台塬粮果土地利用亚区

Ⅱ①东部台塬旱作农业土地利用片

Ⅱ②骊山——代王旅游、果、粮土地利用片 Ⅱ③中部台塬粮果土地利用片

Ⅱ④周至—户县山前洪积扇果、粮、旅游土地利用片

Ⅱ⑤西部台塬旱作农业土地利用片

Ⅱ(2)中心城市土地利用亚区

Ⅱ①中心市区(建成区)土地利用片

Ⅱ②外围工业组团、城郊农业土地利用片

Ⅱ(3)平原粮果土地利用业区

Ⅱ①西部粮、油、果土地利用片

Ⅱ②东部粮、棉、果土地利用片 第二十八条 分区土地利用方针。

1.秦岭山地、骊山丘陵土地利用区:本区包括秦岭山地和骊山丘陵,含蒲田、长安、户县、周至、临潼4县1区的52个乡镇。总面积为552409.38公顷(828.61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54.65%。其中林地面积392087.34公顷(588.13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94,42%;牧草地10978.60公顷(16.47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的82.74%。本区人口48096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34%,人口密度仅87人/平方公里。本区既是全市林产品、林副产品的主要产地,又是全市主要的水源地,还是多种珍稀动植物、矿产的集中分布地和众多风景名胜区所在地。由于山区交通不便,开发利用程度低,经济比较落后,部分山区属贫困地区。有些地方由于长期不合理的砍伐和开早以及采矿等,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因此,木区土地开发利用应将保护、开发与治理相结合,并以保护、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

2.渭河平原土地利用区。本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含城三区、郊三区、阎良区、高陵县全部和临潼区、蓝田县、长安县、户县、周至县平原部分的178个乡镇办。总面积为458392.37公顷(687.5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45.35%。其中耕地面积297860.82公顷(446.79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6.46%,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70144.51公顷(105.22万亩),占全市该类用地的78.42%,交通用地面积10733.51公顷(16.10万亩),占全市交通用地的83.23%。总人口572084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7.36%,其中非农业人口240多万,占全市非农业人口的93.00%。本区人口密集,城镇密度高,是本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文旅游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也是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经济、文化活动最集中的地区。全区非农业人口、非农业生产及非农占地比重高,交通、商贸、科教、旅游业发达,工农业生产条件好,生产力水平高,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环绕市区的城郊型农业模式。但本区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低,水资源较缺乏,城镇附近工业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土地利用的集约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该区土地利用方向是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市区应加速旧城改造,降低密度,发展商贸、旅游、信息等第三产业;近郊“退二进三”,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强老工业区的改造和提高,发展新组团和工业园区;近郊区应以发展城郊型农业为主,同时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远郊发展粮、棉、油、菜为主的高效、生态农业,并加强卫星城镇建设,疏散部分工业,成组布置集团型企业,提高聚集效益。具体措施是强化城市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建立和完善土地市场,严禁非法土地交易和破坏土地的行为;加强土地意识教育,使节约每寸土地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满足市场需求。第六章 基本农田保护

第二十九条 根据省土地局下达的指导性保护指标,结合本市耕地资源供需实际,确定到2010年,全市划入基木农田保护区的基本农田为300000公顷(450.00万亩)(见附表4)。

第三十条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1.交通建设项目。

(1)铁路建设:建设西安至安康、西安枢纽〔包括南环线、新丰编组站扩建新丰镇至钟家村复线、西康线引入枢纽)、陇海客运专线、北环线4大工程,规划用地1070.33公顷,其中占用耕地856.26公顷。

(2)公路建设:至2000年前,建设西安至蓝田、西安至阎良、310国道的临渲至渭南、西安市北郊过境线、临潼至兵马俑5条高等级公路。新建西安至柞水、西安至高陵一级公路2条,改建一般级公路7条,共需新占土地495.44公顷,其中占用耕地约346.81公顷。至2010年前,改建一般级公路12条,新建西安市东南出入口道路、武屯至零口,高桥至秦渡3条一般级公路,改建一般级公路7条,占地624公顷,其中占用耕地436.81公顷。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黑河引水工程:占地400公顷,其中占用耕地209.60公顷。

(2)为缓解市交通,建设西安高架快速干道路、西安市三环路、绕城高速公路南路、二环路二期工程,共需占地532.69公顷,其中占用耕地372.87公顷。

(3)天然气城市气化工厂程、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集中供热工程、电力网改造工程,共需占地23.80公顷,其中占用耕地16.67公顷。3.保护工程。

(1)设立城市饮水水源保护区。对我市浐、灞、沣、渭滨、西北郊(沙河滩)、东北郊(段村)等水源地划定保护区进行严格保护,其中一级保护区占地54.93公顷,二级保护区占地3722.60公顷,监控区占地510.30公顷,其中占用耕地35.38公顷。(2)文物保护用地。对我市列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的332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加强保护,特别是要对丰镐、阿房宫、汉长安城、大明宫四大遗址切实进行保护。四大遗址重点保护范围面积约18.7平方公里,一般保护范围面积约78.40平方公里。为保护,共需征用耕地200公顷。

4.开发区建设。为了发展西安科技、商贸、旅游三大主导产业,振兴西安经济,加快西安高新技术、酉安经济、西安曲江旅游度假、西安浐河综合、西安临潼旅游商贸五大开发区的建设。以上规划占地面积4064.00公顷,其中征用耕地3632.90公顷。第七章 实施规划措施

第三十一条 加强规划领导,实行目标管理:本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就具有法律效力,其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主要指标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必须严格执行,并实行严格的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度。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规划实施管理对策的研究,适时开展规划实施管理技术培训,改进规划管理技术手段,使规划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十二条 健全规划立法、严格规划管理。根据国家和陕西省有关法规,尽快制订出《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细则》,从法律上明确建立规划公示制度,强化项目顶审和城镇规模审核管理,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强化规划执法监督查处制度。逐步建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土地规划动态监测制度,加强对L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严肃查处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破坏耕地的行为,对构成犯罪的,要按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用地审批管理。按照对农用地和非农用地实行严格用途管制的要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对建设项目用地进行预审,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农用地转为建没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不符合规划用途的,不得转用。

第三十四条 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强化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合理编制土地利用计划。士地利用计划,经审批下达,必须严格执行。刘未列入土地利用计划,或未取得用地计划指标的用地项目,不得 批准用地。

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工作,结合农业现代示范园区建设、中低产耕地改造,以及旧村改造,做好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在提高耕地质量同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第三十五条 严格执行对城镇用地规模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城市、村镇用地规模。城市、村镇建设用地应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加强闲置土地的利用力度。不占或尽量少占农用地,逐步实现土地利用外延发展向内涵挖潜转变。城市和村镇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范围。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一致时,应在已经批准的规模和范围内审批用地。

第三十六条 建立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采取措施,实行耕地占补挂钩的政策。占用耕地的,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尾与减少耕地数量相当的耕地。本地区资源不足的,应上缴市相应的耕地开垦费,由市上统一组织异地开发补充耕地。

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减少基本农田,并逐步建立基本农田地力保持和环境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实行领导负责制,将耕地保护土作作为政府工作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三十七条 强化规划审批制度。坚持自上而下、逐级审批的原则。在广泛吸取社会公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规划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上级土地管理部门组织评审合格后,报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再逐级上报新土地法规定的有审批权的政府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执行过程中,确需做凋整的,必须报经原批准部门批准,否则不得改变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与此相关的部门规划和行业规划,应以本规划内容及时进行修订,并保持一致。

第三十九条 本规划的文本与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四十条 本规划由西安市土地管理部门负责执行实施责任,并负责解释。

西安城市商圈调查 篇6

一、钟楼商圈

作为西安市旧城中心的核心商圈, 钟楼商圈的历史悠久, 同时也是未来西安的商贸及其旅游服务的集聚地。钟楼商圈商业密集度极高, 商业店铺林立。东, 南, 西, 北四条商业街各具特色。作为钟楼商圈最具特色的商业形式便是步行街,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骡马市步行街和北院门步行街。商业步行街的成功与否与商业建筑的群体空间布局关系, 街区尺度, 场所需求以及街区特色等紧密相关。以下从多方面对骡马市和北院门步行街进行深入剖析与研究。

(一) 骡马市步行街

骡马市步行街东连东木头市, 北连东大街, 距离约600米。骡马市的商业街长度基本符合人们逛街休闲的娱乐范围。商业在骡马市这片长方的地带里纵向分布, 立体开发既解决了市中心的土地资源稀缺的问题, 又同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1) 总平面布局:骡马市步行街以兴正元广场为核心布局, 步行街为南北方向。大概形成3种商业形式。分别是中心广场, 兴正元广场和沿街店铺。2) 功能定位:大跨度空间的百货商场在北部区域, 民俗类展演商业布局在中部区域, 小空间的精品小店布局和休闲商业布局在南部区域。3) 成功之处:a.商业街内有风格多样, 功能丰富的各大特色商业类型。欧洲风情街内可以体验欧美风情, 骡马市主街内亦可体验大唐风情, 将骡马市步行街打造为国际性的商业综合区。b.骡马市步行街的建筑造型结合地域特色, 有仿唐式建筑特色, 在屋檐处做了特殊处理, 建筑立面的颜色也采用了青灰色调, 也是结合周边环境的做法。c.骡马市步行街中, 路灯, 照明设施, 休息平台, 广告牌等均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 借以显现骡马市步行街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一些雕塑、小品、喷泉等使其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4) 存在问题:a.一些商业街广场设计缺乏人性化, 缺少遮阳措施和休息座椅。b.交通混乱。c.餐饮分布混乱:在干道上的餐饮部分都间隙的分布于商业店面旁边, 不易寻找。d.商业业态混乱, 布局缺乏合理规划。

(二) 北院门步行街

北院门商业步行街历史上是回民聚居地。它, 南边是西大街, 北侧为西华门大街, 长约600米, 宽约20米。商业街的民族特色和文化韵味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1) 历史街区保护:北院门历史文化街道沿街建筑风格为明清式, 步行街商业店铺林立, 经营种类涉及到特色小吃, 地方特产和民俗饰品等。文化传统韵味十足。铺地以青石砖为主, 古朴自然。今天的北院门, 以其清真饮食和独具特色的传统风俗而成为该区域商业的吸引点。这里汇聚了各种地方小吃, 特色民俗。商业保留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民俗遗产, 深受消费者喜爱。

2) 历史街区保护存在的问题:a.空间:缺少体现历史特色的城市街道家具, 休憩空间不足, 缺少广场绿地等, 交通拥挤, 基础设施不完善, 居住建筑布局杂乱, 环境状况亟待整治提高。b.文化:由于商业开发的需要, 主要经营饮食旅游等商业项目, 缺乏传统民俗文化的展示与继承氛围。这里俨然已经成为吃的天地, 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面前渐渐被忽视。

3) 商业开发:北院门商业步行街的主要居住者为回民, 是历代商家云集之地, 成为西安老城区一条著名的传统韵味十足的商业步行街。由于该商业街拥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样的商品, 吸引着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经常光顾, 是北院门整个历史街区中保留较完整连续的商业性街道。存在问题:空间:广告招牌设立总体感觉混乱, 无重点, 无明显的识别性, 过于分散, 色彩混乱, 面积过多, 破坏沿街立面形象。指示牌设置较为粗陋, 布置凌乱, 不同程度阻碍了对信息的传达效果。业态:缺少大型综合类商业类型, 大多以小家小户的家庭经营方式为主, 导致商业经营较为低端。

二、小寨商圈

高校林立的区位优势促使小寨商圈吸引了如百盛之类的主流百货店, 商圈氛围形成迅速。文教匙商业核心, 以学生经济、年轻消费为主。

(一) 区位

小寨商圈位于高校林立的南郊文化区。处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大兴善寺之间。小寨是长安路乃至城市轴线的一个重要节点, 西安市的经济文化副中心。商圈吸引力和辐射力极强。商圈交通通达性极好, 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南部的东西向人流疏散的主要道路。为疏散钟楼区域的交通以及分散钟楼区域的商业压力做出很大贡献。具有大量的人流, 交通流, 商业流, 区位优势明显。

(二) 地下空间的利用

地下空间功能上表现为:地下商业+地下停车+交通集散空间+其他+公共通道网络。但好又多广场, 飞炫广场, 长安百盛, 军人服务社等地下空间虽利用较为合理, 但是在相互连通, 紧密联系上作的不够。未能形成一个连续整体的地下空间利用系统。还是需要人行天桥来解决交通压力。

(三) 存在的问题

1) 建筑密度过大, 缺乏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公共绿地, 城市景观单一。其整体环境缺乏活力, 没有亲切感和力度。2) 临街商铺高低不齐, 占道经营现象十分普遍, 新建筑的无序混乱, 与周边环境缺乏协调, 即新建的高层建筑缺乏统一, 导致建筑面貌混乱, 也因层数及质量参差不齐, 城市景观缺乏整体感。更极度削弱了大兴善寺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凝聚力。临时建筑和违章建筑物十分多且缺乏规划, 沿街的围墙也极大的影响了视觉效果。3) 从小寨东西路来看, 虽然沿路的历史景点众多, 但其周边建筑及街道家具缺乏地域特色, 未能结合利用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大兴善寺的历史特色来进行规划, 反而削弱了大兴善寺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凝聚力。

摘要:本文主要从西安的两大商圈的特色及优势与不足来研究商圈的经营及环境营造模式, 也为西安的其他商圈甚至是其他城市的商圈规划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学习的经验。

关键词:商圈,钟楼,小寨

参考文献

[1]李春雪.北京市城市商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营管理者, 2012.

[2]伊娜.现代城市商圈建设发展思路分析.商业时代, 2012.

[3]杨殿钟.西安概览.西安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幼儿园园长教育学习心得下一篇:年县级对疫情防控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