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试卷分析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三数学试卷分析(精选10篇)

高三数学试卷分析 篇1

庄德春

一、试题分析:

这次试卷题的难易设计从试卷卷面可以看出,各个题的难易普遍比较平和,本次试卷,能以大纲为本,以教材为基准,基本覆盖了平时所学的知识点,试卷不仅有基础题,也有一定的灵活性的题目,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实现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试卷注重了对学生思维能力,1题到6题,运算能力,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考查,7到12题,且难度也不大,在出题方面应该是一份很成功的试卷。对高三后期复习起到指导作用。

二、考试情况: 选择题

第1题,学生对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掌握不好。

第2题,对命题的否定形式掌握挺好,但是本质掌握不透彻。第4题,对于函数零点的判断依据记不住。

第5题,三角函数图像平移问题,X的系数忘了提出来。第9题,对于相性规划,求目标函数最值问题的掌握。第11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够,导数运算理解能力差。第12题,这个题得分率很低,反应出学生对周期函数的理解力还待有很大提高。填空题

第14题,这个题失分,反映出学生对最基本的不等式理解不够。

第16题,学生对于解三角形,以及二倍角公式掌握不熟练,正,余弦定理掌握不牢。解答题

第17题,第一问是直接套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公式,第二问是用裂相相消法求和,理解力差,计算差。总体得分还可以。第18题,考查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学生得分率不高,答题情况一般,主要是公式不熟练。第19到第20题,几乎没怎么得分,一个是能力不行,再就是没有时间做。

三、存在问题: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一些易得分的题也出现失分现象,对所学知识不能熟练运用,对知识的掌握也不是很灵活,造成容易的失分难的攻不下的两难状况。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很差。

四、改进意见:

高三数学试卷分析 篇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高三统考采用的网上阅卷, 也更加细致和精确的给出了学校、班级中每个小题、每个学生的得分情况等大量的数据, 以及收集同一个题目中的各种错误答案或不同的解法, 统一分发到老师的手中。但是在实际教师的讲评过程中, 可能并没有关注或充分研究这些提供给我们的信息, 导致在教学中的“高耗低效”。如果我们能够对这些信息作好客观准确的分析, 并针对性地用于改进后续教学, 定会使我们的教学更合理、更有效率。本文以常熟市2016 届高三调研测试的一道试题为例进行试题分析, 希望能对现在的高三教学有所启发。

二、试题的分析

1.试题呈现

应用题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是高考中的重点, 同时又是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往往读一遍题就匆匆列式计算, 并把做不对应用题归结为题都读不懂, 或是看懂题目花太久时间了, 计算的时候慌了就算错了。不少教师也认为应用题要靠学生的理解力, 看得懂题就会做, 在教学讲评过程中不够重视, 想通过大量的练习达到质的飞跃, 实际上往往效果不佳。那问题究竟出在哪?笔者希望通过数据的分析寻找解答。

题目

某山区外围有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型公路, 为进一步改善山区的交通现状, 计划修建一条连接两条公路的山区边界的直线型公路, 记两条相互垂直的公路为l1, l2, 山区边界曲线为C, 计划修建的公路为l, 如图所示, M, N为C的两个端点, 测得点M到l1, l2的距离分别为5 千米和40千米, 点N到l1, l2的距离分别为20千米和2.5千米, 以l1, l2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y轴,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 假设曲线C符合函数 (其中a, b为常数) 模型。

(1) 求a, b的值;

(2) 设公路l与曲线C相切于P点, P的横坐标为t。

(1) 请写出公路l长度的函数解析式f (t) ,

(2) 当t为何值时, 公路l的长度最短?求出最短长度。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方程的理解运用, 导数几何意义、运用导数求函数最值及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本次考试采用网上阅卷, 两位老师双批一个题目, 若在误差分数之内则取平均分;若在误差之外, 则由阅卷组长仲裁给分, 故分数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学生答题概况及分析

本题全校平均得分8.43 (满分15 分) 难度系数为0.562, 其中第一问平均得分3.80 分 (满4 分) , 第二问 (1) 平均得分3.67 分 (满分5 分) 。第二问 (2) 平均得分0.96 分 (满分6分) 。

考生总数为735 人, 具体各分数人数如下表:

对上表数据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掌握如下学情。

(1) 对于坐标代入, 运算方程组这样的基本问题绝大部分学生能顺利解决。

第一问得满分人数为675, 占考生总数的91.84%, 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此问题的解决掌握得很好, 也表明对该类问题的教学是成功的;得分在2-3 分的有39 人, 占考生总数的5.3%, 这部分学生正确得到了关于a、b的方程组, 但计算出错了, 表明少数学生对方程组的计算还不过关;得分小于或等于2 分 (含0 分) 的有21 人, 占考生总数的2.86%, 这部分学生大都空白未做, 对本题作放弃处理, 查阅试卷后发现, 大部分为体育艺术类考生.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解题心理有问题, 遇到应用题时有恐惧心理, 认为这样的题目都不一定看得懂, 肯定得不到分, 于是就放弃了;另一方面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找到了方向, 这21 位学生应是我们对该类问题进行后续教学的重点对象, 要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解题观点, 要敢于去探讨、研究, 不轻易放弃, 通过平时对题目的钻研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和解题信心。

(2) 对导数的应用和求值计算问题学生呈现三个层次。第二问求公路l的长度的最小值, 重点考查将学生区分为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得9-11 分的人数为75, 占考生总数的10.2%, 这些同学主要采用参考答案给出的方法或思路进行求解, 还有部分同学利用均值不等式取g (t) 的最小值。较少部分同学在规范表达或计算上还有一些小问题导致1-2 分的失分。如漏写定义域, 书写求导过程不严谨, 没有将建模结果回归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二层次, 得5-8 分的人数为497, 占67.62%, 这部分同学能根据题目条件写出f (t) 表达式, 但是在求解最小值上半途而废。出现的问题有: (1) 少数同学不会求导, 写出表达式后就放弃了 (2) 大部分同学会求导, 但是求导过程中运算错误;

第三层次, 得0-2 分的人数为163, 占22.18%, 这个比例是比较大的, 反映出有小部分的同学在对应用题的理解、分析、转化上没有办法、束手无策。分析原因, 一部分同学是同学绝大部分第一问是得满分的, 应该是具备基本知识的, 不过对高中数学知识与信息的整合能力还比较欠缺, 对有一直接放弃的, 他们对应用题有存有恐惧心理, 只要图形以前没怎么遇到过, 或是图形比较复杂, 就会觉得做了也做不出, 还不如想把时间放在其他题目上;一部分同学进行了尝试, 但是在切线的设与求解过程中不够熟悉, 理不清思路。这些定综合性的问题难以解决, 这也给我们提示, 在后面的复习中要重点关注这些同学, 同时对此类问题的解决要做好思路探索、方法提炼和恰当训练。

3.对应用题复习教学的建议

(1) 解应用题时要让学生体会建模的思维过程

针对上述第三层次的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呈现建模的的思维过程。

笔者在校内、校与校间的听课中发现, 对应用题的讲解, 大部分老师是把重点放在解模上, 对审题建模的过程往往一笔带过, 觉得学生已经先做过了, 为了节省时间不需要再讲了。有时遇到情境比较复杂的, 就首先给学生“清除障碍”, 把问题中的关键字、词、句进行重点分析, 甚至帮学生把变量设好。诚然这样做能使学生能清晰地看清问题中的量及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在解题时也不容易犯错误, 但是老师如此包办任务就导致学生在分析、理解题目上产生依赖性, 缺少自觉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至于在考试时会跌倒在建模这一环节。因此, 笔者认为解应用题应让学生自己进入到问题情境中去, 逐字逐句读题目, 联系生活懂题意, 再联想相关的概念、定理、公式等数学知识, 寻找出变量及变量间的关系, 教师要给学生时间进行分析、整理、交流、抽象、提炼, 让学生亲身经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如此经常练习学生就不会再害怕恐惧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给予适当的引导, 但应注意教师只是组织者, 学生才是主角。

(2) 解模要注意方法的积累和细致的运算

对于上述第一、二层次的学生, 问题出现在建模后的解模过程中。

主要原因是对目标函数的处理缺少方法或计算出错。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 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对题目解答后进行反思总结, 整理提炼出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 例如各种类型的函数如何求其最值, 对于二元问题的处理策略等等;另一方面, 由于应用题受实际情况的限制, 数据往往较大或较繁, 例如本题中出现这一形式的求导, 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计算时应心态平稳, 切不可有烦躁情绪, 要耐心细致地计算, 并适时地回头检查是否有计算错误,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 对学生解应用题中各环节的细节作针对性指导

对于能较好完成应用题的建模与解模过程, 但是无法得到满分的学生, 应在解题各环节的细微处作针对性指导。

学生在解题时为了追求速度, 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的东西, 如漏写函数的定义域, 书写求导过程不严谨, 没有将建模结果回归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导致会而不全, 不能得到满分, 是非常可惜的, 这种情况往往与平时做题不细致有关。因此, 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首先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对题目从头至尾认真审读, 审题干、审材料、审条件、审答项、审说明和要求, 关键性字句要字斟句酌, 切不可草率行事, 否则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越是似曾相识的所谓“熟题”越要谨慎缜密地审题。其次做题步骤要力求准确、规范、完整、清晰, 平时做题时就应该按要求该写的写上、该划的划上, 切忌眼高手低, 一看题目差不多就放过去, 在考试时就很难做完满、规范。罗增儒在中学数学解题的理论与实践中说, 解题不仅仅是规则的简单重复或操作的生硬执行, 而是对方法的继续熟练, 对概念的继续学习。我们要求学生重视细节, 并不是为了得满分或不失分, 而是要让学生从这些细节中体会解题的严谨, “为什么一定要加这一步?“”不加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当学生能自己回答这些问题了, 那么我们的细节指导就真的成功了。

三、一点感想

以上是笔者对该试题作的粗浅分析, 是基于事实与数据得出的论断。教育对数据的使用才刚刚起步, 教育的数据时代即将来临, 通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以及数据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 我们会有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 这样的研究方法, 将会对我们的教育产生巨大变革。正如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对“大数据分析”这样评价:“这是一场革命, 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 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 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将来我们的教育教学该是怎样的, 我们目前还不清楚, 但我们不应只做看客, 我们要有整合教学数据的能力, 要有探索数据背后的价值和制定精确行动纲领的能力, 要有进行精确快速实时行动的能力, 我们应努力做一个创新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1]罗增儒.《中学数学解题的理论与实践》.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8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

高三政治试卷讲评有效性分析 篇3

[关键词]高三政治试卷讲评存在问题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094

高考是一种人才选拔性考试,突出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这就对学生平时的学习尤其是高三总复习阶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复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师经常采用周考、月考及省市县模拟考试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中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点,为今后调整教学方向和提高教学侧重点提供依据。政治试卷讲评是政治考试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对学生已有知识的迁移、整合和提升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学生高考的成败。所以,试卷讲评是高三政治复习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广大高中政治教师的重视。

一、当前高三政治试卷讲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三政治试卷讲评的效率问题历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它具有其他学科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有自己的特点。综合来看,当前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讲评课效率低下。高三时期各种考试比较频繁,许多学生面对这么多的考试已经有些麻木甚至产生应付了事或厌烦的情绪。教师面对监考、改卷、质量分析、做题、备课等工作,也感到“压力山大”。这样就容易使政治教师在试卷讲评时选择轻松的方式——念答案,而学生则会手忙脚乱地记答案,于是就出现“考了、讲了”但学生却收获不大的状况。

2.学生主体积极性不高。高三政治总复习尤其是试卷讲评不同于新课讲授,新课的内容能联系实际讲得生动些,但试卷讲评因为一方面其中的知识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另一方面讲评时间有限、讲评内容多,因此许多政治教师就“填鸭式”地满堂灌,缺乏师生互动和交流。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有时连思考、提问的机会都没有。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消失殆尽,有的学生甚至遇到试卷讲评就趴在桌上睡觉或做其他事情,这样的课堂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3.教师引导针对性不强。考试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讲评的功能则在于查缺补漏和巩固提高。然而有些政治教师在试卷讲评时只是问学生哪些题目不懂,较多学生反映哪题不懂就只讲哪题,这

的理解全部融入课件中。教师就像电影中的配音演员,边点鼠标边解释。课堂上教师讲得起劲,学生听得新奇,下课后再问学生,学生什么都没记住,课堂效率可见一斑。究其原因,一是我们颠倒了主角与配角的关系,教师把自己看做是课堂的主角,将学生放在配角位置,从而造成定位偏差。难点是学生觉得难掌握的知识,而不是教师觉得难的知识。缺少了对学生已有水平的考虑,讲的课只能是隔靴搔痒,学生懂的不讲也懂,学生不懂的讲了还是不懂。课堂效率低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教师预先准备课件造成应变机制缺失,加上有些教师随机应变能力不高,课堂上如果出现超出教师预期的情况就会措手不及。不给学生解释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逐渐消失,变得不会学习、不善思考。

在政治课教学中,可以采取“学案式学习”的方法,即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编制高质量的教学案,课前让学生预习,并将疑问写下来。一般情况下,学生觉得难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批阅教学案来明确,教师在课前还要深入学生了解情况,听取学生反映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然后带着对学生的了解走进课堂。教师还要随时关注在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集思广益。学生的解释权得到尊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体会到学习的快感,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4.归纳权——结论交给学生归纳

传统的政治课堂上,出于应试的需要,往往是“教师划条条、学生背条条、考后全忘掉”。教师将知识问题化,问题要点化,每个问题要求学生标上编号,教学变成了简单的罗列和归纳,并让学生照单全收,至于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之间有什么样的过程,一概忽略。而对于学生,则要求一字不差地记住结论,应付考试。表面上看,这样的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明白,师生“合作共赢”,效率很高。殊不知,这样是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机器。学生不经自己的思考,全盘接受,变得盲从,不会推理,平时练过的题目都会做,遇到变换了角度或者材料的题目就傻了眼。这样的教学,能力培养岂不是一句空话?

顺应新课程倡导的 “自主、合作、探究”理念,我们在教学时不必急于将结论告诉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充分预设背景,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根据课堂实际,将设问层层分解成学生更易接受的问题,再通过适当的推理、引导,最终让学生归纳出结论、提炼出观点。整个过程学生全程参与,开动了脑筋,有些结论甚至要“殚精竭虑”才能得来,因此学生理解得更深,记忆得更牢,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高三数学试卷分析 篇4

刘 燕

一、数学试卷分析:

1、对命题的整体评价:

本次试卷考查的范围是高考的全部内容,满分150,共有三个大题,时间120分钟,高考试卷难易度。试卷的题型着眼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及综合分析理解能力。整份试卷难度较高,但没有偏、怪题,在选题和确定测试重点上都认真贯彻了“注重基础,突出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培养能力”的命题原则,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2、本试卷选择题共12道题,填空题4道题,解答题6道题,是高考题型。

(一)考查的知识点有:高中数学所有考试内容,考查全面题型符合教学大纲和高考要求。

(二)考查能力点有:对概念、公式的理解、记忆、灵活运用能力等等。如理解能力、绘图能力、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等基本技能;及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等。

选择填空难度较高,叙述题难易适中。

3、本次考试最高分74分,最低分15分,平均分29分,参加考试的学生共7人。

二、学生答题错误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在选择题和填空题得分较少,叙述题解答状况一般,个别较好,导致大部分学生得分较低。

从卷面上可以看出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存在下列的几个问题:

(一)在教的方面:

1、对于基础知识讲解后,对学生要求检查不够严格。

2、练习和应用强调不够。

3、内容多,任务重,学生基础差推动进度难,刚刚讲完一轮没有进行综合训练,所以提高能力训练不到位。

(二)在学的方面:

1、解题不规范,学生计算能力差,几乎所有学生在计算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现象。中等偏下的学生中计算失分率更大。个别学困生可以说就不会计算。由此可见,我们在这方面还极为欠缺。

2、反复强调的题目学生拿不到分,本次考题中有部分为平时教学中反复强调的题目,但还有大部分学生拿不到分,分析其原因是这部分学生课上听讲吃力,解答综合性题的能力欠缺,这与平时不爱思考有关。

3、多数学生懒惰,思想懒,行为懒,不爱动笔。这也是计算能力差的一个原因。

三、今后的教学措施: 在今后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文科生教师我着重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本次学生之所以没有考得好成绩,就是因为没有学习兴趣,平时学习习惯不好。所以老师要多谈心鼓励、适当个别指导。

2.加强双基训练: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解决课堂上的基础问题,同时在课后对不懂问题予以解决。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提问、鼓励,课后多检查个别指导等‘

3.对重点知识要点要多重复,重要题型勤反复,加大检查力度。例如一类题多练习几遍,对尖子生定期检查指导。

4.数学能力的培养: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适当增加能力题目的训练,增强学生处理

问题的能力。

5.加强课堂管理:从本次考试来看,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课,导致知识掌握不到位,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失分。所以加强课堂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高三期中考试作文试卷分析 篇5

一、审题立意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生活在别处。——[法]兰波 此心安处是吾乡。——[宋]苏轼

第一则材料: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露从今夜白”,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对故乡的偏爱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情感。

第二则材料:生活在别处。——[法]兰波

“别处”即意味着远方,意味着漂浮于现实以外的人生理想。人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生活可以说是残酷的;为了追求接近理想中的生活,我们过着候鸟般的生活,一路奔波,生活永远在别处。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此刻生活在家园之外,处于怀乡的怅惘、甚至焦灼之中。

第三则材料:此心安处是吾乡。——[宋]苏轼 “此心安处是吾乡”并非苏轼原创,是出自白居易语“无论天涯与海角,大抵心安即是家”意思是故乡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一种心灵的归属感。这句话强调豁达从容的内心可以超越处境变化,淡忘此乡、彼乡的影响。

统观三则材料,存在着如下三组对比:“故乡”与“别处”;“心安”与“不甘”;以及由故乡引申出的“当下”与“别处”。第一则材料侧重于思乡情结这一情感层面;第二则材料明显侧重价值追求层面;第三则则可以从浅显角度——只要从容豁达即可忘掉故乡和他乡的区别;也可以从精神层面:只要找到灵魂安放之所情感就可得到皈依。

从三者关系来看,第一则强调人思乡的情感,第二则强调人不安现状、勇于开拓的冲动;第三则给二者找到一个平衡点:无论在异乡,还是在故乡,可以隐喻为无论在当下还是在追求未来,只要从中得到归依感,就是正确的选择。

综合三则材料,可以有如下立意:

(1)勇于开拓而不忘本,才能真正获得心安(心灵归属感)。

(2)乡思不是退缩的理由,生活在别处不是忽略当下,我们要积极而从容生活。

(3)人永远处于怀乡与漂泊的挣扎之中,关键是明确什么是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4)不管在家还是离乡,人生注定是一场苦旅,所以要以随缘豁达的态度度过。当几则材料存在辩证关系时,如果能够综合立意,会把文章写得深刻、有思想。当然,只从一则材料或结合两则材料立意也可以。但是必须把三个材料当成一个语境来通关,不能把“生活在别处”写成一次外出经历,而应该写出其“离家”(摆脱现状)的冲动和理由;不能把“心安”断章取义为“心安理得”、“不做坏事”、“内心宁静”而应该写出心灵的认同感、归属感;不能把“月是故乡明”简单地写成身处故乡的亲切感,而应该是在与异乡的比较中写出对家乡的偏爱与不舍。

也可以结合两个任意材料:

1、3结合:心念故乡(文化之根、生存的证据),才能真正心安。

2、3结合:不必让乡土观念成为开拓的羁绊,听从心灵的呼唤;

1、2结合,人处于

怀乡情感与离家冲动挣扎之中。

但是,要想写得深刻、有思想最好能找出三则材料的关系,以整体思维驾驭材料,提炼观点。

二、存在问题

阅卷过程中,发现完全不切题的很少,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立意与材料“有关”却“不切合”。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谋篇能力有待提高。

议论文主要偷换概念、以例代证、语段之间缺少逻辑性、分析阐述不充分。

1、偷换概念

近一半的学生写得与材料若即若离,如:由故乡很美,偏离到追求美、追求宁静;故乡有父母,写成父爱、母爱、隔辈亲;怀乡与爱国相关,大谈爱国;把本文“此处”与“彼处”的关系写成“追求宁静”与“拒绝浮躁”的关系;由把“家”上升为“精神家园”(到这一步还说得过去),然后再由把精神家园等同于“良知”、“道德底线”等等。

2、以例代证:“分论点+名人事例”拼成一段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缺少对事例与分论点对应关系的阐述;在对例证的叙述缺少主次,不能根据需要安排详略。

3、段落之间缺少逻辑性:本次作文中,“心安需要„„;心安需要„„;心安需要„„”之类缺少同一标准切割的假并列结构有所减少。但是,段落之间逻辑性不强、具体段落与中心论点的关系紧密,甚至无联系。

4、缺少深入阐述:把某一则材料当成依据来举例,而不是阐释其内涵、成立的条件、之所以这样的深层原因。例如:写“此处心安是吾乡”,对何为心安,如何能在异乡心安等问题避而不谈。因为思考不深入导致持论武断:把走出故乡简单等同于驱逐利益,一棒子打死;把“心安”和“无为”之间划等号,再与高尚人格挂钩。

5、论证过程中对概念在材料中的特定含义关注不够:写给灵魂以栖居之地,没有关注,本组材料中的“安处”是在此处与彼处的安,没有在多种选择的背景下论证,让老师感觉与材料隔着一层。

选择写记叙文大约三分之一,但低幼化比较严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偏离主旨:例如,记录儿时乡村生活或叙述一次离乡经历,不同时空中对乡情理解没有通过细节或心理描写表现出来,于是,“月是故乡明”,写成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甚至写成了祖父、外祖父的人物传记。

情节构思能力差:缺少异乡经历,又没能力通过体味游子的心理来合理虚构,导致或胡编乱造,或将乡情写成少年生活,满足于对家乡风土人情的叙述。

详略不当:不能对离家前的感受与在他乡回望故乡的心理进行详写,却把笔墨大量用在异乡见闻上。

思想深度不够:多数学生只是用叙事的手法诠释材料1,对材料2中离家愿望(新奇、不甘心、不安分)、材料3(“不安”到“心安”的转化)都没有落实到叙述描写中来。

有一篇记叙文值得借鉴:一个学生假设一个海外游子的眼光来,“游子”从海外归来,看到魂牵梦萦的故乡已经在现代化大拆大建中面目全非,心生感慨:“原来当代出国潮,并不仅仅因为是国外物质条件好,更是因为心中柔软的那根弦断了,没有了根的记忆,华夏儿女的心往何处安放?”,最后呼吁“华夏儿女的游牧,经常诗意的返乡。”此文,“思乡”、“别处”、“心如何安放”巧妙结合起来,别具匠心;立足时代背景,视野宏阔,思想深刻。可惜,这样的好文章太少了。

三、教学建议

1、结构背后是思维,材料背后是思想,语言背后是积淀。我们不要只为了写作文而训练作文,满足于学生掌握议论文的框架结构,我通过审题立意、构思谋篇训练为支点,提高学生概念分析、比较分析、因果分析能力。

2、除整篇训练外,可以进行一些微格训练,例如针对同一材料,在证明不同观点时,如何删减,如何阐述,使学生体验如何把道理讲透。

高三二模数学科试卷质量分析 篇6

选择题与填空题具有题小量大、适度、全面考查的特点。呈现基础、全面、核心、人文、和谐的特征。试题简约、凝练、直击核心,留有恰当的思维、探究、应用、操作空间,有一定的综合度、开放度和创新度。呈现方式多样化,价值取向明确。

选择题是针对学生薄弱点设置干扰点,又适当设置提示项为学生灵活解题提供条件。选择题中的大多数题具有多种解法。为基础扎实、思维活跃的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快速灵活解题的平台。选择题这一题型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有其独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和评价功能。

填空题作为基本题型,与选择题共同肩负起基础、全面、核心、简约、和谐评价功能的同时,从解题过程看,已兼具解答题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更大的思维空间和开放度。关注填空题的命题特点及设计走向、分析解题思路、总结归纳常用的解法和技能很有必要。其功能是比较全面地、高效地对学生基本核心的学段学习目标进行考查,同时,由试题的立意、定位、取材、背景、问题设置、呈现方式共同蕴含的题感,渲染着一种氛围,学生的心理情绪和思维状态都会渐入佳境,为顺利完成解答题做好了准备。

第11题,常规题,难度小,学生得分率高。

第12小题,难度较小,只是部分学生粗心大意,把把-写成了,导致失分。

第13小题也是一道常规题,学生得分率较高。

第14题是一个归纳推理题,部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较差,把1+ + +…+﹤ 弄成了1+ + +…+﹤,反映出他们没有明确对应关系。

第15小题,常规题,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学生失分率较小。

文科的填空题都是一些基础题,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

第16题,第一问得分较高,考查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简单运用,个别学生计算错误,大部分为全分6分。第二小问考查分组组合法求数列和,部分学生与错位相减法和相混淆,且运算能力不太过关。结论错误本题平均可达9分左右。

第17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三角形面积公式、余弦定理,正确率较高。存在问题:①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记不清。②应用公式意识不强。③计算错误。

第18题,该题为立体几何,分为两小问,第①问线面垂直,学生解决方法基本为几何法。学生的完成情况良好,基本没什么问题。第②问二面角余弦值,解决办法为向量法。存在问题①面BEF法向量计算出错。②用公式计算二面角余弦时,计算出错。得分比较理想,平均得分8分左右。

第19题,本题综合考察了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知识点覆盖面较大,是一道设计比较好的题目。题目既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的计算关不过,失分较多,且部分学生解题不规范。

第20题解析几何题,本题主要考察椭圆的基本几何性质,椭圆与直线的关系等。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得分率约为8~9分,主要问题:第一问极少数学生将条件没有搞清,完不成解答。第二步解答上,部分学生列出条件,不能完整解答而失分。反映出学生在解析几何部分学生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在后面的复课中应强化训练。

第21题文科:第一问得分较高,绝大多数同学得到了5分。第二问,关于恒成立的不等式,主要是等价转化思想方法不熟练,同时导数的运算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过关。

理科:第一问基本不存在问题。第二问,几乎无人完全做对,问题是涉及参数的不等式问题,分类讨论的思想及运算存在问题。

几点建议:

1、重视课标和考纲,明确教学方向

首先备课工作做到每节课前四明确(1)明确考查的知识点;(2)明确那些知识是降低要求或不作要求的;(3)明确哪些知识是重点要求的;(4)明确数学能力的考查要求。分析研究新课改省市数学高考卷,弄清新高考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明确新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要求及范围,发现命题和考查规律,找出新高考的共同特征。

2、重视通性通法,全面复习突出重点

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考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使每一位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持续学习数学的能力。高考试题易、中、难按3:5:2命题,80~90%是中等题和容易题,只有基础打好了,做低、中档次的题目才会得心应手,做能力题才有保证而用好课本教材又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教材不仅是学习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蓝本,同时能力也是在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许多考题还是由课本的例题,习,题改编而成的。因此要充分发挥课本例题、习题的素材作用,要反复推敲,适当延伸和拓展,从中提炼通法,形成重点题型并纳入已有的知识网络中,这样,在解题时才能从记忆中寻找解题的途径,优化解题过程,融会贯通地掌握好基础知识。教学中要重视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将主要精力放在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强化解题规范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上,大部分学生才能更乐于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整体数学成绩。

3、优化练习,提高练习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讲评最好能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②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③本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④学生答题中有哪些典型错误?哪些属于知识上、逻辑上、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原因?教师自己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何调整复习策略,掌握应试技巧, 提高心理素质,使复习更有重点、有针对性。

4、重视细节,规范书写

高三数学试卷分析 篇7

一、课前准备

作为教师要对全批改好的试卷进行统计、分析, 为课堂讲评提供充足的依据。提前分发全批改好的试卷给学生, 让学生先进行试卷的订正后再进行讲评, 使课堂讲评更具有互动性、针对性与实效性。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的掌握, 如果是靠自己思考、自己悟出而得来的, 那么对他们来说知识就会掌握得比较好。如果是教师教的, 对他来说还会有一个转化和理解的过程。所以提前分发改完的试卷, 让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后进行试卷的订正, 这样学生在教师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就能与教师产生互动性。教师也能在讲解过程中突出重难点, 重点讲评学生还存在比较模糊认识的问题, 学生听讲也会格外认真。这样, 也可以使教师的讲评更具有针对性。

二、课上要求

(1) 新课标下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 要遵循以下的教学原则。 (1) 针对性原则。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课前所做的分析报告与学生自己订正情况再进行具体分析, 做到详略得当, 有的放矢。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 而有些试题则要做仔细认真地剖析。对学生自己订正有困难的题目, 可以进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共同分析探究, 应尽量提供给学生自己总结、自行讲评的机会。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汇编错题集, 对错题进行再练习, 这样会起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 (2) 差异性原则, 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有差异, 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 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 也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鼓励和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讲评时也要分层次。 (3) 新颖性原则。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穿插在高三复习课中, 因此评讲内容决不应是原有形式的简单重复, 必须有所变化和创新。对于同一知识点应多层次、多方位加以解剖分析, 引申。同时还应把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以新的面貌呈现给学生, 以免产生厌学、不学的不良情绪, 从而通过讲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和灵活运用能力。

(2) 新课标下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 要讲究讲授的方法。 (1) 讲评时要创设变式,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所谓“变式”就是保持问题的本质属性, 不断地改变其组合形式。变式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 讲评试卷本身也应体现这一点。特别是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 它可以使本来枯燥无味的数学充满灵活性和趣味性, 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 消除传统讲评课的不足,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从而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果。 (2) 讲评要讲究激励性, 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要提出表扬, 鼓励其戒骄戒躁, 再接再厉;而对于成绩考得不理想的学生, 在讲评试卷过程中, 要尽量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他们, 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上存在的不足, 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重拾信心, 获取学习的动力与乐趣。 (3) 讲评要注重分析归类, 以达减负高效。教师在讲评时不能只按题号顺序讲评, 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的问题情景, 进行分析归类, 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这样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 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具体可以按三种方式归类。A.按知识点归类:就是把试卷上同一个知识点的题, 归在一起进行分析、讲评。这种归类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教师可以选择重点知识的典型题目进行分析讲评。B.归纳一般方法:有些数列本身并不是等差或等比数列, 但可以经过适当变形, 构造出一个新的数列为等差或等比数列, 从而利用这个数列求其通项公式。C.按错误类型归类:一般可以分为:概念理解不透或者知识点理解有错误的、数学建模错误的、思维定式负迁移的、审题不到位对于关键的字词句的理解有误、运算错误等。这些错误的造成并不是孤立的, 彼此也是有联系的, 通过归类, 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从而可以少犯同样的错误。以上三种归类方法不是彼此孤立的, 是相互交叉渗透的。通过归类思想的练习, 学生就会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特别是第二轮复习至高考前, 每周要讲评的试卷至少有三套, 如果分别将不同试卷的同一类型题放在一起分析归纳评析, 那么很容易使学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有效避免“题海战术”, 从而达到减负高效的目的。

三、课后作业

讲评课后, 必须根据讲评试卷的反馈情况进行矫正补偿, 这是讲评课的延伸, 也是保证讲评课效果的必要环节。要求学生将错题全部整理在数学纠错本 (高三第一学期开始建立) 中, 以防再犯。先要求学生整理时把错误归类, 之后要求学生对每一道错题进行分析。中学生比较容易犯错的问题, 再精心设计一份针对性练习题, 作为讲评后的矫正补偿练习。

高三数学模拟试卷(三) 篇8

4.某高中共有学生2000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表,已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高二年级女生的概率是0.19,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64名学生,则在高三年级应抽取名学生.高一高二高三女生373mn男生377370p5.已知等差数列

17.(本小题满分14分)

要制作一个由同底圆锥和圆柱组成的储油罐(如图),设计要求:圆锥和圆柱的总高度和圆柱底面半径相等,都为r米.市场上,圆柱侧面用料单价为每平方米a元,圆锥侧面用料单价和圆柱底面用料单价分别是圆柱侧面用料单价的4倍和2倍.设圆锥母线和底面所成角

哲理故事

自我反省

人生最大的成就在于不断重建自己,使自己能知道如何生活。

夏朝的时候,一个背叛的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抵抗,结果伯启被打败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从此以后,伯启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饭,照顾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了。

提示:遇到失败或挫折,假如能像伯启这样,肯虚心地检讨自己,马上改正有缺失的地方,那么最后的成功,一定是属于你的。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4.某高中共有学生2000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表,已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高二年级女生的概率是0.19,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64名学生,则在高三年级应抽取名学生.高一高二高三女生373mn男生377370p5.已知等差数列

17.(本小题满分14分)

要制作一个由同底圆锥和圆柱组成的储油罐(如图),设计要求:圆锥和圆柱的总高度和圆柱底面半径相等,都为r米.市场上,圆柱侧面用料单价为每平方米a元,圆锥侧面用料单价和圆柱底面用料单价分别是圆柱侧面用料单价的4倍和2倍.设圆锥母线和底面所成角

哲理故事

自我反省

人生最大的成就在于不断重建自己,使自己能知道如何生活。

夏朝的时候,一个背叛的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抵抗,结果伯启被打败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从此以后,伯启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饭,照顾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了。

提示:遇到失败或挫折,假如能像伯启这样,肯虚心地检讨自己,马上改正有缺失的地方,那么最后的成功,一定是属于你的。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4.某高中共有学生2000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表,已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高二年级女生的概率是0.19,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64名学生,则在高三年级应抽取名学生.高一高二高三女生373mn男生377370p5.已知等差数列

17.(本小题满分14分)

要制作一个由同底圆锥和圆柱组成的储油罐(如图),设计要求:圆锥和圆柱的总高度和圆柱底面半径相等,都为r米.市场上,圆柱侧面用料单价为每平方米a元,圆锥侧面用料单价和圆柱底面用料单价分别是圆柱侧面用料单价的4倍和2倍.设圆锥母线和底面所成角

哲理故事

自我反省

人生最大的成就在于不断重建自己,使自己能知道如何生活。

夏朝的时候,一个背叛的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抵抗,结果伯启被打败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从此以后,伯启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饭,照顾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了。

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篇9

1、come up to sb朝某人走来

2、be surrounded by 被包围

3、be aware of 意识到

4、even if 即使

5、monitor n.监视器;监听器;监控器;班长vt.监控

6、patient n 病人

7、rescue v 营救

8、assist(sb)with/in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Please assist her in moving the furniture.请帮助她搬家具。

These tools can then assist you with problem resolution.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

9、robot n 机器人

Robotic adj.机器人的

10、no smaller than 不比… 小多少

11、Insect n 昆虫

12、army ant军蚁;行军蚁

13、in one’s path 在… 的路上

14、in case conj.万一;假使如果,假若…的话;免得,以防;以防万一也许,说不定,可能

15、currently adv.当前;一般地

16、explode vi.爆炸,爆发;激增vt.使爆炸;爆炸;推翻

17、evolution n.演变;进化论;进展

18、generation n.一代;产生;一代人;

19、serve as担任…,充当…;起…的作用 20、generalpurpose adj.通用的,万能的

21、capable of有…能力的;可…的

22、process vt.处理;加工

n.过程,进行;方法,步骤;作用;程序;推移 vi.列队前进

adj.经过特殊加工(或处理)的

23、mice n.老鼠(mouse的复数)

24、creator n 创造者 词根:create vt.create 创造,创作;造成 adj.creative 创造性的

adv.creatively 创造性地;有创造力地

n.creature 动物,生物;人;创造物creation 创造,创作;创作物,产物

creativity 创造力;创造性creationism 特别创造说;创造宇宙说creativeness 创造性;才思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篇10

命题意图:

本次月考是高三的第一月考,本年级教师自行命题。试卷难度适中,注重考察学生对于课本及资料的重视程度和掌握情况,以高考题型为模式,结合学生的课外语文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为了规范学生书写,答题卡套用高考答题卡。

本次月考试卷共由七个板块构成,即:一.语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二.社科文阅读:三.文言文阅读;四.文言文翻译和古诗词鉴赏;五.散文阅读;六.语言的理解和综合运用;七.命题作文。七道大题,分为客观性试题,即第一卷,总分30分;主观性试题,即第二卷,总分120分。具体分析:

一:语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第1题,考查字音的识记,多为易错字。此题是资料第六单元检测题第一题原题,但学生得分率很低,说明学生对资料的重视程度不够。

第2题,考查意向为“成语运用”,应该多角度辨析,即成语的意义、适用对象和范围、。感情色彩、使用习惯等,但学生对成语把握不准,如韬光养晦,这个成语指人,使用对象和范围错了;炙手可热是贬义词,感情色彩错了;而登堂入室好多学生望文生义。

第3题,考查意向为“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个题是2010年冬季会考题原题,学生存在的问题有:①对语境的理解能力差,不能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辨析病句的错误类型;②对《考纲》规定的常见病句类型掌握不准确;③基础知识尚存欠缺,如对所给例句不能做准确的语法分析,不能读懂表情达意明确的语句;④还没有对此点进行系统的复习,还没有反复练习。

第4题,考查意向为语言表达连贯。这类题排序内容由总到分,注意小范围句间勾连。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此题学生因做题方法不当而丢分较多。

二:社科类文章阅读。

本题共有3道小题。考查意向依次为 “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的信息”,“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此题的得分率相对可以,这说明在社科文章阅读方面,我们的学生还是比较理想的,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解题技巧。不理想的是第5题,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出错,是因为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不能遵守阅读的黄金原则,即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个别人由于审题不认真不仔细(题干要求选择不准确的一项),导致错误。

三.文言文阅读:

重点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词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理解文章大意并归 纳内容要点,注重考查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第8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根据语境使用代入法即可辨析“宠”释为“宠爱” 是错误的;第9题、第10题需对文本把握的基础上筛选信息,学生易错。四.文言语句翻译、诗歌鉴赏和古代名篇名句默写:

第11题文言语句的翻译是课文原句,是教师重点强调的句子,考查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及多义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能按点翻译,意识较差,导致失分。另外在回归现代汉语习惯,通顺语句上仍缺乏灵活变通的能力。学生得分率特别低,说明学生平时的记诵存在严重问题。

第12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第(1)题考查考生对诗眼的把握,第(2)题重点考查考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第(1)题从“网”的有形和无形思考,联系诗歌的表达技巧思考作答;第(2)题把伤春(伤时)和诗人自身遭遇联系起来分析。但学生的作答差强人意,在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方面的失分则最多,主要为审题能力问题。

第13题全是高中课本的名句,要求默写的都是耳熟能详的诗文名句,难度不大。但得分较低,主要反映出学生记忆混乱及在背诵中不重视默写的偏漏,不填、张冠李戴以及别字错字都大量存在。

五.散文阅读:

选文《庄子的翅膀》与刚学过的《庄子:我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内容相通,重在把握庄子的思想,四个小题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有一定的难度。题目设计比较合理,是高考题型,四道主观题,在答案的组织上侧重于对学生综合概括能力的考查。主要问题有:①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不好,没有读懂文章大意,回答问题不是靠分析,而是照搬照抄,胡子眉毛一把抓,造成回答问题的要点不准确,不突出。②圈定的范围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或要点遗漏。③不根据对文章的理解随意回答。④答非所问,思路不对,方向错误。⑤不会根据分值分条作答,不会对文中要点进行整理,答案思路不清晰。⑥语言表达不规范不具有概括性和精练性。⑦不会迁移课本知识,“庄子的翅膀”指不慕名利、清心寡欲、崇尚自由的思想以及不屈服于权势、追求生命尊严的精神。六.语言的具体应用:

本题共设3道题,主要检测《考纲》规定的“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语言的得体连贯”。本题的命题材料选自2008高考题。本题存在很大问题:①我们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较差,在辨析病句时还能得分,在灵活应用的题中就不能得分,学习死板,缺乏灵活性;教学中重视辨析病句,忽视对病句的修改;②死读书,不能将大量的阅读实践,特别是从阅读中形成的语文素养灵活地运用到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③缺乏语言的概括能力,不熟悉压缩语段的常见题型及其特点和解题规律;④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进行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七.作文: 本题选择2011年山东卷作文题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题目虽然是命题作文,但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大题材、小题材都可以。考生可根据自我的生活体验,选择适合的角度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学生的审题出现了很大问题,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分数都在40—45这一分数段上。实这次作文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这世界需要你”,对学生审题最大的困难在于“„你‟是谁”?首先要把 “你”在行文中替换出来,对“你”的选择也展示了作者的思维高度,同时,选择了合适的“你”之后,文章成败的关键就成了这个世界为什么需要“你”,“你”的存在对这个世界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出题人的社会导向是呼唤我们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和群体存在的价值,每一个生命个体和群体也应该自尊、自爱,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是世界和谐的基础和根基。

这个题目非常利于学生关注现实,其中“你”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例如,有学生写“农民工”,关注农民工的做出的贡献,就是个很好的选择。再比如,“环卫工人”“记者”“护士”“教师”,都可以从其对社会的责任和存在的价值入手。当然,也可以是个体,如“打黑英雄”王立军,写他和他代表的人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利益的保护等;可以是古人,例如孔子,其思想延续至今的教化作用;也可以写身边具体的人,如学校门口收废品的老人,修自行车的大爷,食堂里的员工,宿舍里的管理员;可以是“对手”“敌人”甚至“坏人”,只要我吗说明白这个世界为什么需要“你”;或者笼统地讲“你”是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因为“你”的存在对你的亲人、家庭都是重要的;甚至可以劝导哪些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让他们意识到“这世界需要„你‟”。

有人说,写“这世界需要我”行不行?直接写“我”肯定不行,但是可以变化人称或者角度,例如,用“一封写给自己的信”的形式,就能巧妙地实现切题。再退一步,“你”是不是必须是人物呢?也不一定。因为它没有明确要求,所以你写一个事物也行,但是我们需要把这个事物拟人化。例如,“你”指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适合老百姓的精神食粮等,或者是“掌声”“微笑”“真情”等等。但是这样写起来难度较大。

还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学生不揣摩阅卷老师心理,不注意文体、结构,没有做到文质兼有。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细节问题,比如:错别字较多,特别是一些常用词语的错误率较高;书写较乱。

这次作文给我们的启发是:高考作文题与现实生活结合越来越紧密是个趋势,只有学生感悟生活、品位生活、关注现实,写文章才能游刃有余。关注生活一要关注生活的细节,力求生动;二是对生活要有感悟,力求深刻。绝不能简单地背诵素材。学生缺少的不是素材,而是生活,是体验生活的意识,理解生活的心灵,是描绘生活的才情。所以,应该用感悟生活来写。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对高考考试改革的必然要求。

下一阶段的备考方略

1、提升点:第一卷基础知识的限时训练量的积累还没有达到标准,学生由于手生而找不到做题的正确感觉,主观题的选择只凭干嚼,没有理性分析,相关知识的回忆、联想和迁移能力没有激发出来。

提升措施:增加第一卷的限时训练的次数,培养学生掌控时间的能力。做到立做立改立评,让错觉现形,纠正学生的思维错路。

2、提升点:第二卷中仍有一半学生在主观表述中想当然,不按题型规律走,出现了能正确理解文意、题意,但表达出的答案却没有按采分点走,从而丢失了分数自己也很委屈但就是不明就里。

提升措施:规范学生写的意识,写得规范、写得专业的意识,交给学生规范的答题结构、专用术语、常用格式,并要求学生死记活用。

3、提升点:在作文的基本模式已经掌握的前提下,文章的亮点不亮,50分以上的作文数量尚嫌不足,语言、构思的亮点不凸显。

提升措施:加大作文发展等绩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意识,亮点意识,每周一次的限时作文强化学生的写作情绪,达到见纸能写,一写就好,在深刻、文采、创新上下功夫。

上一篇:导学案设计的原则下一篇:中班教学展示周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