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概论》教学大纲(推荐10篇)
总 学 时:51学分:3理论学时:42实践学时:9适用专业:农村小学全科教师
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是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的内容分为三个部
分,第一部分讲授社会科学的定义、内涵,研究程序和方法;第二部分从纵向梳理社会科学发展简史;第三部分从横向概要介绍当代社会科学中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的分枝学科,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行政)管理学。
作为一门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学生开设的关于社会科学的概论课程,本课程的基
本目标如下:
第一,让学生对于社会科学这个领域及主修学科获得一个整体的认识,并对以下几个问
题有初步的了解:什么是社会科学,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社会科学,如何学习和研究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怎样发展的;
第二,让学生了解社会科学的构成及各分枝学科所要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了解各分
枝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三,通过这门概论课的讲授和学习,让学生扩展眼界,了解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作为总体的社会科学的知识、包括社会科学的定义及内涵、发展简史和方法;第二部分讲述当代社会科学中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的分枝学科,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行政)管理学。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科学的定义和学科范畴,明白学习社会科学导论的目的、方法和内容
教学重点:社会科学的定义
教学难点:社会科学的定义的理解,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提问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科学的定义和学科范畴
第二节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方法和内容
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本章思考题:
1、三个主要的知识领域重点各是什么?
第二章 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程序和方法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程序,步骤和方法教学重点:研究程序、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研究方法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科学一般的研究程序 第二节社会科学一般的研究方法 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理论、假设、文案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个案法等 本章思考题:
1、结合您感兴趣的一个社会问题,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通过文案法寻找相关信息。
第三章 社会科学发展简史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掌握社会科学的大致演变,理解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联系教学重点: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标志,每个时期的特点,各时期之间的联系。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内容
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20世纪的社会科学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本章思考题:
1、古希腊的社会科学有什么特点?
2、中世纪的社会科学有什么特点?
3、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科学有什么特点?
4、启蒙运动时期的社会科学有什么特点?
5、当代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什么特点?
第四章 社会学概要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学的定义,了解其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 教学重点:定义、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 教学难点:主要理论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案例、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定义和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节 主要理论 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社会学、结构功能论、冲突论、符号互动论 本章思考题:
1、尝试用三种主要社会学理论解释某种社会现象,如中国社会阶层状况、民族政策等。
第五章 政治学概要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政治学的定义,了解其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 教学重点:定义、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 教学难点:主要理论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案例、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定义和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节 主要理论 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题:
第六章 经济学概要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定义,了解其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 教学重点:定义、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 教学难点:主要理论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案例、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定义和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节 主要理论 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题:
第七章 管理学概要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管理学的定义,了解其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 教学重点:定义、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 教学难点:主要理论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案例、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定义和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节 主要理论 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题
三、学时分配
四、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期中采用开卷考,期末采用闭卷考。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折算为10、20、70。学生必须阅读老师推荐的参考书至少一本,写出读书笔记,才可以获得平时成绩;期中考试采取5分钟主题发言的形式进行;期末考试闭卷。
五、建议参考教材
彭新武.人文社会科学概论.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门课程所用教材来自王高潮主编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 总课时为32学时, 属于全理论考试课程。本次试卷分析对象为2012级 (三专) 冶金1班 (简称冶金1班) 、2012级 (三专) 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1、2班 (简称质检1、2班) 期末考试试卷134份, 其中, 冶金1班34份, 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1班53份, 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2班47份。3个班为平行教学班, 由1名教师统一讲授课程, 期末考试范围由大纲决定, 考试内容根据具体要求从题库抽取组合获得。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考试时长100分钟, 题型包括填空、判断、单选、简答和问答题。其中填空题10个, 每空1分, 共25分;判断题10个, 每题1分, 共10分;单选题10个, 每题2分, 共20分;简答题5个, 每题5分, 共25分;问答题1个, 共20分。
2. 研究方法。
所有试卷由一名教师统一批阅, 严格按照考前制定的评分标准和细则进行评阅, 阅卷过程中为减小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及保证公平性, 对试卷采取密封进行评阅。试卷评阅后选用简单易懂的Excel软件建立试卷分析和成绩统计模块[2], 录入班级、姓名、学号、课程、题号、分值等原始数据, 着重分析试卷难度、试题区分度和信度等重要指标[3]。
二、研究结果
1. 成绩分析。
从考试结果来看, 冶金1班、质检1、2班的平均分分别为70.21、71.17和78.53分;最高分分别为88、96和98分;最低分分别为32、17和29分。各班峰值分布分别在70—79分、70—79分和80—89分, 各班成绩分别呈现正偏态、负偏态和接近正态分布。
2. 试卷分析。
将各班试卷质量进行分析汇总, 各公式如下[4]:其中难度指标P1由该试题的通过率决定, 见公式1, 试卷总难度P见公式2;区分度D1通过鉴别指数法计算, 见公式3, 试卷总区分度D见公式4;信度R通过克朗巴赫系数计算, 见公式5。主要分析指标结果见表1-表3所示。
式中χ1表示该题的平均分值, χ2表示该题的满分值;
式中Ci表示各题的难度系数值, qi表示各题的满分值;
D1=PH-PL (3)
式中PH表示高分组 (即得分最高的27%) 被试在该题上的通过率,
PL表示低分组 (即得分最低的27%) 被试在该题上的通过率;
式中Di表示各题的区分度值, fi表示各题的满分值;
式中n表示试题数量, S2为每题的方差, Si2为总得分的方差。
三、结果讨论
1. 难度 (P) 。
本软件试卷难度分析评价标准为:P<0.50为难题, P在0.50-0.75为中等难题, P在0.75—0.80为难度适中题, P在0.80—0.90为较容易题, P>0.90为简单题。从3个班的总体情况来说, 平均难度P=0.7330, 试卷难度属于中等, 从试卷题型分析来看, 除开单选题, 主观题的难度要大于客观题, 体现在简答题和问答题的得分不高。举例来说, 虽然问答题只有一道, 但涉及三道小题, 考查的是重点章节中的重要内容, 每道题之间都有关联性, 所以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面比较广, 要学会融会贯通才能获得高分。比如问答题的第三小题, 本题是简答与问答题中得分率最少的一道题, 题目要求学生回答“高分子材料的一次、二次和三次结构”, 由于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性不太高, 虽然有安排讨论环节, 但被动学习下收效甚小, 再加上课时不多, 内容中有些命名相似容易造成混淆, 导致这一类知识很难被及时掌握。
2. 区分度 (D) 。
区分度是衡量题目质量的重要依据, 在编写试卷时起到筛选的作用。根据美国测量学家伊贝尔提出的区分度标准:D>0.40区分度很好, D在0.30—0.39区分度好, D在0.20—0.29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 D<0.19区分度不好应淘汰。3个班平均区分度D=0.3259, 处于区分度好的下限, 其中填空、单选、简答和问答题的D>0.30, 判断题的区分度最差, D仅有0.2407, 针对其考查点有必要进行内容或题型的修改。
3. 信度 (R) 。
信度代表试卷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能反映学生考试水平的真实性[5]。根据教育测量学理论的信度标准:R>0.5信度好, R>0.8信度很好。从本课程的这次考试情况来看, 3个班的信度值分别是0.73、0.75和0.79, 可以认为本次考试的成绩是基本真实可信的, 也反映了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
四、教学思考
考试不是学校的最终目的, 除了作为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一种凭证外, 仅作为学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的参考手段。试卷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帮助学生更好地汲取知识, 应当努力做到客观、真实, 有效, 切忌弄虚作假。通过对试卷进行分析, 得到了一些启发, 为以后的教书育人提供了一些思路。
1. 优化教学内容。
分析试卷中每个章节考查的情况, 针对性地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计划, 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尤其是占人数比例很高的低分值的考题内容, 教师应当在备课时多花心思, 在课堂上运用更丰富的教学手段, 尽可能让学生有更大兴趣投入到学习当中[6];有机会增加教师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 提高教学水平。
2. 增强师生互动。
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 课堂上适当减少教师教学时间, 让学生多参与集体讨论, 可以在课前布置课外作业, 让学生自己查资料, 课间让学生对布置的内容进行讲解、讨论, 充当一回“老师”的角色, 不但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谊、锻炼了胆量, 同时也使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 独立思考能力也随之增长。
3. 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和当前的学习内容, 考虑采用研究型教学, 指导学生查阅本课程相关的前沿动态的刊物,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 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开阔了眼界[7]。
4. 优化试卷结构。
试卷方面进一步完善试题库, 丰富考试题型, 根据历年的考试情况对考题的分值、各章节内容所占比例做出适当调整, 优化试卷结构。
参考文献
[1]吴承桢, 何丽华, 林立群, 等.试卷质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 2008, (3) .
[2]俞能福.成绩统计与试卷分析的Excel实现[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16 (5) .
[3]李莉娜, 邓丽英, 马丽莉.病理学试卷分析与教学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 (23) .
[4]王一任, 曾小敏, 王乐三, 等.《医学统计学》试卷分析与教学改革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1 (2) .
[5]赵珂.试卷质量指标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7 (4) .
[6]陈庚, 谢学林, 方琴, 等.高职院校《高炉炼铁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 2013, (5) .
关键词 高职院校;《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
《社会学概论》课程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既是社会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又因其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成为很多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目前我院的物业管理专业将《社会学概论》作为必修课程。对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来讲,《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包含概念和理论系统比较复杂,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差、求知欲较弱、学习急功近利等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高职更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与培养,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帮助学生适应迅息万变的社会。
对此,如何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改善《社会学概论》这种基础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会学、乐学、善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潜心的探索与实验。
一、一种教学理念——学生参与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满堂灌式”、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引起学界反思,尤其对高职院校来讲,特殊的学生特点更对传统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它明确了学生参与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具体看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
1.明确学生需求是学生参与的根本
明确学生参与的教学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用心去体察学生的需求。
对于《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教师要结合学科性质和高职学生的特点确立合理的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观念。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社会学只是为了扩充知识和提高能力,不能像社会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一样从事相关的职业。他们关注的是了解与社会、自身、生活和专业相关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并进而能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达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适应迅息万变的社会,而不只是掌握理论。
2.创造参与机会是学生参与的前提
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过程中,本人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将学生推向教学的舞台中央,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学生参与教学。使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中,要求教师对教学课题有所选择。一方面要能够与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现象、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并且能够联系学生所掌握的背景知识以及生活应用知识实际,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中,这样学生就会倾注很大的热情在学习中。
第二,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学生参与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也能是学习活动的创造者,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挖掘潜能。如下文所示,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为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创造机会,除此之外,教师可引用一些活泼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到“社会化”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笔者借鉴心理学中的“我的生命线”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甚至未来的成长历程和规划。学生在体验心理游戏的形式中,发现了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朋友、同学、老师等多群体的影响,对社会化的过程有了真切的理解。
二、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 优化组合
在《社会学概论》课堂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加以综合运用。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顾名思义就是借着扮演角色的方式来达到体验及学习的目的。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社会学相关理论,本人在《社会学概论》教学的过程中尝试运用角色扮演法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理论知识和社会情景的了解,进行角色演绎。
在“社会互动”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表演一段生活中的互动场景,如社会冲突,合作、竞争、强制等内容,以及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等沟通方式,对生活中的社会互动有更加直接的认识,角色扮演完成后,由教师和本小组及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反馈评价,各小组结合情景模拟效果,展开交流切磋,提出质疑,分享成果。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2.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全班学生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边交流,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在“文化”一章的学习中,笔者就提出选题——“谈谈你家乡的文化”,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文化元素,同学们纷纷积极参与,从饮食、娱乐、名声、姓氏等角度阐释自己眼中的文化,将专业视角和普通生活结合起来,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更准确,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保证讨论式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把握选题,确切有效;把握预习,有备而来;把握方向,避免离题;把握时间,充分讨论;把握评价,及时反馈。在讨论前、讨论中、讨论后整个过程中动态监控,引导学生对相关理论和概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思考以及相互间进行讨论和争辩,以提高思维、推理和处理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
比如在“社会问题”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选择当前比较热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几位成功就业和无法就业的应届毕业生的自身状况和求职过程的案例,要求学生贴近生活,接近社会,认真研究分析,结合理论知识和自身了解,探讨自己对就业问题的认知,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态度和职业准备。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型教育,集科学性、实践性、直观性、启发性、趣味性于一体,促进了教学相长,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灌输知识的缺陷,是《社会学概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方法。
4.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最后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一般流程为“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成果展示—最终评价”。“
在“城市社区”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将城市社区的特点、发展现状、趋势等作为学习项目由学生独立探究的项目。首先,经过师生共同设计和论证,将项目主体确定为“现代社会的城市社区建设”。然后,学生经过社区调查和前期资料搜集,分组确定项目的主要目标,或者为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措施;或者为城市社区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或者为和谐社区建设;或者完善为社区教育和卫生等,并根据目标确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第三步,项目实施阶段。根据项目目标,不同组别的学生分别奔赴社区现场,完成进一步资料收集。第四步,汇总资料搜集的结果,撰写社区建设方案,最后,各个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教师、小组成员和其他小组要从各个角度对这个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以利于提高下一次项目教学的质量。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对社会学的方法有所体会和了解,它改变了之前的闭门造车的做法,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课堂上、理论上都无法学到的东西,还有助于营造企业岗位氛围,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邢振江,徐文涛.情景模拟教学—— 案例教学的拓展和深化[J].未来与发展,2010(9).
[2]欧阳晓明.提高社会学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J].九江学院学报,2006(4).
学习要求: 1.了解
改革前后中国的社会分层;中国的中产阶层问题;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结构。2.一般掌握
西方社会分层研究;封闭性分层结构与开放性分层结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的新趋势。
3.重点掌握
韦伯划分层次的三个标准;社会流动。
一、社会分层与流动
(一)韦伯划分层次的三个标准
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核心是所谓划分社会层次结构所必须依据的三个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威望——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这种对于社会层次结构的多元划分标准也是今天社会学中社会分层理论一个最基本的特征。
在韦伯看来,经济标准即财富,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实际上,这是把收入作为社会分层的经济标准。
社会标准是指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声誉和尊敬。在社会分层理论中,就是按照这个标准而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的身份群体。
政治标准就是指权力。权力不仅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对于财产的所有关系,而且也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在科层制度中的地位。
韦伯认为,这三个标准虽然有时是互相联系,甚至是互相重叠的,但它们之间并不能完全等同或互相代替。其中的任何一个标准都可以独立作为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的一个原则,财产差别产生阶级,威望差别产生身份群体,权力差别产生政党。
(二)西方社会分层研究 1.把社会划分成几个大的阶级
⑴三个阶级理论。即把人们分成上等阶级、中等阶级和下等阶级。
⑵林德的两个阶级模式。林德夫妇在他们的《中镇》和《过渡中的中镇》两书中提出了“企业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模式。
⑶米尔斯的阶级模式。米尔斯在《权力精英》一书中,把工人分成白领和蓝领两个阶级。此外,近些年来所开展的对“新中间阶级”的研究也属于这个层次的研究。
2.把社会成员划分成若干个阶层
20世纪40年代,沃纳等人曾提出六个阶层的划分方法,实际是把上、中、下三个阶级各一分为二。
这六个阶层是:①上上层。②下上层。③上中层。④下中层。⑤上下层。⑥下下层。3.续谱排列
从这个层次上所进行的划分,既不是把社会成员划分成几个大的阶级,也不是划分成若干具有相当规模的阶层,而是根据人们在职业分工、工资收入和身份声望等方面的具体而细微的差别,把社会成员划分成连续排列的多个小层,即续谱。
(三)封闭性分层结构与开放性分层结构
社会的分层结构(包括阶层结构)从它的变动上看,又可以分为封闭性和开放性两种。所谓封闭性的分层结构,是指那种分层划分较固定、社会流动性较小的结构。所谓开放性的分层结构,则是较富有弹性的、社会流动性比较大的分层结构。在封闭性的分层结构中,分层和等级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从字面上看,等级和分层是不同的,分层是一个社会概念,并且首先是一个经济概念;而等级则是一个政治、法律、宗教、种姓的概念,它是指从政治、法律,宗教和种姓制度上将社会成员划分成若干个不平等的层次。等级的划分,既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又有政治制度的保证,这是与分层不同的地方。但是,在另一方面,等级和分层又是有联系的。
(四)社会流动
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过程叫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按其本身的性质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结构性流动,其二是非结构性流动。
结构性流动是指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发生的根本变化。非结构性流动则是在常规状态下社会分层结构所发生的变化。它是在一个社会的基本分层框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某些社会成员的阶级、阶层地位发生的变化。
非结构性流动的情况比较复杂,大体可以分为下列一些类型。1.垂直流动 垂直流动可以分为两种,即上向流动和下向流动。
有人认为,影响上向流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工业化水平,二是教育的发展程度。2.水平流动
水平流动是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横向流动。3.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流动。这种流动既可能是垂直流动,也可能是水平流动。代际流动是指一个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流动,即子女从父亲所在的阶层向别的阶层流动。
二、改革前后中国的社会分层(一)从身份社会到分层社会
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是与这种再分配体制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概括地说,这种分层结构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身份成为社会分层的重要基础。第二,在各种身份中,政治身份占有重要位置,因而这种社会分层又有一种政治身份分层的特征。第三,分层结构的封闭性。第四,分层结构的相对平等化。
(二)目前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
经过连续几年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于2002年发表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报告将目前的中国社会划分为10个阶层: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2.经理人员阶层。3.私营企业主阶层。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5.办事人员阶层。6.个体工商户阶层。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8.产业工人阶层。9.农业劳动者阶层。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三)中国的中产阶层问题
从社会结构图上看,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社会是一个菱形结构的社会,而两极社会是一个金字塔形社会。从社会结构的意义上来说,中产阶层占据社会的主体,是现代社会走向稳定的重要结构原因。
就目前而言,中国的中产阶层仍然很小。如果将国家公务员以及享受公务员待遇的人员剔除出去的话,目前中国中产阶层主要是由如下几部分人构成的:
一是传统的“中产阶级”,包括小业主、小商贩等自营业者、个体户等。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生的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家。三是由引进外资及高新技术人才而生的新型中间阶层。
中产阶层的形成需要一些基本的条件。第一,工业化。第二,职业变迁。第三,教育的状况。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的新趋势(一)贫富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数据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仍在以每年0.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收入差距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仅表现在收入上,同时也反映在财富的占有上。比如,在国内金融资产中,80%为占总人口30%左右的城市居民所拥有,其中近一半又被只占城市人口20%的少数高收入阶层占有。
(二)社会分化的细化与聚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动的基本走向,是两种表面上看来互相矛盾的趋势的交织。这两个趋势,一个是社会分化的不断细化,另一个则是细化的碎片不断聚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聚合的结果,就是以占有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强势群体和拥有大量人口和特征的弱势群体的形成。
(三)从资源弥散型配置到一体化的资源配置的转变
社会资源从类型上说可以大体分为三类:一是物质性的财富,即经济资源;二是政治上的权力;三是社会威望或社会声誉。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资源扩散的年代。
但在20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资源由弥散型配置向一体化配置的转变,社会中各种资源日益集中到强势群体的手中,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拥有的资源越来越少。
(四)社会分层结构的定型化趋势
环境科学是包含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及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它的核心是环境学,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环境”。从社会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长江大学把《环境科学概论》既作为环境保护类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同时又是其他专业环境素质教育的必(选)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了解我国环境现状,认识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人类活动影响下主要环境要素(包括水、大气、土壤等方面)的污染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在学习环境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增加环境保护知识储备的同时,培养对后续环境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环境保护的人文精神和素养,培养学生评估环境质量和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长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所开设的“环境科学概论”,糅合了环境概论基础理论与环境监测的实验教学内容,其中不仅存在较多新的概念和思想,还存在丰富的实践知识,具有内容广泛、综合性强的特点,它要求任课教师不仅具有非常广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之前从未接触过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知识的学生而言,在理解和掌握上也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加强该课程教学的探讨对于更好地开展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结合“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特点,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选择合适教材
立足教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材种类比较多,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上各有千秋,有必要对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内容加以调整和充实[1]。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围绕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以及环境保护措施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展开论述,同时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引用了大量实证数据和常规参量,其特点是取材丰富、涉及面宽,适合经济、管理、法律等文科专业[2]。左玉辉主编的《环境学》系统地提出了环境学的基本规律和理论,编写上增加了许多不少资料和图解说明,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人居环境和景观环境的引入,使环境科学的范畴过于宽泛[3]。程发良,常慧主编的《环境保护基础》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系统论述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对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环境要素的污染过程、危害及污染控制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4]。林肇信等主编的《环境保护概论》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生态学、资源保护、环境污染、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环境经济、环境法、环境标准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方法,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等专业进行环境基础知识教育的经典教材[5],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强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保护、治理环境的认识,还能初步掌握治理三废的基本技能。综合对比各版本教材,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近三年来以程发良,常慧主编的《环境保护基础》作为主教材,吸收《环境保护概论》精华内容,同时注意实时更新学科最前沿信息。但课程教材只是帮助学生建立环境知识的框架,更多的环境科学知识的获得则是来自对日常发生的环境问题的分析整理的过程。
二、更新教学内容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学内容以所选用教材为纲,在保留经典知识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向,不断对相应内容进行更新和深化,每年授课内容至少有25%的更新,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新学生的知识体系。作为资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农学植保专业的选修课,“环境科学概论”理论教学一般安排3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讲授总论,主要有绪论,包括环境和环境问题,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内容和分科、发生和发展以及和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生态学基础等;第二部分讲环境污染与防治分论,主要有大气环境污染与防治、水体环境污染与防治、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简)、物理性污染与环境保护、固体废物与环境等内容;第三部分讲授环境管理的有关内容,主要有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环境法规等内容;第四部分讲授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为了提高使用教材的教学效果,各章节开始讲解之前,均会将本章节重难点提前告知学生,要求学生适当预习,课堂上提问以前所学相关知识,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各章节结束后,针对当前热门环境问题布置相关作业,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利用课间时间与学生展开讨论。加强课前预习及课后作业,巩固了教学成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课程提供了大量的扩充性资料。为学生们提供了可以从图书馆获得的辅助书籍和期刊及网络资源地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专题讨论等互动性教学,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让学生们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探索。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把课程的讲授内容做成形象直观、教学容量大的教学课件,学生易于在共鸣中接受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并与传统板书结合,通过适时板书、巧设提问,在课堂上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相互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反应和创造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习惯。除了让学生对环境科学有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环境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外,注重激发学生对环境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问题,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加深他们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填鸭式”学习相比,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增加。
四、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学生获得知识的便利性,但知识比较零散、系统性很差,而且良莠不齐;另外这种便利性也可能导致学生懒得“死记硬背”,学习惰性更加严重。环境学概论中基本概念、专业术语较多,课程的成绩评定应注重学生平时对具体环境问题的思考和参与,教师可通过学生出勤率、平时小测、小组作业成绩、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及综合考试等环节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又紧张、竞争又和谐的环境中培养起对生存环境的欣赏和热爱。
教学大纲
一、实习课程编号: 3200031
二、实习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2学分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System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Practice)
三、预备知识:已修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
四、适用专业:全校各本科专业
五、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国情、认识社会,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的伟大成果;引导学生运用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理解、把握和运用。学会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去认识和看待各种社会问题,加深对党和国家当前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在实践和调研中培育和巩固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内容、知识点及安排
1、本实践课程的具体安排和基本要求说明(2学时)
2、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4学时)
3、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实践)及撰写调查(实践)报告(22学时)
4、总结和交流(4学时)
七、教学仪器设备
多媒体教室基本设备
八、指导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指导》,本校自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二版)》,郝大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
九、考核方式
考试采取提交社会调查(实践)报告的方式,社会调查(实践)实践报告要求3000—5000字,内容除调查报告正文外,还应涵盖社会调查的过程、方法、基本数据(包括文字、语音、图像、图片等)等资料。
地球是一个巨大和复杂的动力系统, 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同时, 它也是一颗正在运动和演变的星体, 具有独特的圈层结构和地表环境。目前, 随着全球的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大幅度提高, 但我们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加, 比如人口控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减灾防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 这些重大问题都与地球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由此可见,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球[1]。“地球科学概论”是地学类专业的入门课, 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课, 其重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对地球科学有一个概略的、全面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其教学目的是通过重点介绍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使学生较全面了解现代地球科学的主要成就、基本知识和时空观念, 训练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技能, 启发学生主动钻研地球科学的精神, 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增进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同时为现在的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3]。
2 科学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是地学类专业 (比如大气科学、遥感和大气探测等专业) 的本科入门课。这门课程内容信息量大, 具有空间尺度的广泛性与微观性, 时间尺度的漫长性与瞬间性, 地球系统的整体性与分异性, 自然过程的复杂性与有序性等特点[4], 教师如在有限的学时中讲授内容面面俱到, 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庞杂, 难以形成系统;如果教师授课内容过于深入, 对于学生而言, 学起来吃力, 学习兴趣也会降低。针对这些问题, 教学内容设置的原则主要贯彻少而精、全而新, 即在涵盖“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主体内容的基础上, 尽可能多地引入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的重大新认识、新进展和新突破, 并与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现实生活问题结合起来讲述。通过此课程的学习, 使地球科学各专业的学生树立起科学的自然观、辩证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培养学生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 最终达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增添人才的目的。
“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课程内容主要分四大部分:①地球系统的相关背景知识简要介绍, 重点讲述天球坐标系、天体运动规律和时间的计量;②简要介绍地球表面特征, 包括地形和地貌和地球内部结构, 重点描述大地构造学说;③重点讲授三大重要圈层:大气圈、冰雪圈和水圈;④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或地图投影。
首先, 让学生对这门课有初步的了解, 让他们知道前人是怎么看待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地球, 他们做了哪些工作, 目前还存在些什么问题, 地球是怎样起源, 有关宇宙的演变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然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热情和积极性, 最后探讨我们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
3 探寻高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是一个人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的必需条件, 研究和探索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的规律, 对于学生个人及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贡献[5]。笔者十分赞同陈蓉等关于学习和教学的观点, 即学习是知识的获得, 学习是知识的构建。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授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获取, 甚至影响学生对课程、学科的好恶取向。因此教师必需按照教学规律从专业课程的特点入手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尽量采取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教好书育好人。新颖、鲜活的教学方法是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保证教学质量的捷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师要与时俱进, 积极主动改进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 并结合当前新的教学手段, 将多媒体、网络、数字博物馆、虚拟野外实习等多种多样的辅助教学系统应用到“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中。教师的课件制作力求达到重点突出、内容清晰和说理生动、条理性强, 并穿插形象的图片及短片视频等丰富内容, 避免单调。力图以图文音画并茂的高质量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最为关键的还是教师的讲课质量。教师们传道授业解惑, 分析疑点, 给学生选留思考题, 对启发学生,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非常有益。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教师讲授课程时尽可能的不采用照本宣科方式, 而是注重引导启发, 注重理论结合实际, 通过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难点、重点问题。
比如在讲授到地貌时可以以桂林和黄土高原为例。由于桂林温度较高, 降水量较大, 地表径流相对稳定, 流水侵入石灰石把裂缝扩大变成地下洞穴, 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 于是地下洞穴慢慢地变成地下河道。水是自然的雕刻师, 千百年来它都在无情地雕刻着石灰石, 缓慢的腐蚀作用造成了今天看到的桂林山水。而黄土高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边缘, 沟壑纵横, 气候较干旱, 降水稀少, 较易形成沟, 较难形成河流。利用动漫演示或图片展示不过几分钟, 但是可以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影响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地貌的形成、地壳的上升运动、风化剥蚀作用、地下河流以及洞穴的形成过程等。又如大陆漂移, 通过多媒体的大陆漂移的动漫循环演绎, 让学生们形象的了解到两亿年前地球上所有陆地是连在一起的超大陆, 后来慢慢分裂漂移形成了当今的格局, 经过演示学生有了明确的概念。再来从古生物、古气候、地形地貌、岩石圈层等方面的证据证实大陆漂移学说, 使得学生对此理论认识清晰。大量具有典型意义的地质现象图片, 令人赏心悦目, 一些多解的地质现象, 也给学生留下了无限遐想空间, 使学生既掌握了学习内容, 又培养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推理和创新精神, 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明显。
对大气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 大气圈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内部系统如何演变等科学问题都是他们十分关注的。大气的运动与不同种类的作用力有着密切联系, 即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大气的运动, 其中有一个地转偏向力, 也叫科氏力,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那么, 我们将如何来讲解这个力, 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可以利用举实例来引入这个概念。首先提出“我们生活在北半球, 为什么火车运行方向轨道的右侧比较光滑?”这个问题接着问南北向的双轨火车为什么要设置成右侧轨道火车运行方向为北, 而左侧为南?带着这样的问题, 我们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试验, 即在一张白纸上画直线段并定南北两个端点, 选取北端点为起点, 从该点按原方向匀速画直线段, 同时顺时针匀速转动白纸。接着, 类似方法, 开始点仍取北端点, 旋转方向改为逆时针匀速转动白纸。比较新画出的两条“直线段”与原直线的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用地转偏向力的公式来解释, 并进一步讨论地转偏向力的物理含义。通过亲身实践, 学生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地转偏向力的概念和各项物理含义及其应用。
4 结语
教师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方法, 配合多媒体音像教学、电化录像片观看教学、典型实物、模型、挂图例析等多种教学手段, 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完美结合。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教学方法, 而且还要能够灵活运用, 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这门课程把学生引入地球科学的殿堂, 使学生对本专业发生极大兴趣,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杨桥, 王子煌.关于《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 2002 (3) :39~43.
[2]万天丰.关于《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指导思想[J].中国地质教育, 2006 (2) :47~52.
[3]陈蓉, 董敏, 唐晓慧.《地球科学概论》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文化论坛, 2011:106~108.
[4]周新民.中国地质教学之我见[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2) :51~52.
【关键词】社会学教学 参与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F713.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079-01
广告学是一门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新闻学、美学等众多专业知识的学科。社会学是广告学专业培养目标必须所掌握的学科之一。培养广告学学生社会学的想象力,提高广告学专业学生学习社会学概论的积极与主动性,是教授广告学专业学生必须思考的问题。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体会。
一、教学内容
社会学概论是一门概论性课程,很难在有限课时中进行全部内容详细讲解,特别是在缩减教学课时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改革现实中。我校广告学专业《社会学概论》为36个课时,26个讲课学时,10个实验课时。这与全部为讲课学时的专业有所不同,需要对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与编排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
1.明确课程性质
区别于我校公共管理系公共管理类专业、人力资源专业和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广告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是一门专业限选课,而非专业必修课。但是广告学专业必须要了解社会学相关理论与知识,一方面可以让广告学同学能够更清晰理智了解广告促进商品销售的科学规律,从而根据这些规律去从事广告活动,收到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使其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又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更好的理解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结构,帮助其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
2.合理编排与取舍教学内容
以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为例,分为四个篇章:第一篇为概论;第二篇为微观分析;第三篇为宏观分析;第四篇为社会运行与社会建设。对于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如何将讲课课时的教学内容与实验课时的教学内容合理编排,是有效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为了增加对社会学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由浅入深的进行整体性地学习。第一篇概论中,安排两个课时量的“文化社会学”的实验课,通过讨论以及学习中华文化,不仅增加学习趣味性,而且加强国学知识的学习。第二篇中,进行微观分析中,除了重点探讨个人的社会化、社会互动,还要注重在结合广告社会学中,探讨广告与社会互动的规律。同时在讲解个人、家庭、婚姻与性的章节中,安排“性社会学”的实验课时。通过了解性犯罪的来源于解决方法,了解性社会学的相关知识。最后,在讲解社会运行与社会建设,加入社会问题专题性地探讨课时。了解社会问题存在的原因、特征以及相关政策措施,培养问题意识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方法
教师若在广告学专业学生的社会学课堂上延续传统教学方法,侧重教师的主导性,认为只要教师照本宣科讲解,学生认真听课,就可以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是有失偏颇的。这只会使得社会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呈现低水平的效果。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反思以及学生对教师评价反馈中,以下的教学方法收到较好教学效果。
1.参与式教学法
不管在讲授理论课时还是实验课时的课堂上,都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讲授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案以及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接收能力,调整与梳理社会学课程重点内容。如介绍社会学的理论渊源以及代表人物时,一方面进行详细讲述,另一方面还需要推荐名作给学生阅读,以便学生对社会学代表人物的思想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另外学生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应选择性吸收,激发学习热情。可以就不理解的内容或者感兴趣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教师讨论。在实验课程中,教师应给学生留有一定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自主辩论。鼓励学生从“被动听讲”转为“主动参与”。从而加深知识的理解。
2.案例教学法
由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些都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案例教学法是笔者在社会学概论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出社会学理论,既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度,又可以利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如在讲授社会互动理论中的“拟剧论”这一理论时,例举三个例子,让同学们分析。第一个例子是大学新生聚会上,同学们的自我介绍的时候尤其注意给大家留下比较好的第一印象;第二个例子是人们在开始谈恋爱时会尽量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第三个例子是在求职面试时,会很注意自己的衣着和言行,希望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通过分析理解,让学生懂得戈夫曼拟剧论的内容以及了解“印象管理”的重要性。
3.实践作业法
社会学是一门实践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过程强调实践教学。即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直接学习,进行感悟、反思从而得到成长。如在“社会角色的章节的教学中,运用实践作业教学法,对在校大学生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角色失调的现象,找出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失败的具体表现,并结合社会学相关知识,分析大学生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在课程回馈中发现,实践作业法不仅可以提升广告学专业学生学习社会学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中锻炼思考问题的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考核方法
多种方式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转变“一考定学生等级”的有效展现。广告学专业学生在课程、课时结构安排以及学习内容均与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等不同,因此成绩考核也应体现差异性,做到因专业而异,实现有效教学。因此,笔者采用的考核主要有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组成,平时成绩有出勤、课堂发言、实验报告等组成,期末考试采取过开卷形式。更多地将纯粹对知识点的考查转向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例如“运用社会学相关知识,联系实际阐述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联系实际阐述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联系实际阐述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让学生运用社会学的概念、理论、观点分析社会现象。社会学概论的成绩考核中,不仅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得,而且还需要把考核内容更多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应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上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责任感,实现社会学概论的教学目标。
总之,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积极与主动性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不会停止,同时笔者将持续为实现社会学概论课程最佳教学效果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丁俊杰.广告学导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社会学概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本大纲为社会工作专业插班生专门编写,作为考试命题的依据。《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通过该课的学习和考试,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具有根据一定社会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研究对象与历史背景;了解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以及社会学的功能。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理解人口、环境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于社会运行的意义和影响。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
识记社会定义、特点及功能;了解社会运行的内涵、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识记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识记文化的含义以及文化的特征,熟悉掌握文化的分类,了解文化的构成要素和文化功能。
第五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识记社会学研究的范式、研究的基本程序以及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了解抽样技术与数据分析基础。
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
识记社会化定义、社会化类型,熟悉掌握研究社会化的理论视觉、社会化主体和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第七章、社会互动
识记社会互动的含义与特点、类型,网络时代的社会互动媒介、特点及其影响;了解社会互动理论,了解掌握集合行为以及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识记社会角色含义、类型和熟悉掌握角色失调和调适。
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识记社会网络的定义,社会网络与群体的联系和差别,了解社会网络的分类,与功能。了解社会群体类型,识记初级与次级社会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了解社会群体的分化、冲突与管理;识记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功能以及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特点。
第九章、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识记家庭定义和家庭结构特征,了解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了解婚姻与家庭的宏观研究的几个方面。识记社会性别的概念,以及了解其相关的历史背景。
第十章、社会组织
了解社会组织含义与构成要素、分类,识记组织结构的含义、了解社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识记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概念、产生与功能;识记科层制含义与功能;了解非营利组织定义、特征。
第十一章、社区
识记社区的定义和内涵、社区构成要素;理解农村社区的特征及变化;理解城市社区的特征、了解城市社区建设和虚拟社区。
第十二章、社会制度(不作为考核内容)
第十三章、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识记阶级、阶层和社会分层的定义;掌握社会分化及其类型,社会分层的方法、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掌握社会流动的类型,影响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条件、合理的社会流动标准与功能。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不作为考核内容)第十五章、城市化
识记城市的社会文化的特征、城市问题的含义。第十六章、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识记集体行为的定义、类型;了解聚众、群众、灾事行为等现象;识记社 会运动定义、类型。
第十七章、社会问题(不作为考核内容)第十八章、社会控制
识记社会越轨的概念、社会越轨的类型;了解社会控制的概念与社会控制体系。
第十九章 社会政策
识记社会政策的含义与类型、理念基础;了解社会政策理论发展、中国社会政策的现状特点。
第二十章、社会建设
了解社会建设的主要关怀。
三、考试时间及题型
1.时间:120分钟
2.题型:单选题(1分×20=20分)、多选题(2分×5=10分)、名词解析(4分×5=20分)、简答题(6分×5=30分)、论述题(10分×2=20分)
四、参考书
论论文
——现代体育为什么起源于在西方
这学期的体育我选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这门课。这门体育课相对于别的体育课来说是室内的,所以没有跑步,没有汗水,没有太多的剧烈的运动。它是安静的,是需要用心和大脑来思考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才给我打开了体育的另一扇大门,让我了解了体育的历史、发展、人文以及它的社会的价值。可以说,动态的体育学的是体育的外在的、力量的美,而静态的体育学的却是它的精神和实质,是它的内在的美。用一种安静的方式,安静的心看体育,使我更加的热爱体育,更好的掌握了它的精髓。我的论文的题目是:现代体育为什么起源于西方。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应该指出的是,什么是现代体育。现代体育,就是要通过建立现代体育模式和方法来促进人的现代化,培养现代人。那么现代体育也就是人的体育,就是体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育只有在参与人类的社会实践才能实现现代化。现代社会提倡的是以人为本,凡事要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人类不断进行社会时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出现新的科学技术与新的理论知识,而体育在这一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要不断的在实践中找出缺陷与不足,及时的改进提高,实现现代化。现代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现代体育已经成为了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实现人与体育的共同发展,才能体现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新形势下,体育的发展要根据人的发展来,实现其现代化。那么,现代体育为什么起源于西方呢?这得从古希腊说起。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也是西方人文体育思想的摇篮。半岛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使古希腊人形成了爱美和爱好运动竞技的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古希腊盛行的主要运动项目和奥林匹克竞技形式仍在世界流传;其体育词汇已融入各民族的语言之中,所形成的体育思想至今还在影响着当代体育的发展。
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的斯巴达城邦,一切活动都以军事为出发点。斯巴达人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严酷的训练,在3个世纪内保持体育霸主的地位。为了加强对自由民和希洛族奴隶的统治,斯巴达实行彻底的全民皆兵,不重视文化教育。每个儿童都属于国家,被元老视为身体强壮合格的男孩在7岁时被送到公育机构,在青年指导员的指导下过集体生活。他们常年穿单衣,睡草垫,学习投枪、掷铁饼、跳跃、角力、赛跑五项运动以及游泳、球戏、游戏和音乐舞蹈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军事有关的内容也相应增加。为了培养机敏和勇敢,儿童还被纵容偷窃食物,但被发觉后仍要受到惩罚。年满18岁的青年进入士官团接受正规军事训练,包括使用兵器、五项运动和被称为斯巴达体操的拳击练习,并在军官的带领下参加夜间捕杀奴隶的偷袭活动。两年后,宣誓效忠国家,开始服兵役,正式成为军人。30岁取得公民资格,有权出席公民会议,可以结婚,组成家庭,但继续住在军营服兵役,直到55岁年老体弱为止。
雅典是希腊的另一大城邦。在公元前338年希腊被马其顿征服之前,雅典是当时教育和体育最发达的城邦。雅典教育把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结合起来,注重身心和谐发展。身体联系不仅着眼于军事准备,而且注重身体的匀称健美、动作的灵活,还注重培养勇敢、果断、谦让等品质。把裸体竞技优胜者视为人体的代表,并作为绘画素材,将肌肉松弛、身体虚弱、发育不良看作耻辱。儿童7岁前在家庭接受由双亲安排的教育,其中的体育活动主要有猜单双、掷骰子和玩球等游戏。7岁后男童开始通过私立学校接受文法和音乐教育,并每天由体育教师带领进行一般的体操和户外游戏,以培养正确姿势,养成优美的举止。13岁后除在原学校继续接受教育外,还必须进入体操学校进行较正规的体育训练,并学习赛跑、跳远、投标枪、掷铁饼和摔跤五项竞技运动的训练,亦学习游泳和舞蹈。16岁左右,一般要进入国家体操馆继续学习,并参加成人的各种社会活动。18岁起,经过测验合格者成为公民,宣誓入伍接受两年严格的军事训练,并到边防去见习。毕业后,只要无战争就可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
古希腊体育源于宗教活动。由城邦组成的古希腊,战乱连绵,但古希腊作为泛神论的民族,尽管存在着激烈的内部纷争,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崇拜诸神。古希腊民族的共识是,世间都是由英雄——诸神创造的,并且认为神是人格化的英雄,为保持人与神之间的最短距离,常于收获的季节举行祭神活动。在祭神活动中,人们多以表现健康的裸体竞技和表现美的健身舞蹈与神同欢,以此创造出表达人间“悲欢离合”的艺术作品而倾诉于诸神。这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活动,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由此逐渐形成了地方性竞技赛会,公元前6世纪中叶起,祭神性的竞技已经具有全民众的性质,已经有正式的组织者并以装满橄榄油的陶瓮为奖品。由此,古希腊逐步迈向“运动会”的体育系列,开始整合和构成古希腊体育文化。
古希腊人有着自己独到的体育思想。苏格拉底强调做人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强健的身体和精神”,特别是极力主张通过“坚忍不拔”的努力去锻炼身体,使身体做好精神的奴仆。《理想国》记录苏格拉底终身体育的思想:“体育教育与音乐教育一样,应该让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而且,体育训练应该十分小心,并且要终其一生。” 柏拉图是一名体育健将,曾经做过角力手。他认为从事身体锻炼可以净化灵魂,获得道德提升,在本质上接受教育,或者说,接受体育锻炼就是接受教育。强调身体锻炼要适度,不应该像职业运动员那样。只有适度的体育锻炼才能起到教育功能。而亚里士多德提出体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勇敢”是众多品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体育要优先于灵魂、情欲的教育。有平等的体育意识,认为年轻人,不论男女都应该严格受到体育和音乐的教育。古希腊思想中所体现的希腊体育的最重要特征在于它的人文意蕴,即体育中蕴含着对人的身心和谐的赞美以及对人性的高扬。在希腊思想中我们看到,古希腊人文体育的繁盛在于希腊人把人置于宇宙的中心地位。
古希腊体育有着自身的特点。体育是以各种方式来祭祀神灵或亲友的活动,是贵族阶级的竞技娱乐活动,体育的规则是简单而又公正的。
希腊人的体育,是以奥林匹克为标志。参加竞技的人是各城邦的公民。他们首先是业余选手,即使拿了冠军,也是公民的普通一分子。观众与运动员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于是体育人人都可以参与,成了培养公民品格的手段。希腊人理想中的公民,用柏拉图的话说,是勇武而不粗野,文雅而不柔弱。而诗与体育,培养着人性中的这两极。因此这两种教育的平衡,造就了心智与体格健全的公民。换句话说,体育是人发展自身人格的基本手段。所以说,追溯现代体育的起源,人们总是“言必称希腊”。
古罗马的体育也对现代体育的起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罗马,是无法用一个词来定义的城市。而留给人们记忆的是一个体育运动的剪影,因为古老的罗马斗兽场,因为充满活力的现代奥林匹克区。古罗马共和国兴起之后,出现了内容和实质与古代奥运会相仿的体育活动,但场面规模不及古代奥运会。
在古罗马帝国建立以后,角斗竞技开始了。角斗是古罗马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古罗马奴隶主勒令奴隶或战俘们之间,或与猛兽进行的以死相拼的游戏。角斗的目的在于激发鼓舞人民统御世界的好武斗性,如此便兴起了职业性的角斗战士,他们相互搏斗,伤亡在所不惜。这些角斗士大多是奴隶,是经过训练的职业杀手,他们为了取悦皇帝和当地的领主而搏杀到死。角斗士们在类似于军事训练营的地方一起训练,训练方式和现代训练运动员的方式非常相似,他们要进行非常严酷的锻炼并接受严格的饮食控制,只能进食高热量的食物。他们要学习使用各种武器,包括匕首、剑、网以及锁链等。角斗士们两人一组互相格斗。在一些重大的皇家庆典上,有时出场的角斗士达5000对之多,平均算下来每场大概有100对角斗士出场。失败的角斗士通常是被胜者杀死。败者义无反顾地抓住胜者的大腿,而胜者将长剑直接刺入他的咽喉来宣告胜利。这时,全场的观众呼喊沸腾,气氛达到最高潮。
一般来说,角斗士的社会地位比奴隶略高。而且,也有些角斗士,因其所向披靡的高超搏杀技巧而成为超级明星。角斗士在角斗比赛中,获得了胜利,最想得到的莫过于自由、金钱和荣誉。如果一名角斗士在竞技场上格斗3到5年而得以幸存下来,那么他就能重获自由。那些获得胜利的角斗士们会得到胜利的奖赏,金钱和象征胜利的棕榈枝。角斗士获得的最高的奖赏将是一把木剑,它象征着角斗士获得了自由。如果角斗士获得了这样的一把木剑,那么他可以永远的退出角斗场。他不仅获得了自由,还可以充分享受自己赢得的金钱和名利。角斗场里所有的角斗士的死亡几率是不对等的,死囚几乎没有活下去的机会,战俘、奴隶和志愿者的生存几率差别很大。共和国晚期,凯撒等一些巨头控制罗马局势,内战爆发,凯撒与庞培之间的厮杀是这场内战的主旋律。值得关注的是,拥有大批的角斗士以及角斗士部队的凯撒在战争中逐渐占据优势,因为这场共和国默念的内战中,战斗兵源减少,于是用于角斗的战俘们被组成了角斗团,但是到了战争的关键时期,他们被用于实战,于是谁拥有更多的角斗士部队,谁就可能成为胜利者。大约到了公元 5 世纪末,风行整个罗马帝国的角斗娱乐活动才逐渐的销声匿迹。
古罗马体育的主旋律是野蛮的斗兽场,它凝固了旧时残忍竞技的划痕,也展示那个时代体育运动的雏形。
还有就是中世纪了。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极权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欧洲封建社会的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由僧侣掌握,没有身体活动的地位。只是在封建骑士教育中,保留着一些身体训练和竞技活动。
基督教文明对古代体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基督教宣扬“肉体是灵魂的监狱”,随人的死亡而化为尘土,其灵魂将回到上帝那儿按生前行为的善恶,接受恩典和惩罚。为拯救灵魂,人要无条件的服从、忍耐,在祈祷忏悔和冥想中苦度终生,绝不能听任肉欲的驱使,贪图口腹之福、视听之乐和求爱之欢。在鄙视现实、鄙视肉体、弃绝一切欢乐和幸福的禁欲风气中,体育的发展受到极大阻碍,造成了体育的全面衰退。教会学校没有体育,学校只教育学生发展灵魂的“美”,而不发展身体的美,认为有强壮肉体的人是心灵卑下的人,所以学校不设体育课,也没有任何发展体能的活动,学生从事体育活动要遭到严厉的体罚,一切消遣均被禁止,学生过着严格的禁欲生活,经常的精神折磨和严厉的体罚使其身心备受摧残。教会还竭力反对和阻挠民间体育,造成人民体质的普遍衰弱,体质的下降和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助长了传染病的流行。
中世纪的骑士,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富有冒险精神,爱情是他们生活的“主题音乐”,能够在冒险中获得胜利,博得贵妇人的青睐,被视为最高的荣誉,他们愿为基督教冒险,而又不顾禁欲主义,要求享受生活,追求东方文明。骑士教育形成于11世纪末,其目的是培养忠实的武士,其标准是剽悍勇猛、忠君爱国、宠媚贵妇。骑士精神是基督教教义与日耳曼贵族野蛮性的综合体。骑士教育制度规定,封建主的儿子满7岁时,就到高一级的封建主家庭中去受教育,或出外从师学习。他们侍候主人或教师,听其差使,同时学习礼法、文化知识和参加体育锻炼。侍童到14岁时充当男主人的扈从,参加狩猎和军事训练。他们练习跑、跳、角力、游泳以及爬绳和软梯以发展体力,操习矛枪、弓箭、战斧、钉头锤、大砍刀和马术以掌握军事技能。扈从到21岁时通过测验或战争考验,则被授予骑士称号。他们先到教堂守夜,然后在宗教仪式上当众宣誓后便成为骑士。骑士教育的内容虽然包括文、武两方面,但是偏重于武。概括为封建道德、礼节、宗教教育和“骑士七技”。“七技”就是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下棋和吟诗。其中五种属武技范畴,下棋也与武事有关,主要是用来培养攻、防、布阵的能力,其次才是为了消遣。骑士教育实际就是基督教和世俗封建主的武士道,其目的是培养效忠教会和封建制度、善于作战的武士,以加强教会和封建主的暴力统治。14世纪后,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和枪炮的广泛使用,骑士制度趋于没落。
中世纪后期欧洲民间体育开始盛行,在农闲时期和重要的宗教节日期间,以村社为中心的各种民俗活动渐渐增多。足球的原型在9世纪时已经在英国出现。913年,英国人战胜丹麦人以后曾以踢敌人头颅为乐,这被认为是英国足球的起源。除原始足球以外,棒球、板球、槌球、摔跤、投石、赛跑、使用棍棒的比武、滑冰、赛马、跳舞、跳跃以及攀登陡坡或盘旋形坡地的游戏,也在欧洲民间广泛流行。大约从十世纪起,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封建依附关系不断削弱,城市居民的生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发展市民自治武装,出现了有组织的射箭协会和击剑学校。
虽然当时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体育的开展,但骑士制度却从另一方面使某些体育项目得到了发展。崇尚勇猛顽强是骑士风度的要求,这对从事激烈的竞赛起到了帮助作用。中世纪后期丰富的民间体育活动,成为近代体育手段的原始素材和许多近代竞技 项目的原型。这也是中世纪是现代体育起源的一部分的原因。
正是因为体育经历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的发展,才到了今天的地步。可以说,这三个阶段对现代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竞技(Athlos)”、“运动员(Athletes)”这些词汇被今天所有欧洲语言所接受,而这些词就是发源于古代体育。人们大多关注“精英”体育,冷落大众体育。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的这种对“竞技”运动的追求发展到现在,致使人们所关注的体育,更多的是对成功主题的赞扬。现代体育在当代社会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也是最能吸引人们眼球的是其富于竞争的优胜者。而且崇拜具有盲目性。竞技运动体育在社会占主流地位,大众体育倍受冷落的社会现象。我国大众体育提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和社区体育发展。体育已经发展成为仪式化的体育。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成功地利用并保留了古代奥林匹克的各种宗教祭祀仪礼,使运动员和观众融入到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中。现代体育的发展已经不仅仅表现在运动员技艺的展示上,更多的是表现在运动仪式的宏大及在人们的关注下将这种宏大无限扩大化,将成千上万名来自不同国家、民族、文化背景的人组织在相同的规则下,按照一样的程序演绎着机械运动。体育的公平、公正需要一定的制度来维持“公平、公正”是体育比赛最基本的要求,从这方面来讲,同时体育文化促使了人们法制意识的形成。比如奥运会中禁止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现代体育奥运会赞助商权益的保护。现代体育需要政治的干涉。体育运动变成政治家们进行理性的权力的“游戏”的场所。政治家们可以通过政治区域中“游戏规则”的运用,进入体育区域,并从中赢得政治资本与权力。运动场上的升国旗、奏国歌,在大众眼中,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并且每一个国家奖牌的多少,暗示一个国家力量的强大与否。
现代体育中渗透着古代体育的思想,流淌着古代体育的血液,是古代体育的延续和发展。所以说,现代体育起源于西方。
评价:
【《社会科学概论》教学大纲】推荐阅读: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计划06-27
毛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大纲09-12
领导科学概论11-21
领导科学概论期末试题07-17
自然科学概论期末论文09-17
社会保障概论试卷06-02
社会学概论笔记06-17
社会学概论网12-14
社会学概论 整理12-18
社会学概论试题二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