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从现在开始教案沪教版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二年级语文上册从现在开始教案沪教版(精选10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从现在开始教案沪教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宣,议,纷,熬,鼠,荡,习,惯,眯”等9个生字,积累“宣布,议论纷纷,熬夜,习惯,笑眯眯,叫苦连天,服从命令,直摇头,欢呼,话音刚落,郑重”等词语,能在老师指导下重点描摹并记忆“议,惯”等2个字。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并能读好课文中的感叹句和问句。3.懂得要尊重别人,为别人着想的道理。4.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编故事。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读出课文中感叹句和问句所表达的语气。2.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拥护。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

1.(师带狮子头饰)师:同学们,谁是森林里的“万兽之王”呀?

狮子大王年纪大了,很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的王位。于是,他宣布了一条重要的决定,同学们找找看,并响亮地读一读。

(朗读指导,评语设计):a、狮子大王的威风哪儿去了? b、你可真像狮子大王!c、你觉得你像狮子大王吗? ┇

2、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

(1)哪些动物参加竞选了呢?(贴图:猫头鹰、袋鼠、猴子)

(2)那么,你认为哪个动物当“万兽之王”最好呢?(自由读课文2—4自然段)二.学习课文,品读文句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学习方法: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议一议

读一读: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想一想:第一个上任的猫头鹰是怎样当“万兽之王”的呢?

演一演:你能学学猫头鹰当“万兽之王”时的神气样子吗?

议一议:你觉得猫头鹰是合格的新首领吗?

品读重点句子。(他想到自己成了“万兽之王”,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和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1)比较,理解:“神气极了”

(2)观察插图,说话。(形象感知猫头鹰“神气极了”的样子。)

1(3)朗读、体验、表演。

(他们对新上任的首领满意吗?)品读“议论纷纷”、“叫苦连天”。(4)创设情境,再现“议论纷纷”。

小熊你会说┄┄

小鹿你呢?┄┄

小孔雀你呢?┄┄

(5)启发想象,角色体验,理解“叫苦连天”。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猫头鹰大王,你看看你当上首领,小动物们的意见可大啦,他们个个叫苦连天。那么第二任是谁当大王?(按上述方法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理解“激动”一词,体会朗读。

(3)体会跳着走路的痛苦,启发想象,说说:动物们为什么直摇头呢?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2)学生想象说话:担心,为什么担心?如果你是动物王国里的一位成员,你会担心什么?(我是小熊------我是斑马------)

(3)当听到小猴宣布——(学生接读)森林里的动物又会怎样欢呼呢?(对比说话)

4、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讨论:小猴子为什么能成为“万兽之王”呢?(用上“因为┄┄所以┄┄”)三.读演故事。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当评委。评选“最威严的狮子”、“最神气的猫头鹰”、“最激动的袋鼠”、“最可爱的猴子”。

2、带上头饰进行课本剧表演。四.故事续说。

我知道,这次森林王国“万兽之王”的选举,猫头鹰和袋鼠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他俩不能当上新首领,同学们你们能告诉他们吗? 五.游戏:词语擂台

比一比谁说的词语多,获胜者奖励小红星。

神气极了 荡来荡去 立刻喊起来

可怕极了 跑来跑去 立刻欢呼起来()极了()来()去 立刻

二年级语文上册荷花教案沪教版 篇2

教学要求: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本课10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和记忆5个生字。2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圈出写荷花香味、颜色的词语,划出写荷花样子的句子。3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背诵课文中喜欢的富有表现力的段落。

4初步了解荷花形态美丽和清香诱人,体会作者喜欢荷花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1.识记本课10个生字。

2.注意指导“莲、蓬”的结构,“蹈”右半部的笔顺。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正确圈划文中描写荷叶的句子。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揭示课题。

1、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在上新课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

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怀抱碧玉盅。

师:对,谜底就是——荷花(出示课题)。

师:谁来说说,荷花长什么样?

2、师:有一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把看到的美丽荷花写了下来,你们想去看一看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6课,荷花。(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听老师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师范读课文。

学生交流。

师:是呀。荷花多美呀!自己学学生字,读读课文,相信你们也会喜欢上它的。

3、学生自学。

(1)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宇,标上小节号。,(2)小组自学生字。(3)小组分句读课文

4、交流。

(1)小老师教字。(读音,记字型的好方法)。

指导:“莲、蓬”的结构。

“蹈”右半部的笔顺。

1(2)抢答游戏。

(3)读词语:挨挨挤挤、嫩黄色、莲蓬、饱胀、衣裙、翩翩起舞、舞蹈。

(4)读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

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

指名读、齐读。

三、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1、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直线画出写荷叶的句子,小组交流。

2、指名读句子,男女生读。

仿说词语:挨挨挤挤。(晃晃悠悠、蹦蹦跳跳、嘻嘻哈哈……)填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

3、出示句子: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

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1)指名读。(2)挑战读。(3)小组读

(4)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模仿说话:a、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有的——

——;有的——。

B、五彩摈纷的花从枝叶中探出头来,有的——;有的——;

有的——。.

4、选你喜欢的一节读读或背一背。

5、配乐读全文。

四、拓展训练。

蜻蜓和小鱼会对“我”说什么?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二年级语文上册从现在开始教案沪教版 篇3

《松鼠的尾巴》是上海小学语文S版教材第五册中的一篇课文。根据课文的特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有关图片,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本篇课文说的是“尾巴”,因此,联想到以前所学的课文《小摆虎借尾巴》,通过复习已学过的课文内容,再过渡到新知识的讲授。

【实例】

上课开始,教师出示一组各种动物尾巴的图片。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小壁虎借尾巴》,今天我们再来认一认,这些又是谁的尾巴?

生:壁虎、牛、鱼、燕子……(板书:尾巴)

师:这些动物的尾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尾巴的作用)

师:今天,我们又要来认识一种十分可爱的小动物。

(出示松鼠图)

师:你们觉得小松鼠的尾巴怎么样?

(学生畅所欲言)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写道:“小松鼠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出示句子)

师:“毛茸茸”和“大”使我们体会到松鼠的尾巴是那样蓬松柔软,摸上去很舒适。

(板书:松鼠的)(补全课题)

师:松鼠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学习了课文就明白了。

【分析】

在本课的导入设计中,教师从《小摆虎借尾巴》一文中引出“尾巴”一词,通过“认尾巴”“谈作用”说说不同的尾巴有不同的用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很自然地导入新课《松鼠的尾巴》。这样一来,学生原本想知道的内容通过教师巧妙的导入而揭示出来,因此学习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同时,引入文中的一句话:“小松鼠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通过让学生理解松鼠的尾巴具有“毛茸茸”和“大”的特点,为学习下文作好铺垫。

以复习旧知识作为桥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导入部分紧扣课文,通过理解“毛茸茸”和“大”来理解小松鼠尾巴的特点,巩固了对字、词的理解,同时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松鼠的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设计意图:

以松鼠尾巴的“奇怪”为主线,贯穿课文始终,引导学生探究课文,自主发现,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

1、用“觉得”等词语、句式说话。

2、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想象的能力。

3、通过研读,深入体会松鼠尾巴的用处,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松鼠尾巴的奇怪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松鼠的尾巴》。出示:我觉得松鼠的尾巴_________________。

(很大、毛茸茸、又轻又软、像降落伞、当被子等)(板书:大又轻又软)

2、小白兔看见松鼠长着这样一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觉得很奇怪。(板书:奇怪)你猜它会奇怪些什么呢?

(奇怪一:小白兔自己的尾巴小;奇怪二:这么大的尾巴有什么用。)(板书:有什么用呢?)

3、谁能用奇怪的语气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个别读、集体读)

二、研读:松鼠尾巴的用处

1、是呀,这么大的尾巴,小白兔怎么会不感到奇怪呢?可是后来,小白兔还奇怪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发现的?请小朋友仔细地、大声地读课文。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以下列三处句子作重点引导。(弹性处理)

(1)你能从那样高的树上跳下来,原来是大尾巴帮的忙啊!

A、说说自己的理由。

B、强调读,读出高兴、明白。(一般学生都能把“原来”读重音,要求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这种读法,尝试用其他不同的读法,体现学生个性化理解。板书:原来)

(2)那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就像一顶降落伞。

A、说说自己的理由。

B、我们来看降落伞,(课件演示)它很轻,而且从高处跳下来又是慢慢地,所以不会摔疼。松鼠的尾巴怎么会像降落伞呢?你看——(课件演示松鼠从一棵大树上轻轻跳到一棵小树上)(板书:像降落伞)

C、读。

(3)松鼠睡觉的时候,把大尾巴当作又软又暖的被子呢?

A、说说自己的理由。

B、松鼠的尾巴怎么可以当作又软又暖的被子呢?(板书:当被子)

C、读。

3、听了小朋友们的回答,看来这只小白兔的确不奇怪了,(板书:不奇怪)课文中小白兔从开始的“奇怪”到后来的“不奇怪”,是松鼠告诉他的吗?(不是,是小白兔自己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的结果)(板书:观察思考)

4、这时他会对小松鼠说些什么呢?出示:这时,小白兔一点都不奇怪了,他真想对小松鼠说: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松鼠尾巴的联想

1、多有意思的尾巴啊,既能当降落伞,又能当被子,那除了松鼠,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特殊的用处?(学生说、教师补充)其实每一种有尾巴的动物它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用处。

2、哎,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假如你(指着同学们)也拥有一条尾巴,你想长一条怎样的尾巴呢?用它来干嘛?说说你的想法。

板书设计:

观察

像降落伞

有什么用呢? 奇怪────→ 不奇怪 原来

又轻又软

思考

当被子

《松鼠的尾巴》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松鼠的尾巴》是九年制义务教材小学语文,思想品德第2册的一篇老教材了,老师们都很熟悉。这是一篇常识性的科学童话,以拟人的手法,用浅显而形象的语言,叙述了小白兔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与小松鼠的对话,明白了松树的尾巴用处真大:像一顶降落伞,可以使松鼠从高处往低处跳时不受伤,睡觉的时候还可以当作被子。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接近儿童口语,非常受学生的欢迎。

这是篇常识性童话,既要讲究科学性,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有关动物的基本常识,又要注意不能上成常识课/课堂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基本技能的培养。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课文中“原来,就像,当作,轻轻,又轻又软,又软又暖”等几个重点理解的词语,在第1课时重点让学生会读会写,在本节课就让学生在学文过程中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每个词语理解的途径也是不一样的,如“又轻又软”是让学生通过比较尾巴和降落伞的共同点,自己把这些特点连成词语,学生不仅知道了词语的意思,还学会了运用一种新的词语类型;“当作”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的,而“又软又暖”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理解的。在说话训练中我还注重让学生学以致用,马上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说话,在实际中运用,实现真正的理解掌握运用。

其次根据童话的特点,我在这节中抓住课文中小白兔和小松鼠的对话以及写松鼠尾巴两个作用的句子,进行朗读指导,读出语气,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这堂课的朗读指导中,我本着让学生在自我进行情感体验后再进行朗读的原则。如在朗读“原来松鼠睡觉的时候,把尾巴当作又软又暖的被子呢!”这一句时,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在睡觉时盖着被子时的感受,再引到小松鼠睡觉身上盖着大尾巴的感受,最后在到课文的句子中去体会语言的魅力,从而学生就能更好的朗读这个句子,教师也不用进行过多的朗读技巧上的指导了。

在训练学生听、读能力之外,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进行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说的训练有层次:松鼠的第1个作用老师带着学生用()的尾巴又()又(),能()。的句式说,第2个作用就让学生自己学习课文自己用句式说,第3步让学生把两个作用连成一句话来说,最后,引申到课外让学生用上学过的句式介绍别的小动物的尾巴的作用。说的训练有指导:每一步的说话训练,老师都有帮助学生规范说话的句式作为指导,如何使学生说话规范,通顺是小学一年级说话训练的重点,今天的课上我也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的发言正确,规范,清晰。

教师的引导与学生自主发展有机结合。现代教学的主流是要让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富有个性的现代学生。但这要与“自由发展”区分开来,自主不是自由,所以,教师必须要作恰当的点拨引导。如在今天的课当中,学生在找到松鼠尾巴两个用处的过程中,都是由他们自己看图,比较,或读懂课文发现的,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但老师在其中也对学生做了学习方向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尽量少走或不走弯路。达到了教好的效果。

二年级语文上册从现在开始教案沪教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本课“读、闹、压、拆、所、式、应、卡、图“9个生字,重点学习:拆、式。积累词语表中的7个词语,正确抄写5个。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关键词读出相应的语气。

3.了解写信是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体会父子间的亲情。4.尝试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好朋友写封信。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9个。

2.根据关键词,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学生质疑 1.板书课题:《读信与写信》 1)指名读 2)齐读 2.质疑课题 1)谁读信、写信? 2)信的内容是什么? 3)为什么要写信? 二.自学生字,感知课文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3.交流生字:

1)按——压(既是动词又是近义词)2)封——拆(反义词)3)覆——笺——黏(书空)4)式(注意:没有“撇”)开火车读生字,小组赛读 4.划课文中的词语,读一读。三.学习课文

1.师:为什么爸爸和我要通过读信与写信来交流呢? 2.学习第一节 指名读,齐读

3.师:哦,原来是爸爸工作太忙了,没时间和东东交流,于是想出了这样一个好办法。那么,爸爸会对儿子说了些什么呢? 谁来读读这封信? 自由读第二节。同桌合作读

4.师:东东是个懂事的孩子,他决定给爸爸回一封信。谁来读第三小节。(翻来覆去说明什么?)

5.师:爸爸收到了儿子写来的信,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出示:爸爸赶紧拆开信,看见信笺上用铅笔工工整整地写着一个个方块字,有些地方还有拼音和图画呢。1)“赶紧”说明什么?

2)猜一猜,东东会对爸爸说些什么? 3)读信时,饶有兴趣。4)自由读,指名读

6.师:父子俩都觉得写信、读信是一种乐趣,于是……

出示:在以后的日子里,父子俩每天都忙着读信、写信,他们觉得这是一天中最快乐的事。读出父子情深的语气。同桌读,男女生比读。

7.齐读课文,体会父子之间的感情。四.总结

师:东东和他爸爸通过一封封信的交流,感情越来越好。东东的收获也不小,他还认识了很多新的字呢?我想,如果你有什么事不好意思当面和爸爸妈妈说,也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与他们交流一下?

二年级语文上册从现在开始教案沪教版 篇5

郭甜

背景:游森林王国(细心林、大胆林、自信林)。

准备:每个孩子选定一种动物的头饰,并了解它的生活习惯及特点。

一、细心林【时间预设:7分钟】

师:小动物们,今天鸽子老师收到了一封邀请函,谁想来读给大家听听。学生上台读。

师:大家接受这个邀请吗?那我们从现在起坐上火车一起去看看吧。生齐读课题。

师:细心林到站了,相信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细心取得慢慢的收获。这一站有什么任务呢?

复习字词

出示“我会认”的生字。

师:原来是狮子大王想考考我们生字认得怎么样,相信这一定难不倒小动物们。下面我们开火车来读一读这些生字。

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师:狮子大王笑眯眯的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

出示朗读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不拖拉。

生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二、大胆林【时间预设:26分钟】

理清全文。

1、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练读1自然段。

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一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单个练读、齐读。

2、有哪些动物参加了竞选?(生发言,师贴动物图片。)

3、最后谁当选了呢?谁来替大王宣布这个消息?试读第5自然段。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就是万兽之王了。

3、不是说要轮着来吗?怎么这么快就选出来了?请大家一起来听听竞选时动物们的表现。

师配乐朗读全文。

4、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位选手上任后的表现。

(1)感悟猫头鹰的神气极了。

出示:“他想到自己成了“万兽之王”,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谁想来当当猫头鹰大王,请一个同学练读。

(出示猫头鹰的动态图片)你们看!猫头鹰挺着胸脯,神气极了!(让学生抓住猫头鹰的神态、动作练习说话。)

你们有这么神气吗? 全班带上动作练读。

你的样子真神气,请你来给我们当当猫头鹰大王!(请学生上台带动作表演。)

(2)学习“议论纷纷”

小动物们,听了猫头鹰大王的话,你们心里舒服吗?把心里的不舒服都说出来吧。(学生四人小组自由说)

像咱们刚才这样对于发生的事情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用课文里一个词语说就是——“议论纷纷”。

(3)学习“叫苦连天”

是啊,这样白天休息,夜晚做事,太辛苦了。小动物们有什么反应呢?出示:“一个星期下来,小动物们都叫苦连天。

A、引导想象说话::

师示范:唉,我是一只可怜的鸽子。一到了晚上,眼睛就睁不开了。可是猫头鹰大王让我们晚上做事,可怎么办啊?

所有的小动物都开始叫苦了。哪个小动物来叫叫苦。学生模仿动物诉诉苦。

B、像这种情形用课文里面的一个词形容,就是——“叫苦连天”.C、指导朗读(整整一个星期哪,怎么读?叫苦连天呀!)

那这样的猫头鹰,你们想要它当“新首领”吗?

5、指导自学

第三自然段

(1)第二个竞选者上台了,它是怎么表现的?(指名说,出示句子)出示:他激动地说:“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跳着走路!”

(2)朗读指导,你有过激动的时候吗?

袋鼠大王激动的说:“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跳着走路!”(指名——齐读)

(3)小动物们有什么表现的呢?齐读句子“听了袋鼠的话,大家直摇头”

(4)但是他们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苦练跳的本领,你们看,他们跳得怎么样了呢?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随机板书积累的词汇(跳得满头大汗、跳得非常辛苦、跳得上气不接下气„„)

你们跳着试试。(生边跳边感悟)

(5)再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小动物听到命令后的心情。

累吗?听了袋鼠的话,大家“直摇头”。

4、交流第四自然段

(1)好吧,轮到小猴子了,它会不会也要我们按照他的生活方式呢,大家担心吗?(先说后读)

(2)听了小动物们的担心,小猴子朝我们走过来了。听听他说了什么:“小动物们,大家好,我是小猴,我习惯的方式是住在树上,成天抓着藤条荡来荡去。

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习惯吗?”指名说。

听了大家的话,小猴子说:“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出示句子、录音播放)

这猴子大王有点儿胆子还不够大,谁能够声音响亮的再替它宣布一次。

(3)听了猴子大王的决定,你们开心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其他小动物吧。出示句子:话音刚落,大伙儿立刻欢呼起来。

5、宣布决定,拓展延伸

(1)听了小动物的心声,狮子大王做出了决定。

出示句子: “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就是‘万兽之王’了!”

指导朗读:抓住“笑眯眯”。你们什么时候会笑眯眯的呢?谁能来代表狮子大王宣布这个决定呢?(指名读)你们赞同这个决定吗?我们一起读一读吧!(全班读)你们满意这个决定吗?(再读)

2、在猴子大王的带领下,小动物们生活得开心极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句型练习:(小动物)在(哪里)____来____去,_____极了。

3、可是有两只小动物不明白,为什么猴子能当万兽之王,聪明的小动物们,请你们四个四个一组,商量一下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吧。

4、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大家轻声的读一读。

总结——尊重!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如何尊重别人。

三、自信林【时间预设:7分钟】

听。火车又开动了,我们快上车吧!

1、到站了,这里有好多新动物朋友啊,他们太忙了,没来得及参加竞选,还不知道刚刚发生的事情呢,我们一起说给他们听听吧。

全班分角色朗读。学生自由选角色,狮子、猫头鹰、袋鼠、猴子四种动物各选5个同学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读旁白。

2、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过得越来越幸福了,他们一起给猴子大王写了一封感谢信,可是他们有两个字不会写,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学生完善感谢信,练写“直”、“现”两个生字。

3、布置作业。

二年级语文上册从现在开始教案沪教版 篇6

教材分析:

本窗口的教材具有以下特点:素材选择富有童趣、口诀的设计与编排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以儿歌作为编制口诀的载体,降低了口诀编制的难度。因为学生刚刚接触乘法口诀表,所以在教授本窗口时要注意难度适中,避免造成学生的记忆困难。教学目标:

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通过实践熟悉、掌握2的乘法口诀以及用于2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熟悉、掌握和应用2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

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 教学构想:

通过学生自己摆小棒,直观的观察到数的成倍变化,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再根据这一系列的过程,总结出乘法口诀。教具准备: 小棒学具盒

第 1 页 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主探索、小组合作 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窗口

同学们,教师节--到了,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本领。你们看,她们现在正在表演的节目是——爬竿。在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简练不罗嗦,培养孩子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

二、新课 预设一 生:有灯笼

师:对,有灯笼,一根线上有几个灯笼,分别是什么颜色? 生;一根线上有7个灯笼,2个红色的,5个黄色的。师:说得非常完整。谁还有? 生:一共有几个灯笼?

师:这是你的问题。你不光发现了数学信息,还提出了数学问题。谁还能继续提出数学问题。生1:竿上一共有几个人? 生2:一共有多少个人在顶竿?

第 2 页 生3:一共有多少个黄灯笼? 生4: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

师:真不错,提了这么多数学问题。那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竿上一共有几人? 预设二

生:一根线上7个灯笼

师:都有什么颜色?分别有几个?

生:红色和黄色。黄色有5个,红色的有2个。师:很好。谁还能发现数学信息? 生:有5个人在顶竿

师:很好,他说有5个人在顶竿。谁还有? 生:一根竿上有2个人

师:哦,一根竿上有2个人,2根竿上有多少人呢? 生:4人。

师:3根呢?4根呢?5根呢?分别有多少人呢?如果一根小棒表示竿上的一个人,先摆一摆两根竿上的人数? 预设三

生:竿上一共有10个人。

师:竿上有10个人,那么一共有几根竿啊? 生:5根。

师:好,也就是说,5根竿上有10个人。那么4根竿上有多少个人呢?3根竿呢?2根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们手里

第 3 页 的小棒摆一摆,一个小棒代表竿上的一个人,咱们先来摆两根竿上的人数。

二、新课

学生摆,教师巡视,让学生1到台上来摆。预设(1)学生摆了1根竿,竿上2人,竿下1人。师:你表示的竿上的人在哪里,生1:上边的4根小棒

师:我们想知道出竿上的人一共有多少,就只表示用小棒表示上面的人数的就可以了,(教师去掉下面的表示竿以及顶竿人的小棒)

师:根据我们摆的,2根竿上一 有几人? 生:4人。

师:那现在仔细观察,教师指示小棒,这一组是一个2,这一组又是一个2,一共是几个2? 生:2个2 师:我们要知道2根竿上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让这2个2……相加。生:相加。

师:2个2相加,如果我们用加法来列算式,也就是把2个2合起来,该怎么列加法算式? 生:2+2=4

第 4 页 师:那用乘法该怎样列算式呢? 生:2×2=4 师:口诀是什么? 生:二二得四。

预设(2)学生正常摆的竿上的人数

学生摆,教师巡视,让一名学生到台上来摆。师: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摆的?

生:我数了两根竿上一共有4个人,我就摆了4根小棒。师:同学们你们跟他摆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同学们现在仔细观察小棒,教师指示小棒,这一组是一个2,这一组又是一个2,一共是几个2? 生:2个2 师:我们要知道2根竿上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让这2个2……相加。生:相加。

师:2个2相加,如果我们用加法来列算式,也就是把2个2合起来,该怎么列加法算式? 生:2+2=4 师:那用乘法该怎样列算式呢? 生:2×2=4 师:口诀是什么?

第 5 页 生:二二得四。

师:好,这是2根竿上的人数,下面,再摆一摆3根竿上一共有多少人呢?

学生摆,巡视之后,让一名学生到台上来摆,其他学生认真看。

师: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生:我数了3根竿上一共有6人,所以摆了6根小棒。师:同学们你们跟他摆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根据我们摆的,3根竿上一共有多少人? 生:6人。

师:仔细观察,这一共是几个2? 生:3个2。

师:我们要知道3根竿上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让这3个2……相加? 生:相加。

师:3个2相加,该怎么列? 生:2+2+2=6 师:用乘法该怎样列算式呢? 生:3×2=6

师:刚才老师还听见,有的同学说2×3=6,其实这也是对的。师:那现在老师问你,这里的2和3分别表示什么?

第 6 页 生:2表示每个竿上的人数,3表示有3个竿。师:恩,说得真好。谁能像他一样说的完整? 生:2表示每个竿上的人数,3表示有3个竿 师:你也说的很好。那口诀是什么? 生:二三得六。

师:真棒,二三得六,三二得六行不行? 学生众说纷纭。

师:我们在说口诀的时候,一般习惯上上把小的数放在前面,所以习惯上说二三得六,而不是三二得六,其他的口诀也是一样的。

师:好,现在我们知道了2根竿上、3根竿上的人数,那4根竿上、5根竿上有分别有多少人?同桌两人合作,一人摆小棒,一人填表格。好,现在开始吧!竿上人数 2的个数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口诀

4根竿上有____人 ____个2相加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第 7 页 二四得___ 5根竿上有____人

____个2相加________________ 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对同桌愿意到台上来做小老师,跟大家一起交流你们的想法。

学生上台展示交流。

师:你们跟他们的想法一样吗? 有不同的意见进行表达。

师:同学们真棒,把2的口诀都总结出来了。现在大家齐读这些口诀,如果已经背过的可以不看黑板进行背诵。学生读。

师:同学们的声音真洪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的乘法口诀(板书)。现在同学们观察这些乘法算式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一个都比前一个大2。

师:大家看这些结果,是不是后边一个都比前一个大2? 生:是。

师:为什么师大2? 生:因为每次多了2个人。

师:说得真好啊。每次多两个人,所以乘法算式结果也大2.你们发现了吗?

第 8 页 生:发现了。

师:现在口诀的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现在我们就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吧!看谁最有办法!

四、巩固

教师出示图片,仔细观察,图中一共有多少个红色的灯笼? 师:我们看到一根线上有几个红色灯笼? 生:2个。

师:那一共有几根线? 生:一共有4根线。

师:怎样列算式?快在你的练习本上列一列。师:好,都列完了,说一说你是怎样列的? 生:2×4=8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还有其他列法吗? 生:4×2=8 师:是不是这两种列法都是可以的?

生:是。但是口诀只有一个,一起说,口诀是……? 生:二四得八。

五、1×1的教学

师:那我现在再考考你,1×1等于多少? 生:一一得一,1×1=1

第 9 页 师:同学们真棒,把口诀都说出来了,我们昨天学了1×5=5,表示1个5;1×2=2表示一个2,那1×1=1是不是就表示1个1,1个1时多少? 生:1.师:看来同学们掌握的不错,现在老师出题考考大家。

六、练习

1,幻灯片出示自主练习1,学生先自己在课本上做。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解决。

2,幻灯片出示兔子图片,学生先自己在课本上写。教师做成表格,之后学生依次回答,不过速度要放慢。表示乘法算式口诀

1只兔子2只耳朵1个21×2=2一二得二 2只兔子__只耳朵2个22×2=4二二得___ 3只兔子__只耳朵_________ 4只兔子__只耳朵_________ 5只兔子____只耳朵_________ 3,同桌2人配合,一人说口诀,一人说乘法算式。教师巡视,之后找一对同桌到台上演示。

4,1个人用2只筷子,我家有4个人用几只筷子? 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2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一对同桌有2人,5对同桌有几人? 一间教室2个门,3个教室几个门?

第 10 页 一个人2只眼睛,4个人几只眼睛?……

七、谈收获

同学们过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师:说得真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二年级语文上册从现在开始教案沪教版 篇7

教材简析:

文写的是小鸡、小狗和小鸭在雪地上跑,留下了各自的脚印,好像在画着竹叶、梅花和枫叶。不仅蕴含着动物脚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显示出丰富的想像力。从表现形式来看,文的前两节结构相同、语言相似,后两节又稍有变化,便于学习,又不显得呆板。

学情分析:

本是本学期最后一篇文,应该说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初步具备了一定分识字能力,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能够自主识字,但对个别学生而言,则放低要求,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进行识字。

教学目标:、认识“脚、印、留、对、狗、齐、全”7个生字。认识“月字旁”。描写“脚、狗、齐、全”4个字。

2、背诵两句句子。

3、正确地朗读文。

4、知道小鸡、小狗、小鸭脚印的形状是不同的,对动物的脚印感到好奇。

重点难点:

读准词语,有感情的朗读文,并体会的内在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仔细听,认真看,说说你听到、看到了一些什么?用一二句话说说。

2、出示题:4脚印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了解“印”的笔顺。

读题。

二、整天感知文,学习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记记字形。

2、借助拼音读通文。

3、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与生字相关的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脚留下、对、齐声。

交流识字的方法。

读文。

4、再读文,边读边思考:雪地上的脚印是谁留下的?除了这些你还了解什么?

三、学习文,朗读感受。

、再读文,说说故事的内容。

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的内容。

提供开头,用一小节说说文的内容。

小鸡、小狗和小鸭在雪地上跑,雪地上留下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读一读。

2、读文,你觉得小动物们在雪地上留下脚印之后,认为自己怎么样?它们当时的心情怎样?

3、试着用朗读的方式来表达小动物的情感。

4、媒体出示小猪、小马、小猴的脚印,说说它们的脚印像什么?在雪地上留下脚印后,它们又会说什么?学着文的样子编编故事。

四、复习巩固,拓展阅读。

、叫号游戏。

2、读一读,连起来说一说。

鸡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鸭脚印像枫叶。

雪地上小动物,个个像小画家,他们的画儿真有趣。

五、学习“月字旁”、还有哪些字带有月字旁,你觉得这些字一般与什么有关?

2、示范“月”的写法。

一年级语文上册早餐教案沪教版 篇8

教学目标:

1、听录音,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早、奶、蛋、面、包、先”6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能听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跟读课文;在跟读的基础上能独立或半独立地朗读课文,根据人物的不同读出相应的语气。认识笔画“横折”,知道并会一笔正确书写“横折”,在田字格中正确描摹“早、面”。

2、通过学习课文和交流,感受父母的辛劳和父母与孩子间的亲情。

3、在识字活动中,认一认爸爸妈妈的名字。重点和难点:

1、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早、奶、蛋、面、包、先”6个字。

2、在跟读的基础上能独立或半独立地朗读课文,根据不同人物读出相应语气。教学准备:

1、教师: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学生:请父母将他们的名字写在孩子课本相应位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每天早上,爸爸、妈妈都会为小朋友准备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早餐。老师想知道,你们今天早餐吃了些什么?(学生交流)

2、揭示课题。

(1)看老师板书课题。

(2)学习生字:早 注意平舌音。学习并书空笔画“横折”。(3)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一听课文录音。(1)(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我”早餐吃了什么? 学生反馈交流听到的内容:牛奶 鸡蛋 面包。

2、二听课文录音,学生看书轻声跟读。

3、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

4、学习生字。(3)(4)小组合作学习:奶、蛋、面、包、先。交流反馈。

5、巩固识字。(5)一字开花:给“包”找朋友。

1(6)读词比赛:

A.早上 鸡蛋 面包 牛奶 B.早餐 面条 奶奶 书包 C.先生 面条 早餐

牛奶

D.蛋壳 先生

书包

奶牛

三、朗读课文,感受内容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再听课文录音,听清人物说话的语气:选句子模仿读。

3、小组交流读课文:分角色模仿读。

4、师生合作,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复习巩固

1、小火车:认读生字。

2、双轨火车:同桌合作,读字组词。

3、做动作找词语:今天早餐吃了啥?

4、选字填空。

(1)今天早上,我吃了一碗()条。(2)每天,我自己整理书()。(3)小鸟出世前,住在()壳里。

五、写字指导

1、写字准备:手指操、写字歌。

2、教师范写,注意笔顺和关键笔画。

3、学生描写,教师巡视。

六、拓展与延伸

1、识字活动:说一说爸爸妈妈的名字,读一读你认识的字。

二年级语文上册从现在开始教案沪教版 篇9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新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等量划分(装袋)来实施除法,能将划分用除法来表示。

2.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思维、交往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悟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将划分用除法来表示。

教学过程:

一、合作尝试、初步感知

1.分一分

每个小组桌上都放有12个○,让学生合作分一分。每袋装几个○,由学生自己作决定,能分出几种就分几种,并请组长做好纪录。

〖纪录纸〗:

第一种:12个○,每□个装一袋,可以装□袋。

12里面有□个□。

第二种:12个○,每□个装一袋,可以装□袋。

12里面有□个□。

……

2.讲一讲

由组长汇报分的情况,师板书。

3.议一议:

从12

里重复取走相同的部分,可以怎样表示呢?

4.出示课题:胡柚装袋

二、观察操作,体验新知

(一)观察体验

1.看书自学——胡柚装袋

(1)看看想想

看懂伙伴将12个胡柚装进袋里的过程,想想他们是怎样装的?

(2)说说填填

把看懂的情况告诉同桌,然后按要求填一填。

(3)观察验证

电脑演示分胡柚过程。

2.归纳

【在引导学生自己看书、交流、将算式填写完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交流、自学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的意识。】

(二)实践体验

1.练一练

独立完成下列习题,然后反馈、核对。

(1)

2朵花插一瓶,10朵花可以插几瓶?

10-□-□-□-□-□=□

10里有几个2?

10=

×2

(2)14个苹果,每7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

14-

=

14里有几个7

=

×7

2.量彩绳。

(1)熊猫乐乐出题。

媒体出示书本32页:用3m的钢卷尺去量18m长的彩绳,需要量几次?

A

让学生独立完成此题,再用媒体反馈。

B

用算式表示,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C

媒体演示量彩绳过程;并引入除法算式:18÷3=6(次)

答:需要量6次。

D

说说18÷3=6,表示什么意思?

E

给18、3、6起个名字。(介绍各部分名称,读法。)

(2)归纳:用3m的钢卷尺去量18m长的彩绳,需要量几次,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可以用除法计算。

三、巩固知识,应用深化

1.将上面的“练一练”两题用除法算式表示,并在小组内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2.用除法算式表示胡柚装袋的过程。

算式写在书本31页下面,再集体反馈。

3.用除法算式表示分12个圆片的过程。

四、激励评价,体验收获

1.学生谈收获。

二年级语文上册从现在开始教案沪教版 篇10

一、教材简析

课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小狗杜克是玛丽家养的宠物。在一个风和日暖的日子里,玛丽一家去野餐。当玛丽睡着时,玛丽六个月大的儿子尼科爬到了铁路上,此时火车风驰电掣地驶来,小狗杜克为了救尼科,被火车轧去了一只爪子。

课文讲述的故事条块清晰,1、2、3小节介绍了事情发生的起因,并通过野餐时,对杜克与玛丽的欢快情景的描写,展现了玛丽与杜克的情谊,为后面杜克奋不顾身救尼科的动因打下了伏笔;第4小节通过“风驰电掣、可火车怎么也停不下来”描写了当时情况的危急,以及杜克救尼科的一系列动词:蹿、咬、拖,表现了杜克的奋不顾身,此小节是课文学习的重点,是体悟动物与人类情感的关键小节;第5小节介绍了事情发生的结果,根据上下文进行想象说话,是对本文情意目标的升华。

课文处于第三单元,根据单元导读,我将单元目标归纳为“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边读边思,尝试解决疑问。”

二、学情简介:

学生已经明确了预习的要求,并养成了预习的习惯,能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发音,尝试独立完成课后“词句活动室”中“选词填空”的练习,但是在“大声朗读课文”这一要求上大打折扣,学生往往是默读,因此对课文中的一些平日接触频率不高的熟字,凭印象读,因此读别字的现象比较严重。

进入了三年级,学生拥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又由于课文讲述的故事条块清晰,因此学生在预习课文后能够了解主要内容,但不能理解或关注到“杜克为什么要救尼科”,即课文所要达到的情意目标。

三、课堂教学设计目标:

1 认识生字8个,尤其读准多音字“刹”在不同语境中的发音;积累并正确使用“爬、跳、奔、溜、赶、蹿”等动作词。

2 借助动词,及文中描写情况危急的语句,体会杜克救尼科的奋不顾身,并有感情朗读句子。

3 反复朗读,体会否定句中加上“怎么”,加强语气的作用。

4 体会动物与人类之间的真挚情感。

四、教学难点、重点:

1 正确朗读课文,尤其是多音字“血、刹、撒”。

2 体会杜克救尼科时情况的危急,以及杜克救尼克速度的快,有感情朗读相关语句。

3 体会动物与人类之间的真挚情感。

五、课堂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1 渗透概括能力训练——尝试借助图表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朗读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有感情朗读。

六、主要学习板块:(分为课前预习和课堂的学习)

(一)根据要求,课前预习。

17 小狗杜克

1 “四步”预习课文。 △()

2 边读边思,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自己尝试说一说。()

3 预习完课文,哪些词不理解或哪些地方不明白,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 完成“词句活动室”!。 ()

——预习反馈:(1)所有学生按“四步”法预习课文,课文中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2)有两个学生提出了对课文的疑问“尼科为什么要爬到铁轨上去?”“杜克为什么要去救尼科?”从这两个问题分析,前者对课文并没有好好的阅读,后者的提问是有一定质量的。

(二)启发谈话,揭示课题,预习反馈,借助板书,把握主要内容。

1 用一句话或一个词介绍印象中的小狗。

2 借助拼音,读准文中的多音字。

——一刹那、刹车、一个劲撒欢、一摊殷红的鲜血、

3 分小节读课文、集体正音,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先交流,教师梳理课文的条块,学生借助板书,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习描写杜克救尼科的句子,及描写火车飞驰的句子,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有感情朗读第4小节。

——突然,黑影一闪,小狗杜克(蹿)上了铁路。它一口(咬)住尼科的尿布,在车轮将要碾上的一刹那,把尼科(拖)出了轨道。

1 默读第4小节,用“——”划出描写小狗杜克救尼科的句子。

2 选择合适的动词填空。杜克是怎样救尼科的?借助对动词“蹿、咬、拖”的理解,体会小狗杜克救尼科十分迅速,有感情朗读。

——就在这时,一列火车风驰电掣般地驶来。司机发现了情况,拉响汽笛,使劲刹车,可火车怎么也停不下来,一场惨祸眼看就要发生。

3 联系上下文,体会“就在这时”的意思,理解词语“风驰电掣”。

(四)联系第1小节,第5小节,展开想象,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

抓住句子“小狗杜克跑前跑后,玛丽不时丢一片香肠给它,惹得它一个劲撒欢。”及联系第5小节,想想说话,玛丽和周围的人看到杜克被压断了前爪,会怎么说,怎么做。

(五)语言训练。

经过治疗,杜克的伤痊愈了。虽然它失去了一只爪子,但仍快乐的与杜克一家生活在一起。此时,尼科也渐渐长大了,它会怎样向人们介绍自家的小狗杜克呢!

——那年我才六个月,妈妈带我去公园野餐。不一会儿,妈妈睡着了,我却爬到铁路上,这时……

七、课后反思。

(一)能力的训练,重在尝试与指导。

本课文,我尝试对学生进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指导与训练。

具体操作: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此问题先作为预习要求提出,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为课堂学习作一铺垫。

在课堂教学朗读反馈之后,就此问题进行交流,由于课文的板块清晰,学生的回答基本说清了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但就总体而言此问题涉及整篇课文,对三上的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举手回答人数少,参与面狭窄。

接着,教师就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一条线索,即与故事相关的主要人物——小狗杜克和尼科;依据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整理出关键的动词“救、轧断”,让学生借助这些动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有了文字和图表的暗示,学生有了回答的信心,愿意尝试者也增加了。

最后,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小结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找到课文的主要人物,再运用一些关键的动词,就能将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清楚。

此教学环节,不足之处:在课文教学之初,在没有任何方法指导的前提下,请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此问题可以作为边读边思的内容,可是让学生说,显然超出它们现阶段的.能力。进入了三年级,我想教学除了关键字词教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外,更应重视语文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以及语文知识的渗透,以期形成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但能力的培养应是循序渐进,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能力特点,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

因此,此教学应调整为读完课文,就先引导学生整理出故事的主要人物及它们之间的关键动词,而后让学生借助板书说,在一、二个学生示范之下,同学们自由尝试,这样的流程即降低了学生说的难度,又扩展了实践活动的参与面。如果要进一步深入,也可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在原先的基础上“小狗杜克救了尼科,结果杜克的爪子被火车轧断了。”对故事内容进行再补充,如“怎么样的尼科(只有六个月大的)、杜克是怎么样的救尼科(奋不顾身)”等,使主要内容有简洁到具体。

(二)想象说话,弥补课文学习的空白点,帮助学生理解与体验。

课文的情意目标是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落实到语言文字便是课文的第1、4小节。学生从“蹿、咬、拖”“风驰电掣、怎么也停不下来”体会到当时情况的危急,及小狗杜克奋不顾身救尼科的场景,那小狗杜克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课文描写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狗,它并不像写人文章那样,在人物的行为之前会有许多的想法,以此帮助读者体会行为产生的原因。“那小狗杜克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这是学生学习容易忽视点,但却是达到情意目标的关键点,因此要让学生去思考,联系课文第一小节句子“小狗杜克跑前跑后,玛丽不时丢一片香肠给它,惹得它一个劲撒欢。”去思考。玛丽与小狗的亲密相处,小狗俨然成为了玛丽家的一个成员,一家人是相亲相爱的,也就是小狗救尼科的原因,也是人与动物间的真挚情感。

课堂中,学生找到了这句话,隐隐感受到了“玛丽和小狗关系亲密”但还不深入,这是由于课文就这一方面的语句描写太少,因此我想可以让学生想象说话,“除了课文中介绍的,想想玛丽和小狗还会怎样的快乐生活?”帮助积累的感性内容,激起共鸣。

(三)课堂朗读,以生为本,层层推进。

本次教学最大的不足之处——朗读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读出情况的危急以及小狗杜克救尼科速度的快。

究其原因不是学生对课文的意思没有理解,而是有感情朗读是建立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基础之上的,我班的学生首先语文底子差,学习上又有相当大的惰性,尤其是预习的朗读,往往以默读代替大声朗读,如果遇到不会的字也就蒙混过关,如把“碾”读成“展”,“尼科”读成“科尼”,“蹿”读成“窜”,预习的情况直接影响上课的朗读。

上一篇:我的快乐作文500字下一篇:晨检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