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发合作合同

2025-0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技术研发合作合同(精选9篇)

技术研发合作合同 篇1

乙方:

一、概述:

(甲方)与(乙方)共同商定:鉴于乙方在 新产品 研发能力,和甲方在项目研发的需求,双方经过充分协商,本着平等自愿、互利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签订本合同,共同遵照履行。

二、主要任务、目标:、主要任务:

三、项目所需物资、经费概算:

四、实施方案、计划进度及完成时间:

五、技术合作费用及支付方式:

六、项目完成验收条件、标准和方式:

七、双方承担的任务与责任:

八、附则:、本合同一式 2 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本合同有效期为 1 年,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本项目结束。、本合同未尽事宜,经甲、乙方决定需要补充或修改后,书写《合同修改意见书》一式 2 份(经甲、乙盖章签字,双方各存一份),全为本合同的补充件。

本合同签约生效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签约双方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切实执行合同条款。

技术研发合作合同 篇2

一、我国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现状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技术进步有内部、外部和合作研发三种途径, 即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合作研究开发。总的来说, 经过30多年的努力, 我国企业在技术进步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国际商业问卷调查报告2010》显示, 中国国内企业期望提高研发投入的比例全球排名第一, 显示出在经过上一个10年经济的迅猛发展之后, 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意识到技术进步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但是,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以低技术水平为特征。一是研发能力不强, 技术创新水平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较大、成功率不高, 对于引进的技术往往是被动接受, 没有能力再创新, 难以在技术上进行突破。二是技术研发投入不足。我国中小企业科研支出、科技人员比例等指标远低于国外和国内大型企业。企业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0.76%, 科技成果中形成产业的仅5%左右。三是科研人员少、整体水平不高。我国目前约496万研发人员中70%多集中在大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 中小企业科技人员极度匮乏。每万名员工中日本有132人、法国有125人、德国有高达459人为研发人员, 而我国只有30人[1]。

二、国外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成功经验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较强的创新能力, 可归于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有效的政策保证。早在20世纪80年代, 日本政府为进一步引导中小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开发, 提高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技术开发能力, 于1985年颁布实施了《中小企业技术开发促进临时措施法》, 政府除了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给予一定的补助金外, 还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并为其提供长期低息的技术开发设备投资贷款。美国政府要求联邦政府机构对于年研究开发经费在1亿美元以上的中小企业, 按一定比例拨出专款予以资助, 对研究开发经费超2 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 政府相关机构每年要为其确定科研项目和目标, 至1995年底, 相关政府资金拨款就达55亿美元。法国政府为促进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 制定了“先进技术推广计划”, 针对规模在2 000人以下的企业, 每年推广1 000个项目, 对这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费用资助50%, 工业项目投资提供50%的贷款。

二是积极的公共服务。广泛采用孵化器培育企业, 是美国政府在技术创新作法上的一个创新。政府通过“孵化器”机制, 将技术、技能、企业家才能与资本联结在一起为技术导向的企业发展提供支持。这些孵化器一般都是通过高校、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而建立起来的, 主要目的是促进技术向当地经济的扩散。据了解, 美国的一些著名企业都是从“孵化器”里发展起来的。硅谷所在地的技术孵化器在15年时间里把一个小小的农业市, 发展到拥有百万人口的高科技城市。美国政府针对小企业兴办后5年内破产率达50%的问题, 在一些大学企业管理系设立了1 000个“小企业发展中心”, 免费向小企业提供帮助。加拿大政府教育部门拨出基金, 对小雇员和业主进行培养, 并承担75%的培训费。英国议会通过了5百万英磅的预算, 建立一个官民合办的工业大学, 以卫星电视和人机交流的方式向社会开放培养工业人才。法国、德国等国家建立了众多的中介服务网络, 在中小企业技术进步方面提供的主要服务包括:信息、人员培训和进修、咨询和顾问服务。[3]

三是多元的资金扶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在于增加技术开发的投入。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对本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作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市场力量的推动, 但政府财政在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政府通过研发补助金、委托费和政策性融资等财政手段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如美国、日本于1999年政府用于R&D财政投入占当年全国R&D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27%和22%。20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联邦政府用于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经费每年都维持在10多亿美元的水平。[4]西方国家根据经济成长、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所处阶段的不同, 财政对科技进步的支持范围和手段也不一样。

三、以合作研发为主的中小企业技术进步途径

我国中小企业总的发展时间不长, 因而规模小、外部发展环境还不尽完善。这些先天缺陷使其在技术进步途径上没有太多的选择。增加研发投入激励技术创新主要的还是国内大企业的战略选择。通过中外合资途径和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和扩散效应, 依靠技术引进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这一途径, 主要适用于企业的初创阶段, 这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随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这种外部途径越来越难满足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求。从技术供给方来讲, 往往不愿意出让一些核心技术, 所以引进的技术质量不是很高。事实上, 高精尖技术和核心技术的获得也只能通过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与合作开发的途径来获得, 而合作研发获取技术进步当然地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目前阶段的战略选择。

从国外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成功经验来看, 充足的资金投入、合格的人才培养、先进的科研设备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合作研发谋取技术进步对于资金有限、缺乏人才和设备、无力承担技术创新项目的我国中小企业就有着重要意义, 成为其技术进步的最重要途径。合作研发的形式主要是走产学研合作之路,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姻”, 充分发挥三方在资金、人才、和设备上的优势, 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合作,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推动中小企业技术进步。三方合作研发的产学研平台, 是一种能实现三方共赢的合作机制。

一是有利于中小企业摆脱在研发上科研人员不足和缺少设备的困境。科技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高低以及科技投入的多少是科技进步的直接影响因素和重要标志, 也是企业的竞争力所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注定在这些方面力不从心, 从而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这样反过来又影响其在研发方面的投入, 陷入一种非良性循环。基于产学研的合作研发可以中小企业免于技术研发人才、设备、实验室等方面的全额投入, 确保充足的生产和营销资金。

二是有利于高校培养合格人才和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话题。其原因固然与高校扩招有关, 但是更主要的还是高等教育没能完全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 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要求上没能反映市场变化和需求, 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 一边是企业招不到人, 反映了大学生就业意愿和岗位不匹配, 也说明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与企业加强合作联系, 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就业市场需求, 有的放矢地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三是有利于科研院所解决经费不足和加快成果转化。地方科研院所是当地技术创新、造就知识经济竞争力的中坚力量。但是企业化转制后存在很多问题。诸如以科技研发为主, 还是以技术服务为主, 以产业化为方向还是以贸易等其他产业为方向, 以基础研究为主还是以应用研究为主等定向问题。由于地方科研院所的诞生源自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 科研人员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经验, 加上研发设备价格昂贵、折旧快等原因, 其在研发投入上收到制约, 成果的转化也慢, 和高校联合可以更新人员, 和企业联姻可以得到资金和加快成果转化。

在推行产学研结合、合作研发以获取技术进步的过程中, 中小企业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企业自身要高度重视, 切实树立起技术兴企的观念。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就会被市场淘汰, 要是不在自己的技术上加以创新, 就会被市场赶出去。因此企业要处理好生产和研发两者之间之间的关系, 在合作研发上加大投入。

第二, 积极建设能与产学研模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 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大学生在课堂里所学的知识必须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才能真正领会和掌握, 而实践教学也正是高校本身的弱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所以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面向市场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可以借助企业这一广阔平台, 实现互惠互利。积累了一定经验的高校学生可以通过签约毕业后留用, 作为企业技术储备人才, 享受比普通工人更好的待遇。

第三, 深化与高校的产学研联合, 建立产学研奖励基金。企业在高校设立专项基金, 对企业所需的专利技术和发明进行资助和奖励。在很多高校, 尤其是一些研究型大学, 本身就有较好的研究平台, 实验室和研究人员齐全。近年来规模日益庞大的研究生可以在硕、博导师的指导下, 广泛开展应用研究。企业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较快地、高效地获取所需技术, 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第四, 加强与地方科研院所的横向联合, 建立研发合作基金。转制后的科研院所正面临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市场经济活动是企业综合能力的反映, 需要经营人才、开发研究人才、生产制造人才、销售人才、金融人才、财会人才、宣传策划人才、科研生产管理人才等不同类型的人才在企业中各负其责, 协同一致。转制后的科研院所, 其开发研究人才很强, 但其他类型人才较缺乏, 导致人才失衡, 对其发展起到制约作用。科研院所以技术输出为主, 由于“含金量”大、研发支出大, 因而流动资金明显不足, 难以支撑规模化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徐丰伟, 吉晓婷.科研院所转制后存在问题及对策.创新论坛, 2007, 1) 而企业正好相反。这样, 科研院所就可以通过对企业的科研立项申请, 获取一定的资金支持;企业可以通过对科研院所的成果收购, 享有企业所需的最新技术成果。

参考文献

[1]琚钰.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之路[J].中国科技投资, 2009 (, 5) .

[2]从美国小企业发展着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http://www.bioon.com/industry/reviews/48314.shtml.

[3]余思畅.创新思路加快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J].社会主义论坛, 2009, (9) .

重压促成企业合作研发 篇3

某汽车制造公司的技术人员,这样回答我的问题。“发动机共同开发在欧洲很久前就开始了,但在日本,汽车制造企业把发动机看做和汽车本身一样,从没考虑过和其他竞争公司一起开发。”同样,现在在欧美企业和大学共同进行研究,也就是产学合作非常流行,而在日本则几乎没有。某大学教授这样告诉我,很长时间内都有这么一种想法,大学是搞学问研究的地方,而不是从事与企业生意买卖相关研究的地方。

然而,就从去年开始,日本经济产业省产生了危机感,这样下去日本的研究开发就会落在别人后面。现在汽车发动机的研究,包括内燃机、混合动力、电动车等多种方面,研究对象分布领域很广。为了保证各方面的技术人员配备,汽车制造企业花了很大功夫。因此经济产业省考虑将不会产生竞争的基础研究领域,和大学已经进行研发。建立企业、大学和经济产业省共同研究场所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明年开始就要实现了。

我去汽车制造企业采访发动机相关材料时,就会听到类似的话:“必须研究的领域很多,而预算和人才都很有限,本来应该重点开发的课题被削减了,即使这样都来不及实行。”我每次都会质问:“那为什么汽车制造企业和零件公司及大学不建立一个共同研究机构呢?”个别研究是进行了重复投资。我有这种想法的契机,是中国政府推行的汽车工业政策。

比如说,南京汽车与上海汽车从英国MG买入知识产权时,听说中国政府给出了避免重复投资的指示。但是MG车和荣威车就是从同一个设计分出的不同商品,中国政府认为这就是重复投资。企业经营“重复是没用的”,中国从此知道了这种情况。

日本明年诞生的产学官共同研究组织,在我看来,是日本政府终于接近了中国政府的想法。这个研究组织,我听说是进行例如内燃机燃烧、汽油机点火等基础研究的地方。空气与燃料混合后进行燃烧,是发动机研究的基础领域,到现在理论还没有确立下来。同样,都说汽油机改进点火方法可以提高性能,但如何点火最理想也还处于研究阶段。基础研究得到推进的话,接下来进行新一代汽车发动机开发时就会知道正确的设计方向了。

过去在19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大约10年时间内,日本企业不断开发出新的技术,对保守的欧洲势力发动了挑战。然而90年代初经济恶化,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对挑战新课题犹豫了。进行新的活动需要资金,但日本国内汽车市场萎缩,利益难以得到保障,这是其最大原因。

另一方面,欧美技术开发公司受汽车制造企业的委托,不断开始新的研究。其中产生了新一代增压发动机以及DCT。现在欧洲的汽车市场成为了技术的中心。日本企业和政府都感到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火烧到屁股上了——现在已经是必须做些什么事情的状态了——日本人是这么形容的。屁股上着火,火焰往上蹿,确实是坐不住了。我很期待日本发动机研究能够更进一步。

标准技术入股合作合同 篇4

第一条 执行机构

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技术进出口司为中方执行本协议的责任机构。

第二款:社团法人日本成套设备协会为日方执行本协议的责任机构。

第二条 目的

本协议的目的为:甲乙双方通过对于双方根据本协议规定所确定的项目(以下称合作项目)的合作,以达到扩大发展中日双方技术交流之目的。甲方通过甲方合作项目单位获得乙方对合作项目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技术咨询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以促进中国工业技术的发展及促进合作项目的实施;乙方通过对合作项目提供可行性研究、技术咨询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有助于提高中国工业技术。

第三条 合作范围

第一款:合作项目

(-)中方优先计划建设的技术引进项目;

(二)中方拟从日本引进技术、进行改造的项目;

第二款:合作项目条件

中国经济和工业发展需要的,并且日本企业在管理、技术及设备等方面具有相当竞争能力的项目。

第三款:合作项目合作范围

由日本专家为本条第一款合作项目提供可行性研究调查及技术咨询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第四条 日方参加的方法

乙方组织由技术专家组成的调查团,对合作项目提供可行性研究调查及技术咨询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上述咨询服务所需要的外汇费用(日中间的往返机票费、日工资、住宿费及进行调查、完成报告书所需要的费用)由乙方负担。

调查时间过长及所需费用过多的合作项目的调查、研究开发除外。

第五条 中方参加的方法

甲方组织由专家组成的小组(包括翻译)协助乙方对合作项目进行可行性调查、技术咨询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为了使乙方的咨询服务顺利实施,甲方提供必要的措施及技术协助,同时为乙方调查团提供中国国内的住所、交通、通信等方面的方便。对此工作所需要的人民币部分由甲方负担。

第六条 保密义务

甲乙方互相提供给对方的资料及报告书,未经对方同意,不得转让给第三者,亦不得公开发表。

第七条 税收

乙方为执行咨询服务所携带的物品(包括咨询服务所必要的设备材料、仪器、资料等)不缴纳税收。

第八条通信

第一款:甲乙双方的一切重要联系皆用书面形式,凡接下列地址以传送的函件、电报、电传或传真形式发出,皆视为正式发送。

甲乙双方地址为:

甲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东长安街二号

对外经济贸易部技术进出口司

邮政编码: 100731

电传: 211230 tomft cn

电话:(861)542247或(861)5126644-444

乙方:日本国东京都千代由区有乐町一丁目 8番1号

日比谷公园大楼3层

社团法人日本成套设备协会

邮政编码:"10o

电话:(03)213-8551

电传: 2222795,jacoin j

传真:(03)213-8822

第二款:甲乙任何一方在迁往新址前一个月,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更改上述地址为新址。

第三款:甲乙双方一切文电及文件均使用中文、日文或英文。

甲方提交乙方的一切文电及文件均使用中文或英文。

乙方提交甲方的一切文电及文件均使用日文或英文。

第四款:甲乙双方应保持密切联系,随时通报执行本协议的有关情况。

第九条 协议的解释

甲乙双方在执行本协议中,如发生分歧,双方均以诚意的态度协商或共同同意的其他方式解决。

第十条 其他

本协议附件1、附件2及附件3为本协议的有效组成部分。

第十一条 修改

甲乙任何一方提出对本协议的修改,将通过甲乙双方会晤或换函的形式协商,最后以双方签署的文件形式确定修改款项。

如甲乙任何一方欲终止本协议,应提前六个月以文件形式通知对方。若接到通知二个月以内对方未提出书面异议,从通知日起六个月后,本协议则自动失效。

技术项目合作开发合同 篇5

研究开发人:(以下简称甲方)

法定代表人:

住所:

邮编:

联系电话:

委托代理人:

身份证号:

住所:

邮编:

联系电话:

研究开发人: (以下简称乙方)

法定代表人:

住所:

邮编:

联系电话:

委托代理人:

身份证号:

住所:

邮编:

联系电话:

鉴于甲方是在北京市合法注册的,生产和经营 的有限责任公司,乙方是在 的,经营范围为 的公司,双方均具备研发项目的能力。为共同完成项目的技术开发,双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一、合作开发项目名称:

二、合作开发要求:

1、 开发目的

2、 使用范围及方式

3、 合作开发的内容、形式、标准

4、 合作开发研究的地点、地域

5、 合作开发的时间要求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合作开发期限自 年 月 日始至开发项目完成止,预计完成期限为 年 月 日。

6、 合作开发的完成

产品设计、工艺规程、材料配方和其他图纸、报告等技术文件;。

三、合作开发的投资:

投资总额为:

其中甲方投资:

乙方投资:

在总投资额中,甲方占 %;乙方占 %。

(注:所谓投资,不仅包括以货币、设备、场地进行的物质投资,还可以包括以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进行的技术投资,采取货币以外的形式进行投资的,应当折算成相应的金额,明确当事人在投资中所占的比例)。

双方投资的时间为:

双方于本合同签订之次日内共同设立账户,用于投资资金的管理。非经双方共同以书面确认,任何乙方不得支取该投资资金。

四、甲方主要义务:

1、 按照本合同约定比例对合作开发项目进行投资;

2、 提供场地、人员等

3、 完成 的研发工作

4、 就取得完全的专利申请权、专利权以及非专利技术、技术秘密的完全的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向乙方支付补偿。

五、乙方主要义务:

1、 按照本合同约定比例对合作开发项目进行投资;

2、 提供场地、人员等

3、 完成 的研发工作

六、工作配合

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分工、以自己的技术力量参加研究开发工作,共同制定研究开发计划,共同解决研究开发中发生问题,或按照分工分别承担设计、工艺、试验、试制等不同阶段或者不同部分的研究开发工作,并与其他当事人协作配合,直至完成研究开发项目。任何一方对本合同约定或双方另行确定必须履行的义务,都必须认真履行。

七、技术情报和资料的保密:

双方有义务对本合作开发项目采取适当的保密措施。在本合同履行过程中及合同变更、解除、终止后的任何时间,非经双方共同以书面形式确认,任何一方不得将本合作开发项目的.任何信息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八、风险承担:

1、因作为本合作开发合同标的技术已经由他人公开,致使本合同的履行没有意义的,双方应当解除合同。

任何一方获知该情况的,应当告知另一方。合同因此而解除的,双方就已完成部分按照甲方 %,乙方 %的比例承担合作开发费用。双方应于合同解除之日起十日内进行结算。

2、在履行本合同的过程中,确因在现有水平和条件下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导致合作开发项目部分失败或全部失败的,对于该失败的部分,双方就已完成部分按照甲方 %,乙方 %的比例承担合作开发费用。双方应于确认该部分失败之日起十日内就失败部分进行结算。

任何一方发现可能致使研究开发失败或者部分失败的情形时,应当及时通知另一方并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损失。

3、 因不可抗力造成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双方就已完成部分按照甲方 %,乙方 %的比例承担合作开发费用。双方应于合同解除之日起十日内进行结算。

九、技术开发成果的归属:

1、 在履行本合同中完成的合作开发成果的专利申请权归甲方所有,乙方不得申请专利。合作开发成果的专利权归甲方所有。乙方不能免费取得该专利的实施许可。

2、 甲方应当就取得完全的专利权于双方确定完成开发工作之日起30日内一次性向乙方支付补偿金 元(或采取其他补偿办法)。

3、 技术开发的成果中属于非专利技术或技术秘密成果的,该非专利技术或技术秘密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及获得利益的权利由甲方享有。乙方不得使用或转让该非专利技术或技术秘密成果,并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

4、 就非专利技术或技术秘密成果使用权、转让权及获得利益权的取得,甲方应于双方确定完成开发工作之日起30日内一次性向乙方支付补偿金 元(或采取其他补偿办法)。

十、违约责任:

1、任何一方不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投资,造成研究开发工作停滞、延误的,违约方应向另一方支付数额为项目总额10%的违约金;造成开发失败的,违约方应向另一方支付数额为项目总额30%的违约金。

2、任何一方不按照合同约定的分工参与合作开发工作或不按照合同约定与其他各方完成配合任务的,违约方应向另一方支付数额为项目投资总额20%的违约金。

技术转让和合作生产合同 篇6

2.如果甲方履行了合同规定的义务而乙方未能按本合同附件2向甲方交付资料,我们将在收到甲方书面通知后15天内向甲方退还上述甲方已付的款项。

3.本保证函从开出之日起生效,至支付合同4.2.3的入门费之后失效,但最晚不超过开保证函后12个月。

附件7

中国银行出具的不可撤销保证函(格式)

受益人:国 公司

日期:

根据 公司(以下简称乙方)和中国 公司 (以下简称甲方) 年 月

日签订的立式弯板机技术转让和合作生产合同第 章:

1.我们应向甲方要求,开具 号以乙方为受益人的额度为 (英镑)的不可撤销的保证函。

2.如果乙方履行了合同规定的义务而甲方未能按合同条款向乙方付款,我们将在收到乙方书面通知后15天内向乙方支付甲方应付的款项。

研发合作组织管理的模型研究 篇7

研发合作组织由一些跨地区、跨组织的、通过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联结、试图完成组织共同任务的成员组成;研发合作组织可视为以下几方面的结合体: (1) 现代通讯技术; (2) 有效的信任和协同教育; (3) 雇佣最合适的人选进行合作的需要。在这三个方面中, 人员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研发合作组织就是在虚拟的工作环境下, 由进行实际工作的真实的组织人员组成, 并在研发合作组织的各成员相互协作下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研发合作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态, 具有优于传统组织的一些特征。

(1) 人才优势。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的使用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 区位不再成为直接影响人们工作与生活地点的因素, 这就大大拓宽了组织的人才来源渠道。组织可以动态地集聚和利用世界各地的人才资源, 这为获得通常很难招聘到的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才创造了条件, 同时也减少了关键人才的流失。

(2) 信息优势。研发合作组织成员来源区域广泛, 能够充分获取世界各地的技术、知识、产品信息资源, 这为保持产品的先进性奠定了基础。同时, 成员可以采集各地顾客的相应信息, 反映顾客的需求, 并能及时解决客户的相关问题, 从而能够全面地了解顾客, 有利于组织尽快设计和开发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建立起良好的顾客关系。

(3) 效率优势。合作是高效组织应付环境变化的有效手段之一, 而研发合作组织利用最新的网络、群件、移动电话、可视电话会议等技术实现基本的沟通, 在技术上的诱惑力更是显而易见的, 组织成员之间可以及时地进行信息交流, 防止信息滞留, 从而缩短了信息沟通和交流所用的时间, 确保及时做出相对正确的决策。

研发合作组织不同于传统的实体组织, 成员不再依赖于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办公场所而运作, 而是就职于一个虚拟的空间, 主要依赖于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实现远程的沟通与协调。这种虚拟组织的出现, 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1) 沟通的障碍。首先, 成员之间缺乏相互接触时所具备的特征, 如无法感知语言信息、形体信息、行为信息所表达的意见、观点、态度等, 而这些特征往往是提高组织效率, 创造一流业绩的先决条件。其次, 成员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传统、风俗习惯等等,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冲突。成员之间的沟通一般仅限于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减少。然而非正式沟通往往有助于成员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组织的技术创新, 有助于成员体验组织文化, 有助于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有助于组织凝聚力的形成。这种交往的减少容易使成员产生孤立感和焦虑感, 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会趋于疏远, 并导致缺乏对组织目标的认同。

(2) 协调的难题。首先, 研发合作组织的远程管理给成员个体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规避义务或责任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每个组织成员都是理性的, 都拥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要把这些强势个体揉和在一起, 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其次, 每个成员都处于不同的区域, 有着不同的作息时间、不同的工作顺序、不同的工作方式等, 这也给整个组织的协调增加了难度。成员间的沟通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的流动和反馈影响着整个组织的效率。

二、Agent模型在研发合作组织管理中的可行性

Agent又称为智能代理、智能主体, 它属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范畴。它是一种计算机系统, 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 自主地完成预先设定的任务。多Agent系统是由多个Agent形成的松散耦合的网络系统。这些Agent在物理上或逻辑上是分散的, 其行为是自治的, 它们为了共同完成某个任务或达到某些目标而遵守某种协议连接起来, 通过交互与合作解决超出单Agent能力或知识的问题。Agent没有统一的定义, 但至少应具备以下属性: (1) 一个Agent应该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实体, 具有不同程度的自治能力。它能在无法事先建模、动态变化的信息环境中独立规划复杂的操作步骤, 解决实际问题;在没有用户参与的情况下, 独立发现和索取符合用户需求的资源与服务; (2) 能遵循承诺采取主动行动, 表现出面向目标的行为; (3) 能感知所处的环境, 并对相关事件做出适当反应; (4) 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性, 即它们可以与所代理的用户, 资源以及其它代理进行通信交流; (5) 高级的Agent可以与其它Agent分工合作, 共同完成单个Agent无法完成的任务。

多Agent系统把许多个体组织起来, 可以弥补个体工作能力的有限;同样, 劳动的分工和每个个体负责一项专门的任务, 可以弥补个体学习新任务能力的有限;社会机构间有组织的信息流动, 可以弥补个体处理信息并运用信息做出决策能力的有限。随着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发展, 使得组织成员的信息和智能能力有了迅速提高, 从而提高了整个组织的感知能力和通信能力, 为多Agent系统进入研发合作组织提供了社会基础。

在研发合作组织中, Agent代表各个成员, 他们通过Agent信息系统联系起来。每个成员在活动中, 可以独立决策和控制, 表现了Agent的自治性;研发合作组织有专门的机构收集、归纳和总结各种有用的市场信息, 这个过程表现出了组织具有的Agent的感知能力;组织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预测, 设计制定各种具体的实施方案, 具有推理和规划能力;对于一个复杂的任务, 一个成员往往很难或者没必要去单独完成它, 这就需要与其他成员协作, 结合其互补性的资源和功能, 组成研发合作组织来共同完成该任务。在任务完成之前或完成过程中, 研发合作组织有明确的分工, 如果遇到冲突, 在遵守一定规则和协议的基础上协商从而消解冲突, 协调一致地完成任务, 这个过程中组织表现出了通信能力和协作、合作、协同与协商地能力。研发合作组织每次合作完成后, 每个成员应该对这次合作进行总结分析, 如有必要, 应对组织结构功能及体制进行部分改进、调整, 为下次难度更大、风险更高、收益更多的合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体现了研发合作组织的适应性和进化性。

综上所述, 研发合作组织中的成员具有自治性、感知能力和规划能力、通信能力、协作和协商能力以及进化性等, 几乎和Agent的所有特性相吻合, 所以说, Agent理论是实现研发合作组织管理的比较合适的理论。

三、研发合作组织的Agent管理模型

研发合作组织的联系纽带是各种信息系统, 这种信息系统由多个Agent组成的一个较为松散的A g e n t联合体。这些Agent之间相互协调、相互服务, 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各Agent的活动又是自治和独立的, 其自身的目标和行为不受其他Agent的限制, 通过竞争和磋商等手段来协调和解决各Agent的目标和行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研发合作组织的管理必须解决信息系统Agent之间的协作和Agent对信息环境的适应两个问题, 因此, 研发合作组织的信息系统至少包括成员接口Agent、任务Agent、代理Agent、资源Agent。这些Agent是固定在网络环境中提供支援和服务的, Agent之间采用知识查询和操作语言进行通信, 通过自身的自治能力和相互协调能力来实现系统整体目标的。每个Agent有相对独立的目标以及知识和推理过程属性, 但它们之间能够相互调节、相互帮助、相互合作, 共同完成整个系统的目标。这些Agent在合作中是通过代理Agent寻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的 (如图1所示) 。

3.1、成员接口Agent

成员接口Agent是成员的智能接口, 主要负责组织与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换, 它向成员提供友好界面, 帮助成员向系统提出要求并以成员能够接受的方式显示返回的处理结果。成员接口Agent进行初始化时, 向代理Agent宣传它的相关信息, 以使其它A g e n t可以找到它。它从代理Agent获得有关公共资源模型的信息, 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提示成员在一组查询中选择相关资源。成员接口Agent确定一项任务后即被送到由代理Agent推荐的最能满足成员需要的任务Agent, 由任务Agent组织资源Agent完成相应的任务。当任务完成结果提交到任务Agent后, 它便用知识查询和操作语言同成员接口Agent进行“会话”, 结果被不断返回并显示 (如图2所示) 。

3.2、任务Agent

任务Agent从成员接口Agent那里得到成员的申请要求, 确定所要达到的目标, 并安排实现目标的计划, 协调相关任务Agent或资源Agent。对于复杂的任务, 它可进一步分解成子任务交给其它Agent完成, 最后对任务返回的结果进行集成。任务Agent的任务包括全局查询分解和后处理, 全局查询是以全局公共资源模型表达的, 子查询必须是基于系统已知的各种资源的模式和能力产生的最后综合结果。任务Agent每次从成员接口Agent接收到一项任务, 在这个基于规则的系统中就开始一个新的类型的计划。如图3所示:

3.3、代理Agent

代理Agen是为其它Agent提供语义比较服务的, 它提供的服务更能够满足其它Agent请求的服务。当一个Agent进入到系统中, 它应该通过知识查询和操作语言向代理A g e n t宣传它的服务。代理Agent是以提供相应服务的Agent的地址响应一个Agent的服务请求。任何Agent都可以通过公开的地址访问代理Agent。代理Agent的主要工作是维护一个知识库, 包括有关当前运行的Agent的正确信息和它们可以提供的服务。当一个Agent成为在线时, 它会向代理Agent进行宣传, 使用有关术语和词汇描述它的服务本体, 代理Agent把所有Agent宣传的信息存储在它的知识库中。当一个Agent的服务发生变化时, 这个A g e n t应该通知代理Agent更新它的宣传信息;当一个Agent准备离线时, 它首先应该从代理Agent注销它自己。同时代理Agent也可以定期查询每个在线的A g e n t, 以发现是否有Agent出现故障。代理Agent会从它的知识库中删除所有注销或出现故障的Agent的宣传信息 (如图4所示) 。

3.4、资源Agent

资源Agent的目的是对信息资源中的信息内容进行提取和更新, 实际上起到本地数据资源与系统中其它Agent之间的接口作用, 作为其它Agent访问资源的中间媒介, 它隐藏了本地数据的组织和表示。为实现这项任务, 资源Agent必须通过代理Agent对外宣告它的存在、位置并描述它的内容。资源Agent必须把以公共查询语言表达的查询语句转换为基础系统可以理解的语言, 一旦查询被翻译, 这个资源Agent即把它们送给信息资源执行, 并翻译返回的结果。另外, 资源Agent和基础数据资源会把某些其它Agent要求的操作组成一个基础事务 (如图所示5) 。

四、结论

Agent对象具备现代研发合作组织相似的特征, 基于多Agent的信息系统是管理研发合作组织的有效机制, 能够弥补基于古典博弈论、运筹学和最优化理论的管理模型之不足, 在实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摘要:研发合作组织的成员可以依赖于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实现远程的沟通与协调, 与Agent的基本特性比较吻合, 文章分析了研发合作组织信息系统的成员接口Agent、任务Agent、代理Agent、资源Agent在内的管理模型。

关键词:研发合作组织,Agent,管理模型

参考文献

[1]、Nagel R N, Dove R.21st Centu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Strategy Report Volume l:An Industry-led View[M].Bethlehem, PA:Iacocca Institute.Lehigh University, 1991.

[2]、Matos C, Afsarmanesh L M, Garita H, Lima C C.Towards on Architecture for Virtual Enterprises[J].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1998, 9 (2) :105-108.

[3]、Matos C, Afsarmanesh L M.Infrastruc-tures for Virtual Enterprises-Networking In-dustrial Enterprises[M], New York: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9.

[4]、Luis M, Matos C.Virtual Enterprise Modeling and Support Infrastructures:Ap-plying Multi-agent System Approache[sM].LNAI2086, 2001, 335-364.

[5]、Talluri S, Baker RC.A quantitative frame work for designing efficient business process alliances[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EMC) .1996:656-661.

[6]、NIIIP.NIIIP Reference Architecture Book:Introduction to NIIIP Concepts.[EB/OC].NIIIP INC, http://www.niiip.org.2001.

[7]、Jennings N R, Sycara K, Wooldrige M.A Roadmap of Ag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utonomous Agents and Multi-Agent Systems, 2000 (1) :275-306.

技术研发合作合同 篇8

会上,软件中心详细介绍了《北京市科技研究开发机构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实施办法》(京科政发[2006]28号)的原则和支持范围,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与跨国研发机构相关的一系列扶持政策。

第一、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是中国和北京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与信息技术有关的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等;第三、《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的主要内容政策,包括科技投入政策、税收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第四、《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京发[2006]5号文)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六个重点方向和激励自主创新的八项政策措施。

随后,各跨国研发机构代表介绍了与本地企业或研发机构合作的内容、主要形式,并就“跨国研发机构根据不同需要,采取多种模式与本地机构合作;在京跨国研发机构面临五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技术研发合作合同 篇9

1.1.乙方将向甲方转让生产下列型号中速船用主机(以下简称合同产品)的技术秘密及全部技术资料,其型号如下:_________。

1.2.“技术文件资料”的定义、范围及交付:本合同1.1.款所指的技术资料(以下简称资料)定义是乙方提供合产品的技术资料由三大部份组成:即乙方现用的一般技术资料、产品设计图纸和生产技术资料,上述资料应包括详细的技术秘密。

(1)一般技术资料包括:

a.12v-600zc中速船用主机的技术规范(包括部装、总装、试车、交货试验等。);

b.12v-400zc中速船用主机的主要零部件的技术规范;

c.合同产品中所使用的配套产品的外型尺寸、安装尺寸和性能参数的样本。

(2)产品设计图纸:乙方提供合同产品的产品设计图纸应包括:

a.合同产品的全套施工图纸(包括总装图、部件图、系统图、原理图及全部零件的详细图纸);

b.合同产品的计算资料和计算书;

c.有关船级社发给的证书及交船级社验证的图纸、计算书及其他资料清单;

d.试验台设计图纸及其技术文件。

(3)生产技术资料:乙方提供的合同产品的生产技术资料应包括:合同产品全部工艺性指导文件及主要零部件的详细制造技术资料;对原材料和合同产品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和生产后的质量检验要求、验收手段、验收步骤及验收技术文件。

(4)资料的修改:若乙方采用新技术改进产品,改进工艺过程,降低成本等需要对提供的资料进行修改时,应将修改的结果以书面形式提供给甲方。

(5)资料的提供方式:

a.对一般技术文件应提供三份蓝图或同等数量的清晰的复制图;

b.对产品设计图纸应提供一份生产底图及两份蓝图;

c.对生产技术资料应提供两份蓝图;

d.对已提供过的完全相同的重复资料,可免于提供,但需在清单中予以注明。

(6)资料的交付进度:

a.根据资料定义的规定,为生产12v-400zc型中速船用主机的需要,乙方在签订合同后30天内需向甲方交付合同产品的全部技术资料和全部图纸;

b.根据资料定义的规定,为生产12v-600zc型中速船用主机的需要,乙方在签订合同后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需向甲方交付合同产品的全部技术资料和图纸。

1.3.甲方将生产的产品向乙方返销如下:12v-400zc型中速船用主机每年_________台;12v-600zc型中速船用主机每年_________台。

1.4.以补偿贸易进行合作生产期限为2年,2年后若合资经营条件不成熟,则可延长合作生产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第二条 转让技术秘密和技术文件

2.1.乙方向甲方提供合同产品的设计计算、产品图纸、制造工艺、质量控制和试验、安装、调试、运转及维修等有关合同产品的全部技术资料,必须和乙方目前使用的资料内容相同。

2.2.合同产品资料的审核和验证:乙方对提供给甲方的产品设计图纸、制造技术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清晰性负责。若产品设计图纸和生产技术资料中的任何部分发现有失误,当乙方接到甲方通知时立即补齐遗失部分或更改错误部份。

2.3.在合作生产期间,乙方将以最优惠价格向甲方提供甲方方面市场不能提供的零部件。具体内容另行商定。

2.4.乙方保证向甲方转让的技术秘密和技术资料不受任何第三者的指控。

第三条 价格和支付方式

3.1.为了支付转让2.1.条款中所规定的12v-400zc型中速船用主机的技术秘密和技术资料费用,乙方应向甲方支付费用如下:_________。

3.2.合同签署生效后三十(30)天内,甲方按照由_________银行提交的乙方下列单据,予以第一次支付总金额的_________%,即_________(大写:_________元整)。

(1)根据附件_________要求,提供第一批资料的空运提单;

(2)经甲方确认的_________银行出具不可撤销的保函正副本各一份;

(3)乙方的商业发票一式两份;

(4)乙方即期汇票一式两份。

3.3.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甲方按收到乙方提交的下列单据后,予以第二次支付_________年总金额的_________%现金,即_________(大写:_________元整)。

(1)按附件_________要求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提供第二批资料空运提单:

(2)乙方商业发票一式两份;

(3)乙方即期汇票一式两份。

3.4.双方同意_________年用现金支付,_________年付_________%现金,其余_________%金额用甲方返销产品补偿。

3.5._________年的费用本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支付,乙方交付商业发票一式两份。

3.6.自_________起及其后各年份按3.1.款规定的提成费用应在每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在收到乙方方商业发票(一式两份)后支付。

3.7.在合作生产期间鉴于甲方遵照3.1.款已向乙方支付了转让技术秘密的部份费用,若合资经营时机成熟,双方同意成立合资经营企业时,则乙方将其剩余部份的技术秘密费用可作为投资的一部分,一旦双方不能进行合资经营,在五(5)年之内合作生产被迫终止时,甲方确认向乙方支付技术秘密费用的剩余部份。若出现上述情况,对支付技术秘密费用的进度和方式由双方在适当时候予以协商。

第四条 合作生产和补偿贸易

4.1.为有利甲方的外汇平衡,乙方同意甲方生产12v-400zc,12v-600zc中速船用主机返销给乙方。

4.2.上述订单的总值必须保证不低于甲方每年向乙方支付购买零部件所需费用总额的_________%。乙方同意在甲方补偿能力扩大及乙方需求扩大的前提下,其补偿的百分比可以不受限制。

4.3.甲方将以优惠价格向乙方提供产品,其品种、数量、交货期等将由双方在每批合同中商定。甲方产品必须符合乙方的标准。

4.4.乙方要求在甲方接到上述产品图纸后立即试制12v-400zc型中速船用主机。首批产品各一台将分别在双方进行试验,在试验合格的基础上乙方要求甲方于_________年内提供12v-400zc型中速船用主机_________台。其价格、交货期在签订正式合同时商定。

第五条 保证

5.1.乙方保证,在合同有效期内所供应的资料应是最新技术的成果,其内容和乙方目前使用的完全一致。

5.2.乙方保证所供资料是完整的、正确的、清晰的。

第六条 税费

6.1.凡因履行本合同需缴纳的一切税收,发生在甲方以外的均由乙方承担。

6.2.凡因履行本合同需缴纳的一切税费,发生在甲方以内的均由甲方承担。

第七条 商标

7.1.甲方有权使用乙方商标和合同产品的序号。甲方将下列商标标明在甲方所生产的合同产品上:_________。

7.2.甲方制造的铭牌、报价单、技术规格书、广告、说明书、样本等,凡是合同产品均以甲方名称来表示。

第八条 包装

8.1.须用坚固的木箱包装,适合长途海运,防湿、防潮、防震、防锈、耐粗暴搬运。由于包装不良所发生的损失,由于采用不安全或不妥善的防护措施而造成的任何损失,卖方应负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费用和/或损失。

8.2.卖方应在每件包装上,用不褪色油漆清楚地标刷件号、尺码、毛重、净重、“切勿受潮”等字样,并刷有下列唛头:_________。

8.3.装箱单两份,注明毛重、净重、尺码和所装货物每项的品名和数量。

第九条 人力不可抗拒

9.1.签约双方中的任何一方由于战争及严重的火灾、水灾、台风和地震或其他双方同意的事件而影响执行合同时,双方同意延长合同期限,延长时间相当于事故所影响的时间。

9.2.责任方应尽快将发生的人力不可抗拒事故的情况用电报通知另一方,并在十四(14)天以内以航空挂号信将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交给另一方确认。

9.3.若人力不可抗拒事故延续到一百二十(120)天以上时,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尽快解决本合同继续执行的问题。

第十条 仲裁

10.1.因执行本合同所发生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执,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已经协商仍不能达成协议时,则提交仲裁解决。

10.2.仲裁地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

10.3.仲裁裁决是终局裁决,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10.4.仲裁费用除仲裁机关另有裁决外,应由败诉方负担。

10.5.除了在仲裁过程中进行仲裁的那部份外,合同的其余部份在仲裁期间仍应继续执行。

第十一条 合同生效及其他

11.1.本合同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由双方代表在_________正式签字,自签字之日起1周内本合同应经有关部门批准后生效。

11.2.本合同以_________文书就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一式两份。

11.3.本合同有效期见第十一条所述。

11.4.本合同附件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部份,与正文有同等效力。

11.5.双方在本合同生效前交换的所有文件、函电等在本合同生效的同时自动失效。

11.6.本合同只能根据合同双方授权代表签名或盖章的书面文件进行变更、追加或修改。

11.7.在执行合同期内双方的通讯均以函电进行,书信往来一式两份。

第十二条 法定地址

甲方:_________乙方:_________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签字):_________代表(签字):_________

上一篇:《中国的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下一篇:期货行业诚信建设2012年重点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