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操作实验考核(精选13篇)
数计学院教师实验教案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任课专业班级:计算机应用技术 实验学时: 2学时
一、实验项目名称:
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第1个实验)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对日常使用的Windows 2000/XP系统进行较深入的了解。要求:了解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了解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的主要管理功能。
三、实验内容
1、了解所用系统的常规属性,计算机名及所在工作组
2、使用Windows 2000/XP任务管理器,对应用程序、进程、性能、联网等方面进行查看和管理。
3、使用Windows 2000/XP系统性能监视器,跟踪内存、硬盘、CPU、缓存、文件系统、网络等方面的性能。
四、实验原理:
Windows 2000/XP采用基于对象的技术来设计系统,提出了客户/服务器系统结构,该结构在纯内核结构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扩展,它融合了层次式结构和纯微内核结构的特点。对操作系统影响很大的组件放在内核下运行,而其他一些功能则在内核外实现。
五、实验步骤:
1、查看系统的常规属性
①、选择我的电脑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打开“系统属性”对话框;
实验一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
②、选择“常规”选项卡,查看系统常规属性;
③、选择“计算机名”选项卡查看计算机名及所在工作组。
2、使用Windows 2000/XP任务管理器,对应用程序、进程、性能、联网等方面进行查看和管理。①、用“Ctrl”+“A1t”+“Delete”(或 “Ctrl”+“Shift”+“Esc”)组合键打开任务管理器。观察任务管理器下方的状态栏,察看当前运行的进程总数、CPU的占有率以及提交更改的信息。
②、选择“应用程序”选项卡,观察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以及它们的状态。在“应用程序”选项卡中可以看到当前用户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以及这些应用程序的状态,其状态一般为“正在运行”或“无反应”。通过“结束任务”按钮可以结束一个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所以若某个应用程序在运行时出现“无反应”,可用此方法强行关闭该应用程序。“切换至”按钮可转向被选中的应用程序,而“新任务”按钮则可以打开一个新的程序。
③、选择“进程”选项卡,观察用户进程和系统进程以及它们所属的用户、CPU的占用率、内存的使用情况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该选项卡右下角有一个“结束进程”按钮,可以结束被选中的进程,但一些系统的关键进程是不可以结束的。实际应用中,可以发现并关闭一些恶意的程序(如病毒等),它们大量地占有CPU和内存,影响机器正常运行。
实验一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
④、选择“性能”选项卡,观察系统资源的占用情况。“性能”选项卡上部图形表示CPU和页面文件的使用状况,下面部分有句柄、进程和线程的总数,物理内存、核心内存的使用情况,以及认可用量等信息。从这些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系统资源的当前使用情况和历史记录,从而可以更好地管理系统。
实验一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
3、使用Windows 2000/XP系统性能监视器,跟踪内存、硬盘、CPU、缓存、文件系统、网络等方面的性能。
①、在Windows XP 的“控制面板”中双击“管理工具”,再双击“性能”快捷方式,打开系统性能监视器窗口。在这个窗口中,红线表示当前时刻,绿线表示CPU的性能变化,蓝线反映物理硬盘的运行情况,黄线反映内存运行情况。单击窗口右下方的选项,查看所选项目的详细运行情况,包括最后(当前)、最大、最小、平均值的详细情况。
②、选择工具栏上的“添加(Ctrl+I)”按钮,弹出 “添加计数器”窗口。在该窗口的“性能对象”中选择“Processor”,“从列表选择计数器”中选中“Interrupt Time”选项,单击“添加”按钮,从系统监视器中可以看出最下面多了一个监视的任务。
③、在系统性能监视器中,打开“添加计数器”窗口,在“添加计数器”窗口的“性能对象”中选择“Memory”,在“从列表选择计数器”中分别选中“pages
实验一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
input/sec”、“pages 0utput/sec”和“page Faults/sec”选项,单击“添加”按钮,从系统监视器中可以看出最下面多了3个监视内存的任务。
六、参考文献:
1、《操作系统教程》,第3版,孙钟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书》,第2版,张尧学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实现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培养目标, 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 实验课只有强化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 重视对学生实验操作过程的考核, 才能培养出技能型人才。
病原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医学生的有菌和无菌意识, 使其学会消毒、灭菌的方法与途径, 树立无菌观念, 提高其无菌操作的技能, 以便将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要实现课程目标, 必须加强实验课的实践操作训练, 使学生由学会操作到熟练操作再到临床应用。在训练中要加强对操作过程的管理, 使学生形成标准化操作。因此, 探索微生物学实验操作考核的内容与方法就成了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对学生进行细菌接种操作的尝试性考核对提高学生对无菌观念的认识、提高无菌操作技能有重要意义。
现就我校实施的细菌接种操作的考核形式、方法、内容、结果等进行概括和小结, 探索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提高学生对实验重要性的认识及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1 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1.1 考核内容
将培养皿中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接种到另一只固体培养基上, 包括平板分区划线接种法和斜面接种法。
1.2 考核方法
教师在操作示教时, 边操作边讲解。将细菌的接种过程分解为多个操作动作, 赋予每个操作动作一定分值。观察学生细菌接种的操作过程, 记录接种结果, 按统一的评分标准评定分值, 综合评定最后得分。
在具体考核中因班级学生人数多, 教师逐一考核有难度,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每组3~4人, 每组指定一名组长。教师可以先培训和考核组长, 待组长熟练掌握操作过程和评分标准后, 由组长考核组员, 教师巡视全班, 这样既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时也方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 进行集体纠正。
1.3 评分标准
细菌接种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见表1。
2 实施过程与结果
2.1 实施过程
2009年9月将该项考核方案在本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科4班进行实践。全班56人, 分成14个小组, 每小组4人, 小组平均得分情况见表2。
2.2 对考核结果的分析
在细菌接种操作中, 接种环用前、用后都要烧灼灭菌, 这需要学生有无菌观念。从菌种皿 (管) 中取细菌到接种皿 (管) 进行接种, 这需要3次无菌操作。取菌种时, 首先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菌种, 所以盖不能全开, 只开45°角左右;其次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细菌污染环体上的细菌, 需要在酒精灯的外焰周围操作;再次将环体上的细菌种于培养基上时, 要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接种皿 (管) 。在学生操作中, 持接种环 (针) 姿势正确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前提, 若用力过大在取细菌时就会将培养基挑起, 若在划线时将培养基表面刮破, 就会影响细菌的生长和菌落的形成。若无菌操作做不好将使菌种皿 (管) 中的菌种和接种皿中所培养的细菌受污染, 而污染与否在次日观察实验结果时就能很清楚地看到。
临床医学专科4班该项实验的考核结果表明:学生操作中失误最多的是打开菌种皿 (管) 盖和打开接种皿 (管) 盖。正确的方法是左手持培养皿 (管) 于掌心, 将培养皿 (管) 一侧抵住弧口, 用拇指和食指打开盖子成45°角, 这个动作需要重复多次练习。其次失误较多的就是在接种过程中不能坚持在酒精灯的外焰周围无菌区进行操作。除此之外失误较多的是难把握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时用力的大小, 致使划破培养基。
3 考核的意义
考核细菌接种操作的理论意义在于强化学生的有菌、无菌观念。实际意义在于为微生物的后续实验做好操作准备, 如在实验“外界因素对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中, 紫外线杀菌试验、药物敏感试验都需要先进行细菌的接种, “咽拭子法检查咽喉部位细菌的存在实验”中取分泌物需要无菌操作。长远意义在于对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工作时对预防和减少医院内感染、医源性传染具有永久的指导作用, 如医院里所用物品及器械哪些有菌, 哪些无菌, 需怎么处理;各种介入性检查和治疗怎样实现无菌操作等。
关闭显示最近
所用文件功能
即使入侵者无法直接浏览你处理过的文档的内容,也能通过在Word或Excel的“文件”菜单中查看你最近使用过哪些文件来了解你的工作情况。这个临时列表中甚至列出了最近已经被你删除的文件,因此最好关闭该项功能。在Word或Excel中,选择“工具”菜单,再选择“选项”菜单项,然后进入“常规”选项卡,在“常规选项”中取消“列出最近所用文件”前面的复选框的选中标记(如图1)。
关闭回收站
在默认安装模式下,我们所删除的文件,其实并没有真正删除,而是还存储在回收站中。因此,要想彻底地删除文件,应从回收站清除那些你认为肯定不用的文件。当然,我们还可以在任何时候把回收站清空,但更好的方法是关闭回收站的回收功能。要彻底地一次删除文件,可在回收站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然后进入“全局”选项卡,选择“所有驱动器均使用同一设置”,并在“删除时不将文件移入回收站,而是彻底删除”复选框打上选中标记(如图2)。
临时文件随时清除
Word和其它应用程序通常会智能化地临时保存你的工作结果,以防止意外情况造成损失。即使你自己没有保存正在处理的文件,许多程序也会保存已被你删除、移动和复制的文本。应定期删除各种应用程序在WindowsTemp文件夹中存储的临时文件,以清除上述这些零散的文本。
拒绝记录网址
IE浏览器会自作聪明地记录下你在浏览器中输入的每一个网址,不妨验证一下:在工具栏下边的地址窗口中输入一个URL地址,浏览器将把该地址记录在下拉菜单中,直到有其它项目取代。你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访问网站,而所使用的网址却不被记录:在浏览器中可以按下Ctrl+O键,然后在对话框中输入URL地址即可(如图3)。
及时清除高速
缓存信息
IE会在硬盘缓存中保存你最近访问过的网页,当你再次访问这些网页时,高速缓存信息能够加快网页的访问速度,但这也向窥探者揭开了你的秘密。要清除高速缓存中的信息,在IE的“工具”菜单中选择“Internet选项”,然后进入“常规”选项卡,单击“删除文件”按钮。你还可以对浏览器进行设置,使它根本不使用高速缓存,当然,这会减慢网页访问速度。在IE中,依次选择“工具”|“Internet选项”|“常规”,单击“Internet临时文件”右边的“设置”按钮,然后把“使用的磁盘空间”下面的滑块移动到最左端(如图4)。
重要文件口令保护
对重要文件进行口令保护,这在Word和Excel中很容易实现,依次选择“文件”|“另存为”,然后选择“工具”中的“常规选项”,在“打开权限密码”和“修改权限密码”中输入口令(如图5),最好不要使用常见的单词和日期作为口令,可以混合使用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这样口令就很难破译,但你自己得把口令记牢,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当然,以后每当你打开和修改文档时,都必须输入口令,虽然有点麻烦,但很安全。
清除历史记录
班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实验操作考核一】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用排水法制取氧气
一、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5分)
①将仪器连接好后,把导气管的一端插入水槽中。
②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或加热,观察是否有气泡从导气管口冒出。
③松开双手后,观察导气管内是否形成一段水柱来判断装置是否漏气。
二、装: 往试管中装入所需药品(10分)
①用药匙取固体3药匙,装入平放的试管中(试管下最好垫上一张纸)
②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再塞上带导管的胶塞。
三、定: 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20分)
①铁夹夹住试管的中上部
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③调节好试管的高度(试管底部在外焰位置)
④把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
四、点: 点燃酒精灯加热(10分)
①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酒精灯
②用外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几下,再固定在药品的部位加热。
五、收: 收集一瓶氧气(15分)
①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把导气管伸入集气瓶中。
②收集满一瓶氧气,在水里盖上玻璃片。
③集气瓶拿出水面后正放在桌面上。
六、离: 把水槽中的导管移出水面(5分)
七、熄: 最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5分)
八、清洗用过的仪器,按原摆放顺序放好,并擦干净桌面。
(10分)备注:写出该实验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中山市2016年初三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二(学生练习用卷)
班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实验操作考核二】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一、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5分)
①将仪器连接好后,把导气管的另一端插入水槽中。
②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或加热,观察是否有气泡从导气管口冒出。
③松开双手后,观察导气管内是否形成一段水柱来判断装置是否漏气
二、装:往试管中装入所需固体药品(10分)
①用镊子取石灰石数粒,放入平放的试管口。
②把试管慢慢竖起来,让石灰石滑到试管底部。
三、加:往试管中加入稀盐酸(15分)
①打开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口贴靠瓶口
②加入1/3体积试管的稀盐酸。
③立即塞上带导气管的胶塞,并盖上瓶塞
四、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或试管架上(10分)
五、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10分)
①把导气管插到集气瓶的底部。
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六、验满:检验瓶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装满(10分)
①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是否集满二氧化碳。
②如果燃着的木条熄灭则满,取出导气管,盖上玻璃片。
七、整理:清洗用过的仪器,按原摆放顺序放好,并擦干净桌面。
(10分)备注1:写出该实验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备注2:检验CO2气体的方法是:往瓶内加入澄清石灰水,若出现白色浑浊,则证明它是CO2气体,相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10分)
中山市2016年初三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三(学生练习用卷)
班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实验操作考核三】 制备酸、碱指示剂
一、精选制备指示剂原料(可用玫瑰或胡萝卜或杜鹃花等),去掉花蒂或叶梗。
(5分)二、制取酸碱指示剂(汁液)
①取花瓣或叶子3~5片
(5分)
②放在研钵中捣烂(10分)
③用量筒准确量取3毫升50%的酒精溶液(15分)
A.把量筒水平放置
B.先直接倾倒,后用胶头滴管滴加酒精到刻度线
C.准确读出液体体积
④把量取的酒精溶液倒入研钵中,再捣一会,直到溶液变色。(5分)
三、用胶头滴管吸取其中汁液,于烧杯中备用(5分)
四、用胶头滴管分别吸取NaOH溶液、稀盐酸、蒸馏水,分别滴在白色点滴板的三个小孔上。
①吸取液药前,要先挤压胶头,把空气排出(10分)
②胶头滴管吸取不同液药之间要用清水清洗(10分)
五、把自制的指示剂分别滴入上述三种溶液中。
(10分)观察现象,并作好记录。(10分)
试剂
NaOH溶液
稀盐酸
蒸馏水
汁液变色情况
【结论】:该汁液_________(能或不能)作为酸、碱指示剂(5分)
六、整理:清洗用过的仪器,并按原摆放顺序放好,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并擦干净桌面。
(10分)中山市2016年初三化学实验操作考核四(学生练习用卷)
班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实验操作考核四】 酸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一、酸能跟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
1、取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试管(10分)
①先把试管平放,取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试管口
②把试管慢慢竖起,使铁钉滑到试管底
2、加入适量的稀盐酸(10分)
①瓶盖倒放,盐酸标签向手心
②试管口贴靠瓶口,倒入1/4体积试管的稀盐酸
③充分振荡
【观察现象】:①铁锈逐渐_________,②溶液由______色变_____色(5分)
写出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应用】:盐酸在工业上可应用于金属除锈。(5分)
二、酸能跟碱发生反应:
1、量取5毫升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并加入几滴酚酞试液。(10分)
①用量筒准确量取5毫升NaOH溶液
②先直接倾倒,再用胶头滴管定容,后把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滴加酚酞试液。
【观察现象】:溶液由______色变______色,显示溶液呈______性。(5分)
2、向烧杯中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10分)
注意:边滴加,边搅拌
【观察现象】:当溶液由______色变______色时,表示酸、碱恰好中和,溶液呈______性,PH_______。(10分)
写出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应用】:中和反应在农业生产上可应用于调节土壤的酸碱性。(5分)
三、清洗用过的仪器,按原摆放顺序放好,并擦干净桌面。
(10分)中山市2016年初三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五(学生练习用卷)
班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实验操作考核五】
粗盐的提纯
一、调节托盘天平平衡(15分)
①把托盘天平水平放置
②用镊子将游码拨回“0”位
③调节螺母,使指针指向刻度盘中央刻度
二、称取3克粗盐
(20分)
①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片
②用镊子把游码拨到“3”刻度的位置上
③用药匙取粗盐,加到左盘纸上,直到天平平衡为止,并把多余的粗盐倒入指定烧杯中
三、粗盐溶解
①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小烧杯中。(5分)
②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让粗盐充分溶解(5分)
四、过滤
(1)制作过滤器(15分)
①把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调整高度
②把滤纸对折,用少量水把它紧贴漏斗
③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
(2)过滤液体(20分)
①把装粗盐水的烧杯靠玻璃棒,玻璃棒靠三层滤纸
②把烧杯中的浊液沿玻璃棒倒入漏斗内,注意液面要比滤纸边缘低。
五、整理:清洗用过的仪器,按原摆放顺序放好,并擦干净桌面。
(10分)备注:(10分)1、粗盐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加快溶解速率。
2、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中山市2016年初三化学实验操作考核六(学生练习用卷)
班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实验操作考核六】
土壤pH值的测定
一、用托盘天平称取土样2
g于小烧杯中。(20分)
①调节托盘天平平衡
②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片。
③用镊子把游码拨到“2”刻度的位置上。
④用药匙取土样,放到左盘的纸上,直到天平平衡为止,并放入烧杯中。
二、用量筒量取5
mL蒸馏水(20分)
①.把量筒水平放置
②直接倾倒蒸馏水接近刻度线
③眼睛平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刻度线
三、溶解土壤成分(10分)
将10
mL蒸馏水加入以上盛有土样的小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静置。
四、用pH试纸测土壤澄清液的pH值。
(20分)①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清液滴到pH试纸上。
②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
五、【结论】:根据实验得出该土样的pH值(或pH范围)为,该土样为
(填“酸”、“碱”、“中”)性土壤。(20分)
六、整理:将废液倒入指定的容器里,清洗仪器,整理桌面。
(10分)中山市2016年初三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七(学生练习用卷)
班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实验操作考核七】 物质的鉴别
一、任务要求:学校实验室有A、B、C三瓶丢失了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H2SO4、Na2CO3、NaOH中的一种。
现提供紫色石蕊试液和稀盐酸。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把它们一一鉴别出来。二、设计实验鉴别方案:(40分)
1、提示:(1)要鉴别H2SO4,可加入石蕊试液,液体颜色会变成红色,它遇到剩余两种溶液会变蓝色。
(2)要鉴别Na2CO3,可加入稀盐酸,出现气泡现象,它遇到剩余两种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2、完成实验设计、操作并记录现象及分析得出相关结论:(40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你的结论
①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分别滴入_________试剂
一支试管液体出现________,另外两支试管液体_________
①试管液体出现________的是________
②另用两支试管各取少量余下的两种溶液,然后分别滴入______试剂
一支试管出现_______现象,另一支试管__________现象
②出现_______现象的是________;③______现象的是___________。
五、【结论】:这三种无色溶液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10分)
六、整理:将废液倒入指定的容器里,清洗仪器,整理桌面。
(10分)中山市2016年初三化学实验操作考核八(学生练习用卷)
班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实验操作考核八】
验证铁、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一、直接倒取1-2ml硫酸铜溶液于试管中。
(10分)①打开瓶盖倒放,标签向手心
②试管口贴紧瓶口,倒入1-2ml的硫酸铜溶液
二、取一根铁丝用砂纸打磨,将打磨过的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10分)
三、【实验现象】:铁丝的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
蓝
变
绿
色,由此说明金属的活动性:Fe
﹥
Cu。(10分)
备注1:写出该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10分)
四、直接倒取1-2ml硝酸银溶液于另一试管中。
(10分)①打开瓶盖倒放,标签向手心
②试管口贴紧瓶口,倒入1-2ml的硝酸银溶液
五、取一根用砂纸打磨过表面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10分)六、【实验现象】:铜丝的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溶液由
无
变
蓝
色,由此说明金属的活动性:Cu
﹥
Ag。(10分)
备注2:写出该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10分)
七、综上所述,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10分)
试题四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学校:班级:姓名:
一、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
2.学会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掌握药品取用、搅拌等化
学实验基本操作。
二、实验用品(10分)
1.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50mL)、滤纸、胶头
滴管、蒸馏水、固体氯化钠、试剂瓶。
2.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
三、实验操作过程、现象及结论(80分)
1.计算:需氯化钠g,水mL;
2.称量(量取):(1)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要的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
(2)用量筒量取所需要的蒸馏水。
3.溶解:将量取的蒸馏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
钠完全溶解。
4.装入试剂瓶:经监考老师同意后,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指定的试剂瓶。
四、整理实验用品(10分)
一、Windows7概述
微软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Windows7应用领域和行业非常广泛。2009年10月22日在美国正式发布, 同年10月23日在中国正式发布。Windows7SP1于2011年2月22日发布。
Windows7根据不同层次级别的需要, 开发了多种版本, 尽最大可能满足不同消费水平的需求。总的来说Windows7包括:Starter (简易版) 、Home Basic (家庭普通版) 、Home Premium (家庭高级版) 、Professional (专业版) 、Enterprise (企业版) 、Ultimate (旗舰版) 、鲍尔默签名版。
Windows7对硬件的要求并不是很高。现在配置的计算机一般都可以。1G以上的CPU, 1G以上的内存, 128M以上的显存, 几十G以上的硬盘空间就要以了。
二、Windows7的优点
在WindowsXP十周岁庆典当天, 网络安全公司F-Secure研究总监米克·希伯尼 (MikkoHypponen) 却发出了这样的请求:“行行好, 今天将WinXP卸载了吧。”[1]因为WindowsXP已经步入晚期, 她的安全性、与硬件的兼容性、扩展性、技术支持性、系统更新时效性等一系列问题将把她推入历史长河中, 取而代之的就是Windows7这个崭新的操作系统, Windows7从底层架构上就支持最先的软硬件技术, 从设计理念和使用理念上都是具有革命性的操作系统。
1. Windows7速度快。
在使用Windows7过程中发现, 不管哪方面, 她都表现得很棒。安装速度快, 20分钟左右就能装好系统。开机、关机速度快, 20秒钟左右就能打开和关闭计算机。文件、图片、音频、视频、网页等浏览速度快。错误响应处理速度快。
2. Windows7智能化。
采用库 (libraries) 的方式归类管理文档, 音频, 视频等;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娱乐中心Windows Media Center, 可以设置家长控制, 观看网络电视, 欣赏本机及网络上的音频、视频、图片等;智能化的控制面板, 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系统崩溃后, 开机选择此功能, 按提示进行一些操作, 就能恢复系统;人性化设计的应用软件, 比如抓图软件, 光盘制作软件等;优化的内存管理机制, 能根据内存大小调整常驻内存的程序和线程;超强的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 使系统资源占用更少;对未来的前瞻性, 比如IPV6的嵌入、面向未来的触摸屏技术等都能很好地应对未来发展的需要。
3. Windows7增强的兼容性。
在使用过程中, Windows7兼容大部分软件, WindowsXP已经与现在的硬件开始不兼容, 比如现在购买的笔记本、台式机, 有很多只能装Windows7, 改装为WindowsXP就会出现蓝屏, 死机, 不稳定等现象。所以Windows7在软硬件方面的兼容性, 承前启后的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4. Windows7直接支持ACHI技术。
所谓ACHI技术, 全称Advance Central High Interface (中央高级高频接口) , 是在Intel的指导下, 由多家公司联合研发的接口标准, 可以发挥SATA硬盘的潜在加速功能, 大约可增加30%的硬盘读写速度。[2]Windows7对这项技术, 完美支持, 不用下驱动, 装机过程中也不会蓝屏。
5. Windows7极富人性化的系统界面和使用功能:
Aero特效。“Aero”是Authentic (真实) 、Energetic (动感) 、Reflective (具反射性) 及Open (开阔) 的首字母缩略而成的, 意为Aero界面是具立体感、令人震撼、具透视感和阔大的用户界面[3]。这一特效使桌面、任务栏、标题栏等都呈现为半透明状态, 给人耳目一新的快感, 使系统具有亮丽的外观, 同时系统有丰富的主题, 能对宽屏进行优化管理等, 这些都使Windows7的设计更具人性化。
三、Windows7安装
WIN7的安装分为好几种, 光盘安装是最简单的, 当然还有从硬盘安装, 从U盘启动安装等方法。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安装, 整个过程, 也就20分钟左右。与以前的操作系统安装方法大同小异, 在此就不再赘述, 读者可自行安装体验。
四、Windows7入门级常识
对于微软公司开发的视窗操作系统, 自始至终他们都遵循一个原则:可视化界面操作, 简单易用。这样不用记任何命令, 只需用鼠标轻轻一点, 键盘轻轻一敲就可以实现相应的操作。
Windows7的开始菜单。单击桌面左下角的开始菜单。包括附加程序、最近打开的程序或文档、自定义菜单项、[关机]电源按钮操作项、搜索框、所有程序。
“关机”电源按钮操作项包括:切换用户、注销、锁定、重新启动、睡眠。
右击桌面左下角的开始菜单, 包打开Windows资源管理器 (P) 、属性 (P) 两项内容。点击打开Windows资源管理器[ (P) ], 就能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进行相应操作。点击属性[ (P) ], 可打开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对话进行相应的设置。
Windows7的任务栏。打开的所有窗口, 在任务栏上, 用鼠标指向该窗口可显示缩略图。可以在任务栏上增加任何快捷图标。显示桌面按钮在任务栏的最右端。
Windows7的桌面属性。个性化:可打开控制面板主页, 更改计算机上的视觉效果和声音 (即更改主题) , 更改桌面图标, 更改鼠标指针, 更改帐户图片, 对显示进行设置等操作。小工具:可在桌面右侧增加一些比较实用的小工具, 比如CPU仪表盘、日历等。屏幕分辨率:对显示屏的分辨率进行设置。查看:有大图标、中等图标、小图标, 自动排列, 将图标与网格对齐, 显示桌面图标, 显示桌面小工具等功能。
Windows7的我的电脑]属性。显示计算机的基本配置, 对设备进行管理, 进行运程设置, 对系统进行保护, 以及进行高级系统设置、操作中心、系统更新、改计算机名、查看是否激活等。
Windows7的控制面板。有系统和安全, 用户帐户和家庭安全, 网络和Internet, 外观和个性化, 硬件和声音, 时钟、语言和区域, 程序, 轻松访问等这些功能。
Windows7的网络属性。右击网络点属性打开后, 有控制面板主页, 更改适配器设置, 更改高级共享设置, Internet选项, Windows防火墙, 家庭组, 更改ip地址等这些功能。
五、Windows7使用技巧
Windows7使用技巧, 网络上千奇百怪应有尽有, 下面列举几个常用技巧, 以供参考。
充分利用搜索智能化功能。比如在搜索框中输入“打开”, 可以搜索出包含有“打开”二字的所有系统命令。
任务栏图标可用快捷方式打开。用win键+数字键就可打开从左到右相对应序号的软件。比如你的浏览器是排在左边第一, 则win键+1就可打开浏览器。
任务栏上的图标可以任意移动、增加、删除。
UAC (User Account Control用户帐户控制) 功能。在搜索栏中键入UAC可快速打开用户帐户控制功能, 设置相应的安全等级。
家长控制功能。在控制面板中用此功能家长可设置控制的信息内容。
投影机切换。win键+P就可在投影机和电脑之间进行切换。
超强的文件预览功能。可对图片, 视频, 文档等内容进行预览。点击菜单栏上的显示预览窗格], 就可打开预览窗格, 对左边选中的相应文件进行快速的预览, 而不用必须把文件打开才能看到是什么内容, 非常方便。
win键+空格键。透明化所有窗口, 快速查看桌面。
win键+D。最小化所有窗口, 切换到桌面, 再次按又重新打开刚才的所有窗口。
win键+Ctrl+Tab, 浏览3D桌面并锁定, 不停的按动, 还可对3D桌面窗口进行滚动。
六、对打算使用Windows7的几点建议
确认你的计算机能够支持Windows7操作系统, 免得瞎折腾。
确认你的数据已经备份过, 以免在安装过程中不小心对数据造成丢失损坏等。
确认你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因为Windows7全新的设计理念, 与WindowsXP的操作习惯、使用习惯、运行方式等都有很大区别。
心中要有路子。其实对电脑的操作就像走路一样, 总是从陌生到熟悉, 从迷茫到舒畅, 只要不言放弃, 终将能够驾驭。
七、结束语
Windows7操作系统已经普及开来, windows8已经开发出来, 相信不久的将来Windows7便会取缔WindowsXP, 所以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 乐于和善于接受新事物, 勤于和致力于新技术, 是人类进步的必然。
摘要:Windows7是微软开发的新一代桌面操作系统。从测试版到正式版, 均以其优异的性能, 卓著的表现, 讯速的占据了广大消费者市场。在对Windows7操作系统的使用过程中, 发现该系统具有启动快、界面美观、操作方便、更具人性化设计、功能强大、性能稳定、对硬件要求低、兼容性好等特点。
关键词:Windows7,UAC,Aero特效,ACHI技术
参考文献
[1]WinXP迎十周岁生日安全研究员呼吁将其卸载[J/OL]. (2011-8-25) [2011-10-21].http://tech.sina.com.cn/it/2011-08-25/07095977451.shtml.
[2]百度百科.ACHI[J/OL] (.2011-08-25) [2011-10-21].http://baike.baidu.com/view/1023529.htm.
1 因人而异配置小娜
Windows 10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小娜Cortana的功能。而且要求用户登录Microsoft账户,才可以成功地使用这项功能。可是仍然有用户担心即便禁用之后Cortana仍然会在后台运行,好在通过策略组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配置,从而达到自己的需求。
首先按快捷键Win+R打开“运行”框,输入“gpedit.msc”后回车启动组策略编辑器。通过鼠标展开左侧列表里面“计算机配置”中的“管理模板”,接着在右侧窗口依次选择“Windows组件”中的“搜索”子选项,这样就可以在右侧窗口里面看到很多关于Cortana的信息(图1)。比如用户想要完全禁用Cortana功能的话,那么就在列表中找到“允许使用Cortana”这项后直接双击,在打开的配置窗口里面选择“已禁用”选项即可(图2)。如果用户不想让Cortana显示出网页的搜索结果,那么在列表里面双击打开“不允许Web搜索”选项后,在弹出的窗口里面选择“已启用”选项即可(图3)。
2 选择关闭同步设置
如果用户使用了Microsoft账户登录到Windows 10系统的话,那么自己的系统设置默认将被同步到云端系统里面。如果用户觉得自己的配置应该自己做主,那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选择操作。
首先打开Windows 10系统的“设置”窗口,点击列表中的“账户”按钮。在弹出的窗口里面选择左侧的“同步你的设置”命令,在右侧窗口里面就可以关闭同步设置,并且还可以自定义关闭不想同步的项目(图4)。或者通过策略组依次选择“计算机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组件→同步你的设置”,在右侧窗口里面一个个进行手动开关也可以。
3 关闭样本提交功能
Windows 10自带的Windows Defender杀毒软件,在发现未知的文件后会自动上传到云端进行分析。但是这些文件有的就会涉及到自己的个人隐私,于是用户肯定不允许其进行上传操作,那么如何才可以杜绝微软收集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呢?
在“设置”窗口点击列表中的“更新和安全”按钮,在弹出的窗口里面选择左侧的“Windows Defender”命令。在右侧窗口里面就可以看到“自动提交示例”这个选项,最后将这个选项进行关闭就可以了(图5)。与此同时通过策略组依次选择“计算机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组件→Windows Defender→MAPS”,找到“加入 Microsoft MAPS”选项后进行禁用就可以了。
4 Wi-Fi感知如何禁
很多用户都使用过“万能钥匙”这款手机应用,这款应用会自动连接到别人的Wi-Fi网络,从而实现一种合法的“蹭网”操作。而现在Windows 10中的“Wi-Fi感知”特性就非常类似于“万能钥匙”,它允许将用户电脑中的Wi-Fi密码共享给其他联系人。那么用户该如何关闭这个特性呢?
在“设置”窗口点击列表中的“网络和Internet”按钮,在弹出的窗口里面选择左侧的“WLAN”命令。在右侧窗口里面就可以看到“管理Wi-Fi设置”这个选项,将其中的两个选项进行禁用即可。
5 第三方工具一键搞定
可能有的用户会觉得一个个手动设置太麻烦了,这里推荐一款Windows 10间谍杀手工具——DWS Lite,通过它就可以一键完成相关的配置操作。首先通过官方网站下载工具的最新版本(http://t.cn/Rt1yy6o,网址已作缩短处理),下载完成以后不用安装直接运行就可以了。工具会自动检测系统的语言类型,从而自动显示出我们熟悉的简体中文。如果没有显示出中文界面,可以点击操作界面中的“About”标签,然后在语言列表里面选择简体中文即可。
Windows操作系统安全
(一)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Windows账户与密码的安全设置、文件系统的保护和加密、安全策略与安全模板的使用、审核和日志的启用、本机漏洞检测软件MBSA的使用,建立一个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安全框架。根据Windows操作系统的各项安全性实验要求,详细观察并记录设置前后系统的变化,给出分析报告。
三、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
(1).账户与密码的安全设置
(2).启用安全策略与安全模板
(3).用加密软件EFS加密硬盘数据
(4).NTFS文件系统的权限设置和管理
四、实验环境
1台安装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磁盘格式配置为NTFS,预装MBSA(Microsoft Baseline Security Analyzer)工具。
五、实验过程与分析
任务一账户和密码的安全设置
1.删除不再使用的账户,禁用guest账户
⑴ 检查和删除不必要的账户,用户列表如下
⑵ 禁用guest账户
1)操作前用guest用户登录,可以登录,表示guest用户可以用。在其他用户登录下禁止guest用户的使用。
2)之后再次注销,试图登陆guest,发现无法登陆,证明被禁止了。
2.启用账户策略
⑴ 设置密码策略
1)对密码策略设置如图
2)对长度最小值的改变进行测试:设置只有一个字符的密码,不成功就代表了长度最小值策略设置成功。
⑵ 设置账户锁定策略
1)对账户锁定策略设置如图
2)对账户锁定阀值进行测试:
连续输入三次错误密码,账户被关闭。证明账户锁定阀值为3。
2)对账户锁定时间进行测试
两分钟之后账户又重新开放,所以账户锁定时间可以为2。
3.开机时设置为“不自动显示上次登陆账户”
设置后注销重新登录,发现账户不显示。
4.禁止枚举账户名
任务二 启用安全策略与安全模块
1.启用安全模板
(1)打开系统控制台,为控制台添加安全膜拜和安全配置分析项,并且查看模板配置信息
(2)建立安全数据库,选择一个安全模板将其导入。
(3)按照模板,选择“立即分析计算机”。分析结果如下。
(4)记录当前安全配置,以密码策略为例。
(5)选择“立即配置计算机”,对计算机配置。之后再对计算机分析,可以看到计算机设置发生了改变,密码长度最小值,密码最长保存期两个不符合模板的项按照模板进行了配置。
2.建安全模板
(1)打开控制台,添加“安全模板”、“安全设置和分析”,查看其相关配置。建立安全数据库,导入安全模板。
(2)新加自设模板mytem,并且定义安全策略。如图是对密码长度最小值设置。
任务三 利用加密软件EFS加密硬盘数据
(1)建立名为MYUSER的新用户。
(2)打开硬盘格式为NTFS的磁盘,选择要进行加密的文件夹在属性窗口对其设置将其
加密。
(3)加密完成后,保存当前用户下的文件注销当前用户,以刚才新建的MYUSER用户登
陆系统,再次访问加密文件夹,发现其拒绝访问。
(4)以原来加密文件夹的管理员用户登陆系统,打开系统控制台添加证书,为当前的加密文件系统EFS设置证书。在控制台窗口左侧的目录树中选择“证书”“个人“证书”。可以看到用于加密文件系统的证书显示在右侧的窗口中。双击此证
书,单击详细信息,则可以看到此证书包含的详细信息。
(5)选中用于EFS的证书,导出证书,并设置保护私钥的密码,然后将导出的证书文件
保存。
(6)以新建的MYUSER登陆系统导入该证书。
(7)再次双击加密文件击中的文件,发现可以进行访问。
任务四NTFS文件系统的权限设置和管理
1.为学生创建一个私有的用户文件夹:在NTFS磁盘分区上为用户stu01建立一个用户文
件夹StuData01,用户文件夹只允许用户本人完全控制,用户tutor读取访问,其他人拒绝访问。用其他用户访问,无法访问。
2.创建一个学生组公用文件夹
为学生组Students在windows 2000服务器的NTFS磁盘分区上建立一个公用文件夹,该文件夹允许students成员读取及运行,tutor完全控制,Administrator只有列出文件夹,创建文件夹,删除文件夹和文件的权限。并且此文件夹对Administrator的NTFS权限设置不传播到子文件夹。
3.文件夹共享
(1)创建一个文件夹share共享它。
(2)为这个文件夹分配共享权限,安全权限
(3)从网络上访问这个文件夹。尝试用不同账号访问权限
假设:share共享权限是everyone完全控制,完全权限是everyone只读,那么用户从网络上的访问权限是什么?
回答:只读权限
假设:share共享权限是everyone只读,完全权限是everyone完全控制,那么用户从网络上的访问权限是什么?
回答:只读权限
六、实验结果总结
1.如何检查系统是否允许guest账户登陆?
回答:打开控制面板中的管理工具,选择计算机管理中本地用户和组,打开用户,若
guest用户前有叉号,则已经被禁用。
2.如果一个用户(非管理员)创建一个文件夹,内有文件,他设置安全权限,禁止除他以外的用户访问,请问管理员有权限访问吗?可以的话,如何操作?
主讲:杨亚东
教学目标:
1、了解操作系统的特点。
2、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
3、掌握WindowsXP基本操作。
教学要求:
1、掌握WindowsXP的启动、退出。
2、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3、掌握菜单对话框的基本操作。
4、掌握文件及文件夹管理的操作。教学难点:
1、文件及文件夹管理。
2、控制面板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
1、操作系统的分类。
2、WindowsXP的基本操作。
3、文件与文件夹操作。
4、WindowsXP平台上的应用程序操作。
教学主要内容:
1、WindowsXP的特点、运行系统
2、WindowsXP的启动、退出
3、WindowsXP桌面介绍
4、窗口的基本操作
5、菜单对话框的基本操作
6、开始菜单
7、中文输入法
8、桌面管理
9、“我的电脑”基本操作
10、文件及文件夹图标
11、展示与折叠文件夹
12、文件与文件夹属性
13、文件夹的建立、移动、复制、删除
总结: 总结本节内容,重点强调文件夹的建立、移动、复制、删除,文本文件和 Word文件的建立。
一、WINXP的组成与特点 WINXP操作系统是由美国微软公司推出的32位、图形用户界面、多任务、单用户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定义:
是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的系统软件。
二、WINXP的基本操作
1、鼠标指针的含义
2、鼠标的基本操作
3、窗口组成、基本操作
打开与关闭、更改大小、移动、切换、最小化、最大化、还原、显示打开方式。操作方法:
鼠标单击任务栏上图标。当前窗口标题栏显亮!!标题栏拖放。
4、对话框组成、基本操作
文本框、列表框、下拉列表框与下拉组合框、单选与复选框、微调框、数值框、滑标、消息框。
5、菜单 1)开始菜单 2)菜单约定 3)快捷菜单 4)快捷键与访问键
6)剪切、移动、复制、粘贴捕获整个屏幕与活动窗口的方法。PrintScreen Alt+ PrintScreen
三、WINXP的资源管理器
1、文件
1)定义:是存储在辅助存储器中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2)文件名的规定: ※最多有255个字符,扩展名有3个。
※不可用的字符有: / : ? “ < > | *、不可用的设备名: CON AUX或COM1 NUL LPT1 LPT21、磁盘为外存,可长期保留数据,有软盘、硬盘及光盘。每个盘定义不同的名称(即盘符)共有A—Z 26个:
A、B:软盘 C:硬盘 光盘紧跟硬盘后、软盘的操作(格式化、复制等)
2、文件夹(也称目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其作用是管理其包含的文件和文件夹。同文件一样,打开方法、展开(+)和折叠(-)文件夹、右窗格的查看方式、文件(夹)的排列、选定文件(夹)单击、CRTL、SHIFT、全选、反向
3、文件夹:创建文件夹
4、文件与文件夹的重命名
5、复制、移动与删除文件与文件夹 复制(移动)步骤 1)选中对象 2)复制(剪切)3)目标位置 4)粘贴命令
删除文件与文件夹操作方法: 1)使用菜单 2)鼠标右键
3)配合使用shift键,删除同时按SHIFT,文件不放进回收站而彻底删除。4)DEL键
作为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无疑牵动了全球亿万微软用户的心。从最早充斥着神秘韵味的内部研发代号Longhorn(长角牛),到微软正式为其命名Windows Vista;从微软对其寄予的无限厚望,到普通用户望眼欲穿的期盼;从一直飘忽不定却又总能令人瞠目的超炫酷功能设计,到褒贬不一且争议颇多的各界专家预测评论;从2004年开始就一再拖延的发布计划,再到微软公开发起的最终发布日期有奖竞猜,Windows Vista无疑都是微软乃至整个PC产业有史以来受关注程度最高、研发过程最曲折、对产业发展影响力极为深远的一个操作系统产品家族。
追述“长角”兽之源
其实,早在2001年我们在国内率先完成了Windows XP的媒体评测报道之时,我们的工程师就已经开始对这个酝酿在胎中的巨兽进行追踪。按当时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升级周期惯例,我们憧憬着能在2004年前后迎接其下一代的OS。直到盖茨正式宣布了Longhorn开发计划,我们更为自己的先知而暗喜。
可惜天不我愿,很快Longhorn延期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出。虽说让开发代号分别为Yukon(SQL Server 2005)、Longhorn(Windows Vitsta)和Kodiak(Exchange)的微软三大看家软件系统,使用统一的数据存储格式,并建立统一的数据间关系和查询方式,以更好地进行全程数据搜索、互通和管理,这个上世纪90年代初(1992年)就以Cairo(开罗)计划的名义与NT 4.0一同被提出的宏图伟略,至今听起来仍令人振奋,可惜微软研发人团队20多年的心血,最终还是未能让它以WinFS的称号随Windows Vista一同降生。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Longhorn的脚步。
紧跟“长角”兽的足迹
从2002年开始,Longhorn铿锵的脚步声悄悄扣响了我们实验室的大门。自此,一个接一个的Longhorn Milestone(里程碑)闯入我们的世界。我们见证了这只“长角”兽是如何从Windows XP的基因中慢慢蜕变成今天的Vista,亲眼目睹了它从幼小的初生牛犊(600MB)、1GB的“长角”乳牛,一步步地成长为2 GB的“长角”巨兽,直到今天2.8GB的2006年2月CTP(Community Technology Preview,社区技术预览版)5308版Windows Vista。
正所谓“女大十八变”,随着这只“长角”巨兽的脚步越来越快,身形越来越庞大,它的能量也越发惊人。
“长角”兽的里程碑
早期的Longhorn(Milestone版)给我们的感觉更像是穿上马甲的Windows XP,它建立在WinPE启动平台之上,甚至还继承了相同的命名方式,自称Professional(专业版)!微软最初或许是希望用Sidebar(侧边工具条)来承载Longhorn更多易用、快捷的特性,因此我们看到包括搜索、媒体播放预览、最常用程序、快速启动、同步工具、Slide Show(图片预览器)、RSS种子等都出现在其可选的Tile(瓦片)列表中。尤其是那个以“长角”牛Logo为背景的挂钟,更能凸显Longhorn的本色。
当然,你在深入使用过程中也会隐约体味到日后Vista的一些改进,比如新款资源管理器对文件结构浏览、过滤、图标无级缩放、虚拟文件夹等功能的调整,还有在后期Milestone版中陆续出现的下载管理器、Aero用户界面之类的功能。尽管其中的某些功能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未必会被Vista最终版所保留,但它们的确始终在尝试着为我们提供更灵活、更安全、更稳定的信息管理手段。
“长角”兽变身Vista
经历了9个Milestone版本的Alpha测试,我们终于在2005年7月22日迎来了Vista时代,并很快进入了Beta 1 测试版(5112)阶段。与Milestone版相比,Beta 1系列的Vista版封存了曾经极受隆宠的Sidebar,这也让我们将更多的精力又放回到了操作系统本身。
Vista Beta 2公测版消息透露
虽然Beta 1版从外表看还远不及后来的CTP(Beta 2)版来得眩酷,但在设计上它确已初步实现了Vista主要功能,最典型的就属开始菜单(按钮)的变化了。
Milestone中的开始菜单基本沿袭了XP的风格,而Beta 1版则担负起了强力搜索(本地/互联网)、快速休眠/锁定等功能。尤其是这一版开始启用的新型程序菜单显示模式,显然比XP中的设计要更简洁、也更具亲和力。它将程序菜单列表显示区所定在原快速启动区域内,并改用折叠方式显示,从而避免了XP程序菜单肆意侵占你有限的桌面显示空间,这或许可以算是 “退耕还林,绿色环保”的做法吧!
模糊Beta 2意欲减压
看来,微软是从2005年9、10月连续推出的CTP社区技术预览版中尝到了甜头。为了缓解外界的压力,在发布了2005年12月的CTP(5270)版后不久,它就正式决定不再宣布特定的Beta 2测试版本,而借助不断更新的CTP预览版来完成大面积的测试工作。毕竟Beta 2这个名字非常敏感,在软件开发领域,它往往意味着正式版发布前的最后一次公测,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在已经发布的4个CTP版桌面上都标有Beta 2的字样,多少让人感到有些困惑,但模糊了概念的Beta 2测试确实令微软在产品开发脚步上争取到了主动权。
不过,有一点是很清楚地,那就是直到2月份5308版的CTP发布后,Windows Vista的功能框架才最终敲定。这也是我们认为现在才是时候向公众揭秘Windows Vista特征的重要原因。正如我们曾经采访微软研究院Vista某开发小组负责人时所得到的答案:“对于正处在功能堆砌阶段的Vista来说,谈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一切都有可能被最终版所舍弃、一切也都有可能在最后时刻被重新加入,再多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们会给更好的答案!”。
憧憬中的Windows Vista
1. 学院“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教学的历史、现状
1994年我院建设了一个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采用当时流行的总线型结构, 操作系统采用当时流行的Novell 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1 9 9 6年我院首次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同年, 在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了《网络操作系统》课程, 最初采用Novell Netware操作系统作为教学内容。从2 00 0年起, 《网络操作系统》采用流行的“Windows NT4.0 Server操作系统”内容进行讲授, 随着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版本的不断升级, 于2003年讲课内容升级为Windows2000 Server, 并将课程名称相应更改为《W i n d o w s网络操作系统》。目前采用最新的Windows Server 2003版本。《W i n d o w s网络操作系统》现为信息工程系软件技术专业群的技术平台课程。
为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 学院加大了各学科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从企业引进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使课程组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分布层次分明, 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和学术梯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培养, 教师采用多媒体和现场计算机操作演示, 充分利用Internet跟踪国际市场情况, 随时更新教学内容, 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2.“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 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 使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不能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现状, 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内容需不断更新, 以适应培养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要。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 课程组围绕强调基础理论以够用为度, 注重实践技能训练, 培养适应网络技术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方针, 对课程内容及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
2.1 课程内容及体系的改革
课程内容由理论和实训两大部分组成。
1) 理论部分——学做合一教学
结合学院“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 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有较为宽广基础理论、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的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及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课程组将《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定位于信息工程系软件技术专业群、计算机应用专业群的技术平台课程,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考取中级网络管理员资格证书。
课程的理论部分按模块进行教学, 本课程由五个模块组成: (1) 用户帐户管理, (2) 磁盘管理与文件管理, (3) 局域网配置与管理, (4) Internet服务配置与管理, (5) 局域网接入Internet配置与管理。对每个模块的教学采用学做合一教学方法。
2) 实训部分——项目实训教学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思想是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形成一个教学统一体, 并适时加入参观校园网校内实习基地, 把课堂多媒体理论教学、课程单项实训融会贯通, 侧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本课程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在长期教学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以“项目实训”为课程教学思路, 紧跟技术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完善,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项目实训”教学, 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能力、培养素质的基础上, 得到真实环境的全面综合实践锻炼:掌握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及基本管理;通过局域网管理项目实训, 掌握W I N S、D H C P、活动目录等相关知识点, 达到管理一个局域网的能力, 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通过Internet服务的配置与管理, 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掌握D N C、F T P、网站发布、虚拟主机等相关知识点, 以此激发组建网络的才能, 帮助他们获取创造性思维方式。这也是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
2.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1) “学做合一”教学
针对本课程各项能力模块所需达到的能力目标, 将每个能力模块再进一步细化到每一堂应解决的实际问题, 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实验室进行现场演示教学,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再通过实验理解、消化问题。通过大量的实例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现场演示等手段, 大大增加了每一堂课的信息量。
3) 参观
参观学校校园网, 使学生直接了解如何应用Windows Server 2003管理大中型网络。
4) 讲座
不定期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讲座, 让学生掌握技术发展方向和动态, 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 考核方式的改革
全面改革考试方法, 重点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实践教学环节考核通过实验报告、实际操作等形式来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必须自己动手完成实验的教学内容。对理论部分可以采用阶段性的书面考试, 着重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3. 本课程的创新点及教学效果
3.1 课程体系的创新
理论教学中采用“学做合一”模式, 重视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新课程体系面向社会需求, 多种教学方式、教学环节、教学层次密切联系, 构成一个有机的教学体系。
3.2 采用项目捆绑式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中采用“项目实训”模式, 将W i n d o w s网络操作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分解在各个模块中, 具体以项目形式体现, 磨合学生课程学习和职业岗位实际应用的差异, 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收获职业能力, 同时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经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 为学生考取网络管理员中级资格证书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通过实践学习, 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能力、培养素质的基础上, 得到一次真实环境的全面综合实践锻炼, 学生在局域网管理、Internet服务的配置与管理、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激发了学生的创意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具体项目设计的实践训练, 也锻炼和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近三年来, 学生取得中级网络管理员资格证书率达到9 8%以上, 为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就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 结论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解决问题与实际动手能力, 必须不断地改革现有的课程内容及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唯有如此, 才能培养出适应网络技术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摘要:本文论述了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课程体系, 并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 以培养适应网络技术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的, 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新尝试。
关键词: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教学改革,高职
参考文献
[1]张浩军.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张尧学.扎实推进“质量工程”抓紧落实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3, 9:4-5.
创建的多种方法:
1、使用DOS命令,在DOS下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
使用屏幕编辑命令copy con .htaccess后回车,输入内容,最后按下ctrl+z结束编辑,就成功生成了.htaccess;
使用重命名命令ren 1.txt .htaccess ,这是最常规的方法了,在windows窗口下不能执行的命令,在cmd下却如履平地;
使用重定向命令 echo. >.htaccess,这里将一个回车符输入到.htaccess,同样能创建成功;
2、用winrar的文件管理器
先新建一文本文档,然后打开winrar主界面,定位到该文件,可以直接重命名,这是我在解压一国外开源项目时,其自带的.htaccess居然能正确解压出来时,所得到的启发,当然你使用7zip之类的管理器也是可以的
3、直接通过文本编辑工具保存,例如记事本,ultraEdit等等,不过保存的时候选择所有文件就可以了
4、使用php中的文件创建方法,fopen,file_put_contents文件名直接取.htaccess就成,
5、最简单的方法:找个Linux服务器,用ftp软件上传一个txt文件,然后在服务器上面重命名为.htaccess,这个方法最简单了,呵呵。
授课:兴国四中
刘德生
(一)、教学内容:
一、控制面板的作用
二、如何打开控制面板
三、显示选项卡
1、桌面标签的设置
2、屏幕保护程序的设置
3、显示方式的设置
(二)、教学目标:
1、能熟练使用控制面板
2、能灵活设置桌面背景、屏幕保护程序、显示分辨率设置
(三)、重点难点:
1、屏幕保护程序实例的详细设置
2、显示分辩率、屏幕刷新频率的设置
(四)、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教学(使用CAI课件、服务器、工作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Windows是计算机的操作平台,有时希望操作电脑符合自己的习惯,我们可以设置自己的个性环境,具体操作由谁来完成?
控制面板的作用是什么?
2、如何打开控制面板?
第一种方法 我的电脑 → 控制面板
第二种方法 开始→设置→控制面板→选项图标
二、新授:
1、打开显示选项卡的方法:
(1)、我的电脑 → 控制面板 → 外观与主题 → 显示
(2)、开始 → 设置 → 控制面板 → 显示
注: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右击桌面空白处 → 属性
2、在显示属性对话框中有六个标签:主题、桌面、屏幕保护程序、外观、壁纸、设置
本课时主要学习三个标签的设置:桌面、屏幕保护、显示设置
3、桌面标签:
(1)、桌面背景的设置
①可以直接选择系统提供的背景图片作为背景。②可以通过浏览按钮选择任意图片作为背景。
③图片显示方式:居中、平铺、拉伸三种。
④在颜色框中设置无背景图片时的纯颜色。
(2)、自定义桌面按钮
可以设置系统图标的隐藏属性和更改系统图标的样式。
(3)、设置完成
单击应用使设置生效,且不退出对话框; 单击确定 使设置生效,退出对话框;单击取消放弃设置。
4、桌面设置实例:
(1)将桌面背景设为“景色2” 或通过浏览将“高速公路”图片设为背景。
(2)将“IE浏览器”图标隐藏,将隐藏的“我的文档”图标显示。
(3)将“网上邻居”的图标改一改。
5、屏幕保护程序标签:
(1)、设置方法
①屏幕保护程序可以有效防止因屏幕长时电子束持续冲击而出现的腐蚀破坏。
②可以设置系统提供的部分屏幕保护程序;也可以安装第三方开发的精美屏幕保护程序。
③密码保护和启动等待时间。
(2)、设置完成
单击应用使设置生效,且不退出对话框; 单击确定使设置生效,退出对话框;单击取消放弃设置。
6、屏幕保护程序的实例:字幕屏保
步骤1: 在屏幕保护程序对话框中选择 “ 字幕 ”。
步骤2:等待时间设为 1 分钟。
步骤3:单击设置,打开字幕设置框,设置运动速度及输入显示
的字幕; 选择背景颜色和显示位置。
步骤4:单击“文字格式”,可以设置字体、字型、大小及文字
颜色。
步骤5:单击确定后回到显示属性框,单击“预览”检查效果。步骤6:勾选“密码保护”,返回桌面需输入登录用户密码。
7、显示方式的设置:
(1)、设置标签
①设置标签可设置屏幕分辨率、颜色质量及屏幕刷新频率等。
②分辨率是屏幕显示的象素多少,与显示器和显卡有关。
一般为800×600、1024×768。
③颜色质量是指色素的多少,主要与显卡有关。
④高级按钮可设置监视器刷新频率等属性。
刷新频率是指行扫描的速度,主要避免屏显抖动。(2)、设置完成
单击应用使设置生效,且不退出对话框; 单击确定
使设置生效,退出对话框;单击取消放弃设置。
8、显示设置的实例:
(1)、将屏幕分辩率设为 “800×600”,颜色质量设为“最高32位”
(2)、将屏幕刷新频率设为“75赫兹”
三、课堂实训:
1、你知道还有什么方法能打开“显示属性”对话框吗?
2、将“网上邻居”、“我的电脑” 图标隐藏 / 显示。
3、以自己的名字设为“三维文字”作为屏幕保护程序,时间等待为2分钟。
4、将显示分辩率设为1024×768。
【windows操作实验考核】推荐阅读:
windows系统基本操作10-15
windows操作系统课件12-05
Windows98操作系统优化实战01-28
windows实验09-22
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总结06-30
windows 域概述05-27
Windows 组策略简介01-14
windows系统安全设置02-13
加强Windows安全性06-12
Windows 98关机时重启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