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学思考题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共组织学思考题(精选8篇)

公共组织学思考题 篇1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任务时,提出了“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要求,体现了党对各人民团体的高度重视和充分信任。那么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的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中如何发挥作用,对这一课题,我们必须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作出完整的理解,力求抓住实质、明晰关系、找准位置,全面加以落实。

一、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必然性

首先,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妇联组织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随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格局的逐步建立及“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逐步形成,政府的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将逐步转移出来,交还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承担,那么作为社会利益“调节器”、社会稳定“变压器”、社会大众“服务器”的妇联组织,必须在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中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其次,妇联自身的职能要求妇联组织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是妇联组织适应新型社会管理格局、真正发挥代表妇女利益的群团组织功能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妇联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虽不能直接出台政策、也不能直接行政,但应该充分发挥妇联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自主性与灵活性,主动承接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能,协助政府管理妇女儿童事务。要多途径反映妇女的意愿和诉求,把急需解决的妇女问题转化为政府关注的问题,促进党委、政府在制定政策、法规时,充分考虑女性的权益,使政策在资源调整、利益分配上向女性倾斜。

第三,妇女群众的需求呼唤妇联组织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当前,虽然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意识已逐步深入人心,妇女地位不断得到提高,但妇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仍处于劣势,在权益维护方面仍存在盲点和难点,突出表现为社会上对男女平等、两性和谐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妇女整体素质不高、不能充分享有发展资源,老年妇女关爱贫乏、女大学生就业、外出女工的权益保护、妇女人身权益侵害等问题仍然存在。作为妇女群众的“娘家人”,要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妇联不断拓展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二、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渠道和途径

1.调研入手,源头参与。通过对涉及妇女儿童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等问题进行充分调研和综合分析,利用每年人大、政协“两会”契机,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提出建议和对策,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妇联组织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力。同时,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参政议政的作用,强化她们的性别意识,准确及时地表达妇女利益,为妇女平等地获得发展机会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大力呼吁,增强妇联对人大立法、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的影响力,推动政府把妇女问题真正看作社会问题,从源头上强化解决妇女问题的政府行为、法律行为。

2.市场运作,项目参与。项目参与有两种模式即委托和替代。委托即由妇联组织主动争取政府授权,政府通过合同或协议等形式委托妇联组织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事关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的职能和项目;替代是由妇联组织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活动设计以项目方式推出,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为妇女儿童提供公共服务,事实上起到替代政府一部分职能的效果。

3.发挥优势,协同参与。充分利用妇儿工委办设在妇联的资源优势,通过议事协调、监测督导,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信息沟通与工作协调,利用妇联与政府机构套挂的运作机制来影响其决策、协调管理活动,推动形成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的整体优势。同时依托妇联组织的组织网络优势,加强联络,扩大覆盖,通过组织创新推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妇女组织的整合,建立健全妇女工作的社会支持系统,形成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合力。

4.围绕中心,活动参与。妇联组织自身或依托妇女工作者队伍、志愿者队伍,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针对妇女群众的实际需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为妇女群众提供公共服务,这是妇联组织最常用、最擅长、也是效果最快的参与方式。

三、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色定位

1、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当好协助者。政府掌握公共权力,拥有大量公共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强调,各级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说明,政府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全面负责构建社会管理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进行相关的立法、决策,分配公共财政资源,实施社会、公众无力或不宜承担的社会管理,提供社会、公众无力或不愿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对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进行规范等。与政府角色身份不同的是,妇联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党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但这种参与只能是有限的、有序的参与,在参与中对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起协助的作用。妇联组织不是政府的组成部门,不能履行政府部门的职能;但也不是局外人、旁观者,不能放弃责任、不闻不问。因此,妇联组织要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明确参与的角色身份,做到不越位,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正确处理与其他团体、组织及公众的关系,当好同行者。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等,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也有着大量的工作要做。党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但这种参与必须以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为前提。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是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应当在维护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同时,着力代表和维护妇女的权益,着力为妇女儿童服务,包括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协调和推动社会各界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妇联组织要抓住重点、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各个团体、组织所代表的利益群体间会有一定的交叉关系,对一些涉及多方面利益的问题,妇联组织必须注意从男女平等的视角参与解决,防止大包大揽,也避免与其他人民团体、社会组织“撞车”。

3、正确处理与妇女群众的关系,当好代表者。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的十七大再次要求切实改进党的作风,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妇联组织是各族各界妇女在党的领导下为争取进一步解放而联合起来的人民团体,是妇女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妇联组织除了代表和维护妇女的权益,不存在自身的特殊利益。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依靠妇女群众,不是为了自身而是为了妇女群众,参与的成效最终也要由妇女群众来评价。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赋权于妇女,提高妇女的参与能力,鼓励和帮助妇女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引导妇女自身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特别是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等。因此,妇联组织要牢固树立为妇女儿童服务的意识,明确参与的根本目的,做到不缺位,从妇女儿童利益出发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公共组织学思考题 篇2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加强了廉政建设和反腐力度, 一时间大批官员纷纷落马, 从中央到地方, 从高层到基层, 反腐之风吹遍神州大地。从十八大召开以后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前夕, 仅省部级以上的高官就有51位被查处, 从大批官员落马的现象中我们不禁有了这样的疑问, 即为何公权力会发生变异、为何这些落马官员会无视行政道德的底线?

诚然, 虽然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指明了方向,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 伴随的却是精神世界的滞后。我们不得不承认, 物质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增进社会的道德层次。从大批官员的行政道德的缺失中我们看到的是公权力的滥用, 痛心的是公共组织对公共利益的践踏, 基于此, 本文从公权力变异的角度出发, 探讨我国现阶段权力变异的原因, 以及带来的行政伦理性思考。

二、公共组织权力变异的概述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公共组织与行政组织

关于公共组织与行政组织, 一般而言, 其界线原本就是模糊不清的。二者都是以公共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而进行一系列的组织活动, 旨在为社会谋利、为人类造福。然而, 从权力来源的角度看, 二者又是不同的。行政组织的权力来源于公民的授予, 是一种合法性的权力, 在权力运行上受到一定的约束;而公共组织的外延要大于行政组织, 因为第三部门也是公共性的。

陈振明是这样界定公共组织的: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 它既包括政府组织, 也包括了第三部门组织。而狭义的公共组织指的是国家机关组织[1]。本文是从狭义上理解和介绍公共组织的, 将其与行政组织 (政府) 等同, 因此其行使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2. 公共权力的变异

基于契约信任, 人民委托政府行使其对整个国家的管理权, 所以说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 职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 逐利心理、自利主义也悄然扎根于部分公职人员的心中, 随之而来的是权力滥用、权钱交易、权力交易等一系列公权异化的现象, 并引发腐败犯罪。

1) 权力交易。权力交易是权力再分配过程中以权换权, 即谋求权力最大化的手段。腐败就常常表现为权力的滥用和非法交易。

2) 渎职失责。现实生活中, 有的政府工作人员对自己应当履行的职责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徒有虚名、实有其利, 不尽其责等现象, 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3) 权钱交易。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由于体制不完善, 也会产生经济腐败、寻租等行为。

4) 还有一种情形是权力变异的特殊形式, 即虽然没有触犯法律底线, 但是在法律的边缘行事, 钻法律的空子, 从而公权私用, 为己谋利, 如行政不作为。

那么, 公权变异即可被视为一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与公共组织初始设定的权力运行方向背道而驰的、有违行政伦理的行为, 会对国家和人民产生负效应, 并增加社会运行成本。

林喆如是说, 公权力不是物, 它所表征的是群体、国家或社会的意志。意志本身是不可以用于交换, 或作为物物交换的媒介的。但是在市场上, 公权力作为一种稀有之物 (获取稀有物质的力量) 而在商品交换者手中传递。所以, 笔者认为当以公权力来谋取私利之时便是权力变异的开始[2]。

(二) 公权力变异的现状

权力腐败是公权力变异的核心表现。正如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的警世名言:“权力趋于腐败,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如果以公共职位或公共利益为中心作为某种行为是否腐败的标准, 那么一切不正当地运行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 或以牺牲公共利益满足个人利益的行为, 都应视为腐败[2]。

党的十八大以来, 本着“老虎苍蝇”一起打的理念, 从中央到地方, 大批官员的腐败行迹被公之于众。公权力成为落马官员谋取私利的工具、升官的捷径以及敛财的助推手。下图清晰的展现了十八大召开以后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 省部级以上干部的落马数据, 共有51位省部级以上的高官被查出, 仅2014年就有33位。“管中可以窥豹”, 这种集中型的落马现象足以让人在鼓掌称快之时发出深深的担忧, 因为行政伦理是公共行政人员最基本的价值观,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 理应以全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一切抉择的出发点,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官员的伦理素质成日渐低下的趋势。

三、公权力变异的原因分析

公权力的最初源头是公民的赋予, 作为政府的公职人员, 在行使职权时必须心怀公共利益, 权为民所想、利为民所谋。然而, 权力变异引发的一系列侵害公民权利、损害公民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值得注意的是, 公权变异并不是简单的个人价值观扭曲所导致的, 因为个人存于组织之中, 按照组织的规章制度行事, 所以说组织机制的不健全与个人品质的不完善相结合才能为权力变异的滋生提供温床。为此, 笔者将从组织与个人两个维度分析权力变异的原因。

(一) 组织层面

任何公权力的主体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主体, 即具体行使它的任职者, 如某法官;二是实质主体, 即它所代表的对象, 群体 (如法院) 、社会或国家。公权力本质上的非个体性决定了任何企图将公权力“私有化”的行为, 总是对公权力所代表的集团利益或国家利益的否定[2]。所以说, 公务人员的权力事实上是一种职位权力, 是组织权力的人格化。如果公权力变异现象频发, 组织责无旁贷。

1. 传统科层制的组织结构

组织的制度性权威经常被用来压制道德行为。当下级遭遇上级违法行为时, 是闭口不言任其妄为, 还是勇敢与之斗争。这不仅仅是一个两难选择问题, 还关乎着行政伦理问题[3]。

现代政府组织的结构根源于马克斯·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在韦伯看来, 科层制是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 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4]。该理论坚信稳定地服从模式必须依靠合法性的信念和对系统命令的绝对服从。在科层制下, 上级对下级具有绝对的权威, 下级听命于上级, 等级森严。这使得下级官员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被压抑, 只会机械的例行公事, 从而成为没有精神的人。当然, 现代的政府组织不可能完全按照韦伯的科层制设计并与其思想相对应, 而是以“科层”为主要的设计理念, 强调职能分工、下级服从上级、管理权威等。所以说公共组织并没有摆脱科层体系的窠臼, 在严格的层级关系中, 上级的权威被扩大化, 其不适宜的、甚至有可能有违公众意愿的政策或命令依然被执行, 质疑声微乎其微。行政人员的个人伦理被组织的“金字塔体系”所排斥。在这种组织中, 权力变异速度很快, 甚至很难被发觉, 给某些公职人员以可趁之机。

现阶段, 我国的政府组织正朝着扁平化的方向努力, 打破层级森严的行政体系是避免公权变异的有效方式。

2. 组织监督缺乏公民的有效参与

拥有权力不代表认真行使权力, 就如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所以, 要想保证权力的正常运行, 不能缺少有效的监督。行政监督也是使政府职能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 国家行政机关掌握行政权, 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其权力的运行关系着人民的利益。怀特[4]指出, 由于行政运行中存在着滥用权力、违法乱纪、侵犯公民权利、管理无力、不负责任等不良情形, 因此有必要发展完善的行政监督体制, 以便对行政系统实施有效的监督。监督的作用一是政府效率;二是个人权利之维护, 以防止官吏侵犯个人自由;三是社会福利。与这三种利益相符的三种监督方式即行政、司法和立法。

我国政府组织的监督体系除了立法、司法、行政监督之外, 党的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 要想发挥监督对权力变异的克制作用, 公民的有效参与不容忽视。在政府监督中, 一方面, 让人民敢于监督、乐于监督是前提, 另一方面, 人民有渠道进行监督才是基础。人民之于政府, 是权力的主体和受权者, 所以人民应该对政府的权力运行有充分的知情权。在网络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 社会舆论监督、网络问责已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但是, 如何利用新媒体有效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保证信息的真实性的问题依然没有切实得以解决。只有在公民表达意见的渠道不畅通, 利益诉求的意识不强的情况下才会致使利益受损、监督不利, 并最终导致政府权力变异。

(二) 个人层面

行政人员的享有的权力来自于特定的职位, 是一种职权。库珀认为, 尽管行政人员为特定的职责承担责任 (正是这些职责构成了他们的职业角色) , 但是在某些时候, 他们也认为自己不得不采取违背职责的行为。的确是这样, 行政人员也如每一个普通公民一样, 在家庭、工作以及社会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而每一种角色的背后都附有一系列的义务、夹杂着一定的私人利益。在这些角色冲突和利益碰撞中, 行政人员的选择就有可能违背行政伦理水准、触碰行政道德的底线。

1.“经济人”的自利动机

公共选择理论假设人首先是一个“经济人”, 是一个利己主义者, 即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面临选择时会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利益最大化的机会。把该理论运用于研究政府行为时可以解释一系列的公权异化现象。

在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下, 政府公职人员处于“经济人”和“政治人“的分野之中。所谓“政治人”是指“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其假设的基本内涵是:人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具有利益协调能力的, 并追求友善合作, 追求社会至善和谐的动物[5]。那么, 在经济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之下, “政治人”的角色定位会趋向于让步, “经济人”成为角色主导, 在行为选择的过程中好比进行一种市场行为, 趋于对个人有利的行为选择。市场上, 人都是逐利的, 不会做出有损于自身利益的选择, 相应的, 公职人员在政治判断过程中, 也会自发的规避个体利益风险, 屈从于利益最大化, 即使该选择与公共利益背道而驰。所以, 这种经济人动机致使行政人员行使权力时为己谋划, 而不是着眼于大众利益, 这种初始动机就是权力变异的开始, 最终产生贪腐行为。

2. 公职角色与公民角色的冲突

政府公职人员的初始角色是国家的公民, 由于职位授权, 又具有了行政人员的角色。作为政府的公职人员, 强调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不能有私心, 行使权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谋利;作为普通公民, 行政人员又承担着家庭的责任, 他工作的最终理想则是为家人带来更为安逸的生活, 同时也享有普通公民的权利。扮演公职角色的过程中如若与公民角色相冲突, 行政人员则会陷入两难选择的境地, 产生行政伦理困境。

一是公民权利的行使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应以公民参与为基础, 广泛的了解公民的心声, 获取基层建议和意见, 才能保证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然而, 当公民意见与决策机构相左时, 作为决策机构中的一员, 行政人员应为组织考虑;作为公民中的一份子, 行政人员也不应放弃普通百姓的利益。现实生活中, 在这种两难困境之下, 行政人员出于组织忠诚和上级权威的考虑, 会选择忽视自身的公民角色。

二是获取财富的正当性问题。我国公务员法第42条:“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 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 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这一条实质上规定了作为政府公职人员不能有其他的收入来源, 兼职领取薪酬是是违法的。现实情况显示, 基层公务员工资低、晋升机会小, 那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清廉官员反而生活的相对贫苦。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 一味的杜绝自利主义是不现实的, 要想防止公权力变异就应该保证行政人员的经济收入处于社会中上水平, 在笔者看来, “高薪养廉”并不失为一项好的举措。

3. 负责对象的两重性

政府工作人员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具体来说, 基于委托———代理的层层关系, 首先, 全体公民为委托人, 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 为代理人;其次, 国家权力机关为委托人, 行政机关 (政府) 为代理人;最后行政机关又委托行政人员具体行使行政权力。在这样一个层层的委托代理链中如何保证执行机关和政府官员按照最初的委托人的意愿行使委托权是一个很不确定的问题, 而通过法律和制度的规定, 这种委托权得以保证。但是, 作为最后一层的受托人———行政人员就有了两个需要负责的对象, 即广大民众和授权政府。在政府组织中又是以上级的决策和命令为权力运行的出发点的, 所以说在面临两重负责对象, 要协调好彼此的利益是不易的, 尤其是政府组织有自身的利益考虑, 如预算最大化。当行政人员抛弃民众的利益, 选择对上级负责时就可能产生权力变异现象。

四、行政伦理视角下规避公权变异的对策

公共行政的伦理观是行政人员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体现, 也是贯穿于行政体系中的实质性价值理念。也就是说, 公共行政的伦理观是关于公共行政如何对待公共利益的认识和理念, 它决定着公共行政通过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制度安排和程序来为公共利益的实现服务, 也决定着行政人员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去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6]。公共权力的变异却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一系列巨大的损害, 国家层面, 对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带来一定的冲击, 丧失公共信任;社会层面, 公权力变异造成行政效率低下、行政资源浪费, 增加社会发展的成本, 并且在整个行政组织中易养成不良之风气;个人层面, 对行政人员自身来说无异于自毁前程。

相对于法律、制度等硬性措施, 行政伦理是一种软性手段, 能够使行政人员基于自身的道德考量做出符合公共利益的行动, 是一种内在规制。面对公共权力的变异带来的利益诱惑, 具备完善的行政伦理观是现代社会行政人员不可或缺的。为了规避公权力变异的现象, 笔者从行政伦理的角度进行了思考。

(一) 加强行政伦理教育, 从思想上杜绝权力变异

政府公职人员之所以会以公权进行权权交易、权钱交易以及权力滥用, 根本上说是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出了问题。只有树立正确的行政观念才会保证行动上的正确性。为此, 我们应该加强政府公职人员的行政伦理性教育, 使伦理观念成为执政者的用权标准。

公共责任是行政伦理的核心, 作为人民权利的受托者, 承担公共责任是其义不容辞的义务。现实生活中, 部分公职人员往往忽略公共责任, 着眼于个人个人利益, 寻租腐败屡见不鲜, 这都是与行政伦理相悖的。以公共责任为伦理性教育的核心必然会使行政伦理扎根于行政人员的心中, 从思想上杜绝权力变异。

(二) 重视行政伦理立法, 从行动上规避权力变异

行政道德存于无形, 是政府公职人员对待事物的内心评判标准。正如库珀教授所言, “……然而, 还有可能将立法活动看成是一种集体道德裁决、一种政治性共同体建立的道德最低标准, 法律剥夺人们进行某种行为的基础最终还是一个伦理问题, 尽管这期中也牵涉到了政治和经济因素。……”[7]那么, 将伦理性的行为标准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下来也不失为一种规制公权力变异的方向。而通过立法来解决公共事务中的道德行为问题在19世纪中期的美国就已经出现了, 并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用立法来解决伦理问题可以从行动上限制解决公权变异现象。

(三) 关注行政伦理修养, 从内心抵制权力变异

公共组织学思考题 篇3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组织学习;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DF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1009-9646(2010)07-0003-02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为代表,组织学习理论进入中国。在突如其来的灾难威胁下,唯一能够让社会保持持续生存能力的只有不断的学习如何预防危机、应对危机、从危机中获取知识。因此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基础上,本文对危机情境下的公共部门组织学习展开探索。

二、危机管理综述

1.危机的界定

对于危机的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学者罗森塔尔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这个定义更为全面地反映出危机的特征:突发性、危害性和紧迫性。危机的特性还体现在他的周期性上,它有五个显著阶段:危机酝酿期、危机爆发期、危机扩散期、危机处理期、危机处理结果和后遗症期。

2.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的科学理论体系起源于欧美,其理论的提出始于1962年的古巴危机。对危机管理概念的界定上,芬克从危机管理的目的性出发,将其界定为,任何防止危机发生、为消除危机产生的风险与疑虑,所为之应变准备措施即是危机管理。雷米认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针对危机的发展阶段作不同的管理措施。这种观点,将研究扩展到危机各个阶段,将危机的事前和事中管理结合起来。

3.公共危机管理

研究发现,任何原因导致的危机,只要其危害深重,影响范围广泛,都能转化为公共问题。这时,危机就演变为公共危机。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理论主要包括三种过程模型:伯奇和古斯等诸多危机管理专家推崇的三阶段模型、五阶段生命周期模型、的五阶段模型。在各阶段的管理流程基础上。各系统在实施的过程中会积累大量危机数据和信息,其中有价值的部分经过进一步的发掘和修正,可通过突发性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库,在不同的危机管理主体之间充分共享。

三、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深入研究,魏志荣对我国公共危机预防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王刚义、盛平分析了我国危机管理能力的不足,任慧成指出当危机事件来临时,地方政府实行的是分部门管理模式和临时性、非常设机构的缺陷。由此可见,我国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是危机意识淡薄。1989年美国埃克森公司瓦尔迪兹号邮轮搁浅并泄露,给人们预防水环境污染敲响了警钟,2005年,类似这样的事件出现松花江11·13苯污染事件。由此可见,政府未能树立起足够的危机管理意识,致使整个政府危机管理系统建在一种常态假设状态之上。政府管理者习惯于按常态来规划和开展工作,但危机是非常态、高度不确定的,所以没有危机意识的管理机构具有很大的脆弱性。

第二是信息沟通不良。在我国目前的各级政府运作体制之间,下级政府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采取虚假治理的行为,隐报瞒报的现象时常发生。地方政府过多从局部利益考虑问题,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从而有意地扭曲危机信息的传输渠道,致使上级政府无法掌握准确的危机信息,因此也无法做出有效的危机决策。

第三是技术和物质准备不足。应对公共危机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物质准备,包括一定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各种监控和测试技术、各种评估指标、预防设施、援救设施、各种物资储备。

第四是专门机构缺失。我国政府每次在灾害发生后都是根据灾害的程度,成立临时性的救灾小组或指挥机构,来协调各个部门分类别分部门对各类危机事件进行应急管理,而不是以日常行政应急工作为基础。

第五是缺乏对危机系统化的科研、培训和教育。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方都未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制度化的教育机制。

四、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共部门组织学习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通过研究国外成功的危机管理经验发现,它们一般都有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这些机构平时负责组织各种危机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有关的政策和措施,组织落实危机预防的各种工作,进行各种准备。危机一旦爆发,这些常设危机管理机构就成为危机应急的指挥部。很多时间在突变之前,不仅有征兆,而且突变也具有一定的规律。这些重要规律,正是应对危机所需要的知识。李志宏等学者在危机管理模型中详细阐述了危机管理流程中的知识需求,包括:危机预防的知识需求、危机识别的知识需求、危机决策与控制的知识需求、危机善后的知识需求和危机评估的知识需求。

而组织学习是一个组织成员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自身的行为、优化组织的体系,以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使组织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在危机事件日益常态化的今天,社会对安定生活的需求,使得公共部门越来越重视危机管理。因此,社会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效率需求,使得对危机管理的知识需求变的更加迫切,而知识的获取和传输就需要通过组织学习来实现。

因此,我国政府应建立起全国性的危机管理教育、训练系统。强化危机教育,增强人们应对危机的能力。

五、结语

本文阐述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过通过公共部门的组织学习,培养公共组织成员的危机意识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志宏,王海燕,知识视角下的突发性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51.53.

[2]魏志荣,论公共危机预防机制建设——关于松花江11·13苯污染事件若干问题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2006(3):73-74.

公共组织行为学 篇4

我所面临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个体内部冲突是高中要考大学的时候,面对的两难抉择,是参加高考继续读大学,还是拿着高考毕业证去西点学校学习,出来开一个自己的小店。一条是自己应该走的路,一条是自己想要走的路。仔细权衡之后,考虑到自己没有经验暂时不适合自己开店,也不能确定这是否是自己想要坚持的道路,而且万一失败也错过了读大学的最佳时机,再加上父母的一番开导和自己的深思熟虑,我最终选择了参加高考来到了西科大,等大学毕业之后再考虑是否去学习其他技术。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只有走好了自己应该走的路,才能证明自己有能力和决心把自己想走的路走好。

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与走得近的朋友发生人际冲突,因为接触得比较多,开始的时候摩擦也就比较多,冲突也就相对多一点。五种处理人际冲突的行为策略中,我的人际冲突应对模式主要是合作,与对方积极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正视分歧,做出积极解决问题的姿态。因为合作是指冲突双方对自己和他人的利益都给予高度的关注,试图实现双方的最大利益,追求双赢的结果。我对自己的应对很满意,因为选择合作不仅能够很好地解决冲突,实现共赢,还可以通过这个过程更好地增加双方的了解,增进感情。

2、影响我对领导者看法的主要因素有:领导者的品德修养、知识水平、生活态度、情感魅力、工作业绩和表率作用等。我个人认为这些非权力性影响力更能决定一个领导者的能力。

我最早的领导经历是初中在班上担任团支书,因为这些经历,我觉得作为一个领导,工作认真负责、处事应变灵活、组织协调能力强、性格气质佳等品质最吸引人。因为领导主要是和人打交道,而这些品质更能让组织中的成员对领导产生好感,进而便于管理。以这些品质作为标准,我觉得自己在灵活处事和性格气质方面有所欠缺,面对一些突发事件,不能立即找到解决方案灵活处理,加上自身性格比较急躁,很多事都不能顺利地处理好。除此之外,我还想培养自己的知识素质和心理素质。作为领导,相关的知识技能是必备的,而其余各种技能具备再多都是不会嫌多的,俗话说“技多不压身”。我希望自己能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在需要时信手拈来。而心理素质方面,我希望自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地处理事情。

我最常采用以人为重、疏导说服、榜样示范这几种领导方式。因为我一直主张领导工作要从人做起,建立起组织成员间的和谐关系和信任关系是最重要的,这几种方式都有利于增进领导与成员的情感交流,使组织合作更加亲密无间。

就我们所学的专业而言,以后很可能从事管理领导方面的工作,因此,在大学期间,我非常希望自己的领导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目前我主要通过担任班委,参与组织策划及活动等途径来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

《公共行政组织原理》读书笔记 篇5

只要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他的事情,专搞一行,这样就会每种东西都生产得又多又好。——柏拉图《理想国》

组织内聚力,即组织内部的团结一致及臣民刘召主的爱戴是一个行政组织存亡的关键。如果人民不满,君主足永远得得不到安全的。因为人民为数众多。——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威尔逊行政组织理论思想主要有:强调首先要弄清政府能够适合而且承担什么任务;提倡改进政府机关的组织结构与工作方达;强调行政组织应成为社会公众依赖的机构。

泰勒的“科学管理”行政组织理论主要包括三点:提山了富于技术性质的职能主义理沦;强调组织工作要计划化、标准化、样序化;强调组织的“例外原原理”。

法约尔提出14条组织管理原则,即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指挥、统—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秋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应该说这14条,既是管理的原则,又是组织的原则。

韦伯认为,官僚科层组织是适用于一切复杂组织的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官僚科层组织并不是文牍主义、效率低下的组织现象,而是指一种组织形态及其结构特点。他认为任何组织的存在都是靠权威来维持的,而合法的权威大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基于习俗惯例的传统权威,它来自对传统文化的信仰和村个人明确而特殊的尊严;二是基于领袖个人超凡魅力的超人权威,它来自顿号者的意志和强制件权威;二是基于理性法规的法理型权威。它来来自法律和社会契约,是选举产生的。

怀待认为行政组织体制是行政组织的核心他在夸察了英、美当时体制状况的基础上将体制类型作了分类归纳:自治型与官僚型、中央集权型与地方分权型、独立制型与汇一制型。行政费仟与权力的科学分配是行政组织管理中既重要又困难的问题:“政府的行政效率从根本上来说是以行政组织中责任与权力的适当分配为基础的。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条重要原则”,同时,怀特提出适当的权力必须勺确定的责任同时存在。

古利克和厄威克通过对各种组织的分析,提出了构成组织的7大要素“POSDCORB”。这7项要素是: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福莱特认为组织运行的关键是个人与组织的协调。在这一协调过程中,组织必须让个人了解其总体目标、从而使组织的总目标成为组织所有成员的共同目你。

1933午,梅奥在实验的基础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具基本思划如下:(1)提山广“社会人”理论,认为组织中的人是“社会人”,是复杂社会系统的成员。(2)指出正式的组织结构里.还存在着非正式的组织因素,即在正式组织之外还有“非正式组织”。(3)指出作为新型的组织领导考,其能力主要表现在通过提高组织成员的满足程度来激励人们“士气“,以提问组织效率。

西蒙的有关行政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如下: 第一,组织影响论。即研究组织如何影响个人的决策行为。西蒙认为组织影响的方式有五种:权威、忠诚心。

效率、通告和信息、培训。第二,组织目标沦:组织的日标就是追求决策的合理性,而合理性取决于为实现某一目的而合理选择的手段。第三,组织设计论。第四,组织平衡论。

新古典行政组织理论是以古典行政组织理论为基础的,他们以织中人的问题为”中心,从动态的角度和社会心理方面研究人的因素和行为对组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归纳为5个层次:生理的、安全的、感情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这5级需要互相关联,按其重要件利发生的先后次序,可排成一个需要等级层次。

麦格雷戈提出了“X理论—Y理论”。他认为由“x理论”对人及人性的假设引出的组织管理方法往往呈现小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管理人员是“严厉的”或“强硬的”;另“个极端则是管理人员是“温和的”或“软弱的”。现实生活中许多现象并不符合笛合“x理论”。Y理论实现的前景是美好的,但由于Y理论的有关假设只是向人们提出了采用一系列新的管理政策和管理做法的可能性,要在实际管理部门运用还有一定的难度。

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提出了人的动机学说个非常著名的“激励一保健理论”,也就是双因素理论。以泰勒为代表的组织管理学家,大多认为激励人的积极性主要靠外部条件,如金钱利管理上的严格监督等。赫兹伯格的双因素却提出了与之截然不同的新观点,强调内在激励。这是双因素的一个重要的、有时代意义的新论点,对于促进组织的管理,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件有重要作用。

沃沦-本尼斯是美国当代名组织地著民组织理论家。本尼斯较早地对机械、刻板的组织结构与理地管理理论进行了批判,提出组织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指出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发展完全依赖于“内协调”和“外适应”,并率先提出了组织发展理论.是倡导组织发展理论的先驱者。

弗雷德里克森认为,行政组织变革的终极日标是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避免行政组织变成顽固的、不负责仟的官僚组织,弗雷德里克森提出减少层级节制、分权、放权、组织开发、责任扩大、广泛吸收公众参与等民主的组织思想,并强调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两个目标: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和灵活应变的组织形态。

圣吉认为建立起学习型组织的前提是进行如下5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公共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篇6

2、组织的构成要素和特点:(1)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承担特定功能的群体。(2)组织是按照一定的原则构建的(3)组织的本质是一个相互协作的关系体系(4)组织是有边界的。

3、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1)物质要素:人员、经费、物质设备(2)精神要素:目标、机构设置、权责体系、组织文化、运行秩序、制度规范

4、公共组织的特点(基本属性):(1)法制权威性(2)层次性(3)公益性

5、公共组织行为的基本属性;个体性、整体性、公益性、公共性。

第二章 知觉、归因与公共组织管理

1、知觉的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2、社会知觉的特点(1)社会知觉是一个寻找意义的过程(2)社会知觉遵循图形—背景原则(3)社会知觉需运用图式。

3、社会知觉偏差及其管理启示:(1)首因效应 管理启示:公共组织的管理者应该在第一印象的基础上长期、反复地考察一个人,这样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认识。(2)近因效应 管理启示:公共组织的管理者,在进行宣传教育时,要让自己的观点在最后得到重复和强调,使员工加深印象,形成符合管理者需要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以使员工在日后的工作中形成正确的社会知觉。(3)刻板效应 管理启示:管理者应抛弃陈旧的、古板的观念,以公正合理的视角去管理人。应该与不同的群体成员进行长期、深入、一对一的交往。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对某类人的消极刻板印象,以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管理绩效。(4)晕轮效应 管理启示:作为公共组织的管理者,在管理时必须防止晕轮效应的出现。不能由一点便论及全部。认识员工,切记狂热;要注重内涵品质,不要注重外表;要持发展的观点,不要僵化、静止;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去捕捉现象背后的本质。(5)期望效应 管理启示:管理者如果对员工给予积极的期望,确认员工有较大的潜力和成功的可能,给予员工以鼓励和帮助,那么员工就有可能因管理者的所作所为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工作更加努力,工作绩效就会很快得到提高。

4、凯利的归因模式(1)三维理论即一个人的行为的原因可能归结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行为者(内部归因);二是行为者知觉的对象(外部归因);三是行为者与知觉对象的相互关系及情境(外部归因)。(2)决定归因的行为信息:1)特异性信息2)一贯性信息3)一致性信息

6、维纳的成就归因对成败的归因通常包含三个维度即内—外维度、稳定—不稳定维度、控制点维度

7、归因偏差的种类:基本归因错误、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自我服务归因偏差、过高估计偶发事件的代表性

8、如何克服归因偏差?(1)引导组织成员学习科学知识,尊重自然规律,进行科学归因,避免走向宿命论。(2)引导组织成员多进行个人倾向归因,克服总是归因于外界因素的偏差,以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3)引导组织成员多从内在不确定因素(努力)归因,少从内在稳定因素(能力)归因,克服总是认为自己能力低的归因偏差,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三章 个体心理特征与公共组织的管理

1、能力的个别差异在公共组织管理中的意义:研究个体能力问题,有助于公共组织管理者发现人才,选用人才,达到能力和工作的最佳匹配,提高公共组织的 1

活动绩效。为此,公共组织管理者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合理招聘人才,量才录用(2)根据能力特点,进行合理分工(3)适应公共组织需要,提高员工的能力。

2、气质类型差异在公共组织管理中的意义:(1)正确认识气质没有好换之分(2)应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安排不同的工作(3)应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合理调整领导班子结构,增强团体的战斗力(4)应根据人的气质特征采取不同的方式展开工作。

第四章 群体行为与公共

组织管理

1、正式群体的含义:有明文规定,有固定编制,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具体的权利和义务的群体

2、非正式群体的含义:不经官方规定由于在生活和工作中心理相容而自然结合在一起的群体。

3、非正式群体的特点:(1)自发性和不稳定性(2)凝聚力较强

4、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积极作用:(1)满足群体成员的需要(2)减轻群体成员的压力,保持群体成员的健康。(3)有利于增强正式群体的凝聚力(4)可以协助正式群体克服困难,解决难题。(5)在做促进转化工作上有特殊功效。消极作用:(1)与组织利益或目标冲突(2)与组织规范的冲突(3)与组织活动的冲突(4)与组织领导的冲突

5、如何对非正式群体进行管理;(1)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2)正确分析非正式群体(3)努力加强正式群体的影响力(4)合理引导非正式群体(5)分化瓦解消极的非正式群体

6、群体的作用:(1)对组织的作用①能够完成组织交付的任务②是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载体(2)对个体的作用:①满足了个体的安全需要②满足了个体的归属需要③满足了个体受尊重的需要④满足了个体的成就需要

7、群体压力的含义:群体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使群体内每个成员自觉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这个力量就是群体压力。

8、从众行为的含义:个体在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大家一致的行为。

9、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1)个体因素①获得行为参照②对偏离的恐惧③性别差异④个性特征(2)群体因素①群体的一致性②群体成员的地位和成就③群体接纳个体的程度(3)文化差异

10、群体凝聚力对生产率的影响:凝聚力和生产效率并非正相关关系,仅仅靠全体的凝聚力不一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只有加上积极诱导,才能有助于生产力的提高。

11、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1)群体内部因素①群体规模②群体的目标设置③奖励方式④领导方式⑤群体成员的相容性⑥群体的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⑦群体成员间思想与情感的沟通程度(2)群体外部因素①群体面临的压力和威胁②群体的地位

12、高群体士气应具有的特征:(1)群体内部凝聚力高,群体的团结并非源自外在的压力(2)群体内的成员无无分裂为相对敌对的小群体的倾向(3)群体有适应外部变化和处理内部矛盾的能力(4)群体成员对整个群体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5)群体成员都明确地掌握群体目标(6)群体成员对群体目标和领导者持肯定与支持的态度(7)群体成员承认群体存在的价值,并具有维护群体

继续存在的意向。

13、群体士气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对管理的启示 关系:高昂的群体士气并不一定导致高的工作效率,但低落的群体士气终将使工作效率滑坡,群体士气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启示:公共组织的管理者应该了解群体的士气状况,并潜心研究如何提高群体士气,从而获得较高的工作效率。

14、社会助长作用的含义:个人与他人在一起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激发了个人的工作动机,促使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

15、社会抑制作用的含义:由于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时所带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的下降。

16、社会堕化作用的含义:在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反而分散了精力,工作效率降低的现象。

17、团队的含义:由具有相互补充的技能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团队的成员彼此承诺为他们共同负有责任的绩效目标而努力。

18、团队区别于群体的特点(1)协同作用(2)相互承担责任(3)共同的业绩目标(4)技能的互补

18、创建高效团队的途径:(1)澄清团队的使命和目标(2)设定适当的绩效标准和奖酬体系.(3)选择合适的团队成员并对其进行培训

第五章 人际关系与公共组织管理

1、人际沟通的类型:(1)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2)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3)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2、五种基本的正式沟通网络 :(1)链式沟通网络 优点:信息传播的速度快,正确性较高;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较明显,权威性较强。缺点:群体不易适应变化的环境,适合解决简单问题。(2)环式沟通网络 优点:成员地位平等,具有较高的满意度,群体士气高昂。缺点:沟通的速度慢,效率低。(3)全渠道式沟通网络 优点:具有很强的民主气氛与合作精神,成员的士气很高,人际关系融洽,创造性容易发挥,适合解决复杂问题。(4)轮式沟通网络 优点:网络集中化程度高,领导的核心作用明显;信息传播速度快,准确性高,群体的工作效率高,适合解决常规性的简单问题。缺点:下属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群体士气低,凝聚力差。(5)Y式沟通网络 优点:解决简单的问题效率高,速度快 缺点:员工的满意度不高,士气低落。

3、影响有效人际沟通的障碍:(1)来自信息发送者的障碍(2)来自接受者的障碍(3)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障碍(4)沟通双方的背景差异导致的障碍(5)沟通中的物理障碍

4、有效人际沟通的技巧:(1)信息的有效组织和发送①注意语言的表达②适当运用动作表情③尽量采用双向沟通方式④有效运用移情手段(2)信息的有效领会和反馈 注重倾听,有效地聆听,适当的反馈(3)沟通情境的改善①选择合适的沟通场合②安排合适的沟通时间③公共组织中应尽量减少管理层次④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第六章 冲突与公共组织

管理

1、群体冲突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三种情况)

图P155

A点是低失调的的功能失调性冲突 很少冲突,一团和气,此时组织状态对环境变化反应迟钝,极少创新整个组织停滞不前,组织绩效较差。

B点是高失调的功能失调性冲突 冲突激烈,分崩离析,组织受许多干扰,很难协调,一片混乱,组织内不合作,这种高冲突状况是破坏性的,组织绩效较差。C点是功能正常性冲突 有适度的冲突,此时组织内有思想交流,不断创新,组织对环境迅速调整适应,组织有自我批评能力,这是最佳的冲突状况,组织绩效较好。

2、群体冲突管理的基本原则:(1)倡导建设性冲突,避免破坏性冲突,把冲突控制在适当水平的原则(2)实行全面系统的冲突管理,而不是局限于事后的冲突控制和解决问题。(3)不走极端,采取中庸的处理原则(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机制宜处理冲突的原则

3、激发建设性冲突的理论依据及方法 理论依据:相互作用观 方法:(1)改变冲突观念和组织文化(2)引进异质的群体成员(3)引入竞争机制(4)委任比较民主的领导者(5)组织的重新构建(6)运用检查者的角色

4、五中处理冲突的行为策略:(1)强迫,高度肯定而不合作(2)合作,高度肯定而合作(3)回避,既不肯定也不合作(4)妥协,不肯定但合作(5)折中,中等程度的肯定与合作

第七章公共组织领导

公共组织的管理者的素质结构:德(政治品德素质)、才(能力素质)、学(知识素质)、识(心理素质)、体(身体素质)

第八章 激励与公共组织管理

1、激励理论的类型(1)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①强化理论②挫折理论(2)认识激励理论①内容型激励理论a需要层次论(马斯洛)b双因素理论(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c ERG理论(克莱顿•奥尔德弗)d成就需要理论②过程型激励理论a期望理论(维克多•弗鲁姆)b公平理论(亚当斯)c目标设置理论(洛克)(2)综合型激励理论①波特——劳勒激励模式②罗伯特•豪斯综合激励力量理论③罗宾斯综合激励模式

2、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评价——积极作用:(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对政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2)马斯洛从需要来研究人的行为,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3)需要层次性以及需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反映了人的一般心理过程(4)为组织管理指出了调动积极性的方向和内容。局限性:(1)以个人的价值、利益为出发点,强调个人需要,而没有考虑个人对社会的责任(2)主要谈及个人自然本能需要,而没有涉及社会需要问题没有认识到社会意识和环境对人的需要的巨大影响(3)需要层次不够完善(4)把人的需要看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递升的过程,带有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倾向。

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内容:①激励因素——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导致满意的工作本身的因素。②保健因素——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工作环境条件方面的、导致不满意的因素。

(2)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3)评价——局限性:①研究方法的可靠性令人质疑②没有使用满意尺度的概念③赫茨伯格认为满意与生产率的提高有必然联系的观点是不正确的④赫茨伯格将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截然分开是不妥的。

(4)贡献及启示①只有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人们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极大的调动 启示:创造条件满足组织成员对激励因素的需要。②满足各种需要所引

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 启示:调动人的积极性要注意内外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并且更注重内在的精神奖励。③保健因素不具备时,会使员工感到不能满意,从而降低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如果具备,就能够维持员工的已有现状 启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以保持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④应用双因素理论要结合实际,工资和奖金发放也可以成为激励因素。

4、奥尔德弗的ERG理论

(1)内容: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2)启示:①管理者应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必须了解员工复杂的心理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激励,避免激励手段的单一化。②管理者应该特别注重对员工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以防止“受挫——回归”现象的发生。③高层次需要如果一时不能得到满足,就应该从低层次需要着手,充分激励员工。

5、麦克里兰德成就需要理论

(1)内容: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归属需要

(2)理论贡献:①提出了高成就人的特点②认为高成就需要的人对组织对国家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③高成就需要的人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④在三种需要和管理的成功之间的关系上,他认为高成就需要与管理成功没有必然联系。

(3)启示:①在人员的选拔和安置上,应根据公共组织人员的需要和动机体系特征合理分配工作和安排职位。②根据公共组织人员的需要和动机体系特征合理建立激励机制。③他认为高成就需要的人对于组织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1)基本思想: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2)应用:①管理者不要泛泛抓一般的激励措施,而应当抓住组织成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措施。②设置某一激励目标时应尽可能加大其效价的综合性。③适当加大不同人实际所得效价的差值,加大组织期望行为与非期望行为之间的效价差值。

6、公平理论

(1)基本观点:员工有时更关注的不是他所获得报酬的绝对值,而是与别人比较的相对值,人们往往喜欢不断地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的程度做出判断,从而对自己工作的积极向产生影响。

(2)应用:①要重视了解员工的公平感②建立赏罚分明的制度③实行量化管理,增加透明度④民主管理⑤战略为主,平衡为辅,加强对员工的教育。⑥加强对员工公平心理的疏导

7、目标设置理论

(1)内容: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受某种目标驱使的。因此,通过给员工合适地设置目标,可以激励员工。

影响因素:目标难度、目标具体性、目标接受度、员工对目标的承诺、(2)启示:①管理者要善于给员工设定有挑战性的目标。②管理者给员工设定目标一定要有具体指标。③建立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关系。④设立的目标是有期限的。⑤管理者给员工及时的工作业绩考核和反馈。

8、综合性激励理论P25

第九章 公共组织文化与

公共组织变革

1、公共组织文化的含义:公共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理信念和行

为规范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

2、组织文化结构: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

3、公共组织文化的类型:(1)查尔斯•汉迪的分类①权利导向型②角色导向型③任务导向型④人员导向型(2)杰弗里•桑南菲尔德的分类①学院型②俱乐部型③棒球队型④堡垒型(3)根据组织外在文化环境分类①美国式a注重能力b尊重知识c强调规章制度d崇尚竞争②日本式a民族精神b家族主义c以人为本③欧洲式a传统与现代结合b注重职业道德和员工素质c关心环保④中国式a强烈的政治色彩b注重伦理道德c注重人治d强调公平

4、公共组织变革的含义:公共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地对组织系统包括组织结构、职权层次、人员等方面进行革新,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公共组织学思考题 篇7

一、存在的问题

我国由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时间短, 制度设计尚不完善, 购买对象的社会组织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社会组织自身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组织在国民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社会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试点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数量偏少, 规模偏小。从数量上看,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2年《民间组织蓝皮书》数据显示, 截至2010年底, 全国共有民间组织44.6万个。按每万人拥有量计算, 巴西13个, 我国是3.8个。与最高的法国110个相比, 我国的社会组织还不及其零头, 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二是体制不顺、定位不明。我国大多数社会组织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这些组织职能定位不明确, 行政色彩强烈, 对政府依赖性强, 在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方面能力较弱, 如行业协会, 在行业自律、行业维权和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远未发挥, 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差距。现有的公益慈善组织、农经协会、基层服务性社会组织也发展不快。少数民间组织法制观念缺失, 内部管理较乱, 自律机制不健全, 社会公共责任意识较差, 社会公信力不够, 有的社会组织一味追求经济利益, 丧失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乱收费、乱评比等。三是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目前社会组织发展缓慢、力量薄弱。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有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也有监管制度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

2、法律规制建设滞后

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水平要快速发展, 有赖于制度的推进, 而制度的推进依赖于法律法规的建设。目前, 我国公共财政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处于试点摸索期, 法律规制建设滞后, 各地购买方式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非制度化特点。2003年我国实施了《政府采购法》, 没有对公共服务做出规定。2010年财政部出台的《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规定:“政府采购法第二条所称服务, 是指除货物和工程以外的政府采购对象, 包括各类专业服务、信息网络开发服务、金融保险服务、运输服务, 以及维修和维护服务等。”也没有公共服务内容。在《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投标管理办法》以及《政府采购品目分类表》中, 也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地方政府从当地实际出发推出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指导性意见、实施以及考核评估办法, 由于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总结, 这些意见与办法也没有普遍适用性。

3、购买公共服务的完善机制没有建立

(1) 购买程序与范围不明确。目前, 各地试点过程中购买程序名义上是公开招标, 但有的通过私下与一些社会组织商谈来确定目标对象, 有的采用定向购买方式确定。由于很多社会组织资质不够, 还难以形成充分竞争的竞标格局。选择标准方面量化不够, 影响了社会组织的参与动力。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确定方面还没有制度的厘清和规范, 合同条款的制订, 受益群体的划定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2) 定价与绩效评估机制缺失。购买公共服务经验的匮乏、公共部门权力寻租以及公共服务社会效益难以量化等原因, 使确定某项公共服务的价格有一定难度。有的地方借鉴当地市场价格来确定公共服务价格, 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如果价格过高难以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 违背公共财政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初衷, 价格过低则缺少吸引力。因此, 合理的定价机制,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包括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 一是评价购买效率, 即公共财政资金投入是否实现了服务数量的最大化, 产出是否实现了最大化;二是评价购买效果, 即投入之后受众的满意度是否最大化。在实践中, 这牵涉到评估机构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 这需要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才能实现。

(3) 监督机制不完善。在目前的体制下, 政府职能转移不够到位, 以往的不愿转移、过度转移、无序转移等情况时有发生。加上“强政府”惯性的存在, 现代政府监管的理念没有确立, 法律、经济、激励的监管手段没有综合采用, 容易对社会组织的具体运作过多干预, 使社会组织失去其灵活性、公正性、专业化的优势, 使其丧失活力和创新动力。

二、购买公共服务的对策

1、转变观念与转移职能

政府对自己的角色和责任要有明确的认识和清晰的定位。政府要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的角色转变为决策者、购买者、监督者、制度设计者, 能够由市场机制解决的事项交给市场解决, 能够由社会组织解决的事项交给社会组织完成, 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 政府要做到不越位, 不错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要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实施效果等问题承担相关责任。

2、加强法制建设

法律法规可以明确政府各主体的责任、义务。如打击不法行为, 建立纠纷处理机制;规范和约束主体行为, 防范政府权力滥用等。目前, 西方国家将政府采购延伸到了公共服务的不同领域, 因此有必要对《政府采购法》进行补充修订, 纳入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 应该制定《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这与政府购买有明显区别, 如二者在目的、标的物、供应商和流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制定专门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 增强监管机构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并对已有的监管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梳理, 形成统一的监管法律, 明确社会组织的资质认定, 购买方式和程序、招投标办法以及监督管理等。

3、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鼓励做大做强

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 是实施公共服务的主体。目前, 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不完善, 可供选择的数量少, 专业化程度不高, 能力有待提高, 这是影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向前推进的重要原因。因此, 政府应通过多种举措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 鼓励其做大做强, 提高其专业化水平, 提升其能力和素质。要对社会组织实行减免税制度。要建立捐赠制度。目前我国企业与个人对公益事业参与热情不高, 捐赠尚未形成气候, 这也是制约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 要进行宣传, 帮助社会组织强身健体, 提升组织的能力。要加强对社会组织领导人的培训, 提高其职业素养, 强化其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 提高其管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4、建立严格的评估监督体系

政府需要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标准、监督方法, 设计客观公正的公共服务评估验收体系。此外, 要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 建立外部监督机制, 发挥他们在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监督方面所具有的客观性、公正性、专业性和科学性的优势。要鼓励社会公众和媒体对社会组织进行监督, 规范社会组织有序发展。

摘要:本文论述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面临的法律规制建设滞后、机制不完善和社会组织实力不强等问题, 提出了观念转变与职能转移、加强法律规制建设、鼓励社会组织做大做强和建立严格的评估监督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公共财政,社会组织,公共服务,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达梅.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0, (11) .

[2]邰鹏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监管成效、困境与反思[J].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1) .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研究 篇8

摘 要: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是一种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模式,对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王浦劬认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就是政府将原来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通过直接拨款或公开招标的方式,交给有资质的社会服务机构来完成,最后根据定者或者中标者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来支付服务费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始于19世纪的美国,经过了一个世纪的探索和发展,逐渐形成新公共管理浪潮中新的趋势。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早在20世纪初的上海就已推行,当时主要是集中于养老服务方面,2000年以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近年来各个省市也开始探索这种新的政府治理模式,这种新的共治模式对于政府缩减规模、节约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意识等都具有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成都市;公共服务;政府购买;社会组织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075-02

一、成都市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基本情况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是国家西南区域的中心城市,也是四川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成都市共有九个区、四个市、六个县,城市面积约为12400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1112.3万人,常住人口1404.76万人,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城市。成都市社会结构不断变迁,社会问题复杂多样,自然灾害频发,灾后建设任务艰巨,市政府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成都市从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出发,积极转变思路,创新管理。近几年,政府相继出台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相关文件,积极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如《关于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制度的意见》、《关于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乡社会建设的意见》的1号文件,锦江区制定了《规范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工作流程的意见》、青羊区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实施方案》、高新区颁布了《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施意见》等。成都市政府积极推进这项改革,从制度、政策上予以保障。在推进这项改革过程中,成都市建立了目标考核的管理机制,在每年年初发布目标任务,年末由责任部门进行考核。从2012年起,购买服务的资金原则上不低于20%,这就保障了资金问题,使得购买服务无后顾之忧。这几年,成都市政府还积极培育能够承购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据不完全统计,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的就业培训、文化卫生、社区法务、街区养老等公益项目59个,金额在1.6亿元左右。由此可见,在实践中,成都市以群众为导向,立足人民需求,真正为人民排忧解难。

二、购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制度滞后,购买程序难规范。政策制度如财政资金支持的不同程度倾斜,就会出现区别对待的不公正问题;政策制度的宽泛,会让下级执行部门权力膨胀、工作量增加;政策制度的细致,会使得下级执行部门不能因地制宜,大展拳脚。因此政策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必须要保持它的度,才会获得良好效果。?譹?訛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但社会事务总是在不断变化中,二者是一对矛盾体。政策的滞后,就必然使得购买程序不能明确规范。在成都市购买服务的过程中,在购买程序上会遇到问题。一是购买服务对象的问题,只能向特定组织购买;二是年限问题,由于社会服务是多样且复杂的,购买不能只按照财政预算的年度分次进行。这些问题要求政策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否则不能够适应多变的购买服务。

(二)承购主体资质差,购买责任难区分。购买服务是一种两方参与共同为第三方服务的模式,参与双方都有责任。既然是购买行为,购买主体就有比较选择的权力,因此会产生竞争。按理说,承购主体的竞争会发生优胜略汰,怎会出现资质差的问题呢?事实上,在实践中往往不存在竞争。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并没有完全到位,一部分具有市场能力的单位还依附于其主管部门,行政部门还习惯性地把服务项目交付给这些单位,导致购买质量出现问题。?譺?訛同时,社会组织大都不够成熟,资质较差,而且政府事务很大一部分是面向百姓的,市场上公益性的社会组织数量有限,数量、质量都不达标,又怎能让政府放心地选择呢?种种弱点都是政府购买的制约因素。

(三)评估机制不健全,购买行为难执行。任何管理行为都需要评估,评估机制是否健全关系到政府购买服务能否如期达到目标。然而现阶段,评估方法和评估机制都是不健全的,不确定的评估机制不仅影响购买行为,也会影响购买的服务质量。当前我国有关POSC(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体系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在评估内容的确定、评估主体的选择、评估指标的遴选、评估方法的应用等方面有待完善。?譻?訛成都市目前只针对购买对象进行评估,而较少有对购买方即政府部门进行评估,评估机制是单向的。购买是双方参与的行为,双方都应负有责任,单向评估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评估方式略显单一,多以政府官员和学者作为评估主体,代表性较差,评估机制的公正与否屡受质疑。同时作为被服务的对象——人民,他们很少参与评估机制的制定,也使评估机制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四)监督管理不全面,购买风险难降低。监督管理是购买服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倘若监督流为形式,不仅会影响购买服务的质量,还会影响服务结果。在监督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监督人员不能够做到公平公正是主要问题所在。面子问题、官官相护、官商勾结,这些都会出现在监督中。就成都市而言,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其中对于购买主客体的监督十分有限,对于质量和效果的监督也模糊不清,监督体系存在缺陷,监督程序存在漏洞。

三、购买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是公共管理服务机制的改革,其制度设计和运行都不成熟,存在着很多漏洞和风险。首先,国家法律体系不完备,政策制度不完整,没有可以指导整个过程的明确规范,理论研究也不深入,因而购买行为出现问题在所难免。当然,购买服务在我国是新尝试,许多方面需要在改革中完善。其次,购买双方角色模糊,政府作为购买者并没有把自己摆在购买者位置上,因为政府掌握着权力,不想放弃自己的权力,这必然导致购买的不公平、不合理。社会组织并不把购买服务单纯的看成购买行为,更多的认为是与政府合作,这种心理的存在,购买服务的质量就不言而喻了。最后,政府对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所存在的风险估计不足,对于购买服务的预期过于乐观。就算制度完整、法律健全,官商合作所存在的风险也是很高的,很难避免机会主义、官商勾结、寻租等问题。

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相关建议

(一)健全相关政策制度,规范购买程序。就成都市来看,2009年出台了相关文件,2011年制定了2011年到2015年的规划。如今,需要根据这几年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据此制定未来短期和长期的政策制度。政策的制定要因地制宜,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于成果比较卓著的区县,可以总结其经验,进行借鉴和创新。对于不理想的区县,要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从制度、政策上予以解决。由于四川省是一个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要充分考虑政策的时效性、灵活性和预见性。当出现紧急情况时,要有完备的解决方案。政策制度的完善关键是购买程序的完善,如对购买服务对象和年限应明确界定,健全的购买程序会大大增加购买的公正性与成效。

(二)培育孵化优质社会组织,明确资质标准。社会组织的品质是影响购买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然而现阶段的社会组织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这与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发展、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时间短有关,存在问题在所难免,因此要培育和孵化优质的社会组织。首先,设置合理的准入门槛,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进来。其次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引导和支持。政府可以对其进行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请相关进行专家指导,进行专业培训,帮助社会组织提升自身档次。另外,政府要严把质量关,对社会组织在资质进行审查,对不达标的要排除在购买行列之外,这样才能减小政府服务购买的风险。

(三)建立科学、公正、多元的评估体系对购买机制的健全十分必要,包括评估主体、内容、方式、标准和结果等,任何方面的不合理、不科学都会影响评估的质量。在评估主体方面,包括监察、审计、财政等政府相关部门,同时还包括第三方评估主体。通常的评估都忽略了第三方,积极的探索和引入第三方评估,有利于评估结果的公正。第三方评估包括专业评估机构和社会公众,这会使评估更客观。在购买行为中,社会公众是服务对象,他们的参与更有助于保证评估质量。在评估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评估标准操作,不仅对承购主体的资质进行评估,还要对事后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另外还要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优质的社会组织给予相应的奖励,比如延长年限、增加种类等;对于严重不合标准的,给予惩罚,如缩短限期、终止购买、取消资格等。

(四)完善监督体系,提高管理质量。监督是否能够落到实处,对购买行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现实中,很多监督都流于形式,并未起到真正的作用。监督人员大都没有认识到自己职责的重要性,更有很多监督人员和被监督人员沆瀣一气,互相勾结,因此引入第三方监督就尤为重要。为了便于第三方监督,对购买信息要完全公开,购买程序要透明公正。对于购买主体和承购主体双方的监督也同样必不可少,目前对政府的监督体系有待完善,政府购买过程要全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其标准、流程、评估机制等均要透明,便于监督。对于承购主体的社会组织,其资质、购买内容、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及标准等均需一一公开,以便监督。另外,需要建立责任制,也就是一旦购买双方中出现违法、违纪的问题,要追究责任。只有将责任明确化,才能确保监督落到实处。

注 释:

①王浦劬,(美)L.M.萨拉蒙奇,等.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②李海平.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律规制的问题与对策——以深圳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报,2011,(05).

③刘震国,廖明,王一鸣.关于成都市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工作调研报告[J].社团管理研究,2012,(10).

④王从虎.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纳入法制轨道[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B02).

⑤杨柯.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发展困境及道路选择[J].社会经纬理论月刊,2013,(01).

上一篇:钓鱼为标题的作文500字下一篇:腊八节的解答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