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成效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成效(精选8篇)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成效 篇1

提高农村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关键所在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通过视频学习,这是我的一点感悟。下面,结合我校实际,谈谈对这个问题的几点浅薄认识。

一、加强师德建设,引导教师树立职业理想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我们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广大教师认识到“教师职业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应是一种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校是一所距县城较远的农村初中,随着我市两所改制学校的兴建,我校的主要领导和骨干教师被抽调。新分配的青年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原有的教师思想波动也很大。面对这一情况,新的领导班子,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广大教师中开展弘扬以“崇尚责任”为核心的学校精神。在学校精神的感召下,广大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校园又焕发了勃勃生机。

二、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我校根据青年教师居多的特点,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开展教学比武,要求教师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当作课题来研究,每个教研组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广大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不仅提升了理论素养,而且锤炼了教学技能。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成效 篇2

一、加强教师角色责任

教师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 心理状态或多或少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变革, 使教师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同时也影响着教师的角色期望和职业态度。因此, 学校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将教师的职业适应和社会适应作为建设教师队伍的先决条件。

(一) 用现代教育理念充实教师的头脑。

在信息网络化时代, 教师的育人功能发生了变化。学校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创新教育的能力。当前, 日趋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的辅助教学手段, 教师假如不能把握住教学角色, 无法适应教育技术改革的形势, 仍然固守传统教学观念及方式, 将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终为学校教育所淘汰。所以, 教师要有现代教育理念, 努力钻研教法, 探究学法, 才能轻松自如地耕耘教坛, 以自身的高素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二)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 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主动者。有什么样的校长, 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老师, 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一方面要确立自己作为教育者的位置, 另一方面要明确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生, 即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因此, 教师要弄清楚下列问题。

1. 在教学层面上, 学生是“人”, 不是“容器”。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个体, 与教师享有平等的人格尊严。

2. 在教育过程中, 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

3. 在学校人际交往中, 教师要掌握与学生交往的技巧, 如善于向学生“示爱”, 有同情心;让学生理解自己的言行, 不放纵、迁就学生;以身作则, 做事有原则、立场。

(三)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不仅是社会文化价值与道德准则的传递者, 而且是代表和具有这些价值和准则的人。教师对本职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 都对学生起着仿效作用。一名教师, 不论他的性格如何, 是否适合做教师, 他心里自然明白自己在怎样教育学生, 能教到什么程度。教师有普通人所有的一切需要, 包括物质生活需要。但教师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教师拥有更多的是无形的报酬。将教师作为不得已而从之的职业的想法, 不喜欢教学, 随意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学生, 或将商品意识纳入教育行为, 不专心教学, 热衷于有偿家教, 等等, 都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陶行知先生曾满怀信心地指出:“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这也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殷切期望。

二、解决教师工作压力

国外有关调查表明, 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公众压力多于其它行业的人。我国香港地区曾将教师职业压力列为第二位, 仅次于警察职业。适度的工作压力可以排除心中的空虚和郁闷, 令人振奋, 给人向上的力量, 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反之, 过度的工作压力, 即不愉快的压力则给人带来苦恼, 使人产生生理、心理, 以及行为失调反应, 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焦虑, 如心悸、神经衰弱、消化不良、沮丧、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过低、工作效率差等。

教师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我期望值过大, 追求“完美主义”。

教师作为知识和道德的化身, 常把“完美”当作自己为人处世的目标。在工作上要求尽善尽美, 并渴望他人看到、肯定自己的成绩。这种追求“完美”之心态容易忽略自身条件的限制, 如个性、能力、机遇等。一旦过高的自我期望目标不能实现, 就会有很强的挫败感, 对自己自怪、自责, 对他人怀有敌视、对立情绪。因此, 教师放弃“完美主义”的心态, 积极面对工作中的挫折, 调整、确立切合实际的工作目标, 才能在真实的世界里发挥工作的潜能。

(二) 教师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怎样评价教师, 教师能否接受评价的方式, 对教师心理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工作若得到积极的评价, 便会以饱满的情绪、更大的精力投入工作。目前, 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主要采取终结性评价方式, 评价结果与奖励结合, 有的还成为解聘不合格教师的依据。现在学校进行终结性评价, 结果基本上体现在对教师的奖惩上, 无助于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而形成性评价更能关注教学、教育过程, 如教师怎样工作, 学生原有的素质水平是否有提高的机会, 教师工作是否具有创新精神, 等等。教师评价要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三、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人从事各项工作, 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教师职业压力和身心疾病已受到专家们的关注。和普通人一样, 教师也会陷入如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困境。因此, 现代教师了解心理学知识, 学会心理自我调节, 显得十分重要。

(一) 面对现实, 自我认知。

人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 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 就越能帮助自己有效调适工作压力、生活挫折及内心冲突。教师若不能勇敢地面对教育现实的挑战, 仍然采用一成不变的教育策略, 则容易产生职业适应障碍, 降低工作效率。

(二) 促进教师人际关系的发展。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发挥角色作用、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反之, 人际关系恶化很容易导致心理障碍, 使人陷入无穷乏味的名利纠纷之中而不能自拔, 同时也会严重腐蚀校园风气。

首先, 认识、接纳自己, 了解、尊重他人是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之基础。人们一般喜欢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短处相对比, 这样人就比较容易自信, 但有碍于人际关系的建立。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教师必须正视并接受来自于内部和外部, 对自尊心有威胁的各种因素, 如家长、学生对自己教学成果的评价, 荣誉的得失, 自身冲动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教师勇于向自我挑战, 不断超越自我, 才能拥有健康的心态, 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

另外, 有效的沟通对人际关系的建立也很必要。“am sorry!” (很抱歉!) 是外国人相互沟通时的常用语。国外研究发现, 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中, 有60%的因素是缺乏有效的沟通。沟通既能了解别人, 又能从别人那里进一步了解自己, 也能容纳别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掌握沟通的技巧:坦诚、友好、信赖、尊重、同情与理解, 将会加强人际间的互助关系。

(三) 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

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 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 享有父母的爱, 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 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 如果他既不能由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 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 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

许多研究表明, 教师的学历、知识水平和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并且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容易接受教师语言态度、行为习惯的影响。教师健康的人格特征突出表现在如何对待教育工作, 怎样对待所教的学生。其中, 教师性格特点对学生的影响不能忽视。如果教师经常为不良的情绪所困扰, 就会把烦恼、怨愤迁移到学生身上。如:长期患病、婚姻失败、人际关系不合等, 都可能使教师上课无精打采, 一旦工作不如意时, 就大动肝火。所以, 高情商的教师首先善于控制与疏导自己的情绪, 不在不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生气、发怒。马卡连柯以自身的体会为教师树立了榜样, 他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怨的神情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 我生病了, 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示出来。”

总之, 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 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在日趋紧张、竞争激烈的环境里, 人们面对更大的生存压力。教师在社会转型时期, 也为多元道德价值观所困, 必须接受职业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才能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以不断的创新精神推动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淑琦等.心理学与心理卫生.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3]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8.

[4]李伟等.心理学百科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6.

[5]王以仁, 陈芳玲, 林本乔.教师心理卫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谈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篇3

那么,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同时还应尽可能获得你自己喜欢的各种其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俗话说的好“艺多不压身”,有了前者,可以保证你的教育教学的基本质量;有了后者,可以使你的教育教学变得有趣味,更精彩,从而保证前者得以更好的实施。

而提高这些台幼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读书。众所周知,一把米,只能熬成一碗粥,绝对炯不成一锅饭;一勺粉,只能勾出一碗芡,绝对和不出一盆面。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就不能不读书。只有读书,才能充实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念;只有读书,才能使教师重新认识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唤醒自己对教育的激情,找到自己在教育生活中的乐趣。

巴金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的终点。”读书学习可以使教师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可以促进教师投入教学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在阅读中,教师通过与大师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碰撞,会蹦发现自己的教育生活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自我重复,而是一种美的精神享受。所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惑。”这句至理名言至今仍然是我们教师工作中的努力方向。

读书之外,笔者认为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写作。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增加本钱,最为切要。所谓本钱,一为善读,二为善写,二者实相关而不可割也。”叶老又说:“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苟非然者,学生即或终臻善读善写,断非老师之功。”这话并不是空谈。以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例,在他当文学教师期间,曾写过——千多篇小作文。这些小作文有的是描写自然现象的,有的是抒发自己的情感和体会的。他说,这些写作“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教会我的学生使用语言。当我的作文或短诗触动了学生的心弦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努力表达自己的情感。”由此可见,写作可以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促使学生崇拜老师热爱写作,进而投入到写作实践中去。

那么,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是要日积月累,不能急功近利。真正有价值的文章绝不是那些为了评职称才“赶”出来的文章。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更应该坚持不懈地用笨拙的笔记录下自己思想的足迹,努力去寻找自己教育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事件,记录下自己生命中的一份份感动。这样的文章会帮助我们寻找教育的美丽,进而感受教育的财富带给我们的成就感、幸福感,实现自己教育生活的价值。

二是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青年教师写作时,如果只是一味模仿别人的文章,转述别人的思想,就会使自己的文章失去个性,失去光芒。我们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信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写下自己的文章。

三是要读写结合,不要读写分离。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有句名言道出了读写的关系,即“腹有诗书气自华。”有写作习惯的人,多是长于阅读的,并且他们的阅读会是一种批斗性的读。青年教师只要善于阅读,长于写作,就能厚积薄发,就能让心灵在纸上飞扬,让思想在键音上流淌。

有些语文教师常常抱怨日常工作太繁重,没有时间进行写作。其实这是在用忙碌来放弃很多成长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作为青年教师,更应该为自己的这种行为感到羞愧。正因为有了写作,才使我们更加用心地观察生活、捕捉信息、洞察世事;正因为有了写作,才使我们尽享在教育风浪中扬帆前行的快乐。因此让我们每一位青年语文老师都拿起笔来,在咫尺讲台上耕耘人生,在辛苦写作中充实自我。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成效 篇4

李先琼

幼儿园“小学化”会给幼儿带来巨大伤害已成为幼教界的共识。大家都希望幼儿园“小学化”能得到有效遏制,还幼儿一片清朗的成长天空。

然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总体不高的现实,让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在短期内还无法消失。主要原因是:幼儿教育多年来受国家重视程度不够,对幼儿教师入职要求不高,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造成幼师整体水平不高。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不能准确说出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及方法,不了解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只能把幼儿当作小学生来教,让“小学化”在 幼儿园横行。所以,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是防止幼儿园“小学化”的重要措施。

一、幼儿园教师应该树立专业思想。

1、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思想。

原国家主席江泽民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幼儿教师最基本的师德要求就是爱生敬业,为人师表。师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学生”。这就意味着付出和奉献,意味着对学生负责任,不能做伤害幼儿的事情。而幼儿园“小学化”就是伤害幼儿的最大事情。

2、树立“依法执教”的思想。

“依法从教”是所有教师都应遵守的戒律。法律、纪律、道德就是我们的戒律。我们应加强对《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的学习。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自己什么该什么不该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而幼儿园《小学化》就是违背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事情。防止幼儿园“小学化”是幼儿老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的具体表现。

3、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思想。

有人说:“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

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所以,我们在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问题上要考虑幼儿和地区的适宜性,考虑幼儿近期和长远之需,学会欣赏每一位孩子。不能主观地迎合一些不符幼儿园发展规律的要求,以教师和家长为中心,教授孩子不喜欢或根本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内容。

4、树立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幼儿教师应时刻想到我们的教育要为孩子的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任何事情都要为孩子考虑长远些。例如:在学习数的分解的时候,不仅让幼儿会分解,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发现分解的规律,掌握分解的方法,养成幼儿开动脑筋的习惯,而不是像小学那样以认知为重点。我们不能只顾孩子的眼前,提前教授幼儿小学的内容,做吹糠见米之事。

5、幼儿教师应树立尊重幼儿年龄特征和遵守教育原则的思想。

儿童在成熟以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学前儿童的性格特征表现为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好冲动。所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动静结合的,是因人施教的,是正面引导的,课程领域之间是相互渗透的,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是循序渐进的。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不能将孩子关在教室里,像小学那样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教学。

二、幼儿园教师应清楚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内容和教育内容。

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主要有生活活动、运动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三、幼儿园教师应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1、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的能力。

适宜的幼儿教育环境是指能引发幼儿观察、探索、想象、思考、游戏、交往的开放性环境,是能给予幼儿自尊、自信的环境,是宽容、和谐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可以让幼儿身心愉悦,可以让幼儿在各类活动中得到不同的体验,可以让幼儿在各类活动中提升经验,可以让孩子各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2、班级管理的能力。要清楚地知道班级的保教人员及幼儿等人员结构,班

集体、小组、幼儿个体等组织结构,空间条件、设施设备等物质要素,实施保教结合的班级任务。要能熟练地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并能组织实施,同时还能对班级工作进行检查并及时调整计划,能客观地对班级工作进行总结与评价。教师间分工明确,对幼儿进行合理编组,合理规划幼儿活动的空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建立班会制度,班级物品合理利用。

3、熟练组织保教活动的能力。

“保”就是保育。就是保护幼儿健康,照料幼儿生活,保证供给生长发育的必要营养,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预防疾病和事故,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相应的智力发展水平。

“教”就是教育。就是按照体、智、德、美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把握“四育”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实施影响。

4、区域活动指导的能力。

幼儿教师应在幼儿的区域活动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有时候可以做个未参与者,有时候可以做一个旁观者,有时候可以做一个共同游戏者,偶尔也可以做游戏的领导者。要善于引导幼儿当好游戏的规划者和主导者,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孩子游戏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学习者。

5、指导游戏的能力。

幼儿的游戏活动不是放任孩子自由活动。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注意把孩子的游戏目标引向要达成的教育目标,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在快乐游戏中达成教育目标。既要把教育游戏化,也要让游戏教育化。

6、正确评价幼儿的能力。

适宜的评价有助于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能让幼儿看到自己的进步。要在评价过程中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但也应采用合适的方法让幼儿发现别人的优势,给孩子提出努力的方向。

7、沟通合作的能力。

沟通合作能力是幼儿教师应具备基本功之一。有助于教师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协作;有助于促进孩子对教师的认同度,信任度,达成师幼默契;有助于让家

长了解幼儿,了解教师,了解幼儿园,转变教育理念,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

8、反思总结的能力。

一个教师没有反思和总结是无法进步的。犹如原地踏步,出力出汗可见不到位移。只有善于反思和总结,才能将好的东西坚持下去,将不足的地方完善,将错误的东西放弃。只有善于反思和总结,才能看见别人的长处,别人的优点,让自己找到进步的方向。

四、幼儿教师应懂得教学艺术。

幼儿园教学艺术是指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在教育科学原理和审美原理指导下,采取的一系列达到目标的方法和技术。具有科学性、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趣味性、创造性等特点。即教育内容要正确,适宜幼儿学习;语言、表情、图像、音响、实物、情境等形象生动,能将幼儿引入相应的意境,让幼儿充分感知、体验、进而领会相应知识,形成相应能力;通过语言、声音、语调、目光、肢体来达到传递情感,以情动人的目的;做到教学目标要美,教学内容要美,教学方法要美,教学评价要美,教学环境要美,教学语言要美,教学行为要美,对幼儿成长与发展过程的不断赞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要让幼儿感兴趣,乐此不疲;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发幼儿探索,思考,质疑,不断变革,超越,创新,形成独特风格。

五、幼儿教师提升专业素质的途径。

提升专业素质没有捷径。只有多学习,多讨论,多实践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开阔眼界,提高境界是教师素质提高的起点;发现问题,讨论、研究、解决问题是教师自我提高的关键;在精心设计的教育实验中去探索、反思、总结、改进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成功体现。

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师素质 篇5

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师素质

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所培养的人的素质。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较高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关键词:教师素质 教育观念 科研创新 职业道德 素质教育是指为发展及提高人的素质而进行的教育,也是一种旨在提高人的创造力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具有全体、全面、全程的特性。作为人的素质,则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因材施教,形成受教育者的稳定的品质和个性特征。如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知识可以用言传口授的方式,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素质则不能用传递的方法去掌握。人们用言传口授的方法,给予别人的是关于素质的知识,而不是素质本身。 教师素质是指教育教学工作特有的品质和能力,它不仅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而且还具有专业特征。 实施素质教育意味着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对事业的热爱,还要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它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研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成为教育家式的教师。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观念陈旧、理论匮乏,以及教育方式、方法落后等问题,是制约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因为教育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教学方法过死,使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考试方法僵死,考试内容死板,使得学生死读书本;对学生以分定优劣的评价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形成和创造力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教育观念的改变。 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教师应树立符合时代发展步伐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质量观,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逐步提高认识和完善自身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 二、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随着知识的剧增,科技的飞速发展,教师所学的.知识和传授知识的办法对他们的职业岗位赋予的要求将越来越不适应,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技能,形成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为这样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有利,还对成长中的学生基本能力发展指导有利。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面临着“学习的革命”的严峻挑战,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懂电脑、不会外语、不会捕捉和使用信息的人。称职的教师应该是学科知识、人文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多元化集一身的综合型教师。 三、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科研具有现实性和应用性。培养一支既会教学又懂教育,既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有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教师队伍,其结果可直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也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以教育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的行动准则。教师队伍是一支教育科研的强大生力军,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起着教育理论工作者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增强科研意识,学习教育理论,掌握科研方法,参与科研实践,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四、开拓创新能力 新的世纪惟有创新才有希望。教师的创新能力表现在能以创新精神对待教学和科研工作,勇于改革,敢于创造。在教育教学中,要敢于有所突破,在理论上要敢于在前人基础上求新求异,向前发展;在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探索规律,大胆创新实践。 五、高尚的职业道德 新型的教师职业道德,应当是具有高尚的社会道德规范、良好的师生关系,丰富的学识和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在向学生渗透着自己的思想、立场和观点。因此,教师本身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毕业论文网。教师所具有的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敬业乐教、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道德行为,其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 六、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魄健康是指人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及灵敏性等方面的能力。教师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为教师的劳动是一项既包含脑力劳动又包含体力消耗的艰苦工作,身体健康是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其次,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听、看、写、讲来完成的,所以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听力、视力和声音,耳聪目明以及声音洪亮是教师必备的身体素质。 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强。精神乐观向上能造成一种和谐以及生机勃勃的氛围,给学生情绪上的感染。教师需具备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以积极的情绪对待生活、工作和学生,要经常表现出风趣幽默的健康情绪。宽阔的胸怀和愉快的心境,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持不懈地了解学生及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这种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及教书育人所必需的。 总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一代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广大教师的神圣职责。每一位教师都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提高教师素质稿件 篇6

----管理提升活动系列稿件

今年以来,培训中心教务科紧紧围绕管理提升活动的短板,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研活动,收到较好效果。

针对部分专业教师分布不均匀的现状,教务科继续开展“一专多能”活动,先后有30名教师提出兼课申请,占教师总数的85%;共有13名教师担负了兼课教学任务,占教师总数的32%;此外,积极抽调教师外出培训进修。派冯小朋老师到哈尔滨参加三个月的国家级汽车修理专业教师培训,选派爨宏良、张玉敏、李江平等教师47人次参加了省安监局师资培训、三门峡教育局组织的暑期培训;为了提高教师思想素质、道德水平,大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制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积极组织、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种教研活动。上半年在市教育局举行教师优质课比赛活动中,王旭、孙烨、田晓明分获一二三等奖;为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组织了青年教师说课比赛,此次活动规模大,效果好;继续开展导师带徒活动,10月17日,对去年签订的“导师带徒”工作进行总结;在三门峡市学生技能大赛中,计算机和钳工专业的学生也获得较好名次。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成效 篇7

高二分科时, 有一批成绩相对好些的学生选择了理科, 大批理科成绩不好的学生选了文科。他们选择文科并不因为文科成绩好或喜欢文科, 而是因为听不懂物理、化学课, 认为政治、历史、地理背背就行了。由于高一时, 学生都认为地理是副科, 因此都不认真学, 导致学生升入高二时基础较差。这就需要高二、高三地理教师在完成正常教学计划的同时还要补教高一内容, 导致地理课教学效率低下, 效果不好, 上课速度极慢, 想整体提高学生成绩更是困难, 无形中高中地理教师的压力更大了。

一、高中地理教师现状

通过对我县几所高中的地理教师的调查, 了解到目前我县高中地理教师的真实现状。

1.性别和年龄结构。

当前几所高中的地理教师共40人, 男性多于女性, 40岁以下的有31人, 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教师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 说明中青年已成为地理教师的主体。因此, 加强中青年教师的知识更新、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非常重要。

2.任课教师学历和任职情况。

当前高中地理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25人, 专业为地理教育和地理科学;专科学历15人, 专业为地理教育。中学高级职称的8人, 中级职称12人, 初级职称20人, 中初级比重大, 可见, 地理教师职称总体较低。由此可见, 我县高中地理教学师资力量极为薄弱, 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与新课改要求差距极大, 反映学校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不够, 致使高中地理教师素质较低。

3.教师教学情况。

我县几所高中学校存在地理教具不完备、挂图等资料落后等问题, 甚至连地球仪都不能做到一师一个, 这是学校不重视地理教学的表现之一。通过对现代教学手段使用状况的调查发现, 多数教师使用过计算机, 但只有1/3的教师能熟练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制作较高水准的课件;大多数教师只是偶尔使用;有1/5的教师从未用过。即使使用过计算机的教师, 也只是制作简单的文本和展示一些画面, 在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地理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方面仍较欠缺。这说明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县高中还没有真正进入地理课堂, 仅仅停留在尝试层面。

4.教师科研情况。

调查统计发现, 60%的教师对地理教育科研有主动意识, 但教研能力相对薄弱, 大多没有参加过课题研究, 教育教学论文的发表与获奖篇目极少。在调查的教师中, 有近10名教师既没有订阅地理杂志又没有进行过教学研究;有6名地理教师没有写过地理教学方面的文章; 写过文章的教师中发表或获奖的不足一半。说明我县几所高中的地理教育科研质量相对较低, 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二、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

1.组织现有高中 地 理 教 师 积极 参 加形 式 多 样 的培 训 ,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市、县教研部门可以在每年暑假时期组织各县市及各乡镇学校的高中地理任课教师进行轮训和远程培训, 培训内容应主要围绕地理新课程标准、地理教学技能与学习方式变革、地理教育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及课程管理等主题, 培训方式采取专题报告、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 确保培训取得实效。例如:在2014年的远程教师培训中, 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观看专家教授的讲座、观看教学实录等, 学到了新课改理念和新颖的教学方法。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这样上好地理课: (1) 精讲, 精讲的目的是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2) 讲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 就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掌握重点。 (3) 讲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都是无形的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 能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 体验到知识的实用价值,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高 中 地 理 教 师 必须 加强 学 习 现 代 教育教学 理论 , 促进观念的改变, 适应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要成为学习型、学者型教师, 就要放眼国际, 瞄准前沿, 及时了解地理学科的新进展, 积极吸取新理论与模式, 追赶世界地理教育发展潮流。学校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省级以上的现代教育技术活动或培训, 把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列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每年可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进修, 参加各种培训班、教学经验交流会和学术研讨会等, 把先进的教学经验带回学校, 提高教学与理论水平。

3.教 师 要高 度 重视 “学校 地 理 教研工 作 ”, 依靠 学校教研工作促进角色的转变。

教师要从原先的“承传型”角色转变为“研究型”角色, 将教学与科研融为一体, 边实践边创新边总结, 这样既推进了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 又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与教学能力。为了完善课堂结构,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师坚持长期开展听、评、说课活动, 且把这个活动作为重要的教研活动。学期初听课时要求教师开展单元说课, 也就是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说教材的前后联系, 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 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和技巧。要求学科教研组共同参与学科听评课, 听课后认真评课, 针对教案设计、上课中的优点与不足互相切磋, 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新的教学手段和新的教学思想、方法是否渗透其中;是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与新课程理念等, 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等进行全面评论和探讨。听评课活动可以促进广大地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4.高 中 地 理 教 师 要 积极 学 习 并 运 用 现 代 教育 技术 , 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地理新课标的实施, 教师不能满足于“三板” (板书、板画、板图) , 而要努力学习与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施教艺术等。学校要多组织地理教师参加多媒体教学培训, 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的技术, 如可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参考文献

[1]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成效 篇8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而且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整个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深的专业水平和个人修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而提高这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发展教师的批判性反思能力。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是促进教师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极为重要的手段。“批判性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其功能主要表现在:

一、在反思中不断拓宽教师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指某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修养。拥有这些专业知识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素养。一般来说,师范教育生掌握得都比较扎实、全面、透彻。但也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仅靠院校中获取的知识是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建立起终身发展的学习理念。而教师专业知识的增长,往往表现为在教育活动中反复实践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即反思的过程。一是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本专业新的知识。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新的知识层出不穷,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始终站在知识的最前沿,时刻关注新知识的动态,这样才能轻松驾驭新世纪教育教学活动。二是相关学科的知识。当今社会也是信息化的时代,学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遇有非专业知识我们再不能只是兴叹“隔行如隔山”,而应是对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分析,不断实践,通过自我的思考、消化、吸收,从而拓宽知识面。最终达到专业知识的综合化,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二、在反思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需要具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基本技能,如语言表达、板书设计、绘制图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等,而这些技能绝非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能力,它是动态的,需要不断深化、提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我们自觉和不自觉的实践,经常性的思考、探索,不断的提炼、概括,促进我们教学技能的不断提高。反思每一次的教学实践的环节设计是否恰当,语言表达、板书设计是否准确到位,所用的教学手段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需要做哪些改进等等,从而在反思中切实提高专业技能。

三、在反思中不断完善教师的个人修养

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高低,从根本上说应取决于教师个人修养的深浅。这里的个人修养既指教师的政治思想,也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的情感态度。教师的教育对象不是铁制的机器,也不是死板的木头,而是有思想、有情感且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的活生生的人。“德高为范”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教师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而教师个人修养的提高也是一个不断反复逐步完善的过程。

这种个人修养的提高,可以表现在对教育实践行为的反思,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师的教学情感,对学生的态度和方式方法,也可以是通过自我学习过程的反思,如研究著名的学术论文、教育教学理论,或者是教师之间教学经验交流、观摩听课、专家讲学等,经过自我吸收消化,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别人的优点为我所用,从而使自己在不断的探讨学习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逐步完善个人修养。

四、在反思中不断增强教师教学研究能力

“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认为教师应该既是实践者,又是自身教学行为的研究者”。当今社会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型的教师。所谓学者型的教师,除了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有敏感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过硬的教学研究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主动不断地创造性地反思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自己教育教学保持一种探索的习惯,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总结,从而形成理性地规律性地认识。这种总结和探索的内容,既可以是教学中的基本知识,也可以是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也可以是教学理念等方面。首先把前瞻性的观点或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而后在不断地教学中反思,反思中教学,通过不断地修正、提炼,最终形成一种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的理性思维和操作方法,而在这一不断反思过程中教师的研究能力即得以大大加强。事实上,我们教育中的大量的研究成果,就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反思而取得的。

上一篇:走月亮第一课时教案下一篇:等待的伤感句子说说心情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