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能源发展困境(精选8篇)
当前,一场以新能源为主题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立足于得天独厚的风能太阳能资源条件,甘肃近年来在利用清洁能源,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甘肃深居西北内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特殊的地理地貌和气候状况,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可再生能源资源尤为丰富。全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80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1200万千瓦;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2.37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在4000万千瓦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约在 4800-6400兆焦/平方米。甘肃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河西戈壁荒漠地区,地势开阔平坦,不占耕地,有利于规模开发建设,开发利用前景极为广阔。具有开发建设大型风电、太阳能基地的良好条件。2009年8月8日,国家发改委在甘肃启动了全国首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河西新能源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国内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风电基地一期380万千瓦风电场项目、国内第一个兆瓦级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敦煌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酒泉风电基地配套建设的750千伏电网工程也已纳入国家电网建设计划。到今年底,河西新能源基地可建成风电装机50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装机5万千瓦。
规划到2015年,在河西地区建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并带动以风电、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和以核燃料的浓缩、转化、后处理为龙头的核工业产业链,构筑甘肃新的经济增长极。初步估算,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总投资约30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约10万个;可替代相当于58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发电量,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00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700万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著,将有力促进甘肃省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也将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的贡献。到201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5%,提前五年实现国家规定的目标。
为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甘肃省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新能源项目前期及建设管理,培育健康的市场;二是按照统筹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推进新能源的快速有序发展;三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在甘肃省开发建设新能源;四是推进有利于新能源健康发展的价格机制建设,鼓励企业投资开发建设新能源,引导人们改变生活方式,节约
一、制约甘肃中部地区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 土地制度缺失导致诸多问题产生
30年来, 我国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存在着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和农民土地产权残缺问题, 由此逐渐产生了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 如大量耕地被乱占滥用。从事实看, 真正掌控农村土地权力的是各级地方政府, 拥有获得农地并将其转给城市使用者的排他性绝对权力。这实际形成了中国土地市场城乡分割、政府主导的独特制度, 由此积累了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常常被侵犯和土地利益矛盾不断加剧等问题。
1.土地的产权主体模糊。根据现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但是, 谁是所有权的真正主体、所有权主体和经营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等都缺乏明确的界定, 是一种富有弹性的模糊所有制。名义上的集体所有制实际上是干部代理制甚至村支书一人掌管制, 由此导致在农村耕地配置过程中滋生大量问题。
2.土地产权权能严重残缺。比如使用权仅局限于农业, 不允许抵押、转让、转卖;收益权中仅仅限于农产品的收益, 如果在土地交换时发生的收益农民不能支配等, 由此导致承包农户在承包地使用中普遍表现出重短期而忽视长远的行为。
3.土地使用期限偏短。土地使用期限偏短由此引发土地使用和保护中的短期行为, 这类行为对“退耕还林 (草) ”工程构成潜在严重危害。笔者在调查中得知, 大多数农户之所以踊跃参与退耕还林 (草) 的目的与国家追求的预期目标并不一致, 以最少的劳动能够得到全额的退耕补贴是退耕农户的第一选项, 而对退耕地未来的生态状况及由此决定的经济收益的关注态度则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淡漠。究其原因一是在半干旱地区, 一般地段种植生态林很难成功, 即使成功, 只能长成“小老头树”, 虽然有比较好的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但经济效益微薄;二是农民普遍缺乏长期打算, 在衡量投入 (劳动和资金) 的回报期限时仅考虑现在还剩的不满二十年的承包期, 所以从改造生境到苗木管理都存在短期行为。
4.较短的生产用地期限与无限期的住宅用地期限导致目前农村出现大量闲置的住宅。现在, 农村有大量农民已经在城市长期定居, 但是因为宅基地具有不同于耕地的无限期的拥有权, 所以一般都采取了空闲搁置的办法。这样不仅浪费了资源, 而且成了影响村容整洁甚至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
(二) 资源环境问题突出且愈趋严重
长期以来, 甘肃中部地区一直处在严重的资源环境威胁之中, 并且这种现象有日趋严重之势。
1.耕地贫瘠, 人地矛盾突出。旱地面积占90%以上, 山坡地占85%以上。2005年人口密度为151人/km2, 是全省人口密度同期平均值61.6人/km2的近2.45倍, 比全国同期平均值136人/km2还大。
2.环境污染严重。一是农业外部的污染。甘肃省结构性污染特征明显, 万元工业增加值的SO2、烟尘、粉尘、COD排放量分别为浙江的5倍、6倍、4倍和2.5倍, 仅石油化工及炼焦和金属冶炼加工业的SO2排放量就占总量的60.4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为38.7%和34.78%, 与江苏相比分别落后52.3和41.29个百分点。近几年来, 花费大量财政资金建设的污水净化处理工程设施其中有些因各种原因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二是农业内部产生的污染。为了增加土地产出, 化肥、农药已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水源污染, 同时, 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条件下, 快速发展的养殖业正在对该地区农村造成日趋严重的环境威胁。
3.水资源严重短缺。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水资源短缺对甘肃中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效应越来越明显。该地区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为130m3,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 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30m3,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 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12%。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经达到52%, 超过了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同时, 由于财力困难, 水利建设相对滞后, 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尽管甘肃省已兴建了大量的蓄水工程, 但水库库容只有21亿m3, 仅占全省年径流量的7%, 现有蓄水工程的供水量仅占地表水供给量的30%, 加之部分库区淤积严重, 对河川径流调控能力、供水保障能力都比较低。随着工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水量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 地下水资源开采日益加剧, 导致局部地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
4.保护生态植被任重而道远。据研究, 甘肃中部地区生态安全处于中警状态, 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保护、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偏远山区的居民因为经济拮据, 炊事取暖的燃料问题至今仍主要依靠樵采生态植被来解决。
(三) 经济主体融资普遍困难
融资难一直被认为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是贫困地区各级财政比较薄弱, 对农业中长期开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相对较少。二是农村经济主体绝大多数规模小、经营效益低, 农村社会信用环境也比较差, 由此形成了农村金融机构为“三农”提供服务的成本相对高、风险相对大。三是当前农村金融服务手段落后, 金融产品创新滞后, 信贷权限过于集中, 客观造成贷款手续繁琐、审贷门槛较高。四是经济贫困又极大地限制农民的融资需求, 与融资供给不足形成恶性循环。
(四)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甘肃中部地区农村至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型生产。政府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往往与市场需求变化脱节、错位, 农民在因“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趋同性结构调整带来的农产品“畸多畸少”的波动“怪圈”中一筹莫展, 常常因恶性价格竞争造成增产不增收。直至目前, 农村产业结构仍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 产业链条短, 生产的大部分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及附加值低, 农产品质量不能适应消费多样化的需求, 经济整体效益难以提高, 农民分享不到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
(五) 农村凋敝化趋势
林竹等学者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当边际生产率大于零时, 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农村转移到边际生产率较高的城市, 必然会带来城市总产出的增加, 但这种增加是以农村总产出的减少为代价的。30年间, 贫困地区农村中的优秀分子通过求学、经商、从军、做工等途径源源不断地流出农村。根据学者研究, 甘肃省外出劳动力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年纪轻。平均年龄为33岁, 40岁以下的人数占78.7%, 其中16~25岁的占27.0%, 26~30岁的占14.5%, 31~40岁的占37.2%;二是文化程度相对高。流动劳动力文化程度与农村全部劳动力平均文化程度的占比是:大专以上3.5∶1, 中专3.7∶1, 高中1.5∶1, 初中1.3∶1, 小学0.7∶1, 文盲、半文盲0.3∶1。随着农村文化程度相对高的青年劳动力的大量向外转移, 滞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年龄趋高、素质趋低的畸形变化。
(六) 区域相对贫困化趋势
以甘肃中部的典型代表定西市为例, 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63元, 相比甘肃中部 (包括定西市、白银市和临夏州, 不包括具有特殊性的兰州市) 的平均数1879元还低16元, 仅是全国平均数4140元的45.4%。这个数值比2005年的51.3%下降6.3个百分点, 比2001年的57.3%下降12.3个百分点, 比1990年的62.5%下降17.5个百分点, 连续18年间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 这种持续下降的趋势令人十分焦虑。
(七)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
尽管近年来大幅度增大了投入, 但是从总体上看, 农村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严重滞后, 矛盾还十分突出。一是因为原有基础差, 历史欠帐多。二是部门分割条件下的行政性主导投资方式效率低下, 层层截留, 中间利益流失严重。三是税费改革中关于农村社区内小型公共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农民“一事一议”方式解决的政策设计有明显缺陷, 很难操作。四是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是行政部门主导, 农民参与度低, 对项目选择、实施、管护缺乏作为利益主体应有的基本话语权, 因而不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较多的供给与需求错位的问题, 并且导致已建成的农村基础设施的后续管理机制大都难以有效运行。
(八) 劳动力素质比较低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 2000年甘肃中部每一万人口中文化程度的情况是:大专85人, 高中603人, 初中2445人, 小学4341人, 而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竟高达26.72%, 比全省高7个百分点, 比全国高17个百分点;其中女性文盲人口比重更高达36.70%, 比全省女性文盲人口比重高近10个百分点, 比全国高23.23个百分点。根据对中部贫困地区定西市2004年输出的劳动力的调查,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2%, 取得职业资格证的只占4.6%。
二、奋力推进甘肃中部地区农村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指导, 但是学界对全会精神的理解和诠释却见仁见智, 建议和主张五花八门。笔者认为对于贫困地区而言, 更需要基于本地实际, 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化改革, 加快推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彻底摆脱相对贫困的困扰。
(一)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在目前, 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家庭养老方式普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急切呼唤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能有效地分散风险的农村养老制度, 以保证农村居民“老有所养”。
1.拓宽社保资金筹措渠道。足额筹集社保资金是搞好农村社会保障的硬道理, 这正是贫困地区实行农村社会保障的首要难题。一是继续争取国家的政策倾斜, 二是“以土地换保费”。利用土地流转租金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应该是一条便捷而可行的途径。在城镇周围的农村, 应从土地征用款中划拨出一定数额, 用以缴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同样的道理, 即使在远离城镇的农村, 对因年老或其他原因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民, 需要出台有效的政策, 帮助他们利用原有土地承包权的转让收入缴纳一部分社会保障基金, 不足部分再由其他渠道筹措。
2.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管。政府对管好用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是责无旁贷的。政府应通过建立民主、科学的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管机制, 努力提高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效率和公平性。同时, 鼓励并推动媒体实施舆论监督, 以健全监管机制。
(二) 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农业本身属于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交织影响的弱势产业, 尤其是在贫困地区, 这种特殊性又叠加了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使得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据专家研究, 甘肃中部地区近15年的生态安全仍然显示进一步弱化的趋势, 导致农业风险有增无减。据定西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对安定区的监测数据, 降水量在1950~1980年的30年间, 平均值为425mm, 1980~1999的20年间平均值为385mm, 近10多年的平均值为350mm。因此, 加快建立适合贫困地区特点的农业保险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1.构建政府、保险公司、农户三方利益共同体。应建立公益性农业保险合作社, 与商业性保险公司共同经营农业保险, 政府对经营者提供费用补贴或实行免税政策, 特别对农业保险合作社给予扶持。
2.建立重灾风险分散机制。为了有效应对农业大灾风险, 可考虑建立由中央政府牵头、地方政府参与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一旦发生大灾风险, 对于超过一定数额的损失可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以及保险公司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
3.营造良好的农业保险环境。比如为了鼓励村社组织在开展农业保险中发挥作用, 可通过劳务补贴等方法组织村级干部学习农业保险知识, 引导他们主动在农业保险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 创新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对于甘肃中部这样一些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 为了尽量发挥土地的物权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可考虑进行土地制度安排的多元化创新尝试。具体思路是划拨出一定区域作为我国“土地制度创新试验区”, 以国家所有制取代集体所有制, 赋予承包农户除终端所有权以外的所有土地产权 (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权益) , 其管理、使用年限延长至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四) 建立适应贫困地区农村特点的融资机制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 融资难是贫困地区农村改革发展的瓶颈。所以, 下功夫研究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市场和客户的特殊性, 加快建立健全多层次、覆盖广、可持续的农村融资机制是当务之急。
1.强化政策扶持。一是农业发展银行按照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模式, 逐步提高集政策性和开发性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功能。二是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对县域内从事农贷担保的公司的所得税、营业税实行减免政策。同时, 政策性金融要建立农村信用体系, 实行农户信用等级评定, 不断规范和整理现有农户档案, 提高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增强银行自身对农业信贷风险的评价和控制能力, 从而有效防范信用风险。
2.放宽市场准入。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 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地资本, 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 大力培育诸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特别要放宽微型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准入, 开放民营资本进入微型金融服务业的途径, 以满足贫困地区弱势产业、弱势群体的各类信贷需求。
3.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农村金融机构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开发出适合各经济主体的存、贷款业务方式。
4.构建金融风险补偿机制。根据农业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 推动地方信用中介机构和信用担保机制建设, 鼓励政府出资的信用担保机构和各类商业性担保机构积极拓展农村担保业务, 探索建立农业信贷风险基金及其组织机构, 与此同时, 赋予承包地在融资中的抵押功能 (这是个目前颇具争议的观点) , 以缓解农村担保难的问题。
(五) 争取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贫困地区生态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一般都比较低, 在目前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阶段, 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两难选择。所以, 必须坚持做到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 争取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走特色优势农业的路子。贫困地区工业发展滞后, 工业“三废”排放量毕竟还比较少, 土壤、空气、水环境状况一般比较好, 具有发展绿色农产品的优势, 因而需要大力树立品牌绿色、生产标准的发展理念, 真正做到“种植有机化, 养殖健康化, 产品绿色化”。为此, 政府农技部门应将生态技术研发、引进、服务作为主要任务。
2.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业。着力开发旅游产业和创意旅游业产品, 可以利用区域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历史人文景观等资源, 充分发挥人的创造能力, 设计、创造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强化生态与环境宣传教育, 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资源环境忧患意识, 逐渐培养公民善护青山、碧水、蓝天、绿地美好家园的行为习惯。
4.大力开发沼气产业, 减轻对生态植被和大气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沼气不仅可以节约能源, 其废料还可以充当化肥和农药, 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5.提高资源环境执法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执法能力, 设置高能耗、污染重企业的市场准入高门槛。坚决制止因高能耗、污染重工业的引入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
(六) 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率
就业是民生之本。贫困地区一部分农村劳动力长年处在半就业状态, 是目前我国实际就业率最低的劳动力群体, 这也是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 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是贫困地区推进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
1.“纵龙入渊”:进一步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环境, 认真抓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组织和培训工作, 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劳动力流动对减轻生态环境压力、提高流动者本人的能力都有正面影响, 是当前贫困地区普遍看好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途径。目前, 需要切实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在城镇的就业准入、劳动福利、工资报酬、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让他们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积极创造条件让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城镇逐步定居下来。
2.“引凤还巢”: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增加农民就业不能仅靠进城打工这一条途径, 更为稳定可靠的则是依靠农民自主创业的途径进入非农产业领域。为此, 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通过外出务工学到本领的农民回乡兴办企业, 各级工商、税务等部门对回乡投资办企业的农民在营业登记、税费征收、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及时办理和优惠、补助等, 形成良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机制。
(七)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切实增强农村自主发展能力
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他的传世之作《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到“如果能够给农民现代的科技、现代的生产手段, 即使落后地区的农民也可以点石成金”。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 只有高素质的农村人口才能高效利用现有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自觉计划生育, 提高劳动生产率。当前, 贫困地区农村人口众多而人才匮乏, 因此, 通过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不断提高农村自主发展能力是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
1.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提高后续劳动力素质。有关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 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可带来6.5%的当期收入, 增加8.4%的延迟收入, 从而会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口资源优势。一是大力调整农村学校布局, 整合、盘活农村现有教育资源。二是下决心撤并一批教育硬件不达标的学校, 把资源整合到保留下的学校, 尽快实现对偏远山区九年义务教育的寄宿制。三是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向乡村公共教育投资的力度, 加强各项硬件建设 (包括教学设备配制、校舍修建等) , 实行农村中等职业免费教育。
2.建立教育、培训农民的长效机制。据研究, 技能劳动力相对数量的上升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 而非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增加却必然导致更加贫困。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对于人的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使得即使是乡村的农民也有了终身学习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政府应该通过增加农村教育培训投入, 加强农村教育培训, 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建议制定适应地方特点的《农民培训实施条例》, 以保证农民培训机制的有效运行。
3.积极实施农村人才工程, 构建贫困地区人才绿色通道, 从根本上解决好贫困地区人才出不来、引不进、留不住的历史性问题。一是建立高等科研院校为贫困地区培养专门人才的体制机制。二是建立农村人才基金, 为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各类人才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创新农村人才评价、利用、奖励等制度环境, 激励、扶持农村各类实用人才脱颖而出。
摘要:甘肃中部是闻名全国的贫困地区。在新的形势和起点上推进农村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改变相对贫困化的现状, 是该地区一项极具挑战性而又亟待解决的战略性任务。本文从分析目前制约该地区农村发展的几个突出难点入手,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姜文来.农村环境治理刻不容缓.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8-10/23/content_10233374.htm/2008-10/25
[2].李晓青.浅谈引洮工程建设对甘肃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3
[3].石培基杨中标程红芳.甘肃省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
[4].李忆春高新才.半干旱地区农村妇女素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以甘肃中部地区为例.南方人口.2006/21
[5].林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分析.农业经济.2007/4
[6].张凤芹王致萍.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探讨.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7].牛叔文.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途径与对策.甘肃省“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报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11
[8].张兵金凤君胡德勇.甘肃中部地区生态安全评价.自然灾害学报.2007/16
[9].张金.贫困地区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农技服务.2008/25
[10].史丹.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经济研究.2002/4
[11].“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证机制”课题组.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9
会议期间举办了高峰论坛、项目对接洽谈会、新能源新技术产品对接会、投资考察等活动。共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能源领域的嘉宾,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太阳能技术促进中心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国内450多家新能源领域企业代表参加此次活动。(周露)
2015第十八届成都国际车展9月盛大开幕
9月5-13日,第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简称:成都国际车展)将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华丽上演。本届车展将启用新会展中心全部9个展馆及室外广场,展出面积达15万平米,展出品牌将超百个。全球各大车企将携旗下最强阵容闪耀登场,多辆新车将在车展现场首发、上市。而在展会服务方面,本届车展对多项技术进行升级,力求为观众和展商带来全新的观展、参展体验。
作为集团最具国际影响力与行业号召力的自办展会,成都国际车展历经十七年开拓进取,现已跻身国内4大A级车展之列,是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最广的专业国际车展。(陈猛)
第二届长春电商博览会开幕
8月7日,第二届长春电子商务博览会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展会由吉林省会展业协会、吉林省电子商务协会、长春市会展业协会主办,以“跨界 融合 互动体验”为主题,以“整合电商资源,搭建交流平台”为宗旨,立足吉林省,依托东北亚区域优势和产业优势,构建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产业链的交流合作平台。
据了解,展览活动以普及深化电子商务应用为重点,开设了吉林省电子商务成果、电子商务示范与体验、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服务、移动电子商务、微商、论坛和洽谈、电子商务培训8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展区。(田傲云)
首届厦门童博会成功举行
8月8-10日,首届中国(厦门)国际婴童产业博览会暨中国(厦门)国际母婴用品展(简称“厦门国际童博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吴杰,厦门市旅游局副局长、厦门市会展局局长王琼文等各主办单位代表和参展嘉宾出席了开馆仪式。
据了解,本届展会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设有展位685个,汇聚了120多个当前知名婴童品牌,包括恒安、合生元、贝因美、亨氏、好孩子等婴童各大相关品牌产品及服务,参展品类上千种。展会现场特别设置了品牌特价体验区,同期还举行了2015中国国际少儿模特大赛决赛等多场配套活动。(谢莹莹)
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启幕
8月26日,以“节能环保、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本届展会为期3天,设有“工业节能展区”、“建筑节能展区”、“新能源展区”三大板块,展览面积达25000平方米,共有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家知名企业、8批海内外展团参展,全面展示我国节能减排、新能源领域的建设成就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加强行业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1998年9月28日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和管理,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农村能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村能源是指农村生活、生产使用的能源;所称农村能源建设是指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和节约活动。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村能源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农村能源建设应当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方针,与农村环境建设、村镇建设和经济建设相结合,实现能源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一项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能源建设,并随着经济和事业的发展,逐年有所增加。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 省农业行政部门是农村能源的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村能源管理机构负责本条例的具体实施。
第七条 农村能源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村能源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编制农村能源建设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农村能源试验、示范和技术改造项目的组织实施;
(四)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农村能源行业管理;
(五)负责农村能源技术推广、培训、咨询服务以及国内外技术合作与交流;
(六)负责农村能源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工作;
(七)依法查处违反本条例的行政案件;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计划、经贸、科技、财政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农村能源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三章 开发与利用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发挥本地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发农村能源,提高新能源和商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调整用能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安排节能资金,用于支持农村能源的合理利用、先进节能技术研究以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坚持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按照税收、价格、信贷等政策规定,支持农村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鼓励引进外资,依法开发利用农村能源。
第十一条 鼓励开发利用下列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及其应用技术和产品:
(一)沼气综合利用、净化处理、集中供气及其技术;
(二)秸杆等生物质气化、液化、固化利用及其技术;
(三)速生、丰产薪炭林的营造及其合理采薪、永续利用技术;
(四)太阳能热水、采暖、干燥、种植、养殖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源等技术和产品;
(五)风力发电及其它风能利用技术和产品;
(六)利用地热资源种植、养殖、发电和集中采暖及其技术;
(七)微水能的开发利用及其技术;
(八)其它成熟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及其技术。
第十二条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开发节能产品,推广省柴节煤、炉、窑、炕、灶等设施。
第十三条 有条件的地方应当逐步发展和推广使用电力、型煤、煤气、天燃气、液化石油气等能源以及洁净煤技术。
第十四条 鼓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技团体、生产单位和个人,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的农村能源技术和产品;支持用能单位和个人引进、开发、使用国内外农村能源新技术、新产品。
第十五条 牧区、林区以及林缘地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点推广节能设施,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和沼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解决农牧民用能。
第十六条 新建、改建农村住宅、校舍、医院等建筑时,应当逐步推广利用太阳能和节能建筑技术。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村能源建设的需要,建立健全农村能源技术推广体系。
农村能源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掌握先进的农村能源技术和信息,为农村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服务。
第十八条 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第四章 生产与经营
第十九条 省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应当协助技术监督部门,制定本省各项农村能源工程和产品的技术标准,由农村能源管理机构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农村能源产品的生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必须报当地县级以上农村能源管理机构和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农村能源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技术监督或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对生产的农村能源产品和推广的先进适用技术,组织检测或鉴定。
未经检测或鉴定的产品和技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和推广。
第二十二条 为用户提供农村能源产品或技术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负责,并对销售的产品进行售后服务。
第二十三条 从事农村能源技术和产品推广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推广安全可靠的技术和产品,对用户传授安全操作知识,防止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第二十四条 销售省外生产的农村能源产品,引进省外农村能源技术,必须具有国家或省级有关部门出具的质量检测合格证明或鉴定证书。
第二十五条 禁止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和假冒伪劣的农村能源产品。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农村用能设备。
禁止将淘汰的农村用能设备转让他人使用。
第五章 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六条 从事农村能源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并接受当地农村能源管理机构的监督。
第二十七条 兴建下列农村能源工程,其技术方案必须经县级以上农村能源管理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审核:
(一)单池容积100立方米以上的沼气工程;
(二)日供气量300立方米以上的秸杆气化工程;
(三)1千瓦以上的太阳能光电站,10千瓦以上的风力发电站;
(四)集热面积100平方米以上的太阳能热水系统,500平方米以上的太阳能供暖系统,1000平方米以上的太阳能干燥系统;
(五)其它大中型农村能源工程。
第二十八条 从事农村能源产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到当地农村能源管理机构申报登记,并接受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九条 农村用能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向农村能源管理机构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条 执行本条例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农村能源管理机构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下列条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农村能源管理机构进行处罚:
违反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责令停止使用,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
违反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注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二十六条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第三十三条 拒绝、阻碍农村能源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农村能源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情节轻微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对依照本条例做出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执行当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一、充分认识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意见》全面系统阐述了支持我省加快发展的重要性,这既是出 台专门支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的客观依据,也是我省加 快发展的重大意义所在。《意见》指出,甘肃位于西北地区的中心地 带,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是多民族交汇融合地区,是中 原联系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的桥梁和纽带,对保障国家生态安 全、促进西北地区民族团结、繁荣发展和边疆稳固,具有不可替代的 重要作用。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局,是 构建西北地区生态屏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维护大局稳 定、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举措;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意见》立足于甘肃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水平低,基础设施欠 账多,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实际,针对甘肃仍处在一个夯实基础、艰难爬坡的发展阶段性特征,明确了甘肃加快发展必须从基础设施建 设、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特色产业培育、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 入手,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 开发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2 逐步消除瓶颈制约;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资源节约型 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着力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深化改革和扩 大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以新思路、新举措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甘肃特色 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见》 根据我省国土面积广阔、生态地位重要,地处交通要冲、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相对富集、工业基础较好,人力资源丰富、技术 力量较强,历史文化厚重、发展潜力巨大的比较优势,针对我省工业 化水平与工业基础不相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与资源富集度不相 符、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与生态地位不相符的问题,提出要努力建设工 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以新思路、新举措走出一条符合自 身实际、具有甘肃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 展。怎样建设工业强省。《意见》从战略的制订、中心的建设、园区 的升级、示范区的创办、产业的选择和基地的布局等都做了部署。具 体就是:实施五大战略,构建六大中心,建设七大开发区,创办八大 示范区,发展九大产业,打造 40 个基地。怎样建设文化大省。《意见》确定了建设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丝绸之路文化产 业带“三园一带”的空间布局。提出了把文化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开 发、把文化产业与旅游放在一起开发、把文化产业作为社会事业发展 3 的重点开发的建设措施。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省。《意见》提出了建设的具体措施:即加大 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快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综 合治理;实施甘南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恢复与保护;推进黄土高原地 区和陇南山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坚持预防 为主、综合治理,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5 个着力”的发展思路和建设“三省”的战略目标,既是我们 加快发展的切入点和着重点,也为我省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科学发展 提出了创新思路和战略目标,这是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和总体纲领,为我们加快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提出了加快发展的五项基本原则 《意见》提出了支持甘肃加快发展的五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立足 当前,着眼长远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坚持统筹兼顾,突出战略重点;坚持自力更生,加大 支持力度;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立足自身努力加快发展。这些基本 原则,是我们统筹处理改革发展问题的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甘肃加 快发展的方法论基础。
四、明确了甘肃发展的五大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是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决定着发展的方向和发展模 式。在全国划分主体功能区的大背景下,发展首先需要定位,定位清 晰才能目标明确。《意见》对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是,连接欧亚大陆 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 4 态安全屏障,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 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促进各民族共 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区。这是国家第一次给甘肃做出的 定位,在这五个定位中,“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两项已有 一大批项目作为支撑。第三个定位“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 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国家在产业发展基础 上提供扶持,项目建设的主体是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社会资金。要 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优化发展环境、壮大骨干企业、招商引资、启动 民间投资、吸纳社会资本等。粗略统计,已经列入《意见》的 100 多 项重大项目绝大多数都落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 改善民生、强化产业发展基础等方面。第四个、五个定位“中华民族 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和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 范区”,《意见》着墨不多,支持的项目、政策也相对偏少,但为创造 性地理解和落实,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实现这两大定位所确立的目标。《意见》对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是 对甘肃发展的最大支持,也是甘肃对全国而言的重要价值,在国家层 面上,甘肃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特色更加突出、目标更加明确。
五、提出了五大重点发展战略 提出了 《意见》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明确提出了五大重点发展战略,即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实施以节水和治沙 5 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实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战略,实 施以优势资源开发转化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这为我省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战略取向,也是对甘肃省情认识在发展战略层 面的创新和具体体现。
六、确定了跨越发展的目标 《意见》确立了 2015 年和 2020 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确定的 发展目标包含了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循环经济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内容。到 2015 年,人均地区生 产总值缩小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的差距,城乡居民收入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 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特色优势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循环经济 形成规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实现预期目标。到 2020 年,基本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建
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 提高,建成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省级示范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实现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这个发展目标切合实际,符合省情,为我省在新时期实现跨越发 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 在经济发展方面。《意见》确定了我省未来十年,将基本实现全 在经济发展方面。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预 6 计到 2015 和 2020 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由 2009 年的 3382.35 亿 元增长到 9947 亿元和 21700 亿元,平均增长 13%和 12.6%;人均地 区生产总值,由 2009 年的 12834 元增长到 36440 元和 77300 元,平均增长 12.4%和 11.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09 年的 12060 元增长到 24500 元和 41500 元,平均增长 12.2%和 11.1%,农民人均 纯收入由 2009 年的 3050 元增长到 6150 元和 10600 元。平均增长 12.3%和 11.15%。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意见》确定了我省未来十年,基础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设施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综合运输体系将基本建成的发展目 标。根据《意见》提出的支持措施,到 2015 年和 2020 年,我省 将基本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多枢纽互联型、均衡型、开放型和现 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形成空间布局合理,结构层次清晰、能力负荷充分、功能衔接顺畅、运行安全可靠的现代综合交通运 输体系。在生态建设方面 《意见》确定了我省未来十年,生态环境 在生态建设方面。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 的发展目标。今后十年我省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将保持良 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改善民生方面。《意见》确定了我省未来十年,贫困人口 在改善民生方面。大幅减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科 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的发展目标。根据《意见》提出的具体措施 和支持意见。经过努力,到 2015 年和 2020 年,我省的贫困人口 7 由 2008 年的 442.4 万人减少到 200 万人和 15 万人,人均受教育 年限由 2008 年的 7.1 年增加到 10 年和 12 年,城镇基本养老保 险覆盖人数由 2008 年的 221 万人增加到 340 万人和 500 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由 2008 年的 93.2%增长 100%。累计新 增城镇就业人数由 2008 年的 25.6 万人增加到 150 万人和 130 万 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意见》确定了我省未来十年,特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色优势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规模,建成我国发展循 环经济的省级示范区的目标。根据《意见》提出的政策措施,到 2020 年,我省陇东地区将建成现代化煤电化基地,河西将建成 千万千瓦级以上风电、百万千瓦级以上太阳能发电,配套稳定风 电送出电源项目的新能源基地。炼油能力达到 2000 万吨以上,电网建设将形成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外送的电力市场。按照《甘肃 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的目标,2015 年我省将建成七大循环经 济基地,甘肃将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省级示范区。
七、明确了各重点区域功能定位 《意见》按照“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 域发展战略,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明晰了各区域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各组团发展重点和政策重点,为各地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加快 经济社会发展指出了方向。《意见》提出要优化空间布局,大力支持 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率先发展。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把兰白经济区建设成为西 8 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西北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在全省乃至西 北地区发挥“率先、带动、辐射、示范”的中心作用。着力推动平(凉)庆(阳)、酒(泉)嘉(峪关)经济区加快发展。加快陇东煤炭、油气资源开 发步伐,积极推进煤电化一体化发展,构建以平凉、庆阳为中心,辐 射天水、陇南的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加快酒泉、嘉峪关一体化 进程,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构建新能源 开发利用示范区,形成甘肃东西两翼齐飞的经济增长新格局。全面促 进区域功能组团协调发展。按照《意见》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除兰白核心经济区、陇东煤电化基地和河西新能源基地外,按照 “功能定位、合理布局,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原则,还要重点打造 一批(5 个)区域功能组团。一是祁连山生态补偿区,实行强制性保 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二是武威张掖河西走廊绿色经济区,着力加 强防沙治沙,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生态农业。三是“两州两市”扶贫攻坚 区,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四是、金昌、白银等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区,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能源资源利用 效率。五是加快天水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
八、确定了加快发展的重点任务 确定了加快发展的重点任务 《意见》以五大重点发展战略为统领,针对影响和制约甘肃发展 的五个突出问题,确定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八个方面的重点 任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政策措施。一是实施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方面 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连接欧亚大陆桥重要的战略通道,地处交通 9 要冲,是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针对基础设施薄弱、瓶颈制约 严重的问题,《意见》提出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消除瓶颈 制约的任务。《意见》提出,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公路、铁路、民航、水利、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一批公路、铁路、民航、水 利、城镇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有的已经纳入国家 规划,有的正在进行前期研究。明确提出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 几个途径。一是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其他中央专项资金对甘肃的 投入力度。二是统筹考虑甘肃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中央投 资补助。三是将部分符合条件的公益性项目国债转贷资金逐步转为拨 款。四是中央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 配套改造以及生态建设、社会事业、基层政权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免 除县(市)级包括县级市和甘南、临夏自治州州级配套资金。同时,要 集中财力办大事,统筹安排预算资金,加大专项整合力度,改革资金 管理方式。通过财政补贴、中长期债券、股份制等多种方式,吸引社 会资金、银行贷款等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对我省加快发展综合 交通运输体系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必将有力推动全省交通基础设 施建设跨越式发展。二是实施以节水和治沙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方面 甘肃是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地位非常重要,针对 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意见》提出了加强生态建设 和环境保护、构建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任务,提出了加大祁连山 冰川和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快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综合治理,10 实施甘南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恢复与保护,推进黄土高原地区和陇南 山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环境治理项目提出了新要求,指出了加大投 入的政策措施。提出要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构建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保护与建 设并重的原则,加强重点地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明确提出了加快 实施生态补偿,加大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建设生态文明示范 区的要求。今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主体功能给予不 同的支持,为保护生态环境给予补偿,针对甘肃严重缺水,提出节水 社会建设的要求。这对我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西北地区 生态安全屏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三是实施以优势资源开发转化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方面 针对我省资源相对富集、工业基础较好,人力资源丰富、技术力 量较强的比较优势,《意见》提出,要加快建设能源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等产业基地,着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 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和物流业,构建具 有甘肃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结合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 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的定位,《意见》提出 了三项任务:一要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 通过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突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强化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和劳务经济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二要大力推进能源基地建设,增强经济发 展后劲。要通过加快陇东煤电化建设、大力发展河西新能源、提升油 11 气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加强电网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三要大力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通过全面提升有色冶 金产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支持老工业基地转型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生态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的。Jackson和Benolen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在尽量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控制土壤侵蚀,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国外常把生态农业归入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农业中的一种模式或一种生产系统,是一种以完全有机物系统生产,不投入人工合成物的有机农业模式,所生产的食品被称为有机食品或生态食品。
中国生态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耕细作、培肥地力、间套轮作、林粮间作、基塘种养、农牧结合等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综合生产体系,是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指导下,总结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农业体系,它科学地处理了人类、农业、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实现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同步、持续发展。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1)注意发掘我国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相结合等优良的农业传统,并将这些传统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2)注重节约土地的现代农业技术(特别是良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3)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利用生物间的共生关系,实行立体种植、混合喂养,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复种指数;(4)注重以生物之间“相生相克”的生态关系,进行田间农业品种(包括种植、养殖和林业)的合理配置,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单产水平;(5)通过生物间的食物链关系,循环利用废物,使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节约生产成本,既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农产品的产出。解决一定数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年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劳动密集的小型生态农业模式,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耕地的用养矛盾、提高土地产出率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生态农业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态势。
二、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与新孕育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这一区域单位面积产出低,为维持高速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从事着广种薄收的落后农业生产。这一生产方式造成的结果是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土地和整个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了区域农业和经济的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改变该地区农业和经济落后的面貌,必须改变广种薄收的农作制度,强化水土保持和生态农业建设。
现在人们已普遍认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干旱是制约黄土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主要原因。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的和人为的两方面。众所周知,引起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客观条件(原因)有四个:一是起伏的地形;二是深厚疏松的黄土;三是暴雨;四是地表无有效的植被覆盖。黄土高原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的地形既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又是水土流失的结果。深厚疏松的黄土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良好而不可再生的农业资源,但如果没有有效的植被覆盖,则成为土壤流失的物质基础。降水是重要的农业资源,但暴雨降在坡面上则易形成径流而成为土壤流失的动力。植被既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可再生资源,又可保护土地免遭侵蚀。如果对植被资源进行掠夺性利用和破坏,则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和整个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下降。很明显,这4个因素中前
3个一般认为难以进行大的改变。除把部分坡地改为水平梯田外,只有植被是可进行大面积人为调控的因素。事实上,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也正是森林草原植被反复破坏的过程。根据很多历史文献的考证,“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方是森林和草原”,“在秦汉(甚至唐代)以前,黄土高原还是林草茂密,山清水秀的地方。”自秦汉以后开始毁林开荒,明清以来毁林毁草开荒日益加剧,盛行的广种薄收和轮荒制度使原来的森林草原植被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彻底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可见,黄土丘陵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不适于发展以粮为主的农业生产,应是以牧为主的牧农交错区。人为的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对植被的破坏是导致水土流失和干旱加剧的根本原因。乱伐森林,滥垦陡坡,不仅直接破坏了植被,而且缺乏必要的投入,特别是肥料的投入,地越补越薄。土壤肥力的退化导致了农田持水力和抗旱能力的下降,同时使降水生产效率下降。实际结果导致了“愈垦愈穷,愈穷愈垦”的恶性循环。
三、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必须走生态农业之路
(一)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要求农业发展遵循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发展生态农业。该区人多地少,同时,由于人口仍在继续增长,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因此,该区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既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又要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则可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
(二)生态环境的恶化要求农业现代化要走可持续的生态农业之路。
长期以来,由于只重视粮食生产,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生产结构单一,资源利用不合理,不仅挤掉了多种经营的生产,而且造成地力下降,植被破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影响了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为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应从保护环境入手,合理利用资源,促使系统内部能流物流畅通,保证高效运转,利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三)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和相对紧缺的农业资金投入要求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该区人口较多,经济落后,财政困难,资金短缺,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发展农业生产,解决粮食供给,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一方面可以根据各地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实行科学的立体种养,充分利用当地的物质、能量、土地、劳力等资源优势,实现生产要素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匹配。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进行整体规划,优化农业系统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同时借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系统的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农副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所以,走生态农业之路,是解决人口压力和资金紧缺的有效途径。
(四)地域间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走多种模式并存的生态农业之路。
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各地域间的经济、文化、自然地理、交通等条件差异很大,西方式的现代化农业无法适应这种参差不齐的区域条件,而多种模式并存的生态农业可使各地域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商品优势,推进当地生产的发展。
(五)农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实施以产业化为动力的生态农业。
由于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经济基础薄弱,对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和适应外部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强,加上农业产品价格低,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农业要发展,就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种融种、养、加、产、供、销、商、贸为一体的产业化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而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正是实现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基础和必然条件。
四、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的设想
(一)以水为度,量水而行,节水为本。
水是最大的环境制约因子,严峻的水资源劣势,要求我们在生态农业的建设中,应以水资源的补给特点(降水分布,径流分布)为标准设计生态系统的规模;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结构和生产水平应按量而行;新采用的技术措施应以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节约用水为要旨。
(二)建立节水工程,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短缺是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制约因子,所以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提高有限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在目前,为加快节水型高效农业发展的步伐,可进行多学科、多部门协作攻关,通过对现有灌区节水技术的改造和在新灌区建设高标准高效益的节水农业体系及在干旱山丘区重点发展喷灌节水技术,实施以提高灌溉水有效性为目标的灌溉农业工程;通过培肥地力,建设土壤水库和调整农作物结构,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性及建立径流节灌农业体系,实施以提高水分生产效率为中心的旱地农业工程;通过对浅层地下咸水和污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实施以污水、咸水灌溉为中心的开源节流工程;通过制定区域性水价,建立节水高效型种植结构,推行节水灌溉制度和农业适度经营,实施以强化农业水资源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工程。
(三)保护生态环境,实行效益型的生态种养。
生态环境建设在本区面临的困难,一是在广阔的地域恢复原有的植被困难,需要进行长期的努力;二是建立以森林景观为主的人工环境又面临日益增长的工农业用水压力,当属不易。因此,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建设应着力于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以”保护性”为目标,不能急功近利,边建设边破坏。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也要与生物措施、耕作措施以及工程措施相结合,特别是在水上流失的易发区域建立防护工程和基本农田,最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四)以经济林(草)建设为中心,人工植树种草,控制土地退化。
提高林草覆盖率与执行保护性土壤耕作制度是控制土壤退化的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防止有限的草地退化,要积极开展草地持续利用的生态机理研究,制定退化草场改良措施。根据立地条件,宜草则草、宜林则林,林草品种应以经济林草为主,不具备成林条件的地方,先通过禁牧使其自然生长或人工播种,逐渐使其植被向森林植被过渡。通过提高植被覆盖度,控制土地退化。
(五)特色种植,绿色加工,特色产品走向国际化。
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地区虽干旱少雨,但光照资源丰富,地形复杂,生态类型区众多,除了可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油菜、棉花等大宗作物外,小杂粮更具优势,像荞麦、燕麦、糜子、绿豆、小豆、豌豆、蚕豆、鸡头豆、胡麻等属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植物资源,这些作物生育期短,适宜范围广,省水耐旱耐瘠薄,既可复种填闲,又可与大宗作物间作套种;既可保持水土又极具地方特色。其中许多作物的特殊营养成分,具有防病健身功能,经过无公害加工,形成绿色食品,使其产品走向国际。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小麦、玉米等大宗作物受到冲击,提高我国小杂粮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建立出口生产基地和名牌产品很有必要。生态农业在实现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地区特色作物和国际接轨方面大有可为。
(六)加强民居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地区植被稀疏,土质疏松,历史上形成了散居方式,一家一户,自给自足,以自我为中心,乱垦乱种,加剧了水土流失进程。通过适度规模的民居建设,把林草边际地带或根本不宜种粮地域的农户迁至条件较好的沟坝川区,既可以从地域距离上退人还林还草,又便于科技信息传递,提高农民素质和改进落后的生产方式,同时也可以集中人力
1 甘肃省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内部条件分析
1.1 内部优势分析 (S)
1.1.1 自然资源丰富
甘肃省大部分地区日照充足, 太阳辐射强, 昼夜温差大, 年太阳总幅射量为每平方米4800~6400MJ, 年日照时数1700~3300h, 日较差在10~16℃之间, 属于太阳资源丰富区和可开发利用区, 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物质积累。
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广泛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秸秆资源丰富;农户普遍养殖牛、猪、羊、鸡等牲畜和家禽, 有利于发展生物质能源。截至2009年底, 全省大牲畜存栏总数623.22万头、猪存出栏数1239.53万头、羊存栏数1726.7万只, 年产粪便可发展农村沼气450万户[4];粮食种植面积为274万hm2, 农作物秸秆量约为1633万t, 每年废弃的秸秆约占总量的25%左右, 如合理有效利用, 其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甘肃省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统计结果:甘肃林业用地面积981.21万hm2, 森林面积1.75亿hm2, 森林覆盖率18.21%, 森林蓄积124.56亿m3。人工林保存面积0.53亿hm2, 蓄积15.05亿m3, 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因此在甘肃发展林业生物质能的土地资源潜力巨大。
1.1.2 沼气产业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 甘肃户用沼气发展规模居全国前列, 沼气产业已从单纯的能源利用发展成为废弃物处理和生物质多层次综合利用, 并与养殖业、种植业广泛结合。“十一五”时期, 全省累计投入中央预算内投资11.74亿元、省级财政专项投资1.16万元, 在全省80个项目县 (市、区) 建设户用沼气池77.85万户、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项目130处,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37处。截至2009年底, 全省户用沼气达到90万户, 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130处, 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发展到34处[4]。另外, 全省共建设农村沼气县级服务站5处, 乡村服务网点3741处, 各地成立县、乡、村级农村沼气协会3000多处, 甘肃省农村沼气建设初具规模。
1.1.3 技术研发潜力较大
甘肃省拥有33 所大专院校, 5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近100 万人, 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充足的人力资源为甘肃省发展生物质能奠定了资源基础。目前, 甘肃省各市 (州) 、县 (区) 都有农村能源机构, 全省农村能源战线干部职工有1735名, 持有国家“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技工有12000多人, 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村能源特别是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维修人员有8000多人。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工艺技术成熟, 已形成了专业化的施工队伍, 服务体系基本完备, 其他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发展明显加快, 基本掌握了农林生物质气化、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技术。
1.2 内部劣势分析 (W)
1.2.1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仍处于探索阶段, 示范推广还不够
生物质能源产业是一项多学科联合的现代综合性产业, 产业链较长, 涉及多项技术工程 。生物质液体燃料近期主要是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 未来主要技术是用木质素和纤维素生产液体燃料[5,6]。甘肃省生物质能源的利用还处于试验示范阶段, 利用秸秆作燃料的商品化成型炉灶还没有普遍推开, 各地大量的农作物秸秆除用作农户燃料、牲畜饲料外, 相当数量的生物质能资源未被利用, 一些边远山区农户依然是原始明火炕灶, 生活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7]。
1.2.2 生态环境脆弱
甘肃省自然条件严酷, 植被稀少, 生态环境脆弱, 农村经济相对落后, 农村能源短缺的形势更为严峻, 农户为维持简单的熟食热饮, 千方百计攫取一切可燃之物。据统计, 一般农户年均消耗生活燃料在5000kg左右, 林区、近林区户均高达7500kg以上, 而且烧的主要是硬柴,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木料, 消耗木料约40万m3, 经济损失约2.4亿元[8]。因此, 在甘肃省自然条件严酷的现实环境下, 既要解决温饱, 又不破坏生态环境, 就必须调整用能结构, 停止或少破坏自然资源, 寻求能源建设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点, 加快农村能源的商品化进程。
1.2.3 政策扶持及激励措施的力度不够
甘肃大多数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高, 再加上资源分散、规模小、生产不连续等特点, 在现行市场条件下缺乏竞争力, 需要政策扶持。现行甘肃农村能源的相关政策体系还不完整, 经济激励力度较弱, 政策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差, 还没有形成支持农村能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2 甘肃省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2.1 外部环境机会 (O)
2.1.1 法规建设和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甘肃省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鼓励农村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把农村能源作为主要内容, 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退耕-林果-畜牧-沼气-梯田-窖”一体化的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明确了重点推广的农村能源技术、设施和实现途径;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对《甘肃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条例》进行了两次修订, 进一步明确了农村能源建设重点和方向;“十二五”时期制定了《甘肃省“十二五”农村能源建设规划》, 发展目标:加快农村沼气、太阳能开发、秸秆能源化利用、农村生活节能技术推广普及步伐;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 优化农村用能结构。甘肃省针对农村沼气项目建设, 出台了《农村沼气项目财务管理办法》、《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等, 对规范开展农村沼气项目建设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 部分市 (州) 、项目县政府出台了扶持农村沼气建设和加强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些法规、政策和措施的出台, 为加快全省农村能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 为甘肃省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提供了外部发展的空间与保障。
2.1.2 退耕还林工程
从1999 年起,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把退耕还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甘肃可利用这一大好时机大面积推广种植生物质能源林, 在推广面积达到一定规模时, 地区政府通过政策引导, 鼓励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创办生物质能原材料深加工企业。通过企业带动, 实现林业生物质能产业化经营, 既可促进甘肃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又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同时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1.3 市场竞争促进科技进步
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有利于生物质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技术落后经济将被淘汰。这种竞争环境对改变生物质能产业技术落后的状况, 促使生物质能产业的企事业单位加大科技投入, 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尽快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 使甘肃省生物质能产业加入到生物质能产业市场的竞争行列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2 外部环境威胁 (T)
2.2.1 认识生物质能源不足
在甘肃的农村生活用能中, 秸秆、薪柴、畜粪等生物质能直接用于燃烧占全省生活用能供给将近一半, 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入户率仅为3.5%, 还有90%的村没有开展清洁能源, 在这种情况下, 农民为维持生活所需不惜上山挖草根、铲草皮, 广大农村普遍采用传统灶、炕, 对煤炭、生物质能源利用采取粗放的直接燃烧方式, 这种资源利用方式效率低, 由于长期重用不重植, 过度砍采, 造成林草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2.2.2 粮能争地限制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
目前为止, 甘肃在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过程中还未出现与人争粮和与粮争地的现象。尽管如此, 未来甘肃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还是要高度注重吸取其他国家、地区的经验和教训, 在防止出现与人争粮和与粮争地现象的同时, 还要特别注意与林争地的问题。因此, 甘肃不可能拿出太多的土地来种植玉米等可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的作物, 这样在原料的供给上不能最大地满足生物质能源大规模生产。
2.2.3 生物质产业化技术的本地适应性不足, 操作性差
近年来生物质能源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 技术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占领技术制高点成为各国基本取向[9]。作为新兴产业, 国内生物质产业当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在科学基础、技术储备及水平上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甘肃生物质科技虽有一定的发展, 但差距更为明显, 技术研发处于零散状态, 创新能力不强, 整体水平低下, 生物质转化技术效率较低、自主知识产权少和创新能力不足。
3 甘肃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SWOT定量分析
甘肃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中, 哪些因素发挥的影响因素较强是影响甘肃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参考。因此, 产业发展的定量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甘肃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SWOT各因素权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 见表1。
首先采用德尔菲法对内外部各影响因素的强度进行评分。强度分为五级, 分别取0, 1, 2, 3, 4, 其中, 有利于发展的优势和机会因素用正值表示, 不利于发展的劣势和威胁因素用负值表示, 绝对值越大表示强度越大。按照统计样本选取规律要求, 共选取40位受访者, 其中包括政府人员、农业经济专家、企业家、技术专家和农户等多方主体, 问卷设计保证了专业性。一共发放40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36份, 有效率90%。将各位受访者得出结果加权平均, 得出甘肃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环境各因素强度, 见表2 (其中4个因素的强度平均) 。
运行Matlab 7.1软件, 算出的结果见表3。
通过一致性检验说明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即该AHP分析具有合理性。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甘肃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处于第一位的是内部优势:生物质原料的丰富程度直接成为了该区域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基础。处于第二位的是外部威胁: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生物质能源建设的领导和支持, 鼓励全民积极参与。要因地制宜地编制出切合当地实际的农村能源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认真组织实施。同时, 甘肃省在发展农村生物质能产业的同时必须时刻坚守粮食安全问题, 做到粮食安全背景下的生物质能产业健康发展。处于第三位的是内部劣势:主要表现甘肃生态环境脆弱, 常常直接焚烧秸秆, 大量地浪费生物质资源;地区政府也不重视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 一味地追求地方经济的增长。处于第四位的是外部机遇:甘肃省应不断完善促进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支持政策体系。
通过AHP分析, 甘肃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首先要充分考虑生物质原料的充足性, 并且要在此基础上避免粮食的过度使用, 其次要考虑当地政府一些支持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政策法规, 并要充分考虑当地政府、合作社、农户等方面对甘肃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与正确的组织方式,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之下, 甘肃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才能进行合理的构建与运行。
摘要: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新兴的可持续性能源, 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 对于解决能源短缺危机,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助SWOT战略分析工具, 从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两方面, 分析了甘肃省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及挑战, 在此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SWOT各因素的权重, 从而提出了甘肃实现生物质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SWOT,甘肃
参考文献
[1]周凤起, 周大地.中国长期能源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2]刘宇刚.关于利用生物质能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23 (3) :443-445.
[3]政协甘肃省十届三次会议_每日甘肃网专题, 周剑平:尽快出台甘肃省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
[4]甘肃省农村能源办公室.甘肃省“十二五”农村能源建设规划[Z].2010.
[5]田春龙, 郭斌, 刘春朝.能源植物研究现状和展望[J].生物加工过程, 2005, 3 (1) :2-4.
[6]吴创之, 马隆龙, 陈放, 等.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报告 (2009-2010) [R].2009.
[7]常正国, 牛叔文.甘肃省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5.
[8]潘效仁.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J].甘肃农业, 2005.
困局:跑不跑都亏损
早在2004年底,山西省长治市道路货运业就开始出现收益下降迹象,但绝大多数运输业户收益还算过得去。进入2005年之后,越来越多的运输业户发现自己的赢利空间被不断挤压,运价不断下降,费用不断上升,很快由收入不错变得挣钱不易,再变为保本微利,无利可图,甚至出现亏损。
进入2006年,随着部分运输户的退出,报停户的增加,运价略有回升,但很快就被油价上调引发的成本上升抵消,收益状况基本没有好转。货源越来越难找,不跑亏损,跑起来也亏损,靠跑车发家致富的路越来越难走。
以一辆从长治市沁源县到天津、载重32吨的货车为例,路程约700公里,当前每吨运费260元,跑一趟毛收入8000元,油耗约3000元、过路费约900元、罚款约1000元、司机人员饭费约400元,每趟净落2700元。行程约4天,如果按8趟计算,每月净落21600元,剔除每月司乘人员工资4000元,每月养路费、运管费、车船税、车辆二级维护费等8000元,保费1500元,车辆维修费用2000元,及车辆月折旧费用2700元,实际每月净收入只有3400元左右。分期付款交公司管理费用每年1万元,贷款利息每年约3万元,按月分摊下来与收入相抵后所剩无几,甚至不挣还赔。一般运输车辆车况良好的作业期也就5~6年,收回投资有一定难度;而且由于公路运输是高风险行业,一般事故便只赔不赚,恶性事故则更是血本无归。
另外,从各县反馈情况看,当前无论长途短途,收益情况差别不大。被运价迟迟不涨与油价不断上涨困扰了近两年的道路货运业危机至今仍没有缓解。
症结:运力过剩,组织化水平过低
依据一般规律,随着成本费用上涨,运价也应当相应提高,而现实情况却是长期低位盘旋,这种反常现象的由来要从2004年说起。
2004年中期,国家对违章超载的查处空前严厉,道路货运长期以来在低运价基础上靠超载获取正常收益的运营模式走到了尽头,直接促使长期低迷的运费出现了大幅攀升。受部分大吨位车主收入大增的刺激,长治市很快出现了购车热潮,许多无车司机甚至不少从未接触过车的家庭都踊跃加入了运输户行列,而原有运输户也纷纷扩大规模。
得益于车贷市场的发展,此时加入公路运输业的门槛大大降低,一般首付款20%左右,车贷公司即可代理办妥一切购车运输手续,完全没有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购车必须自筹或贷款凑够全部车款的制约。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初,黎城县新增的大吨位运输车辆在500部以上,平顺县在1000辆以上,还不包括约1/3的外挂车。
随着车辆的快速增加,短期内运力大大超过了运量,运输市场的供求关系快速逆转。至2005年初就开始出现货源不足、运费下降的情况,但仍有利可图,购车热仍在持续。至2005年下半年收益大幅降低,购车热回落到正常水平时,长治市大吨位运输车辆又有了进一步增长,平顺县最多约1000辆,其他县也基本达到了2004年的增长水平,运力严重过剩,致使运费不断下跌。今年以来,运费虽有所回升,但基本是消化油价上涨的成本,车主的收益仍呈下降之势。由此可见,运力增长过快无疑是长治市道路货运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
运输业内部组织发育水平过低则是导致当前困境的又一重要因素。长治市绝大多数运输车辆实际是一盘散沙,单打独斗在与业务客户谈判合作中十分不利。
2005年3月份,山西省开展了煤炭行业大整顿,大量小煤矿被关闭,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货源。此外,近年来“晋车外挂”现象较多,以运输大县黎城县为例,全县约有800部大型货车,其中外挂车约占到一半左右。另有不少低吨位短途运输车辆干脆偷跑,与管理部门周旋“打游击”,成为名副其实的“黑车”,进一步加剧了本地运输业的困难。但无论是货源的小幅变化、“黑车”冲击,还是较高的管理费用,都不足以对运价水平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只是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道路货运业的困难。运力的大量过剩与组织化水平过低,才是运费低位徘徊的主要因素,也是道路货运业的最大“拦路虎”。
出路:运输专业合作社
任何产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与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经济规模,都离不开经营主体适度的进入与退出。现有的一盘散沙式的经营模式在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极易引发相互压价、恶性竞争,既不利于产业发展,也直接损害了从业者相互间收益。
过度进入与组织结构不合理这两大因素相当凶险,它们之间还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加剧了产业发展的困难,这是此轮道路货运产业发展失衡的重要教训。
从道路货运业的基本特点看,确实是比较适合以家庭为单位参与的产业,毕竟,投资与风险是一个家庭所能承受的。但这有赖于几个条件,首先是运力与运量基本平衡,竞争适度,货源较为充足;其次是有发达的中介组织,能提供货源信息、结算、车辆选购办证等相关优质服务,为运输户规避风险、正常运营提供保障;再次,没有突发性的不利因素冲击,以个体运输户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基本能保证正常运营,获得正常收益,维持产业健康发展。
从目前长治市道路货运业的基本情况看,以上这几个基本条件显然是不具备的,大量运输户的过度进入打破了运量与运力间的基本平衡,恶性竞争不可避免;从产业的长远发展看,过度的进入与退出,对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原有从业者及新进入者的损害都是极大的,强烈需要一个适当的“门槛”,阻挡不具备足够条件者的随意进入;从组织模式看,可供选择的组织模式有建立协会、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专业合作社等。
依据目前情况,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的积极引导,鼓励现有运输户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运输专业合作社应是摆脱困境,确保产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
组建以产权为纽带的运输专业合作社,可以在责权利相关性较强的基础上,实现规模扩张,从而达到规避风险、避免恶性竞争、确保稳定收益、摆脱困境的作用,在客运上,已经有了这样的成功实例—“黎城—长治客运线路联合体”。
2000年前后,这条客运线路也由于许多运输户的大量进入出现了无序竞争局面,相互争抢客源、相互压价、甩客宰客、甚至相互大打出手的恶性竞争现象屡见不鲜,结果是多败俱伤。在这种情况下,几家依维柯车主在运管部门的支持下最先联合起来,不管客多客少按时发车,收入分配均等,很快以优质服务赢得了市场,在保证旅客按时到达的同时,确保了各运输户的正常收益,吸引了更多车主加入,逐步形成了以线路为纽带的专业联合体。
道路货运业涉及交通、公安、工商、国税、地税、保险等多个部门行业,可以说任何一个部门的政策执行与服务情况对克服当前产业的困难与今后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当前,道路货运业收费高、路上罚款多、黑车冲击严重,同油价上涨、运费不高、货源难找等均成为蚕食运输户收益的重要因素。这有赖于政府部门工作的改进,另一方面需要运输户加强联合,在实力增强的基础上,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
笔者相信,通过多管齐下,积极推进以产权为纽带的运输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长治市道路货运业摆脱困境,走上健康有序发展之路将为时不远。
【甘肃新能源发展困境】推荐阅读:
甘肃发展战略06-01
生态保护新能源发展09-15
新能源未来的发展方向06-03
中国新能源车发展现状07-0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07-19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反思11-05
中国农业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06-14
云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09-28
甘肃省06-24
甘肃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