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与清华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哈佛与清华(精选7篇)

哈佛与清华 篇1

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有关对其好坏的争论自古便喋喋不休。作为过来之人,我了解绝大多数学子的心情和所承受的压力。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们不仅是拿自己的前途在做赌注,更是满载了家人和社会的期待。作为一个即将transfer到4-year university的学生,我庆幸当初自己所选的道路,并且真诚的向大家推荐它。

首先,我简介一下california community college: The California Community Colleges is the largest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nation.It is comprised of 72 districts, 110 colleges and enrolls more than 2.9 million students.其实对于美国人来说,社区学院是给那些家境不好的学生去上的,因为他们在这里上学几乎免费。社区学院的学生分为两种,一种是只读2年,之后获得副学士学位(Associate Degree),另外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transfer student,当你修足一定学分并且符合major requirement之后,便可转入加州大学系统之内或者之外的4年制大学;加州大学系统明文规定优先录社区学院的学生,并且许多学院与大学有直接挂钩的协议,只要符合一个最低条件,转学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对于广大国际学生来说,转学当然是最普遍的;这也导致了社区大学里各国的群生荟萃,并且国际生源也是社区学院最优质的。

为了使大家正视社区学院,避免轻信网上那些自己没有经历过却带着个人色彩批判社区学院的评论,我将以我本人以及现在所在的Diablo Valley College(DVC)为例,详述一些社区学院的基本事项。

我是2009年spring去的DVC,当时是高考只考上了国内的大专,读了2年,考过托福,便来到了DVC。我用1年半时间读完了正常需要2年读完的课程,目前GPA4.0.同时我还创建了一个社团,参加过学生会,志愿者,社团委员会等各种课外活动。我目前申请了UC Berkeley, UC Davis, UCLA, UC San Diego, UC Irvine和UC Santa Barbara六所学校。Offer将于今年5月份前收到。

下面我将按重点分题讨论:

1.申请:申请DVC要求比大学低很多,你只需要高中毕业或者年满18周岁,托福61分或者雅思5分。如果语言成绩不够还可以先就读学校对面的语言学校(IEC).2.费用:这里是按照学分收取学费,一个学分是$215,最少要60个学分才能transfer.加上平时书本,食宿,生活等费用,1年所有费用大概需要$19,580.相对于四年制大学来说,几乎便宜了一半以上,其中学费部分便宜了近2/3。

3.生活:学校对面就有公寓,当然也可以申请的时候让学校帮你安排homestay。学校附近超市,餐馆,大型百货,健身房等应有尽有。虽然所处的Pleasant Hill是一个小镇,但是基

本设施齐全。关键是气候和环境很好,四季如春,居民也很友善和礼貌,是一个生活的好地方。

4.学校概况:撇去美国学生不谈。这里最多的是韩国学生;日本,印尼,香港和台湾的学生也不少,但中国大陆学生来这里的并不太多,去年来了80多个新生,主要是因为现在DVC在中国知名度还不够高,但它却是加州湾区首屈一指的社区学院。学校面积不大,但是规划不错,地方都不难找,还有中国餐馆。学校有各种社团100个左右,平时也会搞一些活动,还是蛮热闹的。

5.学习:虽然DVC是community college,但是学校里不乏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许多教师都是兼职在UC系统里的,更有来自Harvard,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Berkeley这些牛校。所学课程就是大学头2年的基础教育,选择面很广,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设计。学校有环境良好的图书馆,机房等,也有免费的tutor,多数老师和同学都很热心。而且好在如果你想学习,别人不会来打扰你,在美国学习,靠自己!

6.转学:其实不是我吹嘘,转学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认真学习的同学,有可能进顶级名校,例如Berkeley, UCLA这种;松懈一些的,也能进UCD, UCSB, UCI这样前50的学校,那种混的,也有UCM, UCR, UCSC这些边缘UC或者CSU保底。总之一句话,转学不难。DVC每年99%的学生都能转去大学,也是所有学校里转去Berkeley学生最多的一个。光08年该校转去UC的学生总共有608人,其中有237个去了UC Berkeley;转去CSU的也有1252人。

对于给后辈们的建议,我提3条,一是早点确定好自己所要学的专业,这样好尽快设计好课程;二是,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美国大学看重课外活动,到时候转学申请的时候要填,不要到时候头脑一片空白;三是,多交朋友,多打听,美国灵活性很大,同样的课,不同的老师和教材,难易不一,规则迥异,其中的猫腻就不言而喻了。

下面,我总结一下社区大学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

1.便宜:头两年一共可以给你节省大概4万美圆的开支

2.入学门槛低:特别适合一些英语基础比较差或者没有时间准备英语的学生,而且社区学院GPA只用于转学,不会带入以后的大学,进入大学后等于一切重来。

3.转入名校几率大:这里有不少学生是冲着Berkeley, UCLA这样的名校而来,而在Community College,进入这些名校的概率大许多。而且大学也会青睐优秀的社区学院,这也是DVC去Berkeley学生最多的原因之一。

缺点:

1.选课比较困难:由于财政问题,社区学院课程开设不如那些富饶的私校多,热门的课紧

俏,所以这也是劝大家尽早计划好专业,早点做安排的原因

2.社会层次:学习的环境很重要,美国学生虽然不会打扰你,但是也不会给你带去学习的动力,这里的美国学生多数是低层社会且不爱学习的。但是亚洲学生大多是来转学的,其间不乏精英。

3.社会压力:相信许多在社区学院或者打算去的同学都难以启齿告诉别人自己所在的学校,因为中国对社区学院有太多的不理解和不信任。但是,要知道,如果别人都知道这个是好东西,那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也就不会再是一条捷径了。所以,忍受2年,你将终生受益。

最后,我劝告大家如果想来社区学院要抓紧,以后知道的人会越来越多,那转学优势也会不复存在。另外,不要轻信身边和网络上的一些对社区学院的抨击,那是一家之词,凡是那些说社区学院不好的多数都是没有来过社区学院的。我写这帖,一是作为社会回报,感谢那些曾经帮我树立去社区学院信心的朋友;二是想多结交一些朋友,我spring 2009还将在DVC读一个学期,我和我在DVC的朋友可以提供申请学校,接机,咨询等服务。另外,DVC中国学生也是逐年递增,我们很快也会有自己的中国社团了。

如果有事可以在这里留言或者加我QQ42396741或者MSN: njsuxiao@hotmail.com,请注明太傻,谢谢!

哈佛商学院2003年正式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募捐运动,目标是募集5亿美元。根据2006年2月6日公布的数据,募捐成果大大超过了原来的目标,达到6亿美元。这是世界商学院中所募集到的最大的金额。

哈佛有钱,这并不是什么新闻。若仅凭一个钱字,也不值得我们在这里费笔墨。但是,这笔钱背后的理念,却值得我们在自己的教育改革中深思。

我一直批评北大、清华这种名校展开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这并不是因为操办者口口声声要模仿美国模式,而是他们在模仿时偷工减料,放弃最关键的环节,学最皮毛的东西。像哈佛、耶鲁这种世界一流大学,和我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人家是私立,是自己在市场中竞争出来的,我们则是在吃皇粮,而且越是学人家,就皇粮吃得越多。再看美国顶尖的大学,基本全是私立。其中绝无仅有的几所州立大学,如密歇根大学等等,也越来越依靠民间的财源而非州政府的经费。乃至有人说现在的名牌州立大学也开始私立化。

那么,一流的私立大学怎么经营?人家不是靠办班、收学费过日子。要知道,这些私立大学学费虽然高得吓人,奖学金也高得出奇,特别是对穷孩子,不仅免掉学费,而且给生活费,花钱请人家来读书。美国精英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让每一个才能卓著的孩子有机会接受一流的教育,绝不能让经济条件挡住堵住他们的路。这样的理念,不仅是在这些名牌大学,就是在一些私立的“贵族”高中、小学,也得到贯彻。所以,如果你把一个名校收的学费和给出去的奖学金相抵,学校就剩不下几个钱了。要单靠学费,我敢说美国所有的名牌大学都会迅速破产。

不领皇粮,又不靠学费,学校靠什么吃饭?靠捐助!名校都有一笔巨额的捐赠基金,这是学校实力的基础。那么谁来捐呢?过去的毕业生,即校友,便是一大主力。为什么校友们会这么慷慨?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校友们事业成功,挣了大钱,有实力捐款。第二,这些校友当年在学校读书时,度过了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对校园流连忘返,对学校感恩戴德,以后成功,就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自己的学校。

按这个逻辑一看,你就明白美国的一流大学彼此在竞争什么了。他们的竞争,实际上是产品的竞争,不是教育硬件的竞争。他们要比的是:谁培养的毕业生日后更成功?谁的教育,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了永久的印迹、奠定了他们一生的事业和生活的基础?你到各名校看看就知道,学校对学生,就像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体贴备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以后能没有出息吗?人家有出息后,能不回来“孝敬”学校吗?

商学院不同于一般的本科生学院和研究院,是职业学院,还属于比较依靠学费收入的。而且,美国学生毕业后最认同的是自己读本科的大学,那是唯一的母校、自己受教育的“老家”。日后的职业学院,和自己的关系一般淡得多。可是这次募捐,商学院22000多校友,即1/3的硕士班前毕业生慷慨解囊。人家要不是在这里度过了一生难忘的时刻,对母校充满感激,能这么掏钱吗?

再看看别人这6亿美元到手后会怎么花:

11400万将花在学生的奖学金上,超过预定的1亿的目标;10020万花在雇用教授上,也超过预定的1亿的目标;12530万用于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超过12000万的目标;12750万用于全球性研究和国际交流,超过预定的1亿的目标;校园整修募集了8570万,超出8000万的目标。另有6000多万的机动基金。给学生的奖学金,占了总金额的将近1/5。

按我们一般的看法,所谓私立学校,就是从学生身上赚钱。错了。人家一流的私立学校,是向学生身上投资!一个一流大学,就是一个超级的人才投资组织,能够通过这种投资,把一个一文不名的人造就成百万富翁。所以,当你看到美国各大名校争夺优异的穷学生时,就不会奇怪了。

北大、清华这些中国的一流大学怎么样呢?它们的钱是国家给的,是纳税人让他们用来培养学生的。我们能否查查他们的账,看看他们是否把1/5,或者哪怕是1/10的经费通过奖学金的形式分到学生手里?我们大学之间的竞争,是否体现在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上?

我们的大学,拿到钱常常用来盖大楼。也不算算一栋大楼是多少学子的奖学金。学校算得很明白:学生来来去去,最终不是学校的资产。大楼是要永远留在那里的。更有甚者,是对学生乱收费。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觉得自己被剥了一层

哈佛与清华 篇2

榜单前十位由英美两国高校包揽。其中,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剑桥和牛津两校分别从去年的第四和第五位上升至第二和第三位,麻省理工和斯坦福则分别从去年的第二和第三跌至第四和第五位。

清华大学从去年的第36位升至第26位,北京大学也从去年的第41位升到第32位。香港大学今年无缘前50名,从去年的第43位滑至51至60档位,香港科技大学也从去年的51至60档位降至71至80档位。

在榜单前100名的高校中,美国共有43所大学入围,英国则有12所,德国有6所。亚洲排名最靠前的是名列第12位的日本东京大学,名次比去年下降了一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负责大学排名的编辑菲尔·贝蒂说,中国大学的表现十分强劲,内地两所高校在声誉排名上都取得了进步,反映出中国在建设世界顶尖大学上所做的承诺。一个好的声誉能帮助高校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和投资。

除了世界大学声誉排名,《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也推出世界大学排名,但两者评判的标准不同。前者取决于学术领域专业人士的判断,后者则根据教学、科研、知识传递、国际视野4个方面的13项指标来衡量大学的综合实力。

哈佛:在宗教与世俗之间 篇3

但这座纪念教堂历史并不长,迄今不过80余年。这座教堂与一战有关。时任校长洛威尔(Abbott Lawrence Lowell,任期1909-1933)把要建设一座新的教堂的想法和建一座战争纪念馆的想法合二为一。为此,哈佛开辟了一片空地,即今天的三百周年广场(Tercentenary Theatre),并在这里建设这座纪念教堂。纪念教堂建成于1932年,373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死疆场的哈佛学子的名字镌刻在纪念教堂的内部。迄今为止,这里已经成为哈佛精神的象征。周而复始,教堂的钟声每天都会响起,人们也会在每个周日的时候,到这里来做礼拜。

然而,哈佛并非是一所宗教学校。如果稍微对哈佛的历史做一点探究,我们大概能够看到在哈佛的发展中,她是如何从一所与宗教密切相关的学校,走下神坛而成为一所现代性的研究型大学。当然,在一篇短小的文章中,即便是简述,也很难说清哈佛长达数百年的演变过程,因此,我试着从几个历史节点及其相关事件,以及几个历史人物及其作为出发,力争看出哈佛的发展脉络,或许有助于我们对哈佛的进一步认识。

第一个历史节点是1636年,即哈佛建立的年代。当年,大约有17000名清教徒迁移到新英格兰地区,正是这些人中的一些传教士意识到为尚未建国的这片土地培养神职人员的重要性,从而建立了一所“新学院”,这就是不久以第一位捐助者的名字命名的哈佛大学。由此可见,哈佛在成立之时,就是一所神学院,一所宗教学校,其办学宗旨就是培养年轻的牧师。那个时候所能阅读的书籍,大概就只有圣经了,因此,人们所学习的无非就是深入研讨和对这一经书进行阐释。

众所周知,第一批移民者来到美国的理由,就是因为缘起于宗教纠纷的宗教迫害。因此,在接下来较长的一段岁月中,由于哈佛校长所持的不同宗教立场,不同的宗教主张,以及对待异教信徒的做法,自然也在校内引发了较大的争议。

第二个历史节点是1692年,当时英克里斯·马瑟(Increase Mather)成为了哈佛校长,他是把基督教作家的作品引入哈佛的第一人,而且在伦理学的课程上进行讲授。值得注意的是,在哈佛的早期,哈佛所在地剑桥对于哈佛给予了有力的经济支持,而当地的清教徒牧师也直接监管学校。但到了1700年的时候,哈佛已经开始强大了,反过来开始资助和支持当地经济建设,包括公共卫生、开放道路、建立教堂和学校等。换句话说,早在18世纪的时候,作为高等院校,哈佛就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了。

第三个历史节点是1708年,哈佛历史上第一位世俗的校长面世,他就是约翰·李维立特(John Leverett)。其实,早在马瑟1701年不再担任校长之后,哈佛就已经开始处于一个长期的宗教与自由主义的斗争之中。而李维立特上任后的最大贡献,应该是保持了哈佛的独立性,特别使哈佛免受任何一种主流宗教学派的影响。这一点,对后来哈佛的走向至关重要。

第四个历史节点是1810年。从1810年开始,到1933年结束,在这123年的历史当中,所有哈佛校长均属于一神论派(Unitarians)。所谓一神论者,即认为上帝为一人,而非三位一体者。一神论派一般被认为是自由主义者(liberals)。他们接管哈佛后,不仅领导哈佛完全走向世俗,也使美国高校向着世俗化方向快步迈进。从此,高校中开始有了一些社团组织,人们也开始利用兴起的印刷媒体而对各种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公开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1846年,路易斯·阿加西(Louis Agassiz)开始在哈佛和纽约同时开设自然史的讲座。其研究方法是理想主义的,把美国人视为是神圣的大自然的参与者,有能力理解智性的存在(intellectual existences)。他对科学的观察与人的直觉的认识,进一步拓展了哈佛的世俗化进程。

第五个历史节点是从1830到1870年的40年,这是哈佛私有化的一个过程。那时的哈佛更加发达了,当年在哈佛监管机构中的那些教派组织人员以及公职人员,逐步由来自波士顿地区的上层实业家与专业社团中的人员来担任,哈佛更多地接受私人捐助,也开始走上精英化的发展道路。

在这段时间内,哈佛在经济上的突飞猛进在美国高校中独树一帜,无人可以匹敌。据史料记载,到1850年的时候,哈佛总资产已经是耶鲁的三倍。从那时起,人们已经开始因为哈佛良好的社会声誉而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哈佛来读书,并以此为傲。

第六个历史节点是1869年到1909年,即哈佛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艾略特(Charles Eliot)执掌哈佛期间。他把基督教从哈佛的课程设置中剔除出去,代之以学生的自我指导(self-direction)。从本质上说,虽然艾略特是美国高等教育世俗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人物,但其动力并非是世俗化本身,而是其深受超验主义一神论教的影响。在此期间,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等人的学说强调人的尊严与人性的价值、个人探究真理的权利与能力等。

正是在艾略特校长治校期间,哈佛作为一所更加开明和民主大学的声誉,已经远超普林斯顿或者耶鲁了。在1870年,哈佛有了第一位非裔美国人的毕业生。7年之后,美国高等法院的第一位犹太裔大法官,也从哈佛法学院毕业。这些都是当时其他的美国高校做不到的。

第七个历史节点是20世纪初。在这个时间段内,哈佛的国际声誉日渐高扬,其捐助基金增长更加迅速,优秀的教授也越来越多,学生对哈佛也更加地趋之若鹜,人数激增。有趣的是,在1920年代,一位耶鲁的毕业生哈克尼斯(Edward Harkness)因为未被母校重视,从而将1200百万美元捐献给了哈佛,从而帮助哈佛像牛津大学那样建立了寄宿制度。在此之后,耶鲁才开始重视这位毕业生,也接受了他的资助,同样建立了相应的制度。

第八个历史节点是在柯南(James Bryant Conant)任校长的20年间,即1933-1953年。柯南校长重振了哈佛的学术创新精神,也再次确立了哈佛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声誉。柯南将高等教育视为青年才俊成长的机遇,因此竭力招募有志的青年学子到哈佛来学习。1943年,柯南做出了一项重大的决定,即哈佛的本科生教育应该着重通识教育。两年之后,哈佛为此所发布的通识教育的相关报告,成为20世纪美国高等教育历史上最富影响力的宣言。

由以上八个历史节点,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哈佛由宗教而步入世俗的发展简史。到今天为止,哈佛鼓励学生批评性地介入现实生活中除了宗教之外的方方面面。有人甚至为此而感到痛心疾首。也有文章称,这是一种短视行为,妨害了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也与哈佛追求真理的宗旨不相一致。但这样说,其实并不准确,现在的哈佛只是不再受单一的宗教的影响罢了,而在校内以及有关课程中,其宗教特色是多元并存的,几乎看得到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

在查阅哈佛历史资料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哈佛从一开始就对学生所设定的高标准和对学生学术水准的严要求。无论是1642年的“哈佛规则”,还是1700年的“哈佛学院法则”,都指向了高标准的学术水准。那时的学生不仅需要牢记在后来比如19世纪都难以想象的宗教规则,而且要能够阅读拉丁文原文的旧约与新约,并能够富有逻辑的解决其中的问题,才能获得学士学位。这也许是为什么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上,也要有学生放声朗诵拉丁文的传统吧。

由此管窥,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哈佛所以有今天,绝非因为她有着将近400年的历史,而是因为其一以贯之的高水平严要求,才有了今日的世界声誉。

哈佛与清华 篇4

專家導讀: 東吳大學教授、談判名家劉必榮導讀

公司對內對外衝突迭起,如何突破困局,找尋最佳的談判的籌碼!

一個公司就是一個團隊,對內有團隊成員之間的種種差異與衝突,一個成功的經理人應該如何管理與協調這種種差異與衝突,讓團隊不僅有效運作,同時成功地保有競爭優勢?對外,公司要面對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絡,每段關係的形成與各種狀況的發生,都需要公司有優秀的談判能力加以因應解決。

本書集結了《哈佛商業評論》裡有關衝突解決和建立談判能力的經典文章,能有效地適用各種情境,幫助您釐清思緒、突破困局。

..............................(以下摘錄自《談判與解決衝突(哈佛商業評論精選第四套)》精采內容)

《談判與解決衝突》導讀

談判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當大家各有立場、利益相衝突的時候,除非你不在乎雙方的關係,否則透過談判與協商去調和利益,在衝突中尋求妥協,往往是時間、金錢、與社會成本最少的解決方式。

中文所講的「談判」,其實涵蓋了滿多東西:包括兩個人的「討價還價」(bargaining,有些人把這個字譯為「議價」,這我不太同意。因為「議價」通常只適用於買賣,但bargaining的標的物卻不只是買賣,還包括其他像「放假幾天」啦,「功課什麼時候交」啦等,所有可以討價還價的東西)、「共同解決問題」(problem-solving)、以及多人、多議題的「解決爭端」(dispute settlement),都可以泛稱為談判。

所以不只作業務的要談判,作採購的要談判,作主管的,在面對人事糾紛、勞資衝突時,也一樣頇要具備談判的技巧。因此談判就又可以分成三大類型:一是「個人對個人」

(interpersonal)的談判;二是「團體對團體」(inter-group);三是「團體內部」(intra-group)的談判。前面兩種,都屬於「對外談判」,後面第三種則屬於「對內談判」。

對內談判和對外談判最大的差別,在於它是「封閉型」的,不能換人的。對外談判時如果談不了,我們可以換個對象談,對內談判則無法換對象。一個公司的工會跟資方談不攏,他總不能換到另外一家公司去運作吧?因為是封閉型的,所以談判者所能使用的戰術也受到制約。有些招數你跟別人可以用,但用在公司內部就不行了。為什麼?因為太兇了,用了撕破臉,以後怎麼見面?由於對內談判還得顧到談完之後雙方關係的維繫,所以在什麼時候該升高對方期待,什麼時候該降低對方期待,需要有更精緻的操作。這裡又牽涉到許多管理的概念,以及經理人心態上的自我校正。

哈佛這本《談判與解決衝突》的文集,就涵蓋了「對內談判」與「對外談判」兩個面向,為

經理人在觀念與戰術上提供了許多建議,值得細細品味。在對內談判部分,它稱之為「解決衝突」,全書就是從解決衝突開始談起。

第一章「差異管理」,有系統地介紹了經理人在面對團隊產生不同意見時,從「避免差異」到「豐富的問題解決之道」五種處理差異的方法。

經理人面對衝突時第一個處理方法是「避免差異」:特意去找跟自己同質性高的人一起工作(這樣才叫團隊),或將兩個水火不容的人分在兩個不同的單位,免得他們動不動就劍拔弩張。這是一種防患於未然的作法,通常在差異還沒發生,或剛剛發生,還可以控制的階段。不過作者並不贊成這種消極的作法,因為這將斲傷了團體的創造力:當大家的想法都一樣的時候,大家就都不願意費心思去想問題了,於是這個團體就固步自封,只會原地踏步了。

如果各種歧見在無法避免的情況下冒出來了,經理人還可以選擇對不同的意見(或老闆眼裡「搗蛋的意見」)予以壓制。不過作者提醒我們,如果選擇這種途徑,必頇注意「隱性的議程」(hidden agenda)的問題:很多人對爭議中的問題之所以有特定看法,都是因為另一個沒有說出來的原因所致。這個原因可能跟檯面上的衝突沒有關係,但如果硬是壓抑著不讓人家講出來,你就永遠找不到問題的癥結所在。這種現象在中國社會尤其常見,不能等閒視之。

第三個途徑則是把「差異」引爆,變成「衝突」,讓它發出來,逼著大家去正視這個問題。所以我們在畫衝突圖形的時候,認為它應該是個「陡坡」,一下子升高。

「引爆」本就是談判常用的方式,不引爆無法讓大家停下腳步,誠實面對眼前問題的嚴重性,這對大家都有教育的效果。但是引爆必頇注意時機,以及引爆的分寸。稍有不當,可能會燒到雙方關係的基礎。時機是所有解決衝突的關鍵。什麼時候介入,什麼時候引爆,每一個時間點,都考驗著經理人的智慧。智慧是沒辦法教的,只能靠讀者在閱讀這一部份時細細品味。

不過作者最提倡的,還是「共同解決問題」(problem-solving)的途徑。如果我們用光譜作一分析架構,為各種解決歧見的途徑作一定位,光譜左邊是「討價還價」,是一方贏一方輸的,則「共同解決問題」就落點在光譜的右邊,是雙贏的。

現在問題是,怎麼把衝突從光譜的左邊,一步一步拉到右邊來?衝突被引爆以後,不會一下子就化解的(所以我們在前面畫衝突曲線圖時,將往下走的曲線畫成緩坡,慢慢下降),作者因此在「解決問題」之前,多加了一個「讓差異具有創造性」(making differences creative)的階段,然後把傳統的「解決問題」稱為「豐富的解決問題之道」(enriched problem solving),這樣就多了一個導引衝突的方法。

透過「讓差異具有創造性」的前置緩衝,衝突各造的情緒得以宣洩。挫折也好,憎恨也好,敵意也好,在這裡先化掉一些,然後發展出對衝突的正面態度,逐步進入解決。

但在這裡我們發現,經理人擔負了相當重的責任。他像一個導航員,在衝突的驚濤駭浪之間,把自己的團隊導引到解決衝突的正確方向。他必頇克制自己主觀的情緒與好惡,有足夠的耐性,還能有自己的視野。這當然不容易,所以更值得每個經理人時時警惕。

順著這個邏輯就進入第二章。第二章「潰散的團隊」,介紹美國一家公司經營團隊的問題。作者非常鮮活地描述了這個團隊內部的各種衝突。但真正值得看的,是那一章後面管理專家所開的「處方」。

解決團隊內部的衝突,要有「心法」也要有「作法」。一位管理顧問表示,文中那個工作團體在「感情」及「過去經驗」上耗費太多時間,他們互相支持與幫助,把「相互保護的感情」放在過高的位子,大家都忙著討好彼此,忙著建立共識,結果什麼事都成不了。所以經理人在心態上一定要調整:「真正好的團隊並不需要討好彼此,而是把事情完成。」這句話相當讓人深省。

除了上面的心法之外,經理人還要有作法。作法包括必頇給團隊一個願景,以及透過訓練去培養團隊的默契。所有的協調與默契,都必頇透過訓練去養成。不要小看大家一起上課這一回事,那正是培養團隊的最好機會。我們常聽人家說:「訓練很貴,但不訓練更貴。」就是這個道理。

不過這裡我想補充一點:訓練也有不同的層次。有一次我到一家公司去上談判課,總經理在課前閒聊時就跟我抱怨,說他們公司的各個經理,在管理各自內部的時候非常在行,但是幾個經理在一起的時候,他們的協調能力就很差。「簡單說,他們都會自轉,但就是不會圍著我公轉,」他說。可見所謂團隊建立,需要在許多層次同樣進行才行。

如果這些訓練都沒辦法解決衝突,那就要用更積極的方法了,這就是第三章「解決團體衝突」的重點。這其實是在教經理人怎麼作和事佬。要作第三者介入解決衝突是有方法的,過去我們常講誰誰誰是「魯仲連」,誰誰誰又是來作「公親」的,但要作魯仲連或作公親,所憑藉的都不只是熱心或誠心,還要講求方法。不然就算是主管,挾帶許多資源,無頭蒼蠅一樣介入屬下衝突,也都只會愈幫愈忙。

作者在本章中介紹了兩個解決團體衝突的途徑,一個是「中間人途徑」(interpersonal facilitator approach),由一個中間人,去「促成」雙方間的溝通,協助爭議各方找出共同的立場。另一個是「介面衝突解決策略」(interface conflict-solving approach),讓衝突雙方直接面對面協調,第三者不參與討論內容,只擔任衝突解決計畫進行過程的指導者。這兩種方法都有啟發性,但必頇看不同場合,配合不同條件去運用。這種解決衝突的途徑,可以用在總公司和分公司之間的衝突,也可以用在勞資談判之上。

唯一我覺得可能有問題的是,這裡的第三者位階一定要高。作者也指出,若非如此,衝突當事人(或衝突單位的主管)位階比中間者要高,他可能會對那個中間人不屑一顧。但是位階高的主管,又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花時間去讀書學習的,這怎麼辦?怎麼才能讓高階主管學會這一章裡面所講的解決衝突的技巧?這是許多辦訓練的人最感到痛苦的地方:該學的人沒時間學,有時間學的人又輪不到他用。也許以後吧,等終身學習逐漸成為風氣以後,也許這種現象會有所改善。

第四章開始就進入對外談判了。第四章的主題是「與惹不起的客戶談判」,這其實就是如何「以

弱對強」,是每個人都很感興趣的題目。文中幾個觀念我覺得特別有用,必頇點出來相互提醒。

跟「惹不起的客戶」談判時,最重要是心理上「不懼敵」。所以作者提醒業務員,不要對客戶投入太多的感情,那樣只會一味讓步妥協,而無法凸顯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同時對客戶情緒化的勒索絕不退讓。談判者可以撤回、暫緩、搪塞、閃避、傾聽,但就是不能吵架。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態度溫和,立場堅定」。

在解題方案方面,作者提出要多思考一下研發、規格、送貨、和付款安排等每一個點,看看有沒有其他選項。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談判基本動作:「切割法」解題。價格也許爭不到,但在其他方面,像規格、付款方式等方面,去挽回一點利益,少輸為贏。

當然這些作法都是說起來比較容易。作者教導談判者開價要高,然後慢慢讓步,我在上談判課時也經常教學員要「開高走低」,後來發現碰到那些覺得自己很弱的談判者,要叫他開高,他還真不敢開,怕萬一破局了怎麼辦?其實換的角度想,只有「開高」,才能凸顯後面讓步時的「上道」。

通常我們會教弱者要開高,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開高了之後,才能點出弱者的需要。弱勢談判者一定要自己說出來他需要什麼,否則沒人會費心思去理解他。

第二,開高了之後,才有讓步的空間。只要強勢者有任何善意,弱勢者就可以讓步,表示自己是懂得回報的人,而且很上道。不過弱者在開高的時候,也不能真以為自己能要得到他所開出來的要求。如果開高就能得高,他就是強者,不是弱者了。所以弱者開高之後還要學會見好就收。開高要勇氣,見好就收則需要智慧。

第五章「讓談判成為公司能力」的層次就比較高了。第四章是假設你是業務,第五章則把你拉高到總經理,從更高的戰略高度去思考談判的問題。愈來愈多跡象顯示,談判已經變成公司每個同仁都必頇具有的基本能力。如果大家都曉得怎麼談判,或者都曉得如何傳遞談判經驗,則對內可以在公司發生衝突時,減少許多內耗的能量;對外,則可以透過公司內部的知識管理,讓同仁分享談判經驗,在談判桌上亮出耀人的佳績。

我覺得這章最給人啟發的,是建立公司談判能力的「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讓大家,而不是少數幾個人,都有機會發展出這樣的談判能力。另一個就是改變對談判者的評估方式,不要只看重價格與費用。這點相當重要。想想,我們一天到晚教導談判者,不要只在價格上打轉,除了價格,你其實還有很多東西可以爭取。太專注價格,只會束縛判者的想想力與創造力,最後就算價格爭取到了,但在別的項目輸了,算總帳時還是不划算的。

但是學員(不管採購還是業務)卻經常回答我們:「可是我們老闆就是以價格作為評估我們表現的唯一標準,怎麼辦?」也就是說,你在談判課上教了半天,抵不上老闆的一句話,所有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又一下子不見了。唯一的解套方式,就是老闆改變評估的標準,這樣才能一下子把學員的創造力釋放出來。所有作老闆的人,在讀到這一章時,都應該在這一點上對

自己作一些提醒。

第六章諮詢顧問與客戶的衝突,在適用面上比較窄。如果你是顧問公司,或如果你是公關公司,這章就對你很有用。而且如果你的客戶是外國公司的話,這裡所展現的西方思維與西方社會解決衝突的方式,就蠻值得參考。如果你不是從事相關行業,或你的客戶是其他第三世界國家,不是英美,則在細節上的參考價值就比較小,但是還是有東西值得我們學,那就是說服。「兩個都自以為對這件事很懂的人在一起,該怎麼去說服對方?」這其實是個很有趣的問題。讀這章的方法,是把不相干的,或運用不到的技術面剔掉,然後從裡面去找它的說服技巧與觀念啟發,一樣也非常有用。後面兩章也是一樣。

第七、八兩章,介紹的是ADR(解決爭議的替代方案,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的觀念與作法。這牽涉到不同國家的法律制度問題,我們沒辦法全盤移植,但仍然有兩個東西可以學。

第一個是是衝突如何從興訟的邊緣轉回來。

通常解決衝突有三個方法,一是「力」(power),上街頭,或用其他類似強迫或威逼的方式對決;二是「理」(rights),到法院去衡情論理,捍衛自己的權利;三是「利」(interests),透過談判與協商,爭取自己與對方的最大利益。在一般的情況下,「力」「理」「利」三端,「利」的成本最少,「理」次之,「力」所付出的代價最大。所以談判者都想在遇到衝突時,能把對方從上街頭與上法院的邊緣,拉到談判桌上。這就是ADR想要達成的目的。這涉及了制度的設計、涉及了透過教育所推廣的觀念,也涉及了談判與說服的技巧。我們拷貝不了歐美的制度,但是可以咀嚼它的觀念,學習它的技巧。

第二就是學跟美國客戶打交道的方法。

加入WTO之後,我們跟國際接觸的機會日多,更需要對西方的思維與解決衝突的方法多所瞭解,這樣才能以最少的成本,爭取到最大的利益。我覺得讀任何書都是一樣,應該用「折射」的讀書法,一方面學習書中的精華,一方面問自己:為什麼作者是這樣教我們的?比如說,這本哈佛大學的書是這樣教的,但如果這是東京大學出版的書呢?它也會講同樣的內容嗎?或者即便同樣內容,每一個部分的比重也會一樣嗎?如果不同,它反映出美日在觀念上怎麼樣的差異?只有這樣時時反問自己,我們才有可能在書中獲得最大的收穫。

由於這本書是論文集,所以只有「點」沒有「面」。但只要抓得住這幾個點,細細咀嚼之後,你會發現裡面所帶的觀念都很有啟發性,值得一讀。

哈佛与清华 篇5

北大与清华

传统中国人的精髓,除已溶入我们血液中的那些与生俱来的东西,很多只有在象北大这样少数一些地方,还活着。清华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他所爆发出来的活力,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是可以寄予希望的所在。

很多人生平的第一次骄傲感,是从戴上北大或清华的校徽开始的。这种骄傲感使这两所学校的毕业生往往在几十年沧桑之后,依然自称“北大人”或“清华人”--以缅怀那个留住他们黄金岁月的地方。

但是北大人和清华人之间,却从来多少有些互相看不大起。

清华人挺起坚实的胸脯说:在两校无数次的对抗赛中,你们赢过几回?北大人则斜倚着门框以唇相讥:你们连跑步都喊着号子,没有比你们更乏味的人了。

这是北大人文主义和清华科学精神的对话,也是追求自由和遵守纪律的对话,更是传统之花与今日之果的对话。我们从中明晰地看到中国人的两副面孔、两种精神。诚然,他们都是巨人。

在弹吉他唱歌的日子里,北大图书馆草坪的夏夜是最令人难忘的。但往往是清华来的吉他手最终坐在了草坪的中央,因为他们技高一筹。北大学生弹琴在于娱乐和表达,清华人则更在乎技法而于此道痛下功夫。

有一次,一个北大女生去清华的舞会跳舞,一个清华男生请了她。正跳着,那男生突然说:“我记得你来过。” 然后准确无误地回忆起那是几月几号,她穿了什么衣服,跳过什么曲子。这女生惊呆了,以至以为他有什么居心,一曲终了就飞逃而去。这故事在北大是作为笑话流传的:看看你们清华人,高达6:1的男女比例失调竟使得你对我们的女孩记性好到这般地步。

尽管有些纯朴的清华学生甚至到毕业时都还没有尝到过恋爱的滋味,但很多“我们的女孩子”还是被清华男生的执着专一打动了芳心。她们造了未名湖畔才子情调的反,在清华人那里找到了更实在的感觉。我们班上第一个结婚生子的女生,就是嫁给了一个清华人。他们今天正在新大陆上过着或甜或苦的日子。而我们班上的许多男生,至今还处于“光荣孤立”的状态,经常啸聚于通宵的饮酒或牌局中。

这两所大学的情形,颇类似于英国剑桥和牛津。剑桥在两校间著名的传统划船比赛中几乎很少占到上风,但他们依然可以嘲笑牛津的绅士们:你们懂得什么叫浪漫吗?“你们有未名湖吗?”北大人常以此耻笑清华的书呆子们,但这也正是清华人看不起北大才子的理由:未名湖有什么了不起?除了能淹死诗人还能干什么?这种争吵持续了几十年,并且还将由新一代北大人和清华人持续下去,因为他们都对两校彼此间截然不同的传统和精神充满信心。

虽然是北大人而不是清华人最早喊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但整整一个世纪以来,北大人身上却似乎一直保持着中国原生传统的一些特质。换句话说,北大人由于对酒和女生不能忘怀的情调,而使他们的生活更接近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就连他们无数次试图干预社会生活的行动,其特征似乎更象大学生请愿和“公车上书”精神的延续。这种文人士大夫气,从每天扶杖徐行于未名湖畔的老先生们的背影中就一目了然了。在年轻学子倾慕的目光里,他们本身就是生活和爱的化身。以至一位校园歌手仅用一句就唱出了全部的意境:“有漂亮的女生,白发的先生……”

与北大流淌的文人气相反,清华则以其理工科学院的特点,把现代文明追求精确重实干的精神表露无余。这无疑是一群最具朝气的人。每次我走进清华的大门,都会感到仿佛

他的每一个毛孔里都在向外弥漫着精力和斗志。与北大人悠闲甚至显懒散的脚步不同,清华人更象一张拉满的弓,他们步伐更迅速,眼神更坚定,表情更肃穆。

在清华园里,你会最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天降大任于斯人”。北大以其人文精神,很自然称为首都以至全国各高校的精神领袖。几乎在每一个需要学生们挺身而出的历史时刻,各高校都会首先把目光投向北大:你们打算怎么办?清华则显得默默无闻得多。明确的纪律感和使命感赋予了清华人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品质,即使在最躁动的日子里,仍有不少清华学生可以踏踏实实地把自习上到熄灯,然后上床倒头便睡。这在北大是不可想象的。那些游离于焦点之外的人,至少会成为同伴嘲笑的对象。以北大传统中著名的宽容,这种现象是很奇怪的。清华人更接近一个自我中心者,在学生时代社会参与意识相对淡漠。不用督导,他们知道目前他们应该多读书而少去分心劳神。他们更象一些苦修者,他们清楚他们还缺乏干预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手段,他们在有意识地为将来的一飞冲天积蓄力量。这种不近人情的沉默使他们变成一些“怪人”,可谁若是因此轻视或嘲笑他们将大错特错。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这群学理工的人,后来成为更优秀的管理者和行政者,并且有望升迁到更高的决策层。而北大人,则在短暂地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后,更多地是以布衣的身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终了一生。

从更大的时间跨度上审视,清华人会轻而易举地成为社会的主流。北大人作为一个批评者而不是建设者,则永远带着异端式的怀疑的目光。是北大人天生的抗拒做官吗?不是。是过早的爆发使他们在走到青春的顶点之前就耗尽了心灵的动能,甚至未老先衰。这是北大人至死不悟的悲剧,而他们却往往更愿意将其归结于社会的不公和人们的偏见。

由过早地入世到过早地退隐,北大人往往意识不到道家的精神是如何地渗入了他们的灵魂。来自未名湖的吟唱使他们更醉心于体味某种轻愁薄怨的情调,然后纵情于诗酒之间。而清华人在科学与自律的外表下则更接近于真正的儒家。他们从来不是机会主义者,他们会选择在最适当的时机做全力一搏。读书时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入世精神。设想若他们象北大人一样,在读书室就时刻准备着拍案而起,那么他们未来的身影则很可能与潦倒的教书匠或卑微的科员形象重合。那时,他们可能会在酒后大骂清华害人不浅。而北大人虽以这种普遍不得志的处境,却对自己的母校无怨无悔,甚至以其为终生精神的圣地和灵魂的归宿,北大实在有其独特的迷人之处。

北大这种魅力的核心,就是告诉她的孩子们:你是一个人!你要独立行走于天地之间。这也许注定了你苦难的命运,但你应该以此为傲。因为你是众生的俯瞰者,虽然不是救世主。北大人是以傲气著名的,以至于不屑于在世俗中为了某一目的而呼朋引类。清华人则不然,他们似乎天然具有群体合作的精神。读书时,他们常常以这种精神在体育馆对抗中把北大的散兵游勇打得落花流水;走上社会后,他们也是以这种精神互相提携,一荣共荣。在这个意义上,北大象雅典,而清华则象斯巴达。我常想,中国今后的历史,很可能是清华人来写,北大则永远会以一种精神漫游者的形象被归入另类。他们的上者成为寂寞的先知,中者成为不为人理解的狷士,下者成为潦倒的流浪汉。清华人,则上者成为坚定的领袖,中者成为稳健的官吏,下者成为可以信赖的士兵。当然,清华人更多的会成为成功的学者和工程师,以上不过是一种不太恰当的比喻。

北大的历史比清华的更长些,但北大人从来没有学会经纶世务,从来没有养成更深的城府。若以一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作比,则北大是青年,清华是中年。青年人的敏锐中往往会有盲动和偏执的成分,有走上歧途之忧;中年人的务实往往会流于刻板,有只顾眼前而陷入僵化之虑。

只有北大精神与清华精神的结合,才更接近于完善。

当北大人徘徊于未名湖的时候,当清华人鼓着腮帮子奔向球场的时候,我们看见了中国人的两副面孔:追求娴静的心灵和追求刻苦的劳作。这两种特质是如此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过去甚至未来,以致我愿意把这两者共存的关系用孔子的一句话来作比喻:“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我们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不同在于:西方人在精神上都已太理性太科学化了,以致连他们自己都有一种走进了死胡同的困惑。所以北大源于中国传统的这种风范和魅力,也许要在将来,人们才能认识到其价值和影响,甚至要高于她曾经首倡的一些最明确无误的精神和教义。

传统中国人的精髓,除了已溶入我们血液中的那些与生俱来的东西,很多已渐渐死在图书馆和博物馆里了,只有在象北大这样少数的一些地方,还活着。这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清华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他没有沉甸甸的过去,所以他无忧无虑地轻装上阵。他所爆发出来的活力,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是可以寄予希望的所在。

清华——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篇6

走过那在考研路上辛勤耕耘的六个月后,我实现了我儿时的一个梦想——终于可以踏上美丽的清华大学校园了。曾几何时,我就立下了要考清华的誓言,然而天公不作美,高考中我失利了,被拒之于我的梦想大门之外。我心痛着,我哭喊着,没有人能够理解我当时的感受。进入大学后,我开始变得无精打采,变得无所事事,变得不再有所追求,尽管平时的课业成绩还算可以。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大三下学期,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爸爸妈妈和我谈起了我小时候的理想,我那根久未跳动的音弦刹那间被激发呢。我决定在考研的路上搏一搏,不为别的,只为了圆那个曾丢失的梦想。

做完这个艰难的决定后,我放弃了本校的推研机会,开始加入了漫漫的考研大军中。复习是枯燥的,乏味的,尤其是要坚持那样长的时间,但是为了理想而奋斗的这个过程让我体验到了生活的真谛。天道酬勤,当我因自己的努力坚持到最后并取得最终胜利时,我要感谢在考研征途中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于是,我写下这些心计,以其给那些正准备前行的学弟学妹们一份经验,抑或是一些鼓励。

一、明确目标,调整心态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大学毕业后,准备找一份无线电方面工作。于是,她的父亲建议她去见见当时美国无线电公司总裁。这位总裁很热情的接待了她,当问及你想在这里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时,她答道:“随便。”马上,这位总裁严肃的说道:“我们这里没有叫随便的工作,成功的道路是由许多明确的目标铺成的。”的确,如果目标都不明确,怎么知道向哪个方向努力呢?所以,一旦决定考研,就必须首先定下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这就需要你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的实力,多向考过研的人询问一些基本情况。有了明确的方向,复习起来才有动力,才不会左右摇摆不定。

复习备考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活儿,期间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这从某种程度上就将影响自己的情绪,尤其是那些不愉快的事。因而调整好心态显得非常重要。考研与其说是智力的竞赛,还不如说是一场心态与毅力的较量。纵观那些考研成功的人,并不是智力超常的人,而是不为事态所左右的人,是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

二、制定学习计划

有了目标之后,就要为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一个好的计划相当于成功了一大半,而制定计划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即强化弱科不松强科的方针。当时,我是这样做的: 早上7:00~8:00复习政治,8:00~12:00复习数学(数学是安排在上午考试的,有些人喜欢把数学安排在下午,这样考试的时候反而不适应),下午2:00~5:30复习英语,晚上6:30~9:30复习专业课,9:40~11:30复习政治。数学和英语一定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而且每天都要坚持。另外,时间段不易划分的太细,一般来说以2~3个小时为一个时间段比较好。有些人用一个小时复习数学,一个小时复习英语,可能在数学还没有进入状态就又复习英语,这种效果我个人觉得不是很好。

三、参考资料

众所周知,市面上的资料很多,而且良莠不齐。你不可能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把所有的资料都做完,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参考资料就成为成功的关键。对公共课而言,我用了下面的一些资料。(Ⅰ)政治:复习时我用的是岳华亭编写的辅导讲义,它上面的考点分得很详细,而且附带送的一本关于毛泽东的部分著作的参考书也很有用(很多人也反应高教司出的那本书很好)。第一轮复习完后,用的是任汝芬编写的模拟题,个人感觉良好,考研时还碰到了几个原题。当然后来也买了几本黑博士的书,发现作用不是很大。(Ⅱ)英语:第一轮复习知识考点时用的是朱泰祺编写的讲义,阅读用的是石春祯的220篇,感觉都还不错(吴有麟的100篇很多人反应也很良好,不过高级篇可能难度比较大)。索玉柱编写的听力教材很不错,上面的发音很纯真和地道。模拟题我用的是毕金献的,出的题很好,不过需要提醒一点的是题目很难,有点打击人,做之前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朱泰祺编写的模拟题据说要简单些,可以给人以信心,有时间的话建议都做做)(Ⅲ)数学:大家普遍公认比较好的是陈文登的数学复习指南,归纳的很有条理,这本书我做过三遍。冲刺阶段做模拟题时用的是李永乐的经典400题,题目有一点难度,但出的相当好。最后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各门公共课的历年考试试卷一定要仔细分析,而且至少要动手做2遍。

对于专业课,透明度就不如公共课,考外校的人可能要吃的亏,但只要你复习全面,也可以取得很好的分数。首先你必须把它提供的专业参考书认真而全面的复习几遍,课后的习题要做。而且最好弄到最近几年的考试试卷,认真的研究出题者的思路,这可以给自己提供一个复习重点。试卷可以到相关院系购买,也可以通过一些考研网站购买。如果你认识报考学校的一些同学,可以叫他弄相关专业课的讲义。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不在参考书之列的内容就不会考,所以最好多看几个版本的教材。总之,对于专业课的复习一定要全面。

四、信息收集

考研并不像高考一样,善于收集信息的人可能就占有更多的优势,这些信息通常包括:报考院系的招生比例,就业情况,导师的情况及招收人数等。你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来获取:1登陆他们的网站,这种方式得到的信息是最基本的,包括招收人数、参考书目和导师的基本介绍等;2写信给你所喜欢的领域的导师,通过他了解到一些信息,包括他今年招收几个人,考试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等;3登陆一些考研论坛,从那里获悉往年的招生比例,竞争情况和同路人的复习情况等;④从师兄师姐那里了解导师的具体情况,包括导师的为人,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等;⑤从你所在学校的老师那里了解你所报考学校的导师的情况,必要的时候他还可以推荐你。

五、其他方面

考研的时候最好找一个研伴,这样两个人可以互相监督,互相鼓励,而且做不出的题目可以互相讨论。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研伴,从他身上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乐观。

平常要坚持锻炼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一点当你经历考研时会体会得更加深切。一个好的身体不仅让你复习功课时精力旺盛,而且能够让你积极乐观的面对考研中遇到的烦心事。

最后不得不说一下辅导班的事。有这样一句话,不上辅导班很后悔,上了辅导班后也很后悔。

那究竟上不上呢?我觉得如果你哪一课比较差的话,可以上一下,毕竟心理上得到了安慰。政治的冲刺班可以考虑上一个,还是可以获得很多信息的。如果报考院系开专业课辅导班的话,最好上一下,这样可以把专业课的重点梳理一遍。

祝所有考研的学弟学妹们都能取得最好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送给你们一句话:“Never say die!”(永不绝望)

天宇:陈斌,清华大学材料系

材料专业就业前景

哈佛大学捐赠基金的运作与启示 篇7

[关键词] 哈佛大学 捐赠基金 运作模式

哈佛大学建于1636年,是一所私立、非营利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在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综合性排名中,从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一位。目前,该校院系机构包括文理学院、10个研究生与职业教育学院、拉德克利夫高级进修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及各种研究院所和完备的图书馆系统。1974年,哈佛正式成立了哈佛管理公司(Harvard Management Company,HMC),专门管理学校的捐赠收入。HMC 的理念是“尽全力提升捐赠收入的购买力,从而为学校各部门的运转提供稳定而长久的财力之源”。随着捐赠基金的日益壮大,HMC 在哈佛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5年的学校年度财政报告中就这样写到:“在哈佛,捐赠收入为学校完成教学、科研使命提供长久支持”。

在近10年中,哈佛捐赠基金在美国诸多高校中保持在前三名以内,到2005年底,哈佛总资产达555亿美元,其中259亿美元为捐赠基金。并且21年来哈佛捐赠基金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为13.4%,在美国诸多高校中位居前列。庞大的捐赠基金及其成功的运作为哈佛大学的卓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持:2005财政年度用于学校运作的基金收入占年度财政总支出的31%,在学费收入、科研收入、捐赠基金收入三大主要收入来源中所占比例最高。

一、捐赠的渠道及校内分配情况

个人、校友、企业、社会团体等对私立大学捐赠是美国长期形成的传统。哈佛大学也不例外,从1638年接受约翰·哈佛(John Harvard)的第一笔捐赠至今,来自个人、校友、企业及社会团体源源不断的捐赠为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持。

哈佛大学2005财政年度接收的捐赠总金额为6.39亿美元,投入捐赠基金用于基金运作的金额为2.857亿美元,其中各院系接受捐赠金额占总金额的90.16%,其他接收到捐赠的部门还包括其他学术部门、服务部门及中心管理部门,三者总和在全校年度所接收的新增捐赠基金中约占9.84%。

二、捐赠基金运作模式研究

1. 哈佛基金的管理模式及投资收益情况分析

(1)哈佛基金的管理模式

在哈佛,由校长、校董会及学校监督委员会来全权负责学校的所有财政事务,校长任命的五位副校长中有一位管理学校财务,负责监督整个学校的财务运行;而董事会和监督委员会下设秘书和司库,由司库来掌管哈佛管理公司,并且哈佛董事会由七个成员组成,他们对哈佛的财务和日常事务进行管理。成立于1974年的哈佛管理公司是完全附属于哈佛大学的一个金融管理法人机构,主要对哈佛的捐赠基金、养老金资产、营运资本及递延账户进行具体管理和运作。由大学校长和哈佛学院的成员任命的一个董事会来管理哈佛管理公司,该董事会由四个各司其职的成员组成,包括同时兼作公司主席的大学司库、大学校长、主管学校财政的副校长及哈佛管理公司的CEO。这些董事均为具有丰富经验的精通资产投资管理的专业人士,其主要职责是制订投资策略、确立风险参数、寻求具有显著收效的新的投资意向、监督公司履行职责的情况及补偿项目的运行情况。

(2)哈佛基金的投资收益情况

哈佛管理公司自1974年成立,21年来以其骄人的管理运作业绩闻名于世,从成立之初只运作当时哈佛14亿美元捐赠基金的1/3~2/3,到今天运作314亿美元的大公司,总的年平均回报率为13.14%,特别是2003、2004财政年度年投资回报率高达21.1%和19.2%。

2. 哈佛基金的主要投资类别

哈佛基金的投资包括低风险低回报率投资类、高风险高回报率投资类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投资类三类。它们由10 800个独立的基金组成,其投资收益分别用于提供给学生的奖学金;进行图书馆、博物馆及其他场馆的维护;为教学和科研活动及学校其他各种相关活动提供经费。其投资类别如下:投资的第一大类包括国内投资(占总基金的18.2%)、国外投资(占总基金的13.1%)、形成市场投资(占总基金的6%)、私人投资(占总基金的8%),四项总和占总基金的45.3%;投资的第二大类投资总计占总基金的38.4%,主要包括投资完全回报基金(占总基金的13.1%)、高回报有价投资证券(占总基金的6.2%)、日用品投资(占总基金的12.5%)、房地产投资(占总基金的6.6%);其余占总基金16.3%的投资额为第三类,包括国内公债(占总基金的8.2%)、国外公债(占总基金的4.1%)、债券兑现投资(占总基金的1.4%)等。

3. 基金投资的风险管理

为了获得对上述基金的长期投资回报,在投资管理的过程中哈佛管理公司往往面临各种投资风险,通常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清偿风险及运作风险。

市场风险源于利润率、外汇交易率、资产净值、商品价格及其他受市场影响的因素的变动,并且受投资与主要清偿形式之间相互关联风险的影响,哈佛管理公司主要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由于价格在一定可能范围内的市场变动所引起的潜在收益和损失的多少来衡量市场风险的大小。

信用风险则指的是由于交易伙伴的商业失利而没有能力按合同约定履约所造成的损失带来的风险。哈佛管理公司通过建立严格的信用政策、确立规范的集中限制和正式批准程序以及及时公布基金运作情况接受外界监督等方式应对信用风险。

清偿风险是由于捐赠人没有能力按约给付基金所造成的损失,哈佛管理公司聘用专门的清偿管理人来监督捐赠基金的清偿情况,从而降低清偿风险确保捐赠基金高效率地发挥财政作用。

运作风险是指在基金的管理运作过程中由于不适当的和失败的内部程序或系统操作、员工工作失误及其他外部不可抗力所造成损失的风险,通常这类风险比较容易避免,哈佛管理公司通过明确易出现操作风险的具体部门和环节、提升员工管理实践能力、强化监督及优化内部管理程序和系统等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

哈佛管理公司董事会下设的分支委员会和高级经理具体负责基金投资风险管理的各项事务,如制订管理目标和政策、鉴别和量化各项风险及运用各种风险管理技巧,从而保障哈佛基金整体的良性运作。分支委员会下设六大机构:包括法人管理委员会(the Corporate Governance)、提名委员会(Nominations Committee )、资金筹措委员会(the Finance Committee)、评估委员会(the Valuation Committee)、税收执行委员会(the Compliance Committee )及补偿委员会(the Compensation Committee),各机构在具体运作上既相互协调又分工明确,以期通过明确管理政策和程序、细化各部门职责、构建强大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评价、分析工具以及规范各部门协调管理章程和独立运作的原则,降低基金运作风险、提升哈佛基金运作效率以更好地服务于哈佛大学完成教学、科研及服务社会的使命。

4. 基金运作特点

(1)募集捐赠的原则

尽管捐赠收入对于哈佛大学更好地履行其教学、科研及服务社会的使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并且长期以来大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募集捐赠和进行捐赠基金的管理,但在接受捐赠时无论数量大小一律按原则行事,即接受的任何一笔捐赠不能影响甚至威胁到大学的自主权,如若违背这一原则,数量再大的捐赠学校也将予以回绝。此外,在捐赠进入大学之初就对其进行严格分类,一般分为Gift和Grant两大类,两者在捐赠人的权利、义务、捐赠的投向、所投项目的评估及成本核算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从而提高捐赠收入的管理使用效率。

(2)基金运作收入分配的特点

在哈佛,捐赠基金的管理运作与基金运作收入在大学内部的使用是完全分离的,由哈佛管理公司全权负责基金的管理运作,而基金运作收入在校内的使用投向则主要取决于基金最初入校时捐赠人的捐赠意愿和捐赠的分类。哈佛大学的全部捐赠基金在哈佛的各个学校、院系、科研机构、场馆及管理部门的分配呈现出很不均衡的特点,各学校院系及其他科研机构拥有捐赠基金的80%以上,并且各个学校院系科研机构内部拥有的捐赠基金份额也不均衡。一般建立早、学生数量多或社会影响较大的部门,如文理学院、医学院和商学院所获捐赠多,所占捐赠基金份额就大,那么在捐赠基金运作的收入分配上,各个部门所分得用于运作的资金与各自拥有的基金呈正相关,所占捐赠基金份额大的部门捐赠基金运作收入所占比例也高。

捐赠的分类对于基金运作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影响之一是如果属于Gift类具体到捐赠的投向主要取决于捐赠人的意愿,捐赠人甚至可以决定要资助的某个具体的科研项目或者是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等,使用方向非常明确;影响之二是属于Gift类的捐赠人无论捐赠投向何处均不参与收益分配,而Grant类在收益分配方面除非有特殊说明,一般与所投向部门是对等的。

(3)基金投资决策特点

首先,哈佛大学在捐赠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具有明显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特点,每个财政年度新接受的捐赠和捐赠基金的运作收入并非一次性地全部用作大学各部门运转消费,而是有计划、按比例地消费和再投资,以保证捐赠基金为哈佛大学的发展提供持续、稳定、长久的财力支持。以2005财政年度为例:2005财政年度新接受捐赠为6.390亿美元,而用于当年财政支出的为1.878亿美元,仅占年度接收捐赠总金额的29.38%,其余用于捐赠基金2.857亿美元占44.71%,其他基金的投资为1.656亿美元占25.91%;2005财政年度捐赠基金运作收入为32.657亿美元,用于当年财政支出的为8.547亿美元,仅占基金运作年度总收入的26.17%。

其次,哈佛基金在投资类别上进行分类投资以均衡利益和风险,以期最小风险下的最大利润,以保证捐赠资金稳定的购买力。

三、启示及建议

1. 成立专门的募捐机构,拓宽高校资金筹措渠道

成立专门的募捐机构,有利于拓宽我国高校资金筹措渠道改变资金来源普遍单一的现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到高校中来。目前在我国高校中真正意义上广泛开展募捐活动的募捐机构很少,多数募捐机构仅局限于处理找上门的捐赠,或者是干脆就没有募捐机构,这大大减少了学校的捐赠收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社会团体、慈善组织有能力提供大笔捐赠,建立募捐机构,积极开展募捐活动吸引这些社会资本到高校中来不仅可能而且符合国际惯例;特别是当前我国多数高校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建立募捐机构、积极开展募捐活动更为迫切和必要。

2. 建立专业基金管理机构,提高基金的管理、使用效率

建立专业基金管理机构提高基金管理、使用效率不仅体现对捐赠人的尊重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效度。一方面,接受的捐赠资金如果没有及时使用、没有专业机构进行有效的管理还可能受通货膨胀、价格等市场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购买力,损害学校的利益并且违背捐赠人的初衷;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捐赠资金的管理权、使用权由一个机构同时行使的现象,也带来很多问题。诚然,在我国现行的社会制度和高校管理体制下,专业的基金管理机构与高校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以及具体怎么样进行操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商榷。

3. 加强捐赠立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基金持续发展、运作模式,加速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步伐

目前,我国涉及捐赠的法律、法规包括《公益事业捐赠法》(1999年6月28日国家主席令第19号发布)、《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令137号发布)、《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年2月国务院令400号)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39号)等。现有的涉及捐赠的法律在对捐赠行为的规范上较为笼统、难于操作,而相关的较为具体的各项条例、政策尚未上升到法律的层面,难以起到应有的激励、约束和规范作用;另外,现有的相关法律条文尚不完善,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如遗产税的征收问题、能否直接向非营利的学校捐赠的问题、税收的优惠幅度问题等。这些因素均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捐赠收入及捐赠基金的良性运作。因此,加强捐赠立法、完善有关捐赠的法律、法规是我国高校成功拓展捐赠收入渠道的前提和保障。

加强捐赠立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基金持续发展、运作模式,有利于增强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性,降低对政府拨款和学费的依赖,加速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步伐。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难免受到波动,如果学校的经费来源单一,太过于依赖政府,势必会影响到学校的健康发展。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大学意识到这一点,纷纷把学校的捐赠基金的持续发展和运作作为重中之重,捐赠基金运作收入在学校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哈佛大学1994财政年度捐赠基金的运作收入在大学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为21%,10年后的2005财政年度这个数字上升为31%。强大的捐赠基金,提高了大学运作收入的稳定性,有利于实施长期的学术计划,营造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

参考资料

1 http://ed.sjtu.edu.cn/ranking.htm

2 http://vpf-web.harvard.edu/annualfinancial/,16

3 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7169& type=1003

4 http://vpf-web.harvard.edu/annualfinancial/,4

5 http://www.post.harvard.edu/pgo/

6 http://www.thecrimson.harvard.edu/article.aspx?ref=495855

7 http://www.hno.harvard.edu/guide/finance/index.html

8 http://vpf-web.harvard.edu/annualfinancial/,28

9 http://vpf-web.harvard.edu/annualfinancial/,27

10 http://vpf-web.harvard.edu/osr/funding/fund_gr_tree.shtm

11 http://vpf-web.harvard.edu/annualfinancial/,50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上一篇:如何做好农村文化工作下一篇:餐饮整改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