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推荐9篇)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 篇1

一、课题研究的名称: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

二、提出课题研究的原因

1.立足于客观差异:众所周知,在生源素质水平上普遍存在参差不齐的学校,面对学生水平差异、能力差异和素质差异,如果教师希望做好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2.着眼于个性张扬:实施分层教学实际上是来自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呼唤。优层学生希望个性得到张扬,低、中层学生希望学有所获。我们不能总是习惯于埋怨低、中层学生不肯学,其实他们本来也有同样的求知欲望,大多因为我们的教学方式不妥,使得他们失去了获取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便导致严重的知识缺漏和思维受阻,以至于不会学、不能学、不愿学的恶性循环。

3.服务于课程改革: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之际,形成面向全体、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思想上要首先到位,而且在行为上也必须到位,否则就不能与时俱进。扎扎实实地搞好分层教学的研究无疑对落实新课标有着不可低估的助推作用。

4.效力于学校发展:作为一费制的公办学校,无时不面临着学校能否可持续性发展甚至是生源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生源的数量,二是,生源的质量。而争取生源数量、质量的前提,就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

1、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倡导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个性的发展,倡导体验与参与的教学模式。依据因材施教和可接受性原则,进行分层次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全面地解决了“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两难状况,客观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需求,从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最优的发展。

2、符合本校生源实际

由于我校同时招收城乡学生,生源混杂,学生人数较多,学困生占的比例较大,尤其自初二以来,学生间掌握运用英语能力的差距逐渐拉开,“两极分化”的现象日渐突出。同样一个问题,同样的作业量已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需要。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使优生更优,学困生也能尽快达到新课标要求,在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分层教学,必将有益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使所有的学生均能结合自己的实际,人尽其材。分层教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通过分层设置问题,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评价,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自己各自的任务,既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上课积极参与,又杜绝了学生抄袭作业,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上进心,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潜力发挥到最佳的水平。

分层教学采用层次角色转换,促使优等学生戒骄戒躁,不断奋发向上。对时常被老师“忽略”的中等生,经常运用“赏识法”,鼓励他们选择“高一级作业或高一级要求”,一旦达到目标,及时加以表扬,适时进行角色转换。对于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或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提出较低标准要求,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成绩。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克服学习困难奠定基础。

分层教学的前提是分层,即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层次划分,定时进行层次角色转换。这既极大地满足了部分学生的荣誉感,又可以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愉快地学习。层次角色转换这种激励模式对中、下学生来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能推动他们奋发学习。

五、课题研究的时间与过程:

1、研究时间:(2004.9——2005.11)

2、研究过程: 主要工作:(1)、资料文献的准备、信息收集,调查论证;(2)、研制课题研究方案,确立课题目标和课题内容;(3)、课题组人员的物色与确定,完成个案研究;(4)、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第一阶段(2004、9——2004、11)调查和了解,理论学习阶段。主要工作有:

(1)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科研知识培训与自主学习相关文献的学习;(2)各个案根据研究目标、内容制定出实施计划;

(3)对学生进行实施分层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情况,形成调查报告,拟出对策。◆第二阶段(2004、11——2005、6)主要工作有:

(1)学生分层个案分析,课内分层实施汇报;

(2)个别班级分层对照,回顾总结研究内容、过程、方法,形成阶段性成果;(3)学生对分层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总结阶段(2005、7——2005、11)思考、总结,形成研究成果。主要工作有:

(1)对分层教学全过程进行回顾思考,全面总结,提炼完善;(2)分析、反馈、总结提高并撰写研究报告;(3)研究成果汇总,进行成果鉴定及推广研究。

六、课题组的组织与分工: 课题组的组织与分工

姓名

课题内分工 工作单位

职务或职称

如何分层、实施

中教二级

分层前后数据对照

中教一级

理论依据、成效调查

中学高级

资料收集、案例分析

中教二级

监控、课题指导

中教一级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1、层次划分

开学初根据对学生初一、二年级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150 分试卷)进行层次安排。如: 130 分以上为A层,90 — 130 分为 B 层,90 分以下为 C 层,具体要根据各班学生实际成绩妥善分层,大体我按照 “两头尖,稳中间” 的原则把 B 层学生控制在全班人数的 50 ﹪,A、C 层学生各 25 ﹪。之后,召开学生及家长座谈会,指出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意义、方法,让学生和家长明确自己及其子女的学习现状,以取得他们最大限度的理解与支持。

2、制定表格

表格分成四部分:学生分组、形成性评价(背书登记、上课反馈、作业完成及听写)、终结性评价(期中、期末考试)及备注。(附表如下)英语分层教学一览表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层 次

姓 名

背书登记

上课反馈

作业完成及听写(优、良、尚可、欠佳)期中 成绩

期末成绩

L.1 L.2 L.3

W.1 W.2 „

W.1 W.2 „

★A 方盛

正正正„

B 周宁 徐苏渝

C 曾川

★.............................................备注:a)A层学生负责督促、检查、指导本组人员背书、听写及统计,A层学生此项任务则由教师进行。

b)上课反馈、作业完成、听写情况检查由学生自己登记,每星期统计一次,全班相互监督。

c)A层学生要带好B、C层学生。相互合作、相互探究,共同进步,学期末评选最佳小组若干组。

d)B、C层学生出色完成本层所定目标可升为高一层次,相反A、B层学生不能完成所定目标要降至B、C层,每学期作相应地调整。

3、教学任务及要求

在英语教学中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学生为本。备课时从两方面着手,即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在备课时充分考虑A、B、C层学生的不同需要,尽量使A、B层学生吃得饱,C层学生有事可做。

a)、值日生报告:

“Duty talk”采用按座位轮流进行,形式多种多样,可即兴表演、独白、对话,也可介绍或针对某人、某事进行评论。值日生可一人讲英语也可邀请本组人员共同参与。A层学生要求能熟练、准确运用语言、语法,运用最近所上内容,通过搜集网络信息,就身边事情进行说的练习。B层学生可适当降低要求,C层学生能就所上内容进行照本运用就可。b)、合作、探究、运用

合作、探究、运用是一堂课的主要环节,常常体现在学生间的讨论之中,新授后就某一话题或所给任务进行分组讨论,可使学生加深对“Topic”、“Task”的理解及运用,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形成。同时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各层学生之间也起到了“扶、拉、帮”的作用。A层学生要求在出示情境时就能表演,B层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进行,如对话型课文通过呈现“Key words”或把它设计成补全对话形式,这样B层学生看着所给提示也能熟练表演,“跳一跳,摘到桃”。而C层学生表演则可围绕书本进行。

c)、作业分配

作业分配采用按需分配形式。如:作业本作业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专门为C层学生设计的,是直接运用知识的练习和基础练习。各层学生都要完成,选做题是为了解决A、B层学生“吃不饱”这一实际情况而配置的。它“源于教材,略高于教材”,其综合、探索性问题的难度高于必做题,适合B、A层学生使用。选做题除A层学生必须完成外,B、C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做。除作业本外,还有抄写本、听写本、作文本、单元测试几种形式的作业。抄写本我不批改由学生自己任意抄,每天一页,这叫“英语自留地”。C层学生大都围绕新课标必须掌握的内容,B、A层学生扩大容量,A层学生由教师签名并写下检查日期,B、C层学生由本组A层学生检查签名。听写每天都要进行,由A层学生轮流负责组织,A层学生要求百分之百正确(包括音标、词性、词义),B层学生要求百分之八十正确,C层学生写对一半就算合格,未能达到要求要补听。

单元测试、作文本各层学生所做题型、所写内容及数量随层次不同而不同。部编阅读教材要求也不同,C层学生只需明白文章及每段的“Main idea”,B层学生要求完成文章后题目,而A层学生应在B层学生基础上能就文章进行简单复述,发表自己的见解。d)、教学评价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C层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层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

八、课题研究的成效

1、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课前准备:值日生报告设立,每个学生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两个多月轮一次),课前他们做好充分准备,请教老师、搜集网络信息,有些学生甚至还向高年级学生请教,都想在讲台前“表现自己”一番。

课内在上“be going to”句型时,我出示卡片“tomorrow”引出“be going to”句型先让学生探究,然后围绕“What are you going to do?”此话题,A层学生会用“be going to”句型叙述他们的打算,B层学生看到动作表演,会用“be going to”句型进行问、答练习,而C层学生通过板书词组也会进行运用,各层学生都能 积极参与。之后,出示活动任务

(一):Task①,“Making a project”,“May Day is coming soon,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during the holiday?”让学生完成表格。(附表如下): Date

What to do

Where to go

How to go

Who to go with

Why to go

May 1

May 2

May 3

May 4

May 5

活动任务

(二),根据上表完成如下任务: C层学生,Task①,Ask and answer:“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during May Day?”(where/when/who/how/why)B层学生,Task②,Tell your friend about how to spend your holiday.(at least 5—7 sentences).A层学生,Task③,Making a survey,and give a report about how somebody is going to spend May Day.Name

How is he/she going to spend May Day?

我先让学生进行四人一组的讨论,因为排座位时我就有意安排每四人中有一人是A层学生,这样通过“Discussing”后,确保使得B、C层学生能在A层学生帮助下排除语言障碍,各层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所定任务。最后让他们汇报表演,每当他们表演生动、逼真时,全班同学给以热烈的掌声,气氛高涨,学生们不知不觉在玩、乐中巩固所学知识。多种形式有机地结合,使得各层学生有事可做,分别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相互竞争激烈,合作探究成风

在分层教学一览表中的学生背书情况、上课的举手反馈、作业完成及听写情况直接影响到每小组学期末的最佳小组评选,课后A层学生对B、C层学生,B层学生对C层学生督促、指导已形成风气,同时C层学生向B、A层学生,B层学生向A层学生也会主动请教,他们群策群力、相互合作、主动探索。小组荣誉感的加强在课堂教学中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在找朋友表演时,他们大都和本组人员有机配合,每节课我都要设计形式丰富多彩的“Competition”或“Interview”活动。如参照CCTV—3知识竞赛栏目,设计“李咏队”和“王小丫队”的比赛、针对某一话题开展正、反双方的辩论赛,或针对某一任务假设某一学生来自“CCTV”、“ZJTV”„进行采访。通过比赛、采访统计哪小组学生所得红旗最多,他们竞争激烈,小组间合作、探究成风。有时也设计男、女生之间,A、B、C层学生之间的比赛。

3、依托课外口语环境,知识运用课外延伸

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校园内我充分借助学校良好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好校园内所张贴的小小英语牌“Keep quiet ”、“Loving environment, loving lives”„,积极营造良好的英语口语氛围,鼓励学生用英语出黑板报、开展英语征文、演讲等比赛。课后我还要求他们多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大胆走出教室,于是校园内出现了口语交际的“小小英语角”。他们常会用学过的英语进行“借物、介绍、购物、问候„„”,如每次学生碰见我和其他老师都会习惯地说“Hello, Miss/Mr Mao/Chen„”或在进办公室前会用“May I come in, please?”等交际性功能用语。还会用英语谈论“the war in Iraq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至于“Sorry ”、“Thank you”、“ Please”...更是嘴边挂。课外口语环境的创设也为课堂教学中的值日生报告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附:分层教学试行前后,学生学习英语兴趣问卷情况调查表及成绩对照表)

学生学习英语兴趣问卷情况调查表(119名学生)表1 2004年下学期期末(试行前)

感兴趣

比较感兴趣

不感兴趣

30% 40% 30%

2005年上学期期末(试行后)

感兴趣 比较感兴趣

不感兴趣

62% 30% 8%

2004年下学期,期末成绩对照表(试行前,150分试卷)表2 班级

人数

优秀率

合格率

平均分

二(1)

49.52%

91.72%

127.35

二(2)

47.78%

90.65% 123.48

二(3)

56.46% 96.71%

135.69

二(4)

55.93% 95.75% 134.23

2005年上学期,期末成绩对照表(试行后,150分试卷)表3 班级(原初二)

人数

优秀率

合格率

平均分

三(1)

试行

59.87% 98.62%

136.12

三(2)

试行

57.63% 97.61% 133.37

三(3)

50.43% 93.55%

127.97

三(4)

48.79%

91.48%

125.83

九、课题研究的思考

1、分层教学要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潜能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而分层教学的实施,更要促进全体同学主动学习的思想意识,努力使全体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相应层次的学习,特别要注意A、B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使他们在学习上变得更加努力、积极,上课能积极举手,下课也能问很多问题,课后能全面独立完成作业,在C层学生中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由此可见,分层教学的实施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激能的,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师生紧密配合,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内驱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2、分层教学,要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分层教学的基本策略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自主、合作学习,挖掘其内在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发展提高。为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层次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或引导学生自认目标,然后分层教学或分层自学,合作研讨,共同进步,在课堂教学上,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每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特别是B、C层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点拨、启发、延伸,把一把把适合学生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的大门,去开发知识的宝藏,去享受获得知识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毛景焕“谈针对学生个性差异的班内分组分层次教学的优化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9期

2、M.威廉斯、R.L.伯登著〈〈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刘学惠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4、刘玲玲“对学生小组活动的几点思考”,〈〈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二期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 篇2

子曰“温故而知新”。学习需要及时巩固消化。数学作业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延伸, 也是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然而, 学生数学作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特别是在我们这样基础很薄弱的学校, 学生作业低效甚至无效、老师批改却疲惫不堪的现象尤为严重。为此, 笔者在2009届接手的初三 (3) (7) 两个班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1%的学生能独立、认真完成作业, 31%的学生抄袭作业;在碰到较难的作业时, 66%的学生选择放弃或抄袭。而传统的数学作业都是统一题目, 很少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得优生吃不饱, 学困生吃不了, 中等生吃不好, 更不利于学生通过作业来提高和巩固自己的学习。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 或好或差, 或对或错, 这样根本不能调动全体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 本人进行了作业分层研究。

二、理论依据

(1)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2)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 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 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帮助造成的。”

作业分层, 实际上就是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把作业的功能分层落实, 让学生在他们已有认知的基础上, 独立完成适合自身层次的作业, 减轻学习压力, 获得成功的体验, 取得进步和提高。

三、作业分层的实施

1. 学生分层

(1) 分层的意义: (1)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力所能及的作业可做, 品尝成功的喜悦; (2) 减少基础薄弱的学生无效作业时间, 有更多时间来夯实基础; (3) 让基础好的学生减少低效作业时间, 让学习潜能有一个充分发挥的空间, 获取更大的成就感。

(2) 分层标准:A层代表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自觉性强;B层是学习成绩一般, 学习兴趣不稳定;C层是学习成绩较差, 学习兴趣不浓, 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最后在学生自我评价、自愿报名的基础上, 教师适当调整, 确定分层。分层结果如下:A层15人, B层39人, C层41人。

2. 作业分层

(1) 作业所要反映的教学目标分层: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差异, 制定数学教学的分层目标。 (1) 基本目标:全体学生可以掌握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的教学内容, 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A、B、C三层次的学生都需要掌握。 (2) 中层目标: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提高性的教学内容。即C层次学生可以不掌握全面;A、B层次学生必须掌握。 (3) 发展目标:少数学生可以掌握的复杂分析和综合运用的教学内容, 侧重于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以及创造性学习, 此目标A层次的学生应掌握。

(2) 作业内容分层。 (1) “模仿性作业”, 这类作业一般是课堂学的概念、法则、定理等知识的直接应用, 学生通过复习回顾教材有关内容而找到答案, 因而是简单的层次。 (2) “理解性作业”, 这类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 能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再加工”。 (3) “探究性作业”, 这类作业一般要求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能进行“深加工”, 有很好的综合能力, 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后, 设计了下面的作业: (1) 不解方程, 判定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x2-2x-1=0;x2-2x+3=0;x2-4x+4=0。 (2) 如果关于x的方程x2-x+k=0 (为常数)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求k的取值范围。 (3)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 (2k+1) x+2-k2=0有实数根, 求k的取值范围。 (4) 求证:不论m取何值,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 (m+1) x-m-3=0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要求:A层次同学要完成全部题;B层次同学要完成 (1) (2) (3) 题;C层次同学只要完成 (1) (2) 两题。

3. 分层对象的动态管理

(1) 组员调整:经过半学期的实验, 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期中考试实验班和其他班比较, 成绩已有明显进步, 很多同学很受鼓舞。考试之后, 调整了分组情况, A组20人, B组50人, C组25人。这种动态调整每半学期进行一次, 由于学生的不断进步, A、B层次的学生不断增多, C层次的学生不断减少。

(2) 组间互动:如A组的同学和B组突出的三名同学一对一辅导C组的同学, 并把C层次的作业检查也交给A层的小组长, 减少教师的负担;同时让组长每天针对C层次同学作业中的错误出一个相应的题练习巩固。A组同学完全不做C组同学的作业, 鼓励B组同学做A组的作业;教师加大对B、C组同学的关心和辅导,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的信心。

4. 作业批改分层次

对于A组的学生, 主要是指导学习方法, 并鼓励学生, 沟通情感。对于B组学生, 批注的同时, 利用课后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订正, 并有针对性的给予辅导。对于C组则采取有错不批改, 自主订正的方法。老师发现作业中的错误, 只作记号, 不作批改发回学生, 由学生自行订正。这样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作业本上的不及格与红叉的数量, 有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 并使学生在订正过程中重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巩固基础知识。另外, 对于B、C层的学生, 允许他们的作业中留有空白, 但限定时间 (一天或两天) 补充完整。这样做是留给他们一定的向同学、老师请教和纠错时间, 避免为完成任务而乱抄一通。

四、所取得的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1. 各层次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的时间大大提高

通过作业分层, 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哪些题适合自己做, 某一题自己应该要解决到哪一步、可以尝试解决到哪一步、暂时还没有必要去踏到哪个高度, 目标清晰了, 针对性也就强了, 无效劳动也少了, 也可在茫然的题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2.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很大提高

分层作业, 以给学生成功的回报来正向激励学生。对于C、B组同学的点滴进步及时激励, 鼓励他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A组学生, 既要保证在A组的地位, 又要做好B、C两组的“小老师”, 因而能努力奋进。这样, 每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了自信心, 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大大提高。

3. 数学成绩进步显著

本人所任教的两个班数学平均分、优分率、及格率大大提高, 低分率明显降低。初二期末考试, 两个班平均分低于级平均分5分, 处于全级最后。优分率8.4%, 及格率21.1%, 低分率44.2%;2009年中考, 两个班平均分高于级平均分6分, 排全级前列。优分率18.9%, 及格率51.1%, 低分率16.2%。

初中数学课后作业分层既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 较好地处理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 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又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 真正把学生从“满堂灌”“齐步走”“题海战”中解放出来, 减轻了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 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因而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转化学困生, 培养优生。同时, 使学生通过作业的学习, 不仅学会了知识, 更学会了交流、合作, 学会了互助、探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霍力岩.多元智能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 篇3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

基于高中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接受能力以及爱好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高中数学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全班相同教学模式时,这势必会导致“好的更好,差的会更差”,这就是所谓的学习“两级分化”,这极不利于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前途。而且传统的“一站式”教学法会使得接受能力强以及学习兴趣浓的学生也觉得“吃不饱”,教师在上课时,也不知所措,不知道课堂该如何进行预设。因此,这带来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笔者认为,这就需要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一改传统的“一站式”教学模式,该创新教学模式就是分层教学。本文攫取了高中数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分层教学应用于高中数学实际教学之中进行着重地阐述。

一、 分层教学概述

1.分层教学的含义

所谓分层教学,它首先是“分类分层教学”的简称,指的就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情感、智商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对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性的差异进行分析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三六九等”,因此我们不能对其进行“一站式”的教學,这样会导致“吃不饱,饿得慌”的结果。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分层教学,从而促进课堂的高效性。

2.分层教学的实际意义

根据如上关于分层教学的涵义的介绍可知,实施分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对于那些接受能力不够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低下以及个性很强的学生而言,教师若仍然采取传统的“一站式”教学的模式,那么这势必会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及创新,将很难提高课堂的时效性。基于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分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让所有学牛学有所得、促进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同时,实施分层教学能促使教师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二、实施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

基于如上关于分层教学的概述可以知道,实施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要积极地加强对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具体策略的探究。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层次化

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按照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对待数学的态度、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并对教材中关于培养学生的模式进行探究,再遵循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性格方面的特征,依据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的相关要求,对基本目标、中层目标以及发展目标三个方面的层次进行分层,可以将学生按照下、中、上按照4∶5∶1的层次分为a,b,c三个等级:a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个层次的学生只能在教师的谆谆教导之下对课本中出现的一些基础习题,基础公式进行训练,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运用能力。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本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既能达到a、b层的标准又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

2. 学生成绩评价及考核上的分层

在实际的高中教学之中,评价及考核环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它是对学生阶段性地学习情况的总结,同时也是数学教师教学实效性地真实反映。那么,在实际的考核之中,数学教师需要注意两点:既要做到以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参考依据,又要促使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从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又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分层评价与以往教学评价不同之处在于,后者以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衡量全班学生,较多地着眼于全班同学的相互比较:前者以对于各层次学生具有适应性、挑战性的不同标准来衡量各层次学生,更多地考察各层次学生达到本层目标及递进的情况。

综上所述可知,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对于促进高中数学课堂实效性地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应该积极地倡导此种教学模式及方法,在实际地实践过程中,我们要进行大胆地设想:(1)在实施数学层次教学法的过程中,一定要灵活地变通,也就是说经过分层之后,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其学习的主动性、成绩的提高等方面,及时地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调动;(2)将分层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综合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样更能体现出分层教学的“功效”;(3)尽量缩短各个层次学生学习成绩的差距,最终达到“无层次”之分的效果,这才是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彦军.也谈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2] 邵锋.浅析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3).

[3] 袁凤颖.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致富时代(下半月),2009(12).

[4] 顾志坚.浅谈通过差异教学优化高中数学策略研究[J].成功(教育版),2010(2).

[5] 朱俊.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3).

[6] 刘小平.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4).

作者简介: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 篇4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站在时代的前列,与时具进,学会用新的理念和创新思维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英语的教学中设计好任务,真正落实好任务型教学。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促进自己的发展,提升自己的素质,取得双赢的成果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任务创新思维

新课程改革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学生.任务型教学是符合创新教育的一种先进教育方法.要让任务型教学成为一种先进的工具,首先教师必须成为创新型教师.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新的教师.独特新颖是对创新型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独特新颖能使学生感到好奇,能够诱发出学生的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灵感,并能减少学生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新课程改革给英语教学带来新鲜的空气教学中“以教代学”,“以教代悟”现象将得到有效的遏止。学生以个性的凸现,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兴趣等参与教学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灵魂,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任务。

创新型教师的观念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任务型教学倡导一种自主,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要改变以前的讲解式教学法的模式.让学生自主参与,在相互的学习中学习.教师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导演者,监督者,指导者.又是任务的策划者.教师这一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相信学生是富有创造力的,通过教师的任务的设计,而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的确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新思维的内驱力。使学生具有创造力的完成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任务.例如在教What pizza would you like ? 这一单元时,就设计一个任务,让学生自配原料来制作“pizza”,让学生分组搜集生活中的食物名称,哪一组最多就获得胜利。通过合作方式来搜集食物名称的同时,不但复习了一些食物单词,而且相互又学习了新单词。并且学生兴趣很浓,比机械重复学习新单词

效果好得多。在此基础上又设计另一个任务,让他们用这些再来制作不同大小的、不同味道的“pizza”。让他们畅所欲言,交流各自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学会并掌握了目标语言。比单纯造句、学句型有显著的不同.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新的理论、新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一步一个脚印.要学会用一种发展着地眼光看问题.课程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意识。教师必然依照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心理特点,设计出新颖合理的任务,新教材是一种时代的产物,因此教师必须有一种时代意识。

教师所设计的任务一定要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要了解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因为孩子是生活在他们自己的时代.教材中的材料往往具有滞后性.例如在教“who’s your favorite singer/group?”这一话题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家搜集一些自己最喜爱的当代歌星的照片和他们的歌曲,在上课时让学生们来谈论各自喜欢的明星。也可让他们在课堂上唱明星的歌,让其他同学猜一猜歌星是谁,你是否喜欢,讲出简单理由。这样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掌握了这一话题的重要句型及其重要词汇。能够让学生学了以后,就马上可以运用,他们会觉得语言是活的,语言即生活,生活即语言,在运用中掌握语言。因此,任务设计也必须与时俱进,活用教材。紧跟时代发展,了解生活中一些流行的事物,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也是老师应具备的素质.只有了解学生生活的时代,才能将任务设计得新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灵活使用教材.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挖掘最有魅力的资源——课堂。使得教学过程具有新颖性,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对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从开始到结束精心设计。例如课的开头,可以是正常问候性方式,也可以用讨论的方式,还可以流行歌曲引入新课。对于课的结尾,今天可以以表演课文内容或自编对话形式结束,明天以布置课后任务结束,后天以动人的故事结束,让学生以期待的心理等待下节课的到来。总之,要不拘一格, 求新求变.除开头和结尾之外,在教学过程当中也要注意各任务之间的不同,处理好各任务之间的关系即处理好任务启、承、转、接的关系.要灵活运用具体任务具

体分析,让学生感觉一个任务的完成又是另一个任务的开始而且各种任务的完成方式又各不相同,要让学生感到课的新颖。因此,既要有模式又要突破模式,解放思想打破常规。例如在教学生字母时,可以让学生举例在教室或生活中与其相似的实物,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手或身体来表演字母的形状,也可以通过玩游戏来给字母大小写配对等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掌握每个字母的音和形,这种通过任务的完成比机械记忆更生动,更形象,更易于掌握。课堂的新颖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来体现的,因此在新课程的理论指导下,设计出的新任务一定要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让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分层作业的 篇5

初中英语分层作业的 布置与评价

在英语作业的布置中,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深入转换育人思想,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因材‛布置作业。完善开展分层作业教学的各项工作。

在布置和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到:

1、紧扣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特点,作业要具有多样性、挑战、2、注意作业布置和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在设计作业和评价作业的时候,要注意新颖性和趣味性,能引起学生的作业和参予的兴趣。

开展分层作业和评价时要注意到细节,‚贵在坚持‛,将分层布置和评价作业工作扎实开展下去。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英语分层作业 分层评价

初中英语分层作业的布置与评价

新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潜能。在英语教学中,作业是反馈课堂教学的形式之一,对作业的设计和优化,可以促进教学相长。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作业的布置和评价也只有面向学生的客观差异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促进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然而‚传统英语作业‛仅仅停留在‛对课堂强化的层面上,存在着众多的弊端,如:

1、教师布置作业时常常不自觉地陷入了‚题海战术‛模式,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2、作业内容仅限于英语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

3、作业形式单

一、机械、呆板,主要形式是:抄写、背课文、听写等;

4、注重作业程式规范统一,强调语言层面的死记硬背和机械操练。在评价学生作业的时候也往往‚一刀切‛,忽视了对人的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挫伤了部分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英语的热情,造成学生厌学的心理。

俯案深思,总结以往英语教学中的初步探索,在英语作业的布置中,有一些收获愿于大家分享:

一、继续深入转换育人思想;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因材‛布置作业。

当下的孩子已经呈现出了于以往学生截然不同的特点:

1、信息传播方式的变换改变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孩子们厌恶往日的繁文缛节和无用的官腔更加追求新颖、真实、及时、富有针对性的信息交流。

2、他们思想独立、不盲从,敢于创新、质疑,求真务实。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是英语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促使我们在作业设计时应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而‚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思想‛又促使我们对英语作业趋向‚真实‛任务的重要性,在认识上有了新的定位;‚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又帮我们打开了作业设计更为开阔的思路:新课程下的‚新型英语作业‛定位于课堂的‚深化‛,指的是:以任务为中心、以英语语言为载体,体现真实性、生活性、人文性,充分激发学生聪明才智与学习兴趣,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综合运用语言,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健康有效的发展。

这也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深化转变思想,充分地认识到: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业要成为每一个学生成长的生长点;作业的技术、方式、性质也应走向主体探究创造的自我建构式;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作业正好能运用现代教学论、课程论及其它先进教育技术手段,多样化、多层次地深化并构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作业布置中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尊重学生的不同需求与兴趣,要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客观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在作业的选择、层次的流动上要对学生做深入细致的心理指导,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明确自己的努力目标,真正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与积极性。

作业布置要讲究科学、适量适度,避免作业的随意性与重复性,提高作业的目的性和趣味性,作业旨在开发每一位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开创一个将英语应用于生活实际的广阔天地。它的设计应力求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促使学生灵活调用已有的自身所具备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通过不同的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能不断品尝创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更要求教师对作业的批改不能统一要求,要讲究策略、方法。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作业批改的活动中来,通过亲自参与批改作业,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预期目的。

二、完善开展分层作业教学

一)、划分学生类别,建立成绩档案

新课程提倡‚突出学生主题,尊重个体差异‛的基本理念,它指出,课程的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新知、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对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教师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摸清学生的知识结构,了解学生的学习潜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学生分类,建立他们的成绩档案,建立的依据可以是平时测试成绩,也可以根据平时课堂表现。同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1、要尽量缩短了解和建立档案的周期,2、这些档案属教师私人资料,不宜在学生当中公开。不过,学生的类别和成绩档案是立体滚动的,要根据发展因素及时调整。

二)、让学生在‚个性作业‛中展现自我的风采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相应层次的作业,以达到帮助他们建构知识的目的。因此,教师设计作业一定要有创新意识,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布置给学生以分层作业,也就是意味着:教师交给学生一个主题,对作业的形式、具体内容,教师不作任何刻板规定,由学生在做事情过程中根据内在要求、个性特点或小组共性来选择学习方法,创造性地完成,并能充分享受学习与发扬个性的乐趣。在个性作业中教师可提供主要句型或学生可能会用到的若干词汇,因为学生的水平差异,可由其自由选择ABC等级(即同一主题的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赋予作业以‚个性化‛的特征。

比如说,在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下教学中,涉及到职业这一话题,就可以设置这样几个梯层的作业:A、调查你周围朋友的父母所从事的职业,绘制表格并进行描述。B、设置场景并做出会话,来询问对方喜欢的职业及原因。C、绘画描述你父母的职业,写出不少于五个关键词。D、准备用简短的语句及动作态势语来描绘一种职业供其它学生猜测。这样就在几个方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乐于完成,从而达到很好的效果。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要求,分层辅导

教师在布置完作业任务并不是意味着教师的任务‚告一段落‛,要更细致入微的对学生的作业习作展开辅导,突出分层辅导意识,注重整体提高,并把这一指导思想贯穿到教学始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辅

导。一般遵循拔‚尖子‛、稳‚中间‛、扶‚尾巴‛的原则。对‚尖子‛类学生要注重鼓励、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探究精神,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并有所创新。对‚中间‛类学生要以整体要求为主,强化口语及书写要求。对有困难的学生要以帮为主,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带领他们摆脱学习困难,并在原有程度上加强学习,获得发展。教师在学生作业面前不是‚居高临下‛的批阅者,而是学生完成各自作业的合作者、资料提供者与参谋者,这是学生个性价值的关注与高扬。

四)、实施分层目标,分层评价

教师鼓励并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制定各自的目标,按计划达到目标。对‚尖子‛类学生主要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为主,坚持高标准高要求。对‚中间‛类学生主要以阶段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尾巴‛类学生要采用多鼓励、多表扬为主,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

更要定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比较分类评价,对凡是能完成短期目标任务的学生作出充分的肯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继而不断增加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三、开展英语分层作业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布置分层作业和评价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几下几点: 一)、紧扣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特点,作业要具有多样性、挑战性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作业设计要源于课堂教学中的各种任务,作业的目的是要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同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各不相同,因此,作业设计要在紧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富有多样性和挑战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稍高层次的作业,让他们都能‚升手‚可以够到,帮助他们在各自的能力基础上获得提高。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评价,能起到激励、触动的作用,既要客观公正,又要灵活艺术地评价。可以采用多样的批改方式:面批,互批,优秀作业展,小组评价都是不错的方式。二)、注意作业布置和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英语学习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英语作业设计一定要循序渐进,精选精练,不能一味地搞‚题海战术‛。一定要有科学性、有效性。结合中学生喜欢新颖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取材,并采取多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从作业中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得进步!三)、在设计作业和评价作业的时候,要注意新颖性和趣味性,能引起学生的作业和参予的兴趣。

要使学生把完成作业作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要,形成自觉的内在动力。要适合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有的学生擅于归纳总结,有的学生擅于演讲朗诵;有的学生好钻研语法,有的学生热衷写作。只要他们喜欢,教师就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放手让他们尽情地展示他们的个性和才能,无论是做作业还是批改、作业小结。只要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作业便灵活地成为了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科成绩,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也是有百益而无一害,它不是一种终结也可以是一种延续。

四)、学生对新型英语作业的期待与喜爱,而通过不断的实践与磨练,学生的能力也已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要一直坚持,要坚信:只有‚尊重差异,分层设计;深入实践,激励创造‛才能‚尝试探索,乐在其中‛。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只要我们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布置和批改作业的方式,设计有趣、活泼的作业,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感悟,作业就会成为家、校、生紧密联结的纽带,成为学生学习的加油站!

【参考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肖川 岳麓书社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 郑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 篇6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作文教学很长时间都处于无序无法的“两无”状态,是典型的“困难工程”。学生怕写,老师怕改。学生胡乱编造,满纸荒唐,老师心焦如焚却束手无策。不是有这样一个故事吗?在某校组织的一次较大型的测试中,作为语文教师的妈妈不巧评改到了自己女儿的作文,结果气得当场昏倒。原来,这位老师的女儿为了写自己承受了巨大的痛苦,竟然编造了自己的妈妈不幸暴病死亡的谎言。

这能不让人痛心吗?这只是孩子的过错吗?我们就不该好好反思反思吗?冷静想想,我们就不难发现:以往的作文教学,功利主义色彩太浓,过分依附书本,过分迷信间接经验,过分强调读写结合,过分追求“完美”,过分要求学生成人化,过分强调文体与模式等等。一副副镣铐,不仅仅仅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也严重用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于是就诞生了一个个荒唐的故事,一篇篇“假、大、空”的习作。

可喜的是,课程改革的春风一夜之间吹遍了大江南北。“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口号振聋发聩;“教是为了学”,“以学定教”、“以学论教”,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经验也是知识;实践产生能力,实践创造知识,实践产生智慧;创设情境,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加强书本实践和生活实践的联系,让孩子们体会到知识和生活紧密相联――新的理念猛烈地冲击着我们脑子中的顽疾;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更为我们点亮了智慧的火花。

我们不得不深深地思考:语文到底该教学生什么?怎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经过多方位、多层面的反思,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读书读报,查找资料,收集信息等良好习惯。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中斯基曾言:“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题材。生活永远是艺术的源泉,生活是流动的,有声有色的。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感悟人生,体验成败,从而产生创作的原动力。

我们应该把作文变得容易些。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就是因为他们觉得作文太难了,老师的要求太高了。我们总是“痴心不改“的追求”“尽善尽美”,坚持要求每位学生每篇作文都要做到“中心突出,主题积极、健康,内容具体,语言优美,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详略得当”。这显然是脱离实际的一厢情愿啊。

我们应该有系统有序列、分阶段进行训练,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帮助,多一些等待。

正好,新教材及时地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于是,我们便认真地开始了每一次“实践”的实践。

怎样才能设计并组织好实践活动呢?我觉得要分以下几步走――特别是刚开始时,一定要耐心做好引导工作。

(一)根据近期所学知识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征、动手能力选好实践活动的课题。

(二)根据性别、年龄、个性特点等将全班同学恰当搭配,以6―8人为一组,选派好组长。

(三)由学生推荐了3―5名学生代表与老师一起策划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形式及流程。提出总体要求,宣布活动主题,主要内容及可选形式等。定好主持人1―2名,评委5―7人,(四)各小组长根据本组实际,与小组成员协商并确定具体内容与形式。

(五)小组成员分领任务,积极行动。包括收集、整理资料、信息、制作道具、排练等,一般至少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

(六)安排展示课,一般需2课时(连堂),让学生尽情展示、体验、感悟。

(七)展示结束,评委公布小组评比情况,全班同学对各小组及个人进行公开点评,评出“最佳活动小组”和3―5名表现最突出的“实践活动标兵”。

(八)各小组交一份简单的活动总结。策划组将获奖小组及个人名单公布在班宣传栏里。

(九)乘热打铁,安排一节写作课,写一篇与活动有关的文章。

当然,要让学生写出优美的文字,除了努力设计、组织好每一次实践活动外,必要的写作技法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作文的评改也非常重要。

学生往往怕写作文,老师更头痛评改作文,工作强度大,繁琐不说,你花半个小时精批细改了一篇,学生拿到手上,随便看一下分数也就完了,只有个别学生偶尔会看看你的眉批和尾批。

为了让“评改”有成效,更为了让学生对写作文有兴趣,有信心,在新课标精神的启迪下,我开始大胆改革评改方法,变过去一贯制的“精批细改”为“多方交流,三管齐下”的新型评改方式。

“各方交流”是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等的交流,“三管齐下”是指将老师的评改与学生之间的互评互改和学生的自评自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具体操作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又分四步。

第一步:教师首先对全班作文做一次非常到位的精批细改,这是非常必要的。其一,这是对学生的尊重,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也让学生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他人;其二,用事实告诉学生老师对作文及评改的重视,以此来引起他们的重视;其三,这是为后面将要开展的互评互改与自评自改做示范――让学生了解评改的具体内容及方式方法。

第二步:挑选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在全班进行评改前后的比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到修改的重要与必要,真切体会“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让他们充分参与,并对有一点点闪光点的文章及作者或能发表自已见解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修改习惯。这一步之后,学生对怎样评改作文应该有了初步感受。

第三步:老师把经过老师精批细改了的每个学生的作文发到每个学生手上,并在课堂上引导他们对改前改后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且与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换阅读,交换意见,从而进一步感悟、体会、揣摩怎样的文章是好文章,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第二阶段。分小组互评互改。一般三个同学一个小组,三人一起逐篇读逐篇评改。然后推荐出写得好的或有特色的,评改得到位的文章在全班交流。这样做,既让学生学会了合作与交流,更能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进步。

在以上两种评改的基础上,再进入到第三阶段,即放手让学生自评自改。这样做便是引导学生用个人独特的语言去再现个人独特的思想。为了防止流于形式,要将自评自改安排在课堂上进行。第一步,要求用红笔评改;第二步,自荐当堂交流。交流时自己朗读自己的文章,并就修改前后做比较说明,其他同学也可发表意见,允许有分歧,鼓励争论。第三步,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大力表扬;第四步,课后将修改稿和眷抄好的文稿一同收上来,再进行整体或抽样检查。

此外,还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文章多读给家长听,并要求家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 篇7

一、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价值

第一,开展分层教学,有利于初中英语教学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初中英语阶段,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目标,并建立起英语学习的信心。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教师的关注,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实现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英语面向全体学生,考虑每一位学生的需求,分层教学的实施,恰好可以推动初中英语教学改革。

第二,开展分层教学,有利于满足学生个人成长需求。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倡分层教学,是因为分层教学活动的实施可以满足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因材施教思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落实。教师通过分层,可以给不同英语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提问不同的问题,安排不同的英语作业。分层教学活动的实施,能够让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

二、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反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与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除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不戴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如果教师毫无根据地将学生分出层次,不仅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会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降低。教师要结合英语教学目标,综合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与个人特点,将学生分成基础层、中等层与优秀层。学生的层次是动态化的,可以根据学生的进步与退步进行调整,给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在分层阅读中做好方法指导工作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初中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快速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方法的正确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比如在讲解《Visit my school》时,对于基础层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文章,将阅读学习作为词汇与语法学习的平台,在阅读学习中吸取更多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积累词汇,能够更好地提高基础层学生的英语水平。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阅读,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筛选特殊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与信息筛选能力。而对于优秀层的学生,他们的英语基础较为牢固,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开放提升。引导学生通读文章,联系上下文解决词汇上的难题,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三)在分层阅读中做好情感互动

情感互动,对于分层阅读教学推进十分重要。分层教学的实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拉小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差距。做好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让学生了解分层教学的目的与意义,有利于学生认可分层教学,并积极实现每一个短期学习目标。

比如在讲解《Let’s celebrate》时,教师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按照各自的阅读学习目标实施学习行为。在课堂的结束阶段,教师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增加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与英语学习内容互动。在互动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换英语学习经验,分享方法,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进步。

(四)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分层阅读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初中学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英语学习条件。利用网络实施分层英语阅读教学,能够扩展学生的思维,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去搜集不同类型的英语阅读文章,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接触新鲜英语词汇,能够促进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并自主提高。

比如在讲解《Detective stories》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利用网络平台寻找一个不同于课文的“Detective story”。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规定不同的阅读字数,像300,500,700,分别适合基础、中等与优秀层的学生。或者看一个与侦探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总结故事梗概。让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手段的丰富化,也有利于学生英语视野的扩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从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出发设计教学内容与活动,才能促进学生快速发展。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活动实施的重要载体。将分层教学落实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时候,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水平,能够促进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但如何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则成为了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重点分析了新课程下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这一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 篇8

关键词:数学实验;教学模式;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1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由此,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出现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需要。教学实践表明,数学实验教学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兴趣地、有信心地学习数学。

一、对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认识

数学实验是为了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或思维活动。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显得很有必要,数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两个侧面,可从某些方面让学生亲历“数学发明创造的过程”,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规律及本质产生过程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指导生活”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和运用数学的意识;有助于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的状态、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建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二、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模式

与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相同,数学实验不仅需要学生动手,更需要动脑。即通过对情境资料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推理,得出或深层次理解数学概念、规律及本质。根据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可以把数学实验教学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式:

1. 操作性数学实验教学模式

操作性数学实验教学是通过对一些工具、材料的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的教学活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由以下环节组成:(1)实物准备;(2)创设情境;(3)实验操作;(4)观察猜想;(5)归纳结论。常用于与几何图形相关知识、定理、公式的探求或验证。

操作性实验教学不是把数学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获得的,这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把学生推到思维的前沿,把课堂交给了学生,给学生参与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的思维活动中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这样既加强了数学交流,又培养了合作精神。

2. 思维性数学实验教学模式

思维性数学实验教学是指通过对数学对象的不同变化形态的展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思维方式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的教学活动。该教学模式由以下环节组成:(1)构建基本情境;(2)想象变化过程;(3)猜想规律;(4)检验结论。

3. 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模式

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是指借助于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功能和图形处理能力,模拟再现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的数学活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为教学活动提供并展示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抽象的数学思维提供了直观模型,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该教学模式包括以下环节:(1)创设问题情境;(2)实验探索;(3)提出猜想;(4)验证猜想;问题拓展。

三、对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1. 初中学生数学实验的能力较差

由于数学实验是个“年轻”的课题,以前的学习中很少涉及此类问题,现在要求让学生自己进行数学实验(教师指导下),学生往往表现出不知所措:第一是学生难以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案,实验的过程中也提不出问题,完成不了必要的归纳和总结;第二是学生基本技能不足或遭遇挫折后容易放弃等一系列现象。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并积极倡导数学实验,教学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操作实验,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设计、提问、猜想、操作、交流、评估的机会,创设问题情境,突出数学实验在能力培养上的载体功能。

2. 选择适当的内容开展数学实验教学

初中的数学知识是历史上经历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探索结果的汇编,显然不可能逐一让学生去体验、探索、发现。那么,应当依据什么标准筛选开展实验教学的内容呢?有调查显示函数、平面几何等是进行数学实验最多的内容。而大多数数学教师仅仅将数学实验用来“激发兴趣”和“客体感知”,而对“概念形成”“结论推理”和“复习巩固”进行实验的则微乎其微。但事实上,初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很大的障碍恰恰在于上述几个方面。因此,我们应当选择适当的内容开展数学实验教学。

3. 初中数学实验的“软硬件”跟不上

所谓“硬件”是指计算机(包括图形计算器)、测量工具等,由于长期以来没有数学实验的意识,计算机房只是供上计算机课使用,数学课中不能方便地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难以开展;就“软件”而言,就更加缺乏,教材中缺少实验的内容,教学杂志上关于数学实验的信息量也很少,教师又缺乏设计“数学实验”教学的经验。这就要求学校加大数学实验所需要的“软硬件”的投入,确保数学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 篇9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平磊

1、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B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2、课堂练习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编不同层次的练习,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通俗点就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三个层次。

3、作业分层

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C组做基础性作业;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题目;A组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批改上,对C层学生尽可能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集中的问题可利用放学后组织讲评,反复训练,真正掌握;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抽查、互改等处理。

如在“勾股定理” 第一课时后,分别设计了下面的作业:

①熟记勾股定理,并对照图形默写两遍。

②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的未知边。

③矩形的周长为34,长为12,求矩形的对角线长。

④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斜边上的高。

要求:A层次同学要完成全部题;

B层次同学要完成①、②、③题;,求△AOB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C层次同学只要完成①、②两题。

4、测试分层

测试是检验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们不可能用同一把“尺”去量尽世界上的万物,同样我们也不能用同样的要求、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在试题编制中,我们依据教学目标,把测试题可以分基础题和分层题,其中每份测试卷中基础题占80分,层次题各20分,可完成本层次题也可完成高一层次题,若完成高一层的测试,则该部分得分加倍。

如在考查“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时,设计:

A层次: B层次: C层次:

5、评价分层

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如对C层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唤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B层的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层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已。总之通过对作业评价,课堂学习评价,测试后评价等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积极因素,促进智商和情商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大面积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正如一位德国教育家所说:“教学的艺术不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 ;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在对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学生的心理个性得到良性发展,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分层教学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程度差的学生,因为学习目标定得较低,学习过程中又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帮助,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程度好的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了,对学习的要求也提高了,课堂上也“吃得饱”了。同时由于分层的不固定,学生分层可上可下,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勇向前”的可喜局面。

在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发觉到了诸多的不足,如:分层评价方面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不能实现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分层,虽然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课后辅导、作业等方面,我们注意到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但对考试的最终评价上没有太大的改变,老师的心目中还是主要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这种评价方式对C组的同学的自信心、学习兴趣打击较大,因为他们总是尝不到成功的喜悦,但是由于中考的压力,很难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评价方式。

上一篇:高级电工个人简历下一篇:星际医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