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与心得(推荐15篇)
第一步:跟准教材,养成预习习惯
每次上课前,我会让他去读一下物理课本。物理课本中有大量的依据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推论物理结论的课文,认真阅读后会发现,这些课文不仅能使他浅显地认识物理知识,也使他很好地组织出解答物理问题的论述语言。并且,物理课本中有一些引导学生去思考的小标题和小实验的课题,在空余时间去读一读,想一想,会使他的物理思维会得到扩展,对知识的理解会深化。
教材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前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后阅读
第二步:注重理解物理概念
在物理学习中,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有两方面,一是用物理用语表述问题和规范书写物理公式、解题格式的能力;二是物理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学生在学习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时,要使自己由“机械记忆”转为“意义记忆”,最终上升为“逻辑记忆”。因此,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各章节中物理概念的学习,要特别注重理解每一个物理概念,每一条物理规律。
第三步:善于提出问题,反向思考
对教材上的各种结论,不仅要善于从正面提出问题,还要善于反向思考。
在学习中一定要积极思维,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找出异同和联系,掌握知识的本质。
第四步:勤实验,会操作
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对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实验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动手做才能熟练掌握,才能找到操作技巧。
一、初中物理复习的三个环节
环节一:引入新课的复习。新课教学伊始,一般要引导学生复习有关旧知识。这是因为新旧知识之间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旧知识是理解新知识的基础,而新知识往往又是旧知识的扩展、深化。例如,讲“浮力”时,宜先复习“液态内部的压强”;讲“机械功”时,宜复习前面学过的简单机械等等。
经常结合新课复习旧知识,不仅可以强化旧知识,而且可以把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每节课的新知识贯穿于整个学科体系之中;通过复习,回顾了与新教材紧密联系的旧知识,排除了其中的疑难,这就为新知识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待探索的问题,然后再引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环节二:巩固新课的复习。在讲授新知识的课堂上,当堂进行复习巩固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意义识记的效果大大优于机械记忆,因为意义识记是以理解为基础的,记忆效果好,保存持久,且易于回忆。因此,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当堂复习巩固。首先,要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新的概念、规律和公式的意义,而不是从形式上机械地记忆定义、定律或公式;其次,要把新课内容跟过去的有关知识作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在知识的对比、联系中,加深理解和记忆,并把新课内容纳入学科知识的总体结构中去;最后,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步,可以加深学生对学到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通过当堂分析典型例题或让学生做适当的练习,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复习巩固作用。
在平时的复习中,还可以采用边学边复习的方式。在学习较难的或层次较多的新知识(例如电阻概念)时,可对所涉及的旧知识随时加以复习;或者采用“步步为营”的方式,在新课进行的各个阶段,分段进行复习巩固。
环节三:课后复习。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着片面重视解题的教学倾向,学生课后不去复习和钻研学过的基本知识,就盲目地去做题,结果基本概念不清,基本规律没有理解,势必造成死套公式、应付作业的现象。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让学生明白:课后要先复习学过的基本知识,后做习题。课后复习应先阅读课本,边看书边思考:本课主要认识了哪些新的物理现象,学到了什么概念或规律;概念的定义是怎样表述的,它的意义是什么;规律是怎么得出来的,它的内容是什么,应用时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等等。还要让学生养成把看书与回忆课堂教学中的情景结合起来进行复习的习惯。
要正确对待练习作业,它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教师要精选适量的作业,并教育学生认真独立地完成。还应避免作业过多、过重、过难。
二、初中物理复习的四种方法
方法一:用好课堂时间。复习的目的是综合提高,而课堂则是复习的主阵地。课堂上的复习内容是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并结合同学们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的,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学生在上课前,应以课本为主,认真看一遍有关内容,回顾一下知识要点和解题要领,以及曾经出现过或现仍存在的疑点。上课时,要注意理解老师是怎样理清知识的条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的;注意老师是怎样处理综合问题的。下课后还须多作思考,从自己易于理解的角度把知识梳理一下,从而将课堂上的知识化为己有。
方法二:理解知识,记忆知识。毫无疑问,复习重在理解知识,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较好地掌握它,运用它。否则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学习效果就会变得很差。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科的精髓,一定要设法弄懂。
有同学认为,只有文科内容需要记忆,理科只需要理解就行了。其实,物理学科除了理解外,适当记忆是很必要的。如基本公式、单位及换算、基本常数、实验目的和原理等,这些内容只有靠适当的记忆,才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这对理解相关知识、提高解题速度很有帮助。
方法三:加工整理,自制学习卡片。现行教材是按照“先现象后本质”、“先宏观后微观”、“先部分后整体”的结构形式编排的。平时复习时,应该从知识的系统性方面去考虑,把各章节的知识重新归纳、整理,并形成知识网络,从而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这样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特例法解题——入木三分
所谓特例法解题,就是通过对极限值的讨论,总结出一般性的解题规律。
例题1:完全相同的甲、乙容器里面装着同等质量的水和酒精,分别从高度相同的A、B处比较两者之间压强的大小关系。
教师在教学当中,可分析:因为A、B两点高度是一样的,但题中并没有限制A、B的具体高度,因此设A点恰好为水面,此时水对A点压强PA=0帕,而B点仍位于液面以下,此时酒精对B点压强PB>0帕;因此PA 二、定义法解题——按部就班 教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课本物理定义以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例题2:半径为r的半球体放在深度为h的水底,求出半球体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是多少? 分析:此题中涉及半球体受到水对它压力是由半球体上方的水的重力作用于它表面造成的,但水对半球向下的压力数值上与正上方的水的重力是相等的,于是学生很轻松的得出结论:f=g水= pg(пr2h-2/3пr3). 三、攻克易错题——触类旁通 不少学生本身基础掌握不牢固,加上审题时粗心大意,导致审题不清,概念模糊,往往出现雷同性错误,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对易错题进行归类,将有利于学生避免重复犯错。 例题3:有一物体A,在F=75牛的力作用下在斜面上作匀速向上运动时,计算出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多少? 分析:有些学生一拿到题目往往不假思索解题,他们错误的认为物体都在做匀速运动,摩擦力与拉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很容易因此得出 f=75牛。然而,由于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摩擦力与拉力不再满足构成平衡力的所需条件,所以不是平衡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路进行解题,应从做功的角度入手:由W总=W有+W额和W额=fL 可得出f=15牛。 四、运用比例法解题——立竿见影 目前使用的初中物理新教材中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一般反映二三个物理量之间的一次函数关系,而这些物理量之间又是正比和反比的关系。因此,灵活运用比例法解题能既达到解题过程清晰、简洁的目的,又能让学生加深对物理公式及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尝试运用比例法解题,一般要完成三大步骤:第一,写出表达式;第二,列出比例关系并化简;第三,代入数据运算。 五、注重总结引导——命中率高 不少教师认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关键是多做习题,殊不知,这很容易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的不良后果,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徘徊不前,这与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相悖。其实,学生考试成绩的不理想虽然有很多因素,但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相应的物理知识,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是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在讲解习题的时候,务必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引导他们利用科学正确的方法进行高效解题。譬如:我在执教“复杂电路的计算方法”之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严格按照题目的要求,简要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并将题中所描述的数据标好,使复杂的问题梳理简单化,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解题思路更加明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和的能力稳步提高。 六、坚持以生为本——教学一体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走“以生为本”的道路,切实了解学生的动态,以学生反馈的信息为落脚点,加强师生互动。学生对于教师来说是更加充满朝气的群体,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切身的体会,在师生共同切磋的基础上,达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美妙境界。因此,为了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我们必须根据物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逐步形成一系列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诸如类比法、组合法、替代法、延伸法和归纳法,不断拓宽学生的解题视野,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在学生自己做实验时,应要求他们弄清实验原理、目的,理清实验步骤,严格按实验规则操作,但不是对知识的复制,更应该创造性的解决实验问题,得出实验结果。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并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现象、事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物理概念、规律,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应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外,还应该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增强创造意识、创新能力。 课标规定的“必学”知识是物理学最核心、最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但是物理学本身的基础,而且也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狠抓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对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不厌其烦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应用。课标对“必学”知识提出的教学要求是用国家教育部对我们教学提出最基本的要求,这是在教学中所必须让学生掌握的。当然,我们在完成“必学”知识教学后,还可根据需要完成“选学”知识教学,让学生阅读“阅读材料”,动手做“小实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同时,我们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可根据学生情况高于课标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既可在规定的内容的知识广度上做文章,也可以在知识的深度上下功夫。 新教材对物理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更高,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我认为为适应新教材的需要,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素质: ①有敬业、乐业、勤业的精神; ②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在整体把握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同时,能居高临下地分析和处理教材; ③掌握教学艺术水平。因为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开拓自身的视野,对教学进行研究,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物理课本中不仅有丰富的物理知识,而且渗透了大量的物理学思维方法,如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奥斯特从通电在导线下小磁针的偏转现象发现了电流的磁场等。学习物理,应该学习物理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思维能力,慎密的推理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学习物理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是思维方法。同时还应该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模型法,虚拟假定法等。并自觉地运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与众不同新观念,新思维,然后归纳总结,从中筛选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逐步培养学生乐于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我们日常挂在口头上的“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这是我加入教学教育工作领域来感触最深的。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通过培训,有了以下心得体会: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新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到核心位置,这是适应教育面向未来的重要举措。前人曰:“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新则中国新,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决定中国未来发展命运最重要的因素是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历史责任就落到了广大教育者的肩上。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应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妨碍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相适应的教育手段和体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采用新的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物理知识的“教”和“学”放到一个新的“三维坐标系”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物理教师只有具备“四会”即“会说、会教、会研究、会指导”的能力,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 二、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自觉实施教育改革 (一)、走进新课程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课程的实施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能力创新与提升的活动。 1.自觉贯彻新课程标准 多年物理教学行为和习惯使我们摆脱不了原来物理教学大纲对我们多年的影响,因为旧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是硬性的,它严格规定了知识点及各知识点的准确的要求,对于没有达到大纲要求和超纲有十分明确的界限。而新课程标准对物理内容的规定则比较广泛,很多情况下对知识的学习没有给出硬性的规定,给教师留下了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不同的教师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去创造性的开展物理教学,同时由以往重一维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化,使我们在课改的道路上有了新的“航标”,更加坚定了我们投入课改的信心。 2.自觉适应新教材的变化 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是,“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不过分强调物理学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编者在新教材内容顺序的安排上就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可以从三维的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出发做出决定,所以人教版教材顺序做了一些调整,如把“电学”放在了八年级,而“力学”放在了九年级。新教材一些章节把老教材一章的内容捏合成一节,而对电阻的串并联,二力的合成,电荷,静电等问题,新教材却没有体现,这些变化都体现了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却让我们老师觉得非常不适应,到底怎么教呀?老教材中有的内容而新教材没有体现的是否还要给学生加进去,如不加进去,学生做题是否顺利,考试会不会考?另外,新教材课后习题过少,社会调查、网上搜集、布置作业感觉困难等。现在看来我们老师对教材的这些不适应,主要来自于自身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钻研的不够。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充分理解了新教材编者的意图和变化。 3.自觉使用新的教学手段 随着教育改革的前进和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提高,教育设备的配备越来越现代化,尤其是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领域中。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已经是现代化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再加上五彩缤纷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或现成的课件,为课堂多媒体教学注入了活力。多媒体教学利用丰富逼真的图象,生动形象的动画,优美动听的音乐,虚拟的实验场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尤其是人机互动为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大容量,为愉快教育提供了技术的保证。 4.自觉更新教育理念 本学期9月11日至11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2012国培计划——甘肃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研修培训”。通过本次国培学习,使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学科知识得到了提高,对于师德的理解有了新感悟。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要拥有幸福感。通过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的学习,使我懂得了怎样设计好、备好、上好、评好一节课;对怎样成长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有了具体的方法指导。历时一个多月的学习,感受深刻,学习收获很大。在学习过程中,我认真听取专家讲解,细心做好学习笔记,用心记下随时获得的学习感受,及时交流、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对参加国培培训的几点感想: 一、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得到升华。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进入课程改革以来,在工作期间也学习了许多新课程的理论知识,这个“国培”研修,新课程理论学习还是我们学习的重要方面。学习期间,有幸聆听了西南大学廖伯琴教授解读新课程的讲座,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课程是关注我们实施教育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大于教材内容,我们通用的教材只不过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已,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还应该包括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等等。作为教育实施者的教师,自身认知素养、教育能力也是隐形的课程资源,这一点对我感触很深,也正是我们往日教学中所忽视的问题。 二、教育学生,从爱出发。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平。 三、如何使我们的物理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物理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物理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培养孩子们物理的思想。 四、高效课堂的认识。科学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教育教学理论,认知心理学,以及系统理论、传播理论等的支持,在这方面,不同的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兰州十一中学的谢小俊老师,把物理教学当成一门艺术;师大的何述评教授则推荐“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教学。 课堂能否高效,最终还是归结到学生的学习上来,学习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而首先老师得让学生学得懂,才能培养他们的兴趣,目标是达到热爱的程度,能独立思考,并且及时约束帮助兴趣转移较快的学生;基于学生成长中有自我表现的欲望,课堂应利用互动来帮助学校把新知识建构至自身的知识体系中,最终将知识提升到与生活、科技、现实的联系上来。不接触联系自己的学生,师生之间缺少情感的交流,是无法让学生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的,这也是很多专家和教师的看法。 而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关键还是在老师。多位专家和一线名师都提到一个说法,“三不讲”,也就是“学生已经会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还不会的也不讲”。现在的学生接触面广,诸如社会、各种媒体等,如果老师一再讲他们会的就的炫耀之嫌了,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经验中已经知道的,如摩擦生热的许多现象,也就没有再次演示的必要了,以上两方面过多的讲述,学生会如此嚼蜡,没有趣味,也就没有动力了。而后者,教师刻意拔高,学生不能理会时,也会因此而推动信心。长此以往,也就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高效课堂也需要教师了解分析自己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五、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物理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物理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物理。抓住物理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物理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物理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物理,乐学、爱学物理。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物理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物理方法,体现物理课的灵魂,使物理课上出“物理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国培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不断成长的过程。学习过程中我会自觉的联系自己的实际,哪一点我应该改正,哪一点我应该继续发扬。做到心中有数,今后的教学中少走不少弯路。经验的积累不在牺牲学生,这也许就是最大的收获。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我得到的不仅仅是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提升。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物理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教师的一天,学生的一生”,这句话道出了教师的工作对学生人生的巨大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此次“国培”机遇,再学习、认识、反思,把学到的知识技能与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之中,善于捕捉教育良机,发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让学生真正能领悟教师言行中传递的真诚、情感、智慧,并将教师的理解、期待、鼓励内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有生命活力。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有关的界定 为了在实践中便于操作,我根据统计学中的百分比值公式迁移作出如下定义,即所谓学生作业量,是指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所用的时间占总授课时间的百分比值(S),表示为: 二、研究方法 1. 本研究自2004年9月开始,先后进行了两轮实验。随机抽取初二(2)班为实验班,初二(1)、(3)、(4)班为对照班,实验前先进行统计检验,采用均数差异检验。均数差异检验适合于对独立的大样本平均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并确认实验班和对照班无差异(见表1)。 2. 第一轮研究实验从2004年9月下旬起至2005年1月底。实验班采取课上增加学生自行活动和练习时间,只布置适量书面作业的方法教学,每周进行两次测试,学完一章再进行单元测验。按上、中、下不同学习程度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对等确定5位学生,记录每次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并取其平均值,确定为班级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 3. 控制变量:实验班和对照班使用同一教材,由同一教师任教。各班授课数完全相同,教学进度相同,除布置的书面作业不同外,其他各种情况均相同。 4. 第二轮研究从2005年2月下旬起至同年6月底止。采用轮换对比实验的方法。两个班级的作业量先重后轻,两个班级的书面作业量先轻后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后进行轮换,以进一步研究作业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变量控制、成绩测试、数据记录等均同于第一轮的研究实验。 三、结果与分析 1. 适当减轻学生的作业量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①不同作业量与学生成绩的关系。 据统计,在第一阶段10周的时间内,共授课20节,4个班级的作业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见表2。 统计决断P21值表示(2)班与(1)班间的比较,依次类推。 从表2可见,实验班的作业量减轻了,但其学习成绩并未下降。从图1可见,约在开始实验后的5周时间内,即第10次测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成绩大致相同,基本无差异。从实验后的第5周开始,实验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呈上升趋势,而对照(1)班虽然增加了作业量(其作业量是实验班的2.49倍),但其学习成绩并无明显提高,对照(3)班的学习成绩却有下降趋势(其作业量是实验班的1.47倍)。实验班在作业量减轻的情况下学习成绩并不下降,究其原因,尽管各班的教学方法基本相同,但实验班学生在课堂上的自行活动时间多于对照班。据统计,实验班学生在课堂上的自行活动时间,如阅读、实验、讨论、讲述练习(包括完成部分作业)等占总授课时间的50%,而对照班则为25%左右。鉴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在课堂上能集中精力听课的时间并不长。在课堂上增加学生的自行活动量,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为减轻学生的作业量,在课堂上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既可加强指导,又可以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这对减轻基础较差学生的精神压力,对缩小两极分化显然是有益的。在期终考试中,实验班的及格率达100%说明了这一点。 注:表内为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由宝山区教育局统一命题。 注:表内学习成绩为初二下学期期终考试成绩,由宝山区教育局统一命题。 ②减轻作业负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物理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的学习过程,许多问题都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布置作业也有一个学习者的心理问题。在学期结束前夕,根据自制的问卷,我们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了一次调查,见表3。 注:表中学习成绩为期终考试成绩,均为宝山区教育局统一命题 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班有66.7%的学生认为物理课的作业负担轻或最轻,这与我们的实验目的是一致的。反映在学习兴趣上,实验班对物理课的喜欢程度也是最高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初中学生学习获得成功的基本因素,持续的兴趣爱好将促成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其意义又是深远的。实验班学生之所以能有较高的学习兴趣,首先,较轻的作业负担对其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的学习心理是一种抚慰。再则,在课堂上师生有较多的交流,比较容易促进感情的融洽。 学习成绩主要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在某些方面也能反映其学习能力。在期末进行的一次物理测试中,实验班的成绩最好,见表4。 表4反映了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方面,实验班学生同样占有优势。这说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从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 单靠加重学生作业量不能明显地提高成绩 为进一步研究作业量与学生成绩的关系,我们在实验的第二阶段采用轮组对比的方法: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业量先轻后重,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业量先重后轻,定期轮换。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研究,初步得到一些认识。 从表5可见,在上半学期(1)、(4)两个班的作业负担较重,(2)、(3)两个班相对较轻。统计表明,期中考试成绩除(3)班稍低外,其余三个班级无明显差别,并经均数差异检验为无差异,与第一阶段研究的结果一样。事实也再次表明:单靠加重学生课外作业量,并不能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从表5可见,在下半学期,对上述实验进行轮换,即(2)、(3)班课外作业量加重,(1)、(4)两班相对较轻,期终考试成绩除(2)班较高外,其余三个班级均十分接近。前后两次实验的对比结果从总体上也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增加学生作业量并不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手段,相反,适当减轻学生作业量也不会降低学业成绩。 3. 学生作业量与物理学习成绩不是线性关系 为了较为深入地讨论上述问题,我们统计了第二阶段一学期内6次正规测验的平均分(均为区里统一命题)每次测验相对应的作业量,并按班级画出了相应的图像,见图2。限于篇幅,这里给出的是其中两个班级的图像。 在初二物理教学中,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加强学生的练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有成效的。如初二(4)班的作业量从25.6%增加到32.48%时,其测验的平均分从67.94分增高到77.5分,这在各班的图像中也都有类似的反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练习。另外,很明显的一点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作业量并不成正比,如(2)班的作业量从22.88%增至40.49%,提高17.61个百分点,其学习成绩从76.54分增至77.6分,仅提高了1.06分。(3)班的作业量从25.59%增至40.77%,提高15.18个百分点,其学习成绩从70.5分提高到71.26分,也只提高了0.76分。这些说明了单靠加重学生作业量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能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是一种低效率的教学措施。而且过重的作业负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学生的发展,弊多利少,应该反对。 那么学生的作业量是不是越轻越好呢?对此我们仍可用图2进行分析。如(1)班,当其作业量从43.68%经27.15%下降到20%时,其对应的学习成绩则从77.63分经63.5分到65.2分。同样,(4)班的作业量从32.48%经16.29%再到23.44%时,其班级成绩则从77.5分到60.4分再到66.2分。由此可见,当学生的作业量下降到20%以下时,其班级平均成绩就有明显下降,且经检验差异显著。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学生的作业量过重不行,但过轻也不行。根据我们的实验研究,从总体上讲,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作业量一般应控制在40%~20%,也就是说学生完成课外书面作业的时间一般应占授课时间的1/3~1/5。当作业量大于40%时,我们认为,学生负担过重,不但学习成绩提高甚微,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当作业量小于20%时,其学习成绩将会出现明显滑坡。当然,在教学中绝不能将上述确定的范围绝对化。就具体的某一堂课来说,学生的作业量究竟取多少为好,还要根据教材、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努力将学生的作业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习环境 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43-02 中学生对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与判断能力,物理对许多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我国学生的物理水平,我国的相关教育人员从多个方面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来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物理的学习与其它学科存在一定的差异,其需要经过观察与思考,然后提出假设,最后通过实验来得出结论,物理属于一种自然科学,其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针对初中物理探究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进行研究迫在眉睫[1]。 1.創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采用最多的便是情景教学,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认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无法有效的进行接受,因此,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时需要在探究课程中加入情景教学的元素,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结合设置,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从原先教授过的知识出发,进行发散思维的延伸,设置问题进行提问,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控制好问题的难易度,使之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不至于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2]。 2.引导学生提问,提出合理假设 物理学是一项与日常生活现象联系在一起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以观察事实现象为依据进行探究性的教学,引导学生给自己提出问题然后根据教授的内容进行解决问题,例如,讲述重力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做出多种假设,假设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与其体积、质量有一定的关系,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总结大家的意见,然后开始对每一个意见进行实验检测,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辅助者的形象出现,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 3.设计探究方案,学生自主实验 探究学习环境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来一起完成,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维护学生实验与讨论过程的秩序,整个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自主动手进行实验,还需要对整个学习过程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教师建立探究学习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对物理规律的了解,透过现象看出物理的本质,从各方面来塑造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4]。 4.组织交流探讨,归纳总结规律 交流探讨是整个物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采用做习题、进行物理实验、思考整个实验的流程与重点来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学生先了解所学的内容,然后提出问题,通过学会提出的实验结果进行有计划的分析讨论,学生发现实验结果与假设并不相同时会反复的推理与验证,并不断地刷新自己对物理知识的认识,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物理方式的系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习惯,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初中物理探究学习环境设计与应用需要重视的方面 5.1教师提升理念,注意新旧教材差异 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先意识到探究性学习方法对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由于现代的物理课程较原先的物理课程多设置了一些内容,因此,教师需要明白现代教学的重点,摒弃原先的教学方式,例如学习欧姆定律中电压、电流、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老教材中通过直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进行求值,而新教材中的方式是通过不同电压的情况下进行小灯泡电阻的测量来进行求值,这种方式无疑更具有探究性。 5.2课上重视展示,教师精准总结 课堂上的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成立小组进行成果的探讨与分析,一段时间后,再组织全班一起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这种方式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重视自身的劳动价值,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之明白同一物理题目可以从多角度来看待,同时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探究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需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提问,提出合理假设、设计探究方案,学生自主实验、组织交流探讨,归纳总结规律几个方面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物理人才,希望这些观点可以对有关工作人员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左薇薇.浅析初中物理探究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32(10):64-65. [2]朱进领.初中物理探究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7(26):81-81. [3]梁智源.关于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常见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784(18):185-186. 一、学习新课标 1、20xx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机会。新课标中提出了将核心素养渗透到物理教学中,要求物理教师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是要学到基础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提出了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又细分了若干个要素,其中“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运动和相互作用观、能量观等要素,是从物理学角度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等内容的总体认识。它概括了初中物理的所有内容,是初中物理的三大领域,是从知识层面进行划分的,这样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初中物理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是构建初中物理知识的主脉络;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也可以将这三个要素归纳为物理观念的形成和物理观念的应用两大方面。 二、反思实际教学 随着岁月的流逝,物理学研究的事实和结论很容易被学生忘记,但通过具体物理知识的学习凝练而成的物理观念却根植于学生头脑中而被长时间保留,从而成为他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因此中学物理教学应重视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和应用。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策略着手: 1、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和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之间存在的某种差异而导致的心理平衡。在物理教学中可巧妙地设置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内部动机,从而主动投入到知识生成、发展、运用的过程,进而完善已有的知识构建,更好地发展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如何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呢?例如,在讲解力与运动这节课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那么力还有没有其他作用效果呢?在学生的前观念中认为,有了力物体就可以运动,没有力物体就不会运动,比如静止在地上的足球,只有给它施加了力,它才可以运动,不给它施加力,它就不会运动。所以,学生就会普遍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教师提出问题,滚出去的足球,我们会发现这时候在阻力的作用下它最终反倒会停下来。学生就会意识到力与运动的关系并非他们之前所认识的,此时便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利用来自于学生的认知冲突来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学习的本质和魅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创造力,充分展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愿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应保证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足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氛围中。为强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课堂教学应侧重运用物理实验,问题情境,多媒体,生活实例等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实施有效培养,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大气压”一节课时,为避免单纯地进行理论讲解让学生生厌,随着大气压知识的讲解,教师可适时的演示“瓶吞鸡蛋”、“覆杯实验”等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让学生倍感学习物理的趣味性,亲眼目睹大气压的神奇力量,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总之,了解到兴趣对于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必须侧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保证学生能够自主开展物理知识学习活动,逐步丰富物理知识,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全面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湖南怀化市 王建华 2013年的十月,来到繁花簇拥的长春市,来到学术彪炳的师大,来到大师专家的门下,来到勤学智慧的班级,我何其有幸!在这里,我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聆听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因此我对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的理念经历了彻底的涅槃,我的视野得到了全面的开拓!十天时光虽然短暂却收获累累。 教师的职业向来是神圣的,因为它工作的对象是人,是等待塑造的灵魂,在这个过程中,一切的行为和造成的影响都是不可逆的。其他任何职业产生的偏差都可以补救,但是教育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是很难甚至不可挽回的,因为任何一个人的生命都不可能重来一次。所以,身为教育行为的发出者,必须有完备的教学素养,在各个层面成为学生的楷模,要力尽完美,趋于至善。 为我们授课的许多老师都有意无意、正面或间接的在讲课时让我对教师自身素养的构成有了新的深刻理解。 第一:要有踏实、沉潜、敏锐、有恒的教育科研精神 赵宝刚教授对2013年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一方面让我认识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它是我们初中物理教师所有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所有教学设计的最初和最有力的依据,所以我们要深入学习和领悟《新课程标准》。一是要用虚心的态度去学习、理解《新课程标准》;二是在实践过程中加以体现;三是结合实践经历反思《新课程标准》;四是形成个人对《新课程标准》的个性化的认识;五是在研究、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认识,包括改正和转变。这样才能为之后的教学工作定好调、找对路。 王显峰、李晓峂、姜兰这样的一线教师,让我自惭形秽,在他们面前对照出的恰是我的散漫和缺乏教研敏感、没有教学智慧的工作现状,在我们仍停留在教改的十字路口左右观望、举棋不定时,这几位老师却都已抓住契机,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系列、形成了“研”随“教”行的教学敏感。尤其是王显峰老师的雏形教育、李晓峂老师对实验的创新、姜兰老师的备课技巧对我启发极大,他们非常慷慨的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甚至可以复制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我由衷的感谢他们的慷慨、惊叹他们的智慧,另一方面也让我从根本上意识到教育科研对教学工作具有怎样重大的指导意义,对他们这些老师具备的教研精神感到望洋兴叹。 所有这些不平凡的、让人敬仰感叹的教学成绩的取得,恰恰源自这些老师对和我们一样平凡的、重复的、繁琐的教学工作过程的总结,这不禁让我深深震撼,原来被我们视为毫无新意、日复一日的课堂教学可以挖掘出如此新颖系统的教学方法和理论,原来“教学反思”也并不单止于可有可无、没有意义的教学环节和教案赘语,只是我们没有重视、没有沉潜、没有思考、没有坚持、没有总结,所以没有进步。意识到这一点,将对我的未来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第二、要有直面、彻底、深刻、积极的自我反省意识 国培伊始,教授就提问说:“你们中间有哪一位真正每天自觉地进行教学反思”时,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按学校的要求,我的确每天都写了,可有几句是发自内心?有几句是真正回想了自己的教学得失?为此,我不禁汗颜。事实上,经由几位一线老师的亲身示范,即使他们没有直接在授课时用语言表述出来,我也都领悟到了自我反省精神的重要性。 没有直面、彻底、深刻、的自我反省意识,是不会拥有如此累累的教研硕果的,也就不会有他们展现给我们的一系列教学成绩,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陶昌宏教授提到中学物理教师向王亚平学习,人美,语言美,动作美。这让我非常触动。还有于海波教授在课堂提到的几个司空见惯的问题,我答不上来,我很羞愧。这促使我对教学的自我反省,并以第三方的视角,重新审视和确认一下我自己,看看我当下需要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和先要做些什么。只要始终抱有反省的精神、好学的态度,就一定能教有所成。 第三,要有主动、广泛、愉悦、批判的终身学习习惯 作为物理教师应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善于吸纳新知识,获取新信息,并善于把这些新理念、新知识、新信息合理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以保持与时代同步。时代的飞速发展,新学科,新技术,新知识的大量涌现,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接受新理念、掌握新知识、运用新技术进行教学,另外必须具有创新和探究精神,无论是教学理念的贯彻,还是教学方法的选用都必须与实际需要相吻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只有结合各地具体情况不断的探索,大胆的创新,大胆质疑,科学的探究,才能不断找出合符实际需要的东西,以满足教育教学的时代要求。其次必须积极参与教研、教改,一名优秀物理教师不仅能做好教学工作,同时还要善于把教育教学工作中好的经验总结、归纳出来,并加以推广;对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利于学生良好发展,不利于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因素即时发现,找出适当的办法,加以克服;能有效的利用现有环境资源、教学设施、当地特色文化合理地组织教学,运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所以物理教师要主动学习、热爱学习、广泛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一位爱学、善学的人,只有终身坚持不断学习,不断质疑,不断探究,才能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保持与时代同步,不至于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此次国培,除了聆听大师专家们的讲座指导,来自全国各地的物理教师也难得聚到一起。大家从初识到熟知、志同道合、情深意笃,在教学上交流探讨,在生活上关心互助,俨然已真正融合为了一体。在十月仍然热情的长春,我们一起学习思索,我们一起游历欣赏,我们一起欢歌跃动,能认识这么多的朋友,真正不枉此行。 2013年全国物理国培虽已画上句号,但却是我教学旅程的新起点。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感恩、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一、开展项目学习,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链 例如:初二物理在学习长度的测量这部分内容时,提到了两种精确度比较高的长度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如何利用它们进行测量?怎样进行读数?可以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学会读数,为他们的高中物理学习进行有效的铺路与无缝对接。 在上图中,其测量值是7 mm +0.374 mm =7.374mm 又如:初二物理在学习速度的测量这部分内容时,在科学世界栏目中有超声波测距的拓展性知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下面的题目使之具体化,既能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又能培养学生从图形中发现并利用有关信息的能力。 例3: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 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的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测速仪与汽车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 ( ) A. 28.33 m/sB. 13.60 m/s C. 14.78 m/sD. 14.17 m/s 再如:初三物理在学习欧姆定律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学习了电流表、电压表及伏安法测电阻,结合实际及高中物理相关知识,让学生学习多用电表(万用表)的使用与读数,拓展其视野。 第一排(最上面刻度)是测量“电阻”的(左边是∞,右边是0,刻度不均匀);第二排是测量“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流”的(左边是0,右边是250或50或10,刻度均匀);第三排是测量“交流电压”的(左边是0,右边是2.5,刻度不均匀)。 精度,要看选择的“挡位”,如:指针恰指正中央: 测电阻“R×100”挡:1500Ω; 测交直流电流“100”挡:50mA; 测直流电压“250”挡:125V; 测交流电压“250”挡:162.5V。 二、开展项目学习,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善于打破常规,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充分的滋养,播下种子,生根发芽。 例如:初三物理在学习电阻的测量及电功率的测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要充分利用项目学习的优势,把学生的学习带入一片新天地。 例5:欧姆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忠民和勇胜为探究小明提出的问题,设计如图所示电路,并准备了充足的实验器材。 1.为完成探究,应该改变电压,观察电流的变化。请写出两种(不同角度)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 2.忠民按设计好的电路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如下表(R为定值电阻): 3.勇胜在连接电路时,误将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在实验中收集数据如下表(电源电压已知且不变): (1)按勇胜的实验也能得出正确结论,请写出得出正确结论的办法。 (2)实验中操作的失误,往往是新收获的契机。请写出本实验操作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随着它 连入电路中电阻值的变化是如何变化的。 在上述例题中,把操作中的失误或错误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加以利用,从而进一步发现从未认识的新领域,深刻领会其中的无穷奥妙,这正是科学真理发现的必由之路。 例6:小亮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所用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1.下图是小亮未连接好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 2.电路连好后,小亮分别测出了小灯泡的几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 (1)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___Ω。 (2)小亮从数据中发现,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你认为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看到滑动变阻器的铭牌模糊不清,于是想测量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x。他从实验室找来一个阻值已知为R0的定值电阻替换了灯泡,同时撤去了发生故障的电流表,并利用余下器材(电压未知的电源、量程合适的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导线),在不改动电压表位置及其连线的情况下,很快测出了Rx的大小。 (1)请把你设计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 (2)简述实验过程中要测量的物理量并用相应字母表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Rx=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例7:如图所示,几个同学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时,利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设计了四个测未知电阻Rx的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 ) 在上述两个例题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那么,在缺表的情况下,能否测出未知电阻呢?通过展示一组相关项目的问题,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测量电阻的知识结构:伏安法、伏阻法、伏变法、安阻法、安变法…… 物理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要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一、改变教学观念 在过去,教师与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追求的是高分数,所以,只是对应试技巧以及应试能力进行重视。教学方法一般都是教师进行反复讲解,然后学生不断进行模仿演练,导致学生缺少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另外,因为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从而对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全面成长造成影响。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知识,同时还要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健康成长,获得全面发展,这样学生就能有良好的心理态度以及人生态度。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教育观念,将新的人才观以及质量关确立起来。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对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全面成长进行关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注意对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发展学生个性,使其不仅能获得知识,同时还能掌握获取知识的相关能力,在获得信息的基础上还要将获得信息的相关方法掌握好。以前,我们一般都往往重视知识学习,轻视情感教育,重视教学而忽视了育人。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教学。 二、重视教学过程 新课改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变以前重视结果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进行重视。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出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学习的良好价值。例如,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物理现象进行观察与分析,自主进行实验,从而对物理问题进行探究,对各种实验现象加以解释和分析。学生和学生之间要对获取的知识进行交流。利用过程体验,实现相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从初中物理教学现状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比较重视结果,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教学态度以及教学观念所决定的。 例如,在对凸透镜成像的相关规律进行学习时,教师一般都会依据教材中的相关要求,对相关实验进行演示,之后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并将实验结论归纳出来。这个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首先进行演示,然后由学生依据教师的思路进行探究,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对教材内容的复制,无法实现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无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不能对其创新精神进行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维和实践的时间以及空间。教师可以不先对实验进行演示,而是直接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之后由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交流,在演示的具体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实验方案加以优化,之后让学生再自主进行探究,如此学生就可以不断进行探究与摸索,这样学生获得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学生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之中,可以对规律进行认识,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过程体验,使学生自身能力以及情感都得到了提升。 三、带着问题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以问题作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思考。要将问题作为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一个脚手架,促进学生不断深入学习,对未知领域进行开发。例如,在教学串、并联电路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验器材,同时设置各种问题,使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对问题进行思考,做到一边思考,一边动手。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多个灯泡,使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使两个灯泡可以同时发光。在日常生活中,多个用电器同时进行工作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教师利用这种方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仪器不断进行探究,在获得了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科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要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 物理属于自然科学,其中的理论以及概念和规律都是来自生活。因此,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和学生日常生活贴近,还要与社会进行联系。与其在课堂上努力创造教学情境为学生讲解物理概念,还不如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搬到课堂中来,这样,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就容易了。例如,在学习浮力的相关知识时,学生总是不能深刻理解。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在课堂中将鸭蛋放在盐水中,使其可以悬浮,在实验之前,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如果在盐水中不断加入清水,那么鸭蛋是会下沉还是继续漂浮,其浮力会不会发生变化,若是不断加入盐,会有怎样的现象发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以及理论分析,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五、结语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的一个目标,教师要改变以前的思想,构建良好的课堂气氛,采取各种策略在课堂上落实这一目标,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贺芳.初中物理课堂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策略[J].湖南中学物理,2014(08). [2]刘健智,贾丽芳.物理概念教学如何实现过程与方法[J].中学物理,2012(01). 我们的中学教育一直被应试教育误导,学生长期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被动学习,这种“中国式”教育方式使学生养成了强烈的依赖性,自主思维能力差.为完成高中课程学习,更为了完成今后的大学学习,我们应尽力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主要措施有提高自制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养成课前对重点知识预习、课中带着疑问听课、做好课堂笔记、课后及时归纳总结。 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习题的作用千万不能忽视,做题不是说题海战术,而是要通过有目的的做题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中有选择性地做题,包括认真分析教科书上的例题,根据教学重点和难度选择课外习题.选题不能一味依靠老师,要品味出老师选题的思路和要求,逐步做到能自己选题;在解题时要保持思路清晰,围绕知识点加深学习效果.当然,在学习中多向老师请教,将自己的想法与老师沟通一直是我们的极佳选择。 总之,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养成和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只有意识到良好的学习方法在高中学习中的重要性并为之不懈努力,才能跨过从初中物理学习到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最终顺利地完成高中学习目标。 学习大学物理思维训练,是锻炼我个人思维运用的一个重要方式,物理这门课在大学的学习已经不同于我高中和初中的物理学习,很多大学物理的内容在以前看起来也许就是天方夜谭,这要求我们以一种新的学习姿态来对待,比如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章节学习,我们就不能按照以前的旧观点来强制自己来接受,这样对于学习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大学物理思维训练带给了我什么?我觉得首先是严谨踏实的素养,思维的辩证性,逻辑理解能力的培养!当然这所有的一些都是基于踏实的学习物理而不是为了在考试中拿高分的基础上的。其次是思维的广度得到了质的飞跃!学物理的人会有非常非常广的思维,他考虑的小到粒子,大到宇宙,思维空间非常广阔,这样,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会很有深度。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及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严格的、精密的基础课学。使我们通过努力能够顺利地解决物理实验呈现的问题,考验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加深了我们对有关物理知识的理解.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大体的印象,即大学物理更多地依赖于高等数学。在学习大学物理过程中,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定理要有清晰的认识,充分认识这些概念、定理与中学物理的异同,在充分理解概念和定理的基础上要做一定量的习题,做题过程中充分体现题目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 关于学习大学物理的建议,我认为一是要认真听讲.不仅要听老师对物理概念,物理内容的讲解,还要注意学习老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技巧.二是及时复习,勤思多练.还要学会保持对物理的兴趣。三是要关注各种物理研究的最新前沿成果,多读报纸多看新闻,积极踊跃参加物理竞赛,增强自信心,同时也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检验。 一、教师趣味性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用具有感染力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特别是对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初中生,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美感,讲解生动清晰,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自我意愿下接受知识、思考问题、提高技能。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趣味性的语言, 尤其是在授课过程中把重要且难于理解的知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就都被集中到所讲授的课程中来,使学生在无形中将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逐步地消化理解。可见,教师的优越的教学语言是高质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砝码。 1.教学语言的形象化 语言的形象化能使教学更具有力度。教学中运用形象化的语言能使学生情绪兴奋,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语言的形象化要以活跃课堂气氛为基础,目的在于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吸收和理解。 2.课堂讲解的幽默化 课堂讲解语言幽默可以有效的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使师生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在课堂讲解中运用幽默的语言,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的同时也可以显现所学知识的特征,解决教学当中的难点,甚至有时还能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语言表达能力好、教态丰富但不做作、幽默又不失严谨,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总结反思,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且逐渐地把这种趣味的教学方式延续下去,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教师新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1.实验的应用 实验是物理的基础,物理理论来源于实验,它同时也是对物理实验现象的解释。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质量。初中生好奇心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点,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改变或增加各种物理实验,在实验中添加魔术亮点,突出教学的趣味性,进而取得更明显的教学效果。 实验是物理学习当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讫点。然而,部分老师忽略实验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只注重题海战术,造成学生将物理简单的理解为仅仅是讲述力、热、光、电、磁等的规律的学科。这样不仅埋没了物理的现实意义以及物理研究方法的重要价值,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对学习效果造成影响。所以演示或指导实验,甚至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完成一些有意义的实验,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的前提下也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生活的联系 许多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初总是把物理想得神秘深奥,在教学中让学生对物理产生亲切感,使他们体会到学物理就在身边,了解到物理的实用性, 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紧密联系生活,跟踪社会热点问题,将社会生活中的实例以及身边的物理、 生活小常识等内容与所学有关的知识相融合,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爱不释手。在课堂上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实例,就特别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爱好的结合 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依托了各种信息,这使得他们的学习具有高度视觉化的倾向。教师可以利用他们对漫画、电影、电视等的爱好作为学习的辅助素材,如果学生在使用这些素材的过程中由观察者的被动变为思考者的主动,把“喜好”寓于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师的个人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直接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魅力是教师成为学生崇拜对象的基础,它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进而引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个人魅力的展现和教师语言表达的趣味性以及教师与学生的融洽关系都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力的保障了初中物理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承者,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底蕴,能够将自己的知识源源不断地滋润给学生,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轻松和快乐带入课堂,常常微笑着面对每位学生,增加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提升自身的魅力。让学生从喜欢教师本人,进而喜欢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形成良好的开端。 四、发挥现代教学设施对兴趣培养的辅助作用 当今社会可以说是科技的世界,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普及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学生也被花样繁多的电子游戏迷惑了双眼。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游戏软件本身的设计和制作符合青少年年龄的特点,具有青少年所喜爱的趣味性。所以教师在教学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计算机教学和网络多媒体教学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它的影响延伸进课堂,利用各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网络教学使其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得力助手。 五、促进物理课外活动对兴趣培养的促进作用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与心得】推荐阅读: 怎样学好初中物理,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11-12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06-23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09-20 初中物理国培学习总结09-08 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课题报告09-12 初中物理动态电路与电路故障知识10-06 2023初中物理骨干教师培训心得09-09 初中学生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李爱红06-17 初中物理概念10-02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篇4
初中物理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初中物理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篇6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与心得 篇7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与心得 篇8
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9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与心得 篇10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与心得 篇11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与心得 篇12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与心得 篇13
大学物理思维训练学习心得与体会 篇14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与心得 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