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反思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反思 篇1

2、叙述路线。在描述路线教学中,采用语言描述和图示两种方法,但在做题中学生更倾向于图示。我便问学生为什么?学生理由图示更快,更准。从中我体会到学习方法的优化是学生自己在实际学习中总结出来的。教学中很多知识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发现。

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直线,圆,位置关系,合作,主动,能力

一、教学设计思路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九年级下册《圆》这一章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圆、圆的对称性、圆周角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在这一章中也是一个难点,同时为后面学习切线、利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证明、计算等打下基础.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在轻松、自然、融洽而又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中,通过动手、动脑或与他人合作去学习数学.用观察、猜测和归纳的方法获取知识,使数学课堂变为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参与的一个舞台,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及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

2.会运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过程

现以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5.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为例,进行如下设计.

教学片断(一):板书课题

出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自学:看课本P127到P129,练习前面的内容并思考:(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2)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6分钟后请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

点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有能力自学.为使学生学得紧张,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效率,可让学生带着思考题自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片断(二):完成自学检测一

自学检测一的设计构想:主要检测学生自学指导中的问题一.

检测方式:口答竞赛,有困难的可以让其他学生补充.

教学片断(三):自学检测二

自学检测二的设计构想:围绕本节课的第二个目标:“会运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而设计的.

检测方式:口答竞赛,让学生说出答案的同时,说出依据或方法,若说不完整,由其他学生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点评:这是一个从自学实践到感知内化的过程,在自学的基础上,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得以激发.部分学生的回答出错,其他学生帮纠错,及时反馈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课堂这一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

教学片断(四):小试牛刀

在Rt△ABC中,∠C=90°,AC=3cm,BC=4cm,则以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1)r=2cm;(2)r=2.4cm;(3)r=3cm.

设计构想:这节课的重点是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道题主要培养学生严谨的解题习惯.

检测方式:三位学生到黑板板演,其余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大家都做完后,开展“大家来找茬”的活动,鼓励学生找出板演过程中的问题,积极到黑板上纠错.

教师点拨:横向分布点评.先评第一步:要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应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的数量关系.本题已知圆的半径,由此要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应过点C作AB的垂线.再评第二步:运用相似法或面积法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最后评第三步:位置关系判断正确与否.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

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学习平台,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2.本节课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这节课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研究者.组织学生自学,完成自学检测,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教师成为学生的导师和伙伴.在课堂上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活动外,更多的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归纳数学思想方法,形成自己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并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个性得到了张扬.把时间和空间还给了学生,真正使学生走上了课堂的舞台,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课堂检测的完成及纠错、小结都由学生完成,其余学生作出判断和补充,以竞赛的方式组织完成自学检测题.

《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 篇3

◆ 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创编教学流程,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去探究、感知新知识。教师通过“寻找宝藏”和“设计校园”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数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更应当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师放手让学生观察、比较,在实践中动手体验发现的乐趣,体验学习的乐趣。

◆ 知识与能力的双赢。教师组织学生一步步寻找宝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拓展性练习中,让学生自主设计校园并设置有梯度的练习,使学生各尽其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练习和提高,同时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训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活动情境中帮助学生掌握平面上两物体相对位置关系的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描述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平面上两个物体之间准确的位置;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全面感受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情境中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位置与方向是指辨别平面上两物体之间的位置与方向关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地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教学设计上设计与学生相关的情境引入,确立解决感兴趣的问题成为本课的主要线索,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真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资源及教学环境

教学资源:教师演示网站及学习网站;两人一张藏宝图、笔、橡皮擦、量角器和直尺。

教学环境:不需要外联Internet的机房。

教学过程实录

1. 创设情境引入

①教师自我介绍,说明自己是从北塘小学来此上课,引出两校位置。

②师:根据图1,说出两校位置关系。

生:北塘小学在所上课的学校的东南方向,距离是3881米。

【设计意图】以北塘小学与绿影学校的位置关系图复习如何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

师:我们沿着这个方向走很远,就会到达一个美丽的海岛,这儿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如图2)。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想象情境延伸位置,给学生一个遐想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两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师:海岛上藏着宝藏,大家想去找吗?(课件演示乘船出发)

生:想。(观察课件图,如图3)

课件给出第一个线索,放大线索图(如图4)。学生观察线索图。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线索,带领学生认识X偏Y多少度。

师:这个度数的顶点与哪点重合?

生:与起点重合。

师:(指着图中的短边)这条边与什么方向重合?

生:与西这个方向重合。

师:(指着图中另一点)这个位置该怎么读?

生1:西北方向250米。

生2:西北34度250米。

……

师:应该读成西偏北34度方向。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观察并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的适当引导使教学难点得到突破。

师:还可以怎么读?

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观察并回答)读成“北偏西56度方向”。

师:一般情况下,我们读较小的夹角。(板书:在起点的西偏北34度方向250米)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局限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敢于选择合适的方法。

3.明确位置关系

课件继续演示,出现一个小人走到一点(如图5)。

但屏幕上没有出现宝藏,却出现老船长的一段话(如图6),学生自读老船长的话。

师:宝藏可不是轻易就能拿到的,这是寻找宝藏的一号休息点。(板书:1号点……)

师:老船长要求大家帮助他解答以下三个问题,我们才能得到线索。

【设计意图】以帮助老船长解决问题这一思想转入到对新知识的练习阶段,为下面独立完成练习做好了铺垫,自然而巧妙。

教师与学生合作完成第一题(如图7)。

生1:从小明家到学校要走400米的路程。

生2: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四段,每段是100米。

……

教师介绍使用量角器量角的过程(如图8)。

学生总结量角的方法:首先定点,将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要量的角的顶点重合;其次定边,将0刻度线与西偏北的西方向重合;最后数度数,从0刻度线开始向另个方向数出度数。

教师随即板书:

方法:定点、定边、数度数。

【设计意图】强调量角器的使用就是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用简单的文字浓缩其使用方法,学生好记更好用。

师:剩下的两题同桌商量,各选择一题完成。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商量,各选择一个练习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大多数学生能快速得到两个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对于X偏Y多少度,有的学生去量比较大的度数,于是教师又重点演示了如何利用量角器量角。有的学生在量角度的时候不够准确,造成了误差,教师给予及时的指正。

【设计意图】强调学生的互相帮助和协作,使学生能各尽其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练习,使练习具有梯度性。

4.实际动手操作,练习找位置

课件出现了老船长的谜语“太阳落山金光闪,二十有三往南看。一路四百六十米,勇者无敌闯过关”。学生讨论能从诗句中得到了什么线索。

生1:太阳落山是西边,往南看应当是西偏南……

生2:一路四百六十米说明距离是460米。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板书:2号点在1号点的西偏南23度方向460米处。

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藏在键盘下的藏宝图,利用工具找2号点的具体位置。学生两人一组,利用手中的量角器、直尺等工具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请一位学生利用“实物展台”说出具体位置(如图9),学生边说边演示自己的做法。

【设计意图】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强大的优势,但实际动手操作也是研究问题的好方法。用实际找到2号点这一活动巧妙将传统教学与辅助教学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更加扎实。

5. 掌握确定两物体相对位置

让学生观察图10,并回答图中的问题。

生1:校门到教学楼有3格,共150米,那每格代表50米。

生2:综合楼在校门的……

生3:体育馆在校门的……

生4:体育馆和综合楼现在的位置不对。

……

师:请你们分成两组分别将综合楼和体育馆根据已知条件放到相应的位置。

生:(放置综合楼)根据条件先定点,然后将零刻度线与北偏东的北方向重合,数出度数,然后取4格,一共200米。

生:(放置体育馆)根据条件先定点,然后将零刻度线与西偏北的西方向重合,数出度数,然后取格,一共250米。

教师展示学生完成情况(如图11)。

【设计意图】转入到根据已知条件将物体安排在合适的位置的学习中,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并解决问题,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趣。另外,分组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团队精神。

6.找到宝藏

教师给出宝藏与2号点的位置关系(课件出现了儿歌,如图12),并要求学生根据儿歌,在藏宝图上找到宝藏的位置。

学生根据儿歌中得到的宝藏与2号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有关线索,两人一组进行动手操作。

教师请学生说出宝藏与2号点的位置关系,并板书:宝藏在2号点的东偏南28度方向340米。然后,教师请学生说出各自对宝藏的估测结果。

学生经过测量后有的说宝藏在害怕峡谷,有的说在水晶山或火焰山。

教师用课件动画证实学生的动手操作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图13、14),并进行道德教育。

【设计意图】“估测”是生活中常用到的判断,这样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巧妙解决问题,并使课程与生活实际联系更紧密。

7. 拓展练习:设计校园

教师出示校园图(如图15),让学生说出自己有什么发现或问题。

生1:我知道了图上的每一段代表20米。

生2:我知道要确定水池在花坛的什么方向多少米。

生3:图上还出现了综合楼。

……

【设计意图】观察与分析结合,给学生独立去探究的时间。

教师让学生独立进行设计:

(1)说出图15中水池与花坛的位置关系;

(2)将综合楼安排在合适的位置并写出它与花坛的位置关系。

教师请几位学生边说边演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理由。

生1:将综合楼安排在教学楼附近,理由是学生在上课时出入方便。

生2:将综合楼安排在假山附近,学生活动课后可以在假山附近玩。

……

教师展示学生设计图(如图16)。

【设计意图】拓展练习是展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练习,让学生有了展现自我能力的机会,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

8. 首尾呼应,明确重点

师:我们认识了平面上两个物体间的位置关系,现在再看北塘小学与你们学校的位置关系,根据这些条件能确定吗?

生1:不能确定,北塘小学在绿影小学的东南方向,东南方向是一个很大的范围,根据这些条件不能找到北塘小学的准确位置。

生2:应当知道到底是东偏南多少度。

教师出示课件(如图17),并与学生共同操作,量出准确的度数。

生:(齐读)北塘小学在绿影小学的东偏南40度方向3881米处。

【设计意图】回到教学开始的自我介绍,从解决问题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做到首尾呼应。

9.总结点题

师: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历险,又当了一回设计师,想一想我们是利用什么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生:位置与方向。

师:对。我们利用位置和方向,确定了平面上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板书:位置与方向)

【设计意图】点题与总结相结合,让课程核心得到了提炼。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用学生身边的知识导入新课。调动“爱玩好奇”这一天性展开教学,设计“寻找宝藏”环节,围绕这一主线展开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将新课知识交给学生自主解决,教师适时进行帮助和指导,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拓展性练习让学生自主设计校园并设置展现个人思想的练习,使学生各尽其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练习和提高,同时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训练。最后回到开始的自我介绍中,让学生发现两位置关系中应当具有的关键要素。使课堂教学首尾呼应,达到知识结构的统一与和谐,使课程教学流畅与连续。

第二,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进取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知识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将传统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让媒体发挥能力的同时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培养。“计算机的使用”是辅助学生更好理解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而实际动手操作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了实际问题,使教学重点得到加强,突破了难点,这样的结合使课堂教学扎实有效。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观察、比较,在实践中动手体验发现的乐趣,体验学习的乐趣。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互相帮助,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第三,教学中遗憾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教师如何使每个孩子都能在网络辅助教学中得到能力的提高;让每个孩子通过强大的媒体体会到更大的快乐和学习上的帮助;如何让实际动手操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结合点更加和谐,是我们要继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教师的语言还不能精练到位,需要更多的锤炼。

点评:数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

本课通过创设“寻找宝藏”和“设计校园”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辨别平面上两物体之间的位置与方向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以下特点:

1.在引入阶段,教者巧妙地从两所学校的位置关系入手,复习了对本课学习重要的相关旧知——两个物体的相对方向以及距离,为新课的学习提供了生长点。

2.在新课阶段,依托“寻找宝藏”的系列故事情境,通过交互课件动态演示,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逐步突破新知学习难点:由( )偏( )→( )偏( )( )度→( )偏( )( )度( )距离,渐渐深入,体验新知的形成过程。

3.在巩固阶段,通过帮老船长解决问题以及“设计校园”等活动,学以致用,合作交流,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促进技能的形成和熟练。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篇4

要让学生多动手。不少学生会说但是一旦动手就错,特别是对“东偏北,还是北偏西” 以及在地图上标注某一地的位置等实际问题时,学生很茫然。我结合例一组织学生分组讨论:1号在东北方向(或者偏东方向)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如果学生提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则因势利导,课件演示30度、60度;接着请学生描述1号检查点的方向。教师说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也就是夹角较小的方位。如果学生不能想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师则以合作学习者的身份,提出建议: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角的知识来帮助我们呢?引导学生根据方位和度数说出具体的方向。并强化练习还可以怎样说:南偏东45度、东偏北50度、西偏南25度、北偏西15度。通过对比练习,学生能理解本课难点,会清晰表述任意角度方向。

其中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平面示意图是这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因为学生的作图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学生画示意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方向角没有找准,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和北偏东的不同;距离的表示,没有按单位长度换算(少数);中心点的位置没有找准,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物体的具体位置没有明显的表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让人看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

根据这些情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画示意图的细节,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如果要补救也只能个别辅导了,集体辅导多了容易让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学产生厌烦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学也不一定马上改正过来。这一单元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关于位置的相对性,给定两个位置,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以谁为标准,所以说出来的方向刚好相反。这一点跟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弱有关,需要多加训练。

方向与位置教学反思 篇5

开学第一节课的内容是《方向与位置》。学生对认识方向有一定基础,只有“用线段的长度表示距离”一项是新内容。但由于学生对方向感存在个体差异,有个别学生在辨认方向角度时,会出现错误;再加上新开学,学生会对以往知识有遗忘现象。所以我设计了复习环节:复习正确读比例尺,和正确画角度。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新内容:距离的`计算,比较顺利,恰恰是在旧知识:读方位角和测量方位角中出现问题。反思原因,如果在复习环节增加认识方位角方面的知识,或许会好一些。

在课堂上有个别学生不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对她的个别指导使课堂节奏放慢许多,但这恰恰是课堂应该完成的任务,为此把一节课的内容用两课时完成,恰是学生的需要。

在课堂气氛方面,我力求和谐与融洽,我尽力为学生提供宽松、亲切、温暖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思维活跃,表达自然、流畅。今天的课堂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下课这一小小的环节,当我说完“下课”,学生全体起立时,听课的领导也跟着起立,等学生说完班级口号,才同学生一起走出教室。领导们这一立,让我感受到领导对教师的充分尊重,内心油然而升起十分的敬意,同时我鞠躬回礼,真诚感谢领导的风范!

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篇6

本单元仅以四个例题来呈现出来,例1: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例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例3: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例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学中采用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提高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分析、归纳总结、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绘出物体的位置要细心

学生能够确定物体的位置,比如说出北偏东30度,但是在画图时北偏东30度却画成东偏北30度。因此,我教给学生一个简单的方法,0刻度线要对准北这个方向,而90刻度线要和偏的方向重合。所以在绘图时要细心,要不一不留神就该出错了。

二、图上方位要确定标准

如在教“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这一内容时,关键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以什么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它是以北京为观测点。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它是以上海为观测点。如果学生把握好了观测点,就比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三、表格式描述路线简单又明了

练习中采用完成表格来描述路线,聪明的学生在下面的练习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果然一目了然非常清楚,而且也不易出错。

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反思 篇7

策略一:课前参与, 充分激活已有活动经验, 为探究新知打开通道

课前, 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向学生提出指向性明确的信息收集与整理任务, 促使学生参与到自我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 为课堂探究新知、形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做好准备。

高年级学生有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课前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搜集信息等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将相关的生活经验、数学活动经验进行筛选、比较和整合, 并在这一思维过程中形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些经验或许是模糊不清的, 或许是稚嫩片面的, 但它们必定会成为探究新知的经验基础, 是有效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必经阶段。

学习本节课之前,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积累了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验;在二年级积累了用“第几排第几个”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和用东、西、南、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以及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与其他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的经验;在五年级积累了用“数对”确定物体在平面上位置的经验。课前让学生经历搜集确定位置相关信息的过程, 并在整合既有经验的思维过程进行体会和感悟, 能够形成表象: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既可以用方向确定, 也可以用数对表示, 但无论何种方法都需要有参照标准, 不能只考虑一个因素。如:用方向确定位置时需要有参照物, 用数对表示时必须是纵向、横向同时考虑。通过对未知信息的搜集和了解, 在扩大学生视野的同时, 也能够形成表象:确定位置方法是多样的, 不同确定位置的要求需要选择不同标准。如:锁定物体位置时既能用GPS定位, 也可以用经纬二维定位法等。学生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积累了实践活动经验, 学生在形成表象的过程积累了思维活动经验。这些经验对学生进行“确定位置”的进一步探究会产生很大影响。

“课前参与”作为一种针对高年级学生的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 必须要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和经验筛检整合的过程。只有这样, “课前参与”才能为新知的探究积累相关经验, 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为了保证课前活动的效果, 需要注意:

所谓基本数学经验, 当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 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 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

只有这样, “课前参与”才能为新知的探究积累相关经验, 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1.指向明确, 针对性强。课前参与的活动形式多样:操作实验、搜集信息、调查访问, 等等。不管哪种活动形式, 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以课前搜集信息为例, 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信息;搜集的信息有什么用途;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如搜集信息时, 我们在课前必须让学生明确要搜集的是确定位置的方法的信息;搜集的途径, 可以采用回顾旧有知识、查阅资料、向他人咨询等方式。如果考虑搜集的信息量太过庞杂, 要把学生分好小组, 给每个小组分配好搜集的任务。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 明确的搜集目标能帮助学生把握信息的重点。

2.筛检整合, 初步感悟。这里既有对所参与活动结果 (信息) 的整合, 也有对已有活动经验的筛检整合。当然, 更多的是两项整合的融合。对于搜集到的资料必须进行筛检整合, 让学生从中体验和感悟, 促进学生在丰富知识的同时重组和提升已有经验。搜集信息时, 学生搜集的信息可能是旧有知识, 可能是来自于查阅资料, 这些信息是以原始的、零散的、无序的状态存在, 因此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筛检和整合。在交流和比较中, 让学生谈谈通过搜集信息对确定位置的感想, 并让学生说说自己选择和摒弃信息的理由。

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 他们能够加深原有的相关体验, 并在提升经验中明确:无论采取何种方式, 要确切地描述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需要多个条件来固定某个点的位置。这种体验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策略二:课上体悟, 在充分经历新知探究过程中, 形成新经验

体, 就是体会、体验;悟, 就是感悟、领悟。学生有课前整理信息的经验基础, 课堂学习时, 他们就会在新知与旧知的冲突中, 利用已有经验自主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观察思考、比较分析、讨论交流、操作实践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过程中不断体悟, 将原有经验调整、组合并重建, 逐步完善并积累新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从形象向抽象转型的特点, 其体悟的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我们要遵循这一特点设计课堂教学, 让学生以形象为依托, 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完成向抽象的飞跃。经历飞跃的过程中, 要突出强调学生的体和悟, 为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奠定基础。

【片断一:借助课前活动经验引出探究的问题。】

师:二十年后的某一天, 我们聚在一起到海上游玩。分为五个组, 一个组驻守在基地上接应, 另外四个组从基地出海去游玩。

(学生快速分为五组, 并确定自己属于哪一组。)

师:海上天气突变, 第一小组需要向基地请求支援。结合课前搜集整理的信息, 想想他们应该怎样汇报自己的位置。 (学生思考后准备全班交流。)

师:救援组的同学在听到求救信息后, 认为可以出发的就可以走了, 其他同学判断他是否是个合格的救援员。

本环节用假设情景和方位图的结合, 给学生创设一个形象与想象参半的思维背景, 为学生获得“确定位置”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开门见山的呈现方式源于课前信息的整理, 学生是有相关经验作准备的。如此创设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也能快速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 为后继学习过程中的体悟、积累经验作好铺垫。在此基础上, 教师让学生结合“确定位置”的经验, 尝试描述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并让救援组的学生根据求救信息自主判断能否出发, 同时号召其他学生评判救援组员是否合格。这一系列的活动安排, 旨在让学生亲历实践, 并在实践中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和讨论交流等思维活动, 不断加深体悟, 让学生在新知与旧知的冲突中, 利用已有经验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将原有确定位置的经验加以调整、组合并重建, 形成新的确定位置的活动经验。

【片断二:交流体验, 在新旧知识交织融合中实现经验重组。】

生1:要说清自己的方向, 也就是北偏东。救援组个别同学出列后, 又返回。

师:你咋又飞回来了?小声告诉我。 (学生小声说理由, 其他同学猜测。)

生2:还得知道路程是多远, 否则都不知道飞到哪儿停……

(其他学生赞同, 有部分救援组同学出列, 其中有少部分人又返回。)

师:不是告诉北偏东和实际距离了吗, 咋又回来了?

生3:只知道方向和距离还是不行, 因为在北和东之间所有的区域都属于南偏东。如果以这个距离作半径, 以基地为圆心, 从纵轴到横轴在北和东之间画一条弧线, 可以找到无数个点。飞机要是出发救援, 无法找到确切的点的位置。只能沿着这条弧线飞行, 很费时。 (师生共同鼓掌)

生4:有方向和距离了, 还是不能确定第一组的位置, 究竟要怎么办才能一下子找到他们呢?

生1的发言显然是建立在已有经验上的, 这个经验也是学生探究新知的起点经验, 为所有学生接受。当救援组个别学生出列准备出发又折回后, 这一举动迅速点燃了学生的体悟激情。体悟伴随着思维火花出现, 学生的既有经验遭遇了第一次冲击, 迅速在需要汇报方向的经验基础上寻找还需要些什么。有了现场的操作实践,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很快就会调动另一知识经验——实际距离。第一次冲击, 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迈出第一步, 在实践的基础上积累了大量的思维经验, 使确定位置的基本活动经验也经历了第一次重组, 即方向和实际距离的结合有可能描述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确定了方向和实际距离, 少部分救援组的学生出发了。出发的学生中有几个学生再次折回后, 我若有所思地频频点头, 又一次燃起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学生自主研讨分析, 并在比较中得到了生3和生4的精彩回答, 使课堂教学越来越靠近本课探究的根本。特别是生3运用画圆经验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将已有经验发挥到了极致, 从而引发了生4的问题, 也是全班学生的疑惑。此时学生会对经历过一次重组的确定位置的经验, 再次产生不确定感, 从而产生迫切的探求的欲望。

【片断三:回应课前参与, 在辨析中加深体悟, 促进经验再生。】

师:想想课前已搜集的信息, 对我们是否有所启发?

生5:课前搜集信息, 知道雷达扫描有俯仰角的区别, 而且还有的雷达是360°扫描的。如果把角度移到这个平面图上来, 用北或东为0刻度线, 确定第一组所在的位置与北或东轴的角度, 这样的方向就固定不变了。

师:采用这个方法试试。不过, 既然描述方向是以南北轴为基准的, 在测量夹角时为了统一标准, 依然用南北轴和0刻度线重合。在你的作业纸上找到第一组的确切位置。

经过一系列的深刻思考、集体交流和激烈辩论等活动, 引发了学生二次创新思维——引入角度。学生在运用经验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 继续加深体悟, 逐渐积累实践活动经验和思维活动经验, 使确定位置的活动经验在原有的经验体系上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片断四:回顾整理, 固着新经验。】

师:回顾确定位置的过程, 想一想在这样的图上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在描述时会提醒好朋友注意什么?

生 (齐答) :需要知道方向、角度、实际距离……

回顾与整理是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策略。任何一节课都应该强调让学生“回头看一看, 想一想, 再理一理”, 在深度思考中体会和感悟, 使获得的经验更稳固。

学生在运用经验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 继续加深体悟, 逐渐积累实践活动经验和思维活动经验, 使确定位置的活动经验在原有的经验体系上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课上体悟是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策略。只有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亲历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 并在进一步的体验、感悟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强调对获得经验的回顾整理, 通过归纳、概括和总结的方式, 使新经验融入原有经验体系, 逐步完善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 我们需要注意:

1.尊重经验基础,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必须结合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创设能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情境。只有保证思维活动的高效, 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质量。

2.注重回顾整理, 强调体验感悟。所有的体验和感悟必须要经过回顾, 才能深化和巩固经历探究过程中生成的“经验点”。通过整理这些“经验点”, 促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经验体系, 并通过调整和重组的方式向原有经验体系中渗透, 顺利完成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策略三:课后实践, 促使新经验在多样场域中逐步积累与形成

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应用”, 而经验的应用又可以促进经验的发展和积累。所谓课后实践, 就是将在课堂上体悟出来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再次应用于实践, 将静态的经验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 以此达到在实践活动中应用经验、发展经验、积累经验的目的。

高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学地思考”是思维经验的核心, 把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是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形成思维经验的重要途径。操作就是一座很好的“桥梁”。教师要利用课后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操作基础上通过多样场域下的不断实践达到发展和积累思维经验的目的。

课堂教学结束后, 引导学生确定一个观测点, 小组合作, 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实践活动, 自己制作一个比较精确的学校平面图, 并进行集体展评和交流活动。这样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 让他们亲历“做”的过程, 启发学生思考并发现感性经验背后的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提高数学思考能力, 避免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感性经验的层面上, 从感性经验中获取理性经验, 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促进思维经验的积累。为此, 课后实践需要注意:

1.遵循认知规律, 规划实践活动。高年级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 有一定实践经验。教师要遵循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和已有经验, 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内容, 以学具操作、实地测量、参观调查、小课题试验等主要手段, 在实践中运用和推广既有经验, 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和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2.及时评价反馈, 有效积累经验。客观、正确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在实践活动结束后, 必须组织学生采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方式, 多鼓励、多表扬实践活动中的闪光点, 客观分析活动中的不足之处, 交流各种心得体会, 总结并升华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反思 篇8

一、《位置与方向》的教学要求

对于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有明确的教学要求。《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个教学总目标,“标准”还在第一和第二两个学段分别列出了教学的具体目标。

二、人教、苏教两个版本中《位置与方向》的教学编排

人教版与苏教版这两个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分别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小学第一、第二两个学段都安排了这部分内容。具体编排如上表。

三、《位置与方向》两种版本的比较

比较人教版与苏教版两个版本的教材对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编写与安排,发现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一)相同点

1.突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性,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

两个版本教材都能够突出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每个例题呈现的情境主题图,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理解方向、位置等相关概念,体验空间方位;后面编排的练习均指向生活实际,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突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突出学习的科学性

位置与方向在多数人看来,是比较简单、易学的内容,但是实际经验又告诉我们,有很多人小学毕业之后还分不清东南西北。或许是这种实际经验的积累,这两个版本的教材在此内容的编写上,均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突出学习的科学性。如学生在认识方向词的学习上,先学习上下、前后、左右,而后学习东、西、南、北,再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这样逐渐深入,由易到难,学生学习起来容易,学习效果也很好。

3.注意适当拓展,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性

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是多学科涉及的领域,如地理学科、品德与社会学科和数学学科都有涉及。我们知道,在地理教材中,除了介绍小学常用的用八个方向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外,还重点学习用经度和纬度确定一个地点在地球上的位置的方法。而用经度和纬度确定位置的方法和小学数学教材中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是一样的。两个版本的教材都注意到了不同教材在这方面之间的联系性,在适当的位置进行了相应的介绍。如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7页在“生活中的数学”栏目中进行了介绍;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7页在“你知道吗”栏目中也进行了介绍,加强了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性,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差异之处

比较发现两个版本的教材对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在年级的安排、内容呈现的顺序、内容的编写等方面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1.安排的年级有差异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每个学段中间的一个年级没有安排这部分内容,内容安排在了一、三、四、六这四个年级;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年级和第二学段的最初一个年级没有安排这部分学习内容,而是把内容安排在一、二、五、六这四个年级,并且二年级上、下学期均安排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同样的内容,两个版本的教材却没有安排在同一个年级进行学习。

2.在教材中呈现的顺序差异较大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多是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起始单元进行教学。四个年级中,除了四年级教材把此部分内容安排在第二单元,其他年级的教材均安排在第一单元。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把内容安排在教材的一半处居多。

除此之外,两个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在第二学段内容的安排上差异非常大。第二学段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路线图;二是用数对确定位置。人教版先安排学生学习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路线图,后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而苏教版则恰恰相反,先学习的是用数对确定位置,后学习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教材内容差异较大

(1)用方向确定物体位置的表述差异较大。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师教学用书对教师在教学如图1的用方向表示物体的位置时有这样一段话:学生在交流例1时,会出现两种答案:东偏北30°或北偏东60°,教师应告诉学生在生活中,我们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例1中1号检查点的方向,一般说成“东偏北30°”,这样学生在表述不是正东、正西、正南、正北方向的时候要有八种说法。而苏教版在教学同样的问题时,却出现了不同的说法:在如图2的教学中,教材中的例题结合轮船航行的情境图,指出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西北方向叫做北偏西,接着引出南偏东和南偏西的含义,也就是学生在表述不是正东、正西、正南、正北方向的时候,只采用上述以北或南开头的四种说法,所以图2中灯塔2所在的位置是在轮船北偏西55°的方向上,而不是在轮船西偏北35°的方向上。

(2)与比例尺等知识的联系性差异较大。用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这部分知识和比例尺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在一定程度上,用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用到了比例尺的相关内容。然而这两个版本的教材在安排用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和比例尺的顺序上却截然相反、差别很大。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四年级安排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这部分内容,比例尺的内容则安排在六年级,显然这部分内容安排在比例尺之前,在用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这部分教材中注意渗透比例尺的知识;而苏教版则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比例尺之后的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学生在学习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时应用了比例尺的知识,虽然学习的知识是一样的,但是学习的深度以及所能解决问题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3)实践内容的安排差异极大。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别在二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下册安排了一次相关内容的实践活动;一是在校园里开展测定方向的实践活动;二是开展以实际测量为内容的实践活动。这两个内容的实践均安排在每个学段的最后一次,让学生在学习了位置与方向的相关内容之后,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再比较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其中却没有这部分相关内容的安排。

四、对两个版本教材中《位置与方向》的编排建议

(一)统一同一学段内容的呈现时间

对于同样的一个学习内容,如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二年级上册就编排呈现两版本,而人教版教材呈现在三年级下册;再如第二学段中的用位置与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两版本教材呈现的时间差异也比较大。对于同样的一部分内容,在哪个年级呈现更适合于学生学习呢?两个版本的教材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比较,然后统一在一个最适合学生学习的年级中进行。

(二)统一相同内容的表述方式

在上述的比较中我们发现,用方向来表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时差异较大。如果学习、使用过人教版教材的学生和学习、使用过苏教版的学生遇到一起,对于同一个方位的物体所在位置的说法不一,会不会引起他们不必要的争论呢?因而对于同一个内容所在位置的不同表述,两个版本的教材有必要进行统一。

(三)调整教材所在的单元位置

人教版教材中《位置与方向》所在的单元位置均过于靠前,并且多是学生刚开学就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学习此部分内容的状态应该还不是最佳的时候,这样整体靠前安排显得整个教材体系对于这部分内容有所轻视。鉴于此,加之此部分内容多属于独立章节,可以适当向后推延呈现时机。

位置与方向数学教学反思 篇9

【1】确定方向(或约定方向)的方法:

①、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

②、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

③、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

④、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

⑤、一般情况下,地图(或图纸上)规定向上为北。

【2】根据确定一个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北相对,东西相对”

绘制“十字叉”,确定其它七个方向。

知道: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这些方向是相对的。

【3】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我们所站在的位置的地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十字叉”,用箭头“↑”标出北方(没有特别说明时,一般向上为北)。

【4】看懂地图。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如①:“甲在乙的方”,是指:以乙为观察点,也就是以乙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方向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

如②:“甲的方是”,是指:以甲为观察点,也就是以甲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什么方向的事物。

(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反思 篇10

这学期的教学时间很紧张,16周就得结束功课,没有时间做练习,那就不能靠练习来实现扎实掌握知识。这对我倒是不小的考验。这就意味着你必须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学生更好的方法。教学如期进行到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到了空间想象和动手的单元。一到空间和动手操作,就到了重点中的难点。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将方法运用于手上,这本身就是重点训练项目,其次知识点的琐碎,地图与实际生活的转化更是学生要突破的地方,更是能力培养的难点。不仅是我有肯骨头的教学感受,很多老师也觉得这部分的教学是事倍功半的。就拿“哪偏哪”来说,让孩子很有效的区分“东偏北”,还是“北偏东”就不容易。很多老师给我介绍了好方法,最常用的`是运动法,就是要动态的想象角是如何移动形成的。我是很喜欢拿来主义的,随即就运用到教学中,但是实践出真知,真正在教学中运用起这个方法却发现差强人意,利用这种方法学生倒是很容易理解“哪偏哪”的意义,但是做起题来,却频频出错,并没有收到期望的效果。为什么这样的方法我觉得已经很科学了,可学生就是老出错呢?我觉得这和学生做题的意志品质有关系,他们不愿意每道题都要想象一边。也和学生对角的认识是有关系。小学阶段认识的角是一个静态认识,就是两条边一个顶点,而不是由一条线段绕段点旋转形成的,学生对于角的认识本身就没有和移动挂钩,那么用这种东移动到希,来解释东偏北,是否有认知上的障碍呢?理解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我改变了一下方法。

上一篇:实习律师求职的简历下一篇:2022年6月调度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