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反思评价

2024-07-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比例尺教学反思评价(精选6篇)

比例尺教学反思评价 篇1

1、教学中我能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节课中,由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和解决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此过程让学生的个性思维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每个同学都能从同学们的汇报交流中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处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本节课,在为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机会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理解了比例尺的意义,学会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与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独立发展的空间。

比例尺教学反思评价 篇2

下面是一位名师执教的“比例尺”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演示操作, 深刻体验

师:同学们, 我今天早上从扬州到你们宝应坐车用了两个小时, 而一只小蚂蚁从扬州爬到了宝应只花了6秒钟, 你知道它怎么爬的呢?

生:小蚂蚁是在地图爬的。

师:你真聪明!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画一条表示5厘米长的线段。 (生立即完成)

师:再画一条表示2分米长的线段。 (生立即完成)

师:再画一条表示15千米长的线段。

学生开始骚动, 有的茫然, 有的讨论并交流……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生:我是在纸上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表示15千米的线段的。

生:我是用5厘米表示的15千米的线段的。

生:我是用15厘米表示的15千米的线段的。

……

【反思】在传统的比例尺教学中, 往往注重这类应用题解题方法的教学, 而忽视了比例尺概念的“意义理解”, 学生多数时间花在应用练习上。数学新课程提出要注重比例尺意义的教学, 要让学生明白比例尺产生的来龙去脉。为此, 教学中当学生明白用比例尺来作为评判的标准时,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了体验比例尺内涵的活动:在脑筋急转弯游戏之后, 此刻的学生思维的闸门已经打开。再通过让学生画线段, 一步一步从学生能立即完成的任务逐步发展到思维出现阻碍的任务, 此刻的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在这愤悱之时, 学生的思维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在交锋, 与原有的思维在碰撞, 很快有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突破了原有知识和思维的偏狭, 实现了思维的跨越;在这愤悱之时, 学生也尝到了“摘到桃子”的喜悦;在这愤悱之时, 学生的学习热情已被点燃, 学习兴趣迅速高涨, 从而能以活跃的思维、热切的探索和快乐心情进入新的学习之中。

【片段二】讨论交流, 感悟发现

教师出示这一道题目:计算机中某一零件长3毫米, 在设计师的图纸上是3厘米, 求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

生1:我是这样做的:先把单位化成统一, 3厘米=30毫米, 3∶30=1∶10, 由此得到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

生2::我是这样做的, 先把单位成统一, 但后面的解法不同。我是用图上距离30毫米去比实际距离3毫米, 列式是30∶3=10∶1。

生1:我们学习的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现在怎么变成后项是1呢?

师:还有不同解法吗?

生:没有。

师:到底是哪种解法对呢?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生3:我认为生2是正确的, 这道题跟我们前面做过的题目是有区别的。前面的题目都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小, 而这题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大。

生4:我也认为生2的正确, 按照比例尺的意义就应该是10∶1。

……

师:在本题之前我们做的求比例尺题目都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小, 这种比例尺是缩小比例尺;而本题是把实际距离扩大以后画的, 这种比例尺是扩大比例尺。

……

【反思】乌申斯基认为, 智慧不是别的, 只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当学生把新的知识刚刚认识、理解和运用时, 作为教师应该利用相关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结构。比如, 在做这道题之前, 学生建立的比例尺知识都是缩小比例尺, 尚未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这道题的选入, 对学生刚刚形成的初步的知识形成了一点撞击。这样“翻过来, 覆过去”的建构活动, 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深刻地理解了比例尺的内涵与特征, 也为学生完整知识结构的建构提供的经验和可能。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 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 更有利于顺应和同化新的知识和技能。

【片段三】自主辨析, 有效建构

师:比例尺是尺吗?

生:我认为比例尺是尺。

生:我认为比例尺不是尺。

师:有两种不同意见了, 请你们各方思考, 拿出你们说服对方的理由好吗? (教室里再次沸腾起来)

赞同方:我们认为比例尺是尺, 不是尺怎么会叫比例尺这个名称呢?

反对方:我们的观点是尺具有直接度量长度的功能。如果比例尺是尺, 那它就可以直接度量实际距离, 事实上比例尺是不能直接度量实际距离的, 而只能通过转化计算出实际的距离。

师:通过刚才的辩论, 你们同意哪种观点?

生:第二种。

师:是的, 比例尺不是尺, 大家都理解了吗?

……

【反思】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 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 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这一环节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相关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为学生更深层次的去领悟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交流质量而设计的。在这个思考、交流、辩论的过程中, 学生心扉自然敞开, 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下, 学生的思维活跃, 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很高, 研究的兴趣正酣。在这样开放的教学下, 学生的思维在与同学的对话中得到不断的修正、完善, 自己的思维方式也在逐渐地受到其他同学合理思维方式的影响而顺应、同化, 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对话、敢于表述自己思维、敢于与不同思维进行辩论的胆量和兴趣。在促进学生思维和谐发展的同时, 也高效地构建了数学知识, 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得到了健康的、全面的发展。

比例尺教学反思 篇3

成功之处:

1、注重知识教学的技巧。在教学比例尺的意义时,学生通过观察北京地图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在教学中要强化求比例尺时,因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先要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成前项是1或后项是1的比例尺;在教学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分类转化时,只需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换算一致,再写出比就可以了。这样减轻学生对知识点的再认识过程。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体验过,理解才会深刻。在教学比例尺的意义时,让学生自主经历比例尺意义的形成过程,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如:1:5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是5000000厘米;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0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0倍。

不足之处:

1、个别学生还存在不会根据公式求比例尺,解题步骤过于简化。如省略过程直接得出比例尺。

2、对于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转化,个别学生还没有掌握好此知识解决问题的要领。

改进措施:

比例尺的教学反思 篇4

《比例尺》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比和比例知识的延伸和应用,比例尺不是一把真正意义上的尺子,却是一个日常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工具。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对比例尺的学习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我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的编写意图,从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了新颖、操作性强的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比例尺的意义,要在深刻理解比例尺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变通,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在课堂中,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学生热情洋溢,发言踊跃,我自认为达到了教学目标。但通过练习,我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我进行了归纳,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概念错误

求比例尺,应该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有的同学把它变成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

二、不能确定图上距离

对比例尺的接触较少,缩小的比例尺可能看到过,如地图等,放大的比例尺就比较少见。因此,会有一个错误想法,较小的数是图上距离,继而就出现了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的情况。

三、在设x时应使用哪个长度单位是个难点

根据比例尺列比例式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用方程解答,在解设未知数的时候,教材上出现的方法是在设未知数的时候,单位上就出现了不同,以至于学生不知道如何区分,什么时候该怎么设。其实关键还是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比例尺的概念。例如:比例尺1:500000这是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的时候的比,所以在用列方程进行解答的时候,如何进行解设只要抓住一个要点:对应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相同的才能列出方程。这样就不用去顾及怎么设,只要抓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相同就可以了,怎么设都是可以解答的。

四、就是方法的选择上

其实在这一块知识上,利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也是一种很好的解法。但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很重要,倍比关系的理解,实际还是对于比例尺的理解不够深。例如:比例尺1:500000表示的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倍,图上的1厘米实际是5千米,这就是线段比例尺,在有些问题中利用线段比例尺还会给计算带来方便。

五,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的不好,所以在今后应抓紧基础知识的教学,多与学生进行沟通。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反思 篇5

我校的快乐课堂教学模式是:激趣导入、出示目标、交流展示、练习、小结强化。

今天按此模式学习比例尺的应用例2例3。由于学生提前预习了新知,所以复习了比例尺的意义和具体意义之后直接出示学习目标,接着让学生小组讨论、展示、练习。

例2是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例3是如何画平面图。两个组的学生有讲解有板书,讲的很清楚,同学们听得也很认真,没有疑问,效果很好。不过康玉静组只总结了画平面图的步骤,没有画出平面图。

优点:因为我班经常采用这样的方式学习,学生在讨论环节很自觉,也有分工。有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在小组内解决。而且组长还会最后统一一下结果,让每个组员都会说会做。

不足之处:

1、孩子们把握不住时间,讨论时间过长。

2、很多学生不爱质疑,可能碍于面子。

3、合作时配合还不够默契。

比例尺教学反思评价 篇6

在数学教学中, 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成正比例的量”就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单元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整个数学知识结构而言, 学生通过这个内容的学习可以加深对比例的理解, 应用此概念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中函数思想的进一步渗透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在本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提供了一个典型情境 (如下图) , 让学生根据杯子中水的情况填写表格, 并思考体积和高度变化的规律, 从而导出正比例的概念以及字母表达式, 然后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例2要求学生依据例1数据画图像, 并依据图像进行判断。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 参与磨课的教师普遍认为以此种结构进行教学, 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概念, 在举例时容易出现错误。心理学认为概念的形成大致可分为以下过程:识别不同事例—从一类事例中取出共性—将本质属性一般化并下定义—概念运用。可见, 概念的形成需要多样化的实例给予支撑, 如果机械使用教材, 在一个材料的基础上完成整个概念的建构过程, 显然存在根基不稳的问题, 从而造成概念理解不到位。基于上述认识, 笔者认为教学时可以此情境为依托, 并补充更多的材料, 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更好地提炼出材料的共性特点。

另外, 在解读教材时, 笔者发现教材将正比例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正比例图像的绘制、阅读分成两个板块进行处理。在小学阶段, 尽管本课内容局限于常见的数量关系的描述, 但其内容与函数紧密联系;而图像是沟通几何与代数两个领域的桥梁, 是函数学习中的重要工具, 图像所具有的特点也是概念本身特性的体现。图像的研究过程也应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实现更紧密的融合。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 初步感知, 了解概念

1. 出示例1的杯子图, 观察杯子中的水, 你发现了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 出示表格:

这两种量的变化存在怎样的规律?

3. 学生讨论后教师导出课题: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 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成正比例的量。

4. 作图—观察图像特点—进行相关计算。

(二) 分析比较, 理解概念

1. 在下面四组相关联的量中, 还有像例题一样成正比例关系的量吗?分组进行研究, 看一看, 算一算, 也可以在格子图中画一画。

(1) 买同一种纯净水的数量和总价。

(2) 一瓶纯净水喝掉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

(3) 一辆匀速前进的汽车所用的时间和所行驶的路程。

(4) 画面积为6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和宽。

通过数据分析与画图像相结合, 排除不成正比例的材料, 寻找成正比例的量的共同特点。

2. 小结:相关联的量是否一定成正比例?请你总结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

学生描述列举:

(1) 两种量同增同减, 并以相同的倍数变化。

(2) 两种量成一定的比例变化。

(3) 两种量的对应数的商 (比值) 一定, 与除法中商不变的情况相似。

(4) 图像是一条斜向右上方的直线。

……

教师揭示字母表达式: (一定) 。

(三) 巩固提高, 运用概念

1. 你还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在生活中找一找成正比例的量吗?

结合学生举例运用概念进行判定。

2. 变式练习:

(1) 如果长方形的长边固定, 你能发现成正比例的量吗?

(2) 在算式a×b=c中寻找正比例关系, 想一想这个算式与我们已经找到的成正比例的量的联系。

(四)

小结

【课后反思】

从教学实施效果看, 以上教学较好地体现了概念教学的一般特点。但从实施过程看, 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 教师在一个材料的讨论后直接告知学生概念的名称, 虽然紧接着让学生继续分析四组材料来完成对概念内涵的理解, 但告知过程依然显得比较突兀。

2. 图像的研究仅限于作图与根据图像进行相关计算, 虽然学生操作的数量有增加, 但并没有实现思维价值的提升。如何实现研究质量的提升, 在图像探究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需要进一步考虑。

3. 在巩固提高阶段, 由于来自学生的材料的过度多样化, 使得概念的运用停留于通过定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较低水平上。而事实上, 正比例作为两种量关系的一种特例, 在复杂的现实素材中寻找这种关系的过程, 以及对成正比例的两种量之间关系的因果分析, 对于学习和生活有着更大的价值,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来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

根据试教情况, 笔者对第一次教学设计进行了一些调整, 期望使此概念的教学过程具备更广阔的探究空间和更大的学习价值。

第二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 分步感知, 确立研究主题

1.依次出示以下六组量, 理解“相关联”。 (其中表3中的两个量不是相关联的)

2.表6的研究。

(1) 水的高度和体积的变化存在怎样的规律?

(2) 观察教师绘制的图像, 直线上的点表示什么意义?直线能否延伸?

讨论原点处和右上方延伸后的情况。

3.揭示研究主题:虽然很多量是相关联的, 但是两种量的关系并不相同。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类似于表6中高度和体积这两种量之间的特殊的关系。

(二) 比较分析, 自主建构概念

1.在表1、表2、表4、表5中, 是否存在与高度和体积类似的关系?分组进行研究, 看一看, 算一算, 可以在格子图中画一画。

(1) 多角度寻找共同点, 并分析表2、表5的不同之处。

(2) 在表1图像中添加第二条直线, 这条线可能表示什么交通工具的行驶情况?引导学生发现两个量的比值 (速度) 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

2.导出课题:正如大家提到的, 表1、表4、表6中两种量的变化呈现了很多共同点, 我们把这样的两种量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3.请根据刚才的研究过程, 说一说你对正比例关系的理解。

(1)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表述, 并与教材上的表述进行比较。

(2) 引导学生借助字母进行表达:如果用x、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 我们可以怎么描述正比例关系? (yx=k、y=kx等)

(三) 巩固提高, 深化概念理解

1.学习和生活中是否还存在成正比例的量, 请你举例并说明。

2.出示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数据 (见下表) 。

在上表中存在哪些正比例关系?比值分别有什么意义?

时间、路程、耗油量、废气排放量之间两两成正比例, 你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3.请判断下列哪些长方形比较“相似”, 用本课学习的知识进行解释。

【课后反思】

经过调整后的设计在实际教学中体现出了以下一些特点。

(一) 概念建立更流畅

将正比例概念的把握放在了两个量之间关系的大背景下, 从六组材料中首先抽取出相关联的量, 再从余下五组材料中寻找具备共同特点的三组, 这样就使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经历了内涵逐渐增加、外延逐渐缩小的过程, 概念的建立过程更合乎知识产生的逻辑。

在萃取共同特征的过程中也要关注差异, 通过与表2 (变化趋势相同但未呈现相同倍数的扩大或缩小) 、表5 (变化趋势相反) 的对比更鲜明地展现了差异。两个经过精心选择的不同类的材料为正比例概念本质的凸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并为成反比例的量等内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 图像认识更丰富

教学中教师注重图像特征共同点的理解和不同图像的对比, 让学生不但知道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是一条从原点出发斜向右上方延伸的直线, 也知道这样的直线必定是正比例关系的图像, 明确特定关系与特定图像的对应关系。对直线在原点处和继续向右上方延伸后的意义进行的分析, 解决了常常困扰学生的两个细节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直线倾斜程度与两量比值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索, 进一步理解了数与形的联系, 为未来函数图像的学习做了更好的铺垫。

(三) 概念运用更灵活

在巩固运用阶段, 教师向学生提供了两个更有挑战性的情境。第一个情境是在汽车行驶过程的相关数据中寻找正比例关系。这不仅是运用概念进行判定的过程, 也是从复杂的材料中自主寻找问题并进行解决的过程。此外, 让学生思考比值的意义能促使学生思考成正比例的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是运用数学方法对事物间联系进行分析的方法的初步体验。对四个量之间两两成正比例的现象的分析使学生感悟量与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具有传递性。第二个情境, 教师让学生运用本课知识对图形的相似进行解释, 促使学生使用新知识理解数学学习中常见的现象。在这个理解过程中, 学生可以从图形内部观察线段之间的关系入手, 也可以从图形之间对应线段存在的关系入手, 多角度的思考方式, 为学生灵活运用正比例这个概念提供了机会。

上一篇:初中物理热现象的教学教案下一篇:飘的读后感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