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学院在哪个校区

2024-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山东大学文学院在哪个校区(精选13篇)

山东大学文学院在哪个校区 篇1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具体地址:海河教育园区同砚路38号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南门)

南开大学那几个校区是在哪几个城市啊

1.八里台校2113区:

通讯地址:中国天津市5261南开区卫津路94号。

根据209月学校4102官网信息显示,南开大学1653八里台校区(校本部)以传统优势学科为主,有商学院、经济学院、文学院、化学院、数学院、物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日本研究院共10个学院,占地122.50万平方米。

2.津南校区:

通讯地址:中国天津市津南区同砚路38号。

根据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中心位置――海河教育园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津南校区以新兴、交叉、应用学科为主,有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旅游与服务学院、医学院、药学院、法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哲学院、历史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学院、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融学院、软件学院和环境与工程学院共14个学院。

3.泰达校区:

通讯地址:中国天津市滨海新区宏达街23号。

根据2018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南开大学泰达校区位于滨海新区塘沽,于8月建成投入使用,学院一期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万平方米,承担南开大学部分理工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任务,设有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泰达生物技术研究院2个研究院。

截至2018年5月,南开大学为“一校三区”形式,即“西有八里台校区,中有津南校区,东有泰达校区”这一互为依托,交相呼应的布局。

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首先是老师讲课水平很高,这一点大家应当是普遍承认的。以大一上学期每周两次的通史课为例,孙立群教授作为百家讲坛的“名人”和历史学院的老教师,口才相当好,讲课娓娓道来,且不时联系时政,幽默风趣,给人印象深刻,他主要讲授的是中国古代前期史,从猴子时代讲到魏晋南北朝,期末考试有一道名词解释“河西四郡”。

王以欣教授主讲的世界上古中古史2—1课程,有时候会演变成为“世界上古中古神话课”,王老师一讲到神话就变得眉飞色舞。口才好是一方面,每节课的信息量也都很大,我翻出了大一时的笔记,以吠陀时代印度的基本情况(种族、语言、文字和宗教)介绍一课为例,我竟然记了7页的南开大学作业纸,而且大部分是干货,虽然现在忘得差不多了。

孙卫国教授那时为我们讲授史学概论,记得第一堂课孙老师背着他黑色的wenger包,特别干练的步入教室,我想当时好多人心里都在默念“好帅!”,他是当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前一堂课正是王以欣老师的通史课,所以课间两人时常会有“井冈山会师”那样的动作,我们就满脸崇拜的看着两位老师。本课程有一个课堂作业是手写论文,两个题目“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历史学的作用”,任选其一作文,回想当时写得真是糟透了,现在如果重写,绝对不一样。

中国古代后期史的前8堂课是李治安教授主讲的,好像是为了给某机构拍教学视频。李老师作为河北邢台人,讲话却有南方人的口音,因此需要仔细辨别。李老师先讲的历史学学习的四把钥匙:年代、职官制度、目录版本和历史地理,还特意说明了院训“惟真惟新,求通致用”,此后几堂课他讲的内容是高屋建瓴式的,贯通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内容,诸如土地赋税,军事征役,思想文化,两个“南北朝”等问题,字字珠玑,视野开阔。想到这里,我眼前突然闪现出一个黑衣男子,我记得那时候他课间都要找老师交流,你们还记得吗?萌开花。李治安教授还顺便把隋唐史讲了,他总愿穿一件蓝色的西服外套。

之后接手的王晓欣教授,由于每堂课基本是按断代讲的,所以总会看到“欣爷”指点江山,纵论一朝一代之大势,非常有气度,讲到大清朝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满语的那几秒钟,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陈志强教授主讲大一下的世界上古中古史2—2,第一堂课就讲的是中古世界的体系,是从分散到集中的发展过程,形成了诸多区域集权和地方体系,随后每节课都会纵横捭阖,中西贯通。陈老师气质儒雅,颇有学者气息,作为拜占庭史的顶尖专家,陈老师在荣获“希腊最高文学艺术奖勋章”,许多同学有些后悔当时上课没好好听。我记得期末考试有一道二选一的论述题,考虑到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宗教改革,所以我当时选的是“皮朗命题”。

大一时的历史文选课基本是句读和释义。每位同学在看到影印四部丛刊本的教材时,都有一种历史感扑面而来。第一篇就是《尚書·湯誓》,王曰:“格爾衆庶,悉聼朕言”,历史文选及其后的古代汉语是由闫爱民教授和胡宝华教授分别为两班讲解的。闫老师讲课平实细致,胡老师讲课以专心著称,从不枝蔓。特别要说明的是,胡老师的儒雅气质迷倒了史院众多女生和一部分男生,胡老师有家学传统,他的父亲是胡如雷先生,弟弟是胡宝国先生。

这里要提一提几位女老师,大二上学期好多课都是女老师主讲的。刘晓琴老师的中国近代史和王萍老师的世界近代史2—1。两门课都是大二上学期的C类必修课,两位女老师的风格还是很像的,都擅长平铺直叙。晓琴阿姨的课程讲授条理清晰,线索明确,对相关史实的讲解非常到位且全面,每堂课都给人以丰富的收获,我现在翻看着笔记,也记得非常认真。王萍老师的课堂生机勃勃,同学们聚精会神的听讲,还时不时的与老师沟通。另外,王老师的PPT做的也很精美。

罗宣老师作为美国史领域的专家,气场强大,这是同学们公认的。历史学电子资源应用这门课非常实用,让历史学这门和“古老”联系起来的学科焕发了新的生机。期末考试过后,我们欣喜地发现,许多同学发状态感谢“宣姨”评卷公允,给分合理。

历史学文献基础是由李晶老师讲授,初次接受目录版本学的知识,受益良多,李老师非常亲切,和同学们玩得来,就是期末考试有点难,这也是公认的。

刘敏教授作为学院老资格的教师,主讲中国历史地理学概论(C类)和一门名为秦汉史的D类课,刘老师史料功夫非常好,讲课也很关注史料。期末考试更是有特点,卷子上是两道题:一、结合历史事实,详细评述秦汉时期君主集权的不断加强(80分),二、本学期你读了哪些秦汉史方面的书,请评介其中的一本(20分)。

对了,崔岩老师开设的中国史学史作为我们专业的C类课,线索也很明确,期末时大家都把乔治忠教授的《中国史学史》奉为圭臬。期末考试的答题量是我本科阶段最多的,没有之一。比高中答文综都累。

接下来的大二下学期,必当首提李凡教授,人称“凡爷”。作为典型的东北汉子,李老师讲课shu度很慢,而且用标准的东北话讲课。他讲的是世界近现代史2—2,讲课线索清晰,史实明确,因为他的研究方向是日苏关系史,所以讲这段历史,尤其是涉及一战、二战及战后国际关系时游刃有余,信手拈来。他也会谈起他在日本早稻田大学交流时的经历,时不时表现出对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不满,“拿我当星期天儿过niea?”这堂课培养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明辨国际关系的理性思维。

张思教授和邓丽兰教授主讲的中国现当代史,也都是满满的干货。张思老师也很儒雅,亦有“男神”的美誉,他有次上课拿来了三四十年代的民间土地契约的原件给大家看,非常有震撼力和年代感。可惜他的华北地域社会史我都没机会去上。邓老师讲课思路清晰,而且对近现代史上诸多历史人物的思想观念均有深刻见解。

要把每门课都一一道来真是够累的。。。

当然,爱因斯坦说过:“学累了就干点别的”,牛顿说:“爱因斯坦说的对。”所以,在同学们听课的过程中,间歇性的放松要归功于另外两个因素。人多的好处就有很多,首先,因为史院的老师们上课基本不点名,所以逃课也是可以的,80个人一起上课和70个人一起上课,从视觉上来看差别并不大。其次,我要上一张图片来说明一下。

注:图片来自网络

这张图片基本上“神”还原了大学的课堂,让我想到了大一的时光。而且除了色调不同,跟迎水道6楼的那个大教室以及二主A座真像啊!人多的好处就是总会有学霸负责吸引老师们的注意力,和老师深入交流,让老师恍惚间认为同学们都是那么的“优秀好学”。人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集齐图片中的所有类型,这样很多人分片坐就有了聊天的语伴。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身为级的我们,正好赶上了智能手机的全面兴起阶段,比如年初iPhone4s刚刚在中国大陆上市,所以智能手机成为课堂“好伙伴”,一堂课的吸引力和手机剩余电量成反比。移动电源的产生可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现象。很多人练就了玩着手机照样听课的本领,那么这条定律就不合适了,尤其是搬回八里台校区之后,二主和主楼宽敞明亮的教室都是次要,手机连接的NKU_WLAN才是极好的。

插播一段考试的体验。只有史院学子能体会背诵的乐趣,那绝对是可以用“酸爽”来形容的。大一大二每学期都有中国史和世界史两门大BOSS,还有传说中的卫国叔叔的“史学概论”。这些课程总会让我们找回高中的感觉,其余的课程有的是以论文的形式有的是开卷考试的形式,但是都有一定难度,所以每到期末,大家都会想起二狗子说过的名言:“选课一时爽,期末火葬场”。当然经过了那些历练之后,我们可就“身经百战见得多啦”[6],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好像有点跑题。

三个专业的人一起上课的时光并没有多久,但是很多时候却又使人记忆犹新。这些愉 快的记忆都是在历史学院学习的体验,而且是精华之处。比如王以欣教授的the milky way(此处感谢诗繁的提醒更正),比如王晓欣教授期末划考试范围时的“给爷笑一个”;比如李凡教授的吉林省吉林市学“诗繁”的和三句不离口的日本安倍,再如陈志强教授课堂上出现频率极高的普罗柯比《秘史》,这些亮点都是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学习独有的体验。

三、一些选修课的体验

不管是按照时间顺序还是行文逻辑,下面应当谈的就是大二大三学习学院老师开设的丰富的专业选修课(D类)的经历,不过这点有些困难,学生评价老师有点不敬之意,而且也无力评价。但是谈一谈学习体验过程中的“感觉”还是可以的。

默默地翻出了成绩单。

因为毕业条件是要修够31个D类课学分,也就是约16门,所以这种学习体验还是很丰富的。

首先要说说大一的中国考古学概论,它是我们专业的D类,由赫赫有名的程平山老师开设,他是苏秉琦先生的弟子。可惜我们那时年幼无知,仍记得我大晚上呆在新图五楼看罗振玉的《殷商贞卜文字考》,但是现在想想也是值得的,程老师板书写得很认真,期末考试一点都不难,真的。

大一下选过侯杰老师的中国近现代史民众意识史,那是第一次比较正式地接触选修课,而且是某一领域的研究,也是第一次阅读相关原始史料,获益良多,至今感激。侯老师天津话讲得“倍儿溜儿”,上课讲授的民间信仰丰富多彩,且引人深思,许多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考的方法都在那堂课上受到影响。

王晓欣老师开设的元史含金量十足,迄今为止最认真的课堂笔记就是元史课上记的。大家都喜欢叫王老师“欣爷”,得此称号,是因为王老师有诸多过人之处。他精通多门语言,在元史课上这一点展现的淋漓尽致,比如在讲“蒙古”一词的流变时,就会从《隋书》讲到中古时期的语音,再讲到满语、蒙语和突厥语,还要顺带秀一下日语和波斯语。一想到这里,我就默默地献上了自己的膝盖。当然,王老师讲课游刃有余,能由一个点旁征博引地枝蔓开来,却又能很好地收回来。也是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学了元代硬译公牍文,比如“敲了”、“么道”之类,非常有意思,也有机会翻了翻《通制条格》。期末考试时也是翻译硬译公牍文为主。

朱洪斌老师的20世纪中国史学与史家选课人数不多,但是并不影响课堂的氛围。朱老师个子并不高,但是很有文人气质,而且口才相当好。在讲梁启超、胡适、陈寅恪这些人的时候,总会伴随着一些逸闻掌故,但是也会对这些人的史学观念和方法总结的很到位,这学期旁听他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又有幸当面受教,如沐春风。

余新忠老师开设的中国近世疾病医疗社会史和王利华老师的中国生态环境史都是在大 二下学期选修的。两位老师在各自的领域都是国内的权威专家,所以会有很多自己的研究心得贯穿课堂,而且因为两门课程均是一个较新的史学领域和研究视角,总能给人很多启发,这是在这些课上,会引导我们如何去从事历史研究,史料和视角的结合,行文框架的建构,都是从这些课上学到的。

贺江枫老师的中华民国史研究也是极好的。他是刚毕业的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所以我们对他很崇拜,我们上的那学期是他到学院任教后第一次开课,所以他前几堂课的普通话还带有英语的味道。他的课是早上第一节,而且在主楼,所以许多人会踩着铃声进入课堂。在课堂上,贺老师的课堂讲授非常充实。他并没有流露出“资本主义”教育方式下产生的立场,而是对“党国”坚决划清界限,“共匪”一词,从来没有在课堂上出现。

哈全安老师的中东现代史课堂非常有特点。老师讲课不用ppt,全靠演讲,所以让人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因为他是东北人(跟李凡老师都是吉林省吉林市人,想起了“凡爷”对哈全安老师的夸奖),所以普通话还是有一股东北味儿的。当然,哈老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对我党和领导们的支持与赞美,总会引起大家的共鸣和欢乐,坚定大家对我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我有一次还有幸跟着《纵横》编辑部采访了他和王以欣老师,两位老师都谈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两次采访坚定了我学历史的信念。这门课程期末写体会的考试方式也令人印象深刻。

毛立坤老师的中国近现代贸易史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课件做的很精美,图片很多,历史场景感明显。第一堂课做课程简介时那段长达五分钟的演讲会吓到每一位选课的学生,因为老师你网络词汇整理的太丰富了!毛老师每节课都会有一个专题的讲述,条理性很强,最后推荐的书目也很有价值,诸如朱维铮《音调未定的传统》、林满红《银线》等。

夏炎老师的魏晋南北朝史。大三开始,我的学术兴趣由近代史转向中古史,夏炎老师在引导我进入中古史的领域方面帮助很多,十分感激。作为一门期末会告诉大家考的8道题目中的8道的课程,此课成为最受本科生欢迎的D类课,很明显,同学们是喜欢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才选的这门课程,目的是很纯洁的,所以选课人数很轻松地超过了必修课。这门课的特点是名为魏晋南北朝史,但是并不拘泥于史实,而是强调视角、理论和方法,而且真正从一门研究的角度梳理了相关学术史和史料基础。期末考试的卷子上果然只有4道题。

叶民老师是王敦书教授的弟子,王以欣老师和叶老师是同门。叶老师在德国海得堡大学古典语言系完成博士论文《阿米安和那马提安及其笔下的晚期罗马帝国》并获得博士学位。记得当年王以欣老师因为中途讲神话讲得太入迷,导致最后通史课古罗马的部分讲不完了,就跟大家说可以在叶民老师的古罗马史课上补回来,所以他开设的古罗马史也很受欢迎,期末考试也跟夏炎老师一样,诚信出题。

杨令侠教授的加拿大史也很有特色,我记得选课的人数也很多,她的父亲就是国内著名美国史专业奠基人杨生茂先生。杨老师讲课不拘泥于史实(这当然也因为加拿大没多少历史),而是从加拿大的众多基本属性讲起,比如加拿大的种族、语言、人种等各方面表现出的“多元文化”,而且穿插着好多她在加拿大的个人见闻,所以整堂课下来,很有启发性。

最后再增补一下杨巨平教授的外国史学史,这是世界历史专业的C类必修,但我也几乎一场不落地蹭了。杨老师的山西口音很明显,所以乍一听会有些不太适应,而且难为了好多南方的同学们。但是杨老师的课堂很有启发性,联系古今中外,对比之下总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灵感,这也是很多世界史课程的特点,每次听完,都会意犹未尽。

山东大学文学院在哪个校区 篇2

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位于南昌市昌北开发区, 工学院、法学院实验楼坐落于整个校园的西北角, 北接麦庐大道, 西临西岚大道, 基地西面是一条小河沟, 南为学校西入口和图书馆, 东与软件学院和管理学院隔小河沟相望;用地为三角形, 南北长, 东西短, 根据学校要求, 工学院和法学院进行整体设计, 工学院建筑主体为六层, 局部三层, 北面为法学院, 由两栋十二层的二类高层组成, 这两栋高层通过地下室相连, 总建筑面积为62535平方米。

二、设计指导思想和特点

1) 功能合理的原则:符合学校整体规划 (如道路脉络, 功能分区等) , 并结合学校目前需求, 满足现代教学的功能要求, 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目标。

2) 经济适用, 安全可靠的原则:建筑和环境设计采取各种防灾安全措施, 确保安全, 并采用各种设计方法减少造价。

3) 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原则:采用绿色环保的技术, 材料, 创造节能、节水、节材的新型绿色校园。

4) 因地制宜的原则:尊重当地的气候条件, 探索与城市文化及时代特征适宜的形象定位, 反映地域特色, 体现场所精神, 充分利用现有环境资源, 强调土地科学合理、集约化利用, 合基地形状与自然朝向, 建筑布局紧凑, 形成高效、整体的建筑群体;功能和空间的叠合, 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效率, 创造一个和谐并具个性的新城市景观。

设计特点

以开敞的院落形式来组织空间, 规划布局新建筑, 通过校园景观及建筑风格的设计, 体现建筑、环境和地域的特色, 实现校园文化、建筑文化、生态文化的最佳组合。同时, 充分结合校园原有的绿化植被, 营造绿色生态的校园空间。

三、总平面布置

通过对周边环境及设计任务书的仔细推敲, 结合用地南北长、东西短的特点, 同时考虑到建筑使用上的灵活性, 为最大程度将室内外空间组合起来, 建筑单体呈回字形及条形布局, 平面布局规整。

法学院位于整个基地的北面和中部, 为两栋高层12层, 呈两条一字形布置, 主要功能房均为南北朝向, 利于使用, 根据现有规划, 为融入现有肌理, 建筑本身呈V字形折线平面, 主要的出入口为线形平面的中部, 南北方向均可以方便的进入, 辅助房间如楼电梯间和卫生间均位于北面, 保证南面的使用。, 西临学校内部干道, 整个校区的东面是学生的生活区, 大人流量会从东面来, 西南面是学校的西大门, 考虑到使用的方便, 所以确定在建筑的中部, 且在南北面设为主要出入口, 在建筑的东西端头设为次要出入口。

工学院位于整个基地的南面, 呈回字形平面布局, 整个校区的东面是学生的生活区, 大人流量会从东面来, 西南面是学校的西大门, 考虑到使用的方便, 人行主入口设在东面, 建筑中心为一室外庭院, 各功能块均围绕室外中庭布置, 流线便捷且各房间全明、通风及采光良好, 形成建筑外部体量完整, 室内外空间完整化的特点。且各房间均有自然采光及通风条件, 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另外由于建筑的覆盖率较高, 考虑到工作人员的休闲、娱乐、交流及放松, 在一层的室外庭院, 东面和西面的敞开走廊形成的室外平台, 以及顶层上人屋面等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不同标高的, 利于各层工作人员方便到达的有不同空间体验的场所, 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理念。

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 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室外空间, 这应当是兼顾室内空间的最佳的布局方式。建筑四周设置环形道路, 西南侧及北侧均设有次要出入口, 与东侧人流主入口分开, 交通方便, 流线清晰。

四、交通组织

(1) 车行路线组织

该用地地块车行出入口与学校的西侧大门相连, 使用方便。沿法学院和工学院主体建筑设置了不小于6米宽的环形道路。法学院的两栋楼在地下室连成一体, 功能为机动车停车库和设备机房, 有两个双车道出入口, 分别位于法学院两栋高层的南北两侧, 靠近校区环形道路, 有利于车辆的进出, 将车辆对学院内部的交通的影响减至最小。

(2) 人行路线组织

三栋建筑周围均有道路环通, 人流从西面的学校大门以及从东面的宿舍楼方向均可方便到达, 并由此可进入主入口广场, 并通过门厅进入学员大楼, 并可由设于入口门厅附近的楼电梯方便地到达各层平面。

五、环境设计和技术设计

结合校园建筑间大小各异的开敞空间, 构筑流动舒畅的绿化生长带, 建筑内部则以庭院绿化为主。外部结合东面河流, 进行环境设计。除必要的硬地以外, 尽量采用草地等软地, 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在用地及建筑周边空地布置小的休息观景亭、雕塑等, 多层次的景观利于师生的交流及休息放松。建筑内院部分则通过软硬质铺地、绿地、休息椅、灌木、草坪灯等的细节设计给师生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及学习环境。开阔的场地拉近了学生和建筑之间的距离, 便利的交通使的学生可以方便的到达其中, 而良好的景观及丰富的场景设置使得学校外部空间成为学生逗留, 休息, 交往的活动场所, 对学生品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总之, 开阔的广场, 碧绿的草地, 浓浓的树荫, 多层次的开放空间, 为学生提供了尺度宜人, 动静有别的场所, 形成了浓郁的校园氛围。

六、造型设计

每所学校都应具有其独特的个性, 并以此成为人们对它进行识别的重要依据, 本项目从整体出发, 于规整中求变化, 精心推敲形体组合和细部处理, 力求以建筑自身鲜明的风格特征体现识别性, 文化性和时代感。

1. 尺度推敲:

本项目沿城市道路的一侧, 注重与大尺度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的衔接, 强调其公共性, 校园内部则更注重步行视点, 即人的尺度的处理, 通过体量之间的穿插组合, 精确细致的立面划分和比例推敲等, 营造出丰富宜人的校园建筑。局部造型处理上, 自然的以对称或非对称的手法进行处理。

2. 建筑材料和色彩

建筑外墙以白色弹性涂料为主, 和中灰色面砖为辅, 采用高级灰墙面不仅有利于冬季吸收太阳能, 而且比较雅致耐看, 符合高校建筑特有气质。主入口, 楼梯间的休息平台以及走廊休息处等公共空间局部采用玻璃幕墙, 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又有利于降低造价。各种材料的组合使用在体现实验楼庄重、气派的同时, 又不乏透出活力, 并形成亮点。材料的选用和细部处理追求精致统一, 从而形成了形式和视觉上的和谐统一的效果, 另外这些材料都可以就地取材、降低造价, 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建筑形体注重穿插组合关系, 在整体造型中, 不同颜色的体块穿插, 增加了立面的层次与深度, 加强了建筑形体的节奏与韵律感。特别重视细部设计及材料的运用, 灰色和白色面砖构成的形体相互穿插, 在入口雨蓬处采用灰色工字钢和玻璃形成强烈对比, 首层采用灰色面, 形成基座, 与上部白色建筑主体形成另外的对比, 达到对立统一的效果, 形成视觉焦点。

总之, 此建筑作为高校建筑, 力求运用简洁的形体表达严谨、理性的精神, 注重在细部中体现出设计的品位。

工程名称: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工学院, 法学院实验楼

设计单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10年10月~2010年12月

山东大学文学院在哪个校区 篇3

关键词: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儋州校区;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

篮球运动是最普遍球类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班际、系际乃至院校之间各种形式的篮球比赛开展日趋频繁,大大丰富和活跃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为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随着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校园篮球的普及和篮球水平的迅速提高,对规则和篮球裁判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跟上校园篮球运动发展的步伐,不仅要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篮球技术水平,还要随时了解和掌握篮球运动竞赛规则的发展和变化,培养高水平的校园篮球裁判员队伍,从而进一步促进校园篮球技术水平的提高。

裁判员是场上的法官,评判运动员、教练员的一切行为是否遵守比赛规则,其职责就是为双方球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使比赛公平有序、精彩激烈地进行。我认为,在学校培养一支精湛的学生裁判队伍,大胆启用学生担任裁判工作,既能缓解教师裁判力量紧张的矛盾,同时,也有力的配合了篮球课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篮球技术战水平和欣赏水平,增强了学生对篮球裁判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得到了加强,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和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体育自身的文化内涵、多元功能、实践特征,为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而在学生中进行篮球裁判的培养过程,就是一种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实施过程,从而体现了高校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的重要性。

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传承办学历史悠久的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精神,秉承“海纳百川,大道致远”的校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瞄准全球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努力培养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创新,有感恩之心、有国际视野、有吃苦精神、有专业技能、有创业能力的实用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学院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区连为一体,占地一千七百多亩其中室外篮球场地10片、篮球比赛训练馆一座,学院现已拥有150多名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专职、兼职教学与管理队伍,其中50%以上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还有一名国家级篮球裁判,一名国家一级篮球运动员,是非常适合发展校园篮球文化发展的有利环境也是为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文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必不可少的良好环境。我校学生中有近一半的人不仅爱好打篮球、观看篮球比赛而且他们当中还有一部分人对篮球裁判工作表示出很高的兴致,同时学院学生在学院的辅助下成立了篮球社团,这样不仅在体育选修课上学到一些专业的篮球裁判知识,而且又可以在篮球社团活动时间中进行实践,使整个校园篮球文化在学生裁判的引导下进行正规的篮球比赛,从整体上提高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篮球水平。

对我院篮球裁判员的培养策略以下观点:组织篮球社团业余裁判训练班和专题讲座。篮球教师利用社团活动时间采用训练班的形式给学生加以辅导,并定期邀请有执裁及教学经验的裁判员和篮球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和指导;理论学习阶段,教师进行《篮球规矩》、《篮球裁判法》、《比赛编排》讲授和辅导,观看《篮球裁判教学片》,实践学习《篮球裁判手势操》。请求熟读规则,控制裁判的办法,对裁判中疑难问题教师要重点解答;学习与实践,在根本掌握篮球比赛规则的理论知识后,开端进行裁判实践。首先通过临场实践,把握裁判员的跑动路线,选位方法以及叫哨的技能,熟练应用裁判员手势。其次,通过模仿比赛的方法,锻炼学生临场的能力,培养场上的裁判意识,在实践中选派有经验的篮球高级别裁判或篮球专业教师“传,帮,带”,使学生不断丰盛裁判经验,最后到达独立履行裁判工作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提拔较优良者,承担篮球比赛的执裁工作,其他学生编进记录台工作。经过培养,在每年的新生篮球赛,教职工赛等院、系级篮球比赛中,让学生在裁判工作中逐渐挑起重任,进进角色。这种从理论到实践,从学到用的门路和办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裁判水平;实践提高阶段,联合篮球运动快速多变的特色,不仅请求裁判员具有快速反映能力,手势和叫哨的和谐配合,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在要害比赛中,因观众人数较多,氛围热闹,比分接近的情形下,更要消除干扰,秉公执法,这就须要裁判员增添实践经验,多吹、多看、多总结。通过在比赛中的实践提高裁判员把持比赛的能力,达到能够独立地顺利完成比赛执法义务的水平。

山东大学文学院在哪个校区 篇4

安顺学院简介

安顺学院坐落在贵州省安顺市。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素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称。全市总面积9267平方公里,总人口30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9%。安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亚洲文明之灯”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千古之谜”关岭“红崖天书”、“世界唯一”的明代屯堡村落、“中国戏剧活化石”安顺地戏、“东方第一染”安顺蜡染,有“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的美誉,是国家最早确定的.甲类旅游开放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丽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境内有闻名遐迩的黄果树瀑布。安顺是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国“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若飞同志的故乡,王若飞故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首批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点之一。安顺是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是国家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国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东大学文学院在哪个校区 篇5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始建于1975年。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学院坚持“人本治校、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和“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强化特色、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思路,立足防震减灾行业,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行业技术培训等并存的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现代的办学体系,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山东大学文学院在哪个校区 篇6

中国美术学院创建于1928年,时称国立艺术院;1929年,更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改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50年,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8年,更名为浙江美术学院;1993年,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以前隶属文化部管理,20成为省部共建高校。,获批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文化部共建高校。

中国美术学院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地跨杭、沪两市,已有杭州南山、杭州象山、上海张江三大校区;有在校学生9000余人,教职工约千人。设有19个二级学院(部),26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山东大学文学院在哪个校区 篇7

丽水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地处浙江绿谷、瓯江之畔、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丽水市。校园占地面积65hm2, 校舍建筑面积32万m2。建有各类实验 (实训) 室 (中心) 22个。

2 西校区主要休闲运动区域

2.1 运动场

丽水学院西校区运动场位于校园西南角, 按高校正规运动场规模所建, 其中设有足球场, 两侧设有看台, 其旁设有羽毛球场和跆拳道馆, 学院运动会在此进行, 且每当有重大事需召集全校师生时, 如开学、离校、校庆等皆是在此举行。

2.2 球类运动场

西区球类运动作为能和运动场相媲美的少数几处活动空间之一, 自有其特色。该球类运动场 (之后统称为球场) 依运动场东侧而建, 空间比之运动场较小, 是广大师生酷爱之地, 大有人气远超运动场之势。

2.3 乒乓球场

乒乓球场设置地点比较特别, 位于图书馆正下方的地下。地下室主要当作停车场, 但很少得到充分利用, 应师生要求, 用于师生乒乓球娱乐活动。

2.4 台球室

严格意义来说, 台球室并不属于学校, 而是私人承办, 位于西区超市正上方2楼, 作为一项全国普及且容易上手的休闲运动, 台球很受欢迎, 每天于此人流不断。

2.5 中心广场

中心广场位于西区图书馆前, 其占地空间或许并不宽广, 但是景观配置与植物绿化处理的较好, 广场中心和四周皆设有石凳供师生休息, 因建于图书馆前, 使得中心广场有很良好的学习氛围, 每天皆可看到师生于此览书诵读。

2.6 情人坡

情人坡位于艺术学院正南方, 是一块以草坪为主要景观的休闲场所, 其中设有假山石景, 点缀以石凳石椅, 整体表现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2.7 蘑菇亭等小型公共空间

在校园中, 除了那些大型宽阔空间外, 还有许多小型公共空间点缀。这些空间分散布置于校内各个景点, 如食堂前的蘑菇亭, 约20m2大小, 可同时容纳10人左右坐下, 四周以柳杉、麻栎等高大常绿乔木环绕, 使得阳光照射时被阻挡在外, 整体色彩偏暗。道路设置为鹅卵石铺地, 只够单人行走, 成为师生寻求安宁休闲场所的理想之地。

3 大学生对于休闲空间的理论分析及实际情况分析

3.1 大学生对于休闲空间的理论分析

大学生的休闲活动主要是为了放松身心, 减缓压力与调剂生活。学生更为喜欢的是有助于放松和调剂生活的环境和缓解压力的运动。较适合的地方为专共休闲的情人坡、类似蘑菇亭的小型空间和校内举办各项活动的中心广场, 其次为运动类场地。

3.2 大学生对于休闲空间的实际情况分析

学生接触最多的地方是图书馆前的中心广场, 其次是各种球类运动场地, 最后是人迹较少的休闲空间。

4 对于校园休闲区域处理建议

学生喜欢在草坪上学习交往, 尤其是具有微地形的草坪更能激起学生的好感。在进行校园空间景观设计时, 草坪应该被作为一种积极元素加以利用。宽阔的草坪可以包容多种形式的交往活动, 符合大学生的行为特点。

休闲区的绿化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以“面”为主, 结合功能分区做不同的、有明显层次感的安排, 同时合理地配置景观小品, 体现艺术美、自然美和意境美;在植物种类配置方面要多样化, 四季美观, 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 并体现出“春华秋实”的校园精神。此外, 应善于利用绿化围合空间, 为晨起朗读和背外语营造一个独自的领域空间。

由于休闲景区上学生的活动主要是小型聚会、交流、学习、休憩等。这类活动的发生和休憩设施分不开。所以铺装场地上最主要的因素是户外桌椅的设置, 桌椅不仅指实实在在的桌椅, 还包括能充当桌椅功能的设施, 如小径旁的叠石、台阶、花架等。

高校广场不仅是作为被观赏的对象, 还是一个使用空间, 既能满足作为交通枢纽的功能需求, 又能满足人们进行交往和休闲活动的需求。在广场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些需求, 发挥广场的多样功能, 提高使用率, 也符合经济性原则。

针对实际调查情况, 学生普遍反应校内的休闲运动设施太少, 在校内可以多增加一些公共娱乐空间, 如溜冰场、ktv、游泳池等, 扩大学生在校内的休闲活动圈, 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玉莲, 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山东大学文学院在哪个校区 篇8

宁夏师范学院简介:

宁夏师范学院坐落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下历史名城——固原市,隶属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是宁夏唯一的师范类本科院校。

学校前身为1975年建立的六盘山大学,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时任固原地委副书记胡启立先生任六盘山大学筹备小组组长、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六盘山大学基础上建立固原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宁夏师范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是自治区教育厅和固原市人民政府共建单位。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同年成为宁夏首所师范生公费教育试点学校。被确定为宁夏首批整体应用转型试点高校,同年,成为自治区“西部一流”学科创建单位,并获批外国留学生招生资质。,成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院在哪个校区 篇9

湖南理工学院简介:

湖南理工学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岳阳市,面朝岳阳楼,紧邻洞庭湖,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一本高校,是湖南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湖南省“十三五”期间改办大学规划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的湖滨大学。现设有16个教学院及1个独立学院--南湖学院,拥有本科专业5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和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各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

山东大学文学院在哪个校区 篇10

大学校园环境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 也是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好的大学校园环境能够激励学生、教师职工的内在精神特质, 潜移默化感染师生的情绪, 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道德品质和艺术修养, 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20世纪末以来,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发展迅速, 一个个崭新的校园陆续投入使用运行。新校区景观设计如何传承学校沉淀多年的本有文化, 尊重校园环境的生活内涵, 塑造新的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空间环境, 将是新校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1 设计背景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前身为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 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1912年和1914年相继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解放后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2008年升格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并更为现名。毛泽东年轻时期曾在该校的老校区就读, 学校因此有了“伟人母校”的美称, 当时学校还有徐特立、任弼时等一大批的名人在校任教或者学习, 在全国小有名气。湖南第一师范的新校区———东方红校区位于长沙岳麓区东方红镇, 位于二环线与三环线之内, 北临枫林路, 西侧为在建的东方红路, 东侧为正在规划建设的麓松路。新校区占地72.7hm2, 规划总建筑面积41万m2, 建筑总占地面积9.8万m2, 绿地率52.5%, 水体面积2.5hm2。目前老校区已经改成纪念馆, 供学生游人瞻仰, 同时东方红新区将取代老校区, 成为湖南第一师范师生学习和生活的新场所。

2 设计原则及理念

2.1 设计原则

为了体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师范类院校的特点和性质以及湖南的地域特色, 本设计着重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的交融, 创造鲜明的校园形象及景观特色。

2.1.1 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特有地形及生态环境条件, 选定具体的设计手法, 使景观和周边环境紧密联系, 形成整体。

2.1.2 地域性原则。

明确景观用途、性质, 反映地域特色, 突出学院历史文脉和学科特性, 营造湖南一师独具特色的校园空间和文化氛围, 将环境育人的设计理念渗透到景观设计的过程中。

2.1.3 生态性原则。

强调校园景观与自然生态相融合, 注重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 尽量避免和减少人工盲目改造、破坏自然生态。

2.1.4 时效性原则。

注重园林景观随时间变化的效果, 塑造随时间延续而可以更新的、稳定的园林景观。

2.1.5 以人为本原则。

在营造校园特色景观的过程中, 充分考虑并满足使用者实际需要, 生态、美观、实用三者兼顾, 更好地为校园使用者的工作、学习、交流、休闲及娱乐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空间。

2.2 设计理念

将第一师范的发展历史、校园文化、办学理念与新校区景观设计相结合, 让历史人文融入到校园景观, 传统理念渗透到空间格局之中。营造特色校园景观环境的同时, 反映一师由历史向现代的传承, 传统向创新的进步。以“方圆曲直、千载学府、百年师范、山水林园”为设计理念, 凸显第一师新校区的景观特色。“方圆曲直”, 体现新校区规划的融汇与深远;“千载学府”, 体现第一师范历史的渊源与厚重;“百年师范”, 体现第一师范治学的传承与创新;“山水林园”, 体现新校区环境的山明与水秀。

3 设计解读

3.1 方圆曲直———景观结构布局

利用景观要素营造出第一师范独特的校园特色, 将影响该区域环境景观特色的因素与第一师范的自身特点相结合, 力求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当地文化、校园历史相渗透, 使新校区在继承本校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有所创新, 形成自身特点。在新校区总体规划及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了第一师范东方红校区的总体结构为“一直、两曲、一方、两圆”。

“一直”:校园景观大道。以气势磅礴的主入口中轴线景观体现一师悠久灿烂历史与深厚的人文底蕴。

“两曲”:名人湖和学子湖滨水景观。水与建筑、山体有机融合, 赋予一师秀美灵动的特质。

“一方”:文、理、实验和科技四个教学楼的中庭在空间上组成一个方形, 反映一师惯有的骨气与傲气。

“两圆”:校园内的主环路景观带和环绕校园外围城市道路景观带组成内外两个圆, 体现一师海纳百川、融贯天下的精神。

3.2 千载学府———景观大道设计

景观大道位于第一师范入口广场至图书馆处。主轴线的景观设计, 体现湖南第一师范百年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入口广场设计开阔、气势, 展现学校现代风貌。景观主轴线布置不同排列的石阵, 粗糙的石头质感体现学校深厚的历史沉淀。规整而秩序的树阵设计体现第一师范治学严谨的办学理念。图书馆前主题雕塑及喷泉水景为整个主轴线景观核心。

3.3 百年师范———教学区中庭景观设计

通过6个教学楼中庭的景观设计, 旨在体现第一师范的治学态度, 营造崇尚创新、探求真知的学术环境和宽松和谐的学术研究氛围。为师生学术交流、学术活动提供理想场所, 引导科技创新和团队合作, 传承一师的历史底蕴, 发扬一师人的开拓精神。

将景观设计理念与学院性质、教学楼特点相结合, 赋予每个中庭不同的概念并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

3.3.1 文科楼中庭:

以“博文”为设计主题, 运用自然、写意的设计手法 (校方要求保留该庭院) 。

3.3.2 理科楼中庭:

以“睿智、笃学”为设计主题, 运用规整、较为现代的设计手法。睿智庭位于理科教学楼北, 以几何图案结合地形、材质铺装变化, 以特色的小品雕塑展示出对睿智理科逻辑思维的严谨追求。笃学庭位于理科教学楼南, 主要通过直线、曲线、圆等几何图形结合铺装的变化营造出浓厚的理科氛围, 让第一师范师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理科逻辑思维之中。

3.3.3 实验楼中庭:

以“格物、致知”为设计主题, 运用自然、规整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格物庭位于实验楼北, 取 格物致知的“格物”二字, 通过方格铺装的变化以及竹子在景观中的运用, 为师生提供实验之外安静思考的场所。致知庭位于实验楼南, 取自格物致知的“致知”二字, 通过铺装和植物配置的变化营造出若干让人停留的节点, 鼓励学生实验和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善于交流和思考。

3.3.4 科技楼中庭:

以“创新“为设计主题, 运用较为新颖的设计手法及趣味小品。创新庭主要通过大胆的铺装变化, 中庭水池的设计以及特色园林小品的设置给师生提供科技创新的灵感, 营造出一种灵动轻松的氛围。

3.4 山水林园———校园环境山、水景观设计

湖南第一师范东方红校区依山伴水的自然环境在为景观设计提供优质的景观资源的同时, 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即如何将人工融合于自然之中, 谋求两者最大的和谐。在保留校园现有空间环境为设计前提, 旨在为师生营造曲水环绕、绿树成荫的“山水林园”。

3.4.1 山体景观设计。

读书讲究的是“眼到、手到、耳到、心到”, 第一师范新校区内拥有保存良好的四座型自然山体, 为体现师范类院校的特点, 分别以“眼、手、耳、心”做为山体景观设计的主要构思。

(1) 眼:极目远眺 (极目山) 。此山体设计眺望平台着重于打造登高、望远的景观。意在突出作为求学者不应蜷缩在大学这座象牙塔中, 更应“放眼看世界”。植物以观花色, 树形, 树姿, 叶色为主。

(2) 手:春华秋实 (秋实山) 。此山体在原有的植被基础上种植各种经济果树, 目的在于让求学者在自己动手采摘果实时, 感受实践带来的乐趣以及只有付出后才能得到收获的人生哲理。

(3) 耳:虚怀若谷 (虚怀谷) 。此山体设计以松、竹、梅为载体, 表现作为求学者要虚心听取良师益友的建议, 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

(4) 心:宁静致远 (致心山) 。此山体设计上以体现内心的专注、执着为主, 旨在让求学者进入山体时能感受到自然的包围, 达到心灵的安定。植物设计上以大型的常绿乔木为基调树, 展现荫天蔽日, 静谧的环境。

3.4.2 水体景观设计。

在水体景观设计中尽可能地保留利用原有地形条件, 保护原有生态系统, 降低建设成本, 展现第一师范山明水秀的自然景观特点。

(1) 学子湖。位于校园南端, 为此项目的重点区域, 景观设计将原有水潭连接起来, 利用原有高差设计一条流淌在山脚丛林间的活水, 整个水域设有亲水平台、树阵广场、池杉林水栈道、及模纹花带等景观, 并在四个跌水处设有四座风格各异的景观桥, 整体设计以自然式的溪流水体为原型, 使校园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 为师生提供休闲交流的空间。

(2) 名人湖。位于图书馆前方, 与名人文化广场相结合, 沿湖设置石碑与名人文化广场中的毛泽东的良师益友雕塑组相呼应, 增加一师人文气息。湖面驳岸为人工驳岸, 设置伸入式亲水平台, 增加其亲水性, 为师生提供休憩平台。

(3) 学生滨水演艺中心。紧邻学生活动中心, 湖岸设计以自然式为主, 布置拉膜亭、亲水平台及临水舞台, 为师生提供休憩及娱乐表演队的场所。

4 植物设计

充分利用本土优秀的观赏植物资源, 结合师范院校本身专业特色, 寓植物园与校园, 将湖南第一师范建设成为高校观赏植物园的典范。将大学校园与观赏植物园相结合, 突出“两园合一, 景观与功能并举”的设计理念, 结合植物文化, 从“生态、人文、艺术、科教、保健”等多方面突出校园植物景观特色。

4.1 植物种植设计原则

4.1.1 地域性原则:

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 首先要做到适地适树, 根据当地植物调查的成果, 挖掘利用乡土植物, 充分发挥其生态上的适应性、稳定性、抗逆性和生长旺盛的特点, 最大限度地体现出第一师范的特色和风格。

4.1.2 校园文脉延续性与植物种植文化性原则:

延续校园的历史文脉, 种植适量体现校园人文色彩的植物, 如映山红, 火棘等。

4.1.3 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比例适当的原则:

对已经建设和正在建设中的景观、景区周围优先绿化。规划中的景观、景区建设必须遵循以不破坏原始植物群落为前提, 能让则让、能护则护、能合则合的原则。在树种结构上, 以现有天然林为主, 适当引种观赏性强, 成活率高的乔、灌树种, 美化校园的环境。

4.1.4 景观性与功能性相结合原则:

设计中兼具景观性与功能性, 对入口中轴线、水系、山林等主要景观区域重点进行合理植物种植设计。

4.2 植物种植分区

4.2.1 常绿植物景观区:

该区位于项目东北部, 校园主入口处。植物以常绿植物为主, 植物配置简洁、明快、大方, 突出第一师范的特色和现代气息。

4.2.2 入口主轴景观区:

这区域是校园给人们的的第一印象, 具有景观标识的作用。运用树型优美有秋色叶的银杏及常绿的桂花形成树阵, 将硬质广场与植物景观完美的结合。

4.2.3 教学楼中庭景观区:

此区域植物配置以常绿植物为基调, 配以碧桃、樱花等观花植物及红檵木红枫等色叶植物。主要以植物群落的形式营造自然大方的植物景观。

4.2.4 色叶植物景观区:

该区的主体部分为极目山, 位于项目西北部, 常绿植物景观区西侧。极目山意为极目远眺, 以色叶植物景观为主。山体上种植枫香、日本晚樱等各色的秋色叶树种, 每到秋季层林尽染, 分外妖饶, 并配以紫叶李、红檵木等色叶植物及绣球花、金缕梅等花灌木, 四时之景, 各具特色, 定会成为师生们的理想休闲场所。

4.2.5 水生植物景观区:

本区域位于项目西南角, 是第一师范的水体范围。在水体岸边, 选用姿态优美的耐水湿植物:垂柳、木芙蓉、南迎春、水杉等进行种植设计, 美化湖岸池畔环境。同时沿岸种植低矮的垂枝灌木, 点缀湖池驳岸, 使湖岸含蓄自然多变。

4.2.6 四季观赏植物区:

本区主要位于致心山区域。配置各种类型四季观赏植物, 营建一座以展现四季特征为主题的植物观赏区域, 并选择相应场地设置适当规模的校园苗木基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观赏植物展示花、叶、果、树形等多个方面的景观特征。并提供休憩空间, 取“致心”之意, 体现读书人内心的专注与执着, 旨在让求学者进入山体时能感受到自然的包围, 达到心灵的安定。

4.2.7 岩石植物观赏区:

本区域位于项目中部, 以岩生植物为主, 结合地形适当种植松、竹、梅等植物, 以植物的人文意义来体现此区域的主题———“虚怀谷”。整体景观别致, 富有野趣。

4.2.8 观果植物景观区:

本区域位于项目中轴线的东面, 主要种植观果类植物, 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 增加校园环境的趣味性, 在采摘果实的时候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寓教于学。

4.2.9 保健植物景观区:

本区位于校园西面学生生活区, 该场地主要是师生的生活场所, 植物种植设计应具备具备遮阳、美化和游览、休息、活动的功能。以保健型与芳香型植物,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形式, 植物释放出的愉悦芳香让人心情舒畅, 消除疲劳, 提高人体的自然免疫力, 放松神经, 获得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5 结语

在湖南第一师范东方红校区景观设计中不仅仅是绿化校园、美化环境, 更重要的是注重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传承和挖掘。整个方案中以“方圆曲直、千载学府、百年师范、山水林园”为主题, 突显第一师范悠久的历史与师范类院校的特点, 在设计环境景观的同时传承与创新学校的校园文化, 进而形成新校区的文化特色。

校园特色文化的传承和打造应是新校园景观设计的重点所在。本方案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方法也可以供其他师范类院校在景观设计时作参考。在作校园景观设计时, 首先应对学校历史文化的继承, 继而需要有对新时期、新环境下的校园文化的挖掘和创新。在具体规划设计中, 从学校的发展历史、院校性质、所处环境、地

域特色等多方面着手。总之, 不论是校园文化的传承还是创新都应保护好本校的固有特色, 然后再去顺应甚至引领时代的潮流。在历史长河中有选择地传承, 在发展道路上大胆地创新[3,4]。 (收稿:2012-02-06)

参考文献

[1]田涛, 郝红晖, 刘桂林, 李二伟, 刘亚敏.人文融入自然——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构思[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25 (4) :214~218.

[2]肖时禹, 李泽新, 杨涛.校园规划的文化传承与山水意境[J].山西建筑, 2009, (1) :37~38.

[3]徐斌, 苏晓毅.西南林学院校园景观规划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南方农业, 2010, (2) :48~52.

山东大学文学院在哪个校区 篇11

学校由济南市历下区主体迁入扁鹊故里--长清,现在学校三校区(含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办学,总占地2039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其中研究生近4200人。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205万册、电子图书77余万册、古籍善本近3万册,为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学校设置17个教学机构、5个科研机构、4个教辅机构,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3所直属附属医院、2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3所教学医院,其他类实践教学基地100余处。

现有10家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8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山东大学文学院在哪个校区 篇12

上海海洋大学是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校训:勤朴忠实,199月1日定立。创校初心:渔界所至,海权所在也。办学传统: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洋大海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

山东大学文学院在哪个校区 篇13

1、河南大学明伦校区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是河南大学的发源地,它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八朝古都开封。1前,这里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1903、19全国会试曾在这里举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划上句号。20世纪初的欧风美雨和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孕育催生了这所大学。19,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这里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 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

2、河南大学金明校区

河南大学新校区又称河南大学金明校区。9月经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立项,河南大学在开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亩筹建新校区,总投资11亿元。10月,河南大学新校区奠基;具备招生条件;基本建成。

地址:东京大道与金明大道交叉口

3、河南大学龙子湖校区

上一篇:大学生小学支教工作总结下一篇:寻找身边的家风家训家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