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写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扩写的题型及解题方法(共8篇)

扩写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篇1

一、扩展语句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题目提供的情景,将一句话的意思丰富起来,或是扩写成一段话。原句常以短句或几个词语的形式出现,所含信息量不足。扩展后的语句应包含较大的信息量,语意丰富,同时在句式和修辞等方面要符合试题要求。

二、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扩展语句试题的特点主要是:

①着力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基础能力。②试题内容具有开放性,同时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③试题为考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展现自己的能力。④提供的情景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能力 ⑤答案丰富多彩,有较大的弹性。

三、解答扩展语句的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看清要求,分清语体。即在做题时,要看清需要扩写的语段是什么语体,分清究竟是记叙性的,是描写性的,是说明性的,还是议论性的。

②辩明情景。准确识别题目提供的具体情景及情景所体现的具体氛围,扩写的语句要符合情景规定的氛围要求。

③明确重点。准确把握题目规定的扩写的重点对象,不能偏离,更不能转移。

④展开联想和想象。这是扩写的灵魂。要根据题目提供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以保证将情景表现得具体而生动。

⑤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在扩写的时候,除了运用描写、记叙、议论、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之外,还要注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这样不但能使自己有话可说,而且能使扩展后的语段形象、生动、感人。

四、扩展语句的题型

(一)情景演绎式扩展: 指提供一个具体情景,考生根据这一情景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展。例如: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00全国)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

同学们

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

我歌声

解析:解答前要认真分析题目,看清要求,准确把握情景,抓住重点。首先是情景不同,一为“毕业典礼上 ”,一为“考试前夕”;其次是对象不同,一为集体“同学们”,一为个体“我”。扩写的重点是“歌声”,即都要以“歌声”为描写的重点和中心,至于“歌声”是响亮的抑或低徊的,是温馨的抑或感伤的,要合乎规定的情景。

示例一:①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真挚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讲述三年的学习历程,将我们带 入了对往昔岁月的美好回忆之中。

②在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兴致勃勃,心情激动,高唱《毕业歌》。这歌声,唱出了同学们的爱国心,也唱出了大家的责任意识:献身祖国,振兴民族。这歌声,是告别母校的誓言,也是报效国家的志愿的表白。

③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放声歌唱,歌声饱含着激情,嘹亮而悠扬,回荡在每一位师生的心中。

④毕业典礼上,同学们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讲述三年的经历学习,这虽不是天籁之音,却也着实让人陶醉。

⑤毕业典礼上,同学们高唱《毕业歌》,歌声整齐宏亮,洋溢着拼搏奋斗的激情和报效祖国的壮志。

⑥毕业典礼上,同学们一起唱着心爱的歌,歌声中蕴含着相互间的理解,歌声中透露出对母校的留恋,歌声中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⑦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满怀依恋之情,唱起了优美的校园歌曲,深情的歌声回荡在每个人的耳畔,飘落在每个人的心中。

示例二:①考试前夕,我听着那时而如溪,时而若泉,时而似海的优美歌声,逐渐消除了心中的紧张。

②考试前夕,我日夜复习,常常感到疲惫。这时,我就打开VCD,或细嚼慢品歌星动情的演唱,或自己轻哼轻唱。歌声,放松了我紧张的神经;歌声,激发了我高昂的斗志;歌声,增强了我求战的欲望。

③考试前夕我听到她竟哼起了歌,歌声不大清晰,但透露出的乐观和自信却深深感染了我。

④考试前夕,我经常唱轻松的抒情歌曲,歌声如水,托起理想之舟;歌声如风,吹走丝丝烦恼。

⑤考试前夕,我站在走廊上放声歌唱,歌声驱除了连日来复习的疲劳和内心的紧张,伴我轻松愉快地复习迎考。

⑥考试前夕,不知是谁的走了调的歌声从关得严严实实的窗子缝隙中钻进来,被扯得丝丝拉拉,灌满我的耳朵、脑子——好烦啊!

⑦考试前夕,我用歌声使自己忘记疲惫,用歌声松弛自己紧绷的神经,用歌声为自己呐喊助威。

2、根据以下规定的情景,以“起跑线”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01春季)

情景一:田径场上

情景二:人生某阶段

示例一:①一条白色的起跑线静静地躺在跑道上,给人以平静,它是否在等待着那无数快速而有力的步伐,是否在想能否给运动员以无穷的力量去冲击终点呢?哦,它静静地,躺 在运动员们的脚下„„

②学校田径场上,雪白的起跑线笔直地横在严阵以待的运动员面前,仿佛在说:“跨过去吧,成功就在前面。”

示例二:①由于同学们的信任,我竞聘班长成功。“班长的荣誉是大家赋予的,为班级争光,为大家服务,是本人恪守不渝的信条。如果有同学这样问我:‘班长意味着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班长意味着奉献,意味着一条新的起跑线。’”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我宣誓就任本班第九任班长。脚踏着这条崭新的起跑线,我能胜任吗?我陷入了沉思。

②跨进高中的大门,我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这条起跑线是我人生的新的起点,它给我展示了新的征途。

3、根据以下规定的情境,以“免疫力”为中心,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40个字左右(02春季)

情境一:身体健康方面

情境二:社会影响方面

示例一:①免疫力没有了,如同身体的屏障没有了,各种细菌就会马上侵蚀你的健康的肌体。

②免疫力的强弱,是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就能让你远离疾病,永远健康。

示例二:①免疫力对社会而言,则更重要。规则、法律、道德等待,就是社会的免疫力。如果没有了这种免疫力,就会资源殆尽,罪恶丛生,道德沦丧,生命难保。

②面对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诱惑,你有足够的免疫力吗?如果你还缺乏免疫力,那么请你从现在开始,净化灵魂,陶冶情操,不断增强免疫力吧。

4、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含下面三个词语。且不少40字。(03北京)道路 身影 足迹 ①描绘一种情景 ②表达一种感悟 示例一:在道路旁的操场上,活跃着一群群青春的身影,他们有的踢足球,有的打篮球,有的跑步,还有的坐在操场边的草地上专心地读书。他们把欢快的足迹撒遍操场的每个角落。

示例二:在我看来,在第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上,闪现的是探索者汗与泪交织的疲惫的身影,留下的是跋涉者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足迹。

5、根据要求,分别写一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词语顺序可以不分先后,且字数在20到30字之间。要求思想健康,语意连贯。(05重庆)

想象

雾 倾听

(1)表现“欢快”:

(2)表现“忧愁”:

示例一:我们的想像也随着林中的雾气弥漫开来,虽然到处朦胧,我们依然能遥看瀑布,倾听泉声,品嗅百草„„

示例二:倾听着泉水幽幽的哀鸣,蒙着愁绪百结的雾气,你说,我们忧郁的心中怎能容下想像翅膀的翻腾。

(解析:题中提供了两种情景,扩展时要根据规定情景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使这些情景变得生动形象,丰富饱满;只要与这两种情景相一致,且分别融进提供的三个词即可。比如用三个词表达欢快情绪,可设想一个自然环境,在白雾缭绕的林间,倾听大自然声响,心的愉悦„„表现忧愁可运用比喻,写一个人心头的迷雾,心的沉重„„)

对语句的扩展,还可以采用添枝加叶的方法,运用联想和想象,添加相关的修饰成分,对句子中的重要成分进行描写、渲染,使其丰富、生动、形象。

例如:

1、扩展下面语句,要求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梅花开放了。

示例: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当冰凌高挂悬崖的时候,当百花纷谢凋零的时候,梅花迎着风雪带着微笑悄悄地开放了。

(解析:本题扩展就要通过添加修饰限制成分使语句丰富生动起来。比如我们可以说成“(什么样的)梅花[怎么样地]开放了”。为突出梅花的不畏严寒,还可以再加一些状语进行限制。)

2、扩展下面语句,使其生动、具体,字数在70个字左右。

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

示例:优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白楼的窗户,穿过蒙蒙细雨,洒落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听得如痴如醉。

(解析:要使此句具体生动,就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对琴声如何吸引人进行一番描写和渲染。)

3、仿照画横线的句式扩展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并加一个抒情议论性的话作收束。

童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童真的爱的目光下,一只蝴蝶就是一只凤凰。

示例:一朵轻云就是一条飞毯,一棵老树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一湾小河就是一个无比欢乐的海洋。啊,多么令人难忘的童年!

(解析:做此题需要从前后语句中找出对形式和内容方面作约束的隐含信息,并根据这些隐含信息来进行扩展,填补空白,形成文意上的紧密照应。我们不难找出其隐含信息为:结构上必须构成排比句,内容上要表现“在孩子眼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美好的、新奇的”。)

4、根据下面的思路,合理展开叙述,组成80字左右的语段。

夏天和冬天,各有各的情趣。

示例:夏有夏的草绿花红,冬有冬的琼枝玉叶。夏天有百川灌海,漫天碧透,雨后泛舟,总能让人心旷神怡,流恋忘返;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湖面溜冰,一样使人逸兴神飞,意趣盎然。

(解析:语言表达题对文采都有潜在的要求,比喻、排比、对偶和拟人等的综合运用是增加文采意蕴的法宝。因此扩展时要善于借助修辞手法,对夏天和冬天分别发挥想象,合理创造,写出各自的情趣来。)

二、续写补写式扩展:

指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根据所提供的具体语境补写或续写一句或一段话。补写或续写的句子必须做到与原文中心一致,文意相通,语境和谐,句式相类,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一致。

6、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要求:①先用一句话拟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②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由,③不超过100字。(5分)(05北京)

据报道,某位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了众多小人物的著名影星,被某大学聘为 教授。对于他能否胜任,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分析:“人们的不同看法”可能会有以下数种:有人说,当好影星得了,何必去抢戴“教授”帽?有人说,他既然能“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众多的小人物”,那他就是一位喜剧大师,做艺术系教授绝对够格!有人说,学校当自强,别老想靠明星扩大影响。有人说,艺术也要结合实践,这位著名影星就是实践专家。有人说,乱送“教授”帽子,反而显得太廉价。有人说,球队要有单项教练,大学也不妨请“明星老师”。有人说,这是学风的堕落,以后可能会自取其辱。你可以从这些看法中找出“不认同”的,然后加以申述。

示例:我认为,这位影星就当好你的影星得了,何必去抢戴“教授”帽?

7、照应给出文句的意思,续写一段话。(04北京)

听高雅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以激励人的斗志,可以抚慰受伤的心灵。你看,示例:听《高山流水》,让你心清气朗;听《命运交响曲》,让你扼住命运的咽喉;听 《二泉映月》,让你在深沉中沉醉。

(分析:“你看”是续写内容的关键提示,就是告诉你要用具体的例子来证明上面的观点。你在举例的时候,还得考虑两点,一是所听的音乐必须是“高雅的音乐”,二是听了这些音乐后的效果必须是“陶冶人的性情”,“激励人的斗志”,“抚慰受伤的心灵”。)

三、给定主题写广告词

公益广告是宣传某种意识和主张,向公众输送文明道德观念,以提高他们的文明程度,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广告。公益广告的主要作用是传播社会文明,弘扬道德风尚。

(一)撰写广告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展开想象和联想,确定写什么内容。

1、从宣传对象本身或其名称入手

很多商业广告语直接从产品的名称产生联想,直接或间接地将产品的名称纳入广告语中,从而形成广告语。(如“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美的电器)写公益广告也可借鉴。如12题就可直接从宣传对象名称入手来拟制广告词:“无偿献血,用爱心为生命加油。”

2、从宣传对象的特征入手

广告语的编拟过程中,有时还要从产品的特征入手,抓住其特征,联想出广告语。如阅览室的公益广告“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则是抓住了阅览室安静,不容许人大声喧哗这一特征,利用《再别康桥》里的句子编出来的,很有韵味。如13题可从推广普通话的操作过程的特征入手来拟制:“推广普通话,靠你、靠我、靠大家。”

3、从宣传对象的功能入手

广告语的编拟还可以根据产品的功能,从其功能入手,联想出广告语。(如“不‘打’不相识。”——某打字机)如12题可拟成“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也是直接从“血”这一对象的功能入手拟制的。

4、从宣传对象的社会效益入手

公益广告谋求的就是社会效益,我们可以直接在广告语中揭示其社会效益,以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注意。如: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二)撰写广告词的方法技巧

1、对偶

运用对偶是撰写广告词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可以使广告读来朗朗上口,过目不忘。

如“愚蠢的人以流血换取教训,聪明的人以教训制止流血。”(交通公益广告)12题可拟为:“真情流淌,血脉相通”、“民族在奉献中崛起,生命在热血里绵延”。13题可拟为:“说地地道道普通话,做堂堂正正中国人”、“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2、双关

运用双关可以赋予广告语多种不同的意思,从而收到耐人寻味的效果。利用双关语作为公益广告词,能增加表现的层次性和丰富性,词浅意深,回味无穷。13题可以说“说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知音”二字,一语双关。

3、设问

运用设问,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如:“胃,你好吗?”胃药)12题可以用设问的方式来编拟:“为何血浓于水?因有爱在其中。”

4、对比

运用对比编拟的广告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和启示。12题用对比方式:“献出的血有限,献出的爱无限”,“鲜血诚宝贵,救人品更高”,“好人献上一滴血,病者除却万分忧”。

5、比喻

比喻能使广告语清新、活泼。(重庆鹅掌门:女人的美容院,男人的加油站。重庆鹅掌门)13题可用比喻拟成“普通话——13亿颗心与心之间的桥梁”,12题可用比喻拟成“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

6、比兴

12题“一滴水得万物生机,一滴血铸民族精魂”。作者运用了比兴手法,先说“一滴水”对于“万物生机”的重大作用,再说“一滴血”对于“民族精魂”的重要性,水到渠成,颇有艺术品位。还有同学拟成“一滴甘泉得参天栋梁,一滴鲜血得万民幸福”。

7、仿拟名句、化用歌词、改编熟语

仿拟古典诗词名句、化用流行歌曲、改造成语熟语也是编拟广告的一种好方法。它可以使广告显得有文化气息,有文采,极具典雅风范。(“众里寻她千百度,你要几度就几度”伊莱克斯温控冰箱)(“平生只唱一首歌,哪有不平哪有我。”某压路机广告)(“默默无蚊。”某蚊香广告)

12题可写成“鲜血诚可贵,助人价更高”;“但愿人长久,热血注心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血,世界将会变成美好人间。”还可利用熟语“无上光荣”拟成“今朝无偿献血,明日无上光荣。”

撰写广告词,除了上面说的一些方法以外,还要注意:尽量通俗、简明,言简意赅。好读好记,琅琅上口。富有哲理,意韵悠长。所以,广告词最好能句式相近,并且押韵。如:12题“人间自有真情在,献出鲜血播下爱”,“一点热血助他人,一颗爱心好精神”,“你血输在我身,你情溶入我心”;13 题“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推广普通话,沟通你我他”,“请讲普通话,不分你我他;讲好普通话,共爱一个家”等。环保公益广告“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你的眼泪”,就充满哲理情趣。

8、湖北省旅游局即将组团赴香港宣传湖北。请结合湖北人文、地理特点,为该团拟写一则推介湖北旅游资源的广告词。内容中应包含三峡、武当山和黄鹤楼。(不超过40个字)(05湖北)

示例:宏伟的三峡张开了怀抱,神秘的武当露出了微笑,古老的黄鹤楼在频频招手,腾飞的湖北热诚欢迎四海的朋友。

9、班里举行一次主题为“远离毒品”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05全国1)

示例:远离罪恶的毒品,珍爱宝贵的生命

10、请拟一条以“食品安全”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形象生动,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05山东)示例:关注食品安全,保障人民健康

11、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体现画意,通俗易 懂,有一定文采。(不超过16个字)(05浙江)

示例:尝试吸食毒品,等于尝试失去生命

掉进毒品的深渊,生命将化为一缕青烟

12、请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04全国)示例:①捐献一袋鲜血,奉献一颗爱心,播洒一片真情

②血浓于水,情深似海,救助了别人,幸福了自己

13、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04全国)

示例:①普通话,标准音,华夏儿女更知心

②会说普通话,知音遍华夏

③到处都说普通话,东西南北是一家

④知音才更知心,请讲普通话

⑤说普通话,抒爱国情,共建中华民族大家庭

14、毕业前夕,班里举行一次以“友谊”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05全国3)

示例:共话三年同窗友谊

畅想一生知音前程

三年同窗,开怀畅叙砥砺切磋之谊

一生挚友,纵情放歌高山流水之情

友谊,是一把雨伞下的两个身影,是一张课桌上的两对明眸。

是理想土壤中的两朵小花,是宏伟乐章上的两个音符。

语言运用(扩写)练习

一、情景演绎式扩展:

1、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00全国)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

同学们

歌声

答:

情景二:考试前夕

我 歌声

答:

2、根据以下规定的情景,以“起跑线”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01春季)

情景一:田径场上

答:

情景二:人生某阶段

答:

3、根据以下规定的情境,以“免疫力”为中心,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40个字左右(02春季)

情境一:身体健康方面

答:

情境二:社会影响方面

答:

4、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含下面三个词语。且不少40字。(03北京)道路 身影 足迹 ①描绘一种情景

答:

②表达一种感悟

答:

5、根据要求,分别写一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词语顺序可以不分先后,且字数在20到30字之间。要求思想健康,语意连贯。(05重庆)

想象

雾 倾听

(1)表现“欢快”:

答:

(2)表现“忧愁”:

答:

6、发挥想象,运用下面的词语扩展语句,使其内容丰富起来,并突出“我”的心理活动。(不少于100字)

雨丝

柳枝

我路上

答:

7、根据下面两种情景,以“下雨”为中心,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40个字。情景一:春天

校外

下雨 情景二:夏天

校园

下雨

答:

答:

8、以“风雨”为表达重点,辅以“小草”“树木”等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按下列不同要求扩写一段话,每段不少于60个字。

⑴表现“喜悦”心情 ⑵表现“忧愁”心情

答:

答:

9、请根据以下两种情景,以“微笑”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情景一:教室里

同学

微笑 情景二:病房里

护士

微笑

答:

答:

10、以下面给出的文字为开头,以“路”为中心,分别写一段话,每段不少于50个字。⑴北京的路平直而宽阔,⑵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11、发挥想象,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两个词写一段话,要求句意明确,含义深刻。月亮

狮子

水龙头

知识

答:

二、续写补写式扩展:

12、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要求:①先用一句话拟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②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由,③不超过100字。(5分)(05北京)

据报道,某位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了众多小人物的著名影星,被某大学聘为 教授。对于他能否胜任,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13、照应给出文句的意思,续写一段话。(04北京)

听高雅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以激励人的斗志,可以抚慰受伤的心灵。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给定主题写广告词

14、湖北省旅游局即将组团赴香港宣传湖北。请结合湖北人文、地理特点,为该团拟写一则推介湖北旅游资源的广告词。内容中应包含三峡、武当山和黄鹤楼。(不超过40个字)(05湖北)

答:

15、班里举行一次主题为“远离毒品”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05全国1)

答:

16、请拟一条以“食品安全”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形象生动,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05山东)

答:

17、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体现画意,通俗易 懂,有一定文采。(不超过16个字)(05浙江)答:

18、请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04全国)

答:

19、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04全国)

答:

20、精彩的广告语,在当今社会随处可见。如《羊城晚报》的“真知影响人生”,充满智慧,饱含哲理;在国内发行量很大的《读者》的广告语“选择《读者》,也就选择了一类优秀文化”。以优秀文化来定位,显示了《读者》的品位。

请你也为《环球时报》杂志拟一则广告语,并作简要分析。

答:

21、请拟一条以“购买体育彩票”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字之间)

答:

22、请拟一条以“护花护绿”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答:

23、请拟一条以“环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答:

24、举出一个新词语,就其形象生动的特点作简要解说。

现代生活中冒出许多新词语。新词语浓缩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折射出百姓的智慧。很多词语让人觉得既新鲜,又生动。比如,指含有知识、智慧和温暖的话语,我们常会说“心灵鸡汤”,这是因为鸡汤味美营养足,非常形象。又如: 参考答案

1、情景一:①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真挚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讲述三年的学习历程,将我们带入了对往昔岁月的美好回忆之中。

②在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兴致勃勃,心情激动,高唱《毕业歌》。这歌声,唱出了同学们的爱国心,也唱出了大家的责任意识:献身祖国,振兴民族。这歌声,是告别母校的誓言,也是报效国家的志愿的表白。

③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放声歌唱,歌声饱含着激情,嘹亮而悠扬,回荡在每一位师生的心中。

④毕业典礼上,同学们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讲述三年的经历学习,这虽不是天籁之音,却也着实让人陶醉。

⑤毕业典礼上,同学们高唱《毕业歌》,歌声整齐宏亮,洋溢着拼搏奋斗的激情和报效祖国的壮志。

⑥毕业典礼上,同学们一起唱着心爱的歌,歌声中蕴含着相互间的理解,歌声中透露出对母校的留恋,歌声中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⑦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满怀依恋之情,唱起了优美的校园歌曲,深情的歌声回荡在每个人的耳畔,飘落在每个人的心中。

情景二:①考试前夕,我听着那时而如溪,时而若泉,时而似海的优美歌声,逐渐消除了心中的紧张。

②考试前夕,我日夜复习,常常感到疲惫。这时,我就打开VCD,或细嚼慢品歌星动情的演唱,或自己轻哼轻唱。歌声,放松了我紧张的神经;歌声,激发了我高昂的斗志;歌声,增强了我求战的欲望。

③考试前夕我听到她竟哼起了歌,歌声不大清晰,但透露出的乐观和自信却深深感染了我。

④考试前夕,我经常唱轻松的抒情歌曲,歌声如水,托起理想之舟;歌声如风,吹走丝丝烦恼。

⑤考试前夕,我站在走廊上放声歌唱,歌声驱除了连日来复习的疲劳和内心的紧张,伴我轻松愉快地复习迎考。

⑥考试前夕,不知是谁的走了调的歌声从关得严严实实的窗子缝隙中钻进来,被扯得丝丝拉拉,灌满我的耳朵、脑子——好烦啊!

⑦考试前夕,我用歌声使自己忘记疲惫,用歌声松弛自己紧绷的神经,用歌声为自己呐喊助威。

2、情景一:①一条白色的起跑线静静地躺在跑道上,给人以平静,它是否在等待着那无数快速而有力的步伐,是否在想能否给运动员以无穷的力量去冲击终点呢?哦,它静静地,躺在运动员们的脚下„„

②学校田径场上,雪白的起跑线笔直地横在严阵以待的运动员面前,仿佛在说:“跨过 去吧,成功就在前面。”

情景二:①由于同学们的信任,我竞聘班长成功。“班长的荣誉是大家赋予的,为班级争光,为大家服务,是本人恪守不渝的信条。如果有同学这样问我:‘班长意味着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班长意味着奉献,意味着一条新的起跑线。’”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我宣誓就任本班第九任班长。脚踏着这条崭新的起跑线,我能胜任吗?我陷入了沉思。

②跨进高中的大门,我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这条起跑线是我人生的新的起点,它给我展示了新的征途。

3、情景一:①免疫力没有了,如同身体的屏障没有了,各种细菌就会马上侵蚀你的健康的肌体。

②免疫力的强弱,是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就能让你远离疾病,永远健康。

情景二:①免疫力对社会而言,则更重要。规则、法律、道德等待,就是社会的免疫力。如果没有了这种免疫力,就会资源殆尽,罪恶丛生,道德沦丧,生命难保。

②面对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诱惑,你有足够的免疫力吗?如果你还缺乏免疫力,那么请你从现在开始,净化灵魂,陶冶情操,不断增强免疫力吧。

4、情景一:在道路旁的操场上,活跃着一群群青春的身影,他们有的踢足球,有的打篮球,有的跑步,还有的坐在操场边的草地上专心地读书。他们把欢快的足迹撒遍操场的每个角落。

情景二:在我看来,在第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上,闪现的是探索者汗与泪交织的疲惫的身影,留下的是跋涉者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足迹。

5、⑴我们的想像也随着林中的雾气弥漫开来,虽然到处朦胧,我们依然能遥看瀑布,倾听泉声,品嗅百草„„

⑵倾听着泉水幽幽的哀鸣,蒙着愁绪百结的雾气,你说,我们忧郁的心中怎能容下想像翅膀的翻腾。

6、天空中,飘着细细的雨丝,那么润泽,那么缠绵;柔软的柳枝在温润的春风中轻轻地摆动,那么鲜亮,那么欣悦。我甜蜜地回味着今天上午与久别的校友相会的幸福情景,走在两旁栽种着各种郁郁葱葱的树的路上,就像在彩云中穿行。

7、情景一:①春天是多雨的时节,牛毛细雨飘飘洒洒落个不停,如细丝,如轻纱,如薄雾,绵绵山峦、漠漠田野都笼罩在一片烟雾茫茫的春雨之中。

②如丝的春雨飘飘洒洒,如轻纱,如薄雾,远处的绵绵山峦、漠漠田野,都笼罩在一片茫茫的春雨中。

情景二:①夏天的中午,教室里闷得像蒸笼一般,一阵惊雷滾过,豆大的雨点泼下来,砸得屋瓦劈里啪拉地响,溅起的细水珠像一团雾,不一会,校园就成了汪汪的一潭了。②天黑得像夜晚,教室里闷得像蒸笼一般。突然,一阵惊雷响起,豆大的雨点泼洒下来。雨越下越大,越下越急,像是天河突然决口。不一会,校园就成了茫茫一片的湖泊了。

8、①微风吹拂,春雨如牛毛,如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让漫步其间的游人感觉出春天的柔和、温暖、细腻。小草也贪婪地吸着雨露,柳条在轻轻摆动自己的婀娜身姿。

②风乍起,就将几片枯黄的树叶从树上刮了下来。雨点像一个个小雪粒,打在肌肤上,让人不禁打了个寒战。抬起头望望天,天色灰蒙蒙的,不知何处是我的归宿?

9、课堂上老师的微笑像是温暖的春风,吹散了我心头自卑的阴影,让我扬起了生活和学习的风帆。

病房里,护士浅浅的微笑像一支悠扬的乐曲,拨动了我曾一度低沉、苦闷的心弦,让我感觉阳光灿烂,生活美好。

10、①北京的路平直而宽阔,有三环,有四环,除了转弯处,都是笔直的,像一把长长的尺,丈量着大地。

②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但却不同于笔直的柏油马路。它漫长,很难用尺子丈量,它多彩,处处充满迷茫和坎坷,如同山间小路,既有鲜花的芬芳,也有泥泞的跋涉,幸福与不幸伴随你一生。

11、①水龙头不打开,再清亮的水也只能关在水管里;学了书上的知识却不会运用,再先进的理论也只能束之高阁。②月亮骄傲地对狮子说:“你虽是百兽之王,但你却没有我辉煌,人们对我都是仰面相看。”狮子说:“是的,你很辉煌,但你是沾的别人的光,而我靠的是自己的力量,才获得别人的赞赏。”

12、“人们的不同看法”可能会有以下数种:有人说,当好影星得了,何必去抢戴“教授”帽?有人说,他既然能“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众多的小人物”,那他就是一位喜剧大师,做艺术系教授绝对够格!有人说,学校当自强,别老想靠明星扩大影响。有人说,艺术也要结合实践,这位著名影星就是实践专家。有人说,乱送“教授”帽子,反而显得太廉价。有人说,球队要有单项教练,大学也不妨请“明星老师”。有人说,这是学风的堕落,以后可能会自取其辱。你可以从这些看法中找出“不认同”的,然后加以申述。

示例:我认为,这位影星就当好你的影星得了,何必去抢戴“教授”帽?

13、听《高山流水》,让你心清气朗;听《命运交响曲》,让你扼住命运的咽喉;听 《二泉映月》,让你在深沉中沉醉。

14、宏伟的三峡张开了怀抱,神秘的武当露出了微笑,古老的黄鹤楼在频频招手,腾飞的湖北热诚欢迎四海的朋友。

15、远离罪恶的毒品,珍爱宝贵的生命

16、关注食品安全,保障人民健康

17、尝试吸食毒品,等于尝试失去生命

掉进毒品的深渊,生命将化为一缕青烟

18、①捐献一袋鲜血,奉献一颗爱心,播洒一片真情

②血浓于水,情深似海,救助了别人,幸福了自己

③人间自有真情在,献出鲜血播下爱 ④一点热血助他人,一颗爱心好精神 ⑤你血输在我身,你情溶入我心

19、①普通话,标准音,华夏儿女更知心

②会说普通话,知音遍华夏

③到处都说普通话,东西南北是一家

④知音才更知心,请讲普通话

⑤说普通话,抒爱国情,共建中华民族大家庭 20、看《环球时报》,把地球抱回家

21、体彩手拉手,公益心连心

体彩牵人回首,幸运走遍神州

体育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体彩是我们永远的朋友

22、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芬芳来自鲜花,美丽需要您的呵护

红花绿草满园栽,风送花香蝶时来

带走的花草生命短暂,留下美丽才是永远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植树栽花种草,世界会更美好

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香花小草对你微笑 麻烦稍微绕点儿道

23、让垃圾桶成为垃圾的归宿,让美丽的环境成为我们永远的归宿

珍爱美丽的环境,映照美丽的心灵

24、例如:“空中飞人”它的本义是指那些在高空表演高难杂技动作的人。现在用来戏称那些频繁更换工作岗位的人,形象地说明他们在各种工作岗位之间飞来飞去。

扩写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篇2

高考完形填空的体裁通常有记叙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和说明文三种,下面就分别谈谈各自的特点。

1.记叙文。记叙文在高考完形填空试题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一般有以下两个特点:(1)情节曲折,信息量大,结尾往往出人意料。而且高考完形填空不再是单纯地去叙述某个人或某个事件,而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把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结合起来,增加理解的难度。(2)内容多反映人际关系,尤其是科技发展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夹叙夹议的记叙文。这类文章相对较难,而且在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所发生的事情或生活经历只是为他们表达其思想服务的。一般有以下特点:(1)作者叙述自己的某一生活经历或见闻,然后就此事件发表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提示生活的真理。(2)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用某一事例来阐述这一观点,最后再进一步总结和升华。(3)作者提出的一种观点或看法,并围绕这一观点或看法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

3.说明文。说明文型完型填空常就对某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说明。经常说明某一社会现象,某一产品的制作过程,某一产品的使用方法,某一科技成就以及人类生活所面临的某个难题。

完形填空题总的特点是篇幅小、起点高、难度大。既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法知识;又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和实践能力。因此,考生要做好完形填空题,必须具备以下能力:(1)较强的阅读能力。完型填空题本身就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句子挖空增加了其难度,这就要求考生要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中要特别注意首句的提示句和语篇中关键词的作用。(2)较强的断句复原能力,完形填空由于挖空断句使考生阅读受阻,考生只有把句子恢复原貌,才能完整理解短文内容。考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熟记一些常用短语、固定搭配及句式,关注连接词的前后关系,学会分析句子和恢复句子。(3)足够的词汇量。词汇知识是做题的基础,英语语言的多样性要求积累广泛的词汇知识。(4)扎实的语法知识,心理学理论指出:“如果把一种外语比作一座高楼大厦,那么语音就相当于这座大厦的地基,语法就像工程师设计好的图纸,词汇就象建筑材料,三者缺一都无法建成这座大厦。语法是语言的核心,若没有语法,就无法构成语言”。因此,扎实的语法知识是做好完形填空题的制胜法宝。

二、解题方法

考生在全面理解了完形填空的题型特点和具备了扎实的语言基础后,还要了解完形填空的解题方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准确的语境分析是做好完形填空题的关键。考生应养成整体理解的良好习惯,培养自己的语境分析能力,对文章整体意义作出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最终恢复文章的原貌。(2)根据短文不同的体裁,有针对性地做题。对于单纯的记叙文,考生应理清故事发展的脉络;根据人物言行及心理活动去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做出合理的想象和预测。对于夹叙夹议的完形填空题,要抓住作者要说明的观点或阐述的生活哲理,这是做好这类题目的关键,而作者叙述所发生的事情或生活经历只是为他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服务的。考生应抓住文章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概括每一段落的主旨大意,从而对全篇文章更加准确的理解。(3)注意完形填空的首句。完形填空的首句一般不会挖空,因为它是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石。是为考生提供解题的基本信息和基本思想的。因此,考生要在第一句中捕捉到更多的信息,为后面的做题打下坚实的基础。(4)答题前通读全文,而不要急于逐一作出选择。考生在通读全文,理解短文大意的基础上,应对短文不同体裁的做题方法,根据短文和上下文情景作出既符合语篇情节又符合语法和语意逻辑的选择。因此,考生在做完形填空题时千万不能只拘泥于空格所在的句子。考生应随时设想所遇到空白中应该出现的内容,而后再以该题选项来验证自己的推测,作出调整或修正。(5)得出全部答案后,再通读全文,校对答案。

简略图题型分类及解题方法浅析 篇3

形式一:教材插图简洁化略图

高考中这类考题的简略图直接以教材为蓝本,并对教材中的图示进行高度的提炼,使其更加简洁,以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遵循以“本”为本的原则,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应首先将简略图还原到教材环境中去,设法找到“母图”,根据题意添加必要的辅助图(线),理出解题思路。

典题例析

例1.(2008年四川卷)图1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低压的槽线。回答1~2题。

1. 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则槽线西北和东南的风向分别为( )

A. 西北、东南B. 西北、西南

C. 东北、东南D. 东北、西南

2. 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高于西南端,该类槽线夏天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

A. 暴雨和冰雹天气

B. 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C. 连绵的阴雨天气

D. 干热风(焚风)天气

方法点拨

第1题,可根据“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在槽线上添加辅助等压线,如图2所示,再根据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可知B正确。

第2题,可绘出图3所示的示意图,槽东南部吹东南风,西北部吹东北风。来自东南的暖气团占主导地位,故槽线附近应为暖锋,其过境时多阴雨天气,C正确。

参考答案

1. B 2. C

形式二:整体图示局部化略图

从整体中“挖取”一些特殊部位进行点、线、面的组合,并将该部位扩大化,深受近两年命题者的青睐。这类题型重在考查考生由局部到整体的还原能力,属难度较大题型。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更加关注对局部和抽象光照图的考查。

解题思路

一、 推理分析法:题干的文字表述中含有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的定性、定量信息,应仔细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提炼,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理出解题思路。可画出必要的草图,帮助分析推理。

二、 局部变整体法:将包含局部图的全图画出来,从宏观角度去分析局部图示;目的是更加全面正确的理解题意,获得更多的解题信息。

典题例析

例2. (2008年全国Ⅰ卷)图4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据此完成3~5题。

3. 若Q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

A. 北半球、10月

B. 半球、5月

C. 北半球、5月

D. 南半球、8月

4. 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

A. 30°~40°B. 45°~55°

C. 5°~15°D. 60°~70°

5. 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

A. 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 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 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 密集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方法点拨

第3、4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已知条件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第5题可用局部图示变整体法分析。

参考答案

3. C4. D 5. D

三、 抽象略图立体化法:抽象略图因思维定势往往无从下手,需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将其转绘成立体图,并在立体图上将简略图所示区域复原,标出已知条件,这样判读起来会更加直观、简单。

典题例析

例3. (2007年全国Ⅰ卷)图6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读图回答第6题。

6. 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

A. 5时B. 15时

C. 9时D. 19时

方法点拨

根据题意可将图6转化成图7所示的立体图,从图上可直观读出M点所在纬度刚好出现极夜现象,M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P点与M点所在经线的经度差为45°,时间相差3小时,故P点的地方时为15时,B正确。

参考答案

6. B

形式三:地理规律形象化略图

高中地理涉及的规律较多,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对这些规律的常见形式比较熟悉。命题者往往另辟新径,将地理教材中的重要规律和原理进行概括、提炼,升华成形象化的简图,以增加考生对规律的辨析难度。

解题思路

将简略图所表达的抽象地理规律与教材中的地理规律相对接,将抽象图示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还原到“活生生”的地理环境中去解决。

典题例析

例4.(2008年北京卷)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8,回答7~9题。

7. 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S线代表地平面,则( )

A. E处气温比H处高

B. F处气压比G处低

C. 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 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8.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 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 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 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 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9.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的南半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A. 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B. 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 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D. 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方法点拨

本题“一图多考”,涉及了高中教材中的三大规律,即大气运动、海陆间水循环、世界洋流模式。

第7题,考查热力环流原理。E和H相比,E的海拔较高,对应的气温较低;F在G的上空,气压低;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②的流向应为南北方向,不可能自西向东流;E处应在对流层的范围,应小于17~18千米。故B正确。

第8题,对水循环知识的考查。①环节为降水,其能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②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而形成自然带的基础为热量和水分;③为蒸发,引起海水盐度升高;下垫面的地形、冷源和热源影响着④的移动距离。故A正确。

第9题,主要考查洋流知识。洋流①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②洋流为西风漂流;洋流③为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洋流④为南赤道暖流。故B正确。

参考答案

7. B8. A9. B

形式四:区域事物点线化略图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两大特征,任何地理事物都具有具体的空间位置,地理事物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往往决定了地理环境的特征。因此高考区域定位试题是常见题型之一。试题多选择一些典型区域,将该区域的重要地理事物或现象(如山脉、河流、重要城市等),按经线、纬线或重要地理事物的布局走向等方向进行“隐形”。在题目中往往只给出必要的提示信息,以点、线、轮廓等简洁形式表现出来。要求考生对试题中的地理信息进行正确的空间定位,再以此为基础,分析、推理出其它特征进行解题。

解题思路

解题的关键是“空间定位”,定位的方法很多,可用经纬网、区域轮廓、海陆位置、景观、图中信息等方法定位,关键是要结合题目灵活运用。在做题时应注意:① 认真审题,从题干、材料、题枝中获取信息;② 仔细读图:从图例、图名、比例尺等图中获取解题信息。

典题例析

例5.(2009年江苏卷)图9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双选)

10. 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地点中1月份降水较多的是( )

A. 甲B. 乙

C. 丙D. 丁

11. 甲、丁两地近海的洋流性质及其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

A. 同属暖流B. 同属寒流

C. 增温增湿D. 降温减湿

方法点拨

本题作答的关键在于空间定位,要注意关键词“大陆西岸”和纬度位置。

第10题,丙在赤道地区常年多雨;甲地是地中海气候,冬雨型,故选AC。

第11题,大陆西岸中低纬度为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故选BD。

参考答案

高三英语题型解题方法 篇4

2通过认真研读高考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技巧增分;第二轮复习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以及考试说明,特别是要把握高考的命题特点和能力要求,熟悉各种题型的命题规律、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实践的体验,在高效练习中积累重要的解题经验,从而为自己未来的考试增分;

3.在英语书面表达中增分:书面表达是一个后期可以继续增分的项目。增分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强化话题词汇复习和记忆、重点句型复习、朗读和背诵范文来培养语感,从模仿开始到自然运用;

4.通过改进书写可以增分:改进英语的书写和保持卷面整洁是高考增分的一个重要保证。从现在开始,只要你每天坚持练习书写,一个月后就能见效。英语的书写要考虑阅卷老师的感受,这种感受除了表达内容以外,视觉的感受同样不能忽视。

学习必须要理解三

1、细读。将每个章节细细品读,力求对每个词句都做到真正理解。

2、粗读。将新书内容简单地粗读一遍,对不认识的生词反复阅读儿遍,记住它到底由哪几个字母组成,以便增加印象,日后再屡次碰到它时,自然就会认识了。先将难题甩下,不被难题困扰,以免从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

3、摘记。要学会自我加工、压缩和简化内容,将重点内容以只要肉眼能够看得见的小字体,集中摘记在书的前后,便于一眼明了,和教材一样长期保存。

4、精读。认真阅读书中每个字句,甚至序跋,将难题认真思考,逐一解决,力求真正掌握,不留半点疑问。

练习听读也很重要四

1、光听。把书扔到一边,集中全部精力,屏心静气地听磁带中的人物宣读。

2、看听。一边看教材,一边听磁带,认真听磁带中的自读者是怎样发音的,心里跟着默默阅读。

3、单读。不听磁带,只拿着书自己阅读。

4、朗颂。拿着教材,自己逐篇大声朗读课文,仔细较正自己的口型和发音,寻找正确的感觉。

5、听读。拿着书,一边听磁带,一边跟着大声阅读。

好好复习准备考试

1、背诵。考试前注重抓语法知识和单词两个重点,快要考试前十天左右,拼命背诵单词、语法和摘记。

2、回顾。在考试前一天,将全书内容像过电影似的在脑中认真过滤一遍,最终达到全面理解,融会贯通。

高中数学各章节题型分析解题方法 篇5

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是指从理解问题开始,经过探索思路,转换问题直至解决问题,进行回顾的全过程的思维活动。所以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很重要。

许多同学由于答题战略上的错误,最后题没答完,难题没答上,容易得分的题目没时间答。因此,很多专家曾经提出“制定得分计划”的观点。也有的专家认为“高考与其说是考能力,不如说是考时间。”对于某些同学,甚至要敢于舍弃一部分题目。要“动笔就有分,有效答题。”因此提高答题效率,合理分配时间,确是理综考试成败的关键。

2解题方法

“换元”的思想和方法,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灵活运用换元法解题,有助于数量关系明朗化,变繁为简,化难为易,给出简便、巧妙的解答。在解题过程中,把题中某一式子如f(x),作为新的变量y或者把题中某一变量如x,用新变量t的式子如g(t)替换,即通过令f(x)=y或x=g(t)进行变量代换,得到结构简单便于求解的新解题方法,通常称为换元法或变量代换法。

用换元法解题,关键在于根据问题的结构特征,选择能以简驭繁,化难为易的代换f(x)=y或x=g(t)。就换元的具体形式而论,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有有理式代换,根式代换,指数式代换,对数式代换,三角式代换,反三角式代换,复变量代换等,宜在解题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掌握有关的技巧。

3解题要点

做好填空和选择题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两部分占了54分,而且题目不难,只要求考生不要粗心,杜绝低级错误,毕竟和后面的大题相比,这里的4分显然太容易了。对于后面的大题,考生首先不要有心理障碍,因为大题的题型很固定的,都是平日里做过多遍的,建议考生在考试前两天从自己以前的错题中找3-5题认真做一遍,考完语文的间隙,也可以再做一题,这样可以保持好的状态,对考试发挥很有作用。

一定按规范答题会得高分,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因为扫描时试卷模糊就会失分;要在规定区域内答题,不然机器会切掉答案。防止在答题过程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不能犯这些常规错误。

4解答步骤

合理安排,保持清醒。数学考试在下午,建议中午休息半小时左右,睡不着闭闭眼睛也好,尽量放松。然后带齐用具,提前半小时到考场。通览全卷,摸透题情。刚拿到试卷,一般较紧张,不宜匆忙作答,应从头到尾通览全卷,尽量从卷面上获取更多的信息,摸透题情。这样能提醒自己先易后难,也可防止漏做题。

解答题规范有序。一般来说,试题中容易题和中档题占全卷的80%以上,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对于解答题中的容易题和中档题,要注意解题的规范化,关键步骤不能丢,如三种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表达要规范,逻辑推理要严谨,计算过程要完整,注意算理算法,应用题建模与还原过程要清晰,合理安排卷面结构……对于解答题中的难题,得满分很困难,可以采用“分段得分”的策略,因为高考(微博)阅卷是“分段评分”。比如可将难题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获取一定的分数。

扩写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篇6

学案目标 1.系统整理、掌握15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掌握高频虚词“之”“其”“而”“以”等。2.学会推断文言常用虚词的用法与意义的方法。

(2006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书。槐貌甚伟,广颡而丰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而嘻曰:“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槐心愧,乃学于永嘉叶师雍。

嘉定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①者,郡捕系之狱,槐察其枉,以白守。守曰:“为反者解说,族矣。”槐曰:“吏明知狱有枉,而挤诸死地以傅于法,顾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皆可杀乎?”不听。顷之,守以忧去,槐摄通判州事,叹曰:“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绍定三年秋,权通判镇江府。至州,会全叛,涉淮临大江,大府急发州兵。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嘉熙元年,出知常州。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三年,知江州。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淳v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吏乃震恐,愿自新。槐因除民患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帝日乡用②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土工③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帝问边事,对曰:“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槐每奏,帝辄称善。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选自《宋史董槐传》,有删改)

注 ①李全:南宋叛臣。②乡用:重用。③(jiàn):再度。

文中“诸生以夜中对”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不然,籍何以至此

D.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考点探讨

江苏2011年《考试说明》规定考查下列15个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在15个虚词中,“以、而、为、其、之”属高频考点。

从江苏命题实践看,文言虚词属轮考点,不大单独设题考查,只是在语句翻译中出现。

如若单独设题,则为单选客观题。形式有“单一考”(只考一个虚词,关联课本例子)和综合考(考四个虚词,且用课本例句配对编组)。无论哪种形式,与课本的关联度都较高。

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荆轲刺秦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何”的意义和用法。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乃”的意义和用法。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其”的意义和用法。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ブ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且”的意义和用法。

①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逍遥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报任安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若”的意义和用法。

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ブ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出下列句中加点“所”的意义和用法。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为”的意义和用法。

①为吾子之将行也(《ブ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慎勿为妇死(《孔雀东南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草木为之含悲(《〈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说出下列句中加点“焉”的意义和用法。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焉(《石钟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以”的.意义和用法。

①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ブ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欲以客往赴秦军(《信陵君窃符救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因”的意义和用法。

①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侯生因谓公子曰(《魏公子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于”的意义和用法。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而耻学于师(《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至激于义理者不然(《报任安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与”的意义和用法。

①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去时里正与裹头(《兵车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则”的意义和用法。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诸河,则在舟中矣(《ブ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扩写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篇7

一、选择型离子共存问题及解题思路

多种离子能否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 归纳起来可用一句话概括, 即“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

一色:即题目对溶液颜色的要求, 若为无色溶液, 则Fe3+、Fe2+、Cu2+、MnO4-等有色离子均不能大量存在。

二性:即溶液的酸、碱性。在强酸性溶液中, OH-及一切弱酸根离子 (如CO32-、SO32-、S2-、CH3COO-、AlO2-等) 不能大量共存;在碱性溶液中, H+及一切弱碱阳离子 (如NH4+、Al3+、Mg2+、Fe3+、Fe2+、Cu2+等) 不能大量共存;酸式弱酸根离子 (如HCO3-、HSO3-、HS-、H2PO4-、HPO42-等) 在强酸性或碱性溶液中, 均不能大量共存。

三特殊:指注意三种特殊情况。

(1) AlO-2与HCO-3、HSO-3不能大量共存, AlO-2水解能力较强, 其溶液呈较强的碱性, 发生反应AlO-2+HCO-3+H2O=Al (OH) 3↓+CO2-3;AlO-2+HSO-3+H2O=Al (OH) 3↓+SO2-3而不能共存。

(2) “NO-3+H+”具有强氧化性, 能与S2-、Fe2+、SO2-3、I-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 NO-3与I-、Fe2+可以共存。另外, MnO-4在酸性溶液中氧化性强, 在碱性或中性溶液中氧化性相对较弱, 如在酸性溶液中, MnO-4与Cl-、Br-不能共存, 而在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

(3) 虽然NH4+与CH3COO-、CO32-, Mg2+与HCO3-, 这几种离子都能水解且相互促进水解, 但一般不考虑它们之间的双水解, 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在加热条件下情况不同)

四反应:指离子之间如发生下列四种反应中的任一种, 均不能共存。

(1) 复分解反应即生成沉淀 (如Ag+与Cl-、Ba2+与SO42-等) 、产生气体 (如H+与HCO3-、NH4+与OH-等) 、生成弱电解质 (如H+与ClO-、H+与CH3COO-等) , 均不能大量共存。

(2) 氧化还原反应如果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相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则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I-、H+与S2O32-;H+与S2-+SO32-等。

(3) 双水解反应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CO32-或HCO3-、Al3+与AlO2-、CO32-、HCO3-、S2-、HS-等。

(4) 如果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 生成络合离子, 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CN-;Fe3+与C6H5O-等。

【例1】 (2008, 全国Ⅰ卷) 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NH+4、Ba2+、Cl-、NO-3

B.K+、AlO-2、Cl-、SO2-4

C.Ca2+、Mg2+、NO-3、HCO-3

D.Na+、Cl-、CO2-3、SO2-3

解析:加入Na2O2后, 使溶液呈碱性, 且Na2O2本身有氧化性。所以A选项中的NH4+和C选项中的HCO3-与OH-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选项中SO32-与Na2O2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B。

【例2】 (2008, 重庆卷) 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在pH=1的溶液中:NH+4、K+、ClO-、Cl-

B.有SO2-4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I-

C.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

D.在c (H+) =1.0×10-13 mol·L-1的溶液中:Na+、S2-、AlO-2、SO2-3

解析:A选项中ClO-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存在;B选项中Ca2+与SO42-反应生成沉淀;C选项中NO3-在强酸性溶液中与Fe2+不能共存。

答案:D。

【例3】 (2009, 安徽卷) 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

A.NH+4、H+、NO-3、HCO-3

B.K+、Al3+、SO2-4、NH3·H2O

C.Na+、K+、SO2-3、Cl2

D、Na+、CH3COO-、CO2-3、OH-

解析:本题虽未涉及附加条件的挖掘, 但对于混合体系中存在分子这一条件在高考中第一次出现。A选项中H+和HCO3-不能大量共存;B选项中Al3+与NH3·H2O不能大量共存;C选择中SO32-与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D。

【例4】 (2009, 全国Ⅰ卷) 下列各组离子, 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 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 () 。

A.Ba+、NO-3、NH+4、Cl-

B.Ca2+、HCO-3、NH+4、AlO-2

C.K+、Ba+、Cl-、HSO2-3

D.Mg2+、NH+4、SO2-4、K+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在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 没有涉及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双水解反应。A选项中四种离子能共存, 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有气体生成但没有沉淀生成。B选项考查“三特殊”情况中的AlO2-+HCO3-+H2O=Al (OH) 3↓+CO32-, 不能共存。C选项中四种离子能共存, 但加入NaOH溶液后有沉淀生成但无气体生成。

答案:D。

二、推断型离子共存问题及解题思路

解推断型离子共存问题的思路是, 依据溶液的性质推出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 (或一定不含有的离子) , 然后根据离子共存, 推出一定不含有的离子。

解推断型离子共存问题的技巧如下:

(1) 先看题干, 如溶液颜色、pH、酸碱性等。

(2) 再根据溶液的性质或实验现象推断。

(3) 注意加入的试剂对某种离子的干扰, 如加入氯水对有无Cl-的干扰。

【例5】相邻的甲、乙两工厂排放的污水经处理后仍分别含有浓度较大的Ag+、Ba2+、Fe3+、Na+、Cl-、SO42-、OH-、NO3-中各不相同的四种离子。若每个工厂单独排放污水会造成环境污染, 如果将两厂的污水按适当比例混合, 沉淀后的溶液中只有NaNO3, 其污染程度显著降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g+和Na+可能为同一工厂排放出

B.Fe3+、SO42-存在于同一工厂

C.Cl-、SO42-不能存在于同一工厂

D.Cl-、NO3-一定在不同的工厂

解析:同一工厂的污水中的离子可大量共存。若甲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有OH-, 则其污水中一定没有Ag+、Fe3+, 即Ag+、Fe3+必须在乙工厂排放的污水中, 因此乙工厂的污水中一定不能含有Cl-、SO2-4, 这两种阴离子必须在甲工厂的污水中。故甲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OH-、Cl-、SO2-4、Na+, 乙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Ag+、Fe3+、Ba2+、NO-。

答案:D。

【例6】某无色透明溶液, 跟金属铝反应放出H2, 试判断下列离子:Mg2+、Cu2+、Ba2+、H+、Ag+、SO42-、SO32-、HCO3-、OH-、NO3-, 何者能存在于此溶液中?

(1) 当生成Al3+时, 可能存在_________;

(2) 当生成AlO2-时, 可能存在_________。

解析:审题时, 第一, 要注意溶液是无色的, 第二, 要注意H+、NO3-与Al作用不产生H2。

(1) 说明溶液呈酸性:一定有H+、SO42-, 可能有Mg2+ (注意无NO3-) ; (2) 说明溶液呈碱性:一定有OH-、Ba2+, 可能有NO3-。

答案: (1) Mg2+ (2) NO3-。

【例7】某无色溶液由Na+、Ag+、Ba2+、Al3+、AlO2-、MnO4-、CO32-中若干种组成, 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 取适量溶液, 加入过量盐酸, 有气体生成, 并得到无色溶液; (2) 在 (1) 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 有气体生成, 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 (3) 在 (2) 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 (OH) 2溶液也有气体生成, 同时析出白色沉淀乙;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白色沉淀甲是________;白色沉淀乙是_______。

解析:由 (1) 可知, 原溶液中无MnO4-、Ag+, 有CO32-, 无Ba2+、Al3+;在 (1) 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 因HCO3-和过量H+反应生成无色CO2气体, 沉淀甲为HCO3-和Al3+发生双水解产生的Al (OH) 3;Al3+是AlO2-和过量的H+反应产生的。在 (2) 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 (OH) 2溶液, 过量的OH-与NH4+反应生成NH3, 过量的HCO3-与Ba (OH) 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乙是BaCO3。由于原溶液呈电中性, 所以原溶液中存在Na+。

答案:一定存在的离子是Na+、AlO2-、CO32-;白色沉淀甲是Al (OH) 3;白色沉淀乙是BaCO3。

高考英语新题型的解题方法探究 篇8

[关键词]解题方法;信号词;关键词;解题步骤

自《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多个省市陆续在高考英语试卷中采用“七选五”型阅读理解题。该题型的命题主要目的为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结构以及对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上的联系,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句子与段落之间的关系,对语段的逻辑性、连贯性和一致性等特征有较强的意识性和熟练的把握,同时具备运用一定的语法知识分析和理解长句和难句的能力。可以说,该题型是对考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综合测试,它拓宽了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考察的深度和广度,无疑加大了解题难度。

为了使学生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弱的考生较好地完成“七选五”型阅读理解题,我总结了一些关于“七選五”题型的做题方法和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解题方法

1.结构法

(1)根据问题所在的不同位置来确定不同的解题策略。

①如果问题设在段首,通常应该选择段落主题句。考生应该认真阅读下文内容,查找主体词或其他相关的词,推断出主题句。

②如果问题设在段尾,则通常是概括性的结论语句。考生应注意在选项中查找表示结论、总结等的信号词,如therefore,as a result,in a word,in short等词语。

③如果问题设在语段中,这时就应该是承上启下、或只承上或只启下的段中过度句。这时只要看空前或空后的语句,注意语义的一致和连贯就可以了。

2)根据文章自身的结构特点来确定不同的解题策略。

首先,试题的设立可能是文章的题目或小标题,这时可以先根据所给选项句的单词拼写特点以及选项句的长短基本确定选项的范围,然后再根据各段的段义和文章的主要含义做出正确选择。其次,考生应该注意从文章的结构入手,分析文章的总——分——总结构,注意文章的叙事、议论的顺序和结构,从而做出正确选择。

(2)信号词法

信号词是指he、her、the、it、this、that等代词和 and、but、however、also等连词以及what、how、why等标志特殊句子结构和句子之间结构关系的词汇和短语。它们是用来连接语篇内部各成份之间;或是表明上下句之间关系的;或是用来标明作者态度、立场等。信号词不但可以帮助考生梳理相邻句子之间的关系,还能表明某一特定语篇的总体走向,能反映上下文的语义规律,说明上下文是如何系统地连接,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考生推导阅读过程中较难把握的作者态度,观点之类的隐藏信息。

3.关键词法

关键词指句子中的核心名词或名词词组、专有名词、数字、代词、连词等。在解题过程中,考生在选项句中和文章设空的语段中寻找对应的关键词,若文章某空的语段与某选项句中有对应的关键词,而且只此一项,则该选项即为正确选项。

4.语义联系法

选项与语段在语义和逻辑上一致是此题型的最终要求。所以考生在做题时最重要的是要读懂空白前后的句子,然后根据意思的连贯性或逻辑性从选项中选取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需要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也需要较长时间。

二、解题步骤

1.先看选项,阅读分析选项

(1)如果部分选项的各单词首字母都大写,则可能是文章标题句或小标题句;选项是祈使句则可能用在建议性文章的各段首句;特殊疑问句则可以用在语段的过度位置。

(2考生在阅读分析备选句子的同时应该注意查找句子选项的信息词、关键词和主体词,做好标记。

(3)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弱,或者所给选项多为英语长句或不易理解的句子,为了节省再次阅读时间,考生应该在选项后进行简单扼要的汉语标注,以便在阅读其它选项和文章时忘记已读选项含义而便于查找。

2.阅读段首句、前后句、标记关键词、信号词

阅读各个空所在段的段首句、每个空的前后句,并将前后句中的解题线索,即关键词、信号词标记下来与各选项句的关键词、信号词进行对接,找出在语义、逻辑上与之相关选项句加以选择。

3.缩小范围,试填对比排除

若七选五试题难度较大,不能通过阅读选项来明确文章大意和基本结构,不能通过查找关键词和信号词来完成解答,则考生需要通读全文,抓住文章大意和基本结构,再结合结构法、信号词和关键词法以及句义联系法把剩余关联选项逐一填入空白,对比每个选项的填入效果,择优选择。

4.通读全文,检验答题效果

将选定的答案代入原文,在理解文章大意和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对所做答案在语义连贯、合乎逻辑、结构合理、过度自然等方面进行全面检验。

在解题过程中,考生不必拘泥于考题顺序,可以直接跨过前面不能确定的空白而完成后面较简单的、必保正确的题目。

总之,做此类题型,关键在于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试心理,要努力抓住文章的线索,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根据短文语境和试题设计特点,认真推敲,同时也要克服畏惧、厌倦和急躁的心理,勤练多思,就可以掌握解题技巧。

(责任编辑 刘新蕊)

上一篇:《两只老虎》观后感个人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