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作业规范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植保无人机作业规范(精选4篇)

植保无人机作业规范 篇1

一、无人机植保作业飞行要求

1、极低空飞行。植保作业最佳高度是在作物叶尖之上一米左右距离。对于苗期小麦等低矮作物,无人机应在离地面两米高度上飞行。飞行高度精度应在分米级。

2、高精度直线飞行。植保作业必须保持直线飞行,以保证不产生漏喷、重喷现象。飞行水平精度应在分米级。

3、慢速匀速飞行。无人机植保的雾化效果很好,药效与无人机的速度密切相关。一般应该保持在4~6米/秒的匀速飞行。

4、超目视飞行。植保无人机目视飞行最远只能达到200米,对于宽幅大于500米的大田,将难以选择起降加药点,大田中间无法作业。从植保作业效率上讲,无人机一个起落最好飞行一个往返,回到起点加药。植保作业必须具备超目视飞行能力,超目视飞行距离应是无人机总作业距离的二分之一。

5、避目障飞行。对于高杆作物、果木、树木等植保作业,目视飞行作业的视线受到阻碍,必须要有避目障操控飞行的有效手段。

6、定点垂直起降。大田地形复杂,加药点难以选择,无人机往往在狭窄空间起降,没有跑道起降条件,必须具有定点垂直起降操控能力。

二、实现植保作业飞行的保障

1、飞行技能过硬的操控手。植保作业对飞手的要求非常高。在目视飞行的距离内,在不借助导航设备的情况下,飞手必须要做到锁高、直线、匀速飞行,狭窄空间定点起降,这是飞手的基本功,也是植保作业的最基本保障。

2、GPS导航。采用GPS导航进行自主飞行,操控手人工干预,是保障植保作业的方式之一。但对导航的精度要求较高,尤其是要求锁高达到分米量级,一般的GPS是做不到的,需要使用差分GPS设备。另外,在目视飞行距离外,人工干预起不到多少作用,完全要靠自主导航飞行,对导航设备的可靠性能要求非常高,随之也会带来成本的升高。

3、FPV飞行。采用GPS导航进行自主飞行,操控手进行FPV飞行人工干预,应该是一种较好的保障植保作业的方法。相对其它无人机作业飞行,植保作业距离短、速度慢、飞行动作简单,这对FPV飞行的操作以及设备都没有太大的难度。采用FPV飞行,操控手可“身临其境”,克服目视的限制,随时干预导航自主飞行的偏差,保障超目视和避目障飞行作业。

植保无人机作业规范 篇2

无人机运行意见稿对植保无人机的运行要求做出了规定, 要求作业负责人应当持有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并具有相应等级, 同时应接受飞行喷药步骤、有毒药品知识以及无人机操作等培训。

据悉, 无人机运行意见稿中适用范围为无人机空机质量大于1 kg小于等于116 kg、起飞整机质量大于1.5 kg小于150 kg的无人机, 且动能不大于95k J, 校正空速不超过100 km/h, 以及所有植保类无人机和充气体积在4 600m3以下的无人飞艇。

植保无人机作业规范 篇3

致XX市政府:

建议在XX市组建由我公司牵头,以企业、农社等社会力量为主,市应急、农业专家参加的《农用无人机应急救援队》。

一、建设目的

我省是农业大省,耕地保有量1.22亿亩。在农业有害生物疫情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时,给我省农业经济的安全、生态环境的安全造成相当的危害。为及时有效地防治与控制此类农业灾害事件,保障农业经济的安全、生态环境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我市的区位优势和产业条件,在我市组建以植保无人机为主要应对手段的应急救援队十分必要,以真正落实预案提出的“处置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的要求。

二、建设农用无人机应急救援队现实意义 1.传统产业升级的需要

在现代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大部分环节均实现机械化作业,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还未实现,存在防治不专业、用药泛乱、农药残留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等等问题,近年虽然有少量新型的自走式喷雾机械的使用,但无法满足农作物生长中后期下田防治的需求;人工1人1小时只能喷1亩地左右,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农田透风透光性差,容易引起药物中毒,同时作业质量差,受药面积和受药程度不均匀,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对高大密集型农作物作业时更是无能为力,这也是目前制约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的主要瓶颈,严重阻碍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如农用植保无人机可实现低空高效超低量农药的喷施,适宜于农场及大面积农作物和高杆作物植保喷防这样的智能化、高效率、全程化、低成本的新型装备。农用无人机安全性能好,喷洒飞行速度适中,喷洒装置完备,能够与农作物保持固定高度,规模作业效率高,其效率要比常规人工喷洒高出近百倍,至少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自动飞控导航作业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工作人员接触农药的时间,从而可以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能真正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

2、本地植保和减少人身伤害的需要

按需植保X万亩计,每年单次防治周期X天,每年植保X次共需XX天、喷施XX万亩。

人工植保,作业量为X亩/人天,每天需X人、每年需XX人次参加才能满足需要;

无人机植保,作业量为XX亩/架天,每架1个操控手,每天仅需XX人,全年需X人次参加。因是远程作业,远离喷洒现场,不会发生中毒事件,大幅减少人身伤害。救援指挥中心为各级管理者全面提供全市实时情况,实时部署,真正实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此项事业对我省农民的人身保护是创举性的,也能有效弥补农村普遍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的不足。

3、节约成本、防灾减灾的需要

节约人工成本:人工植保,全年需使用人力XX人次,按工资约X元/人天,人工成本约X元;无人机植保, 全年需使用人力X人次,工资约X元/人天,仅需X元。即人工成本节约X元,还极大降低劳动强度。因人工费含在应开支收费项中,实际节约仍为X元(未计算减少中毒、节约人力的新创造)。

节约用药成本:平均按每公斤药价X元计,人工每亩地用药量为X公斤,无人机植保每亩地用药量为X公斤。X次作业用药量将减少X公斤,节约成本约X元(未计算减少二次污染效益)。应开支成本:正常服务收费以X元/亩计价,按惠民服务X元/亩收费,X亩X次喷洒需X元; X架无人机按X元/架测算购置,投入X元,按年20%损耗折旧X元。共计X元。

以上三项合计节约X元/年。

这仅是一个市正常情况下50%粮田的测算,如遇突发性虫灾,传统手段几乎无能为力,而处置工作必须分秒必争,虫口夺粮,救援队机动化作战能满足快速高效的灭灾需求。加上林牧业、渔业等,范围覆盖至吉林省,每年可节约数X元。

4、提升城市品牌的需要

该应急救援队将成为第一支成建制的专业化、规模化植保应急机动队伍,装备先进,机动性高,抗灾力强,体制灵活,平急结合,高度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大国发展的战略需要,可为全国提供应急救援,能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是有明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典范。有作为才能有地位,作为一项创举,一定能为提升城市品牌做出贡献。

5、推动科技信息化水平提高的需要

植保无人机是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的具体应用,需要操作人员具备操作无人机、掌握计算机、地理信息等知识,经过职业化培训,农民即成为掌握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每人每天X元收入,全年工作X天即可收入X元,因公司按应急救援机制设立,第一步纳入省级力量,为全省提供服务和救援,第二步争取成为国家力量。能较大提高群众学习信息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留住当地大中专毕业生,增加高素质人才的就业岗位,X架无人机需要X至X名操控手。

6、打造吸引国际国内专家人才交流平台的需要 救援队建立伊始即集结国内省内的顶级专家,打造出该领域唯一的实战平台,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国际国内交流,有助于提升我市科技形象和创新氛围。

三、组织体系

在我公司设置农用应急救援中心,上接农业政务网,应急及服务接报和由该中心承担,通过智能终端传送至各级农口相关各级领导及专家,杀灭季节及灾害来临时根据其所担负职责参与指挥和管理。救援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及统一培训、平急结合。

组织形式:在我市设立应急救援队,总人数X 人,配置植保无人机X架;人员按农业行政及作业区划为单位培训,设立X个分队,每分队X人。X架植保无人机,单日作业量达X亩.X亩粮田,刚好一个防治周期X天可以全部覆盖。

平急结合:日常情况服务农业;灾情发生,立即能战。随时参与全省应急处置,机动友情支援其他地区抗灾。

我公司拟投资建设农业无人机植保应急救援服务队项目,该项目的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评审批、节能审查等前期工作均已完成,现将项目申请报告随文呈报你委,请予以核准。

XX有限公司

河南沈丘:植保用上了无人机 篇4

笔者了解到, 为加快全镇现代农业化发展进程, 莲池镇投资近百万元, 在全县率先购买4架植保无人机, 主要用于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和林业一喷三防。每架无人机每天工作8个小时, 可喷洒农药20公顷, 相当于百人日工作量, 有效缩短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时间, 为夺取农业丰产丰收增添了筹码。此外, 这些无人机还可提供航拍、参加开业庆典等活动。

当日, 在田营村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现场, 广阔的麦田上空4只“大蜻蜓”有序飞翔, 吸引了300多名群众驻足观看, 尽享高科技给农民朋友带来的快乐!

上一篇: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措施下一篇:零售商品营销方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