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体会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莲都区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体会(精选10篇)

莲都区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体会 篇1

中山小学 叶文隆

十一月4日到6日莲都区与江干区体育教师交流学习放在花园中学,有幸区参与了三天的课程,此次培训主要围绕省纲精神,就体育课堂教学七个一进行学习,我们小组接到的任务是准备部分一个一,主要是强调热身阶段学生要有三到五分钟的持续热身时间,听了一天的讲座和一天半的课我就我自己的看法写写体会:

第一堂课是江干区的徐老师上的仰卧起坐,他的准备部分持续的热身时间为3分36秒24,徐老师的准备部分始终跟学生在一起动,配合上适合这个年龄段的音乐,使学生很积极,专项垫上热身操边讲边做,中间配有多余的停顿讲解,老师在边讲边做,学生在边学边做,而且这个专项的腰腹热身草很有趣,也很到位,为后来的仰卧起坐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内容安排与课的联系非常紧密,专项热身非常有针对性,非常的有效。

第二堂课是我们莲都区的蒋老师上的足球课,准备部分的持续热身时间为5分36秒16,准备部分的慢跑是改变跑步姿势的持续慢跑,在这一环节上学生大部分没有根据老师的要求来做,最然都是在跑,但是效果没有达到。给我的感觉是可不可以在跑之前就跟学生交代有几种姿势,然后编号,教师报号改变跑步姿势。不过蒋老师的专项热身操很有亮点,学生的积极性给将老师调动的很好,很投入。且是针对课的目标制定的专项热身动作,非常有效,值得提的是蒋老师在前面做示范动作的时候能兼顾到两侧的学生,进行多面的示范,使学生更清楚直观的跟着教师做动作。

第三堂课是江干区的老师上的肩肘倒立,持续热身时间为4分25秒4。这位老师的热身方法大同小异,也是持续的变换形式的跑,让学生的身体机能从静止状态逐渐进入运动状态,而变换形式的跑则改变了慢跑的枯燥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的垫上操有着较强的针对性,都是为主教材服务,夹肘、挺髋动作则将技术动作的关键点难点再次强化。

第四堂课是由莲都区的徐老师上的双手投掷实心球,这趟课持续热身时间为4分26秒54,热身慢跑为舞龙,然后是节奏感十足的球操互动,针对性叶非常的强,针对主教材而用心设计的热身动作。

热身部分要做到准备兼体能,持续性的热身就非常重要,我们之前的体育常规课,学生的体能都是从小到大,体能线是一个单峰图形,这几堂课从省纲的体育课七个一出发精神出发,准备部分的学生体能也达到一个峰值,这使得一堂体育课学生体能出现量两个峰值,也就是双峰,更加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体能。

莲都区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体会 篇2

一、体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

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的附件中指出:遴选高水平师范院校与优质中小学联合, 采取集中研修和“影子教师”相结合的方式, 与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师范生实习支教相结合, 组织支教教师、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支教、顶岗实习, 置换出农村骨干教师到培训院校和优质中小学进行为期3~6个月的脱产研修, 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为中西部农村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辐射作用的带头人, 推动教师教育改革。[1]

首先是遴选问题。包括参与的培训机构、优质中小学以及骨干教师的遴选。高水平的培训机构的遴选是通过各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高等院校、教师培训机构的标书进行评审, 确定入围名单后再组织答辩, 最终确定项目任务的承担机构, 报教育部、财政部备案。这种竞争择优机制, 以竞争择优盘活教师培训资源, 以竞争择优促培训质量的提升, 改变了以往直接由行政任命培训机构的模式, 让具备优秀的培训机构参与培训, 做到优中选优, 这是保证培训取得较好效果的前提。培训组织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协调培训机构与优质中小学之间的关系, 以往的培训当中, 一部分优质中小学认为培训主体的是培训机构, 自己只是协助参与, 让优质中小学全面参与到培训中来, 让培训机构和优质中小学形成强大的合力, 这是培训组织者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

遴选体育骨干教师学员是“国培计划”体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培训中最重要的环节, 它关系培训质量好坏的关键, 并直接影响培训的全过程。能否选派到高水平、高素质、有潜力、可造就的优秀体育学科骨干教师, 不仅关系到此次培训, 而且决定整个“国培计划”既定目标的实现。从2010年一些省市的体育骨干教师学员反馈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专业不对口问题, 部分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由其他专业或者一些退伍军人担任, 没有专业正规的体育教师选派, 只有抽调他们参与培训, 造成了一些参训教师专业不对口。第二, 学历, 职称, 教龄等与体育骨干教师学员的要求不符, 部分学员学历、职称偏低, 教龄较短。第三, 被选学员城镇中小学体育教师比例较大, 显然, 这与“国培计划”实施目的初衷相违背。第四, 一些学员学习动机不纯、学习态度不端正。一些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本身就少, 学校不愿意把一线的骨干教师派去学习, 对置换来的师范生能否胜任一线骨干教师的工作表示怀疑, 让骨干教师去学习, 学校体育工作就难以有效地开展, 于是就派一些闲置人员参与培训, 造成一些人被“国培”了。在这种状况下, 有些学员培训学习时得过且过, 放松了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 这种不纯的学习动机和怠慢的思想行为偏离了“国培计划”的培训目的和要求, 影响了“国培计划”项目的教学与培训质量。[2]

其次是培训的方式问题, 主要采取集中研修和“影子教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本身实践性较强的体育学科来说, 培训中二者结合, 很好地体现了实践中检验理论, 理论中总结实践。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产生了一些困惑。集中研修时, 一些专家主要在高校及城市中学从教的居多, 没有农村基层中小学校的教学与实践经验, 对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及条件不很熟悉, 造成设计的教学内容针对性和指导性不强, 难以满足基层农村中小学的实际需要。“影子教师”跟班学习时, 也是在条件较好的城市中学进行, 这些中学在当地市、县都有一流的体育教学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 一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不一定适合农村中小学。如何把先进的体育理念运用到农村中小学具体的体育实践活动中, 受训教师在未来教学中如何根据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是培训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所以在培训中应当注重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相结合, 突出“问题教学”, 启发教师总结经验、培养反思能力, 努力提升参训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参训教师的可持续成长。

最后是置换问题。“国培计划”2010年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 一般按照同学科1:2的比例进行顶岗置换, 即两名师范生置换一名在职教师。在具体的置换过程中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的。一种是一次置换, 即选派两名师范院校师范生直接进入体育骨干教师所在中小学顶岗实习, 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进入高校进行脱产研修, 这种一次置换优点是置换操作简单, 由师范院校和农村中小学参与就能解决问题, 涉及的部门较少, 出现问题也便于沟通、协调。由于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本身较少, 体育骨干教师对学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最为担心的是体育骨干教师参与学习时学校体育工作如何有效地开展问题, 师范院校顶岗师范生能否胜任农村体育骨干教师的工作是一次置换进行的基础和前提, 也是一次置换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另外一种是两次置换, 第一次置换以县为单位, 按照专业对应的原则, 在农村体育骨干教师与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实习学生之间进行。通过置换, 选派农村体育骨干教师进入高校进行脱产培训研修, 选派体育师范生进入中小学顶岗实习, 把体育师范生集中安排在县城中小学进行顶岗;第二次置换在城乡教师之间进行, 即农村体育骨干教师进入高校脱产研修形成的岗位空缺, 由接收体育师范生顶岗实习的县城中小学选派优秀体育教师以支教方式补充。这种方式从理论上来说能很好地实现培训院校、县城中小学、农村中小学三者之间的互动, 也能为农村中小学带来优秀的教师资源, 解决其后顾之忧。但是两次置换需要省教育厅、师范院校、地区及县级教育部门和基层中小学等多个单位共同参与才能完成, 任何一方出现问题置换就无法完成。从2010年一些地方实施的两次置换反馈来看, 也出现不少问题, 造成了一些“空换”现象的出现。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数量、质量以及置换学生的实习意愿难以满足置换需要;置换出现问题时有关教育行政部门不积极协调, 造成顶岗置换衔接时常发生脱节;置换到农村中小学的在职体育教师面对农村中小学的状况, 有的显得无所适从, 同时难以保证他们安心在农村中小学顶岗3-6个月。所以, 采用一次置换时, 各师范院校最好在顶岗前组织顶岗师范生参加岗前强化培训, 以确保他们能胜任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工作;采用两次置换时, 应当加大对优质城镇中学支教工作的教育宣传力度, 同时, 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主动协调, 不得已可以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 以确保置换的成功,

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目标是通过较短时间的培训着力解决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所以, 短期集中培训应当让受训者达到以下要求:第一, 全面认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领悟课程理念, 以标准为导向设计实施教学。第二, 提高体育学科知识的应用水平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适合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条件的常用和适用的运动项目的知识和技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 第三, 提高体育教学技能。第四, 形成和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以及教育科研的基本能力, 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远程培训

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优势, 面向全国遴选具备资质的高等学校和远程教育专业机构, 实施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采取混合学习方式, 做到教师线上学习、线下集中研讨和在职学习相结合;培训以学科为基础, 以问题为中心, 以案例为载体, 帮助农村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培养教师远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 做好远程培训教学、线上辅导工作[3]。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远程培训中, 必须落实“以问题为中心, 以案例为载体”的主导思想, 以课堂实践为源头来确定培训课程, 应当对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误区、现象进行概括, 将教学中的典型现象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相应的重点、难点结合起来, 每个课程模块可依据体育与健康标准和体育教学的实践提出若干个“核心问题”, 由“核心问题”带动理论阐释与案例评析。所以, 案例的选择和设计应当解决课程中的“核心问题”, 最好选用来源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案例, 而不是案例设计者为体现自己的主观意志而设计的假案例。在远程培训中要特别注重“线下集中研讨”。因为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互与研讨, 是中小学远程培训中提升培训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有利的方式[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附件2[z].教师[2010]4号, 2010 (7) .

[2]陈曙.中小学体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培训体系探析.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 (4) .

[3]孔维宏.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国电化教育, 2011 (5) .

莲都区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体会 篇3

【关键词】河南省;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影响因素

引言

如今,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关键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性的教育改革风靡全球,对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1〕。在国家教育战略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加强中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中学骨干教师在现代教学改革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近年来,国家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与规定,诸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和《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意见》等,说明国家已提高对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在此环境下,尽管河南省也在中学体育骨干教师的继续再教育问题上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具体的实施措施,但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培训缺乏具体性和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培训形式采用统一供给式被动灌输,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增强实用性,同时培训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教师培训经费不足等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河南省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效果,提升河南省体育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找出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存在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是当前各级体育师资培训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有效开展体育师资培训可以促进河南省中学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研究对象定为河南省中学体育骨干教师。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系统查阅1990年至今中国期刊网上与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相关的文章、报纸,查阅与之相关的政策、法规,力求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1.2.2调查法

访谈法:对具体实施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各高校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就研究过程中的某些问题认真听取了意见和建议。

问卷法:以参加2008—2012年河南省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千人培训的中学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共发放河南省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现状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950份,回收率为95%,有效问卷为925份,有效率为97.4%。

1.2.3逻辑分析法

在分析文献、数据资料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方法。

1.2.4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有效问卷做常规数理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对骨干教师和教师培训概念的界定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目前对骨干教师概念的界定没有统一的固定的定义。但在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文件中对骨干教师的概念规定为:骨干教师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教师群体中,职业素质相对较高、在教育活动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的教师。并且通过培训,使他们在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和示范辐射作用,使其快速成长为教学专家、学研带头人或骨干力量。从这个定义来看,骨干教师指教育系统中相对优秀,并起着模范带头作用的任课教师,是通过一定程序推荐和选拔出来,并经过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优秀教师,其评定级别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级、校级〔2〕。由此看来,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排头兵,突破中学新课程改革屏障的爆破手,是我国中学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他们教学水平的高低和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是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具体来说,中学骨干教师应该是教学一线教师的优秀代表,他们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根据实际教学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能较好地掌控教学过程,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同时,作为骨干教师,最为重要的是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吸取、总结经验,并将自己的总结经验很快地应用到教学中去。另外,对于教师培训的概念而言,它有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之分。广义的教师培训是指教师教育,以前称师范教育,包括职前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培训;狭义地讲,是专指在职教师的培训,又叫教师继续教育。在西方,教师培训被称作“在职教师教育与培训”〔3〕。教师培训也可以概括为,通过提供完整的、连续的学习经验和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学术和人格的发展〔4〕。从上述两个概念的定义上看,教师培训就是在社会发展和知识更新的前提下,对中学在职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层次、各形式的再充电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其在教学上能及时掌握知识更新的进程,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2.2影响河南省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因素分析

2.2.1学历因素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中学体育骨干教师有42%是通过全日制高等教育取得的最高学历的。同时,调查还显示,这些全日制高等教育学历中以大专学历比重较大。所以,这些体育骨干教师要想发挥更大的能量来助推河南省中学体育的发展,他们必须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继续进修和培训就显得至关重要。36%的教师是通过自学取得最高学历的,另有22%的教师则是通过函授进修等途径获得最高学历。从这组数据可以说明,这部分中学体育骨干教师更需要专业的培训和继续进修的机会来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现有的事实证明,有效的培训能较好地提高教师自身综合能力,促进体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有效的实践科研研究对解决中学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2学校管理层对体育工作重视程度调查

学校对体育工作的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自己对本职工作的态度〔5〕。调查显示,学校非常重视体育工作仅占18%,这类学校一般是传统体育项目学校;比较重视体育工作的占调查学校的25%,这类学校一般是重点中学,学校领导对体育发展有一定的认识;重视程度一般的占调查学校的26%,这类学校一般是非重点的公立学校,学校管理层较为侧重学生文化课成绩,以确保充足的生源;还有31%的中学不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学体育的发展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片面地追求学生文化课成绩提高升学率的现象严重存在,体育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意识较为薄弱,使得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调查中还发现,中学体育教师办公的场所——体育教研组,跟其他文化课教研组相比,地位低下,得不到同工同酬的待遇。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一大部分中学体育教研组没有自己的期刊阅览室,教学研究得不到相应的支持,这也是目前中学体育发展相对社会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

2.2.3学校对参加培训教师的奖励考核因素

目前,河南省中学在对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的计划考核调查中发现(见表2),在对教师培训中有计划和有考核奖励的学校占调查学校的30%;而有计划、无考核奖励的占调查总数的43%;还有27%的中学对教师培训没有安排,更没有考核奖励。现实的问题导致河南省中学对教师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成绩的好坏依旧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每所中学所重视的主要问题。在访谈中还发现,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问题上得不到重视的原因还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首先,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使每所学校把文化课看成重中之重,体育是偏门,可有可无的思想严重存在,它是影响中学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学校体育教师的地位偏低,国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政策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最后,体育师资力量短缺也是体育教师得不到经常性培训的因素之一,很多学校不能按国家要求配备体育教师,导致一有教师培训,体育课不能正常开展。

2.2.4其他主要影响因素

表3显示,目前河南省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工学矛盾,其次是学校不支持,再次是经济负担重。有些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培训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更多的还是在应试教育观念的支配下要求教师上好课〔6〕。带着这种疑问,笔者在访谈中发现,许多学校领导不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其主要原因是在职教师外出参加培训会影响教学安排,同时也增加经费支出,学校领导往往以学校经费困难和师资不足为由不愿意派教师参加培训;此外,还有部分学校领导认为教师参加培训后个人想法会增多,会获得更高学历,然后想远走高飞离开学校,从学校层面讲,还怕学校留不住人才;最后,我省中学体育教师特别是农村和山区中学的体育教师自身工资较低,如果参加一系列培训需要自己承担一部分费用,增加了自身的经济负担,这也是一部分教师不愿参加培训的原因。

2.3加强河南省骨干教师培训的对策

2.3.1建立健全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制度

为了切实落实河南省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必须制定一系列有效、健全的保障机制。第一,应明确体育骨干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在一定时间内接受一定学时和一定层次的培训,这是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有所保障〔7〕。第二,还应提出不同层次、不同阶段骨干教师培训的目标、课程体系、培训方式和要求。第三,应明确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院校和教师所在学校在培训工作中的职责与分工。第四,应加强教师进修院校基地建设目标和具体措施。第五,应解决落实骨干教师外出培训的经费问题。

2.3.2实行中学体育骨干教师轮岗制度

目前,实行城市与农村,重点中学与一般中学体育骨干教师轮岗支教是一项不错的政策。因为它能促进优秀教师资源合理利用与配置,同时也为教师创设相对公平的培训条件和成长环境。此外,要成立市和乡镇考评小组,分别对申报市中学体育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和乡镇中学体育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的教师进行考核评定,并对符合条件和标准的教师进行认定。此外,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认定不宜搞终身制,应定期申报评定,并实行不合格淘汰制政策〔8〕。

2.3.3进一步完善河南省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奖励制度

鉴于现实状况,希望中学领导层对体育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发放适当的室外上课津贴和加大体育类书报经费的投入等措施来激发体育骨干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对学校的感情。学校的发展决策是给体育骨干教师定期提供外出进修深造机会,或者给予适当的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假期的政策,让其能够集中精力完成教研任务,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还可设立专项科研基金,用于资助鼓励骨干教师的论著出版和研究工作,进一步激励、提高河南省中学体育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

2.3.4整合培训资源,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培训者队伍

河南省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要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成效地开展,就必须做到根据培训要求,一是聘请当地著名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或进行专题讲座〔9〕;二是从河南省各市地教学一线的中学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以及各培训机构及教科所教研员中选拔一部分人员担任主讲教师,对这些主讲人开展集体备课,共同研究授课内容、形式、方法,与被培训体育骨干教师结成帮扶对子,确保培训质量。

3结束语

众所周知,教师质量是教育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教师学历的提升对增长教师自身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对河南省体育骨干教师而言,提高自身学历的最大障碍主要体现在培训常态化、经常化得不到保证,进修费用保障不足,一部分中学对体育骨干教师进修的关注度不高。这种现状要求河南省各个中学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重视,使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到培训中去,以适应现时期体育教学的需要。学校要把教师培训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一部分,积极鼓励体育骨干教师参加各种知识技能培训,以此来增强河南省中学体育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此外,施训单位和受训学校对体育工作的态度和受训教师自身的经济状况等因素对河南省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效果也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河南省中学教学改革的稳步快速发展,相信河南省中学体育教师的继续学习培训工作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赖天德.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3.

〔2〕周慧.骨干教师培训评估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3〕〔4〕张红学.新课改背景下对体育教师培训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6):113.

〔5〕宋金美,朱磊.河南省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成才因素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25(1):74-77.

〔6〕李国玉.河南省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41-143.

〔7〕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岗位培训方案》的通知〔Z〕.教师〔2004〕327号,2004.6.

〔8〕李清民.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特点、差异与培训对策〔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1).

〔9〕张惠春.湖南省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现状及其对策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3):27-28.

莲都区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体会 篇4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专题访谈等方法,以广州市花都区冠华小学、新华四小、云山中学、大塘中学等20所中小学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及其原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花都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总体程度处于中间水平,值得关注,其成因主要以是社会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工作负荷较大、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的不重视。本文通过研究提出改善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建议。

关键词:花都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G804.85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心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职业倦怠越来越多的被提及,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关注。职业倦怠的有关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4年,弗鲁登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并界定了职业倦怠这一概念。职业倦怠又称“工作倦怠”、“职业枯竭”。

近几十年,国际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已经深入到教育领域,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凸显和被关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教育的改革,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学校体育被认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念的转变导致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压力增大、工作量增加,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人格魅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体育教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和执行者,当体育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那么他投入到工作中的精力和责任就会大打折扣,这样就会出现消极作用,说深一点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花都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及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试图为提高花都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生活质量和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职业感和事业感提供参考。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广州市花都区8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通过期刊、网络,查阅了近10年有关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相关的文献,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在问卷对象的选择上,本研究主要以广州市花都区中小学体育教师为选取对象。问卷大体框架借用了Maslach的职业倦怠量表,该问卷包括情绪衰落、去个性化、低成就感三个维度。

1.2.3访谈法

对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访谈有关体育课改、工作压力、压力的应对以及职业倦怠等方面的内容。

1.2.4数据统计

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处理。结果与分析

2.1花都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

2.1.1花都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情况

依据本文的研究需要,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回收问卷8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为97.5%。

2.1.2花都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总体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花都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情绪衰落、去个性化、低成就感三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是3.07、3.21、2.86,说明被调查对象的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基本处于中间值水平,其中去个性化得分最高。花都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处于中间水平,职业倦怠问题不是突出,但是处于职业倦怠心理的比例较高,值得关注。

2.2花都区体育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2.2.1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从表2可以看出,有56.41%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社会地位没有得到认可,认为社会地位得到认可的只占23.07%,说明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常渴望自身的社会地位得到外界的认可,社会地位是否得到认可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取心、责任心有很大的影响。

2.2.2体育教师的工作负荷

体育课较其他学科具有自身的特点,体育教师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者,体育教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者,体育教师上课地点主要以室外为主室内为辅。体育教师不但要花费大量的脑力去编写教材、分析学生学情、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制定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等,又要花费大量的体力去传授学生运动技能,带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从表3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花都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周课时量超过15节的达到60.25%,周课时量少于10节的只占到3.85%。这还不包括平时运动队的训练与比赛、教研、自身的业务学习等。

从表4可以看出花都区中小学体育教师中有将近六成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量过大,认为工作量不大的只占7.7%。应适当调整体育教师的工作量。

2.2.3学校对学校体育、体育教师的重视程度

学校体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学校体育的文件,但是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公平待遇。

从表5中我们可以得出,花都区中小学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体育教师达到重视程度的只占32.0%,而不重视的超过40%。说明花都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没有得到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对体育教师的成就感有很大的挫败感,对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打击。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花都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不是很突出,处于中间水平。

3.1.2花都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社会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

3.1.3花都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负荷比较大。

3.1.4花都区中小学学校对学体育工作、体育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3.2建议

3.2.1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一直以来“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是体育老师的代名词,体育老师一直被认为是文化水平差,认为体育课上与不上一个样,体育课谁都可以上。因此,需要广泛宣传,提高社会对体育学科的认识。

3.2.2加强行政支持,重视体育工作。学校体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适当减少体育教师的工作负荷,给予体育教师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重视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职称晋升、评优评选、福利待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让体育教师找到归宿感、事业感。

3.2.3体育教师要自我调节,提高抗压能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平缓对待。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取向,把教师这个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提高自己的忍耐力和自信心,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参考文献:

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简报 篇5

在听了范文贵教授的“色彩性格”后,联想到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这四种颜色的孩子采取的方式都是一刀切地统一要求。要求学生按同样的方法或强加的方式让他们采用教师的方法,缺少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沟通,忽视了学生丰富的心理经验,忽视了学生性格的迥异。在课堂的巡视中,哪个调皮鬼耍了什么花招都逃不脱我锐利的眼睛。我没有走近孩子的心间,没有从孩子的性格入手,没有读懂孩子。只要学生学会了解题,教学目的达到了,就行了。至于学生的喜怒哀乐、为什么会出现好动、走神、沉默等现象,我没有去思考过。这两天正好又在看“吴正宪与小学数学”。借用她说的“我只是一个只管传道、授业、解惑的‘平面教师’”。我们应该做“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情和爱,能给予他们智慧和力量的‘立体教师’”。

二、做一个有真本事的老师。

文翰潮教授讲到,新经济本质是创新经济,新教育理所当然。“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学而又志向坚定,好问而多想当前的事情,又不要好高骛远。既是对育人的要求,也是对教育者的要求。面对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不得不博学。在听了专家的点评和8位老师的课后,想到不管是分析课改的变化、还是钻研教材的深度、教案的设计、情景的艺术、小组合作的有效等,其实,归结起来就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拿手好戏就是课堂,是骡子是马到课堂上走一遭便可知晓。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只有脚踏实地、苦练内功,才能在课堂上一展风采。因此,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使集体的智慧、他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创造性的教学。一个有真本事的老师,一定赢得孩子们的喜爱,唤起孩子们对数学学科的喜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

骨干教师培训体会 篇6

收获“营养大餐”

——记县骨干教师培训

洛疃学校:车玉英

新年将至,冒着严寒83位教师齐聚在师范学校进行学习。外面虽然很冷,但教室里却犹如春天般的温暖,因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给自己“加油”,从而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所以大家的学习兴致很高。通过师范老师们的精彩授课,同行之间的交流,我的收获很大,使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现将安海云老师讲授的《好教师成长的六大支柱》学习的体会与同行分享。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格言。正是在这条格言的引领下,使我一路走来,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逐渐走向专业化。

我认为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而且更是一种专业。这是时代对教师职业提出的要求,即要求我们必须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向一个专家型教师发。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思想、知识和理论,通过反思与实践,在教师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为实现专家型教师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教师从事的工作是为了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为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奠基的工作,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需要每位教师要有鸿鹄之志,不断完善自己,“修身、齐家、治国”,使自己的人格、品行、学识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面镜子端端悬挂、一面旗帜高高飘扬、一座山峰巍峨耸立。学会志远,树立终身从教的理想,牵引自己不断攀登个人潜能的高峰。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逐步形成,这无疑要求从教者要象对待绿叶上的露珠一样认真精细的善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有一双认真的慧眼,对待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见微知著,明察秋毫,及时指点,耐心帮助,对于成长中的亮点,善于捕捉,及时鼓励,促其光大。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认真,严谨务实,养成克尽职守,精益求精的习惯,做教人求真的真人。

认真的人会时时处处都完善细节。作为认真的教师,应懂得:教育无小事,事事为育人;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一切。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心中永远装着学生,为学生的生动活泼发展,撑起一方蓝天。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沟通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合作的伙伴似的关系。因此,教师学会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如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合作,要用明确的教与学的目标来指引,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生准确定位,让师生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的探究中去,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学会合作,双赢共进,形成取长补短、相携互助的协作氛围,共创美好前景。

一,在实践反思中提高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就必须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改进。

经验+反思=成长。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越来越需要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以适应新事物、新变化。因为“变化总是在发生,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拿老眼光和经验来对待一切问题,恰好犯了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因此,要尽快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加快自己成长的速度,我们应该善于反思,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做到三个反思即课前反思,如:在教授新课之前,我经常去咨询同年级同科目教师的授课情况,然后根据他们的实践进行反思,以此来改变我的教法;课中反思,如:在教学过程中,我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掌握程度来调整、改变课堂结构,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课后反思,如:每堂课结束之后,我都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地写教学反思,让自已在反思中不断完善和成长。

为了让自己能快速地成长起来,我总是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认真听取同行的意见和建议,反复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在同伴互助中收获

在不断地听课、评课和集体备课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同伴互助 对我的巨大作用。同伴学习是我们的经验不断得到交流、成果相互分享的“专业对话”活动,通过组织合作活动,使我们意识到了彼此的需要,意识到互助的价值,实现了相互学习。

因此,一有空闲时间,我就会去听课,学校及周边地区组织的公开课,只要不相冲突,我都会去听,在评课中,积极争取发言。作为年级学科组长,我经常召集同年级的几位教师探讨教学方法,让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作为青年教师,我主动拜师学艺。和有经验的教师形成师徒结对,以此来引导和帮助我快速成长。

三、在专业引领中成长

“教师教育的基石和精髓是终身教育理念。”今天的时代不再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而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变是这个时代唯一的不变,在这急速变化的时代,谁能学习在变化之前,谁能学得更快,谁就能赢得机会和成功。

作为一名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学习尤为重要,教师要主动向书本学习;向周围其他同仁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巧妙移植,可以少走弯路;师生间的教学活动,主旨是培养学生学会积极主动的学习。课堂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过程,要积极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探究活动。因此,在工作之余,我养成了研读教育教学专著的习惯。每学期至少要读一本教学专著,坚持与时俱进,阅读新课程的有关书报,不断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并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及教育教学论文。我有意识地从批判的视角去阅读,学会与书本对话。经常与同事展开教育思想讨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自己的视野,我还在网上申请了个人博客,把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和教学中的困惑和同行进行交流,并从中分享和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快乐。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在市举行的新课堂教学中荣获二等奖、在全国关心下一代征文中荣获辅导一等奖、在县举行的讲课比赛中多次获奖。有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专家,对于我而言,就有着这样专业的引领作用。专家的讲座,我总是积极主动并认真去听。在听取报告时,我不仅仅停留在了解观点、接受结论的水平上,而是综合学习,从专家报告中收获更多的东西。在报告中不断自我提问,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不断地学习及反思,在教学中,我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地教学方法:尝试教学与希望教学并存。使优生得到了发展,后进生拥有了自信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因此,我所任教的班级数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莲都区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体会 篇7

本次培训班由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主办,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承办, 培训目标是了解当前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 接受新的教育理念,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为建设一支小学体育骨干教师队伍奠定基础。本次培训班选拔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在职在岗且具有一定运动能力的优秀小学体育教师参加。

7 月24日上午, 培训班在体育学院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开学典礼, 出席本次开班典礼的领导有:湖南省教育厅体卫处处长蒋明, 教师处副处长李纪武, 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阳召平, 副院长金育强、欧阳锡禹,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黄超文、副主任贾腊生、胡惠明等, 来自全省各地的140多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为期一周的教师培训, 本次开班典礼由胡惠明副主任主持。

开班典礼首先由胡惠明副主任介绍本次到会的领导, 阳书记简要介绍本次培训班的专家、教授, 副院长金育强致欢迎词, 热烈欢迎来自湖南三湘四水的140余位中小学体育教学第一线骨干教师汇集我院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 并简单介绍本期培训班的目的和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近况发展, 同时希望各位老师在本次培训班的学习过程中, 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 广泛交流各个学校的经验和学习体会, 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为振兴湖南省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指导中心副主任贾腊生、省教育厅教师处副处长李纪武、体卫处处长蒋明相继发表讲话, 共同强调事业的发展在于人才, 人才的培训在于教师, 感谢湖南省教育厅及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对本次教师培训的大力支持, 希望各位老师在本次培训班中认认真真学习, 任重道远, 不辱使命, 为湖南省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体育骨干教师述职报告 篇8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和教育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充实自我,紧跟时代的步伐,以科学的手段来武装自己,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体育骨干教师述职报告,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篇一:体育骨干教师述职报告

本人到xx六中工作已经快两年了。从教两年来,一直坚持党的四项原则,贯彻执行党在新时期下关于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教书又育人。在工作中,不怕困难,勇挑重担,顽强拼搏,敢于创新,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教师。

两年来,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牢记“八荣”、“八耻”,以人为本,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不懈努力。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老师,关心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把师爱全部倾注于学生身上。

自工作以来,本人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依时坐班,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并通过所学到理论知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备好每一堂课,制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课时计划。课堂认真组织好学生,注重学生的练习过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体育骨干。在枯燥无味的素质课进行改革探新,通过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动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提高了练习积极性,练习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学期,我还是从事7年级7到10班四个班的体育教学,以及学校田径队的训练工作。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上好体育课外,抓好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运动训练也是体育教师的职责。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兰山区首届体育节上,我校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的成绩。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了测试,学生较上学期,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都能达到良好以上的水平。

综上所述,在两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在信息化高度发展和教育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充实自我,紧跟时代的步伐,以科学的手段来武装自己,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光和热。作为学校的一员,积极参与学校的公共事务,每次学校有活动时,都是跑前跑后,从不计个人得失,从不叫苦叫累。总是尽最大可能的去帮助别人。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积极参加教师培训,继续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和科学教育理论,在优化课堂教学,教育教学研究和班级管理方面,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争取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逐步构建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二:体育骨干教师述职报告

一年来,我始终以“一名优秀人民教师”而努力工作,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先后获得县第十届“十佳师德标兵”、县20xx共产党员示范岗等荣誉,所主持的省规课题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现对一年来教学工作作出总结。

平时认真学习各种进步思想教育书籍,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积极参与各种思想教育活动,关心国家大事。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本职工作,具有一定的钻研和创新精神。工作任劳任怨,敢挑重担,乐于接受学校安排的常规和临时任务,并能认真及时地完成。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为了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种体育杂志进行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中小学体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

作为一名市教师,我对得起这个神圣的荣誉。平时主动听课,了解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并及时进行交流指导,使青年教师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对教育科研中的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进行指导,一年来共有六项指导的课题获得结题,近20篇教学论文在市县级中获奖,包括其他学科。结对的青年教师,经常利用没课时间,不辞辛苦地驱车前往听课、评课,现在他们都成为县及学校的骨干,其中杨芬老师刚刚获得县第六届名师称号。同时,积极开设各级讲座和公开课,其中,开展的“阳光历奇活动”就为22所学校送教,让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同行,也勤于笔耕,一年来共发表论文和教学经验达15篇。课题研究成果编入高校体育本科生教材《学校体育课程》一书。

在教学工作中,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所任班级初三学生在中考体育成绩平均分为分,初一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良好率%,优秀率%。在课余运动队训练方面,我带领学生坚持业余训练,并做到训练有计划、阶段有测验、测验有记录、带领学生科学系统的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我努力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使家长能够让学生训练,使学生能够安心训练。在运动员的共同努力下,所带的校田径队获20xx年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结第四名;所带的校帆板队在宁波象山举行的第十四届省运会上获得5铜的佳绩。在组织的课外文体活动中,学校被评为县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学校,我县评为省课外文体示范县等荣誉。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9

2014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河南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为期一周的培训,这次培训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是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集中培训、分学科培训、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专家进行讲座。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引领。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为以学生为本,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

通过此次培训,我在教学观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二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取代。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

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

三、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要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要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四、必须积极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我会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莲都区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体会 篇10

“国培计划”的实施培养了一批“种子教师”, 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育模式创新, 重点支持了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 推动了教师教育改革, 受到各地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的高度评价。各地教育部门对“国培计划”给予充分肯定。他们普遍认为, “国培计划”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有力举措, 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及时雨”。

“国培计划”也引起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 各地媒体的专门报道多达二百余篇, 其中, 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报道七十余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分别以《“国培班”, 为未来教改铺路》、《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最给力的培训》、《国培计划:改变中国教师》为题, 对国培计划培训效果做了专门报道,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笔者作为甘肃省“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在目睹参培学员从理念到行为的改变并为之喝彩以及为国家培训政策叫好之余, 反思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困惑, 为改进“国培计划”建言献策, 为西部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提供借鉴。

一、“国培计划”简介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简称“国培计划”, 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 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2010-2012年中央财政每年投入5.5亿元支持“国培计划”的实施。

“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培训项目”是由中央财政每年划拨5000万元专项经费, 由教育部直接组织实施, 面向各省 (区、市) 的中小学教师的示范性培训, 主要包括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团队研修、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班主任教师培训、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等示范性项目。项目将为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培养骨干, 作出示范, 并开发和提供一批优质培训课程教学资源, 为“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主要包括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该项目是在教育部、财政部统筹规划和指导下, 2010年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 采取转移支付的方式支持中西部省份按照“国培计划”总体要求实施的。在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培训的同时, 引导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 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实施“国培计划”旨在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通过该计划培训一批“种子教师”, 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 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 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 引导和鼓励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 显著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教育改革, 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 服务基础教育[1]。

二、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问题与困惑

1. 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松散, 没有形成合力

2010年6月30日,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 对“国培计划”的组织提出了要求。它指出:“各地要精心筹划和组织培训项目实施工作, 确保培训取得良好效果。按照项目要求认真遴选符合条件的学员参加培训。重视培训项目的前期调研, 针对培训对象的需求研制培训方案。要调动各方积极性, 形成工作合力, 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优质培训服务。”然而, 在本次“国培计划”的组织中暴露出一些组织松散的问题。 (1) 各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参培学员随意, 没有认真履行相应的职责。对兰州城市学院236名参培教师的调查发现, 共有123名体育教师兼任学校其他科目的教学, 占总人数的52.1%, 而其他科目教师兼任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共有85人, 占总人数的36%, 只有23人专任体育教师, 占总人数的9.7%, 其中初中17人, 小学6人。还有5人是专任其他科目, 与学校体育教学无关的教师, 占2.1%。一方面, 这反映了甘肃省基础教育师资的现实情况, 教师兼任课现象普遍, 同时也反映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国家教师培训政策贯彻不力, 对“国培计划”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以致在参培学员的遴选中随意安排人员。由于本次培训在省城兰州进行, 而且免除一切费用, 甚至有一部分人把本次培训当做免费旅游观光, 在学员中出现了培训“专业户”和“关系户”, 让培训工作承担单位啼笑皆非。 (2) 各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组织参培学员做培训前的动员, 让参培教师了解“国培计划”的来历、目的、意义等, 没有让参培教师对本次培训做初步了解, 并结合本校和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 带着参培目的和任务而来, 以致参培学员对本次培训没有具体目标, 没有参培计划以及对参培的期望等。从参培学员接到培训通知距报到的时间来看, 半个月之前接到通知的只有78人, 占总人数的33%, 53%的学员接到通知是3-5天前, 更有甚者是报到前一天接到培训通知。 (3) 甘肃省教育厅过多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各培训单位的培训过程和质量上, 忽视了与各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衔接与沟通, 以致没有形成对本次培训组织上的合力, 造成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只提供参培人员名单, 而甘肃省教育厅和培训单位负责培训的简单分工的不利局面。

2. 组建培训团队的困惑

一支良好的教师培训队伍是保证培训顺利、有序地进行和圆满完成培训任务的首要保证。《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教师[2011]1号) 指出:“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培训者队伍。实行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建立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遴选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培训团队。聘请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团队研修, 每年研修时间不少于72学时。完善培训者考核评价制度, 形成培训者队伍动态管理机制。”按照要求, 在培训团队中, 省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1/3, 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 (教研员) 不少于40%。实际上, 1/3的省域外高水平专家的要求难以达到。由于“国培计划”刚起步, 教育部没有给各培训单位提供详细的国内培训专家名录 (1) , 作为官方组织的各省级教育部门和各培训单位也不具体负责此事, 只有培训承担单位的体育学科培训组负责联系专家和组建学科培训团队。这对于地处偏远落后的西部地区的培训组织者来说颇费周折。笔者记得在一次培训者培训课上, 有人将这一部分人称为“空降部队”。由于培训费用、专家本人的事务安排等种种原因, 国内专家的培训日程安排一般为一两天。除去必要的应酬占用的时间, 有效的培训时间会很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 如何将“空降部队”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诸多问题需要认真去解决。比如, 让参培学员既能领略到“大家”的学识和风范, 又对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起到引领和启发;既能聆听到“大家”高深和前沿的体育教学理论, 又掌握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既能看到发达地区先进体育教学典范的表率, 又不乏贫穷落后地区实际体育教学事例的剖析。除省域外高水平专家, 培训团队的另一部分即优秀的一线教师的选聘也存在缺陷。兰州城市学院2010年国培计划体育学科培训组共选聘一线优秀教师13人, 其中特级教师1人, 高级教师12人。虽然数量占培训团队总人数的59%, 但却存在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即这些优秀的一线体育教师都来自兰州市区中小学校。其教学理念、设计、实施及创新等确实能吸引来自甘肃省农村学校的参培教师, 但在教学环境等环节上却存在较大的差距。参培学员观摩了来自一线的杨发禄老师公开教学课后, 进行了讨论。来自皋兰县**小学 (2) 的一位专任体育教师说:“我们也想上好体育课, 要是校长能像他们的校长那样重视体育, 支持体育课就好了!”来自武威市天祝县**镇**小学的一位教师说:“要是杨老师能把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合在一起上一节体育课 (复式体育教学课———笔者注) , 让我们看看该有多好!”由此可见, 在一线培训人员的选聘上, 现代体育教学理论、设计、方法、资源等与甘肃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之间存在矛盾, 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矛盾有待组织者深入思考。

3. 培训内容存在“应然”与“实然”的矛盾

兰州城市学院2010年国培计划的培训内容以教育部、财政部相关文件精神为依据, 吸收和借鉴国内先进的教师培训理念和内容, 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修养”为基础, 根据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 以学科为基础, 以任务为驱动, 以问题为中心, 以案例为载体,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设置甘肃省体育教学现状与问题、体育教学理念与方法、体育教学理论与技能、教学实践与考察、对话与交流等5个模块的培训领域, 共27个教学时段和内容, 其中以体育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内容为主, 占总课时量的90%, 而教师师德与教师职业礼仪、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科学研究、体育教师健康与心理调节等内容安排有限。这一安排与我国体育教师培训水平低、培训机构和团队不健全, 没有较高的体育教师培训准入制度和标准有关。正如有研究者指出, 在培训市场的争夺中, 各培训机构都有自己的培训计划和培训任务, 而培训市场的划分又不严格, 于是各培训机构争相扩大自己培训领地的现象时有发生[2]。如此培训的弊端是, 内容脱离农村体育骨干教师的实际需要, 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 最终让教师感到厌倦。

对于培训单位、培训组织者和培训者来说, 在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时存在理想中的“应然”, 即他们认为, 体育教师的培训就应该提高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能力与水平, 必须掌握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等;在参训的农村骨干体育教师方面, 在培训中却存在着实际中的“实然”需求, 也就是说, 他们认为现代教育教学及课改理念与方法固然重要, 却不是全部。对于他们来说, 如何进行复式体育教学, 如何进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学与管理, 如何在甘肃省农村学校实现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在本次培训中安排了北京师范大学毛振明教授一个单元的专题讲座和一个单元的互动与交流。在后一单元对毛振明教授的所有提问中, 涉及现代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问题寥寥无几, 而其他问题却五花八门, 数量繁多。这些问题看似庞杂凌乱, 不值得向这位国内著名专家请教, 但它们却是困惑农村体育骨干教师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所以, 如何解决这种“应然”需求与“实然”需求之间的矛盾, 让“国培计划”真正走进农村、满足农村骨干体育教师的“实然”需求, 是关系到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几点建议

1. 提高认识, 形成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合力

教育兴则国家兴, 教师强则民族强。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 教育使命光荣, 教师责任重大, 教师培训责任更大。这不是理想, 也不是时髦用语。首先, 它是对教师及教师培养与培训的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统一认识, 站在国家兴亡、民族强盛的高度去认识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工作, 它关系到我国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也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与稳定、关系到我国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只有将“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落实到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实际行动中来, 才能形成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合力。如果没有统一的认识, 只能是形式上的各行其责、各尽其能, 中央教育行政部门推出“国培计划”、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培训项目招标和形式上的管理、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市场的分割和组织培训、市县以下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负责人无利可图, 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实在觉得过意不去, 将口号喊在口上、印到书上、贴到墙上、搬到屏幕上、传到网上虚张声势。其次, 它更加强调的是使命与责任, 是一种历史使命和重大的责任。要求所有与教师培训相关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来履行相应的义务, 这种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不需要进行培训市场利益的分割和教师培训事业的“偷工减料”。它需要在纵向上各级部门自上而下的团结与协作, 包括培训政策法规、精神理念、组织管理、考核评估的贯彻与执行, 培训的各种资源、信息等方面的公开与共享;在横向上培训机构、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包括培训方案、内容、方式、资源、组织管理等内容的研发与讨论, 培训经验与总结、心得与教训、反思与启发等内容的分享与交流。

2.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建立农村体育教师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认定体系

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 各种级别、类型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相继展开, 犹如万马奔腾之势纷至沓来, 而我国在传统教师培训体制下的各承担体育教师培训单位已无力招架这股培训需求, 加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教师培训这块诱人的“大蛋糕”已经成为诸多机构和单位试图分割的美餐, 而真正能承担培训责任和高质量完场培训任务的却为数不多, 很多承担机构的师资力量、专业结构、培训场所等捉襟见肘, 只好照猫画虎。另外, 培训学校对授课教师的选用随意性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培训的质量, 很多培训团队成员不知道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 不了解农村体育教师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待遇、压力、困难、需求等情况。在培训中, 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工作, 搞一刀切。他们大谈特谈先进的教学理念的落实、教学方法的运用, 这种思想的实质是将教学看成是一种技术规则, 可以复制, 却忘记了教学也是一种发生在特定情景中的艺术, 在面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时需要不同的方法和策略[3]。因此, 从教育部到省教育厅, 应尽快建立农村体育教师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认定体系, 引入市场机制, 面向全社会招贤纳士, 择优遴选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和人员承担培训项目和任务, 确保培训机构公平参与、规范运作、能进能出, 形成农村体育教师培训机构竞争择优机制, 为我国体育教师培训提供一个良好的培训环境。

3. 确立和发挥参培学员的主体性,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指出, 要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 完善培训制度, 统筹城乡教师培训, 创新培训模式机制, 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要求在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中, 必须确立和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只有这样才能按需施训,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笔者认为, 要确立和发挥参培学员主体性, 至少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 整个培训过程要紧扣农村体育教育需求和参培学员专业发展需求两个中心。从目前培训来看, 大多数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只注重前一个中心而忽视后一个中心, 即只满足社会需求而忽视个体需求, 导致在培训活动中把培训学员当成被培训的对象, 迫使他们被动地适应, 把立足点放在改造教师上, 教师参加培训变成了“洗脑”, 变成了“脱胎换骨”, 变成了接受改造, 教师不是作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 而是作为一个被动适应者出现在教育培训中[4]。“国培计划”培训的重点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师德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所以, 农村骨干体育教师培训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 必须将参培学员的师德培养、专业成长、职业理想与规划等个人发展需求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样才能让参培学员变被动为主动, 变消极为积极, 才能在培训结束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其二, 切实做好学员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和研究。培训需求分析, 也称培训需求评估, 指在规划与设计培训方案之前, 由有关人员采取各种方法和技术, 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 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它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课程和实施方案的前提, 又是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的基础[5]。目前, 有关我国农村体育教师培训需求分析的研究十分有限。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 2000-2011年期间, 以“教师培训需求”为篇名的文章共计59篇, 针对农村教师培训需求进行分析的文章共10篇, 占16.9%, 针对体育教师培训需求进行分析的文章共2篇, 而没有相关农村体育教师培训需求研究的文章。这说明, 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要提高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必须加强对参培学员培训需求的相关调研工作。否则, 就是脱离农村实际的培训, 让参培学员“听着激动、看着感动、回去不动”, 其实, 不是不动而是不会动, 动不了。因此, 重视农村骨干体育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使培训能有效回应农村学校和农村体育教师的需求, 应该成为改进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

四、结语

“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 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由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 旨在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培养和提高农村中小学骨干体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能力, 为我国农村地区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虽然在“国培计划”实施进程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 但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不断完善和创新, 我们就有理由相信, 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农村体育教育人才队伍的目标, 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摘要:“国培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培训组织松散, 没有形成合力;难以组建培训团队;培训内容存在“应然”与“实然”的矛盾。针对这些问题, 应采取如下对策:提高认识, 形成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合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建立农村体育教师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认定体系;确立和发挥参培学员的主体性,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关键词:国培计划,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

参考文献

[1]国培计划专题网站[EB/OL].http://www.gpjh.cn/cms/gpjj/index.htm.

[2][4]周颖华.教师培训中“实工虚做”现象解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 .

[3]严月娟.农村中学教师培训现状的调查[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12) .

【莲都区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体会】推荐阅读:

广州市花都区广播电视大学06-23

花都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状况dd07-14

上一篇:小升初语文写作:写记叙文注意事项下一篇:实验课分组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