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通用教学论文(共10篇)
作为一名党教育多年的军人,此刻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写下这份申请,感激、无奈不断交织在心间,矛盾、彷徨不断徘徊在心头,但我清醒的认识到,作为军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着决然和果断的勇气。因此,我郑重申请转业。
本人XX,XX省XX市人,本科学历,XX年出生,XX年9月入伍,毕业于XX学院,XX年被分配到XX任排长,XX年调入XX任助理工程师,XX年调入XX任助理工程师。
从军18年来,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培养和帮助下,我从一个地方青年逐渐成长为一名共和国军官。经过部队十八年的锤炼,我养成了坚忍不拔的性格,具备了一定的能力素质。我深知自己的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拓展,得益于领导的细心指导,得益于战友的大力支持。一直以来,我都深爱着这份光荣的职业,全心全意,尽心尽责,对军队这个集体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军人这个称号有着由衷的自豪。但是,现实问题让我一步步陷入了困境当中。来自家庭和个人的种种压力,牵扯到了我太多经历,使我无法专心工作,难以再像过去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岗位上成绩平平,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很难在本职岗位上坚持下去。我意识到我已经承载不起这身军装的压力了,在经过反复考虑和慎重权衡后,我决定向组织申请专业,理由如下:
一.部队建设形势的需要。应该说,我从入伍以来,一直注意不断加强自身锻炼,努力适应部队建设的需要,取得了一些进步,也在部队干出了一些成绩。但实事求是地讲,随着部队建设的日新月异,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和在部队锻炼出来的能力,已落后于时代,落后于部队建设的迅猛发展,自己的那点水平已不能为部队建设继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了,继续呆下去,除了混个“三饱一倒”,似乎已别的必要了。
二、成长进步的需要。部队锻炼了我,部队培养了我,我也在部队不断成长进步。可时代的发展让我意识到,我终有一天要离开部队,那时的我还有没有精力,有没有能力在新的舞台上继续奋斗、发展呢?我现在已经感到,自己对部队的工作已经没有足够的激情和精力了。有鉴于此,我希望趁自己年龄还不够大,精力还足够的时候,到广阔天地去谋求发展。
三、家庭生活的需要。孝,是我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眨眼间离开父母已经18年了,岁月不饶人,父母的白发越来越多,身体也越来越差,作为他们唯一的孩子,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给予他们多一分呵护与照顾。然而,部队严格的规章纪律和繁琐工作使我有心无力,每次与父母通完电话后,深感愧疚与自责,迫切希望陪着他们的身边,给予他们一个幸福的晚年。
四、是对未来发展的迷茫。几年的部队生活,让我感觉到所 2
学的专业知识在部队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更不愿意看到专业知识的逐渐荒废,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产生了迷茫与困惑。在迷茫与解惑之间,我逐渐认识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同样是为国家做贡献,资源配置要优化,相对而言,我本人感到更适合在地方工作中发挥出来,也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知识,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以期更大程度上报效祖国。
最后,精神负累的增加。以上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我的精神已经不堪重负,几乎到了一种一触即发的临界状态。为什么别人的家庭可以团团圆圆,而我的家庭不能?为什么别人的父母有着子女的悉心照顾,而我的父母不能?在对诸多问题找不到答案,我不想再继续现在的状况了。我觉得以我现在的状况参加部队建设有愧于党、有愧于人民、有愧这身军装。
根据个人情况,考虑再三,我忍痛向组织提出转业申请,只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地照顾家人,像大多数人那样过平凡而幸福的生活。恳求组织批准我的申请。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XX
互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PhET
“PhET”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制作的一个交互式科学仿真程序平台, 曾荣获2011年造福人类的技术奖。PhET平台提供了100多个免费有趣、互动研究型的数学、物理等科目的仿真程序, 程序被翻译成60多个国家的语言, 其中的每一个仿真程序都经过制作者严格测试, 不仅制作精美, 而且功能强大。这些仿真程序能够让学生将真实的生活现象与潜在的科学之间建立起联系, 并可以加深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欣赏。
仿真程序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访问 (http://phet.colorado.edu) , 也可以把整个网站的离线压缩包下载下来使用, 有Windows、Mac OS X和Linux三种系统的完整离线安装包可供下载。安装好PhET网站的离线安装包后, 用户不需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浏览或运行任意 仿真程序了, 因为仿真程序主要是由Flash和Java制作, 所以先要安装好Flash和Java插件才能正常使用。
其实PhET平台不仅只是提供仿真程序, 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仿真程序的使用方法及相关的教学设计和学生活动设计, 相比国内的其他资源类网站, PhET平台在教学服务方面做得更贴心, 这点也是国内网站要加强的一个方面。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使用它。
案例1, 曲线拟合在教学中的应用。
打开资源平台网站, 在左边菜单栏中找到“仿真程序”→“数学”→“曲线拟合”并打开 (如图1) 。
本程序由Flash软件制作, 在使用前可先参考相关的教师资源, 教师资源包括“主要议题”、“示范学习目标”、“教师提示”及“教师想法”。
“教师提示”即程序使用方法简介, 本程序使用起来很简单, 首先从数据点篮子中拖动点到场景中, 然后尝试选择拟合函数, 拟合函数有“一、二、三、四次函数”和“调整拟合”等, 最后观察左下角的颜色条, 值越小颜色条会呈绿色表示拟合程度高, 反之会呈红色表示拟合程度低。在程序右下角会自动生成相关的函数解析式。
“教师想法”中有教师们的教学设计和学生活动设计。在本程序中, 我们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 是由Trish Loeblein和Mike Dubson两位教师设计的教学实例“Curve Fitting:How well does the curve describe the data? (Inquiry Based) ”, 里面包含有教师教学设计和学生实验指导。我们先来看看学生的实验指导, 如下表所示。为确保原汁原味的展示, 这里就没有翻译成中文, 若读不懂请使用翻译软件。
学生活动设计分“学习目标”和“实验步骤”两部分, 试验设计了6个问题,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来发现曲线拟合规律。限于篇幅, 教师的教学设计就不再这里展示了, 相关文档请到网站下载。
组卷备课的教学平台:梯子网
中国的教师很辛苦, 每天都做着大量重复枯燥的工作, 像写教案、改作业和出试题等, 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 为了减轻教师们的负担, 网络教学平台应运而生了, 教师们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轻松完成出试题等繁杂工作。不过大多数好一点的资源网站都要收费, 这对很多教师, 特别是一些贫困山区的师生们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还好有一些功能强大、具有公益性质的免费平台,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梯子网”。
“只要有网络的地方, 在线教育就能让偏远地区的孩子受益。”以提供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为平台的“梯子网” (www.tizi.com) 于2013年11月24日正式上线。网站从创建伊始, 就承诺将会永久免费使用, 这在全国的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下面我们来体会一下梯子网备课平台的强大功能。
案例2, 利用梯子网组卷系统出一份试题。
先登录网站并注册一个用户, 可以教师、家长或学生的身份进行注册, 本例是用高中数学教师的身份进行登录, 登录后的界面如下页图2所示。
梯子网操作界面简洁清晰, 很容易上手。组卷系统分“知识点选题”、“搜索选题”及“智能选题”三种方式进行出题。所有选题方式都能设置题目的题型、难度和题量等, 像高中数学题库就有十几万道题目可供选择, 教师们可以很方便地选择自己需要的题目。
选择好题目后, 点击试卷预览后, 会看到已自动排版好的试卷, 包括试卷和答题卡都已设置好, 无需再做任何修改就能直接打印使用了。最后下载试卷到自己的计算机上, 试卷的下载选项也设计得很好, 如图3所示。
以上是梯子网的组卷功能, 除了出试题外, 梯子网还提供海量的教学课件和教案免费供教师们下载使用, 也提供了创建班级, 给学生布置作业并自动批改和统计成绩等功能。另外以学生和家长身份登录会获得不同的功能, 限于篇幅, 这里不再展开介绍, 大家可自已慢慢去体验它的强大功能。
关键词:免费男幼师生;信息技术课;学前教育;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8-0027-04
一、引言
2010年,中国青少年教育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主任和其他学者一起写的《拯救男孩》一书,提出了“男孩危机”概念,提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男孩都面临重重危机。[1]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之一是现在学校里大部分教师是女性,教育环境中缺乏男性教师。而男女教师比例失调最严重的是我们的幼教,研究显示,发达国家男性幼儿教师的比例只有1%-4%,日本男幼师比例约为7%,世界目前最高的美国幼儿园男教师也不过约占10%,而在中国,男幼师占比还不足万分之七,很多幼儿园的教师队伍是清一色娘子军。[2]然而这一时期正是孩子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学习习惯及生活方式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因此当前这种教育方式对男孩的成长不利,造成许多男孩多了些阴柔之美,少了些阳刚之气,多了些柔弱和依赖,少了些责任和担当。孙云晓直言不讳的说:“没有男教师的幼儿园是不合格的”。鉴于当前幼儿师资性别结构矛盾突出、男幼儿教师稀缺的状况,江苏省下发了《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教师〔2010〕10号),[3] 决定自2010年起实施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免费培养计划。力争在3-5年内使全省每所幼儿园拥有1名以上男教师,切实解决幼儿师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免费男幼师生(以下简称免男)实行提前批次录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一体化,其在校学习期间免缴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目前江苏已招收1139名免费男幼儿师范生,这必将壮大未来幼儿园男教师的队伍,为幼教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但从这批学生的现状来看,还不能满足幼儿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一方面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幼儿园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越来越多,对这些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对幼儿园教师尤其是男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源于我们正处于知识爆炸时代,各科知识都在急速生长,知识的淘汰率和陈旧率非常高,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终身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这些免男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他们的信息素养能否胜任现今幼儿园教师的岗位要求?我们现行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模式和方法是否能达到要求?这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都需要我们从事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进行认真思考和系统规划。
二、免费男幼师生现状分析
为了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开课之前,我们对我校招收的每届免男进行一次摸底调查。调查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学生原有学校计算机课程的开设情况;二是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三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四是学生的信息习惯、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信息道德情况。调查的方式方法:一是与班主任老师和学生进行座谈;二是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统计、整理与分析;三是对“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全过程跟踪和观察。调查分析发现:
1. 对信息技术感兴趣但不会积极主动学习
为了鼓励品学兼优的男生报考幼师,江苏省实施了两项政策保障: 一是实行“两免一补”,即免学费、住宿费,补生活费; 二是学生毕业后都有编有岗,俗称“包分配”,这两项政策使我校报录比高达300∶1,学生的分数基本都达到了当地四星级高中的录取分数,但也使他们没有经济压力,没有升学、就业压力。甚至部分学生“考的是编制,不是幼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另一方面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学习动机多数是老师、家长让我学,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2.对信息技术重要性认识不足
学生大多认为信息技术不过是休闲、娱乐的一种工具,对于工作来说就是处理一些文档和表格。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没有意识到良好的信息素养对日后工作和学习的重要作用。
3.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
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部分学生,以前接触计算机较少,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较差;相比较而言发达地区的孩子计算机接触的要多一点,休闲、娱乐功能用得很熟练。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差异较大。
4.学生信息素养有待提升
学生普遍缺乏信息活动的正确态度,信息利用率低,不会评价、选择信息,不会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甚至有部分学生信息意识淡薄,不能遵守网络相关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没有养成良好道德自律的习惯。
三、免费男幼师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进措施
江苏省免男的培养是一项新的举措,培养质量的好坏对于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重大。以往学校招收的幼教专业的男生少之又少,研究男幼师生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成果也极其少见,以致于面对免男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这个新课题,既要考虑到男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又要注重发挥他们的性别优势,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唯有从制度建设和德育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全面改革才能实现。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经过认真调研,与同类学校老师的交流、探讨,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以下措施:
1.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首先我们积极地向政府主管部门献言献策。建议政府应该进一步将政策具体化、细则化,完善培养制度中的监督机制、淘汰退出机制,完善培养中的问责机制,让好的制度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加强德育教育,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性质、功能和意义,接受专业身份,深刻认识到幼儿园男教师对儿童成长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豪感和使命感,把立志从事幼教、终身从教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而不是谋生手段来追求。[4] 再者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一方面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幼儿园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越来越多,对这些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对幼儿园教师尤其是男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我们正处于知识爆炸时代,各科知识都在急速生长,知识的淘汰率和陈旧率非常高,教育对教师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师范生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地建构自己学习和工作所需知识,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主宰和学习的主体。只有掌握了信息技术这个工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发展和成长。总之,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扭转“考的是编制,不是幼教”的思想,激发免男的学习动力,打造一支知学、好学、乐学的男生队伍。
2.合理调整课程计划
从社会对幼儿园男教师的实际要求出发,根据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年11月《关于当期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若干意见》,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信息技术课程计划:
与以往课程计划相比,由于免男的文化课基础好,知识接受快,我们减少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的授课时间,增加了计算机技能应用性课时。如增加了计算机网络课时,培养学生熟练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增加了信息素养道德课程,信息道德是指在人们在信息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5]学前教育学生作为未来幼教事业的主力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既是教育的最基本需要,又是幼教事业健康、蓬勃发展的保证,必须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网络。增加了常用软件的安装、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培养学生解决学习和以后的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些计算机问题的能力,如计算机运行速度变慢、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需要简单的操作或重装系统,或者网络突然连接不上等,而幼儿园一般不会配备专职的计算机教师,如果我们培养的免男能具备常用软件的安装、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技能,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反之,遇到这些问题,男老师解决不了,一方面体现出男生动手能力差,另一方面影响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
3.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法
男生天性思维灵活,兴趣广泛、动手能力比女生强,所以教师要为其创建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能交流的情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主线,学生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建构知识,是符合男生性格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积极进行了实践。
例如在讲授powerpoint动画时,分五个步骤实施课堂教学。(1)提出任务:首先展示一组美丽夜空的动画效果,既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设计一幅美丽夜空的动画。(2)师生共同分析讨论:要达到所需效果,需要用到哪些素材,如何让它们按自己设计动起来。难点部分教师给予讲解和演示。(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评价时以鼓励为主,学生的任务设计都是独一无二,都花费了自己的心血,对学生给以正面肯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要指出和引导,以利于学生的提高和进步。(5)扩展与提升:学生作品总是有不完美之处,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学生可以在完善作品的过程中拓展知识,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触类旁通、点面结合,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4. 学生信息道德教育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
学前教育学生作为未来幼教事业的主力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不仅是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也是保证幼教事业健康、蓬勃发展的保证。
信息道德的教育,教师更不能摆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向学生灌输,因为盛气凌人的说教、振振有词的指责,听起来冠冕堂皇,却滋润不了学生的心田,改变不了学生的行为,教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用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春风化雨式将信息道德内化为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和信息习惯。这些案例俯拾皆是,如7月31日的《焦点访谈——一次车祸的真相》报道:7月10号一辆从贵州务川县开往遵义的客车,在经过凤冈县天河桥头时被一辆货车撞到桥下。事故发生后凤冈县政府迅速组织救援救治,并对外公布了事故造成4人死亡的情况。但是网络上却不断出现这起事故现场死亡十几二十人的传言,认为当地政府有意瞒报。经过调查, 3名男青年为了发泄不满,借此编造、散布不实信息。结果编造者受到法律的惩罚。2007年10月12日,陕西林业厅公布了陕西猎人周正龙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摄的华南虎照片。周正龙声称在野外拍得华南虎照片。周正龙被判有期徒刑2年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5.拓展学习时空
为了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大力开发信息技术课程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库,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平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6]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内容非常丰富,它包括:课程标准、实施方案、教材讲义、习题试题、政策法规、典型案例、教学课件、操作视频、动画演示、教学录像、在线训练等等,这些资源库的成功开发,实现了从单一的纸质教材发展到全面的、立体化的教学资源的转变,提供教与学的资源平台,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兴趣、学习习惯等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任务、进度和方式,在学习的时候还可以结成学习同盟,合作化解学习难点,提高了学习成效。学生毕业后,如果对以前学习的内容有遗忘,也可以登录课程教学资源库平台进行再次学习,全面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搭建了平台,提供了资源。
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QQ群、电子邮件、百度贴吧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以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每周从周日到周五晚学生自习时间都安排老师到机房值班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马上得到解决,也可以解决学生QQ群、电子邮件、百度贴吧中提出的问题。这些带有时代特征学生乐于接受的流行元素增强了教学的交互性,便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费男幼师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信息素养,关系他们将来踏上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因此,希望通过我们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免费男幼师生的信息素养,为幼教事业健康、蓬勃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孙云晓,李文道,赵霞.拯救男孩[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9-38.
[2]徐志国.男幼师的缺乏、流失与其职业优势的矛盾[J].学前教育研究,2006,6:55-57.
[3]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教师[2010]10号)[DB/OL].2010.http://www.jsjyt.gov.cn/html/zwgk/xzgw/76853.html.
[4]史晓波.男幼儿教师专业认同的个案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2008.
[5]谢婷,马莉.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研究综述[J].晋图学刊,2011,02:93-97.
[6]袁小红.基于网格技术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技术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08,4:64-67.
对颜色特效的应用学生在前几节课的创作中有过体会和应用,但其他特效的应用还没有进行专门的探究尝试,有些脚本设计学生不一定能想得到。鉴于这些基本条件,《跳舞的女孩》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尝试运用
模块中各种特效进行创编舞姿。
2.初步理解角色初始化的脚本设计的意义。
3.通过尝试探究能理解范例中女孩扭动身子的脚本。
4.会从一个作品中导出角色,再导入到另一个作品中新增角色。
5.会从一个作品中输出声音,再导入到另一个作品中新增声音。
6.发挥想象,自己设计一个舞蹈。
本课重点要学习的是Scratch中和设计图和以及模块设计角色舞姿的脚本。
为了让学生能在有限的40分钟内,完成舞蹈设计,课前,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同学们喜欢的音乐和图片。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新颖有趣的范例能很好吸引学生,启发学生思考和创作的欲望,首先播放范例《跳舞的女孩》,瞧!一个女孩穿着漂亮的衣服,在音乐的伴奏下,扭动着身子,点击小女孩,服饰发生着变化。课堂上通过老师一边说作品的表演情景,一边向学生暗示着本节课要学习和创作内容。为扫清学生在后面研习范例的障碍,课堂中将范例中核心脚本(角色舞姿)的设计,通过用自然语言过渡到脚本的设计的描述示范脚本搭建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重要的几步教学过程如下:
1.如何获取他人作品中的角色
创作中同学们有时为寻找角色而焦急,不妨把他人作品中角色拿来,这样一是可以省时间;二是可以在别人设计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为我所用。
(1)打开范例,将鼠标指向角色并点击右键后单击“输出这个角色”,保存。
(2)接下来,打开一个Scratch新窗口,从文件夹中导入角色小女孩。删除脚本,保留造型。
2.核心脚本设计的教学
演员挑选后,我用神秘的语气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女孩扭腰扭臀的动作是如何设计的?你们能想到吗?此时,我告诉学生Scratch外观模块中有一个特效模块,我们来尝试一下,首先假设利用旋转特效每次增加50,分四次逐次完成向右旋转200的变化幅度,看,小女孩开始的舞姿(见图2)。其次,利用旋转特效每次增加-50,分八次逐次完成向左旋转400的变化幅度,看,小女孩舞姿由右到左的变化过程(见图3)。最后,利用旋转特效每次增加50,分四次逐次完成向右旋转200的变化幅度回到初始位(见图4)。通过三次重复完成一个舞姿设计,如果,你觉得舞姿不美,还可以在改变特效模块中的数字和重复次数,再尝试寻找到你认为满意的效果。
学生通过老师讲解和直观演示,初步了解到旋转特效模块改变角色的样子的设计。随后,我引发学生思考,使用下拉菜单
选择不同的特效,尝试看一看小女孩的表演会出现怎样的效果?暗示学生去探究其他特效的应用。
特效模块的应用,小学生重点只是在尝试中去感知和体验着用就可以了。至于旋转特效模块中数字的变化、造型以及角色的`设定的旋转中心不同,都会影响到表现效果,这里老师没有过多去指导学生,而是,学生参与尝试活动后,让学生在实际创作中通过尝试感知并修改完成角色形状变化的设计。
3、自由创作
经过老师讲解和示范,再请学生研习范例,在此基础上设计创作自己的作品,这样学生就可以从多角度来表现自己的想法,拓宽了学生创作视野,教师主要是巡视指导。教学中很多学生挑选了江南style的歌曲创编舞蹈。
三、教学反思
教科书第50、51页的内容,做一做,练习十一第4-6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迁移到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1、20÷5=(20×10)÷( × )=( )
2、
想一想:什么叫商不变的规律?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
3、我们学过了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活动一】比的基本性质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学习任务
1、启发诱导,发现问题:6:8和12:16这两个比不同,可是它们的比值却相同,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呢?。
6:8=6÷8=6/8=3/4 12:16=12÷16=12/16=3/4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2)利用比和分数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总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2)追问:这里“相同的数”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呢?
【活动二】化简比
学习方式:尝试训练、汇报交流
学习任务
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比。
(1)提问:谁知道什么样的比可以称作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2)归纳:最简单的整数比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3)指出几个最简单的整数比。
2、运用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1)分别写出这两面联合国国旗长和宽的比。
(2)思考:这两个比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吗?为什么?(前项和后项除了公因数1还有其他的公因数。)
(3)尝试化简。
(4)汇报交流:只要把比的前、后项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5)想一想:这两个比化简后结果相同,说明了什么?(这两面旗的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6)出示例题,组织交流
①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6:2/9=(1/6×18):(2/9×18)=3:4
②前后项先化成整数,再化简:0.75:2=(0.75×100):(2×100)=75:200=3:8
③用分数除法的方法计算:1/6÷2/9=1/6×2/9=3/4
(7)小结:如果一个比的前、后项是分数的,就把前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比的前、后项是小数的,先把它们都化成整数,再化简。
三、达标测评
1.完成课本第51页的“做一做”,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第52页练习十一的第2、4、5、6题。
四、课堂小结
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二、教学目标: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根据实际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1. 创设教学情境
恰当的教学情境会使课堂的气氛活跃。如在讲解什么是控制时, 我提前准备好教具, 让学生们现场选派代表进行投篮比赛。这个游戏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控制就在我们身边, 并使他们从游戏中体会到控制的目的及手段。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我讲的什么是控制这节课在省电教优质课评选中获得了三等奖。在讲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时, 我发给学生一张A4纸, 让学生自己动手, 通过折、叠、裁等方法做成一件物品, 来理解什么是设计, 教师再因势利导引入课题内容,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了知识。
2.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视频的使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讲解了解流程时播放《纸张制作流程》的视频。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纸张制作由几个小过程组成?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纸张制作由8个小过程组成, 这8个小过程一环接一环, 环环相扣, 缺一不可, 它们共同完成, 制作出合格的纸张, 这些小过程称为环节;这些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 这个时间顺序称为时序, 学生瞬间就掌握了流程的两大特征, 这个视频案例的使用, 引起了学生学习流程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
3. 利用好教学案例, 充分展示课堂内容
通用技术这门课的性质决定了它是立足实践的一门课程, 生活中的案例俯拾皆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可以把一些生活案例填充到教学内容中。在讲解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时, 我列举了我国成功发射神舟飞船的案例, 并进一步提问, 飞船发射受天气影响吗?飞船升空需要燃料吗?飞船到达预定轨道需要进行控制吗?如何控制?通过教师一步步提问, 引发学生一层层思考, 使学生认识到航天技术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涉及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空气动力学、气象学等等, 充分说明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现实生活中的技术以案例的形式充实到课堂教学中, 能引起学生对技术问题的思考, 丰富学生的知识, 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领略到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技术的兴趣。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设计是所有技术活动的基础, 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诱发学生构思, 启迪学生的思维, 激发创造激情,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技术的魅力。如在工艺的一般过程与制作这一节教学中, 我具体安排了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各个环节做理论阐述, 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 并布置第二课时内容: (1) 五人为一个小组单位; (2) 制作什么作品自定; (3) 材料自选, 如塑料瓶、木头、彩纸、硬纸板等等; (4) 制作工具及辅助材料自备, 并带到课堂上。在第二课时, 学生踊跃参与, 热情高涨, 大部分学生根据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 基本都能做出自己设计的作品。一节课下来, 作品五花八门、种类繁多, 有挂衣架、有笔筒、有相框等, 作品形式不拘一格。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过程性评价, 找出不足, 适时改进, 确保设计产品的完美。让学生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在学生完成产品设计的过程中,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事。通过实践活动,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三改变教学模式, 构建新型课堂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老师讲, 学生听”为主, 这种授课方式学生的能动性极低, 教学效果一般。因此, 课堂上应改变学生被动等教的局面。新型课堂要呈现主动性、生动性, 就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如在学习了技术应用的两面性后, 我组织了一场辩论:技术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 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危害。以我们县某造纸厂为例, 它的生产一方面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 增加了就业;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给当地居地的身体带来了不利影响。它的存在是好是坏?辩题事先布置, 课堂上学生积极性非常高, 课前准备了大量的资料, 有该厂农民工、大学生就业人数统计, 年年创税的数额, 工人的年平均工资等, 还有该厂周边居民反映的厂旁河流水质、空气质量、农作物栽培管理等情况。辩手在辩论中激情高昂, 有理有据, 同学们掌声不断。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提高了能力, 又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一、要从通用技术学科教育的角度看教学
通用技术课的内涵和外延都很丰富,它不仅涉及到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还要融进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知识,且技术特色的语言、概念、方法等都有它自身的特点。通用技术课培养的不是工程师,设计师,学生不可能人人去当工程师,设计师。但是,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策划某项活动的时候,不是也在“设计”吗?其实,不是工程师、设计师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类“设计”,通用技术课培养的是学生的技术设计意识。同样,通用技术课程也不是培养技术工人,不是单纯地培养劳动的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而由于通用技术教师多是其他相近科目的教师转过来的,难免会有一定地偏向性,把通用技术课上成了“简化版”的物理课、信息技术课、劳技课,所以面对这一实践性、通用性很强的新课程,仅靠一两次培训或交流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教师自身要勤学苦练,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修养,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内容,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这样,就对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教师知识要比较全面,眼界也要求开阔。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体验,情感和价值观,新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了指导方向,不要过分注重教学的功利性,要更多地把注意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
二、要充分认识、理解技术与技术素养之间的关系
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主要是一种观念和能力,其实它和教授具体的技能操作本身不冲突,主要看我们如何来组织教学而已,我们要在教授操作的过程中灌输技术素养和创新等观念。而学会如何应用技术和学用技术来做什么也不冲突,为什么我们以前的劳技操作课较为简单、单调,就主要在于我们以前没有充分地贯彻“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思想。我们要让学生知道通用技术课程的正确定位,那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极大地发展,他们才能乐意学习,所以有人讲,技术素养理论不符合中国国情,我觉得极端错误,我们既要让学生学习将来能够用到的通用技术技能,我们更要学习者在用的过程中来体现、提高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用技术课具有更高品质的教育,通用技术课应当是具有鲜活、生气勃勃而富有创造力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我认为我们的通用技术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首先,通用技术课应当给予学生更高层次的思维空间。因此在每轮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完成一些较基本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有创造性的学习。例如培养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等。由于通用技术教学摒弃了传统学科中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对学生来说极具新鲜感,学生的创造欲望得到极大地激发。其次,学生在课堂上所从事的应该是更开放的内容,更加活跃的学习方式。例如在讲设计的一般原则中的创新原则的时候,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开启罐头来体验原始设计的和改进后设计的两种开瓶器,并引导学生找出身边类似的设计。另外,通用技术课更加具有融合现代教学模式和方式的能力与特点,例如建构主义就能很好地在通用技术课得到体现,研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现代理念的学习方式,更加能在通用技术中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发挥,这就是技术学习与能力培养、情感体验的较佳结合。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等能力,还要使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如在“设计的评价”这一节,可让学生充分发挥、参与评价,可采取小组竞赛互评加分制,让学生积极评议各组作品的优缺点,达到交流、共同提高的目标。当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研究教材,做好学生分析,用充足的时间备课,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客观、科学、规范地进行评价,最好能和学生讨论出量规等形式的评价标准,并且要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亲身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通用技术素养。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现状;举措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4-0220-9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4.036
为了更好地使高中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增加了通用技术课程,其目标是通过学生的学习,加深对于技术和设计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审美情趣以及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从内容上来看,通用技术课程既涉及了技术发展史相对偏文科的内容,也涉及了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知识,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其中对于学生来说,很多内容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应该说学习的价值是很大的,也是学生比较喜欢参与的学科。
但是从现实来看,实际状况却不容乐观。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教师方面。作为教师来说习惯了在教学中参考资料和教参的辅助作用,但是通用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所需要参照的资料很少,这就意味着很多教学环节是需要教师去摸索与完善的,这无疑会使部分教师不适应;从另一方面来说,很多学校的通用技术教师并不是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大多数是从其他学科“转行”而来的,这无疑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学生角度来看,问题更大,思想上的不重视是最主要的因素。现在的很多学生,功利主义思想较为严重,因为通用技术学科本身非高考科目,仅仅是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就可以了,所以学生对于通用技术就不太重视,上课状态差、积极性不高,因此,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下降,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必须要针对当前的问题作出一定的调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技能
通用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设置的学科无论是在教学方法还是在课程实施等方面都是在摸索中完善的,因为学科开设时间短、可借鉴的教学经验和成功相对贫乏,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主动探索,同时教师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
这样的现状意味着教师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学科培训和学科交流活动,进行很好的专业提升;同时,教师要利用好现在非常便捷的网络技术资源,在丰富个人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这样就能够较为有效地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用兴趣吸引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像通用技术这样的学科,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需求,即通用技术本身是学考科目而非高考科目的现实,要从展示学科本身魅力着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通用技术学科本身来说,其涉及的很多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对于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会更加深化;另一方面,学科所学的一些知识往往是需要学生动手来操作的,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流程,教师要利用好通用技术学科的这些优势,来优化课堂教学流程,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进而使学生参与进来,较为充分地发挥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这样学生积极性往往会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慢慢地优化。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同时很多学校也在积极筹建通用技术实验室,这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一些简单且容易操控、使用的工具就可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鼓励学生亲手去操作和体验,这样不仅仅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应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教材中的有些知识对于那些思维能力较弱、社会知识相对贫瘠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特别是对于文科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在这种现实情况下,要利用多媒体能够多角度向学生呈现知识的优势,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所学,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优化了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四、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现在所有领域都孜孜追求的目标。正如在讲授设计原则的时候,设计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就是要克服传统产品设计的不足,使所设计的产品既能满足产品功能的要求,又能满足适应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设计之中,将环境保护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新课改指导下的通用技术教学,不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旨在通过学习相应知识,提高各种技能,实现三维目标的教学理念。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当我们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才是素质。”而什么又是对人终身有益的?即“求知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对于素质教育,我的理解是:学习昨天和今天的一切有用的,内化为自己的,去创造明天社会需要的。也就是指导学生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创造自己未来需要的东西。素质教育的提出,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从而必将引发教育改革的更新。
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要追求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全面发展,并为将来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根本目标的一致性,也是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的根本落脚点。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是需要教师在现有的条件下不断地去探索和完善的,教师要立足于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和素质为目标,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顾建军,李艺,董玉琦.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教具是以传播科技、教育人为目的的实物, 是完全的科技传媒, 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器材。教具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并引导学生从展示的现象上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促进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制作教具是一种富有创意的科技活动, 能体现教师的智慧和灵气, 对学生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具还远远满足不了教学需要, 因此, 通用技术必须注重自制教具的设计与应用。
一、通用技术教学用具使用现状
山东省通用技术课程自2006年开设至今已经有7年, 但是一直以来, 课程教学资源尤其是教学用具极其缺乏, 极大地限制了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 其使用现状有以下两个特点。
1. 教学器材、设备极其缺乏
教学用具的缺乏既体现在教师演示用教具上, 也体现在学科的配套实验室器材上。很多通用技术教师基本都是拿着书本和教案在上课, 最多也就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没有用于演示的教具, 更别说在通用技术实验室进行实地操作试验。
2. 现有设备以专业设备为主
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学校配备了通用技术实验室, 但是这些成本昂贵的实验室往往使用率并不高, 因为通用技术的实验器材不像单纯的物理或者化学实验那样有确定的实验器材, 它要求广泛, 而且不同的设计项目需要的工具也不同。
二、自制教具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必要性
自制教具应用于教学中不是权宜之计, 是对学校资源不足的最好补充。对于资源极其缺乏的通用技术课程, 自制教具的实行更加有必要。
1. 课程的要求
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 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 它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 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 让学生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 强调参与, 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因此, 自制教具尤其是让学生参与设计和制作的教具更加体现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2. 学生动手能力需要加强
目前的高中生似乎已经完全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他们的动手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差, 更重要的是随着动手能力的弱化, 很多学生连思想也开始僵化。因此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刻不容缓。
3. 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通用技术课程设立至今并没有专职的专业教师, 很多都是兼职的, 他们通常是物理教师或者是信息技术教师, 并且师范学校里也没有设立通用技术专业, 因此, 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道路极其漫长和艰难。而自制教具要求教师了解课程内容与标准, 通过制作从而掌握与课程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可以说, 自制教具是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捷径。
三、教具制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科学性
这里的科学性主要体现科学原理、法则。教具制作不应该违背科学原则, 特别对于“原创性”教具的设计, 要避免出现科学性错误。因为是“创新”, 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 因此在设计时要多加推敲, 每一步制作都要有严格的科学根据。
2. 教育性
教育性主要应该体现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自制教具在课堂上的使用能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教学效果, 因此, 我们应该从分析教材入手, 找出哪些教学内容需用自制教具, 从而明确制作目的。比如说在《探究结构的强度》这节课中笔者就使用鸡蛋来解释“内力”这一概念的含义。
3. 实用性
教具要有针对性, “做以致用”, 不要追求形式, 不要为自制而自制。“多功能”教具目前很流行, 在制作此类教具时, 一定要做到每个功能都要有良好的演示效果, 绝不能为“多功能”而生搬硬套。
4. 简易性
自制教具是为教学服务的, 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实现了教具的功能, 初期往往结构简单, 制作方法简单、操作简单、取材方便、保管方便的教具才容易掌握。在自身能力允许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适当地制作一些结构复杂又能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产品。比如说在《探究结构的强度》这节课中笔者就使用了吸管来探究形状对结构强度的影响。
5. 直观性
教具形体要尽可能大一些, 特别是演示用教具要求更大一些, 如用纸板做的三视图演示教具就要比较大, 重点观察部位要能看得清楚。在《了解结构》这节中笔者就借用了化学教学中的“分子模型”探究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6. 参与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制作, 除了得到知识和技能以外, 还有其他综合性的教学效果, 同时又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如用白纸做三视图的演示教具, 就可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制作活动中来。
7. 安全性
安全是重中之重。为了保证安全,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使用易裁剪同时又比较坚固的材料。金工、钳工中使用到的有危险性的工具, 在制作前一定要经过培训, 确保操作安全。
四、结束语
目前, 通用技术现有的实验器材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具制作能有效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而实施的方法应该是师生共同自制教具, 通过自主设计方案、选择器材,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还能培养师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激发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顾建军.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通用技术学科课题组.关于通用技术学科必修模块专用教室建设的几点建议[EB/OL]. (2009-02-03) .http://blog.cersp.com/index/1000084.jspx?articleId=7563604.
[3]乐胜科.通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浅谈[E B/O L]. (2009-04-14) .http://www.zsjys.net/JYQK/Show Article.asp?ArticleID=2334.
[4]雷亚玲.对自制教具发展与创新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 2008 (27) :36.
[5]任思增.合学习在高中《技术与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9.
【免费通用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通用机械论文12-01
毕业论文周记通用11-14
通用教学网站的设计11-20
高一年级《通用技术》教学总结07-25
教师教学个人工作总结通用07-02
初中政治论文免费11-30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1-29
好汉查理免费教学反思05-28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免费05-29
免费魔方教学设计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