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项目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策略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策略(共10篇)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策略 篇1

EMBA 在职博士 专升本 自考网 在职研究生

育龙网核心提示: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是指通过一定方法和适当程序,对建设项目的一系列治理活动进行再监督,帮助建设单位查找治理中的漏洞,完善内部控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是指通过一定方法和适当程序,对建设项目的一系列治理活动进行再监督,帮助建设单位查找治理中的漏洞,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治理效率和投资效益,为上级部门提供决策信息和依据。基建项目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其本身的重要性、专业性以及内审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从国内外审计发展的趋势来看,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审计风险的分析日益受到重视。从内部审计实践经验来说,基建项目本身的重要性、专业性以及内审目标的多样性,也导致审计人员面临较高的审计风险。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审计策略来规避审计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内部审计的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以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得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审计中审计人员只有把握了项目审计风险的特点,才能在宏观上对审计实施有清醒的熟悉,这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必要前提。就基建项目审计而言,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审计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基建内部审计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它既涉及到决策、规划、设计、概预算、招投标、物资采购、施工、监理等一切与建设项目有关的治理活动,又涉及到建设单位的资金治理、会计核算等方方面面。审计内容一般包括两块:一是工程治理审计,主要审计项目立项、概预算、设计、招标、施工、监理、材料采购、质量验收、工程造价、项目决算过程和结果的合规性;二是财务审计,主要审查资金来源、运用、会计核算以及基础财务工作的合规性。这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般审计基础知识和经验,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施工、采购、验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否则将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实践中常由于审计人员对工程项目治理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往往偏重于财务审计,造成财务审计与工程治理审计的脱节。

可能存在舞弊行为基建项目从立项到施工到竣工使用整个过程涉及诸多利益主体,其中的一方或多方都可能在某个过程或程序中获得利益,因此极易导致舞弊行为。根据不同的行为主体,可以将舞弊行为分为三种:一是内部舞弊,表现为内部机构的人员利用工作职务便利或所获悉的信息获取不正当利益,如在材料采购、合同订立中收受回扣、佣金等商业贿赂行为;二是外部舞弊,表现为与基建项目有关的外部机构人员利用工作职务的便利或所获悉的信息非法获利,比如代理招标机构或受托编制招标文书机构人员向参与投标单位透露其

已获悉的工程标的等重要信息;三是内外勾结,表现为内外部机构人员相互串通,如共同编造虚假信息、签定虚假合同等。基建项目中的舞弊手段可能多种多样,但通常在形式上却较难发现漏洞,有规范的程序、规范的操作、规范的合同,但这些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下其实隐藏着违法舞弊的事实。揭露舞弊行为,是基建项目内部审计中的难点,也带来了较高审计风险。

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判定恰当的审计结论以充分的审计证据为基础,各种信息和资料则是审计证据的表现形式。内部审计目标具有多样性,包括评价程序的合规性、发现风险隐患、提供决策依据等。与偏重于财务审计的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需要收集的信息和资料更广泛和复杂,这些信息和资料既包括执行、操作方面,也包括治理、控制方面,甚至还包括市场信息、公众信息。审计人员需要通过收集各种工程技术资料,咨询图纸设计、施工、监理等人员,查阅会议记录、会计凭证和账簿,必要时还可作一些调查,多方位、多渠道地去获取审计证据。假如这些信息和资料不完整或不真实,即使审计人员保持了高度职业谨慎,以此为基础得出的审计结论也会是不恰当的,由此必然带来审计风险;同时,由于审计人员所收集信息和资料内容丰富,数量庞大,对这些信息和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时,需要审计人员的丰富经验和恰当的职业判定,难免出现不恰当的审计结论而导致审计风险。

审计人员本身的审计能力欠缺从内部审计的职能来说,它具有监督、评价、控制的职能,有的组织机构的内审部门还有一定建议或处理的权利,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专业能力,而且要有分析、论证和判定的综合能力。就基建审计而言,从实践来看主要表现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不能从投资治理、资金治理、造价治理、质量治理全方位评价基本建设项目,在审计评价时对问题的宏观把握和分析驾驭能力不够,从而可能做出不恰当或不全面的审计结论,背离审计目标。

笔者认为,要规避上述因素对内部审计风险的影响,在审计策略上应注重从四个方面着手:

注重内外部的沟通与合作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审计实施中要充分重视与外部有关部门的合作。随着内部审计职能的不断延展,内部审计部门与外部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这一内部审计外部化趋势在基建内部审计方面显得尤为明显。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包括:与工程审价机构的合作,如有的还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审价;与工程监理部门的合作,内审人员应充分利用监理人员的工作,碰到专业问题时可向他们请教;与工程验收部门的合作,获知验收的重要信息

和查阅验收资料,有助于审计的开展。在审计隐蔽工程时,部分审计内容难以直接验证,此时应该考虑与外部审价机构、监理机构以及验收机构的合作,咨询参与人员并适当利用其成果,这些外部证据有利于对隐蔽工程作出恰当的审计结论。有的单位同级内审、纪检等监督部门在事前、事中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上级部门审计时与这些部门合作,更有利于把握情况,也使同级监督更能发挥效能。

工程治理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工程治理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是指以立项为起点,以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为主线,以财务审计和工程造价审计为分支,以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为封闭终点形成闭合审计回路。财务审计是以资金走向为线索,注重对基建资金来源与分配的分析,成本审计大都需要工程造价审计资料验证成本列支的真实性。工程造价审计以工程量入手,同时结合图纸、标的、合同、现场,核实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调研和把握建筑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注重研究现行定额,严格界定定额适用范围,看有无高套、重套现象,这是工程造价审计的主要范围。工程造价审计应与基建财务审计相互佐证,要对资金到位时间、资金运用情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作客观分析。

合理运用职业判定一是要把握重要性原则。基建项目审计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对于这些信息和资料及其所反映的问题,审计人员要充分考虑重要性水平,抓数额大、影响大的事项跟踪审计、具体审计;而对数额小、影响小的,采取点到为止的方式,能放就放。二是要把握谨慎性原则,保持适当的职业谨慎。对怀疑存在的舞弊行为或事项以及一些隐蔽性较强的项目进行审计时,要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保持谨慎态度,不仅要注重外在形式的合规性,还要注重事物本质的合法性。对审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虚假信息和资料,审计人员要提高警惕,加强分析和识别,始终保持职业怀疑,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对有疑问之处要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将情况逐个了解清楚,使原本隐蔽的信息明朗化、清楚化,积极揭示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在进行专业判定与分析时要保持独立性,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

确保审计程序、审计依据和审计行为的规范化基建项目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强、专业水平高的系统性工作,审计程序、方法与技巧是否得当,既是审计人员政策水平的体现,也是审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反映。审计人员在整个审计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内部审计的有关操作规程展开审计,审前要制定具体的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选择有经验和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员组成审计组,要对审计对象的情况作必要的了解,把握一些基本信息,并初步分析是否存在重大风险。现场要实施必要的询证、检查、观察、分析性复核等程序,并确保审计人员之间能够及时沟通和信息共享。对审计揭示的问题,要以政策为准绳,做到有理有据,使主动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策略 篇2

一、基建项目工程变更成因及特点

1. 基建项目工程变更成因分析。

工程建设过程中诸多因素都会引起工程变更,从而也产生了不同的工程变更类型。(1)工程范围发生变化将引起工程范围变更,主要是指工程建设的范围相较于合同约定有一定的变动,常常表现为新增工程、附加工程或减少工程,工程范围的改变是导致基建类工程发生变更最为普遍的原因。(2)工程设计发生变化将引起设计变更,主要是指原工程项目设计图纸里的建筑结构、建筑功能、建筑材料等内容出现变化,这是引发工程变更的重要原因。(3)施工现场条件和施工过程发生变化将会引起施工过程工程变更,如工作过程、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等发生变化,施工现场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地质条件、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等,可能会给工程建设带来额外的工程量、拖延工程工期以及导致施工方案改变等,引起工程变更。(4)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等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也将对工程施工产生影响并提出新的要求,从而引起工程变更。

2. 基建项目工程变更特点分析。

工程范围和设计发生变化、施工条件各异及政策法规变化等错综复杂的原因引起了不同类型的工程变更,导致基建项目工程变更特点鲜明。(1)工程变更具有普遍性,频繁出现的内外部因素导致工程建设中出现与原合同约定不一致的情形,工程变更的高频发生和普遍存在不足为奇。(2)工程变更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这一特点主要由基建项目工程建设的复杂性、长期性延伸而来,工程变更涉及修改工程设计图纸、改变建造功能、优化施工方案等情形,通常较为复杂,涉及的金额较大,变更周期较长,深刻影响各相关方的利益。(3)工程变更具有专业性,开展基建项目工程建设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工程变更涉及基建项目的工程设计、施工及工艺等方面的改变,同样极具专业性。(4)工程变更对工程施工影响程度深,部分重大的工程变更可能会引起整个施工计划完全改变,导致工程工序的大幅度调整、现场施工停滞不前、已购材料大量浪费及部分工程需要返工等,极大地影响了基建项目的建设结果。(5)工程变更可能隐性提升合同价格,许多施工单位在投标时报出较低价格以增大中标的可能性,确定中标后施工单位转而考虑提高利润,以施工现场条件发生改变、施工技术工艺需要改善及施工材料需额外增加等理由提出工程变更的需求,大幅度提升工程造价,隐性提高合同价格。(6)工程变更常常涉及隐蔽工程,不好追溯,隐蔽工程通常指在施工完成后被下一道工序所遮挡或覆盖,无法直接检查其材料的规格、施工的规范性和进行结果验收的工程,从而无法有效确保工程质量。

二、基建项目工程变更审计及其特点

工程变更审计是指专业的审计团队遵照工程相关法规、审计准则,运用专业审计方法,独立地对工程变更整个过程以及工程变更结果的必要性、合规性、真实性及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在实践中,基建项目工程变更审计是对基建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的再监督,是工程变更管理合法合规、制度化及规范化的重要保证。

基建项目工程变更的特点决定了基建项目工程变更审计的特性。(1)工程变更审计具有重要性,工程变更普遍存在、频繁出现,是最终工程建设工期和造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基建项目的影响程度深,因此,对工程变更进行审计并据此提出建议,对于改善工程变更管理水平、提升建设单位工程建设的效益颇为重要。(2)工程变更审计具有复杂性,工程变更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了工程变更审计的复杂性,不仅审计周期长、涉及金额大,涉及的利益关系也较为复杂。(3)工程变更审计具有专业性,工程变更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正是这种专业性导致对工程变更进行必要性、真实性、合理性评价等难度较大,对工程变更的审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工程变更审计既需要具备专业的审计素养,同时也需要深谙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知识。同时,工程变更审计具有全过程性,工程变更产生、实施、结算等贯穿整个建设流程,对合同工期和价格都有广且深的影响,工程变更审计需形成工程变更前审计、工程变更中审计、工程变更后审计三阶段模式,实现工程变更的全过程审计。此外,工程变更审计也需兼顾效率和效果,基建工程变更涉及范围广、对合同工期和价格影响深,基建项目工程变更审计的工作量可见一斑,在对工程变更进行全过程审计并合理保证不存在重大风险的前提下,需明确重点的审计领域,确保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三、基建项目工程变更审计策略

1. 建立专业审计团队。

开展基建项目工程变更审计工作,组建专业的审计项目团队、明确团队主要成员及其分工是首要环节。审计项目团队的主要成员不仅必须熟悉基建工程建设及变更的相关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及审计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项目和工程变更审计实践工作经验。通常而言,基建工程审计项目团队应由具备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建筑工程类专业及财会审计专业的审计专员、造价工程师等组成,在实践工作中可能还需要基建项目建筑工程师的参与。此外,配备审计项目组成员时还需要确定对工程变更审计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复核的人员,同时考虑对专家或者第三方工作的利用。

2. 制定全流程跟踪审计策略。

审计策略及规划无疑是审计工作中的指南针,指引着工程变更审计围绕目标在既定的方向上有重点地开展工作。由基建项目工程变更及其审计的特点可知,工程变更审计工作的周期长、范围广、维度深,必须在开展工程变更审计之前制定合理的审计策略和规划,明确审计工作的时间安排,保证审计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在实践工作中,基建项目工程变更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变更制度建立、前期管理、实施管理、合同管理、造价与结算、档案管理等环节(见下图),这些内容的复杂性、长期性和专业性等使得工程变更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十分重要。

如上图所示,通过对工程变更从制度建设、申请审批、实施、验收结算以及档案管理等环节进行全流程检查:审查工程变更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管理规定、工程变更的申请审批是否规范合理、工程变更实施和结算是否妥善准确、工程变更合同管理和档案管理是否恰当安排、整体内部控制执行是否有效等。在全流程跟踪审查的基础上,针对发现的工程变更缺陷分析工程变更流程管理风险,据此提出整改管理建议并敦促落实整改,以提升工程变更管理水平。

四、基建项目工程变更审计重点

结合前文分析及基建项目实践经验,在基建项目工程变更整个流程中,工程变更申请与审批、工程变更实施管理和工程变更造价与结算管理是工程变更的重点风险领域。因此,在对工程变更进行全流程审计的基础上,应重点关注这三个环节的工程变更审计。

1. 工程变更申请与审批审计重点。

工程变更申请与审批是把控工程变更的首要环节,由于工程变更的特性,申请与审批这一环节风险点较多,因而成为审计的重点关注领域。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工程变更申请与审批的审计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1)工程变更的必要性。工程变更的必要性审查是工程变更审计的重点,也是难点。工程变更涉及的利益关系较为复杂,甚至可能存在施工单位在招投标时故意降低报价以争取中标,取得标的后以工程变更为名义变相增加工程造价的情形。因此,若工程变更的初衷已被改变,甚至没有变更必要时却被强行变更,将可能损害建设单位的利益,变更审计时需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判断确定变更是否必要。

(2)申请审批程序的规范性。工程变更的申请和审批体现了建设单位对工程变更的意见,如果程序不规范,那么工程变更的合理合规性就无法得到保证。在工程变更审计实践中发现,某些工程变更存在越权审批、先实施变更后申请审批的现象,某些工程变更甚至未经审批程序就直接进行,审批成为形式从而无法对工程变更起到真正的约束作用。因此,工程变更的申请和审批程序需要重点关注和审计,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审批权限报请审批,加强审批是否到位的复核,拒绝执行无效的变更审批文件以保证审批文件的有效性及工程变更的合法合规性。

(3)招标流程的规范性。招标过程涉及多方利益,其规范程度直接影响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相关方的利益分配。目前,某些工程变更本应招标却未经招标便开展,极为不规范,存在利益漏洞;某些工程变更已有工程变更之实后才补招标之名,招标流于形式,形同虚设;部分工程变更未按规定流程进行招标,不利于保证工程变更的合理性。这些不规范的情形会对企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也是审计的重点关注对象,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公司规定,对于达到标准的工程项目施行既定的招投标流程管理。

(4)工程变更预算审核的规范性。工程变更会引起工程造价的变化,在审批阶段就应当明确工程变更的预算并进行审核,以合理控制工程变更的成本。在实际工作中,某些工程变更意向提出时未做变更预算编制,部分工程变更虽编制了预算却并未进行预算金额造价审核,不利于工程变更的成本控制。因此,工程变更审计应着重审查工程变更预算审核的规范,同时需加强工程变更预算监管,工程变更事项实施前应有完备的预算审核手续,以保证工程成本的可控性。

2. 工程变更实施审计重点。

工程变更实施环节是工程变更全流程的核心,在工程变更申请和审批之后,工程变更的实施使得工程变更真正落到实处。工程变更的复杂性、长期性、专业性等特点导致工程变更实施环节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不容小觑,工程变更审计应着重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监理公司资质和行为的合规性。监理公司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承担监理责任,对工程变更的影响重大。部分工程变更存在监理单位资质不足,工程量未经监理公司确认等情形,极大地影响了工程变更的质量和效果,无法保证工程变更合理合规。工程变更审计需重点关注这一领域,确保监理公司具备资质并在责任范围内工作执行合规,以合理保证工程变更质量。

(2)工程变更指令、签证的合规性。工程变更申请与审批完成后,根据施工设计的调整,在施工现场会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签署工程变更签证,同时还会由工程师签发工程变更指令以指导工程变更顺利实施。实践中,部分工程未签发指令就进行工程变更,还有部分工程变更的变更指令和签证编制完整性和规范性不足,难以保证工程量的真实性及工程款结算的准确性。工程变更指令、签证贯穿于整个工程变更实施过程,其合规性无疑是工程变更审计的重点,应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流程对工程变更、工程签证进行管理,加强工程变更流程执行有效性的管控。

(3)工程变更竣工验收程序执行情况。工程变更实施结束后,工程变更的竣工验收是检验变更实施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工程变更实践中,部分项目的工程变更验收程序执行不到位,尤其是隐蔽工程的验收,很可能造成在验收过程中未能发现工程项目缺陷,无法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对于关系到工程整体质量的工程变更实施收尾环节,工程变更审计需要重点关注,敦促优化竣工验收流程,对涉及需专业化检测的项目于竣工验收前执行,保证竣工验收的有效性,确保验收质量。

3. 工程变更造价与结算管理。

工程变更造价与结算管理这一环节涉及各方利益,关系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设计单位等相关方的效益,极易出现不规范的风险。因此,在工程变更造价与结算管理的审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如下三个方面:

(1)工程变更造价确定流程的规范性。工程变更造价的确定需遵循既定流程进行,以合理确保变更造价的正确性。部分工程变更的造价未遵循既定审核、评估流程,最终结算时才考虑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此时变更已成定局,极可能给建设单位带来额外费用,不利于工程变更的成本控制。因此,对造价确定流程规范性进行审计是工程变更审计的重要内容。

(2)工程变更结算依据的真实性。工程变更结算涉及利益分配,结算计价依据的真实性是结算准确的基本前提。工程变更结算时,部分工程变更造价审核计价依据不充分,竣工结算的依据不符合相关合同条款的规定,设计变更通知单、材料代用单、现场质量签证单等单据可能存在重签、多签的问题,导致多结算工程资金的风险。工程变更审计需着重关注结算依据真实性这一领域,确保各相关单位的利益。

(3)工程变更结算的准确性。工程变更结算时,变更工程量和单价是计算变更造价的主要依据。在实际工作中,某些工程变更进行工程结算时并未按照合同约定引用单价和下浮率等,从而无法保证变更项目结算的准确性;部分工程变更结算可能存在错算的问题,影响工程成本准确性,损害公司经济利益。工程变更审计应加强工程结算审核,关注所引用工程量及单价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合同约定,以保证结算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黄开林,赵宏祥,姬陶陶.工程变更全过程管理[J].会计之友,2013(18).

李维芳.工程变更确认与控制[J].建筑经济,2007(3).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策略 篇3

关键词:内部审计 基建工程结算 审计风险

一、内部审计存在的意义

目前,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超出一定金额的基建工程,其结算审计要委托给专业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由于基建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牵涉到的利益主体多等特点,因而工程结算审计工作和其他审计工作相比,相对专业性更强、难度更大。

二、 工程结算审计风险的来源

1.中介机构审计人员的道德风险

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因为在审计的时候,审计人员不可避免的要与工程的承包方进行业务的交流,而有的承包方为了个人的利益他们必然会对审计人员进行经济方面的贿赂,以此达到他们的个人利益,而一些道德素质不高的审计人员就会在审计的过程中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进行违规的审计工作。

2. 提供审计资料不足的风险

内部审计依靠的是基建单位提供的资料信息,由于基建工程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影响面大的工程,它涉及的资料也就比较多而复杂,这些资料不仅要求全面而且也要真实,对于资料的掌握也只是基建方掌握,他们有时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只提供对于自己有利的资料,对于自身不利的资料他们要不是不提供,就是提供虚假的资料,最终导致审计工作的不真实。

3. 存在串通舞弊行为的风险

基建项目从立项到施工到竣工使用整个过程涉及到很多的利益主体,其中的一方或多方都可能在某个过程或程序中获得不当利益,导致舞弊行为。舞弊行为根据不同的行为主体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内部舞弊,即内部机构人员利用工作职务便利或所获悉的信息获取不正当利益,如在材料采购、合同订立中收回扣、佣金等商业贿赂行为;二是,外部舞弊,即与基建项目有关的外部机构人员利用工作职务的便利或所获悉的信息非法获利,比如代理招标机构或受托委托编制招标文书机构人员向参与投标单位透露其已获悉的工程标的等重要信息;三是,内外勾结,表现为内外部机构人员相互串通,如共同编造虚假信息、签订虚假合同等。基建项目中的舞弊手段可能多种多样,但通常在形式上却较难以发现漏洞,有“规范”的程序、“规范”的操作、“规范”的合同,但在这些“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下其实隐藏着违法舞弊的事实。揭露舞弊行为,是基建内部审计中的难点,也带来了高审计风险。

4.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风险

工程审计不仅仅是对于基建工程的技术审计,还要对基建费用的审计,它是由多方面组成的,因此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内部审计人员要具有全面的专业能力,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如果审计人员缺乏某一项审计专业知识就会使得审计结果缺乏真实性,造成审计专业判断运用失当,致使应该发现的问题没有被发现,从而对最后的审计结果造成影响。

三、 控制工程结算审计风险的对策

1.选用具有优良资质的审计机构

一个资质优良的审计机构对于工程的审计具有决定的意义,因此在选择审计机构时首先要观察审计机构的经营规模,因为一般规模较大的机构它才正规,它的管理才会规范,它的制度才能健全,能够较好的处理各种审计风险。其次具有优良审计资质的机构它对于员工的规定也是比较严格的,它能够通过有效地规章制度加强对于员工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培训。再则我们要查看此审计机构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能够真正的得以落实,我们在实际的选择时常常发现大部分的审计机构对于规章制度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他们只是把规章制度赋予形式,并不严格执行。最后要听取以往该中介机构服务对象的综合评判意见,了解该机构在以往其他项目中的实际表现等。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对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综合考察,选定的中介机构会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审计风险。

2.内部审计部门要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审计流程,并自始至终参与到工程结算审计过程

有的内部审计部门将结算项目审计委托给中介机构后,就什么都不管了,只是在审计结束后收取审计报告,其他事情全部交给中介机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实际工作中每个中介机构的审计业务流程是不一样的,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统一的审计流程,所有为本单位服务的中介结构都要按照既定的流程来开展审计。在制定流程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承包单位和中介机构审计人员单独接触的机会。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内部审计人员要参与到审计过程中,在查看施工现场、中介机构人员提供审计初稿、审计会审、争议问题处理等环节上必须要有内部审计人员参加,以及时了解审计情况,监督审计过程,确保审计质量。

3. 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业务能力

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对于审计工作具有基础作用,审计工作的风险也要靠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的提高作为保障,因此内部审计机构要加强对于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提高的措施,首先要增强审计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组织,提高他们对于新的审计工作问题的认知以及处理方式。其次要加强审计人员之间的交流,通过行业协会或者其它形式增强相同职业之间的经验交流,互相吸取长处,增强自身业务能力。最后在实际工作中以老带新,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审计经验。

4.内部审计部门要建立起审计复核制度

审计复核是在中介机构和承包单位就委托审计项目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后,在对审计报告进行最后三方签字盖章定案前,对中介机构拟订的审计报告进行最后的复核和检查。复核制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审计报告中出现的错误、疏漏,避免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是对中介机构审计人员的一种监督。在内部审计部门与中介机构的合同中,应明确内部审计部门有进行复核的权利,并且约定允许中介机构的审计误差率。如果复核结果超出了合同约定的误差率,中介机构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内部审计部门在进行复核时,要遵循效率和成本相结合的原则,选择造价金额大、结构技术复杂、新材料新工艺定价以及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重点抽查,而不是面面俱到。复核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主要有单位造价指标分析法、标准预算审查法、筛选审查法、重点抽查法、对比审查法等多种技术方法,每种技术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前提和条件,对不同的工程项目,应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选用不同的一种或多种审计方法。

参考文献:

1.高克明 洪本云 挥审计监督作用 控制基建工程资金风险《中国内部审计》 2011年09期

2. 戴長模 内部审计对基建工程结算审计风险的控制《科技视界》 2012年29期

3. 杨柳 高校建设工程结算委托审计质量控制探析《高等建筑教育》2010年第5期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策略 篇4

刘增光

(山东省三河口矿业有限公司 日照筹建处)

摘要:项目跟踪审计是现代工程审计的一种新模式,是传统审计模式的发展、创新。它是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的一种延伸,开展项目跟踪审计,能及时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本文通过介绍跟踪审计的特点,提出各个阶段的审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关键词: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要点

项目跟踪审计是现代工程审计的一种新模式,是传统审计模式的发展、创新。它是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的一种延伸,变结果审计为过程审计,延长了审计链,是传统审计的发展与完善,其审计范围更宽广、更全面,内容更细化、更丰富,更符合审计目的需要。开展项目跟踪审计,能及时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能指导和促进建设单位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等,使工程建设投资达到最佳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它是现代管理学在工程项目管理应用上的新突破,更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客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点

与传统的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相比,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具有其突出的特点。首先,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对工程造价进行的动态的、主动的控制。一方面,传统审计模式是在工程竣工后集中进行一次结算审计,这时要面对如在施工阶段各个施工程序中发生的大量签证。而跟踪审计从材料采购招标、材料设备合同签订、工程合同管理、索赔与反索赔、预决算审核、工程进度款支付审核等方面进行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服务,合理确定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使工程建设投资在事前和事中得到控制,达到主动控制的目的,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另一方面,跟踪审计可以分析前后阶段互相影响的关联因素,可以动态地监督全寿命过程各阶段的运作。其次,从时间角度来看,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属于事前、事中审计,传统的工程结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只能在工程结束后。依据施工和监理单位提供的结算资料进行审计;而对工程建设中大量的隐蔽工程以及众多的变更施工无法准确掌握,造成了工程造价的潜在水分。跟踪审计可从源头上解决此类现象的发生,如在施工阶段审计人员已及时深入现场,在隐蔽工程掩盖前或变更过程中作好记录取证,准确掌握工程过程中各种有效信息,减少与施工方的矛盾与纠纷,为后期确认签证、审核结算作好准备。通过参与对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可行性与变更费用的论证,对进度款拨付额进行复核,与工程施工同步确定工程造价,避免了大幅度超预算现象的发生,杜绝了进度拨款失控,同时也增大了审计的透明度和审计后期工作量。最后,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相对于竣工结算审计工作业务量大,并且带有很大的咨询性、服务性。实施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后,专业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项目主管部门的需要,及时提供咨询服务。从而将盲目扩资、超投资计划、超预算等现象消灭在事前。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实施过程控制要点

2.1 招投标阶段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招投标成为一个复杂的过程。招标文件的编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既是投标文件的编制依据.也是签定合同的重要内容之一。注重招投标阶段的审计有利于招投标过程的顺利完成。主要要审查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是否准确、真实,相对完整、施工企业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有无缺项、漏项;一个单项工程内的土建,水、暖、电等各项单位工程是否齐全;费用是否齐全;报价文件是否依据《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编制、调整、换算的内容是否到位和符合规定。2.2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工程费用实际发生的时段,跟踪审计与施工现场管理对投资方在整个基建工程施工中可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审查重点在于每个单位工程的详细计算、定额选用的合理性以及各项费用计算的标准的审查。

2.2.1 开工前期跟踪审计实施要点工程开工前,跟踪审计组首先要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进行审查与评价,对工程项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施工设计、招投标及合同签署等内容进行审核,重点评价工程项目开工前期准备工作的内部流程设计、职责分工、内部控制等。(1)对工程建设资金的审计。重点是审查建设资金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合理、是否专户存储,能否满足项目建设当年应完成工作量的需要。(2)对建设项目审批文件的审计。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概算批复、建设用地批准、建设规划及施工许可、环保及消防批准、项目设计及设计图审核等文件是否齐全。(3)对工程设计概预算的全面性、准确性进行审计。力求不漏项,不留缺口,并要考虑到足够的不可预见因素,使其能真正起到控制作用,避免“三超”(即概算超计划、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现象。(4)对施工招投标的投标文件和标底的严密性、合规性、准确性进行审计。审查招投标程序及其结果是否合法、有效,签定的施工合同是否严密等。2.2.2施工过程中跟踪审计控制要点跟踪审计的工作重点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量、材料价款、工程进度款拨付及其现场变更签证单等内容进行监督控制。

2.2.2.1 对于隐蔽工程量的现场确定。工程施工中会涉及到大量的隐蔽项目,隐蔽项目工程量的确定是否属实会对决算审计效果及最终工程造价产生直接影响。比如路基基础工程,每一结构层是否与施工图纸一致,厚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工程,钢筋的数量、直径是否与设计吻合等等,在混凝土浇筑及覆土以后很难测定。

又比如防腐保温工程。我们知道,由于金属罐内壁的防腐常常利用防腐涂料喷涂的方法,为了保证喷涂质量,必须经过若干遍喷涂才允许达到要求的总厚度,每种涂料产品对每一遍的喷涂厚度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在现行定额中,金属罐化学防腐的造价是按涂料的喷涂遍数进行计算。若施工单位不按规定的设计厚度遍数涂刷,不仅严重影响金属罐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成为了其牟取暴利的主要途径。

同时,由于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措施和方法产生的建安工程费用比较高,所以施工单位容易采取比较简易的施工方法。这样一来不仅会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带来隐患,而且施工费用也会因为施工方法、措施的改变而相差甚多。因此,跟踪审计方需要对隐蔽项目的工程量、施工工艺进行现场确定,并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施工方不予配合,造成跟踪审计方对现场测量工程量与施工方难以达成一致。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可通过拍照录像,与监理、内部审计部门及建设部门相互配合、印证的方式确定工程量,从而取得较好效果。

2.2.2.2 进场材料价格确定。材料价格确定要根据合同条款进行区分。如果合同为统包价,跟踪审计主要以材料选择是否与合同承诺一致予以确定;如果合同以最终决算审计作为基础,则要对进场材料的产地、规格等内容进行复核。同时,要对市场进行必要询价,避免因市场行情的变动,造成不必要损失;材料若为建设方自行购买,则要对材料购买各环节内部控制的严密性进行监督。

2.2.2.3 变更签证的确定。现场签证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现场签证的内容涉及工程设计变更、建设方对施工方提出的工程要求以及隐蔽工程验收等内容。同时,现场签证涉及到建设方、施工方、监理、跟踪审计等多方会签。笔者认为,要根据签证的内容,明确现场签证流程。首先,根据现场签证单确定涉及设计变更的提出者是建设方还是施工方。如果是建设方提出变更则由监理确定其变更的合理性、可行性,再由跟踪审计确定工程造价,最后传达给施工方。同时,要求监理、跟踪审计做好对工程现场监督和工程量的核实工作。如果变更是由施工方提出,则由建设方判断其可行性,再由监理和跟踪审计提出变更初始评估,最后传达给施工方。建设方可以根据工程规模,确定现场签证单涉及的造价额度,从而防止超支现象发生。因此,变更签证单的内容决定了签证流程的不同。只有发挥监理、跟踪审计监督、鉴证职能才能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2.3 工程竣工后跟踪审计实施要点

工程竣工验收后,跟踪审计组要及时对施工单位下发提请竣工结算要求,对施工方提请竣工结算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验收、审核。同时,对施工方提供的决算资料中涉及变更、隐蔽项目内容的工程量的真实性进行复核,确保施工方提供资料能真实反映工程实际情况。内部审计机构可以根据与跟踪审计组达成的协议,要求跟踪审计组对施工方提供的决算资料进行初审。(1)严把工程量计算关。如审核工程量计算规则与方法是否与定额要求一致;核实图纸与有关现场签证的施工是否真实;分析施工方案的效益性等。(2)严把定额套用关。如结算选用的定额是否正确;相关的定额子目套用是否合理,有无高套定额现象;定额缺项的相关造价确定是否合理,有无利用缺项子目套取投资的情况;对于定额所包含的损耗量与定额中没有包含的损耗量处理是否正确;是否有重复计算和漏算;是否按工程具体情况和定额子目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项计算;定额单位是否有误;定额的选用是否与拟采用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条件相符;当定额的工作内容或材料与实际不相符时,定额的换算和补充定额的编制是否合理、有无错套、高套定额的现象、费用的列项是否符合规定;结算单价是否与中标时的报价相一致等。(3)严把工程取费关。重点审计结算中各项费用的计取比例、计算基础是否符合规定等。(4)严把材料价差关。如材料质量是否合格;材料价差调整依据的市场指导价和预算价是否正确;施工企业自行采购的材料、相关手续是否齐全;施工单位多领的材料是否按当时的市场指导价扣回等。结束语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为了解决事后审计的弱效性问题,强调事先的预防和控制,具有监督、控制、鉴证、评价和初审的职能,是现行建设项目审计领域中比较推崇的一种审计方式。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不仅能够减少漏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且避免了许多在决算中产生的业主与承包商不必要的价格纠纷。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也是在新形势下产生的一项新的审计方式,正在不断实践探索阶段,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还要不断加以完善,使其在改进基建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策略 篇5

摘 要:开展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审计工作,通过对批准项目概算和项目执行情况对比,科学分析,明确审计重点,把握审计方法。

关键词:审核;控制;分析

随着工程造价咨询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展,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的工程审计工作已纳入政府公开采购服务的清单和目录中。由于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审计内容涉及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经济与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及领域,与基础的财务审计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秉承着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原则,造价咨询中介服务机构确实在其中有较强的专业优势与经验。

根据一系列工程审计项目的开展与实施,在此阐述相关工作的实施流程及重点分析。

一、工程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

根据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委托方的有关管理办法,开展全过程工程审计服务工作,通过对批准项目概算和项目执行情况对比,科学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

具体审计工作审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执行情况;

2、与项目建设相关的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3、根据建设工程的所有相关资料,审核工程审价内容;

4、项目概(预)算编制、审批、调整、执行情况;

5、项目资金来源和到位情况;

6、征地、拆迁费用支出情况;

7、建设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结余资金等情况;

8、工程项目所需设备、材料采购和管理的情况;

9、竣工工程决算表、竣工财务决算表、交付使用资产总表和明细表情况;

10、项目债权债务、各种税费计提和缴纳情况;

11、勘察、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施工和监理等单位资质的真实和合法情况,工程质量和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及管理情况;

12、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审计的其他事项。

二、工程审计服务工作的主要实施流程及重点

根??委托方对该工程项目审计的要求,可拟将审计工作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汇总阶段、沟通阶段、报告阶段五个阶段来实施,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如下:

A、准备阶段

1、在充分了解委托方和工程项目有关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承接的审计委托合同的要求,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和程序,编制审计实施工作方案。

2、成立审计组,人员组成包括项目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内的审核工作小组,并进行合理分工。审计项目负责人主持审计小组成员学习、分析委托方提供的资料,组织相关审计人员进行重点培训,统一审核思路,明确审计重点,把握审计方法;

3、以书面形式要求委托方提供下列资料:

1)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项目建设用地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项目开工许可证;

2)项目概算文件、调整概算文件、批准的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预算文件、初设评审报告及概算批复情况等。

3)项目总承包合同、专业工程承包合同、有关补充协议、工程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其附件、中标通知书等。

4)中介机构的工程审价报告和相关的工程结算资料、并提供施工图、地质资料、会议纪要;

5)项目勘察、设计、环境评价、施工监理、财务监理等单位的招标、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技术服务合同、建设单位(或设计)认可的成果报告资料等。

6)征地、拆迁协议书,与费用支出相关的报告(文件、其他相关资料)、支出凭证。

7)监理单位的监理工程师指令、日常管理资料、重大事件报告、监理日志、考核监理情况等相关报告及资料。

8)建设单位的制度情况:对基建管理、材料物资管理等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各项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及文件、规定、操作手册等;工程质量和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及管理制度、实施情况等资料;

9)预付工程款、材料款清单及财务资料。

10)材料、设备的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自行采购的设备、材料物资合同、清单及出入库资料;

11)竣工验收报告;(工程质量、消防、环保等验收工作及备案资料)

12)银行对帐单及债权债务明细清单,基建帐册、凭证、报表;

13)财务决算及其批复文件,全套竣工决算报表及文字报告等。

审计小组指定专员做好委托方提供的资料交接登记工作,并妥善保管、防止丢失;

4、委托方、建设单位及审计小组成员召开审前会商,通报和沟通情况,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B、实施阶段

1、基本建设程序执行及管理情况

(1)建设项目是否按规定完成基本建设程序、有无相关申报及批复文件;各项工程前期费用的发生是否真实、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支付凭证是否合法、手续是否齐全完备、是否履行了规定的审批手续。

(2)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了项目法人制度、项目资本金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

2、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情况

(1)建设项目各项招标、投标、评标工作是否符合《招标投标法》及有关的规定,是否依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确定了中标单位。

(2)审核不具备招标条件的材料、设备采购是否按规定完成了必要的性能、价格比选工作。

3、建设项目合同的订立及执行情况

(1)审查是否及时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招标文件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存在合同条款与公开招投标内容存在实质性差异等严重违法现象。

(2)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在结算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签订的合同执行、工程项目合同工期执行情况和合同质量等级控制情况等。

(3)审查工程主要材料、设备的采购订货合同的执行情况。

设备、材料的质量、数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在采购过程中有无违纪问题、价格是否偏离平均市场价格水平;

4、建设项目工程结算费用的审核

根据建设工程招投标、合同及相关文件、变更签证、合同双方补充协议、竣工图纸及结算资料、监理报告、施工日记、审价咨询成果报告等,审核工程审价内容。

5、建设项目工程价款支付情况的审核

审核工程价款的支付是否与合同规定的条款相符;是否已扣留了质量保证金,扣留质量保证金的比例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是否已抵扣了所预付的工程款、预付的备料款和领用的材料或设备款,有无超工程款的现象。

6、项目概(预)算编制、审批、调整、执行的情况(重点)

(1)对照批准的设计概算,审查工程费用结算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在建设期间有无计划外建设、自行扩大投资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的情况。

(2)审查其他投资项目是否属于经批准的设计概算的内容,支出数额是否超过计划规定的指标。

(3)审查调整概算(如有)。审查是否有计划外建设项目及不合理的调整概算等问题。根据有关规定及流程审查概算调整原则、各种调整系数、设计变更和估算增加的费用;核定调整概算总投资,作为相关部门批复调概依据。

(4)核实项目超概算的金额,科学分析超概算原因。

7、征地、拆迁费用支出情况

对相关程序及费用的真实性、合规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进行审计。

8、?目建设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是否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了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对工程质量、工期和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9、建设项目法人的组建及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及核算情况

(1)审核建设项目是否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了项目法人;审核建设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是否严格按照银行账户及结算制度的管理规定开立账户、进行资金结算,有无多开户头情况、是否存在设立“小金库”或资金账外循环的情况;

(2)审核建设项目和各种费用的开支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真实,有无违犯国家财经纪律等情况;有无截留、转移、挤占、挪用建设资金和损失浪费等问题。

(3)建设项目的资金结余及债权债务是否真实、完整;各项税、费是否按照国家规定及时、足额计取和缴纳。

(4)审查编制的竣工工程概况表、竣工财务决算表、交付使用资产总表和明细表情况。

10、审查工程项目资金的来源、资金到位情况,支出及结余情况。

11、资产交付及验收情况

资产是否符合交付条件并办理验收及交接手续;移交的资产是否真实、合法。

C、汇总阶段

1、工程审计人员应对所审计范围的各种审计成果资料认真进行分析、汇总、整理,形成书面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包括审计计划阶段的工作底稿、符合性测试的工作底稿、实质性测试的工作底稿和汇总性工作底稿。

2、编制工程审计工作底稿应遵循事件重要、实事求是、过程完整、文字简洁、叙述清楚、落笔慎密的原则。

3、各专业审计人员分别整理各自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并将审计情况交审计负责人汇总;由审计负责人组织,就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向委托方汇报。

D、沟通阶段

1、对工程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汇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及处理方法与建议。

2、对存在的遗留问题,应召集相关人员以专项会议的形式确认审核意见及建议,并作好会议记录。

E、报告阶段

1、工程审计负责人汇总各专业审计人员的数据资料,并编制出审核报告初稿。

2、就审计报告初稿与委托方搞好沟通。

3、对审计报告进行三级审核出具正式审核报告。

4、审计负责人对审计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审计工程底稿进行整理归档。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策略 篇6

3.1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首先,应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始终保持严谨的职业素质、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出色的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其次,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规范自我行为,严格工作职责,杜绝不良经济利益对思想行为的侵蚀;再次,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制度,强化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掌握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更好地胜任内部审计工作的岗位要求。

3.2优化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从实际而言,传统的内部审计技术无法满足水利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需求。为此,要逐步优化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特别是先进审计技术的应用,对于优化水利项目内部审计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积极推进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强化对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将内部审计风险降低至最小;另一方面,强化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依托先进的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提高内部审计效力,弥补传统审计技术存在的不足。

3.3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创设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

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是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职责的重要保障。为此,在水利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创设良好的内部环境。首先,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从内部审计责任,到职业道德规范,都形成相应的控制体系;其次,建立完善的审计质量考核制度,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再次,建立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对失职渎职,或不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行为,进行严厉的责任追究。总而言之,水利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复杂性,要求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性。但是,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审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造成了项目内部审计风险的发生。因此,从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入手,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优化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都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风险防范,确保工程项目的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马万里.电力工程项目审计风险分析及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10).

[2]晏淑芳.建设工程项目中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J].审计与理财,(7).

[3]王笑蕾.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11).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策略 篇7

一、基建工程项目审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 工程前期项目审计力度欠缺

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招投标以及合同的签订。招投标环节主要的问题是, 由于建设单位审计工作不到位导致招投标变成了“看面子”, 一些竞标单位本不具备足够的施工力量, 却通过所谓的内部关系中标, 另外一些建设单位在项目计划还未完全成熟之前就进行招投标, 这种完全按照自己意愿投资而不顾相关部门审批的行为直接导致项目的竞标变成了“走过场”。在合同签订方面, 存在合同内容不严谨, 签订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如投标单位在中标价发生变更的时候不按照合同进行相应递减, 甚至有些中标单位在工程结算后不按照确定的中标价结算, 而是按实结算。

2. 施工阶段审计不严格

施工阶段审计不严格首先体现在签证的变更监管存在漏洞。一些单位的签证只需一人签发即可生效, 这导致了权力的集中, 权力的集中往往容易滋生腐败。在签证变更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 一些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通过签证为自己谋取利益。其次, 签证的真实有效性弱, 一些单位甚至没有签证意识, 往往等到工程结算发生纠纷时再进行补签。签证一旦失去了真实有效性, 施工单位在报签证时就有了高报的机会。

3. 后期结算审计违规

首先,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私自采取“大包干”、“最高限价”等方法结算, 违反了国家建设工程定额的规定编制和结算规定。其次, 施工单位预结算笼统、粗糙, 工作人员瞒报工程验收记录, 这些均导致工程量的计算隐含大量“水分”, 结算不能真实反应工程报价。

4. 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基建工程项目审计的主体就是审计人员, 因此, 审计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审计的质量。然而, 在一些基建投资项目中, 存在审计人员数量不够, 专业素质底下等情况。按照规定, 基建工程的审计工作至少要由两到三名审计人员共同完成, 且审计人员需按照专业来进行合理配置。但是就目前来看, 一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于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工作不够重视, 且多数审计人员并非科班出身, 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二、提高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的对策分析

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工作贯穿工程项目始终, 整个流程环环相扣, 每一个环节所出现的问题各不相同, 各有特点, 因此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就应该逐步分析, 对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个击破。

1. 严格落实规章制度, 建立奖惩机制

针对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工作, 国家早有相关的法律法规, 各单位应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可在项目前期设专门的监管人员, 由他们组成监管部门, 对项目竞标进行监督, 严格审查竞标单位的资质, 对其施工的各项指标进行审核, 促使每一步做到公开透明。同时, 保证监管人员职务的单纯性, 只对监管部门负责, 这样切断了监管部门与施工单位及竞标单位的直接联系, 防止串通一气, 进行钱权交易。而且, 为了保证签证的真实有效, 严禁中途私自变更签证, 监管部门定期对签证进行突击检查, 对于不合规定的单位及时取消其资格, 另外签证变更时要做到权力的分散和制衡, 对于那些违规操作的单位进行罚款, 甚至是取消资格等不同程度的惩处, 而对于那些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工程审计的单位则可以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 如在法律法规范围内赋予其一些优先权等。

2. 培养专业审计人员, 提高现有审计人员专业素质

一方面, 要加大审计教育的实施力度, 国家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为审计专业的学生尽量多的提供就业机会, 使他们学有所用;另一方面, 工程单位建立健全人才任用机制, 引进工程审计方面的专业人才,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在对审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的同时也要定期开展考核, 实行淘汰制, 对于不合格人员要及时进行调整, 保证审计队伍的质量。审计人员在工程监管方面责任重大, 因此单位应定期对其开展思想教育, 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审计人员本身则应严格要求自己, 在审计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提高专业素养, 更应该端正态度, 明确自己的职责, 在工程建设中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

3. 改进审计方式, 确保审计质量

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客观问题是无法控制的, 而主观问题则可以尽量避免。传统的审计工作多采用手抄笔录的方式, 这种方式不但效率低下, 而且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审计可以逐步实现电子化和现代化。各单位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不断创新自己的审计方式, 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记忆存储和运算功能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三、结语

项目审计工作的质量关系基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是节约国家建设资金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 因此对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的方法和力度等方面有着较高的标准和要求。目前, 一些工程的审计工作距离合格标准还有一定距离, 所以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的改进应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许兵成.基建工程审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 2010, (14) :134-135.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策略 篇8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政府投资的重点转向了公共工程领域。我国目前对于全过程管理在基建项目内部审计中的应用不够完善,对于全过程管理认知度不够,本文以探究全过程管理在基建项目内部审计中的应用为出发点,从对基建项目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入手,探究全过程管理在基建项目内部审计中的理论应用。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基建项目;审计理论

0 引言

近年来,政府投资重点转向公共工程领域,投资了一大批基建工程项目,有效地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为保证经济的良性发展,基建工程内部审计作为重要的手段必须发挥其应有的监督鉴证作用。在基建项目内部审计中采用全过程管理的方式,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鉴证作用,有利于提高基建项目的工作效率,改善基建项目投资效果。

1 全过程管理概述

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的一种新模式,是对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是现代管理学在工程项目管理应用上的新突破,更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客观需要。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有利于对基建项目各个环节的了解与监督,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使得基建项目建设过程更加高效,建设结果更加完善。

如何用好基建项目投入的大量资金,改善投资效益,维护国家公众的权益,是摆在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工作面前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审计标准体系日趋完善,基建项目内部审计的执行环境逐步规范、公开,全过程管理内部审计成为新的审计方式被广泛采用,在基建项目审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全过程管理应用于基建项目审计可行性

现阶段我国对基建项目内部审计的重点聚焦在竣工决算期,忽略了基建项目前期和中期的审计工作。但是经调研发现,基建项目最重要的阶段是前期决策阶段,投资决策阶段对整个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最大,最高达90%。

由此可知,投资决策阶段决定的事项是计量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投资决策阶段后的其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是否合理的问题。前期和中期阶段内部审计的重视度不足为采用全过程管理内部审计策略提供了实施前提,加强项目事前事中审计,可及时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增强基建项目事前事中工作的进行,高效完成基建项目的建设任务,全过程管理内部审计策略切实可行。

3 全过程管理在基建项目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全过程管理策略可分为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报告阶段。在准备阶段,审计人员应了解基建项目背景,分析项目资料;审计实施阶段采用全过程管理审计、连续审计及与风险导向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力争最大限度发现并解决问题;在项目建成后,内审人员据审计记录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作出结论,形成审计报告。

3.1 事前审计 事前跟踪审计要对建设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程序、建设资金、招投标以及建设合同进行审计。在这五个方面,招投标审计和合同审计应重点监督检查,另外建设程序审计也不容忽视,两者占比应在60%左右。

3.1.1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能够使岗位职责合理清楚,完整高效的工作流程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工程造价。内审人员首先要对施工方的内控制度审计,对制度的合理有效性进行测试与分析。

3.1.2 建设程序审计。建设程序是我国对建设项目流程的控制方式,为建设方式的合法、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高质量完成基建工作提供了保障。基建项目的建设流程是否合乎规定是内部审计的重点领域,需要核查相关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3.1.3 建设资金审计。资金历来是可能发生舞弊的重点区域,理所应当保证资金安全是全过程审计所需重视的内容之一,内审人员需要着重审查建设资金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资金获得方式是否合规,资金使用的审批监督机制合法与否,是否满足当年项目建设任务的需要,测评基建资金是否所用到之处发挥了该有的效益。

3.1.4 招投标审计。建设项目招投标是内审部门重点关注领域,也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内审部门进行招投标审计,能够监督完善招投标管理体系、管理流程和业务程序。审计内容主要为检查招标方式是否合规,程序是否合乎法律要求等。

3.1.5 合同审计。基建项目的建设合同是建设时的重要资料,进行工程合同内部审计可提高审计效果、降低审计风险。审计内容主要有审查是否在规定日期内签订合同,合同内容是否与投标书承诺内容一致等。

3.2 事中审计

3.2.1 造价控制审计。工程造价主要取决于预算、协议、合同、招投标文件、设计等内容,在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造价控制审计主要核查合同履行情况及流程的控制是否起到了作用,同时对购买材料的款项、根据工程进度拨付的进度款项等内容进行控制,现阶段大多施工单位具体操作是聘请社会中介来完成工程造价审计。

3.2.2 工程质量、进度审计。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最重要的一项即为工程质量审计,进行工程质量审计第一步要核查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是否合理,参与建设基建项目的一方有无管控工程质量的合适措施,管控的方式方法是否有效;审查进度控制环节中内控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查验进度管控方法、质量管控措施是否可靠有效。对基建项目的建设进度进行实时跟踪,及时监督建设进度,防止建设过慢导致的资源浪费以及建设过快导致的工程质量不合格。

3.3 事后审计

在竣工决算阶段,内部审计人员要进行一系列的收尾工作,对验收的竣工报告、设计图等进行分类整理,检查是否齐全,对竣工财务决算的合法合规性进行检查,对基建项目的剩余财产进行妥善保管。

在基建项目完工检验之后,内审人员需核实项目结算处理程序合理有效性,对建设单位完工决算所用资料的真实完整性检查,要重点注意设计变化以及出现的新增建设量合规与否。

此外,在确定审计介入时间的问题上,应该全面考虑被审计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进度、审计所需条件和成本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合理确定审计介入时间。健全建设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建设项目动态,为建设项目重要时期的及时跟進打下基础。应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审计规章制度,明确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工作方式,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内审人员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明亮.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案例[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2]唐展,徐黎.单位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困难及对策[J].财会审计,2011(04).

[3]闫社清.基建项目全过程管理、效益审计[D].西安石油大学,2010

[4]赵炳升,李永刚.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方法探析[J].审计论坛,2014(10).

作者简介:陈晨(1987.12-),女,汉族,河北保定人,任职于河北金融学院会计系,研究方向:会计、审计。

基建工程审计 篇9

一、关注建设单位内控制度环节。

建设单位的内控机制是否健全并有效,如: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成本、安全控制是否到位;工期目标实现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是否得力,责权是否明确,是否形成制衡机制等。

二、关注招标投标和合同签订环节。

一是检查招标文件和评标办法是否规范;二是招投标过程是否进行了有效地监控,招投标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规范现象及这些现象是否获得及时纠正;三是对合同具体条款的合理性、合规性、有效性要进行审查,防止因合同内容有误或遗漏而造成建设资金的损失浪费等;四是对合同执行中发现有不合理、不规范、不到位的地方,能否及时提出纠正意见,促进合同履行。

三、关注施工现场签证环节。

一是审查设计、方案等方面的变更签证,审查变更理由是否充分,变更方案是否经过多方认证,变更设计是否正确,变更手续是否完备;二是审查材料采购环节,对设备、材料是否按规定进行招投标或比价采购,价格是否符合市场行情,规格、型号、数量与合同要求是否一致,对高出合同的材料要认真加以核实。

四、关注项目资金运用环节。

江苏立信华为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资金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有无截留、转移、挪用和挤占项目资金的问题;同时要关注项目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是否存在因项目资金未及时足额拨付到位而影响工程进度。

五、关注工程竣工结算环节。

项目竣工决算报表编制是否真实完整,各分项工程结果是否准确;竣工图纸、工程变更、签证手续、工程量计算、单价测算、工料分析单,工程价款结算是否与合同条款一致,查证工程设计、概算、工期、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六、关注工程效益环节。

工程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工程项目建成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是否一致。同时结合开展投资项目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评价,评价工程项目投入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及其工程项目竣工使用后对社会的影响和人民群众受益程度。

江苏立信华为投资有限公司

江苏立信华为投资有限公司承接各种类型工程造价评估监理咨询业务。我们不但专业实力雄厚,而且实践经验丰富,可以为委托方提供便捷、多方位、性价比高的“一站式”贴心服务。公司在多地设有分支机构,自成立以来,公司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方针,以自身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赖和支持。

基建审计期末作业格式 篇10

姓名

班级

学号

摘 要:文章从高校基建审计的必要性出发,结合高校实际工作,研究了高校基建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解决问题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基建审计;必要性;问题;对策

随着高等院校关于“不经审计财务部门不得付款”规定的贯彻执行,使得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广,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提高基建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本文拟结合实际工作,就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讨论分析。

一、高校基建工程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审计力量不足现象,主要表现为内部审计制度及审计方法可操作性不强,内控制度不完善。审计人员相对缺乏,素质参差不齐,创新意识不强。很多高校大规模增加建设投资量和维修经费,却没有相应增加从事工程审计的人员,使审计人员相对缺少与工程审计任务繁重的矛盾日益突出。过分依赖社会中介的审计结果。对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结果,缺乏重点抽查。公司所属单位对项目审计进展不平衡,部分工程审计工作进展缓慢。由于以上原因,基建工程审计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一)“抓小放大”现象

有些高校由于人员配置少,只对修缮工程的结算进行审计,基建工程结算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审计。虽然,中介机构具有技术力量较齐全等优势,但其对工程结算的审计一般是以送审的结算相关文件、资料为依据,很难对资料的真实性予以核实;而内审部工程审计因熟悉工程环境,便于到现场了解核实,就可以对送审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审计,更有利于维护学校利益。如某高校2010年13个基建工程项目在中介机构审减139万元的基础上,审计处又审减111万元。

(二)只开展事后审计

目前,很多高校工程审计只对工程结算进行审计,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其他阶段如招投标、合同签订等学校都没要求审计部门审计,因此,如果招标文件、合同存在漏洞,那么造成的损失将很难挽回。

(三)合同协议签订不规范,存有漏洞

这里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在合同的形式上,部分合同没有加盖公章,多数合同加盖的是内部职能部门对外没有法律效力的公章,这种不具有法人资格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二是合同内容上,许多条款不符合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三是许多合同支付工程进度款的条款规定的比例太高,有的甚至达到90%至95%,造成许多工程竣工验收后,施工单位不来结算工程款,从而形成许多挂账工程。四是未在合同中协商确定工程材料的可调价差和计算差价的方法,建设单位在价格上缺乏有效监督手段。

(四)签证不规范、施工企业给工程结算中“注水”

设计图纸不规范以及其他各种原因,会引起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变更。变更要求及时进行现场签证,既要签工程量的变化,又要签工期的顺延,同时还要有经办人签名和主管部门盖章才合法有效,而目前,主管基建工作的部门往往在组织施工过程中没有按规范要求及时作好各种签证,如变更签证单既不是现场签证,也没有经办人签字和盖章,签证的内容和工程量含混不清,个别签证单甚至由工头随意签单价。另外,在基建工程预结算审计中,一些施工企业为获取额外利润,在编制预结算时,常常利用建设单位缺乏专业知识,给工程结算中“注水”,常常采用弄虚作假、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多计材料差价、提高取费标准等手段来提高工程价款,牟取非法利益。

二、完善高校基建审计的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高校审计的内部控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规范化的规章制度是有效实施高校基建审计工作的基础。规章制度不仅是对被审计单位与项目的硬性规定,也是对审计机构与人员的规范性约束,更是内部控制的起点。因此,除了从图纸设计、工程发包、签订合同、组织施工、竣工验收、结算审计、财务付款等方面都制定出相应的内控制度外,也要建立和健全基建、修缮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控制制度、检查评比制度和奖励制度,规范各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实行经济责任制考核,真正实现高校内部基建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制度来规范审计人员的工作,以促进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样也可通过制度来规范公司系统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行为,要在具体的条款中明确各部门应负的责任。只有有效的考核评价系统才能真正确保规章制度得以实施,起到激励作用,因此,必须加强考核评价的工作。可以依据各相关部门在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实施的过程中是否遵守岗位职责,是否按照基建程序办事,是否为提高工程项目投资效益服务来对责任部门和人员进行考核,充分贯彻岗位责任制。

(二)成立工程审计委员会,从根本上把握审计方向

实践证明,成立基建工程审计委员会,可以从根本上把握审计的方向,是强化工程审计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基建工程审计委员会除分管审计工作的领导参加外,还应有审计、监察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审计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其主要职责是对基建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审计和监察,并制定一些内部规章制度,以便保证工程造价合理,审计工作有效地依据法规展开。审计委员会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应参与基建工程招投标活动,掌握工程合同签署和合同运行状况,从中准确地确定审计工作内容和审计工作重点。招标前,高校要组织基建、招标、工程审计人员参加对投标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和经济实力审核,确定其是否具有投标资格。工程审计专家参与招投标,有利于从采购预算、评标标准、合同文本制定等各方面为工程审计掌握最为原始、真实、完整的审计资料,保证采购资金的合理流向。为了降低工程造价,有的学校采取了基建工程甲方供料方式,这种施工管理方式,审计人员任务更重,更应当责无旁贷地参与各类基建物资招投标活动,以便准确地把握各类物资合理价位。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高校审计队伍必须充实一些基建专业的人才,以保证基建审计工作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首先,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建立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品行端、业务精、能力强的人员选拔到审计队伍中来,特别是有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人员,为提高基建审计工作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将竞争机制引入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实行持证竞争上岗。最后,实行现有审计人员流动轮换,每年应在对审计人员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使审计人员有一定比例的流动,以确保高校内部审计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审计人员要注重知识的更新,关注国内外审计知识的最新动态,熟练掌握基建审计技能。高校也应多提供机会让审计人员参加岗位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基建、修缮工程审计专题研讨活动,加强高校之间审计活动的交流与研讨,保证基建审计工作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步前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应大力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提高工程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三、充分贯彻全过程控制的原则,实行全过程控制

(一)切实做到源头参与,把好工程项目源头关

源头审计是工程项目审计的重要基础。如果对源头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生米做成熟饭的情况,那么工作量和建设资金将难以控制。为此,高校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严审预算,把好源头审计控制

在工程预算审计中,首先审查项目的立项是否经过可行性研究,是否经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其次,组织专业人员认真审核设计图纸,确认工程概预算等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概预算,是否存在高套定额、多计工作量问题;第三,审查设计方案是否最优化,是否存在边设计、施工、边修改设计方案现象,防止因设计考虑不周或其他因素造成工程量调增过大,致使工程成本增加的问题。规范程序,确保源头审计效果。在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督过程中,应坚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规范运作。对招投标程序、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业绩等内容逐项进行审查,了解掌握设计、招标方案等基础资料。审核招标文件,对发标单位合同主要条件的确认以及报价的真实、准确、合规、合法性进行认真审查,并对评标、定标办法提出建议和意见。参与招标、开标、评标、定标等过程的监督,经确认招标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后方可对外实施,确保招投标程序严密、公开、公平、公正。

2.杜绝“攀枝”挂靠,严格合同审计 目前,建筑市场常有低质级的施工企业为了承揽到工程项目,“攀枝”挂靠在高质级施工企业名下的情况。这样,低级别施工企业能争取到工程项目,而高级别企业又可以“坐享其利”,其后果是低级别施工企业提高了各项收费,但其施工质量却远远低于验收标准,损害建设单位利益。针对这一问题,应要求参与施工的企业在送审工程决算的同时,提供翔实可靠的资质等级、施工范围及业绩等资料,严格审查,杜绝“攀枝”挂靠现象的发生。

(二)中间控制,把好工程施工跟踪关

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审计监督的重要环节,把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跟踪审计关,对工程施工中主要材料、设备的采购过程进行监控,可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费用支出和建设资金的流失。深入现场,跟踪监控。现场监督是工程审计的主要内容,也是审计工作“中间控制”的重要环节。工程项目是否按图施工,使用材料是否与设计、合同要求相符,现场签证是否准确及时,施工机械能否满足需要等等,通过现场监督均可以得到证实。因此,审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把工作重点放在现场核实与市场调研上,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杜绝私自超规模、超范围施工现象发生,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各项资料与现场实际是否相符,要索取采购材料的检验证明,认真复核现场工作量的合规性、真实性及实物工程量,核实主要材料消耗数量,主要设备和原料的安装、数量及其价格、取费的基数和标准,严格执行工程量计算规则。这样,可以防止施工单位与有关单位串通一气,损害建设单位利益,为工程决算审计质量提供充分保证。核实变更和签证资料。坚持执行工程变更必须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三方认可制度。审计人员对这些资料应首先审查工程变更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善,属于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的,看其是否有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图纸或文字依据;属于定额和规定范围允许变更的项目,看其是否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三方共同签字并加盖公章。其次审查签证的费用内容是否与相关定额规定及现行工程造价计价标准相违背,若违背应作调减。最后还应分析签证责任。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虚假变更或签证资料虚假不合法规等给建设单位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三)终结把关,搞好工程竣工决算审计

结算审计是工程审计的最后一关,也是体现经济效益的最后关键一环,其审计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审计效果。因此,应在把好前两关的基础上,采取内外审计相结合、财务审计与工程决算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加大工程项目决算审计的力度。必须始终坚持“工程项目竣工结算未经审计,财务部门不得结转成本,不得办理结算付款”的规定,以此堵塞工程中的“跑、冒、滴、漏”。具体审计内容包括:一是严格会审竣工图纸,严把工程量审计。在实际工作中,组织审计专业人员认真阅读施工图纸,严格复核决算内容与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多报、虚报问题;设计变更、签认记录是否齐全,隐蔽工程和拆除部分有无监理记录。二是严把定额套用关,注意区别各种定额的适用范围与内容,针对不同工程项目,选择合适的定额版本。

总之,高校基建工程审计是一项融经济、技术、管理、市场多方面为一体的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型,其审计的资金额大,中间环节多,程序复杂,因此,我们必须本着实事求是和谦虚诚恳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总结和积累各方面的经验知识,来做好这项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上一篇:五二班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下一篇:地基质量验收证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