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春又来作文

2024-1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春去春又来作文(推荐7篇)

春去春又来作文 篇1

春天悄悄地来了,万物复苏,鸟语花香,一个美丽而充满希望的季节又来了。当这一天来到,世界万物将重新苏醒,让大地焕发生机,让世界充满色彩。风儿穿过窗口,轻轻抚摸着我的脸,仿佛在告诉我:“春天来了”。一棵棵小草从睡梦中醒来,悄悄地钻出地面,舒展那柔嫩的腰肢,一阵春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左右摇摆,还有时弯腰触地……真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做游戏。

花儿也不甘示弱,也争着抢着开放了,随风飘动,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芬芳四溢。如果闭上眼一闻,仿佛你已经处在了花海之中,舒适而香甜。

春天来了,燕子也成群结队地飞回来了。它一身乌黑亮丽的羽毛,一双俊俏的翅膀,在阳光的照射下,欢快地上下翻飞,呼朋引伴。

春季的第一场雨,也是令人难忘的。春雨漫天洒下,像无数细针一样地落下来,洒在每个角落里。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的小曲,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春去春又来作文 篇2

“水”是一种常见的象征意象, 道家哲学中“水”象征“道”, 儒家哲学中“水”象征道德;文学中“水”象征思念、企慕、时间的流逝;“水”与“鱼”的组合象征夫妇和君臣;“水”与“火”的复合象征君臣;“水”与“月”的复合深喻佛理和禅机;心理学中“水”象征着欲望, 潮湿的街面使人想到犯罪, 海浪使人想到暴力和情欲。水是柔软却蕴涵着力量, 它无声无息的存在着, 甚至带有神秘色彩。

弗莱在《叙述结构理论》导论中提出:“水的象征也同样具有其循环的节奏……这些循环通常分为四个阶段:一年中的四季是一天的四部分 (晨、午、晚、夜) , 水循环的四个方面 (雨、泉、河、海或雪) , 是生命的四个阶段 (青年、成年、老年、死亡) , 诸如此类。”[1]在金基德的电影中, 赋予了水多重的象征意义, 水是割断个体与文明世界联系的一种隐喻, 它能洗净世间的污秽与丑陋, 它是远离喧闹的界线。水作为金基德电影主要的环境出现, 常见于海水、湖水, 人在水中是弱势的、孤独的, 水割断了人与外界的联系, 从而展现了影片人物设置的孤独状态。他的很多影片的场景都建在水面上, 并且几乎是封闭的空间, 尤其表现在最著名的“水上三部曲”中:《漂流欲室》中的水上宾馆;《春去春又来》中的水上寺庙;《弓》中与陆地绝缘的孤岛, 无际的大海上只承载着两艘船。《春去春又来》在四季轮回中呈现的水的景象与影片情节的发展严密地呼应, 展现了对生命本体的超越。金基德将故事安排在群山环绕的湖心寺庙里, 人物生活在水中央, 水是他们与外界联系的媒介, 也是他们生命的重要暗示。

二、春之萌水

春水如镜, 却内涵玄机。镜头常以水面包含庙宇出现, 老僧和小童僧生活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水上寺庙中。春时万物本性始萌, 童僧无知无欲, 天真纯洁, 小僧环绕水中庙宇嬉戏, 轻快地传递出生命成长的欢欣。镜头中多次出现清澈见底的小溪流和各种小动物, 童僧调皮地把青蛙、蛇、小鱼的肚子上拴上石块, 看着它们挣扎而手舞足蹈;而当童僧腰间绑上大石头, 负重而寸步难行时, 来到湖边, 看到小溪里的小鱼已经死掉, 肚子上还紧紧勒着拴着石头, 此时小溪暗示着潜在的悲剧性。片中多次出现人淹没在全景的水环境中, 暗示着小僧处于欲望的最底层, 伴随着年龄的增大, 欲望的涟漪也将层层泛滥, 直至被淹没在欲望中, 给人一种宿命的悲剧感。

三、夏之情水

夏时万物蓬勃生长, 当年的童僧已长成血气方刚的青年, 夏天的水象征小僧欲望勃发, 承载着年少轻狂的泛滥情欲, 而小僧情窦初开, 则是欲罢不能。小僧在夏日的湖水里多次进行了佛性与欲望的较量, 金基德用水的意象展现小僧生命的新篇章。

1. 雨水

雨丝见证了少女和小僧的情欲萌动, 绵绵不绝的雨水正是小僧心头的丝丝波澜, 从开始殷勤地拿竹篱为少女挡雨, 到夜晚为少女盖衣, 直到最后对少女的爱恋, 终于冲破佛门禁忌。

2. 湖水

湖水是浪漫故事的基础, 也是一连串的冒险, 在夏日湖水里小僧经历着欲望与佛性的考验, 选择抛弃佛门。当他潜入湖水装死, 最终博得了佳人一笑, 当少女的心灵有了感应时, 小僧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情爱之中, 彻底释放了潜在小僧人性深处的情爱欲望。

3. 溪水

溪水见证了二人的进一步接触, 在小溪边小僧抓鱼放进少女手中, 并自然地地去触摸少女的脸颊。小鱼在小僧的鞋子里怎么都游不出去, 象征着小僧和少女短暂的片刻欢愉。夏季泛滥的溪水让小僧的情欲完全冲垮佛门的戒条, 为小僧下个人生阶段的命运带来了不祥的暗示。

4. 清水

老僧作为小僧道德上的反对者, 当小僧在破戒归来时, 老僧正在用清水在瓦片上写字, 清水写出来的字瞬间就消失了, 隐喻着佛门规约对欲望勃发的小僧来说已经黯然失色了。最后小僧执意追随少女而去时, 老僧也只是平静地看他涉水而去, 任由湖水隔断小僧与佛门的最后关联, 老僧任由小僧去经历他人生必经之劫数。

四、秋之净水

秋水凄凉, 预示着青年僧人杀人归来的命运, 然而秋水却一如既往地平静, 又寓意着人性的自然回归, 起初归来的狂躁到最终留下忏悔的泪水, 僧人的灵魂得到了洗涤。此时, 秋水意象起着了以下两个作用:

1. 湖水与红叶

萧瑟的湖水与艳丽的红叶组合起来, 在一系平移的镜头里, 前景一直是湖水与红叶, 深幽平静的湖水与艳丽夺目的红叶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象征着佛门的无欲无求和人性的残忍嗜血之间的对抗, 佛理承担着让僧人收伏心魔获得新生的使命。

2. 湖水与泪水

水意象实现了人性的回归, 肯定了人驾驭欲望的可能, 小僧带刀归来, 留下了忏悔的泪水, 镜头拉远, 烟灰色的暮霭和远山, 地板上用屠刀刻经的小僧, 安详而宁静的湖水象征着小僧内心的仇恨己经平复。当警察带走小僧时, 船在湖水中打转, 当小僧回头触及到了师父期许目光时, 船才可以划动, 湖水成为欲望的外化, 可以被得道老僧用意念驾驭, 也主宰着修行尚浅的小僧。

五、冬之冰雪

冬天的冰和雪是水的固化形态, 是一种理智、冷静的象征, 传递着积蓄力量、冷静沉稳的意象。冬日的湖水成冰, 漫山皆白雪, 僧人归来, 两鬓斑白, 清寒素净, 暗含着沉着与冷静。风雪中, 中年僧人赤膊苦练金刚功, 这一场景被多次强调, 展示了僧人灵魂自新、平静、坚忍, 冰雪成了修行的小僧一面镜子。此时的小僧已大彻大悟, 心灵得到净化, 完全阪依佛门。僧人收留了被遗弃在庙里的小男孩, 世事轮回, 四季之水意象的变换展示了人物的生命历程。

僧人收留了被遗弃在庙里的小男孩, 世事轮回,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 叶吐新绿, 当年以捉弄小鱼为乐的童僧如今已成为安详了悟的老僧, 只见新来的童僧和他当年一样, 在庙前翻弄乌龟作乐, 生命呈现出周而复始的轨迹。四季之水的意象变换展示了人物的生命历程, 与人生状态构成相呼应关系, 并完成了征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到超越无法逃避的人生境遇。

六、四季之水的内在

童年时金基德生活在庆尚北道奉化郡的小山村里, 当地几乎没有江、河、湖、泊, 但是, 金基德很多影片的场地都有水。虽然这是为了便于他更好的表现“欲望”的主题, 但水流环绕的封闭空间还有更深层的象征意义, 那就是母体子宫。母体子宫是婴儿生活的第一个环境, 羊水的温柔抚触以及子宫内适宜的温度为婴儿提供了一个安全、健康的生长坏境。封闭的空间成为一个保护场所, 当“自我”忍受不了外界和“超我”的压迫时, 必定有一种重回母体的渴望, 而这种渴望也是深埋于金基德的潜意识中[2]。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在外部现实的“超我”和“本我”的压制状况下, “自我”苟延残喘着, 当“自我”与外界沟通失败时, 最终只能无奈地进入封闭“自我”和外部世界交流的通道, 以便更好地保存自身。从报刊、杂志上我们可以看到金基德的一些照片, 在出席很多场合时, 他总是戴鸭舌帽, 文静、腼腆中透露着“自我封闭”。当在面对公众对他地影片指责时, 他唯一的回应就是拒绝沟通、拒绝采访。这充分体现了他不完善的“自我”, 一直以来都无法适应外界, 只能进入“自我封闭”的状态。当他进行电影创作时, 这种内在的“他”必定会无意识地反映到他的电影作品中。电影作为一面神奇的魔镜, 它不仅可以表现着现实, 同时也能投射着内心世界, 不论是意识的还是内在潜意识的。

结语

《春去春又来》被视为金基德电影风格转变的里程碑, 摒弃了以往极端、偏激、扭曲的表达方式。按照自己对于欲望、命运、轮回的理解, 悉心布置着每一处场景。以生动、悠远、禅宗的视角, 运用四季之水演绎了一幅幅水墨山水般淡远、宁静的画面, 映射着东方美学对生与死, 欲望与轮回的思考。也反映着宗教提倡的禁欲与世俗欲望之间的矛盾, 表面平静的古寺与涌动的欲望暗流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审美张力。《春去春又来》的四季之水在片中成为推动情节发展, 提示人物命运的重要意象, 也是导演本人内心世界的映射表现。

参考文献

[1]诺斯洛普.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269-270.

春去春又来 篇3

上午近11点时,终于接到了姐姐“爸爸明天要手术”的电话。该来的还是早些来,免得经受等待的折磨,我们都在盼着这一天。

大家都很担心,手术一定要成功成了我们心中的祈祷。这一夜我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心里很茫然,耳边听见的只有风吹树叶的簌簌声。我怕明天,又盼着它快点来。

四月二十日,黄沙已退,大风不减,阳光灿烂。

我们早早起来,迎接这特殊的日子。老公为爸剃须,我和姐为爸打气,妈妈又在唠叨,说爸爸有福相,长的是寿星头,算命的说过爸爸会逢凶化吉,长命百岁……我不相信命,只相信今天的结果。

医生来了又走了。护士来了又走了。我们在等待8点半的到来。

8点26分,护士推车来了,喊18号病人,爸被提前推走了,我们被挡在手术室外,心悬在半空。担心妈受煎熬,姐送她到病房下面的旅馆等候。姐、老公和我在走廊上等着。

我们的眼睛下意识地盯着手术室门,门的每一次开合都让我们心跳加快,不知所措。

“18号病人的X光片呢?”医生推开门急喊。

“都放在口袋里了。”老公回答。

门又合上了,可姐特担心,因为她觉得好像袋中确实只有两张片,正好缺一张,怕找不到片子会影响手术。我最近很迟钝,还没反应出是怎么回事,手术室的门又开了,一个听老公说叫余泽的大夫匆匆地冲出来,塑料脚套发出“嚓嚓、嚓嚓”的声音,宽大的绿色手术服带起一股阴风,直奔我和姐这边吹来。“怎么会没有X光片呢?”他显然已是气急败坏,竟不顾我们的回答往病房冲去,姐赶紧尾随而去,我在外面正不知如何是好,医生又已经折腾回来,“嚓嚓嚓嚓”地撞进了手术室。姐说医生大发雷霆,把床上的东西抖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要找的东西。我们的恐惧与时俱增,时间过得很慢,比爸进去晚的人都已出来了,我们空喜了好几次,每一次空喜过后就会增添一层担忧,妈也上来了,我们急忙控制情绪。

已是午餐时候了,手术室的门不停地开合,手术室的医生准备吃饭,可爸还是没出来。我的脑中一片空白;姐早就坐不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术室大门,唯恐一眨眼会有什么变故似的;老公倒是沉得住气,一个劲儿地说“没事”。

门又开了,“18号出来了!”护士洪亮的声音在喊,我们飞奔过去接应,爸面如土灰,脸上有血痕,颈部挂着不知名的医疗器械,我的心在颤抖,不知道爸是否脱离危险,手术是不是成功了。

爸爸终于醒了,说自己睡了一觉,连梦都没做,睁开眼才知道已经做完了手术,活动活动手脚感觉症状有所缓解,高兴得直舞手动腿,好像获得了第二次生命。我们害怕的结果没有出现,盼望的情况如期而至。真是苍天有眼,让好人一生平安!

四月二十一日,天朗气清,春光明媚,好鸟和鸣。

爸爸虽激动得一夜不曾合眼,可精神却很好。妈在叮咛爸什么,我听不清,看得出爸很听话,说病好了一定要好好地活一活,大概觉得人生苦短,活了六十岁还没有好好珍惜过吧!生命很脆弱,每一次的失而复得都会让人倍加珍爱。

那一个春天,发生了很多故事,而这个故事让我收获了希望,参透了幸福。

《春去春又来》影评 篇4

生命的轮回,禅意的象征

——《春去春又来》影评

《春去春又来》是由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导演的一部影片。电影按四季分四个章节,描写孩童和尚随岁月成为老僧人所经历的种种七情六欲:

春:

一个老和尚和他的幼年的徒弟,生活在湖心的古庙里,一天,他们一起划着木船到岸边的山上,采药,回来后,小徒弟到河边玩耍,把石头拴在鱼、青蛙和蛇身体的一部分,使他们坚于行走,老和尚看到了,到了夜晚,当徒弟熟睡的时候,把石头绑在了他的身上,第二天,小徒弟发现自己的身上绑着石头,寸步难行,在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背着师傅绑在自己身上的石头,再次来到河边,找寻那被自己绑了石头的鱼、青蛙和蛇,结果,看到,鱼死了、蛇也死了,他释放了挣扎的青蛙,知道自己铸成大错,十分后悔~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中国的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夏:

小和尚长成了少年,走到山上,看到两条纠缠的蛇,在佛洛伊德梦的解析中,蛇好像是代表“性”,这也表现了少年对于性的渴望,在路上,他遇到了母女二人,少女来到这里疗养,母亲把女儿交给老和尚,离去,老和尚说:心情得到平静,身体自然会好。小和尚面对少女,第一次感受到异性的吸引和温柔,在一次与少女交欢之后,沉浸于女性的身体的诱惑,不能自拔,清晨,老和尚发现二人相拥睡在船里,拔开船塞,让水渗进船里,惊醒了熟睡中的二人,少女的病好了,离开了古庙,老和尚警戒少年:欲望生下执著,执著让人心怀杀气,可是,少年无法忘记少女,于是,次日,也离开了古庙,临走时,带走了佛像~

秋:

老和尚化缘回到湖中古庙,在报纸上看到30岁男子杀妻后逃跑的新闻,新闻中的男子正是少年离去的徒弟,中年男子,回到古庙,还带回了佛像,他告诉师傅,自己杀了妻子,因为不能忍受她的不忠,老和尚告诉他:放开手中拥有的,你喜欢的别人也可以喜欢。中年男子想要自杀,被老和尚用绳子吊在空中,对他说:杀别人容易,杀自己就难了,还在地上写了“般若心经”,让他刻在地上,消灭心魔,最后,警察来了,带走了犯罪的中年男子,老和尚送走了徒弟,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在河的中央自焚~

冬:

经过牢狱洗礼的中年男子,回到古庙,不见了师傅,只看到师傅留下的衣服,在抽屉里翻出了经书,于是,开始,整理古庙,苦练经书,一日,一蒙面妇女,带来一个男婴,夜里,女人独自离去,掉在冰窟窿里,丧生,中年男子捞起妇女,发现蒙着的头竟然是佛头,次日,在冰雪中,他在自己的身上绑上石头,抱着佛像,走向远处的山峰,日出之前把佛像放在了山峰的顶端。

09新闻 仲张华

影片最后题为:还有„„春天,以这个长大了的孩童预示人生又一循环的开始。金基德曾经说:“我的电影,渗透了黑暗的人生经历和对世界的憎恶,同时又是对世界慢慢理解的过程。”[7]然而世界只是一面镜子,看到怎样的现实,是因为你是怎样的人。人生正如一出草稿,永远排演,永不上演。反复轮回着,是在相同的印记辗转。于是在这样的《春去春又来》中,昭示了人性,生命的轮回和宗教的象征。

环绕的群山、苍茫的湖面和水中的孤寺,浓郁的东方山水韵味,水墨般的境地,恍若出世之地。在群山环绕的封闭空间里,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就更加地具有生命内在冲动的特征。水的存在是第二道屏障,只有一叶小舟往来渡于古寺/外界、佛性/人心之间。这看似是与世隔绝的净土,却其实也无法逃脱俗世的枷锁,导演以这样独立的环境为背景,演绎着人,人性,人生。他借这个一个外壳,用电影的方式说一个禅意的故事,讲他对人心人生的理解,同时展示了东方的文化元素。正如那漂流寺庙前的鱼缸,这寺庙本身,人,都背负着种种枷锁,束缚。采药归来,老和尚告诉小和尚:“即使看起来是一样的,可是这种可是会要人性命的,另外的才是可以救人的。”善恶本就一线之间,如此禅意的教化,在不经意间便通过影像告之观众。湖水的波动映射着片中人物的心境,人生命运如同湖水的形态和四季轮回一起变化着:春日水平如镜,老少二人和谐相处;夏日波澜涟涟,青年欲念勃发;秋日萧瑟,湖水漫涨,青年犯下杀孽;待到冬日,已是抛却尘世,而此时恰逢湖面冰封、寒冷坚硬。苦行始,苦行毕。

春来,小和尚给鱼、蛤蟆、蛇系上了绳索,拴上石头,而老和尚则给他拴上了石头。“但是如果那些动物,鱼啊,青蛙还有蛇死了的话,在你今后的生命里,心中都会背负着这颗大石头的。”老和尚以这样的方式,惩罚了小和尚的“恶”,并让他以这样的行为来“赎罪”,这块石头,便是一种枷锁的象征,这属于西方宗教的隐喻。而同时,这又暗示出小和尚最终必将修成正果,只有本性为善,才会为“恶行”所累。韩国是一个宗教隆盛的国家,而金基德显然受过很深的西方文化熏陶。《春去春又来》不仅充满了佛教文化的隐喻色彩,而且融合了很多西方宗教的象征元素。影片中四季的流转,暗示着自然生命的轮回。金基德也许相信这世间真的有原罪,而这便是属于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导演受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非常严重但传统的东方理念又使他对此质疑,因而“恶行”和“善心”,又一次将中西方宗教文化融合其中。很多事情没有经历过,永远无法感同身受。单调的说教往往不能有很好的效果,然而这样的历练,亲眼见证着“恶”的结果,对于那样的孩子,也许太过残忍。可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样的方式,才是导演拍摄的目的,要更深刻地探讨潜隐于人性内部的纠结与反复:柔弱与刚强,敦厚与暴戾,平和与偏执,善良与邪恶。于是鱼死了,蛇死了,然而蛤蟆却得以存活。山林中哭泣的小和尚,在此刻给自己的余生附上了枷锁,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人性的感悟。佛法渡化众生,也只是想告诉我们生命本身只是痛苦。然而让这个过程负担累累的,却正是我们自己。

门启,门闭,季节更迭。门是真的门,但墙却是虚空。湖边如此,寺庙内亦然。与事物隔绝的墙存乎人心,而那两扇门,却通往了僧人的世界。或许是征兆着道德的约束,或许是心中有佛,又或许是一种界限,门的两边,俗世抑或者出世,“墙”的内外,佛家抑或者凡尘。

春去夏来,躁动不安。当青年和尚无以博取姑娘欢心的时候,强大的情欲让他狂躁不安,满心冲动却无法表达,只有在风雨交加的湖面上疯一般地划船,用单桨把船划得原地急速打转。小船越转越快,仿佛是发情的雄性动物狂暴地缩小着包围圈。在这里,元气充沛的生命借助独特的镜头语言转化为饱满的审美张力。终于青年和尚和前来疗养的女孩偷尝禁果,情欲,是最直接也最接近人的本质的欲念[9]。情欲的冲动仅仅只是男性躯体的勃发,透过镜头的坦陈可以断言这是一次毫无美感与体贴可言的情爱。但是,09新闻 仲张华

在衣冠整齐之后,爱情的温慰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少女嫌痛,青年毫不犹豫地把少女背起来,傲然强劲地走在山道上。由此,柔美与蛮强奇异地纠结在平实质朴的镜头语言之中。然而面对这一切,老和尚只是说:“发生了这种事也是人之常情。”因为人性不会泯灭,是僧,更是人。于是女孩离开了,初尝了禁果,经受这凡尘的诱惑,小和尚也离开了这片宁静。他带走了佛像,带走了公鸡。而在西方宗教中,狮子象征勇敢,凤凰、貂、独角兽、月亮、盾牌象征贞洁,公猪、山羊、公鸡、野兔象征性欲。

“淫欲导致占有欲,而占有欲最后会导致杀生。”老和尚洞悉一切。人生,只有走过一遭,才有权评价。生命中的许多道理,也只有感悟过,才能真正体会。佛说:境由心生,定与非定,是老僧关门之手。门,为客而置,是君子心里的度,对于狂徒,门,毫无意义。门,为人而开,空相和俗界,一步就可天涯。门启,门闭,因心而行,人的一生,知理辨识,都在每一次推开命运之门的瞬间,万物有序,人性参差[11]。即便没有那个女孩,小和尚终究也要离开的,只因他知道山外的那个世界,只因他生命的苍白,人性中本能的渴望和欲念,生而有之。所谓的超脱,只是历经世事者的特权而已。

秋风肃杀,成年的小和尚终究逃不过命运的安排,记得《蓝色大门》里面小士说:“留下些什么,我们就成为什么样的大人。” 是春的“罪”终于收获,又或者生命中的一切都只是必然,皆由本性而为,我们则挣扎在神灵安排的苦难中。当老和尚悲悯地看着小和尚时:“俗世就是这样的,你怎么能不让别人喜欢你喜欢的东西呢?”这就是金基德手中的人物,人性贯穿始终,即便是僧侣也不能超脱人的界定。佛法无法拯救满心愤怒的俗世之人,于是,只有当佛经经过凶刀的刻划,当暴躁在这种苦行中得以平服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老和尚的修行之道。

尘世之罪,终究要在尘世偿还,老天使的《后东方化的叙事意境》中提到:

按照佛教教义的说法,生死轮回就是人生苦的表现。佛教视外界为虚幻,把苦的根源归结为与生同在的欲念,所以老僧选择了封闭五官的自杀方式:在一寸见方的白纸上写下汉字“闭”,逐一糊在眼耳口鼻上。“闭”的目的在于隔绝外物,通过回归本心的澄明认识来灭绝杂乱丛生的欲念。这种象征无论从形式还是内涵上都是典型东方式的[1]。

我认为,这段论述颇有道理,然而部分观点有待商榷。按照佛教教义的说法,人除了五官还有六识,而小和尚自闭五官,但他所受的诱惑不仅在于五官,还在于六识,因此无法自绝于世。对于老和尚而言,其一世修为已让他斩断六识,即佛家所言“六根清净”,因此自闭五官就可脱离尘世。可是,相反的意义指向总是在叙事的重要关口出现,形成了影片的叙事裂隙。我们看到,故事中沉溺红尘、举刀杀人的青年僧人最终无法闭塞视听,宗教不能为他提供像巴黎圣母院那样的避难所,他宁可返身俗世接受裁决;而清净无欲的老僧陡然感到信仰力量的无力,最终自闭、自焚。这就构成一个自噬其尾的意义怪圈:由宗教所指认的解脱之途,对于最需要赎罪的暴欲狂徒却是无效的,执此静心修行的无欲高僧反倒不堪精神压力而遽然遁世。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影片意象的动静变幻,不仅仅出自艺术手法创新的目的,其实这一过程本身也构成了对于叙事对象的反向诘问与质疑:柔弱的猫尾究竟如何才能抚平内心丛生的仇恨?

小和尚又一次离开了这片桃源,而这次他带走的是那只猫。西方宗教中猫的含义是贞洁,此刻镜头中的老和尚,不舍,不放,这也是人性的回归。如若是佛,色即是空,又怎会放不开那艘船,放不下那个人?按照佛教教义的说法,生死轮回就是人生苦的表现。佛教视外界为虚幻,把苦的根源归结为与生同在的欲念,所以老僧选择了封闭五官的自杀方式:在一寸见方的白纸上写下汉字“闭”,逐一糊在眼耳口鼻上。“闭”的目的在于隔绝外物,通过回归本心的澄明认识来灭绝杂乱丛生的欲念。于是老和尚立地成佛,留下了舍利,还有代表了新生的蛇。曾几何时,老和尚也背着包裹离开这里,外面的世界走一遭,再回头,正如《东邪西毒》里面的欧阳峰说:“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09新闻 仲张华

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现没什么特别。回望之下,可能会觉得这一边更好。” 老和尚一定也曾有过这样的春夏秋冬,终了时的眼泪,是悔恨,是不舍,或者遗憾。纵然是佛,也是人。

待到小和尚刑满归来,人到中年,已是万念俱寂。冬,孕育的季节,他收留了那个孩子,而孩子的母亲,一次一次地参拜,正如当年送女儿来疗养的母亲,也是一种苦行。金基德在这里饰演了冬天的成年后的和尚,之所以要自己出演,是因为金基德认为自己一直活在冬天的境界之中。可见,在这部影片中,金基德想要表达的哲学意味,远比电影技术本身更为重要。而不慎失足落水的母亲,被打捞上来的,却似乎在瞬间转化为那尊佛像。佛法渡化,必将死而后生。走过春夏秋冬,小和尚也终于变成了老和尚,他腰间拴着巨石,抱着一尊佛像,真正地开始了自己的修行,在冰雪中净化着自己的生命。这已是一种对人生本身的超越,永无止境,永不停歇。待到那至高无尚之处,看那凡尘俗世,不过如此。这段情节的背景插曲中,“激昂的女声嘹亮而苍凉,用的是韩国地区全罗南道的方言,歌词中又有很多是不具备所指功能的语气叹词。因为向高音区冲击得太久,竟然可以听出一丝嘶哑,但是在嘶哑及至失音的危险下面,却又蕴蓄着绵绵不绝的气韵。” 苦行终于是要成佛的,人生的苦难也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消融吧„„当佛像终于被安放在顶峰,音乐中饱和的情感直至顶点,近乎呜咽[1]。俯视之下,物是人非。佛教说法,人或者动物在佛眼中只是万物一员,无尊无贵!佛,拈花一笑,俯视苍生„„

冬去,春来。于是又一年的伊始,于是新的轮回,云淡风清、心旷神怡。而陌生女子留下的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预示着一种绝望中的希望!收养的婴儿长大,这样的小和尚重复着曾经的顽皮。却似乎人性之“恶”更甚,只知道又一回春夏秋冬,或者生命本身承载着“罪恶”,轮回着的便是这样“罪恶”的生。

佛祖说:众生无相,相由心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季节的延续透射出生命的张力,季节的变暗示着人生的跌荡,季节辗转在同一条轨道的时候会留下更深的痕迹,正如同生命的周而复始会使人生变得更加深刻。

春去冬来,生命轮回,人生如四季循环而生生不息。就象我们从小听到大的那则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在讲故事,讲的内容是——从前有座山„„这部寓言体的电影,没有一个答案,它需要我们自己用我们的生活经历来辨识。生命或许只是一场幻觉,然而既然身在其中,也就可以慢慢享受个中滋味了吧。

电影按四季画分四个章节,描写孩童和尚随岁月成为老僧人所经历的种种七情六欲:小时候贪玩杀生,年青时初尝爱情,中年时杀人,以及归老时在寺院收留孤儿。导演金基德更首次参演电影,饰演片中老和尚一角。

春:一个童僧拿着石头,压着河边的一条鱼的尾部,又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一只青蛙和一条蛇。结果,老僧惩罚童僧,要他寻回已飘到海边被他虐待的鱼和青蛙。

夏:一个十七岁的少僧,感到深居简出的日子颇为苦闷。突然间,一名少女病愈后来到寺庙疗养。少僧开始忍受不住异性相吸所带来的诱惑和温暖„„

秋:一个三十岁的青年在寺庙内自杀。老僧发现他死在大佛像面前。老僧带领着一个刚到访寺庙的少年念经,希望死者安息。

冬:一个老僧已走到人生尽头,正当他想脱离多年深居简出的生活时,一个妇女突然探访寺庙,并留下了自己的男婴。结果,老僧与这名男婴在寺庙继续他们平静的生活,仿如重新开始人生的循环„„

故事梗概

09新闻 仲张华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代表着正是人生的四个阶段:从一个虐待小动物而被老僧惩罚的小和尚(春),到荷尔蒙旺盛,禁不住诱惑的少年(夏),成长到因嫉妒而犯下谋杀大罪的成年僧侣(秋),最终是走到人生尽头的垂垂老僧(冬),想一圆深居简出的生活,却不能如愿。人生的循环,就这样周而复始,一再重演下去。

春去春又生散文 篇5

我家挨着一个小学校,学校里有一棵生长了50年的老柳树,每年春天,柳树都会抽新枝,发新芽,阵阵春风吹过,鹅黄的柳枝上飘起洁白的飞絮。天还冷的时候,娘就诱惑我女儿,说那树枝上坐窝儿的燕雀可漂亮哩;那柳枝拧出的柳哨可好吹可好听呢;满天里都是柳香,满天里都是鸟叫,你说好不好啊?女儿当然说好,并且将她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不到周日,就吵着回家。

春天风多,也大。娘的眼神不太好,特别是遇上大风的天气,常常会不自觉的流泪,但每逢周日,她都会搬一个小马扎,坐在门口,招呼了三两个放学的孩子,等我们回家。

孩子们围着母亲,叽叽喳喳地说:“奶奶,小妹妹什么样子啊,扎什么样的辫子?”

“奶奶,是姑姑带她来吗,小妹妹留下来和我们一起玩吗?”

“奶奶,小妹妹真有福气,能读城里的小学,城里的孩子将来都能去北京读书,小妹妹也去吗?”

娘笑嘻嘻地点头,说,“孩子们,小妹妹也和你们一样,是这儿的小孩儿啊,她也喜欢蹦跳的小鸟儿,也喜欢你们拧的柳笛,更喜欢你们的笑脸,她和你们是一样的,都是奶奶心头的花骨朵儿!”

一阵飞旋的大风扫过她的额头,尘沙扑在她的脸上,她的眼睛刹那间什么也看不到,她低下了头。我们刚下车,就看到孩子们摇着嫩绿的枝条,指着我们对娘说,“奶奶,你快抬头看看,姑姑和小妹妹来了。”

孩子们向我们跑过来。娘也甩开胳膊边走边说,“俺的孩儿来了,俺可盼来了!”

女儿张开柔嫩的肩膀,飞奔着扑进娘的怀抱。她拉住她的伙伴,眼睛忽然变得晶亮亮的,像一湖春水迎着阳光抛洒出来的金子,“呀,这就是柳条,绿的,新的,香的哩;这就是小鸟儿,叽叽喳喳,唱歌哩!我太爱你们了!”

孩子们被她的话逗得前仰后合,围着她问着问那,好不热闹。娘吻着女儿,将她揽入怀中,女儿红艳艳的蝴蝶结,就像一朵红花,开在娘的胸前,映红了她的眼睛,使她的整张脸,突然有了春天般的明媚!

娘转过脸,理着鬓间的白发,冲我说:“你也累了吧?”

但还没有等到我回答,她的泪水就滚滚而下。我别过脸去,让满眼的春色冲淡这突如其来的伤感,天是蓝的,云是白的,树是绿的,而风里的一切,却是香的。

娘说:“老了,就爱想人,——我就是想你们啊,没有别的!”

娘越是这样说,我越不敢抬头看她的脸。其实,我多想扑进她的怀抱,看她的笑,抚摸她的脸,但我站起来已经比她高出了许多,——娘正在老去,而我正在走向壮年。终是不忍,让娘窥见流光的脚步;终是不忍,去碰触一颗苍老的心。

娘拿起手绢,将泪擦干。孩子们的欢笑依然在耳边,一阵阵像溢动的春波,一荡一荡,大风仍旧在吹,吹落了小村门楣上那些剥落的朱红,她的手指在门上摸索着,说:“这些大红的对联,才经了几场春雨,就成这个样子呢?”

只见她的手,用力一推,门就开了。呵,满院春色!柳树从学校的墙头上袅袅娜娜垂下万条丝绦,鸟儿的嘴里衔着树枝儿,从低枝儿上往高枝儿上飞,又从高枝儿上俯瞰着低枝儿,柳芽的馨香随风送到鼻端,吸一口,那是最甘醇的春酒!

春去春又来作文 篇6

——读《冬去春又来》有感

胡雪燕

一直以为,我对教学工作的反思是真诚,直到读到铁皮鼓的教学随笔《冬去春又来》……

我是96年参加工作的一名乡村教师,04年秋家里买了电脑,邂逅K12教师论坛,从此就被聚集在这里的来自全国各地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们深深的吸引,读贴、写随笔、与老师们交流,一晃就到了2007年。将近年末的时候,我幸运的被评为K12语文论坛的优秀斑竹,奖励图书一册。我挑选了铁皮鼓的《冬去春又来》一书。据说在我之前的某一段时间,铁皮鼓曾活跃于K12论坛,是个传说中的人物,正好借此了解了解。、2008年春,南方雪灾,1月份从K12总部北京寄出的书,3月6日才到我这,粤北的一个山区小镇。我从邮局领回书便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文中讲述的是铁皮鼓从西部公立学校,初到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的第一个学期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工作环境的改变和所面临的种种全新的挑战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令人焦心。

初读时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一点,见他为班上的一点儿小事就“大动干戈”的行为而感到气恼,在书间写起批注来了,用于平服我为学生们而感到的不平。

是的,人与人之间应该充满信任,到目前为止,在魏老师的日记中,我感觉不到这么一种信任。《人与人应该充满信任?》

清理课桌运动,是否有必要整齐划一,我觉得是值得考虑的。不是说口口声声说要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个性么?怎么就连课桌上放几本书就容不下了呢?在这个问题上,老师讲讲其利弊,以建议的口吻提出,让同学们自主选择是否执行,效果会好些么?《清理课桌运动》

徐克丁在作文《失望》一文写到“从军训回来之后,我觉得班主任变了,变得和我以前的老师一样唠叨,甚至有过而无不及。他开学提出并一直强调的‘民主’不见了。新教育也不知新在何处,变得一天到晚只会向我们提要求,定了很多规矩,不断的加重处罚。弄得我们用一下文曲星要被怀疑成在玩游戏,课余看小说要偷偷摸摸的,甚至喝口可乐也要东张西望,确定无人监视才敢咽下。这一切都变了,这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我十分的失望”。我发现,我理解克丁所感受到的这种失望的情绪,就连魏老师给他回的一封5000多字的回信,也不曾感动我。读到此处,我写下了这么一句话:“铁皮鼓的可爱之处,在于真诚,真诚的面对自己,真诚的面对学生。”《“我也对你很失望”》11月30日

……

铁皮鼓在文中如实的叙写,着力的记录着现场发生的每一个细节,以及由此引发的沉痛反思。他尖锐而理性的自我批判,这给我带来强列的震撼。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的,“他的批判锋矛首先对准自己的,在每一个细碎的工作中,他不断地解剖着自己、拷问着自己、怀疑着自己、否定着自己、超越着自己。”(摘自《读铁皮鼓班主任工作日记有感》)我一直以为,我对教学工作,对自己成长的反思,是真诚,可在铁皮鼓的面前,我无地自容。这让我体会到,教师需要勇于正视自己不足,在心灵的磨砺中成长。

读后感是在2008年“三八”节当晚完成的,或许是有感于铁皮鼓的至诚,我再次做了一个令自己也感到惊讶的事。把我对文中事件的点评以及从中所受到的震撼反馈给铁皮鼓老师,感谢《冬去春又来》一书给予我的启发。于是,我通过“教育在线”的短信功能,与铁皮鼓老师分享。不多久,就收到了他的回复。内容如下:

感谢梅香老师,为一本并不值得阅读的书写这么长的笔记,让本来就心存愧疚的我更添不安。这本书非为出版而写,只是一个人在痛苦之中的私人记录――谁会在私人日记中对着自己撒谎呢?不料想竟然出版了,于是缺乏可读性,不连贯等一系列问题都出来了。

如果说此书尚有价值,那主要是对我有价值。人们热衷于向他人的成功学习,鲜有人向自己的失败学习。这段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不再狂妄和自欺欺人,让我对教育教学充满了谦卑。而这种谦卑,构成了以后我发展专业化的基础,让我远离那种自以为是的臆断,直面复杂性。所以对我来说,虽然在盐外之前已经发表了许多的所谓文章,也在网络上有些许浮名,但是,真实的生活本身让我清醒,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小,从而有可能真正开始长大成人。再次感谢。

铁皮鼓

2008年3月9日星期日凌晨

铁皮鼓老师的回复,让我觉得全身舒爽,感动于心,写了好长的一段回复,竟然因为操作不当,找不回来了。这不是再提醒我,不需要多说么?于是我也没有再给铁皮鼓老师留言,()而是收藏了这段回复。以此勉励自己。

2009年学期即将结束,回想一个学期下来课堂管理上的无力感,让我的心情有些沮丧,不知道要如何排遣才好,不知道是什么力量的牵引,我再次翻开《冬去春又来》一书读了起来。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仍不自觉的与铁皮鼓老师发起对话,在书中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对当前事件的看法。虽说批注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而我却只是在这本书上使用过。是什么力量促使我这么做呢?想必是铁皮鼓老师在文中营造了一种真诚、信赖的氛围,让无知而虚妄的我变得无所顾忌;更是一颗真诚的心引发另一颗真诚的心的强烈共鸣,不怕自己幼稚的思考招来无端的嘲笑。读到最后,我在书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重读至此,我再次强烈的感受到铁皮鼓老师的专业成长,是建立在真诚勇敢的面对自我,建立在专业阅读的引导下深刻自省之上的。他毫不掩饰,毫不雕琢的“原生态”工作场景和与学生的思想冲突而引发的焦虑、无奈、伤感,深深的感染着我。阅读的过程仿佛在和一个善良的、高尚的、真诚、没有丝毫虚假的灵魂在交流。我想,铁皮鼓老师的人格魅力或许就在于此吧!他与学生间的矛盾、隔阂最终都得以化解,是因为他带着一方宝剑——对年轻生命虔诚的敬畏。

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老师,这不仅仅在于他有着渊博的知识,深刻的思想,更在于他勇于自省,勇于冲破精神束缚的决心和信心。”

2014/6/8

四季轮回中的人生《春去春又来》 篇7

一、空间的功能:山、水、古寺与外界

影片中环境元素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环绕的群山、苍茫的湖面和湖水中央的一座古寺。在这里,山和水都是远离尘嚣、保持佛土清净的屏障,只有一叶小舟往来于古寺与外界、佛性与人心之间。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空间中,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就能够更加突出地展示生命本能冲动与佛界归化的冲突与斗争。

二、时间的作用:轮回的只是四季

故事的讲述从春天开始,主体部分完成在冬天。影片终了,作为故事的余续,春天明媚的阳光又洒在宁静的湖中寺庙上。此时复现了影片开始时的场景:还是一小一老两个和尚和谐相处,只不过当年的小和尚已成为此时的老和尚。这令人不禁感叹:又是一个相似的人生故事在缓缓拉开帷幕。春夏秋冬又一春——始而复返的何止是四季,更是绵绵不绝的人生轮回以及轮回中表现出的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影片关注的焦点是人内心那个浩瀚无垠的宇宙。

三、风景的效果:一切景语皆情语

故事中,水的波动是人物心境的外露,与四季轮回一起变化的人生命运就如同湖水的形态:春日水平如镜,老少二人和谐相处;夏天波澜涟涟,青年欲念勃发;秋风萧瑟,湖水漫涨,青年犯下了杀戒;待到刑满归来,人到中年已是万念俱寂,而此时恰逢湖面冰封、寒冷坚硬。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物的内心世界与风景变换相呼应,山水形态的变化应和着人物内心的悸动。就这样,人物内心激越动荡的情感冲突在永恒不变的大自然背景中展开,使得影片在呈现出含蓄婉致的写意风格的同时,也形成一种动与静的相互映照。

四、动、静互易的镜头叙事手法:富于哲理的视角变换

水中的孤寺是故事发生的起点,也是潋滟波光中唯一静止不动的中心。但在影片中,导演却通过机位的变化,以动静倒置的镜头画面营造出一种新的意境。从一组表现老僧带小和尚划船外出的镜头中可以看到,辽阔的水面上,划动的小船在不断扩大的取景框里仿佛凝滞在中心一般,由此把动态的场面转换成静穆的表达。而在另一组表现山水寺庙景色的空镜头中,近景处的下方一直保持了半淹在水中的树的形象,中景是孤寺一问,远景则是绵绵远山。在镜头推移的过程中,偏斜的树和远处的山脉构成扇形的观景面,当扇面缓缓展开时,老树因占据近景的中心位置而保持着静态,远山则由于连绵不绝而显得毫无变化,给人以纹丝不动的假象,而居于中景的孤寺却产生了漂移的假象,从而赋予静物以动感。此外,还有长大的小和尚与女孩一起在寺庙屋檐观望山色;小和尚杀人归来、又被警察捉走之前在寺旁面对远山的冥想;老和尚涅檗前的打坐……都是人在观山,而影片中表现的手法却是通过镜头的缓缓扫视,让自然山水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呈现在观众眼前。这种新颖又意味深长的动静互易的摄影效果,令影片的叙事产生了一种哲理性,即一切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换一个视角来看,在变中可以有不变,在不变中可以生出变:变中的不变,或是美与爱——景之美、人之爱,以及天人合一——世间至高境界的一种美与爱;不变中的变,则是亘古的自然、佛境与如白驹过隙般稍纵即逝的短暂人生的对比,以及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人性与佛性撞击、冲突时不同的具体表现形态。

五、高僧的眼泪:人性的温度

影片一方面借用了佛教传说中“收伏心魔”的故事原型,另一方面又在整体的叙事进程中偏离了原有的“立地成佛”的静态故事原型,侧重以动态的叙事变奏暗示人性较量的艰难与曲折。

且不说影片中的重头戏——小和尚所经历的激烈的内心斗争与挣扎:正当年的小和尚在强大本能的驱使下堕入情网后追随爱人奔向红尘,乃至因爱不成而生恨,杀了背叛自己的爱人,为逃避追捕而重返寺庙,后在师父的点播之下通过刻写木地板上的佛经而得到某种程度的内心净化,若干年后服完刑期重返并重整寺庙,抱佛像上山,收养婴儿,直至春暖花又开……,就连看上去清静无为的老僧身上也体现了某种矛盾之处:轮回中,寺庙年迈的住持虽然能够以意念遥关中门、驻留小舟,却不能够掌控爱徒的人生航船。尽管他倾力相助,观察点拨,顺势牵引,却终不能够阻止爱徒奔向红尘的步伐,亦不能将已在精神上有所醒悟的徒儿从尘世的牢狱中解救。他的美好祝福与深深牵挂终成随风飘散的暮鼓晨钟,无所不在而又无从驻留。徒儿在被警察带走之后,老和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自己的后事。在涅磐之时,一向超然的老僧流下的两行泪水模糊了闭塞视听的宣纸。

按照佛教教义的说法,生死轮回是人生苦的表现,把苦的根源归结为与生同在的欲念,所以老僧选择了封闭五官的辞世方式:在一寸见方的白纸上写下“闭”字,逐一糊在眼耳口鼻上。“闭”的目的在于隔绝外物,通过回归本心的澄明来灭绝杂乱丛生的欲念。然而,相反的意义指向总是在叙事的重要关口出现——两行眼泪模糊了写着“闭”字的白纸。这就形成了影片的叙事裂隙:超然高僧为何会流下浸染着尘俗苦痛的泪水?

当年,之所以明知徒儿在爱情的强大引力下即将背弃信仰,奔向滚滚红尘,却在不寐中听着徒儿偷偷离开寺庙,是因为老僧晓得人的天性不可违逆,只能因势利导,所以尽管他身怀绝技,却从不滥用,因为他谙知人的界限。在老和尚身上,一种普世的关怀与爱分外感人。然而,在徒儿带来的尘嚣终于落定之后,清净无欲的老僧却选择了辞世。他涅磐前的泪水意味深长:爱的失落,人生之痛。影片意象的矛盾设置构成了对于叙事对象的反思与质疑。老僧以猫尾为笔,蘸墨在寺庙前的木地板上书写佛经,试图帮助爱徒平复内心的狂澜,重归佛门净土。故事中,小和尚的矛盾是外显的,老和尚的矛盾是内化的。人想超越自我,达到一种圆融的境界,谈何容易!

在超然的老僧身上,导演努力做的是增添他身上的人情与人性的温度——善待生命,关爱徒儿;对于静寂的千年古寺,也做如是处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出现在古寺左近的狗、鸡、猫、蛇,令佛门净地染上了生命的灵气与活力;而对待生命活力旺盛的小和尚,导演则力图凸现他内心深处潜在的佛性——由一个懵懂的小和尚,到受到欲望诱惑而破戒、还俗,甚至犯了杀戒,再到服完刑后回归、重整寺庙,最后抱石像上山,象征性地战胜了肉身的自我,达到了一种灵性的超越。此间充满了辩证意味,也让影片内涵变得更加丰蕴。

六、无墙之门:自我修行的隐喻

影片中数度出现了门的特写,从寺庙孤零零的山门到寺庙内和尚寝室与佛堂之间的门。这门有些不寻常:门是真的门,墙却是虚空。导演试图表达的是:与事物隔绝的墙存乎人心,而门却通向佛境。无墙之门意味着人内心的自省自觉,正如儒家强调的“君子慎独”。

门启门闭,天地悠悠,光阴荏苒,季节更替。小和尚一直跟随师父循规蹈矩,依门而行。然而随着自然生命的生长,青春期欲念勃发的小和尚在夜晚试图开门去与睡在佛堂的少女相会。可是由于师父躺着的身躯的阻碍,门无法打开通行。无奈之下,他只得匍匐爬过无物之墙去与少女相聚;青年和尚与少女初次去山中幽会,漫涨的湖水淹没了山门的门槛。在门的开合之间,显示的又何止是流逝的时间!“门启门闭,因心而行,人的一生,知理辨识,都在每一次推开命运之门的瞬问,万物有序,人性参差。”

上一篇:有你真好作文小学生美文欣赏下一篇:孝感学院200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