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 安全生产监管总局
《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
2008年8月20日财税[2008]1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以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网友:关注职业卫生监管体制问题, 作为安监部门并行的两部法律之一, 职业病防治更具有专业性的地位;其二, 要加快与卫生部门的职能转换进程;其三, 在县市一级必须独立设置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科室, 才能有效衔接并搞好此项工作。必须要细化明确职业卫生监管的职责范围, 安监部门下一步有没有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职业卫生监管体制的规划?
总局:1.安全生产监管总局高度重视职业卫生监管工作, 狠抓《职业病防治法》贯彻落实, 不断加强职业卫生法制体制机制建设。修订后的《职业病防治法》颁布伊始, 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及时下发通知, 就深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切实做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提出要求, 对2012年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进行部署;4月, 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会同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开展了《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 重点宣传《职业病防治法》修改内容, 职业病防治科普知识以及职业病防治措施;7月, 举办了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宣贯培训班, 并会同全国总工会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知识竞赛活动;配套出台了《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 加强职业卫生法制建设。
2.《职业病防治法》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 明确职业卫生监管“防、治、保” (即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诊断治疗、职业病人社会保障) 3个环节分别由一个部门为主负责, 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职业卫生监管职责。建立了由卫生部和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牵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等9个部门 (单位) 为成员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强化部门间协调配合。
3.《职业病防治法》第九条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安全生产监管总局要求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赋予的职责以及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部门以及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职业卫生监管监察队伍建设, 设立独立的内设机构, 充实专业的监管监察人员, 配备适应职业卫生监管监察工作需要的技术装备, 完善职业卫生监管监察体系。
此外,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了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职业卫生监管职责, 界定了职责范围, 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对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职责进一步细化, 作出了具体规定。
网友:部分省的职业卫生的监管职责划分太慢, 让基层执法人员无所适从。三同时、健康监护、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职能与作业场所监管不可分割, 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执法并不重叠, 应该独立设置才能够抓好。
总局:1.《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职业病危害预防职责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承担。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一直把理顺职责, 划转职能当作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 积极与卫生部门做好交接, 理顺工作关系。截至7月底, 全国32个省级安全监管机构中, 与卫生部门进行了职能划转且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的有18个, 占56.3%。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积极做好职业危害预防职能的划转,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2.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均为职业病危害预防的主要措施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 与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密不可分。为此, 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结合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 制定颁布配套4个规章, 进一步明确了职业病防治措施。
安全生产工作激励机制
网友:当前的安全工作重点是追责处罚。安全是生产生活的底线, 但是安全员们天天心悬在嗓子眼, 就担心出问题, 为什么不建立一些激励机制, 让安全员更有活力更积极地投入安全生产工作?总局如何建立激励机制?
总局:近年来,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激励约束机制的有关要求, 实行了一些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 对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量化控制与考核。从2004年开始实行, 依据上年度安全生产情况, 按照一定方法将各地区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予以量化分解, 以国务院安委会文件下达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推进控制指标的实施, 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月通报、季发布、年考核“三项制度”。
二是将安全生产相关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 推进安全生产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同步考核。2005年,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2项相对指标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0年继续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并与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纳入国家统计局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 每年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
三是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评比体系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08-2009年, 先后将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评比体系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将安全生产与廉政建设、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等一并作为考核地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及评比文明城市的否决项, 实行特别重大事故“一票否决”, 并逐年加大对安全生产的考评力度。
四是积极争取将安全生产列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按照有关要求,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 建议将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两项指标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并适当加大安全生产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和考核力度, 以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责任制。
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
网友:安全生产工作归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管, 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 会牵扯到公安、交通、质检等部门, 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如何加强与这些部门的沟通协调?
总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是行业监管与综合监管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监管模式。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指导协调, 国务院设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 成员由公安、交通、质检等39个部门担任;安委会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监管总局, 作为安委会的办事机构, 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着力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出台《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对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二是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研究建立工作通报、工作协调、考核评估、监督检查、联合督导、联合约谈等多项工作制度。三是着力增强联合执法工作合力。会同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合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联合印发通知, 部署“道路客运安全专项整治”“道路客运安全年”等专项活动;会同建设、交通、铁路、电力、水利、公安消防等行业部门持续开展了建筑施工防坍塌专项整治活动、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消防安全整治;会同质检总局联合推动在大型起重机械上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通过一系列安全生产专项行动, 促进了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安全问题举报处理流程
网友: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称, 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黑名单, 对于事故责任人一定一查到底, 决不姑息。黑名单制度对企业领导有没有约束作用;如果发现问题进行举报, 具体的举报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处理结果能不能公开;举报后是不是都一定能得到答复?
总局:建立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 是加强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每季度在总局政府网站发布“黑名单”。同时, 按事故分级调查处理的程序和原则, 对事故单位的调查处理实行重点督办, 查清事故原因, 包括培训环节的问题, 并依法依规严肃追究领导责任。根据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 有关责任人将在安全生产考核和晋升中被否决。
安全生产举报实行分级接报处置。目前, 各省级安全生产监管局、煤矿安监局均设有信访办公室 (综合部门) , 28个省开通了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12350”, 随时受理安全生产举报。安全监管总局在总值班室设立事故举报电话 (010-64294453、64237232) , 主要受理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以上事故举报, 对典型事故如瞒报事故以及重大隐患等也可举报 (有行业主管部门的, 建议举报者向行业主管部门举报) ;办公厅信访处受理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电话、传真、走访等形式反映安全生产问题的举报投诉。国家煤矿安监局办公室及总局监管司局也均受理群众举报。
具体处理流程:总值班室、信访处接报登记, 按规定交有关司局核查 (涉及地方的重大事项, 转请地方政府处理) , 及时答复举报人。
结果公开情况:根据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和程序, 视情公开核查结果, 重要信访事项核实情况在信访通报上通报。同时, 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 对经调查属实的, 由受理举报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按相关规定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惩处和追究制度
网友:地方上经常发生谎报或不报的状况, 针对隐瞒不报的安全事故希望能追究, 并建立起完善的惩处制度。
总局:全国人大、国务院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十分重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 针对瞒报、谎报事故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惩处和责任追究制度。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六) 》, 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 贻误事故抢救, 情节特别严重的, 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2007年, 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 事故发生单位及其相关人员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年年收入60%〜100%的罚款。
为了加大谎报、瞒报事故惩处力度, 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规定, 对瞒报事故、事故后逃逸等情节恶劣的, 要依法从重处罚。2011年6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瞒报谎报事故行为查处办法》;2011年11月又公布施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部分条款的决定》, 要求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对谎报瞒报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单位和个人, 按照条例规定的上限给予行政处罚, 目的就是为了严厉惩处和追究瞒报、谎报事故的单位和有关人员, 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瞒报、谎报事故的违法行为。
基层安全员追责
网友:出了安全事故是严肃追究主要负责和主管负责人的责任, 还是要追究安全员的责任, 有没有明确的监管范围, 应该做到什么程度才不会被追责?
总局:企业基层安全员工作在第一线, 工作十分辛苦, 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中坚力量。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和基层安全员的权益,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2010年,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文件在以下几方面做了明确严格要求:一是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对发生事故而没有领导干部现场带班的, 要严肃处理。二是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强制推行制度。对安全生产起到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的安全生产技术装备, 规定推广应用到位的时限要求。三是安全生产长期投入制度。规定企业在制定财务预算中必须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四是企业负责人职业资格否决制度。规定对重大、特别重大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 其主要负责人, 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矿长 (厂长、经理) 。五是积极开展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维护和落实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与监督权, 出台《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 鼓励职工监督举报各类安全隐患。六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 规定要加大重特大事故的考核权重, 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要视情节追究地级及以上政府 (部门) 领导的责任;加大对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企业负责人或企业实际控制人以及上级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
在实际工作中, 企业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 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 制定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 对企业安全员的岗位职责作出具体明确要求。事故发生后, 安全员常常被当作挡箭牌。实际上, 事故调查是有严格的法规制度和程序要求, 就是要本着“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 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 该承担的责任一定要承担。对于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有异议的, 可以依法申诉。
农民工的安全生产培训
网友: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建筑行业和特种行业等, 这些行业都是高危行业, 而且农民工的安全意识都比较薄弱, 经常会发生安全事故。而伴随着安全事故而来的高额医疗费, 对他们绝对是难以承受之重。希望能专门开展针对农民工的安全生产培训, 督促企业施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 增强广大农民工的安全意识, 确保人身安全。
总局: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中的部分条款对此做了相关规定:
第十三条: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新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 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 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第十四条:加工、制造业等生产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 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 (矿) 、车间 (工段、区、队) 、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
第三十条: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本规定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 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2009年2月,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加强以农民工为重点的全员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完善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过程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 并提出了“把农民工和外包施工企业人员作为重点, 严格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强制性岗前安全培训。对从事加工、制造等生产性质的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 坚持厂 (矿) 、车间 (工段、区、队) 和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 一律不得上岗作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和职业健康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 不断提高全民特别是农民工安全意识。”
近年来开展的安全培训专项督查, 都把农民工安全培训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监督检查。下一步, 将继续推进加强安全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技能素质。
老化的社区安全服务体系
网友:我居住在一个老社区, 这里的安全设备很落后, 消防通道被各种杂物占用, 也没见过诸如消防栓之类的消防设施, 配电房时常不能工作, 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根据《安全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 在安全社区建设上, 有没有进行比较详细的部署?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整顿陈旧老化的社区安全服务体系?
总局:安全社区建设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的一项旨在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减少各类事故与伤害的重要举措。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负责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目前已成立了全国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和8个地区支持中心, 制定了《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全国安全社区评定质量控制规范》等12个工作文件, 把安全社区建设作为民安工程和民生工程, 大力推进。
全国在建安全社区1 504个, 涵盖26个省区市, 覆盖1.2亿人口, 已命名的全国安全社区达303个, 其中46个成为国际安全社区网络成员。据调查统计显示, 在已建的303个安全社区中, 有121个连续3年没发生生产死亡事故、52个连续3年没发生交通死亡事故、152个连续3年没发生火灾死亡事故, 社会治安案件也显著下降, 充分体现了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创新, 效果十分显著。
《安全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以安全社区建设为平台, 立足安全预防, 建立安全防范机制, 提高社区成员预防和应对事故与伤害的能力。实施社区安全环境建设, 提高社区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社区应急能力建设。关注社区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和健康, 加强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为安全生产提供坚实基础。”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的社区建设起步较晚, 有许多社区安全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基础较差, 投入不足, 存在着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设施不配套、已有的设施得不到维护和维修、老旧设施不能及时更新等问题。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能、机构、编制“三定”方案已经公布,安全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8月14日接受专访,详细解读,认为这一规定强化了安全监管总局在安全生产领域的综合监管职能,提高综合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显示安全监管更加细化。
内设机构变化显示安全监管更加细化
经过这次机构调整,安全监管总局内设机构由9个增加到10个。其中,单设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司。
据安全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设置这个司目的是进一步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健全执法规章和标准,推动地方安全监管部门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建设。
此外,将原来安全监管一司、安全监管二司负责的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安全监管职能划出,设立安全监督管理四司。
鉴于原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司所承担的业务范围大、专业多,不仅涉及危险化学品监管。还有化工、易制毒化学品以及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等职能。为此,将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司更名为安全监督管理三司。
调整后,安全监管总局设10个内设机构(正司局级)。即:办公厅(国际合作司、财务司)、政策法规司、规划科技司、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办公室(统计司)、安全监督管理一司(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安全监督管理二司、安全监督管理三司、安全监督管理四司、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司、人事司(国家安全生产监察专员办公室)。
“三定”明确安全监管总局综合监管职能
“三定”规定主要职责开宗明义,首先明确了安全监管总局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的职责范围和具体内容。综合监督管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权,是国务院赋予安全监管总局的总职能。
具体包括:组织起草安全生产综合性法律法规草案,拟订安全生产政策和规划,指导协调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和预测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发布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和发布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规章、标准和规程,综合管理全国生产安全伤亡事故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统计分析工作,组织指挥和协调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等。
这位负责人说:“2003年和2005年的‘三定规定。确定了我局综合监管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以及指导、协调和监督相关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责,但内容不够明确,缺乏必要的监管手段,致使相关部门对综合监管的内涵理解不同,实施综合监管的履职难度较大,缺乏指导、协调和监督的权威性、有效性。”
此次“三定”规定区别于其他部委的表述。明确安全监管总局加强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综合监督管理和指导协调职责。加强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监督检查职责。从而基本解决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管什么”的问题。
“三定”提高综合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究竟“怎么管”?实际涉及到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的责任、权力、对象和手段。
“三定”明确指出,监督有关部门和各地安全生产发展规划、科技规划的实施情况;研究提出年度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并组织实施,考核重点行业和各地指标完成情况并予以通报;监督有关部门在产业政策、资金投入、科技发展、企业基础管理等工作中涉及安全生产的相关工作。
指导协调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技术推广应用;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和各地贯彻国务院安全生产方针政策、重大工作部署的情况,并将监督检查意见报告国务院。
组织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处理和办理结案工作。监督重点行业特大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的落实情况;对重点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对违法违纪行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等。
这位负责人表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的责任、权力、对象和手段的进一步明确。有利于安全监管总局在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中提高指导、协调和监督的权威性、有效性。
生产综合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二〔2009〕1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以下简称综合监管)工作,明晰综合监管思路,落实综合监管职责,推进综合监管机制建设,增强综合监管工作效能,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结合综合监管工作实际,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做好综合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充分认识做好综合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综合监管是指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对同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下统称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实施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这是《安全生产法》赋予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对各有关部门、各地区安全生产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和有效监督,是保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的必要手段,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充分认识综合监管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在同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综合监管职责,不断探索综合监管工作的方式和途径,加大综合监管工作力度,为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全国综合监管工作的情况来看,一些地方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够统一、职责定位不够准确、工作思路不够清晰、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特别是目前部分行业和领域事故总量仍然较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综合监管工作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综合监管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做好综合监管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三)准确把握综合监管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行业主管、各司其职;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监管;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坚持综合协调、监督检查。
二、依法履行综合监管工作职责
(四)加强地方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提出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草案及意见和建议,制定、修订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指导有关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制定、修订工作等。
(五)推动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实施。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中长期安全生产规划和安全科技发展规划,提高安全管理的科技水平,对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科技发展进行宏观指导。推动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将安全生产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等相关内容,纳入地方政府规划纲要、有关行业和领域发展规划,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六)实施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研究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考核体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实行“一岗双责”,将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分解并落实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情况考核结果纳入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政绩、业绩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予以通报,推动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七)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研究部署、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安全生产综合性检查,指导协调、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各项工作,对发现的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跟踪督促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进行整改。
(八)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指导协调、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重大工作部署的情况,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的履职和责任落实情况,并进行评估和通报。
(九)严格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依法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和结案工作,监督事故查处、责任追究和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对事故查处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强化行政问责和社会监督;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对重大和典型事故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深刻分析事故原因,以事故教训推动工作,防范事故发生。
(十)推进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依法开展对有关行业和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推进事故预防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工作。
(十一)综合分析和把握安全生产形势。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研究分析安全生产的倾向性、规律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研判、预测安全生产形势及发展趋势,提出重大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十二)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组织、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有关行业和领域特别是跨部门、跨行业和领域、跨地区的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并监督落实。
(十三)指导协调安全生产相关工作。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在产业政策、发展规划、行业调整、科技进步、资金投入、技术改造、企业管理等工作中涉及安全生产的相关工作,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推广安全生产先进技术,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推动安全发展。
(十四)指导监督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组织实施或督促指导开展有关行业和领域建设项目特别是高危行业、较大风险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对有关部门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情况进行监督,严格安全准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十五)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掌握各类应急资源,组织指挥和指导协调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指导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编制、演练和人员培训,指导协调、监督检查有关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应急机构、平台和应急救援基地、队伍建设等工作。
(十六)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等活动平台,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政府和企业有关负责人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强化对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三、建立和完善综合监管工作制度
(十七)建立和完善工作通报制度。通过领导会商、工作例会、安委会联络员会议、印发通报、编发简报等多种方式,定期与有关部门进行工作信息交流与沟通,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同级人民政府。
(十八)建立和完善工作协调制度。对涉及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全局的重大举措,对需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对涉及跨部门、跨行业和领域、跨地区的重大问题、难点问题和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协调枢纽作用,协调组织各方力量,予以妥善解决。
(十九)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估制度。研究对下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综合考核评估办法,对安全生产工作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引导激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主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二十)建立和完善形势分析制度。定期与有关部门分析安全生产工作运行的特点及规律,研究阶段性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环节和重点工作,把握安全生产工作主动权。
(二十一)建立和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充分运用《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赋予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权和行政处罚权,组织或支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安全专项整治、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检查、专项督查抽查、联合执法等。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重大安全隐患,提请并督促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采取整改措施。
四、加强领导,统筹协调,不断开创综合监管工作新局面(二十二)加强对综合监管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综合监管工作,切实加强对综合监管工作的领导,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综合监管人员,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将综合监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分工,及时研究和掌握综合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解决影响全局的重大问题、突出问题。
(二十三)加强对综合监管工作的统筹协调。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统筹协调,妥善处理好综合监管工作和部分行业直接监管的关系,处理好综合监管和有关部门安全监管的关系,处理好综合监管和属地管理的关系,处理好综合监管和督促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关系。
(二十四)不断探索创新综合监管工作。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及时总结和交流综合监管工作的经验,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实现指导有思路、协调有权威、监督有力度、检查有效果的综合监管工作目标,不断取得综合监管工作新成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可结合本地区情况和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指导本地区综合监管工作。
苏安监督二„2008‟19号
★
关于层转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烟花爆竹安全监管
有关文件的通知
各市(区)安监局:
最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先后就开展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检测和做好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工作下发了专门的通知,省局也转发了相关文件并提出贯彻要求,现将•关于开展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检测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08]162号)和•关于做好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8]201号)层转给你们,并提出下列要求,请你们结合实际,一并贯彻落实。
1、各地要高度重视,做好迎检工作。各地安监部门要督促企业认真准备,积极配合国家安全生产宜春烟花爆竹检测检验中心开展抽检工作,确保抽检工作顺利进行。如发现企业存在拒检的情形,则视为抽检不合格,将按照•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吊销烟花爆竹安全许可证。
2、各地要抓紧制定和完善本地区烟花爆竹经营布点规划。各市、区安监部门要严格按照•江苏省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细则‣(苏安监„2008‟9号)第四条规定,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本地区经营布点规划。各市、区安监部门制定、调整的零售经营布点规划,需报苏州市安监局审批。通过合理经营布点规划,确保我市烟花爆竹经营秩序健康稳定。
3、严格审查,切实做好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的换发证工作。各市、区安监部门在换发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零售点数量,不得擅自突破规定的限额数;要结合换证工作,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控制零售点之间安全距离,提高安全条件,防止出现烟花爆竹大市场现象。
附件:
省安监局•关于转发†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做好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苏安监[2008]182号)
省安监局•关于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检测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苏安监办[2008]104号)
二○○八年十二月二日
主题词:转发 烟花爆竹 经营许可 药物 检测 通知 抄 报:省安监局,市烟花爆竹行业监管协会
苏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08年12月2日印发
共印20份 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通知)
苏安监„2008‟182号
关于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做好烟花
爆竹经营许可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现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做好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8]201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紧制定本地区烟花爆竹经营布点规划。各级安监部门要严格按照•江苏省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细则‣(苏安监„2008‟9号)第四条规定制定本地区经营布点规划,省辖市安监局制定的批发企业布点规划,报省安监局审批;县级安监部门制定的零售经营布点规划,报省辖市安监局审批。通过合理经营布点规划,确保我省烟花爆竹秩序健康稳定。
二、严格审查,切实做好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的换发证工作。省辖市安监局在新一轮换发经营(批发)许可证审查工作中,要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对批发企业储存安全条件和能力与经营规模不相适应的、企业安全隐患未整改到位的,一律不予换发经营许可证。县级安监部门在换发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零售点数量,严格控制零售点之间距离,严格控制零售点与邻近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防止出现烟花爆竹大市场现象。
三、严厉打击非法经营烟花爆竹行为。各级安监部门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联合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共同打击非法经营烟花爆竹行为。通过强化元旦、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经营的动态管理,遏制烟花爆竹经营环节的非法违法行为,堵塞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的销售渠道,确保烟花爆竹经营安全有序。
请将本通知转发至县级安监部门,并认真贯彻落实。
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做好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8]201号)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
做好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管三„2008‟20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近年来,各地区认真开展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工作,一些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对库房进行了新建或改建,仓储安全条件明显改善,烟花爆竹批发和零售经营活动得到了有效规范。但是,当前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一些地区对该项工作重要性认识有差距,经营布点缺乏统一规划;二是一些烟花爆竹批发企业的仓库建设标准低,安全条件差,库房面积与经营规模不相适应,旺季超量储存现象严重;三是有的省级安全监管局委托设区的市级安全监管局颁发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证后,对受委托单位指导监督不够,导致经营许可把关不严;四是有的地区违规经营含氯酸钾烟花爆竹产品以及非法经营烟花爆竹现象比较突出;五是个别地区批发企业独家经营,一旦在经营旺季发现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严重违规行为,但考虑到确保市场供应因素,难以给予其停业整顿等处罚,造成监管工作被动;六是零售网点在居民区等人员密集区域内联片经营现象仍然存在。
目前,各地区2006年核发的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证将到期,有效期一年的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审核发证工作也已开始。为了进一步严格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工作,规范烟花爆竹经营市场秩序,切实消除烟花爆竹经营环节存在的隐患,确保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现就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切实做好烟花爆竹经营布点规划工作,适度引入烟花爆竹经营市场竞争机制。各地区要高度重视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工作,按照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和“统一规划、保障安全、合理布局、总量控制”的原则,认真研究制订本地区烟花爆竹经营布点规划,并依据规划做好经营布点审批工作。同时,要将经营布点规划纳入烟花爆竹产业安全发展规划之中,统一谋划。通过经营布点规划、审批和经营许可审查,引导建立“公平诚信、规范有序、适度竞争”的烟花爆竹经营市场秩序,防止出现一个行政区域内只有一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或经营网点过多以及零售点在居民区等人员密集区联片经营,市场秩序混乱的现象。
二、严格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安全条件审查,确保仓储设施与经营规模和产品品种相适应。对许可证已到期的批发企业,一律按规定重新申报,并组织审查。各地区在审查烟花爆竹批发企业经营安全条件时,要依据•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的规定,严格审查烟花爆竹仓储设施的内外部安全距离、库房建筑结构、安全疏散条件以及消防、防爆、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设施,认真核定仓库最大储存能力,使其储存安全条件和能力与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相适应。对于一家批发企业设臵多处仓库或分销中转库的,要分别审查每处仓储设施的安全条件。对不具备安全保障条件,储存和配送服务能力与经营规模不适应的,不予颁发经营许可证。
三、认真履行烟花爆竹批发经营许可职责,加强对委托发证的监督指导。省级安全监管局委托设区的市级安全监管局颁发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证后,仍是该项许可的行政主体,并承担行政许可主体的法律责任,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证发证单位应是省级安全监管局。针对督查检查工作中发现的委托发证地区普遍存在许可工作质量不高、条件审查把关不严、发证不规 范等问题,委托发证的省级安全监管局要采取必要措施加强指导,监督受委托单位严格许可审查,并以抽查、检查等形式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发证质量。抽查、检查发现向不具备许可条件企业颁发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证的,应立即依法撤消已颁发的许可证。
四、切实加强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许可工作,严格对烟花爆竹零售点安全条件及其周边安全距离的审查。县级安全监管局审查颁发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时,要提前做好布点规划,严格控制人口密集区的烟花爆竹零售点数量,加强农村集市、城乡结合部烟花爆竹销售点的监管,严格审查零售场所面积,及其周边与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加油站等易燃易爆物质生产、储存设施的安全距离,严格控制零售点之间距离,坚决防止出现集中、连片经营烟花爆竹和在居民住宅内经营烟花爆竹的现象。各省级安全监管局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明确规定零售点的最大储存量,严禁在零售场所超量储存。省和设区的市两级安全监管局要切实加强对县级安全监管局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许可工作的指导,密切跟踪并掌握零售经营许可证颁发情况。
五、依法严厉查处非法经营烟花爆竹和烟花爆竹经营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各地要将打击非法违法经营烟花爆竹行为作为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专项行动的重点内容之一,并通过遏制烟花爆竹经营环节的非法违法行为,堵塞非法生产和违规烟花爆竹产品的销售渠道。地方各级安全监管局要在同级地方政府统一领导下,会同有关职能部门严厉打击非法从事烟花爆竹经营活动的行为。要监督经营企业建立完善的采购、销售流向登记档案,对销售非法或含有违禁药物烟花爆竹产品的批发企业和零售点,依法从严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许可证,并纳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告。
六、采用计算机电子文档管理手段,健全完善烟花爆竹经营企业基本信息档案。各级安全监管局要采用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管理系统颁发、管理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健全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颁发情况和烟花爆竹经营企业基本信息档案,并按照•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的规定,定期向社会公告取得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名单,每按规定时限上报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颁发情况和批发经营企业的基本信息。
请将本通知转发至县级安全监管局,并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文件
苏安监办„2008‟104号
关于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烟花
爆竹药物安全检测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现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检测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08]162号)转发给你们,并要求如下:
一、各市要将本通知转发至各县级安监部门并传达到辖区内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和批发经营企业,做好受检准备;
二、各市要积极配合国家安全生产宜春烟花爆竹检测检验中心开展抽检工作,协助检测中心做好抽样、封存等工作,确保抽检工作顺利进行;
三、如发现企业拒检的情形,则视为抽检不合格,将按照•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吊销烟花爆竹安全许可证。附:•关于开展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检测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08]162号)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 开展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检测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厅管三„2008‟16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安全生产宜春烟花爆竹检测检验中心、国家安全生产醴陵烟花爆竹检测检验中心、湖南烟花爆竹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深入开展氯酸钾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8‟194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委托国家安全生产宜春烟花爆竹检测检验中心、国家安全生产醴陵烟花爆竹检测检验中心和湖南烟花爆竹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以下统称检测中心)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开展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抽检工作,本次将抽检12个省(区、市)的390家生产企业和210家批发经营企业(具体抽检任务分配见附件)。现就本次抽检的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省级安全监管局要将本通知迅速转发至市、县安全监管局并传达到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受检地区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积极配合抽检工作,协调解决好抽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关问题。企业拒检或故意停产、关门逃避抽检的,要如实记录有关情况,并视为抽检不合格,依法对企业进行处罚。在经营环节发现的违规烟花爆竹产品的,要做好核查违规产品的来源及向来源地省级安全监管局通报有关情况等工作。抽检中发现违规产品,由 10 当地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立即封存该批次产品并依法妥善处臵。未列入本次抽检计划的地区要按照•通知‣要求,自行组织开展抽检工作,抽检情况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二、各检测中心要于2008年11月20日前制定抽检工作计划,确定抽检人员名单,落实有关工作责任。检测中心对每家生产企业现场抽取不少于3个品种的产品样本进行检测,对经营企业抽取产品样本的品种数量应依据其经营规模适当增加,所抽样本应尽量覆盖该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类型范围,生产企业应同时在仓库和生产线上抽取样本。具体抽样方法、检测程序和检测结果判定应按照•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GB10631—2004)、•烟花爆竹抽样检查规则‣(GB/T10632—2004)等标准执行。现场抽检时,要认真填写•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抽检抽样单‣,并分别加盖检测中心和受检企业公章。抽检经营企业时,还应将受检产品的购销合同复印件作为•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抽检抽样单‣附件。抽检的各批次产品均应提取足够数量的样本备用复检。备用复检的样本由检测中心和受检企业分别加盖公章签封,由受检企业负责保管至2009年3月31日。
三、现场抽检工作结束后,检测中心整理形成•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抽检检测报告‣和•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抽检结果通知单‣,并及时向受检企业和受检地区省级安全监管局反馈。受检企业对检测结果如有异议,应当自接到•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抽检检测报告‣和•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抽检结果通知单‣之日起15日内(日期计算以邮戳为准),向检测中心和企业所在地省级安全监管局 11 同时提出异议。企业逾期未提出异议的,视为认可检测结果,不再受理其异议。
四、抽检工作结束后,检测中心要汇总整理抽检工作情况,提出工作总结和抽检合格、不合格企业名单;省级安全监管局和检测中心要分别汇总整理受检企业对检测结果提出异议的情况,上述情况应于2009年1月31日前上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统一组织对提出异议的受检企业原封存的样本进行复检。原封存的备用复查样本被企业遗失或者封签破损的,不予进行复检,维持原检测结论。复检结论与原检测结论一致的,复检产生的费用由提出异议的企业承担。
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通报本次抽检结果。有关省级安全监管局要根据抽检结果,依法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并将处罚情况于2009年3月31日前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附件:2008年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抽检任务分配表(附件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
来源:关于转发财政部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作者:日期:06-12-25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建立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了《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的颁布实施,是贯彻落实今年国务院制定的12项安全生产治本之策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落实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企业安全生产投入、控制和减少施工伤亡事故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现将《办法》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建筑行业特点和本地区实际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附:
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
行办法》的通知
财企[2006]478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了建立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了《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二○○六年十二月八日
附件:
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有关法律和国务院有关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品生产以及道路交通运输的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企业)适用本办法。
国家对煤炭开采企业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地热、温泉、矿泉水、卤盐开采矿山和河道采砂、采金船作业、小型砖瓦粘土矿等危险性较小的非煤矿山,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费用(以下简称安全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
第四条 安全费用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
第五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矿山开采是指石油和天然气、金属矿、非金属矿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勘探和生产、闭坑及有关活动。
建筑施工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井巷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以及矿山建设。
危险品是指列入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和国家有关部门确定并公布的《剧毒化学品目录》的物品,包括军工生产危险品和民用爆炸物品等。
道路交通运输是指以机动车为交通工具的旅客和货物运输。
第二章 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
第六条 矿山企业安全费用依据开采的原矿产量按月提取。各类矿山原矿单位产量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一)石油,每吨原油17元;
(二)天然气,每千立方米原气5元;
(三)金属矿山,其中露天矿山每吨4元,井下矿山每吨8元;
(四)核工业矿山,每吨22元;
(五)非金属矿山,其中露天矿山每吨(立方米)1元,井下矿山每吨(立方米)2元;
六)小型露天采石场,即年采剥总量50万吨以下,且最大开采高度不超过50米,产品用于建筑、铺路的山坡型露天采石场,每吨0.5元。
原矿产量不含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和废石场中用于综合利用的尾砂和低品位矿石。
第七条 煤系及与煤共(伴)生的金属非金属矿山、水体下开采矿山、有自然发火可能性的矿山、在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和铁路下面开采的矿山,以及其他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要求的矿山,经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会同财政厅(局)核准后,可以在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基础上提高提取标准,但增加的提取标准不得超过原提取标准的50%.第八条 建筑施工企业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各工程类别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一)房屋建筑工程、矿山工程为2.0%;
(二)电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铁路工程为1.5%;
(三)市政公用工程、冶炼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公路工程、通信工程为1.0%.建筑施工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竞标时,不得删减。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概算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总包单位应当将安全费用按比例直接支付分包单位,分包单位不再重复提取。
第九条 危险品生产企业以本实际销售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逐月提取:
(一)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含)以下的,按照4%提取;
(二)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至10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2%提取;
(三)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万元至100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0.5%提取;
(四)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0万元以上的部分,按照0.2%提取。
第十条 道路交通运输企业以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按照以下标准逐月提取:
(一)客运业务按照0.5%提取;
(二)普通货运业务按照1%提取;
(三)危险品等特殊货运业务按照1.5%提取。
第十一条 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上年末安全费用专户结余分别达到本企业上销售收入的5%和2%时,经当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商财政部门同意,企业本可以缓提或少提安全费用。
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按照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和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号)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本办法公布前,各省级政府已制定下发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办法的,其提取标准如果低于本办法规定的标准,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调整;如果高于本办法规定的标准,按照原标准执行。
第三章 安全费用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三条 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其中:
1.矿山企业安全设备设施是指矿山综合防尘、地质监控、防灭火、防治水、危险气体监测、通风系统,支护及防治边帮滑坡设备、机电设备、供配电系统、运输(提升)系统以及尾矿库(坝)等;
2.危险品生产企业安全设备设施是指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
3.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设备设施是指运输工具安全状况检测及维护系统、运输工具附属安全设备等。
(二)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三)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四)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
(五)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六)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十四条 在本办法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企业应当将安全费用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
第十五条 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结余结转下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集团公司经过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可以对所属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按照一定比例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安全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费用使用、管理的程序、职责及权限,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
第十七条 企业利用安全费用形成的资产,应当纳入相关资产进行管理。
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为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野外、矿井等高危作业的人员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或个人意外伤害保险。所需保险费用直接列入成本(费用),不在安全费用中列支。
企业为职工提供的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费用,不在安全费用中列支。
第十九条 矿山企业已提取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的,应当继续提取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但其使用范围不再包含安全生产方面的用途。
第二十条 危险品生产企业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将安全费用结余用于处理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前危险品生产或储存的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所需支出。
第二十一条 企业由于产权转让、公司制改建等变更股权结构或者组织形式的,其结余的安全费用应当继续按照本办法管理使用。
企业调整业务、终止经营或者依法清算,其结余的安全费用应当结转本期收益或者清算收益。
第四章 财务监督
第二十二条 企业应当及时、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并按规定使用。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企业应当披露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具体情况。
第二十三条 财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安全费用提取、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企业未按本办法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财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予以警告。逾期不改正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企业安全费用的会计处理,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第二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解释。
2009年2月16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召开全国安全监管监察工作视频会, 总结通报春节期间和1月份工作, 安排部署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防范和2月、3月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重点工作。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强调指出, 要坚持以“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 扎扎实实开展安全生产执法、专项治理和宣传教育三个行动, 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稳定好转的安全生产环境。
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在视频会上作重要讲话。总局副局长杨元元主持会议。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就加强煤矿安全监察执法, 做好煤矿安全生产有关工作做了安排。总局副局长王德学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情况和1月份控制指标实施情况。总局领导孙华山、梁嘉琨, 赵岸青, 国家煤矿安监局领导付建华、王树鹤、彭建勋、黄毅出席会议。
总局机关各司局、在京事业单位负责人, 全国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处级以上干部参加了视频会。
张海涛还表示,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建设全国有线电视互联互通平台。这意味分散的以省为单位的有线网络第一次要达到互联互通,为广电在三网融合中开展宽带等增值电信业务创造条件。
在春节前,广电总局已经促成了CNTV、百视通两大IPTV内容播控平台的合并,双方正在就组建合资公司事宜进行谈判。广电总局科技司有关人士指出,CNTV和百视通合资组建的IPTV播控平台将由广电总局直接监管,这意味着全国性的IPTV播控平台已经建成。
据悉,广电总局正在原广科院监测中心的基础上,计划将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中心等多家机构合并组建全新的广电总局新媒体技术监管平台。这等于在内容播控平台的基础上,又对新媒体的播出设立了一道技术上的保障。
接下来,对于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业务的播控平台,广电总局将如法炮制。据了解,之前拥有3G手机电视内容牌照的公司有CNTV、上海文广、杭州华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广电机构,而互联网电视牌照,也已经有7家广电机构获批。
因此,对于电信运营商正全力推进的IPTV业务,以及CNTV、百视通与中国移动、电视整机厂商等合作推进的手机电视和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业务来说,虽然第二批试点城市公布将意味着其更大的发展机会,但是在内容上将受到更多的监管。
张海涛在演讲中还表示,2012年广电要做好第二批试点的启动工作,在继续做好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双向进入许可发放等后续工作的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第二批试点安全评估等相关工作,安全播出依然是新媒体业务监控的重点。
据悉,对于搭建互联互通平台,广电总局已经让科技司、网络司、广科院等单位联手组建互联互通技术平台的筹备组,开始实施搭建互联互通平台的工作。
据了解,由于历史投资主体的原因,之前的广电网络除了2001年开始搭建的干线网外,其他的省市级有线网络都是独立的加密运营的分散局域网,这样的网络与实现互联互通的电信网络不同,在开展有线宽带等增值电信业务领域,始终受制于电信运营商。
对此,张海涛说:“互联互通平台是一个开放业务平台,要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开发推广新业务,接入各行各业的信息资源,把电视终端变成智能化、多媒体、多业态终端。”这一平台将为广电获得基础网络运营商的牌照,也为筹建中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今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创造了条件。
安全培训是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和伤亡人数的源头性、根本性举措,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职工安全素质,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90%以上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安全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
规范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工作内容
(一)对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监督检查内容。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和国发〔2011〕40号文件有关要求以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安全培训工作的安排部署情况;依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号)和《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4号),加强安全培训监督管理,落实以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下统称“三项岗位”人员)、班组长和农民工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工作情况;培训考核与发证情况;规范培训秩序,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机构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行为作出处理情况;认真解决突出问题,总结推广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情况;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同志和安全监管监察系统主要领导干部参加培训情况。
(二)对生产经营单位监督检查内容。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和实施安全培训制度、培训计划情况;培训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三项岗位”人员培训和持证上岗情况;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转岗前从业人员培训情况;农民工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建立档案、记录培训考核情况;从业人员培训期间应当享有待遇的落实情况;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三)对安全培训机构监督检查内容。按照资质许可范围开展培训情况;建立培训管理制度和专兼职教师配备情况;执行培训大纲、建立培训档案和培训保障情况;教学组织及学员管理情况;培训收费情况;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建立健全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工作制度
(一)分级负责制度。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全国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工作实施监督和指导,省级及以下安全监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机构以及同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安全监管部门的安全培训工作实施监督检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全国煤矿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工作实施监督和指导,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各省级及以下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煤矿企业、培训机构以及同级和下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实施监督检查;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控股(集团)公司指导本行业(系统)生产经营单位对其安全培训工作进行自查,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
(二)定期报告制度。对安全培训工作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和安全培训机构向所在地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每季度至少报告一次。对本区域安全培训监督检查情况,省级以下安全监管监察部门逐级向上一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每半年至少报告一次;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每年至少报告一次,并提出相关工作建议。
(三)反馈通报制度。上一级地方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及时将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发现的重大问题向下一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反馈、通报,提出加强和改进安全培训工作的建议书或意见书,根据需要可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四)工作联系制度。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把安全培训作为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工作联系渠道,形成便捷、畅通、高效的监督检查工作网络;要加强监督检查工作经验交流和宣传培训;要建立安全培训举报、投诉制度,并向社会公布受理举报、投诉的联系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丰富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工作方式方法
安全培训监督检查要遵循实事求是、依法行政,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客观公正、违规必究的原则。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将安全培训监督检查纳入安全监管目标考核体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完善工作制度,规范方法和程序,明确检查人员职责,切实把安全培训列入执法检查重要内容和执法计划,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要会同有关行业管理部门,适时对相关行业领域安全培训工作情况进行联合执法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和安全培训机构要经常性地开展自查自纠。地方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实施安全培训监督检查每年一般不得少于2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每年将对全国安全培训工作进行1-2次监督检查。
加强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工作组织领导
(一)高度重视,定期研究。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单位要把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履职尽责、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重要措施,高度重视,加强
领导,定期总结安全培训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督检查方案,明确组织协调机构和负责人,统筹安排,整体部署,全面推进。分管安全培训工作的领导同志要亲自抓,人事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要开拓创新,狠抓落实。
(二)精心组织,严肃认真。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组织精干力量按照监督检查内容,对被检查地区安全培训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检查企业各类人员安全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做到严肃认真、铁面无私,不走过场、不敷衍了事。监督检查人员要廉洁自律、轻车简从,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执法“九条纪律”和安全中介机构监管“双五条规定”等有关纪律要求。
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的指导意见
安监总管三〔2014〕1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为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防止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化工安全仪表系统(SIS)包括安全联锁系统、紧急停车系统和有毒有害、可燃气体及火灾检测保护系统等。安全仪表系统独立于过程控制系统(例如分散控制系统等),生产正常时处于休眠或静止状态,一旦生产装置或设施出现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情况时,能够瞬间准确动作,使生产过程安全停止运行或自动导入预定的安全状态,必须有很高的可靠性(即功能安全)和规范的维护管理,如果安全仪表系统失效,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近年来发达国家发生的重大化工(危险化学品)事故大都与安全仪表失效或设置不当有关。根据安全仪表功能失效产生的后果及风险,将安全仪表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1-4,最高为4级)。不同等级安全仪表回路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操作维护方面技术要求不同。
目前,我国安全仪表系统及其相关安全保护措施在设计、安装、操作和维护管理等生命周期各阶段,还存在危险与风险分析不足、设计选型不当、冗余容错结构不合理、缺乏明确的检验测试周期、预防性维护策略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规范安全仪表系统管理工作亟待加强。随着我国化工装置、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规模大型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同步加强和规范安全仪表系统管理,十分紧迫和必要。
二、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的基础工作
(二)加快安全仪表系统功能安全相关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化工设计、施工单位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单位要组织对相关负责人、工艺和仪表等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安全仪表专业培训,普及功能安全相关知识,学习有关标准规范。要针对安全仪表系统全生命周期不同的环节,分别对设计、安装调试和操作维护管理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使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安全仪表系统、风险分析和控制、风险降低等相关专业技术。各化工设计单位要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培养一支胜任安全仪表系统功能安全设计的技术骨干队伍。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即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在役生产装置的化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要加快人才培养工作,培养一批具备专业技术能力、掌握相关标准规范的工程技术人员,满足开展和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功能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进一步完善化工安全仪表系统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加快制修订化工安全仪表系统技术标准体系。要组织研究、规划我国化工功能安全技术标准体系,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制定符合我国化工行业企业安全发展现状的功能安全相关技术标准及应用指南。推动形成并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功能安全认证体制机制。依据《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GB/T20438)和《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GB/T21109),逐步建立相关人员、产品以及组织机构功能安全认证服务体系。
三、进一步加强安全仪表系统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四)设计安全仪表系统之前要明确安全仪表系统过程安全要求、设计意图和依据。要通过过程危险分析,充分辨识危险与危险事件,科学确定必要的安全仪表功能,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必要的风险降低要求。根据所有安全仪表功能的功能性和完整性要求,编制安全仪表系统安全要求技术文件。
(五)规范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的设计。严格按照安全仪表系统安全要求技术文件设计与实现安全仪表功能。通过仪表设备合理选择、结构约束(冗余容错)、检验测试周期以及诊断技术等手段,优化安全仪表功能设计,确保实现风险降低要求。要合理确定安全仪表功能(或子系统)检验测试周期,需要在线测试时,必须设计在线测试手段与相关措施。详细设计阶段要明确每个安全仪表功能(或子系统)的检验测试周期和测试方法等要求。
(六)严格安全仪表系统的安装调试和联合确认。应制定完善的安装调试与联合确认计划并保证有效实施,详细记录调试(单台仪表调试与回路调试)、确认的过程和结果,并建立管理档案。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文件安装调试完成后,企业在投运前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行业和企业安全管理规定以及安全要求技术文件,组织对安全仪表系统进行审查和联合确认,确保安全仪表功能具备既定的功能和满足完整性要求,具备安全投用条件。
(七)加强化工企业安全仪表系统操作和维护管理。化工企业要编制安全仪表系统操作维护计划和规程,保证安全仪表系统能够可靠执行所有安全仪表功能,实现功能安全。
要按照符合安全完整性要求的检验测试周期,对安全仪表功能进行定期全面检验测试,并详细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要加强安全仪表系统相关设备故障管理(包括设备失效、联锁动作、误动作情况等)和分析处理,逐步建立相关设备失效数据库。要规范安全仪表系统相关设备选用,建立安全仪表设备准入和评审制度以及变更审批制度,并根据企业应用和设备失效情况不断修订完善。
(八)逐步完善安全仪表系统管理制度和内部规范。企业要制定和完善安全仪表系统相关管理制度或企业内部技术规范,把功能安全管理融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过程安全管理水平。
四、高度重视其他相关仪表保护措施管理
(九)加强过程报警管理,制定企业报警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与安全仪表功能安全完整性要求相关的报警可以参照安全仪表功能进行管理和检验测试。
(十)加强基本过程控制系统的管理,与安全完整性要求相关的控制回路,参照安全仪表功能进行管理和检验测试,并保证自动控制回路的投用率。
(十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设计和实施有毒有害和可燃气体检测保护系统,为确保其功能可靠,相关系统应独立于基本过程控制系统。
五、从源头加快规范新建项目安全仪表系统管理工作
(十二)从2016年1月1日起,大型和外商独资合资等具备条件的化工企业新建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装置和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要按照本指导意见的要求设计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安全仪表系统。
(十三)从2018年1月1日起,所有新建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装置和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要设计符合要求的安全仪表系统。其他新建化工装置、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安全仪表系统,从2020年1月1日起,应执行功能安全相关标准要求,设计符合要求的安全仪表系统。
六、积极推进在役安全仪表系统评估工作
(十四)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在役生产装置或设施的化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要在全面开展过程危险分析(如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基础上,通过风险分析确定安全仪表功能及其风险降低要求,并尽快评估现有安全仪表功能是否满足风险降低要求。
(十五)企业应在评估基础上,制定安全仪表系统管理方案和定期检验测试计划。对于不满足要求的安全仪表功能,要制定相关维护方案和整改计划,2019年底前完成安全仪表系统评估和完善工作。其他化工装置、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要参照本意见要求实施。
七、工作要求
(十六)各有关企业和单位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本指导意见的要求,完善企业安全仪表系统管理制度和体系,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新建装置安全仪表系统达到功能安全标准的要求。对在役装置安全仪表系统不满足功能安全要求的,要列入整改计划限期整改,努力消除潜在的事故隐患,降低事故风险,遏制事故发生,切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十七)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尽快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工作目标,确定试点单位,明确进度要求,指导和督促企业加强化工过程安全仪表系统及其相关安全保护措施的管理。要将安全仪表系统功能安全评估、安全仪表系统管理制度落实、人员培训开展等情况纳入安全监督检查内容。省级安全监管局要每年汇总相关检查情况,并于每年2月底前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
请各省级安全监管局及时将本指导意见精神传达至本辖区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及有关企业和设计单位。
【财政部 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推荐阅读: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精09-23
财政资金安全检查表11-06
民政部财政部参战优抚05-28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10-22
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06-26
区财政局年度财政管理工作总结06-04
那拉提镇财政所财政工作汇报材料06-10
试论中国财政监督与监督财政的理论思考07-14
“财政局 党员发展计划”财政工作计划09-25
财政生活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