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征(通用9篇)
1、合作拍手游戏
在节奏乐的学习中,无论是用乐器还是用声势动作,常常难于摆脱小朋友自拍自导的模式,于是我们便在节奏的练习中加入合作的成分。
2、情境表演游戏
小朋友们常常会在形式多样的情境表演中乐此不彼,如能巧妙的把节奏融入其中,势必既精彩绝伦又达到我们的目的。
3、嗓音游戏
一、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主要包括活动空间设置与活动材料的设置
1. 活动空间的设置
活动空间是幼儿和教师, 幼儿和幼儿发生交往, 相互作用最多、最频繁的地方, 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首先, 教师在把活动空间布置得美观、安全、卫生的同时应注意活动空间的分隔, 考虑到方便幼儿的交往和幼儿与教师的交流、接触。因此, 我们采用了分区活动, 例如:益智区、积木区、艺术区等。但这种分区活动教师往往规定区与区之间不能随意往来, 而且每个区严格限定了人数。这样的分区活动, 就成了限制幼儿在活动中自由交往的障碍。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间的社会性交往, 我们对上述的分区活动进行了探索和改革。我们将以往桌面上的活动上墙, 消除了桌椅对幼儿自由跑动、交流的障碍, 同时, 还要求幼儿根据活动空间的大小自由调配活动人数, 并可以经过相互商量后交换活动区域。这样, 既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又很好地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
2. 活动材料的设置
幼儿园的活动材料大致可分为学习类、音乐类、美工类、游戏类和操作类等。据有关部门的调查表明, 在幼儿园中使用率较高的是美工类和音乐类的活动材料, 对游戏类、操作类的活动材料使用率较低。而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较大作用的却是游戏类和操作类的活动材料。因为在运用游戏类、操作类材料活动时, 幼儿易开展模仿、协商、指导、互学等交往活动。在充分认识到游戏类、操作类活动材料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后。我对幼儿的游戏类、操作类材料进行了增加和调配。提供给幼儿充足的游戏和操作材料, 保证人手一份, 但又使幼儿仅靠自己的活动材料又无法很好的进行游戏和操作。这样, 既消除了幼儿因为无活动材料而产生的侵犯性、破坏性行为, 又给幼儿创造了积极交往和交流的机会, 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和情感也随之产生和发展。
二、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和一般的心理气氛。主要包括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 以及形成良好的一般日常规则与行为标准。创设人际环境主要是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它具体包括了教师与教师之间, 教师与幼儿之间, 幼儿同伴间的关系。它虽然是无形的, 但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甚为密切。
1.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教师之间的人际交往对幼儿的社会性培养具有多重的影响。首先, 教师之间的交往是幼儿同伴间交往和发出社会行为的榜样。教师教给幼儿要相互安慰、进行合作等行为, 如果教师自己做到了, 那么幼儿通过模仿就更容易产生这种行为方式并且持之以恒。反之, 教师间漠不关心、人情冷淡, 那么教师不管怎样强调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合作精神都会大打折扣。其次, 教师间的交往涉及到班级、幼儿园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气氛。教师的相互关心, 还会给班、园带来一种温情气氛。容易激发幼儿积极的社会性行为, 学会适宜的行为方式。
2.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
由于现在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对孩子都处处包办代替, 致使幼儿的情绪、态度、行为仍停留在婴儿水平。是非不分、随心所欲、缺乏自制力、不会和同伴合作, 形成唯我独尊的不正常心理。从家庭进入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后, 产生许多的不适应, 与集体格格不入。根据幼儿这些实际存在问题, 主要注意积极环境气氛的创设, 鼓励幼儿交流思想和感情, 提供社会性交往的活动机会。因幼儿的观察能力差, 在同伴委屈、伤心, 需要帮助时, 不能主动地做出安慰、关心等反应。为了能让幼儿做出正确的反应, 在学习活动中, 鼓励幼儿说出对某件事或物的感受;运用故事情节中人物的内心感受, 加上教师适当夸张的表情来感染幼儿, 使之了解他人的情感情绪表现, 学会正确关心他人的行为方式。还应在日常的每个小细节中给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例如:游戏时, 幼儿需要帮助, 教师不必急于求成去帮助解决问题, 可让幼儿自己去寻求同伴的帮助或带领他去寻求帮助, 教给幼儿寻求帮助的方法。
3. 教师与幼儿的交往
教师是幼儿社会性行为形成的指导者。除了教给幼儿正确的适宜的行为方式与规则以外, 对幼儿的情感态度和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师在与幼儿的交往中, 应对幼儿表现出支持、尊重接受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这是建立师生间积极关系和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社会性行为的基础条件。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幼儿, 相信幼儿有自我判断, 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在与幼儿交流中要多用表扬和肯定, 以及“请”“能不能”“好吗”等商量的口吻, 避免用强硬的命令式语言。如“你去做什么事。”“你不许去干什么。”等等。在教师与幼儿的交流中适宜的身体语言动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表扬幼儿时, 可用微笑, 轻拍脑袋、肩膀等动作。恰当的眼神、表情的使用, 让幼儿对自己的行为反馈有更明确、深刻的体会。知道如何做才受到别人的欢迎和接受, 形成亲社会性行为。教师与幼儿的交往中, 教师对幼儿并不是放任不管, 没有任何的约束。幼儿园的日常规则, 一般行为标准, 对幼儿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教师明确向幼儿给出什么可以做和什么不可以做的信息。如:打人、骂人是不对的, 没人会喜欢, 体会到被老师批评的惭愧和伤心等。幼儿园规则的执行应坚持明确性、一贯性的原则, 使幼儿的社会性行为在具体、真实的交往活动中得到运用和内化。
当然,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并非单纯的受幼儿园一种环境的影响。他们还接受着来自其他环境的影响, 而各环境之间又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形成一个大的社会环境系统。因此, 只有各环境之间通力合作, 才能使幼儿的社会性更好地发展。
摘要:幼儿入园后, 在幼儿园的时间最长, 与教师、同伴的接触也最多、最亲密。因此, 幼儿园是对幼儿影响最大的一个小系统环境。幼儿园的物理环境和空间设置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较大影响。同时, 幼儿园的心理, 社会环境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更重要的因素。同伴关系, 师生关系, 教师间的关系等在整个幼儿教育和社会性发展中是无法估计的。
关键词 幼儿语言 幼儿特征 距离 环境 配合
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从小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让幼儿正确地掌握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加速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的特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进行训练。
一、投其所好,拉近距离
“好说”是幼儿的天性,孩子越小,越是如此。要抓住幼儿的心理,经常和孩子进行趣味性谈话:如新生刚刚入班,面对新奇的环境、新的朋友总有无数个话题要说。这时教师不妨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听听他们对哪些话题感兴趣,时而插上几句,时而记录下谈话的内容,并随时把谈话中有趣的部分念给他们听,孩子们倍感亲切。接下来教师可以进一步在他们的兴趣点上生成各种谈话活动:如动画片精彩片断回顾、家庭趣味小事、星期日见闻等,根据谈话内容还可以开展系列的绘画、讲述活动,充分发挥幼儿想像力,把看到的、听到的事情进行了加工创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不仅丰富了词汇,激发了兴趣,还拉近了师生的距离。长此以往,即使是不爱说话的孩子在这种快乐的气氛中也会讲述他们的所见所闻。就这样,在轻松愉快中,幼儿语言得到了初步的训练。
二、因势利导,创设环境
“好动、乐意做事”是幼儿的共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见解,使幼儿语言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主动的发展,促进口、脑、手、身的协调。
学期初的“我们是小主人”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性的提问:“我们都是大四班的小主人,那么怎样才能当好小主人呢?”于是有的幼儿说:“应该爱护环境,小朋友要像一家人一样。”“既然是一个大家庭,那么怎么布置好咱们家的环境呢?大家商量商量。”于是一个孩子首先想出办法:“建个美工区,我们原来班的美工区可好玩了。”“那么,美工区需要哪些材料呢?”大家经过讨论协商,决定一起准备。没用两天,什么瓶呀,笔呀,颜料呀,牙刷呀,棉签呀,美工区的材料已是十分丰富。围绕玩什么、怎么玩,制作的东西怎么布置,怎么展示,大家又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布置画展在哪儿,开个商店,将画订成画册进行讲述活动用等。这种说和做相结合的方式,不但丰富了游戏、创设了环境,而且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说话氛围,为幼儿以小主人的姿态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表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倾听“告状”,纠正语病
幼儿普遍爱“告状”,哪位小朋友骂人了,哪位小朋友踩了别人,哪位小朋友带了泡泡糖,诸如此类的问题,随时都有幼儿向你汇报,弄得许多老师不耐烦。殊不知这个时候正是我们训练幼儿语言的大好时机。这时,教师应仔细倾听幼儿的叙述,看他们表达上存在什么问题,引导他们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最后归纳成一句话,教他们正确地表达出来。
四、以趣激学,生动形象
“情”与“趣”是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内容,语言教学尤应有“趣”。那么,如何在情趣中使幼儿充分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身,突出主体能动性,使其求异思维、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呢?
1.把图片变为故事、游戏。幼儿所接触的用書,大多是一幅图片或几幅图片构成的,乍看起来没有什么可说的,但仔细体味每幅图片都可以引出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或游戏,使幼儿在愉快的兴趣体验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掌握大量的词汇。
2.把儿歌、故事生动形象化。儿歌形式短小,为幼儿学习优美的语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及时辅以表情、动作,再按顺序配上适宜的图画,或是根据图画再请幼儿创编新的儿歌,使儿歌教学变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五、家园渗透,紧密配合
教师与家长合作、家园的有机渗透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教师与家长合作的着力点在于:家长依据幼儿园当前的教学目标有目的地丰富幼儿有关的社会经验,搜集各种材料。
2011年秋天,为了布置“美丽的金秋”的展览,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到野外采集花草,捕捉昆虫,收集种子。结果,星期一早上孩子们满载而归。他们讨论得多么热烈!这时教师再适时地进行有目的地引导:“回去再和妈妈讨论一下,所有的蝴蝶都是害虫呢,还是有的是害虫,有的是益虫呢?”一句话激起了孩子们继续探索和交流的愿望。孩子们带着任务,加强了家与园的联系,也使家长的工作继续深入,无形之中,又进一步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脑的发育较快,3岁时脑重已是出生时的3倍,约为1000克,至6岁时脑重约为1250克(成人脑重约为1400克)。幼儿脑的功能也不断趋向成熟,大脑皮层的分层、细胞的风化、神经纤维外层髓鞘的形成以及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反应的调节都日趋完善,5~6岁时,脑的结构已经较成熟,这意谓着可以开始系统地学习知识了。这一阶段,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都有所增强。大脑兴奋机能的增强表现在觉醒的时间延长,睡眠的时间相对减少,睡眠时间3岁:晚上睡12小时,白天睡2小时;6岁:晚上睡10~11小时,白天睡1.5小时。条件反射建立的速度加快。抑制机能的增强表现在已经能较好地用言语控制自己的行动,对事情的分辨也更加准确。
但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往往不平衡,抑制机能还比较差。单调的或过多过久的活动容易引起疲劳。
骨骼的骨化过程较强,特点是水分多而固体物质和无机盐成分较少,富于弹性,可塑性大,受压易弯曲变形或骨折。 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关节的臼窝较浅,悬吊牵拉引起脱臼或损伤。大肌肉群先发育,小肌肉还未发育完善。
肌肉较柔软,力量和耐力较差,容易疲劳。
皮肤较娇嫩,表皮层薄,控制感染力较差。
心脏发育迅速,5岁时心脏的重量比新生儿心脏重4倍。心脏肌肉层的厚度较成人为薄,心脏的容量也较小,每次排血量较少,心中的负荷力较差,所以不能进行长时间或激烈的活动。
免疫功能还不成熟,因此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要按时接受各种预防接种和做好日常卫生、消毒等工作。
呼吸道较成人窄小,发炎时粘膜容易出现肿胀;肺泡的发育程度较差,因此呼吸道感染后较易出现呼吸困难,适宜的户外活动,可以提高肺活量,增强呼吸系统对外界的适应性。
乳牙钙化程度较低,组织结构脆弱,易受损伤。如牙齿排列不齐,口腔卫生不良,营养不足,常易发生龋齿,要注意营养及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消化能力比较弱,消化道的功能不稳定,适应性差,食物过量或受冷受热或情绪不安定或有其他疾病都易影响消化系统正常功能。尿的浓缩功能较差,膀胱较小,排尿调节功能不够完善,小便频繁,要养成及时定时排尿的习惯。、
动作由于大肌肉的发展,他们会不知疲倦地从事各种活动。eg:自如地走、跑、跳;单脚跳跃,甚至跃过低矮的障碍物;跑上跑下楼梯,熟练地攀登;抛掷各种物体;在音乐的伴奏下,节奏明快、动作整齐地跳舞;在跑动中越过各种障碍物,如沙坑等;按照一定的规则参加体育竞赛。5~6岁,小肌肉开始发展,这时就能从事绘画、写字、塑造等活动了。
(2)语言发展方面,3-4岁的幼儿能够掌握全部基本词音,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词汇量迅速增长,3岁:800~1000个;4岁:1600~个;5岁:2200~3000个;6岁:3000~4000个。已经能掌握各类词,词汇中实词多(其中以名词、动词最多),虚词少。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语句以简单为主,复合为少。在正确教育下,随着句子的形式和语法结构的掌握,并可自由地与他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5-6岁幼儿连贯性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不够丰富,认识水平有限,掌握的词汇量不够多,对词义的理解不够准确,不能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口语中往往出现不少言语失常现象。这一阶段常出现三种言语失常现象:口齿不清、发音含糊和口吃。口齿不清一般发生在换牙期间,在新牙长出后就能纠正。发音含糊是由于嘴唇、舌和下颚的运动不灵活造成的。运动不灵活可能是因为害羞、胆怯,常在情绪激动时发生。口吃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是由于情绪紧张、神经过敏,有的是模仿别人口吃形成的,还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
(3)在思维发展方面,,逐步克服直觉行动思维,并初步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幼儿时期各种心理过程带有具体形象和不随意的特点,抽象的和随意的思维只是刚刚开始发展),学会在动作之前就能在头脑里进行思考,思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和预见性。但是,思维还离不开事物的形象,对事物的概括也总是具体的、形象的。3岁左右幼儿的思维是在直接感知和具体行动中进行的,以后逐渐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并成为幼儿期思维的主要形式,因此他们更多地依赖于生动的、鲜明的形象去认识和理解事物。6岁左右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逻辑思维,如口算10以内数字的加减,判断一个故事要说明的道理等。他们能运用词和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综合,形成对外界事物比较抽象的概念。
幼儿感知觉逐渐完善,对生动、形象的事物和现象容易认识,对较复杂的空间、时间认识较差。他们观察的随意性水平较低,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转移观察的目标。
幼儿注意很不稳定,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易集中,但时间不长。
幼儿记忆带有很大不随意的和直观形象的特点。随着语言的发展,幼儿随意识记和追忆的能力逐步得到发展。除了机械识记之外,他们已有意义识记的能力,他们对理解的材料要比不理解的材料识记的效果好得多。
对图像的辨认和记忆能力很强,认记图、字都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完整地记住一个短小的故事或大人委托的一件小事。一记牢,就能保持较长的时间。
把一个字作为一个完整的图形辨认和记忆,较少分析偏旁部首、字形结构。所以认字不够准确,常常容易把近似的字混淆。
4~5岁时,还不会利用语词作为记忆的中介;6~7岁时,虽不会主动利用语词作为记忆的中介,但一经提醒,记忆的效果就会迅速提高。
幼儿想象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集中表现在游戏以及泥工、绘画、讲故事等活动中。可以事先想好游戏活动的主题,计划游戏活动的内容,并预期游戏活动的结果;还能事先分配好角色,确定活动规则,在游戏中按规则、角色身份行事。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如流汗时要画出大颗的汗珠;大萝卜比人还大,要大人、孩子、小狗、小猫等一齐拔。3岁幼儿想象的主题容易变化,常常带有夸大性。经过教育,到5、6岁想象的内容逐渐丰富,已经能在用词描绘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形象,在游戏和绘画中反映出来。
幼儿辨别力可以(1)正确辨别红、橙、黄等七种颜色,并能分辨每种颜色的几种不同色度。(2)能辨别上下、前后和以自己为中心的左右。(3)能说明什么是白天,
什么是晚上。不仅知道“今天”、“明天”和“昨天”,而且知道“前天”和“后天”,并能正确使用它们。(4)初步学习看钟表,会看整点和半点。(5)知道一年有四季,共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或31天。(6)看简单的图画,可以把握整体,照顾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能看出所画各事物之间的联系。(7)可以识别各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 (4)社会交往方面,社会技能的发展
他们大部分都不甘寂寞,喜欢与同伴一起玩,玩伴的数量随着年龄增加。玩伴关系不稳定,经常变化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3-6岁幼儿开始产生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劳动和学习活动的需要。但是,他们的知识经验缺乏,能力有限,还不能真正参加成人的活动,这是3-6岁幼儿园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而游戏就是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它是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四种儿童游戏(以智力发展水平分)1.新奇的、愉快的刺激所引起的游戏:如手舞足蹈、反复撕纸、逗引时的嬉笑、扔掉拾起的东西、敲打手中的玩具等。2.简单的动作模仿:如拿筷、匙自己吃饭,模仿演员的表演动作等。3.象征性游戏:如办家家等。4.创造性游戏:如搭积木、主题游戏或角色游戏等。
游戏转向联合性和合作性的游戏,玩伴关系由比较松散的撮合到比较协调的、有规则约束的结合。玩伴不稳定,经常在变化。游戏中争吵是常有的事,一般是为了争夺玩具或争演某个角色,也有的是为了使别的孩子服从自己。不过争吵的时间不长,也不会因此耿耿于怀。
在没有玩伴的情况下,有的孩子会假想一个同伴跟自己玩,这种情况在3~6岁儿童中占一定比例。独生子女、智力较高的更可能有假想的伙伴。这种情况一般到入学时会自行消失。
(5)情绪和情感。一般成年人体验到的情绪,他们大部分已体验到了。他们的情绪是外显的、缺少控制的,常常极度高涨。有时会出现极度的恐惧,他们的害怕随年龄的变化也在变化,对声音、陌生人或东西、痛或身体失去平衡等的害怕逐渐减弱,而对想像中的事物,如黑暗、动物、鬼怪等的害怕加剧了。对讥笑、斥责、伤害等的焦虑也在增加。有时会莫明其妙地发脾气。容易激动、变化、外露而不稳定。他们的情感常受外界情境所支配和周围人的情绪所影响。幼儿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开始形成。在集体生活中,道德感得到进一步发展,能把别人或自己的行为与行为准则相比较,从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道德体验。理智感产生,突出的表现是好奇和好问,他们的提问相当一部分只是为了引起大人对他们的注意。他们还特别喜欢收集“破烂”、拆装玩具,这是探究性的强烈表现。幼儿意志行动的坚持性和自制力考试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但仍不够稳定。
(6)个性发展方面,这一时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3-6岁幼儿是个性倾向开始萌芽的时期,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的因素不同,在幼儿身心发展上存在个别差别,逐渐表现出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人特点,幼儿开始形成自己最初的个性倾向并会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保留其痕迹,因而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已经对自我形成某种看法,如知道自己是聪敏的还是愚笨的,是勤快的还是懒惰的,是漂亮的还是丑陋的,是讨人喜欢的还是惹人讨厌的等等。6岁时,幼儿已养成自己的一套行为习惯。个性心理特征已初步形成,智力超群或有特别才能的“神童”崭露头角。孩子的行为习惯全是成人强化的结果,他们一般认为被成人接纳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反之则是不好的行为。要特别关心那些动作笨拙、胆怯、不合群的孩子,通过指导尽快使他们受到同伴的欢迎。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规定:“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与各项活动中”的教育原则,并指出:“游戏是对幼儿实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这充分说明了幼儿的游戏在幼儿的整个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在幼儿园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已经成为基本的教育原则,教育与游戏的有机结合成为现代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之一。那么,幼儿的游戏的有哪些特征,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等成为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幼儿游戏的特征
自从有了儿童就有了游戏,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儿童离不开游戏就像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翅膀。游戏作为儿童活动的一种模式,具有自身所固有的基本特征,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游戏是幼儿主动的活动 学前儿童的身心都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基本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手指小肌肉的也逐步发展,动作逐渐精细,能够实行一些手的操作活动。思维和想象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够使用比较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有活动的需要、探索的需要、有理解周围世界的需要、有操作实物的需要、有与同伴合作的需要以及反复练习探索的需要。而游戏作为一种比较轻松、愉悦的活动,游戏中有动作,有玩具,有操作材料,还有生动形象的情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所以,游戏能适合幼儿的需要,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具有积极的主动性。
(二)游戏是幼儿对实际生活的再想象 游戏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的不是周围的生活,他们不但仅仅仅模仿,而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表象,形成新的形象。在游戏中,幼儿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想象形成新的情景。比如:把圆形纸片当成飞碟,把椅子当成汽车。同时,幼儿会根据游戏的需要,改变物品的功能。例如:把矿泉水瓶当成点滴瓶,把婴儿车当成超市购物车。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充分想象,真实体验,获得对事物的认知,获得身心的愉悦(三)游戏是一种幼儿积极参与,并获得愉悦体验的活动 幼儿在不同的年龄会玩不同的游戏,游戏适合幼儿的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所以,能使幼儿感到满足和愉悦。在游戏中,幼儿能够自由想象,自由创造,加之游戏对幼儿没有限制的目标,因而在游戏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儿童愉悦的情绪。
二、游戏活动的发展价值 (一)游戏促动幼儿身体发展 游戏能够促动幼儿的身体发育,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爬、跑、跳、攀爬、钻等等游戏,锻炼了幼儿的肌肉活动水平,幼儿的肢体动作逐步协调,平衡水平得到提升。加之,幼儿在户外实行游戏活动的时候,能够接受到新鲜空气,充足的阳光,增强了幼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合水平,有益于幼儿身体健康。
(二)游戏促动幼儿语言发展 幼儿在游戏中,会和同伴实行语言上的交流,发展了幼儿的口头表达水平和幼儿组织语言的水平。而语言游戏的展开,让幼儿在一种幽默、荒诞的氛围中,以一种机智的方式练习语法规则,例如颠倒歌。
(三)游戏促动幼儿想象力发展
幼儿在游戏中主动自由地想象游戏的情景,并会在游戏中把身边的物品想象成游戏中的其他事物。例如:把积木当成蛋糕,把瓶盖当成碗等。物的取代能够根据幼儿的想象变化而变化,并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想象日益主动化和有意义。
(四)游戏促动幼儿情绪情感发展 游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幼儿在游戏中喜欢通过扮演来体验积极情绪。例如在小年龄阶段,幼儿喜欢在娃娃家中通过扮演爸爸、妈妈等角色,从而体验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和游戏的结构逐渐复杂,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也会更加丰富。例如在一些故事表演中,幼儿能够难受到故事中的喜怒哀乐等;在音乐游戏中,幼儿能够欣赏各种形式的音乐,能够逐渐提升幼儿的鉴赏水平,感受的音乐作品中的美,而且能够创造美。同时,通过各种对各种游戏的体验,能够丰富幼儿的情绪情感消除一些消极的情绪,对他们实行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发展了幼儿友好、自信、互助、爱憎分明、同情、责任等积极情感。
(五)游戏促动幼儿思维水平发展 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思维活动一直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例如:在玩“娃娃家”的游戏中,幼儿就会思考角色的分配、选择什么材料实行游戏等问题。在益智游戏中,需要幼儿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猜谜语、五子棋等游戏都能够促动幼儿智力的发展。
(六)游戏促动幼儿社会交往水平发展 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相互交往的机会,幼儿在游戏中发展了交往水平,学会了与同伴分享,互助协助、合作等人际交往技能。通过这种交往,也构成了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的交往网络,幼儿逐步理解了周围的人和事物,掌握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技巧。同时,幼儿通过一些角色扮演,也了解到了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角色的职能,了解了社会的构成,有助于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转化,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合水平。
----学瞭望,晓国情
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中国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现,加上开始进入全球化的深度层面,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越来越突出,分析和把握这些特点,对于把握今明两年的社会形势至关重要。
特征之一为中国的改革发展进入承上启下的关键期。
中国在体制改革的核心部分仍处于发展完善过程中,经济体制自身的矛盾会进一步突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改革将进入攻坚的关键阶段。
我们的市场体系及以市场价格为主的商品市场体系还处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有些方面的改革难度依然很大。总体上看,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很难全部、彻底触动,深层问题近期内解决还有难度,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属框架性的,还不稳固。今明两年,以下几个方面改革的推进将继续:国企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投融资体制改革、分配体制、民间投资、信用体系建设。
特征之二是发展模式处于选择的十字路口。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但内部结构性矛盾却不断加深,其自身所具有的亚洲经济发展模式的弱点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却日趋全球化,受制于全球化的方面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突出。另外,当前和今后中国经济面临的另外一个国际形势是,美国霸权主义猖獗与其国内经济衰退结合,使其在经济领域日益霸气,中国的人民币升值问题、金融体系问题都将受到美国贸易政策的影响。
特征之三为进入全球化的深度关联层。
全球化描述了世界上增长中的相互依赖关系。国际贸易,连同大幅度增长的资金流动、跨国企业扩展,以及科技转变,成了这种关系最强大的动力。在抽象的经济力量背后,全球化也同时改变着平民百姓的生活,重新塑造国家之间的关系。
角色游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它能给幼儿带来极大的快乐。幼儿按意愿玩角色游戏, 对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他们在游戏中学习着支配自己, 协调与他人的关系, 这种能力的获得对其成长至关重要。在角色游戏中, 扮演角色是幼儿最关注的, 因为他们将学习各种人物彼此相处、交往的正确态度, 模仿着各种角色的最优品格, 可以促进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的发展, 行为习惯的养成, 有利于纠正不良行为, 有助于巩固与加深认识, 发展各种认识能力, 练习手脑的共同活动以及语言的运用。总之, 角色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活动。但是完全放任自流的角色游戏, 往往出现内容不够健康、关系不够协调的问题。因此, 对角色游戏应有指导, 指导主要体现在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开展游戏,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使幼儿很有兴致地、毫不勉强地努力在游戏过程中学习。
1.想象活动是角色游戏的支柱, 角色游戏过程是创造性想象活动的过程,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创造想象。幼儿在游戏中凭着心愿, 反映现实生活, 这类游戏的主题内容受社会生活的影响很大。
2.角色游戏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 玩什么角色、情节、如何进行、使用什么玩具均由儿童设计编定, 都要依据儿童的意愿、兴趣、经验自动进行。所以说是幼儿一种独立自主的游戏。
二、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体验快乐
1.通过角色游戏清除幼儿的消极情绪。
刚刚入园的幼儿会出现哭闹、焦急等不稳定的情绪, 这些情绪应及时清除, 如不及时清除, 将直接影响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我们应让他们对幼儿园有新鲜的感觉, 应提供新鲜的玩具, 引导幼儿参与角色游戏。
2.创造情境, 引起积极感情的反应。
环境能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反应, 利用角色游戏让幼儿喜欢幼儿园的环境。如漂亮的游戏主题标志、舒适的游戏场景等。幼儿在这样的场景中能愉快地投入游戏中, 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愿望选择游戏主题、角色、伙伴、材料, 从而把自己的所想、所做、所感, 通过游戏表现出来, 让幼儿感到快乐。
3.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开扩幼儿的眼界是发展角色游戏的基础。
幼儿的生活内容越丰富、知识越多, 想象就越丰富, 游戏的主题和内容也就越新颖、充实。教师要善于利用上课、观察、日常活动、劳动、娱乐等各种活动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每天的生活应有新的内容, 使幼儿感到充实有趣, 因此, 还要帮助家长安排好幼儿的家庭生活, 使幼儿在家庭中获得广泛的知识经验。丰富的生活自然会引起游戏的兴趣。
4.让幼儿参与到共同游戏中, 感受相互帮忙的乐趣。
现在的小班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 教师要通过游戏培养他们的团结精神、团结意识。要让他们分组游戏, 也就是几个幼儿共同进行同一主题的游戏, 在游戏中互相交往、互相帮助、互相礼让, 让他们感受与同伴在一起的乐趣。
5.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的表现, 进行个别教育。
观察幼儿游戏活动, 了解幼儿游戏的意图、能力及其行为表现等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便根据所了解的情况给予幼儿帮助或指导。
6.要鼓励幼儿, 让他们有成功的喜悦。
在角色游戏中, 首先, 教师要肯定每一个角色的成功与进步, 让每一个孩子都感觉自己是最棒的;其次, 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没有经验, 教师要鼓励胆小和自卑的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如扮演教师也来教小朋友, 扮演警察也来抓坏人等。引导他们完成角色, 树立信心。不能因为某个幼儿能力差而不让其参加集体游戏。
7.引导幼儿关心、同情他人。
可以采取提醒、启发、建议等方法, 以不同的角色引导幼儿学会关心、同情别人。如老人乘车, 上下车要有人搀扶, 上车后要给老人让座位。要懂得怎样尊重爸爸、妈妈。小朋友之间要学会相互帮助等等。
角色游戏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需要而产生的。角色游戏是自然游戏的一种, 是幼儿期特有的游戏, 最为幼儿喜欢, 因为它不仅能使幼儿积极参与, 还能使幼儿体验成人活动, 在游戏中满足需要, 体验快乐。
摘要: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模仿和想象, 通过扮演的角色, 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人们的感情可以分为生理感情和社会感情。从学前开始幼儿的情感就从生理情感逐步分化, 向社会情感发展。如, 成功感、失败感、自卑感、信任、关心、同情等。随着年龄的增大, 他们与周围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全神贯注于角色扮演, 从而获得满足, 体验到快乐。许多社会性情感也在其中得到发展。
幼儿园物质环境主要包括了幼儿园的空间布置与材料运用等方面。良好的环境创设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环境被认为是不说话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幼儿园的墙壁是幼儿园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幼儿园文化精神的外在反映。幼儿园教师要通过创设合理的幼儿园物质环境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我认为在创设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充分发挥环境中材料的作用
为幼儿提供合适功能和种类的活动材料,材料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和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在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时,就可以与幼儿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便于对幼儿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促进积极社会行为的产生。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来说,更为起作用的是室内外环境材料中的游戏材料,因为幼儿在运用游戏材料的活动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开展交流、合作、谦让、模仿、协商、指导、互学等社会交往技能。
此外,史密斯和格林认为,“在托幼机构中所发生的大部分冲突都与材料的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环境创设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可操作材料,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动手动脑自由选择材料,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自己组织材料,设计环境,并且在和同伴交流中开始学会共同商定规则,相互合作、交往。可见,充足、丰富的游戏材料不仅促进了同伴间的友好相处、互相合作,也能减少争抢、吵闹等行为。
第二,启发、鼓励和引导幼儿与参与环境的创设
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小主人”作用,这样在整个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合作、交流、协商、指导、互学等社会技能,也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求。此外,幼儿亲身参与创设的环境,也能更加珍惜和爱护。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见,环境创设不仅是教师的事,也应该让幼儿参与进来,共同合作布置环境。陈鹤琴指出,“幼稚园的环境布置要通过儿童的大脑和双手,让他们自己来设计,自己来布置,这才格外有意思,才更具有教育意义,也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所以,教师们一定要相信幼儿的能力,对于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可以采取不同的参与方式,幼儿完全有能力自己收集材料、布置区域、取放材料、商量分配角色等,教师不需要帮幼儿代办,不能让孩子做观众。教师要积极邀请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不仅能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而且能发展他们的合作、友好、交流、互助等积极的社会技能。
第三,幼儿园活动空间布局、空间密度安排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
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幼儿园活动的空间密度高于一定的界限,可能导致学前儿童在自由选择的游戏活动中较多地产生消极的社会性行为;色彩过于刺激和造型过于复杂、夸张的布置,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分散,或使幼儿感到烦躁。心理学家的研究也已经表明:美观、和谐、设计合理的环境有利于陶冶儿童的性情,培养儿童的品格。所以在物质环境的空间布置上,一定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去合理安排布局。因此,幼儿园室内室外的布置和摆设应以美观、简单、和谐为原则,避免把幼儿周围的环境弄得过于五彩斑澜、花花绿绿。
我们会发现幼儿园的空间布局和中小学完全不一样,幼儿园的空间布局风格活泼、协调、色彩清新,很容易让幼儿产生一种愉悦之感,也更容易培养、激发幼儿积极的社会性行为。此外,我们会发现,幼儿园在具体的空间布置和安排上都会有特别的设计,班级内会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有益智区、建构区、图书角、自然角、娃娃家等,上下楼梯的地面上会贴有小脚丫等,这一系列井井有条的区域设计和物品安排更容易培养儿童的秩序感。
幼儿园适当的空间密度,能够避免因过分拥挤而造成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增多,或者空间过大而造成的消极社会性行为。如果能够在幼儿园中为幼儿安排一定的私密空间,如“悄悄话屋”等,则会对儿童情绪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主持的关于“幼儿园环境与幼儿行为和发展研究”中,他在对比了每人平均2.4平方米和每人平均1.2平方米两种不同空间密度的活动室内幼儿的各种行为以后,发现幼儿活动室的空间密度虽然只是一种物理环境,但是它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行为,特别是幼儿的社会交往行为。因此,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时,一定要保证幼儿园有适当的空间密度避免过分拥挤状况;另一方面,当幼儿处在空间密度大的活动室内,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降低,与其他幼儿的社会交往减少,活动的水平也较为低下。因此,幼儿园应根据活动室资源,根据科学要求安排班级人数,使每个活动室的空间密度不致于过大,从而影响幼儿的社会行为,进而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第四,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要突出幼儿教育的特点
陈鹤琴指出,在幼稚园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儿童化”的原则,他反对那种将儿童视为“小大人”的谬论。要遵循这个原则,幼儿教师必须意识到,环境是为幼儿创设的,他们才是环境的主人,是环境的使用者。因此,在设置环境时,应遵循幼儿教育的特点,始终以幼儿为出发点和归宿。这包括环境布置的高度应以儿童的视线为标准,各种墙饰都要与儿童的视线齐平;各种背景、墙面设计中的形象和造型要卡通、生动、有趣。
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不能为追求美观而盲目布置。幼儿园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环境设计的内容都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社会认知特点,从而让幼儿产生积极社会情感,引发相应的积极社会行为。许多社会规则和意识的教育,可能教师说了很多遍,幼儿还是不能很好遵守,如果在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中出现类似的环境布置,幼儿可能就会潜移默化地去模仿和遵守。比如,我们经常会发现在幼儿园室内接水的地方会贴上小脚丫的图案,那么幼儿会逐渐养成排队的习惯,这些环境创设和布置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幼儿的社会行为。
幼儿的活动始终伴随着和材料的互动,所以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应努力实现材料的多重教育价值,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融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环境。幼儿教师在以往的活动中,经常对环境材料的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挖掘不够,因而在很多时候,材料只是单纯地成为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工具,忽略了它作为培养孩子合作、交流、协商、指导、互学等社会性能力的价值功能。
由此可见,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物质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和社会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幼儿园物质环境的优劣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充分发挥环境材料的作用;启发、鼓励和引导幼儿与参与环境的创设;幼儿园活动空间布局、空间密度安排一定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要突出幼儿教育的特点等。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提示
评价方式
评价要求
社
会
领
域
自
我意
识
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姓名、性别、年龄、属相
问答
1能全部说出,并且知道的更多(优秀)
2能清楚地说出(良好)
3能说出2-3项(再努力)
愿意自己的事自己做,相信自己的能力
穿衣、洗手、吃饭、入厕
观察活动
1能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优秀)
2能完成4项(良好)
3能完成2-3项独立完成(再努力)
知道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
生活、学习、突发情况
问答、观察
1知道主动及时地寻求合适的帮助(优秀)
2知道寻求帮助(良好)
3不知道寻求帮助(再努力)
社
会
常
识
了解幼儿园生活环境,并能逐步适应集体生活
熟悉环境,遵循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安排
观察、问答
1熟悉幼儿园环境,适应幼儿园生活(优秀)
2了解幼儿园环境,基本适应幼儿园生活(良好)
3知道幼儿园,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再努力)
感受家庭及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爱,懂得尊重为自己服务的人
家庭成员、教师、医生等
问答、观察
1能感受到家庭及周围人对自己的关心,有关心他人的意识(优秀)
2能感受到家庭及周围人的关心、懂得尊重劳动者(良好)
3对家庭及周围人的劳动不太了解(再努力)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提示
评价方式
评价要求
社
会
领
域
社
会
常
识
认识玩具、图书及学习用品,会正确使用和爱护它们
玩具、图书及学习用品
观察操作
1会正确使用,能及时整理、积极爱护(优秀)
2能正确使用,懂得珍惜和爱护(良好)
3能正确使用,但不懂得珍惜和爱护(再努力)
知道一些主要的节日,愿意参加节日活动
元旦等
问答
1能说出节日的名称和时间,愿意参加节日活动(优秀)
2知道节日的名称,愿意参加活动不够踊跃(良好)
3知道节日的名称,但不清楚节日的时间和意义,对节日活动不积极(再努力)
喜欢听民间童谣、故事
拉大锯等
语言讲述
1喜欢听,能理解,并且能说出几首(优秀)
2喜欢听,能理解其中的意思(良好)
3不喜欢听(再努力)
人
际
交
往
初步运用常用的礼貌用语
╳╳好、再见、谢谢、不客气等
观察、问答
1能正确地运用日常礼貌用语,并能说出更多。(优秀)
2会正确地运用日常礼貌用语(良好)
3不会运用礼貌用语(再努力)
愿意与同伴交往,能友好相处
主动交往、友好相处
观察活动
1有自控意识,能积极与同伴合作,友好相处(优秀)
2愿意与同伴交往,能友好相处(良好)
3不愿意和同伴进行交往(再努力)
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规则
幼儿园活动规则
(轮流玩玩具的规则)
问答、观察
1能自觉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优秀)
2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规则,在成人指导下能遵守(良好)
3不懂得规则,不能按规则要求自己(再努力)
小班第二学期社会领域幼儿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提示
评价方式
评价要求
社
会
领
域
自
我意
识
有自己长大的意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回忆成长的过程
(年龄、身体特征)
语言讲述
1知道自己长大,能感受到长大的乐趣(优秀)
2知道自己一天天长大,感受到身体的变化(良好)
3知道自己长大(再努力)
能辨别行为的美与丑。
辨别行为的对错
观察活动
1知道行为的对与错,并能严格要求自己(优秀)
2能辨别行为的对错(良好)
3对行为的对错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再努力)
社
会
常
识
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初步形成集体观念
主动参与集体活动、观察、问答
1积极参加集体的各项活动,有集体荣誉感(优秀)
2喜欢参加集体的活动(良好)
3不太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再努力)
了解周围人的劳动内容,增进热爱他们的情感。
教师、警察、清洁工、售货员…….语言讲述
1知道周围人的劳动情况、并主动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关心(优秀)
2了解家庭及周围人的劳动情况、懂得尊重劳动者的劳动(良好)
3知道家庭及周围人的劳动,但不会关心他人(再努力)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提示
评价方式
评价要求
社
会
领
域
社
会
常
识
一些主要的节日的名称及简单的意义、愿意参加节日活动
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
问答
1能说出节日的名称和时间,并了解节日的意义,愿意参加节日活动(优秀)
2知道节日的名称和时间,了解节日的意义,参加活动不够踊跃(良好)
3知道节日的名称,但不清楚节日的时间和意义,对节日活动不积极(再努力)
知道自己生活的地区
名称、标志物
语言表述
1能完整地说出自己生活地区的名称及标志物(优秀)
2能说出自己生活地区的名称,并了解1-2种标志物(良好)
3不能完整说出自己生活地区的名称(再努力)
人
际
交
往
基本掌握常用的礼貌用语
╳╳好、再见、谢谢、不客气
观察、问答
1能正确地运用日常礼貌用语,并能说出更多。(优秀)
2会正确地运用日常礼貌用语(良好)
3不会运用礼貌用语(再努力)
初步掌握交往的技能,感受与人交往的快乐
礼让、分享
观察活动
1能够掌握简单的交往技能、并感受到与人交往的快乐(优秀)
2能主动与同伴交往(良好)
3不愿意和同伴主动交往(再努力)
了解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交通规则。
斑马线、红绿灯、安全岛
问答、观察
1能自觉遵守日常生活中的交通规则(优秀)
2知道日常生活中的交通规则,在成人指导下能遵守(良好)
3不懂得规则,不能按规则要求自己(再努力)
中班第一学期社会领域幼儿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提示
评价方式
评价要求
社
会
领
域
自我意识
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尝试表达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一日生活
观察、谈话
1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并会表达自己理解和判断(优秀)
2知道一些自己的优缺点、但不会进行表达(良好)
3不很区分自己的优缺点(再努力)
社会
常
识
介绍自己的家乡
名称、特产、名胜
问答
1能说出家乡的名称(山西)、名胜和主要特产以及其它(优秀)
2知道家乡的名称、名胜或特产(良好)
3知道家乡的名称,不了解其它(再努力)
了解周围环境中的主要建筑和设施并知道爱护
知道名称,怎样爱护
问答
1能说出主要建筑和设施的名称,并懂得如何爱护它们(优秀)
2能说出周边主要建筑和设施的名称(良好)
3不懂得爱护周边的建筑和设施(再努力)
知道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
服饰、食品、乐器
问答、操作
1能说出几个不同的民族,了解它们的生活习俗(优秀)
2能说出几个不同的民族,不了解其他的内容(良好)
3只知道自己生活的民族(再努力)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提示
评价方式
评价要求
社
会
领
域
社会
常
识
了解中国军队的重要职责
海军、陆军、空军
问答
1能区别三军的主要职责,并能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热爱(优秀)
2知道三军的主要职责(良好)
3对三军的职责不能很好掌握(再努力)
理解规则,树立规则意识
1—2例游戏
观看活动
1能够理解规则,并自觉遵守(优秀)
2理解规则,在成人要求下能够遵守(良好)
3理解规则,但不能遵循规则的要求(再努力)
了解节日的名称及意义
教师节、中秋节
问答
1能说出节日的名称和时间,并了解节日的意义,愿意参加节日活动(优秀)
2知道节日的名称和时间,了解节日的意义,参加活动不够踊跃(良好)
3知道节日的名称,但不清楚节日的时间和意义,对节日活动不积极(再努力)
人
际
交
往
主动运用礼貌用语与他人交往
对不起、请你帮我……、谢谢
情景观察
1能主动、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和他人进行交往(优秀)
2会正确地运用礼貌用语(良好)
3不会正确运用礼貌用语(再努力)
学习基本的礼仪
做客、待客
情景观察
1能够掌握做客、待客的基本礼仪,并正确运用(优秀)
2知道做客、待客的基本礼仪(良好)
3没有掌握做客、待客的基本礼仪
中班第二学期社会领域幼儿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提示
评价方式
评价要求
社
会
领
域
自
我意
识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愿意学习。
能表达出别人的优点
游戏、问答
1愿意学习别人的优点(优秀)
2知道别人的优点(良好)
3不明确别人的优点(再努力)
有集体意识,愿意为班级服务
班级活动
观察
1愿意为班级服务,自觉处理班级事务(优秀)
2能够按要求为班级服务(良好)
3对班级工作不够积极(再努力)
有自信心,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
手工活动等
观察操作
1有信心,能把事情做好(优秀)
2敢于自己独立去完成(良好)
3没有信心,独立完成的能力弱(再努力)
社
会
常
识
知道一些节日名称、意义
劳动节、端午节
问
答
1知道节日的名称、时间、意义(习俗)(优秀)
2知道节日的名称、时间、意义(良好)
3简单了解节日的意义(再努力)
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爱护环境
观察活动
1有环保意识,并能用行为来要求自己(优秀)
2有环保意识(良好)
3对环保的概念比较模糊(再努力)
有意识地遵守一些规则
公共场所的言行规
则、集体规则
游戏、问答
1能自觉遵守不同的规则(优秀)
2能按要求遵守不同的规则(良好)
3规则意识薄弱(再努力)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提示
评价方式
评价要求
社
会
领
域
社
会
常
识
认识几种常见的标志,意义
游戏、问答
1注意认识标志,理解标志所表示意义(优秀)
2认识一些标志,知道标志的意义(良好)
3对标志所表示的意义不够了解(再努力)
了解英雄人物的故事
列举一名小英雄如:
王二小
谈话
1喜欢听英雄人物的故事,并理解故事的内容(优秀)
2喜欢听英雄人物的故事(良好)
3对于英雄人物不是很关注(再努力)
人
际
交
往
学习帮助他人
尊重、关心、同情、鼓励
情景观察
1能运用各种方式主动帮助别人(优秀)
2知道要帮助别人(良好)
3不知道如何帮助别人(再努力)
主动运用与人交往的技能
分享、互助、合作、谦让
情景观察
1能主动运用各种技能快乐地与人交往(优秀)
2会运用一些交往技能与人交往(良好)
3愿意和人交往,不会运用交往技能(再努力)
大班第一学期社会领域幼儿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提示
评价方式
评价要求
社
会
领
域
自
我意
识
善于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与不足,能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
正确评价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问答
1知道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和不足,并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优秀)
2知道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和不足(良好)
3不能明确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和不足(再努力)
做事认真,有恒心
观察活动中的表现
操作观察
1做事有耐心,能有始有终地完成一件事情(优秀)
2做事有耐心,基本能完整地完成一件事情(良好)
3不能有始有终地完成一件事情(再努力)
社
会
常
识
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
医生、工人、司机、服务员
问答
1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特点,知道珍惜劳动成果(优秀)
2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特点,知道尊敬劳动者(良好)
3了解一部分职业的劳动特点(再努力)
关注周围环境、爱护公共设施、树立环保意识
行为、语言
观察、交流
1有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优秀)
2有环保意识,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良好)
3有初浅的环保意识,(再努力)
知道国家的象征、名胜及象征物
国旗、国徽、国歌
长城、黄河、天安门
问答、操作
1能说出这些,并知道的更多(优秀)
2能说出列举的几项(良好)
3只知道一部分(再努力)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提示
评价方式
评价要求
社
会
领
域
社
会
常
识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理解其含义
10种与生活相关的标志
问答
1知道生活中许多的标志以及所表示的意义(优秀)
2知道10种标志所表示的意义(良好)
3知道几种标志所表示的意义(再努力)
了解世界上不同种族的人及其生活习惯
人种、生活地区、生活习惯
问答、操作
1能说出不同人种的生活地区、生活习惯以及更多方面的知识(优秀)
2了解不同人种的生活地区、生活习惯(良好)
3知道有不同的人种,但对生活地区和生活习惯不了解(再努力)
人
际
交
往
遵守基本的规则
生活、学习、交通
问答、观察
1能自觉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优秀)
2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规则,在成人指导下能遵守(良好)
3不懂得规则,不能按规则要求自己(再努力)
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
诚信、谦让、协商(处理纠纷)
观察活动、1善于交往,并有能力解决交往中常见的问题(优秀)
2掌握交往技能(良好)
3没有办法解决交往中常见的问题(再努力)
学习一些礼仪
探望病人
问答、观察
1掌握了探望病人的礼仪,学着关心他人(优秀)
2掌握了探望病人的基本礼仪(良好)
3没有很好掌握探望病人的礼仪(再努力)
大班第二学期社会领域幼儿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提示
评价方式
评价要求
社
会
领
域
自
我意
识
做事专注认真
不受外界干扰
观察活动
1能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优秀)
2能完成4项(良好)
3能完成2-3项独立完成(再努力)
有信心,想做小学生
小学生与幼儿的区别
谈
话
1知道小学与幼儿的区别,想当小学生(优秀)
2了解小学和幼儿的区别(良好)
3不太了解小学的生活(良好)
社
会
常
识
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
地图
操
作
1能说出地图上家乡(省市)的具体位置(优秀)
2能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具体位置(良好)
3不能准确找到家乡所处的具体位置(再努力)
懂得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节约用钱、爱妈妈
观察、问答
1能感受劳动者的辛苦,并用行动来表现(优秀)
2能感受劳动者的辛苦(良好)
3不能完全理解劳动者的辛苦(再努力)
了解著名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
董存瑞
问
答
1喜欢听英雄人物的故事,并理解故事的内容(优秀)
2喜欢听英雄人物的故事(良好)
3对于英雄人物不是很关注(再努力)
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依存关系
设施、污染、关系
观察、问答
1知道如何保护环境并有具体的行为(优秀)
2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良好)
3对保护环境无意识、不了解(再努力)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提示
评价方式
评价要求
社
会
领
域
社
会
常
识
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
名称、习俗、服装特点
问
答
1能全部说出,并且知道的更多(优秀)
2能清楚地说出2-3种(良好)
3能说出少数民族(再努力)
了解祖国的主要名胜
万里长城、故宫、兵马俑
等6——7种
操作材料
1能全部说出,并且知道其特点(优秀)
2能清楚地说出6-7项(良好)
3能说出少数名胜(再努力)
了解祖国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
相声、书法、国画、戏曲、刺绣、武术、瓷器、皮影戏
问
答
1能说出许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并简单了解其特点(优秀)
2能说出7-8种表现形式(良好)
3能说出3-4种表现形式(再努力)
人
际
交
往
愿意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团结协作
观察、操作
1能愉悦的和同伴团结合作完成任务(优秀)
2愿意尝试着与同伴合作(良好)
3不愿意和同伴交流、合作(再努力)
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
判断情绪、理解、体谅
观察活动
1有判断情绪变化的能力,能理解体谅别人(优秀)
2能感受到别人的情绪变化,但不知如何沟通(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