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2024-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精选8篇)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篇1

汇 报

县委:

2009年,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农业部和省农业厅批准我市赣县、兴国、宁都、大余、全南等五个县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示范县。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2010年、2011年继续列为续建县,中央财政每年下拨实施经费100万元。2011年在省农业厅组织考核验收时,由于我县没有统一收编,人、财、物‚三权归县‛尚未到位,被省厅取消项目示范县,而由会昌县所代替。

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覆盖全国所有乡镇,每年下拨经费100万元,同时给予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场所建设和设备购置一次性补助30--50万元。省农业厅明确要求,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必须在2012年6月底前完全到位,否则今年及以后不予下拨工作经费及场所建设和设备购置补助,并影响其他农业项目的申报。从全市情况看,赣县、兴国、宁都、大余和会昌五个县已经改革到位,其他县市正按照有关会议要求抓紧组织实施,确保在6月底前改革到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 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07]14号)、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赣市府办发[2011]48号)和县委办、县政府办《全南县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全办发[2012]1号)文件精神,现就加快推进我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有关事项汇报如下:

一、改革的整体要求

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

1、推行综合建站:以乡镇为单位,将原有的农技、果业、畜牧兽医、农机、水产站、农产品安全监管等整合建设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

2、理顺管理体制。为了做到权事统一,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实行‚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乡镇综合站人、财、物以及相关业务管理。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当地农技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监督。

3、强化财政保障。要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在编在岗乡镇农技人员工资及绩效工资和工作经费列入县级农业主管部门财政预算和发放。

4、创新用人机制。由农业主管部门全面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5、创新考评机制。制定由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参加的三方考核方案,明确服务内容,量化考核指标,三方考评按3:3:4比例计分。

6、完善服务机制。全面推行以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模式的工作责任制度,形成农技人员抓示范户、示范户带动辐射户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新机制。

二、我县改革的进展情况

1、根据国家、省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2009年我局草拟了《全南县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方案》,并以县政府办名义行文(全府办发“2009”72号),但没有下发,只为应对上级检查和争资争项用。

2、为配合支持上级检查和争资争项,县编委重新核定了9个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编制90个(含水利、经管)(全编字“2009”13号)。

3、县委办、县政府办《全南县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全办发[2012]1号)明确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挂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牌子)人财物‚三权归县‛的管理体制(全办发[2012]1号)。

三、当前急需解决的事项

根据省农业厅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验收依据、内容和标准:

1、拟请召集由各乡镇及组织人事、发改、财政、编制和农业部门参加的会议,讨论《关于进一步深化基层农业技 3 术推广体系改革,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尽快提交县政府有关会议通过,以正式文件下发实施。

2、落实综合站‚三权归县‛。需由编制和人事部门将原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在岗在编人员统一收编,归口县农业主管部门管理。

3、落实财政保障。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人员工资、绩效工资和工作经费等列入县农业主管部门的财政预算。

4、综合站的人事调配和任免按县委、县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专此汇报,请批示。

附:

1、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赣市府办发[2011]48号);

2、全南县《关于进一步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篇2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建设现状,展望

在《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新形势下,对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所以,应该对之前进行的农技推广服务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明确新形势下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新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服务创新,优化措施,从而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长远发展。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农技推广服务提供了指导依据,推动了农技技术的实际开展。在农技推广工作中,对新技术的引进、农业新品种的应用、病虫害防治以及配方施肥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1.1 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进步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一个公益性、长期性以及综合性的组织,主要是为广大的农民和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也是将具体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操作技术的主要阵地和载体。通过该组织,能够将一些农业的科研成果具体实施和推广,对基层农业生产部门的培训、指导和咨询提供了依据,并通过培训、示范以及实验的方式具体实施,促进新技术和农业新品种的大范围推广。据相关数据统计,经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立,充分利用了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截至到2014年,我国的农作物良种覆盖率高达96%,病虫防害率达到了30%,农业科技的贡献率达到了56%。

1.2 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和正常供给

通过对基层农技的推广,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质量以及粮食供给。比如通过开展绿色增产模式的创建,提高了作物的抗旱、抗虫能力,对种植物进行了专业化的统防统治,有力地促进了耕地的建设并利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土方的实际情况实施施肥。有效地利用了各种资源,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的出产率,从而实现了农业的持续增收,保障了我国粮食的持续供给和粮食安全问题。

2 农技推广改革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2.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保障力度逐渐加大

自从2007年中央下发的一号文件中提出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进行进一步贯彻落实以及出台“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以来,农业部在得到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保障力度,推动了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对全国种植业系统的基层农技人员进行的财政工资预算,加大了财政对农技推广的财政保障力度,进一步促进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稳步开展。

2.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得到提高

早在2013年,我国农业部就开始计划并实施了对农村基层的技术推广服务人员的培养计划,并针对各个地区的特点,采取了强有力的培训措施,从而大大提高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比如湖南省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当地的农业大学展开了合作,并对乡镇的骨干成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学历提升,农技推广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很大改观。

3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展望

尽管当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对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也给予了新的期待。在新时期,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服务工作将通过不断地探索和问题的解决,更加符合农业的实际发展需求。

3.1 体制机制得到优化,农技推广活力得到加强

在继续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背景下,加强县级和乡镇的农技推广体制改革,从而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使相应的工作得到落实,县乡农技推广机构的整体功能得到优化,实行目标管理,将推广职能实行量化和细化,建立建全考评机制,让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更加符合推广标准,满足农业发展的技术需要。

3.2 实现规范管理,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经过人才和相关技术人员的不断培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人员的质量势必会得到持续提高,继而构建出一支具有活力、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以及专业素质过硬的农技推广服务队伍。根据各个农业地区的生态特色,实施规范管理,对产业的特色、生产规模以及区域布局等进行科学的构建。经过长时间实施和坚持科学的态度,市、县、乡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将得到不断提升。

4 结语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篇3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改革 建设

一、引言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和依托。长期以来,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使得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总体上有了长足发展,但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与广大农民的服务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努力造就支撑有力、服务到位、农民满意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显得尤为重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强化,农技推广服务能力稳步发展、提高,为转化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推动粮食生产“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和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机构体系、稳定人员队伍、转换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切实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但是,当前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发展还存在很多矛盾,如何保证有人推广服务、愿意推广服务、高效推广服务还存在很多困难,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制度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地方乡镇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不顺,导致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农技推广业务工作难以开展;部分地方责任机制不健全,农技推广的公益性职能没有细化,导致工作无法落到实处;部分地方考核机制流于形式,考核与绩效不连动,导致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

二是经费保障有待落实。当前,基层农技人员工资待遇水平仍然偏低,一些地方的绩效工资尚未实施,例如国家出台的针对基层服务农技人员其工资可以上浮一档以及特殊岗位津贴等政策,很多地方仍然未落实。2010年,农业部对安徽、四川、吉林、黑龙江4个省部分地区调查数据表明,乡镇农技人员月工资在1100~1700左右,且大多数农技人员目前没有津补贴,比同级别公务员月工资少700~1000元左右。基层工资经费保障机制还没有建立,农技人员开展试验示范、技术培训、进村入户的日常工作费用在很多地方还没有落实。

三是条件建设有待加快。由于条件建设投入的长期缺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技人员为农民服务的水平,全国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业务用房陈旧、基本没有仪器设备,乡镇推广机构的工作条件急需改善。虽然中央和地方都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投入总量仍不足,建设覆盖面偏小,亟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进程。

四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基层农技人员队伍老化,专业人员进不来,新生力量补充慢,有些地方10年没有进新人,部分地方已出现人才断档。基层农技人员培训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人员培训跟不上,知识更新不及时,业务能力与生产需求、农民需要有较大差距;一些地方进人把关不严,不少低学历、非专业人员进入推广队伍,影响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措施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以满足农民需求为出发点,以支撑有力、服务到位、农民满意为目标,努力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1.推进农技推广机构建设,改革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乡镇农技推广是公益事业,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公共财政必须承担主要责任,进一步落实职能任务,确保职能任务落实到每个工作机构和每位农技人员身上。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用人机制,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推广机构工作,规范人员上岗资格条件,建立人员培训长效机制,出台扶持政策,创新用人机制。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合理设置服务岗位,完善考评制度,实行县级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农民三方考评,将考评结果表明与农技人员工资报酬、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紧密挂钩。落实基层人员待遇,切实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面。加大条件建设投入,加强乡镇推广机构条件建设,使农技人员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切实提升基层推广服务能力。

2.引导农业科研机构参与,强化农技服务能力

发挥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在开展推广服务的人才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完善引导和扶持政策,鼓励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广大农业科研人员,通过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等形式,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支持农业科研教学单位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组建专家大院、院(校)县共建等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

3.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扩大农技服务覆盖面

创新农技推广工作管理理念,将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统筹考虑,共同部署,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科技服务,满足农民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服务需求。通过招投、政府订购、委托服务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组织、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探索农技推广公共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1]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三化”同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

[2]温铁军,董筱丹,石嫣.中国农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和政策导向:基于国际比较研究的视角 [J].中国农村信息,2011,(2).

[3]梁镜财,侯春生,徐志宏,崔烨,杨小平.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与成效践行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1,(5).

[4]鲁振.日本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特点及对我国农业的启示[J].河南农业,2011,(11).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篇4

工作简报

—————————————————————————

太康县技术指导员在周口市职业技术学院圆满完成培训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篇5

近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学技术月新日异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农业科技工作处于一个需要创新才有可能持续发展的时代。面对严峻的形势,州市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究竟依靠什么来实现科技推广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一个必须深入探索和实践的问题。为了实现彝州农业科技推广事业的持续发展,我中心结合自身的实际,深化内部改革,创新推广思路,探索走出了一条依靠体制创新,强化科研基础,重视成果保护,加大开发力度,增强自身实力的发展模式。回顾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取得了如下六点经验和体会。

一、提高认识是前提

我中心的农业科研工作始于1962年,42年来,一批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紧紧围绕全州农业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针对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农业科研、推广工作,成功选育推广了经省州审定合格的48个粮作新品种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全州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到目前为止,科研工作先后获得了166项农业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48项,地厅级奖116项)。

尽管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科技推广工作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工作本身的艰巨性和环境的复杂性,“九五”以前,我州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成立州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乡农业科技推广结构松散,缺乏必要的集中协调和业务指导。其次,农业科技推广能力较弱,农业科研和推广割裂现象明显,农业技术创新流程不能相互衔接,利益关系不明,农业科技的体制和机制都不能很好适应农业创新的需要,造成了我州取得的科研成果“州内研究、州外推广”、“墙内开花、墙外飘香”的情况,构建适宜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研推广体制势在必行。

“九五”以来,针对以上问题,为了进一步发挥农业科研和推广优势,促进彝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楚雄州农科所积极向州委、州人民政府争取,于1998年4月经州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楚雄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州农科所内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开展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工作,初步搭建了科研、推广、开发一体化发展的雏形,为目前形成的强化科研基础,重视成果保护,加大开发力度,增强自身实力的发展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科研是基础

近几年来,围绕科研、推广、开发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我们在科研方面强化了以下工作。一是结合市场需求,搞好选题立项,有的放矢地开展选题立项和研究,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几年来,我中心所有的农业科研项目必须围绕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状况来选题立项。具体情况为:以优质种源为基础,面向市场和农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重点研究优质“楚粳”水稻新品种和糯性好、食味佳的“楚单”系列杂交玉米品种,着力推进长荚大粒蚕豆新品种的选育,并根据市场需要,加强高蛋白、高湿面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使新品种的选育上档次、创优质,推动全州粮食生产向优质化方向转变。开展适用综合栽培技术及特种蔬菜、果树苗的引种与繁育研究,开发新肥种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强科研推广后劲。二是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先后五次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1994年,由国家农业部立项投资,在我所青龙桥基地建成了省内第一个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1998年,省计委和省农业厅立项投资,在我所基地内建设高原粳稻原种扩繁基地。1999年,农业部将我所列为全国重点扶持的十五所科研院所之一,给予立项投资,对我所高原粳稻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仪器设备进行更新。2000年,省政府投资建设组培中心。2002年,国家计委、农业部投资建设高原粳稻良种繁育基地。以上项目的投资建设,使我所的农业科学研究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为稳定提高科研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培养科技人才,提高队伍素质。作为科学技术的载体和科技成果的创造者,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科研工作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深入调查了现有学术带头人中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中青年科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根据需要加强对中青年人才的培养,改善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客观环境,同时在继续发挥老年专家作用的同时,委年轻人以重任,努力提供参与国内外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机会,从而建设一支思想稳定、结构合理、素质较好的科技队伍,为提高科研水平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近几年来,以优质为前提的科研工作己初见成效。如“楚粳香1号”、“楚粳22号”、“楚粳23号”、“楚粳24号”、“楚粳25号”、“楚粳26号”、“楚粳27号”、“楚恢7号”、“楚恢12号”、“楚恢13号”、“楚粳优1号”、“楚粳优2号”、“楚紫优1号”以及引进的“云恢290”、“红优1号”等优质稻品种。“楚粳香1号”经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监督中心分析测定,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了优质米标准;“楚粳24号”在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云南省粮食局联合组织的第三届优质稻品种评审会上,被评为优质稻品种;优质小麦新品种“繁19”、“96鉴-4”的育成推广,填补了长期缺乏优质小麦新品种的空白;玉米“大白单1号”、“楚白单4号”等新品种的育成推广,解决了鲜食玉米的需求,提高了全州的玉米生产水平;土肥等其它科技措施的研究推广,有力推动了全州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抓好推广是关键

近几年来,我们立足于科研工作的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中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争取政府重视,加强体系建设。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中体制不顺、渠道不畅的“瓶劲”问题,理顺了州、县、乡、村四级农技推广体系,从体制上保障了科技成果的及时转化。二是与企业联合,开发科技成果。在每年的小春生产中,与州面粉厂合作,在我州小麦生产重点乡镇推广种植“96鉴-4”等优质小麦新品种,由州面粉厂按既定订单收购,使粮食加工企业在获得优质原料的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在大春生产中,结合优质米基地建设的实际,与优质米加工企业合作,大力推广“楚粳香1号”、“云恢290”等优质稻品种。其中“楚粳香1号”优质米每千克比普通米市场价高0.50元,“云恢290”优质米每千克比普通米市场价高1.80元,农民种植优质稻增收的效果十分明显。三是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彝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广大农村中,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科技兴农意识不强,科技应用水平较差。贫穷落后的县乡与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市在自然条件、科技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使科技推广普及层次较多且量大而面广,增大了科技推广的难度。针对这一客观实际,我们加强了农村科技培训,指导和支持各级农业科研推广部门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召开科研成果示范推广现场会,建立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热线,在乡镇集日宣传科技成果,让广大农民对先进科技成果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使广大农民能自觉地接受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四是认真抓好全州常规农业技术的推广。通过州县乡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逐年得到了加强。全州每年平均完成水稻旱育秧12806亩,其中塑盘简化育秧3307亩,共移栽大田38.418万亩;推广壮秧剂27吨,秧田应用1120亩,移栽大田16800亩;推广水稻抛秧31101亩;推广摆秧23282亩;完成水稻双龙出海条栽88.036万亩;推广优质稻62.01万亩,其中特优稻21.95万亩;推广玉米育苗移栽15.355万亩;推广旱作立体间套种16.807万亩;实施地膜玉米13.013万亩;推广“沃土工程”示范样板103490亩,辐射带动837470亩;推广平衡施肥技术1594808亩,推广作物专用肥618553亩,推广中微肥805898亩,推广种植绿肥218199亩,秸秆还田519458亩。

四、成果开发是重点

尽管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科技推广工作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由于传统科技成果转化体制的延续和涉农部门利益机制的约束,科技成果转化体制不顺,渠道不畅,科研推广部门难以将新品种和新技术等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难以在种子开发等科技成果的转化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综合实力提高缓慢。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增强科研成果开发的自主性,使科研成果的开发为农业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我所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依据《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种子法》、《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于199 年申请,200 年农业部授权保护了5个农作物新品种,拥有独立的新品种权。其中,水稻新品种为楚粳23号、楚粳香1号、楚粳24号,玉米新品种为楚白单4号和楚单7号,2003年前获新品种权保护的数量占全省总数的50%,居全省农业科研院所之首。2003年已申报四个品种(其中水稻3个,玉米1个,水稻品种为楚粳26号、27号、楚恢7号,玉米品种为楚单8号)。2004年,拟订申请保护2个水稻新品种(楚恢12号和13号)。

通过申请新品种权的保护,为独立自主和高效地开发科研成果,增强自身实力打开了新的局面,品种权对育种的反哺作用已初现端倪。第一,拥有独立的品种权后,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发经营获得品种权的新品种,充分保护了我所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而取得的科技成果。第二,有效改变了部份推广部门长期以来忽视知识产权,无偿开发经营的状况,规范了拥有品种权新品种的开发。第三,在开发经营中,我所把开发拥有品种权的新品种作为带动科研成果转化,加大科技开发力度的突破口,依法委托县乡农技推广部门及州内外个体户经营“雄丰”牌种子,走出了一条育繁推结合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即保护新品种权,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成果转化,开展经营服务,提高整体实力的发展之路。与此同时,以明确“责、权、利”的方式,与州内外开发商广泛合作,加大开发力度,极大地提高了新品种的开发效益。2003年以来,己有3家州外的种子部门、6家州内的种子部门签定了开发协议,带动我所科技成果的转化年平均利润突破了100万元。已授权品种在州内外的推广面积逐年上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显现。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虽然我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初见成效,但省内外“中海拔”稻区在楚粳系列水稻优良品种的推广中,授权品种被侵权的现象广泛存在。为此,我们在维权工作中重点强化了以下方面。一是对授权品种被侵权的情况作了深入调查,并向省农业厅和州农业局作了汇报,得到了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二是针对州内市场存在的侵权行为,邀请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就“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座谈,并就进一步强化授权品种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了共识。经协商决定,在2004年以后授权品种的开发利用中,开发单位必须向提供品种的单位支付一定的使用费,开发每千克种子支付0.07元,并逐步统一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针对州外市场存在的侵权行为,在省农业厅科教处的指导下开展了维权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部份种子企业及科技推广部门已前来协商合作开发授权品种有关事宜。四是每年的4月26日,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新品种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五是在维护授权品种权益的同时,主动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依法积极生产经营推广应用授权的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科学管理是保障

为使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及其它各项工作有序、规范、高效地进行,我所在市场经济发展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针对全所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职工中广泛开展“管理出科研成果,管理出经济效益”方面的教育,使全体科技管理者和科技人员充分认识到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性,树立全面、系统、综合的农业科技管理新观念。与此同时,在涉及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人才培养、经济核算、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考勤管理、履职考核、利益分配等各项工作中,结合事业单位的改革,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充分利用管理的杠杆作用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向管理要科研成果,要经济效益的规范化管理新局面。通过推行科学管理,推动了我中心科研工作持续发展,技术推广稳步推进,成果转化明显加强,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为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科技兴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全面发展是目的随着科研推广及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的逐步显现,科研成果转化效益的稳步提高,为进一步加强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与此同时,科研推广基础设施逐年完善,逐步改善了科技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初步形成了科学研究、科技推广、成果保护和开发转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篇6

关于上报《201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畜牧

产业补助项目工作总结》的报告

县农牧局:

按照农业部和省农牧厅的统一部署,我中心201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改革与建设畜牧产业补助项目在省农牧厅的关怀下,在市、县农牧局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工作进展顺利,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1、健全组织机构:为了确保项目正常开展,县畜牧兽医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专门负责项目实施工作;同时还成立了项目专家指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2、制定项目方案:根据泾农牧发(20124)9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畜牧业生产实际,制定印发了《泾川县201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畜牧产业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科技示范户分户培育技术指导方案》、《泾川县2014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畜牧产业补助项目培训计划》和《泾川县201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畜牧产业补助项目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建设内容、目标任务、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科技支撑体系,保证了项目有序推进。

3、建立规章制度:以项目建设为契机,修订完善了《技术推广人员聘用制度》、《畜牧技术推广责任制度》、《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绩效考评制度》、《畜牧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制度》和《畜牧技术

多元化推广制度》等“五项制度”,使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有章可循。

4、健全项目档案:按照职能分工和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建立健全了项目立项、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技术培训、资金管理、物化补贴、技术推广、基地管理等一系列项目档案,实行专人专柜管理,做到了档案管理规范,资料完整齐全。

5、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农业部、财政部有关文件要求,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县级报帐制,实行专帐记载、专款专用、专人管理,做到了会计科目核算清,支出范围清,来往款项清,从而确保了项目建设资金运作安全、规范。

二、项目工作开展情况

1、遴选示范户:按照项目实施方案,采取发布公告、农户自愿申请、村委会择优推荐、乡镇政府加注意见、县畜牧兽医局审核批准、张榜公示的程序,在太平乡、荔堡镇遴选了120个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养殖水平较高、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养殖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共计120户,其中养牛户109户、养猪户11户。

2、筛选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围绕全县畜牧业生产实际,筛选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主导产业:肉牛、生猪。主导品种:肉牛以西门达尔、夏洛莱、南德温为主,生猪以长白、约克、杜洛克为主。主推技术:黄牛冻配改良技术、饲养管理技术、配合饲料技术、圈舍设计及修建技术、秸秆青贮技术、人工种草技术、程序化免疫技术等。

3、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为科技示范户统一配发了由农业部印制的《科技示范户手册》,张贴了示范户标牌;同时,技术指导员根据服务对象实际情况,制定了分户指导方案,并与科技示范户签订了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协议书,指导示范户按照要求填写《示范

户手册》,举办科技示范户集中培训12次,培训农民750人(次),同时在全县其它乡镇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6期,培训农民620人;为科技示范户印发了县畜牧兽医局统一印制的技术手册,使广大养殖户较好地掌握了畜牧业实用技术,为其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

4、开展技术服务:县局为每个科技示范户发放磷酸二铵化肥50公斤、消毒药品2袋及养牛、养猪、养鸡等科普书籍。技术指导员为示范户规划畜禽养殖场28处,免疫注射畜禽9316头(只),指导种草700亩,使技术指导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5、收集报送信息:及时收集整理科技示范户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及时上报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实施以来,上报信息6条,工作报告1次。

三、项目取得的成效

通过实施项目,实现了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构建起自上而下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通道;全面理顺了农技推广的管理体制,提高了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农技人员的工作得到了认可和支持;通过培育科技示范户,使科技示范户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成为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群众对科技兴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科技示范作用进一步凸显。肉牛初生重由32千克提高到38千克,平均日增重由1.2千克提高到1.6千克,肉牛个体产肉量由120千克提高到135千克,头均增收450元以上。生猪窝产活仔数由平均9头提高到12头,肉料比由1:1.5提高到1:1.3,平均日增重由1.0千克提高到1.4千克,头均增收80元以上。肉鸡45天平均体重由2.1千克提高到2.6千克。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打算

虽然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畜牧产业补助项目取得

了一些成绩,达到了预期目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人员参差不齐,实践技能有待提高;二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工作经费匮乏,技术推广缺乏应有的资金支持;三是基层站所工作生活条件简陋。2010年—2014年,我县新招录大中专毕业生72人,全部分配到乡站工作,职工住宿困难,两人住1间宿舍,加之今年招考的人员,住宿将更加困难。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创新推广机制,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地组织开展好技术推广,为全县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泾川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篇7

1 主要成效

1.1 理顺管理体制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于2012年9月完成, 改革后, 实行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划转县农业局垂直管理, 理顺了管理体制, 实行“三权” (人事权、财权、物权) 归县管理, 按照服务区域的人口、农作物面积、生产水平、 主导产业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核定编制, 共核定事业编制66人, 目前在编人员61人, 在岗人员50人。 在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上充分听取乡镇政府的意见, 全面推行“服务在乡、管理在县、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更加明确了乡镇农技站的公益性职能, 创新了服务机制, 优化了人员布局, 完善了制度建设, 更有效地发挥了乡镇农技推广的作用。

1.2 改善服务条件

2012年以来, 全县围绕提升农业综合服务能力, 改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设施和设备, 共投入资金212.8万元 (其中, 中央资金110万元, 省、市、县配套资金102.8万元) , 对全县10个乡镇农技站进行设施条件建设。 目前, 全县10个乡镇农技站的条件建设已全面完成, 其中3个站达到了有办公室、有培训室、有检测室、有档案室、有咨询服务大厅的“五有”标准。 每个乡镇农技站外观统一设计, 办公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每个站配备了全新的办公设备及下乡工具, 实现了基层农技人员办公有场所、 服务有手段、 下乡有工具, 充分激励了广大基层农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有利于稳定基层农业服务队伍。

1.3 完善服务模式

自2012年起, 每年投入中央资金100万元, 连续4年实施中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补助项目, 使龙门县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3.1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 加快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步伐在全县挑选了10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农技人员组建农技推广专家组, 遴选了50名农业技术指导员, 每名指导员指导10户科技示范户, 从水果、水稻、蔬菜、生猪等主导产业从业农户中遴选了500户种养大户作为农业科技示范户, 每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10~20户农户, 全县共辐射带动了5 000~10 000户农户, 建立了“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技术服务新模式和指导员包村联户工作新机制, 形成了上下一体的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网络, 有效地加快了全县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步伐。

1.3.2制定五项制度,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一是建立了农技人员聘用制度, 对50名农技人员实行聘用制, 由龙门县农业局择优三年一聘, 合同制管理。二是建立了农技推广责任制度, 明确了农技人员的公益性服务职能和责任, 农技人员实行“包村联户”责任制, 每个农技人员负责指导若干个行政村农业生产, 联络指导科技示范户, 并通过科技示范户将先进技术辐射到广大农户。三是建立了工作绩效考评制度。龙门县制定了《龙门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技术指导员年度考核办法》, 由农业局、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共同考核, 将农技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内容, 明确服务内容, 量化考核指标, 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奖勤罚懒。四是建立了农技人员培训制度, 采取异地研修、专家授课、基地实训相结合的方式, 对农技人员开展了分层、分类、分批开展农业科技全方位的培训, 每年培训农技人员300余人 (次) 。五是建立了多元化农技推广制度, 积极支持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大力培育多元化推广体系, 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科技服务, 满足农民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服务需求。

1.3.3科技示范带动, 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得到普及通过专家遴选和评定, 龙门县围绕农业主导产业, 建立了蔬菜、柑橘、水稻、生猪等6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以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载体, 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和应用。2012年以来, 全县科技示范基地共引进水稻新品种21个、蔬菜新品种35个、优质水果新品种2个、三元杂交猪品种2个, 推广农业新技术13项;全县主导产业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率达95%以上, 科技入户率和到位率均达95%以上, 带动全县科技示范户年均增收20%以上, 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15%以上。例如, 永汉镇慈菇种植户被列为科技示范户之前, 由于缺乏种植技术, 种植密度和施肥不合理, 亩产只有400~500kg;被列为科技示范户后, 由农技人员包村联户, 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 使慈姑亩产量提高到700~800kg, 亩增300kg, 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增产增收。

1.3.4 开办田间学校, 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解决以农民为中心, 以“田间”为课堂, 由农业技术指导员担任辅导员, 在田间地头开展新技术、新品种试验操作, 和农民面对面进行信息、技术交流, 鼓励和激发农民在生产中发现问题、 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将农业科技成果实实在在地送到农民手中。 这一创新模式受到了农民的广泛赞誉, 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积极学科学、用科学, 科学地进行田间管理, 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了解, 田间学校学员年均可增收12 000元, 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2 200元, 示范引领作用明显。

1.3.5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 农民的种养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近年来, 全县每年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各乡镇、广大农村和田间地头, 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300场 (次) 以上, 接受咨询群众1.5万余人 (次) , 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100期以上, 培训农民6 000余人 (次) , 发放技术资料6万余份, 免费发放价值80余万元的放心农资。 同时, 利用手机短信等现代化手段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利用信息平台及时向广大科技示范户发送农业技术服务、天气预报、农产品市场动态等信息, 每年发送农业技术信息10 000余条。

2 存在问题

龙门县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具体工作中也发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影响了农技推广体系的稳定和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

2.1 乡镇农技站人员“在编不在岗位”现象仍然存在

部分乡镇农技站原来由乡镇管理, 抽调农技人员参加镇政府其他工作的现象比较普遍, 要完全解决这些乡镇农技站“在编不在岗”的人员回归到农技岗位问题, 仍需要一个过渡期。

2.2 农技推广队伍素质比较低

2002年机构改革以后, 乡镇农技站划归乡镇管理, 而部分乡镇政府利用农技站的编制空缺, 招入一些非农业专业的人员, 加上一些骨干人才被抽调到其他工作岗位, 导致农技人才队伍不但得不到补充, 反而逐步被削弱。

2.3 全县农技人员总量偏少

龙门县农业人口23.84万人, 农村劳动力约9.2万人, 以种植业为例, 全县各乡镇在岗位上的农技人员只有50人, 平均每镇仅为5人, 全县平均每1 800个农村劳动力的农技推广人员所占人数还不够1人, 平均每个农技人员要负责5 800余亩耕地面积种植业的技术指导任务, 农技人员严重不足, 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现代建设的需要。

2.4 农技人员缺少推广经费

由于县财力比较困难, 未能将基层农技推广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 不能从根本上保证推广经费。 另外, 各乡镇农技站主管单位龙门县农业局和乡镇政府各部门都进行了车改并实行下乡补贴制度, 但是农技站人员却不纳入该范畴, 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农技人员的下乡积极性。

3 建议对策

面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为加快龙门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不断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3.1 充分认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农技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基础, 也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依靠力量, 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增强,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更多优惠政策, 从2004年起,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锁定”三农主题, 都把农技推广作为重要举措来抓。 因此, 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贯彻执行好《农业法》、《农技推广法》等涉农法律, 支持农技推广工作,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3]。

3.2 完善机构设置

根据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的职能和任务, 建议农业部门与编办、人事和财政等部门协调, 科学测算并适当增加基层农技人员的编制, 确保有足够人员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明确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职能, 并切实予以加强。

3.3 加强农技人员管理

对各乡镇农技站的在编在岗情况进行全面清理, 根据清理情况进行分类处理, 对空编严重的要及时补充, 对不在岗的技术人员限期归位, 不能归位的要及时进行转岗。 同时加强对乡镇农技人员的管理、监督和业绩考核, 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竞争上岗制和目标责任制, 奖勤罚懒, 奖优罚劣, 激励农技人员专心致志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

3.4 提升农技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加强农技人员的学历继续教育, 鼓励农技人员积极参加函授、电大、农校等多种形式的学历再教育, 对参加本科、 研究生学习的农技干部给予报销50%的学费;二是通过公考招考, 择优录用涉农专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工作, 逐步解决专业结构、文化层次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技人员定期培训制度, 制定考核考试制度和职称激励机制[4], 将农技人员接受培训情况作为职称晋升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是积极创造条件, 鼓励支持中青年农技人员承担农业科研项目, 参与课题研究, 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3]。

3.5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龙门县财政要把基层农技推广专项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 并做到逐年稳定增长;尽快完善基层农技人员的车改方案, 确保农技人员福利待遇不得低于同级公务员水平。 同时, 建立农技推广奖励基金, 对农业科研成果研究开发和适用技术普及推广等有贡献的给予奖励[2]。

摘要:文章介绍了广东省龙门县在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中取得的主要成效, 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今后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农技推广,存在问题,建议对策,广东龙门

参考文献

[1]吴英.龙门统计资料汇编[Z].龙门县:龙门县统计局, 2015.

[2]吴立峰, 李润霞, 杨漂, 等.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2) :368-369.

[3]王春明, 王立坤, 马君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1) :354.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篇8

1.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1.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深化改革中增活力,在创新机制中求发展。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规范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力度,合理布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效发挥其主导和带动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1.2基本原则

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鼓励改革中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坚持统筹兼顾,与市、镇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有机衔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3总体目标

着眼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需要,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改革,逐步构建起以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功能完善、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2.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

2.1明确公益性职能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和林木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技术服务, 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

2.2合理设置机构

按照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对市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综合设置。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遵循有利于业务指导、有效管理和公益性职能履行的原则,在镇(街道)范围内进行整合,设置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以镇管理为主,强化镇级农技推广机构职能。要建立农技服务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农业行政执法“三位一体”农技推广机构,明确职责,专职专干,保证中心农技人员专职从事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

2.3理顺管理体制

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特点,建立健全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用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市、镇联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动态的管理激励机制,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要充分听取市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市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村级农民技术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要防止因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造成条块分割、人和事管理分离导致一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管理缺位、经费无保障、推广工作受影响等情况发生。

2.4科学核定编制

要遵循保证公益性职能履行,满足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民科技需求的原则,合理确定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增加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所需编制,改革后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编制达到10-15人,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全市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的2/3,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并注意保持各种专业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

2.5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改革用人机制,实行人员聘用制度,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充实一线农技推广人员。完善考评制度,改革分配制度,将农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切实搞好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完善农业技术人员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3.促进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

3.1规范经营性服务

积极稳妥地将政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承担的农资供应、动物疾病诊疗以及产后加工、营销等服务分离出来,按市场化方式运作。鼓励多种经济实体参与公益性推广。探索农药经营专营许可制度,对申请经营农药的单位或个人,要严格审查,控制经营数量,监管经营行为。

3.2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

积极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建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包村联户制度,逐步形成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科技入户机制。积极探索科技大集、科技示范场、技物结合的连锁经营、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等多种推广形式。

4.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支持力度

4.1建立健全公益性農业技术推广机构经费保障机制

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并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将重大农业技术推广、新型农民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4.2落实办公场所

要统筹规划,在整合现有资产设施的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办公培训用房面积在200平米以上,以以满足办公、培训、检测基本需要。

4.3妥善做好人员安置

要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积极稳妥地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中分流的农业技术人员的安置工作。在鼓励和支持富余农技推广人员自主创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多种分流和安置渠道,帮助他们重新就业。

4.4切实提高队伍素质

上一篇: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下一篇:人民医院监控系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