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记随笔散文

2024-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回家记随笔散文

回家记随笔散文 篇1

飘泊,对于一直飘泊在外的人来说,那种五味杂陈的感觉在每一年的年末最为强烈。家在北方,我在南方,隔着这山山水水的距离,让思念都微微痛了起来。那种思念的痛并非娇柔造做,我想每一个离家已久的人都有此深深的体会。那种滋味,谁能说清是酸是咸还是苦呢?我想,那种痛唯有思念的心才最明了吧。

以前,一个人的漂泊,每逢春节,如果不能回家,心里总空落落的,无处着依。因此思念的痛也就刻入了我的生命。后来也许缘于有了家庭,每逢佳节对亲人思念的痛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也许更缘于杰对我的好,让我踏实于这一份安然与幸福,所以节日往往也只是给亲人打个电话,遥送一声问候与祝福,然后又把自己融入到忙碌的生活中去了。

是的,打电话告诉母亲今年又不能回家了。今年的春节,注定又是亲人在北我在南。于是,心里还是有些说不清的难受。听着陈星的歌《该是回家的时候》,内心突然就觉得,游离得太久,是该回家了。

回家,是情感的归依,是心灵的休憩,是生命的温暖!是啊,回家,多么温暖的一个字眼,回家真好!想想,和久违了的亲人团聚,与久违了的亲情相悦,何等开心的事啊,人到开心处,也会有眼泪,滚烫的那种,连情绪也跟着燃烧起来,那一刻,我们是幸福且开心至极的!我想,唯有经历过,才有真切的感受吧。

又是一年年末,北方飘雪南方雨。雪与雨,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却相约了共同的一个冬季。只是,这恰恰是北与南的距离。有时,当思念亲人时,恍惚感觉亲人就在眼前,可是若要伸手去拥抱,却是两手空空。纵使在梦里相拥,醒来一切如初。所以,那份念,只有静静沉淀于过往的岁月中,葱葱茏茏!

又是一年年末,往返探亲已开始订票了。如此这样,让人心里总感觉有些惶惶不安。我知道,我们总不能永远和亲人相守在一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但是,任谁也抗拒不了亲情相拥的温暖!听:

夕阳悄悄走,月上柳枝头。

今夜无眠泪双流。

车站和港口,我等了一宿,

近乡情怯几多欢愁

船儿慢慢走,车呀不停留

今朝重返家门口

亲人的双手,我握了很久

出门在外几多春秋。

该是回家的时候,

又是团圆的时候,

家人举杯喝不够,

看我的爹娘已白了头

我祝你们健康长寿。

该是回家的时候,

又是团圆的时候,

……

是的,又是一年回家时。我想,母亲也将多了一些期盼。其实,做儿女的何尝不想回家呢?可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或许因为孩子等等的原因可能回不了家,那就只能遥寄一份祝福了。所有的电话,所有的视频,其实统统都抵不上一个真实的拥抱。可是世间多少事,终也有无奈的时候。于是谅解,理解,包容也便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内容。

常回家看看,常陪伴家人散文随笔 篇2

有这么一则广告,里面有一个面目祥和的老人家在和自己的闺女打电话,尽管女孩的母亲已经生病住院了,但老人家依然告诉自己的闺女,家人很好,要专心工作,不要担心他们……这是一则公益广告,当游子远在他乡的时候,父母总会报喜不报忧,因为害怕自己的子女会担心。

你可以听出自己父母的谎言吗?“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生一大悲哀之事,当我们经历沧桑,回到自己的家时,却发现自己的父母已经亲不在了,这个时候,就算我们再有本事,再有能耐,却依然不能尽一刻侍奉之道。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上天最大的公平就是,生命永远只有一次,当我们从出生之后,就会无时无刻地走向生命的衰老,当我们每次回家看到了自己父母的衰老样貌时,是否会有一种心情难受的感觉?在我们的印象中,从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到上学到出来社会工作,尽管父母的外貌没有改变,但他们的头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开始变白了,他们的牙齿不知道从什么已经脱落,我们最害怕的事情,就是他们的步履开始蹒跚,他们的腰板不再伸直,他们的思维开始变慢,他们再也吃不了硬的.食物……

是的,父母们都和我们一样,都曾经年轻过,都拥有辉煌灿烂的日子,他们都会在自己最富有激情的时刻给予你的生命,他们会给予你一个叫“家”地方,让你在出生后可以拥有一片快乐温暖的地方。只是,当他们的生命已经开始衰老的时候,我们这些游子,是否应该常回家看看,常陪伴一下家人?

峨眉山记随笔散文 篇3

尝闻神州云峰,巉岩崔嵬,雪峦仙境,翘楚峨眉。亦闻其琼雪瑰丽,苍松晚翠,雪芽醇甘,佛光明慧。可谓胜地璀璨,诸景荟萃。斯为真乎?然于癸巳涂月,放旷游目,遂感兴怀以记述。

夫自峨眉门楹,见古道纡远。逵若银蟒,盘旋抱山。劲袭天穹,遁迹云端。岳立峰巍,荟蔚雾弥。玉雪翻飞,琼碎岟崥。霰击青石,盈尺余积。常浸梵音,彰呈瑞之祥兆;久沐禅披,显丰年之祯祺。

乍然雪乘风威,联翩八方。望傲松而峙立,势巍挺以成行。皓皓冰枝,烁烁寒光。争艳竟绽,滋荣盎然。若披甲之勇士,似镇山之神王。千年历经,四季盈实。不经冰而凋谢,岂遇雪而断枝?夺寰宇之造化,立乾坤之英姿。感先人于栽植,怀胸怀以济众;留清荫于后世,昭懿德以扬驰。

俄而严气乍腾,琼雪便娟。委积瑶阶,玉璧炜纤。步攀岩而启路,见屋室于隅偏。飞檐霜凝,画角冰悬。门缝半掩,熏烟绕旋。缕缕茗香,溢溢心弦。思振荡而惊奇,疾拨雪以窥帘。见行子于围炉,煮香茗而并肩。上见状以相迎,邀品茗于木榻。笑曰:“此乃雪芽也。嫡传高山,霜浸雪夹。周年代序,复始夜夙。蒙天地之所钟,汲花草之灵骨。且久经梵音,为佛禅甘露。汤色浅黄,叶润微绿。含气咿吐,泽亮鲜珠。”于是乎,闻气香以回味,饮清醇而淡雅。心升意暖,气凝神佳。于陟山者,可谓无价。欢畅相叙,心诚以答。正值置身,风忽疾划。心骨所趋,转睛便察。推棂远眺,游目窗南。千松夹嶂,万雪齐飞,纵沟横壑,倾霜断崖。天山相融,风雪共扎。雪呼呼若骏马之奔腾,风啸啸如雄鹰之嗥唳。亦真亦幻,亦瑰亦奇。唏哉!浮无垠之心绪,豁广阔之胸臆。感天造之鬼斧,独俊秀之无极。

辞屋往东,循山而陟。抱霜雪之纷糅,览仙境之旖旎。赏皦洁之积素,睹山岩之峭厉。山谷谾谾,瀌瀌沥沥。雪凌霜以遮松,鸢翥天而隐匿。步踟蹰以游目,寄兴怀以自娱。畅情愫于唇舌,诵古典之诗集。诗曰:“峨眉天下秀,气象起万千。一山含四季,十里不同天。”于是且览且乐,且诵且跻。直迄金顶云海,氛氲浪涌天地。风殷殷而卷起,雪稀稀以散霁。恍若踏云拜至,绕仙气而均沾。拨白雾于茫茫,见行人之攒攒。金顶之巅,普贤道场。佛殿古刹,庄严圣光。峰环雾抱,璇霄明煌。香火鼎盛,千载流芳。

俟雾霁云布,祥光临山。仰普贤菩萨于云巅,凌空十方十面。如似真身,莅临盛典。手持如意,骑象临坛。理定双德,庄严容善。圆十方之三世,修无边之行愿。证知诸法,严净佛禅。招祥云之瑞气,广福泽于人间。慨兴怀以自广,幸佛光以浸梵。

嗟夫!流连金顶殿前,聆偈经卷梵音。清远飘逸,空灵禅韵。望僧人于风雪,思皈依之德勋。远繁华之红尘,离旧乡之至亲。修心境于峨眉,净俗世之念想。守清规之戒律,伴青灯于佛旁。持佛珠而念文,敲木鱼而诵经。参禅法之精妙,炼虚无之大乘。叹哉!经风霜于年月,受雪雨之摧凌。赞哉!造千秋之福泽,祈万世之太平。

忽焉钟鸣悠远,绝沉思于眉弯。东至汤谷,日出千山。云归层叠,厚润延绵。恰逢天开一线,绛金辉映,居高俯瞰,澄廓成暄。似披金氅,姿秀万千。于是逶迟容与,眷眷踱旋。汲经文之灵性,品禅音之深远。期佛光以普照,冀菩提于心间。

古田西山求学记散文随笔 篇4

在古田县城郊西山村,现职业中专驻地,曾有过一所全日制大学专科学校——宁德师范专科学校古田分校,时人戏称“西山大学”、“西郊大”(西山郊区大学)。虽然只有两年的办学历史,但为闽东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为解决宁德地区初中教师严重不足,学历结构严重不达标问题,中共宁德地委、宁德行署决定宁德师范大专班扩招,同时购买古田县西山村原32340部队留守处旧址,作为扩招生校舍,筹建宁德师范大专班古田分校。十二月,经国务院批准,闽东最高学府——宁德师范专科学校正式成立。一九七九年五月, 480名扩招生入学宁德师专古田分校。九月,宁德师专新招生650名,政教、中文、数学、英语、生物五个专业400名学生在古田分校入学,物理、化学两个专业学生仍借用宁德师范校舍,体育专业借用地区少体校上课。除了应届毕业生,许多同学是从工厂来,从部队来,从农村生产一线来。

当时地处古田西山的宁德师专古田分校很是简陋,虽说占地约有65亩,房屋21座,但只有205个开间,共计7060多平方米。唯一的一幢两层楼砖房作为办公楼,其他的都是曾为部队营房的单层平房,改造成我们的教室和宿舍。一间狭窄的宿舍,上下铺一共住12人。

由于是仓促办学,第一年使用的课本大多是手工刻印本,相当粗糙,时有错漏,常在课堂上订正。教师大多是从全区各系统抽调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比如我们中文科,就有从古田一中来的游友基老师,古田三中来的毛起珠老师等。从外地来的,有林锦鸿、朱求忠、吴尚宇、黄平生、魏昌英等老师。他们是一批充满朝气与激情的老师,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由于课程相对宽松,于是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参加一些社团和课外活动。第二年有了简易图书馆,同学们是异常高兴,因为那时实在是没书可读,张扬的《第二次握手》手抄本,是校园流行小说。从此,课余时间基本上是在图书馆或借本书在宿舍度过,也很悠闲自在。

最艰苦的当属生活用水,由于没有自来水,生活用水主要靠农田水利旁边的一个过滤水池和两口水井,过滤池的水连接到食堂和洗衣槽上,遇上雨天,水池过滤不了,流出来的都是黄泥水。常常是洗了饭盒,米也不用淘洗了,反正都是黄色的,洗了也是白洗。洗澡更是困难,排队自不必说,常常是没有热水。一些女生就提一桶水在阳光下晒,有点微暖了再去洗。对于我们这些不怎么讲卫生的男生,是一周两周甚至更长时间去洗一次。后来,发现邻近的古田化肥厂有澡堂,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可以随时供应热水,于是大家就在周末或没课的时间去那儿洗澡。好在那是个非常尊重知识的年代,工厂门卫对我们这些大学生很是友善,一般不阻拦。

入学时我们的户口由农民户转为居民户,国家供应二十八斤粮票,十六块五毛生活补助费。省吃俭用,很是拮据。家里能接济一些的,当时家境不错的。第一年,我们吃集体伙食,八人一桌,菜是按桌分好的,饭是自己量米蒸。我们又把菜分成四份(有的菜实在无法再细分),两人同吃一份。也因此,同吃一份菜的同学,几十年来都如亲兄弟般友爱,我与“才哥”就是至今一直保留着那份兄弟之情。早餐油条是一桌两根,八个人吃,只能是折断再掰开。菜不够吃的同学,偶有去食堂偷倒些酱油,拌在米饭里吃了。因吃饭时间不易统一,学校食堂第二年进行改革,发放饭菜票,但仍然自带饭盒量米蒸饭,上千人的食堂,开饭时间常常是拥挤不堪,也常有同学饭被吃错而无饭可吃。虽然是如此艰辛,但对我们许多同学来说,还是觉得幸福,因为比家里生活条件还好,而且毕业后有了“铁饭碗”,一份令人羡慕的教师工作。

最等待的是学校团委包场去电影院或文化宫看电影,一月一两部。偶尔,我们几个同学也会一起去看一两场电影,都是计算好时间,等到电影开始放映时从“黄牛”手中买打折票。虽然全价仅一毛两毛,但那是一餐的伙食费啊,是相当奢侈的精神生活。第二年,学校买来了两台黑白电视机。于是,每个周末,我们便早早地把课椅搬来,用绳子绑定连成一排占位。印象最深的,有两部连续剧《加里森敢死队》和《大西洋底来的人》。

当时学校团委、学生会创办了文学刊物《春蕾》,都是由学生手工刻印,很是精致,很羡慕敬佩能在校刊发表作品的学长、同学。就是路过围墙边,看那用毛笔抄写的板报校刊,也要认真品读回味,感受文字的魅力。黄平生老师的散文《穆阳的`水蜜桃咧,蜜样甜》,一时传诵。其时以舒婷、北岛、顾城等为代表的朦胧诗全国盛行,同班才女加美女汪逢仙的朦胧诗也很受欢迎并获老师肯定,可惜她后来远嫁他乡,改行从政又下海经商,远离了文字。我毕业后回乡任教,依葫芦画瓢也去创办了校刊《山花》,选登学生习作,也影响深远。

唱歌可能是那个年代最流行的文娱生活了,三五成群,拿着歌本围在一起唱革命歌曲,会乐器的同学备受青睐。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电视风光片《三峡传说》,李谷一演唱的主题曲《乡恋》,缠绵悱恻,如泣如诉,让年轻的我们如醉如痴,产生了从未有过的艺术享受和感情共鸣。一段时间,校园里都是“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留在我的心中……”的歌声。毕业晚会上,同学们一起唱主题新颖、形象鲜明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再过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光荣属于80年代的新一辈。”那时的我们真的是心情舒畅、意气风发。此后,每次同学聚会,这是一首保留曲目。

重游雁荡山记散文随笔 篇5

乙未秋,朋友邀游雁荡山,盛情难却,乃重游雁荡山。

途中无话,向晚,抵雁荡小镇。稍歇,晚餐毕,至灵峰景区赏夜景。灵峰夜景,久负盛名,游人很多,导游的解说声,此起彼伏。天色黑魆魆的,奇峰怪石在夜幕映衬下,恰似一幅幅泼墨画,有的似雄鹰敛翅,有的似情侣相拥,有的似犀牛盼月,有的似骆驼昂首,有的似鲸鱼喷水,惟妙惟肖,令人遐想,令人称奇。灵峰夜景,神秘而神奇,让人回味无穷。

秋高气爽的季节,适宜登高望远。偏偏天公不作美,次日竟是阴天。吃过早饭,先至灵岩景区。山色有些朦胧,因久未下雨,云雾缭绕的景象,已不复见。小龙湫瀑布成了涓涓细流,与上次飞流直下的气势,判若云泥,大家有些意兴索然。坐下,喝茶,看“灵岩飞渡”表演,观景处坐满了游人。表演开始了,遥见一人从200多米高的天柱峰顶缒绝壁而下,惊险异常,观者无不凝神屏气,人很快荡到了崖底,掌声一片。接着,另一人从高200多米的钢索上横渡间隔200多米的天柱峰和展旗峰峰顶,只见他时而滑翔,时而表演翻跟斗、飞翔等动作,观众惊呼声一片。我虽已是第二次观看,仍感到惊心动魄。

午饭后,至灵峰景区。昨晚虽已赏过夜景,但白天所见的山峰形状,与夜间已完全不同。同一座山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移步换景,颇为神奇。从灵峰古洞洞中沿石阶而上,再次走出山洞时,已是山腰,登临东、西瑶台眺望,景区内层峦叠嶂,奇峰环绕,尽收眼底。微风吹来,心旷神怡。

接着去大龙湫景区。景区内有剪刀、抱儿、啄木鸟、一帆等诸峰,峰如其名,形态毕肖,甚是有趣。循流水声至绝壁下,见大龙湫瀑布,昔日飞泻而下宛如一条奔腾不羁的大白龙,今日却似一条扭动的小泥鳅,潺潺流下,真是天壤之别!原先瀑布下方水若凝碧的.龙潭,也几近干涸。有“天下第一瀑”美名的大龙湫竟是如此模样,大家甚是失望。我忙不迭向大家描述当初所见之大龙湫,是如何的气势磅礴,大家颇感遗憾。

平安回家随笔:种种不如不如回家 篇6

生命不息,对美好的追求就没有理由停止。如果不甘接受现在的平庸惨淡,不甘一生碌碌无为,不如从自律开始,改变自己。你的名誉就是你的羽毛,在人生道路上,你一定要像生命一样爱惜它。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必须也要顾及大众利益,这样才能走得长久,杀鸡取卵,迟早都会有落败的一天,只争来早与来迟。所以,我们不单要小家,还要大家;不单回到小家,还要回到大家,和谐共处,一起向新时代的全面小康迈进。

与其在外望文生义,不如在家坐下来,了解一点历史、地理、法律等,那句“日本海不是日本的海”所刷屏的,就是对想当然者的一次次打脸。它佐证了以国家名称来命名的方式所带来的一个误解。由此,我们知道,没有什么锁链能够锁住中国,中国这个大家,它的强盛,需要齐心协力。中国这个家,属于全体中华儿女的,我们一起来捍卫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谈及家,自然有婚姻爱情家庭的话题。任何一桩婚姻结束、家的解体,都是男女主人公双方的失败,都是不堪的,常常会触及人性底线,无论表面是否和平友好。有些先例,双方是非经历几次反转,每次反转天真看客都山呼惊悚,的确是太天真了。人性挖掘立场就看站在那一边,这个世界上,谁的生活都不禁挖掘,探照灯抑或无影灯下,纷纷扰扰的分手真相总是让人大跌眼镜,没法子,不如多备几副眼镜,世界就能充满反转。大家都是丑陋的人类,互相放一马吧,婚姻失败有时候是好事,就像流产一样,流掉不好的胎儿是上帝的安排,结束不合适的婚姻,可以开放碰到更合适伴侣的合理机会,至于中间的龌龊,你知道有龌龊那才是龌龊,不知道的还当是佳偶天成,爱情佳话,命运馈赠呢。

世界上最美的风景,都不如回家的路;世界上最深情的话,都不如与你相拥;世界上最好的人,不如更好的自己。记得学会温暖,无论这世界多冷陌,家,才是我们的归宿。难怪,衣锦自然想到还乡。在外万千恩宠,不如回家。

临渊羡鱼,不如回家织网。生活中的我们很奇怪,总是羡慕这个羡慕那个,也许这就是人性,其实羡慕是对自己现状的一种不满,现实中,生活能万事如意的又有几人?不要把别人想象的那么幸福,也别把自己想象的那么惨。走近了你就会知道,再美好的船,也有吵闹的声音,有时恰恰是你自己生活在幸福中,发现自己生活的美好是享受生活的前提。总有一些人抱怨,生活太没有意思了,活着真没劲,每天忙工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日益淡薄,人性的自私越来越清晰的展现在生活中。有些人迷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当这个世界都被麻木的时候,总有一种东西能穿透这麻木,难道没有发现真正的朋友依然在你身边关心着你,难道不能感受到自己的亲人仍在无微不至的照顾着你?也许那来自陌生人的帮助,也许那来自家人朋友的关爱,但那种东西必定存在。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一起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让真诚的心来代替羡慕,一起享受这生活的美好,家的美好。

万语千言不如回家过年。宿尽闲花万万千,不如回家伴妻眠。也许终有一天记忆会变得朦胧,忘掉她的声音,忘掉她的一颦一笑,不过即使如此,我也会永远记住,她就是让我回家以及恋家的女人。在这个世上,我只爱过这样一个女子,她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重来的话,见到我的那一刻起,只为我欢喜,只为我跳舞,只为我流泪,只为我经营一个家。对于女子,或许向往炽烈的火,或许仰视高山的冰。但过尽千帆,历遍红尘艰苦之后,才会知道,能让你皈依的,永远是人间烟火,身侧柔风,以及家的温暖。春风十里,不如回家有你,我的亲密爱人。有你的家,就有消除疲劳、放松心情的好地方,就有接待亲朋好友的理想场所,更有全家共享欢乐时光的好居所。当我累了的时候,最想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说道:“老公,咱们回家去吧!” 看到家中长辈满头银丝,我终于明白,百善要孝为先。我曾以为这个世界上面,一个人开开心心的生活就够了。可是成年后。我发现我亏欠家里的太多。对不起父母的也太多。我也送各位朋友一句话。亡命天涯不如早点回家。

“与其在城市打拼,不如回家创业”。近年来,一些从西海固考出去的大学生纷纷返回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让生态养殖、乡村旅游的创业梦开花结果。作为贫困地区发展的新生力量,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有迷茫、有委屈、有期盼,更多的还是坚持向梦想靠近的决心。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年轻人。所以,在乡村振兴中,应该年轻人回家,一样可以创业,可以建设美丽家园。

9月,党员与留守儿童结对子中,与我的结对子的是高一5班郑耀鸿,他想上音乐特色班,在外谋生的父母怕花大钱一直不同意,自此之后,他的学习劲头一下子就松懈了,表现的很不好;12月,与我结对子的是高二1班的张豆豆的。她是一位吨位稍高的女生,体态雍容华贵,对于体型特别在意,周边的人,一不小心说到胖字,她就异常敏感,会无故闹别扭,处理不好与同学的关系。所以这些学生,家长在外,作为老师的我,就尽到临时父母的责任,给予他们家的温暖,给予种种的关照,比如谈心,比如嘘寒问暖,比如协调他们的同学关系,比如他们不小心感冒了,我就跑前跑后的,像他们的父母,多一份关爱。家,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不可缺失,老师,无疑就是学生最可信任的“家人”,老师在身边,就有家的温馨。

曾看过一篇报道,一位专家提出在0-3岁的时候,让母亲回到孩子身边,接受健康与养育的培训。儿童的健康、智力、身体机能,与其成年后这些方面的情况息息相关。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三岁看八十。儿童和父母一起生活,父母对亲子的感情、照顾、家庭的温馨氛围,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而且,在一个技术飞速发展,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父母更加现代化的抚养与教育,更有利于儿童健康发育、成长,这也是祖辈无法替代的。中国许多学者的相关研究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成绩的负面影响不太可能通过提高家庭收入来抵消,因为缺乏父母照顾的损失远大于收入增加的好处。而在父母的作用中,母亲的作用更重要。只要妈妈留在家里,孩子健康就没有问题。不过,母亲回家,也是一个沉重、甚至难以实现的方案。留守儿童是中国二元经济与政治转型过程与户籍制度共同形成的特有现象。约有17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1-2次,约有900多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留守儿童的存在,是基于经济收入的一个选择,在一定时期内,都将存在。这个机制里面最重要诉求就是,妈妈留在城市里赚钱。与妈妈们返乡,成本更低,更有可行性的选择是孩子跟随妈妈留在城市。

大多数父母都不愿意骨肉分离,城市可以向孩子提供的好处很多。让留守儿童可以跟随父母居住,顺利就学,并进一步实现农民工向城市的永久性举家迁移,这不仅在短期内有助于解决农村留守人群的家庭团聚问题,还可以在中期内缓解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短缺,并在长期推动中国未来一代人力资本的提升,最终实现中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那时,我们共有的家,该是多么幸福强盛的呀。我们回家,我们自豪。

家是停泊的港湾,家是幸福的源泉,家是生活的动力,家是温暖的依靠,家是心灵的乐园。人生漫长的旅行,家就是温馨驿站。家是一盏灯,帮照亮前行路。

从家出发,愉快平安回家。

初中作文-回家记 篇7

校园里的树儿、花儿经过几天风雨的打击,枯黄的树叶片孤伶伶地在空中旋转,极不情愿地飘落下来;花坛中撒满了缤纷的花瓣,有的挂在花干之间,风儿微微一吹便撒落下来,我随着这片残花败柳般萧条的景象离开了校园,踏上回家的路。

坐在车上,不知绕过了多少座山,窗外的山脉连绵不断,尤如蜿蜒游动的蛇,忽快忽慢,忽隐忽现……山脚下面是许多错落栉比的房屋,整个村落紧挨在一团,仿佛亲人久别重逢的激动场面。这些房屋中,多是古老的瓦房,且多是流水式的,我家的也是这样。门前有许多小孩在田野上与蝴蝶游戏、与花儿戏弄。亲切感油然而生,啊!连空气都是如此的.清新!“到了,大家快下车!”不知是谁将我梦般惊醒。我下了车。大中午的,天却变得阴沉,厚厚的云直压下来。也许因为不是赶集的日子,整个镇子的商店没有几家是开着的。鸟儿在屋顶上偶尔地叫几声,路边的草犹如老弱残兵……惆怅之感一阵阵涌上心头。

回到家,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原本称之为“南方小四合院”的家变得面目全非,古房子已被铲为了平地,有几个工人还在那儿敲打,只有一幢“凹”字形的楼孤伶伶地在那儿“沉思”。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拆了四合院呀?爸爸说:“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呀!四合院早已不时兴了!”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

尽管,亲人间的亲情尤在,但,家的温暖、童年熟悉的回忆却已不在……

髙三随笔:回家 篇8

在铁轨的那头,透过亚麻色的雾霭,总是家的方向。

从读书起,整个小学我都是走着上学的。很远的路,一个人走,很大很大的书包,很瘦很薄的肩膀,从不畏惧。

一直都很懒,贪吃,贪睡,贪玩。每天早上都会睡眼惺忪地迟到,聒不知耻地喊报告。很乖的罚站,死皮赖脸地傻笑。

永远拖沓着脚步出门,绕过那个经常会碰到猫的垃圾堆,却免不了遇上拦路打劫的大黄狗,少则一个,多则七八,很大声地哭着喊妈妈,刚喊完一个字,那群狗就全跑了,它们听得懂吗?我至今仍无从知道,只是壮着胆,往前走。

路上会遇见十来个学生,但都往相反的方向走,他们去一小,我去二小,同一条路,不同的方向,总是那么几个,扎俩小辫的双胞胎,胖胖的小个子和瘦瘦的高个子,小四眼,漂亮姐姐。擦肩而过好几年,彼此都眼熟。

记得在现在最繁华的街道上,总会遇见很威猛的洒水车,响着不善的声音,每当这时,我会飞快地跑到人家的店门边,否则会被洒得一身水或喷得一身灰,得意地偷笑或沮丧地自认倒霉。

有一次起了大风,把地上各种颜色的垃圾袋卷起来,绕着我转,飞沙走石,压根儿睁不开眼,我很惊慌,根本走不动,便在原地蹲了下去,脸深深地埋在膝盖里,很孱弱的肩膀,不知怎么办,直到好一会儿,风停了,我站了起来,没有哭,也没人听,抖抖身上的沙,擦擦眼,往前走。我一个人,也可以,应对风沙。

等我到的时候都已经开始读书,老师在,就罚站;不在,就很快溜进去坐好,装模作样地读起书来。

上学其实并不那么枯燥,尤其是小学,除了别的女孩子跳橡皮筋、打石籽儿、踢毽的时候,什么也不会的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别的也都挺好。操场上空的云彩特别好看,轻轻地,时卷时舒,时密时稀,很淡的色彩,就像那天真无邪的、细细从指间漏走的时光。很恬静地在天边笑着,笑着儿时的我,幼稚的我,懵懵懂懂的我。

最喜欢地是回家吃饭了,外公总是费尽心思做出各种新花样给我吃,外公的饭特别香。

回家的路上会有一条小胡同很窄很窄,住着五六户人家,大家放学都走那条巷,只记得一个胖胖的小女孩家在第二户,她家的饭总是闻起来特别香,她甜美地喊着门时,里面总会有许多人答应:“呀,妞妞回啦!”当时特别羡慕她,每回经过都会深深吸口气,像只饿狼狂奔外公家,举起小手捶外公家的铁门,捶得叮叮直响,然后听见外公匆忙下落的脚步声,“来啦!来啦!别捶啦!”才肯罢休。

外公家的饭真香,吃得我小肚子圆鼓鼓的,都不想上学了。

下午放学时,我先去打球,仍然是走着去,然后再回家。那条路上很是热闹,有卖瓢粑的、炸圆子的、糍粑的、担面的,到处都是吆喝声。自行车无比聒噪的铃声,摩托车骇人的喇叭声,走不动的三轮车很是混乱。路边有嗑着瓜子摇蒲扇的老奶奶,下象棋的老爷爷,牵着孩子回家的年轻妈妈。很是温馨。我看在眼里,狠狠地咬了一口烧饼,跑进球馆,换鞋,打球。

打到七八点钟才能回家,这回是妈妈来接,到点的时候,妈妈来接,摸摸我的小脑袋说:“乖啊,回家喽。”我就开开心心地把书包扔给妈妈,高喊着:“哟,回家喽。”

真的,我就是那么想回家,想回家,不管是吃饭,做作业,背书,还是练琴。家里就是好,家就是天堂。

记忆如铁轨,一直蔓延,向着家的方向。

回家随笔 篇9

我好想好想,就这样子,我呆在家里,爸爸妈妈陪着我,尽管彼此都不要说话。或者就这样,我轻敲键盘,爸爸妈妈在旁边跟我讲讲人生道理。

回家了!两点的时候就已经到家了。写了一回作业,终于还是忍不住打开了电脑,打开了。上上个星期我又很多心情写的,也写了好几篇,但是后来不知道怎么了,有好几篇都没有发表成功。不是被驳回,好像是因为电脑的问题,上个星期累到不行,也没有再怎么去纠结到底是什么原因。只是非常淡然,感觉,又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了。

回家了!回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在家里。妈妈站在那里没有说什么,很深情地看着我,我爸焦急地说我的脸就是被摔成这样啊。是啊,爸爸一直都那么在乎自己的脸部,我只是长了一颗痘痘,爸爸也会絮絮叨叨个不停。更何况是受了这么严重的伤呢,更何况是差点毁容呢!妈妈没有说什么。

我第一件事情就是跟妈妈说我历史考了个倒数。妈妈很释然,他说,倒数又怎样,反正都是有数,不要没有数就行了!

突然,感觉爸爸妈妈变得那么憔悴。我坐在那里剥鸟蛋吃,我说爸爸妈妈怎么那么静啊。爸爸说,他在等着我,他和妈妈都静静地在等着我回家。那个时候,我的眼眶竟然湿了,我转过身走出客厅,不想让妈妈看到脆弱的我。

我总感觉,那种氛围,让我有点心疼。感觉爸爸妈妈还是没有从上次我说我不读大学的影响中走出来。我真的.很想告诉他们说不要因为那件事情而烦恼或者心冷了。但是又觉得,是我想多了。妈妈和爸爸一直以来都是尊重我的选择的人,不会因为我的那个选择失落或者失望这么久的。然而,他们却显得无比憔悴。

生活随笔:清明、回家、扫墓 篇10

清明节放假,孩子奶奶去世第一个清明节,所以带着孩子回家,扫墓。

今年清明没有雨,天高云淡的清晨,驱车来到乡间,才感觉到大自然勃勃的生机是如此的真切:春光送暖,杨柳吐绿,桐树争艳,麦苗竞翠,油菜献蕊。美的生命,美的色彩,美的味道,美的气息。品味不足,把玩不够。驻足,凝视,静思……

婆婆去世,带着孩子回的家,只有是孩子的大伯家了。大伯一直以来勤劳而快乐,知足且通达,两儿子已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三个孙女是大伯的骄傲。二孙女晨晨见乐乐姑回来,拉着姑姑引着小狗直奔羊圈、鸡窝、牛棚,她知道那里有乐乐姑在城里感受不到的独特趣味。孩子的大妈总是在偌大的厨房里张罗饭食,还时不时地不忘出来和回来的弟弟、弟媳们开几句玩笑。

每次回家必须得依次去看望孩子的三个姑妈,这已成为不是规矩的规矩。二姑妈爱孩子他爸如同儿子,自幼照顾直到现在,我们一家的喜怒哀乐时时刻刻全挂在二姑妈的心坎上,这种姐姐犹母亲的恩情,只要想起来是会落泪的。这不,二姑妈又在为弟弟在高大的香椿树上摘椿芽,又在为小侄女准备专门积攒的土鸡蛋。三姑妈住在县城,她心灵手巧,尤善解家人之危,堪称这个大家族的灭火队长,她厨艺极高,每每去家里,不出半个时辰,丰盛的一桌菜肴就呈现眼前。盛情难却,吃得坐不起来是常有的事。四姑妈可怜,一个人苦巴巴地供养着正在上大学的小儿子,我们去看她往往带着宽慰和歉疚,当初老人只能供得起小儿子上大学,这最小的姐姐就失去了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就是我们每次回家不变的行程,这次也一样。孩子的大伯,大妈,姑妈们看到女儿乐乐,高兴之后是夸奖进而是鼓励,都指望这个小侄女在未来光耀门楣,好让这个家族扬眉吐气。女儿乐乐笑而不语,闻而不应,默默地将长辈们的爱寄寓心头,溶于血液。

我们赶到墓地,孩子大伯、二伯和一侄子、一外甥已到,大家一起产草,培土,点香火,磕头。两个时辰,四座坟墓,大家一一虔诚、恭敬地祭拜、追思。孩子的曾祖父生于1883年,孩子的曾祖母生于1886年,孩子的祖父生于生于1906年,孩子的祖母生于1920年。四座墓碑,四位老人,一部历史,一个家族。

前来祭奠的子辈、孙辈、曾孙辈们寻到了自己的先祖、自己的根。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生命历程是如此的清晰和确凿。

人啊,是需要追忆和缅怀的。用这样的方式,我们会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我们会给心灵腾出一块地儿,让脚步停下,让思绪飞扬,静静地感恩先祖,感受亲情,感念生命。

上一篇:工作总结表扬下一篇:关于感恩励志演讲稿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