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报告(精选8篇)
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一、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
1、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要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包括创造丰富的物质环境,为幼儿与物质环境互动提供前提和基础;在幼儿缺乏或需要某些学习资源时及时地提供给他们等等。例如,在一节“做客”的综合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互动,我为他们准备了做客故事里的毛绒动物的手偶,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仿真玩具、娃娃家的餐具等等),通过这样的支持,幼儿的学习活动开展地很顺利。
2、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要提供心理上的支持。首先是指教师对幼儿的关怀、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对幼儿自发的探究活动、新异的想法和发现的支持、肯定和鼓励;还有对幼儿的问题、困难和需要的敏锐的把握,对幼儿想法和感受的倾听与接纳等等。幼儿由于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自我表达能力较弱,对其自身状态的把握能力也较差。所以,他们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更需要教师的鼓励。蒙台梭利说过,要将自己的眼睛训练得如同鹰眼般的敏锐,观察到幼儿最细微的动作,探知到幼儿最殷切的需要,并支持他们具有积极意义的需求,达到与幼儿间的沟通。在一次的区域活动中,我注意到龙龙在建构角里将积木垒高时遇到了困难,龙龙将头转向我,眼神中在向我寻求帮助。我走过去,蹲在他的身边,轻声对他说:“龙龙不要着急,搭积木时要专心,慢慢搭”龙龙得到鼓励后再次尝试垒高,最后他终于成功了。
二、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合作者。
教师要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去,共同促进学习活动的不断延伸。《纲要》提出,要关注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出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要求视“教”为教师与幼儿的合作,而非教师仅凭主观意志,单方面主宰的活动。视幼儿为平等的合作伙伴,而非被动的接受灌输的容器。因此,当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时,必须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经验、认识水平、个性特征等,应随时根据幼儿的反馈调整计划、活动内容以及自己的教育行为,只有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和发展水平产生的课程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三、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作为引导者,要以玩伴的身份参与活动,帮助幼儿发现问题,持续不断的探索,更好地引导幼儿。例如在“小熊的帽子”的语言活动中,当老师提出“小熊的帽子不见了该怎么办?”时,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怎么想办法,于是老师引导幼儿想一想自己的东西丢了该怎么办,很多小朋友很快就想出了各种办法。可见,教师在幼儿活动中作为一个正确的引导者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幼儿活动的三种角色都离不开观察,什么是学前儿童行为观察?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在对学前儿童的行为了解 的基础上,对他们的个性、需要、兴趣等不同方面的了解,以便调整教育行为和教育策略。观察在学前教育中有很多的功能:
1、有利于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师通过观察,可以了解每个儿童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和不同的学习方式。针对儿童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因人而异,采取有效的措施。
2、有利于了解儿童的心理需要和经验的获得。教师通过观察儿童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可以了解幼儿的心理变化。例如,乐乐每天上幼儿园都很开心,但这天早上乐乐入园时一点也不高兴,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精神,老师通过观察知道了他的变化,于是找机会和他聊天,后来知道了他因为他睡醒时妈妈已经上班了,没有像以前那样和他说再见,所以他生气了。老师引导他下次早点起床,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和妈妈说再见了。乐乐知道方法后心情也好了起来。
3、有利于有效的指导教育活动。
4、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从幼儿的点点滴滴抓起
幼儿年龄较小, 对良好习惯的形成并没有多少认识。然而, 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儿歌等, 因此, 我们可以在平时各类活动中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 使幼儿明白不好的习惯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在日常生活中, 良好的习惯会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平时每到吃饭的时候, 总会有孩子扔菜, 通过对幼儿进行教育, 产生较好的效果, 进餐习惯较好, 桌面、地面较干净生活活动中, 通过图片、事例的讲解, 使幼儿明白饭前便后要洗手, 否则, 细菌沾在食物上, 小朋友吃了就可能得病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或手臂遮挡, 不然易散播细菌等。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脱下的外套折叠整齐, 并按一定的摆放方法放在箱子里, 这样既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又能在摆放的过程中考虑到他人, 使箱子放下更多他人的衣服。午睡起床, 引导幼儿折叠自己的小被子, 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等。通过对一系列身边发生的事例及时分析、引导和教育幼儿, 使幼儿明白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使他们在平时自觉地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通过重复训练对幼儿强化教育
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 它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 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 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 逐步强化, 特别是对记忆能力、控制能力相对较差的幼儿来说, 重复训练尤其重要。如幼儿在运动活动中容易出汗, 教师就必须做个有心人, 及时向幼儿进行卫生宣传, 同时反复提醒幼儿用干毛巾擦汗等, 使幼儿有良好的意识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又如幼儿在玩玩具后, 没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柜的习惯, 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组织幼儿多次练习, 使幼儿养成不用提醒, 玩后就能自觉、及时地将玩具放回去的习惯。平时, 教师还要营造温馨、舒适、安全、优美的活动空间, 设置有利于幼儿独自活动、平行活动、小群体活动的区域, 提供充分的活动材料和玩具, 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不断地尝试、重复着他们的游戏活动。这样利于帮助幼儿在活动中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使幼儿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 有效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爱幼儿, 营造宽松的环境, 奠定良好的品德意识
教师对幼儿的爱, 会使他们产生安全、愉快、积极的情感和心理体验, 促使幼儿更乐于接受教师的要求, 产生良好的行为动机, 促使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
我们班里有个孩子, 对什么都“无动于衷”。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我发现他智力没有问题, 只是心理封闭、不合群, 而且他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强。于是, 我首先发挥取长补短的教育策略, 以他的语言智力为突破口, 把语言智力运用到交往智力的领域中。在组织幼儿表演故事时, 根据故事的角色游戏, 我让他来扮演他喜欢的角色, 并对他的表演给予肯定评价, 以此让他感受到集体的乐趣。然后, 我提供机会, 激发愿望, 多为他提供与其他幼儿合作的机会。我还针对具体情况, 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在手工活动中, 我发现他的剪纸能力特别强, 就及时鼓励他、表扬他。渐渐地他活泼起来了, 增强了自信心, 能够和同伴友好相处了, 并能大胆地参加各种活动。
四、教师要正确引导, 为幼儿树立榜样
在幼儿活动中, 幼儿的模仿性非常强, 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幼儿产生巨大的影响, 幼儿在校期间, 会不由自主地模仿着教师的一言一行, 因此, 教师要注意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 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为幼儿做表率, 正确引导幼儿的思想观念。
要求幼儿掌握正确的是非观, 是需要长时间和反复的训练的。首先让幼儿明确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并让其养成习惯。比如, 为了让幼儿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我们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日常生活中, 要求幼儿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鞋袜, 并叠好放在指定的地方, 自己玩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 午睡和离园前摆好自己的小椅子。这些事情要求他们立刻做好是件不容易的事, 而是通过我们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示范, 耐心诱导、督促、鼓励幼儿反复练习巩固。经过不断的日积月累和强化提醒, 幼儿良好的行为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良好的行为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 如心中有他人, 会宽容他人, 意志品质坚强, 做事认真, 要有克服困难的精神, 礼貌地倾听他人的讲话, 不随便打断他人的话语, 日常生活和外出活动中, 能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积极参与各类活动, 遇到困难, 想办法解决, 同伴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 要学会谦让, 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等,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有必要对幼儿加强诸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五、良好的习惯要持之以恒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也不是一个故事或一项活动就能完成的, 要细水长流, 持之以恒, 反复练习不断强化, 切忌“三天打渔, 两天晒网”。
首先, 观点要明确, 态度要坚决。为使他们自觉遵守要求, 首先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应该怎样做,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例如小班幼儿在学习正确穿鞋的时候, 通常比较困难, 这时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两只鞋应该怎样放才是正确的。并告诉幼儿只有这样穿, 脚才会舒服。同时在户外活动时, 带领幼儿玩印脚印的游戏, 巩固对左右脚的认识, 这样一段时间以后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 要“一致”和“一贯”。“一致”:幼儿习惯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有赖于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幼儿园做好宣传工作, 让家长认识到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家园双方要形成共识,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一贯”要求和规则一经提出就必须天天坚持, 不要让幼儿存有侥幸心理, 这次我没做也许教师没看见。所以要想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就要一直坚持下去, 中途不要停。
【关键词】学前儿童 行为习惯培养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55-02
幼儿的学习方式通常借助于对生活、对周边交流的感知能力。因此,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心理关怀即是主要的教育核心。教师要全方位地拓展幼儿的认知空间,独具个性地发掘幼儿的发展潜力,不是用条框来硬性规定幼儿的言行,而是用关爱去感染幼儿的心灵,让幼儿快乐、自信地成长。
一、创设环境,感受氛围熏陶
生活、学习环境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第一步,为幼儿创造知识化的环境能够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的学习耐心和理解能力相对不足,这决定了对幼儿的教育不能以说教代之,而是要让幼儿从对环境的信息提取中获得熏陶,形成带动力。以幼儿们感兴趣的形式来给予提示,创造出轻松自然、赏心悦目的教育环境,让幼儿能够主动地投入行为习惯培养实践。环境创设以动画图片、生活图片、自制摆设、创意玩具等为宜,总之要抓住幼儿喜欢模仿、爱好新奇的心理特点。例如,在培养孩子们养成讲究卫生勤洗手的习惯时,我与其他老师对班级及校园环境进行了精心布置:在教室的主题墙上贴出了饭前玩后鼓励洗手的故事贴画,还在洗手间、盥洗室的水龙头前贴上洗手的正确步骤和表示鼓励的大拇指。此外,书架上的儿童画报、书籍等也细致地挑选出教育孩子讲卫生勤洗手的故事和宣传。如此一来,孩子们便能时时接触到“生活中需要注意卫生勤洗手”的各种信息,并能通过积极模仿参与来自觉实施,在日复一日的环境熏陶中,孩子们能够顺利养成好习惯。
二、严格表率,建立习惯意识
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中,习惯意识是主导线,幼儿心中的行为习惯标准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习惯意识之上的,建立起习惯意识,才能够让幼儿发自内心地接受行为习惯的约束。幼儿的习惯意识传导,通常来自于身边值得信赖的成年人,教师便承担起这个角色。教师得以身作则,成为表率,为幼儿树立起一个良好可信的榜样,同时也为幼儿展示出平等尊重的学习氛围,要做到严格律己,耐心启发,让幼儿由信任认同升华出积极的自我要求。例如,在培养孩子们自觉收拾整理物品的习惯时,我就以自身行动作为孩子们的标杆,在每次的教学任务结束后我都把讲桌整理得井井有条,将教学工具分门别类地收拾好,最后也不忘记擦干净桌子。做好表率的同时我还对孩子们进行语言启发:“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把教课用的书本、电子笔、粉笔、还有手工材料分开装在抽屉和不同的小盒子里,下次老师教课的时候就能很容易找到,桌面看起来又整洁又漂亮,对不对啊?”“对。”从孩子们齐声回答中已经透露出他们愿意学习行动的意愿,实际表现也更加积极。
三、调动情感,提升自信心理
幼儿因为年龄小,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学习中,常常会以第一印象来界定行为习惯标准。这时,身为引导者的教师就要做好对幼儿的情绪调动和情感启发。对幼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够让幼儿从心灵感悟中产生催动情绪和情感感染,从而形成自然强化效果。另一方面,幼儿的学习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外界对其的肯定鼓励,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中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如果能够获得教师的肯定,那将是对幼儿最饱满的情感激发。在这种正面的情绪感染中,幼儿的进步也将更加迅速明显。例如,在进行“助人为乐”的行为品德教育时,我从给孩子们讲故事着手,用身边的素材,感染力十足的语言激发起孩子们的“精神美”体验。我还让孩子们都来讲一讲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助人为乐的感人场景,有孩子说了交警叔叔在大雨中扶老奶奶过马路的情景,也有孩子说了邻居姐姐把喜欢的玩具让给自己的事情。我对孩子们的认识态度和观察力给予了充分的表扬,并鼓励孩子们保持热心肠,尽能力帮助他人。在自信心的催动下,孩子们的行动积极性也越发高涨。
四、家校结合,实现一体教育
现代教育理念丰富,方式多样,能够让幼儿获得更多方向的教育引导,但是这也容易体现出家庭与学校教育模式不一致的问题。如今,不少家庭因为溺爱孩子,或者父母工作繁忙无暇教育孩子而造成孩子在家的行为习惯与在学校反差极大的现象。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危害性是很大的,如果不好好调整,容易导致孩子性格极端,心理不健康,行为习惯人前人后颇有差距等。为此,有必要做好家校配合,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教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间要做好密切交流,双方互相支持,才能对孩子形成完整的行为习惯教育,树立起健全的行为习惯认识。其行动可以通过定期开家长会、组织公开课活动以及亲子教育活动等方式来进行。例如,在进行“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时,我利用家园互动手册来加强与家长的教育沟通,将孩子的在校表现和在家表现完整地呈现出来,并与家长互相提出意见,强化对孩子的文明礼貌要求。此外,我还组织了文明礼貌月亲子主题活动,让家长到校与孩子们一起参加校内文化活动,让孩子的教育引导着双方,交流心得、统一理念,真正做到了教育一体化。
学前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需要时间与精力的付出,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教师除了要有科学的理念引路,还要注意挖掘多样化、人性化的教育指导方法。教师尤其要有创新意识,要能够大胆拓展、多方借鉴,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让幼儿行为习惯培养起步早,发展快,在耳濡目染与持之以恒中收获惊喜。
参考文献:
[1] 陆倩.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04)
调查结果显示,“免疫力差,容易生病;食欲不振,挑食偏食;补钙问题,以及身高体重不达标”是2~3岁的家长主要关心的健康问题。25%-30%4~5岁的儿童不能保证“每天都吃早餐”。6~12岁的儿童和少年,睡眠情况需要引起关注。除此之外,孩子挑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且多数家长对营养品持客观开放的态度,营养品的安全性,是他们关注的首要要素。
全球最大膳食补充剂公司NBTY在华子公司——诺天源(中国)贸易有限公司作为此次活动的独家赞助商,同时也作为儿童营养品的企业代表,出席大会并致辞。公司市场副总裁叶创伟先生直言“最近这些年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频发爆出,如果营养食品类的企业不严把质量关,我想不论是对于成人,还是儿童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叶总说,关注中国儿童营养健康,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儿童营养问题由来已久,我们必须予以更多关注并且积极行动起来。在儿童营养健康方面,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公益组织、媒体、企业各司其职,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唯如此,方能给中国儿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科学的饮食环境和条件,才能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据了解,20xx年10月,诺天源(中国)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指导下,成立“自然之宝·关爱儿童基金”,以切实推进我国儿童的.营养健康事业发展。同年启动向西部与革命老区等贫困地区的学龄前儿童捐赠“儿童多维软糖”的爱心活动,截止3月,完成向11个市、县近千所幼儿园的捐赠。
调查报告发布之后,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资深健康管理顾问李璞随即发表了“儿童膳食营养均衡”的主题演讲,随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学生营养室副研究员张倩就“中国少儿营养健康现状的分析、看法与建议”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少年儿童促进会会长范崇嬿指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地区和地域之间的生活条件和饮食习惯区别很大。将为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学校和家长妥善制定儿童膳食营养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暑期调研报告——
城乡学前幼龄儿童教育课程安排
作者
系(院)
专业
学号
城乡学前幼龄儿童教育课程安排
一、什么是教育课程
第一,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幼儿园教育机构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一般看法。198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规定,幼儿园设置语言、计算、常识、音乐、美术和体育等六门课程;第二,幼儿园课程即教育活动。从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角度来定义幼儿园教育课程,认为“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总和”;第三,幼儿园课程即学习经验,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30年代幼儿园课程概念的再一次回溯,以及欧美课程理论的引进,一些幼儿园教育改革者通过对幼儿园教育课程的反思与改革,认为幼儿园课程是儿童在幼儿园获得的全部学习经验,后来认为全部学习经验在外延上过于宽泛,将它界定为“为幼儿精心选择和组织的经验”。
二、城乡学前幼龄儿童教育课程安排现状
(一)侧重点不同
1.农村幼儿园课程安排
(1)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
农村幼儿园的课程仍存在明显的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的倾向。其表现有三:一是集中教育活动仍为农村幼儿园的主要教学形式,游戏及其它活动在农村幼儿园未得到足够重视;二是教师组织教学以集中讲授为主,适宜幼儿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在农村幼儿园得不到运用;三是一些村办幼儿园和学前班仍习惯以1998年版的《福建省幼儿园小(中、大)班教师用书——<教育参考书>》的学科教材作为教学主要内容,而不使用新版的“福建省幼儿园教师教育用书”,学科课程在农村幼儿园课程中仍然占主导地位。
(2)重视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
幼儿园课程中,既有显性课程,又有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以教材、教学计划等形式存在;隐性课程,则通过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在农村幼儿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教学,“上课”成了农村幼儿园课程的代名词,跟班观察发现,农村教师关注的是教学、上课等显性课程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她们更多的关注幼儿是否获得知识、学会技能,而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师幼关系、幼幼关系及玩具材料对幼儿的影响不大重视。在其它活动环节,教师则更多的是关注幼儿有否打架、是否安全,而对抓住时机及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等则不大重视,更不要说充分挖掘资源,创设有利于引发幼儿探究的丰富环境促进幼儿发展。
(3)重视上课,忽视课程的整体效益。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即课程。幼儿在园一日活动是由班级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户外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各种活动组成的。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一日活动是否科学、合理地得到安排和组织,是考察幼儿园是否落实新《纲要》精神的主要途径。调查显示,一些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课程实施中存在小学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以 “一块黑板、一本教本、一支粉笔”的“上课”方式组织
教学,教学内容以故事、儿歌、识字、写字为主,幼儿学数学采用口头背诵加机械记忆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中应有的操作方法、操作材料在一些农村幼儿园(班)无法见到;作息时间与小学一致,幼儿室内集中教育的时间长,室外活动时间少,各类游戏几乎从不开展。一日活动的其他环节不被认为是幼儿园的课程,课程的整体效益得不到重视。
(4)重视教材,忽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调查发现,传统的六门学科课程很受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欢迎。多数的农村幼儿园教师不会使用福建省2001年开始试用的新编幼儿园主题和领域教材,不知什么样的课程是主题课程,不懂得整合课程要如何实施。除中心幼儿园外,95%的农村幼儿园(班)室内玩具多是以桌面的积塑、积木为主,品种单一,适合幼儿的户外体育玩具、器械稀少,多仅有跳绳、皮球,41.81 %的幼儿(班)却连基本的跳绳也没有。64.3%的中心园及学前班因教师有经过专业培训,能够为幼儿自制一些玩具,但是多数的代课教师因没时间、没精力、不懂得制作,无法为幼儿提供基本的玩具。22.84%的农村幼儿园(班)除教材外,没有可供幼儿阅读的图书,有的幼儿园甚至缺乏教学必备的挂图和磁带。71%以上的教师不懂如何挖掘利用周围的资源服务于教学。
2.城市幼儿园课程安排
城市幼儿园在许多方面做的比农村幼儿园好得多。这些幼儿园课程可以很好地增进幼儿真正了解自己及其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并把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内容上,强调与幼儿的真实生活与社会经验相结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设计课程,并注重课程之间的统整性、综合性;在课程的组织上,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幼儿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者,教师与幼儿之间是平等的合作关系;课程评价方式上强调多元化,弹性化,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的差异
1.农村的教师
(1)教师专业素质低
由于幼儿入园率低,教师工资待遇低、地处偏远等原因,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产生了农村师资素质的恶性循环。
调查发现,公办教师100%都是正规幼师毕业,近73%的公办教师集中在中心幼儿园,只有同安区和集美区有共42个公办教师在基层的农村幼儿园、学前班中任教,90%的农村幼儿园(班)教师均是低薪聘用的代课教师,有近一半的代课教师仅有初中毕业,且有达63%的教师没有取得专业合格证,可以认为,我市农村幼儿园、学前班有许多不合格的教师!因此许多代课教师连最基本的教育活动的计划能力和组织能力都非常欠缺,当然谈不上开展课改了!由于跳槽频繁,学区辅导员或中心园教师经常要担负着手把手教新上岗教师“教幼儿”的任务,多数的学区辅导员们反映,刚刚教会了一个教师怎么上课,不到一年的时间却又走人了。频繁的更换教师,不仅加重了学区辅导员、中心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负担,也影响了农村幼儿的学习情绪,影响了农村幼儿园课改的深入实施。
(2)教师课程观落后
100%的调查对象采取的业务学习的形式主要有:参加教学观摩研讨、集体备课;60%以上的农村幼儿园(班)还采用师徒制的方式,由老教师或公办教师一帮一的培训农村幼儿园(班)的非专业教师,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虽然,大多数的学习多局限于学区内,大约每二至四周,学区辅导员均能利用双休
日组织一次的学习研讨活动,每学期能深入各教学点指导教师上课。但是,由于包班上课、路途远、交通不便、无专门的教研活动经费(教师参加市、区、学区的教研得自己负担交通费,一些教师因工资微薄无法承受)等原因,学区辅导员也不忍频繁组织教研学习等活动,到区、市学习的机会许多农村代课教师根本无机会、无时间参与。
由于学历、专业素质存在差距,农村公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在自身的专业发展和课程观上出现两极分化,公办教师希望通过课改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代课教师更希望解决自己的工资及“三保”问题。因此,50%的农村代课教师不明白农村幼儿园为什么要课改,认为农村设备条件不足,无法开展活动区活动和游戏活动,家长素质低,课改无法实施。许多代课教师普遍缺乏对新课程的基本认识,37%的教师只知道按教材内容上课,不明确教学目标,从不研究教材,理解教材的重难点,87%的农村幼儿园教师不知道为什么课程要有预设和生成,不知道如何生成课程,认为只有按照教材上课,才能完成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
2、城市幼儿园的教师
她们在学历、专业素质等方面都比农村的幼儿教师拥有明显的优势。
(1)她们拥有比较执着的事业心。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琐碎和平凡的,同时情况又是复杂多变的,有时孩子的行为会出现问题,有时孩子的生活又需要教师特殊的照顾,在这样艰巨的工作下,许多教师不免会出现烦躁情绪,而这种情绪会传递给敏感的孩子,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而城市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有一个相对正确的认识,也有比较充分的准备和坚定信念,她们可以在复杂、繁琐、多变的工作中保持一颗执着的事业心。
(2)拥有自信和自尊。
(3)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
(4)有爱心、童心。童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的心灵世界的桥梁。一位好的幼儿教师往往是幼儿的“忘年交”,是幼儿群体中的一分子,他们保持了一颗纯真的童心,积极参与孩子们的各种活动,和他们一起游戏、讲故事、说悄悄话。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教师就能够和幼儿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就会在幼儿内心引起“共鸣”,同时教师会在生活中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更加爱孩子。
(5)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可以和小朋友们做好交流工作。
(6)有较强的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7)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在这一点上,城市幼儿教师比农村幼儿教师拥有明显的优势。
(三)家长教育观的不同
相比之下,在生产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上,农村比城市占有明显的劣势。同时,城市和乡村的人民受教育程度以及见世面的宽广程度也相差悬殊。这种种的原因也就导致了城市和农村幼龄儿童家长在教育观方面的不尽相同。
农村孩子的家长多数不太重视幼儿学前的教育,因为他们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观念的狭窄,就导致了他们更倾向于把孩子送到一些条件设施不好,但是价格相对低廉的幼儿园,甚至根本不让儿童进入幼儿园进行学前教育,而是到
了入学年龄,直接将孩子送往小学进行义务教育。他们根本就不重视甚至忽视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影响了孩子发展的黄金阶段,这对于家庭、对于国家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然而城市里的家长在许多方面的优越性,也促使他们在教育观上有明显的进步。他们更愿意一把孩子送往条件设施好、师资力量雄厚的幼儿园,他们更注重孩子学前阶段的教育,更注重孩子技能、人格的培养。
(四)贫富条件不同
由于乡村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以及家长教育观的影响,导致了农村幼儿园设施过于简单,教师配备专业能力不强,甚至缺失。这就导致了农村人才资源的浪费,成为国家不可弥补的损失。但是城市幼儿教育事业则做的相对比较好些。
(五)上级部门重视程度不同
农村幼儿园多为民办幼儿园,且管理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而且上级相关部门以距离远、幼儿园规模小等为由,不对其进行指导和检查,这就使得农村幼儿教育停步不前,不能有所发展。而城市里边则相对较好一些,上级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指导,这也就促使其发展的更快更好。
(六)办园审批标准不同
农村幼儿教育不规范,以及上级管理部门的督察缺失,这就导致了农村幼儿园审批标准低,甚至有的幼儿园没有进行审批就开始招收学生,这就使得农村幼儿教育市场混乱,使得其不能走上正常发展的道路。而城市里的幼儿园则审批过程比较繁琐、正规,同时管理也更加趋于正规模式。
三、城乡学前幼龄儿童教育课程安排改善办法
(一)教材选取
国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规范和整顿儿童教科书的市场,同时参与幼儿教科书编制的专家学者应该了解到城乡条件的不同,从而编制出符合城乡儿童发展的教科书籍。
(二)教师配备
国家以及政府部门应该做好统筹安排和协调工作,给农村也配备一些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幼儿专业教师。同时也应该定期对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从而告别幼儿教师对自己所从事事业“一无所知”的现状。
(三)加大宣传力度
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各种媒介做好学前教育工作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宣传画以及拍制电影、动画等形式来加大宣传。
(四)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投入。一方面应当加大对幼师培训学校的投入,让他们请专业的教师,配备最好的设备,使得幼儿教师具备更强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应该对直接进行教育的第一线幼儿机构加大资金投入,是的他们更好的进行工作,从而使得幼儿教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五)上级部门做好本职工作
国家以及各地管理部门应当做好督察和指导工作,取消一些不合格的幼儿教育机构,同时对那些条件好的幼儿教育机构基于专业指导,从而让幼儿教育工作尽早地踏上正规的道路。
(六)制定合理办园审批标准
国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用以规范幼儿教育市场。他们应当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机构的职责、办学标准以及幼教工作者的工资标准。
四、关于学前幼龄儿童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国家重视学前事业
1.出台相应文件
(1)制定幼儿教师的资格标准
(2)制定幼儿教师的工资标准
(3)制定合理办园审批标准
(4)规范各级相关部门工作
2.做好宣传普及工作
3.加大资金投入
(1)对幼师培训学校的投入
(2)对各种托教机构的投入
(二)合理配置幼儿教师
(三)幼师认同自身价值
10特教本(1)班
黄雁
11141001013 摘要:本案例是一位初一学生心境和品行混合为主的行为偏激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其主要症状是为早年的创伤性经历导致抑郁情绪产生,并在青春期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激发早期的抑郁情绪加重,并因此导致个性孤僻、人际关系不良,较难适应外部环境,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障碍,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通过收集临床资料,并结合咨询过程,综合考虑求助者特点,对求助者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解释和分析,并采用行为疗法给与咨询帮助。经6次咨询,基本达到咨询目标。关键词:初中生
行为偏激
性格
心理咨询 一、一般资料
邓某,男,12岁,初一学生,身高大约160cm左右,体重53公斤,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有母亲带来咨询。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邓某从小随父母生活,在幼儿园大班前基本上性格温顺,也算活泼开朗,与小朋友相处融洽,上大班时,父亲因病逝去,从此后就变得沉默寡言,喜欢独处,小学时比较听话,成绩较好。性格偏内向、喜欢一个人发呆,但服从教导,做事认真负责,还时常受到老师表扬,很少受到批评。较少参加团体活动,但也有几个要好的朋友。小学毕业后,考入一所重点中学(进班时成绩很低)。原来的伙伴也都散了,同时,重点中学里面的都是学习好的同学,学习竞争气氛比较浓,且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邓某学习很吃力,也没用一个好朋友,觉得很不习惯,并开始认为自己笨。对班级活动不感兴趣,对学习也失去信心,于是开始上课睡觉,不交作业;上语文课还表现出有点兴趣,曾被老师表扬过,但语文考试时常不及格;英语成绩最糟糕,经常被老师挖苦。有一次课堂上受到英语老师批评时,前桌的同学转过身来对他笑了一下,随机就在课堂上对前桌同学大打出手,班主任调查原因时,邓某解释说前桌的同学在嘲笑他,他受不了。从此以后多次与同学发生冲突,多以暴力方式解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听不进去,并经常顶撞老师。课间时间常一个人发呆,心情沮丧。家人说回到家总喜欢一个人呆在自己的屋里,经常言语表述自己活着没意思,干脆死了算了,但无自杀行为,睡眠不好,常头痛,疲乏。基本生活维持还好。
心理测量结果:
1、《阿肯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BCL》测量结果:总粗分57分,超过分界值40,分,标准分71分,高于常模(50、10)两个标准差。
2、《EPQ少年版》测量结果:结果有效;E:54分;P:71分;N:62分。
3、《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测量结果:IQ分值:118
二、主诉:
邓某称,“这一久我特别想念爸爸,要是爸爸还在的话,他肯定会辅导我的功课,我的学习成绩也不至于这么差了,同学们自然也就不敢这样欺负我了。我总觉得爸爸还活着(哭),他只是去外地出差了,我每天都坚持写日记,很多想对爸爸说的话都会写在日记里,又是我真的想我死了算了,那样就可以和爸爸在一起了(哭)。但又想到我舍不得妈妈,她一个人带我太辛苦了,她为了我出去给别人打工,我好希望自己就是一个大人了,是一个男子汉,我要好好保护妈妈,不会让别人欺负我们的。我一点也不想上学,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老师,老师只看重成绩,其实有时有一些题目我是会做的,但我故意做错,有时甚至不做,我就是想气气老师。我也不喜欢那些同学,他们经常嘲笑我,还常在我面前炫耀他们的爸爸多么多么有本事,我讨厌他们,我不想和他们说话。”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母亲主诉:孩子在上幼儿园大班时,父亲因病去世了,但是孩子还小,就一直骗他说爸爸出差去了,他爸爸的葬礼也没让他参加。后来孩子渐渐长大了,也就知道了真相,孩子与他爸爸感情很好,一直不愿接受爸爸去世的事实,在别人面前一直强调爸爸去外地出差了。最近,孩子在学校常与同学发生争执,而且有时有动手发生,因此同学关系开始紧张,更加较少参加团体性的活动,显得很不合群。余弦值的老师关系也很疏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且老师反感老师对他的批评教育,会在课堂上于老师发生争执。回到家中,较少与母亲说话,且爱发脾气。不允许别人摸他的头,即使是亲戚们宠爱的表现,也会生气。经常怄气,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不喜欢的老师,直接不听课,作业不会,也不问老师和同学,也不愿意让别人管他的功课,因此,学习成绩逐日下降。
班主任主诉:邓某性格过于内向,不会主动与老师同学说话,常发呆,对老师同学的一些善意的表示也会反感,总认为那是嘲笑他。有时还会对同学大打出手,我也曾严厉的批评他,但效果甚微。学习成绩在班上处于倒数,上课常睡觉,还说只是打瞌睡,控制不住。在班上没有什么好朋友。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孤僻、较难适应外部环境;情绪低落,且不稳定,整体心理状态较差。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产生的特殊背景、持续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身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史以用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儿童精神障碍,例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早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判定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范畴。
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偏激行为与交往不良倾向
2、人际关系紧张(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及亲子关系)
3、学习适应性不良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家长和协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长期目标:
1、消除不良情绪,处理好与父亲离别的分离焦虑
2、减少求助者的偏激行为
3、改善其当前人际关系
4、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社会性(人际)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习得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应原理:阳性强化法、行为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不良情绪二引起的适应不良的社会交往行为上,无论是攻击性的行为倾向还是人际关系的紧张、学习成绩下降,都是因为其不良的情绪导致的。而这抑郁情绪的产生又是由于没有及时处理好因父亲去世而导致的分离焦虑。这其中无论是情绪的变化还是行为的异常,也同样存在着个体社会认知的偏差和不合理等因素。而行为的不断重复和强化,反过来又会加剧认知和个性的偏离。如果不及时采用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方法加以矫正,求助者将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极易导致反社会和攻击性人格的形成。
2、咨询过程中的权利的义务:略。
3、咨询时间与收费:略。
七、咨询过程
第一次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母亲做CBCL;儿童EPQ和智力测验,同时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3、确定咨询目标;
4、与孩子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5、将测验结果反馈父母及孩子,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让父母与孩子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6、布置咨询作业:
母亲回去后拿出孩子儿时有父亲的照片,说父亲在世开心的事,引导孩子讲自己的悲伤宣泄出来。
第二次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疏导抑郁情绪,解决与父亲的分离焦虑。
方法:会谈、打包技术、空椅技术
过程:
1、准备笔和纸让求助者给父亲写信,并在心中与父亲告别。
2、运用空椅技术,让求助者给父亲读出这封信。
3、最后运用打包技术,把对父亲的思念暂时藏起来,把精力放到学习上。
4、布置咨询作业:
母亲和孩子分析冲突事件,引导孩子该怎样做。第三次 目的:
1、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2、突破“偏激行为”应对策略
方法:会谈法、阳性强化法、行为治疗代币法
过程:
1、自画像,写出优缺点;
2、分析行为与情绪、人际的关系,强化“合理观念”,并引导对人对事的合理评价,练习评价班主任及父母;
3、与孩子就“最受欢迎的同学”谈“人际交往”问题,找出差异,促进自我觉知;
4、初步制定“行为契约”,以加强自我控制,并在咨询室进行演练。
5、布置咨询作业:
a.母亲继续“特意”积极评价:只找孩子的优点,并至少准备10句好话;
b.孩子按“行为契约”行事,诸如:不主动打人、不主动骂人、每天早上对着镜子笑三下、上课“盯”老师、回到家说“我回来了”,出门说“我走了”……
c.制定反馈表,记录行为。第四次 目的:
1、学会合理评价;
2、提高自控力;
3、加强亲子交流。
方法: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行为治疗代币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行为契约”完成顺利,得到老师表扬,并在某天午餐时有个同学碰了他一下,他也没有生气;父母说孩子10句好话,让父母与孩子体验感受;
2、进一步分析行为与情绪、人际的关系,强化“合理观念”,并引导对人对事的合理评价,练习评价老师及父母;
3、改“行为契约法”为“代币法”,增强亲子之间的联系。
4、咨询作业:
a.找英语老师以及曾与自己起冲突的至少两个同学的3个优点;
b.执行“代币法”,以“代币”量赢得自己愿望的满足,诸如:买某本书、去游乐场一次、零用钱等等。
第五次
1、巩固咨询效果;
2、发展学习策略;
3、增强自信心。
方法: 会谈、心理测验法、认知行为法 过程:
1、反馈作业:完成顺利,继续执行;
2、肯定其学习能力,找出学习策略问题;
3、训练“提问法”,以提高课堂效率,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业上。
4、布置咨询作业:
a.选一门课,每天准备好一个问题,带入课堂,在课上找答案;
b.收集别人对他的“微笑”与“好话”;
c.继续“代币”激励。
第5次 1999年12月18日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
过程:
1、反馈作业:评价“提问”应用,调整提问角度;
2、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自我监督与控制;
3、基本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及家长的评价:
“感觉同学们开始喜欢我了,我不再那么讨厌老师了;妈妈经常鼓励我”。
“孩子回家后愿意说话了,也自觉的做作业了;成绩也提高了”。
2、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偏激行为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提高了学习适应性水平。咨询过程较完整,有条理。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版
关键词:儿童, 学龄前,睡眠异常,行为,因素分析, 统计学
睡眠作为一项基本生理活动, 对恢复个体功能、维持正常的日常活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学前儿童与成人相比, 心身发展尚处于生命早期, 需要一定的睡眠时间和质量以保证其健康发育[2]。但令人堪忧的是, 睡眠问题的发生率在国内儿童群体中高达27. 4% ~ 69. 7%[2,3,4,5,6]。诸多研究表明, 睡眠缺乏、睡眠紊乱等睡眠问题与儿童的智力发育、行为、学业等存在关联[7,8,9,10]。基于上述考虑, 本研究对学前儿童进行测查, 以探索睡眠问题对其行为的影响, 为学前儿童的睡眠保健和心理行为干预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基于石家庄市各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群 特点, 选择有代表性的 7 所幼儿园, 以班级为单位于2012年12月对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48份, 有效问卷319份, 问卷有效率为91. 7%。被试儿童 年龄范围4 ~ 6岁, 其中男生170名 ( 53. 3% ) , 女生149名 ( 46. 7%) ; 大班儿童175名 ( 54. 9%) , 中班儿童110名 ( 34. 5%) , 小班儿童34名 ( 10. 7%) ; 大部分为独生子女 ( 88. 7%) ; 绝大多数为汉族 ( 96. 2%) , 平均年龄 ( 5. 1±0. 86) 岁; 父母文化程度多集中于大专或本科 ( 父70. 8%, 母66. 9%) ; 家庭的居住面积多为20 m2/ 人以上 ( 86. 6% ) ; 大部分儿童与父母同床睡眠 ( 81. 2% ) ; 对儿童的养育风格, 多数父母认为既不溺爱也不严格 ( 78. 0%) ; 教育观念上, 养育者之间一致的仅占10. 1%; 问卷多由母亲完成 ( 64. 9%) 。
1. 2方法问卷由经过培训的各班教师在儿童放学时发放带给家长填写并在第2天回收, 考虑到实际情况, 补充了2次回收, 全部调查在1周内完成。调查问卷由两部分构成: 一般信息包括人口学变量 ( 如性别、年级) 、睡眠环境与习惯 ( 如噪声、共睡情况等) 、家庭养育因素 ( 如养育风格) 等; 第二部分为儿童睡眠习惯问卷 ( The Children's Sleep Habit Questionnaire, CSHQ) 和长处与困难问卷 ( Strength and Difficulty Question- naire, SDQ) , 问卷由被试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填写。CSHQ由Judith等[11]编制, 包含33个题目, 分为睡眠阻抗、入睡延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焦虑、睡眠觉醒、睡眠伴随障碍、睡眠呼吸障碍和日间困倦8个分量表。CSHQ适用对象为2 ~ 12岁[12,13], 得分越高睡眠问题越严重。有研究基于美国社区样本制定了参考划界分, 认为总分为41分时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区分度[11]。其中文版由李生慧等[14]引进国内并进行了信效度分析, Cronbachα系数为0. 73, 重测信度为0. 85, 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本研究中的Cron- bachα系数为0. 71。SDQ由Goodman[15]于1997年开发用于筛选4 ~16岁儿童的行为问题, 量表包含25个条目, 分为情感症状、品行问题、活动过度、同伴问题和亲社会行为5个分量表, 前4个量表总分 ( 即困难总分) 越高, 说明行为问题越严重。其中文版信效度及常模由杜亚松等[16]对国内3 ~17岁人群进行研究, Cronbachα系数为0. 60, 重测信度0. 72, 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区分效度, 可满足筛查行为问题的需要, 在本研究的Cronbachα系数为0. 65。综合参考相关研究[16,17,18], 认为总分高于17分为存在行为问题。
本研究将睡眠相关因素分为睡眠模式 ( sleep pat- tern) 和睡眠紊乱 ( sleep disturbance) 两部分, 分别考察两者对行为问题的影响。睡眠模式包含就寝时间、起床时间、夜间睡眠时长和午睡/午休时长; 睡眠紊乱则以CSHQ总分及维度分作为量化指标。
1. 3 统计分析 采用 SPSS 16. 0 进行统计分析, 定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组定量资料的相关性, 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睡眠问题对行为问题的影响。
2 结果
2. 1CSHQ和SDQ的得分情况被试CSHQ总分为 ( 47.29±6.43) 分, 各维度得分分别为入睡延迟 ( 1.64±0. 70) 分, 睡眠持续时间 ( 3. 96±1. 26) 分, 睡眠焦虑 ( 7. 36±1. 89) 分, 睡眠觉醒 ( 4. 21±1. 22) 分, 睡眠伴随障碍 ( 8. 53±1. 67) 分, 睡眠呼吸障碍 ( 3. 40±0. 86) 分, 日间困倦 ( 13. 32±2. 90) 分。SDQ困难总分为 ( 14. 68±3. 52) 分, 其中亲社会行为 ( 6.89±1.95) 分, 活动过度 ( 3.97±2.07) 分, 情感症状 ( 2.03±1.66) 分, 品行问题为 ( 1.79±1.23) 分, 同伴问题为 ( 3.61±1.34) 分。
研究结果显示, 儿童行为问题阳性率为32. 3%。SDQ分数在是否独生、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生的亲社会行为分数高于男生; 母亲学历为研究生及以上的儿童在SDQ总分、亲社会行为和活动过多上得分低于母亲为本科/大专及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儿童。睡眠环境安静的儿童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得分高于睡眠环境一般的儿童, 而在活动过度上得分低于后者。与父母分房睡的儿童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得分高于与父母同床的儿童。养育风格溺爱的儿童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得分低于适中的儿童, 而在活动过多和品行问题上的得分高于适中的儿童 ( P值均 < 0. 05) 。见表1。
2. 2睡眠模式对行为问题的影响调查对象的就寝时间平均为 ( 21: 27±32) min, 起床时间平均为 ( 7: 02±18) min, 夜间睡眠时长平均9 h ( 11±42) min, 午睡 / 午休时间为1 h ( 34±37) min。基于CSHQ划分标准, 被试群体睡眠紊乱阳性率为72. 3%。对睡眠模式和SDQ维度得分作Pearson相关分析, 仅夜间睡眠时长与品行问题存在弱相关 ( r =0. 12, P <0. 05) 。以就寝时间、起床时间、夜间睡眠时长和午睡/午休时长为自变量, SDQ总分为因变量作回归分析, 回归方程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 F =0. 97, P > 0. 05) , 提示睡眠模式对行为问题无统计学影响。
2. 3睡眠紊乱对行为问题的影响SDQ 得分与CSHQ得分存在普遍的相关关系, r值为 - 0. 28 ~ 0. 31 ( P <0. 05或 < 0. 01) , 可排除共线性。见表2。为分析睡眠紊乱对行为问题的影响, 以CSHQ各分量表分数为自变量, SDQ总分为因变量; 同时, 考虑到人口学变量的可能影响, 将其作为第一层, CSHQ各分量表作为第二层, 进行多变量分层线性回归分析。由表3可见, 人口学因素对SDQ总分均无显著性影响 ( F = 0. 93, P > 0. 05) ; CSHQ各分量表中, 睡眠持续时间 ( β = 0. 20) 和睡眠觉醒 ( β = 0. 21) 对SDQ总分存在显著性影响 ( F =3. 02, P <0. 01) , 两者共解释SDQ总分16% 的变异。
注: * P <0. 05, **P <0. 01。
注: * P <0. 05, **P <0. 01。
3 讨论
本研究着眼于我国城市地区学前儿童的行为与睡眠问题, 使用较为成熟的睡眠障碍筛查量表和行为量表对相关变量进行分析, 初步探明了睡眠相关因素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使用CSHQ划界分得出被试睡眠紊乱总体阳性率为72. 3%, 接近深圳地区6 ~ 14岁儿童的69. 3%[10], 高于广东澄海地区4 ~12岁儿童的31. 0%[4]。但鉴于划界分基于美国人群常模与我国存在文化和环境差异, 故在本研究中仅用于参考, 中国人群的划界分有待确定。本研究测得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阳性率为32. 3%, 高于广州地区3 ~ 7岁儿童的11. 4%[19]。说明我国学前儿童睡眠问题及行为问题较普遍且存在地区差异, 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明。
本研究发现女生亲社会行为得分高于男生, 与寇建华等[18]对上海地区3 ~10儿童以及胡敏等[19]对广州3 ~7岁儿童的调查相一致, 提示女生在亲社会行为上的表现优于男生; 男生在品行问题上得分高于女生, 说明男生相对女生更容易发生违纪、撒谎、争抢玩具等问题, 与国内其他研究相符[19,20,21,22]。母亲学历高的儿童SDQ困难总分和活动过度上的得分均低于文化程度较低者, 原因可能是学历高的母亲更倾向于以合适的方式养育儿童, 从而减少了行为问题的发生。
睡眠环境安静的儿童较睡眠环境嘈杂的儿童有更佳的亲社会行为表现, 并且在活动过度及亲社会行为问题上也好于后者, 提示较安静的睡眠环境利于儿童行为的健康发展。独睡儿童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得分高于与父母同床的儿童, 提示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睡眠的习惯。养育风格溺爱的儿童行为问题甚于养育风格适中者, 与张智等[21]研究相一致。本研究还发现, 父母养育观念一致的儿童行为问题少于父母养育观念分歧者。说明家庭养育因素对于学前儿童的行为发展有一定影响, 对孩子的养育风格应保持适中, 不宜过度溺爱或严苛; 家人在养育孩子的观念上应协调统一。
对睡眠模式与行为问题的相关分析表明, 仅夜晚睡眠时长与品行问题存在弱相关, 可能与学前儿童群体生活规律同质性较高有关。回归方程亦表明睡眠持续时间和睡眠觉醒均对行为问题存在显著性影响。说明睡眠不足和不规律的睡眠时长对儿童的行为发 展有消极作用, 与国外相关研究相符合[23,24]; 睡眠觉醒表示睡眠过程中个体的觉醒频率和夜间活动, 本研究发现, 不能很好地保持睡眠状态对行为问题亦存在显著性影响, 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5]。本研究中除睡眠持续时间及睡眠觉醒外, 其他睡眠紊乱对行为问题的预测作用不明显, 但对澳洲儿童的研究则表明各种睡眠紊乱问题与行为问题均存在密切关系[26]。说明睡眠持续时间和睡眠觉醒可能是我国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特性预测指标, 这为此群体的睡眠保健和行为心理干预指出了侧重点。
关键词:幼儿;家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关键期
一、认识不良行为习惯及其成因
学前期是儿童学习各种技能,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期。是各项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其潜能是巨大的,如果在该时刻提供给孩子適当的、合理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会使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较快的可能变为现实,并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教师和家长都非常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健康体魄的造就、琴棋书画技艺的启蒙,而忽略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文明习惯等的养成,他们认为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为时过早,幼儿尚小,似乎还不到规定孩子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不可的时候。孩子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而孩子习惯是在长期时间里逐步养成的,是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良好的习惯即指人们经过时间的练习、巩固并达到自动化程度的,可使起居饮食有规律,保持清洁、文明和健康生活的行为方式。它们主动体现在卫生、品德学习等方面。培养孩子在这些方面的习惯,事关孩子的健康发育、学习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形成。我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在多年的观察、走访、调查基础上发现。幼儿身上主要存在以下常见的不良行为习惯:
(1)不良的卫生习惯。如挖鼻孔、咬指甲及铅笔,用衣袖擦鼻涕,饭前便后不洗手,睡前吃零食、挑食偏食、以零食代替正餐、进食姿势不良、不刷牙等。(2)不良的品德习惯。如不会说礼貌用语、满口脏话粗话、随地大小便、乱吐痰、乱丢图书与玩具并随意破坏,乱世性子、撒娇任性,不尊敬长辈,浪费粮食,经常撒谎,到别人家做客时乱翻东西,并把别人家的东西带回家,践踏草坪、随意摘花或损坏树木等等。(3)不良学习习惯。边看电视吃零食边学习,错误的书写姿势,握笔不正确,躺着看书。迟到并随意不去上学,看电视上网打游戏当作重要的任务等等。
孩子以上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无不与家长有关,这是在不良行为的形成初期家长忽视、放任自流,甚至纵容;或是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对孩子潜移默化影响。这些不良的家教方式造成了孩子各式各样的不良行为习惯。孩子长大了、形成动力定型,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心里将康,家长才悔之太晚!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父母应密切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尽可能地避免重复造成的不良习惯,抓好“第一次”,哪怕是挖鼻孔这样的小毛病,在初起的时候也要及时发现并设法制止。孩子的有些不好的行为,一次没有人阻止他,他就会有第二次,慢慢的有第三次、第四次,不断地重,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实践中,学前期儿童不知不觉地重复进行着各种行为,积累着各种行为的习惯,这时成人对其作息、礼貌、卫生、学习等方面,若不能提出合理、必要的行为规范,不进行及时的调控及指导,则幼儿势必会快速养成相应的恶习之后要改正非常难!
我们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应该抓住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耐心、扎实、持续地实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计划,同时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要求得当及时奖惩提出与孩子能力相符的要求及时鼓励、强化正确、合理的行为,使其持之以恒。过高或过低的要求均不利于儿童成长能够,须知道只有挑一挑摘到的果子才是极诱人的果子。及时表扬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可以满足幼儿的心里需求,使其乐于把良好的行为巩固成为习惯,为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适当使用“自然惩罚法”和物质惩罚法也是必不可少的。(2)家园结合,培养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最早接受习惯培养的课堂。家庭中所有成员都是幼儿模仿学习的榜样。一个好习惯的形成肯定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因此在新生儿时期,在为孩子喂食、把尿、哄睡、清洁之时,家长都在有意无意的培养孩子的习惯。进入幼儿园,原理的教学活动及日常活动的各个环节,也在向幼儿介绍浅显的道理,指导幼儿通过操作练习掌握必有的技能。达到性为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家长在孩子入园后应多与园方联系、配合。碰到什么问题及时反映给老师,配合老师进行个别教育,教师也可以运用家园联系卡、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交流,这样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幼儿习惯培养要求和做法上,家园双方若能保持一致,同步施教,则可以使幼儿更快更有效地形成良好习惯。不要家里是一套幼儿园里是另一套,让孩子无所适从。(3)点滴做起,言传身教。家长对2-3岁时应强化模仿、学习,以行为主,以理为辅;对3岁以后则行教并重、讲练兼顾,使幼儿对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简单道理有初步的了解。同时师长要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切莫在无意中使自己的一切不良行为对孩子产负面影响。该须知潜移默化是“润物细无声”的,但效果是有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通过许多小时积累、培养、训练得来的。在每一件小事之中都要有持之以恒的规范要求,这应贯穿幼儿成长的全过程。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报告】推荐阅读:
学前儿童特殊教育10-04
学前儿童心理学答案11-16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12-16
学前儿童心理学习题12-17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答案05-27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06-04
学前儿童心理学说课06-10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题目07-07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辅导07-08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