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读书名言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的读书名言(精选12篇)

教师的读书名言 篇1

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成功不是凭梦想和希望,而是凭努力和实践。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距离成功不远了。

收获金秋,收获快乐,莫让青春一笑而过。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再多一点努力,就多一点成功,

《关于教师的.读书名言》()。

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日本

自己不喜欢的人,可以报之以沉默微笑;自己喜欢的人,那就随便怎么样了,因为你的喜爱会挡也挡不住地流露出来。

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微笑。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门捷列夫

我在科学方面所作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达尔文

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约翰·塞尔登

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教师的读书名言 篇2

教师经常会被人称为“读书人”, 言下之意有二:一是教师是接受学校教育时间相对较长的一批人, 其次就是教师是在平时生活中读书较多的一群人。读书能让你浮躁的心灵宁静许多, 也能让你面对一些教育现象理性思考;读书能使你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能让你贫乏的头脑充实许多, 也能让你面对动态的课堂自信许多。

中国当代教育大家朱永新倡导新教育实验, 他认为: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而营造书香校园是其中最基础、最主要的活动。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中小学教师带头阅读, 责无旁贷。阅读, 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自觉和精神长路, 中小学教师都应加入这个队伍, 并带着自己的学生, 坚持不懈, 一路领跑。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怎样做到终身备课, 这就是读书, 每日不间断地读书, 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 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 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我们的中小学老师应该以此为鞭策, 时时反省自己。当然, 要读书还要耐得寂寞耐得繁华。现代社会,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有诱惑力的东西太多。要读书就要学会坐冷板凳, 要读书是要有一点精神和追求的。苏霍姆林斯基又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 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老师们, 为了学生, 为了自己, 为了国家, 让我们与书交友, 做个真正的读书人吧!与书交友, 一生富有!

读书:教师成长的基石 篇3

读书,让文化底蕴“内存”丰厚。但凡有一定成就的优秀教师、教育家,都与爱好读书分不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 可见,苏霍姆林斯基成为著名的教育家,是与他酷爱读书、不断累积知识分不开的。鲁迅说,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学科知识不断融合,教师如果不加强阅读,不及时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某些领域也许就比不过视野开阔的学生,就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闲暇之余,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科普知识;不管是古典名著,还是国外经典,我们都要广泛阅读,广撷博采。这样,我们的文化底蕴就会逐渐丰厚起来,思维就会更加开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读书,让教育理论知识“内存”升级。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要备好、上好一节课,光靠一本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死啃书本”、“新瓶装旧酒”的做法也是不适应当今的课程改革的,那种固步自封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只能使教学穷途末路,带领学生走进“死胡同”。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样一段话让我颇有感触:“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地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教师作为学生引领者,只有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去教育和管理学生,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才会处处闪烁理性的光芒,也才会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因此要多读一些教育理论著作、专业刊物,如:《叶圣陶教育文集》、《杜威教育名篇》、《初任教师手册》、《给教师的建议》等。通过学习前人的先进经验,汲取前辈的思想精髓,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洗脑”,使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内存”逐步升级。

要让自己的教育技能不断提高,除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外,还要善于从他人身上获取间接经验。有道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 这种间接经验可以通过读书来获取,要多读名师名家教育教学专著,纳众家之长,厚积薄发,最终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譬如,读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享受到“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一种令人陶醉的教学艺术”;读《王崧舟语感教学法》、《诗意语文》,体味王菘舟“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语文教学风格;读《窦桂梅阅读教学实录》,感受窦桂梅语文的“激情与思想”等。

读书是教师成长的基石,读书能让教师的“内存”增容、升级,只要静下心来,博览群书,吸纳先进文化的精髓,潜心学习前辈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继承与创新并重,其文化素养、教育理论水平、教育技能才能得到不断地提高,也才会在实践中逐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百安移民小学)

教师的读书名言 篇4

2、任何时间皆可读书,不需桌椅器具,不需约定时间地点。 -J.艾肯

3、先读最好的书,否则你根本没有机会去读了。 -H.D梭罗

4、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 -B.富兰克林

5、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 -W.哈兹里特

6、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 -C.C.科尔顿

7、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8、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9、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 ——巴甫连柯

10、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11、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2、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13、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14、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15、]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16、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17、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8、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19、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20、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21、书是良药——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2、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23、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24、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5、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26、书是船只——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27、书是顾问——凯勃斯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28、书是奇迹——高尔基说:“书,要算要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

29、书是社会——皮罗果夫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30、书是营养品——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31、书是遗训、忠告和命令——赫尔岑说:“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

32、“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坎耶里

33、“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34、“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德伯里

名人读书的故事和读书名言 篇5

2. 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3.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5. 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卢梭

6. 现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和认识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罗蒙诺索夫

7.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8.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9.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10.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美国)富兰克林

11.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12. 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美国)富兰克林

13.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14.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5.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

16. 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佚名

17.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8. 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19.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0.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21. 谨慎和勤奋带来好运,勤勉是好运之母。

22. 勤勉是幸运的右手,世俭是幸运的左手。

23. 懒惰出乞丐。

24.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5. 懒人做工作,越懒越费力。

26. 惰能致贫。

27. 懒散能磨去才智的锋芒。

28. 懒汉的头脑是魔鬼的工厂。

29.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名言 篇6

2. 嗜书如嗜酒,细味乃笃好。 ——范大成

3. 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张维屏

4.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6. 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治太平者未之有也。 ——(唐)吴兢

7. 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 ——萧楚女

8. 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9.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0.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1.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2.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13. 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4.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邓拓

15. 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陆游

16. 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巴尔扎克

17.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18. 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19. 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20. 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卢梭

21. 现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和认识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罗蒙诺索夫

22.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23.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24. 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25.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门捷列夫

26.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7.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28. 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比丰

29.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3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1.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32.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33.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4.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5.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6.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7.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8.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9.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语文教师的读书、思考及写作 篇7

一、读书

对语文教师来说,读书首先是职业的需要。中外语文教育大家的事实早已告诉了我们读书的重要。每一个教师都应该静下心来每年、每月读几本书。读教育理论专著,看中外文学名著,背唐诗宋词汉赋,广泛涉猎,博古通今,关注人生,关注社会。这样,语文课上你才能左右逢源、出口成章、指点江山、字字珠玑;才能讲得有灵性、悟性和魅力;才能讲出文章的真趣、真味和震撼人心的文化力量,从而唤起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诱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总之,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成长,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读书会使自己不再平庸、俗气,不再天天重复自己,而是一天一个崭新的自我。张大千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读书对于画家尚且如此重要,何况对于教师?孔子之所以千载而下令人叹服受人尊重,就是因为他热爱学习,具有高山仰止的大家风范。语文教师不一定是学者,但少不得学者的理想、学识和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多一点书卷气,在当今难能可贵。“平生不羡黄金屋,灯下窗前常自足。”把读书当成生命的需要,对生活、对事业、对人生充满一种爱的激情,会使你心里永远具有葱茏的诗心、燃烧的诗情和蓬勃蓊郁的诗意。

二、思考

人的伟大就是因为人有自己的思想,思想是人的本质规定和存在方式。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人能思考。先哲告诉我们,要想有进步,有成就,必须思考。思考,是一种可贵的生活方式。在思考中生活,才是智慧的、充满进取乐趣的、具有哲学意味的生活。思考能力是一个人持续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之一。(一)在读书中思考。教师不读书、不思考,就不知道当今教育观念变化之大,教育形势发展之快,也不知道自己的教学观念的落后。只有读书才会有“投石冲开水中天”、“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要读教育改革的理论,读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读文学、读历史、读哲学,在与大师、优秀教师的对话中反思自己的理念,将读与思、读与教、读与研等结合起来。书读多了,认识提高了,实践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二)在教学实践中思考。教师在教学中要反思亮点、败笔,反思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反思训练的落实、目标的达成等等与教学有关的环节。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地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长期坚持教学反思,一定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创造自己教学事业上的一个又—个辉煌。(三)在教育教学评价中思考。无论是管理部门的评价、学校评价、家长评价、同事评价和学生评价,都有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坐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为教师的反思提供较为客观的信息。因此,教师应正确对待各种评价,将各种评价看作是准确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的好机会,并分析原因,以便重新制定发展目标,促使自己在不断地反思中提高自我,最终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并将其转化为促进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的创造力。当今教师生存状况艰难,进行反思又会充满着“独上高楼”的孤独、“衣带渐宽”的辛劳和“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艰难。但是不管多么艰难,都要认识到,要避免上述“可悲”的发生,最可行的办法是“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谋求自我灵魂的充实和成长——这,就是思考和反思。“风中芦苇在思索”,而一旦进入思索状态,那动人的诗意状态就出现了。

三、写作

古人向来重视写书著文,认为这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对于一个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来讲,著文写书,实在是“人生之大事,成材之盛举”。优秀的语文教师都能也都爱写作,钱梦龙、魏书生、于漪、李镇西、韩军等莫不如是。他们写的书,来自于生动感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来自于他们露珠般晶莹剔透的心灵,特别令人喜爱。这样的书“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顾炎武)。造就教师的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一)写好文章能提高上课水平。因为一篇文章和一节课非常近似。会写文章的人,上课时会像写文章一样,带着强烈的、诗意的、艺术的、创造的心理去设计,会一点一点、一个一个细节去琢磨,去雕刻。上课了,就像进入艺术创作的境界,语言、表情、身姿都带有艺术的气息,能够完全进入作品之中,作者的语言就好像是你的语言,作者的情感就像是你的情感。下课后,又会像修改文章一样去反思、修改、总结。(二)写作能提高你的阅读品质。如果你有写作习惯,就不会满足于泛泛浏览,就会认真研读,自觉揣摩作者的立意、布局、遣词造句。这样讲起课来,你就会直接进入文章内部,与作者感同身受揭示出文章内在的不与人同的奥秘,将它的宏富与单纯、广阔与纤细、玄妙与精当、理智与聪慧阐发得通透灵动,妙不可言,学生会听得如痴如醉,不能自拔。(三)写作会使你用心品味生活,洞明世事。为了写出好文章,你会自觉地去捕捉生活中、工作中有意味的现象和信息,积累学识和感受生活,审视、品味,力求找出它的新鲜、神奇、美妙等独特的意味。这样,你的所有的生活都带有艺术的、诗意的、哲学的味道,就像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一样。(四)写作会帮你梳理思绪。培根说:“写作使人精确。”写作是非常有效的认知加工过程,某一问题原来的认知可能一知半解,而写作会迫使你对问题作彻底的思考,从而深化和丰富认识。擅长写作的人经常用脑,他的思维就具有超乎常人的广阔性、深刻性、条理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他往往能一眼看清事情的实质,并将同类的事情加以整理归类,找出其共同点和差异点。(五)写作能提高你的口语品质。在写作中练就了用完整和精当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自然而然口头语言的品质也就提高了。经常写作的人,尤:其是能写出文学作品的人,他的语言往往是精致的、形象的、充实的、新鲜的、诗化的,一开口就给人非同凡响的感觉。(六)写作会使你更有成就感。每当看到自己付出了心血与真情的文字变成文章,你一定会有收获的快感。渴望权利者往往为被上司欣赏而喜形于色,虚荣者往往为些许荣誉而彻夜难眠,而经常发表文章的人则整日生活在成就感之中,他的生活永远是快乐、豁达、向上的。

有人说,我也想写作,可是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其实,教师几乎每天都在进行教学实践,写作的题材也十分广泛,教学设计、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备课札记、教学改革等都是可写的范围。教学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始材料。身边事、身边生活、自身教学实际就是最好的内容。魏书生、李镇西、程红兵等各位大家哪一位不是写教学实际而著作等身。至于怎么写,一是多读文章,看人家是怎样写的;二是经常写,写多了,自然就知道了写作的诀窍;三是写完后要下力气修改,从材料到构思到主旨全面思考,直到文字想加、减一个字都难的时候,文章基本就成功了。树用年轮来记录沧桑,教师用写作来提升自我。为了追求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为了自我生命的发展和成长,教师一定要写作。只要把你的感动、你的困惑、你的探索、你的梦想变成文字,你的生活、生命就会进入一种诗意的境界。你的气质、情怀、内心世界会逐渐变得纯净澄明、细腻丰富。

促进青年教师读书的方法 篇8

爱读书的教师,有千万个理由;而不读书的教师,也可以为自己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读与不读,更多地在于教师自身的思想认识。因此,从思想和态度上持续进行读书价值的引领至关重要。“开卷有益”几乎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但是无论读多少专业书,也代替不了读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书。对于为人师表的教师来说,阅读以及由此带来的知识积累,不但能净化心灵,更与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紧密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阅读也是教师成长和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事实上,因长期的应试教育形成的教知识不教做人的教育观和由思维封闭和视野狭窄形成的只要盯住课本和教辅资料,就可以应对考试、完成任务的教学观,正是导致许多教师不读书的罪魁祸首。许多教师大学毕业之时,就是与除学科教材类的书籍断交之际。很多人没有站到育人的高度思考自己的教学,没有意识到教育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愚昧地认为教学就是教课本教练习册,这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成长,也扼杀了自己的专业发展。还有一些很少读书的教师,认为读书只是为了写论文、评职称或者为了准备明天的功课。只有到了非读不可的时候,才感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才去翻阅书刊,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理论。这实在是生存需要的最低层次,也是读书的最低境界。高考指挥棒不变,中国的中小学教师要想大量阅读并爱上教材教辅之外的书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每个教师本身都是教育改革的主人,从爱上读书开始的思想、理念、行动的个体变革正是改革的突破口和归宿。

教师为什么读书?无非就是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的目的是把读书作为一种生存的需要,为了提升专业底蕴;精神的目的是把读书当作一种精神享受,通过读书来陶冶情操。而这两个方面的本质取向,都是教师自身素养的完善和人生价值的提升,面对社会庸俗文化的侵蚀和干扰,教育者最好就是通过读书来坚守宁静。古今中外的实践无一例外地证明,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不读书的教师只能当庸师,一个教师的知识宽度直接决定他成长的高度。

二、进行方法指导

书籍浩瀚如海,特别是对工作比较紧张的中小学教师来说,科学的方法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读书书目的选择上要进一步做到多元化,内容的单调必然带来兴趣的降低和选择的贫乏。教师要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读点有关教育哲学的书,要思考人类的命运和教育的价值;读点史书、科学史、学科教学史、中外教育史的书,了解教育的昨天和行走的足迹;读点儿童的书,了解儿童心理和思维,采用更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走进儿童心灵;读点文化经典的书,滋养自己的心灵,涵养自己的道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读点管理学的书、励志的书,懂得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有规律,更有效率;读点课程、认知科学、有效教学的书,明确自己的教育价值,明白人如何思考,了解有效教学的基本路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能博览群书很好,翻烂一本经典也不错,专题阅读能形成系统,每日小读能养成习惯,带着问题阅读能更深刻,用写作推动阅读更有效果……但不管何种方法,都要讲究深入和收获。“读书不是追随,而是要有自己的参与;读书不是接受,而是要有自己的创建;读书不是仰视,而是要有自己的发现;读书不是揣测,而是要有自己的判断;读书不是遵从,而是要有自己的批判”。最重要的,要让读书成为自己生活的必需,形成一种像呼吸一样的自然习惯。

三、建设读书团队

除了教师主动阅读之外,教育系统,特别是学校,都要采取相关措施推动及督促教师的阅读。做什么事都需要志同道合者,基于相同的兴趣爱好,建立读书兴趣小组或学术研究团队,无疑是非常好的形式。许多教师非常向往,有一个阅读沙龙,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不需要有一定的目的,大家可以在固定的时间聚到一块,然后讨论、交流一段时间以来的读书心得。交流过程中,可以品读一些精彩的片断、感想,可以就某个地方进行反思和质疑,惊喜处自然会有惬意的欢笑,共鸣处自然会擦出智慧的火花。当然最好有一个优雅的环境,备有咖啡、茶水等,教师可以慢慢地增加,以此来带动教师的阅读,保持并激发阅读的兴趣。

四、活动吸引推动

一次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别致的活动,胜过千百次泛泛的说教。教师读书,也是如此。现在很多学校开展的读书征文、读书汇报、读书演讲等都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重要的是,每一所学校都要逐步完善教师读书制度,吸引和带动广大教师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另外,教师自发的读书活动更是具有特别的意义。如,已经在教师民间产生广泛影响的“心语沙龙”,班主任成长研究会组织的“同读共谈活动”,每月一起阅读一本书,月末进行讲座、研讨、交流、质疑,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的三四百名教师的积极参与,辐射了数万名教师,成为教师读书的一个奇迹。

五、创新阅读机制

教师个人购买和阅读是必要的,但学校图书馆的书源是否充足,是否添置了教师需要的图书,借阅是否方便……也都是教师阅读面临的困惑。能否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影响教师阅读的重要因素。例如,学校允许教师自己买书,遇见好书无须吝啬,阅读完之后将发票和书籍一并交予图书馆报销。这样既解决了教师的阅读饥渴,也消除了学校图书馆的借阅尴尬;有的学校制定了阅读奖励制度,对读书较多且按规定完成读书推荐和个人感悟的,赠送经典图书和礼品,激发教师读书热情;有的学校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书香家庭评选”,鼓励师生买书、读书、谈书、写书;还有的学校设立校园荐书栏或在校报上设立专栏,分学生推荐、教师推荐、校长推荐、专家推荐等若干板块,不知不觉中就可能带动一批人。

六、写作促进阅读

写作是最好的情感牵挂,是真正的心灵阅读。很多时候,它要比读更重要。只读不写,常常是泛泛而读,随兴所至,往往是边读边忘,犹如走马观花,不会留下深刻印象;而边读边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就会认真地读,反复地读,仔细琢磨,深入思考。写的过程,就是吸收和思考的过程,就是提升和内化的过程。写作和读书,是教师收获专业尊严的必由之路。一个不爱写作或不想写作的教师,注定无法成为真正优秀的教师。

读书的名言名句 篇9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4、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5、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7、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8、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11、“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12、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13、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富兰克林

1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5、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1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7、书是奇迹——高尔基说:“书,要算要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

18、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0、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1、书是遗训、忠告和命令——赫尔岑说:“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

22、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2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4、书是良药——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6、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2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0、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31、书是顾问——凯勃斯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3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3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6、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7、书是社会——皮罗果夫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38、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3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0、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4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42、书是营养品——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43、“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德伯里

44、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哈兹里特

45、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46、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4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48、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49、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5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5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5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5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5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58、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科尔顿

5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0、书是船只——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6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3、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6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65、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66、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67、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努力读书的名言 篇10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变成珍珠,石头要化作黄金……青春的魅力,应当叫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分!——郭小川

4. 与困难作斗争,虽然要历尽艰苦,但苦尽甘来,这也是一种乐事。——徐特立

5. 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

6. 青春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而青春时期比任何时期都最强盛美好。因此千万不要使自己的精神僵化,而要把青春保持永远。——别林斯基

7. 一个人有无成就,决定于他青年时期是不是有志气。——谢觉哉

8.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泽东

9. 谁勇敢地经受过青春之火的洗礼,谁就毫不惧怕晚年的严寒冰霜。——兰多

浅谈教师读书的三个理由 篇11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是我们的育人宗旨。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践行这一宗旨,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实践的核心课题。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個性,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合理的人文成长空间,关注学生心智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所在。

如果将读书的理由细化,我们可以概况为三条进行解读:即为自己读书,为孩子读书,为职业读书。

为自己读书

读书究竟有什么用?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是功利性的,求知首先是一种超功利性的精神追求。要积淀深厚的学养,提升做人的修养,需要一种超脱的心境和情态。

读什么,怎样读?多读精品,阅读经典。赝品、流行都是短暂的、没有生命力的,只有精品、经典才可能是有生命力的、永恒的,读经典是跟大师对话,读流行就象听庸人闲聊。读书需要培养眼力和定力。在这个书市鱼目混珠的时代,要学会甄别和选择。这是因为,决定不读什么书比决定读什么书更重要。方法有三:相信口碑,请教高人。

打造好书架子工程。让我们的孩子我们从这一代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书香门第,并引以为荣。每月平均购买阅读五本书,一年就是年60册 。浓郁的书香氛围将有助于气质和修养的熏陶。有句话说:别说在牛津、剑桥读书了,就是能在这两所大学的草地上滚一滚,你的双眼也会放出智慧的光芒。这就是书香潜移默化的熏修作用。

为孩子读书

经常有老师跟我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有许多苦恼,许多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难以破解这些苦恼和困惑。原因有三:首先,我们从来就没有做好当父亲、母亲的准备,也就是说,我们没有来得及完成角色的转换,孩子稀里糊涂长大,我们稀里糊涂的遭遇到一个重大课题:如何教育孩子。我们无法承受那些来自未知领域的成堆的问题,所以我们就苦恼困惑。第二个原因是,我们没有足够的传承,加上我们学习力不够,我们的知识储备不够。教育是一件星火相传的事业,需要几代的传承努力才可能沉淀出一种育人的文化传统。第三个原因是,我们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什么?为孩子的终身成长和幸福奠基,是我们做家长的应该确立的一个基本理念。能够引领孩子在未来社会终身健康成长和幸福的不是死记硬背不断淘汰的知识,而是终身受益的学习力和创造力,具备这两种能力才能如虎添翼,也才能为孩子终身成长和幸福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为了孩子的未来,有三本书值得一读。

《 孩子是管出来的》 (德)卡尔 .威特。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的书,可以让一个资智普通的孩子变成天才。严谨而实用,具有可操纵性,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 实用教子秘诀 48 条 》 (日)河合隼雄。这本书是世界著名亲子教育专家倾其毕生智慧的结晶之作。可以说,这是一部教子经典,也是一本医治父母烦恼困惑的心灵处方大全。

《 建造孩子的幸福乐园》 (美)希拉莉 .克林顿。了解美式教育的一个窗口。怎样能让孩子快乐并幸福的成长,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

这类书籍给我们以启示:以一颗平常心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先让孩子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普通人,在这个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提升在未来社会的做人层次,融入社会主流群体,过上相对安稳幸福的生活。

引导孩子学习的原则是,以丰富学科以外的人文知识为主,着眼点放在学习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上。选择善本图书,以兴趣为出发点,扩大阅读量,开阔孩子的人文视野,扎扎实实打好文化底蕴的基础。时代公司出版的大型画册《 生活自然文库 》《 生活科学文库 》 ,是一套非常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丛书。

被动学习会让孩子的童年生活丧失许多乐趣。甚至会产生厌学、不学的恶劣后果。过度地重复学习,会严重损害孩子的创造力。

父母对孩子的指导是终身性的。人的一生中,唯有父母是儿女的终身导师,唯有父母教诲是真实不虚,父母的导向对儿女的终身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只有终身充电,才能终身为师。

通过自己的研读和感悟,提升教育的理念,并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为了孩子的成长读书,其实也就是为学生的未来读书。

为职业读书

读书是什么?读书为了什么?学习又是为了什么?

是学习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轨迹,是学习最终使我们大家有机缘在一起从事一项需要终生读书的工作。

读书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积累信息的过程。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创造人生。

学习是为了什么?学习是为了创造区缺。区,就是区别,缺,就是缺失、欠缺。所谓命运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创造区缺的过程,也是一个群体不断分化、整合、重组的过程。中考、高考、考研 , 不断的学习产生不断的区缺,不断的区缺产生不断的分化、重组。这种区缺会不断地产生下去,大浪淘沙,升腾与沉沦是人生一个永恒的主题。

所以,我们可否扪心自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知识水准符不符合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标准?我们的知识结构合不合理?我们知识储备够不够。我们的竞争力是什么,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要想创造区缺,就需要按照专业化、职业化的水准打造自己,就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点点滴滴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形成我们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你有我有,是竞争力。你有我无,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职业的未来,要保持对职业的激情。对工作丧失激情,会荒废自己的一生。读书是保持激情的内在驱动力。也使我们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成为可能。

提升对教育的认识高度,加强自己的人文修养、文化素养和专业学养。我们培养的学生只是三种人:未来社会的决策者,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未来社会的破坏者。人的差异、走向,不是成年以后突然产生的,而是从童年、少年就开始了。当我们把教育的功用理解到这个境界的时候,就会对教师这个职业作一个新的定位,就会确定一个新的读书方向。

树立开放的读书观。没有开放的读书观,就不会有广阔的人文视野。功夫在教外。渊博的学识、深厚的底蕴,将最终决定专业水准的高度。因此,除专业书籍外,提升文史哲的终合修养,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教师的读书名言 篇12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一个人来说,素养提高是一辈子的事。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有的人的世界大得能够包容天下,而有的人的世界甚至连自己也容不下。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距?我认为这与他的知识、学养有关。而文化素养,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个笑话:中国古代有一个县官,他的官是花钱买来的,文化水平很低,升堂时看到一个犯人叫“金止未”,他不认识,就喊“全上来”,堂下的犯人全部都上来了。他又看到一个犯人叫“郁卞圭”,又大喊一声“都下去”,所有犯人又都全部退了下去。这样的笑话,在教师中可能不大会有。但有些教师由于学习不够,知识面不广,文化底蕴不深,有时课堂上难免会念错字,说错话,而处于尴尬的境地。

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很多途径,但读书学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读狄更斯、拜伦,怎么理解英国?不读罗曼·罗兰、雨果,怎么理解法国?不读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普希金,怎么理解俄国?不读杰克·伦敦、欧·亨利,怎么理解美国?还有中国的《红楼梦》、古典诗词等,都应该系统地学习。

江苏省特级教师王栋生曾说:“对一个教师来说,他的时间表的分配应是七分读书三分教书。”可见,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人。据说,有个学生在美国读博士,听无机化学课,教授借用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一句台词来说明一个现象,顺便说起了莎士比亚戏剧,这一说就止不住了,说了两个小时。来自世界各国的博士生,没有哪个不吃惊,没有人认为他“上课跑题”,而是认为“化学太了不起了”。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师要有广博的学科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尤其是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多读书,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多阅读。只有教师真正喜欢读书,爱好文学,被文本打动,拿自己的研习积累和心得与学生交流,不人云亦云,才能起到一个很好的“点燃”和“带入”作用。如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能于知识学养的纵横辨析、归纳演绎中将其中内容化为自己的教学智慧,就不愁吸引不了学生了。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孙双金认为,要上好课,一要有扎实的功底,二要有精彩的设计,三要有真挚的情感。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而这扎实的功底,不是立竿见影的东西,是要靠积累的。真正意义上的优秀教师,不但教学水平高,而且还要有其“诗外”的功夫。这让我想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有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去听一位教师的课。听课时,他有一个习惯,记下执教教师的教学环节,课后点评。可那节课实在是太吸引人了,直至下课他笔记上也没记下一个字。他问那位教师:“你这堂课花了多长时间?”“直接时间是15分钟,但我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可见,知识是需要积累的,优秀教师的功夫在课外。“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是演员,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

二、学好本体知识

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用精神的成长创造使命的精彩》一文中指出:“而今,我们不少语文课泡沫很多,缺乏扎实的本体知识,缺乏学术含量、文化含量。”

因此,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首先要学好本体知识。本体知识,即特定的学科知识,它是教师的看家本领。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语文教师本体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诗歌,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经过近两千年漫长的发展、演变,到了唐代,无论是体制的完备,还是题材的多样,无论是意境的深邃,还是韵律的精严,无论是揭示生活的深度,还是反映现实的广度,在封建社会,已达到了不可企及的境界。所以,鲁迅先生曾风趣地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以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鲁迅书信集》)

上海诗人赵丽宏也说过:“我一直有个看法,就是中国的旧体诗在它那个时代到达登峰造极的地步,是不可超越的,写律诗大概超不过唐代,唐代的律诗在艺术上已到达极致,写词肯定写不过宋人。”还有宋诗也有自己的特色,用启功先生的话说:“唐诗是囔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

唐的文化、宋的文化为什么有厚度?正如蒋勋先生在《“美”的最大敌人是“忙”》中所说:“因为它看到大的,也关注小的。杜甫挤在难民里逃难,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这十个字变成千古绝唱,我觉得不是诗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他看到了人。同样那捧白骨,很多人走过都没看到。”

中国台湾诗人余光中曾以别样的眼光打量古典诗词,他说:“我们是否可以学学‘江南可采莲’一诗的抽象构成,‘一树碧无情’的抽象感,‘北斗阑干南斗斜’的几何趣味……”

要知道,诗和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来诗词并称。史上既有评论家对诗词的风格进行了总结,“诗家苍劲古朴”,词“贵香艳清幽”,故形成了“诗庄词媚”之说。

在表现手法上,“诗有赋比兴,词则比兴多于赋”。后来的元曲以“俗”为本色,表现手法则“赋和比多于兴”。

三、多读一点历史

除本体知识外,语文教师要多学一点历史知识。我们的教师,要有各方面的知识、各方面的修养,只有一个方面的知识和修养是不够的。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不应该只是学科教师,他首先应该是文化人。

在教育教学中,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人类文化大视野的支撑,没有对文、史、哲、法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了解,而仅仅将自己的目光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那么便很难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优秀教师。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读史使人明志”,“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古代文、史、哲是不分家的。左丘明的《春秋左传》、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是以“志”著史的典范。尤其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还有诗歌,杜甫的诗被称为“史诗”。小说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更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部文学著作。它写尽了人世间的辛酸,写尽了一个家族的兴旺盛衰,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缩影,同时它也是一部清朝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因此,要研究文学,必须要了解历史。人是活在历史中的。有了历史感,生活的深度就不一样了,精神的深度也不一样了。

四、不可不读哲学

哲学之于教师发展,犹如空气之于生命,是不可或缺的。正如冉乃彦先生在《中小学教师如何用哲学》一书中所说:“‘学哲学'和‘用哲学’,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那么,什么是哲学?它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有人说,哲学是寻找人之为人的存在根由的一种诘问。作为一个人,我们不得不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我要到哪里去?”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赋予了人们一种‘Choice (选择)’的眼光,使得你能够站在制高点上,可以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在人生的三岔路口更有把握”。(俞吾金《哲学导论》)

实际上,哲学是一种“大智慧”,它不仅包括“科学的世界观”,也包括“人生价值观”,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学哲学可能更有意思,它可以融会所有学科,更有高度。”没错,哲学是一种境界。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教育,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教育思考和价值判断。有人说,看山有三种境界。一曰看山是山,二曰看山非山,三曰看山还是山。这里面的禅意哲思,对教育新常态下教师的理想追求和教育行为不无启发意义。

说到今天的中国教育问题,归结到一点,也许正是因为缺少思想的润泽、哲学的思考。尽管,我们大学里有一门课程叫教育哲学,但今天的教育,很多时候真的是与哲学渐行渐远。因此,我们要学习列宁的《哲学笔记》,读一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林逢祺、洪仁进主编的《教师不可不学的哲学》等书籍。

在古诗文教学中,文、史、哲是三位一体的。柏拉图说得好:“教育,从最高意义上讲就是哲学。”因此,我觉得教师一定要读点哲学,精神要作一点追究终极和意义的努力。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原意是“爱智慧”,也就是说,研究智慧的学问就是哲学。因此,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经典阅读,读的大都是文史哲与艺术等,也就是文学、哲学、历史及艺术作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部分的文史哲,当是中国文化的根系所在。其中不但有着智慧,也流动着思想。所以,大凡认真学习经典文化者,多能走进真善美的境界。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

近年来,难怪许多企业家和大企业高管热衷于学习历史、文化、哲学和宗教。他们为什么会突然迷上了人文知识?有一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毕业的大企业高管这样说道:“要论管理知识,最尖端的我们都了解了、掌握了。但到我们这个层次,发现要进一步提升,必须有大智慧。而大智慧,在管理学里面是没有的,都在文史哲里面。”企业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何况我们教师?

五、不能没有美学知识

除文、史、哲之外,语文教师还要学习美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郭沫若说过:“人的根本改造应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着手。”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样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

经典古诗文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美学范例,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能否敏锐地感受到这一点,取决于欣赏者的美学素养和认识水平。如描写自然美的,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抒写人情美的,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蕴涵哲理美的,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反映生活美的,有“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等。这些富有美学意蕴的诗句,需要我们认真去品读和体味。

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美学知识,不仅是教师职业的需要,同时更是我们生活的需要,也是我们学会“诗意地栖居”的需要。因此,我们要读一些美学著作,如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宗白华的《美学散步》等。

在阅读的同时,教师还要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因为美不仅蕴涵在文学作品里,更存在于生活中。正如伟大的艺术家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其实,对于美的发现,更多的不是靠眼睛,而是在心灵的层面。教师只有让美学素养渗透到自己的骨子里,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才能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美,充满魅力,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美的感染与熏陶。由此,我又想到爱尔兰著名诗人奥斯卡·王尔德的一句名言:“美的追求是生命的真正秘密。”

六、要有国际视野

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做“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孙子兵法》考虑所有问题都出于系统性和全局性。战争是这样,教育也是如此。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在做中国教育,你完全不看外面的东西,不看外国对中国的研究,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你是“身在此山中”。中国超越百岁的文化巨匠、思想大家周有光有一句名言:“要从世界看中国。”但是,你如果只在外面看,里面的风景怎样你都是看不到的。所以,你要把内和外结合起来,做到既有中国立场,又有世界眼光。

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曾提出一个非常好的口号,叫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每个人都可以认定自己美好的东西,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美好的东西,虽然不一样,美的东西我们可以共享。只有这样,“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读中国的书,又读外国的书,既读教育的书,又读教育之外的书,甚至是高层次的书,教师才能视野大开,才能走进苏东坡诗中所说的那种境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上一篇:2024年春开学安全检查小结下一篇:清收不良贷款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