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推荐5篇)

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 篇1

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一定有优秀文化作支撑,一个优秀的组织文化也常常引领企业走向成功。众多的案例已证明,追求成功应先塑造适合组织发展的文化。然而,塑造组织文化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积累,更需时时维护。一般而言,要经历积累、维系、变革和整合的过程。

一、组织文化积累

组织文化的积累分为无意识的积累和有意识的积累。在组织创建初期,没有固有的模式,组织完全根据生存需要自然地形成了一些特有的文化,这些文化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随着组织的发展,各种文化会自然生长、消退、变异,这种变化是事先不被感知的。无意识积累的文化是组织文化最初的雏形,这类文化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但是不加以引导,最终会成为限制组织发展的障碍。而有意识积累的文化是正面的文化,经过筛选、整理、倡导得以固化,因此,有意识的文化占据主导地位。

在积累阶段,要经历从无到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渐渐发展的过程。最初,组织只是考虑如何生存,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相应的文化。随着组织的发展,渐渐意识到文化的作用,少数人提出文化主张,倡导全体认同和实践,并以身示范,这些人就是组织文化的先驱者。当倡导的文化显示促进组织发展时,文化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加强宣传、制度支持、不断实践,从而使文化得到固化。

二、组织文化维系

通过积累形成组织文化后,需要维系将文化变成文化现实,这是最为漫长的过程。维系不是简单地维持,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因而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这个过程复杂多变,可能会偏离最初目标,需要不断调整,因而维系还具有动态性。

维系文化首先要收集信息,经过整理,分析现在文化情况,做出调整后再进行传播。这个从收集信息到再传播信息的过程是周而复始的,起到不断调整的作用。为了方便信息沟通,要在内部建立多种渠道,引导员工认同文化,监督员工实践文化,便利员工反馈信息; 在外部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宣传组织文化,争取得到公众的认同。

组织文化维系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它们采用的途径也各不相同。对组织内部,可以利用企业神话、企业英雄传奇、奇闻轶事等故事宣传文化,可以用标语、标记、口号等方式传达文化,可以借助领导者的行为、作风来示范文化,可以通过制度强化文化,可以透过风俗、仪式展示文化。在组织外部,可以通过产品、服务、员工、传播媒介和各种活动展现组织文化,其目的是让公众了解企业、认同企业。

三、组织文化变革

当组织发展到一定时期时,或是外界发生巨大变化,组织发展可能就此停滞。这类事例不胜枚举,众多中小企业无法继续壮大就是例证。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去的经营理念、管理风格、决策思路、行为准则等等曾经令组织获得成功的要素,不再适合组织新的发展,而这些要素又正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换言之,旧的组织文化不再适合新的需要。“旧的组织文化不再适合”,不是要完全抛弃原有文化,而是在其基础上发生飞跃。比如,“打仗还需父子兵”的理念可能会让几个人的家庭作坊成功,但肯定不适合上百人的企业经营,团结是企业成功的经验,此时可将此理念转变为“团队合作”,延续团结文化。

组织文化变革是指由组织文化特质改变所引起的组织文化的重大变化。一方面受到发展需要而产生强烈的推动力,一方面固有模式的影响又会产生巨大的阻力,变革就在两股力量中进行,此过程比其它阶段都要困难。因而,坚定且有策略地计划和实施变革非常必要。首先,建立变革的指导机构,作为推进主体来实施具体任务。然后对内外环境进行调查,诊断现有文化,评估文化需求,再制定变革方案。最后,发挥领导和模范的作用引导变革,并通过培训改变员工观念。一场彻底的变革,会引起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的变化,因而变革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卓越的眼光。

四、组织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是一种文化变为整体的或完全的过程,或是,一种文化变为整体的或完全的一种情态。这种情态被理解为:在各种文化的意义中的一种逻辑的、情绪的或美感的协调;文化规范与行为的适合;不同成分的风俗和制度之间在功能上的相互依赖。组织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一体化倾向,然而在现实中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冲突,如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冲突、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冲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日益增多,同一组织受到不同国家文化影响的情况非常普遍,如何正视和解决这一问题成为组织文化研究的新热点。

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 篇2

关键词:检察文化,内涵,结构,功能

先进的法律文化是维持社会法律体系健康运行的思想基础, 是国家实现法治的重要保证。西方法治实践的历程证明:没有由文化到政治, 由抽象意识到具体制度的转化, 就不会有近代法治。同样, 没有先进的检察文化, 也不会有检察制度的现代化和法治化。如果把检察事业比作一棵树的话, 检察文化就是培育它的土壤。因此在现代法治的语境下, 我国检察制度要不断完善, 必须首先启动文化引擎, 寻找变革的、自然的、根本的动力, 而不仅仅依赖执政者的治国理念。本文试分析检察文化的内涵、结构及功能, 以论述检察文化的法律文化性格及如何推进。

一、检察文化的内涵

2007年11月27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张耕在广州举办的全国检察机关文化建设巡礼活动的开幕式上作了讲话。从中我们可以找到高检院已对检察文化作出明确的指引定义, 即检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衍生的法律文化,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检察文化建设涵盖检察思想政治建设、执法理念建设、行为规范建设、职业道德建设、职业形象建设等等。

我们可以从张耕同志的讲话中提炼出以下要素:1.检察文化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2.检察文化的目标———提升检察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塑造检察官职业形象;3.检察文化建设的路径——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主题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 坚持以人为本, 紧密结合检察工作实际;4.检察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在上述层层递进提升的理论体系中, 检察文化的内涵以及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具体而明确。笔者认为不妨将此作为我们统一分歧的归结点。

二、检察文化的结构及诠释

检察文化由哪几部分组成, 是确定其系统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大多关于检察文化建设的研讨文章都会提及检察文化建设的组成结构, 但分歧较大。

笔者认为, 虽然表面看关于组成结构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分歧, 但大多仅是提法不同, 实质内容基本一样。现今理论界和实务界已基本形成通论, 即认为检察文化在结构上由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认知 (精神、理念) 文化组成。三者互为因果, 相互影响。其中, 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认知文化的基础, 制度文化规范制约着物质文化和认知文化, 认知文化则是前两者的思想基础与保证, 它是检察文化的核心。[1]因此, 笔者认同按照“文化结构说”作为指导, 将检察文化分为深层的检察精神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和表层的物质文化四个方面。其中, 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可以并列, 制度文化既有物质的成分, 也有精神的成分, 而行为文化则是精神文化在行为上的体现, 是检察文化建设的落脚点。从塑造检察文化的角度出发, 每个方面包含的内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一) 物质文化

包括为行使检察权相关的一切物质形态, 如办公大楼、车辆、办公用品、检察官制服、检徽等。这些物质文化都带有与检察权、检察官密切联系的标志性符号。

(二) 制度文化

主要包括与检察权行使相关联的制度, 如检察法律制度、检察官选拔制度等, 其中检察制度是核心。有学者将制度的执行视为行为文化, 但从制度文化的完备性来看, 如果没有执行而只有制度, 则“制度”本身也不能称之为制度。事实上, 我国许多检察机关活动中缺乏的不是制度, 而是制度的切实执行。制度和执行是构成检察制度文化的两个方面, 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三) 精神文化

主要指认知 (精神、理念) 文化, 包括对检察权的行使、检察官行为的价值要求等。其中, 最核心的是检察官所应秉持的公正、公平、公开、统一、文明的现代法治理念。它包括检察法律思想、检察价值观、检察职业道德、检察工作精神等内容, 是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群体意识形态的总和。检察精神文化体现在检察机关的物质、制度和行为的方方面面, 在整个检察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是检察机关的“上层建筑”, 决定着检察文化的总体趋向。

(四) 行为文化

检察行为文化是指检察干警 (包括各级领导干部) 在各种行为与活动中表现或创造出的文化。它包括执法办案行为、行政管理行为、教育培训行为、人际交往行为、公务交往行为等多方面的内容。

精神文化是检察文化的核心。[2]它属于思想和意识范畴, 很难被直接发现, 而是要通过具体的事和物来体现。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既是对行为文化的指导与约束, 也是检察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 将检察文化不断渗透至干警的思想意识形态中, 从而形成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检察文化的功能

从文化学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检察文化的功能至少包括下列各项:

(一) 整合功能

检察文化能够将检察机关的各项职能和从事检察工作的人员的思想意识统一起来, 形成积极向上的合力, 从而全面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职能。检察机关上下级之间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基层检察院内部实行的是检察长负责制和科层制, 检察业务的特点要求树立领导者的权威。领导者的权力是其职务决定的, 但权威是内在的, 是通过个人的思想修养和工作作风形成的。检察文化建设, 对树立领导者的权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它是检察官共同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 主要靠一种共同文化观念的影响力, 将个人理想集中在同一目标的信念上。增加个人对组织目标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形成良好的组织氛围, 有利于领导者将个人的影响力与检察文化的影响力融为一体, 树立领导层和负责人的权威, 推进各项检察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 导向功能

先进的检察文化在检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上起着一个导向作用。他们总是跟随着检察机关倡导的价值观念来摆正自己的位置和作出自己的行为决策。即每个成员实现自身价值与检察系统自身价值的融合统一, 引导检察群体为实现检察院共同发展目标而自觉努力地学习和工作。

(三) 凝聚功能

检察文化能够使全体检察官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 从而紧密团结起来,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检察文化在巩固检察体制、加强内部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凝聚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检察官从群体共同认可后, 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 将人们的认识、期望、信念等各个方面进行整合沟通, 达到同心同德的境界。情感激励是以个人与个人或组织与个人之间的感情联系作为手段的一种激励方式, 主要是通过调节人的情绪系统实现激励的目的。检察文化的目标是通过精神力量的作用, 把检察官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显示共同的目标和追求, 使个人对团体产生信赖感、安全感, 以至依赖感和归宿感, 使检察官认识检察机关的共同目标, 齐心协力, 尽可能地减少内耗, 达到调整其行为的作用。

(四) 约束功能

检察文化建设倡导的群体共同意识在人的价值观念中内化, 使其在精神理念上确立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 进而约束干警的行为。干警在接受文化熏陶和影响后, 对检察院群体及其成员的社会责任以及检察院的发展目标等精神要素有更透彻的领悟和理解, 从而自觉地约束个人的言行, 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言行与检察院整体目标保持相同的价值取向。

(五) 激励功能

检察文化不仅对检察人员有一种“无形的精神约束力”, 而且还有一种“无形的精神驱动力”。检察文化可以发挥每个人潜在的或者是已经表现出来的对检察工作有促进作用的驱动力, 使其懂得他所在的组织及本人存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进而产生职业荣誉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以高昂的士气, 自觉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 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勤奋工作。

(六) 沟通功能

“文化学的研究表明, 同一文化群体的成员能够有效地预知在特定的法律环境下人们的常规行为是什么, 行为的后果是什么。”[3]“当一组法律信息传递过来时, 同一法律文化群体的成员会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予以接受和处理。这些现象只能由法律文化的沟通功能来解释。”检察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亚文化, 同样具有沟通功能。检察文化的沟通功能主要体现在检察官之间能够彼此交流信息、互相影响思想和行为, 也正是由于沟通这一传递、交流信息的能力, 使个别或少数先进的检察思想得以扩散和传播并被认同和接受, 进而形成检察文化。

(七) 表征功能

检察文化的表征功能是指检察文化一旦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 不仅会对检察官产生影响, 而且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展示检察机关和检察官的精神风貌, 以其特有的内容和方式树立检察形象。检察形象是检察文化作用于社会的外在表现, 公正、廉洁、高效、文明的检察形象正是检察文化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苏林.检察文化的界定、结构与功能[N].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8, (1) :68.

[2]龙宗智.上帝这样审判[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87.

论国有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培育途径 篇3

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培育塑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国有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企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离不开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与建设。因此,如何培育和提升国有企业的文化便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实践体会,对这一问题谈以下自己的认识与看法。

.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建设意义

1.1企业文化的内涵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从狭义上说,是指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广义上说,是企业内全体成员的意志、特性、习惯和科学文化水平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加强企业管理,强化企业凝聚力、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是指企业文化相关理念的形成、塑造、传播等过程,是凝聚职工思想、提高职工素质、展现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和根本保证。

1.2企业文化塑造及培育的意义

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求。任何一个现代企业的维系和发展都需要两个纽带,一个是物质、利益、产权的纽带,另一个是文化、精神、理念的纽带,两者互相支撑,缺一不可。

②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国有企业的管理虽然不是依靠先进的企业文化,但它是形成管理方法的重要依托。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做到持久的繁荣,必须要依托于高起点、高层次的企业文化,并把企业管理方法的核心从制度上转换到文化上来。可见,先进的企业文不仅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还可以对提升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国有企业的发展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国有企业既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先进文化的实践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济基础。先进的国有企业文化与先进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才能正确地反映职工的利益和要求,从而促进国企的改革与发展和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愿望的实现。

2.国有企业文化塑造与培育的途径

2.1领导者的重视与知行合一

企业文化要有效推进,首先领导干部必须认同并执行。领导者的率先垂范、知行合一是企业文化落地的关键。从企业管理学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居于支配地位的企业领导人的文化。“群雁高飞头雁领”,企业领导人是企业文化落地的第一责任人。优秀的文化不是“管理”之功,而是“领导”之功。企业文化首先是企业家文化,企业家一定要有建设企业文化的深谋熟虑和毅力决心,如果仅仅把企业文化作为一般性的工作对待,那么文化推进见不到多大效果。要让经过提炼定格的文化模式落到实处,切实发挥作用,必须建立起必要的制度保障,建立奖优罚劣的企业文化考核制度。

2.2紧扣企业发展战略,构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必须紧扣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打造出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在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经营范围、员工素质、面临的主要矛盾、所在地区人文环境以及企业的优良传统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企业从事的行业不同,带来了经营商品种类、经营特点与技术、市场风险、管理方法等具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些不同往往决定着企业文化的个性特点。比如: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往往是塑造企业文化的突破口。例如,产品质量不高、竞争力差、管理混乱、浪费惊人、市场前景黯淡、人心涣散、企业管理人员官僚作风严重等。如果能从这些主要矛后入手来塑造企业文化,就更能引起员工的共鸣。企业优良传统是经过企业实践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企业历史上所形成的企业文化闪光点。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应总结自身企业优良的企业文化传统,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加以发扬光大。

2.3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企业制度建设的保障作用

企业文化需要有良好的企业制度作为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東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成功的企业文化背后一定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制度在实施。为使企业文化跟上时代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和企业发展,企业制度要不断创新。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必须按照企业文化的精神,建立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制度来加强企业文化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以制度来表达企业文化的价值和理念,以制度来推动企业文化的传播和固化。

2.4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动员和调动企业全员的参与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动员文化兴企、文明兴企的共同意志,是非常重要的“兴师动众”之举。力量在全体员工中,智慧在实干过程中,企业要相信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追求和支持。任何文明的行为和现代的精细管理都会被员工所理解和接纳;而杂乱无章的企业管理状态会被员工鄙夷唾弃。真正的企业文化是存在于员工内心的,必须让员工从“亲身体验”到文化就在自己身边,与自己的工作息息相关。只有对企业文化的自觉认同、践行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在工作中细化,转化为行为,企业文化才会真正实现落地。通过各种形式让员工亲身参与进来,让员工感觉到自己的工作能力、业绩受到认可、重视,员工才会自觉地为企业着想,真正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增强企业文化的活力。企业的目标、信念深深扎根于员工心中,使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和员工的利益保持和谐统一,使文化的自觉与他觉更好的结合起来,变成共同信仰,使他们产生荣誉感和责任感,塑造与改变员工的思维习惯于行为方式,从而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工作职责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结在一起,自觉践形企业文化所要倡导的理念。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建设在内增企业凝聚力,外增企业竞争力,有利于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企业领导层应加强认识,加强企业制度的建设,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保障,并动员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有望取得理想的效果,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樵,丁冬.企业文化制度建设的依据与原则[J].管理世界.2007(04).

[2]罗剑英.企业家领导风格与企业文化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10(24).

学生良好性格塑造的途径与方法 篇4

一、树立效仿的榜样

榜样在儿童性格形成中具有无穷的力量。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力量更为突出,它充当了学生心目中的准则,他们会以此来评价自己与他人,并借此逐渐形成自己的态度体系和行为习惯,成为性格形成的重要基础。

教师为学生提供效仿的榜样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历史上的伟人(领袖人物、科学家、军事家、战斗英雄等);二是现实生活中的模范和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三是家长和教师。

小学生最初多以家长和教师为效仿的榜样,随年级的增高,父母的榜样力量对其影响开始下降,而其他榜样特别是同龄伙伴的影响增强。教师应为学生选好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为榜样,因为他们对其他学生而言,年龄接近,有共同的语言,而且几乎每天在一起,可以经常接受影响,这种影响又是在自然的情境中发生的,所以,有潜移默化之功效。

教师对于小学生所具有的榜样作用更不能低估。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导者,又是班集体的领导者,还是纪律的执行者与监督者,身肩数职的教师自然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而且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性格的影响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的。为此,教师要事事严于律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加强性格的自我修养,成为德才兼备、具有较完善性格特征的人。

据研究,榜样对学生性格特征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具有启示作用、控制作用、调节作用和矫正作用。

二、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

学生的性格是在后天经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形成的,性格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也还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学校里的实践活动包括学习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各种形式的劳动以及有组织进行的社会性的服务。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他们从小爱科学,追求真理;可以使他们养成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热爱劳动的习惯;可以锻炼他们不怕困难、坚强、勇敢、耐挫折的性格特征;也可以使学生逐渐形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教育者在为学生提供实际锻炼机会的同时,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锻炼要求与目的,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锻炼要求也要有所区别,对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是否达到锻炼要求与目的的情况要有监督、检查,使实践活动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作用。

三、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个别指导在性格培养中特别重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性格培养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共性,也不能忽视个别性。这里的个别性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性格品质特别优秀的学生和性格的不良品质居多的学生,相对大多数儿童,他们的性格品质具有个别性,需要具体的指导。如对性格上已形成较明显的不良特征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启发他们的上进心,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和克服困难的品质;对性格上较优秀的学生,除给予积极的肯定外,也要注意防止他们养成骄傲自大、不虚心等性格特征。

二是就每个学生而言,其各自的性格特征的优劣组合是不同的,更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指导。如对性格较固执的学生,要使他认识固执带来的危害,懂得在真理面前善于修正自己的错误意见和勇于改正错误行为,并使之明白这是性格修养问题;对于有自卑感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性格中的优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公开的表扬,以确立他们的自信心,对其性格中的缺点,多以婉转的方式规劝,不要过多地批评、指责。

四、创设优良的集体气氛

学校教育因素中对学生性格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的可以说是班集体。从某种意义上讲,班集体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几十个人组合在一起,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志趣、不同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都带有不同家庭教育的烙印。因此,刚组合在一起的几十个人还不能称为班集体。真正意义上的班集体应具有明确而积极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人际关系融洽、有健康的舆论和严明的纪律。只有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才能使学生的性格得到良性的发展。

正确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性格形成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各种手段,如黑板报、广播、班队活动、讨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借助多数学生的优良性格,形成班级的健康舆论,以此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特征的形成;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班级干部良好的性格品质,利用其优良品质去影响其他学生,使集体风气向更高水平发展;再者,教师要经常以小组评议会形式,引导学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每个学生不断发现自己性格的优势与不足,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明确今后的改进方向。

五、鼓励学生自我教育

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 篇5

一、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组织文化现状

组织文化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被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经营准则、道德规范及行为规范的总和。组织文化的内容涵盖了企业发展的所有层面, 包括物质层组织文化、行为制度层组织文化和最核心的精神层组织文化。具体到企业的产品、生产设备、办公环境, 抽象到企业的经营理念、行为习惯、工作氛围、员工关系, 都成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组织文化的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成长型中小企业组织文化的现状及特色如下:

1、成长型中小企业存在积极的组织文化。

成长型中小企业多为刚刚成立的新企

业, 运行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形成或成长阶段, 企业“追求盈利”的短期目标明确, 新企业组织文化呈现出较强的凝聚力, 企业领导者责任感较强, 职工可以通过个人的工作表现和愿景参与企业文化的构建, 企业内部更讲求团结和共同创业, 员工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机会增多, 工作更有成就感。总之, 成长型中小企业自上而下表现出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氛围。

2、成长型中小企业组织文化缺乏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

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多为以私营业主为最高管理者的直线型结构, 管理者把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视为简单的劳资关系, 管理方式推行粗放的“家长制”。企业管理以“个人英雄主义”价值作为中心, 虽然新企业的所有者具备较高的管理才能, 但过分依赖个人决策难免失去客观与公正。在组织文化的构建上, 企业家代表了组织文化的方向, 企业的文化氛围也往往依赖于企业家的喜好和理论水平, 而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3、关注经济效益, 忽视长期系统构建。

成长型中小企业尚处在创业与原始积累阶段, 企业运作注重眼前利益与短期效益, 随之建立的组织文化和管理方式也往往缺乏长远眼光。尽管很多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建设组织文化的重要性, 私营业主也不惜花费重金参加培训班、聘请策划公司, 但组织文化的构建往往局限于如何让员工更忠心于企业的狭隘层面, 而忽视了企业的愿景、经营理念这种核心的文化价值观。

4、企业文化难以实现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强调以共同的价值观念与优良的企业环境实现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归属感是企业凝聚力的来源, 是企业战斗力的保障。对于我国大多数发展型中小企业来说, 企业经营管理大多以家属成员为核心, 而对于外来成员, 很难获得相应机会, 因而也就难以对企业有归属感。一旦员工掌管业务, 与供应商或者客户之间建立起牢固的私人关系, 他就具有控制和要挟企业的能力。

二、成长型中小企业创建组织文化的途径

1、分析企业环境, 选择适合企业发展

组织文化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模式, 成长型中小企业应根据企业内在环境、行业特色选择符合企业特色的文化模式。比如融合了民间地方文化、富有民俗色彩的“乡土型”企业文化;强调人本管理的“家庭型”企业文化;富有合作竞争气息的“科技型”企业文化以及以放权管理为核心的“参与型”企业文化。

2、确定企业核心价值观。

企业组织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之初注意力过于集中于经济效益, 而企业经营者经常忽视对企业经营理念的思考。成长型中小企业只有明确了生产目的、经营方向, 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才能有条不紊。像麦当劳“高尚的家庭式餐厅”理念, 引领着麦当劳远离不良诱惑, 创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快餐文化。企业管理者需要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从外在的产品, 到企业内部的行为方式、管理制度, 时刻体现企业文化。

3、积极推动组织变革, 建立行之有效地管理制度。

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害怕变革, 只要企业经营能够产生效益, 就不愿进行必要变革。或者管理者更愿意创新生产工艺, 而不愿意变革组织结构的弊端。这种不愿变革有的是因为管理者能力的局限性, 无法发现组织中已有的问题。有的是因为管理者的惰性。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往往不完善, 甚至是支离破碎。一般中小企业至少要建立“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 精确的考核和公正的奖励是很必要的。在成功地定位了组织文化的方向和模式后, 企业提炼出准确的核心价值观。而价值理念要真正为广大员工所认同, 需要一整套相应的管理制度的支撑, 通过制度的提倡、制约、激励、惩处, 在长期的实践中推广。

上一篇:走向成功的励志名言语录下一篇:议论文范文及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