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英语上unit1教学反思
荷小谭旭丽
本单元主要学习问答交通方式及懂得简单的交规,在A部分,主要学习了7种交通方式和句型:How do you go there?I go by…我通过使用多媒体展示多种交通方式图片,让学生猜一猜来导入本单元的学习,接着通过问:How do you go to school?来引入句型的教授。在操练单词时使用大小声、小组、寻宝等方法。在对话教学的课时中,我通过设计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对话。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到有兴趣、上口、实用,更让老师们新奇,所以课堂效果很好,单词句型运用自如。
一、适当铺垫, 引入故事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译林新版《英语》四 (上) 第一课时story time的教学。文本以对话形式展开, 故事的内容是Yang Ling和Liu Tao到Mike家做客, Mike和Helen分别向他们展示了玩具汽车和贴纸。其中, 本节课要学习的语言知识是Howmany... do you have?的问答以及日常交际用语:Can I have a look?Can I have one? Sure.
在故事的引入环节, 教师引出故事的背景:It is Sunday.Liu Tao and Yang Ling are visiting Mike’s house.随后, 教师引导学生预测故事内容, 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这样的问题, 能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 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 他们猜想故事中的人物会谈论玩具, 会一起看书, 也可能会一起谈论喜爱的动物等。在此基础上, 学生能在真实的情景中说出真实的语言。以下是学生的对话:
S1:Welcome to my home, Mike.
S2:Thank you.Your home is nice.
S1:Look at my toy dogs.
S2:How lovely.Let’s play!
S1:Great!
二、提供语言感受, 整体输入, 理解故事大意
在学生预测故事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看动画, 在整体情境中感受语言, 并获取故事中的主要信息: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教师利用教材中配套的动画, 引导学生整体理解故事大意, 并在看动画的过程中理清故事主要信息:Mike has toy cars.Yang Ling has stickers.在看动画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 如, 用眼、用耳、用脑、用心等感受故事的情景和内容。学生在多种感受中, 积极地接收各种信息, 逐渐形成通过整体接受事实、领会故事概要的能力, 根据感受到的相关信息猜测、推断生疏词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养成认真观察、仔细聆听、积极思索发现等积极学习的形象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三、借助文本情境, 学习故事
1.形象阅读, 发展学生思维
形象阅读要求学生能够将阅读材料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 特别是与学生自身的经历、知识、观点联系起来, 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教授第一幅图对话时, 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插图, 引导学生进行猜测、联想、预测。
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 想象Liu Tao会怎样介绍自己的玩具汽车, 学生能在真实的情景中思考如何表达, 学生生成的句子如下:
S1:Liu Tao, Look at my toy cars.
S2:Liu Tao, I have some toy cars.Let’s play.
S3:Look, they’re my toy cars.
S4:Come and have a look, my toy cars are here.
教师对于学生生成的句子及时板书, 并继续引导学生想象Mike会怎样赞美Liu Tao的玩具汽车。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语言知识进行意义表达, 如, Wow.How nice! How beautiful! I like your toy cars.
教师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思考他们会说些什么, 并用自己的语言编对话, 虽然孩子们自己编的对话没有教材中的完美和生动, 但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思维,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预测文本内容, 并验证自己的预测。而阅读过程也逐渐从枯燥的“字面阅读”过渡到形象的“图片阅读”, 给中年级的课堂增加了一抹色彩。
2.自主阅读, 品味故事
阅读英语故事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能力。故事本身作为一种阅读素材, 有利于给学生英语的感受, 培养他们理解英语的能力, 并在阅读中获得英语体验, 扩大词汇量, 学习、巩固新的语言现象。同时在阅读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欣赏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自主阅读, 获取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YangLing和Helen的对话, 并在故事文本中找出:HowmanystickersdoesYang Linghave?学生通过结合图片阅读故事的方法, 找到问题的答案, 并通过看图, 点一点图片中sticker的数量, 理解了fifteen的含义, 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发音的指导。
4.自主阅读, 体会人物情感
学生阅读的过程, 不仅是学习新知的过程, 更是体会人物内心、体验情感的过程。对于中年级的学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情, 体验情感, 并获得情感的提升。
新译林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中心话题是“Know yourself”,主题是谈论人的性格与工作的关系,性格影响职业的选择和成就,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兴趣。
Reading是单元的重心,reading的教学应精心设计,注重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的培养,同时落实三维目标的实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
(1)掌握描述工作和性格的词汇。
(2)掌握并运用描述工作和性格的语言技能。
(3)培养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重点是Skimming,Scanning。
(4)认识四位在各自的工作领域表现杰出的人物。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交流。
(2)合作学习,探究创新。
(3)突出学讲,形成策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谈论jobs和personalities的关系。
(2)激发他们学习先进、努力奋斗的精神。
(3)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用新学的词汇,谈论工作和性格。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2)Wu Wei、Su Ning等四个人的图片;(3)不同职业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1.Ss:交流预习学案上的内容,并质疑、释疑,讲出预习所得。
2.Ss:交流搜集到的不同职业的图片。
3.Ss:交流课前查询到的性格的问题,包括性格的形成、性格的不同、性格与职业的关系及职业性格等。
(二)导入
1.T:多媒体呈现马云的图片及信息,并呈现poineer,take the lead等词汇;
2.T:设计Free talk的话题
What jobs do you know?How about your parents?Are they happy with their jobs?
Ss:就老师给的问题和话题而自主交流。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马云的介绍,有助于学生了解和加深课文的背景;自主交流环节,既发展学生的口语,又也为阅读教学打下基础。
(三)速读
1.T:提出问题:What is tne article about?How many people are mentioned?What about their jobs?
Ss:浏览课文,捕捉问题的关键信息。
2.T:呈现Wu Wei等的图片,提出问题:Who are they? What do they do?
Ss:根据图片猜测,或快速阅读文章,捕获关键信息。
(四)精读
1.T:播放听力材料,提出更多的问题,如:Does Wu Wei like to talk much?Is Su Ning active and energetic?...
Ss:听课文录音,细读课文,进行问/答交流;完成B2和B3.
2.T:(Read and guess)
“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 means ?摇?摇 ?摇?摇.
A.骄兵必败 B.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C.天有不测风云 D.吃一堑 长一智
(五)读后活动
1.复述课文
(1)替换人称(Using he/she instead of “I”);
(2)小组活动(In groups);
(3)使用提纲(Using the key words)。
2.Ss:独立完成C1。
T:挑选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性格及以后打算从事的职业。
3.Ss:两人一组谈论对方的性格,完成C2。
T&Ss:评价。
六、课外作业(Homework)
1.写一段短文,描述自己的性格;
2.两人一组,谈论各自的性格和打算从事的职业;
3.反复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利用网络资源,归纳和整理本课中的重点生词和短语,以备下节课交流。
附板书设计:
9上Unit1 Reading(1)
1.words attention take the lead
born standard devote…to…
praise
2.expressions as good as general
impress…with… work to high standards
race day after day lead
either…or…
3.Sentences
To us,a miss is a mile.
I am ready to take new challenges.
As a doctor,you cant be too careful.
七、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活动为主线,突出“先学”,凸显“以人文本”、“发展本位”的教学理念。主要亮点有以下几个:
亮点一:运用“学讲模式”。从课堂之初的预习交流,到课文中生词、短语等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课文的理解等,都体现“自主学习”、“自主构建”,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
亮点二: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本节课的设计,以活动为主线,教师进行问题设计、交际任务、口语训练等,综合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素质,“活动”促使学生动起来。
亮点三:小组合作的运用。通过预习检查,小组合作交流;初读感知,小组交流;“问”和“答”,对课文的理解,采用小组合作;谈论性格和职业的话题活动,“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八年级英语unit1教学反思篇一
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下面简单地回顾、反思两年多来的英语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根据教材中的情境,真实再现于课堂并创造新的怀境,如教“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时,情境有“小歌手大赛报到处”、“迷路的小孩子与警察”、“结识新朋友”、“医生与生病的孩子”、“自我介绍”等等一些语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讲台上锻炼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如师生早晚问好、道谢、道别等,学生已经习惯用Hello、Good morning、thank you、You are welcome、See you、Goodbye……与我交流。这样就无形中发展学生运用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并运用到实际中去。每课的对话让学生先听后读,然后表演,每小组不宜超过四人。表演前应让各小级操练准备,鼓励其拓展创新对话内容。表演过程中,除要求学生语音语调正确外,还应让学生注意到交流手段如表情、手势、姿态等。
3、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发现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刻板的学习,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适得其反让他们厌恶学习英语。因此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英语学习。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教学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的精神,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
2)鼓励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并背诵,使自己听的见自己的声音,渐渐做到流利,顺畅。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
3)对于底子薄的或性格内向的同学,降低他们的学习标准,当他们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都要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到有成就感。
4)差生上课时注意往往不够集中,我就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讲多练,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差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当差生回答正确时。我总是面常笑容地说:“very good”,他们往往因得到这两个激动,这样差生开口的习惯慢慢的养成。一学期下来,差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消除了畏惧心理。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至关紧要。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就对老师的这门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学这门课。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八年级英语unit1教学反思篇二
八年级的语法知识点增多,难度也有所提高,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有新的要求,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有了新的提高。
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重、难点。我认为这是教学中对教师最重要的要求。如果无法很好的把握重难点,则会对重点知识的讲授蜻蜓点水,导致学生也无法分清重、难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零散知识上,而忽视了重中之重。教师为了更好的把握重难点就要认真的研读教材,仔细研究教学参考,并且做好教学反思,从同学们的错误中反馈自己的失误,不断地摸索和探索。
二.其次语法讲解一定要清楚,透彻。在讲解重点语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多举例子,并且要学生造句子,不能光停留在枯燥,抽象的讲解过程中。
三.应加强学生的对话强度,鼓励不开口说英语的学生开口。有些学生是对自己不自信,是因为曾经对话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却被老师尖刻的言语刺伤,所以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应微笑着让他坐下,然后再纠正错误。有些同学的对话可能会脱离现实生活,但只要开口说英语就要鼓励。
四.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整个课堂是学生在开口说而不是老师在干巴巴的讲授,尤其是教材的最后一部分,阅读部分。要使同学们在默读的前提下做课本上要求的练习题,也可以确定几个话题,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锻炼他们用英文思考的能力,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课文3a部分教材给出了一篇文章然后学生进行阅读,并且每篇文章后面都有若干个问题,在这一部分一定要让学生在默读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回答问题,锻炼他们的应试能力。
五.八年级英语教学单词仍然是基础。我个人认为应该打好学生的单词基础,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让同学们记它们的同义词及反义词,并且让同学们自己造句子。
六.培养学生们的课文背诵能力。严格要求学生要背诵下来课文,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
七.当堂巩固,注重反馈
教学时要处处考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教学评价的得失作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尺度,所以,在学生经过一段学习活动后,进行归纳分析,以鼓励表扬为主,满腔热情帮助学生,及时处理反馈信息,当堂巩固,如果时间许可的话,还可引导学生对一些易出错的地方,如人称变化,谓语动词的形式变化、某些习惯表达的异同进行归纳分析,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得。
八.注意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是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能力.因此,我重视对学生的课外学习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⑴早读课,坚持听新教材的课文录音,加强听力训练,让学生模仿地地道的英美人语音、语调。
⑵指导学生订出学习英语长期计划和短期安排,每天坚持搞好课前预习,发动家长帮助督促实施。
⑶扩大学生课外英语的摄入量,鼓励他们多读一些英语小故事.⑷强调作业的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帮助学生认识到,做作业实际上是新旧知识的运用过程,一定要养成自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⑸培养学生认真听课,初步运用英语思维和理解。
⑹从音、形、义几方面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打好语音基础。
⑺用联想对比,归纳演绎等记单词和语法知识。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其重要性已渐渐为学生们所认同.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真正地掌握这一重要学科,更好地做好英语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努力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英语教师.八年级英语unit1教学反思篇三
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下面简单地回顾、反思两年多来的英语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根据教材中的情境,真实再现于课堂并创造新的怀境,如教“What’syourname Howoldareyou ”时,情境有“小歌手大赛报到处”、“迷路的小孩子与警察”、“结识新朋友”、“医生与生病的孩子”、“自我介绍”等等一些语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讲台上锻炼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如师生早晚问好、道谢、道别等,学生已经习惯用Hello、Goodmorning、thankyou、Youarewelcome、Seeyou、Goodbye……与我交流。这样就无形中发展学生运用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并运用到实际中去。每课的对话让学生先听后读,然后表演,每小组不宜超过四人。表演前应让各小级操练准备,鼓励其拓展创新对话内容。表演过程中,除要求学生语音语调正确外,还应让学生注意到交流手段如表情、手势、姿态等。
3、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发现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刻板的学习,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适得其反让他们厌恶学习英语。因此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英语学习。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教学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的精神,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
2)鼓励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并背诵,使自己听的见自己的声音,渐渐做到流利,顺畅。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
3)对于底子薄的或性格内向的同学,降低他们的学习标准,当他们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都要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到有成就感。
4)差生上课时注意往往不够集中,我就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讲多练,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差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当差生回答正确时。我总是面常笑容地说:“verygood”,他们往往因得到这两个激动,这样差生开口的习惯慢慢的养成。一学期下来,差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消除了畏惧心理。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教材简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介绍人物外貌或性格特征。本节课是一节提高复习课,学生能够理解对话大意,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Is he/she young/…? What’s he/she like? He/She is kind/… 询问并回答某人的性格或外貌特征;能够在情景中恰当运用句型Do you know …?描述“你认识某人吗”,能够在情景中理解和运用old, young, funny, kind等单词。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句型方面
(1)能够在情境中运用句型:Is he/she young/…? What’s he/she like? He/She is kind/… 询问并回答某人的性格或外貌特征。
(2)能够在情景中恰当运用句型Do you know …?描述“你认识某人吗”。
词汇方面:
(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old, young, funny, kind, strict, polite, hard-working, helpful, clever, shy.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文本并能在文本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2)学生能够学会质疑。
3.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避免以貌取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在情境中运用句型:Is he/she young/…? What’s he/she like? He/She is kind/… 询问并回答某人的性格或外貌特征。
难点:单词strict的认读。
【教具准备】课件,电子白板,答题纸,黑板贴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
课前三分钟
【设计意图】为导入课堂做准备。
2. Leading-in.
This unit, we will meet Wu yifan’s teachers and friends. Look! He is Mr.Young. He is old.
【设计意图】老师做示范,引导学生用简单句型来复习单词。
Step2: Presentation.
1. Revision(Pair Work)
Now, can you talk about them in pairs? 出示吴一凡老师和同学们的图片,引导学生用He/she is … . He/she is … .来描述他/她是谁,他/她什么样。
先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后齐说。
【预设】He is Mr young.He is old.
【设计意图】复习A和B部分的重点单词,为接下来的复习做准备。
2.出示有关Mr Young的思维导图。
T:Do you know him?
Ss: Mr Young.
T: Do you know Mr Young?...
引导学生讨论Mr Young从而引出知识点和重点句型Is he/she young/…? What’s he/she like? He/She is kind/…。然后给学生支架,让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同桌讨论Ms Wang进一步用重点句型练习。让生展示对话。
3. Just now, we talked about Mr Young and Ms Wang. Now, let’s sum up. How to discuss a person? 多媒体去掉支架中的问句,引导学生问:Do you know…? Is he/she young/…? What’s he/she like? 并询问学生说出答语:He/she’s… .Yes, he/she is . No, he/she isn’t.同时教师用黑板贴出示板书。
When we talk about a person,we also use some words.多媒体一个个出示学过的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单词,让学生读,然后将单词分为描述人“性格”和“外貌”两大类。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在语篇中学习单词、句子,让生整体感知学习语言的真实性,同时对用来描述人的重点单词和句型进行总结。
4.Guessing game
Now, let’s have a guessing game. Can you tell me who’s your Chinese teacher? Who’s your maths teacher? Any teachers more? Can you tell me some about your teachers?.... OK, children. Now, you can work in groups and talk about any teacher you like. And the others, let’s guess who are they talking about.给学生支架进行小组讨论。
Ask 2-3groups to show their conversations.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句型和单词进行实际运用。
5.Wu yifan has a special friend. Do you know him? 遮挡住Robin图片,让生猜,然后出示。先带领学生复习日记的格式,然后回归日记内容,总结日记中吴一凡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Robin。
【设计意图】复习日记的格式,通过吴一凡的日记总结从哪些方面来描写Robin,渗透到后面写作中描写一个人从哪些方面来展开。
6.Writing
Wu yifan has a good friend. Wu yifan wrote a diary about him. And I have a good friend, too. I like her. And also, I wrote a diary about my good friend. Do you want to have a look? OK,this is my diary. Can you read together with me?
【设计意图】给学生出示写作范例, 渗透书写规则,强调书写规范。
7.Now, would you like to introduce your friend/teacher/brother/sister to me?出示三颗星难度和五颗星难度的模板,让学生二选一。
This time ,please talk in your groups. Then, please wrote down on the paper.写完实物投影学生写的日记,让学生评价能得几颗星。
Step 3 : Summary
T:What have you got today?生答。
Step4: Homework
Story time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图片情境,思考对应语句的意思,并注意本单元学习的单词和句型在短文中的使用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分组练习,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英语课堂中,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其英语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story,使学生懂得平时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注意本单元学习的单词和句型在短文中的使用情况。
三、教学难点
Story对学生的启示。
四、教学用具
课件、录音机、磁带。
五、安排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Warm-up
复习本单元所有新单词和新句型。2.Presentation
图片展示,请同学们注意:本单元新的主人公。3.Procedure
(1)录音播放Story time ,学生跟读。(2)学生找出疑问,教师讲解。4.Practice(1)回顾story内容。
(2)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跟读。5.Summary 问题:通过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6.Homework 完成单元检测。预习Unit2 Part A。
七、板书设计
Unit 1
This Is My Day
Story time
Mike and Rusty a boy
主要是讲解明喻与暗喻的用法。通过对明喻、暗喻的学习, 使学生能认识并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本堂课结合情感态度、语言知识、学习策略等目标, 贴近学生生活;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激发其兴趣与自信;主动参与, 乐于思考。
二、学情分析
高三学生在各种高考题型尤其是完形填空及阅读理解中都遇到过明喻和暗喻的句子, 加之教师在平常授课过程中对常见比喻的解释, 学生对于明喻和暗喻并不陌生, 它存在于日常交流当中。通过这堂课的教学, 继续培养学生关注明喻、暗喻的兴趣, 并扩大词汇量, 提高学生对明喻、暗喻的理解能力。
三、教材目标及教材处理
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 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终培养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为Module 11 Unit 1 的语法:simile and metaphor。明喻的比拟手法是直接、明确且指出两件事物或概念的相似, 而暗喻的比拟手法迂回、抽象, 需要学生自行会意。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笔者对教材进行了处理, 先从一段学生熟悉的视频入手, 以提高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并实现学生对探究构建, 然后在教材文章中找出明喻、暗喻的句子让学生掌握;最后通过任务合作学习运用于日常交际及高考各种题型中。此外, 本堂课凭借多媒体, 利用各种形式维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由此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难点分别为:掌握明喻、暗喻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明喻、暗喻的能力。
为了避免学生只知道单词而不懂句子意思, 需要从说 (更多的明喻、暗喻的例子) 、读 (教材的文章) 、做 (有关暗喻明喻的高考例子) 、听 (阿甘对生活的定义) 四个方面整合教材。
五、三维目标
(一) 知识和技能目标
1. 通过对明喻、暗喻例句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
2. 让学生尽量在写作输出过程中运用到明喻或暗喻的句子;
3. 培养学生从听力、阅读文章中获取信息, 相互讨论, 促进学生更有效地交际能力的发展。
(二) 过程与方法
1. 本堂课采取“探究性学习”, 用图片、视频等引领学生掌握明喻、暗喻;
2. 运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智慧, 集体讨论, 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明喻、暗喻的修辞手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好句子, 感受语言的美, 尤其课堂最后的发问:What is life like? 让学生在理解明喻、暗喻的基础上, 从心灵上领悟生活的美。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运用任务型教学、启发性教学、探究式合作学习方法, 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 增大课堂容量,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学内容。
七、教学过程
Step 1:Lead-in
Teacher plays the video of Zeng Yike’s story and Bao Xiaobo’s records.
T:What does Zeng Yike sound like?
Ss:She sounds like a sheep.
T:What remarks does Mr Bao give her?
Ss:She is a wooden house which looks stable but doesn’t have a solid foundation.
【设计说明】此处用学生感兴趣并熟悉的话题来引入, 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到本堂课的主题:明喻和暗喻。
Step 2:Simile
此步骤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学习simile的定义及特点;第二部分, 扩展明喻的用法。
1. The features of simile.
Zeng Yike sounds like a sheep. (幻灯片展示出此句子)
T:What are the two compared things?
Ss:Zeng Yike and a sheep.
T:Do you think they are similar in appearance?
Ss:No.
Conclusion:So we can get a simile is a comparison of two different objects that are not usually thought to be similar.
T:What’s the key word in it?
Ss:Like.
(教师要适当给予学生鼓励与表扬)
T:If we call Miss Zeng本体, then what is“a sheep”?
Teacher lead students to analyze another sentence:
Your soul is as pure as snow, and your personality is as noble as pine trees!
Conclusion:
1.a simile is a comparison of two different objects that are not usually thought to be similar.
2.The word“as”or“like”is used.
3.Format:本体+显著比喻词 (like/as) +喻体
【设计说明】此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simile的特性。通过分析第一个例子, 并借助课件中的动画及线条, 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掌握明喻的用法。同时, 在导出明喻特征的方法上运用了启发式提问, 活跃了课堂气氛。
2.The usages of more similes.
(1) Fill in the blanks
as strong as_________;as sweet as_________;
as brave as_________;as light as__________;
as busy as__________;as black as_________;
as poor as__________;as firm as__________;
as lively as_________;as good as__________;
【设计说明】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思考, 并用图片来启发学生, 便于学生记忆。此目的在于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并运用到写作中。因此, 笔者挑选了较常见的similes。 (引导学生做出来之后, 应把这些词语带读, 以帮助识记。)
(2) Complete the passage
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princess with skin _____________, so people called her Snow White. Her stepmother, __________________, had a heart of stone. She got _________________ and wanted to kill the girl when Snow White became far more beautiful than her. Snow White escaped from the house, and was lost in the forest. She was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s hungry as a lion;as white as snow;as mad as a wet hen;as proud as a peacock
【设计说明】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同时任何词组和语句最终都要体现在语篇中, 尤其是高三学生, 更应该培养其根据上下文进行选词的能力。
Step 3:Metaphor
She is a wooden house which looks stable but doesn’t have a solid foundation. (幻灯片展示出此句子)
T:What are two compared things?
Ss:She and a wooden house.
T:Do they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Ss:Yes.
T:Is there“as”or“like”in it?
Ss:No.
Conclusion:
1.A metaphor is a comparison of two things that are not usually thought to be alike but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2.The word“as”or“like”is not used.
3. Format:本体+ be动词+ 喻体
【设计说明】学生对英语中的明喻、暗喻的定义理解得并不透彻, 让学生自己分析出暗喻的结构, 其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层层引入、不断提示,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并与明喻的结构进行对比, 了解其区别。
Give Ss another example.
As a business person, you can’t be a mouse, you have to be a tiger.
T:There are other useful metaphors in our passage. Try to understand the deep meaning of these metaphors.
1. Money burns a hole in Mr Tang’s pocket.
2. A good teacher plants the love of learning in students.
3. Bad news has wings.
T:Could you translate these sentences?
【设计说明】暗喻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尤其在完形填空及阅读理解中。有些暗喻是有结构的, 然而又有些是无固定结构的, 需要理解其深层含义。学生在理解第一个句子时有点难度, 教师可以创造语境帮助学生理解。
Step 4:Practice
T:Since we have learned about simile and metaphor as well as their differences, then let’s do some practice. Judge whether they are simile or metaphor.
1.Our English teacher is a walking dictionary.M
2.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S
3. For lawyers, a courtroom is a battlefield.M
4. He slept like a log (圆木) .S
5. Tom looks like his father.Neither
6. A new broom (扫帚) sweeps clean.M
7. She is as tall as a tree.S
8. I was amazed that Jim enjoyed reading that book because I hated it. Still, as people say,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M
【设计说明】通过这种判断, 让学生初步分清明喻与暗喻;同时,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句子进行翻译, 了解暗喻可以使语言含蓄、精炼、生动、形象,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下一步的知识巩固与拓展奠定基础。
Step 5:Consolidation
Consolidation分为三个部分:第一, 扩大知识;第二, 造句巩固;第三, 高考题链接。
Show a picture of Lin Zhilin. (幻灯片上展示林志玲的图片)
T:Do you like her? (问一位学生)
T:If I want to be her, I should be...
(幻灯片上展示If I want to be her, I should be as _____ as _____.)
Ss:You should be as tall as a tree /as pure as snow /as white as snow. You should be an angel...
(当学生讲到as pure as snow时, 教师可以反问:Aren’t I pure enough? 这样可以调动班级学习氛围,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言的快乐, 同时也拉进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培养亲切感。)
T:If you want to be them, what qualities should you have?
(在幻灯上一一展示图片, 并以Jackie Chen与James Bond为例,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阐述。)
T:If you want to be Jackie Chen, you should...
Ss:as brave as a lion/as strong as a horse.
T:If you want to be James Bond, what qualities should you have?
(学生在此问题上只能说出“I should be clever”, 教师便可直接引入到Part A Reading for similes and metaphors。)
T:You see, you have a limited vocabulary of similes and metaphors, then let’s learn more of them.
【设计说明】教师能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 学生能用本堂课所学过的词汇及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这在英语课堂上是很可贵的。通过学生喜欢的明星图片让学生用明喻或暗喻进行表达。与此同时, 学生发现自己仅仅掌握了一些用法, 还不足以用来表达, 由此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
T:Now we have learned many similes and metaphors. And we know they are useful to our expressions. So let’s try making sentences with them. (展示四幅图让学生先自由讨论, 然后造句。)
【设计说明】根据新课程标准,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外语。在前面的教学环节中, 学生已经有了足够的语言积累, 即输入阶段, 此步骤的“说”是让学生用所学语言进行输出, 达到训练和强化语言材料的目的。
T:Actually, similes and metaphors also appear in cloze and comprehension. Let’s try some exercise.
1. I stood frozen as ice, but my face was______.I wanted to get into a hole and hide. (2008 全国卷I)
A.cold B.full of joy
C.pale D.on fire
2.“Well, I don’t think it’s good enough without a band! ”declared Angela, and “ I’m going to see what can be done. ”
Angela was as good as her ______. In the afternoon she went to see the school headmaster who agreed to give the situation some more thought. (2007北京卷)
A.look B.behavior
C.mind D.word
3. She wasn’t sure if she’d succeed, but she knew she had to try. High school was just as her mom had said:“You will feel like a small fish in a big pond1a big fish in a small pond. The challenge is to become the2fish you can be.” (2008 天津卷)
1.A.in return for B.in case of
C.in terms of D.instead of
2.A.slimmest B.smallest
C.best D.gentles
【设计说明】针对高三学生的特点, 课堂教学内容应尽量接近高考。因此, 笔者把与明喻、暗喻相关的高考题目展示给学生, 学生了解此类题的趋向, 建立了对做高考题的信心。
Step 6:Discussion
T:Till now we have used similes and metaphors to make sentences and describe people, then could we use them to describe our life?
(给学生展示一段阿甘Forrest Gump讲述生活哲理的视频, 句子中包含明喻的句型:Life is like...)
T:Please listen carefully to his thought on life.You can take some notes.
(教师应提前把任务告诉学生, 因为有的学生需要做笔记才能准确地听出句子。)
Ss: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nna get.
T:This is Gump’s idea. Then in your opinion, what’s life like?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自由讨论, 然后再叫几名学生回答。在实际课堂中, 学生很积极, 运用的语句也相当不错。)
Ss:Life is like a cup of tea. You can sense the different colors.
Life is like a bottle of wine. The longer it is preserved, the more dilicious it will be.
Like is like climbing mountains. You can’t enjoy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until you climb to the top.
(这些句子都是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出来的。)
T:You have done a very good job. Now I’ll give you others’opinions about life. Just enjoy them.
Life is like a mirror, when you smile into it, it will smile back.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 你对它微笑, 它就会对你微笑。
Life is a song- sing it.
生活就是一首歌, 我们要唱响它。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生活无目的, 就像航海无罗盘。
Life is as a good book.The further you get into it, the more it makes sense.
我觉得生活就像一本好书。读得越透, 它们就越有味道。
T:Life is colorful, so wish us a happy life.
【设计说明】 语言的情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 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有话可说, 引导其进行发散性思维。在这段视频的引导下, 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进行模仿。此外, 通过讨论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培养其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从而实现课堂的三维目标。
八、教学反思
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推行, 语法规则的教学方式尤为重要。笔者设计了一节语法教学实验课, 对于新教材中语法教学的有效模式和评价策略进行了探讨。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体会到, 英语语法教学课同样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充满趣味的学习氛围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在设计时, 笔者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 始终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使他们在不断地观察、发现和实践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动力。反思这节课, 笔者认为在语法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操作中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 语法教学并非只是为了“知”, 更重要的是为了“用”, 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使他们学会在英语中理解并运用明喻和暗喻, 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探究, 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积累。
第二, 教学活动和任务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特点及生活背景。本节课中明喻、暗喻的引用都是学生熟悉的话题, 所以学生能积极参与, 保证了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把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落实到了教学过程中,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的优点与不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优点:
1、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发展目标 结合本课内容,联系相关旧知识制订了教学内容和目标。在教学中以旧引新,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并把新旧知识的整合作为本课的落脚点,体现了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总目标。
2、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 宽松、和谐、民主和竞争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节英语课的重要条件。本课伊始,设计了边回答问题编做动作的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3、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野营活动学生都十分喜爱,这个活动贴近学生生活,也是一个从分散学习再回到整体运用、整体输出的过程。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有利于其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
4、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精心设计好提问的范例,在课堂上留下学生问的时间和空间,并对学生课堂提问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既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
不足:
1、在分组调查野营所需要的物品时,由于有些单词学的时间过久,有的学生甚至用中文进行交流,部分学生不会拼写,应在教学中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去。
2、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讨论的时间过长,而最后整体输出时留给学生的时间不充裕,前面导入的过程应更简短些。
一、词汇要求(Topic vocabulary)
usually always often sometimes never quickly slowly loudly carefully
二、语言知识要求(Language focus)
学会一下表达方式:
We usually talk quietly.
Sometimes we need to line up but we never push.(注意:need to 和must一样后面接动词原形)
You mustn’t play there. You must look and listen carefully.
三、语言功能要求(Functions)
1.学会运用must和mustn’t用法,要注意一下三点:
(1) must和mustn’t的后面要跟动词原形 e.g. You must stay here.(你必须待在这儿) You must look and listen carefully. We must talk quietly.
(2)must和mustn’t市用来劝告他人必须做或不允许做某些事情的,如You mustn’t watch TV.(你不准看电视)
(3)当别人问你: Must I go away now? 否定回答应该用”No, you needn’t”,不能用No, you mustn’t
2.频度副词的`使用:表示动作发生的频率 一般可以这样理解:always(100%), usually(90%), often(75%), sometimes(50%), never(0%) 如:We never push others.(我们从来都不推别人) We always line up.(我们总是排队的) 当我们要表达我们总是会做某事时,用We always…。
一、问题的提出
1. 我校学生面临的写作困难
听、说、读、写是学生语言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能力, 其中, 写作最能够衡量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也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通过对我校学生作文的分析, 可以总结出我校学生在写作中主要存在词汇储备不足, 语言简单乏味、连贯性差, 结构松散三大问题。
同时, 一些学生对英语写作表现得不够积极, 兴趣不高,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在于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词汇教学法, 只对学生进行单词听写检查, 没有为学生的词汇学习提供可进行练习的语境;其二在于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过于简单, 大部分学生只是对着单词表反复拼读、死记硬背, 这种乏味而低效的词汇记忆方式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 新课标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
在新课标所提出的九级目标中, 对写作的要求是“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描述情景、态度和感情;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述评他人的观点, 文体恰当, 用词准确;能写个人简历和申请书, 用语基本正确得当;能在以上的写作中做到文字通顺, 格式正确等。”
不难看出, 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与课标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而英语词汇教学中忽略语言的整体性原则, 英语写作材料积累不足等是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
二、理论基础
词块是指一种多词项 (multiˉword item)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构成, 这些单词在语意和语法上构成一个有意义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们在一起出现的频率较高,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词块作为一个固定的单元存储在记忆中, 可以重复操练, 并在说话、阅读、写作中随时调用。
Michael Lewis在The Lexical Approach一书中提出了词块理论。其语言理论依据是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 语言学习的中心是词汇。
近年来的语料统计研究表明, 自然话语中的70%是由介乎单词和固定短语之间的一种半固定的“板块”结构来实现的。母语使用者的大脑中储备了大量词块, 在其口语中这种由预先制成的模块构成的语言达到90%, 只有极少数是即时“创造”的。
词块是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结合体, 在语言交际中高频出现并且形式固定, 便于学习和记忆。在英语写作中, 学生可以通过整体提取语块来提高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有效避免中式英语。
三、词块应用于英语写作的教学策略
词块教学法使用“观察——假设——实践”的语言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的主要任务不是分析语法, 而是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词块上, 让学生关注词块、接纳词块, 最终给学生提供一个更有效的语言运用工具。
围绕词块的课堂教学活动一般可以有四种:
1. 一句多译
对于高频词块, 可以利用句子、短文给学生提供使用的情境, 以新带旧, 把学过的词块复现一遍。同时, 学生可以在思考、讨论中调用存储的词块, 运用多种表达法来表达同一内容, 在练习中学会直接表达和迂回表达。
2. 句型仿写
对于较长的词块, 特别是包含固定句型的词块, 可以让学生从课本原句中提炼出来, 然后再提供2~3个汉语句子, 鼓励学生运用提炼出的词块进行翻译练习, 最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 运用该词块创设合适的情境写出自己的句子。
3. 情景作文
针对与同一话题相关的词块,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 编写汉语句段,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词块进行翻译, 然后全班进行讨论和反馈, 使他们对话题词块的记忆和掌握更加深刻。
4. 自主写作
教师可以指定一定数目的词块并拟定写作话题, 要求学生从中自由选择5~10个词块开展写作, 只要行文连贯、逻辑合理即可, 对于其中的优秀之作可在全班讲评时交流共享,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词块教学法的教学实例
下面笔者将以人教社教材NSEC模块八Unit 1 Using Language部分的Reading and Writing为例谈谈具体实践。这是一篇图文并茂的游记, 以日记的形式记叙了作者在旧金山的三天旅行。该部分以阅读为输入活动, 为学生的写作活动提供语言支持, 完成语言输出活动。
本节课的设计流程如图1:略句, 省略了句子的主语和一些助动词。学生可通过补全一小段文章的练习掌握对省略句的基本运用。
3.词块学习
通过以上环节学生获得了对文章内容的基本理解, 接着笔者
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 课文导入
通过图片展示,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分享关于旧金山的信息, 把学生的注意力指向本文的主题:旧金山。
2. 课文理解
(1) 根据日记的文体特点, 笔者让学生略读文章, 迅速捕捉到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
(2) 本文以日记的形式记叙作者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其文体特点主要表现为文中多使用省就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词块。首先, 笔者让学生重读日记, 找出作者描述每天的行程所用的表达法;然后, 互相交流、讨论, 并且尝试用所提炼出来的词块完成下面的文章缩写。
On Monday, I took a ride on a cable car to the top of the hill and_______of San Francisco Bay and the city.After doing much_______at Fishermen’s Wharf, I was_______.
学生的重读活动, 事实上就是发现词块的过程。通过完成缩写短文的任务, 学生初步完成了对词块的整体提取和应用, 证实了自已词块运用的假设, 然而, 学生对于词块的习得还需要更多的实践。
4. 词块运用
在这一环节中, 笔者用汉语描述出一个情景,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和表达能力, 选择合适的词块组成英语文章。
情景设计:五一期间, 我去了著名的旅游景点——九龙山自然风景区 (Jiulongshan Nature Park) 。我和朋友们结伴而行, 乘坐公交旅游专线 (the Yellow Tourist Express) 到那里。一路上, 我们有说有笑, 不知不觉就到了。放下行李后, 我们游览了白河堡水库 (Baihepu Reservoir) 。那里阳光明媚, 百花齐放, 青山和白云倒映在水中。我一路上多次停留, 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美景并摄影留念。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我完全沉醉在迷人的景色之中。在风景区里看了这么多东西, 我筋疲力尽, 什么也不想干了。回到宾馆, 我倒头就睡。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以小组为单位, 先让组员独立进行组文活动, 接着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彼此分享各自的成果。通过讨论和比较, 小组成员很快就能提交一份凝聚集体智慧的作品, 最后通过班级展示活动环节, 帮助学生在词块的灵活运用方面获得提升。
5. 词块巩固
作为对本节课词块的进一步巩固, 笔者要求学生从中挑选至少5个词块自由组文, 话题自定,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五、结束语
(1) 1. This is Mike.
2. My name is Gina.
3. Is your telephone number 012—3568?
4. It’s not Ben’s ID card.
5. What color is your jacket?
(1—5 CEDAB)
(2) 6. What’s your name?
7. Are you Mr Black?
8. What’s this?
9. Nice to meet you.
10. What’s her telephone number?
(6—10 BCACB)
(3) 11. M: Hey, Linda.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W: It’s 269-9245.
12. M: Is your telephone number 138-7207, Jenny?
W: Yes, it is.
13. W: Are you Nick?
M: Yes, I am. And my telephone number is 254-3665.
14. W: Is he Alan?
M: Yes, he is. He is an English boy. His telephone number is 838-8921.
15. W: Hey, Tony. Is your telephone number 315-4638?
M: No, it isn’t. It’s Tim’s.
(11—15 DCAEB)
(4) This is Linda Brown. Linda is her given name. Brown is her family name. She is an English girl. She is ten years old. She is a student. She is in Class Two, Grade Seven. Her telephone number is 626-2367. Her ID card number is XPE3981. Her English teacher is Mr Green.
(16. Linda 17. Brown 18. Two 19. 626-2367 20. XPE3981)
B) 21. Look 22. answer 23. Hello 24. boy 25. clock
26—30 EDBCA
II. A) 31. am 32. is 33. are 34. are 35. is
B) 36. His 37. Your 38. Her 39. my 40. you
III. A) 41—45 CBABC 46—50 ACACB
41. 考查名字的书写规则,姓与名的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可。
47. 答语部分的I am不能缩写。
B) 51. Her name’s 52. What’s, phone / telephone 53. I’m; meet 54. ID card 55. his last / family
IV. A) 56—60 BAECD
B) 61. what’s 62. is 63. first 64. telephone 65. number
C) 66. Bob 67. Smith 68. 010-3883456 69. Alice 70. Green 71. given name 72. family name 73. What, your 74. What class 75. is 76. BCDA
【五年级英语上unit1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五年级英语(上)Unit 3 教学反思12-14
人教新版四年级下册英语unit1教学反思06-22
上学期五年级英语教学总结09-19
英语六年级上《Seasons》教学反思09-24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教学反思01-22
九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二周教学反思06-03
五年级下册第十七课英语教学反思10-11
五年级上英语计划10-14
五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12-17
五年级英语教案带反思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