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通用8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笋、唤、揉、漆、轰、扭、钻、唠”八个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笋、芽、呼、唤”4个字。
2.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之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童话中蕴含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随题识字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大熊猫最喜欢吃什么吗?竹子。
2.竹子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师随机画出笋芽儿图。
3.对,你们看图,她在哪儿?她有个可爱的名字,谁知道叫什么呢?叫笋芽儿。
4.齐读课题,提醒注意儿化音。
5.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笋芽”,“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注意提醒学生以词语为单位进行临写。学生在本子上写两个,师指导、评价。
6.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万物复苏的春天,走进这美丽的竹林,看看可爱的笋芽儿是怎样一步步长成健壮的竹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或者向同桌请教多读几遍。
2.通过读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填空引导学生初步明白:春雨呼唤笋芽,笋芽醒了;雷公公呼唤笋芽,笋芽一个劲儿地向上钻;妈妈给笋芽穿上一件件衣服,笋芽钻出了地面,笋芽在大家的关怀下,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
(三)识字检测
1.带拼音识字,生介绍识字方法。比较或归类识字。
2.去拼音识字。
3.词语闪视。
4.词语分组,生说一说每组词语的特点;拓展表示声音的词语,如嘀嘀嘀。
(四)精读感悟,随文识字、写字
1.学习一、二段。
春雨怎样唤醒了笋芽?谁来读读有关的自然段。
(1)读一、二段。
师:沙沙沙,沙沙沙,这是什么声音?下雨的声音。还有吗?春雨姑娘弹奏的乐曲。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
(2)指导朗读:沙沙沙,沙沙沙。
(3)指名读,分两组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
(4)这是春雨姑娘在呼唤笋芽儿。她怎样呼唤笋芽儿?想一想,说一说。
(5)指导朗读春雨姑娘的话,读出低声呼唤的语气。有感情地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段学习主要是以联想为主,请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延伸,使学生深刻领悟字里行间的意思及蕴涵的感情,做到有效的朗读与感悟。
(6)第二段用表演的方法学习。
①笋芽醒来了吗?谁来读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②笋芽儿醒来了,做了一连串的动作。请从第二自然段找出来,画上三角形,指名汇报。请一名小朋友当笋芽儿,这名小朋友要加上表演。
大家当笋芽,全班同学一起做动作,老师读第二自然段。
③师:四周为什么一片漆黑?笋芽儿还没有钻出地面呢。
④全班一起表演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形式,通过让学生进行表演,使得学生都动了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课文中“沉睡”和“漆黑”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2.学习三、四段。
(1)雷公公是怎样唤醒了笋芽儿?指名小组读。
师:轰隆隆,轰隆隆,这又是什么声音?这是雷声。还有吗?雷公公在敲鼓。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
指导朗读:轰隆隆,轰隆隆;指名读,指导读好“重重地敲”。
这是雷公公在呼唤笋芽儿。他怎样呼唤笋芽儿?雷公公对笋芽儿说什么?
学生发挥想象雷公公的话,注意读出声音的粗重。
分男女生读春雨和雷公公的自然段,对比朗读感受低声呼唤和粗重的嗓音呼唤的不同。
笋芽听见了雷公公的呼唤,心里会怎么想呢?指名说。
(2)指名朗读第4段。
找动词,指名汇报;加上动作指导朗读;齐读第4段
笋芽儿为什么会一个劲儿地向上钻?笋芽儿在向上钻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呢?指名说。
①泥土把笋芽儿的背压弯了,但笋芽儿仍然──一个劲儿地向上钻。②石头把笋芽儿的头顶痛了,但笋芽儿仍然──一个劲儿地向上钻。③树根、草根把她缠疼了,但笋芽儿仍然──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你想对笋芽儿说什么?
师总结:老师希望你们像笋芽儿一样,冲破种种困难,奋发向上,成为一个不怕困难的、勇敢的孩子。
3.学习第五段
(1)妈妈看到孩子使劲往上钻,他又会怎样说,怎样做呢?指名读。
(2)看图,了解笋芽一件一件的衣服。指导读出妈妈的语气。
(3)从妈妈的唠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关心和关爱。
你的妈妈平常对你们经常唠叨什么?也是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指名说。你从妈妈的话中感受到了什么?爱。
(五)写字:“呼唤”
(六)设疑小结
在春雨姑娘和雷公公的呼唤下,在妈妈的关心下,笋芽儿钻出了地面吗?它又看到了怎样的世界?我们下节课学习。
(七)作业超市
1.画一画可爱的笋芽儿。
1. (课件播放《神笔马良》故事片段)马良用神笔做了些什么?
2. 有一位小朋友也想拥有这样一支神笔,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他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诗,题目是——《假如》。(板书课题)
3. 用不同的感受(亲切地、高兴地、充满想象地)朗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题“假如”,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字眼。让学生充满想象地朗读课题,他们就会产生对学习课文的期待。
二、 初读全文,感知内容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出示)第一组词语: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寻食遥远、饿得哭泣。指名读,你对哪个词特别有感觉?说说你的感觉,并把这种感觉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 (出示)第二组词这些词语:快乐地成长、操场上奔跑、草地上游戏。读着这些词语,感觉心情如何?
4. 指名分节轮流读课文。
5. “我”用神笔实现了哪些愿望?结合初读检查中的词说一说。
【设计意图】两组词语的先后呈现,是通过自学检查来完成的。第一组,隐含了一位残疾儿童的痛苦形象;第二组,暗示了儿童重获新生的快乐形象。教师让学生说出读词的感受,实际上就是“想出”那个“意象”。
三、 品味吟诵,读中悟情
1. 愿意读第1节的小朋友站起来,看看窗外的小树(指课件),将你心中的感受读出来。
2. 读着第2节,你的眼前是不是出现了另一幅画面?
3. 看动画(小鸟在窝里叽叽喳喳地叫,鸟妈妈飞累了,落在树枝上休息),指名再读。
4. 指名读第3节,到什么地方最想去帮助西西?“只坐在屋里”,意味着什么? (不能奔跑,不能游戏,少了伙伴,少了快乐……)
5. 想象:早晨,西西坐在窗前的轮椅上,看见了什么?他在想些什么?傍晚、星期天、下雪天,西西坐在轮椅上……
6. 这时候,他最需要什么?
7. 应该有一双好腿,但是他有吗?他只能(引读)——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有一双好腿,这样才能和我们一样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他有吗?(引读)——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有一双好腿,这样才能和我们一起奔跑、游戏,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但是他有吗?(引读)——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8. 此时此刻,你想为他做点什么?读整节诗。
【设计意图】想象西西坐在轮椅上的情形和心情;跟着西西轻快的脚步走出去,想象西西的所见、所感、所做、所思……这一系列想象语境的创设,为学生架起了一座诗意语文、魅力语文的桥梁。
四、 延伸文本,仿说拓展
1. 创设情境,接听“爱心桥”热心电话,用“假如我有马良的一支神笔,我要给( )画( )……”的形式说话。
求助电话1:干渴的小树
求助电话2:被猎枪打伤翅膀的丹顶鹤
求助电话3: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儿
2. 热线电话铃声不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假如你有马良的一支神笔,你还想画什么?
3. 诵读全文,再次感受“我”善良的心、博大的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面对“干渴的小树”“被猎枪打伤翅膀的丹顶鹤”“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儿”)展开想象后,在特定的心境中(我要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展开想象,想象的角度在增加,想象的广度在拓展,想象的精度在提升,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一个“爱”字!
福彩希望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教育格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苏格拉底
执教人:李永凯 班级:二年级 学校:福彩希望小学
/ 19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围绕“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动手做做看》《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一次有趣的观察》及语文园地四组成。这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选编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朴实易懂。选文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都成为发明家或者整天想着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领会编者意图,结合课文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在读、思、议、做中自主感悟科学道理,积淀科学素养。教学内容:
15《动手做做看》 16 《邮票齿孔的故事》 17《画风》 18《一次有趣的观察》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2、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4、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5、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6、感悟小林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教学重点:
1、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3、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4、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具学具:
挂图,卡片,小黑板
/ 19
课时安排: 10-----12课时 动手做做看 两课时 16 邮票齿孔的故事 两课时 17 画风 两课时 18 一次有趣的观察 两课时 语文园地四 两课时
/ 19
15.动手做做看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在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她不盲从,不懂就问。伊琳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答案。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认读、会写文中生字;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意识,培养探究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切入举偶
1、启发谈话
同学们,我们人类都有两件宝贝,知道是什么吗?(双手和大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
2、图片导入
出示两张图片:这个小女孩怎么了?(一个是撅着嘴巴生气的样子,另一个是面带微笑的样子)这个小女孩就是伊林娜。她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呢?
/ 19
学完课文《动手做做看》你就会明白了。
二、对话平台
1、自读
1、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组内交流识字收获: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2、读思
1、指名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画出伊林娜情绪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梳理问题: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
3、以小组为单位读书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
伊琳娜的为什么生气?
1、小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组内其他成员补充。
2、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⑴ “哄骗”是什么意思?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⑵ 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⑶ 练习读这句话,教师进行指导,注意反问的语气。
3、指名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⑴ 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⑵ 反复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指导朗读: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四、实验
1、按照课文中的描写,和伊琳娜共同做实验验证猜疑。
/ 19
2、学生谈谈自己实验后的感受。
亲自动手实验,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伊林娜生气的原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做做看,积极参与实践的意识。
五、写字
学习写“哄、喝、提、题”四个字。
1、学生仔细观察:你觉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可以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提、题”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
3、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桌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检查生字。
2、指名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3、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伊林娜为什么笑了?
二、交流
1、指名读朗志万的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⑴ 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⑵ 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⑶ 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⑷ 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3、假如你是伊林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三、朗读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示范读──分组练习读──竞赛读。
/ 19
2、伊林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什么?
四、拓展
1、从课外书或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2、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再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3、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五、写字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2、班级交流展示,对于写得好得同学奖励一面小红旗。
板书设计:
其他小朋友(同意)水不会漫出来
朗志万
水杯图 伊琳娜(不同意)
水漫出来了 科学家的话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教学反思:
/ 19
16.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材分析:
这是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课文篇幅较长,但情节简单,语言朴实。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孩子们会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到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进而使他们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课前准备:生字卡片、邮票(带齿孔和不带齿孔的各一张)、插图。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简介邮票,激情导入)
1、出示第一枚邮票。同学们知道邮票的用途吗?(寄信、文化交流、欣赏、记录重大事件、收藏……)
2、每一枚小小的邮票都有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个有关邮票齿孔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
让学生边听边思考:邮票的齿孔是怎样发明的?
2、默读课文,初知汇报:
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 19
3、小组讨论:
“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从中你感悟到什么?”小组推荐代表或自荐在全班交流。
4、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带齿孔的邮票用起来真方便,我们应该感谢谁?是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的人,还是研制邮票打孔机的人?一个反映灵敏、聪明手巧;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思考,要创造发明,二者都需要。
5、老师设计或选择一个问题,启发学生尝试解决:
据说,最初生产的卫生纸是完整无孔的,人们使用时需要用手撕开,使用起来不方便。后来,有人建议在一小段一小段之间切成孔隙,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拓展思维,动脑实践:
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有哪些不方便?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三、巩固检查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组合互帮互助认读生字。
2、互相检测生字的认读。
3、教师抽查,游戏认读等。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正是因为阿切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才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才有了邮票打孔机的发明,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作业:同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小结所学,交流感受
1、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回答:带齿孔的邮票怎么发明的?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集体解疑。
2、通过这篇课文,我们了解邮票齿孔的故事,认识了阿切尔这个伟大的发明家,我们应该向阿切尔学习什么?
3、假如阿切尔就在我们身边,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 19
二、指导朗读
1、找好朋友商量这篇课文应该怎样读?反复练习。
2、指名朗读,适时评议。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三、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1、我会认:
把要求会认的生字读一读,口头组词。
2、我会写:
⑴ 认读要求写的生字,口头组词。
⑵ 介绍自己识记这些字的方法。(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合一合、减一减……)
⑶ 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写字姿势。
三、作业
1、完成“填填写写”。
2、组词:
刀()
尔()
更()
正()
力()
你()
便()
整()
四、拓展知识
1、读一读“我知道”。
2、学生自由交流所了解的有关邮票的知识。
3、展示介绍自己收集的邮票。板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
阿切尔:英国 发明家
善于观察、思考、实践
教学反思:
/ 19
17.画风
教材分析:
《画风》一课讲述了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个小朋友在画画时,宋涛提出画风的想法,在赵小艺的启发下,他们互相激励,用不同的方法描绘出了风的样子。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要勤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善于合作,敢于创新。教学目标:
1、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难点:
感悟课文中小朋友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行为和思维品质。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激趣:
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板书:风)
2、你知道哪些风?
学生畅所欲言。
3、今天我们就来画画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识字
1、老师带来了3位小朋友。粘贴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请小老师领读他们的名字。
2、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卡片认读“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
/ 19
4、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5、想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2、出示生字“显”,多音字“旗杆”、“呼呼地转”。
3、出示课文的新词,认读词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把词语涂好。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自读自悟
1、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答案。
2、全班交流:
⑴ 随学生回答出示有关句子:
① 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② 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③ 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④ 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⑵ 句子中的“她”“他”分别指什么,代进去读一读。
⑶ 请学生上黑板画画文中的景色。
⑷ 请学生给学生所画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话,同时指导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⑵ 指名一小组展示朗读成果。
⑶ 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不要多笔画:
“丹”字只有一点。“乌”字中间没有点,加迠就成了“鸟”字。“丝”
/ 19
字上边的两绞丝没有点。
2、不要少笔画:
“忽”字下面的三点,不能少。
3、结构:
“显”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长。“忽、丝”二字上长下短。“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艺”字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写平,“钩”直上。
4、生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路,复习巩固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你喜欢文中的3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三、实践活动
1、你有更好的画法吗?
学生畅所欲言。
2、小组合作,擅长画的同学画,擅长写的同学写文。
3、全班展示作品。
四、写字指导
“眨”左边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横。“涛”字左边三点,右下还有一点。“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字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
写字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板书设计:
红旗 飘
画风
风车 转
小树 弯
雨丝 斜 教学反思:
/ 19
18.一次有趣的观察
一、教材分析
《一次有趣的观察》是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整篇文章从题目到内容体现一个“趣”字:首先,这个题目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其次,“听大人说,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这个问题的提出很有趣;其三,我种扁豆,特意把蔓儿从竹竿的左边绕缠,而蔓儿偷偷绕到了竹竿的右边。这太有趣了!于是“我”便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细心的观察,终于相信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
教学本课,要着重引导学生自己默读,发现并提出问题,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保护学生自己读书的热情。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好奇心强,又身处农村,对身边常见植物有比较多的了解和较浓厚的兴趣,教学中很容易在教师引导下对课题产生好奇心,对生发较强的读书热情。加上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默读能力,课文语言又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学生在默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并不难。
三、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
2、练习默读课文。
3、喜欢观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探究的热情,肯动脑筋想办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②在默读课文过程中感悟课题的“趣”。
2、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探究欲望。过渡: 同学们,刚才老师发现,大家对课文的朗读和词语掌握的不错,那么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深入文本,学习感悟。
/ 19
1、同学们,作者在对扁豆进行观察的过程中都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呢?现在请大家按照自学提示学习课文。请看大屏幕:
现在请大家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_”出画出作者观察扁豆时有趣的发现。多读几遍,和同位交流自己的感受。
2、感悟有趣发现:
句2: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起床了,跑去一看,扁豆蔓儿偷偷地绕到了竹竿的右边。
引导感悟趣二: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发现很有趣?
是啊,有趣的是我特意把蔓儿从竹竿的左边绕着缠上去,结果第二天,蔓儿 偷偷的跑到了右边。它是怎么从左边转到右边的呢?是啊,这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发现?你们能读出有趣吗?
句3: 星期天,我又把扁豆蔓儿从左边绕着缠在竹竿上,还在竹竿上用红墨水做了记号。我紧盯着它。过了半个小时,扁豆开始离开了记号,向右边移动。又过了两个小时,扁豆蔓儿离记号更远了。我还注意到,每隔一小时左右,扁豆蔓儿就突然抖一下。四个小时以后,扁豆蔓儿又转到竹竿右边,绕着缠上去了。感悟趣三:为什么这个发现很有趣,您能具体说说吗?
原来扁豆蔓儿竟然会抖动,还会自己改变缠绕方向!扁豆蔓儿真的是向右绕着爬的呢。大家说,这样的观察有趣吗?你能试着通过朗读,读出扁豆生长的有趣吗?
3、孩子们,这样有趣的发现,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呢?请大家用波浪线画出写小作者认真观察的词句。
半小时 两个小时 每隔1小时 四小时 作记号 紧盯着 还注意到
4、交流画出来的词语,现在让我们抓住这些词读出自己的体会。谁来读?
5、孩子们,你们看,作者为了发现扁豆蔓儿到底是怎么爬的,他不仅细心观察,而且连续观察了很久,最终解决了心中的疑问。小作者的观察过程多么细致啊。
6、这样细致地观察,我们一起练习复述吧。那现在,请大家按照老师的复述提示,同位合作练习复述这一段。
/ 19
交流复述。
7、欣赏着大家精彩的复述,老是觉得小作者的观察真是一次 有趣的观察。然而这样的结果是作者亲自观察得到的,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高兴)现在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读出小作者高兴的心情。
二、复述练习
孩子们,著名的雕塑大师罗丹说过:“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小作者发现了扁豆的生长特点,那你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呢?课前大家做了准备,谁想来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过程?
同学们,看来,生活处处皆学问,老师希望大家留心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相信,那样,你们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
三、拓展阅读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8、一次有趣的观察
向右绕着爬?
扁豆蔓儿 仔细观察
向右绕着爬!
教学后记:
/ 19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调换顺序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2、能自主根据形声字特点进行识字。积累运用词语。
3、能自己读懂小故事。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
5、自主学习,乐于展示。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词语
2、难点:进义词词义的区分,口语交际。课前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词语。
奶牛 牛奶 图画 画图 蜜蜂 蜂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2、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4、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 19
①课件出示两个熟悉的字,如“月”“夫”,学生认读。教师演示两字合并组成新字。
②学生自读课本,拼读生字,同桌互相正音,并想想两个熟字与新字的联系。
③出示生字,请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并当“小老师”领读,试组其他新词。
④举出几个从课外学到的类似的字,介绍给大家。
2、我会填
①学生自读两组意思相近的词。
②小组讨论,试着把每组的两个词填入句中,看哪个词更准确一些。
③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订正,并读句子。
④试说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词语和句子。
3、我会读
①自读小故事,同桌互相正音。
②小组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故事。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④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鲁班是怎样造伞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你还有什么问题?
⑤拓展:再谈谈鲁班的其他发明及趣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生将课前布置制作的小制作拿出。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用红辣椒做成玩具鞭炮,用纸叠成的……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爱的小制作。
3、小组交流、汇报制作过程。别人讲的时候,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作解答。
4、小组推荐做得好、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5、评一评谁的小制作做得好,谁介绍得好。
6、将学生的小制作办成一个展览。
二、展示台
/ 19
1、导语: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你碰到美的东西你会怎样?(生交流。)
2、展示:与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图片与材料。(内容不限)
3、全班交流自己的搜集途径。
4、总结:每个人交流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每个人交流一个思想你便得到许许多多的思想,原同学们,时时处处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将美与他人分享。
5、为此专题办个展览。
作业布置:搜集李白与杜甫的相关资料。板书设计:
我们的小制作
先……再……接着……最后……
清楚、完整
教学反思:
笋芽儿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故事,能从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能用自己的方法记下生字。朗读课文,感受笋芽儿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认识“笋”,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2.那么,知道什么是“笋芽儿”吗?
3.老师把“笋芽儿”介绍给大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读准课文。
学习生字,说说哪些字你已经认识,怎么认识的?
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剩下的字?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班级交流识字办法。
4.出示词语:
笋芽儿 呼唤 揉眼睛 漆黑 轰隆隆 扭动 钻出来
唠叨 长辫子 爱抚 滋润 山冈上 自豪
指名读——开火车读——抽读
谁能用这些词语说说句子?
5.再读课文,画出笋芽儿身边还有什么人?
按顺序把他们排排坐。
2017.3.1 最新版
6.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或几段话,再读一读。
7.小组互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8.小组比比谁读得好!
三、学习生字:冈、轰、喊
1.出示生字,读一读。
2.说说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3.教师范写“喊”,学生练习。
4.班级评议。
5.给生字朋友们找找新朋友。
四、作业
找出描写春光美好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小组合作:读一读,想想笋芽儿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课文中找出来。
笋芽儿成长的过程,你能不能用简单的画画下来?
3.班级交流:说说你们画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4.学习第一段,指名读。
谁喜欢这段话中的句子?
你觉得描写春雨的句子说得好吗,好在哪里?
你能美美地把它读一读吗?谁还想读读?
师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低声”)
5.读第二段,老师当春雨姑娘,你们当笋芽儿。
动作表示“揉、伸”,朗读表现撒娇。
你能用撒娇说个句子吗?
什么是“漆黑”?你从这里知道了什么?
小组表演
6.学习三、四段
2017.3.1 最新版
同桌互读,边表演。
指名表演。
小采访;你是谁,你想怎样表演?
评评谁表演得好,为什么?
7.朗读第五段,妈妈做了什么事,你能看出来吗?
妈妈为什么这样做?
什么是“唠叨”?
8.朗读第八段
笋芽儿看到了什么?它喜欢吗,你怎么知道的?
那这些句子你该怎么读?
如果你是笋芽儿,你可能还会看到什么?
笋芽儿这么高兴,我们一起来当当高兴的它。(朗读本段)
9.听老师读第九段,边听边想:笋芽儿的衣服哪儿去了?
它为什么这么做?
说说什么是“自豪”?你能用自豪说个句子吗?
二、小结
1.你能说说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吗?(师边板画)
2.齐读课文,说说你认识的笋芽儿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找出课文中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
读一读,写一写。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全班齐读课文。
2.我会读:
竹笋 唤醒 民众 叫唤 揉一揉 油漆 漆器 轰轰烈烈
轰然大笑 别扭 扭秧歌 钻空子 钻牛角尖 唠叨半天
抚养子女 抚今追昔 滋养身体 滋味不错 珠圆玉润
润滑油 景阳冈 豪言壮语 英雄豪杰
2017.3.1 最新版
二、学习生字
1.出示词语:世界、笋芽、呼唤
2.观察“笋芽”和“呼唤”,你发现了什么?
3.我们该怎样写这几个字?
4.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5.班级评议。
6.扩词,说句子。
三、阅读短文《一次有趣的观察》(阅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小组互读互听,正音。
3.带着问题读课文:
谁观察了什么?
为什么想观察?
他怎样做实验?
得到什么结果?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4.班级交流
5.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6.他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7.齐读课文。
四、练习:看拼音写词语。
Shan gang shi ji guo jie hong zou zhu ya
()()()()()
fa ya da han da jiao hu xi jiao huan
()()()()
韩吉英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本以外的古诗。教学重点和难点:
识字与写字是重点,感情朗读以及理解古诗的意思是难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以及课前摘录的描写枫叶或枫林的好句佳段。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
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赠刘景文》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与他人交流字词的理解,相互促进,提高学习古诗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诵读
教学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学生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优美。)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写字训练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乐于写字。)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不使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第二课时
一:展诗境,设悬念:
(课件出示:寂寂山路,一辆马车疾驰而来,又戛然而止。)
师旁白:寂静的山道上,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诗人杜牧坐在车中匆匆赶路(车停,马嘶),咦,是什么吸引了诗人,使他停车不前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
生齐读课题《山行》。
二:初读诗,理大意:
1、出示全诗,指名读,正音。
2、生自由读,完成练习。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山行》一诗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写出了_________时节山中的美景。诗人停车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明诗意、入诗境:
1、请同学们借助课文插图、注释,查查字典,自己来解决一下课文中较浅显的字词,并想想每句诗的意思。
学生自己对照课文的插图和诗后的注释,也可查查字典,自己去学习诗句。
2、研读古诗,分工研究。
师:现在,我们组成三人学习小组,每位组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小画家、翻译家、朗诵家中选择一个角色,画一画、说一说、读一读。一起合作,相信每个同学都能学懂这首诗!
学生兴致勃勃地自由组合、选择、具体要求如下:
A、小画家:从四句诗句中自由选择喜欢的,用简洁明了的简笔画表现诗中描写的景色,可画
一、两句,也可画全诗。
B、翻译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流利通顺的个性化语言将每句诗意串讲起来。
C、朗诵家:用朗读读出自己对诗意、诗情的体会。
3、请小组自告奋勇上台汇报,下面的同学当当小评委,说说他们的汇报精
教学
彩在哪里,是不是符合诗意、诗境。
现撷取其中一个片段记录如下: 汇报:
林瑛(“小画家”)画。刘雯雯(朗诵家)读。金娟娟(翻译家):一条小路伸向深秋的山中,在白云升起来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我停下车,是喜欢这傍晚时候的枫林。那经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评画:
范蒋斌:林瑛同学的画画得很漂亮,真是一个小画家!不过,我提一点小小的意见,‘石径斜’,石路应该是歪歪斜斜的,怎么能这样笔直地通上山呢?比如说碰到大石头什么的,难道从石头上飞过去不成?
(众大笑)
刘策:我补充一点小小的地方,我想这山一定很高很高。可林瑛画的山好象矮了一点!
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诗中可没说这山有多高呀!(众纷纷举手争着要发言)刘策:诗中不是说“白云生处有人家吗”?连白云都绕着山,可见山有多高了!再说,诗中说“远上”,石径通得远,是因为山很高呀!叶超:各位评委!听我来说说如何?(众笑)我觉得这石径应该开始画大一点,越往上越小!
金晓渊不解地:为什么?这又没关系!叶超:因为我们都知道,远的东西小一点,近的东西大一点。石径很长,那么远处的就应该小一些!
林瑛:谢谢各位评委的帮助!我现在就去把我的画改得更完美一点!(众鼓掌)…… 评读:
何倩倩:我觉得刘雯雯同学的“远上”应该读得拉长一点!因为石径很长很长呀!还有“生处”两个字稍快一点,有力一点,因为白云在翻腾变化,很有活力!
师:有水平!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叶明洁:我觉得“白云深处有人家”这句还应该读得很高兴!因为诗人在深秋的山中,肯定很少有人,现在看到有人家了,心里一定很欢喜!
朱海啸:我觉得最后一句应该读得惊喜!因为这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美呢!王亚红:对!还应该读出对枫叶的敬佩!深秋了,多冷呀!可是,枫叶不怕风吹霜打,那么红艳艳的!给秋天增添了美丽的色彩,诗人肯定很敬佩它们!
…… 评翻译:
姜文洁:金娟娟同学说“白云生处”是“白云升起来的地方”,我不同意!这个“生”应该是生活的意思!就是“白云生活的地方”!
陈萧:我对她们俩人说的都有意见!我觉得应该是“白云升腾缭绕的地方”。因为白云都是动态的,它们在不断变化,翻腾!
师:哦!我想,说“白云生活的地方”,把白云说活了,富于想象!说“白云升腾缭绕的地方”,说出了白云不断变化的动态,善于观察!我们同学,都有一
教学
颗懂诗的心灵!
……
刘策:我觉得,不能说诗人喜欢这傍晚时候的枫林,应该翻译成“我因为喜欢这枫林而停下车来,一直欣赏到傍晚”。
金娟娟反驳道:这没关系呀!停车坐爱枫林晚,就是说因为喜爱这傍晚的枫林才停下车来嘛!
(学生纷纷议论,两方面的意见都有人附和)师:不管是因为喜爱这傍晚的枫林才停下车,还是因为喜欢这枫林而停下车来,一直欣赏到傍晚,都翻译出了诗人对枫林的深深喜爱!同学们读懂了,就理解了诗的意思了!……
师:那么,诗中还有哪些词写得特别精妙,是我们这简单的画中无法表达出来的呢?”
(众生稍思,又恍然大悟地举起了手)
叶超:我觉得,“寒山”的“寒”字是我们没法画出来的!
洪凯:“白云生”的“生”字也是没法画出来的!因为白云在不断地翻腾变化,它是动态的!
师:对呀!古诗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精妙简约,言有尽而意无穷!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寒”字和“生”字?
(生踊跃举手)
陈倩倩:山中,树叶飘零,处处黄叶翻飞!林建伟:一行大雁排成“一”字行飞向南方!
卢伦:山中,走老半天也碰不到人!只有萧萧的秋风吹着树木的声音!郑国富:在山高处,几缕白云一会儿象轻纱,一会儿变成一条绸带,遮住了半山腰!那白云里的几户人家也就隐隐约约的,真像天上的亭台楼阁!
……
四:拓诗境,延诗情:
1、(课件)欣赏枫叶
2、交流课前摘录的描写枫叶或枫林的好句佳段。
3、这如火如荼的美景,深深地震撼了诗人,使他不由自主地吟出了“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们再来欣赏一下二月的鲜花。(课件)二月花也很美,可为什么诗人却更喜爱经霜的红叶呢?
4、自由体会、交流。
五、荐佳作,引课外。
1、师介绍杜牧生平,推荐其他两首写景名诗。
清明
江南春
清明时节雨纷纷,千里莺啼绿映红,路上行人欲断魂。
水村山郭酒旗风。借问酒家何处有,南朝四百八十寺,牧童遥指杏花村。
多少楼台烟雨中。
2、生生互荐:杜牧的其他好诗。
六、自选作业(选择自己最爱做的一题)A、抄写或默写《山行》。
B、给《山行》配乐或配插图。
教学
C、把《山行》改写成一篇写景或记事的小作文。D、联系“霜叶红于二月花”,写写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七、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认识了苏轼和杜牧。板书: 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山行》
苏轼
杜牧
荷尽已无擎雨盖,远上寒山石径斜,菊残犹有傲霜枝。
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年好景君须记,停车坐爱枫林晚,正是橙黄橘绿时。
霜叶红于二月花。
教后反思:
教材简析: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童话故事。在美好的春天里,小鹿栽了一丛玫瑰,为了种好玫瑰,它不怕吃苦,精心管理。可当玫瑰开花的时候,小鹿却因跌伤了脚不能走动而没有看到玫瑰花。鹿弟弟先是替哥哥惋惜,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但听了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却高兴地说:“看来,你的玫瑰花没有白栽!”课文在“白栽”和“没有白栽”的认识转变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小鹿的玫瑰花》一文,要让学生初步体验“能够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积极情感。本课的教学设计,一方面体现在教学中重视字、词、句的教学,另一方面根据童话故事语言浅显、情节生动等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激发学生主动读书,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老师指导学生从组词、动作及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的含义。通过合作交流和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获得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的道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玫瑰花吗?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我们去看看吧。
揭示课题:小鹿的玫瑰花
二、自学生字,质疑问难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主识字交流。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玫瑰、花骨朵”的读音。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已认识的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结合生活经验用动作比一比“一瘸一拐”这个词,结合图理解“花骨朵”。
3.开展读课文比赛,看谁读得通顺,没有错别字。
4.找出鹿弟弟说的话,引导学生质疑。老师相机出示文中的两句话——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三、合作交流,解决疑问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说哥哥的玫瑰花白栽了?
1.读课文第1~2自然段,抓住小鹿精心种花的句子,引导学生想像:小鹿栽花时会想些什么?
2.当小鹿跌伤了脚,没能看到玫瑰花开,又会想些什么?
3.此时鹿弟弟又会怎么想?体会他“惋惜”的心情。
四、再读课文,练习说话
1.自由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朗读,可默读,可分角色读。
2.交流读。向学习伙伴请教——自己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3.竞赛读。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读,大家评议,互相取长补短。
4.练习用“渐渐地、静静地、惋惜地”说话,看谁说的句子有新意。
五、写字练习
学习“弟、哥、骨、微、渐”四个字。
1.学生观察:写这几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微”字中间有一短横,下面的“几”字要变弯钩为提;“骨”字上边中间是横折,下面的“月”字变撇为竖。“渐”字的“车”下面变横为提,笔顺是先竖后提。
3.作业展示,师生评议。(个人自评最满意的字——同桌互评最满意的字——小组评选“写字能手”——全班展示自己的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以“摘果子”的方式复习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第1~4自然段
1.自由读1~4自然段,思考:鹿弟弟为什么说哥哥的玫瑰白栽了?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又说玫瑰花没有白栽?
2.指导读黄莺和微风的话:练习读——分角色读——挑战读。
3.师出示一组句子,找出文中的一对近义词: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理解“渐渐”,体会小鹿栽种玫瑰的辛苦以及对玫瑰的喜爱。
4.体会小鹿没看到一朵花的心情,理解“惋惜”。指导朗读,练习说话。
三、让学生尝试自学5~8自然段
1.师:要是能看到小鹿栽种的玫瑰开花时的样子,该多好啊!小朋友们,想看看吗?
读一读第5~8自然段。
2.老师扮演小鹿,发给学生“黄莺”和“微风”的头饰,引导学生扮小鹿的朋友,告诉小鹿玫瑰开花时的样子。
3.学生自由分组研究角色,表演课文5~8自然段。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练习
1.假如小鹿种的是迎春花或者别的花,黄莺和微风会怎么对小鹿说呢?
2.激励学生充当小鹿的各种朋友,告诉小鹿看到的玫瑰盛开情景。
五、总结全文,感情朗读
教师小结:小鹿自己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经开在别人的心田里,别人感到快乐,小鹿自己也感到非常幸福。所以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
六、写字练习
学习“抽、拐、浇、终、静、躺、谢”7个字。
1.自学:认读生字,口头组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2.小组交流:用什么方法才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3.学生反馈后联系已有知识,教师进行迁移式书写指导:如烧—浇、躲—躺等。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本册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除去第八组,共有29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5篇。
二、学情分析。
1、学生思想状况
本班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欠缺,由于少数差生的因素,学习风气不浓。
2、学生语文学习状况
本级部共有学生74人语文学习水平良莠不齐,差生占级部学生总人数约25﹪,优生较少,大多数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值得庆幸的一点是:多数学生机械性的记忆较好,语文的学习成绩整体一般。
三、教学及心育目标
1、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2、会写120个字。
3、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4、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5、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价值观的目标落在实处。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作文知道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8、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9、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半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
2、其次,教学每一个主题时,更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五、教学措施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
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
2、把我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阅读教学要注意提示阅读思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并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本册教材每个专题都安排了读写方面的内容,需要重点学习的有三个:一个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第二个是“文章的详写和略写”,第三个是“文章的叙述顺序”。
3.要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可以提示学生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议课文中需要重点体会的部分,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4、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的性质。安排略读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选读课文的教学
教材后附有5篇复习材料,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如果选用,可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单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为综合复习材料。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自己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
(四)“积累·运用”的教学
“积累·运用”的内容与课文有一定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读读背背”中分别安排了名言警句、古诗、成语、对联等内容。“读读背背”,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和积累语言,学生只要能做到熟读成诵就行,在理解上不要提过高的要求。练习时,教师不要作具体的讲解。学生如果提出问题,可作适当的指点。
“口语交际”要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交际目标要明确,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但对于辩论、演讲等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给与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
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本册在“积累·运用”中安排的7次习作训练,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教师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应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2、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3、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4、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自主学习
主要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比如在学习生字的时候,教师有意识的把生字分好类,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生字,或利用口诀,或把握生字的特点或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再比如在说话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让其自由的表达意思。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语文实践活动,内容上要与课内教学密切联系,形式上要活泼有趣,使学生乐于参加。可以把表演,竞赛,游戏引进课堂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语文能力。
3、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1)在识字学词方面,培养了独立识字的能力,特别是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能力。
(2)在阅读方面,注意在讲读课文的教学中教给读书方法,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教给快速默读的方法,而且在每学一篇课文前都要进行预习,养成了良好的预习课文的习惯。
4、深入班级,做好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注意积累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资料,建立优生档案,将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爱好,特长,各科学习情况等记录造册,以后定期记录学生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工作。
5、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讲明要求,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情况,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及时表扬和批评。为了防止优生产生骄傲情绪,要加强对优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6、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业务学习及活动安排
本学期继续加强本年级语文教师的业务学习,除了集体学习和分科业务学习外,级部抽时间学习一些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资料,还可以通过说课、评课、听课互相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八、教改实验及课题研究
本学期继续进行课前预习的教改实验。利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的时间,培养学生认真地有计划地进行预习,以预习卡的形式体现出来。为给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做好准备。
继续进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结合课题研究的目的,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研究过程中包含以下内容:
1、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2、在教学目标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立足学生的需要来激发学生的动机;
3、在评价方面,以鼓励性评价为原则,重视过程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4、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措施,建立积极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在愉快、融洽、民主、平等、互尊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九、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二周1——22页第三、四周23----38页
第五、六周39---50页第七、八周51----71页第九、十周、十一周72-98页第十二、十三周 99---131页
本单元共两篇讲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个回顾、拓展。讲读有:《詹天佑》,《怀念母亲》;略读有:《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教学目标:
熟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有关段落。识记生字,词语,正确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读懂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法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 教学时间:10---12课时
《詹天佑》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2.知道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中心思想的,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否则”、“赞叹不已”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顺着作者的思路读,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板书课题《詹天佑》。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在美国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后来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1881年,年仅21岁的詹天佑抛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了祖国。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1919年,詹天佑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终年58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对照生字表自己识字。对于字音不好掌握的字要多读几遍,字形复杂的字要自己想办法记住它。
三、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本课共有6个生字。教师可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或查字典,找出每个字的偏旁部首、余笔、选择出每个生字的正确意思。
3.课堂讨论重点生字的识记方法。
在分析字形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识记重点生字的字形,然后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四、理解词语。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词语。
(2)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轰动:一下子引起很多人注意。表明詹天佑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极大的震憾。
藐视:轻视、小看。表明外国人、帝国主义根本不把中国放在眼里。
嘲笑:指不怀好意地取笑别人。表明帝国主义对当时中国科技落后、政府无能的状况幸灾乐祸。
勉励: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鼓励人继续努力去做。
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轻声通读全文,然后用笔画出读不好的句子。
2.同桌两个同学互相交流,讨论这些画出的难句应如何来读。
3.把通过交流之后能读得流利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4.对于全班集体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范读来指导。
六、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认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詹天佑在主持修筑这条铁路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把最使人感动的地方画下来,把自己的感想简单在旁边写一写。
2.可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最感动人的是哪些地方,自己写下了什么批注。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作好准备。
七、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捕捉中心 1这课主要写什么? 2作者要赞扬什么?表达什么?
二、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按教师提示的小标题分段,(简介;任命;修路;竣工。)说出分段依据,段落划分,段落大意。
四、细读课文,品词品句
教师引导学生深究,作者是怎样具体写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又是怎样层层表现中心的。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讨论两个问题:①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时,表现帝国主义态度的词有哪些?词意是什么,你从这些词知道了什么?②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后,帝国主义的态度又怎样?从哪个词反映出来,从这个词你知道什么? 2作者向我们介绍当时社会环境的目的是什么?(说明詹天佑杰出、爱国。)为什么? 3第二段作者没有直接叙事,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说明)4扫视第三段,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主要做了哪几样工作? 5理解“勘测”、“隧道”的意思,说明理解词意的方法。师:默读“勘测线路”自然段,自学,同位可讨论,然后汇报。
师:作者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叙述,目的是什么?(进一步说明詹天佑杰出、爱国)
6、朗读全文,思考: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五、总结全文。
詹天佑是我国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在困难和压力面前,毅然接受了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并提前完成了任务,他的伟大壮举被人们称颂。板书设计:
詹天佑: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型线路(杰出爱国工程师)
六、布置作业
1、熟练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预习下一课。
集体备课教案《怀念母亲》 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共两篇讲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个回顾拓展。这个单元是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来设计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来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本单元总体教学目标就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第五课《詹天佑》,讲的是清朝时期我国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第六课《怀念母亲》是我国的文学泰斗季羡林老先生的作品,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生身母亲和祖**亲的怀念之情;第七课《彩色的翅膀》讲的是驻扎在海岛上的边防战士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海岛对祖国的爱;第八课是一首诗歌,表达了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我们选择第六课进行集体备课,主要是因为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日记和散文摘抄的语段来进行描述,这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的形式,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来说也是一次尝试。
二、第六课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生身母亲和祖**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表达了作者对两位母亲的爱慕和怀念。作者在开头先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引出了对下文两位母亲的描述。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与生身母亲的关系,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歉疚,然后又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对祖国的思念。对两位母亲的爱慕和怀念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后一段呼应开头,说明了为什么会对两位母亲有不变的情怀,首尾呼应。使整篇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三、《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重点词的意思,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积累语言,学会表达。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黑板上认真的写上“母亲”这两个字,找学生自豪的介绍自己的母亲,老师简单做一点评,指出母亲是伟大的是值得怀念的。然后一同走进课文。
二、回顾旧知,了解作者。
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季先生的访谈录,和他说的三贯通:文理贯通,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然后找学生谈一下通过课前查资料,对季先生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做简单介绍。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课前预习课文情况,找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要求认真听,仔细看,然后师生评价朗读情况。
2、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教师要提出朗读要求,如要流利通顺有感情等。
3、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概括课文内容的一段话。
四、朗读感悟。
1、让学生找出抒发怀念母亲情感的语句,练习朗读,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然后交流。(这是全文的重点。主要采取学生自己朗读,写体会的方式。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点拨。理解“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句话,让学生朗读,谈体会,启发学生从“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两个词中仿佛看出作者什么样的面庞?仿佛听到了作者什么样的呼唤?通过这句话体会作者伤心难过的心情。第二个重点句是“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这句话。启发学生从“泪流不止”和“数十年如一日”中体会作者当时感觉生活毫无意义,空虚寂寞,无法尽孝而悔恨自责的心情。“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这句话也表现出了我当时伤心失落怀念之情,让学生想象母亲的面影,从怅望灰天一词中来感受作者的心情。这些重点句,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要重视给予评价)
2、找出对祖**亲怀念的语句。写一下自己的感受。(重点指导理解11月16日的日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在想到故乡想到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然后让学生纵观全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祖**亲频来入梦?提示学生观察一下写日记的日期,说明祖**亲频来入梦)。
3、教师总结:在朗读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心声,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对祖国永远不变的情感
五、听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认识对两位母亲怀有怀念之情的不止作者一人,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无论何时何地,都怀念着自己的祖**亲。多媒体出示歌曲〈我的中国心〉,学生听唱。
六、布置作业 课后让学生观察母亲的言行,回忆自己母亲的小故事。板书设计:
母亲 祖国(同样的爱慕和敬意)第二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是巩固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课堂小练笔。积累词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让学生读上节课标注的语句,看有没有新发现。教师总结:用一些恰当的词语更能表现出作者的感情。让学生找类似的句子,找句子中起重要作用的词语,然后把标注的句子写下来,边写边体会重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二、复述课文。找学生复述课文,师生评价,教师要强调复述注意问题:抓住重点词复述,流露出作者的真实情感 指导练笔。
指导写文章的方法: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写文章注意问题:讲真事,吐真情,以情感人。
提出作文要求:写一件发生在你和母亲之间的难忘的事,注意要写真事,流露出真情实感。
学生交流,评价。教师总结优点和缺点。根据交流和评价,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思想教育。
教育学生爱祖国,爱母亲,爱同学,爱故乡 布置作业。
预习《彩色的翅膀》
7.*彩色的翅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驻守海岛的解放军战士不怕条件艰苦,热爱生活,想方设法改造海岛环境的事迹。教育学生热爱生活,不怕困难。2.通过词、句、段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中心思想。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4.自学本课生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间有联系,它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教学难点
“战士把昆虫带到海岛上是为什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彩色的翅膀
你从课题想到了什么?
二、了解课文内容
课文描写的是驻守海岛的解放军战士探亲回来,特地带来一些小昆虫,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学生自读课文
1.想想宝石岛是个什么样的岛?战士们到这个岛多久了?
2.战士小高为什么要把一些昆虫带到岛上来?
四、默读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共有19个自然段。
五、练习读熟课文,试着给课文分层次
第一段(1~7自然段)在船上发现小高抱着纸箱子。
第二段(8~19自然段)在宝石岛开西瓜会。
第三段(20自然段)第二天发现玻璃窗上有一只蝴蝶扇动着彩色的翅膀。
六、学生通读课文
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在去宝石岛的船上看见小高抱着一个纸箱子,他说里面装的是小昆虫。来到海岛,我参加了尝瓜会,知道海岛需要昆虫,战士们回家都带回些昆虫。)
课文是怎样分段的?你为什么这样分?
七、深入学习课文
1.阅读课文,思考讨论。
(1)在船上,我发现了什么问题?
(2)小高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个纸箱子呢? 思考讨论:
(1).海岛上结了个西瓜,为什么还要开尝瓜会?(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战士们尝瓜,为什么觉得一股甜丝丝的甘泉流进了心田?
(4)战士把昆虫带到岛上是为了什么?这同蔬菜瓜果的收获有什么关系?
(5)读完课文后,你明白什么了?
八、总结全文
战士们爱海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海岛的爱。板书设计:带昆虫 建设海岛
九、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
《中华少年》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歌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课前准备:收集相关的资料。教法:自学,讨论相结合。教学流程:
一、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划出自己觉得最难读好的句子。
2.同桌之间读一读课文,指出对方读得特别好的地方,一起读一读这些诗句。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适时纠正、指导。读懂,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
4、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适当指导与点拨。
二、感悟诗歌。第1自然段:
我们都是中华少年引导学生划出“高原──雪莲”、“宝岛──乳燕”、“草原──雄鹰”、“黄土坡──红高粱”。自由说说:(1)透过这些词语,你有哪些与此相关的联想?(2)把四组词语联系起来想一想,你又想到了什么?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段诗句。第2自然段:
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哪些给了你人生的启迪,借鉴诗歌的表达试着说一说。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诗句。第3.4自然段:
千年文化、中华精神在这两段诗中,出现了哪些你熟悉的先人与先烈?你最想跟同学们介绍的是哪一位? 第5自然段:
苦难的母亲,惊醒的睡狮出示:黄河的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多次指名朗读这两句诗,引导学生联想,描述仿佛看见的场景。
教师:这句诗写到了什么历史事件?指名四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四段诗句。第6.7.8自然段:
中华的未来,少年去开创。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遇到不明白的诗句,可以问老师。指名小组,汇报朗读。教师作精要的点评,以肯定与鼓励为主。读美,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
三、自由朗读全文,试试用一两句简洁扼要的话,说说读了这一首诗的体会。
四、自由组合,排练诗朗诵:《中华少年》。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收集朗诵诗,课外开展诗歌朗诵会。板书设计:中华少年 : 祖国振兴的希望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2.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4.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课前准备
1.学生根据“学习汇报会”汇报内容,分组进行准备排练。
2.教师准备演讲稿例文。
第一、二课时(习作)
一、激情回顾,谈话导入
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我们有很多收获。我们深深感受到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我们有许多话想要倾诉,有许多情想要表达。
今天我们要写一篇演讲稿,表达心中的情感。
二、范例引路,指导习作
1.出示演讲稿范例,教师或者请优秀的学生深情朗诵。
2.说说听了之后,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哪些地方让自己感动?
3.演讲稿的特点
出示:(1)针对性。演讲是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喻听众,打动听众,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
(2)可讲性。由于演讲稿是为了“讲”,以易说能讲为前提。
(3)鼓动性。演讲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依靠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4.再仔细读读这篇演讲稿范例,说说演讲稿一般要注意些什么格式?
(1)先根据听讲人的身份,写上适当的称呼;
(2)然后写演讲的主要内容,注意结合具体材料把要表达的观点说清楚;
(3)最后可以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或向听众发出号召。
5.本次演讲稿的主题是什么呢?
6.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1)说说这次综合性学习中自己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搜集到了哪些资源?
(2)从以上内容中选取写作材料,并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7.对照要求,进行习作。
自由选择,抒发感情
如果不想写演讲稿,也可以从自己读过的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或书籍中,选择最打动自己的一篇(一本),写一篇读后感。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四、朗诵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同学进行朗诵,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2)教师点评,特别是肯定习作中的独特感受。
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附:演讲稿范例
回看历史 振兴中华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回看历史 振我中华》。
历史的风,吹翻起六十八年前的那一页。在我的眼前,历历浮现出,那冰雪覆盖的1935年,那悲痛岁月里的冷嗖嗖的日子。日本帝国主义大肆张开它的魔爪,伸向了我中华的心脏:华北大地;而此时,卑怯可笑的国民党政府,却居然畏于帝国主义的淫威,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来满足一时的苟且偷安。
我感到了卖国者的卑鄙与可耻。
中华民族,你,陷于内忧外困之中,你的尊严倍受挑畔,你的躯体将被蹂躏。
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默默企盼:企盼奇迹诞生;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默默祈祷:祈祷我们的民族,能够转危为安,能够走出泥泞与困境,驱散开这漫漫的黑云。而让我,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最感骄傲的事情是:我们从来没有失望过一次。在倍受屈辱的民族的背后,总有我们中华的优秀儿女挺身而起。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6000愤怒的北平人们走上街头,高举着正义的旗帜,奔走呼告,勇敢地向卑鄙的暴虐宣战,向怯弱的卖国宣战。
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我们优秀的中华儿女,你们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民族的脊梁;如果,如果我们的民族没有你们,它的生命将是如何的暗淡,它将会走向何等可怕的深渊啊!你们以坚毅不挠的行动,告诉所有的居心可怕的人们:中国人是不可辱的,中华民族是不可辱的。中国人将为国而声、为国而战、甚至为国而死。
我也知道了,中国因你们而精彩。你们使我想起了,志在维新、视死如归的谭嗣同;你们使我想起了,抛妻别子、不惮前驱的林觉民;你们使我想起了,东渡扶桑、救国救民的秋瑾;你们使我想起了,弃医从文、疗救民心的鲁迅;你们使我想起了所有为我们中华的独立崛起,探索着、痛苦着并奉献着的人们。使我想起了,陈毅元帅如是说,“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从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到中俄战争,从《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重若苦海的苦难,漫漫修远的长路,并没有使东方巨人从此消亡的缘故,正是因为有你们啊,我们民族最可爱的人,正是你们这些以天下事为已任的仁人志士,所组成浴血奋战洪流,揽起狂澜,吹响起我们民族的历史的新的纪元。
虽然,我们古老的中国像一艘搁浅的大船,尽管沉重,尽管缓慢,但依然还坚挺着前进的风帆。
同学们,为国而声、为国而战、甚至为国而死,才是一个人最大的骄傲;谁如果在心里没有自己的祖国,谁就不属于人类。
同学们,当你驻足于雄伟蜿蜒的万里长城之上,当你止步于滚滚东去的黄河之边,当你静立在烟波浩渺的渤海之滨,当你注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之时,你的心中是否感慨难平,是否热情奔涌?同学们,切莫以为只有生在乱世才好为国分忧。欲报国何须生于乱世,又何止在沙场上拼杀?同学们,我们是初开的鲜花,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的战场便是这足下的土地,用我们百倍的努力,学得知识、学得能力,然后用自己强健的双手开创一片辉煌的事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如此,都能把自己事业与理想,和我们的民族相融,那么我们的中华民族将以昂然身姿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将指日可待。
让我们为振兴我们的中华拼搏吧。要知道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位同学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告诉自己吧,我们的心属于祖国。
第三课时(口语交际)
一、回顾历程,提出主题
在经历了前面的综合实践活动环节和习作训练环节之后,同学们对伟大的祖国、可爱的民族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和歌颂,深深体会了一个中华儿女的光荣感。
今天我们将把前期的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将我们心中对祖国的热爱集中体现出来,我们将召开一次“祖国在我心中”学习汇报会。
二、小组准备,合作汇报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二”中的学习提示,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说说要使本次汇报圆满成功,最关键的是什么?(分小组商量环节)
3.分小组讨论汇报形式
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合,也可以自由选择同伴组合
⑵小组确定后,选定一位同学主持,动员组内同伴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⑶重点讨论:采用什么样的汇报方式?有哪些成员来负责准备?哪些成员进行展示?相互之间如何配合协调?
4.分小组排练
⑴选定小组负责人,围绕活动主题,根据讨论的结果,组织组内成员进行现场排练,出现分歧,由小组长负责协调
⑵老师巡回指导了解,提出要发挥团体力量,要注意方式方法。
5.分小组汇报展示
⑴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主题,进行轮流展示
⑵引导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⑶评比“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团队奖”“最佳个人奖”等
三、小结提炼,联系实际
活动给了我们展示自我的平台,给了我们倾诉心声的途径,然而爱国的心不会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结束,我们应时时以自己是中华儿女为荣,时刻以民族荣誉为重,真正将祖国刻进我们的心中,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标
1.善于和同学分享读书学文的感受,提高表达能力。
2.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并进行成果展示。
3.积累名人名言,感悟伟人的爱国情操,受到感染,积累语言。
课前准备
1.整理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爱国的格言、古诗词。
2.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
一、交流平台
忆课文,交流收获
(1)用直线将相关的词语连起来,并说说理由:
季羡林
京张铁路
詹天佑
《怀念母亲》
雷达兵
蝴蝶
小高
授粉
(2)回忆说说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哪些事打动了你,给你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和同桌交流,再推荐全班交流。
(3)引导评议: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谈活动,交流感受
(1)谈谈本次综合性学习中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也可以是同一主题活动的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3)引导学生说说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问题,是怎样克服、解决的?由小组内指定同学进行记录。
(4)推荐交流活动情况,对于还没有克服解决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提出方案。
(5)谈谈自己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6)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成员的自我评定,然后引导全班进行互评,评比”最佳活动小组”、“最佳活动者”。
二、日积月累
1.身为炎黄子孙,我们为自己是黄种人而感到骄傲;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更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而自豪。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的名人志士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对自己祖国的钟情。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人名言。
⑴自由朗读这些名人名言。
⑵选择其中的一两句名言,说说含义。
⑶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表情?
A.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这是选自1949年4月周恩来在《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中的一句爱国名言。主要意思是只有热爱自己的民族才能有自信心,才能有为祖国、为民族而献身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操,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源于对生育自己的故土、家乡、民族的爱。
B.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这是1981年2月14日邓小平为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出版的《邓小平文集》英文版写的序言中一句充溢着爱国激情的话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他深爱着的祖国和人民。他这种无限高尚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C.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这句话选自鲁迅的《华盖集续集·学界的三魂》,文中他分析中国的国魂有官魂、匪魂和民魂三种,他认为“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D.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这句话选自巴金的《随想录》,体现了巴金对祖国、对人民深沉而执着的爱。
⑷朗读并背诵这些名言,进行语言积累。
3.交流自己收集的爱国格言或古诗词。
(1)朗读自己收集的爱国格言或古诗词。
(2)介绍所收集句子或古诗词的意思,谈谈自己的想法。
(3)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积累
三、展示台
1.展示准备
(1)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读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课本中这些学生分别展示的是什么?
(2)分组,综合性活动主题相同或相近的学生为一组。
(3)以组为单位,确定自己组内展示的内容,展示的形式,展示的特色以及分工情况。鼓励学生超越课文中展示的形式,自行设计新的展示形式。
(4)各组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进行展示准备。(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情况,并进行协调。)
2.举行“祖国在我心中”展示会
(1)各组轮流介绍,并把自己组的作品带到展示区域进行展示、介绍。
(2)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
(3)评选最佳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材有四篇文章,《詹天佑》描写了我国第二单元共两篇讲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个回顾拓展。这个单元是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来设计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来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本单元总体教学目标就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第五课《詹天佑》,讲的是清朝时期我国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第六课《怀念母亲》是我国的文学泰斗季羡林老先生的作品,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生身母亲和祖**亲的怀念之情;第七课《彩色的翅膀》讲的是驻扎在海岛上的边防战士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海岛对祖国的爱;第八课是一首诗歌,表达了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对祖国的一片深情。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并在语文学习中注重积累语言。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学习汇报会,本单元还根据主题安排了一次围绕本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搜集、采访、参观等方式,进一步深化“祖国在我心中”。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12-29
鲁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01-19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鲁教版12-30
鲁教版五年级品社下册09-12
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上07-08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11-11
鲁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10-06
鲁教版六年级语文期第一单元测试题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