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的生态学问题及解决方案(精选9篇)
家乡的农业生产的问题,鉴于我是保定人,所以以保定农村的问题举例说明。目前总整体上来说,保定农村的生产还是持续原来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这种小农经营自然而然的带有各种弊端。它导致生产资料细碎化,要素配置差,经营规模小,投入成本高,产生效益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虽然家庭经营在起初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得生产不断发展,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的发展越来越不足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也越来越不足以满足人口发展的需要。
从生态学角度上看,虽然大规模生产也有各种弊端,但是,从经济增长角度看,大规模集约经营才是更好的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一种经营模式。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小农经营不会很快发生巨大的改变,小农经营还是会在长时间内存在。小农经营模式下,农民本身分得的土地就很少、很有限,生产的分散性导致农民本身经济基础和知识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也不够;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不健全,使得农业灌溉依旧停留在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为了能够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更多的作物,农民一般都会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来使得粮食作物能够高产,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但是,这些都导致了严峻的生态问题。
大水漫灌,虽然使得一部分水分与土壤中的养分结合,被根系所吸收,但是,多余的水分带走了土壤中的养分,而且它们下渗会造成水体污染;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得水井越打越深,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更有甚者使得地面形成地下漏斗造成地面沉降;而且,由于大水漫灌,使得土壤盐碱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土壤肥力越来越低,最终甚至使得土地荒废,不能够再继续种植。
此外,由于农民本身对植物秸秆等的了解知识不足,很多农民为了方便都是在农作物收获以后就在土地上对秸秆进行焚烧,灰尘造成环境污染不说,焚烧秸秆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而且不能对秸秆进行再利用,从而造成破坏!
另外,随着工业的发展,农民也不再单纯的使用有机肥料给作物增加营养,他们使用各种化学肥料。这不仅能够有效而且快速,但是施撒有机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作物的高产从而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但是,过度使用化学肥料不仅不能够促进作物的发育,而且过量还会造成对作物的伤害甚至导致死苗,从而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还会给农民造成减产甚至绝产。而且过度使用化学肥料同样会对土地造成伤害,也会使得土壤板结从而降低土壤的通透性,不利于农业的增产。
喷洒农药,虽然使得农作物少受病虫害的迫害,能够促进作物稳产高产,但是,除去对人身的伤害以外,对于生态也造成严重的破坏。长期使用同种农药防治害虫,还会导致主要害虫被抑制,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甚至可使原来不是害虫的种类转为害虫。如为了防止某种主要害虫,使用有针对性的有效药剂,那么在主要害虫被杀死的同时,主要害虫的天敌和次要害虫的天敌也都减少,这时候没有被杀死的次要害虫却繁殖起来,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次要害虫大发生,结果次要害虫取代了原来主要害虫的地位而成为主要害虫。另一方面,由于害虫本身的耐药性很强而且繁殖能力很强,所以它们即使暂时被农药抑制,但最终,少量生存下来的害虫还是会大量繁殖而且很快就全部具有了耐药性,原来的农药对他们就不会再起到作用。同时,由于喷洒农药使得害虫大量死亡,使得以食用害虫为生的生物由于没有食物而大量饿死。或者,由于现在使用的农药多是广谱性,在杀死害虫同时,也杀死了大量的益虫。中毒的昆虫被啄食,又会害死鸟类。在自然条件下,本来是天敌抑制害虫的增长,现在喷药后,天敌受到药害减少了,而其繁殖能力又远比不上害虫快,反而更有利于害虫的迅速繁殖。目前,农药的剧毒对害虫天敌的危害仍在继续扩大,破坏了天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使生物群落发生改变,而且导致害虫的泛滥成灾,最终引起农业的更大面积的受荒!
解决以上的问题,就必须从生态学角度并从根源上抓起。小农经济是使得农业发展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有必要改变这种农业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大规模集约农业,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大规模的集约经营,从而改善小农经济下生产资料细碎化,要素配置差,经营规模小,投入成本高,产生效益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等一些问题,从而有利于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水平。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鉴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发展大规模的集约农业还有待时日,发展生态农业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见效,所以一些实际的更符合小农经营的解决方法在当下才更有可操作性。
大力发展沼气工程建设。在保定地区,发展沼气是一个很好的进行农业生产的项目,也是在现有小农经营模式下很好的发展生态农业的方法。由于它投入资金少,而且对农民技术要求不高,同时能够增强土壤肥力增加农业产出,而且对生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微生物农药(又称为无公害农药)是指一类含有活菌的特定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使农作物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其本身具有生产成本低、用量少、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的优点,而且具有高度的专一性,杀虫效率高,不杀伤天敌,且容易降解,无残留,对人畜无毒,能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刺激植物生长。因此,应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以便大幅度地减少化学农药施用,这将有利于降低农副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有利于生态平衡,有利于人类健康。
1 存在的问题
1.1 品种混乱
托克逊县蔬菜生产上西红柿、辣椒、茄子、豇豆等种植面积较大, 但各蔬菜品种类型多, 农民也不知道选哪个品种, 主要品种种植面积少, 数量少, 分散, 品种多, 同一品种上市时间不规则。
1.2 科技投入和培训力度不够
技术指导不到位, 大部分农户生产中, 出现多年连作不倒茬的现象, 导致蔬菜病虫害发生严重, 产量和质量降低。
1.3 农药使用不规范
当前各种蔬菜上使用农药类型较多, 许多农民对农药安全使用知识不了解, 在盲目使用农药, 随意增加农药次数和用量, 造成蔬菜畸形花、畸形果的产生, 从而发生落花落果现象, 在蔬菜全生育期出现大量的枯萎、落叶、枝条干枯, 甚至整枝死亡, 给生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4 肥料施用不规范
当前蔬菜生产上优质农家肥是增加蔬菜产量, 特别是食品安全的最重要农业生产资料。但是现在使用农家肥和油枯的农户数量越来越少, 而化肥却超标使用, 不是按照蔬菜种类和生长时期按需施肥, 而是认为化肥越多越好, 特别是含氮高的化学肥料用量过大, 造成土壤理化性状恶化, 蔬菜产品品质下降, 忽视微肥施用。
2 解决方法
2.1 筛选优良品种
农技部门就及时引进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选出适应当地实际条件、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品种, 从而大面积示范。
2.2 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农民培训工作, 提高农民对设施蔬菜栽培的积极性。
2.3 科学用药
农药使用时, 一定要注意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 农药使用前,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要求使用, 防止农药乱用。
2.4 合理施肥
温室蔬菜栽培或者是大田栽培施肥时, 首先进行土壤化验, 按化验结果进行施肥, 防止肥料过多造成损失, 施肥时以基肥为主, 化肥和微量元素配合使用的原则,
CSA即“社区支持农业”,这种模式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建直销的生产模式,并且共担风险,类似于先由农场确定可接受会员数量,然后会员选择加入农场CSA模式,然后农场根据会员的数量安排种植计划。这样就可以保证农场的稳定收益,消费者获得生态农产品。风险低的情况下,双方违约的可能性都在系统上更低。这其实也类似互联网的C2B模式。
事实说明生态农业的生产规模也可以放大到一定程度;但现有的生态农产品市场存在一个核心的问题:信息的不对称;如何通过各种手段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有效建立信任,这是当前中国的生态农业产业链面临的最大问题。
互联网进入移动终端时代,越来越多人把网络作为消费平台,卖家通过手机拍照,上传照片,添加文字描述,就算是开了一家店铺,只要保持手机和网络的联通,就能随时随地做买卖;买家通过手机浏览商品、下订单、手机支付,一切行为都变得如此简单,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商超流通渠道相比,极大地节约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社会经济运作的效率,但是,生态农业产业链中的信任问题并不因为移动互联网的便捷高效而增强。
移动互联网的平台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平台更大、更快,传统政府和社会的监管体系难以跟上节奏,鱼龙混杂的可能性就更大了,移动互联的这个特性对于生态农业产业链的信任而言是减分的;而网络既有利于信息的透明和传播,又有利于加强产业链中的信任,避免互联网对生态农业产生向淘汰。
如何才能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显然是要解决产业链中的信任问题。那么又如何能构建充分信任的生态农业产业链呢?这是一个涉及政府、社会和市场诸多方面的复杂问题,没有人能够给出全面的解答,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拿来就用。美国、欧盟和日本这些生态农业产业链发达的国家也难免遇到市场和政府失灵的麻烦,这其中最可借鉴的是日本的经验,因为日本和中国一样,同属于人均一亩三分地的东亚小农国家,社会结构上有可比性;日本生态农产品生产端依靠综合农协,监督端有公民社会的各种NGO组织;生产有保障,监督有保障,市场顺畅就有保障;综合农协是农户在生产、土地、金融、市场各个方面的综合合作体,政府给予巨大支持,能够很好地引导和控制农户;NGO组织因资金和运作的相对独立而具备较好的公信力;生产者有依靠,无需作假,也很难作假;监督者不愁吃喝,就能保持立场。说完日本,再谈谈我所做的分享收获农场如何解决信任问题。邀请会员和其他社会组织来农场参加活动是一个增进互信的有效方式。分享收获会定期举办各类农场活动,如4月份的开锄节,七八月份的夏令营,中秋节农场篝火,10月份的丰收节等活动;另一个增加信任的因素是接受志愿者,他们不拿分享收获的工资,凭着对生态农业的热爱而投入到农场工作之中,农场的任何违规行为都可能被志愿者通过自媒体传播出去,这是一个有效的社会监督。
有了微博或者微信这类自媒体后,蔬菜生产过程中如何保证无农药、无化肥等城市里的消费者最感兴趣的信息就可以很方便传递。无农药、无化肥并不代表完全复古的农业形式,农业的技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发现问题后如何应对,比如看到病虫害就用不同的农药对付;第二个层面是管理,在产量和质量上做最好的平衡,在病害、虫害出现苗头的时候防治于未然。另外,生态农业自身其实不光包括生态的生产,应该还包括生态的生活,生产和生活应该是有机结合的。所以,在自媒体中,我希望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展现我们村里一群年轻人选择这样一份事业,回到乡村生活的价值观以及生活的点滴,与此同时,还要让大家看到农场在生产上是如何用自然中的智慧解决问题的,比如利用自然界植物自制杀虫药,更重要的是,一年四季的交替过程中,植物的变化。
在充分信任的社会经济体中,消费者可以舒服放心地购买,不必担心生态农产品的购买问题,这样的产业就具备做大的基础。美国能够拥有全食连锁超市(WholeFood)这样的以生态食品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还能够做到世界500强的规模,与美国社会经济维持高度信任有很大关系。
有些消费者虽然有食品安全的意识,但对溢价购买并不确定的“更安全的食品”则心存怀疑。与此同时,全社会对于例如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还存在概念上的混淆,信任难以在短期内建立,由于农产品都具有准公共品的特点,因此,生态农产品市场的扩大难以在短期内开展。中国的生态农产品及其加工食品站食品消费总额的比例不足5%,远低于13%的世界平均水平,信任缺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当前阶段,信任问题难以得到制度化的解决,想要打造生态农产品互联网销售平台,要谨慎,要在互联网之外下工夫,多支持有利于构建良性社会生态的各类志愿者组织和农场。
姓名:
学号:
班级:
舒云康 200830010416 农学院生物技术1班2011.06.0
1摘要: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指出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农产品品质、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下、农业科技落后以及加入WTO后的短期负面影响是我国农业生产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农业生产问题发展对策
正文:
一、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1.1 传统农业部门的产值比重大大减小
与消费结构的整体性转换相适应,发达国家在农业产业结构变革的推进上就不断增加动物性食品及其后向关联产业即饲料产业的生产,进而不断增加生活质量类产业的发展,使农业生产的总体结构不断走向高级化。目前,发达国家农业中畜牧业的比重大都超过了农业,水果、花卉、高品质蔬菜等产业都获得了快速发展,支撑农业增长的已不再是传统的粮食产业。
1.2 农产品加工业和涉农服务业发展非常迅速
农业的分工向纵深发展,形成了发达的农业产前部门和农业产后部门。农业产前部门主要包括:为农业提供各种生产资料的部门。农业产后部门主要包括:农产品的包装、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等部门,也就是常说的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服务产业。农业产中部门与产前、前后部门共同构成现代农业产业系统。构成了更广泛的现代农业体系。农业越发达,其产业价值链分工越细,联系也就越紧密。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精深加工已成为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手段,不仅可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而且可缓解农产品供应市场的季节性问题,增加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总量。
1.3 技术进步加速
发达国家无论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业服务业的发展,还是品牌的形成,都是以现代科技知识为支撑的。目前发达国家农业所使用的技术已经远远超过了几十年前的水平,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是重要的应用技术。农业生产的高科技化,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结构的优化,而且改变了农业的传统特性,使农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4 农民组织化和产业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
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在发达国家农民纷纷加入或创立某些组织(如合作社等),以农业服务业为切入点,推进规模化和一体化经营。几乎所有农业
发达国家都有各种各样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努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各类农业和农民组织在技术传递、信息集合、产业开发、规模经营、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土地分散经营,难以组织推进规模化、集体化、标准化生产。
平均每户都有3—4块耕地,大部分地块都在2亩以下,有不少地块不足1亩,机械化耕作困难,这种土地零星经营现状严重影响农业的大发展。加上农田长期使用化肥农药、塑料薄膜,地力结构破坏较大,土地单位产出率低,持续增长增收的难度加大。
2.2 农业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大多为作坊式生产,主要是初级产品加工,缺乏大而强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带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
2.3 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农村市场体系和物流产业发展不全。
大宗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没有建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大多为地摊式经营,档次较低。
2.4 农村劳动者素质不高,发展规模生产劳力不足。
我县农民文化素质总体偏低,农业人口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48%,文盲半文盲还占有一定的比例,一些有文化的农村青壮年劳力异地转移较多,新农村建设缺乏主体,科技推广没有对象,发展规模生产劳力有限。另外,当前农村留守人员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大部分农户把农业作为第二产业,只满足种地够吃饭,严重影响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大发展。
2.5 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弱,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由于科技推广经费不足,科技推广人员心有余而力不足,乡镇农技、畜牧、水利、农机等站所举步维艰,科技推广出现空档,难以满足科技致富的迫切需要。
2.6 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
绝大部分村缺乏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和改善基础设施的实力和后劲,村干部工作受经济制约,开展工作难度大。
2.7 占用耕地严重。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郊区耕地占用情况严重。再者由于村庄规划未启动,部分农民没地方建房,只有在自己的责任田建房,占用了大量的耕地,部分村还造成了空心村。
2.8 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较差。
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但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田水利建设比较滞后,农业抗灾能力较弱、生产波动性大,内涝还没彻底解决。
2.9 发展畜牧业积极性有待提高。尽管目前畜禽市场价格大幅飙升,但并没出现因价格拉动生产大发展的现象,农民填槽补栏的欲望不强烈,相当一部分人持观望态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畜禽加工龙头企业少,养殖方式落后,规模养殖发展缓慢,养殖大户不多。瞬息万变的市场价格让养殖户无所适从,认为目前养殖风险过大,担心再次出现高价进仔猪雏禽,低价卖肉猪、肉禽的亏损现象。另外,农产品价格的普涨,尤其是饲料价格增幅较大,养殖成本大幅提高;同时,生猪疫病的发生也极大影响着农户发展畜牧养殖的积极性。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几点建议
3.1 要完善家庭经营、农户合作、农业企业股份合作制以及相应的辅助支撑体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引导农户通过市场进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积极探索采取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解决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问题,鼓励经济技术能人承包农民土地,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使土地、资金、技术和信息有效集中,从而扩大产业规模,拉长生产链条。另外,根据我县实际,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种植,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改良土地,对那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虽未形成生产经营规模,但有明显开发优势的潜在产业,要进行重点培育,培养持续增收的能力。
3.2 重视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发展一批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县应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加快农产品加工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重点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
3.3 加快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切实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加强农产品集贸市场和经营设施建设,建立批发市场与直接销售相结合、电子交易与场内交易相结合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经过几年努力,逐步形成豫东北县级较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价格中心和市场信息发布中心。鼓励和支持不同经济主体兴办和发展各种协会、合作社、农产品营销组织,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3.4 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把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要重视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建设,适当增加科研经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让农民了解和掌握农业实用科技知识。
3.5 多措并举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量认证,积极培植农产品品牌,确保我县农产品顺利进入国内外市场。
3.6 要尽快启动村庄规划。现在农民建房的积极性很高,我县村庄规划没跟上,农民大都在自己的责任田建房,占用大量耕地,同时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必须尽快启动村庄规划建设。
3.7 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县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政策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加大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的同时,应通过项目投入、招商引资和群众集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必要条件,减少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彻底解决兰考内涝问题,提高农业效益。
3.8 加快畜牧业的发展。一要推进畜牧业现代化。要大力实施良种工程,继续加大良种场、扩繁场建设,加快优良品种的培育、引进、扩繁和普及步伐;要尽快推进适度规模养殖,降低散养散放的比重;要加快推进畜牧小区建设;要加快无公害基地建设步伐,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畜禽产品,帮助和鼓励养殖企业建立无公害基地,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二要加强动物疫病防病体系建设。建立动物防疫屏障,增加人员和经费投入,建立动物防疫应急预警机制,完善和落实动物防疫配套制度,建立和完善外来动物及其产品的风险评估和准入制度。三要着力探索机制创新,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畜产品加工与流通、科技服务等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发展各种中介组织,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
参考文献:
【摘 要】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农村经济的保护就显得特别的重要。而农业保险对于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深远意义。但是为何我国的农业保险在农村中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得让人如意呢?本文就是通过对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在其中存在的问题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的办法。
【关键字】农业保险 法律依据 保险意识 制度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农村经济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转移农业生产中的巨大风险,保护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成果不遭受意外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完善,目前,农村的自然灾害补救渠道主要依赖国家财产转移支付,商业保险补救所占比例非常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商业保险甚至没有涉及。但是单一的救助渠道并不能满足救灾的需要,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所谓的农业保险就是指保险人对于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的生产过程中,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而损害农产品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业务。它主要的险种有:农产品保险、生猪保险、牲畜保险、森林火灾保险、家禽综合保险、水稻保险、蔬菜保险等等。
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的农业保险是在近二十几年的时间内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既有发展之初的快速发展,也有商业化运作的萎靡滑坡。因此,农业保险的发展之路是充满艰辛和荆棘。就总体来看,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快速发展阶段(1982—1992年)。
20世纪80年代随着保险业务的全面恢复,1982年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地分公司开始试点办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保险,1986年以后新疆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现更名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在兵团的范围内实行农业保险。此后,民政部的农村救灾保险、农村保险相互组织等纷纷出现,各地掀起了兴办农业保险的热潮。这一时期,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国家财政兜底的计划经济体制,各公司对农业保险成本和赢利考虑较少,所以,这使得农业保险业得到了很快速的发展。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费用收入就从23万上升到8.17亿元,年均递增超过120%。
2、农业保险的萎靡时期(1993—2003年)。
1992年以后。随着政府支持性措施的削减,尤其是在1994年随着市场化体制转轨的进行,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性质与商业保险的商业性经营出现了尖锐的矛盾。因此,各大商业保险公司纷纷取消了农业保险,使得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特别是2003年,中国人保在香港上市之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业保险,这就使农业保险的发展受到了更严重的打击。
3、升温阶段中也困难重重(2004年至今)
由于近年来“三农”问题的不断升温,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终结,农业保险对“三农“的保护伞作用日益突出,特别是农业政策性保险更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这一段时间,根据国家的政策扶持和措施的指导,我国第一家专业性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在上海成立,取名为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这不仅是我国探索农业保险制度的开端,也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开端。虽说是新的开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升温阶段的它也是困难重重。
二、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保险业务的不断发展,让我们更多的人了解到农业保险的需求是多向的。从政府方面来说,政府需要一种更好的途径来解决受灾农户因灾返贫的现象,而农业保险就是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法。从保险公司来说,当前中国的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城市市场的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发展新的市场就成为广大保险公司的一个重要目标,而随着国家对“三农”产业的投入,农村市场就成为广大的保险公司的开发对象。从农民方面来说,农业保险一项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的重要手段。但是为什么这样一个看似“三赢”的保险项目,为何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呢?
1、农业保险发展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以及政府政策的不够完善。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农业保险的问题。我国的《保险法》实质上是一部商业保险法,对农业保险尚未涉及。而我国的农业保险大多数是采取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同时在农业保险的实行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对农业保险中的投保人的利益保护,对保险公司的保护等问题都得不到落实。因此,制定一部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了。
除少了一部法律的规范之外,政府的政策扶持也是不够的,比如说,政府补贴制度的不健全,农业保险除了免除了营业税之外,其他方面与商业保险一样,国家还没有一套政策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
2、保险费用过高、农民收入过低,保险意识不强。
虽然经过了几次改革,农业保险的费用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同时政府的费用补贴也进入了这个系统。但是,对于农民来说,这些费用都是偏高的。这个问题就要从农民的收入问题来谈了。农民一年的收入主要是种植业和家里家禽的养殖,而我们知道,农民每家每户的种植业的面积是根据家里的人数来获得的,面积相对来说是很少的,只是能够基本解决全家一年的温饱问题而已,那为什么还要花钱去买保险呢?同时,农民的保险意识也是很薄弱的,农民安于现状的思想已经在他们的脑子根深蒂固了。他们会认为,收成不好就抱怨一下老天爷,接下来就没有任何举动,守着这些仅有的粮食过完这一年。
3、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落后是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内在因素。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存在着很多的技术性的障碍:①保险责任的确定和保险费的确定都比较困难。②定损理赔难度很大。由于农业保险的标的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标的的价格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的。赔款应该要根据灾害发生时的市价来计算,而此时农作物或畜牧产品往往还没有成熟或者是在成长中,很难估算出市价是多少,于是就很难界定定损赔偿的问题。③道德风险防范难。农业保险的保险利益是一件难以确定的预期利益,而这些农业保险的标的物的生长和饲养大多是取决于保险人的管理和精心照顾与否。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很难分辨是不是由于人为的原因。
三、针对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
1、加强农业保险法制建设,保证农业保险的有序进行
要完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尽快总结各地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经验,制定和颁布我国的《农业保险法》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对农业保险的目的、性质、经营原则、组织形式、承保范围、保险费率、保险责任及国家对农险的监督管理等重要环节作出规定。对农业保险予以规范,使农业保险发展有法可依。在全国性农业保险法出台之前,各地政府也可以试行制订地方法律法规,加快农业保险的法制进程,从而保证农业保险的有序进行。在农业保险的自愿原则上,要真正想使农业保险成为农民和农业的“定心丸”和“稳压器”,就很有必要让农业保险成为一种强制险种,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
2、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投保意识
在灾害面前如何使农民经济利益不遭受重大损失,农业保险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也是我国合理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完善农业保护体系,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和国际竞争实力的必要措施,必须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投保意识,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镇村干部和保险公司应深入农村中去,一边开展形象生动的宣传活动,以增强农民的保险意识,提高农险的有效需求;一边进行细致的调查,了解农民的需求,以提供出供需适路的农险险种,制定出双方都能接受的保险费率。对于农民投保自筹缴费,可以尝试将农业保险与农业补助资金联系起来,还可以从保险理赔或救灾资金中,拿出一部分出来“以险养险”,增加农业保险保费的筹资渠道。
3、加快农业保险经营体制的改革,完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
把农业保险业务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成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成为一条可行之路。通过创建新的农业保险经营主体,调整保险产业结构,不断扩大农业保险发展规模,尽快形成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由国家组建政策性农险机构——中国农业保险公司,贯彻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经营管理国家农业风险基金,监督管理基层农险机构,并作为最后保险人接受其他农业保险机构的分保。民政部门、地方政府采取自办或与中国农业保险公司合办的形式建立地方性农业保险公司。此外还应允许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险业务,但要接受中国农业保险公司的业务指导和资金帮助,其经营行为必须符合农险经营的有关政策和规范。同时国家应该要加大对农业保险技术的问题的关注,保险责任和保险费用的界定,定损赔偿的界定,都可以以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不仅可以让保险公司有了执行的依据,同时也让广大投保人有了正当获得利益的依据。
摘要: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之一,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它包括信源,发送器官,信道,接收器官,信宿等5个基本环节。而信息传递的种类有营养信息传递,化学信息传递,物理信息传递,行为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之一就是植物的化感作用,植物化感作用是植物间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植物体产生生物活性物质能在生物体之间传递信息并导致生物体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包括促进和抑制作用。植物化感作用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植物化感作用的概念、化感物质的种类, 论述了植物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途径和应用前景。
关键字: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应用途径,化感作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有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这三个基本功能。其中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因,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而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近年来,随着化学生态学和行为生态学的发展,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态系统的信息
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学者认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是指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在时空上分布的不均匀性。还有学者认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是实现世界物质客体间相互联系的形式。一.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信息的传递包括信息的发送处理、传输处理和接收处理等过程。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过程一般包括5个基本环节。(1)信源:即信息源,是信息的产生者。
(2)发送器官:发送器官要把传递的消息变换成适合于信道上传输的信号。一般要经过编码器的编码。
(3)信道:信道是连接发送端与接收端的信息媒介,是信息的传输者。发送器官发送的信号通过信道从一个有机体传递到另一个有机体;从这一种群传递到另一个种群;从一个群落进入另一个群落。空气、水域、土壤、食物等是生态系统中典型的信道。
(4)接收器官:接收器官执行与发送器官相反的功能,把通过信道后的信号接收,并进行解码,变换成为能够被接收者理解的消息。
(5)信宿:信宿是信息的接收者,是信息传递的目的地。信息传递的目的就是要使接收端获得一个与发送端相同的复现消息,包括全部内容和特征。然而,在实际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噪声干扰,从而使接收信息和发送信息之间总是存在差别。噪声是生态系统中所有信息传递中的限制因素。2.信息传递的种类
2.1 营养信息传递 营养信息是指通过营养交换所传递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食物链、食物网就代表了一种信息传递系统。以松鼠的数量消长为例,主要以云杉种子为食的松鼠数量的消长,依从于云杉种子的丰欠。每当云杉种子丰收的次年,由于食物的充沛,松鼠的数量也出现高峰。随着云杉种子2~3年歉收,松鼠的数量亦随着下降。
2.2 化学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有生物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参与 信息传递,这种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通称为化学信息。
生物依靠自身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 如酶、生长素、性诱激素等来传递信息。许多动物平常都是分散居住, 在繁殖期依靠雌性动物身上发出的特别气息—— 性诱激素聚集到一起繁殖后代。有些“肉食性”植物也是这样, 如生长在我国南方的猪笼草就是利用叶子中脉顶端的“罐子”分泌蜜汁, 来引诱昆虫进行捕食的。2.3 物理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中以物理过程为传递形式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
包括声、光、颜色等。这些物理信息往往表达了吸引异性、种间识别、威吓和警告等作用。比如, 毒蜂身上斑斓的花纹、猛兽的吼叫都表达了警告、威胁的意思;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红三叶草花的色彩和形状就是传递给当地土蜂和其它昆虫的信息。
2.4 行为信息传递 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特殊的行为方式向同种的其 他个体或其他生物发出的信息。
比如地甫鸟鸟发现天敌后, 雄鸟急速起飞, 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蜜蜂可用独特的“舞蹈动作”将食物的位置、路线等信息传递给同伴等。3.信息流及生态信息的应用
生态信息的应用实例如下: 1.用次生性物质或信息化合物控制害虫
2.利用植物次生性代谢物控制病害 3.植物他感作用的研究
二.以下具体说生态信息的植物化感作用这一方面。1.植物化感作用
1.1 植物化感作用的概念
化感是植物生长过程或植物腐烂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对邻近植物生长的干扰。在植
物界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或多或少地含有化感作用的物质成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这是物种进化过程中竞争生存的必然。植物的化感作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与植物间的光、水分、养分和空间的竞争一起构成了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植物化感作用的媒体是化学物质,被称为“化感物质” 现已发现,许多化感物质不仅对植物,对微生物、动物特别是昆虫都有作用,因此,化感物质的使用范围愈来愈广。1.2 物化感物质的种类
植物化感物质是植物体分泌到环境中的代谢物或次生代谢物,它们分布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或种子中。根据它们性质大体上分四大类:(1)脂肪族化合物,指水溶性的醇和酸,如草酸、乳酸、甲醇、乙醇、丁醇等;(2)脂肪酸,类酯物以及不饱和内酯,如苹果酸、柠檬酸、花楸酸、棒曲霉素;(3)萜类化合物,如单萜烯、哌烯、樟脑、桉树脑以及倍半萜烯等;(4)芳香族化合物: 简单的酚、酚酸、醌、单宁、香豆素、黄酮类、生物碱、肉桂酸衍生物及经莽草酸途径合成的芳香族氨基酸。1.3.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
大致归纳为以下四类:(1)从植物表面溢出的,被雨水冲洗到下层植物的植株上或进一步渗入到土壤后表现出克生效应,如芒萁在天然群落中主要通过雨水、雾或露的淋洗将叶部的液态分泌物通过淋溶过程释放到土壤中,抑制周围植物生长〔6〕。(2)从植物根部溢出的直接产生克生效应。如菊科植物洋艾根游离出来的物质能严重抑制和迫害其他植物的生长;野燕麦分泌的莨菪葶、苜蓿根分泌的7
-羟基-4甲氧异黄酮,都能抑制其它植物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3)一些挥发性化感物质通过植物体表进入环境而发生作用。如无剌槐树皮产生的挥发性物质能抑制附近杂草的生长。(4)植物残株或凋落物分解,如高梁、小麦残株能释放化感物质,强烈抑制某些杂草生长。1.4.化感作用的作用机理
化感作用的作用机制一般是化感物质通过存在部位释放出来后,利用自身高度的选择性和专一性,作用于受体,从而抑制受体的吸收、合成、光合等各种功能,对受体产生抑制效应。化感物质抑制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主要生理表现为:(1)抑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代谢,抑制细胞分裂和伸长。(2)对植物激素、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关键酶类的抑制,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改变细胞膜性。2 植物之间及植物与昆虫间的化感作用 2.1 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
自然界许多植物能产生化感物质,有些能抑制其它植物生长,有些能促进其它一些植物生长,起到了抑制或促进种间组合的作用。2.1.1 产生克生物质
一种植物通过分泌某些克生物质抑制或杀死另一种植物,削弱后者对光、热、水、肥、空间领地的竞争,从而促进自身的生长进程。如向日葵产生强烈的抑制豆科植物生长的克生物质,它主要抑制根瘤菌和固氮作用;高梁残体可释放一些化感物质,抑制周围杂草生长。2.1.2 产生自体毒性物质
某些植物能产生一些化学物质抑制自身的发展和种群的扩大,从而使群体保持平衡,有利于自身的生长繁殖。如大豆根系分泌香草酸、香草醛、对羟基甲酸等酚酸类化合物质,可导致下茬豆苗生长激素代谢紊乱,从而造成大幅度减产。苹果树根系分泌物黄酮根苷,能强烈抑制幼小苹果树苗生长,使苹果园补植及更新困难。2.1.3 产生剌激促进又有抑制效应的物质
某些植物分泌的物质会随浓度的变化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如小麦残体腐烂产生异丁酸、戊酸、异戊酸,浓度低于1.5mol/L 时,可促使燕麦生根;在浓度高于1.5mol/L 时,对燕麦种子萌发又起了强烈的抑制作用。2.2 植物与昆虫间的化感作用
2.2.1 植物与昆虫间的克生作用
某些植物体内可分泌羟化物质、单宁等抑制昆虫和小动物的取食,限制昆虫生长甚至使其死亡,从而达到保护自身不受伤害的目的。单宁是木本植物产生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很难被消化酶分解,植株体分泌的单宁具有特殊的苦味、涩味、酸味,能降低害虫的适口性,成为抵制害虫取食的天然武器。2.2.2 植物与昆虫间的互惠关系
如虫媒花植物与为之授粉的昆虫之间的互惠关系是植物与生物互惠关系的典范。此种植物能生成一定的化学物质,使其具有特殊的颜色、香味,从而对昆虫产生吸引力,使昆虫前来采食,达到传粉、授粉目的,有利于植物结实、繁衍后代和扩大分布及为昆虫提供食源,使种延续。3 植物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1 合理利用植物化感作用的相生效应进行有益的植物组合,提高农田生产力从事农业生产,首先应充分认识栽培作物、绿肥牧草、经济林木,它们当中哪些具有化感作用,各种栽培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是相生还是相克及植物自体毒性问题,有助于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轮作,间、套、混作,复种,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目前生产上着眼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作物复种指数,如果在植物之间合理搭配组合,可在某些场合下收到相生效应的好处,大大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对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起到重要作用。如玉米与大豆、洋葱与食用甜菜、马铃薯与菜豆、小麦与豌豆种在一起,可提高产量,相反番茄与黄瓜、葱与菜豆、苹果与玉米、核桃与番茄、马铃薯则相克,应把它们分植,避免相互抑制。
3.2 利用植物化感作用的克制效应,进行田间杂草的生物控制和防治随农业生产的发展,除草剂成为人们依赖的对象,也是主要控制杂草手段。由于人们大量使用各种化学除草剂,对农业生态系统和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很大危害,因此利用化感作用进行杂草防除是一项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新途径和有效措施。植物化感物质最重要的作用是抑制种子发芽,减缓或破坏植物的正常生长,无论死、活植物所释放的化感物质都具有类似除草剂的特征和作用方式,有很强的选择性,且这些化合物在小剂量下很有效力。据报道,在世界上已阐明100 多种植物具有化感潜势。研究杂草相互间及杂草与作物间化感作用和竞争,可对杂草进行控制。
因此,生产中积极利用克生效应防除杂草,不但可减少农业投入,节约成本,同时不会产生由于人工合成化合物的使用而带来污染环境问题,可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如冬小麦释放的化感物质能抑制白茅草生长;大麦释放的化感物质可抑制繁缕生长,刺槐分泌鞣酸物质能抑制多种草本植物生长。核桃、蔷薇、高梁、向日葵、茄子、菊、番茄等能分泌克生物质。生产中广泛开展利用植物化感作用的克生效应,直接利用化感植物地面覆盖,化感物质的人工提取直接作为除草剂等措施是有效防除杂草的途径。
3.3 利用植物化感作用基因培育抗有害生物的作物品种随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未来的年代,我们将有可能象培育抗病作物一样,将植物化感作用基因引入到有希望的栽培品种中,培育抗有害生物的作物品种。利用作物本身的化感潜势来进行有害生物的防除和提高作物产量。如利用向日葵、核桃、小麦、大麦等栽培植物的化感潜势来控制杂草的生长或用来减少除草剂用量。
3.4 广泛开展植物化感物质的研究利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形成良性生态系统当前,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条件恶化,污染逐年加重,严重威胁农业的持续发展及人类生存,因此广泛开展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利用,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资源永续利用。生产中人们利用大自然提供的天然植物化感物质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除草剂或模拟天然物人工合成化学品,一般这些物质都是无毒或具有较小的环境毒性物质,使用这些物质去杀虫除草,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使生态环境能得到明显改善。参考文献
1.宋君.植物间的化感作用
2.E.L.Rice(胡敦孝译).天然化学物质与有害生物防治 3.孔垂华.植物化感作用研究中应注意问题 4.周青 化感作用作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5.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6.尚玉昌.普通生态学(第2 版)7.李博.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 发展规模生态农业的意义
生态农业的英文简写是ECO, 它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建立的一种现代化高效农业发展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 要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明确了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方向。发展规模生态农业, 促进了农、林、牧、副、渔等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结合发展, 相得益彰, 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
我国地域辽阔, 生态农业针对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 吸收传统精华、发挥现代优势, 扬长避短, 以多种生态模式、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 带动了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此外, 生态农业还致力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维持社会平衡, 满足人类生存对农产品增长需求的同时, 有效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持续性, 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1]。
2 发展规模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客观来讲,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总结, 趟出了一条规模生态农业特色道路, 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这其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生态农业覆盖面积较小、产业化水平低等, 影响了规模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究其根本, 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 即农民生态意识薄弱和政策支持不够。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 是规模生态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然而, 长期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影响, 加之宣传推广不力, 国民的价值观尚未出现根本转变, 部分农民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素来政府都以生态农业主导为本位, 十分重视教育、科技投入, 但落实效果不佳, 很多培训流于形式, 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
3 发展规模生态农业的对策
笔者结合上文的分析,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发展规模生态农业的对策, 以供参考和借鉴。
3.1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农民意识
农民是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 其参与积极性直接影响了工作成效。在此过程中, 政府相关部门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 深刻认识规模生态农业的意义和本质, 主动投身相关建设, 并通过政策体系的导向作用, 引导农民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 各地政府可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 让农民感受看得到、摸得着的实在利益, 激励他们广泛参与生态农业建设。
同时,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 政府还需注重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传播效能, 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规模生态农业发展成果, 以典型成功案例证实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农民主体思想, 调动其主动参与的兴趣。在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下, 相信规模生态农业会如火如荼地开展, 进而迈入快速发展车道。
3.2 完善政策体系, 重视人才建设
虽然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 但在现代产业行列中依然处于劣势, 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不高。因此, 要加快生态农业政策体系工程建设, 明确农业生产地位, 逐步加大对其资金、技术投入力度, 完善生态农业相关配套设施, 保障农产品市场秩序规范, 进而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 生态农业系统具有明显的复杂性, 涉及到社会、经济、自然等各方的实际利益, 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驾护航。因此, 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发展规模生态农业的法律体系, 明确各方责任及义务, 维护其正当利益, 为相关实践行为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此外, 人才是规模生态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新时期需要加强农业生态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渗入, 培养高素质人才, 传播新技术、新方法, 夯实生态农业发展的人才资源基础[2]。
4 小结
发展规模生态农业意义非凡, 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由于个人能力有限, 本文作出的相关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 笔者希望和呼吁业界专家学者关注生态农业发展, 全面总结我国规模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深刻剖析其根本原因, 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促进策略, 从而改善生态农业发展环境, 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福。
参考文献
[1]蔡军, 王彬彬.我国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创新[J].农村经济, 2016, (8) :35-39.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生产;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5.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2-0468-02
收稿日期:2014-09-17
基金项目: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1410235)。
作者简介:李国锋(1972—),男,江苏东台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科研管理工作。E-mail:ligf@jaas.ac.cn。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大气、土壤、水体等农业生产环境不断遭受污染和破坏。同时,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者已形成以“老、弱、病、残”为主体的趋势,农业生产中的粗放管理、滥用农业化学品现象越来越重,导致初级农产品的质量不断下降,安全问题频发。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又在不断提高。面对此种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面临需求与供给差距的不断扩大,如何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管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1农业标准化生产现状
1.1农业标准化的概念
农业标准化是指根据市场需求,运用标准化的“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原理,针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制定并实施相关的系列标准,加速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1]。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活动,能够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上具体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标准,实现成果在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渗透,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2农业标准体系的建立
“十一五”期间,我国共制定农业领域内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1 800多项。截至目前,农业领域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总数已累计达4 500多项,覆盖所有种类的农产品,并贯穿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同时,各省也根据地方农业资源特征、农业生产特色和地方优势农产品发展需求,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地方农业标准15 000多项[2]。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农业标准化工作方面已形成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主体的三级标准格局,另外还有大量企业标准进行补充,形成了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体系。
1.3农业标准的实施管理
在农业标准数量不断丰富,标准覆盖面不断拓展,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各级政府也注重加大农业标准的实施管理,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园的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落地生根。截至2013年底,农业部共牵头组建了34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759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 500多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9年起,启动了818个园艺产品生产标准园的建设工作,2014年又开始了一批“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工作[3]。以江苏为例,自2001年以来已先后有159个国家标准化示范园区获得立项建设,同时也先后启动建设了31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
1.4农业标准实际应用状况
通过各级政府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对农业标准化的大力推进与重视,农业标准的公众认知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园区的企业和农户也从标准化生产过程中获得了实在的收益,促进了标准化工作的示范推广。但是,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情况,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都成为了农业标准推广过程中的约束性因素,给标准的实施管理造成了较大的障碍。
2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进缓慢的症结分析
2.1农业标准化实施受我国农业生产状况的制约
当今社会,标准化几乎渗透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在农业生产领域,全面实现标准化也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拥有2.5亿农户,一家一户为主的生产方式占据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经营主体小而散成为制约标准化生产的首要問题。同时,由于现代农业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农、林、牧、副、渔”的总称,而是与农机、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生产和使用相结合,与储藏、保鲜、加工等产后环节相配套,贯穿了产前、产中、产后3个环节的一个完整产业系统。在这样一个综合体下,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成为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进的障碍。
2.2政府部门对农业标准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由于农业标准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显示度不够,标准实施管理的难度较大,且无法进行量化考核,导致各级政府对标准化实施工作的投入资金和人才均不足[4]。虽然地方政府出于政绩和考核等需要,申请建立了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但在实施过程中均未达到标准化生产要求。同时,由于我国农业标准制定管理和实施分属质监和农业行政部门,造成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和推广脱节,许多标准制定完成后就被束之高阁,根本没有传到技术人员手中,更不能为广大农民所掌握和应用。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制(修)订的农业标准推广实施率仅为 20%[5]。另一方面,政府主导型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让标准实施的参与者普遍认为标准化工作是政府的事,应该完全由政府来投入,导致标准化事业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始终无法建立各利益方积极参与管理的良好机制。
2.3市场未能给予标准化生产产品合理的待遇
在生产环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较大,生产分散,种植品种过于多样化、复杂化且低档次的居多;同时,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尚不健全,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不够,掺杂造假、坑害、欺骗消费者的案例屡见不鲜,导致消费者对产品信心不足。在市场环节,按标准化组织生产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买卖信息失衡或信息传达不准确,难以形成品牌优势,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标准未促成优质优价机制的形成,生产者和经营企业未能在其中获得明显的收益,影响了农民、企业按标准化组织生产的积极性。
nlc202309030836
2.4生产者无标准化生产的意愿和意识
由于我国的国情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现阶段绝大多数农产品还未能实行优质优价。作为农业生产者而言,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操作既费事、又费力,产量还会或多或少受到损失,在看不到实惠的情况下,在主观上缺乏实施标准的动力。同时,由于对标准宣传不够,生产者在没有认识到标准就是竞争力的情况下,反而将标准实施视为一种政府强制行为,思想上存在抵触情绪;加上目前农村劳动者文化水平较低等原因,导致宣贯工作实施难度加大,甚至许多基层农技人员对标准的概念还不了解,均导致标准化实施不能成为一种自觉行动,难以指导农民生产[6]。
3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对策建议
3.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政府部门要高度认识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大引导和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农业标准化对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的作用,把发展农业标准化作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利国利民的事业,逐步将农业标准推广实施纳入管理工作的重点。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大标准宣传力度,提高百姓对标准的认知度,充分意识到标准与日常生活的息息相关性。同时,加大力度宣传农业标准化法律、法规,增强人们的标准化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紧迫感,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氛围。强化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定期召开现场观摩会,组织生产者到示范区参观学习,使生产者了解标准化生产优势与效益;多渠道设立各层次农业标准化工作培训班,形成推动标准化实施的社会氛围。
3.2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生产者从注重产量转向注重质量
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和实施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参与,单纯依靠简单的行政命令很难落到实处,必须通过相应的政策进行扶持,进而让生产者自觉、自愿地去主动实施。如通过对标准化产品进行补贴,将农业标准化有关部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一个合力,对农业标准化实施综合管理。具体而言,鉴于当前我国采用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农业及其他涉农行政主管部门)分工负责,按行政区域和行业实施条块划分管理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则必须对现行标准化管理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打破政府单独垄断标准化管理的现状。一方面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制手段和组织协调优势化解在实施农业标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阻力成本,发挥政府的规范、监督作用和引导、聚合效应。权威机构更要充分发挥对农产品标准的管理职能,积极处理和协调不同利益集团在标准制定、修订和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冲突,促成规范和统一的农业标准体系[7]。另一方面,也应充分鼓励企业自律型的标准化管理行为,对地方名、特、优农产品,以及由龙头企业组织生产的农产品和地方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产品的标准化管理,宜实行龙头企业、行业协会自律型为主的管理模式。形成多元主体共同管理标准运行的多元协作机制,引导标准申请从单一的数量为主转向质量为主。
3.3建立标准化示范区,通过示范引导提高生产者的认知度
农业标准化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和发展方向,示范区建设始终是推行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手段。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在创新中诞生和发展的,同样它的壮大和完善也离不开创新。第一,农业标准化园区建设需要立足于本地区区位优势与特色农产品,抓住当地政府和群众高度关注的重点,因地制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发展特色产业,开展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工作。第二,在示范区建设和管理方面要以服务区域性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和综合示范为重点,规范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提高示范区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8]。第三,加强宣传和引导,依托现场观摩活动进行推广,逐步扩大标准化示范区的面积,发展标准化示范区农户数目,要针对农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落实标准化难的问题,把建设基地作为推广标准化的载体,依托基地制定落实标准,进一步促进标准的贯彻实施。第四,对园区可以根据功能定位实施分类管理。归属政府承担的示范区,工作重点应放在统筹协调各部门合作机制上;龙头企业承担的项目,工作重点要放在指导企业建立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上;农村经济合作社承担的项目,重点应放在指导其培育农产品市场,制定农产品分等分级标准,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与农户签订合同,体系农产品优质优价,通过利益驱动来引导农民自觉按标准生产农产品[9]。
3.4建立科学的市场评价体系,真正实行农产品的优质优价
农业标准化的顺利实施除了政府部门的引导与扶持,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完善微观农民组织的基础上,建立配套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管理制度。例如,首先,可以仿照日本、韩国台湾综合农协模式成立独立的专业合作社或者乡村经济会社,由该机构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分户生产,合作经营[10]。第二,所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将注册为一个品牌,采取信息条码管理,这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就有了专属的身份证明,在市场上就有了立足之地。第三,建立实施品牌标志准入制度。实施品牌鉴定机制后,正规机构有品牌的农产品才允许进入正规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和城市社区消费合作社。通过标志可以溯源生产源头,并具体到在哪块地(或车间或操作台)上生产的、什么时间生产的。这对于无品牌和标志的农产品,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倒逼压力,只能退到农村市场或城市边缘市场,甚至无存身之地。第四,追究问责机制。一旦机制形成后,在正规市场上如果发现不合格农产品,对所属机构要给予列入黑名单、罚款和退市等处罚,严肃追究不按照技术标准生产的会员的责任。促使农产品生产机构严格按照生产标准实施,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利益的内在约束机制,确保市场活动的健康发展。
3.5加强生产过程的监管,实行优胜劣汰
目前我国农业监测体系由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体系、农业投入品监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3大部分组成。通过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实行定点监测和抽查相结合,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能为农业标准化顺利推广提供有力保障。具体而言,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监督体系,一是要从源头上强化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监管力度,各部门应及早通过联网建立大数据库以形成对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和农业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监测网络。同时整合质监、农业、水产等有关部门资源,培养一支专门针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产品创建和申报认证与管理工作的专业队伍。二是要完善农业投入品管理体系建设,优化升级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对各单位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监督检查。从“农田到餐桌”建立一整套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标准化全过程例行监管体系。只有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严厉惩罚假冒伪劣不合格产品,才能更好引导农民、企业自觉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洪程,高辉. 农业标准化原理与方法[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0.
[2]周锡跃,徐春春,李凤博,等. 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2011(20):184-186.
[3]陳松,钱永忠,王芳. 农业标准化实施模式及推进政策研究[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5):34-37.
[4]王敏. 我国农业标准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39.
[5]白延飞. 对江苏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思考[J]. 甘肃农业,2008(4):63-65.
[6]范小建.加快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现代化[N]. 农民日报,2003-11-25(1).
[7]史豪. 农业标准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149.
[8]陈洁. 我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中的问题对策——以江苏大丰市为例[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36.
[9]苏彩和. 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11:115.
[10]安法根. 农村标准化问题研究[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7:44.袁媛,袁永明,代云云,等. 我国罗非鱼主产区池塘养殖模式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2):470-474.
据资料统计分析[1],2007年我国饲料工业总产值3 335亿元,生产总量达到12 330.97万吨,其中猪饲料产量达到4 001万吨。随着我国养猪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乳猪料需求量将逐步增大。按每年饲养4.5亿头猪计算,乳猪料需求量将达到200万吨/年以上,而目前的市场销售量大约为20万吨/年,可见我国的乳猪料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还很低,发展前景广阔。
但同时我国的生猪养殖过程中存在仔猪补料、断乳阶段的腹泻发生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普遍在20%以上)的问题,乳仔猪饲料生产技术一直是制约我国乳猪料生产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我国乳猪料加工工艺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饲料行业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多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而乳猪料的研究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无论是配方还是工艺方面均日渐成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图1为国内主要的乳猪料生产工艺。
此种工艺生产的乳猪料,具有淀粉糊化度高、仔猪消化率高、对营养物质的破坏性小、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其中,由于玉米、大豆等大宗原料的膨化加工较为繁琐,很多乳猪料生产企业采用直接采购膨化原料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尽管乳猪料生产工艺日趋完善,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乳猪料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1 产品品质问题
仔猪的消化器官发育尚不完全,消化能力差,很容易出现下痢和饲料转化率低的情况。从而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死亡率增加以及增重效果差,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早已发现这些问题,但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引起仔猪下痢和饲料转化率低的原因很多,单从乳猪料生产加工角度考虑,有以下原因。
① 乳猪料中存在抗营养因子。如抗胰蛋白酶因子、植酸、α-淀粉酶抑制因子和植酸凝血素等易引起仔猪消化不良且易产生抗原,从而导致下痢。这些抗营养因子主要存在于加工不当的植物性原料(大豆、豆粕)中。如果对原料加工不合理,这些抗营养因子就得不到很好的杀灭和抑制。
② 饲料中的淀粉糊化度、膨化度达不到要求。乳猪料产品淀粉糊化度不高,仔猪消化利用率低,导致增重不明显。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仅以淀粉糊化度为指标衡量原料的加工品质,但淀粉糊化度高,膨化度不一定高。如果膨化度达不到要求,会导致产品黏度降低,适口性差,影响仔猪的采食量。
③ 乳猪料的加工质量标准缺失。这与饲料行业当前注重动物营养配方轻加工工艺技术的研究有关,企业对乳猪料产品品质的控制完全依据企业标准,但常常企业标准中并未出现加工质量指标(除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以外)。
2.2 产品品质稳定性问题
仔猪的生理机能不完善,不但对乳猪料的品质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对产品品质的稳定性要求也很高。当饲料的品质发生变化时,仔猪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从目前国内乳猪料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看,对产品品质一致性的研究还停留在研究各个工序的影响上,如何从整个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参数控制的角度来有效保证产品品质的稳定性,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颗粒饲料的硬度难以控制。颗粒饲料的硬度不仅影响粉化率和耐久指数,还影响适口性。因此,适宜的硬度对产品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颗粒饲料硬度的大小,与水分的含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饲料松散,粉化率高;水分含量过低,会导致颗粒饲料过硬,影响适口性,降低饲料品质[2]。因此控制适宜的水分含量是得到理想硬度的关键环节。一般情况下,颗粒饲料的水分含量不高于12.5%。而在整个乳猪料生产过程中,调质工段的蒸汽添加对颗粒饲料中的水分含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调质过程中对蒸汽质量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只有添加干饱和蒸汽才能得到优质的颗粒饲料。如果添加的蒸汽为过饱和蒸汽,最终得到的颗粒饲料的水分含量就会偏高,硬度较差;如果添加的蒸汽为不饱和蒸汽,则调质温度达不到要求,不能有效的灭菌。准确地添加符合要求的蒸汽对设备的要求较高,目前,国内很多的饲料生产企业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一水平。
② 关键工艺参数难以控制。目前,国内的乳猪饲料生产企业普遍存在产品品质一致性控制问题。由于原料批次的差异,可能会出现饲料原料品质上的波动,这就需要对关键的工艺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饲料产品品质的一致性。生产企业采取的主要手段往往是凭借老工人的经验,进行试探性的调整,这种方法不但效率低,而且存在一定的风险。
2.3 能耗问题
随着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饲料行业已经趋向于低利化。从目前的行业现状来看,饲料配方和加工工艺日益成熟,各个生产企业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因此,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许多生产者把目光投向降低能耗以减少成本。然而与发达国家的饲料生产企业相比,我国的饲料生产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两个方面。
生产设备方面主要体现在:①在粉碎机、制粒机、除尘系统等高能耗设备的节能技术研发上;②针对不同的养殖对象,设备加工性能的多功能性不强,即设备的适应性不强。
在加工工艺方面主要体现在工艺生产线的设计刚性有余,柔性不足。对饲料生产企业的产品转型适应性不够。
这些因素均使生产过程中能耗较高,提高了生产成本,且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解决措施
3.1 膨化技术的应用
挤压膨化是一种集混合、揉合、剪切、加热、冷却和成型等多种作业于一体的加工过程[2]。目前生产膨化饲料的主要设备是螺杆式挤压膨化机,根据处理原料水分的高低,可分为干法挤压膨化和湿法挤压膨化两类。
国内一些研究表明,膨化料已基本解决了仔猪下痢问题[3]。同时国外学者也发现:原料膨化后可以显著提高淀粉的糊化度,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消化率、减少或消除仔猪下痢的情况,促进仔猪生长(见表1)[4]。并且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可以有效地抑制天然存在的抗营养因子(如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有毒成分(如植酸、芥子苷、棉酚等)(见表
2、表3)[5-6],同时高温可杀灭物料中的微生物,并钝化可以引起饲料储藏期劣变的各种酶。
3.2 产品品质一致性控制研究
目前,关于生产工艺中各个工序对产品品质影响的研究已经比较清楚。其中饲料配方(原料的选择)占40%,原料粒度占20%,调质占20%,环模规格占15%,冷却和烘干占5%[7]。如何从整个加工工艺的宏观角度控制产品的品质,成为研究发展的趋势。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饲料行业的工作者也应该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预测等高水平技术应用于饲料行业。从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出发,综合考虑原料品质、加工过程参数对最终产品品质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建立涵盖整个生产工艺的产品品质一致性控制系统,从而有效地控制产品的品质,保证品质的稳定性。
3.3 降低能耗
传统的饲料加工设备,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降低能耗、减少成本的要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开发新型的饲料加工设备成为降低能耗的有效途径。
3.3.1 新型粉碎设备
粉碎是一个高能耗、高损耗的工序。它的加工成本占整个饲料加工成本的1/3~1/4[8]。一般情况下,原料粉碎度越细,制粒质量越高,但粉碎粒度过细,会使生产成本增加,同时容易引起仔猪的呼吸道疾病,增加肠胃负担;反之粉碎粒度过粗,制成颗粒后较易破碎,稳定性较差,降低产量。
横宽型振动筛锤片粉碎机,在粉碎机筛下面装一偏心振动电机,偏心块的转动引起的反作用力,使筛面有序地从各个相位连续不断地接近旋转的锤的末端,这种振动改变了粉碎机堵筛状况。它的改进主要是对过筛能力的改善,对粉碎机的粉碎方式,还是和水滴型粉碎机雷同,因此,它在同一筛孔条件下产量提高﹑粒度均匀,并能满负载工作。
立式锤片粉碎机,具有无需风、无排放污染、无水分和物料损失、能耗低、制出的颗粒产品尺寸均匀,而且噪音低、占用空间小、磨损件更换快等优点。
3.3.2 新型制粒设备
传统的调质通常由制粒机自带调质器或者普通短时调质器完成。由于物料在调质器内停留时间较短,因此调质效果不太理想,颗粒中的糊化度只有16%~25%。随着饲料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相继出现了多级调质、制粒后熟化调质和高压环隙膨胀调质等调质方法。
多级调质通过延长调质时间来提高调质效率,淀粉糊化程度可达到40%~60%。
制粒后熟化调质是将刚压制出的颗粒(约70~80 ℃)进行保温,让热颗粒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持续一段时间,使颗粒饲料中淀粉充分糊化,蛋白质充分变性。主要设备是带热甲的制粒系统,通过在调质器和制粒机外部覆盖硅绝热层,有效地防止了热量的散失,使物料更容易被加热。
高压环隙膨胀调质是一种针对粉状饲料进行调质处理的先进的、新型的方法。它采用的是一种高压环隙膨胀调质器,物料在工作区与蒸汽进行强烈的挤压和加压调质作用,使得固、液、气三相物料整体在受剪切力、挤压力和蒸汽压力的综合力状态下,被强制推动通过可调环隙圆锥形排料阀,整个处理过程仅为几秒钟,但最高压力可达100 MPa,最高料温可达170 ℃,使物料能充分地调质和熟化。结语
【农业生产的生态学问题及解决方案】推荐阅读:
中国农业生产问题11-13
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什么10-01
关于切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10-31
抓好农业生产通知10-20
广丰县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情况汇报10-11
在市春季农业生产动员大会上的讲话06-03
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07-19
农业生产机械化试题09-09
农业有关工作总结与农业机械生产调研报告10-07
论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