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欣赏课赛马教学反思(精选12篇)
本课前我仔细准备课程,精心准备,因此,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充满了兴趣,积极的气氛,学生总是快乐,充满情感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反映了整个教学过程,我有以下经验:
一,听组合,刺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那些知道的人,不如那些人那么好;好像音乐的那些人。兴趣是入门老师,是动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前提。音乐是抽象艺术,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果老师独自解释,介绍,学生会缺乏兴趣,厌倦了音乐欣赏课。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尝试使用图片,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手段教学,通过 结合视听,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他们的积极思考活动,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这一课在马的欣赏,我使用自制的课件,用音乐的旋律,节奏,强度的不断变化,有时出现在大屏幕上的车手扰乱,你抓住我赛车的热情场景,有时人们大草原唱歌和跳舞,娱乐场景。由于感谢,可以有效地结合完美的视听在一起,让学生获得感染的作品的美,加强对作品的理解。
二,听歌,加深理解
要享受一个音乐作品,你必须熟悉的工作的音乐主题,因为音乐主题是工作的核心,是音乐思维和发展的基本要素的形成。而唱歌音乐的主题,是让学生熟悉主题,并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一个好方法。通过哼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掌握音乐形象,使学生在听音乐过程中准确地识别出重复和变化的主题,让学生真正想到音乐思维,更好地获得音效体验,深化理解音乐。
在马的音乐,我让学生跟着歌曲哼唱第二主题旋律,并使用图形光谱来帮助学生学习唱歌,通过唱歌,学生不仅 为了区分音乐主题的重复和变化,也欣赏音乐风格和情感变化,从而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三,听一起玩,体验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触动人们实现教学的目的。欣赏教学应通过音乐艺术的独特艺术来诱导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美国,体验美国。而经验是让学生亲自参与音乐练习,通过节奏,演奏,跳舞,让学生在音乐中向上移动,活跃的教室氛围,从而深化音乐体验的感觉,提高学生的美学表现力,创造力
当我喜欢赛马音乐时,我会给学生一个机会,刺激学生兴趣模拟马蹄,马,耳语和欢呼声与双角,自制沙锤,铃鼓,串联和其他打击乐器。
这一课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在打击乐器的连杆,加上一些不同的速度,力量设计,让学生可以很好的表现马走,慢跑,奔腾的声音更好的体验感受到骑马的乐趣马骑草地。
关键词:感受音乐,能力,专业性,体验性
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鉴赏与感受”, 是整个音乐学习世界的基础, 是提升学生音乐修养和审美水平的最佳方式。当代主流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 音乐修养和审美水平都是在感受的基础上升华的。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想尽一切办法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爱好, 激励学生发现音乐的魅力, 发现音乐这种特殊语言所表达的思想, 通过多种独特的方式让学生热爱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
一、重打开, 轻闭合
“打开”, 已经放开的意思, 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要放开, 不要局限在一些课本上。而“闭合”就是让学生对一个具体的问题细致地去发现和思考。在音乐欣赏课堂中, 教师应当视学生的具体能力, 尽可能地去提一些能打开学生头脑的问题, 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问题进行发散思维, 有自己的真知, 能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发现音乐的魅力。
学生是最终实现音乐的载体, 教师应当从最大的角度和最广泛的方面去开发学生的音乐潜力, 不能限制学生的思考能力, 否则会误导学生, 会产生三种不良后果。
1.学生不喜欢课堂音乐, 根本就身在曹营心在汉, 甚至产生对立情绪。2.就算是适合一些学生的口味, 但由于达到的面过小, 也会误导学生, 使学生的思维出现偏颇, 以后再提高水平就难上加难了。3.课堂会出现万马齐谙的情况, 整个课堂会一言不发, 教师只是在唱独角戏。因此,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做以下的改变。
在音乐欣赏课中, 进行到欣赏本章主题时,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是这样的:首先, 请学生们感觉这一章的主题, 搞清楚音乐的拍子、速度、力度。学生学习后, 教师可以按这个次序逐个精彩回答。在学生感受音乐后, 课堂教学就算完成了, 但学生受到闭合式问题的误导, 接下来会有两种表现, 一是根本不回答问题, 原因是局限的问题引起的冷淡;二是明知道答案不对, 也不去发现, 更别说交流了, 所以, 整个课堂进入了冷冻阶段。这样的课堂教学真的让学生感到太累、没意思。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进行这种改变:请学生们认真感受这部分音乐的主题, 并开放内心说出内在的感受。课堂的气氛大有改变, 学生都纷纷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觉和看法, 互相激发, 精彩发言不断, 出现很多独特的回答。如“这一部分主题旋律悠扬, 但力度很小, 如果再放慢速度就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对这样的回答教师当然给予肯定鼓励说:“谈得真是太好了!我们用掌声来鼓励这位同学!”又如另一位学生说:“这一部分是以钢琴独奏为主打, 音调激昂、大气, 听后让人热血沸腾, 陶醉其中。”……虽然这些说法都差不多, 但那是学生自己发自内心的语言, 是自己的真实心路, 这就是打开头脑的效果, 学生兴奋、开放, 教师高兴、心慰。
因此, 为学生创设一个打开、自在的课堂, 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大有好处的, 是使学生热爱音乐的密秘武器。
二、重感受, 轻独讲
其实, 音乐不是用来“教”的,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语言, 是靠听觉来感受的, 它的非语义性与不确定性使得音乐课不能只靠教师用嘴来讲, 得让学生用心去听才行。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 改变教学法是当务之急, 必须让学生去体验音乐, 参与其中, 身入其中, 才能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快乐, 从而带动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积极性。反之, 如果教师不重视让学生去体验, 只是用语言让学生去理解音乐, 那是缘木求鱼, 无论讲解多么精到, 结果只是让学生讨厌, 根本达不到想达到的效果。
所以, 教师在上课时, 就应该这样来设计课堂教学:当进行音乐第一部分第一主题时, 先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当时使用的乐器, 然后再给学生提供很多乐器, 让学生分组去演奏出当时音乐的节拍, 结果, 学生的兴趣高涨, 积极性空前。同时, 教师看哪个学生不积极, 就让他去指挥, 这样, 就把所有学生都调动起来了, 极大地发挥了每个学生的潜力, 同时也体验到了音乐的魅力。这时教师用主打乐器来带动整个节拍, 学生更用心了, 课堂的教学就成功了, 学生更是期待下次的音乐课, 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促进了他们想进一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当然, 教师还要总结一下, 点评一下, 及时表扬表现好的学生。这样, 学生会更喜欢音乐课。
成功动用了更先进的学习方法, 去感受音乐带给学生的狂欢, 让学生在快乐中去体验音乐艺术的内涵。可以说音乐欣赏课中, 要去体验, 舍弃讲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B-0093-01
音乐欣赏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水平。
一、多元刺激,激发欣赏兴趣
人们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是获得听觉感受,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然而,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单单是靠“听”来欣赏音乐,容易引起听觉疲劳,甚至会逐渐丧失欣赏音乐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在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多感官的刺激,以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例如,欣赏歌曲《太湖美》,为了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感受,使其更容易进入歌曲所表现的情境之中,笔者在播放歌曲的同时,用视频展示了太湖的美丽景色:一叶扁舟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行进。又如,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除使用视频辅助外,笔者还请有舞蹈特长的学生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在这样的音乐欣赏过程中,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他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就集中了起来,其欣赏音乐的兴趣大增。笔者认为,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上,教师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学生听觉的刺激上,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感官的刺激,也可以组织角色扮演等多种活动,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情感交流,诱发欣赏想象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人们依据听觉感受,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形成艺术形象,能够实现与创作者的情感交流,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音乐作品、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促使学生通过由音乐情景产生联想,形成体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笔者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的美,享受音乐带来的精神畅快。笔者还鼓励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谈一谈通过音乐能“看”到什么。有的学生说:“我看了百花盛开的春天,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快活地学习、游戏。”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作美丽的蝴蝶,在花丛间自由地嬉戏,不再受世俗的束缚。”这样的欣赏音乐方式,使学生的大脑中出现了各种生动的场景,学生在想象力的带引下,不断获得主观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乐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进行了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对话,体悟到了音乐作品的内涵,这样的音乐欣赏是到位的、高效的。
三、鼓励创新,提高欣赏能力
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表自己在音乐欣赏中的独特感受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例如,欣赏歌曲《黄河谣》。笔者先让学生完整地听一遍歌曲,以形成整体感受。接着,笔者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仿佛看到了美丽的黄河风光,两岸人民过着安宁的生活。然而,日寇的入侵破坏了黄河两岸的安详。”“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一派苍凉的景象。”……然后,笔者让学生在已有感受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把《黄河谣》用自己喜欢的表演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小组用音乐剧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有的小组用话剧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大胆创新,发挥了特长,提高了音乐欣赏能力,还使音乐欣赏课堂既充满活力,又富有创造力。
总之,初中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与时俱进,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音乐欣赏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的音乐欣赏课堂。
大班音乐欣赏《赛马》——骏马奔驰保边疆 常州市轻工幼儿园 吴雪霖
课题生成:
在进行有关“马”的主题活动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加深对马的认识,我结合了二胡独奏曲《赛马》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它是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不失为幼儿音乐欣赏的好教材。我将一首结构比较复杂的器乐曲诠释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去了解它、接纳它、表现它,运用多通道参与理论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欣赏、律动、打击乐演奏活动让幼儿自发的投入到听、说、想、做、演的活动中来,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生成本课题。
课题名称:
骏马奔驰保边疆(大班音乐活动)
教育目标: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活动准备:四种颜色(红、黄、白、黑)的木偶马饰,二胡曲《赛马》,共四组幼儿人手两把筷子,串铃,圆舞板,小铃,实物二胡。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奔跑着四匹骏马,一匹红马、一匹黄马、一匹白马、还有一匹黑马(相继出现马饰),看----它们来啦!(两位老师手持马饰,随乐进行木偶操作)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木偶表演。
二、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1>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2>再次欣赏音乐根据特定的音乐形象,创编、记忆动作顺序。老师:四匹马是如何你追我赶的?幼儿讨论,教师小结:乐曲开始,四匹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红马首次领先→黄马又次领先→白马又跑到黄马的前面→黑马又超过了白马→红马、白马两两领先→黄马、黑马又共同领先→一起奔跑冲刺→反复一次→到达终点,拉住缰绳“吁——”(全曲结束)
三、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1>教师示范随乐用筷子敲奏。
<2>幼儿根据颜色分组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① 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幼儿:我坐的是红色的椅子,就扮演红色的马。
② 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幼儿1:我可以象骑马的叔叔那样挥鞭;幼儿2:我可以喊“驾——”
<3>幼儿听音乐,分组用筷子演奏。
① 看指挥演奏:一起走(敲)→红马敲→黄马敲→白马敲→黑马敲→两匹两匹轮流走(两组轮流敲奏)→一起奔向终点冲刺(四组齐奏)→拉住疆绳,乐曲结束(幼儿筷子上举,作欢呼状)
② 教师:怎样使你的筷子敲得好听?幼儿1:要合着节拍敲;幼儿2:带上手腕敲得好听!
③ 教师:刚才我们是使用两把筷子对敲,还可以怎么敲?
④ 根据筷子不同的敲击点幼儿再次分组演奏。
⑤ 教师:你还想扮演什么颜色的马?(交换位置演奏),提出要求:老师指挥重拍时,你要把重拍敲出来!
<4>探讨其他乐器的匹配。
① 教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手持木偶马饰: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
② 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四、小结:
1、能从乐曲的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要素入手欣赏民乐合奏《丰收锣鼓》。、能从外形及音色上分辨各类民族打击乐器。
3、能尝试简单演奏部分打击乐器,并参与合奏,体验成功与快乐。
教学内容:
1、欣赏民乐合奏《丰收锣鼓》
2、了解民族打击乐器
教学重难点:感受民族音乐风格特征;辨听各类民族打击乐器的音色,了解其各自的特点。
设计环节与作用:
该环节为欣赏《丰收锣鼓》之后的活动实践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民族打击乐器的外形、音色及演奏方法,通过亲自参与感受,让同学们在喜悦和快乐中学有所获。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核心,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体验、创造、享受音乐,从而增强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需要静心去聆听,用心去感悟。因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音乐的习惯,掌握一定的听音乐的方法非常重要,这不仅仅是日常教学所需,也是让学生终身受用的。我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适宜的内容,在教学中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想象、感受和体悟,再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孩子喜欢音乐,从音乐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
前不久,给五年级的同学上了一堂音乐欣赏课。音乐本身就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贴近他们的生活,引起其情感共鸣,再加上多媒体中所看到的民族乐器及听到的声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体会乐器在作品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是这样来思考的:
首先,我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
师: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的民族乐器或听到的民族乐器的名称有哪些,并板
书。以此问题来提起同学们的兴趣!
1、通过课件展示,让同学们了解到民族乐器分为管乐器、拨弦乐器、弓弦乐器、打击乐器四大类,并观看以每一类为代表的一种乐器的外观
2、简介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并聆听其音响效果。
其次:提问同学们——
师:我们在什么时候才会使用到我们的民族乐器。欣赏民族合奏曲《丰收锣鼓》,(1)、先介绍《丰收锣鼓》的作曲家,彭修文和他的作品。让同学们了解其作曲风格,从而更好地欣赏该曲。
(2)、分段赏析:边听边进行解析该曲。
第一段:展现了热情欢欣的劳动场面。
第二段:抒发了人们劳动的欢乐心情。
第三段:由云锣展现了阳光下水波粼粼的画面。第四段:高潮部分,打击乐队表现了急促的场面。(3)、在同学们听完该曲后进行抢答:
该曲中用了那些民族乐器? ①这六种打击乐器那些是皮革制成的? ②哪些是用金属制成的? ③哪个是用木头制成的?在乐曲中,第一乐句开始使用的乐器是什么,它是通过怎样的敲击方式来表现乐曲的?
(4)、讨论:打击乐器在音乐中有什么作用? ①强化节奏。②增强力度。③丰富音色
最后完整的欣赏民族合奏曲《丰收锣鼓》
1、师: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器,(暂不出示曲名)其中有打击乐器参加演奏。边听边想(用课件展示下面问题)。①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和气氛? ②欣赏后谈谈你在欣赏时仿佛看到、或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感受音乐形象)③你能给这首曲子取个名字吗?
2、欣赏后老师启发学生发言的要点: A、表现了欢乐、喜悦的情绪。B、在启发学生谈欣赏音乐的感受时:当学生谈到了欢乐、喜悦的情绪时,要启发学生联想与之情绪有关的音乐形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当学生谈出了具体的音乐形象时,要启发学生谈出音乐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感受力,使音乐的情绪与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联系学生实际,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启发学生联想,积极地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
教师简析作品:(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曲名叫《丰收锣鼓》,表现了我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乐曲吸取了我国民间吹打音乐 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作曲者的写作意图。
3、复听音乐:思考下面问题。①这首曲子由几个部分组成? 试用线条或者颜色表示出这首乐曲三个部分的情绪: 颜色:
线条: 师:说说你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线条)来表示各部分的情绪?(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各部分音乐的情绪。)
4、同学在听到该曲时可以跟着音乐编创打击乐器的动作,以便增强其对音乐的兴趣。(教师可根据课堂实际,抓住团结协作创新思维、演奏能力及整体效等内容加以鼓励。)
板书设计:
民族乐器:
拉弦乐器:二胡、中胡、低胡、四胡、京胡、板胡、革胡、坠胡等
弹拨乐器:扬琴、琵琶、柳琴、中阮、大阮、三弦、古琴、古筝等 吹管乐器:笛、箫、唢呐、笙、管。
打击乐器:大鼓、堂鼓、大锣、云锣、大钹、小钹、碰铃、梆子、木鱼等
《丰收锣鼓》曲式分析
乐曲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欢快、热烈 第二部分: 优美、抒情 第三部分: 欢快、热烈
你在音乐中听到那些乐器在演奏? 堂鼓、云锣、笛子、二胡
课后反思: 通过学习同学们认识了民族打击乐器,了解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的表现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学生们进行学习、互动、参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通过学生体验、分组、讨论,使整个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和活跃。在聆听、分析乐曲《丰收锣鼓》作品结构时,学生还不能准确的把握作品结构,还需继续引导与帮助。
该堂课成功之处有:
1、以演奏六种民族打击乐器来引入教学,形象直观,一下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打击乐器的认识、感受、使用为主线,把教学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教学步步深入也是本节课最有特色之处。
3、在欣赏《丰收锣鼓》教学时,教师的引导简洁而具有启发性,学生能充分畅谈自己的感受,思维特别活跃;在编创打击动作时,学生参与积极,想象丰富,创编的成果丰富多,这些环节都较好地体现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处理不当、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欣赏《丰收锣鼓》后的发言,应在小组讨论或邻座同学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这样不仅能提高发言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能使每位学生都能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只有每位学生都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以后的学习中他才会去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教学得以持续发展。
在欣赏完该曲后,应加入民乐合奏(注:模仿),有助于
我把自己这几个星期的教学心得做了一个总结和反思。
小学三年级的音乐课即唱歌课为主,但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我觉得现在有这样一种现象,在课堂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特别是课的后半部分)唱歌都是“老太婆念经,有口无心”。既不用心,何来之味、又何来之情,更何从谈感!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就要到课外去找。找学生认为好听、够味的歌来唱,还工工整整地把它们抄在精心挑选的小本本里,装在兜里,并引以为豪。我觉得音乐应该与时俱进,把最新的资信带进课堂,第一是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第二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刚进入音乐教学的第一个星期,我进入了思想的误区,即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我光片面地理解了技能,过于偏重技能,使我的音乐课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小学生当作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磨灭。实际上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从根本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弃了“国民音乐教育”的初衷,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所以在第二周的时候我改变了教学的方法,毕竟还是3年级的学生,不要把他们的兴趣个磨灭了,技术性的东西还是要讲的,但讲要讲得生动,而且不能过多,主要还是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主,音乐虽然在很多家长或学生的眼里不是什么重要的科目。但是,是一个人,特别是小学生情操的培养一个重要的途径。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篇2对于这堂课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以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以他们的体验为教学起点,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音乐、参与音乐、认识音乐、喜爱音乐、理解和表现音乐,体会音乐丰富的内涵。通过具有引导性、挖掘性的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自由探索,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现能力。
开始部分从他们熟悉的乐曲导入,通过律动让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进入教室,加深3/4拍拍号的印象,同时为歌曲学习作铺垫,开始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过程。对于三年级学生的音乐教学来说,要从多方面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尊重学生已经养成的学习习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进行,因此课堂上十分注重情境创设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贝壳之歌是一首旋律琅琅上口的儿童歌曲,我将教学目标定为:学生能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为歌曲设计舞蹈动作进行展示。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首歌曲,三(2)班的孩子表现突出,他们各显神通,表演的非常精彩!在课的设计上,始终围绕本课教学目标,通过观看大海的挂图和老师生动的讲解,学生初步认识大海和贝壳,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通过范唱,再次感受音乐风格,熟悉旋律,来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景。根据歌曲的内容,通过合作表演,加强相互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很希望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再现歌曲,在和谐、平等的评价中,老师根据学生的特长,给每个学生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综上所述,这节课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上老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炼,需要加强平时的积累和训练。对于学生演唱时的要求还不够细致,声音位置、气息的要求不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认真踏实地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篇3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轻快而诙谐的儿童寓言歌曲。歌词是一个寓言,用拟人化的对比手段评价花喜鹊与小乌鸦的品格,前者不讲真话“报喜不报忧”却“还真有人夸”,后者说真话“不掺半点假可却有人讨厌他”。这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不正常现象的写照,发人深思。歌曲词曲结合贴切,平稳的叙述性音调,插入大跳音程加上波音的唱法,生动地表达了两只鸟的形象,两处的“呀哈哈”是发自内心的笑声,耐人寻味。
教学目标:
通过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对花喜鹊和小乌鸦的品格进行深思,并且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踏踏实实做人。
教学重难点:
1、歌曲中的音程跳度比较大,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2、歌曲中出现了装饰音的唱法,教师不要做过多讲解,而是让学生感受。
3、歌曲中休止符比较多,要注意提醒学生。
4、歌曲引人深思,诙谐风趣,唱出歌曲的意味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歌曲教学中要多采用听唱法让学生感受。
教学准备:
光盘、琴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述寓言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的寓言故事应该有不少了,今天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蜗牛的故事》。
据说蜗牛原来是动物世界中的长短跑双料冠军。可是千篇一律、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使蜗牛同志深感不耐。于是他给自己放个长假好好睡上几觉,过了几个月,一头豹子来和蜗牛比赛,结果豹子赢了,蜗牛说:“没什么,狗还比我差得远呢!”说完就呼呼大睡了。
又过了几个月,一条狗来和蜗牛比赛,结果狗赢了。蜗牛说:“没什么,猪还比我差得远呢!”说完又呼呼大睡了。
又过了几个月,一头猪来和蜗牛比赛,怎么敲门蜗牛都没有应答,原来蜗牛犯了嗜睡病,已经很难叫得醒了。
现在蜗牛爬得这么慢,那是因为它是在边走半睡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专找比你差的人作参照物,这就是你越来越差的原因。
二、歌曲学习:
1、导入新课:有一位作曲家把寓言故事编成了歌曲,这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花喜鹊和小乌鸦》,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教师带领学生练习节奏,让学生来说一说附点音符的节奏型在哪一首歌曲中出现过?
(2)可以教师读节奏,学生来拍击。(第一条、二条可以这样,第三条、四条可以由扶到放,请一到两位学生来做小老师)
(3)唱谱可以采用教师唱唱名,学生用la唱或者反之,特别注意歌曲中下滑音、波音的唱法和休止符的停顿。
2、歌词学习(教师可以用动作来表示)
3、学唱歌词:
(1)教师可以先带唱歌词一遍。
(2)教师和学生接唱。
(3)学生和学生接唱。
(4)再次聆听歌曲录音。
(5)完整歌唱(可以带表演)
(6)可以分角色歌唱表演。
4、思想教学:
通过《花喜鹊和小乌鸦》的学习,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了解了花喜鹊喜欢以吹捧抬高自己,而乌鸦却踏踏实实,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人,而不是一个华而不实的人。
5、布置课后作业,根据歌词编故事。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音乐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2.中班音乐教学反思
3.小班音乐教学反思
4.音乐对花教学反思
5.大班音乐教学反思
6.感受音乐教学反思
7.音乐教学的反思
8.音乐教学反思示例
欣赏《口哨与小狗》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下册
课型:欣赏
执教人:
教学理念:
以新课程音乐课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从音乐中体验美、感受美、鉴赏美。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表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身心的协调发展。
教材分析:
《口哨与小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中欣赏《口哨与小狗》。
《口哨与小狗》又译为《吹口哨的少年与小狗》,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是美国科学幻想广播剧《布克的奇遇》的插曲。乐曲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爱心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音乐形象逼真、可爱。
乐曲为单三部曲式,2∕4拍,乐曲有一个短小的引子,之后,口哨以主奏“乐器”的身份加入,其他高音乐曲为之衬托。由于这里运用了许多附点音符和三连音,音乐显得十分活泼而富于弹跳性,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小主人轻松、愉快的心情,经过一段过门后,进入乐曲的B段。这时,口哨停止,主旋律转给其他乐曲演奏。因此,在音色上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它描绘了小狗跟随小主人在马路上跑跑跳跳的可爱动作,同时,也描绘了街头喧闹的景象。再经过一段过门,A段再现。乐曲的结尾处出现小主人对小狗发出的两声招呼式的哨声,小狗立刻朝小主人欢叫着跑去……这部作品,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作品中欢快活泼的情绪,培养学生健康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狗和小主人头饰、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用具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关的头饰和用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音乐活动中来,并且能够听辨乐曲段落结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参与管弦乐曲《口哨与小狗》的聆听、律动、模仿等音乐实践活动,能够听辨主题旋律并用动作表现出来,能够感受歌曲节奏、体验歌曲艺术内涵,完成“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欣赏管弦乐曲《口哨与小狗》能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感受到到生活的快乐与友情的温馨。
(重点):培养学生专注聆听音乐的习惯,以及音乐想象力
(难点):能够听辨出音乐段落的异同,且尝试划分乐曲结构
(学情分析):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课前我们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虽然没接触过三连音和后十六分休止符的节奏型,但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节奏感知能力,而且他们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对音乐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并且有着强烈的表演欲,本节课充分利用了这些特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法、学法):在教法上运用了讲授法,情境法,提问法,讨论法,欣赏法,比较法,实践法,创造法等教学手法。通过这些教学手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与探究。使学生能够对学习音乐产生浓厚兴趣。
在学法上,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进行聆听、体验、参与、实践等。
教学过程:
一、互动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领来一只小宠物,你们看,再来听听它叫了几声?生:小狗(三声)
师:那你们也来模仿一下它的声音和动作(放狗的叫声)
问:都这么可爱啊,让我们在音乐中尽情的玩耍吧?先请你们在座位上只模仿动作不发出声音,听一听,老师是怎么和小狗玩耍的?
师:(吹口哨)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口哨
3.师:对了,我们认识了很多乐器,而我们身上也隐藏着许多乐器,比如我们的嘴巴,可以吹口哨,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和口哨有关的乐曲。我们来欣赏一下,并猜一猜乐曲的名字叫什么?
4.播放乐曲《口哨与小狗》(第一次聆听全曲)
(4)揭题:《口哨与小狗》
师: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就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专门为口哨谱的一首管弦乐曲,名字就叫《口哨与小狗》,它又称为《吹口哨的少年与小狗》。
【设计意图】:通过初步聆听音乐作品,感受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同时,对吹口哨这种表现形式产生兴趣,从而顺理成章揭示课题。
二、初听乐曲
1.欣赏主题音乐。
(1)导语: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小主人与他亲密的小伙伴小狗在做什么呢?听着音乐感受一下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同学们听乐曲中的小主人和小狗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呀?学生回答生:在走路
教师小结:这段音乐的情绪开心、活泼的。
师:速度怎么样?欢快。这首乐曲轻松、活泼又可爱。乐曲中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怎样一个画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视频)
(2)看小视频分段(它们出门到街上去散步。小主人高兴地吹着口哨,昂首挺胸神气的走着,小狗跟了上来,看,它发现了什么玩具,玩起了小球,呀,小球滚走了,小狗高兴地摇着尾巴又跟在了小主人后面,穿过了草地,又穿过了一片树林,然后一前一后悠闲地走在林荫大道上,快到家了,小狗被小主人呼唤回家了!)
2.律动游戏。
师:那小主人是怎样的神情在走路呢,模仿一下?
师:恩,模仿的真像啊,让我们起来走一走吧请听好规则:
(1)当听到乐曲中的口哨声出现的时候,请同学们像小主人一样神气的随着音乐踏步;没有口哨时,请同学们模仿小狗坐在座位上。
3.播放乐曲,学生随音乐律动。
(1)
师:看看同学们踏步了几次?(3次)
(2)
师:这就说明这首乐曲可以分成三段,分别是第一部分他们出门散步,第二部分他们在玩耍,第三部分散步回家了,所以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旋律是比较相似的,对吗?那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这三部分哪段音乐什么声音出现最多呢?生:口哨声多
(3)师:恩,你听的非常仔细,这就是主题旋律,用A表示,那你们听着这段音乐想做什么?生:踏步,走路
师:因为从这段音乐中我们仿佛听到了脚步声,老师听了也想走一走,这种有节奏步伐的音乐就是“进行曲”风格(学生复读一遍)。让我们跟着音乐画一画线条,感受一下。看看主题旋律在第一部分重复了几次?生:两次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趣味性的让学生听辨出乐曲的结构段落,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
三、分段聆听
1.第一乐段:
师:那请一位同学用双响筒模仿这样的步伐节奏,其他同学用手势把有口哨部分的节奏拍出来好吗?要特别关注一下中间的长音。
师:在同学们整齐的节奏中,老师感受到活泼的进行曲风格了。
2.第二乐段:
(1)师:刚刚小狗遇到了什么玩具?(球)我们也有音乐的玩具。(串铃,铃鼓,沙锤,小军鼓……)让我们聆听第二部分乐段,先跟着老师来感受它们玩耍时候的愉快心情,并思考一下这些乐器可以放在哪里伴奏?
师:小朋友听得很认真,现在你们脑海中的这些乐器位置跟老师的一样吗?那让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
师:在大家精彩的表演下,老师有一次感受到了小狗愉快的心情。玩着玩着小主人走远了,快跟上吧!
(2)角色扮演C乐段
当听到重复的口哨声出现,男生像少年一样走起来,当听到小主人的脚步声时,我们的女生就模仿小狗走路,看看大家配合怎么样?
3.第三乐段:
师:走着走着快到家啦,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对比一下这一段和第三段有什么不同。生:口哨,小狗,小军鼓
【设计意图】:通过对音乐深层地聆听,使学生能更清楚的了解乐曲的结构。图谱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审美想象,有效地提高了音乐的审美能力。
四、拓展(小军鼓定格游戏)
1.师:你们的耳朵真灵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先跟着老师敲打的鼓声有节奏的(踏步),鼓声加速时就(转圈),鼓声结束后你们就立刻(回到座位上)。看看谁的反应最快?
师:刚刚老师和配合的非常愉快!现在我们把这首《口哨与小狗》一,二,三部分完整的聆听,回顾一下全曲的顺序吧!这是主题旋律A段,中间是B和C小狗玩耍的乐段,中间还穿插了一次主题旋律称为A1,最后又回到主题旋律称为A2乐段,看看A的主题旋律总共出现了几遍呢?(三次)
师:所以这首管弦乐曲口哨声主题旋律反复出现超过两次以上,中间穿插着小狗玩耍和走路的音乐,最后又回到主题旋律,这样具有循环特点的结构就是回旋曲式。
五、总结
《多啦A梦》教学反思
快乐是儿童健康情绪的主色调,儿童学习过程本身应当让孩子们主动愉快的参与学习。如何实现这一点呢?在教学中我主要以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为主,结合直观演示法,创编教学法等。针对儿童的思维方式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从各层次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音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则是通过听、看、唱、动,采用模仿、游戏、合作、探究、体验的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音乐想象力、感悟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这捷克中,我紧紧围绕了创设情境、节奏游戏、学唱歌曲、表演歌曲、延伸拓展几个教学步骤,开展教学活动,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数学广角《田忌赛马》一课是“对策问题”,它是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领域的内容,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方法。而小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还不具备全面学习这种知识的思维准备。所以一开始我选择这一节课作为春雨杯讲课大赛公开课时,同组的老师们都说这一节课学生学起来有难度。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尤其注重考虑如何化难为易,选择一个让学生感兴趣又容易理解的教学方式。
本节课教学设计我突出了几个特点:
一、大胆摒弃教材,选择学生喜欢的扑克牌游戏。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数字形式更易于学生理解“最佳策略”。把教材中的`田忌赛马的故事作为尝试练习。这样做到由数字到文字的过渡、延伸,更深层的渗透“最佳策略”。
二、注重引导学生深层次的学习,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经历把多种可能性一一找出来,从中选择最佳策略的过程。感受数学中的优化思想。
三、体现数学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如体育竞技中、军事指挥中也都用到对策问题。让学生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的不足:
一、没有真正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讲得太多。今后教学中要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学生真正成为探究问题的成功参与者。
二、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
三、在把田忌赛马的故事作为尝试练习时,应根据游戏中得出的方法直接找出最佳策略为宜,不应让学生再去探究所有方案。此处如果再扩展以下问题更好:
再赛一场,田忌先出,后果如何?
我所执教的《法国号》这一课,是一首短小精炼、朗朗上口的歌曲,表现了小主人公每天兴趣十足、刻苦练习法国号的可爱形象。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四三拍子的韵律及强弱弱,认识学习西洋乐器,并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在本次音乐教学中,我利用他们好奇、好动、模仿力强这一特点。调动其自身的各个感知通道,参与音乐,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手段、不同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感受歌曲,在自主参与四三拍子韵律的过程中学会歌曲,培养他们的聆听习惯。我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一、用肢体语言感受歌曲《法国号》内容。
从聆听乐曲和身体律动三拍子的舞步,学生能自己对三拍子的音乐有一个体会和认知,引导学生自己感悟音乐的情绪,学生能用“像小船一样在漂浮,非常优美,这样的语言去感悟音乐。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内容既形象直观,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歌词。同时,让学生针对自己对法国号的理解用动作表现出来,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利用图形谱,自主参与,学唱歌曲。图形谱可以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法国号》歌曲旋律的走向,潜移默化地感受歌曲中的各个要素。利用图形谱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音乐,是引导学生聆听的手段之一。使他们能够自主参与到学唱歌曲的过程中。特别是最后一句的视唱,此方法非常受用。
三、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认识西洋乐器---法国号,让学生观看本校表演铜管乐的学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让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乐器,随音乐一起感受圆舞曲的韵律,利用已有的资源,让学生用民族陶笛演奏学会的这首《法国号》,做到学以致用,多方面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
本节音乐课,每个孩子都参与到了课堂当中,而且参与的很精彩,参与的很融洽,参与的很开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我们每一个孩子从音乐中感受到了合作,感受到了快乐。
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前提
心理学研究: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进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兴趣是一种基本动力,它使学生与音乐之间保持联系,不断了解音乐、聆听音乐、学习音乐进而享受音乐并且用音乐美化人生。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摆脱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理念,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在哪儿,注重如何将学生的兴趣点合理地引导到课堂内容当中。
二、以培养学生的综合鉴赏能力为方向
有了良好的学习兴趣作为前提,音乐欣赏的课堂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鉴赏能力,以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听得懂”、在课堂下“懂得听”。在音乐鉴赏课程当中,我们教师要完成的内容有很多。例如:欣赏内容的所属分类、音乐的主题思想、音乐家的平生事迹、音乐创作的背景故事以及获得更多音乐素材的途径。使学生理解一首作品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表达内心思想的艺术。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合理地引导学生如何去鉴赏音乐。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准备好充分的资料辅助自己的课堂教学。
三、以多媒体设备辅助课堂教学
科学技术的日渐发展使得音乐欣赏课的授课形式得以多样化进行。传统的板书式、挂件式的材料在现代课堂中所占比例已越来越小。
多媒体的运用不仅使得写板书的时间大大节省,而且能够清晰、高效地表述课堂内容,快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
在音乐欣赏的课堂上,文字、音频文件、图片文件、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的材料都可以充分结合到办公软件中。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只要课前认真细致地准备,就可以做一个精美的课件。不仅如此,由人民音乐电子音像出版社发行、北京艾缪斯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电子音乐配套软件更是为中小学音乐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该软件将课本中的歌曲以乐谱(简线兼备)、音频、视频的形式组合起来。而且还配套了节拍器、音频在线移调等功能,是音乐课堂教学上的一个巨大改革,为教师在音乐欣赏课的前前后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谓是音乐教师的福音。
四、以本土音乐素材丰富课程内容
“音乐教材是对学生进行音乐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方法、学校的教学环境与设施等方面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不能将课程的内容限定于课本之中。应结合本地、本校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具有本土、本校音乐特色的课程资源,充分运用这些资源,将它们融入到音乐欣赏的课堂之中。音乐欣赏的课程中融入本土音乐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料易于搜集、整理;本土音乐大多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内容更有助于学生将来的生活中得以体验;等等。
一、重开放式,轻关闭式。
在这里的“开放”,本人诠释为问题的答案范围宽;而“关闭”则是局限在某个具体的小范围问题去思考。
二、重体验式,轻讲解式。
【三年级音乐欣赏课赛马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音乐欣赏课《赛马》教案06-25
三年级的音乐教学设计09-23
欣赏音乐六年级作文05-28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总结07-25
三年级音乐《树叶儿飘飘》教学设计09-08
上学期三年级音乐的教学工作总结10-12
一年级音乐上册《玩具进行曲》教学反思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