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职业观调查问卷(精选10篇)
亲爱的同学,您的回答对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请您如实回答,我们将对你的答案保密,谢谢合作!
1,您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2,您是:
A、文科B、理科C、工科D、其他一
3,您认为你参加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可多选)
A、获得高收入B、为社会做贡献C、实现自我价值D、与人快乐交往E、减轻家庭负担
4,作为现代女性,您认为职业在您的生活中重要吗?
A、重要B、不重要C、非常重要D、可有可无
5,您认为目前用人单位最看重女大学生的素质是
A、综合素质B、专业知识C、工作经验D、敬业精神
6,毕业后,您最理想的工作地点是?
A、首都北京B、沿海经济发达地区C、边远地区或中小城市D、回生源地 E、无所谓
7,毕业后,您最希望去的工作单位是?
A、党政机关B、教育科研单位C、三资企业D、国有大中型企业E、金融机 构F、自主创业G、其它一
8,您是否愿意选择高收入但风险大的工作
A、愿意B、不愿意C、不清楚D、没想过
9,您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是
A、学校推荐B、现场招聘会C、社会关系D、网上求职
10,您在选择职业时最倾向于听谁的意见
A、自己B、父母C、老师D、好友E、新闻媒体F、男友
11,在选择职业时,您首要考虑的因素是
A、工作稳定有保障B、薪酬高和福利好C、有利于个人发展机会D、单位
性质与声望E、专业对口
12,关于工作的稳定性,您认为
A不重要B、一般重要C、非常重要
13,假如在求职中,您有意向的单位给您的薪水达不到您的期望,您会降低标准 吗?
A、降低标准接受B、放弃再选择
14,您理想的薪资待遇底线是多少?
A、5000元以上B、3000-一4000元C、4000-一5000元D、2000-一3000 元E、2000元以下
15,如国家有需要,您是否愿意到西部偏远或贫困地区就业?
A、愿意B、不愿意C、较高报酬基础上可以考虑D、不清楚
16,您认为,毕业时的选择是否为您终生的选择
A、是B、不是C、不是,但非常重要
17,对成功的事业、幸福的家庭,您认为哪个更重要?
A、成功的事业B、家庭的幸福C、说不清D、二者兼顾
18,你认为,求职时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A、社会的不公平对待、存在性别歧视B、自身能力欠缺C、不够主动D、对自我和用人单位缺乏了解
19,您是否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目标
A、非常明确B、不太明确C、不明确D、从未考虑过
20,假如现在又专业对口但薪金一般的工作,您是否会放弃而去选择专业不对口 但高薪的职业
A、不愿意B、愿意C、非常愿意
21,毕业时,若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你打算:
A、打工B、待业C、自主创业D、升学
22,您是否同意“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一说法?
A、同意B、非常同意C、不清楚D、不同意
23,您是否同意“女性就业难于男性”?
A、同意B、非常同意C、不清楚D、不同意E、因人而因
24,在大学期间,您是否为就业做过一些必要的准备?
关键词:亲情观,大学生,网络
0 引言
亲情是一种爱, 一种无私与博大的爱, 它是和我们最亲密人的一种无法分割的情感, 也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 是人类世界所开放的最美丽玫瑰。一个人从出生来到大学, 他的父母、家庭、家乡、学校给予了他大量的关爱和帮助。亲情教育应当成为高校思想道德课的必修内容。90后家庭父母的生活态度有了很大改变, 他们主张独立与开放;又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90后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 除父母外, 亲情观相对淡薄。在这样的生长环境里, 90后子女性格相对孤僻[1]。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现代人的生活。1999年, 中国只有400多万互联网使用者。而在2013年, 全球有24亿互联网使用者。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 他们的父母也较为年轻, 网络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 网络时代正在改变当代人的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
在网络信息时代, 当代大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利用网络的交流也越来越多。那在网络文化中, 当代大学生有没有利用网络表达亲情, 利用什么方式来表达, 或者是否期望采用网络方式来表达亲情, 是否期望开展网络亲情教育呢?本次调查研究就围绕这些问题, 选取适量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并对调查中有关现象进行了探讨分析。文章希望了解当代大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来表达亲情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希望学校重视对学生的“亲情教育”, 将亲情融入到教育之中, 避免空洞的说教。让我们大学生能真正认识亲情, 并且真正懂如何去感恩, 去报答自己的亲人[2]。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对此, 笔者组成一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团队, 申报了江苏省教育厅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 探讨网络对当代大学生亲情观的影响。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份相关调查问卷, 对江苏省几所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学院、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南京邮电大学、常州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江苏建康职业学院6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 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324份。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父母上网的一些基本情况, 二者通过网络交流的情况, 以及网络对二者亲情关系的影响等。收回调查问卷后, 团队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从调查问卷统计中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心怀感恩、重视亲情、时常与家人保持联系, 并知道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但是由于很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 有些大学生与家人缺乏真正的交流, 谈心太少。
2.1 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中, 约61%为独生子女, 39%为非独生子女;56%来自农村家庭, 而44%来自于城市家庭。55%的调查对象年龄为18-20岁, 43%年龄为21-24岁。30%调查大学生的父母较为年轻为38-45岁。当前大学生群体与以往的大学生群体有所不同, 他们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年龄也较小, 大都是90后, 90后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
2.2 使用网络工具情况
86%的同学最常使用的是手机, 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利用手机网络与人沟通更加方便快捷。84.6%的同学最常使用的沟通软件是QQ和MSN, 而且60.4%的家庭属于民主型, 这就说明大部分家庭可以接受利用QQ交流。而且现在QQ的功能多样, 语音、视频都可以, 沟通质量较电话短信更高。接受调查的40%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在2小时左右, 20%达到3小时以上。接受调查的25%左右大学生, 网络交流已达5年以上。而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父母27%喜欢利用网络, 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只有24%在2小时左右, 而42%低于2小时。
2.3 网络交流情况
46%的同学愿意与父母利用网络交流, 而且53%的同学表示比较喜欢网上举行的一些关于亲情观的教育活动, 这就说明如果我们利用网络来宣传亲情观, 将会取得比较理想且比较容易接受的结果。在问及上网对其与父母的交流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时, 28.8%的同学认为父母对其上网反感, 发生了一些冲突;28.6%的同学表示很多网络语言父母听不懂, 增加了交流的障碍;仅有19.6%的同学表示上网让其与父母的交流话题变得更多。当与父母发生冲突时, 38.3%的同学选择用电子邮件的方式与父母联系, 这是所有方式中选择最多的。确实, email普及广, 比传统信件快, 表达比较含蓄, 便于缓解尴尬。
目前网络购物应该是当代大学生都比较喜欢的一件事, 但是调查中发现经常给父母网络购物的只有10%, 而从来不会给父母网络购物的却达到了31%。21%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在节假日和父母生日时会利用网络给父母发送电子贺卡, 18%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则从来不会在节假日给父母发送电子贺卡。
3 讨论
3.1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亲情观的正面影响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通道, 同时成为大学生与父母交流的非常重要渠道, 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开阔了视野, 为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一片天地。绝大多数同学认为他们是非常爱父母的, 只是一直觉得爱在心里口难开。中国人含蓄的传统造成了孩子与父母情感交流的减少[3]。
(1) 利用网络的展示可以互相加深了解。通过以上对结果的分析, 我们发现子女上大学后, 不能与父母经常见面, 而现在是信息社会, 已经有很多的家庭使用互联网。比如上QQ空间、微博等就可以看到子女的心情状态和孩子与朋友们之间的互动, 更加了解子女, 解决代沟问题等等, 这些都是网络有利的一方面。
(2) 利用网络的便捷, 可以表达互相的感情
网络, 比如手机QQ已经可以视频、语音, 比打电话发短信更容易与子女交流, 我们认为互联网完全可以成为父母与子女联系的新方式;一些难以表达的感情可以通过email、电子贺卡来传达。而且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网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购物渠道。当代大学生是个正在不断成长的消费群体, 有报道称在参加网络购物的人群中大学生占据了60%以上。在此次调查中也发现, 有部分大学生已经知道利用网络购物, 给自己的父母购买一些物品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
3.2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亲情观的负面影响
但是网络也会产生一些矛盾, 网络上的一些词汇父母听不懂, 造成了沟通障碍;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 家庭矛盾增多等[4]。网络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还在于, 它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对亲情的疏远, 对爱情和友情的盲目。例如, 沉迷于网络人际交往使得家庭的关爱对一部分大学生来说已成为一种束缚和负担。许多大学生宁愿通宵地上网, 也不愿意回家;或者一回家就只是面对电脑沉溺于网络世界, 不愿与自己家人沟通交流;有的甚至发展到除了要学费、生活费以外, 和父母毫无交流的地步[5]。
3.3 亲情教育应该由现实教育转向虚拟方式
传统的亲情教育, 一般为“说教”形式或生活体验的方式, 方法老化, 脱离学生心理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 往往过于理想化、空洞和流于形式, 致使亲情教育被弱化。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 利用现在的网络工具, 切实开展亲情教育, 将感恩文化纳入学习之中, 让孩子了解亲情的伟大与无私, 让每个大学生做到对自己的家人存有感恩之心, 养亲敬亲。
为进一步增强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并克服网络不良影响, 学校还应对自身的网络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在过滤不良网络信息的同时, 利用自身校园网资源加强大学生上网自律教育, 将网络道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6]。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也开展了一些活动, 我们宣传组织同学观看亲情观电影, 动员大家与父母联系;在母亲节那天统一寄出大家写给妈妈的信;在学校周围网吧门口发关于亲情的小卡片等, 希望借此来让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这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非常重要, 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在哪里都会被人所尊重。针对一部分因沉迷网络而亲情淡漠的大学生, 可以运用网络对其进行情感教育, 并加强自我教育。例如, 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网络游戏, 通过参与游戏使其逐渐体验到为人父为人母的不容易, 学会对父母感恩, 对家人感恩。学校也可以制作一些亲情教育的宣传视频资料或利用网络平台向家长提供一些亲情教育的咨询。通过活动的宣传、实施, 制造积极的亲情观氛围, 帮助大学生在深厚的亲情感染中, 学会感恩和理解亲情。
4 结论
总之, 亲情是我们大家一个永恒的话题。亲情观是90后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一个人没有好的亲情观, 不知道如何感恩, 不懂得珍惜亲情, 很难会有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校务必改革相对传统的亲情教育工作方法, 利用90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正确地引导他们, 养成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观念, 让大学生充分地理解亲情, 树立比较正确的亲情观。只有长期有效的亲情教育才能够使我们当代大学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幸福, 大学生的亲情教育才能够更加适合当代大学生, 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晓玲, 李峻清.大学生亲情观念缺失的类型及原因剖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4) .
[2]赵建岭.关于加强大学生亲情教育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
[3]唐海珍, 李国强.当代大学生亲情观调查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9) .
[4]赵建岭.关于加强大学生亲情教育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6) .
[5]乔虹, 贾琳.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7 (2) .
一、项目研究的意义
自2008年第一批90后大学生入学至今,校园内已有三届学生为90后。他们是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时期,是伴随着“春天的故事”不断成长起来的时代宠儿。在信息时代东西方文化、观念的交融和碰撞,媒体网络的大发展等的影响下,使现今“90后”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悄然发生了变化,从而势必会影响其消费观,包括消费方向、消费心理、消费形式等。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大学生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其正确消费,帮助他们树立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使之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次研究就是以问卷方式调查,以发放纸质问卷及利用网络发放问卷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0年6月至2010年10月。在此期间,项目小组按项目设计计划有序展开的,包括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问卷410份,其中有效问卷409份,有效回收率为90.89%。
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三大层面问题。一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包括其所在年级、性别、家庭所在地、家庭收入状况等;二是大学生消费的实际状况,包括消费来源、生活费数目、消费的内容或者说消费的构成等;三是大学生对于消费的一些看法,如网购和奢侈品等,还有一些理财观念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家庭条件影响大学生消费水平
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可得看出:近九成来自城市和城镇的受访90后大学生的生活费都在每月500元以上,其中分别有26%和20%的学生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上;其中他们的伙食费多为300~500元,并且有近两成学生的伙食费为500元以上;月娱乐开支大多为100~400元,并至少有13%的学生月娱乐支出为400元以上。来自农村的学生,有60%的人月生活费是在500~1000元之间,有29%的学生月生活费是在300~500元之间,另外还有3%的学生月生活费是在300元以下;主要有47%的学生伙食费为300~400元,另有44%的学生月伙食费水平平均分布在200~300元和400~500元;有70%的农村学生每月娱乐开支为50~200元,14%的学生月娱乐开支为50元以下。
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来自农村学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
由此看出来自农村的学生的消费水平略低于来自城市和城镇的学生,并且在调查问卷中,有46%来自农村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水平较低甚至非常低,这表明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高低与家庭经济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而面对一件现在并不需要的物品时,有70%多的来自城市和城镇的学生会因一些诱因会忍不住去买,但来自农村的学生只有41%的人会想去买。这表明了来自农村的学生对自己消费有一定的节制,也间接说明了农村学生的消费水平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2.男女生间的消费存在差异
诸如伙食费上,被调查的大学生中64.9%的伙食费实在300-500元之间的,而男生在此区间中的比例比女生高出近7%,可见男生的伙食消费比女生多,因为男生的生理结构决定了他们必须多摄入一些食物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再次男生运动量也比女生多的多,也需要更多摄入能量。而女生大多数都希望自己苗条一些,所以在伙食方面花费就比较少。
在娱乐开支方面,每月在50元-200元之间这一中下范围内,女生所占比例比男生高出近10%,而在400-600元这一较高范围内,男生比女生高出近6%,可见男生的娱乐开支在一定程度上是高于女生的。男生的娱乐范围较广泛,像打电玩,请客吃饭等等要比女生的多,并且在娱乐方面男生花销更加大手大脚一些,而女生相对来说会精打细算一些。在每月娱乐消费的主要项目上,男生多用于数码产品及买礼物请客上面,而女生多集中于购买衣服饰品及化妆品护肤品,其他项目上相差不大。女生相比男生来说更较注重自己的外表,所以在衣饰化妆品方面花费多一些,而男生则对数码产品更感兴趣,并且男生在交际方面也比女生大方一些,愿意花对一些的钱来经营友谊爱情。
3.网购已经成为90后学生群体中不可或缺的购物途径
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可看出,有68%的调查者会选择上网购物。网购已经成为90后学生群体中不可或缺的购物途径。其原因是网上购物所具备的送货上门,方便快捷,价格便宜、透明、方便等优点。价格低廉以及方便是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最主要的原因,这应该归因于由于大學生还没有收入来源,生活费主要靠父母供给,也正因为此,大学生在网上购物过程中比较关心产品的价格。另外,商品多样性以及更丰富的商品信息也是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有网上购物经验的大学生表示最初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是所需要的商品在周围实体店中很难找到,而在网上点一下鼠标就可轻而易举的找到。
大学生在接受网上购物这一新的购物方式的同时,也伴随着对网上购物所产生的一定的疑虑和戒备,正是这些疑虑和戒备把约30%学生挡在了选择网上购物这一新的消费方式的门外。这也正反映出了网上购物也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和缺陷,需要及时弥补和纠正。在没有购买经历的大学生中,没有尝试网络购物的原因主要有对网站不信任,怕受骗,质疑其安全性,担心网上付款环节等。没有网络购物经验的消费者对网络零售商的了解很少,而质量、信息搜索以及订购都是在消费者真正进行消费的时候才能够切身感受的。而一些不法商贩利用网络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甚至利用网络漏洞进行诈骗,也促使了一些大学生拒接网上购物。
从90后大学生是否网购这一角度的调查中可以了解到,90后大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快,对网络知识的了解比较多,有7成的大学生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表明了大学生是接受网上购物的消费模式。在计算机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的今天,人们对网络已经不再陌生。而网上购物这一方便、快捷的购物形式也被很多人所接受。大学生作为对网络最敏感的人群,他们对网上购物行为接受很快,是未来购物市场上的潜在用户。大学生网上购物的市场潜力是非常大的,有能力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网络营销,建立新的销售渠道,占取新的消费顾客群体。
4.对品牌消费的态度
被调查同学对于奢侈品的态度处于一个较理性的状态,70.6%的学生对于奢侈品只是遇到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购买,也就是说对于奢侈品同学们并不是一味追捧也不是一味排斥。其实消费也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不过对于90后年轻的同学们来说,还是尽量不去购买奢侈品,毕竟现在还没有经济基础,消费来源大都来源于父母。我们现今社会还是倡导勤俭节约为主,同学们也应该发扬朴素作风。穿着使用名牌的物品,也并一定能让人产生对你的尊重与认同,还是要从自己的内在做起,提升个人素质与修养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尊重。
5.盈余情况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得知:现今高校学生每月生活费都有些许盈余。首先针对城市学生来说,78%左右的学生每月生活费有盈余,其中65%的学生虽然有盈余,但并不多,而其中仅有13%的学生盈余较多。而有22%左右学生每月没有盈余。统计数据显示,其中有5%的学生认为每月生活费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76%的学生认为勉强刚好,19%的学生认为绰绰有余。其中5%的学生包括每月生活费有盈余但不多的学生和每月生活费没有盈余的学生。
很容易看出,来自城市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学生其每月生活费都有盈余,主要由于城市中大部分家庭达到小康水平,这当然也与城市学生理财能力有关。并且家长能合理规划孩子的每月消费结构,因此占65%学生每月生活费出现仅些许盈余,有效地控制了孩子的花销。也可以看出虽然有22%的学生没有盈余,但仅有5%的学生抱怨每月生活费不能满足其所需,可以看出城市孩子的消费理念跟理财观念都是比较乐观的。
针对城镇学生来讲,63%的学生每月生活费有盈余,其中50%的学生每月生活费虽然有盈余,但并不多,占13%的学生盈余较多,而在13%中仅有6%的学生认为每月生活费绰绰有余。占37%左右的学生每月没有盈余,这其中有5%的学生认为每月生活费不能满足需求。
有调查显示知,来自城镇的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与来自城市学生每月生活费不相上下,但却出现比城市学生高出15%的学生出现月末无盈余的情况,其很大原因在于其理财能力。
针对农村学生来讲,占56%的学生每月生活费有盈余,而仅有5%的学生盈余较多,但其中这5%的学生中虽然每月生活费出现较多的盈余,但并没有学生认为每月的生活费能绰绰有余的满足他们的需求,相反他们大多数认为能勉强或者刚好满足他们的需求,剩下51%的学生虽然有盈余但并不多。占44%左右的学生每月生活费没有盈余,其中8%的学生认为每月的生活费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农村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稍低于以上两者。因此明显其盈余状况也低于以上二者。但是盈余状况的差距并不大,这与理财能力关系甚大。但对于5%盈余较多的学生来讲,他们中却不认为每月生活费能绰绰有余地满足其需求,这很大程度上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学生追求多,因此认为由于需求导致需要更多的盈余来自我支配;再者就是农村孩子消费观念有待提高。作为学生,只要能满足日常基本生活所需就行,没必要追求高层次的生活。
6.理财能力
针对城市学生来讲,57%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一般,23%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差,花钱没计划,而仅有10%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强。
针对城镇学生数据显示,66%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一般,29%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差,花钱没计划,而仅有5%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强。
针对农村学生来讲,62%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一般,22%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差,而有16%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强。
从总体上看,60%左右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一般,大约26%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差,花钱没计划,而有14%的学生认为其有较强的理财能力。
从上述数据得知:大学校园中来自城市跟农村的学生其理财能力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差异,然而来自城镇的学生其中仅有5%的学生认为其理财能力较强,稍落后于来自城市跟农村的学生。从总体上看,学生群体中认为自己理财能力较强的比例偏低,因此大部分学生的理财能力都有待提高。
原因:当今社会,理财能力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来自城市的学生其家庭的文化水平一般都比较高,因此家长会更加合理,科学的全方位教导自己的孩子,其中包括其理财能力。而且城市家庭大部分都是工薪家庭,家长每月的花销都是要规划的,否则很难有积蓄,这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因此来自城市的学生理财能力总体上看一般,但还需提高。
而农村的孩子,由于其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等原因,年纪相对较小的时候就要学会当家,尤其是家里不是独生子女的,当父母为生计忙于打工或者务农时,他们还要承担照顾家中弟妹的任务,因此也就应了一句话“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因此其总体的理财能力也不逊于来自城市的学生。
然而来自城镇的学生,其总体理财能力稍弱于前面二者。来自城镇的学生,家庭文化水平一般,经数据显示,家庭一般经商,目前来看,其生活水平不亚于城市家庭,但是家长平常跟孩子交流的时间较少,大部分家庭中家长跟孩子的隔阂较大,学生大部分不愿意接受父母的教导。并且大多数家长忽视理财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孩子的消费观念的教导往往只是“不要乱花钱”一句话,据额外调查数据显示,学生们对于家长“不要乱花钱”这话,往往只是随口回一句“恩”,他们表示其实并不知道什么叫作乱花钱,因此提高城镇居民理财意识才是首要任务。
总体上看,仅有16%的学生有较强的理财能力,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理财意识需要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性消费仍为消費主流
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2.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3.来自农村的学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
因为他们消费能力有限,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4.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
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
在此,我们对90后大学生消费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大学生应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应根据自身的消费情况及家庭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来更好的买足自身的需求。养成每天记账的好习惯,这样有利于控制自己的消费,最重要的就是要养成自己抵制诱惑的能力。
大学校园应形成良好的消费氛围。校园消费氛围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并加以引导。同时,大力宣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例如在校开展一些关于大学生理财方面的培训等,使得理财观念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灌输理财的思想。
师范学院语教092班
王晓波 17号 卢芳38号 吕逸琛 2号 徐晓 46号 范晓芹 6号
内容摘要:
我们是8090后的大学生,面对时下的就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而针对此我们调查组对一部分8090后大学生展开调查。根据调查报告显示8090后学生因自身心理状况、家庭教育等的不同,而对就业产生不同看法。虽然时下就业困难,但他们依然乐观,对未来有信心。
关键字:就业压力乐观稳定现实综合素质
一 调查说明
(1)调查时间:2010年8月25日至2010年8月27日
(2)调查地点:
(3)调查方式:网络调查
(4)调查对象:60名80后和90后的在校大学生
(5)调查内容:80后和90后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6)调查目的:了解80后和90后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提出更健康的就业心理建议,利于就业。
二调查分析
(1)调查数据说明:我们总共发放了100份问卷调查在问卷网,其中收到有效答卷共600份,有效率为75%,其中90后的在校大学生40名,80后的在校大学生20名,在男女比例方面,男生23人,女生37人
(2)调查结果分析:8090后的大学生是未来时代的社会先锋,其对社会对创业观的看法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据调查,8090后大学生由于其心理、性别等的不同,对于就业也有不同之处。
1.对就业表示比较乐观的态度
据调查表显示,8090后大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学历91.2%被调查人员为本专科,9.8%的人是本科以上的学历,而且91.8%被调查人员是共青团员,因此被调查者本身就具有良好素质。面对时下恶劣的社会就业,他们并没有绝望,只有1%的人认为就业前景极差,99%的被调查人员都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乐观的态度。其中,认为很差的原因,72.5%被调查人员觉得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够,需要更详细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15%被调查人员认为师资力量不够壮大。喜欢比较稳定的工作
由于8090后大学生大多数是一生风调雨顺,很少经历大的磨难,大多都是父母手中的宝。生活在一个比较幸福的年代,大多数的人都比较依赖于父母,对于要自己白手起家奋斗拼搏,这种观念还不是很多见。有67%的被调查人员选择就业应聘。而就业应聘中的人有41.6%的人数选择了政府部门,36.67%选择事业单位,很少的人比较喜欢去企业单位。
这些人大多是看重“铁饭碗”,他们一般都是一些比较性格平和,喜欢稳定的人。另一方便也可以看出,随着就业压力不断地加大,还有近年来所遇到的金融危机,更多的人的工作有着太大的波动,工作压力也
在渐渐加大,更多的人喜欢上了能拿稳定工资的工作。所以今近年来为什么全国百万大军去参加公务员考试,公务员的录用率越来越低也不难解释了。
3.向往品质生活
同时,这些人都是比较理智的,在月薪要求方面,65%被调查人员选择在2000
——5000,有31%的人在5000以上。但同时只有3.33%人在1000——2000,这可以看出8090后的大学生对薪酬有一定的要求,体现了他们有对所谓“品质生活”的向往。而且从要求试用时间同时可以看出8090后大学身其理智之心,78.33%的人要求时间在1——3个月,这说明8090后大学生也并都是非养尊处优,不难看出,至少他们已经明白进入社会就不会有太多的人会保护你,能做得只有自己加倍的努力,万一觉得某份工作不适合自己,还可以有随时再选择的机会,这又体现出8090后比较乐观的心态。考虑现实比较清楚
关于毕业后的去向问题,19.7%的被调查人员选择了竞争激烈经济发达大城市;
23%选择竞争压力较大的大中小城市;50.8%选择竞争压力小但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4.9%选择其他地区;只有1.6%选择去西部边远地区。在很多的眼里,8090后有一颗天不怕地不怕的心,俗话说得好“初生牛犊不怕虎”。可如今,正如一首歌唱得那样“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出生在85年以前的80后可算是真正体会到了大城市带给人的诱惑,精神上的空虚,物质上的不满足。
有多少的80后成了房奴,有多少的80后为了房子成为了婚姻的牺牲品,有多
少的80后为了在大城市里生活下去,在不断的拼搏,可这在精神上有多了多少压力。看过了现实中,这么多的例子,现如今8090后的在校大学生可就真正现实了很多,理智了很多,成熟了很多。5 绝大多数人都有一颗上进心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对自己工作现状不满之时有88.33%的人选择跳槽,同时85%以上的人会为
自己的升职而不断努力,同时他们有半数的人选择工作后继续进修,只有5%的人不会继续。这说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在不断的奋斗。
6.自我价值的认识有所欠缺
面对社会现实大学生放弃自我价值追寻,纷纷选择高薪待遇,他们认为读大学
是为了找好工作,但真正要找一份有兴趣有钱途的工作很难。
7.做好准备努力就业
在调查数据中显示,有74%的被调查人员会再毕业之前会做各种准备,不断
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有95%的人认为现在局面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很难,所以,有66.67%的人选择先就业,后择业,而6。67%的人选择就行深造。她们也同时认为要想成功就业,解决问题途径更多的是靠注重各人综合能力的培养,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三.现状描述和问题提出
(1)就业方式比较的单一
调查分析现实,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就业应聘的方式,这就说明一个岗位会
有更过的人来竞争,饭碗只有一个,只有通过“优胜劣汰”来选择,会有一大批的人面临着淘汰,淘汰者又自继续应聘,好的岗位只有那么几个,就仅仅只看中人人都看中的那个岗位,就业机会就会变小了,就业难度也会加大了。这样通常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好的岗位人满为患,相对待遇不太得岗位却无人问津。
(2).“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日趋流行
就业观念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
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后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人的首选。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大学生高达67.2%。这一方面表示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生之后,如何吸引保留人才,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会产生一种盲目就业的现象,这种就业的效率不高,稳定性也不高,失业率也会加大,导致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又回到毕业找工作的起点。
(3)过于渴望品质生活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8090后的在校大学生对毕业以后月薪的要求在2000
元到5000元之间,这是一个理想的数字,很少的人会接受月薪在1000到2000之间。这样会导致一个现象,已经失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会更难就业,在某些大学生的眼里,1000元到2000元的工资,是农民的工资待遇,大学生明显要比农民工要高一个档次,对于这样的工资待遇无法接受,宁愿待业在家,也不愿意接受这样低待遇的工作。
四 结论和建议
(1)调整就业心态
1、调整心态,放底架子,虚心学习,在能力没达到时到自己的期望值稍微降低
些,更务实些。
2主要是平衡眼高手低的心态,要学会适应社会。
3大学生应提高敬业精神和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专业知识,在校学习期间应认
真对待自己的专业课程,提高个人专业素养与技能,端正择业的心态调整以及注重职业道德。
4、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做一个新时代的“四有公民”。
5、应对社会要懂得把握机会,要充分结合自身条件。
6、同时政府应增加就业岗位(包括公益性岗位);促使各类企业吸纳大学毕业
生就业。通过创业教育、政策扶持和项目指导,激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用人单位要为大学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家长和社会各方面要帮助大学毕业生合理确定就业期望。
7要有科学的职业规划。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及早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将来能否顺利就业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王莉娟 《女大学生就业新机遇》
徐飞《女大生就业问题初探讨》
赵霞《女大学生就业弱势原因与强势关怀》
王晓波组长卢芳数据分析与整理徐晓收集资料吕逸琛收集资料范晓芹 收集资料
大学生偶观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
我是沈阳工程学院政法系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首先,请原谅打扰了您学习和休息!
大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恋爱观,大学生择偶也成了一个受人关注的问题,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和态度,探索影响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特设计此次问卷,希望得到同学
们积极参与。
本次调查采运用普查的方法,不用填写姓名,各种答案没有正确错误之分,同学们只需根据
自身观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答案将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再此向您表示深切的谢意!
1.您的性别()
A 男B 女
2.您目前的恋爱状态()
A 从未恋爱B 正在恋爱C以前谈过,但目前单身
3.作为大学生您最希望什么时候恋爱()
A 大学期间B 大学毕业后 工作之前C 工作期间或工作稳定后
4.您择偶的方式()
A亲戚朋友介绍B 自由恋爱C 婚介公司D媒体网络E 其他
5.您恋爱的原因是什么()(任选三项)
A.排遣心理上的寂寞和孤单B 选择自己的人生伴侣C 缘分到了,爱情来了
D 大家都谈了,随大流E 出于好奇,想体验F “练爱”以后,积累经验
G 证明自己的,魅力和价值H 满足生理和性的的需求I 想有一场稳定的结婚为
目的的恋爱
6.对于对方的性格,您倾向于哪一项()
A与自己性格互补的B 与自己性格类似的C无所谓
7.您更选择恋人的标准倾向于()
A 外部形象和气质B 文化程度和内涵C 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D有感觉就好,其他可以慢慢改变
8.您选择配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通常有哪些()(任选四项)
A 外貌B 性格C 人品D 健康E 年龄F职业|专业G 教育程度H 家庭背景I个人能力J 兴趣爱好K 地理位置
L 父母满意M 行为举止N志同道合O 发展潜能
9.择偶的时候,你会怎样对待身边影响因素的()(可多选)
A 父母意见与自己感觉相结合B完全听从父母或同学朋友同事的意见
C 完全凭自己感觉D 考虑社会经济及周边环境因素E 其他所有人意见和自己意见相结合10.如果父母反对您和您选择的另一半结婚时,您会采取()
A听从父母意见,亲情大于爱情B幸福是自己的,会尽一切努力去争取
C 给定一个期限,如果她还不能让父母满意,那就和他分手D 不惜一切代价和他在一起
11.您在选择恋人的时候,下列哪个因素影响较大()
A.对方的经济实力B 门当户对C 品格高尚,素质好就好
谢谢!
1,请问你的年龄是()。
A16 – 20 岁B21 – 24 岁
2,请问您的专业是
3,您对国家资助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关注度()。
A不关注B一般,关注发展方向C仔细了解过 4,您认为大学生是否应该在大学期间进行自主创业()。
A应该,锻炼自己B无所谓,看个人理想
C不应该,应以学业为重
5,请问您是否有自主创业的倾向()。
A是的,有B没想到,可能会有C无,不感兴趣 6,如果您有自主创业的倾向,请问您想进行什么行业的创业()。
A服务业B餐饮业C副食品业
D物流业E电子产品F其他7,请问您认为现在创业什么行业收益最大呢?()
A服务业B餐饮业C副食品业
D物流业E电子产品F其他8,请问您觉得资助创业大概要准备多少资金呢。()
A五千以下B五千 – 一万C一万 – 五万
D五万 – 十万E十万以上
9,请问您觉得自主创业应该达到的目标是10,请问您觉得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如何?()
A有待改进B很好C不了解 多选
11,请问您认为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应包括哪些方面?()
A资金B技术C其他12,请问您觉得大学生自主创业应具备哪些条件?()
A资金B对市场的了解C家长的支持
D自身素质E其他13,请问您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应考虑哪些方面?()
A成本高低B市场需求C专业对口
D收益E其他如果您已经进行自主创业,请回答:
14,请问您自主创业的行业是()
A服务业B餐饮业C副食品业
D物流业E电子产品F其他15,请问您毕业后的打算是怎样?()
1 结果分析与评价
1.1 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一般规定, 9个因子中的任一因子分值或总均分≥2, 则为阳性, 表示心理呈亚健康状况, 检出学生210人, 占总人数的52.76%;若9个因子中的任一因子分值或总均分≥3分, 则表示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 以此标准检出学生33人, 占总人数的8.29%。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相比, 我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因为我院为体育类高职院校, 主要招收体育类考生, 这类学生从小就经常接触体育动动, 根据一些研究结果表明,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分析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将各选择题项按平均得分予以排序, 前10位项目题及平均得分为: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强迫症状) ———2.11;难以作出决定 (强迫症状) ———2.09;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 (强迫症状) ———2.08;容易烦恼和激动 (敌对) ———1.93;当别人看着您或者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 (人及关系敏感) ———1.91;您认为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 (精神病性) ———1.90;不能集中注意 (强迫症状) ———1.89;感到要很快把事情做完 (焦虑) ———1.88;忘记性大 (强迫症状) ———1.87;感到苦闷 (抑郁) ———1.82。
可以看出, 我院新生的得分较高的项目主要表现在强迫倾向、敌对、人际关系、焦虑和抑郁、精神病性等方面。从得分高的项目来看, 之所以在这些项目上得高分, 是由于学生刚进入大学, 在各方面还没完全适应, 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都要求有很高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强调自我管理, 这与学生以前的学习生活有很大不同, 因此学生在做事时都会格外小心谨慎, 因为如果出错了就要自己承担后果, 这就使得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有所提高, 形成一定的压力, 出现强迫倾向。同时由于环境的陌生, 不少学生容易感到孤独与苦闷, 不知如何与人相处, 在宿舍里同学们之间也出现一些矛盾, 因而导致一定的焦虑、抑郁和敌对倾向。
1.2 性别差异比较
为了解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情况, 以性别为独立样本 (其中男生315人, 女生83人) 进行差异检验, 结果表明, 男女同学某些心理健康指标上存在差异。女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恐惧等4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女生的得分分别是1.45±0.46、1.78±0.61、1.59±0.56、1.66±0.62, 男生的得分分别是1.31±0.37、1.61±0.52、1.40±0.44、1.35±0.43) , P值在0.00**、0.01**、0.00**、0.00**达到显著性水平。可以看出, 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某些方面相对低于男生, 这与其他高校的测试结果相吻合。但这次的调查结果表明, 总体上男生和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在比较健康的水平上, 在SCL90的各项因子指标上不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男生和女生存在的差异方面, 具体而言, 女性相对胆怯、退缩和软弱, 从而导致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等因子显著高于男生。另外由于我院是体育类院校, 所开设的课程偏向运动类, 虽然大一的学生还没开始进行专项训练, 但已开设了部分术科课程, 女生在体力上一般不如男生, 可能更容易造成身体上的不适, 因此女生在躯体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强迫症状、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5个因子上男女同学的得分比较接近, 在P值上均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1.3 系别、专业差异比较
因不同系别和专业的学生所学课程和日常活动有所不同, 以不同系别为独立样本进行差异检验, 结果也是有区别的, 两系在测量的心理健康的9个因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并不显著。再进一步把全体学生按专业划分进行多重比较, 结果表明, 四个专业的学生在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四个因子的得分上存在差异, 其他因子得分在不同的专业上均无显著差异。
1.4 生源差异比较
人的生活环境对其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 按照学生的来源划分为农村和城镇两个类别, 进行独立样本的差异检验, 从结果上看, 除了强迫症状外, 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在其余8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没有显著差异, 在强迫症状上农村学生得分要显著高于城镇学生, 这说明农村学生相对于城镇学生更具有强迫症状, 农村学生的强迫症状得分在1.9±0.58的范围内, 相对较高, 需要引起注意。和城镇学生相比, 农村学生家庭环境相对较差, 来到大城市后容易产生自卑情绪, 如果这类学生缺乏交流, 容易产生孤僻和内向的性格, 此类学生比较在意自己的行为表现, 从而对自己的要求较高, 表现为对自己的外在形象格外在意, 做事总会反复检查以避免出错等。因此, 在强迫症状因子上农村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
2 工作措施与建议
2.1 个别咨询
加快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步伐, 建全组织架构, 完善心理咨询室的各项设施, 配齐工作人员及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 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对测试总分和各项目分数超过三分的学生分别逐个预约, 进行个别咨询, 了解其家庭背景、学习经历、现在学习生活状况, 听取其自述, 找出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真正原因, 有针对性进行辅导及追踪。
2.2 团体辅导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开展团体辅导活动, 帮助学生学会用心理学的方式来解决自身的问题, 并丰富其课余生活。如曾和广州大学心理协会合作为运动训练专业大一学生开展“认识自我”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
2.3 开设课程
通过开设心理学课程传授心理学知识和技能, 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运动心理、体育心理等, 让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观察、分析问题, 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 从而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调适。
2.4 心理专栏
利用校园宣传版开辟心理专栏, 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还可以举办宣传版报展览和比赛, 观看心理电影, 开通校园心理广播等。
2.5 专题讲座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举办专题讲座。如在08、09级大学新生中举办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和专业学习方法等内容的讲座。
2.6 丰富活动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90后 学生需求 调查
[作者简介]徐静 (1954- ),女,上海商学院高教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冯伟国(1953- ),男,上海商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乔刚(1957- ),男,上海商学院中职名师基地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上海 200235)
[中图分类号]G5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149-03
现在的中职学生基本上都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90后中职学生在想什么?他们的目标定位、自我评价,他们对学校和教师的期盼如何?2007年上半年,“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上海商学院基地(职教)在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作了一次问卷调查。从全市19个区县的62个中职学校收到的1694份学生问卷、800份教师问卷和53份校长问卷显示:90后中职学生的价值取向明显具有多元、务实、自我的特征。本文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提出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中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对毕业后的目标定位:选择就业多于选择升学
中职学生怎样定位自己的三年学习目标?学生调查问卷列出了四个选择项,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知,83.7%中职学生三年在校学习的目标十分明确,没有目标的仅占1.88 %。学习目标尚不明确,表示顺其自然的占14.42%。有一半学生选择就业——“找个好工作”,所占比例为最高;也有1/3的学生将学习目标定为“争取升上好学校”。
当问及“如果毕业后当一名工人、营业员、出纳员、报关员等从事一线操作性工作”的态度时,67.68 % 的学生表示很愿意和愿意,可见选择就业的学生对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岗位心中有底,给自己的定位恰如其分,并没有脱离实际的过高期望。当然也有32.32 % 的学生表示不很愿意和不愿意,这与1/3的学生希望升学是相吻合的。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从事一线操作性工作的技能型人才,但是过去我们常感到中职学生受家长以及社会上轻视体力劳动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其择业观存在偏差,往往眼高手低,不愿到第一线从事生产性、服务性工作。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90后的中职毕业生,在择业观念上明显呈多元、务实态势,少数学生愿意继续升学,多数中职毕业生是愿意去生产一线工作的。我们认为中职学生择业观的这种变化,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显现,企业用人标准逐步从学历为重转向能力为重等社会大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
学生的目标定位趋向多元、务实,在校长问卷结果中得到反映。42%的校长明确认为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是“适应就业需求”,但有56.11 %的校长认为应该“兼顾就业和升学”,只有1.89 % 的校长认为学校培养目标应该是“适应升学的需求”,表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比较明确,同时存在着如何处理“就业”和“升学”的矛盾。1/3的中职学生愿意升学而不是就业,学校不能不兼顾这部分学生的需求。
调查还显示,校长普遍认为,“当前中职学校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还是学校教育教学如何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80.4%),使“专业设置更适应经济”(76.5%),“提高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61.8%),也有25%的校长认为“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以上调查表明,中职学校在学校办学定位上面临双重任务: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从传统的升学应试教学转到以就业为导向的方向上来,并真正将这一办学方向落实到课程教学和师资队伍上,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在课程设计和培养模式上,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空间,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条件。从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角度来说,这两方面应该是统一的,但是在操作层面上会存在矛盾,如何具体兼顾和协调这两个方面,可能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课题。
二、对学校教学的希望:加强实践教学成为最强的呼声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很大改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分别有61.89 %和77.11%的学生表示对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基础课程,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的内容表示很感兴趣和感兴趣;63.01%的学生认为在校三年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专业技能”。调查“任课教师常用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列出了6个选择项,结果有53.96%和44.98%的学生选择了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这两种形式,选择人数分别居于第二位和第三位,意味着这两种形式现在已经成为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各类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正在走进中职学校,成为重要的教学评价方式之一。有57.70%的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参加了与就业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学生对考证总体感觉良好的占到近50%,说明中职学校的教学已经开始和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走向融合。这些数据表明,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正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道路上稳步推进。
但是中职学校教学现状相对学生期望还是存在较大的距离。调查显示,对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表示不感兴趣的学生分别占到33.94% 和24.61% ,也就是说有将近1/3的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给予较低评价,这一比例显然是过高了。
80%左右的学生确定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课堂“讲解”,最常用的课程考试方式仍然是书面考试,包括书面闭卷考试或者书面开卷考试。表明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考试背课,仍然是中职教学的常态,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学生喜欢和期望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明确倾向于“实践教学”。当问及“最喜欢的授课形式”时,有48.89%的学生选择“校外实习”。另外1694份学生问卷中,有近1000份问卷对“你最希望学校在教学方面改进的地方”做了回答,其中400多份提出的“希望”是“加强实践教学”,占到40%,要求加强实习实训环节成为学生最“强烈”的呼声。学生在问卷中写道:“多给我们实践实习的机会,总是在课堂上学习,内容太死了”“给我们多一点动手做的时间”“多安排学生去校外实践参观考察”“希望有更多课外实习的地方”。
近年来,随着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上海建设了一大批开放式公共试训中心,各种类型的技能比赛活动广泛开展,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得到显著加强,但是不可否认,实践教学依然是中职学校教学的薄弱环节。对此校长和教师也表示认同。我们在校长问卷中设计了“您认为当前中职学校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亟须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给出6个选择项,80.4%的校长选择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选择人数比例位居第一。从教师问卷看,教师对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明确,很多教师将加强实践教学作为“所在学校教学上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来,希望学校“进一步贴近行业”“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教学贴近学生就业岗位的需要”“要开通到企业的直通车,让学生去企业实习”。42.82%教师在5项“比较喜欢的”进修形式中选择了“到企业挂职”,表达了愿意深入企业提升自己“双师”素质的愿望。
那么中职学校实践教学环节强不起来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我们认为,除了实践教学硬件有待进一步建设以外,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缺少下企业的时间、精力和动力。目前中职学校师资普遍处于紧编状态,教师一般上课周课时在20节以上,加上担任班主任等学生工作,基本承担满负荷工作量。教师问卷显示,一线教师普遍反应工作压力很大,不少教师对校长最想说的话是希望“关注一线教师”“给我们减压”。另一方面,现在学校考核教师主要是教学工作量指标,教师提升职称主要是学历达标基础上的教学科研成果,因此,对教师来说,重要的是上课,到企业去相对还是一项“软任务”,缺乏应有的动力。
二是缺少企业的支持。校长问卷显示,近85%的校长感到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困难”和“较困难”。认为没有困难的校长只占15% 。之所以困难,有54%的校长认为是“找不到合适的企业”和“缺少人力、物力等资源支持”,39%的校长认为是校企合作“难以持久”。由于得不到企业有力的支持,学校开展经常性的高质量的实习实训以及培养“双师型”师资受到限制,影响了高质量实践教学的开展。
因此,我们认为当前加强中职学校实践教学,关键在师资和基地(企业),而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重要的可能要从机制和政策层面采取切实措施,形成校企结合、双师型师资建设的激励机制,比如建立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保障教师每年都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下企业;允许和支持学校聘用企业高技能人才到学校担任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修订和完善职业学校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定办法,提出更加有利于教师向“双师型”发展的评价标准等。制定和实施这些政策将有力地加强中职学校实践教学,但需要改革原有的管理制度,需要更为充裕的师资资源作为基础。
三、对教师的希望:渴望沟通成为新的关注点
学生对学校总体的师生关系以及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给予较高评价,这一点似乎有点出乎意料。学生问卷调查显示,88.66%的学生觉得所在学校的师生关系很融洽和比较融洽,只有11.34%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不太和谐”和“较对立”。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师评价投票较多的满意度区域在70%~80%,只有10%的学生对教师满意度评价在50%以下。
学生对教师不满意或希望改进的方面主要在哪里呢?我们在学生问卷设计了一个开放式问题,学生回答很认真很踊跃。将意见集中起来,有对教师专业素质方面的要求,如希望“专业课应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来上课”,希望“更有趣的教学方法”,希望“以学生自主讨论为主代替教师全程授课形式,在老师的帮助下,让学生自行动手、思考完成”。也有教学技巧方面的要求,如“希望老师讲普通话,不要乱讲上海话”,希望“讲课通俗易懂,不要照本宣科,板书清楚一些”等。但是大量的是与老师交流、沟通的渴望。很多学生这样写道:“希望老师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多与学生交流”“尤其是外聘老师,不要上完课就走人” “希望老师和同学像朋友一样……”
我们在调查中深切感受到,师生之间存在距离或许就是学生渴望与教师沟通的原因所在。我们的教师都非常爱学生。在教师问卷中我们请答卷教师写“最想对学生说的话”,大部分人都写了,有给学生提希望的,也有给学生指出缺点的,有位教师写道:“我爱你们,就像自己的孩子”,殷切之情,溢于言表。但与此同时,教师普遍对学生信心不足。我们在教师问卷设计了这样两道题:“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中职学校‘差生多’,您是否同意”?表示“同意”的教师竟占到80.70% ,只有19.30%的教师表示“不同意”。又问“对自己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和未来个人发展前途”是否有信心?表示“很有信心”和“有信心”的占55.71%,有44.19%教师表示“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
八成教师认可现在的“中职学生是差生”的说法,反映了教师教育观念上的偏差。现在的中职教师绝大多数是由所谓“精英”模式培养出来的,尤其是青年教师基本上都拥有高学历、高学位,是现有选拔性考试制度的“成功者”,他们对学生评价以及要求往往带有传统的框框。教师问卷调查显示,教师认为学生“差”的理由,排在第1位的是“学习习惯差”,第2位是“行为习惯差”,第3位是“学习基础差”,只有26.84 %的教师选择了“学习方法差”。他们往往较少考虑学生出现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差的原因。50%以上的学生都打算毕业后去就业,但是学校、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很少带学生到企业去实践,用一张书面的试卷评价学生,那么学生学习没兴趣、学习纪律差、考试成绩差将是必然的结果,学生与教师的隔膜自然不可避免。因此,加强师资培训,帮助教师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科学的人才观,是促进师生融合的关键。
同时我们认为,反映在教师教育理念上的问题,可以而且应该在深层次的教育体制、社会文化观念和用人机制方面找原因。教师认为学生“差”,很大程度上受到现存升学制度,以及社会对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只要升学考试制度未有大的调整,只要中职学生毕业以后就业岗位、升学路径不怎么宽阔、前景不怎么好,那么教师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就有基础。当前应当进一步发挥政府对高技能人才的积极评价导向作用,改变那种轻视技能型工作及其人才的传统观念。
四、对学校生活:最希望提供多元发展机会
调查显示,中职学生大部分自我感觉良好,这一点与教师对他们的评价以及通常人们对他们缺乏信心的感觉大相径庭。在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中,71.99%的学生对自己毕业后和未来个人发展前途“很有信心”(19.73%)和“有信心”(52.26%),只有25.67%的学生表示信心不足,2.34%的学生表示没信心。虽然不少教师认为,中职学生的这种“自我感觉”有点盲目性,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而言,中职学生中有更多的心理问题,有更多的“问题”学生。但是本次调查给我们一个强烈的信息是,这种观点站不住脚。我们认为学生的自我感觉良好是“真实的”“可信的”,因为这与他们的自我定位密切相关。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学习技术掌握技能以谋求就业这样的目标时,他们的价值观念实际上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框架,接受了“行行出状元”“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多元价值观。在他们心目中,就业和升学同样可以很有前途,对自己充满信心便是理所当然。
中职学生这种多元化价值观念表现在他们对学校生活的评价、选择的其他方面。我们在学生问卷中问“三年中职学校生活中收获最大的是什么”(最多可选两项),投票结果排序见表2:
显然,学生很看重校园生活对于生活能力的提高作用,认为三年学校生活最大的收获除了学会了专业技能外,还有学会了独立生活和结交好友。
学生对学校组织的各级各类职业技能比赛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高度认同,92.25%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这些数据表明,近年来,中职学校正在努力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条件并卓有成效。但调查同时显示,目前学校提供给学生的机会与学生的期望存在距离。当问学生,“觉得在学校里发挥自己多方面才华和能力的机会怎样”,45.9% 的学生选择“很多”(9.98%)和“较多”(35.92%),有54.1%的学生选择了“较少”(48.34%)和“没有”(5.76%)。
我们认为,学生对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与学校给予满足之间的矛盾,是各类学校都普遍存在的,但是一半多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不能不引起重视。从本次调查提供的信息看,中职学校落实因材施教难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中的原因。在教师问卷中我们提问:“您是否觉得因材施教有困难?”回答有困难的近70%(68.87%),31%的教师表示没困难。对这个问题,校长问卷回答“困难”的比例更高,达到91.84% 。
为什么因材施教难?教师问卷和校长问卷调查结果对列出的5个选择项(选择不超过3项)的排序分别如表3、表4所示。
怎样解决因材施教面临的问题?我们在教师问卷中设计了一开放式问题,要求填写“希望学校教学改进的方面”,很多教师提到了因材施教,并对如何因材施教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包括:“小班化,实施分层教学;减少班级人数,增加教学设施”“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行业特点来教学”“对学习习惯差的学生进行分阶段课程教学,严格管理”“实行学分制,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选择权”“多给教师因材施教的时间和空间”等。从调查中我们感到,中职学校实施因材施教,需要投入较高的教学成本,包括学校基本教学设施,教师用于教学的时间和精力等各方面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苏军.教师不要误读“中职生”[N].文汇报,2007-06-05.
[2]马树超.如何看待成才的多元化——与中职学生谈心[J].成才与就业,2004(18).
为了了解当下大学生对90后的印象。我和我的同伴制作了调查问卷对我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别调查了当下大学生对90后学习方面,思想品质方面,交际方面和人生价值观方面的印象进行了调查。调查在教室和图书馆内进行,基本包括了所有年级的大学生,本次共发出了100份调查问卷,收回整理得到符合要求的71份,取得了较好的数据结果。
调查问卷共十一个题目,第一题为调查被调查者是否为90后,其中45人为90后,26人不为90后。其后题目为调查大学生对90后各个方面印象的调查。
第二题调查90后的偶像情况,从总的调查结果看:72%的被调查者认为90后的偶像大多是娱乐明星,15%的认为是体育明星,其余的选择了文学巨匠和历史伟人。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90后的偶像大多数是文体明星而不是文学名家,这跟当今社会的风气是有很大关系的。文体明星一般有着出众的外表或是过人的运动天赋,其中很多人都有着天价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90后的心理需求,成了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令人吃惊的是并没有人选择小说人物,这说明当前90后还是比较现实的。90后和非90后在偶像为娱乐明星和历史伟人上的看法基本相同,但对于偶像为体育明星和文学巨匠方面就有不同。非90后认为90后偶像为文学巨匠的没有,90后中则占有13%。这说明在非90后看来90后不大喜欢看书,但其实90后也有喜欢文学的。
第三题调查关于对90后如何看待学习的印象。17%的认为90后以学习为重,63%的认为90后是全面发展,20%的认为90后认为学习不太重要。从中看出90后不再是把学习看的太重了,而是更多的注重了全面发展。但也有五成的认为学习不太重要的令人堪忧的。非90后中34%的认为90后不大重视学习,90后中只有11%的认为90后不太重视学习。
第四题调查对90后学习目的的印象。6%的人认为90后学习目的是报效国家,67%的认为是为了更好的待遇,6%的认为是父母之命,24%的认为是充实自己。为国家而奋斗的人少了,随着社会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90后对当今社会现实带来的种种压力也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并不像社会上部分人所认为的那样脱离现实。他们更多的考虑自身的生活需要。
第五题为一道多选题,调查了对90后继承优秀传统的印象。90后对优秀传统虽有所继承,但继承状况比不好。尊老爱幼的传统,诚实守信的传统,团结奋进的传统。这些传统都只有大约半数的人认为有所继承,这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艰苦朴素的传统只有11%的人认为90后有所继承。这是可能是因为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艰苦朴素的培养就没得到足够的重视。还有32%认为90后对这些传统缺乏继承。
第六七八题调查对90后人际交往方面的印象。认为90后与父母相处融洽的最低占24%,认为90后与父母相处一般的和认为90后与父母有代沟,不愿主动交流的基本相同。认为90后人际关系处理
很好的有32%,认为90后人际关系处理一般的最多有61%,庆幸的是认为90后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的只有7%。社会上都评论90后以自我为中心,从这次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一些,99%的认为90后非常以自我为中心或有一点以自我为中心。9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百般呵护,但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也很有限,他们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也少。很多的便显得有些孤僻,不能敞开心扉与他人交流,就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
第九十题调查对90后人生目标和对待责任的印象。认为90后人生目标是有是无的最多,占到了83%。只有10%的认为90后人生目标非常明确。认为90后完全没有人生目标的也有7%。认为90后对待责任愿意担当且有能力担当的有24%,认为90后虽然愿意担当但能力不足的超过了一半,认为90后逃避责任的有21%。90后有明确人生目标只占少数,而时有时无的占到了大多数。这说明在当今社会的种种压力下,90后大学生普遍感觉到实现人生目标非常的艰难,实现的艰难程度使他们不得不因此时而放弃或是将其修改为其他的更加现实可行的。这也许从一个方面体现了90后虽然现实,但也缺乏面对现实中的挫折的勇气。也有少数的完全没有人生目标,这些90后很迷茫,这可能与他们与社会的接触太少有关。大部分90后对待责任也有一个较好的态度,但能力还有所欠缺,这也是因为他们经历的太少还不够成熟。也有对责任采取逃避的态度的,他们对责任还不能很好的认识,不能勇敢的面对责任。家庭对他们责任刚培养不够,对他们过于溺爱。
第十一题为多选题,认为90后叛逆的有七成多,五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90后乐观、上进、天真,认为90后自负得有44%,大约三成的认为90后听话、颓废、爱国。90后叛逆,他们追求自我,希望表达自己。他们也有乐观上进,充满了朝气。也渐渐能听取别人话的,虽然有时有些天真,他们也正在走向成熟。但对于国家使命感不强,也有颓废的一面。
个人信息:姓名:xxxx学号:xxxxxxxx班级:xxxxxxxx
摘要: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消费群体,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多数是从进人大学开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自主权。“90后”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的消费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领者,其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因此,掌握“9O后”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价值取向,对其消费的理性疏导和教育,培养和提高“财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90后”、消费行为、原因分析、理性、个人观点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领域与生活领域进行沟通交换的桥梁,是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连接点。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消费群体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许多企业都瞄准这一群体,并进行商业推广。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其特点、作用和变化规律,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以及合理的生活方式,并以此促进大学生消费观的健康、持续发展,塑造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9O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征
“90后”大学生出生在物质充足、精神世界丰富多彩的时代,与“70后”、“80后”的大学生相比,他们的消费行为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消费的多元化。“90后”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喜欢追求新颖和时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其消费构成中饮食及穿戴等必要消费的比重不断下降,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的消费趋势:(1)手机及通讯消费。(2)电脑及各种数码电子产品消费。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电脑步人大学生宿舍,不断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数码电子产品也成为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大学生们都试图通过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来提高自己,使自己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3)旅游消费。同以往的大学生相比,“9O后”大学生都喜欢走出校园去感悟大自然,开拓自己的眼界。每到节假日,大学校园的旅游广告随处可见。与上班族相比,他们有着更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由于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他们的旅游消费也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多为短途的自助游。(4)运动用品消费。“90后”大学生具有旺盛的精力,浑身充满活力。他们喜爱运动,追逐流行,生活费中有较大一部分花在了购买运动用品上。(5)课外学习、培训消费。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学习观念的变化,以及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和留学热的兴起,使得不少学生利用双休日或假期在校外的培训机构学习,如托福、雅思、GRE、驾驶员培训、外语口译等。(6)人际人情消费。“90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类型丰富多样,如师生、同学、朋友、社团等,要发展和延续这些人际关系,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以人际人情消费为依托。
第二,消费的理性不足。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依赖性强,几乎所有学生的消费都是依赖于家庭的供给。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的自主消费经验相对较少,不能充分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他们往往会产生随机消费、冲动消费,缺乏足够的理性,主要有以下表现:
(1)情感消费特点突出,易受传媒广告的诱惑。“90后”大学生追求新颖、时尚、刺激,他们的消费相对于其他群体而言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在购买商品的时候,情感和直觉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喜欢“跟着感觉走”,在要求所购买的产品具有实用性的同时,还希望该产品能够带来最大的感官上的刺激和心理的满足。父母、同学、朋友、现实生活和媒体等是大学生获取消费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其中媒体又以其特有的、易于理解的独特方式有力地导着大学生的消费。多数大学生对消费对象的选择会听从媒体广告的指引,尤其倾向于购买由当红明星代言的品牌或产品。大学时代是人生重大转折和迅速转型的时期,也是对社会文化的变化最为敏感的时期。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因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而表现出易受外界影响和暗示的特征。传媒广告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左右着大学生的消费倾向和消费选择,尤其是由各类明星担纲的形象代言人所代言的品牌是大学生的第一消费选择。
(2)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形象消费比例过大。所谓消费结构,是指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消费在消费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整个社会、每个家庭及每个个人的消费都存在着合理性的问题。按照消费的实际内容来划分,消费可以划分为吃、穿、住、用、行这样的结构。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消费结构的构成,应以生活费用、学习资料及生活用品的消费为主,而在生活费
用中又以饮食费用为主。但是,今天的“9O后”大学生为了人际关系开支、娱乐开支、情感投资等的需要,往往压缩饮食费用,过多地费在这些精神生活方面,造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同时,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里,他们多数更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和个人形象,并为此不惜代价。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力资源的过剩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也是大学生们重视形象消费的原因之一。
(3)缺乏合理的理财计划,情绪化消费严重。消费缺乏计划性是当代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90后”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过分,没有培养起正确的理财意识,使得他们缺乏一个合理的理财观,开支随意性较强,计划性较差,容易陷入盲目的冲动消费中。并且,大学生的情绪化消费现象比较严重。有些学生通过吃饭、购物、打电话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是一种极不理智又浪费金钱的错误方式。情绪化消费不仅造成金钱上的浪费,更造成了大学生心理上的不健康,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第三,消费从众心理和个性化的矛盾。“90后”大学生的消费需求、购买动机与购买行为既具有从众化的一面,又具有个性化的一面。一方面,大学生同其他群体的消费一样,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为了得到群体的认同和足够的归属感,他们往往跟从或模仿其他人的消费行为与方式,以保持自身行为与多数人行为的一致性,避免“与众不同”。但另一方面随着他们的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消费经验的不断增加,为了突出自我,其消费行为也表现出个性化的一面。
第四,时尚的消费方式和支付方式。生于个性飞扬时代的“90后”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发展,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在信息膨胀的网络经济时代,很多大学生认为网上购物不仅方便而且便宜,经常网上购物。追求便利快捷的网上购物方式成为大学生消费方式新趋势。此外,针对“9O后”大学生熟悉网络、注重科技化的消费趋势,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了学生信用卡,这使得他们的支付方式也正在发生改变。
二、“9O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原因分析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氛围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9O后”大学生消费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中厂商通过各种途径宣传自己的产品,扩大了大学生的消费范围,为各种消费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另一方面,社会不良消费观念、消费现象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熏染。在当前社会当中,许多媒体都在宣传引导社会扩大消费,用以激活市场和经济,但是他们忽视了如何科学全面地引导消费者消费,只是片面地单纯地鼓吹消费的重要性,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即将走向社会,并奢望走向社会前列的大学生是一种误导。
社会消费环境和媒体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深入人心,人们的消费观、世界观都受到了物质的冲击,人们传统的消费观念逐渐被各种传媒、金融产品所改变。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也受其影响。其中超前消费在大学生中兴起并发展起来。一些在校大学生不顾自己的经济能力而一味追求消费品的外在形式,认为穿用越贵的东西越能体现个人的价值,越能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
第二,家庭消费教育的影响。“9O后”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相当高。出于对孩子的溺爱,大部分学生家长在子女上大学后,在消费方面总是尽其所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更无从谈起。这种情况下,也很难建立起正确健康的消费观。
第三,学校消费教育的缺失。当今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关注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素质的培养,而把消费看作是大学生个人的私事,很少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和消费心态,对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缺乏应有的有效的思想引导和应对措施。尤其是近几年,高等学校持续扩招,学生人数年年增加,而高校在管理、后勤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却又跟不上,这也是大学生不良消费产生的温床。
三、个人观点:
对于90后年轻人而言,有人认为他们处在一个难于言说、语焉不详的时代。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各种从未想象过的事物竞相涌现,他们享受着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消费主义和全球化。然而,正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生存环境的复杂性同样深刻影响着90后年轻人,他们行步匆匆,又不免步履杂乱,自信又脆弱,期翼又失望,奋进又颓废,复杂地交融在他们的身上,铸成了如此斑斓多彩、莫衷一是的独特的“90后”。90后的一代年轻人在不少中老年人的眼里,更多地被视为“自私的一代”、“颓废的一代”,甚至认为是“垮
掉的一代”,他们缺少理想和信仰、无社会责任感,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既无正确的现代价值观作为指引,更无传承优秀的传统价值,这使“90后”后处于一种精神匮乏的“悬空状态”,势必也会造成他们在行为上的失范,也使他们的形象蒙上了一层灰色黯淡的色彩。
【90后大学生职业观调查问卷】推荐阅读:
大学生职业规划问卷调查策划书11-17
90后大学生特点09-27
90后残疾大学生的励志求职故事11-11
90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11-13
大学生创新创业问卷调查问卷07-11
大学社团调查问卷10-12
大学生道德素质调查问卷06-20
大学生征兵调查问卷范文06-29
大学生课余时间调查问卷07-14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问卷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