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就业前景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免疫学就业前景(共8篇)

免疫学就业前景 篇1

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它主要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理解其对机体有益的防卫功能和有害的病理作用及其机制;以发展有效的免疫学措施,实现防病、治病的目的。那免疫学就业前景如何呢?想知道的小伙伴快来做功课吧!

也许大家和乔布简历小编有这大致相同的看法,免疫学专业相对来讲是一个冷门专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免疫学专业就业前景就完全一塌糊涂啊,我们要对此有信心。免疫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去药监局、检验检疫局从事相关工作,再有就是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我们大致来了解一下免疫学相关职位,包括细胞培养技术员,疫苗研发员,生物制药研发员等。从这来看,虽然免疫学专业就业领域涉及的并不是很广,但是从有限的领域中中可以挖掘的岗位还是不少的。

哎,小编上述的分析该不会给大家泼冷水了吧?其实你要辩证的看待,免疫学专业就业岗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冷啊,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讲,免疫学未来的发展直接决定了人类的存亡,其实是很高大上的学科,不管是就业科研界还是进入社会实践工作中,我觉得都不错。所以小伙伴可千万不要灰心,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要好好学习好好专研,让自己拥有足够的优势,足够的能量,不管是冷门专业还是热门专业,都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的。

好啦,不管免疫学就业前景是好是坏,你只要记得扎实练功就不会怕冷了,就一定能有好的发展前景。乔布简历小编一直在你身边为你加油哦!

免疫学就业前景 篇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电子邮件、网络银行、网络书店、网络社区等网络服务的兴起, 以及各种专业网络的建立, 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存取控制、防火墙、密码访问等传统方法已无法胜任新形式下抗病毒技术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研究和发展新的病毒检测技术, 克服传统检测方法的缺陷。

二、自然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学家认为“免疫就是识别我 (Self) 和非我 (Nonself) , 并消灭非我, 是为了保证机体完整性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人类的自然免疫系统主要包括皮肤、生理条件、先天性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几部分, 自然免疫系统是一个多层防御系统, 皮肤是预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线;生理条件是第二道防线;一旦病原体进入机体, 就遇到第三、第四道防线----先天性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先天性免疫系统是生物在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天然防御功能。适应性免疫系统在初次应答后, 一部分B细胞转变成记忆细胞, 当再次遇到同一抗原刺激后, 唤醒记忆细胞, 抗体迅速增殖杀死抗原。

适应性免疫系统主要包括两类用于检测病原体的淋巴细胞:进入胸腺的T细胞和进入法氏囊的B细胞。胸腺中T细胞在生成过程中要经历一种称为“否定选择”的检查过程, 胸腺中包括了人体大部分Self细胞的样本, 淋巴细胞与这些样本进行匹配, 凡是对人体自身细胞具有免疫能力的淋巴细胞都将被杀死, 只有那些存活下来的淋巴细胞才能离开胸腺, 到全身的各淋巴组织和循环系统中, 参与人体的免疫作用。B淋巴细胞在法氏囊中进行分化、发育, B淋巴细胞分泌的免疫分子 (即抗体) 能够识别并结合抗原, 并依靠其它免疫细胞和分子的合作, 最终将抗原清除。

三、计算机免疫学概述

自然免疫系统保护生物体不受外来有害细胞的侵袭, 其作用与计算机安全系统有着惊人的相似。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保护高度复杂且动态变化的系统, 抵御外来的入侵;保证自身系统的正常功能;保证防御机制不会严重损害系统。

生物和计算机系统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基于计算机安全系统与自然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似性来产生一个有效的计算机安全系统是比较困难的。但自然免疫系统的一系列组织特征可以用来指导计算机安全系统的设计, 这些特征包括:

1. 分布性:

生物免疫系统的各组成成分分布于生物体的全身, 这种机制保障了系统的高度可靠性, 计算机免疫系统要实现鲁棒性就要实现分布检测。

2. 多层性:

生物系统对生物体的保护是从皮肤到生理条件, 再到免疫细胞的多层保护机制, 计算机免疫也要实现对系统从网络级、主机级、文件级到进程级的多层保护。

3. 多样性:

生物免疫系统中, 免疫细胞的多样性保证了当有抗原侵入机体时, 能在机体内选择出可识别和消灭相应抗原的免疫细胞, 进行免疫应答, 最终清除抗原。计算机免疫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安全实现方式不同, 保证一个站点或网络受到攻击破坏时, 其它站点或网络极少受到同样的攻击和破坏。

4. 适应性:

生物免疫系统一方面学习识别新的抗原, 另一方面, 检测到新病原时, 通过免疫记忆保留对新病原的识别和反应。计算机免疫系统也应该有相似的适应性, 既能识别新的入侵, 又能记忆以前受到的攻击。

5. 动态性:

生物免疫系统中约有108个淋巴检测器, 能识别出约1016种不同的抗原, 并且大约10天左右淋巴细胞会全部更换一次。借鉴这一特性, 计算机免疫系统在病毒检测中, 可不必包括所有可能的入侵的检测器集合, 而是使检测器集合能随时间动态变化。

四、计算机免疫学应用于网络安全的研究现状

目前, 国际上开展“计算机免疫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防、军事、安全部门的应用上,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1.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FORREST研究小组在深入分析生物免疫与机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免疫系统模型, 并给出了相应算法——否定选择算法。其实验结果显示, 这种方法能够很容易地发现未知病毒感染, 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2. IBM研究中心的Kephart等人通过模拟生物免疫系统的各个功能部件以及对外来抗原的识别、分析和清除过程, 设计了一种计算机免疫模型和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设计“饵”程序来捕获病毒样本, 提取病毒特征, 并设计相应的病毒清除程序。

3. 普度大学的Spafford和Wright-Pafferson AFB空军技术学院的Marmelstein都深入分析了计算机病毒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安全性要求, 并给出了相应计算机免疫系统模型。

4. 日本丰桥科学技术大学的Ishida也对基于免疫系统的计算机病毒防御技术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并应用多Agent技术与实现方法, 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计算机病毒的监测和清除工作, 同时给出了针对网络特点将被病毒感染的文件和系统修复的方法。

国内在计算机免疫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武汉大学提出了基于多代理的计算机安全免疫系统检测模型及对Self集构造和演化方法, 并在“Self”、“Nonself”的识别规则上进行研究, 提出用演化挖掘的方法提取规则, 在基于系统调用的基础上建立了位串识别器, 借鉴食物链的一些特征, 建立一种多识别器协同识别模型;武汉大学与北方交通大学合作, 提出了基于主机安全扫描的计算机免疫系统检测;北方交通大学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入侵检测模型, 并将随机过程引入计算机免疫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利用免疫机理进行抗病毒技术进行了研究;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从控制论的角度论述了计算机免疫和生物免疫的相似性, 提出计算机防病毒领域中应用多代理控制技术构筑计算机仿生物免疫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五、计算机免疫学应用于网络安全的发展前景

网络安全是一个立体纵深、多层次防御的综合体系, 对于异常入侵、病毒等都可以从自然免疫机制中获得不少启发。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将有以下方面:

1. 分布式反馈控制:

利用自然免疫系统高度分布性与并行处理的机制, 在计算机入侵检测系统的框架上采用分布式结构, 检测时联合获取各方数据进行分析, 并采取联动式防御措施, 高效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攻击。

2. 采用混合式入侵检测:

与传统设计思想中单纯的系统架构不同, 混合式入侵检测是多层次的, 在系统结构上采用基于主机与基于网络的混合架构;在检测算法上使用异常检测与误用检测结合的混合模式;在检测方式上应用实时检测与基于时间间隔检测混合互补的策略。

3. 多特性防护系统:

当前许多信息安全系统都借鉴了自然免疫系统的一些特点, 但同时具有所有特点的信息安全系统还没有出现, 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研究一个鲁棒的、分布的、自适应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4. 基因计算机:

基于免疫原理的基因计算机系统有更强的辨别和保护能力, 它通过对基因码的检测来判断数据的合法性, 只有与基因码相吻合的收发端才能操纵数据, 基因码是自动生成的, 不能人为进行干预, 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

六、结束语

计算机免疫技术发展很快,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在从事理论的研究与设计, 随着自然免疫学科、智能模拟技术的发展, 一定能建成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免疫体系, 解决越来越严重的计算机病毒问题, 成为网络安全技术的主流。

摘要:文章概述了自然免疫系统和计算机安全系统, 分析两者的相似性, 阐述计算机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机免疫系统的设计原则, 介绍计算机免疫学应用于网络安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自然免疫,计算机免疫系统,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Somay ji A., et al.Principles of a computer immune system.In New Security Paradigms Worshop’97, 1998:75~82

[2]Forrest S, Hofmeyr S, Somaryaji A.Computer Immunology[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1997, 40 (10) :88~96

[3]Forrest S, Perelson F, Allen I, it al.Self-Nonself Discrimination in a Computer[A].Los Alamitos, CA: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 1994:202~212

[4]Somayaji A, Hofmeyr S, Forrest S.Principles of a Computer Immune System[M].New Security Paradigms Workshop, 1998

免疫学就业前景 篇3

争论中的肿瘤免疫治疗:艰难前行,前景光明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教授 郭伟剑

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激发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抗肿瘤能力来发挥杀灭,或抑制肿瘤生长作用的一种肿瘤治疗方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系统,肩负着抵御“外敌”与“内奸”的重任。通常,细菌、病毒等为“外敌”,癌细胞则属于“内奸”。癌细胞实际来源于人体正常细胞的恶变,相当于“内奸”叛变,也属于敌人。

多年来,免疫治疗被人们寄予厚望,常有患者前来咨询其疗效,特别是有些患者惧怕化疗副作用,更是希望寻求副作用小的免疫治疗。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免疫治疗的作用及其前景?实际上,科学家在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不遗余力,但过去多年进展缓慢,直至近年才开始取得了新突破。让我们了解一下各种免疫治疗的方法与疗效。

传统免疫疗法: 抗肿瘤效果有限或不确定

在临床上,常用的肿瘤免疫治疗有细胞因子与免疫佐剂和细胞免疫疗法。

1. 细胞因子与免疫佐剂细胞因子是由体内细胞分泌、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可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合成为药物。常用于肿瘤治疗的细胞因子有干扰素、白介素-2,这两种药物有肯定的提高免疫功能作用,但除了对少数肿瘤,如黑色素瘤、肾癌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对多数肿瘤并不能发挥控制肿瘤的作用。常规剂量下副作用不大,主要有发热等感冒样症状。另外,还有多种药物,如卡介苗、左旋咪唑、胸腺肽等免疫佐剂,以及从某些中药或食物中提取的药物,如香菇多糖、人参多糖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这些药物副作用小,均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但抗肿瘤作用有限或不确定。临床常用的一些“扶正”中药也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一般,对于价格贵或副作用偏大的细胞因子和免疫佐剂等制剂,应用前医生通常会告知患者与家属,权衡利弊。

2.细胞免疫疗法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包括细胞因子)组成,其中的免疫细胞相当于防卫系统中的“警察”,可以移动到特定部位执行保卫任务。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先提取人体(自己的或别人的)的免疫细胞,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大量扩增,同时,加一些药物如细胞因子来增强其功能,再输回患者的体内发挥抗肿瘤作用,也就是通过大量增加防卫“警察”的数量并培训其防卫能力来与癌细胞作战。这种方法听上去很诱人,特别是提取自己的细胞再回输,一般副作用小,不像化疗“杀敌一万,自伤八千”。根据所提取的细胞类型不同,细胞治疗也分多种并不断更新换代,从第一代的LAK细胞,到第二代的CIK、第三代的DC-CIK细胞治疗。这些细胞治疗能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病人的体力,但抗肿瘤疗效却不如人意,控制或缩小肿瘤的效果并不明显,能否延长病人的生命也不太确定。尽管国内外也有DC-CIK细胞治疗肿瘤有效的少量报道,但仍证据不够充分,未得到业界的认同,需要更多的研究结果支持。目前,细胞治疗在有些单位作为临床研究(临床试验)项目,而有些单位则临床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且价格较贵,有的甚至夸大其疗效。现在,国家卫计委已紧急叫停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仅限于临床试验。

两大瓶颈:制约细胞免疫疗法效果

细胞因子与免疫佐剂药物、细胞免疫治疗均可以提高免疫功能,为何抗肿瘤效果却有限或不确定?尤其细胞治疗增加并武装了“警察防卫部队”,但打击敌人的效果不明显?这要从肿瘤发生的机制说起。

细胞的癌变并最终发生为癌症需要冲破人体的两道防御系统,第一道防御系统为细胞自身的防御,在受到外界的刺激发生基因突变时,细胞可启动自杀程序,通过“凋亡”或“衰老”的方式自杀,当自杀程序出现故障时就可能癌变;第二道防御系统即为人体的免疫系统,癌变的细胞逃避了免疫系统的监控才能生存并发展为癌。反过来说,既然已发展为癌症,这些癌细胞就已经获得了逃避免疫系统监控与攻击的能力。也就是说,“敌人”已化妆成“平民百姓”,“警察”无法辨别,这也就不难理解免疫治疗虽然增强了“警力”,但却找不到“敌人”进行打击,也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抗肿瘤效果,专业的词汇称之为“缺少靶向性”,这就是免疫治疗多年来难以突破的一大瓶颈。

除了逃避免疫监控,更糟的是,癌细胞还具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也就是说,“敌人”有办法解除“警察防卫部队”的武装,使其失去战斗力,这又是制约免疫治疗取得疗效的第二大瓶颈。手术切除肿瘤,或化疗、放疗杀灭了癌细胞,可以解除肿瘤对免疫功能的抑制进而提高免疫防御功能,但体内残留的癌细胞或化疗、放疗不能消灭的癌细胞仍会抑制免疫,只有深入了解癌细胞抑制免疫的机制,也就是“敌人”解除“警察”武装的方法才能解决这一难题。

重大进展:两种有前景的新疗法

幸运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学家已初步找到了解决前述两大瓶颈的方法并在近年取得了突破,下面介绍两种新方法。

1.CAR-T细胞治疗全称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实际上是第四代细胞免疫治疗方法。与普通的细胞治疗不同,这种方法在分离出人体的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后,还要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给T细胞装上一个能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同时能激活T细胞以杀死肿瘤细胞的嵌合抗体,在体外扩增后再回输患者体内。这也就相当于给“警察防卫部队”配备了雷达系统,可帮助寻找并发现“敌人”,有助于解决前述的“靶向性”问题。

当然,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这种方法一是技术要求很高,二是其靶向性也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精准,因为目前还没有找到癌细胞特有的标记,CAR-T细胞治疗所针对的癌细胞表面抗原并不是癌细胞所特有,在正常细胞表面也存在,只是在癌细胞上含量相对较高,这样在打击“敌人”的时候也会伤及部分自身细胞而带来副作用。在国外,CAR-T细胞治疗已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疗效,但对于实体瘤国内外都处于研究阶段,能否取得疗效,我们拭目以待。

nlc202309091109

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针对前面所述肿瘤细胞引起的免疫抑制难题,科学家已找到了部分机制,发现淋巴细胞表面的CTLA-4受体、PD-1受体,称之为免疫检查点。免疫检查点相当于一把“锁”,锁住了“警察”并使其失去了战斗力。找到“锁”以后,科学家又进一步找到了开锁的“鈅匙”,开发出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CTLA-4抗体、PD-1/PD-L1单抗。CTLA-4抗体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取得成功,疗效明显好于传统的化疗。此后,PD-1/PD-L1单抗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疗效,部分患者的肿瘤可明显缩小、也延长了部分患者的生命。

对于实体瘤,以往的免疫治疗很难看到肿瘤的缩小、能否延长生命也不确定,CTLA-4抗体、PD-1/PD-L1单抗取得的效果,在医学界被认为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进展。虽然在“锁”被打开,“警察卫队”重新获得战斗力去攻击“敌人”时,有时也会去攻击自身正常细胞(两军作战,难免伤及无辜百姓),引起自身免疫性反应而带来副作用,但总体上副作用较轻,小于化疗的副作用。CTLA-4抗体、PD-1/PD-L1单抗已在国外上市应用,目前主要用于化疗疗效差的肿瘤如黑色素瘤,或其他肿瘤常规化疗失败以后,将来会被应用于早期与化疗联合、甚至术后应用等多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前景。国内,PD-1/PD-L1单抗还处于新药试验阶段,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上市应用。

除了上述的免疫治疗以外,还有抗体与化疗药物的偶联物(抗体作为载体起靶向性作用)、肿瘤疫苗(肿瘤细胞或抗原作为疫苗刺激机体免疫反应)等,也在研究与发展之中(少数已开发成功并应用于临床)。

前景广阔:被誉为肿瘤治疗第四大方法

实际上,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与应用已持续多年,在艰难中前行,多年前就被认为是手术、化疗、放疗三大支柱方法以后的第四大方法“生物免疫治疗”,但过去疗效很有限或不确定,直至近年CAR-T细胞治疗才在血液肿瘤取得成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肿瘤中的疗效取得初步突破。随着更深入的研究,肿瘤免疫治疗可能真正成为继三大支柱疗法及分子靶向治疗以后的新方法,前景广阔,与其他方法的联合应用,将进一步提高肿瘤的总体治疗效果。

总之,大家应客观认识免疫治疗的效果与前景,既不能全盘否认免疫治疗,也不能因为近年免疫治疗的突破而过分迷信新的免疫疗法,甚至放弃正规的治疗手段。

治疗失败的患者参加临床试验,可能获益!

癌症确诊后,患者首先应到正规的医院找专业的医生接受规范的治疗。若患者所患肿瘤常规治疗疗效差,或常规治疗已失败的患者,可以选择参加临床试验,目前,临床试验主要有三种:

1. 一种是国外已证实有效的药物如PD-1/PD-L1单抗,在进入中国上市以前还要进行临床试验,这种试验对患者最有利,有效的机会相对高,还可以享受免费的治疗。

2. 另一种情况是疗效还不确定,如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在国内外均处于研究阶段,常规治疗失败、已无药可用的患者也可去尝试。

3. 另外,对于常规治疗还未失败的患者也有一种临床试验可以参加: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再联合新的方法,比如将来可能开展化疗联合PD-1/PD-L1单抗的研究,毕竟目前的肿瘤常规治疗疗效还不够满意,联合新方法可能提高疗效。

4. 其他药物的临床试验道理上也是一样的。当然,参加临床试验也要到专业的医院(国家临床试验基地)进行。经过了政府管理部门、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的临床试验,可以保障受试者的权益。

医学免疫学知识总结 篇4

简述T及B淋巴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T细胞和B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首先需要被抗原性物质活化,而不同的抗原性物质如病原体成分具有不同的抗原性。一个T或B细胞只表达一种TCR或BCR,只能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一种Ag分子,所以,T及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严格的特异性,而在T及B细胞的整个群体中,则能识别各种各样的抗原分子。由于T及B细胞识别抗原的特异性,决定其执行的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1.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方式及作用。

全身的淋巴细胞与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不断进行动态更换。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经淋巴循环,经胸导管进入上腔静脉,再进入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过高壁内皮细胞进入淋巴循环。从而达到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互相沟通。

淋巴细胞的再循环,使淋巴细胞能在体内各淋巴组织及器官处合理分布,能动员淋巴细胞至病原体侵入处,并将抗原活化的淋巴细胞引流入局部淋巴组织及器官,各类免疫细胞在此协同作用,发挥免疫效应。

1.简述三类免疫性疾病。

三大类免疫性疾病即超敏反应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由抗原特异应答的T及B细胞激发的过高的免疫反应过程而导致的疾病。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前者由抗体介导,发作快;后者由细胞介导,发作慢。

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的先天性遗传缺陷或后天因素所致缺陷,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易发生严重感染和肿瘤。

自身免疫病: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抗原应答的T及B细胞不活化。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些自身应答T及B细胞被活化,导致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性疾病。

1.简述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见概念。

(2)联系: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原因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且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功能的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如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异常增高的骨髓瘤蛋白,是由浆细胞瘤产生,其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免疫功能。因此,免疫球蛋白可看做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抗体则是生物学功能上的概念。

1.2.试述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主要由Ig的V区特别是HVR的空间结构决定的。在体内表现为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理学效应;在体外可出现抗原抗体反应。(2)激活补体:IgG(IgG1、IgG2和IgG3)、IgM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gA、IgG4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3)与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Ig经Fc段与各种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粘附、ADCC及超敏反应作用。

(4)穿过胎盘:IgG可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5)免疫调节:抗体对免疫应答具有正、负两方面的调节作用。

1.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区及其功能。

(1)Ig的基本结构:Ig单体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的四肽链结构。在重链近N端的1/4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重链可变区(VH),其余部分为恒定区(CH);在轻链近N端的1/2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轻链可变区(VL),其余1/2区域为恒定区(CL)。VH与VL内还有高变区。

(2)免疫球蛋白的肽链功能区:Ig的重链与轻链通过链内二硫键将肽链折叠,形成若干个球状结构,这些肽环与免疫球蛋白的某些生物学功能有关,称为功能区。IgG、JgA、JgD的H链有四个功能区,分别为VH、CH1、CH2、CH3;IgM、IgE的 H 链有五个功能区,多一个CH4区。L链有二个功能区,分别为VL和CL。VL与VH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CL与CH1上具有同种异型的遗传标志,IgG的CH2、IgM的CH3具有补体C1q的结合部位,IgG的CH3可与某些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IgE的CH2和CH3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IgE Fc受体结合。

1.简述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1975年,KÖhler和Milstein 首创了B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使小鼠免疫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每一个杂交瘤是用一个B细胞融合而产生的克隆。这种细胞既保持了骨髓瘤细胞大量无限增殖的特性,又继承了免疫B细胞合成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能力。将这种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株体外扩增或接种于小鼠腹腔内,则可从上清液或腹水中获得单克隆抗体。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抗体具有结构高度均一,特异性强,无交叉反应等特点。

1.简述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1)概念:见名词解释1。

(2)补体系统由30多种成分构成,按其生物学功能分为三类:

a.固有成分:存在于体液中、参与活化级联反应的补体成分,包括C1~C9、MBL、B因子、D因子。

b.补体调节蛋白:以可溶性或膜结合形式存在。包括备解素、C1抑制物、I因子、C4结合蛋白、H因子、S蛋白、Sp40/40、促衰变因子、膜辅助因子等。c.补体受体:包括CR1~CR5、C3aR、C4aR、CaR等。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1)溶菌和溶细胞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在靶细胞表面形成MAC,从而导致靶细胞溶解。(2)调理作用: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C3b、C4b、iC3b都是重要的调理素,可结合中性粒细胞或巨噬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因此,在微生物细胞表面发生的补体激活,可促进微生物与吞噬细胞的结合,并被吞噬及杀伤。

(3)引起炎症反应: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炎症介质C3a、C4a、C5a。它们又称为过敏毒素,与相应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之类的血管活性物质,从而增强血管的通透性并刺激内脏平滑肌收缩。C5a还是一种有效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4)清除免疫复合物:机制为:①补体与Ig的结合在空间上干扰Fc段之间的作用,抑制新的IC形成或使已形成的IC解离。②循环IC可激活补体,产生的C3b与抗体共价结合。IC借助C3b与表达CR1和CR3的细胞结合而被肝细胞清除。

(5)免疫调节作用:①C3可参与捕捉固定抗原,使抗原易被APC处理与递呈。②补体可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③参与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

1.简述细胞因子共同的基本特征。

①细胞因子通常为低相对分子质量(15~30kD)的分泌性糖蛋白;②天然的细胞因子是由抗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物活化的细胞分泌;③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可为双体或三体形式;④细胞因子通常以非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也无MHC限制性;⑤细胞因子具有极强的生物学效应,极微量的细胞因子就可对靶细胞产生显著的生物学效应;⑥细胞因子的产生和作用具有多源性和多向性;⑦细胞因子作用时具有多效性、重叠性以及拮抗效应和协同效应,从而形成复杂的网络;⑧多以旁分泌和(或)自分泌及内分泌形式在局部或远处发挥作用。

1.细胞因子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学功能 ? ★★

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有:①抗感染、抗肿瘤作用,如IFN、TNF等。②免疫调节作用,如IL-

1、IL-

2、IL-

5、IFN等。③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如M-CSF、G-CSF、IL-3等。④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如:IL-

1、IL6、TNF等细胞因子可直接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

1.简述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分类。

细胞因子共分六类: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受体共分五个家族:

① 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IL-

1、IL-

6、M-CSF、SCF、FGF等受体属于此类。

② 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又称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家族或造血因子受体家族。IL-2~IL-

7、IL-

9、IL-

11、IL-

13、IL-

15、GM-CSF、G-CSF受体属于此类。③ 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这类受体是干扰素的受体。

④ II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又称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是TNF及神经生长因子受体。⑤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家族,这一家族是受体是G蛋白偶联受体。

1.HLA复合体的结构及产物:根据HLA复合体各位点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将HLA复合体分为三个区域,即I类基因区、Ⅱ类基因 区和介于I类与Ⅱ类基因区之间的Ⅲ类基因区。(1)I类基因区内含经典HLA的A、B、C基因位点和新近确定的非经典 HLA的E、F、G、H等基因位点。HLA的A、B、C各位点基因编码 HLA I类抗原分子的重链(α链),与β2m结合共同组成人类的 HLA I类抗原。

(2)Ⅱ类基因区包括HLA的DP、DQ、DR三个亚区和新近确定的HLA的DN、DO、DM三个亚区。HLA的DP、DQ、DR三个亚区编码相应的HLA的DP、DQ、DR抗原的α链和β链,组成HLA Ⅱ类抗原。

(3)Ⅲ类基因区位于I类与Ⅱ类基因区之间,内含众多编码血清补体成分和其他血清蛋白的基因,主要基因产物为 C4、C2、B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和热休克蛋白70等。

1.HLA 的多态性主要由以下原因所致:①复等位基因:HLA复合体的每一个位点均存在为数众多的复等位基因,这是HLA高度多态性的最主要原因。②共显性:HLA复合体中每一个等位基因均为共显性,从而大大增加了人群中HLA表型的多样性。

2.MHC 抗原分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 :

(1)引起移植排斥反应。器官或组织细胞移植时,同种异体内MHC抗原可作为异己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强烈的移植排斥反应。

(2)抗原提呈作用。在抗原提呈细胞内,MHC分子通过抗原肽结合区与胞浆内加工处理过的抗原肽结合,形成MHC-抗原肽复合体,经转运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可被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识别结合,完成抗原呈递,启动免疫应答。

(3)制约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即MHC限制性。抗原提呈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时,只有当二者MHC分子一致时,T细胞才能被激活,即细胞间相互作用的MHC限制性。CD4+Th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受MHCⅡ类分子的制约,CD8+Tc细胞与肿瘤或病毒感染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受MHC I类分子的制约。

(4)诱导胸腺细胞分化。MHC分子参与胸腺细胞(前T细胞)在胸腺中的分化和发育。通过阴、阳性选择后,胸腺产生对自身抗原无反应性的T细胞,形成天然自身免疫耐受;同时亦产生对非己抗原具有应答作用的T细胞,T细胞对非已抗原的应答作用受MHC分子制约。

1.HLA I 类和Ⅱ类抗原的结构、组织分布、功能及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特点: HLA抗原类别 肽结合 结构域 表达特点 组织 分布 功能 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特点 Ⅰ类(A、B、C)α1+α2 共显性 所有 有核 细胞

表面 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8结合,对CTL的识别起限制作用 Ⅰ类抗原凹槽两端封闭,接纳的抗原肽长度有限,为8-10个氨基酸残基,锚定位为P2和P9 Ⅱ类(DR、DQ、DP)α1+β1 共显性 APC 及活 化的 T 细

胞 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4结合,对Th的识别起限制作用 Ⅱ类抗原凹槽两端开放,接纳的抗原肽长度变化较大,为13-17个氨基酸残基,锚定位为P1、P4、P6和P9 1.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生物学作用有:⑴参与细胞生长、分化、正常组织结构的维持⑵参与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的相互识别,免疫细胞抗原识别、活化、增值和分化,以及免疫功能的发挥⑶造血细胞的分化和造血过程的调控⑷参与炎症的发生、血栓形成和组织修复⑸肿瘤的恶化和转移。

2.粘附分子的分类和功能:粘附分子根据结构特点分为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钙粘蛋白家族,此外还有一些尚未归类的粘附分子。功能:⑴参与免疫细胞的免疫发育与分化。如胸腺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涉及到胸腺细胞上CD8和CD4分子与胸腺基质细胞上的MHCⅠ、Ⅱ类抗原间的相互作用;T细胞活化分化过程中必须有粘附分子提供的细胞间协同刺激信号的存在。⑵通过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粘附分子之间的作用参与炎症过程 ⑶通过淋巴细胞上的淋巴细胞归巢受体与内皮细胞上的地址素之间的作用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3.参与T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的CD分子的种类、结构特点、识别配体及其功能有: 种类 结构特点 识别配体 功能

CD3 五聚体,与TCR组成TCR/CD3复合物 稳定TCR结构、传递活化信号 CD4 单体分子 MHCⅡ类分子 增强TCR与APC或靶细胞的亲和性,并参与信号传导。

CD8 异源二聚体 MHCⅠ类分子 增强TCR与APC或靶细胞的亲和性,并参与信号传导。

CD2 单体分子 CD58(LFA-3)增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的粘附及CD2分子所介导的信号传导

CD58 单体分子 CD2 促进T细胞识别抗原,参与T细胞信号传导 CD28 同源二聚体 B7 提供T细胞活化的辅助信号 CD152 同源二聚体 B7 对T细胞活化有负调节作用

CD40L 三聚体 CD40 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1.参与B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的CD分子的种类、结构特点、识别配体及其功能有: 种类 结构特点 识别配体 功能

CD79 异源二聚体 与mIg组成BCR复合物,介导B细胞信号传导 CD19 单体分子 促进B细胞激活

CD21 单体分子 C3片段EB病毒 增强B细胞对抗原的应答,参与免疫记忆 CD80/CD86 单体分子 CD28 提供T细胞活化的辅助信号

CD40 单体分子 CD40L 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1.IgFc受体的分类和功能分别为:

(1)FcγR:是IgG Fc受体,又可分为① F cγR Ⅰ(即CD64):是高亲和力IgG Fc受体,可介导ADCC,清除免疫复合物,促进吞噬细胞对颗粒性抗原的吞噬作用,促进吞噬细胞释放IL-

1、IL-6和TNF-α等介质;② FcγR Ⅱ(即CD32):是低亲和力IgG Fc受体,可介导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氧化性爆发;③FcγRⅢ(即CD16):是低亲和力IgG Fc受体,可与FcεRγ链或与TCR-CD3δ链相连,传递活化信号,并可介导促进吞噬和ADCC作用。

(2)FcαR(即CD89):是IgA Fc受体,能结合IgA,介导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超氧产生、释放炎症介质以及发挥ADCC。

(3)FcεR:是IgE Fc受体,可分为:①FcεR Ⅰ:是IgE高亲和力受体,可介导Ⅰ型超敏反应;② FcεRⅡ(即CD23):是IgE低亲和力受体,可以不同方式参与IgE合成的调节。

1.T细胞主要的表面分子及其主要作用是 表面分子 主要作用

TCR 特异性识别由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 CD3 稳定TCR结构,传递活化信号

CD4/CD8 增强TCR与APC或靶细胞的亲和性,并参与信号传导。CD28 LFA-2(CD2)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可与CD58结合,能介导T细胞旁路激活途径,还能介导效应阶段的激活途径 CD40L 可表达于部分活化的T细胞表面,可与B细胞表现CD40结合,产生的信号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丝裂原受体 与丝裂原结合后,直接使静止状态的T细胞活化增殖转化为淋巴母细胞

1.T细胞亚群分类及其功能。

T细胞是异质性群体,分类方法有很多:按CD分子不同可分为CD4+和CD8+两个亚群;按TCR分子不同可分为TCRαβ和TCRγδT细胞;按功能不同可分为辅助性和抑制性T细胞;按对抗原的应答不同可分为初始T细胞、抗原活化过的T细胞、记忆性T细胞。功能:(1)CD4+辅助性T细胞(Th):增强免疫应答;活化细胞,增强其吞噬或杀伤功能;

(2)CD8+杀伤性T细胞(Tc):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3)抑制性T细胞(Ts):抑制免疫应答

(4)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TD):主要为Th1,还有CTL,Th1分泌多种淋巴因子,引起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CTL可以直接破坏靶细胞。Th1细胞与Th2细胞各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其主要作用是:

Th1细胞分泌IL-

1、IFN-γ、TNF-β等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Th2细胞分泌IL-

4、IL-

5、IL-

6、IL-10等细胞因子,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合成并分泌抗体,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1.Ts细胞既可以是CD4+T细胞又可以是CD8+T细胞。

2.T细胞与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不同,T细胞是TCR而B细胞是BCR;初始T细胞与记忆T细胞: 二者表面CD45分子的异构型不同,初始T细胞表达CD45RA,而记忆T细胞表达CD45RO;Th1细胞与Th2细胞:二者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Th1细胞分泌IL-

1、IFN-γ,与TDH和TC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有关,可促进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而Th2细胞偏向于分泌IL-

4、IL-

5、IL-

6、IL-10,与B细胞增殖成熟和促进抗体生成有关,可增强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

1.CD8+杀伤性T细胞破坏靶细胞的机制有2种:细胞裂解和细胞调亡。

⑴细胞裂解:CD8+杀伤性T细胞特异性识别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后,通过颗粒胞吐释放穿孔素,使靶细胞膜上出现大量小孔,膜内外渗透压不同,水分进入胞浆,靶细胞胀裂而死;

⑵细胞调亡:有2种不同机制:①Tc活化后大量表达FasL,可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通过Fas分子胞内段的死亡结构域激活caspase,在激活一系列caspase,引起死亡信号的逐级转导,最终激活内源性DNA内切酶,使核小体断裂,并导致细胞结构毁损,细胞死亡;②Tc细胞颗粒胞吐释放的颗粒酶,可借助穿孔素构筑的小孔穿越细胞膜,激活另一个caspase10,引发caspase级联反应,使靶细胞调亡。1.NK1.1+T细胞表型的特点有:表达NKR.P1C(NK1.1),通常为CD4-CD8-,TCR多为TCRαβ。其功能有: ⑴细胞毒作用:①可分泌穿孔素使靶细胞溶解; ②胸腺中的该细胞可通过FasL/Fas途径诱导CD4+CD8+双阳性的胸腺细胞调亡;

⑵免疫调节作用:①在受某些抗原刺激时,如寄生虫感染,可分泌大量IL-4,可诱导活化的Th0细胞分化为Th2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应答或诱导B细胞发生Ig类别转换,产生特异性IgE;②在病毒抗原作用下,可产生IFN-γ,与IL-12共同作用,可使Th0细胞转向Th1细胞,增强细胞免疫应答。

1.B细胞的特点:

在哺乳动物,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成熟B细胞可定居于周围淋巴组织,是体内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B细胞表面可表达多种膜分子,如:BCR、CD79a、CD79b、CD19、CD20、CD40、CD80、CD86、CD35、CD21、CD22、CD32、MHC分子、丝裂原受体等等。B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产生抗体,参与特异性体液免疫;(2)作为APC,提呈抗原;

(3)产生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及造血过程。

1.B1细胞与B2细胞的主要特征: 性质 B1 B2 初次产生时间 胎儿期 出生后 分布 胸腔腹腔 外周免疫器官 CD5 + -

BCR mIgM MigM,mIgD 识别抗原 TI抗原 TD抗原 更新方式 自我更新 由骨髓产生 自发性Ig的产生 高 低

特异性 多反应性 单特异性,尤在反应后 分泌的Ig的同种型 IgM>IgG IgG>IgM 免疫记忆 易形成 不易形成

1.简述B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BCR是通过其V区抗原结合部位来识别抗原的。BCR V区,尤其是V区CDR1、CDR2和CDR3氨基酸序列的多样性,就决定了对抗原识别的多样性。造成BCR多样性的机制主要有:①组合造成的多样性:编码BCR重链 V区的基因有V、D、J三种,编码轻链V区的有V和J两种基因,而且每一基因又是由很多的基因片段组成的。这样,重链基因的组合和重链基因与轻链基因的组合,将产生众多不同特异性的BCR。②连接造成的多样性:编码BCR CDR3的基因位于轻链V、J或重链V、D、J片段的连接处,两个基因片段的连接可以丢失或加入数个核苷酸,从而显著增加了CDR3的多样性。③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在BCR各基因片段重排完成之后,其V区基因也可发生突变,而且突变频率较高,因而增加其多样性。

1.简述多能造血干细胞的主要特征及其表面标志。

造血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中的一类原始的造血细胞,具有自我增生和分化功能,是各种血细胞的共同祖先,可增生分化产生多种功能不同的血细胞。其主要的表面标志为:CD34+和CD117+。

1.何谓阳性选择?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阳性选择是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过程中经历的一个发育阶段。胸腺内CD4+、CD8+双阳性的T细胞与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或MHC-II类分子以适当亲和力结合。其中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双阳性细胞CD8分子表达升高,而CD4分子表达下降;与MHC-II类分子结合的双阳性细胞CD4分子表达升高,而CD8分子表达下降,选择性发育分化为CD4+或CD8+的单阳性细胞。而未能与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或MHC-II类分子结合的或亲和力过高的双阳性的T细胞则发生凋亡。此过程称为阳性选择。阳性选择的结果,使双阳性T细胞发育为成熟单阳性T细胞时获得了MHC限制性。

1.何谓阴性选择?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在T细胞发育的阳性选择后,单阳性的T细胞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或MHC-II类分子发生高亲和力结合而被清除或不能活化。只有那些未能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或MHC-II类分子结合的T细胞才能发育分化为成熟的T细胞,此过程称为阴性选择。阴性选择清除了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是T细胞形成自身耐受的主要机制。

1.简述T、B、NK细胞形成自身耐受的机制。

T细胞自身耐受的形成是在T细胞发育阶段经阴性选择后产生的。双阳性的T细胞在胸腺皮质、皮髓交界处以及髓质区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类或II类分子发生高亲和力结合后而被清除,这样保证了机体T细胞库中不含有针对自身成分的细胞克隆。

B细胞自身耐受的形成是在B细胞分化过程中产生的。当早期B细胞逐渐发育为不成熟B细胞时,细胞膜表面表达mIgM,此时如接受自身抗原刺激,则易形成自身耐受。NK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可表达具有抑制作用的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和CD94分子等。这些抑制性受体通过识别自身的MHC-I类分子使NK细胞处于受抑制状态,发生自身耐受。1.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才能获得高效价的抗体?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①异物性:异物性是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核心。一般来讲,抗原必须是异物,而且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越远,其免疫原性越强。但某些自身物质在一定情况下,免疫系统也可将其视为异物而发生免疫应答。②抗原分子的理化性状:如大分子物质、复杂的化学性质和结构、具有一定的分子构象和物理状态等。

用抗原免疫动物后,要想获得高效价的抗体,应考虑以下方面的问题:动物的遗传背景、年龄、健康状态、抗原的剂量、免疫的途径、次数等。必要时应加一定量的免疫佐剂。

1.简述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的区别。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表位受体 TCR BCR MHC分子 需 不需

表位性质 线性短肽 天然多肽

表位大小 8~12个氨基酸 5~15个氨基酸

12~17个氨基酸

表位类型 线性表位 构象表位或线性表位 表位位置 在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在抗原分子表面 简述TD-Ag与TI-Ag的区别。

TI-Ag TD-Ag 化学性质 主要为某些糖类 多为蛋白质类

结构特点 结构简单,具有相同或重复出现的同一抗原决定基 多种且不重复的抗原决定基 载体决定基 无 有 T细胞依赖性 无 有

免疫应答类型 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产生Ig类型 IgM IgG 免疫记忆 无 有 MHC限制性 无 有 再次应答 无 有

1.如何理解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性。

结构复杂,往往具有抗原与抗体结合的特异性,是指某一抗原表位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特异性。这种结合的分子机制是抗原表位的空间结构与抗体分子超变区互补的结果。而交叉反应是指两种抗原分子表面存在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时,同一种抗体结合的现象。因此,交叉反应实质上也是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1.简述超抗原与普通抗原的区别。

普通抗原 超抗原 化学性质 蛋白质

多糖 细菌外毒素或逆转录病毒的产物 APC处理 需 不需

MHC-II类分子结合部位 抗原结合槽 非多肽区 T细胞反应频率 10-6 ~ 10-10 1/20 ~ 1/5 MHC限制性 有 无

1.何谓佐剂?佐剂的种类有哪些?作用机制如何?

凡与抗原一起注射或预先注射机体时,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称为佐剂。常用的佐剂有生物佐剂(如BCG、CP、LPS和细胞因子等)、化学佐剂(如氢氧化铝、明矾等)及人工合成的佐剂(poly I:C、poly A:U)等。

作用机制是: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增加抗原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增加单核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及提呈;刺激淋巴细胞增生分化,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

试述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在处理和提呈抗原方面的特点。

巨噬细胞摄取抗原的方式有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和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三种方式,可摄入较大的固体物质、极小的颗粒状物质、液态物质等。巨噬细胞表面带有大量不同的受体如FcR、CR等,也可通过受体介导将抗原摄取。这些抗原被摄取后,首先在细胞内溶酶体的作用下被降解成小分子的多肽片段,然后与细胞内合成的MHC-I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I类分子的复合物,提呈给T细胞。

树突状细胞摄取抗原的方式有巨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和吞噬作用三种方式。可吞入非常大量的液体,也可摄入较大颗粒的抗原性物质。但是树突状细胞与巨噬细胞不同的是,其仅在发育的某些特定的阶段才具有一定的吞噬功能。外来抗原性物质被树突状细胞摄入后处理成13~25个氨基酸的肽段,与MHC-II类分子结合后表达在细胞表面,再提呈给CD4+ T细胞。

1.简述MHC-I类分子提呈内源性抗原的过程。

内源性抗原是指由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胞内蛋白质、核蛋白及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等。这些抗原在细胞内合成后首先在胞浆内蛋白酶体的作用下降解成小分子的肽段,这些8~11个左右氨基酸组成的肽段大小与MHC-I类分子肽结合区凹槽相仿,在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TAP)的作用下转移至内质网腔中,与新组装的MHC-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然后通过分泌途径运

1.简述MHC-II类分子提呈外源性抗原的过程。

外源性抗原是指来自细胞外的抗原。当外源性抗原进入机体后,大部分抗原被抗原提呈细胞以吞噬、吞饮及受体介导的胞吞方式摄入至细胞浆中,被内体及溶酶体中的蛋白酶水解为能与MHC-I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肽片段。在内质网中新合成的MHC-II类分子与抗原肽结合,形成稳定的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然后转运至细胞膜表面,提呈给CD4+ T细胞。

1.T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是什么?

T细胞只能特异性识别表达在APC表面并与MHC分子结合成复合物的肽类抗原,这又称为TCR的双识别,即TCR在特异性识别APC所提呈的抗原肽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识别与抗原肽形成复合物的MHC分子,也就是说,T细胞对抗原肽的识别受MHC分子种类的限制。TCR所识别的,是由氨基酸一级序列所决定的抗原肽的线性决定簇,后者可在APC表面MHC分子的肽结合凹槽中形成特定构象。体内表达TCRab的T细胞是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群,它们识别抗原肽-MHC复合物时,由TCRab 链可变区进行特异性识别:ab 链可变区的CDR1 和CDR2 结构域识别并结合MHC分子的非多态性区和抗原肽的两端;ab 链的CDR3 结构域识别并结合于抗原肽中央的T细胞表位,所以决定TCRab 识别抗原特异性的是CDR3区。

1.T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是什么?

T细胞特异性识别APC 所提呈的MHC-抗原肽复合物,并被激活和发生增生,进而分化成效应细胞。在上述过程中,T 细胞均需要两个来自胞外的信号刺激,即淋巴细胞活化的双信号作用。

T 细胞的第一激活信号主要来自TCR与MHC 分子-抗原肽复合物的特异性结合,即抗原识别。另外,CD4和CD8分子作为共受体,可分别与MHC-II 及MHC-I 类分子结合,除可增强T细胞与APC 间的黏附作用外,还参与第一激活信号的启动和转导。

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来自协同刺激分子,故又称协同刺激信号,即由APC上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 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所提供。在参与T细胞激活的诸多协同刺激分子中,最重要的是T 细胞表面CD28分子与APC 表面相应配体B7-1(CD80)和B7-2(CD86)的结合。由CD28/B7发出的第二信号,可增强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录与表达,进而使T 细胞增殖;还可增加bcl-xL的表达,保护T 细胞免于凋亡。

活化T细胞还表达CTLA-4,后者的配基也是B7-1和B7-2。但与CD28分子的作用相反,CTLA-4与配基结合后可向T细胞发出抑制信号,降低活化T细胞的子代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从而将T细胞应答的强度限制在一定范围。APC表面表达的其他协同刺激分子还包括VCAM-

1、ICAM-1 和LFA-3,它们分别与T 细胞表面的VLA-

4、LFA-1和CD2分子结合,共同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缺乏协同刺激信号,T细胞活化不充分,不能表现效应功能,或使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凋亡,或被诱导呈无能状态。1.效应T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抗原活化T细胞后,经克隆扩增及功能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CD4+Th1细胞和CD8+Tc细胞。其主要功能有:

(1)抗感染作用:主要针对胞内感染的病原体,包括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抗寄生虫感染等。

(2)抗肿瘤作用:Tc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表达抗原的肿瘤细胞;藉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的杀伤肿瘤细胞。

(3)免疫损伤作用:效应T细胞可引起IV型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

1.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其生物学作用:

Th1细胞主要分泌IL-

2、TNF-b和IFN-g等细胞因子,其生物学作用简述如下:(1)IL-2:促进Tc细胞增殖分化为致敏Tc细胞;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途径,促进Th1细胞增殖分化,合成分泌细胞因子,扩大细胞免疫效应。

(2)TNF-b: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使之表达粘附分子和分泌IL-8等趋化性细胞因子(这些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能使血流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进而迁移和外渗至局部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反应);激活中性粒细胞,增强其吞噬杀菌能力;局部产生的高浓度TNF-b可使周围组织细胞发生损伤坏死。

(3)IFN-g 作用于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使之MHC II类分子表达增强,提高抗原提呈效率,扩大细胞免疫应答;活化单核吞噬细胞,增强其吞噬和胞内杀伤功能,并使之获得杀伤肿瘤的功能;促使活化巨噬细胞产生多种引发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和介质;活化NK细胞,增强杀瘤和抗病毒作用,提高机体免疫监视功能。

1.致敏Tc细胞对靶细胞发挥杀伤作用的机制:

(l)致敏Tc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抗原特异性,并受MHC I类分子限制。它们只能杀伤表达相应致敏抗原的靶细胞,并且必须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致敏Tc细胞对靶细胞的作用是通过其表面TCR-CD3复合受体分子与靶细胞表面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特异性结合,并在表面CD8分子与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自身MHC I类分子Ig样区)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此时致敏Tc细胞分泌穿孔素、丝氨酸蛋白酶和FasL等细胞毒性物质,使靶细胞溶解破坏和发生细胞凋亡。

(2)致敏Tc细胞杀伤溶解靶细胞后本身不受损伤,它们与溶解破坏的靶细胞分离后,又可继续攻击杀伤表达相应致敏抗原的其他靶细胞。通常一个致敏Tc细胞在几小时内可连续杀伤数十个靶细胞。这种由CD8+ Tc细胞介导的特异性细胞杀伤效应在清除病毒感染、同种移植排斥和抗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

1.试述CD4+初始T细胞(Th0)在免疫应答中的活化过程及效应: CD4+ 初始T细胞通过表面TCR-CD3复合受体与抗原呈递细胞表面抗原肽-MHC II 类分子复合物特异性结合,在CD4分子的辅助下,产生T细胞活化第一信号。进而通过抗原呈递细胞和CD4+初始T细胞表面一组粘附分子(协同刺激分子与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的相互作用,产生协同刺激信号,即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在上述两种信号刺激下,初始T细胞活化,分泌IL-2、4、5、6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是诱导T、B细胞增生分化的重要生物活性介质。

活化CD4+初始T细胞在以IL-4为主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Th2细胞。后者产生大量以IL-4、5、6、10为主的细胞因子,辅助B细胞激活、增殖与抗体产生。活化CD4+初始T细胞在巨噬细胞分泌的IL-12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Th1细胞(即炎性T细胞)。后者可通过释放IL-

2、IFN-g和TNF-b等细胞因子,使局部组织产生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

1.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

机体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B细胞介导,藉B细胞分泌的抗体执行。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始于BCR对TD抗原的识别,所产生的第一活化信号经由Iga/Igb向胞内传导。BCR辅助受体复合物加强第一活化信号的传导。Th细胞藉与B细胞表面分子的相互作用(CD40-CD40L 等)及分泌的细胞因子向B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B细胞从骨髓进入周围淋巴器官后,在抗原刺激下,迁移进入原始淋巴滤泡,形成生发中心,并在生发中心发生抗原受体编辑、体细胞高频突变、抗原受体亲和力成熟及类别转换,最后分化成熟为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B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的发育分化大致可分为活化、增殖和分化三个阶段。TI抗原诱导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一般不需要T细胞的辅助。

1.Th细胞如何辅助B细胞的免疫应答。

(1)Th细胞的激活:在B细胞应答中,Th细胞的激活分为两种不同情况①初次免疫应答时,DC和巨噬细胞负责摄取、处理抗原,以MHC II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提呈给CD4+Th细胞;②再次免疫应答时,由B细胞内吞抗原,将抗原加工、处理成小肽段,并以MHC II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提呈给CD4+Th细胞。

(2)Th细胞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活化的T细胞表达CD40L与B细胞表面组成性表达的CD40相互作用,向B细胞传递重要的第二活化信号。在Th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中,其他膜分子间的作用(如ICAM-1/LFA-

1、CD2/LFA-3等)也很重要。

(3)Th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作用:活化的Th细胞(主要是Th2)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IL-

4、IL-

5、IL-

6、IL-

10、IL-13等),可辅助B细胞活化、增生与分化及抗体的产生。

1.黏膜免疫应答的特点。

黏膜免疫是免疫系统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产生黏膜免疫IgA的B细胞主要来自黏膜伴随淋巴组织(MALT)。这里产生的B细胞可经血流迁移到全身的外分泌器官。在黏膜上皮的下面,富含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它们与B、T细胞混处在一起。M细胞输送颗粒抗原给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进而活化T细胞。B细胞藉BCR与相应抗原结合,并内吞抗原,然后把加工处理过的小肽提呈给T细胞,T细胞被激活,产生IL-2,并增殖。活化的T细胞反过来辅助B细胞产生抗原特异的IgA。在穿越黏膜上皮的过程中,IgA与存在于外分泌液中的分泌成分结合,增加了IgA对外分泌液中蛋白水解酶的抵抗。同时,IgA也许会与侵入细胞的相应抗原结合,把病原体或其产物从胞内带出到黏膜腔,从而避免对黏膜上皮细胞的伤害。

1.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在周围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激活的部分B细胞进入原始淋巴滤泡,分裂增殖,形成生发中心。生发中心在抗原的刺激下于一周形成。生发中心的B细胞大约6小时分裂一次。这些分裂增殖的B细胞称为生发中心母细胞,有着B细胞的典型形态特征。不发生分裂增殖的B细胞被推向外侧,形成冠状带。在生发中心,B细胞继续分化发育,发生抗原受体编辑、体细胞高频突变、抗原受体亲和力成熟及Ig类别转换,最后分化成熟为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

1.免疫应答的概念、基本类型和生物学意义:

(1)概念: 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受抗原性物质刺激后,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主要包括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进而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

(2)类型: 免疫应答根据其效应机理,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两种类型。

(3)生物学意义: 免疫应答的重要生物学意义是及时清除体内抗原性异物以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应答也可对机体造成损伤,引起超敏反应或其他免疫性疾病。

1.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感应阶段的基本过程: 此阶段系指抗原提呈细胞(APC)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以及Th细胞和B细胞识别抗原后启动活化的阶段。TD抗原经APC加工处理后,以抗原肽MHC II 类分子复合物特异性结合,并在CD4分子与APC表面相应配体(MHC II 类分子的Ig样区)相互作用下,诱导产生Th细胞活化第一信号。进而通过细胞表面协同剌激分子与协同刺激分子受体(B7与CD28、ICAM-l与LFA-

1、LFA-3与LFA-2)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协同刺激信号,即Th细胞活化第二信号。在上述二种信号剌激下,Th细胞活化,活化的Th细胞可分泌IL-2、4、5和IFN-g等多种细胞因子。与此同时,巨噬细胞可分泌IL-

1、12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是诱导T、B细胞增殖分化的重要生物活性介质。

B细胞作为免疫效应细胞,通过表面抗原受体结合摄入抗原时可产生活化第一信号,通过Th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40L与ICAM-1)和B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CD40与LFA-1)的相互作用,产生协同刺激信号,即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在上述二种活化信号作用下,B细胞被激活。

1.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阶段的基本过程:此阶段系指活化的T、B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增生分化为效应细胞的阶段。活化的Th细胞通过表面IL-4、2、6 等细胞因子受体,与以IL-4为主的细胞因子(自分泌或旁分泌)结合,可进一步增殖分化为Th2细胞。该种T细胞形成细胞克隆,产生大量IL-4、5、6、10等多种细胞因子,从而为活化B细胞和其他T细胞的增殖分化做好物质准备。活化B细胞通过表面IL-2、4、5、6等细胞因子受体与活化Th和Th2细胞产生的IL-2、4、5、6等细胞因子作用后,可进一步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分泌Ig。在B细胞分化阶段有部分B细胞停止分化,成为记忆B细胞,该种B细胞再次与相同抗原接触后,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

2.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主要不同点见下表 : 表 16-1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鉴别

区别点 初次免疫应答 再次免疫应答 抗原提呈细胞 巨噬细胞为主 B 细胞为主 抗体出现的潜伏期 较长 较短 抗体高峰浓度 较低 较高 抗体维持时间 较短 较长 抗体类别 IgM 为主 IgG 为主 抗体亲和力 较低 较高

1.在TI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中,B1细胞的活化机制:TI 抗原可分为I型TI抗原和II型TI抗原,在TI抗原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中,其诱导B1细胞活化的机制不同。(1)I型TI抗原(如细菌脂多糖和聚合鞭毛素等)诱导Bl细胞活化的机制为:B1细胞通过表面抗原受体(SIgM)与I型TI抗原表面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结合,产生第一信号;通过表面有丝分裂原受体与I型TI抗原表面相应有丝分裂原结合,产生第二信号。B1细胞接受双信号作用后活化。

(2)II型TI抗原(如肺炎球菌荚膜多糖和D-氨基酸聚合物等),表面具有多个重复出现的抗原决定簇,呈线状排列。这些抗原决定簇在体内不易降解,对B1细胞抗原受体亲和力强,它们与Bl细胞抗原受体结合后,B1细胞由于受体交联而活化。

1.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是: ①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②反应发生快,几秒至几十分钟内出现症状,恢复也较迅速;③由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上的IgE抗体所介导;④通常反应发生后效应器官出现功能紊乱,而没有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⑤补体不参与该反应。

2.脱敏注射的方法及其作用机制:

在注射抗血清时,如遇皮肤试验阳性者,可采用小剂量、短时间(20~30分钟)、连续多次的注射方法,称为脱敏注射。这是因为小剂量变应原进入机体,与有限数量的致敏靶细胞膜表面的IgE结合后,靶细胞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较少,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同时介质作用时间短无积累效应。在短时间内多次小剂量注射变应原,可使体内致敏靶细胞分期分批脱颗粒,在短时间内全部解除致敏状态。此时大剂量注射抗血清时,不会发生超敏反应。1.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青霉素本身并无免疫原性,但是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醛酸和青霉素烯酸为半抗原。这些半抗原能与人体内蛋白质结合而产生免疫原性,从而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青霉素致敏的个体再次使用青霉素时,即可在几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有时初次注射青霉素也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这可能与患者曾经无意识地接触过青霉素降解产物或青霉素样物质有关。

2.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是:靶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IgG或IgM类抗体结合后引起以下的病理过程:(1)补体系统被激活并参与溶解靶细胞作用: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与IgG或IgM类抗体结合后,可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形成膜攻击复合物(C5b6789),导致靶细胞溶解破坏。(2)调理吞噬作用:吞噬细胞通过其表面的IgG Fc受体和C3受体,与抗体或C3b粘附的靶细胞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吞噬与破坏作用。

(3)ADCC效应:当IgG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结合后,可通过Fc段与NK细胞膜表面IgG Fc受体结合,触发NK细胞的杀伤作用,使靶细胞溶解破坏。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对无法吞噬的固定的靶细胞也有此作用。

⑷抗细胞表面受体的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可导致细胞功能紊乱,表现为受体介导的对靶细胞的刺激或抑制作用。

1.两种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机制、特点和临床预防措施: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篇5

1.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2. 病毒体:结构完整并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3. 菌毛:是许多革兰阴性菌与少数革兰阳性菌的菌体上具有比鞭毛细、短而直、数量多的丝状物。

4.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DNA。

5. 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抗原受体和B细胞抗原受体特异性结合,导致T/B淋巴细胞活化产生正免疫应答,即诱导抗体和/或效应T细胞产生,并能与之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效应或反应的物质。

6. 毒血症:产外毒素的致病菌侵入机体后,在局部组织生长繁殖,释放外毒素进入血液,到达特定靶器官组织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

7. Dane颗粒:是用发现者名字命名的乙肝病毒体,是Dane通过电镜观察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所见到的直径42nm、具有双层衣壳的完整乙肝

病毒颗粒。

8. 细胞因子:是指由多种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

9. 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无害的故称之为正常微生物群,命名为正常菌群。

10.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11.非胸腺依赖性抗原:又称TI抗原,由单一重复B细胞表位组成,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h细胞辅助。

12.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致病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13.真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无叶绿素,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大小差别很大,既能进行无性繁殖,也能

进行有性繁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14.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扩散到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15.荚膜: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时,可分泌一些粘液性物质包绕在细胞壁外围,当粘液性物质牢固与细胞壁结合,厚度大于0.2um,边界明显光

镜下可见时,称之为荚膜。

16.抗体: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17.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多形态性,可通过滤菌器,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18.侵袭力:突破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并在宿主生理环境中定居、生长繁殖和扩散能力。

19.超敏反应: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对抗原发生免疫效应时所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20.核衣壳:由核心和衣壳组成的结构。

21.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22.人工自动免疫:是用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性物质免疫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对相应病原体感染产生抵抗作用的措施,也称

为预防接种。

25.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并通血液扩散到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26.TD抗原:又称胸腺依赖性抗原,既有T细胞表位,又有B细胞表位,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辅助。

26.抗原提呈细胞(APC):泛指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T/B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可分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和非专

职抗原提呈细胞两大类。

27.微生物:是一大类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几百倍乃至几万倍后方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8.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

29.抗原决定基: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30.补体:是由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不耐热可溶性蛋白和表达于细胞表面的一组膜蛋白所组成。

31.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A的基因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32.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人的MHA因首先在白细胞表面发现,故称为人类白细胞质抗原。

33.T细胞:T淋巴细胞是来自骨髓的始祖T细胞,在胸腺环境作用下,分化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故称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T淋巴细胞或T细胞。

34.B细胞:B淋巴细胞是由哺乳动物骨髓或禽类法氏囊中始祖B细胞分化成熟而来,故称骨髓/法氏囊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B淋巴细胞或B细胞。

35.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物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36.ADCC效应:IgG类抗体与肿瘤或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后,可通过其Fc段与NK细胞表面相应的低亲和力IgGFc受体即FcγRIII(CD16)结合,增强或触发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破坏作用,即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简称ADCC效应。

37.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免疫效应分子,以治疗或紧急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措施。

38.血清学试验:采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不仅可对分离培养出的未知纯种细菌进行鉴定,亦可区分同一菌种的不同群和型。

39.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甲醛溶液处理后,丧失其毒性作用,仍保留原有免疫原性,即为类毒素。

40.免疫细胞:指所有参加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

41.有丝分裂原:指能够非特异多克隆刺激T/B淋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物质。

42.造血干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两种潜能,在造血组织微环境中,可增殖分化为各种功能不同的血细胞。

43.单核巨噬细胞: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

44.树突状细胞DC:广泛分布于脑以外的全身组织和脏器,数量较少,仅占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1%,因其具有许多分枝突起故名。

45.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其发育成熟依赖于骨髓和胸腺微环境。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

46.白细胞介素IL:主要由白细胞产生的,能介导白细胞间或白细胞与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47.无菌操作:是指在无菌状态下的操作,即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方法。

48.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液中繁殖,仅通过血液播散到合适的组织器官中进一步繁殖。如伤寒杆菌感染早期可引起菌血症。

49..隐性感染:当机体抗感染的免疫力较强,或侵入体内的病原菌数量较少,毒力较低时,则虽有病原菌感染,但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并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如脑膜炎球菌、甲型肝炎病毒等的感染,以隐性感染为主。

自身免疫病和风湿病的免疫学检验 篇6

实验室检查特别是免疫学检查对AID和风湿病的诊断是及其重要的。有些检查可作为诊断指标之一;

有些检查可作为病情进展和预后判断的监测指标; 有些检查可作为药物疗效的考核指标之一。

随着免疫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各种自身抗体的检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作为临床医生,应该熟悉这些检验的意义,并能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客观地运用这些指标,协助诊断,了解病情,指导治疗。这里仅介绍临床常用的一些自身抗体的检测。

一、抗核抗体测定

(Antinuclear antibody ,ANA)ANA是抗细胞核多种成分的自身抗体,无种属及器官特异性。ANA可分为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抗核仁抗体及其他细胞成分抗体。这些抗体共同组成ANA谱。

抗核抗体(ANA)的检查最常用于筛查全身性风湿病和自身免疫病。ANA的检查可观察到能与细胞核内的核酸和蛋白抗原起反应的自身抗体。细胞内可能存在对多种抗原起反应的抗体。只有某种抗体的效价很高时,IFA才能加以鉴别。homogenous(均质型)

又称弥散型,相应的抗原是双链DNA和组蛋白复合物。常见于SLE,特别是肾脏受累病人。也可见于其它结缔组织病,如:风湿性关节炎,MCTD,干燥综合征,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Peripheral(周边型)

相应的抗原为双链DNA,多见于活动性SLE病人。Speckle(斑点型)

主要是针对ENA的抗体,包括Sm,RNP,SSA,SSB,Scl-70。一般认为低效价的斑点型ANA不是结缔组织病特有的,实际上不代表临床异常。高效价的抗Sm抗体多与SLE有关。高效价的抗RNP自身抗体见于MCTD,但也见于SLE。抗SSA和抗SSB抗体,见于S.S,也可见于SLE。当病人有抗SSA抗体时,通常以皮肤表现和光过敏为主。,也存在于ANA阴性狼疮和新生儿狼疮。Scl-70抗体与硬皮病有关。Nucleoli(核仁型)

其靶抗原是与RNA分子相关的核蛋白。多见于硬皮病。

Centromere(着丝点型)

抗着丝点抗体(ACA),多见于全身性硬皮病的CREST综合征。

常用检测方法为IFA、ELISA、免疫印迹法、RIA、免疫斑点法、胶体金标斑点免疫渗滤法等。其中IFA是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一般采用鼠肝切片或Hep-2细胞为底物抗原片,当加入病人血清时,病人血清中的ANA可与细胞中相应抗原成分结合。再加入荧光标记抗人IgG,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内亮绿色荧光。〖参考值〗

<1:10或阴性 〖临床意义〗

ANA阳性见于多种疾病,常用于风湿病及自身免疫病的诊断。SLE患者阳性率在95%以上,且效价常在1:80以上。在其他风湿病如RA、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干燥综合征(SS)、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等也可阳性。其他如肝病,病毒感染等也可呈低效价阳性。〖注意事项〗

在大约1%的正常人的体内可测到低效价的非特异性抗核抗体,80岁以上老人的检出率可高达50%。高效价的ANA一般与活动期SLE密切相关。采用Hep-2细胞检测ANA,可见到不同的染色模型。

此外,口服避孕药的妇女也可检测到ANA。

二、可提取性核抗原(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 ENA)抗体

ENA是细胞内许多小分子的RNA和多肽组成的非组蛋白的酸性核蛋白颗粒。分布在细胞质中的称为小细胞浆核糖核蛋白(scRNPs);分布在细胞核内的称为小细胞核核糖核蛋白(snRNPs)。目前已发现的有20余种,其中常用的抗ENA抗体有如下几种。

(一)抗Sm抗体

Sm是病人Smith的缩写。Sm抗原属于SnRNP,由5个RNA和多肽组成,抗原表位在29KD、28KD和13.5KD多肽上,抗Sm抗体是酸性糖蛋白,是SLE的标记抗体。(二)抗nRNP(u1RNP)抗体

u1RNP是u1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抗原表位在73KD、32KD和17.5KD多肽上,是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的重要血清标志。

(三)抗SSA抗体

SS为干燥综合征的缩写。此抗体又称抗RO抗体。SSA抗原是RNA和蛋白质复合物,抗原表位在52KD多肽上,主要见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及SLE。

(四)抗SSB抗体

SSB抗体常伴随SSA抗体同时出现,又称抗La抗体,SSB抗原属于SnRNP,是含有RNA和50KD蛋白质的复合物。抗原表位在45KD、47KD和48KD多肽上。与SSA抗体并存对诊断SS有特异性。

(五)抗Scl-70抗体

Scl-70抗原表位在86KD、70KD的片段上,是DNA拓扑异构酶I的降解产物,抗Scl-70抗体几乎仅见于硬皮病,阳性率30%左右。

(六)抗Jo-1抗体

Jo-1抗体是组氨酰tRNA合成酶,抗原表位在55KD多肽,抗Jo-1抗体是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标记抗体,阳性率25-40%。

(七)抗核糖体抗体

核糖体在核仁合成,然后转入胞浆,抗原表位在大亚基上的38KD、16KD和15KD多肽上。抗核糖体抗体阳性主要见于SLE,阳性率20-30%。

检测以上抗体的方法主要有:对流免疫电泳法(CIE)、双相免疫扩散法,免疫印迹试验(IBT),免疫斑点技术和ELISA法等。一般采用兔胸腺或牛胸腺提取物或细胞提取物作为抗原。近年来,应用分子重组抗原制备的试剂盒已投入市场。〖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1.抗n RNP抗体:见于35-40%的SLE病人,在MCTD病人中阳性率可达95-100%,也可见于其他风湿性疾病。

2.抗Sm抗体:主要见于SLE及重叠综合征,急性期病人75%为阳性。一般SLE患者30-40%阳性率。但Sm抗体阳性者90%以上为SLE,故称之为SLE的标记抗体。

3.抗SSA和抗SSB抗体:见于40-45%的SS病人。抗SSA抗体也可见于25%的SLE病人及其他风湿性疾病;抗SSA抗体与新生儿狼疮和先天性传导阻滞有关。抗SSA抗体也可见于病毒感染等非风湿性疾病。抗SSB抗体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较特异,但阳性率仅27%左右。

4.抗Scl-70抗体:一般仅见于系统性硬化症病人,阳性率20-60%。

5.抗Jol-1抗体见于30%的多发性肌炎病人及10%的皮肌炎病人。抗Jol-1抗体与多发性肌炎病人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率增加有关。

6.抗rRNP 抗体:主要见于SLE患者,阳性率20%左右,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有关,多在疾病活动期出现。〖注意事项〗

判断试验结果时要结合临床表现作出评价,也应根据试验方法来作出解释。对流免疫电泳法和双相扩散法敏感性低,但特异性较高;免疫印迹法、斑点免疫法及ELISA方法敏感性提高,但特异性相对减少。

三.抗双链DNA抗体(Antidouble-stranded DNA,A-dsDNA,)

A-dsDNA 对SLE有高度特异性,是针对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的自身抗体。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有:①Farr¡®s法:125I-DNA与待检标本中的A-dsDNA形成免疫复合物,加饱和硫酸铵使复合物沉淀,以γ计数器分别测定上清中游离及沉淀物中已结合的125I-DNA含量,可计算出血清中A-dsDNA的结合活性。

②ELISA法:将小牛胸腺DNA包被在微孔板中,加入病人血清,如有A-dsDNA则结合到微孔板上,加入酶标抗人IgG,加入底物显色后经酶标仪比色可知血清中A-dsDNA抗体的量。

③免疫荧光法:采用马疫锥虫或短膜虫作为基质,加入病人血清。血清中的A-dsDNA与膜上的天然DNA结合,加入荧光标记抗人IgG。马疫锥虫和短膜虫的动基体会发出绿色荧光。

④金标斑点法:双链DNA包被于硝酸纤维膜上,加入病人血清,加入金标记抗人IgG,如有A-dsDNA存在,会显示红色斑点。〖参考值〗依方法不同参考值也有不同。

Farr¡®s法:≤ 0.20

免疫荧光法:<1:10

ELISA法:依试剂盒而定,一般<70u

金标法:阴性 〖临床意义〗

A-dsDNA 阳性对 SLE 有较高的特异性。大约60%的活动性 SLE 病人会出现 A-dsDNA。其他风湿性疾病也会出现,但阳性率非常低,如RA、S.S。

〖注意事项〗

假阳性结果非常少见,但阴性亦不能排除SLE的诊断。

四.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测定

ANCA是针对中性粒细胞胞浆多种成分的 自身抗体,主要有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蛋白酶3(Proteinase 3,PR3)的抗体。主要用于诊断Wegener 肉芽肿和系统性血管炎,特别是伴有肾病、呼吸疾病或其他类型血管炎引起多器官损害的患者。检测方法有IFA、ELISA、IBT等。〖参考值〗

阴性。〖临床意义〗

免疫荧光法检查ANCA阳性一般分为两种荧光类型,一种是胞浆型,称为cANCA,一种是核周型,称为pANCA。cANCA产生弥漫性细胞浆染色,是针对PR3的抗体,一般见于wegener肉芽肿病(WG),特别是肾和肺受累的病人。pANCA产生核周染色,是针对MPO的抗体,主要见于系统性血管炎病人。

在WG病人中,cANCA阳性率在活动期可达80%,且有较高的抗体效价。在缓解期抗体阳性率低,且效价下降,或完全消失。

〖注意事项〗

ANCA 阳性也可见于 Good-Pastare¡®s 综合征和SLE病人。WG的诊断不能单纯依赖ANCA的结果,还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试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才能确定。ANCA效价不能完全反应疾病的活动以及对治疗的反应。

pANCA 阳性不是特异性的抗MPO抗体,也可以是抗粒细胞胞浆中其他酶的抗体,如弹性蛋白酶,组织蛋白酶G等。ANCA检测应注意排除其他自身抗体的交叉反应,如ANA。因其可产生假阳性应注意鉴别,并进行ANA检测。

五、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

AMA是以细胞浆中的线粒体为抗原的一种自身抗体,无器官和种属特异性。一般采用大鼠肾及胃作为抗原基质,采用IFA检测,阳性可见大鼠肾和胃的细胞浆呈现细颗粒状荧光。采用免疫印迹法可将与线粒体抗原的反应分为从M1到M9九种类型,高效价的M2和M9型自身抗原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相关。目前已有检测M2的ELISA试剂盒供应。〖参考值〗

阴性

>1:10 为阳性 〖临床意义〗

AMA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标记抗体,阳性率达90%,并且50%患者抗体效价达1:1280或更高。此外,也可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隐匿性肝硬化。肝外阻塞性黄疸患者AMA常阴性,因此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一个指标。正常人中阳性率<10%,且效价较低。六.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y,ASMA)

ASMA是抗肝细胞膜上一种肌动球蛋白的自身抗体。这种肌动球蛋白与平滑肌有交叉抗原性,因此与平滑肌有反应。一般采用IFA法,以大鼠胃作为抗原基质,阳性可见胃壁平滑肌呈现亮绿色荧光。

〖参考值〗 阴性,>1:10为阳性 〖临床意义〗

主要见于明显活动期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阳性率在80%以上,效价

在1:80以上。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ASMA也可阳性,且早于 HBsAg出现。其他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SS、RA、支原体肺炎、肿瘤和病毒感染者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正常人中仅有2%阳性。

七.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A)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ATMA)

ATGA 是由甲状腺炎引起的自身抗体,抗原是一种糖蛋白。ATGA有器官特异性而无种属特异性。ATMA 的抗原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胞浆内的脂蛋白。常用检测方法有:IFA、IHA、RIA、ELISA等。

〖参考值〗

IHA: 血清效价

≤1:32,>1:32为阳性,ATGA 和ATMA

ELISA:正常为阴性,P/N < 2.1,>2.1 为阳性, ATGA 和 ATMA

RIA:ATGA <30%;ATMA <15% l〖临床意义〗

主要见于桥本甲状腺炎、甲亢、甲低患者,也可见于甲状腺瘤、恶性贫血、重症肌无力、Edison 病和肝脏疾病等。SLE及其他自身免疫病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正常人也可检出这两种抗体,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增加,特别是40岁以上妇女,可达18%左右。

应该注意到,有的患者ATGA阴性,但ATMA阳性,因此两种抗体同时检测可提高抗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出水平。八.HLA-B27测定

HLA-B27 抗原为人类MHC I类 抗原B位点的表达产物,可分为几种亚型。HLA -B27的检测方法有多种,补体依赖性微量细胞毒法(CDMA);流式细胞仪法;玫瑰花法;ELISA法;等电聚焦法等。近来应用PCR法检测HLA-B27,敏感而特异,并且可进行B27亚型的分析。l〖参考值〗

非洲-美洲人:3-4%; l 高家索人:6-8%; l 亚洲人:1%。〖临床意义〗

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HLA-B27阳性率为90-95%。大约42%的青年类风湿关节炎(JRA)存在HLA-B27,Reiter¡®s 综合征患者阳性率大约79%。此外,肠病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也有一定的阳性率。RA病人阳性率不高。〖注意事项〗

在评价HLA-B27阳性结果时应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考虑,不能单纯依靠此结果作出诊断。

其他免疫指标及检测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可与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发生沉淀反应,故称CRP。在各种炎症的急性期或组织创伤时,血清CRP浓度急剧升高。CRP不仅可结合多种细菌(bacteria),真菌(fungi)及原虫(protozoal)体内的多糖物质,而且在钙离子存在下,还可以结合磷脂酰胆碱和核酸。结合后的复合体具有激活补体(complement)的作用。

常用检测方法为

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速率散射比浊法(rate nephelometry)等。〖参考值〗

<8mg/L 〖临床意义〗

血清CRP 升高多见于:急性、慢性细菌感染;组织损伤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各种炎症;外科手术;肿瘤浸润;急性风湿热和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其它关节炎性疾病。但病毒性感染一般CRP不升高,因此可作为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的鉴别指标。〖注意事项〗

CRP测定方法不同,在判定结果时应予考虑。此外,雌激素、口服避孕药可使CRP增高,皮质激素和抗炎药可使CRP下降。

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

RF是一种自身抗体,可与变性的IgG发生反应,与IgG 的Fc段结合。RF可分为IgG、IgM、IgA、IgD和IgE五型。凝集试验检测的主要为IgM型RF。RF主要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也可见于其他结缔组织病及其他疾病。检测方法有乳胶凝集试验、致敏羊红细胞凝集法、速率散射比浊法、ELISA法等。〖参考值〗

乳胶法:阴性或<1:20

速率散射比浊法:<30IU/ml 〖临床意义〗

RF见于90%以上的RA病人,效价常在1:160以上,含量多>80IU/ml。,一般方法所检测的大部分是IgM-RF。

关于RF分型,临床应用尚不广泛。多数作者认为:IgM-RF效价高低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RA的活动性,但无明确的密切关系;IgG-RF与RA患者的滑膜炎、血管炎和关节外症状密切相关;IgA-RF见于RA、硬皮病、Felty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也是RA临床活动性的一个指标;IgE-RF 除RA患者外,也见于Felty综合征和青年型RA。高水平IgM-RF阳性病人预后较差。

从早期RA患者的X线片分析,IgM-RF持续阳性的病人更易发生骨侵蚀。IgA-RF在SS病人中阳性率较高;IgE-RF在恶性关节炎病人中阳性率较高。在RA病人,高效价RF存在并伴有严重的关节功能受限时,常提示预后不良。〖注意事项〗

正常人也可有4%左右的阳性率。随年龄增加,RF的检出率会增加。RA病人RF也可阴性,不能单纯依靠RF阳性来诊断RA。RF还可见于其它多种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干燥综合征(S.S),发生率在90%以上,且含量一般较高。其它常见的RF阳性的疾病有: SLE、系统性硬化症、高球蛋白血症、结节病、梅毒、麻风、病毒感染、肝硬化等等。有些效价可在1:160以上,含量在80IU/ml以上,在解释结果时应予注意。

冷球蛋白(Cryoglobulin CG,)

冷球蛋白是一种球蛋白,4℃时发生沉淀,30 ℃易聚合,37℃又溶解。CG分为三类:

1.I型(单克隆型):大多为IgM或IgG 型,无抗补体作用。

2.II型(混合型):两种或两种以上单克隆Ig混合,以IgM+IgG最常见,也可见IgA+ IgG;IgG+IgM+IgA等。有抗补体作用。

3.III型(多克隆型): 没有单克隆蛋白。

其检测方法有血球压积管法(定性)和分光光度计法(定量)。〖参考值〗

定性法:阴性

定量法:<80μg/ml。〖临床意义〗

SLE 病人血清中可出现混合型CG。在血管炎、肾小球肾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也可阳性。在巨球蛋白血症或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伴雷诺氏现象时与I型冷球蛋白血症有关。II型冷球蛋白血症与自身免疫病例如血管炎、肾小球肾炎、SLE、RA 和 SS 有关。在某些感染如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和弓形虫病也可出现。〖注意事项〗

1.标本必须在37℃采集,并保持温度直至进行实验。

2.一般不用于无冷球蛋白血症临床表现的人群过筛。

3.冷凝集素可能引起某些自动血球计数仪的错误结果。小结:

总之,自身抗体的检测对诊断自身免疫病有着重要的意义。人血清中存在着多种自身抗体,有器官特异性的,也有非器官特异性的。因此,在选择自身抗体检测时应综合考虑,合理选用。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自身抗体,在此就不详细叙述了,可以参看有关文献。胞浆抗体

Hep-2细胞具有许多胞浆抗原。如有特异性胞浆抗体存在,可出现强阳性胞浆荧光。包括抗线粒体抗体(AMA)、抗核糖体抗体、抗肌动蛋白抗体即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高尔基体抗体、抗丝抗体(如Vimentin)。一般最有意义的是AMA和ASMA,可是荧光染色Hep2细胞却不能鉴定这两种抗体,可应用鼠肾和鼠胃切片作进一步分析。系统性风湿病活动期的评价

自身抗体检测以诊断全身性疾病比监测该病活动更有意义。但抗dsDNA抗体效价却与活动性有关。应定期检测抗dsDNA抗体的效价及C3、C4的含量。以及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含量。ESR和CRP在炎症反应时常常升高。RA病情加重时,CRP明显增高。SLE活动期,CRP一般正常。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组织抗体

许多自身抗体可采用IFA测定,用鼠肾和胃的切片能测出抗线粒体、平滑肌、肝肾微粒体和胃壁细胞的抗体。甲状腺组织切片可测定抗甲状腺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

在肝脏病变中,ANA阳性率可达40-80%。抗线粒体抗体(AMA)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有关。特别是高效价的M2和M9线粒体抗原。

约一半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人有较高效价的ASMA。此外,肝肾微粒体抗体(LKMAs),抗可溶性肝抗原(SLA)抗体,抗肝细胞膜抗体等也可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和监测。其他

肾脏疾病常测定的抗体有抗dsDNA抗体,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等,还可测定CIC,以及作肾组织活检进行荧光染色。

韦格纳肉芽肿病是一种发生于上下呼吸道的坏死性血管炎,也累及肾脏,病人常死于肾和肺衰竭。检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s)是诊断指标之一。也可通过ELISA测定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抗蛋白酶3抗体,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骨移植的免疫学基础 篇7

1 骨与软骨的免疫原性

免疫是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并排斥异构物质的生理功能。免疫系统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条件下, 对“非己”抗原产生排异效应, 以保护机体免受抗原异物的侵袭。自体骨移植物与异体骨移植物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前者是自己器官的组成部分而后者不是。这也就意味着异体骨会被排斥而自体骨和人工骨不会。在第二次移植入同一供者的骨移植物时, 由于受者已被前次移植物上的抗原致敏, 从而出现排斥反应加速的现象, 也就是所谓的二次移植排斥反应。异体骨移植的二次排斥反应说明异体骨具有免疫原性。

抗原 (antigen, Ag) 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一个完整的抗原应包括两方面的免疫性能, 一是免疫原性 (immunogenicity) , 指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 包括诱导产生抗体及效应T淋巴细胞, 它必须经过抗原呈递细胞 (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 的加工、处理和呈递作用, 才能被T和B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所识别;骨中抗原多为胸腺依赖性抗原, 需T淋巴细胞辅助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引起回忆应答, 其刺激机体所产生的抗体多为IgG, 它们还可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二是免疫反应性 (immunorectivity) , 指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亦称为反应原性。免疫原性是抗原最重要的性质, 抗原物质是否具有免疫原性, 一方面取决于抗原本身的性质, 另一方面取决于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

正常成熟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区别宿主自身物质与非自身物质, 对自身物质一般不产生免疫应答, 只对非自身物质产生免疫应答。这种化学结构与宿主自身成分相异或机体的免疫细胞从未接触过的物质称为异物, 异物性是抗原物质的首要性质。不同物质之间的免疫原性差别取决于它们化学上的异质性, 这是免疫识别的物质基础。一般, 物质来源的亲缘关系越远, 其化学结构差别越大, 免疫原性也就越强;而亲缘关系越近, 免疫原性越弱。因此, 异种骨移植物排斥强烈, 不能存活;同种骨移植物排斥较弱, 可存活一定期限;而自体骨移植物不排斥, 可长期存活。

骨组织由矿物质、胶原、非胶原蛋白和细胞成分构成。对于一块完整的新鲜骨而言, 骨髓因富含造血细胞、内皮细胞、树突细胞等多种细胞成分, 其免疫原性最强。有研究发现, 去髓对同种异体骨的致敏作用没有明显影响, 因而骨细胞本身也具有免疫原性。另外, 移植骨中残存血液成分的血型抗原以及骨胶原基质和非胶原蛋白也能引起免疫反应, 只是骨胶原基质和非胶原蛋白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很小因而其免疫原性很弱。骨骼中的矿物质不具有免疫性。总的来说, 骨是一种复合组织, 除骨组织本身的细胞成分和骨基质胶原外, 还包括神经组织、脂肪组织、小血管和血液成分以及纤维结缔组织等, 所有这些成分表面都具有遗传基因控制的特异性抗原, 这些抗原均会引起同种异体或异种骨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和周围致密的蛋白多糖和II型胶原基质构成。游离的软骨细胞具有免疫原性, 能够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反应, 但当软骨面完整无缺时, 由于软骨细胞周围致密的基质形成屏障, 没有软骨细胞暴露, 此时软骨细胞处于免疫特免状态, 加上软骨组织无血管和淋巴管, 缺乏血细胞及内皮细胞, 因而不会引起明显的排斥反应。存在于基质中的蛋白多糖和连接蛋白可以游离到滑液中, 沉积在滑膜上, 并能诱发宿主产生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 但其免疫原性很低, 仅能引起轻微的反应。因而带部分软骨基质的软骨细胞免疫原性比游离的软骨细胞弱, 完整的关节软骨比软骨薄片免疫原性弱, 软骨基质对软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2 骨组织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在定义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之前人们就已经对免疫系统识别同种抗原有了了解。异体骨和其他异体组织和器官一样具有免疫原性。Muscolo@等的实验证明,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位点不同的大鼠间的交换植骨能诱导受体动物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 而MHC位点相同的同系移植 (供、受者遗传基因型完全相同或者基本相似) 则不产生免疫反应。Friedlaender等[1]从接受冻干同种异体骨移植的病人体内检测到抗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的抗体。Halloran等也证实, 小鼠在接受同种异体骨移植后可产生针对MHC产物的抗体。还有大量其他研究也同样表明, 移植物上被识别的抗原是MHC (在人类亦称HLA) 在细胞表面表达的产物。这些MHC抗原被分为两类, I类和II类。

MHC-I类抗原在人体内分布广泛, 存在于所有的有核细胞膜上, 即在骨细胞、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等细胞表面均表达, 但在骨组织的含量较其他组织少。它由两种非共价结合的糖蛋白组成:重链 (相对分子质量为44000) 和β2微球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 。轻链 (β2微球蛋白) 在所有的I类抗原中都是一样的。而重链则表现出高度的多态性, 在人类, 它由基因HLA-A、HLA-B和HLA-C编码。在移植排斥中, I类抗原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 识别的目标抗原, 能诱导细胞毒抗体的生成及细胞毒性T细胞反应, 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因素。

MHC-II类抗原主要在B淋巴细胞和其他的辅助细胞 (如树突细胞) 表面表达, 并能在其他类型的细胞中诱导产生, 如巨噬细胞、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它由两种非共价结合的糖蛋白组成:α链 (相对分子质量为32000) 和β链 (相对分子质量为28000) 。MHC-II类抗原包括鼠的I-A、I-E和人类HLA-DR、HLA-DQ、HLA-DP抗原, 它们由辅助性T细胞 (T helper lymphocyte, Th) 识别, 是T细胞活化的必需信号, 与机体免疫反应的发生和调节有密切的关系。MHC-II类抗原的组织分布有种属差异性, 在骨组织中的分布不清楚。骨髓中含有造血细胞系、内皮细胞、树突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成分, 它们多有II类抗原的表达。Skjod等证实成骨细胞亦有II类抗原表达。

MHC的高度多态性使无关个体间的MHC型别不会完全相同, 因而对异体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除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外, 细胞表面还存在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如血型物质、组织特异性抗原、同工酶及Y染色体伴性抗原等, 它们在异体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软骨细胞仅表达MHC-I类抗原, 不表达MHC-II类抗原, 软骨组织移植后, 由于淋巴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 如INF-γ等可发挥诱导作用, 使软骨细胞获得MHC-II类抗原的表达, 这种表达将增强软骨移植物的排斥。软骨细胞表面的MHC抗原在某些条件下可致敏淋巴细胞, 引起免疫反应。

3 白细胞分化抗原

白细胞分化抗原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 是不同谱系白细胞系在正常或受刺激后分化和成熟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物, 是白细胞膜上的抗原或识别抗原的抗体。CD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参与识别抗原、捕捉抗原、促进免疫细胞与抗原或免疫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介导免疫细胞间、免疫细胞与基质间的粘附作用, 在免疫应答的识别、活化及效应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

T细胞受体 (T cell receptor, TCR) 和CD3均为T细胞膜上的重要分化抗原, 是成熟T细胞的特征性标志。由αβ异源二聚体组成的TCR, 通过编码α链和β链的基因片段的重排, 构成具有不同特异性的分子, 从而可对各种不同的抗原产生特异性应答。CD3至少由γ、δ、ε、ζ、η五种多肽链组成, γε、δε、ζζ呈二聚体状态。CD3分子能与TCRαβ非共价结合, 共同完成对抗原呈递细胞表面MHC分子-抗原肽复合物的识别及活化信号传递。由γδ异源二聚体组成的TCR只在约5%的T细胞表面表达, 它的功能还不是太清楚, 可能较TCRαβ具有更丰富的连接多样性。T细胞表面的一些结构对TCR与外源性抗原的结合特异性无关, 但能通过与靶细胞MHC分子决定簇的连接而很大程度提高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CD4为细胞膜表面单链糖蛋白, 分布于部分T淋巴细胞 (Th表达CD4分化抗原) 和胸腺细胞表面, 也发现于某些B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上。CD4阳性T细胞可识别异体或自身MHC-II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 有助于稳定TCR与MHC-II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间的相互作用。另外, CD4分子胞质区与蛋白酪氨酸激酶P56lck相联, 对T细胞信号的转导起重要作用。

CD8是由α、β两条多肽链组成的穿膜糖蛋白, 分布于部分T淋巴细胞 (CTL表达CD8分化抗原) 、胸腺细胞和NK细胞。CD8分子与MHC-I类分子结合可以稳定CTL与带有MHC-I类分子与抗原复合物的靶细胞结合, 介导细胞间粘附作用。目前发现CD8也与蛋白酪氨酸激酶P56lck相关, 在T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

Stevenson等[2]通过对狗同种异体近端桡骨移植免疫的研究发现, 白细胞分化抗原不匹配的新鲜骨移植能刺激受者产生抗供者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 这些抗体显著而持久地存在, 并且可检测到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 ;而CD匹配的骨移植物则没有可检测到的抗体也没有发现ADCC。

4 免疫学因素对异体骨愈合的影响

异体骨移植不仅要保持肢体骨骼的连续性, 而且更主要的是要保持骨的生物学特性, 使异体骨成活。Burchardt认为, 异体骨移植与宿主的愈合主要受移植骨抗原性影响, 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均不能完全破坏异体骨的抗原, 术后发生宿主与供体的免疫反应是难以避免的。免疫反应使异体骨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再生血管变性和闭塞, 造成骨诱导和骨传导作用减弱及广泛的骨吸收, 引起骨延迟愈合、不愈合甚至骨折。新鲜自体骨与宿主骨的愈合最优, 同种异体骨移植于宿主骨愈合的优劣次序为:冻干骨>冷冻骨>脱矿骨>冷冻+照射骨>冻干+照射骨>新鲜骨>脱蛋白骨。实验证明, MHC相匹配, 有利于骨愈合, 提高骨的生物力学特性。1996年, Stevenson等[3]发现MHC不匹配能激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这种抗移植物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在带血管的新鲜同种异体骨移植中1周内即可见到, 在不带血管的新鲜同种异体骨移植中3周内能见到, 但在冷冻处理的同种异体骨中, 则是瞬时的、少见的。Burchardt根据动物同种异体腓骨移植实验得出以下结论:若供、受者MHC抗原差异很小或没有差异, 移植骨与宿主的愈合过程与自体骨移植相似, 没有疲劳骨折, 移植16周后移植骨与宿主骨连接, 移植骨的成骨量、塑性形均与自体骨移植接近;若供、受者MHC抗原差异较大, 则愈合过程缓慢, 较多发生不连接或延迟连接, 可表现为移植骨周边被吸收或移植骨体积变小, 移植骨内部被吸收范围扩大, 延伸至间质板层, 移植骨机械强度明显下降;若供、受者存在着强烈的MHC抗原差异, 则没有修复征象, 移植骨迅速被吸收。可见, 在动物体内移植骨的免疫原性与其生物愈合是成反比的。在异体骨移植中, 骨松质的愈合是通过在坏死的骨小梁上直接形成新骨, 骨小梁间的肉芽组织会阻碍成骨作用, Stevenson等发现, 骨移植物的免疫性与骨小梁间纤维结缔组织的量成正比, 由此可见, 免疫反应对骨松质的愈合是不利的。

Muscole[4]等按骨肿瘤协会评分系统对46例接受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 发现组织学上表现出免疫反应者得分明显降低, 接受部分HLA-I类抗原匹配的移植物其得分高于完全不匹配者。Friedlaender@等发现, 接受大块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患者, 其远期疗效与HLA-II类抗原的匹配程度有关, HLA-II类抗原的匹配有利于提高同种异体骨移植的远期疗效。上述研究均显示, 对人类而言, MHC的差异对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愈合由影响但不似动物体内那么明显。有学者发现, 抗体滴度与移植骨的愈合无显著的相关性, 认为循环抗体对移植骨没有危害, 移植骨被宿主替代过程中抗原物质的缓慢释放对宿主起了脱敏作用, 使宿主发生免疫耐受。也有人认为, 异体骨移植早期有淋巴细胞浸润, 新骨形成可将残存异体骨包裹, 避免免疫原与宿主的免疫活性细胞接触诱发免疫反应。1975年, Laner证实异体骨移植的免疫反应过程中B细胞会产生一种名为封闭因子 (blocking factor) 等抗体, 这种抗体可以阻止免疫反应进一步扩大。

5 骨移植排斥的防治

由于MHC具有高度多态性, 同种骨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一般都无法避免。减轻同种异体骨移植排斥反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组织配型:

很显然, 如果骨移植物的MHC与宿主能很好地匹配, 免疫排斥反应便不会发生。采用组织配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供、受者间的组织不相容性, 从而提高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成功率, 但是由于人类的HLA的高度多态性, 除同卵孪生外, 不可能达到完全的组织配型, 因而组织配型的目的只是选择合适的供体, 使其与宿主之间有尽可能多的共同抗原。这项工作的开展必须以骨库的建立为先决条件, 首先进行供体和宿主之间的交叉配血试验, 阴性者再进一步做血清配型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比较供体和宿主的共同抗原。

(2) 对宿主的免疫抑制:

免疫抑制药的应用是临床上疗效最为确切的防治移植排斥反应的方法, 通过人为将宿主的免疫功能降低到适当水平, 从而克服宿主和移植物之间的排斥反应, 其缺点是免疫抑制是非特异性的, 是针对所有抗原刺激的, 若免疫功能过低, 容易合并感染和其他疾病。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有如下几种。

1) 化学类免疫抑制剂:

包括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 (cyclosporinA, CsA) 、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 Cy) 、硫唑嘌呤 (azathioprine, AZT)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FK506 (prograf) 、霉酚酸酯 (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 等。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免疫抑制药, 其种类很多, 最常用的是泼尼松 (prednisone, Pred) 、泼尼松龙 (prednisolone) 、氢化可的松 (hydrocortisone) 和甲泼尼龙 (methylprednisolone, MP) .在宿主接受抗原刺激之前使用糖皮质激素能较为有效地抑制免疫排斥反应, 可能是由于皮质激素能抑制白细胞游走, IL-1及其他淋巴因子的产生。

Cy在细胞增殖期和分化期的作用最强, 作用于细胞分裂周期的G2期, 因而分裂速度快的B细胞比T细胞对Cy更敏感。它对体液免疫抑制作用较强, 能抑制抗体的形成, 也可以抑制细胞免疫。

AZT可以抑制嘌呤合成, 杀死有丝分裂期的细胞, 阻滞S晚期或G2早期的发展, 减低细胞增殖速度, 在宿主受抗原刺激后运用较好, 其抑制细胞免疫比抑制体液免疫的作用强, 抑制T细胞免疫比抑制B细胞强。无论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 AZT只能在免疫应答的早期起抑制作用, 过早或过晚均无效。MTX能阻止淋巴细胞增殖, 抑制宿主产生特异性抗体。

CsA是目前主要的免疫抑制药, 它能抑制IL-1和IL-2的产生, 抑制淋巴细胞IL-2受体的表达, 从而抑制CTL的生成、增殖和分化, 抑制免疫排斥反应。

FK506的作用机制与CsA的类似, 其主要作用是抑制Th释放IL-2和抑制CTL的增加以及细胞介导和体液免疫应答对移植抗原的反应, 其抑制活性是CsA的100倍。

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相继问世, 免疫抑制剂组合方案也正在出现新的格局和变化, 如FK506+Pred+MMF联合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可改变淋巴细胞的归宿, 改变抗黏附分子 (ICAM-1) 的合成及表达, 可能通过改变Bcl-2/Bax的比值诱导淋巴细胞凋亡。FTY-720与多种免疫抑制剂如CsA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有很高的生物利用度, 且药物毒性反应小。

2) 生物制剂:

主要是某些抗免疫细胞膜抗原的抗体, 如淋巴细胞球蛋白 (ALG) ,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 , 抗CD3, 抗CD4和抗CD8单克隆抗体, 抗TCR单克隆抗体, 抗ICAM-1抗体等。这些抗体通过与相应膜抗原结合, 借助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 分别清楚体内的T细胞或胸腺细胞。

3) 中草药类免疫抑制剂:

某些中草药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或免疫抑制作用, 如雷公藤、冬虫夏草等。雷公藤多苷是雷公藤根生药的水-氯仿提取物, 它保留了雷公藤的免疫抑制作用, 去除了某些毒性成分。雷公藤多苷能抑制IL-2的分泌, 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早期IL-2受体的表达。

移植前进行血浆置换, 可除去受者血液内预存的特异性抗体, 以防止超急性排斥反应。临床上还应用脾切除, 放射线照射骨移植物或受者淋巴结等技术来防治排斥反应。

(3) 移植骨抗原处理:

由于同种异体骨移植物可以没有存活细胞, 因此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尽量去除或杀死骨移植物内的细胞成分, 以减弱其抗原性。尽量彻底刮除移植骨的骨髓、骨膜, 反复洗涤, 是简单有效的去除抗原方法, 但机械方法不可能完全去除移植骨的细胞成分。目前多采用煮沸、射线辐照、冷冻、高温煅烧、脱蛋白处理来降低骨移植物的免疫原性以减弱排斥反应。脱钙、冷冻和冻干都过于温和, 不足以消除异种骨的抗原性;煮沸、煅烧、大剂量射线辐照和化学脱蛋白又太剧烈, 破坏了移植骨内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5]。

综上所述, 骨移植的免疫学研究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一种十分理想的方法能够既保存异体骨的生物活性又能消除其抗原性。这需要学术界不断进行研究和完善。随着干细胞技术和基因技术的发展, 人类一定能够攻克这一难题。

参考文献

[1]Friedlaender GE, Strong DM, Tomford WW.Long-term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osteochondral allografts:a correlation betweenimmunologic responses and clinical outcome[J].Orthopedic Clinicsof North America, 1999, 30 (4) :583-588

[2]Stevenson, Li XQ, Martin.The fate of cancellous and cortical boneafter transplantation of fresh and frozen tissue-antigen-matchedand mismatched osteochondral allografts in dogs[J].J Bone JointSurg (Am) , 1991, 73:1143-1156

[3]Stevenson S, Shaffer IW, Goldberg VW.The humoral response tovascular and nonvascular allografts of bone[J].Clin Orthop, 1996, (326) :86-95

[4]Muscolo MD, Ayerza MD, redal PhD.Human leukocyte antigenmatching, radiographic score, and histologic findings in massivefrozen bone allografts[J].Clin Orthop, 1996, 326:115-126

浅谈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篇8

【关键词】 免疫学检验 质量 影响因素 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 R44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321-01

1 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意义

免疫学检验质量也就是业内人士经常提到的免疫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医生的临床诊断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会对最终的诊断结果,乃至后续治疗效果产生直接而关键的影响[1]。另外,在临床操作环节,检验工作由于涉及不同内容及操作步骤,极具复杂性,给其质量控制带来了诸多不利。所以,重视并做好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2 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影响检验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可将其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内源性因素,另一类是外源性因素。下文将针对这两类影响因素展开相应的分析。

2.1 內源性因素

补体、类风湿因子高浓度的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交叉反应物质等均属于常见的内源性干扰因素。在检验过程中,通常先要对标本进行必要稀释,从而使其涉及的干扰因素的浓度得以有效稀释,如此一来,便可将检验结果相关影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控制在较低水平,这样便能够尽量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甚至百分百准确[2]。

2.2 外源性因素

标本溶血、标本储存时间偏长、标本被细菌感染等属于常见的外源性干扰因素。当标本含有的血红蛋白的实际浓度水平相对偏高时,那么在培育阶段极有可能发生过度吸附于固相的问题,进而造成试剂底物出现反应显色问题,这将会对最终的检验结果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干扰。

3 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

3.1 检验前控制

在进行正式的免疫学检验前,有必要针对其质量展开相应的控制。众所周知,标本质量将会对检验结果产生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影响,如导致检验数据失真,整体结果不准。在免疫学检验工作中,血清及血浆、脑脊液、胸腹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几种标本类型,如对患者体内激素进行检测和确认时,可将上述标本类型作为主要的标本类型予以相应的分析,在分析之前,应对标本的具体用药信息进行准确记录,与此同时,还应对标本的具体采集时间进行准确记录。

在正式的免疫学检验之前,主要涉及以下关键环节:患者准备→标本的采集→标本的运送→标本的接收→标本的离心→标本的识别。应围绕以上关键环节展开严格的质量控制工作,保证标本本身质量符合检验要求,从而将一系列外源性因素所导致的不良影响控制在较低水平,甚至完全消除。

完成标本采集之后便进入到了标本运送环节,做好这一环节的控制工作非常必要,假若标本运送耗时过长,便会给一系列外源性影响因素带来“可趁之机”,可能导致光学作用问题,可能导致化学反应问题[3],还可能导致微生物降解问题等,其直接影响是严重降低标本质量,间接影响是严重干扰最终的检验结果。现阶段,通常采用条形码的办法来区别不同标本,从而确保标本的唯一性,所以,在运送环节,一定要做好条形码的保护工作,要保证条形码的完整性,要保证条形码的清晰度,一旦发现条形码毁损且无法确认的标本,应立即予以回收处理,避免此类标本流入后续环节。严格落实首接负责制以实现对那些尚未做检验处理的标本的准确登记以及有效反馈,即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予以处理,以便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尽快解决。值得一提的是,在检验环节,标本有可能出现凝固不全等问题,所以,有必要予以重视并加以解决。

3.2 检验中控制

在正式的免疫学检验环节,应尽可能地保证所有检验项目均能够按照要求完成。检验时,要做好设备的验证工作,要做好试剂和质控品的验证工作,还要做好其他有关耗材的验证工作,除此之外,还应落实三大工作,一是对质量控制程序进行校准,二是对操作及设备维保程序进行校准,三是对检验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从而有效防止技术水平不够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正式的免疫学检验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给检验的最终结果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有必要针对整个检测系统予以科学的评定,要保证该系统的可靠性,还要保证该系统的完整性,尤其要严格落实各个环节的有关操作标准,另外,应保证质控品具有足够的重复性以及稳定性,与此同时,还应保证所涉及的操作仪器、检验环境、试剂等具有足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4]。

3.3 检验后控制

所谓免疫学检验后的质量控制指的是,应对免疫学检验结果予以及时、客观、有效的审核以及评定。做好检验后的质量控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检验数据有效复查和准确传送的基础。在该环节,以下环节将会对最终检验结果造成直接而重要的影响:1)操作人员的职责检验;2)数据结果的审核及分析;3)危急值的记录及上报;4)标本的保存;5)检验分析结果的传送等[5]。所以,应围绕免疫学检验工作的整个流程展开全面而深入的控制,将不良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甚至完全消除,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实现对免疫学检验质量的有效控制。

4 结束语

在现代医院中,免疫学检验属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在临床上,很多情况下需要根据免疫学检验结果以实现对患者的合理诊断和准确诊断,因而做好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值得一提的是,检验标本从制作到正式分析之前,通常需要经过数个环节,且涉及内容较多,任意某个环节处理不当或者出现差错,均会给最终的检测结果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所以,如何做好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便成了业内人士广泛讨论的焦点。本文基于全程控制的角度,即检验前控制、检验中控制、检验后控制,针对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问题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以期为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金辉,余苗苗,蒋国英. 论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与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1769-1770.

[2]陆小玲. 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J]. 中国医学工程,2013,08:188-189.

[3]袁玉娥. 浅谈血液流变学检验的质量控制[J]. 哈尔滨医药,2013,03:212.

[4]刘瑾红,韩善桥. 临床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体会[J]. 医学综述,2013,16:2973-2975.

上一篇:七夕节的传说有哪些下一篇:花样年华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