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论文范文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学科论文范文(精选8篇)

语文学科论文范文 篇1

一、常抓“读”“写”不放松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无需多言, 而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都是朗读教学的极好范本, 若我们在教学中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相信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金色花》这篇散文诗时, 我就重在指导了学生的朗读“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 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 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 妈妈, 你会认识我吗”在读这段课文的开头时就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语调, 读得轻盈一点, 读出孩子的调皮、活泼。把开头读好了, 文章的意境和氛围也就出来了, 后面还要逐段逐字地带着大家读, 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及时给予准确、独到的评价、点拨, 还要适时做好范读。

当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宜整篇朗读的, 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读, 即选择其中的某句话或某段话来好好地读一读, 如《女娲造人》中, 第一个泥捏的小家伙接触地面, 开口喊“妈妈”, 这“妈妈”二字可以让学生好好读一读, 从而体会人类刚一诞生时的喜悦、激动, 教师也可以创设情境, 先让一个学生大声地、欢快地喊出“妈妈”, 要求读出获得生命的欢乐, 再让全班同学喊出“妈妈”, 让学生在这种“读”中想象人类刚诞生的场面。

“写”是语文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作文课固然重要, 但在平时的教学中自然地融入、穿插写作的知识、技巧, 对学生来说不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滋养吗?如学习《走一步, 再走一步》一文,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让学生在写作中也能恰当运用景物描写;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可以引导学生领悟刻画人物一定要以形传神、对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及精神气质的地方要重点来写;学习《背影》一文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作文的选材, 体会到生活中的细节往往是最能打动人的……我们还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 积极挖掘读写结合点, 适时地让学生对课文进行仿写、续写、补写等, 长期坚持, 相信一定能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二、牵一发而动全身

有些课文很适合通过抓住其中的关键性语句来设置主问题, 以统领课堂, 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 这样既避免了提问的琐碎, 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整体感, 又能使课堂教学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而不着痕迹。

如上《阿长与<山海经>》第二课时, 我们就可以通过抓住“这四本书, 乃是我最初得到, 最为心爱的宝书”来讲, 提问学生为什么阿长买的《山海经》对鲁迅来说是“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那么由这个问题可以引申出很多意思:这套书是在“我”渴慕已久后得到的, 当然当其为宝贝了, 也正因为先前的念念不忘以至于连“阿长”也来问是怎么回事, 这里要注意提醒学生阿长是主动来问的, 而别人是“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这里有一个对比;阿长来问, 但“我”并没有对她抱有过任何希望, 因为“我知道她并非学者, 说了也无益”, 但结果出人意料, 有一天她却将“三哼经”递给了我, 这不得不让“我”感到震悚, 从而对她产生新的敬意, 在此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阿长买“三哼经”的不易, 以加深对“她确有伟大的神力”的这句话的理解, 更好地体会“我”接过这本书时的心情;还有再看这套书对“我”的影响, 虽然刻印粗拙、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 但“此后我就更加搜集绘图的书了”, 从该句中的一个“更”字可见这套书对幼时的“我”来讲有着启蒙的意义, 可以说是打开了“我”心灵的一扇窗, 对“我”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正因此种种, 阿长买的这一套《山海经》“乃是我最初得到, 最为心爱的宝书”, 这节课就用这一个主问题来统领整个教学设计, 在引导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中, 再去细细挖掘文本, 或读、或写、或品等等, 整节课显得水到渠成。

抓住课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来“牵一发而动全身”, 既能保全文本解读的整体美, 又可以在该咀嚼的地方细细玩味, 整个过程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三、有舍有取, 一课一得

语文教学要随“文”而教, 对于有些课文, 我们在教学内容上要有舍有取, 结合文本特点我们可以重点只讲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 把这一点讲深讲透, 让学生对这一点有所得便可。

如学习《夏感》一文时, 我们可以重点来谈谈文中的“炼字”:如“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中的“凝”字、“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 却换来烦人的蝉儿, 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中的“潜”字、“麦浪翻滚着, 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 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 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中的“涌”字等等, 为什么这些字用得好, 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再联想刚刚所学的《春》里“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济南的冬天》里的“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中的“卧”字等, 让大家体会到有时一字“炼”得好, 能让一段甚至一篇文章生辉, 而我们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做到字斟句酌, 这样写作水平才能慢慢提高。

赏析完课文中的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字”, 也可以当堂让学生小试一下牛刀, 如我给了学生一段文字, 让他们改一改其中的一些字:“夏天的气氛是热闹的。星空下, 孩子们有的骑着竹马, 有的追着流萤, 有的蹲坐在葡萄架下托着腮侧耳倾听大人们的闲话, 好不喧嚣热闹。夏天, 连雨点也是那么急促有力, 一落下来总是噼里啪啦, 像是豪侠硬汉捧起酒缸倾面而倒, 这还不够, 还有轰隆隆的雷鼓声、呼啦啦的风声一齐上阵。”大家一番讨论之后, 就有同学发言了:将“追着流萤”中的“追”换成了“扑”, 将“一落下来总是噼里啪啦”中的“落”换成了“泻”等。通过读、赏、改, 让大家领悟到“炼字”的重要性。

所谓教无定法, 只有依据文本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 我们的课堂才会是一潭“活”水。教师不断反复地研究教材, 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带领学生在解读文本的方式上求“变”, 在“变”的过程中不离语文教学的“宗”, 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鲜活而有生命力的。

语文教师话语文 篇2

何谓语文?

简言之,语文者,语言文字也。听说读写、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有赖于它,它是人类思维的外壳,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深言之,语文者,文化也、精神也。一国育一国之文化,一族养一族之精神。语文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储存着民族的记忆和思维方式,没有它,我们的精神和灵魂将迷失回家的路,无所皈依,四处漂泊。

语文的世界汪洋恣肆、纵横捭阖、绚烂多姿、瑰丽深邃。语文是龙凤飞舞的图腾崇拜,是饕餮狞厉的青铜艺术;是绚烂夺目的先秦繁星,是幽远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盛唐之音,是康乾盛世;是楚汉浪漫,是魏晋风骨;是《诗经》《楚辞》、诸子百家,是唐诗、宋词、戏曲小说。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语文,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语文;金戈铁马、大江东去的劲健豪放是语文;晓风残月、小桥流水的婉约清丽是语文;苏轼的月中情是语文,曹雪芹的梦中泪是语文;人与社会是语文,自然万物是语文……语文既要关注人的外部世界,更应关注人的内心世界;语文与自然相通,和心灵对话。

语文教师何所为?应以发展学生语文素养作己任,当视培育学生人格精神为使命。教语文,既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又要教会学生做事做人;要改变学生的言谈举止,更要塑造学生的内在气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是语文教学第一要务,作为语文教师,让学生爱上阅读,以阅读为乐,则功德无量,善莫大焉。

语文教师应致力于提升语文学科的品味,还原语文学科的魅力。语文课堂应当风格多样,千姿百态,变化万端;可以像精粹的杂文,可以像跌宕多姿的戏剧,可以像纯净优美的抒情诗;可以如相声般诙谐而深刻,可以如漫画般形象而犀利;可以幽怨深沉如咏叹调,可以精致典雅似音乐剧;可以高雅华贵如美声唱法,可以健朗质朴似通俗民歌……

语文教师的素养影响着学生的素养,亦决定着民族的素养,自当不断丰富学养、完善人格、强健精神。语文课是心灵的对话、精神的漫游。教师爱读书,才有学生爱读书;教师是语文,才能教语文。一位举手投足漫溢着文化芬芳的语文教师肯定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学生居如此教师之课堂,定会如沐春风、心旷神怡。

语文如此重要,作个语文之化身和代言人,就应该是语文教师的终极追求,自当心向往之,孜孜以求。如果语文教师都能底气十足、掷地有声地宣告:“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则学生幸甚,语文教育幸甚,民族幸甚!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初探 篇3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 而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 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培养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 引导阅读需求的多样性、启发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让阅读真正成为他们的“悦读”。

语文教师是课堂阅读教学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就阅读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言, 要激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指导学生从文字中获得知识和信息、认识世界和自我, 发展情感和思维, 得到审美体验和享受。就阅读过程中的能力培养而言, 教师要善于加强朗读教学, 要求学生从“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到“快速、静心”的默读, 概括文本内容;再到精读品析作品;以及略读、浏览提取信息等, 这全过程的阅读教学指导, 将是阅读教学中的重头戏,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把它作为一项工程来完成。

笔者认为, 要扎实地做好这项工程, 特别是针对初三年级的学生,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 可以做如下的指导:

一.整体通读, 把握文意。主要是指在通读全篇的基础上, 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分清层次, 着眼对文本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判断。一是从感性认识上做以下理解:首先, 了解背景, 明确用意, 粗略地掌握作者行文是针对某种现象、某个事情、某种目的, 把握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其次, 把握感情基调, 体会精神风貌, 准确理解文章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或喜或悲, 或哀或乐等。其三, 把握文章的行文线索, 寻找窜起整体思路的纲, 或以人物行踪的迁移、或以感情的变化、或以时间的转移、或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二是从理性认识上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1、分析题目, 揣摩中心, 从文题上仔细推敲所蕴涵的信息, 因为好的题目就是“文眼”, 能够很好地揭示中心意思。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题目明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2、理清思路, 辨明结构, 只有大体上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才能从整体上掌握文章内容。就鲁迅先生的《故乡》而言, 全文围绕“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述写了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3、抓住首尾, 体味主旨, 人们常说“开门见山”、“开宗明义”, “卒章显志”、“文末点题”, 这充分说明了文章开头和结尾在文中所占的地位。类似吴晗的《谈骨气》这样的议论文, 开篇就鲜明地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首尾段落, 发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意。

二.筛选信息, 概括要点。教师在此项工作中, 要引导学生弄懂句与句、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 并有效地抓关键性语句, 也就是文段中的中心句、指示句、过渡句、总结句等, 尽量把文章化繁为简, 化具体为抽象, 从而分析归纳出段意、层意和文意。在指导学生进行要点概括时, 要培养学生的阐释能力和综合能力。所谓“阐释”, 就是把文章中的“原话”提炼成自己的话, 其要求是:1、具体的内容能够准确地进行概括, 提炼出核心;2、抽象的内容加以解说, 使之具体化, 即用具体的材料或经验作出解释;3、含蓄的内容能加以解说, 阅读时, 不仅要能够理解明示的信息, 而且要能够理解隐含的信息, 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思想, 准确理解作品。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爱的旅程》一文时,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爱的旅程”在文本中包含了哪些内容, 从原文中筛选主要信息, 并加以提炼, 进行综合。所谓“综合”, 就是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归纳。其要求是做到“三个统一”:一是科学性与倾向性的统一。即词语要贴切, 句式要妥当, 角度要适当, 情感要真实, 褒贬要准确, 严禁牵强附会的评判或断言。二是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统一。概括内容全面而文字简约, 句、段、篇的特定思想内容一定要把握准确, 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三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即对文章文体特点的把握必须准确, 不能凭主观臆断、混为一谈。如, 记叙文的要素、议论文的论证、说明文的特征等, 都必须在辨明文体的基础上抓住最主要的、最本质的内容加以归纳。文学作品中, 小说的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的赏析, 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鉴赏, 都应该做到分析精当、归纳精准、概括精确。例如,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贾平凹的《小巷》时, 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关于“灯”的一段对话, 分析、理解、归纳“灯”的深刻含义。

三.精读品析, 理解词句。词句理解, 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感情以及上下文意, 准确地把握词句与文章整体之间的关系, 从而准确理解词句在具体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精读品析必须把握一个“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段不离文”的原则。具体而言就是“四联系”:联系文章中心思想理解词句;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句;联系作者感情理解词句;联系修辞特点理解词句。

在长期现代文阅读教学指导中, 为了训练学生思维和培养规范答题习惯, 我们总结出了“四步品析法”:第一步, 从词句用词的准确性和使用的修辞手法 (拟人、比喻) 上品析词句的优美;第二步, 从词句本身蕴含的意义理解作者表达意思的恰当;第三步, 从词句刻画的人物或作品蕴含情感上分析理解词句的妙处;第四步, 联系实际理解词句所隐含的深层次的含义。例如《界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马背驮着夕阳, 隐进了镶着红色弧线的雪山缝隙, 一片浓重的晚霞染红了山山岭岭, 红得热烈, 红得悲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精读品析, 第一步, 抓住“驮着夕阳”, “镶着红色”, “染红山岭”等词理解用词的优美得当。第二步, 从语句要表达的意义上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的形象。第三步, 从表达了作者和主人公的情感上分析归纳。第四步, 从揭示小说主题和读者的震撼方面品析“红得热烈, 红得悲壮”的深层含义。现代文阅读重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词句理解一定要建立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进行, 切忌望文生义的肤浅阅读, 杜绝照抄原文的慵懒阅读, 克服盲目猜测的蒙混阅读。要引导学生学会概括, 学会提炼, 学会表达, 学会分析, 学会归纳, 进而掌握精读品析, 理解词句的技巧。

四.深入研读, 探究内容。研读, 是带着问题作深入细致的探究式的阅读, 是读者与作者的深层对话, 是读者融入文本内容中的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对文本内容探究时, 教师自己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必须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必须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必须对文本的思想内容作出辩证的分析与评价, 这就是平时说的“打铁本身要硬”的道理。有了这个前提, 就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内容探究:一是对文章整体内容的全面理解, 对基本信息的准确提炼, 把握全文的思想倾向、观点态度, 筛选出文中的有关重要信息, 注意不同观点之间的区别以及作者对它们的评论或看法, 读懂全文, 把准内容。二是抓住文章中隐含的信息, 挖掘有关材料或信息中的隐藏信息, 不漏掉旁枝细节。三是掌握必要的探究方法:联系前后文探究、联系中心内容和主旨探究、联系作者写作目的和背景探究、联系作者观点态度探究。例如, 教师在指导学生对于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进行探究时, 可以结合实际例文, 作如下五个方面指导:1、环境描写暗示社会背景;2、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3、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心情、性格、品质) ;4、环境描写渲染气氛;5、环境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像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环境描写的探究, 像施耐庵的《水浒传》节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景物描写的探究, 均可作为指导学生阅读内容探究的范本。

五.联系实际, 感受作品。所谓联系实际就是要求学生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的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内容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 在阅读中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进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获得思想的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对于这方面的引导, 教师可以从文本内容、主旨出发, 关照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或根据材料谈看法、感受;或对文章内容进行再理解;或对文本中的人物进行评说;或发挥联想与想象据情补白。总之, 教师要耐心培养学生精读细品的习惯, 训练学生默读快速捕捉重要信息的实力, 拓宽他们大胆联想和想象的视野, 培养他们精准简明的表述能力, 形成他们正确、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让学生美好的品格在感受作品的阅读教学中得以绽放。

与语文组同事话语文 篇4

一、强化四个意识

第一个意识是“学科目标意识”。“目标”是多指的,可大可小。我这里想说的是语文学科的总体培养目标,换句话说,也就是高中三年学习期间,我们的学生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应该养成的健全人格、健康情感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我想,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必须对此常作思考,这样,我们才能对自己三年的教学有一个整体的构想和系统的安排,才能知道我们每年、每学期、每节课该如何安排,讲什么,怎么讲。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避免小处清楚,大处糊涂,从而做一个小处大处都明白的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试教育下,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对此,我不能完全苟同。教什么,怎么教,应该关乎学科培养的大目标,关乎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关乎人才培养的总战略。因此,应该说,教什么、怎么教看需要,看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

第二个意识是“系统构建意识”。语文知识和能力也是有系统的,只是它常是隐蔽的、散化的,这是语文学科的突出特点。正因为如此,学习者常感困惑,难寻抓手。作为老师,我们要勤于钻研,深入探究,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思维体系和方法体系等语文教学和研究所必需的各大系统。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他们所需的系统。事实上,我们每节课的工作都是在为学生的各个系统建构增砖添瓦。不过,应该特别引起大家注意的是,我们是否十分清楚每个时间点上,我们的学生各个系统的建构状况,比如,哪个点是否有缺漏,哪条线联络是否畅通,哪个面织得是否够结实等等。及时准确地掌握了这些学情,我们各个时期的教学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个意识是“形象抽象意识”。思维有形象抽象之分,表达亦当有形象抽象之别。形象表达和对形象表达的理解是绝大多数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瓶颈,直接影响了他们语文水平的提高,甚至打击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淡退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诗文阅读鉴赏中,他们能够感受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幅美好的画面,却难品味出诗句中流淌的无比欢欣与喜悦;他们容易感知戴望舒在《雨巷》中希望逢的是位丁香般纯洁美丽的姑娘,却难理解诗行间蕴藏着的诗人追寻的理想。在材料作文的审题中,他们能轻易看明白吃葡萄的几种不同吃法,却难以抽象出不同的人生道理。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我们老师必须想法设法去解决,多感受,多训练,多领悟,多积累。办法终会有的,问题也终会解决的。需要提醒的是,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时刻加强这种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第四个意识是“感悟积累意识”。语文学科重在感悟,难在积累,教和学两端都是如此。而且这种感悟和积累还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别人的总归是别人的,只有自己真正悟到了,才算自己的,长期积淀便会形成语文素养。每位语文教师都要力争在语文学习的每一个点上都能有自己的感悟,并且能够简要地、深入浅出地将其概括出来,以便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能够逐步形成自己的感悟。有自己的感悟已经够难,能够以自己的感悟引导学生产生感悟更是难上加难。但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就在这里,每位学习者语文素养的提高都依赖于不断积累自己的感悟,因此,这也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引导学生体味作品的语言特点时,我的做法是,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体味,一看有无雕饰,二看表意是否直接,三看力度大小,然后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提示两种不同的语言特点,这“三方六字”就是:素——丽、直——曲、刚——柔。“素”代表“清新自然、质朴平淡”,“丽”代表“绮丽典雅、华美多彩”;“直”代表“简洁明快、明白晓畅”,“曲”代表“委婉含蓄、深沉蕴藉”;“刚”代表“雄奇奔放、刚健豪迈”,“柔”代表“温婉清丽、低沉哀凄”。

二、构建四有课堂

第一个“有”是“有知识”。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传授知识,完成一定的知识目标,这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任务。这里,我想说四个意思。一是语文课堂教学知识目标的确定是灵活的、可选择的,选择的依据是首先当然是文本,其次是学情,还有一个是老师的系统安排。二是要有系统意识,要将知识前后联系形成系统。三是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尽量让学生在过程中自己感受、领悟、总结。四是引导帮助学生积累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个“有”是“有方法”。方法是获取知识,养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某种意义上说,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方法的获取大概有两种重要的途径,一是靠学习借鉴他人经验,二是靠自己在实践中领悟。所以,我想说三点:第一,较之学生,我们老师是第一读者、最先经验者,所以我们自身在各个环节都必须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方法,以备学生的学习和借鉴。事实上,我们的教学设计很多时候都是在将自己的经验和体悟过程解剖展示给学生,并希望他们能有相同的领悟,获取同样的方法。第二,我们也必须清楚,每个学习者个体都有差异,所以应该允许并鼓励个体独特的方法及其获取途径。一旦发现并经验证后要及时推广,大家共享。第三,有些时候可能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有你的方法,他有他的方法。这时我们要懂得包容,允许学生选择他认为适合自己的方法。

第三个“有”是“有生活”。这里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还原文本所表现的“生活”。语文课选用的文本应该说大都是作者对特定时期特定生活的特定反映,学习者一旦还原了这种生活并且置身其中就容易感受和理解了。第二层意思是用现实生活去理解文本生活。生活在改变,人性却总是相近相通的。感春而喜,逢秋生悲,自古而然。王熙凤的圆滑与今人的世故恐怕也是貌异和神同。学习者若能用自己熟悉的生活去感知文本中陌生的生活,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得多。第三层意思是语文课堂教学要为现实生活服务,也就是学以致用。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是伴随每个人终生的,学好了终身受用。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要考虑生活的需要,不能一味地为考而教、为考而学,应该为成长的需要和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

第四个“有”是“有境界”。语文课本该是最受欢迎的,现在却被很多学生视为鸡肋或敬而远之,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也得从自身找找原因,做做反思,我们的语文课是否上出了味道,上出了境界。我觉得,语文课“有境界”,第一就该有“美的境界”。语文本就蕴含着世间百态、人间真情。渭北的春天树,江东的日暮云,陶潜醉步桃花源,李白放鹿青崖间,这些无不充溢着诗情画意。语文课原本就该给学生带来情的熏陶、美的享受。语文课“有境界”还应该有“育人的境界”。语文老师应该站在育人的高度,利用自己的课堂,培育学生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师神圣的职责。

如何应对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篇5

有道是:“学得好不如考得好。”高考各科有各自的答题技巧和策略,考生如何才能在考场上把平时的积累薄发在区区几页卷面上,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甚至是超水平发挥呢?在高考日益临近的现在,以下这些方法或许对你有所裨益。

高考语文试题共分七大板块,每一板块内容都很重要,其中的现代文阅读部分在整张试卷中占据很大比例。要想获取语文科的理想成绩,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和角度去应对现代文阅读题目呢?下面就如何应对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方法做一些有益的探究。

一、注意心理调节

高中生理应具备一定的心理调节和心理暗示的能力。在高考过程中,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生僻或艰涩的问题,这个时候,不能烦躁,更不能放弃不理。合理的方式应该是冷静自己,调节情绪,努力回想所学知识,进入到试题所要求的语言环境中去,认真思考,仔细答题。我们经常见到有的考生一走出考场就后悔不迭。有些自己本来会做的试题,正是因为临场的慌乱导致无谓的丢分。

一定的心理暗示,同样适用于考试过程中。碰到现代文阅读方面的障碍,内心要鼓励自己,诸如:“一定要挺住。”“努力些,我可以的。”“再想想,自己是可以做出来的。”等等。只要是能够舒缓自己情绪的办法, 都是好办法。

二、踏实阅读,读懂文章中的每一句话

无论多好的方法和措施,无论多高深的谋略和哲理,都要经过实践这一关。现代文阅读也是如此。一般说来,高考语文湖北卷中所出现的现代文阅读文章多为散文(如季羡林的《雾》、都德的《从阿尔卑斯山归来》)和小说(如杨闻宇的《日月行色》)。怎么读?如何进入文本?进入之后又要干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可以问很多,但最基本的是要读得进去。2008年湖北卷中设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就题目而言,正是我们所要求的能读得进去,读得懂,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正确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

1.注意文本标题的高度概括和浓缩作用。

从题目的指向上,一般可以窥测到作者的部分写作意图。如2005年语文卷中韩少功的《土地》,我们可以联系生活,进而理解土地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呼唤人们重视土地,尊重土地,这样就容易回答第18题了;2006年的卷中都德的《从阿尔卑斯山归来》,我们可以想象那幅开阔壮丽的场景,而标题就预示了本文是一篇介绍沿途风光和物产,介绍一路艰辛和跋涉的散文,第16、17题就考查到了有关的内容。

2.精读语句,把握语句的深层含义。

语言是构成文本的基本要素,顺利地通读语句是能深入理解文章内涵的基本要求。对语句的考查,同样出现在历次考试的试卷中。2005年高考语文卷第19题问“深刻内涵”,2008年的卷中第18题问“作者这样说的理由”,都是通过语句来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和语言领悟水平。我们在作答类似问题的时候,不能“就句论句”,而应具有全盘的观点和一体化的考量。如2005年语文卷的第19题考核“深刻内涵”,要想到这里的土地不仅仅是现实中的土地,还应展开联想和想象,复原“远离土地上的过程”,从而得出“与自然的生命交流越来越少;劳动创造的精神愉悦越来越少”的结论。

3.有意识地概括文段和语段的大意。

考试过程中,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好时间,我们在进行初次阅读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语段内容的总结和概括,用极少的几个字或一句话(有时就是文段上的某句中心语)来记录语段内容。这样读下来,一方面可以窥见文章的写作线索和脉络,另一方面还可以通盘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在进行散文篇章阅读时,我们借用“形散神聚”的特点,可以提炼出文眼;在进行小说篇目阅读时,我们借用“小说三要素”的分析,可以归纳出不同要素所代表的具体内涵。

4.针对不同文体样式,有选择性地采用不同答题方法。

正如上文所说,对散文和小说篇目的阅读有不同的方法。散文阅读如2005年卷的第20题,考查叙述人称和修辞方法,这是散文鉴赏中常出现的问题。小说类如2007年卷的第18、19题,要求举例分析“人物语言”和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这是小说学习中常出现的对三要素的考核。考生在平日的学习中,要注意老师的分析和讲授方法,解决类似问题就不难了。

5.注重对语文术语的理解、记忆和运用。

语文答题术语有很多,最常见的为以下几种:描写方法,尤其是人物描写中常见的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表达方式涵盖叙述(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五大类;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象征、想象、联想、照应、渲染、衬托、虚实结合等;写作手法常见的有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如2006年的第19题考查“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

这一点,常常是我们考生答题中的难点和困惑点,不易得分。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就应该认真分析、辨别和识记不同术语的表达,切实做到真切理解涵义,准确掌握用途,稳定拿到分数的目的。

6.注重分析,有条理地作答。

高考语文试题强调考生能主观能动发挥,如2007年语文卷的第17题“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2008年语文卷的第19题“请具体分析”。分析的过程,就是展现自己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的过程。注重分析,然后有条理地进行作答和阐释,围绕答题要点进行扼要的说明。只有这样作答,才能够涵盖尽可能广泛的内容,才有可能接近于答案所指。

四、作答语言要流利并有逻辑性

作答问题,不仅要意思到位,还要涵盖尽可能广泛的内容。许多考生答题时,常常因为语句涵义不到位而被扣分,这看似一个理解和综合的问题,实则是一个逻辑思维缺陷的问题。同一类型的话语反复地去表达,不经意中忽略了另一个角度上的问题。如2008年的第16题,对雾的主要特点的概述。很多考生注意到了雾本身具有的模糊性特点,但却遗忘了原文第二段中对“遮蔽性”的描述。大量的文字重复表达雾的模糊性,却没涉及遮蔽性的相关介绍。

五、注重文本,从文本中寻找答案

高考中不少试题,尤其是阅读文段,题目所要求作答的内容,往往在文本中可以寻找到相应的答案。这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注意“上下文”。如2006年的第17题“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2007年的第18题“请分别举例分析”。这样的问题,都是要求考生回归文本,从所给的文本中寻找试题的答案。2008年第18题 “根据第⑥自然段的内容,谈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题干就好比一个指南针,指出了答题的方向,剩下的就看考生如何归纳和概述了。

六、挖掘文本精神,从深层次来理解文本涵义

高考现代文阅读所选文本是作者在经历了一定的顿悟后的创造产物。一篇有价值的文本,除了文字本身的力量外,还具有一定的情感冲击和精神建树。如2005年的第18题对“生命根基——精神家园”一浅一深要点的考核,2006年的第18题以狗作代表写到动物与人的关系,使文章的内涵逐步深化。诸如此类的设问和作答,在历年来的试题中还有很多。这一方面是为了突出语文“人文性”的特点,另一方面是为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更为深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挖掘文本的精神,实际就是在建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七、注意细节,不忽视任何一个可能导致错误的地方

语文试卷在标准化的环境中,除了考查能力的高低之外,还有对细节的考查。细心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读清文本是为了更准确地理解文本,而读清试题就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作答。在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在规定的范围内作答,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并尽可能地多答。如2005年的第19题要求答案“不超过40个字”,2008年的第17题要求“不超过20字”。很多考生临场或慌乱或马虎,看得不仔细也不认真,白白丢掉了分数。还有诸如版面设计,字迹书写等细节,考生在答题的时候也要注意。

总之,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涵盖面广,难度较大,思想较深,要想取得好成绩,并非一日之功,正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苹果的味道要自己尝一尝才知道,现代文阅读同样需要考生去踏实实践、琢磨,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法。

注重语文课堂中人文素质培养 篇6

一、注重课堂传输人文知识

1.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特征。

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 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 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 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 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 结合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 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 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 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 包括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 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 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 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 了解其丰富和悠久,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认识其价值, 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 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 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 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会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在语文教学中, 要以学生为中心,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 学习为学生而设, 教师为学生而教。学生都有求知的潜在能力, 只需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他们就会学到所需要的一切。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转变传统“师道尊严”的观念, 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起指导作用, 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需要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进而形成自己的新知识。同时, 教师要学习创设一种真诚和谐、被人关怀和理解的学习氛围, 这样,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自我的威胁感就可以降到最低程度, 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展开学习, 学习效率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3. 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就某些问题展开课堂讨论或辩论, 在争论中获得实在的知识。

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 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 演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组织好课堂争论,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 自由畅达的空间, 他们才能尽情地自由参与和自由表达。学生的创新欲望被激活, 创新的见解就会不断涌现出来。

4. 在语文课程测量评价中实施情境性测量和自我评价。

人本主义的课程评价观主张, 课程评价的目的不只是检查学生学到多少知识, 而是要进一步使学生学会如何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因此, 应该由学生对自由选择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可以和学生预先合作确定评价标准, 如阅读和写作将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然后由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学习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对自己的课文阅读理解情况进行评估,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基础和对自己构思表达过程的反思来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自我评价可以采取问答、口头陈述、书面报告等方式进行。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 学生除了核对答案与改正错误外, 还要进一步检讨学习过程, 得出一定的结论以示对自己负责。

二、大力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我们要确确实实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而不是只注重人文知识的输导, 还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 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 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教材中随处可见的英雄形象, 举不胜举, 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 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 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 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 使学生的心灵超越时空, 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 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 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 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 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 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旅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摘要:现代科学心理学理论较少涉及的问题, 诸如友爱、创造、自我、人生价值、生命意义、人生成长等, 都是人文主义所关注的问题。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无论是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还是课程评价, 整个系统都应紧紧围绕学生主体, 以学生的自我实现为动因, 以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为契机, 充分体现出语文课程深厚的人文素质理念。

浅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篇7

一.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在语文教学上, 很多情况下教师都忽略了课文教学的目标, 把课文内容传达给学生之后就完成了一课的教学, 这种没有明确目标的做法, 使得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变得十分低效, 学生往往在一课下来, 收获甚少, 像这一种事倍功半的教学, 无疑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就说过:“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因此, 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教学首先是确立好明确的教学目标。

1.1根据学生的现实水平, 结合教师的教学需要, 确立每一课的教学目标

在考虑教学目标之前, 我们还要考虑到学生实际的语文水平来确立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 在这样的前提下, 教师也有可能根据学生水平通过某篇文章教会学生某个知识点的需要, 这就有必要在原来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再增加额外的一些目标, 通过这样的方式确立教学的目标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1.2优化教学目标, 增强阅读教学实效

每一篇课文, 我们设置了都不只一个教学目标, 在众多目标面前, 我们是全力个个达成, 还是有所侧重呢?根据哲学的抓住主要矛盾的方法论的指导下, 我们还是主张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 通过优化教学目标的方法来增加教学的实效。在《往事依依》的几个教学目标当中, 笔者就着重突出理解作品对人成长的意义的这个目标。

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确立好了教学目标之后, 我们便可以进入到阅读教学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除了完成其教学任务外, 还可以借助所教的现代文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 具体方法如下:

2.1立足全局, 细化局部

由于现代文课文教学与阅读一篇现代文大致相同, 上一节现代文的课文的课其实也等于我们上了一节现代文阅读的课, 阅读现代文课文, 我们只有首先了解文章的大意, 才能在此基础上了解文章的思想核心, 只有从全局出发才能体味到文章细微的感情, 这些也是现代文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 考试中也屡见这样的全局题与细节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强调这方面的能力。

2.2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

思想深度是阅读能力的发展性要求, 很多情况下,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由于文化意识的薄弱, 在思考上就欠全面, 甚至表现得比较浅薄,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可以有意识的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是相当有帮助的。在《往事依依》的教学过程中, 课文中提到了《评注图像水浒传》《千家诗》, 很多同学说提到这些的原因是作者对童年生活、学生时代的追忆, 这是学生文化意识不强的表现, 难道在提到这些的时候我们联想不到《水浒传》《千家诗》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绘?难道我们没有感受到作者也有对祖国美好河山的赞美?所以说增强文化意识, 对于提高思想深度是有帮助的, 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阅读教学实际上是由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感悟理解课文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充当的仅仅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 实际上的主角还是学生自己。语文阅读也是一个体味、内化的个性化活动,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把阅读变成老师的主要任务, 而使得学生被动地消极地去阅读, 相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提高学生的感知体验,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从感知到感悟再到有能力独立鉴赏, 这样能够培养其走进文本, 又走出文本的能力, 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 学生不再依赖于教师养成其独立的阅读能力。

在《往事依依》的教学中, 笔者也尝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求他们自己找出问题来自己尝试解决, 给于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 让他们有机会感知、感悟课文, 在课下给他们布置读后小感悟的作业, 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

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 篇8

一、学得简单

孔子有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简单”拒绝“平庸”,这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倡简,简的是繁杂的目标,复杂的结构,冗余无当的训练和引导,而课堂的智慧不能简。只有在高效整合的简单课堂中,才能追求教学的深度,呈现出课堂上思维、情感与文化的张力。

把复杂的语文教学变“简单”,就是不简单。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一课,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对于这样一个短短几十个字的经典,在40分钟的课堂内,笔者根据文本特点,在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作业设置四个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确定了简明的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走入词境;(2)在孩子的头脑中逐渐建构、丰富、完善词所描绘的画面;(3)走近辛弃疾,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第二,在课堂教学结构上,力求简化,不搞“九曲十八弯”。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先感受不同人物(大儿、中儿、小儿、翁媪)的形象、特点、情感,然后想象村居生活的环境;最后体会词中用“小溪”(溪上、溪东、溪头)贯穿全词。先将一首词读成若干画面,再将若干画面合成一幅总的画卷。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力求简便,用普普通通的“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串起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尤其重视诵读,舒缓的音乐,更是对诵读的推波助澜。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中,在舒缓的音乐中,读读品品,品品读读,逐渐读透词意,融入意境,读出画面,读懂词人,努力营造教得简约,而学得丰厚的课堂。比如说,在初读文本阶段,我就连续安排了五六遍朗读。有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指名读,发现诗和词的不同之处;老师范读,感受词的节奏美;男女生分读,读出上下阕之间的停顿等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目的,为的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将学生带入词的境界之中,努力在文本的诵读中实现“言意兼得”。

第四,在作业设置上力求简明。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业设置就要在听读和说写上下功夫,以纲据本,拓展阅读,模仿练笔,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最后,老师又拓展了辛弃疾的另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像这样及时的补充不仅仅是又学了一首古诗,又多了一份积累,对于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二、学得自然

学生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会听说读写,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课的“保底工程”。语文课堂应该返璞归真,远离“虚伪的美丽”,展示自然、真实的课堂,为学生的生命奠基。教学过程应该是真实的,是真真实实的母语学习;是朴实的,是朴朴实实的读书活动;是平实的,是平平实实的对话交流;是扎实的,是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

让学生学得自然,就是要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要体现教学的梯度层次,又要不露痕迹。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从读正确到读流利,再到读出感情,悟出哲理。老师只是用实实在在、简简单单的听、说、读、写等“语文的方式”,将本文在谋篇布局、语言组织上的特色明确清楚地告知学生,并不断地以读的方式,让学生来体会和感受这些特色的妙处,然后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的本味,看到了返璞归真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要适应儿童简单直接的学习心理,习惯性地站在学生读书学习的需要上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潜心读书,品赏积累,在文中走几个来回。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我从一个大的研读问题 “什么样的峰,什么样的人”入手,牵一发而动全身,建构了一个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情趣去体验,引导学生在潜心地品读、回味中把简练的词句还原为引人入胜的、形象立体的文字或场景。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我从“哪里看出了不起”入手,引导学生对话,让学生感受发现语言表达的独特效果,引领学生关注语言形式。这样,教学简明清晰,指向言语实践,彰显语文特质,学生得言得意。

三、学得快乐

语文课堂要追求的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打造的是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近乎理想的教育教学境界,是要以快乐的手段达成快乐的结果,赢得幸福的人生。

1.有温度,重激励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课堂应该是有温度的。教师是与孩子结伴而行的向导,教师捧出一颗对教育虔诚、对学生真诚的心,带着微笑和爱走进课堂,唤醒学生的精神诉求,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唤醒学生的个性表达,让学生自由经历思想的思考、交流、碰撞、交锋的过程。在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启迪其智慧,陶冶其性情,温暖其心灵,充盈其精神,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成就儿童快乐的人生。

课堂充满了“激励与赏识”,师生间才会尊重与理解,学生才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课堂充满了“激励与赏识”,教师才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唯有“激励与赏识”才能使语文课的快乐如有源头活水来。

2.有情趣,重方法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时,一名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着“没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同学们听得神情专注,仿佛被带进了静谧的果园,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读后,于老师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一字一顿,一本正经地说,“这位同学听得最投入。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地咽过两次口水。”学生们先是一怔,但很快就回过神来发出一阵笑声。“课文描写的事情,肯定在他的脑海里变成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又酸又甜的杨梅果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正摇摇摆摆地朝他走来,于是才不由得流出了‘哈喇子’……”一阵更响的笑声过后,于老师郑重其事地接着说:“如果读文章能像他那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不仅证明你读进去了,而且证明你读懂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淌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学生们又笑了,在笑声中理解得更深刻了。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沁园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上一篇:怎么教好学生写作文下一篇:我的小台灯小学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