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设计趣味性小游戏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体育教学中如何设计趣味性小游戏(精选15篇)

体育教学中如何设计趣味性小游戏 篇1

儿童时期,正处于思维、身体发育的活跃阶段。他们渴求知识、善于模仿、乐于表现,并且大多数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参与集体游戏。游戏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游戏中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锻炼自身的素质。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孩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

小学体育教育,应更多注重孩子的心理需要。体育游戏有歌、有舞、有动、有静,富于生活性、情趣性,因此,更易吸引孩子的兴趣。在体育课中,如何充分地把体育游戏的魅力展示给大家,是教师们所面临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做法:

一、用丰富的游戏情节调动儿童的感知细胞,培养其认知能力

认识的形成过程,首先是大脑对外界信号的收集过程,然后是对收集在大脑皮层的信息资料加以分析、判断、去伪存真的过程。大脑对外界信号的接收效果如何,直接决定了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孩子们收集信息量的多少,在于孩子是否有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因为有兴趣儿童才愿意去参与活动。体育游戏往往来源于生活,贴切生活,有利于激发孩子们探求美好生活的热情。他们在游戏的情节之中扮演各自角色,更好地体会、认识生活。如游戏《大鱼网》,一部分同学扮演围网捕捞的渔民,另一部分扮演活蹦乱跳的鱼儿。孩子们在游戏设计的精巧情节中,体会了捕鱼的过程,了解了渔民作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体验了渔民辛勤劳作的生活。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多采集生活中的素材,用素材充实教材,为课堂教学服务。也可以把已有的游戏项目加入生活情节。如游戏《支援前线》,教师可以设定各种战场情境,如救助伤员,躲避袭击,排除地雷。让学生感受逼真的战场,从而更热情地投入。

二、发挥好游戏对体能锻炼的作用,促进孩子身体正常生长发育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身体各器官发育还很不完全,生理、心理承受力较弱。不能承受过难的练习和过大的运动负荷。体育游戏将体育训练寓于趣味之中,使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锻炼。体育游戏既包含了体育竞争,又包含了韵律活动和舞蹈等。学生们便可在玩中掌握运动技巧。如《支援前线》这项游戏,孩子们在负重跑和过障碍中掌握了如何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和跑、跳、钻、跃等各种技能。体育游戏在加强孩子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提高孩子抵抗疾病、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师要有意识地调控好体能训练和游戏的比例。小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已经摆脱了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的生活,体育活动逐步成为小学生学习体育的主要方式。因此,体育教学要在游戏活动的同时,适当加入体育训练。如 200米走走跑跑项目中,不要设计成一路上都是唱歌,韵律操,舞蹈等活动。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安排放松跑、小步跑、追逐跑等。让孩子们一路下来既放松了身体,又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三、引入智力训练内容,启发儿童的思维素质教育更注重孩子的能力培养。体育之所以加入游戏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边动手,边动脑,锻炼孩子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判断力,提升相应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应在活动中给孩子们更多的思考空间,提出疑问,让孩子们去思考与创造。如在《美化校园》的游戏中,老师发给同学花草、树木之后,可以稍加提示,让孩子自己去发挥。这样,他们的构想、创造、思维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

四、要在课堂中用角色的限制,来培养训练孩子的公德素质

教育的宗旨在于育人,忽视了品德的培养,便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孩子由于世界观还没有形成,思想可塑性较大。这就要求用品德教育贯穿游戏之中。用特定的角色规范孩子的言行,让他们有责任感及正义感。游戏《老鹰捉小鸡》,设计了群鸡搏斗老鹰的场景,大家通过集体合作,共同打败老鹰。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学会认识凶残的敌人,认识集体的力量,还可以知道团结互助的好处。体育游戏内容健康,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孩子们培养了高尚的情操。

五、要用情感教育培养孩子的学习热情

体育教学中如何设计趣味性小游戏 篇2

1.应用趣味游戏引导学生迅速地进行热身运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热身运动这个环节必不可少, 尽管热身运动较简单, 可是十分关键。 由于学生在进行热身运动之后, 能够调整学生的身心状态为运动的模式, 因此便于进行接下来的体育训练及防止运动过程中导致一些伤害。 可是, 一部分教师忽视这个环节, 没有进行深入分析, 以队列队形或者是慢跑方式实现热身, 进而导致学生缺少运动的兴趣, 特别是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讲, 他们缺少持久注意力, 这就迫切要求教师实施一种理想的热身运动教学模式。 以使学生不但能够热身, 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从而奠定接下来体育训练的情感及思想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 像是在热身运动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蛇形跑的练习, 且划分学生为一些学习小组, 每一个小组练习几分钟, 这样学生能够瞬间被这种趣味性的跑步游戏吸引, 变得非常开心。 在学生训练几分钟之后, 再进行下面的正式体育训练, 能够迅速进入状态, 从而达到热身运动的效果。 总之, 教师通过趣味性的小游戏取代传统意义上乏味、枯燥的热身运动, 不但能够实现热身的目标, 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及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应用趣味游戏的迁移功能化解体育教学的难点知识

学习迁移指的是通过一种学习而影响到另外一种学习。学习迁移有非常广的范围, 只要是通过学习得到的经验, 涵盖行为方式、态度、技能、知识等都能够在相应条件之下进行迁移。 迁移存在正负的区别,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教师需要仔细地探究、科学地组织、合理地应用, 尽可能地体现迁移的积极功能, 防止迁移的负面影响。 由于学习体育技能具备相应规律, 因此, 教师在教授学生体育技能的过程中, 灵活有效地应用迁移规律, 大大地优化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为了让学生更迅速地学习和把握正式讲解课程的体育技能, 教师能够在课堂导入环节组织趣味游戏, 确保趣味游戏的内容类似于正式讲解课程的教学知识, 从而使学生向学习的体育知识上迁移, 推动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理解体育知识。 例如, 教师在讲解立定跳远的时候, 能够将小青蛙跳荷叶的趣味游戏引入, 让学生对青蛙的跳跃动作进行模仿, 进而学习和理解立定跳远的技能, 然后通过教师的点拨与引导, 对难点进行分析, 学生就能够迅速地学习和掌握立定跳远的技能。 教师以这种方式进行教学, 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从而切实体现在趣味游戏中迁移学习的优势。

3.应用趣味游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 具备好胜心理与好奇心理, 而富有趣味性的体育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因而跟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 可以说,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趣味游戏不但能够推动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体育技能和知识, 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智力、娱乐学生的身心、增强学生的体质、陶冶学生的情操。 尤为关键的是, 小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 能够增强团队观念, 培养自律、自信、坚强的良好品质, 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例如, 教师在教授学生耐久跑运动的时候, 组织老鹰抓小鸡的耐久跑趣味游戏。 小学体育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体现,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 选用耐久跑的内容, 实现学生持久耐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培养学生敢于战胜困难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毅力。而通过老鹰抓小鸡的趣味游戏的方式进行耐久跑教学, 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独立、合作学习、团结协作观念, 从而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4.结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锻炼学生的身心, 顺利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与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注重趣味游戏的应用, 发挥趣味游戏的优势, 进而更有效地服务于小学体育教学。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知识的主导是竞技体育项目, 教材知识重复多次, 教学模式难以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进而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趣味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 本文阐述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有效策略, 旨在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游戏,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1]洪爱华.实施体育综合干预保障学生健康成长[J].黑龙江教育 (理论与实践) , 2015 (10) .

[2]安全顺.一堂拖堂的体育课——教师要奉行自己的承诺教学案例[J].赤子 (上中旬) , 2015 (21) .

如何做好幼儿园趣味建构游戏教学 篇3

关键词:幼儿;趣味;建构游戏;教学

0到6岁是幼儿各方面能力养成和性格雏形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幼儿各种知识的吸收都来自于家庭以及幼儿园的系统性教学。幼儿园承担了幼儿各科知识的基础教育、能力养成及个人学习方法的培养。活动教学是幼儿教学的主要方式,而趣味建构游戏教学有相当不错的教学优势。

一、幼儿趣味建构游戏教学优势

在众多幼儿教学方式当中,趣味建构游戏教学以其思维活跃性大,引导性、开发性、互动性强等优势,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部分幼儿园都在班级中设有幼儿建构区。一般地,建构游戏教学的过程指的是,幼儿园方面通过提供幼儿在建构游戏时需要的空间、物料、道具等物质支持,再由教师出主题,从旁作适当的引导和协调,使幼儿在主题基础上对物料道具进行相应的构建、联想。趣味十足的建构游戏教学在幼儿教学当中极具优势。

二、适用于任何学科,能全面增强学习兴趣

1.幼儿园开设的教学课程一般针对基础培养,以学习识字、数数、绘画等为主

幼儿自觉性较低,容易分心,在学习上不够主动,要幼儿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往往需要在如何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动脑筋。趣味建构游戏教学可以将各学科的知识融入其中。

2.丰富幼儿在生活方面的模拟体验

在趣味建构游戏过程中,老师设定各种主题和场景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建构,并在建构过程中引导他们去思考和创造,主题来源一般以日常生活题材或者儿童游戏等为主,例如“过家家”“煮饭游戏”“商店买卖”“城堡故事”,等等。在建构游戏的过程中,老师会将幼儿的思维向健康的态势引导,以增长知识为主,以培养其生活当中的美好品德为辅。

3.加强幼儿动手能力和创作思维

趣味建构游戏当中,教师应该作为主导角色存在,而幼兒才是过程中的主体,是整个过程的真正行为者。幼儿在整个游戏的建构过程中,必须用自己的创作思维想象和分配建构物料,更要亲自动手完成游戏所需的场景、环节安排等。无论在分配建构物料和想象结构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要经过观察、思考和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当中,以游戏的形式发挥自身无限的想象和创作。使幼儿的能力在游戏教学中逐渐得到提高。

三、趣味建构游戏教学的教学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需求,制定教学任务,将教学过程中需注意的要点作出归纳并多加注意,通过总结归纳教学要点,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

1.不同年龄阶段需求不同

首先,趣味建构游戏教育必须应幼儿的能力和需求去设计课程,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需要。幼儿园分大、中、小班,不同的阶段,在游戏的设置上应当有所区别。

其中,小班的孩子一般在3岁左右,思想上完全没有“学习”的概念,所以,在建构游戏过程中,无须要太多复杂的环节和游戏背景支撑,可任由孩子做无目的的建构,在过程中引导他思考自己在“砌什么”;对于中班的孩子而言,已经可以从游戏过程中自主而有意识地学习,也注重建构成果的好坏,在此阶段,教师应当设置目标明确的主题,并鼓励孩子们大胆进行想象、建构,对孩子的成果多鼓励、提点。最后,对于大班的孩子而言,他们对自己的需求已有较为明确的认识,有一定的组织思维和计划能力,在教学时,可以选用环节较为复杂、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建构游戏,甚至让孩子自设主题,并引导他们完成游戏各个环节的建构和进一步美化整个游戏。

2.以幼儿为教学主体

趣味建构游戏是以幼儿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在过程当中,必须明确教师和孩子之间的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谨记孩子的主导位置,切忌在孩子建构游戏过程中出现否定孩子、动手帮助或限制孩子构建等情况。

3.注意控制游戏场面

在趣味建构游戏教学是活动教学,幼儿由于好奇心强、自制能力较差、定力不足等各方面原因,很容易造成游戏场面的失控或者实际情况不按老师的预设进行,教师应当在这个问题上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认识,才能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更加及时和妥善地处理好相关问题,化解争端和意外,重新控制好整个游戏场面。

参考文献:

[1]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

[2]陈宁.主题建构活动中幼儿游戏性体验及其实现[J].教育学术月刊,2012.

如何在日常识字教学中贯穿趣味性 篇4

内容摘要: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也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它的教学质量却关系到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一直以来,我们都沿袭着“教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方式,而新课程却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课程改革精神,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

关键词:

识字教学 日常性 趣味性

教学方法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的基础,也是文化素质养成和提高的第一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还关系到开发孩子的智慧潜能,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而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约占六年识字总量的百分之五十。教材中要求会认的字数量很大。大量的识字任务,与一、二年级的年龄特点之间是有一定矛盾的。识字量大,教学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低,成了教师教学过程中常常要面对的难题。

但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下功夫,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原本枯燥的识字教学也可以变得趣味盎然,原本低下的教学效率也可有所改变。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我做了一些探索,总结了多种识字方法,这些方法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具有一定的效果。

总体上来说,识字教学要坚持日常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所谓日常性,就是必须坚持每天的预习、复习与当堂练习,识字教学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告诉我们,人们在学习中如果不及时复习,学过的东西很快就会遗忘,因此,及时复习和适当的测验很有必要。当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日常的练习应当注意适度,做到以质胜而不以量盛。而所谓趣味性,则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怎样使识字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让学生好学、乐学。苏联教育家科罗缪夫说:“有趣味、有吸引力会使东西被记忆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因此,让识字课不再枯燥,让识字课充满乐趣,是识字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识字教学也有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日常性与趣味性又可分化到以下步骤中:

一、简单有效的预习。低年级的识字任务非常重,尤其在二年级下册,基本上每一课都有十几个生字,如果仅靠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上根本不允许。这时,预习就必不可少了。对于二会字的预习,做到:1.将生字拼读一遍,再把拼音注到生字上面。2.在课文中划出带生字的词,再读一读。3.将课文朗读三遍。通过这三个步骤,对生字的形、音、义都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在学业负担不重的情况下,还可以布置学生做字卡。主要是拿扑克牌大小的卡纸,在正面写上生字及拼音,背面组词。通过做字卡这一项,可以强化生字的记忆,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在课堂上会让学生拿出来玩“厨师上菜”的游戏以及进行适当的口头组词,许多学生预习的时候都非常认真地查字典词典组了很多词,课堂上争先恐后地让老师叫他。)字卡除了预习和课堂上可以用到,其实复习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例如家长抽出一个字让学生读。

二、生动多样的课堂识字。

课堂上的识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法。

1.多种形式的读:

在教授生字之前,可以点名让学生上来读,这一步是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由于还没有教,对学生读错或不会读的应当宽容,对学生读得好的要大力表扬。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预习的积极性。然后还可以用齐读、去拼音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指名读、小老师带读等多种方式带动全班的学习热情。这个过程应当注意两点:一是让优生发挥带动全班学习的作用,例如小老师带读;二是对于后进生要多关注,因为一般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按要求识记生字,后进生由于精神不集中,课堂上可多指名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同时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目标,汉字承载着厚重的中国文化,如何体验汉字之美,汉字意蕴之丰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2.结合造字法识字:

例如象形字、意会字、形声字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造字智慧。在教到“月、马、日、门、山、羊、鸟、川、耳、口、田、水、火”等象形字时,可以结合汉字的变迁让学生形象地记住。在教到“甜、男、鲜、休”等意会字时,又可以告诉学生:甜字是由舌,甘两字组成,因为舌头觉得甘甜即为甜;男是表示田间劳动力的意思,非常生动形象等等,学生一下子就可以把生字记住。在学习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衣字旁、病字旁、金字旁的字时,我布置学生画字房子,一座房子是同一偏旁字的集合,学生们兴趣很高,第二天许多漂亮的字房子就交到我手上。通过这种种方法,可以整合学生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记得牢,记得系统,不但记住了字形,也理解了字义。

3.故事识字: 结合小学生爱听故事的习性,我常常在识字教学中插进一些智慧和励志型的中华小故事,一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二来也可以让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所了解,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例如在讲到《北京》这一课的生字时,我给学生讲了杨修解字的故事:曹操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人们不解其意,杨修解开了这个字谜。学生们听的时候眼睛一瞪一瞪的,非常感兴趣,最后我告诉他们我们刚学的一个字就是答案,看谁能找出答案,还真有同学说出来了。相信他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把“阔”字记得很牢。在讲《从现在开始》一课时,根据生字中的“之”字,我又给学生讲了王羲之的小故事,并且将其他生字串起来。用故事把生字串联起来的做法,也有不少老师在尝试,我认为对低年级的学生是很有效的。

4.课件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做出适合低年级孩子的课件,例如在课件中加入图片、声音、动作、视频,能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在课件中,除了有生字词,有时候我也会制作一种“我选择”的游戏。每一个生字都用一张漂亮的动物或水果的图片覆盖住,让学生选择,当学生说:“我喜欢苹果”,老师就轻轻点击苹果,随之出现相应的生字,学生就必须读出这个字,用它组词或说话。这是我的学生最喜欢的一个游戏,每当玩这个游戏时,学生们是坐得最端正的,然后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因为我说,只有坐端正的同学才能玩这个游戏。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课件已经成为老师们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在识字教学中,合适的课件,就能让课堂变得生趣盎然。

5.自主识字法: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世纪的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能否学到良好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因此,在记字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说。先让学生观察生字,然后问他们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学生们都很踊跃,因为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对于怎么记字都有了自己的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编口诀等方式。如“哇”字,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发散思维,一下子就想到“娃”、“蛙”、“洼”、“佳”等字。“渴”与“喝”容易混淆,可编成口诀:“渴了要喝水,喝水要张嘴。”这一环节,注重引导发现识字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乐学到会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课堂上的识字方法还有很多,如各种各样的游戏教学法,不能一一例举。

三、形式多样的强化复习。

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规律,学完一课生字时,及时的复习可以强化记忆。有效的复习可以从课堂和课后双管齐下。

1.堂上练习与堂上听写。识字课一般安排在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开始,以学过的生字进行复习导入,学完一课后,适当地做一些与识字相关的练习。通过生字的重复出现加强学生记忆。2.课后复习。学生课后将课文及生字词再多读两遍,那么,经过课前预习,课中巩固,课后强化这么一套学习的程序,学生基本上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多种途径增加课外识字。

我经常告诉学生,学校只能教给你很少的一部分知识,更多的是要靠你们自己学习。怎样自己学习呢,就是多看课外书。看课外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是增加识字量的一个良好方法。我鼓励学生每天看半小时的课外书,同时,让他们制做一本采蜜集,把每天看到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增加词汇量。同时,每星期抽出一节课作为阅读课,半节课朗读课外美文,再用半节课给他们涂报纸。所谓涂报纸,就是让他们在报纸上把认识的字用颜色笔涂出来,不认识的字可以互相问或者查字典。

其实生活中无处不是学习的地方,无物不可当学习的道具。在教学的时候,有时我会找来一些商标,生活中一些截图,告诉学生里面隐藏着我们刚刚学过的字,看看谁的眼睛最尖,能最快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多留心、从生活中学习的意识。有些孩子看到我很兴奋地说,他今天在哪里看到了刚学过的哪个字。通过生活中的认字孩子很容易产生成就感,这对于培养孩子认字的兴趣非常有用,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在这方面引导孩子,相信可以取得相当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识字教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方法有很多,它也并不仅仅就指课堂上短短四十分钟的教学,它无处不在,只要多用心,到处都是课堂。怎样更好地上好识字课,让孩子乐学、会学,需要老师们的不断探索,以上只是根据我的经验提出的一点不成形看法。参考文献: ①《语文课程标准》 ②《小学语文大纲》 ③《小学语文大纲》

④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

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应怎样上好语文课?》,中国教师行动网

⑥《给教师的建议》出版日期:2004年4月

体育教学中如何设计趣味性小游戏 篇5

体育教学心得:提高体育游戏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最基本特性,也是体育游戏区别于专项体育练习的最主要特征。效果好的体育游戏,是融锻炼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主要表现为游戏的内容和方法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有吸引力和有兴趣。趣味的游戏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参与体育的热情,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小学体育课的游戏运用时,提高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增加游戏的竞争因素。

小学生在心理趋向上表现出好胜的特点,对于个人或集体,都有较强的荣誉感。通过竞争能使学生处于一个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游戏,其竞争是一种愉快的竞争,这也是体育游戏趣味性的重要之一。在增加竞争因素的同时,再运用一些新颖的、善意的、趣味性强的奖惩方法,更能使学生感受到游戏的乐趣,使体育课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提高动作设计的趣味性。

根据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在相同强度的刺激频繁作用后,大脑皮层容易产生抑制,使人的注意力下降,并感到心理疲惫,特别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大脑皮层本身就容易产生泛化,注意力不持久又容易被外界刺激所吸引。因而一些常规的动作,会使学生感到无趣,降低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而新颖的

刺激则会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新的兴奋,激发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在游戏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动作进行新的设计,来提高游戏的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活动兴趣与积极性。在对游戏动作进行设计时,可以对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常规动作或习惯动作进行变异,如:限制学生做动作时的速度和幅度、把常规的动作夸张化、把专项技术动作进行分解或简化。另外,还可以适当增加动作的难度,运用模拟或形象化的动作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三、模拟游戏情景,加强游戏过程的故事性。

趣味性体育游戏课研究阶段性总结 篇6

实践反馈,总结提高阶段 2015、1---2015、3

一年多来,在体育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趣味性体育游戏课的实践研究》体育组的研究顺利进行,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1、教研组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体育课程标准,经过学习研究、展开讨论,结合课题组实验教师的理论层次、综合素质等情况确定“趣味体育教学”从三方面研究:体育“趣味性”转化,体育趣味性心理,体育原则及对策。每位教师分别研究一个内容。

2、组织教师理论学习,提高课题实验研究的能力;主动学习素质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教育教学研究期刊、新课程标准、教科书等;积极参与体育教研的培训;在学习中做到有重点、有反思;教研组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交流。

3、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课题研究重点在课堂教学上,教研组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把如何引导潜能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作为实验研究的起点,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对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来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潜能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探究、富有个性地学习。

4、课题研究公开课采用“定课、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交流、反思、评价”模式展开,以实验研究课为载体,精心组织,凝聚全组之力,改变旧的方式,构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看、听、说、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新的教学模式,每位教师带着饱满热情、全新理念上课,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在全组教师的参与下,实验课教师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培养潜能生体育兴趣。

5、每次课研活动后,教师带着反思听同仁点评,领会课堂教学的真谛,每次互动交流教师都有自己新的看法和想法,评课中出现百花齐放众说纷纭的场面,其中的是与非、对与错让所有的教师都感到一些迷惑,产生强烈的课题探究欲望,上课的教师能根据点评有针对性的反思,听课的老师在听与评中能产生有效的教学认识和方法,有认可的,也有反对的,所有这些在碰撞、在反思。在一系列的研究课活动中,课题组全体实验教师得到很好的培训和锻炼,取得了突出的教研成绩。

二、成果的形成

1、体育组成员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课案、例案、论文、教学反思、经验总结。文章形成初稿后,在本组讨论、交流,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2、体育价值观的转变是这次课题研究的亮点。经历一年多课题研究后,体育组的每一位教师都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学技能,形成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公平对待所有学生。

趣味撞球游戏VB设计 篇7

1 游戏规则

打开游戏窗体之后,界面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本游戏有简单、较难、很难3个按钮,单击其中的一个按钮选择游戏的难度,再按开始按钮,就可以进行游戏了。

趣味撞球这个游戏的规则:例如:游戏开始时,玩家先单击一下“简单”选项按钮,再按开始按钮,就可以看到一只红色的小球在箱子中不停的弹跳,玩家要用键盘上的“←”键和“→”键移动下面的木板进行阻挡,别让它停下来,每接下小球就可以看到上面的得分多一分,接小球的次数越多,得分就越多,如果小球落在木板以外的地方,那么你就会看到这样的提示“你输了!下次努力!”那么,这一局就输了,若想重新开始游戏,先选定要玩的选项,再按开始键就可以重新进行游戏了。

2 制作步骤及实现

本案例首先要创建vCollide.vbp工程

2.1 新建窗体

要创建这个游戏,必须要先新建一个工程1,下面的控件都要在这个新工程1中添加。

在工程1中新建一个Form,其属性值如下:名称=frmCollide;Caption=趣味撞球,其界面如图2。

3.2添加箱子

要给红色的小球添加一个运动的空间,也就是小球的运动过程是在一只箱子里进行的,因为它有顶、有底、有壁。可以使小球弹跳自如。

在窗体上添加一个Picturebox控件,命名为“Picture1”.如图3所示。

2.3 创建小球及木板

箱子已经有了,现在要做的是,在箱子里面添加一只红色的小球,让它可以在箱子里跳来跳去。在Picture 1控件上添加一个Shape控件,其属性值如下:名称=Shape1;Shape=”3-Cirde”;Fillstyle=0;Fillcolor=”&H000000FF&”。

在游戏中,红色的小球是不能落到箱子底部的,所以,必须要创建一块木板来接住红色的小球,不能让它落下来,否则,就输了!红色的小球落在木板上,可以借住木板的力度,让小球反弹上去。接住的次数越多,得分就越多。

在Picture控件上添加一个Line控件,其属性值如下:名称=Line1;Border-width=5

其界面如图4。

2.5 添加时钟控件

为了使本游戏有时间间隔,所以这里必须加上一个时钟控件。在窗体上添加一个Timer控件,其属性值如下:名称=Timer1;Interval=200;Enabled=False。其界面如图5。

2.6 得分界面

在玩游戏时,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目前的得分情况,也可以清楚地知道其它玩家的情况,这样可以知道自己的实力有多少,这也是与其它玩家比赛定胜负的唯一的手段。

在窗体上添加两个Label控件,分别命名为“Label1”和“Label2”其Caption属性值

分别为“得分”和“0”。其界面如图6。

2.7 添加框架控件及单选钮控件

玩游戏的时候,不能总是玩一个级别的,这样过于乏味,可以创建多个难度级别,供玩家们参考。为了让玩家很容易地选择级别,要添加一个框架控件,把难度级别规范起来。在窗体上添加一个Frame控件,命名为“Frame1”,其Caption属性值为“难度级别”。

在本游戏中,创建了三个级别:简单、较难、很难。要把这三个单选钮控件添加在框架控件上面。在Framel控件上添加三个Option控件,分别命名为“Option1”“Option2”和“Option3”。其中Caption属性值分别为“容易”、“较难”、“很难”。其界面如图7。

2.9 添加命令按钮控件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可以开始玩了,但是怎么开始?怎么退出呢?在这里必须添加“开始”和“退出”这两个命令按钮。玩家在玩时可以单击开始就可以玩了。

在窗体上添加两个控件,分别命名为“cmdbegin”和“cmdexit”,其属性分别为“开始”和“退出”。其界面如图8。

3 总结

趣味撞球游戏已成功通过测试。

参考文献

[1]王彬华.中文Visual Basic6.0实例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冰.中文Visual Basic6.0程序设计基础[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彬华,李建华.Visual Basic精彩编程五十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4]罗耀军,李湘林,苏德永.中文Visual Basic6.0操作教程[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5]武马群.Visual Basic6.0程序设计[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6]段兴.Visual Basic6.0控件实用程序设计100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7]佟伟光.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趣味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8

一、增强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氛围枯燥,而小学生又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时间短,枯燥的教学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学生对所学不感兴趣,教学参与度低,效果教学低下。而采用游戏教学法,可以将抽象枯燥静止的数学字母、符号、公式寓于趣味游戏中,更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以趣味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生的精力,促进学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这样教学氛围更轻松、更活跃,学生对学习不再是抗拒,而是积极的认可与接受。如在乘法口诀的学习,死记硬背,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我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小组内的学生来分别扮演数字0到9,然后让两个学生组合在一起,并说出口诀。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我们可以任意选取两名同学,事前大家都不知道是数学几,只有当点完名后才知道,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而学生为了点到自己时可以准确地说出,取决胜利,也会积极地投入到口诀的记忆中来。这样的方式比起机械的记忆更加富有趣味性,更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增强教学互动性,实现学生主动构建

现代教学并不是知识简单地由教师传向学生,而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通过一系列数学趣味游戏,可以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打造一个轻松愉悦而富有互动性的教学氛围,使得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更为直接。置身于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可以让小学生呼吸到更多自由与新鲜的空气,使学生处于最放松的状态之中,这样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现、潜能得以释放,可以产生更多新见解、新看法,并大胆地表述出来,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使师生成为共同的学习体,真正实现教学的多向互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这样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

三、增强教学情感性,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情感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活动,并且是推动教学进程的重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游戏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封闭静止式教学,让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真正地走进学生群体,与学生一起来做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与教师的接触更直接、更频繁,这大大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爱抚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馨的话语,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热爱、信任与鼓舞,从而使整个教学更加富有情感性,师生之间可以展开情感的沟通与心灵的互动。这样既可以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使得氛围更愉悦、关系更融洽,而且师生之间可以直接感受到彼此的正面情感回应,这样更能强化情感的正面效应,这对于教师与学生双方来说都是具有巨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的。使得教学真正成为知识互动、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的统一,学生才能學有动力,学有收获。

亲子趣味体育游戏教案 篇9

和孩子玩亲子游戏,对于一直忙碌在工作中的家长来讲,也是一种很棒的放松方式,那么,什么样的亲子游戏最受家长和孩子喜欢?下面,大家一起看看吧。

游戏准备:

彩色圈

游戏过程:

1.家长和自己的宝宝组成一个小组,并且,给自己的小组准备一句口号。

2.宝宝和家长一起布置游戏场地吧,将彩色圈一起规整的布置好。

3.游戏开始之前,家长和宝宝按照顺序站到规定位置。

4.哨声响起的时候,大家开始边喊自己组的口号,边跳进圈圈。

5.谁在游戏的过程中,不小心跳到圈圈外面的话,谁就会淘汰。

6.无论是家长还是小朋友,谁能够坚持到最后,哪个小组就是最后的获胜者。

小学体育课的趣味游戏论文 篇10

1、蒙眼示标在相距5米远的两地各画一条线,游戏者分别站在两条线上相对而立,左手各拿一钹。游戏开始,用毛巾或大脑壳将游戏者的眼睛蒙上。然后发令前进。在相遇时,由发令人发令击钹。游戏者同时用左手的钹向对方的钹击去,击中了,各得奖票1张。

2、拉人角力动作价值:发展提高引体向上的专项臂力。

动作方法:两人相对站立,各出脚相抵,各出手相拉。

然后互相用力拉引,看谁能把对方拉向自己这一边来。将对方拉过来者为胜。

注意事项:对拉时,双方的一脚要始终相抵,不能移动位置,手握紧不能松,以免摔倒跌伤。练习完一臂以后,再练另一臂,两个臂都要练3、拉起比劲动作价值:发展提高引体向上的`专项臂力。

动作方法:两人面对坐下,两脚相抵,两双手拉紧。然后两人同时用力向后拉,将对方拉起者为胜。

注意事项:听统一口令后,双方同时用力拉。互拉时任何一方不得松手,松手者为失败。练习最好在松软的土地上或草地上进行。

4、拉绳比赛动作价值:发展提高引体向上的专项臂力。

动作方法:两人面对站立,脚前各划一条线,相距50至60厘米,两人同时握紧一根结实的短绳。然后两人同时用力后拉,将对方拉过线者为胜。

注意事项:听统一口令后,双方才能用力拉。互拉时不许松手,以防摔倒对方,松手者为失败。

5、仰卧起坐比快动作价值:发展仰卧起坐的力量速度耐力。

动作方法:身体仰卧,两手手指交叉置于脑后抱头,两腿屈膝,大小腿成直角,由同伴按住双脚。动作时,收腹屈背,上体前倾坐起,两肘内收触及双膝,然后再成仰卧预备姿势。比赛时,按脚的同学计数,一人发令并计时间。可作30秒至1分钟,在此时间内看谁做的多,多者为胜。

注意事项:可在床上或垫子上进行,比赛时动作要准确,不准确的动作不计次数。听发令开始比赛,听统一口令结束。

6、雪地游戏――闯关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时常下雪,许多学校都因气候变化,影响了室外体育课的正常进行。我在一般性游戏的基础上,创编“雪地闯关”游戏,锻炼效果好,趣味性强,深受学生欢迎。

体育课集体游戏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竞争识和群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与奔跑能力。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趣味性 篇11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趣味性;协调能力

小学体育是当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创新教学和新颖的教学方法获得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因此,体育教师要注重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趣味性活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一、运用创新教学,激发小学生兴趣

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有所进步,教师要敢于创造新的教学方法,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发小学生在体育上的注意力,不断采取新的教学方法诱导学生对体育课的渴望。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制订符合学生年龄的学习计划。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教师在讲解中难免会分心或者走神,因此,教师要掌握好讲解的时间,尽量把多余的时间留给学生自由发挥,设计多样化的创新教学场景,消除学生听课的疲劳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设计教学场景中,教师根据班集体的人数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准备好教学场地和体育器材,画出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学生绕着图形跑,设计800 m、500 m、200 m不等的形状,改变原来单一的跑步比赛,让学生在追逐中锻炼跑步能力,不断地改变跑步路线,交换各种场地。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灵活性,使学生在快乐的教学环境下锻炼自己的跑步能力,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地钻研和摸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小学体育课堂更加充满乐趣。

二、运用游戏情境教学,提高课堂趣味性

体育教师在对不同年龄的小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身体素质情况进行适当的体育教学活动,教师要注重语言的风趣幽默,用自己的语言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欢乐的笑声中学到体育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不同的教学游戏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对于教学的游戏选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游戏必须是符合小学生年龄的,而且还要具有趣味性和感染力,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因此,我们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游戏,把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与游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游戏充满科学性,符合教学规律,而且还要具有安全性,参与活动的都是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弱,教师在选择游戏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基本技能,不要超出学生能力范围。

例如,在体育课堂上教学篮球的游戏教学活动中,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看哪一组在原地拍球上得到的数最多,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上的意识,学生之间相互练习,观察和指导对方,教师可以借助音乐的伴奏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上练习篮球的基本动作,练习到一定程度时,教师组织学生之间互相比赛,规定左手拍15个,右手拍15个,以此类推,看那一组拍的最多,对于接受技能快的男同学,教师可以扩展性地指导胸前传球和双手头上前抛球的技巧。让小学生在自由发挥的课堂上锻炼自己的体育技能。教师要合理地利用游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和挖掘学生的特长,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的信心,实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课内外教学资源相结合,丰富教学课程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开放性的教学理念,使教育更加灵活化,充满趣味性。小学体育课程重在实践活动,更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教师要善于发现现代化的体育资源,将学生喜爱的游戏或者是富有特色的运动引入课堂教学中,使体育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化,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低年级的小学生都喜欢“木头人”“跳房子”“老鹰抓小鸡”“接龙头”等简单的游戏,教师可以将低年级的小学生分成四组,依次编号:A、B、C、D当龙头,教师随便出一个词语,学生根据老师出的词语运用表演的形式展示给下一位学生,第二位学生也是如此,接连下去,当接到最后一名学生时,与第一位学生描述的词语相对,答对的一组获胜,在欢声笑语的操场上学生体验到更多的乐趣。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表演能力,另外,教师在高年级体育课堂上,可以发展一些富有地域运动的特征内容:“踢毽子”“武术”“推圈”等游戏。有效地将课外活动与课内活动相结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质,也培养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实现了体育活动中的趣味性。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趣味性,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需要,有效地开展趣味性活动,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体育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出更多更有趣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趣味性教学真正地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郑全利.如何增强小学体育的趣味性[J].教育教学论坛, 2011(17).

[2]曾琰.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湖南教育,2006(4).

体育教学中如何设计趣味性小游戏 篇12

一、精心设计绪言课,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课程在初三开设, 使学生认为化学课开设得最晚, 可能是化学难学, 学生容易对学习化学产生一种惧怕心理。所以, 上好初中化学绪言课显得尤为重要。上好绪言课, 首先要精心设计, 认真准备, 在教案设计过程中, 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心上。

(一) 精心设计趣味化学实验, 诱发学生好奇心

学生初次接触化学, 好奇心都很强, 我们不妨突破教材, 先为学生送上一道道“美餐”, 诸如“空杯生牛奶”、“雨落红花绿叶出”、“魔棍点灯”, 再加上一杯“酸酸的果汁”, 可谓是色香味俱全。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奇, 学生的兴趣还不来吗?

(二) 讲述化学发展简史, 增强学生热爱化学的感情

化学科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 涉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的方方面面。教学时, 介绍化学发展简史应避免简单的史实铺陈, 要有所选择, 有所侧重, 可以适当穿插一些科学家的故事,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教师要充分挖掘化学发展简史的教育价值, 用化学家孜孜不倦追求真理, 为科学发展的献身精神 (如拉瓦锡、居里夫人、门捷列夫、侯德榜、诺贝尔等) 去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学习化学的欲望。

(三) 讲述环境和生命与化学的联系,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

对于人们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 如“白色污染”、“赤潮”、“蓝藻”、“水华现象”等究竟是指的什么, 为什么会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尤其是在干旱少雨的季节最为突出, 这些现象因何而引起, 又该如何防治, 我们也可以告诉学生, 让学生去思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还可以让学生直接上网去查询, 搜索资料, 以体验独立获取知识的成功的喜悦, 体会研究性学习的实际效用。又如如何科学地饮食?如何科学减肥?为何有“一天一个苹果, 医生远离我”的说法?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

二、精心归纳趣味记忆法,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趣味的东西能引起兴趣, 导致神经兴奋, 激起学习动机, 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 易于记忆, 并能牢固保持。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

(一) 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 然后去巧记。例如, 从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 先通气后加热, 实验结束时, 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 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 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气体的制取或收集时必须考虑导管的位置, 我们可以会意记住“深入浅出”。

(二) 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歌诀, 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读起来琅琅上口, 易诵易记, 节约时间, 效果明显。例如, 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 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 以防倾倒过多。又如元素化合价:“一价氢锂钠钾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一、二铜, 二、三铁, 二、四碳, 二、四、六硫最齐全。”再如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氢氧硝酸高锰酸根, 负二硫酸碳酸锰酸根, 负三记住磷酸根, 碰到正一找铵根。”

(三) 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 可用谐音“养闺女”来记;又如黑色的金属铁、铬、锰, 可用谐音“铁哥们”来记;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 可用谐音“嫁给那美女锌铁锡铅统共一百斤”来记。

(四) 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领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可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查”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定”指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离”指把导管先撤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我们也可以把它用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来记。

(五) 猜谜记忆法

猜谜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进行记忆。例如, 记忆催化剂的谜语是:“加上一点点, 作用大无边, 功成不居功, 本质没有变。”又如记忆天平的谜语是:“肩挑担子坐台中, 大家请它来作东, 偏心事情不会做, 待人接物出于公。”

三、增强实验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趣味实验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有意识地将趣味实验引入课堂教学,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和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 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设置和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 注重实验设计的趣味性

例如, 利用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的性质, 用酚酞溶液在一个鸡蛋上写上“相信科学, 破除迷信”, 然后再晾干, 在开始教学时, 向这个鸡蛋上喷洒无色透明的碱性溶液, 鸡蛋上就会立刻出现“相信科学, 破除迷信”几个红色的字, 学生会感到很惊奇, 也就产生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又如, 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 将一张白纸折叠成小纸盒, 注满水, 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水沸腾了但纸却没有燃烧, 学生马上就会产生“为什么纸燃烧不起来”的疑问。再如, 用酒精灯写字, 老师把纸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轻轻地烘烤, 缓缓地拖动, 让酒精灯蓝色的火舌“写字”。一会儿, 那洁白的纸上渐渐出现了一排黑色的“现在开始上课”的字样, 而且越来越清晰。这些有趣的实验现象,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想要揭示其中奥秘的兴趣。

(二) 注重实验操作的趣味性

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在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的同时注重一定的趣味性, 使学习不至于枯燥。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易被学生掌握。为了培养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可采取对学习态度端正、上课积极思考、发言踊跃的同学“奖励一个趣味实验”的方法激励学生。由于是趣味实验, 学生的兴趣很大, 上台演示也没有心理压力, 动手操作麻利, 实验容易成功。学生自己动手做趣味实验的好处在于:一是培养了学生临场的实验操作能力, 使其熟练实验过程。二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安全的条件下, 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上讲台代替老师做演示实验, 老师在实验后总结学生操作的失误之处, 这样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演示实验,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使其真正进入探索知识的氛围之中去,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介绍生活中趣味化学的,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教授课本的理论知识之外, 及时地介绍一些生活中的有关化学知识, 这些现象多发生在学生自己的周围, 所以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十足的兴趣, 他们能够看到自己所学知识的用处, 从而加强了学生对于化学更深入地学习的兴趣。例如, 蔬菜上残留大量的农药, 如果不清洗干净的话, 长期食用, 对人们的身体损害是非常大的。道理其实大家都知道, 可是有谁能够在洗菜的时候戴上显微镜呢?洗不干净菜, 心里总是别扭的。要不就放一些洗涤灵, 可是洗不干净洗涤灵又该怎么办呢?总不能放弃吃蔬菜的自由吧?无奈, 于是人们总会以“眼不见为净”等来自我安慰一番。老师介绍一个办法:在一脸盆水中加入二匙小苏打, 然后将蔬菜浸泡其中5~15分钟, 再用清水冲洗数次, 就可洗去蔬菜上的农药, 因为农药呈酸性, 可以用碱性的苏打来中和。又如在电影中常常看到公安人员利用指纹破案的情节。其实, 只要我们在一张白纸上面用手指按一下, 然后把纸上手指按过的地方对准装有少量碘的试管口, 并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等到试管中升华的紫色碘蒸气与纸接触之后, 按在纸上的平常看不出来的指纹就会渐渐地显示出来, 并可以得到一个十分明显的棕色指纹。如果把这张白纸收藏起来, 数月之后再做上面的实验, 仍能将隐藏在纸面上的指纹显示出来。这是因为, 每个人的指纹并不完全相同, 而手指上总含有油脂、矿物油和汗水等。当用手指在纸上面按的时候, 指纹上的油脂、矿物油和汗水就会留在纸面上, 只不过是人的眼睛看不出来罢了。而纯净的碘是一种紫黑色的晶体, 并有金属光泽。有趣的是, 绝大多数物质在加热时, 一般都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的三态变化。而碘却一反常态, 在加热是能够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蒸气。象碘这类固体物质直接气化的现象, 人们称之为升华。同时碘还有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由于指纹含有油脂、汗水等有机溶剂, 当碘蒸气上升遇到这些有机溶剂时, 就会溶解其中, 因此指纹也就显示出来了。

五、注重介绍化学史中的趣味性发现,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史中蕴藏着许多化学故事, 容易吸引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因此, 用化学史中的故事创设情境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 在讲解酸碱指示剂时就可以介绍波义耳对石蕊的发现。一次, 波义耳带了一束紫罗兰放在实验室, 但是在他做完实验后却发现紫罗兰的颜色都变成了红色, 于是他就对此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后来才发现他在实验过程之中使用了浓盐酸, 从浓盐酸挥发出来的HCl使紫罗兰变成了红色, 从而发现了石蕊试液。通过这样的小故事, 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十分有效。

化学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 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过程毫无趣味性可言。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果能在课堂中注意不断提高学生兴趣, 对化学课堂效率的提高是很有益处的。教师在教学中, 应积极挖掘课程资源, 钻研教材, 平时注意搜集素材, 适当时候将其引入课堂, 尽量增强化学课堂的趣味性, 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化学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 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过程毫无趣味性可言。本文从精心设计绪言课、精心归纳趣味记忆法、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注重介绍生活中趣味化学及化学史中的趣味性发现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会化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体会,化学,趣味性,兴趣

参考文献

[1]郑秋容, 朴银实.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大学化学[J].2004, 19 (6) :19-21.

[2]李本林.寓创新精神培养于“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之中.高等理科教育[J].2005, 4:130-132.

体育课中如何创编体育游戏 篇13

且末县小学——姜少兵

体育游戏作为一种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正确地运用体育游戏,对于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体育游戏主要指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益的游戏,如何在体育课上运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锻炼的效果,这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需要仔细去思考的问题。根据我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及参考各类游戏的创编资料和有关学校体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我认为创编体育游戏一定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游戏要坚持健康和安全第一的思想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始终牢记健康第一的指导理想,体育教学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始终把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落实到实处,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二、体育游戏要有趣味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人们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的同时又对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创编思路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养成正确的走,跑,跳,投,攀爬,滚翻等基本活动能力,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体育教师需要创造更多更新的游戏,使游戏能深入孩子心中,从中体验游戏的乐趣,笑的更灿烂!如何使体育游戏变的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创编体育游戏时应充分体现趣味性原则,在增加游戏的竞争因素、提高动作设计的新颖性、加强游戏的故事情节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达到健身及锻炼的目的。

体育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活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上课前我先召集体育委员及各小组长共同在游戏课的基础上,在可行范围内通过协商,制定出合理的游戏及规则,然后各小组自己摸索或讨论取胜对手的方法,使课堂上充满了公平竞争、冒险获胜的气氛。同时还可让学生自由组合、或分组创编体育游戏,由师生共同评价孰优孰劣。学生一旦参与的积极性高,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在智力、体力、创新力等方面得到提高。

三、体育游戏要贴近生活

将生活类用品灵活运用到小学体育游戏课堂中,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形成,这对提高整个社会公民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废品创编体育活动,废旧塑料、空饮料瓶、纸盒等是非常容易收集的废旧物品,它们源自生活,使学生易产生亲切感和新鲜感,直观性强。如空饮料瓶、以其简单、色彩绚丽多彩,自设种类等优点广泛被应用到体育游戏教学中去,“看谁投的准”,“打保龄球”等游戏都可应用空饮料瓶,通过这些游戏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四、体育游戏应多采用民族民间的儿童游戏

我国的民族民间儿童游戏源远流长,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拔萝卜” “跳皮筋”等,在创编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年龄、水平等改编,力求在原来基础上有新发展和深化,使游戏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也有新的高度和意境。如:传统的“持平竞走”游戏是以一手心顶起竖直的一根竹竿,比赛快走,比较简单,若在此基本上翻新,变成以手顶竿,以另一手去拾起地上的若干个纸花的“顶竿拾花”游戏,趣味更浓了,相信学生会更喜欢。创编体育游戏应注意了解新的体育活动、文化娱乐方式及科技动态,满足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游戏中可用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方法来弘扬社会主旋律,但又不能牵强附会。

五、体育游戏要为体育教学服务

在每次上课开始部分可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通过不同的引导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于一般准备活动的体育游戏,应使学生轻松地活动肢体,提高兴奋性,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如:蛇形跑、螺旋跑、跑动中的“听号抱团”,或者用跳绳、跳橡皮筋等“传球触人”等方法,这些活动同样也能取得热身的效果。

用于基本技术教学的体育游戏,往往在学生动作技能基本形成后,使技术动作得以巩固,使单调、枯燥的技术练习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如:“运球接力”游戏不仅可以使学生熟悉球性,而且能有效地巩固运球技术,提高控球能力,在田径教学中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选用一些弧形跑,圆形跑游戏,巩固提高弯道跑技术。投掷项目的教学比较枯燥,可适时地选用一些掷准、掷远游戏进行分组比赛,根据学生所使用的器械及具体情况,按一定距离划分若干区域,如方格、圆形等,并标出每个区域内的分,累计各组的得分,通过游戏分出胜负,另外给学生的练习赋予一定的情节,例如:通过 “攻垒”,“炸碉堡 ” 等游戏来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和丰富的想象中达到教学目的。

游戏用于结束部分的创编,力求轻松活泼、精彩幽默,通过游戏放松,使学生从体育活动造成的生理、心理和身体的紧张状态中得到放松,结束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因此,在放松活动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等特点,选用和创编一些带有舞蹈动作的游戏和以放松为主,带有智力竞赛性质的游戏,还可以利用教学器材进行游戏化动作。例如:“ 器材快速归位 ”,“ 组字 ”,“ 摆图案 ”,“抓手指”等游戏,既有利于组织,又进行了整理活动,并包含了育人因素,同时也使学生在愉悦和快乐的氛围中“兴趣保留”地结束体育课。

体育教学中如何设计趣味性小游戏 篇14

锋 摘要:新课标提倡学生在“玩”中学习,“趣”中练习,“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游戏教学适应了这一要求,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游戏教学要选择合适的内容,明确目的,精心组织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游戏教学

有效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教材中,我们也不乏见到教材提供的各种游戏活动,这些游戏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上课前,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情景引入教学,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在课中,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注意力会开始分散,精神不集中、思维不再活跃,此时,将游戏引入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完成余下的学习任务;在课后,游戏也是学生课余学习的有效方式,课堂里学到的新知识,进过课余的游戏,能得到巩固和深化。

游戏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协调手、口、脑参与活动,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怎样才能在课堂中有效地开展游戏教学呢?

1、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在选择游戏内容时,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生活经验。否则,游戏将达不到

毫无意义或是难以开展。比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钟表一课时,我给大家安排了猜一猜的游戏: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说没有嘴。他会告诉我,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在课前,创设游戏情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持久,容易分散,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相关的游戏,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顺序时,我安“排排做”的游戏:让10名同学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分别按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然后报数。游戏中学生积极性很高,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教学效果显著,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练习中,我们也经常以游戏的形式巩固新知识。如在教学10的组成后,我安排了师生对口令游戏: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老师和学生说的数合在一起必须是10。通过这个游戏,既巩固了新知,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练习中游戏的形式很多,有找朋友、涂一涂、拍手、对口令,爬山、夺红旗、跳方格、巧玩扑克牌等等。

2、明确游戏的目的。游戏只是教学的一种方式,不是教学的目的。教学中要处理好方法与目的的关系,不是每个教学内容、每堂课都来设计一些游戏,那样只会将游戏流于形式,毫无价值可言。教学游戏是寓教育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它与一般游戏的区别在于它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目的而从事的活动,它有一定的任务,要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一般游戏的目的只是娱乐。因此,每一个教

学游戏的设计都应该服从教学的需要,服从教材的需要,把抽象得甚至于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特点,又必须充分具备游戏的特征。教学游戏的目的是“教学”,手段是“游戏”。因此,在使用游戏教学是应注意这一点。

3、设计好游戏的规则。详细的游戏规则,是有序开展数学游戏的前提。教师要根据游戏的目的,游戏的性质,制定完善的游戏规则和步骤。一个好的游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在设计游戏时,教师要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他们呈现一些新鲜的、有挑战性、有竞争意识的游戏方式。这样学生的精力才更充沛,积极性才会更高。同时,在设计游戏规则时,要尽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学会动手、学会动口、学会动脑,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品平。如:在《认识物体与图形》这一课的教学时,可开展“捉迷藏”的游戏,使学生动手摸图形,动脑想图形特征,动口说图形名称来巩固对图形的认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动手调动了多种感官,既轻松愉快得学会了新知识,又促进大脑思维,推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

4、组织游戏时秩序要“严”。

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规则,游戏规则是根据游戏任务而提出的,每个游戏参加者必须遵守这些规则,按游戏的要求和步骤进行游戏。否则,我们的课堂就会无序,达不到游戏的目的,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此外,组织游戏过程要完整、善始善终。游戏之前要讲明有关规定,游戏过程中要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游戏结束后要结合游戏开展评讲。

体育教学中如何设计趣味性小游戏 篇15

在二十世纪, 商品竞争就空前激烈,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二十一世纪的市场营销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数码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意识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昔日的广告设计只强调把商品卖出去, 而当前的广告设计不但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更要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情感的需要。在当今广告信息爆炸的时代, 如何避免设计的广告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 使广告设计具有强有力的渗透性和辐射率, 让匆匆忙忙的现代人能驻足停留, 并产生兴趣、留下印象, 是广告传达的总的使命。广告信息传达的成功与否, 常常直接关系到营销活动的成败, 甚至直接关系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功的广告可以为企业或产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与关注, 进而赢得市场, 获得良好的效益与发展, 所以“好的设计决定好的效益”。在广告信息传播学中, 人类信息主要由图形信息 (包括与之紧密联系的色彩信息) 和文字信息 (包括通过朗读形式的听觉信息) 两种形式组成。图形信息的容量往往是文字信息的数百倍, 一条需要长篇大论才能叙述完的文字广告信息, 只需借助一组图像就能完成, 既让人一目了然, 又十分具体、准确。因此, 对于广告传播活动而言, 广告图形具备最简洁、最迅速的传达优势, 图形的运用也在广告信息表达中尤为重要。

充满趣味的广告画面能够缓解紧张情绪, 带给人轻松愉快的心情。同时, 它又是有效的促销手段, 能够有效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即促使消费者为广告而买产品。趣味性广告具有如此独特、强大的功能, 以至于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趣味性设计策略已成为企业扩大销售、提升市场形象最有效的手段。

现代广告设计教学中的图形趣味性策略, 就是在图形表现中追求“不同凡响”, 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 能够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局面。这样的广告画面使人愉快, 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 从而使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达到商家获利的目的。

一、对设计元素的分解与组合

世界万物都可以切割、分解, 变为无数细小的单位, 而每一个细小的单位又包含着这一被分割物体本身的特性。道家如是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而万物又浑然一体。对设计元素的分解与组合就是将人们熟知的事物有意识地视为陌生。完整的形体有意识地破坏, 从中再仔细寻找, 发现新的认识, 或者将破坏后的事物重新组合, 形成新的东西, 获取新的意义。许多设计师热衷于将一些杰出的艺术品进行分解与组合, 或者是将一些经典事物的某些属性加以改变, 予以重新诠释。这种手法常常是借原形的力量, 来加强设计作品震憾的力量, 加深人们的记忆。这种乍一看似曾相识, 仔细一看却陌生的创造物很容易打破人们的思维定势。

在广告设计中我们运用这样的设计思路, 将所要设计产品的一些元素进行拆分, 并且加以分析、排比、筛选, 而后再按照设计所要表达的意图, 将所拆的具有代表性的子元素进行整合与设计, 就会惊讶地发现组合后获得的图形既突出了产品的属性, 又增强了广告的趣味性。

例图1, 这是一则口香糖广告, 它的设计思路就是将口香糖盒内单个的口香糖颗粒做为设计元素, 然后将单个的口香糖逐个排列整齐, 排成上下两排, 这样画面整体看来就象是洁白整齐的牙齿。让人感觉设计很有趣, 并且使消费者对这种口香糖的牙齿保健功效, 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二、制造极端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 只要达到极致, 就能独占鳌头、脱颖而出。视觉造型艺术表现更是如此, 利用极端的方式可以获得与众不同的造型表现效果, 同时, 也是突出事物特性的最好手段。有意识地将所宣传事物的某些特点加以超出实际的艺术处理, 鲜明地强调或揭示对象的实质, 给人以异乎寻常的感受, 可以大大增强了包装与广告的视觉感染力。

例图2, 这是松下LX2防抖相机广告, 这款相机的优越性能是专业防抖。这则广告就是要表明即使是极端夸张的高难度动作也能进行拍照, 从而说明了相机防抖的优越性能, 其设计的成功就在于极端的表现和想象后产生的趣味性。

三、形象的“突变”处理

对常规观念的视觉形象做局部的突变性处理, 可以打破正常秩序, 制造局部的异常变化, 从而使广告所要表达的含义在形象上得到延伸或转折。比如, 陆地上行走的马, 我们可以为它想象一双翅膀, 就造就出飞马的形象。

例图3, 新飞冰箱广告表现的主题就是新飞冰箱不串味, 图中的香蕉皮内的果肉突变成香肠, 两种不相干的事物通过突变后成为一体, 水果失去了新鲜, 而变得和肉类的味道一样会很难吃, 这就是没有防止串味功能的冰箱会产生的后果, 而新飞冰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该作品的视觉效果出人意料, 让人一睹难忘。

四、拟人化表现

拟人化, 又叫人性化、人格化, 即将表现的自然对象人格化, 使之富于人的思想、行为, 模拟人的感觉, 沟通人与物的感情。拟人化的图案形态可以使人获得更深的印象。拟人化是图案美的主观意象的延伸, 它是在夸张与省略基础上理想化的发挥。试想, 连顽石可以都被某一种情绪所围绕能通灵人性, 那消费者也更易被图形所表述出的情感所打动, 产生购买欲望, 促成购买行为。因其视觉形态超出常规, 也必然带来新的趣味性。

例图4, 这是KRASS太阳镜的平面广告, 眼镜和电扇原本都是没有生命的东西, 但是将两个不相干的物体放在一起, 乍一看好像一只狗在模仿人戴眼镜, 出现了幽默的效果, 妙不可言, 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商品的亲和力和趣味性。

五、用投影表现新寓意

生活中, 阳光的照射出现了影子, 而这个投影在广告中须与客观物体相结合, 使其呈现出与原有物体不同的对应物。用投影的这种变化构成特殊的视觉语言, 其表现比单纯的投影更具有趣味性, 并且更具寓意。

例图5中, 这只小狗神情充满了恐惧, 怯怯地盯住前面, 而身后则有一个巨大的猫影子,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狗的面前有一只体格健硕的猫。这是一则牛奶广告, 它通过墙面的投影暗示出, 喝了这种牛奶可以使身体更加强壮, 整个广告趣味性十足。

在广告设计教学中, 引导学生在运用这种表现方法的同时, 要结合自己的需要加以延伸或创新, 从而使广告达到预期的目的。总之, 图形趣味性策略的应用在广告设计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它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在设计广告作品时的创造性和表现力, 同时这种策略的恰当运用能使广告设计作品主题得以凸显, 让人产生共鸣, 最终设计出生动、有感染力、吸引人眼球的广告作品。

参考文献

[1]于美成.广告与传媒[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995

[2]高螽羽.视觉表现28谈[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991

[3]杨为渝.周靖明.图形创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 (08)

[4]陈涟年、黄吉淳.广告艺术设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 (09)

上一篇:英语信范文带翻译下一篇:村党建工作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