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调研报告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区委书记调研报告(推荐8篇)

区委书记调研报告 篇1

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今年以来街道的工作情况。

1-4月份,**街道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30.5%;地方财政收入*万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26.7%。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保持了平稳增长。

区委书记调研报告 篇2

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主题,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应该在文化发展方面率先领跑,在中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进程中起到示范作用。通州作为北京打造世界城市的战略构成,在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道路上,如何在文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构建与首都发展相适应的先进文化之区,广受关注和期待。为此,本刊记者在全国人代会召开之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通州区委书记王云峰。

“通州历史悠久,运河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创意产业形成良好格局,群众基础雄厚,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方面,应该大有作为或者是有所作为,是因为我们有想法、有思路、有空间、有规划、有基础的大好环境之下。有中央和北京市委这些好的政策。我们是有希望的,这次北京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也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见,一个是科技创新、一个是文化创新,未来叫双轮驱动。所以,未来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将以文化为灵魂,在推进文化工程建设上起表率作用,着力建设‘文化繁荣、文明开放、文脉彰显’的活力之城,要努力建设成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示范区。”王云峰如是说。

底蕴深厚,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

打造先进文化之区,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这,恰恰是我们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王云峰代表介绍说,通州历史悠久,西汉初建置,至今已有2200年历史,是久负盛誉的水陆都会和盛极一时的皇家码头,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美誉。人类历史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运河,中国版图上唯一一条纵贯南北的“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就从这里发源。鼎盛时期,万舟骈集,帆樯如云,舶来了古都北京的辉煌。是故,《通州志》有“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记载。

依托于古老的历史及漕运文化,通州遗址遗迹众多,古城名镇更是点缀其间。京通间各条运河故道遗址、通运桥、御制通州石道碑等,无不与漕运密切相关。“古塔凌云、长桥映月、二水汇流、波分凤沼、万舟骈集、柳荫龙舟、平野孤风、高台丛树”构成了历史通州之八景,使人充分领略到通州自古以来所蕴含的丰富多彩的漕运文化风貌。

可以说,水之韵、帆之影、塔之风构成了通州深厚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全国唯一的由儒、释、道三教并存构成的文物古建“三教庙”以及燃灯佛舍利塔、大光楼、京东第一驿等众多名胜古迹见证着运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在独具魅力的运河文化的感召下,黄永玉、冯其庸、韩美林等一批文化名人入住通州,中外闻名的宋庄画家村聚集了5000多位当代原创艺术家。

强基固本,全力抢占文化发展的有利先机

一直以来,通州区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的重要任务,坚持早谋划、快落实,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断夯实文化事业基础,积极抢占发展先机。

文化创意产业格局已经形成。截止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112家。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目前集聚区汇集了5000余名海内外艺术家,艺术家工作室3000多家,14家美术馆,100余家画廊,30家文化生产企业和25家相关服务企业。2010年以来,先后有国家时尚创意中心、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三辰卡通集团总部基地、北京世贸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创意产业大项目签约入驻宋庄集聚区,总投资额达到400多亿元。“派格”“5D炫幻秀”“新乐城”三个大型主题休闲旅游项目签约落户文化旅游区,项目总投资额达到494亿元,占地4500亩,预计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4万个,年形成GDP60亿元。此外,央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即将落户通州,今年举办首届中国艺术品博览会,一大批文化企业纷纷看好通州新城,主动到新城开展投资洽谈,全区初步形成了以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化旅游区两个功能区为核心,以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梨园数字音乐产业集聚区等为多点支撑,以艺术品创作交易、出版发行、动漫网游、原创音乐、影视节目制作为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举办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大型主题文化活动,特别是举办中国(北京.通州)运河文化节、奥运文化广场庆典活动、庆祝祖国六十华诞、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等,邀请四大洲10余个国家的艺术家进行精彩表演,吸引观众超过45万人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五月的鲜花”群众歌咏比赛、农村文艺演出“星火工程”、农民艺术节、“我的舞台”“三教庙”文化庙会、“我家住在运河旁”等活动如火如荼常年开展,培育出一批独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开展了百姓读书月活动,荣获“全国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楼门文化建设形成特色,成为通州社区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文化精髓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通州坚持以“打造通州精神、创造通州速度、树立通州形象”为抓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首都文明区创建成果,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题,深入推进礼仪、环境、秩序、服务、观赏、网络等六大文明引导行动。不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6家单位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25家单位荣获首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文化设施体系不断完善。高标准实施文化中心等工程,形成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基层文化室、图书室、室外活动广场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实现村级全覆盖。全区建成村级数字电影固定放映厅502个,建设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实施“我的舞台”擂台赛等群众文化精品工程,推进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明显,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合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有效保护运河核心区文物,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区被评为全国文物保护先进区。

未来五年:建设“文化繁荣、文明开放、文脉彰显”之城

加快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未来五年至关重要,王云峰强调说,“十二五”期间,通州将把文化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新城建设和经济发展,一手抓文化建设和创新,加快形成与现代化国际新城相适应的文化发展体系,实现思想道德显著提升,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体制活力迸发,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城市文化魅力彰显,文化名家精品荟萃,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文化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使通州文化建设创新方面率先突破、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在发展公共文化、壮大文化产业、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建设“文化繁荣、文明开放、文脉彰显”之城。

建设文化繁荣之城。主动承载首都加快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打造先进文化之都的功能。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加快编制文化产业规划,集中力量抓好“一核五区”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化旅游区的建设,使其成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承载地;推进一批国家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落地和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知名度、带动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在新城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引进和发展为文化产业服务的大型现代娱乐、休闲产业,建设一批荟萃中外创意文化精品的高端娱乐休闲场所。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金融、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大胆开展先行先试,力争实现新突破。认真落实《通州区培养引进紧缺适用人才暂行办法》,加快引进一批新城急需的高端文化人才,构建一支德才兼备、锐意进取、结构合理、一定规模的文化人才队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和资本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设文明开放之城。着力提升新城的人文素养,把新城建设成充满人文气息和生机活力的文明开放之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城文明风尚,强化宣传引导,树立文明新风,为建设北京现代化国际新城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社会环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塑造文明市民;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造体现通州特色的公民道德建设品牌, 争创全国文明区;深化楼门文化建设,构建新型的邻里关系。要推动对外开放。大力弘扬“海纳百川”的精神,以更加开放的眼界、开拓的思维、开阔的胸襟,吸纳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技术、新文化、新观念和世界各类精英人才,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进一步提高新城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

建设文脉彰显之城。全面挖掘通州历史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新城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结合文化旅游区开发,启动新城规划范围内有关乡镇的规划修编,统筹开发区域文化资源,打造以漕运古镇张家湾为代表的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加强运河水系内历史风貌、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三教庙——西海子”周边打造历史文化保护区,对李卓吾墓、潞河驿和古码头等一批有特色建筑进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进一步提升“通州运河艺术节”、“宋庄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的品质。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完成运河博物馆、区文化中心等一批大型文化功能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社区文化服务设施,把公共文化服务纳入“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范畴,提升新城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文化进社区”“文化进乡村”“通州百姓读书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在社区、农村、企业、院校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创建工作,更好满足城乡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前景展望:建设成北京市文化创新发展的示范区

2011年北京市市委刘淇书记在考察通州的时候强调,要把通州新城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王云峰说,这既是对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为通州未来发展明确了要求。打造科学发展示范区,体现在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就要努力建设成为文化创意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文化创新的硅谷。他着重强调,这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凭空臆想,而是基于通州的五大优势。

定位优势。按照北京市对通州的新定位,通州新城是“北京发展新磁极、首都功能新载体”,未来要成为首都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的重要承载地、新增功能的核心承载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极。加快推进和提升新城的文化功能,使新城承担起引领首都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任,符合首都对新城的新定位,也是实现北京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途径。

规划优势。通州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新城在产业发展上要全力打造“三中心、一基地”,即打造首都的新商务商贸中心、高端物流中心、休闲娱乐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北京市刚刚编制完成的《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行动计划》中,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城未来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新城文化产业发展,符合新城的规划发展方向。

人才优势。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文化艺术人才的高度汇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通州文化艺术人才资源的高度聚集是北京市其它区县不可比拟的。例如,在通州宋庄生活、创作的文化艺术家就达到5000余人,由原来单纯的画家和艺术评论家,扩展到雕塑家、摄影家、表演艺术家、独立制片人、诗人、作家等众多门类,其中包括来自10个国家的200多名外国艺术家,从业人员超过15000人。以现代音乐学院为核心的梨园数字音乐产业集聚区汇集了数百名音乐创作人才。此外,还有黄永玉、韩美林等一大批知名文化艺术家分散居住在通州。

空间优势。目前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绝大部分呈点状分布,规模较小,发展空间有限。在通州,我们提出了“一核五区”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一核五区”中,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0.4平方公里,在全市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规划面积最大,占全市所有集聚区总面积的一半;文化旅游区规划面积12.1平方公里,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规划面积17.2平方公里。“一核五区”主要用于承载文化产业以及为其服务的高端服务业,通州新城在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方面有着明显优势。

前景优势。目前新城的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以来,先后有国家时尚创意中心、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三辰卡通集团总部基地、北京世贸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创意产业大项目签约入驻宋庄集聚区,总投资额达到400多亿元。“派格”“5D炫幻秀”“新乐城”等三个大型主题休闲旅游项目签约落户文化旅游区,项目总投资额达到494亿元,占地4500亩,预计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4万个,年形成GDP60亿元。此外,央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即将落户通州,一大批文化企业纷纷看好通州新城,主动到新城开展投资洽谈,新城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喜人。

区委书记的教育情缘 篇3

教师出身又在教育行政部门工作过的青原区委书记徐明,对教育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他经常说:“全社会的任何一位公民都是教育的受益者,无论是领袖、将军、科学家,还是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最早都是从学校受教育获得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开始成长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以感恩之心、报恩之情对待教育,对待教师。”

他在青原无论是担任区委副书记、区长,还是区委书记,始终对教育倾注一片真情。在他的积极倡导下,青原区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工作放到了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统一安排部署,提出了“三全力四优先”工作思路,即教育的项目全力以赴申报,教育的资金全力以赴争取,教育的法定经费全力以赴保障到位;优先解决教育问题,优先安排教育经费,优先落实教师待遇,优先引进教育人才。

教育经费优先安排

在推动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青原新区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经费短缺,但徐书记宁愿坚持其他事缓办,也要千方百计挤出资金发展教育,做到了教育经费的全额保障。近三年区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年均增长在28%以上。

在这种教育战略的催生下,青原区的教育投入不断加大。

——近几年共投入资金1亿多元用于学校建设。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基本完成,面积达2.1万平方米;扩建、新建校舍面积达9.2万平方米;全区70%以上的寄宿制学校新建设的食堂、澡堂已投入使用。

——在吉安市率先实行边远地区教师津贴和学科带头人特殊津贴,800多名农村教师享受到边远地区教师津贴,省、市、区学科带头人每月分别享受200元、100元和50元特殊津贴。

——2007年实施阳光津贴后,全区中小学津贴补助按照公务员标准同步发放,并从当年起,每年拿出10多万元为全区所有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一次体检。

——近几年从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中共择优录用了344名教师,全区的教师平均年龄为40岁,其中35岁以下的教师达到40%。

让学生吃上热饭菜洗上热水澡

2007年12月的一天,朔风凛冽,寒气逼人。时任区长的徐明带领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冒着严寒到农村学校调研。来到富滩中学时,恰逢学生下课吃午饭,因缺少餐桌,学生打完饭后只能站着或蹲着在露天里用餐,不少学生自带的菜已冷冻成块……此情此景,徐书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巡视学校没有看到一间学生浴室时,徐书记关切地问身边的一位男同学:“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你们学生平时在哪里洗澡呢?”“夏天,用吊桶在水井里打水冲一冲;冬天,怕冷,又没有地方洗,等到双休日回家洗。”男同学快人快语,让徐书记听了心情异常沉重,“学生吃不好,睡不好,哪有心思读好书啊!”调研一结束,他迅速召开会议,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两堂”(食堂和澡堂)建设列入了区政府的重要工作,决定从2008年起,用两年时间把中学和中心小学的食堂和澡堂全部建设好。一年半时间过去,全区70%以上的寄宿制学校新建设的“两堂”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学生的生活条件。

全区各中小学校的“两堂”建得怎样,一直牵挂着徐书记的心。今年3月,徐书记再度来到富滩中学,看到学生三五成群地坐在餐桌前吃着香喷喷的热饭菜,并听到学生说能洗上热水澡时,徐书记满意地笑了。

在加快“两堂”建设的同时,徐明书记又提出全面推进学校功能化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全区农村初中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音体美器材、实验仪器、图书装备一应俱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日臻完善,基本实现了网络或远教“班班通”,区域教育资源实现了网络共享。

眼下,走进青原区最边远的东固畲族乡,昔日“一个小操场,一堆大垃圾,一座破房子,窗上飘着塑料纸”的学校写照已荡然无存,映入眼帘的是花园式的建筑、绿茵茵的草坪、宽广的操场、明亮的教室以及富有朝气的教师。当地村民逢人便说:“学校变化太大了,可以说最漂亮的房子就是学校,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读书,我们感到踏实、放心。”

不让一个学子因贫困而失学

万婷同学家住河东街道芫下村,一家五口人常年住在三间有20多年历史的砖坯房中。由于经济困难,无力修缮,房屋出现多处裂缝,逢雨必漏。母亲多种疾病缠身,昂贵的医疗费成为家里十分沉重的经济负担。雪上加霜的是,2002年万婷的父亲不幸患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并且为父亲治病欠下了4万多元的债务。

那是七年前,徐明刚到青原区,得知这一情况后,就主动和万婷家里取得联系,明确表示要帮扶万婷上学。尽管工作很忙,徐明总会抽出时间,第一时间给万婷回信。徐明在给她的第一封回复信中写道:“困难是暂时的,努力学习可以改变面貌,我会一如既往地帮助你的。”徐书记不仅关心她的学习,也常常牵挂着她家的生活,为她家解决拆迁安置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万婷中考成绩不很理想,为减轻家庭负担就南下打工赚钱。徐书记知道后很是痛心,并安排专人找回万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说服她继续求学。如今,她坐在井冈山大学附中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心中的大学梦想而拼搏。她非常激动地对记者说:“是最尊敬的徐书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现已考入太原理工大学的孤儿夏芳,也和万婷一样一直受到徐明书记的真情关爱。在一次下乡的偶然过程中,徐明书记了解到夏芳家里的情况。看到眼前这个失去双亲的孤儿,以及她家里非常拮据的生活境况,徐明的心在颤抖,决意帮助这个贫困女孩完成学业。之后,徐明书记不间断地去家里、学校看望她,有时还会带着家人一同前往,并深情地告诉她:“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有信心,就一定会渡过难关。”

在徐书记的不断鼓励和真情温暖下,夏芳渐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迅速提高,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记得上大学时,手捧徐书记的资助善款,夏芳哭了,哭得是那么开心。因为她知道,是徐书记让她圆了大学梦,让她可以走出农村,去找寻更广阔的天空,开始另一种全新的生活。到了太原后,夏芳不忘和徐书记通信,不时地谈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情况。徐书记都会一一回信,告诉她要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报效家乡和祖国。

七年来,徐书记共帮扶贫困学生十多个,先后捐资近万元。逢年过节,他常带上家人到这些学生家里走访,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树立生活的信心。徐书记帮扶贫困学生在青原已成为佳话。

在他的示范效应下,全区掀起了捐资助学热潮,四套班子成员纷纷走进学校、家庭,与贫困学子结对帮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该区每年还要组织相关部门摸底调查、汇总登记学生家庭的困难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并由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今,该区为全区所有在校学生减免了学杂费并免费提供了教科书,为贫困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提前一年达到省里要求的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水平。该区全面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和强农惠农“一卡通”、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政策,深入推进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已建立了4个“留守儿童之家”示范点,机关干部当代理家长认领留守儿童,党员义工与100名留守儿童结对,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困惑和难题。

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在确保教师工资、教师13个月奖金、教师住房公积金、医保、社保等全部落实到位的同时,徐明书记更多地关注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在每年的教师节上,区政府都会拿出20多万元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教师和先进集体,还为教师体检买单。富田中学胡名真老师接到体检单后,兴奋不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由衷地说道:“教了这大半辈子的书,党委政府买单为我们体检,更加感受到老师这份职业的幸福啊!”

2009年6月25日,对56岁的富田镇高家小学刘根平老师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而又格外高兴的日子,因为他刚从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康复出院。这事还得从两年前他参加教师免费体检说起。

刘老师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多次被评为区优秀教师。他的身体一直很棒,可是不知怎的,有段时间一天工作下来,常感觉四肢无力,精神不振,右下腹还时有隐隐之痛。刘老师本想到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又但怕耽搁教学而没有去。当年教师节前夕,区党委、政府买单为全区所有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免费体检,刘老师在这次体检中被查出早期肝硬化。

刘老师在治疗期间,区委徐书记曾两次嘱托教育局领导到医院看望他,要他安心养病,渡过难关。经过近两年的治疗,刘老师的病情渐渐好转,前不久,在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做了最后一次检查,肝功能各项指标都恢复正常。每每说到这里,刘老师总是泪流满面,他激动地说:“要不是那次免费体检查出问题,后果真不堪设想!党委、政府买单为我们体检,当老师,值啊!”

在青原区,像刘根平老师一样在免费体检中查出问题并得到及时治疗的教师逢人便说:“教师免费体检,政府确实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徐明书记还致力于锻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他的大力倡导下,青原区坚持校长由教师公推,通过“三推一考”等方式,选拔出6位中层干部走上校长岗位、4位副校长到农村中小学挂职锻炼。同时,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竞争氛围。青原区还大力实施业务培训、学历达标培训、校长资格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四培”工程,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达标”“教师基本功达标”等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一支中小学骨干教师梯队已初步形成。

区委书记述职报告 篇4

一、着眼全局、把握方向,科学谋划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调任××工作之初,正值发生在我市贪腐案件对××区冲击影响最为严重、金融危机开始全面爆发、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加大的特殊时期,一些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士气低落,重点工

作进度受到了很大影响。为尽快扭转被动局面,我集中时间和精力对××区区情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走访,全面掌握全区基本情况,适时组织召开全区干部大会和全委(扩大)会议,着力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放下包袱,把主要精力重新投入到工作中,投放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上,较快地统一了广大干部的思想和行动,扭转了工作被动局面,保证了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在抓好全局工作的同时,考虑到金融危机不断加剧、经济形势日趋严峻的实际,我及早谋划全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着重针对××区作为全市中心城区存在的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经济结构单一、市场风险大,农业发展水平不高,服务业规模偏小,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管理不同步等突出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进行调整和完善。并在20XX年初区委六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五届九次全委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率先发展、更好发展、更快发展,大力实施‘工业立区、项目兴区、和谐稳区、富民强区’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工业经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提高经济质量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的总体工作要求。

重点发展举措确定为:牢固树立中心城区意识和中心城区的发展理念,坚持工业经济主导地位,着力引进培育优势大企业、大集团,大上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项目,加强园区载体建设,推动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产业集聚,为实现经济社会率先发展打开突破口,提供根本保障;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大农业产业内部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高效节水避灾型现代农业,结合农村土地流转,不断提高设施农业规模化种植、公司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巩固我区农业在全市的领先地位;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按照中心城区要求,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快城市建设特别是××北城区开发进程,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区位优势,全力引进大型高端商贸项目,不断扩大服务业规模,尽快将三产服务业打造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改善民生,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

发展实践证明,上述发展思路是符合××区实际的,得到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切实有力地指导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率先发展、更好发展和更快发展。

二、协调各方、强化落实,全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为保证上级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区委主要工作安排落到实处,坚持把握主要矛盾、关键问题,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工作,力求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强化工作安排。创新推行重大工作处级领导专项包扶推进制度,对于事关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群众根本利益的重点工作和重大任务,逐项明确主抓领导、牵头部门和相关配合部门,层层确定和落实工作责任,力求整合全区各级班子最优的领导力量、工作力量,合力攻坚、扎实推进,确保有实质性突破。二是强化工作检查督促。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推动工作开展。

定期听取各处级包扶领导、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区委督查室工作情况和检查情况汇报,全面把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督促相关领导和责任单位推进工作,确保全区重点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强化工作问题的解决。对于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包扶领导或责任部门难以独立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加强与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积极争取上级力量尽快解决问题;及时组织召开区委常委会、四大班子联席会,与班子成员和其他班子同志共同分析原因,商讨解决办法,推动问题尽快解决,保证了工作效果。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一年多来,我区各领域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和丰硕建设成果,相继成功引进和开工建设了国电风机叶片制造及总装、江苏雨润200万口生猪深加工、博恩药业20XX万支奶牛乳腺炎疫苗生产、楚东现代农业示范园、××蔬菜大市场、港湾国际酒店、阳光时代广场等大型现代产业项目;区内原有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强,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4.7万亩,总量、增量均

居全市首位;全区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日采选能力提高到1.75万吨,被确定为全市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30万千瓦,并网发电量25.8万千瓦,占全市风电总规模的1/5。园区载体建设、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迅速提升,规划建设了安庆金属及非金属深加工、穆家营机械装备制造、当铺地轻工食品加工三个专业化园区,已入驻大型企业4家。

争取自治区开行贷款4亿元,全面启动××物流园区、煤炭物流园区建设,其中物流园区农机交易市场以及煤炭物流园区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组团北城区开发控制性详规高标准编制完成,已与中冶东方公司达成总投资40亿元北城区一期建设合作协议,南城区改造及重点小城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大ⅱ型水库三座店水利枢纽工程以及英金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一期工程全面完工,全区新增油路总里程267公里,新增生态治理面积38.7万亩;新城区初中、××五小、××医院迁址新建等一批民生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预计到年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可实现94亿元,增长17;财政收入将完成5.4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344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6098元,增长11,年初设定的各项主要发展目标将全面完成。

三、抓班子、带队伍,切实为工作开展提供坚强保证

班子队伍建设是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一年来,我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从抓班子、带队伍入手,全面抓好党建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强化区委常委班子建设。对班子成员严格要求,按照常委分工负责的要求,支持班子成员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有效维护了常委班子坚强有力、团结和谐的良好形象,尤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按照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开展工作,重大决策制定、重要人事任免全部由常委会集体研究、集体表决,保证了决策制定的民主性、科学性,提高了常委班子工作的一致性和战斗力。

二是注重统筹协调与人大、政府、政协班子之间的关系。工作中坚持主动沟通和交流,主动配合和支持,尤其通过处级领导专项推进制度的实施,极大地发挥了各大班子的优势和作用,为全区重点工作的实施增添了强大动力,有力巩固和发展了几大班子之间和谐共事、团结奋进、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是全面加强科级班子、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结合第二、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强化对各级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科学发展意识,统一了合力攻坚、推动经济社会率先发展、更好发展、更快发展的共识;根据发展需要,与常委班子其他同志一起审慎研究,制定实施了“一乡一镇一部门”一套标准的个性化考核办法,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对科级领导班子进行调整,有效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了科级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和战斗力;严格干部队伍管理,注重将各级班子和广大干部组织调度到经济建设主战场和项目建设第一线,在实践中锻炼提升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全面抓好全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组织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有效改善了政务服务环境。严格抓好社区、机关党建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农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创新“两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和工作机制,保证了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有效发挥。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级干部的工作干劲和工作积极性得到较好调动,在全区上下形成了集中精力抓发展、千方百计促落实的良好局面。

四、严格自律、率先垂范,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为切实担负起区委“一把手”的领导责任,我严格自律,积极加强自身建设,多角度提高了自身素质和领导能力。

首先,注重加强学习。在抓好日常学习的同时,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系统地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和工作开展所需各领域前沿知识,巩固科学发展意识,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积极到外地学习考察,尤其赴清华大学系统学习城市建设管理和城市经济发展有关知识,赴英国考察学习外国糖业发展、企业管理、农作物规模化种植先进经验,赴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学习设施农业发展和农产品销售体系建设经验,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路,有力地指导了实际工作。

二是充分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在抓好全区工作统筹协调的同时,身体力行,积极深入基层和一线进行组织、协调、调度和检查,努力参与各项实际工作,力求作全区党员干部抓落实的榜样。在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中,成功化解了20余起陈年积案和疑难信访案件,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提升了各级班子和干部抓落实的效果。

三是严格自律,廉洁从政。在抓好全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带头弘扬清正廉洁的从政道德和执政风范,严于律己,防微杜渐,以自身的廉洁带动了班子的廉洁,以几大班子的廉洁带动了各级班子和干部的廉洁。

区委书记述职述廉报告 篇5

2008年12月我由***区区长转任区委书记。两年多来,我与区四套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带领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勤奋工作,廉洁从政,努力推动***的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增强推动科学发展能力

我时刻牢记岗位职责,努力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用科学理论和正确的政绩观武装头脑,做到政治坚定,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精心组织并主动参加思想大解放学习讨论和第二批、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各级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能力。2008年以来,区委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32次,举办专题讲座10次;举办各类培训学习班15期;区委学习中心组被评为市2008-2009党委(党组)理论学习先进中心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调查研究,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和谋划***发展,努力在理清发展思路、化解各种矛盾和增强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依法执政能力、统揽全局能力等方面下功夫。明确了“生态建区”的理念,提出要围绕钢铁、石化、浆纸等重大项目建设“四区五基地”,把三个镇作为三个板块来谋划发展。省粤西“两会”和市委市政府(***)现场会后,我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调整工作思路,积极主动抓好责任的落实,努力调动干部积极性,扎实推动各项指标任务的落实。

在今年上半年市组织的四项重点工作考核中,我区有三项(工业园区建设、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实际吸收利用外资)排名在前三名。在工作中,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狠抓项目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举全区之力,推动在我区的市重点项目建设,按时完成征地拆迁任务,确保了晨鸣浆纸、湛徐高速、国道325改线、海大至东海岛公路及跨海大桥、***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项目的顺利施工建设,我区被评为2009年市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以来,我区安排的86个重点项目,基本能按计划、按要求推进。大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新上规模以上工业项目16个,已建成投产企业8家。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先后建起医药流通公司19家、汽车销售经营公司21家、上规模超市3家、上档次酒店1家;330亩房地产项目、大路前康奇赛农家乐项目、交椅岭体育休闲项目等一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湛江商贸城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加快发展城郊型高效农业,促进了农民的增收。二是狠抓宜居城乡建设,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推进城乡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管理,推动完成城区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工作,村庄规划完成47%。

两年来,投入5120万元,改造瑞云北路B段、麻赤路、麻海路、疏港大道工业园区路段等城区道路以及39条(7.3公里)小街小巷,新增绿化面积近30万平方米,成功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区;建成消防大楼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城区面貌不断改观。注重环境整治和城区控制工作,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清拆违章建筑130多宗,查处违章建设98起;申报“三旧”改造项目216个,面积1127公顷。

三是狠抓民生改善,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解决群众利益问题。2008年以来,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新增转移就业分别为4439人、1.63万人;抓好小学布局调整,完成中小学校C、D级危房改造,全面实现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两相当”,高中毛入学率78.4%;大力推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实现城乡居民参加医疗保障全覆盖;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做到城乡居民应保尽保,目前正在探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散居孤儿生活、住房、上学等得到保障,努力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解决生活难问题;大力推进“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成镇通行政村道路硬底化建设,大路前村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单位;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体育工作荣获省体育先进区称号;人口与计生工作不断进步,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人口与计生先进单位”。

三、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公道正派选好用好干部

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抓好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区四套班子成员和区直部门挂点联系帮扶村(居)委会的制度,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和基层党建工作的落实。坚持讲党性,讲团结,讲民主,进一步完善了区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凡是涉及全局工作、重要事项、重大决策、重点建设工程,都注意听取班子成员和各方面的意见,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原则,统筹党政班子分工,正确处理好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的关系,增强四套班子的工作合力。坚持以德服人、坦诚待人,与班子成员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

格,带头维护班子的团结。在选人用人上,始终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认真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四项制度,严格按照程序,把好民主推荐、组织考察、讨论决定、任前公示等环节,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做到初始提名不个人授意,讨论干部不先入为主。注重在重点项目建设、扶贫开发等工作一线培养选拔干部。2009年以来,主持区委常委会讨论票决任免干部11批79人(次),其中提拔任用干部32人,调整干部29人。在2009年市组织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结果中,我区的三项测评指标分值比2008年均有提升,特别是对新提拔任用干部的满意度分值提高了3.1分。

四、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带头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

自觉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部署反腐倡廉工作,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廉政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惩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抓好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每年组织区四套班子成员和区直部门一把手到“清风林”和看守所进行正反面教育;抓好***作为全国政务公开先进单位及示范点巩固提高工作,完善财务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组织开展明查暗访,完善“村务e路通”,加强对干部的监督,不断推进机关作风建设;重视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和干部使用,高标准、高规格建设派驻纪工委监察分局,配强人员和设备;支持纪检和政法部门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及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带头作出廉政承诺,自觉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不插手和干预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事项,不收送红包和贵重物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严格要求和管好配偶、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我没有一个亲戚、同学在***区经商办企业、做工程。2008年以来,区四套班子成员中没有出现违法违纪行为,2009年底市委考核组对我区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检查,评定我区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全部为“好”的等次,并且区委、区政府班子均列在全市各县(市、区)前五名,受到通报表扬。

五、正视存在问题和不足,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区委书记述职述廉报告 篇6

一、抓经济,谋发展,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我始终扭住经济工作这一中心和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从理思路、抓项目、促落实等环节着力,推动赤坎经济社会发展。近一年来,我大半时间都在街道、企业、农村、学校及区直部门进行专题调研,问计于基层、求教于群众。通过深入调查,认真思考,在与区班子成员反复研讨基础上,提出了“三产兴区、科教强区、环境旺区、和谐安区”的发展战略。为学习先进经验,拓宽发展思路,我带队前往重庆江北区、上海宝山区等地进行学习考察。目前,我区正借鉴他们的经验,结合实际,抓紧组建基础建设投资公司及制定加快三产发展规划。经过全区上下努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上半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70.31亿元,同比增长13.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94亿元,增长60.9%;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17.0%。

1、发挥优势,着力提升第三产业。按“三产兴区”的战略部署,把发展第三产业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一手抓总量、一手抓提升。进一步加强与军区赤坎生产基地合作,着力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推动海田专业市场功能转型升级。利用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契机,加大对外开放,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筹建海关监管区、保税仓,提升赤坎区域竞争优势,力争把赤坎建设成为湛江对接东盟物流的重要区域。当前,第三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饮食、居住、车市”品牌进一步打响。上半年全区商品销售总额120.38亿元,增长20.2%;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5.6%和203.5%;汽车销售热潮持续,销售量及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0.6%和27.8%;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23亿元,同比增长18.5%。

2、调整结构,加速发展都市型工业。以“提升产业素质,突出产业特色”为思路,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都市型工业项目。积极推进新坡1000亩高新科技工业园区建设,目前相关土地规划调整正在报批中。帮助新南方电器搬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利用省有关扶持政策,为卷烟包装材料、珠江啤酒等19家企业争取到省财政扶持专项资金337万元。上半年全区工业增加值25.31亿元,增长19.8%,对GDP的贡献率达49.9%。

3、依托城市,努力做大农村经济。积极引导农民树立“依托城市,富裕农民”的观念,大力发展都市型农村经济。百姓村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投资超亿元的湛江嘉瑞禾大酒店近期将开业;文保村整合出700亩土地发展第三产业;调顺村依托辖区内有港口、铁路优势,大力发展大宗货物中转物流业,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0万元;草苏村大力发展以散货仓储、中转、配送为主的公路物流,村集体经济逐年壮大;大力发展“农家乐”,“福建—丰厚—新坡农家乐生态经济区”被定为省旅游扶贫项目,首期启动资金60万元已到位。

4、狠抓项目,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牛鼻子”切实抓紧抓好。利用自己在市外经贸局工作时与客商特别是外商有较多合作交往的人际资源,广交朋友,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邀请了泰国正大集团、香港四洲集团、湛江国联水产等一批国内外大集团、大商家到赤坎考察,并与正大集团、国联水产等签订了合作项目。我区实际利用外资有突破性进展,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935万美元,增长271%,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50.8%。目前,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第一期拟于本月底试业,东盟城(卜蜂莲花)项目正在抓紧办理转制、股权转让和用地整合等手续。现还有一批项目正在洽谈中,力争更多项目落户。

二、勤为民,重民生,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我十分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工作机会,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1、加强社会保障,竭尽全力为百姓办实事。把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头号工程”,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制度,今年上半年共举办现场招聘会14场,新增就业人数4091人,组织各类培训班,免费培训436人,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在全市平均线下。加强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工作,积极筹建赤坎区养老院和街道老人服务中心建设。主持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研究教师“两相当”,想尽方法筹集了6000多万元(超过我区去年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一步到位解决了全部教师“两相当”问题。

2、体察百姓疾苦,真心实意抓好扶贫工作。把“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亲自抓。抽调9名同志到廉江市青平镇三个村驻点工作,区四套班子成员及全区300多名副科以上干部,分别与353户贫困户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制订出“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具体帮扶措施。多次带队到扶贫点看望慰问贫困群众,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致富之路。通过财政拨款和发动捐款等渠道,筹措了扶贫专项资金近700万元,为村引进了粮油加工厂等3个经济扶贫项目,并赠送定点帮扶对象曹某鸭苗两批近2019只,第一批已出栏获利近万元。据统计,上半年有100多户经帮扶后已脱贫或近期可脱贫,脱贫率达30%以上。

3、努力化解矛盾,确保辖区社会和谐稳定。大力推进区、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妥善处理信访突出问题以及预防和处置事件,做到“新官理好旧帐”。对原市政集团公司数十名老上访户所反映的至今所拖欠的工资及“两保”等问题,在认真做好调查摸底、解释说服工作的基础上,区财政拨款69.7万元彻底化解了这一拖延多年的积案。在全国“会议”召开期间,我区没有一例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异常上访。今年以来共投入200多万元化解信访积案,特别是“钉子案”、“骨头案”。不断强化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 “创平安、迎”等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着力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尤其是以做好校园及周边的安全防范工作为重点,通过加大投入、增加视频监控系统、加强保安等等,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4、坚持建管并举,凝心聚力改善人居环境。紧紧抓住“三旧”改造契机,力求通过“三旧”改造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我区已制订出全区“三旧”改造的近、中、远期目标任务。今年规划改造项目20个,涉及用地面积370.35亩,预计总投资超过300亿。其中,嘉庆苑东方广场、金辉大厦等4个项目有关审批手续已基本完成,即将动工建设;旧大天然片改造项目已完成百姓村委沙湾村的整体搬迁计划,正平整土地建设农民公寓;湛江数码大厦项目正有力推进。坚持铁手腕整治违法建设,积极组织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实施联合拆违。目前全区共查处各位违法建设130起,依法强拆23户,面积约9100平方米。

三、重团结,抓管理,自觉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我从讲党性、讲政治的高度,自觉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带头做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朽工作,倡导和营造了良好的党风政风。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形成团结实干的核心。带头讲大局、讲团结,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真诚相待。在区委班子里,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做到大事集体研究决定,落实分工负责,大力支持班子成员开展工作。努力增强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在区四套班子之间建立了定期汇报、通报和沟通制度,充分调动四套班子力量,形成优势互补、有呼有应的工作格局。

2、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以实干推动落实。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标准。把干部放到重点工作一线去接受考验,重用那些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去年以来共选拔调整各级干部75人,由于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按规定办事,调动了广大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大力倡导狠抓落实、雷厉风行的作风。对于诸如重点项目、扶贫开发、“三旧”改造全局性重点工作等,我都是亲自抓,明确主管领导,搭建专门班子,制订工作计划,实行倒逼机制,务求取得实效。

3、贯彻落实廉洁从政准则,营造良好党风政风。始终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到赤坎工作不久,就主动约请区纪委书记了解全区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及时召开区委常委会研究解决区基层纪检监察机构统一管理有关问题。去年11月和今年8月,参加全省第八和第九期领导干部党纪政纪法纪学习培训班后,我随即召开区四套班子会议,与大家交流学习体会,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的思想认识。严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五个不许”的规定,坚持做到“四个不”。在用车、接待等方面,没有违反规定,下基层或参加其他公务活动,简朴从俭,杜绝了开会上水果糖果等铺张浪费现象,在全区营造一种廉洁气正的良好氛围。

四、找不足,勇整改,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和人民的重托

近一年工作所取得,成绩是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区四套班子成员集体努力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和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我只是尽了应尽的职责。我深知自己仍有很多工作未做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全区经济总量还不大;工业用地、城乡协调发展和城市建管成效不够理想;工作当中有激情但也存在简单急躁情绪,抓落实上有时对干部急于求成、批评直率。这些,我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克服,以实实在在的业绩报答党和人民的重托。

区委书记调研报告 篇7

传说, 春秋时, 鲁人公输班“削竹木以为鹊, 成而飞之”, 从此, 每到春天来临时, 一代代人“忙趁东风放纸鸢”, 扯着希望的丝线, 在明媚的阳光下, 把一年乃至一生的梦想交付蓝天。前不久, 在鸢都潍坊, 记者就该市坊子区全面推行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这一话题, 对中共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委书记丁志伟, 作了一天的采访。

在采访的过程中, 记者深深地感悟到:就像把梦想交付给蓝天一样, 丁志伟和他的同事们通过不懈努力, 圆了潍坊市坊子区20余万农村父老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之梦……

解析城乡“二元差”, 引出农村医改的“坊子模式”

此前, 记者已经通过不同渠道, 了解了在国内卫生行政管理系统引发广泛关注的“坊子模式”的大致内涵:他们以“坚持政府主导, 公益优先;对卫生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坚持平等自愿, 互惠互利原则”为探索创新理念, 实行了城乡卫生一体化、集团化管理, 并导入连锁式运作, 有效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拥戴。

因此, 在中共潍坊市坊子区委丁志伟书记的办公室里刚一坐定, 记者首先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他们迈出具有明显的创新意义的改革步伐, 是如何发轫的。

对此问题, 丁志伟介绍说, 从2006年, 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工作中逐渐发现, 在千头万绪的各种问题中, 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是广大农村存在的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由于我国社会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 包括医疗资源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享有与分配存在着严重不平衡, 加之农村基层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失衡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广大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虽然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形成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但“新农合”的特性是“低水平、广覆盖”, 从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看, 还是存在着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的“二元差”等问题。而且, 当时不仅仅是坊子区, 全国其他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大多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承担农村重要医疗职能的镇、街卫生院发展缓慢、医疗水平低下, 甚至生存都存在危机;二是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比较普遍;三是城乡卫生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

上述情况, 互为因果, 形成恶性循环, 影响了群众生活, 影响了卫生工作的正常推进, 影响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群众、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和政府均不满意。

丁志伟说, 针对这些情况, 坊子区委、区政府从理顺卫生管理体制和机制入手, 提出了全面整合卫生资源, 实施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 率先启动农村医改的工作设想。

突破瓶颈制约, 着力探索三级卫生服务体系

据记者了解:潍坊市坊子区共有5处镇、街卫生院, 此前均存在医疗设备不足或陈旧等情况;同时, 多数镇、街卫生院业务收入低, 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部分业务骨干离开了镇、街卫生院, 导致技术水平降低。而在城区, 医疗资源却相对集中, 但由于机制原因, 区人民医院和镇、街卫生院形成了单纯的竞争关系, 城乡卫生资源不能合理流动, 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浪费。

丁志伟说:“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 探索改革卫生管理体制、机制, 以构建城乡一体的医疗服务体系为目标, 整合、激活全区卫生资源, 由区医院托管全部镇街卫生院, 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 实行城乡卫生一体化、集团化管理, 连锁式运作。建立起了政府主导的、以区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镇、街卫生院) 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 (村卫生室) 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站在区委书记的高度, 丁志伟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他们的改革理念、经验和具体做法。

丁志伟说,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 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 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 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工作中, 我们按照十七大精神要求, 着重把握了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 公益优先。坊子区医院受区政府委托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 做到“五个不变”, 即:接受区卫生行政部门和镇、街的管理不变、镇、街承担的责任义务不变、财产所有权不变、人员性质和工作关系不变、承担的疾控任务和卫生监督责任不变。

二是坚持统一规划, 全面管理。区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人事、业务、药品、财务等方面实行“四统一”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人事统一管理”、“业务统一管理”、“药品统一配送”、“财务统一核算”。

三是坚持平等自愿, 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区卫生行政部门的协调下, 我们充分征求了镇、街和卫生院职工的意见, 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 区医院与镇、街签订托管合同, 直接托管卫生院。托管后, 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和应急出诊制度, 形成良性转诊机制, 实现互惠互利。

任何先进的理念和规划, 都需要通过一项项具体而细化的工作程序去实现, 因此, 谈及这个问题时, 丁志伟显得十分自信, 他向记者一一介绍说:我们的改革措施共分四步———

一是出台政策。我们先后制定了有关文件和配套政策。出台了《关于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的意见》, 印发了《关于推行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方案》、《坊子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施方案》、《坊子区城乡卫生管理一体化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 由此达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工作的目的。

二是先行试点。在我们全面分析镇街卫生院的现状之后, 选择经营困难最大、上访职工最多、医护用房最差、职工待遇最低的南流镇卫生院作为试点单位, 在充分征求镇政府和卫生院职工意见的基础上, 由区医院采用托管经营的方式全面接管。

三是梯次推开。在成功托管南流卫生院的基础上, 坊子区医院又先后托管了眉村卫生院、长宁卫生院、荆山洼卫生院、穆村卫生院、黄旗堡卫生院, 将其改建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并投入1000余万元, 对各卫生院医护用房进行了改造, 添置了医疗设备, 派出管理团队和医疗专家70多人, 使镇街卫生院逐步走上正常发展轨道。

四是全面推进。坊子区的城乡卫生一体化探索全面推开后, 首先由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规划,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村卫生室和城区诊所进行整合, 按照农村居民3000人左右、城区居民6000人左右设置一处社区卫生服务站, 投入350余万元进行改造建设, 更新、配置各种检查治疗设备, 改善了基层卫生服务条件。

据丁志伟介绍, 目前, 坊子区共设置了7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下设76处社区卫生服务站, 形成了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的卫生服务网络, 同时辅之以“新农合”、城镇居民合作医疗, 基本构建起了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

三个“三位一体”, “坊子模式”引来中央部委课题组

采访在愉快而又融洽的氛围中进行着。丁志伟书记在详细介绍了坊子区在探索、创新城乡卫生一体化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个个阶段之后, 忽然话锋一转, 说:“简而言之, 我们进行的这场农村医改, 可以用‘三个三位一体’来概括。”之后, 他就简洁而又高度概括地说, 坊子区的做法, 实际上最核心的理念有三个方面———

一是区、镇 (街道) 、村“三位一体”。由区医院直接托管镇街卫生院, 卫生院改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站 (村卫生室) 进行提升规范管理, 从而建立起以区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卫生服务体系。

二是管理、培训、服务“三位一体”。管理上, 区医院成立专门管理团队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培训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工轮流到区医院接受业务培训。服务上, 区医院派出业务骨干到中心工作, 同时由专家轮流到中心定期巡诊;投入资金,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改造提升, 并成立药品配送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 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提供统一的药品配送、医务用品消毒等服务。

三是预防、治疗、保健“三位一体”。预防上, 组建了区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大队, 镇街疾控职能由改建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治疗上, 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村不离镇、大病不出区”。保障上, 全面推行“新农合”、“新城合”和医疗救助制度, 在全区实行“一证通”和出院即报销制度, 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

据记者了解, 坊子区由此三个“三位一体”所全面推进的改革措施, 大大降低了农村群众的医疗费用, 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记者在一份资料上看到:坊子区南流镇建华村的患者蔡世梅在南流医院做了子宫肿瘤切除手术, 如果在区医院大约需要4000元, 但是在南流医院 (镇街卫生院) , 仅仅需要2000元左右。蔡世梅的丈夫高兴地说:“大夫都是区医院的大夫, 但是价格是镇医院的价格, 更好的是, 这里离家近, 方便, 看护费用也低。改革之前, 南流医院条件很差, 不敢来这里看病, 现在放心了。”

同时, 坊子区的城乡卫生一体化改革, 还有力促进了“新农合”的开展。丁志伟介绍说, 坊子区推开城乡卫生一体化的医疗改革措施后, “新农合”参合率由85%提高到95.2%。

坊子区实施的城乡卫生一体化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引来了中央相关部委的高度关注。

2008年8月30日, 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党校研究室、国家农业部政策法规司的领导、专家课题组一行8人, 到坊子区调研坊子城乡一体化医改模式。专家课题组成员先后到坊子区人民医院、长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进行了参观考察后, 作出了一份题为《统筹城乡卫生资源破解农村医改难题》的调研报告, 不仅对坊子区的农村医改措施, 归结为“坊子模式”, 还对坊子区的城乡一体化医改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记者在丁志伟书记提供的这份近5000字的调研报告中看到, 课题组经过调研后认为, “坊子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优化了城乡卫生资源配置, 激发了各级医疗机构的内在活力, 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关系, 促进了区域内卫生事业的发展, 收到多方共赢的效果。其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群众享受到了质优价廉、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同时减轻了农民就医负担;二是有力推动了区域内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三是使社会各种卫生资源合理流动、配置, 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

同时, 调研组还认为, “坊子模式”对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新一轮医改工作具有诸多启示。

采访结束后, 记者感悟到, “坊子模式”中的城乡卫生一体化改革, 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实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说的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让群众真正享受到了优质低价的医疗服务, 因而, “坊子模式”, 无疑是即将全面推开的新一轮医改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医改工作, 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成功经验和实践结果!

区委书记调研报告 篇8

5月6日,湖南省懷化市委常委、鹤城区委书记易贵长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他认为,只有以人为本,让利于民,和谐拆迁,困扰城市建设的征地拆迁难题就会变成连接党心民心的桥梁。

“不公则难,公平则易”

近年来,怀化市委、市政府提出“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战略目标和“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科学决策,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

大建设带来了大变化、大发展,大建设也必然带来大拆迁。作为怀化唯一主体城区,鹤城区承担了这一征地拆迁安置难题。

易贵长认为,不公则难,公平则易。几年来,怀化市在征地拆迁安置方面做到了三个“始终坚持”:一是始终坚持依法依规。不管是项目立项、土地报批,还是土地的招拍挂、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出台、房屋的拆除等,都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操作。二是始终坚持阳光操作。为了确保公平,在房屋拆迁评估机构选定上,坚持群众代表参加抽签决定评估公司;入户丈量登记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管千家”;对房屋丈量结果、违法建筑的认定、补偿金额及资金兑付等情况,都及时向社会公示。给群众知情权,确保了被征拆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始终坚持高度统一政策标准。怀化市将所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全部交由市征地拆迁安置办公室管理,严格实行一个标准,坚决“一碗水端平”。

2008年,当地政府组织村组干部、被征拆群众代表赴外地考察,大家考察回来都反映,怀化的被征拆户得的实惠是最多的。

易贵长举例说道,比如,城市规划区内的居民拆迁选择产权调换的,实行等面积调换,被拆迁人选择户型超过其被拆迁房屋法定面积的20%以内部分按成本价购买,超过20%以外部分按市场价下浮10%购买;村民房屋拆迁遵循“统一选址、统一规划、分户联建、乡村落实”的原则,就近实行划地安置,安置地在报批时变为出让地,政府负责搞好安置地“三通一平”;对积极支持城市建设按期实施腾地拆迁的,分别给予奖励等政策,都充分体现了让利于民、和谐拆迁的理念。

安置区大都规划在最好地段

群众安居乐业是和谐的基础。如果征拆让群众变得无房可住、无业可就,就违背了征拆的初衷,征拆对象和失地农民既伤利更伤心,会引发出各类对抗性、偏激性言行。

易贵长介绍,在拆迁工作实践中,他们不仅通过采取货币安置、产权调换等多种形式,让群众有选择的空间,而且十分注重安置区的规划建设,安置区大都规划在最好的地段,安置房都参照商品房标准来设计。

首先是科学规划安置点,加快安置区建设。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怀化市规划了35个村民安置点、预留4900余亩安置地,专门用于怀化城市规划区范围内27个行政村当前和今后因项目建设被征地拆迁的安置。他们还按照被征地总量的5%留地给被征地村组,专门用于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出路安置。目前,已完成5个居民安置区、7个村民安置区的建设任务,共建安置房42万平方米,可安置被征拆户4000多户。

其次是实行政策优惠。怀化市明确,安置区建设用地政府负责完成“三通一平”后以低于成本价提供,土地变性为出让地时免收出让金。安置房建设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服务性收费按规定标准的30%收取,安置户办理安置房权证的费用按8.9元/㎡的标准包干收取,与按正常收费标准相比,仅此一项户均节省办证费用上万元。安置房手续办理方面,从市征拆办、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抽调专人负责办理,实行特事特办,为被征拆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同时,坚持项目建设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按照“统筹规划,集中改造,配套跟进,政策扶持”原则,积极实施“城中村”改造,一揽子解决城市规划区内村民转居民过渡时期村民建房问题、违法违规建设问题、失地农民长远发展问题和安置问题。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中村”改造规划要求,出台了《怀化城市规划区城中村改造试行办法》,对城市近期建设区,以村为单位,科学确定建房地点,配置发展用地,以村为单位一次性量化村民转居民后可享受到的城市资源,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开发经营,并将住房分配到户,将经营性资产股份量化到村民,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无地农民的出路问题。

另外,怀化市出台了《怀化市城市规划区内无地少地农民社会保障试行办法》,对无地农民选择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政府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原补贴的基础上,再给予每人每年增加30元的补贴;出台了《怀化市城市规划区城中村改造社会养老保障补贴试行办法》,村民改为城镇居民后,参照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畴,政府配套相应资金,比如对女性16至40周岁,男性16至45周岁年龄段人员,政府给予每人5年的养老保险补贴,补贴标准为当年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的12%,2010年人均年补贴额为1878元,第十年可达5206元,这样从根本上解决无地农民的后顾之忧,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易贵长表示,实践表明,只要把安置工作做好,切实做到越拆越好,便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征拆成为群众积极拥护的民心工程。

项目建设到哪里,协调服务就到哪里

“群众既是城市建设的主体,又是城市建设的直接受益者,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是做好征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工作的实际体验,我们更加坚信群众的主体和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群众都是识大体、顾大局的,也是相信政府、渴望发展的。因此,在征地拆迁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争取群众。”易贵长说。

在征地拆迁实践中,怀化市委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经常深入被征拆群众,明察暗访,全面掌握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的政策落实、干部作风等情况,当群众对征地拆迁安置政策不理解时,多次现场办公,当面为群众释疑解惑。几年来,市、区两级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与被拆迁户当面对话,现场解答被拆迁户提出的问题,得到群众一致称赞。

以拆迁促进城市发展,以拆迁改善居住条件,以拆迁提升生活水平,一直是当地执政者追求的目标,这几年之所以能够“征”出良好的发展环境,“拆”出融洽的干群关系,其中一条重要理念就是不把安置仅仅当作安居,摒弃了把补偿当作“了断”,而是作为执政为民、凝聚人心、提高区域竞争力、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征地拆迁实践中,他们不断解放思想,把握征地拆迁规律,创新工作机制,从过去委托征地事务所到现在成立专门征地拆迁安置机构;从过去以责任单位为主体协调服务,到现在“定区级领导、定工作班子、定工作目标、定工作经费、接受社会监督”项目管理机制的建立;从过去分管领导的单线调度,到现在全区性统一工作调度、督察和考核机制的建立,不仅有效地规范了征地拆迁行为,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征拆工作的实效性,形成了一套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模式,建立健全了完善、高效的执行系统。

同时,不断强化市、区一体理念,建立市、区部门联动机制,对征地拆迁涉及事项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服务征地拆迁工作已成为市、区各级党政机关的自觉行动,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得到有序、快速、健康发展。2010年实施的迎丰路综合改造项目,仅3个月完成城市中心区房屋拆迁11000平方米,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多月。

创新保障机制。建立完善了工作调度机制,坚持市一月一调度、区半月一调度、项目部一周一调度。建立了信访接待制度,成立专门信访工作组,实行首问责任制。建立了投诉、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指定专人负责办理举报事项。建立了工作台账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实行限时办结制度,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和反映的问题,做到大事小事不过夜。

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将征拆责任单位相关工作纳入行政问责,实施捆绑考核;将工作人员年度考核权交项目部,实行考核结果同评先评优、经济待遇、提拔使用挂钩,每年公开表彰、提拔一批实绩突出的干部。通过这些机制的创新,有效地理顺了征拆工作责、权、利关系,基本做到项目建设到哪里,协调服务就到哪里;哪里出现矛盾纠纷,哪里就有干部去协调解决。

上一篇:清明上河园的个人心得体会700字下一篇:公文写作课程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