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智教育模式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情智教育模式(共8篇)

情智教育模式 篇1

传统模式继续引领风骚,情智教育模式更成市场“新宠”———

寒假又将来临,目前不少社区网站上又出现了双职工家长急寻托管班的帖子。笔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今年寒假少儿托管市场除了传统的“看护型”、“看护+智力培训型”模式继续引领风骚,一种集看护和情智教育于一体、特别强调以情商教育为特色的托管模式开始脱颖而出。有关人士指出,在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日益严重、情商教育越来越受到中国家长重视的今天,这种“三合一”的模式应该成为未来少儿托管市场发展的主流方向。

●欧杰思情智教育引领寒假少儿托管新模式

时下,当一些家长为找不到合适的少儿托管班心急如焚的同时,市场上种类繁多的托管项目也让不少人感到眼花缭乱:什么“英语托管班”、“课外辅导托管班”、“体育托管班”——笔者注意到,今年寒假少儿托管市场虽然仍以传统的“看护型”和以“看护+智力培训型”模式为主,但同时情商教育开始成为市场的“新宠”,一种“看护+智商培训+情商培训”的“三合一”模式开始走俏市场。这里最显眼的莫过于一家名为欧杰思国际少儿情智教育的机构,他们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推出了主打不同层次情智教育牌的少儿托管班。

欧杰思国际少儿情智教育机构校长顾坤老师告诉笔者:“欧杰思本身就是做少儿情智教育的机构,因此寒假每期5天的少儿托管班只是长期班的一个缩影。针对处在培养兴趣阶段和大小肌肉发展关键期的2-4岁年龄段的孩子,我们设置了情境英文听说、感觉统合、情商阅读、情商音乐互动和情商美术等课程;针对处在培养兴趣、挖掘潜能关键期的4-5岁孩子,我们设置了情境英语听说大联盟、情商舞蹈、情商口才、音乐课和美术等课程;针对已经处于认知初期的5-6岁孩子,我们设置了情境听说大联盟、情商舞蹈、口才表演、英语语音、情商主题、情商阅读等课程。寒假班按年龄段分班如此细致,是为了

有利于对每一个特定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做最专业的培养,也便于特定年龄段的专业教师对孩子进行更合理、科学的教育。而所有课程都凸显情智教育,‘情’是通过情商主题培养,‘智’就是学科知识。”

欧杰思顾校长还指出:“我们的情商主题有完整的体系,首先分为统一大主题,比如首先认知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每天所有科目的老师都会在课程中渗入这个主题,以便于孩子在重复中建立正确的意识。情商的培养也会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设置梯度,首先是习惯品质的培养,接下来是性格(情绪)的培养,最后逐渐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思维模式。情商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五天课程里我们只有两个大的情商目标,一是建立秩序感,二是要关爱家人,比如我们的美术主题就会以今天我当家、我为父母做顿饭等这样的主题来教授美术的课程,希望孩子在过年的前后给辛苦了一年的父母送上自己亲手绘制的美术作品,这同时也培养了孩子感恩的心。”

而北外青少英语教学顾问曹文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向笔者表示:“北外青少在2011年的规划中将通过英语教学提高孩子们的情商,并侧重于孩子学业发展、课外活动、公益活动、文体专长等方面的培养,在短时期内培养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 另一家托管培训中心的负责人也告诉笔者,他们托管的对象以5至12岁的幼儿和小学生为主,通过系统复习上学期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寒假学习计划的习惯。此外,该中心还借助经典诵读、英语对话、金笔作文、阅读训练及科幻故事、科学探索、感恩训练等课程丰富孩子的寒假,通过反应能力、注意力等智能训练,逐步提高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少儿托管班引入情商教育意义何在

谈及少儿托管班引入情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时,欧杰思国际少儿情智教育机构校长顾坤老师向笔者表示:“以我们的长期班为例,每周都有情商目标,每周要用情商短信提醒家长共同培养孩子。此外,我们还邀请国内外少儿教育专家做专业讲座,实现家长和孩子情商教育的共同进步、成长。我们想以此告诉家长,好孩子是培养出来的,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和引导,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多,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这方面的培养”。

欧杰思国际少儿情智教育机构教研总监吴金培老师则指出:“目前,很多中国家长只注重关注孩子学了多少,考了多少分,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关心分数没有错,但同样应该注重孩子健康思维模式的培养。”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两条腿走路,不要成为高分低能的孩子,所以每节课程里都同时设有情商目标和知识目标,也就是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同时,要保证孩子在这里学到的所有课程都是最专业的。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社长范晓虹女士告诉笔者,情商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自信快乐、健康向上。现在独生子女较为普遍,而少儿托管可以营造集体情境、丰富情感体验、锻炼情绪管理技巧,是学习人际交往能力的很好环境,其拥有的天然优势是其他场景难以替代的。此外,专业课程、优秀教师完全可以弥补家长教育观念和技巧的差异性。以外研社儿童发展中心研发的“为幸福而教育”系列产品为例,其《布奇乐乐园》课程就受到很多家长的认可。

●少儿托管安全健康是基础,情智教育应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无论是智力教育还是情商教育,目前少儿托管市场“培训”正成为“主旋律”。对此,专家们一致强调,安全和健康仍是少儿托管市场的重中之重。

欧杰思国际少儿情智教育机构校长顾坤老师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在有了安全的环境和健康的身体后才能谈及其他,接下来情商比智商更为重要。一些成功人士当年的文化分数不一定是最高的,但他们可能会拥有很强的沟通能力或很好的交际能力、抗挫折能力、管理自

己情绪能力或大爱之心等;当然也有很多优秀人才的情商智商同样很高。”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社长范晓虹女士指出:“安全和健康是少儿托管的基本要求,智力和情商应当两者并举。无论健康、智力还是情商,幼儿诸多方面能力培养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幼儿的生活和游戏都是一种教育契机,各种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彼此融入贯通,并相互促进发展。”

在比较情智教育新模式与传统托管班模式的不同时,欧杰思国际少儿情智教育机构校长顾坤老师表示:“目前,很多家长难以找到专业性较强的寒假班,不是吃不好,就是学不到,要不然就是让孩子写写作业,再有就是学得非常累”。而‘看护型+智力培训型+情商培养型’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每个形态都是非常专业的,如在看护方面,对孩子的休息、安全、饮食我们都做了合理的搭配,有机营养膳食,休息时间和内容都做了非常科学的安排;智力培训方面我们的每门课程都有科学专业的体系和教案,并由专业的老师来教授。”

情智教育模式 篇2

构建教学模式, 是促进教育理论深入研究和学校发展的关键环节。 优化教学过程是现阶段教学改革的重点,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在正确的教学策略指导下, 构建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核心。 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 用以计划课程、选择教学方法、规范教师自身行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教学范型。 故而可以为教师用于指导教学, 也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并从动态上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 提高教学效率。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显得十分重要。

二、“情智交融”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1.课堂教学现状

走进一些语文课堂, 我们发现, 部分课堂了无生机, 还处于低效状态。 课堂上, 教师传授知识, 学生学习知识, 师生之间仅有的是知识传递, 缺乏情感的交流与沟通。 学生死气沉沉, 教师严肃紧张, 低效劳动、无效劳动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埋下了课内损失课外补的隐患。 教师教得劳累, 在沉重的压力下体会不到事业的乐趣;学生学得辛苦, 品尝不到学习的幸福。

2.学校状况

武汉市江岸区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围绕“和谐教育”开展研究, 并不断深化与发展, 成为有地方特色的教育科研品牌。 在江岸教育的引领下, 结合我校实际, 我们在“十二五”课题研究中进行了《小学温馨教育的实践探索》的研究。 温馨教育的课堂理念是:“情智交融的课堂, 情润生命的教师。 ”情智课堂, 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课堂, 洋溢着友好的情感, 充满着智慧的挑战。 在高效课堂的研究中, 我校进行了以课题为《温馨施教中情智交融的课堂》的研究。 在情智交融的课堂研究中, 我校教师积极行动起来,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努力探索, 建构了有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情智交融的”阅读教学课堂模式。

三、“情智交融”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的理论依据

1.时代需求

当代教育呼唤两大精神:一是科学精神;二是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智慧”问题,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情感”问题。 现代教育教学的本质内涵就是情智。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大写的人。 人是由一撇一捺支撑起来的, 这一撇上应该写着“高尚的情感”, 那一捺上应该写着“丰富的智慧”。 一撇一捺有一个交叉点, 就叫情智交融, 和谐共生。这样培养出来的人, 才是健全的、大写的人。“情智课堂”就是为了培养下一代成为富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的大写的人。

2.心理学研究理论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情感和智慧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人处在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时, 会思维灵动, 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 相反, 人若处在压抑、恐惧的学习状态下, 往往思维之门禁闭, 大脑一片空白而茫然不知所措。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 学生是一个知情合一的人, 他们渴望用自己的情感经验和认知方式做事。 教学就是要提供一种人道主义的、令人愉快的环境气氛。 在这样的环境中,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 他们能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 能使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有效地统一起来, 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教师不以权威、指导者自居, 其作用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条件, 起顾问、咨询服务的作用, 有时会应学生的要求参加讨论、探索。 该理论要求我们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心理自由和安全的学习环境, 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伙伴关系。

四、“情智交融”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界定

新的课程改革, 提出三维目标:一维是“知识和技能”, 二维是“过程和方法”, 三维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我们以为,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可以纳入“智慧教育”范畴, 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以纳入“情感教育”范畴。情智课堂是教师用情感和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思维, 培养习惯, 夯实基础, 从而使学生不断生成情智, 发展情智, 实现生命成长、提升人生意义的场所。“情智交融”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这里,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则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五、“情智交融”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及操作策略

“情智交融”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如下:

1.以情启智

以情启智, 即根据教学的特点, 采用有效的方法, 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 诱发学生以情启智,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调动出学生学习的愉悦情绪。

要实现以情启智的教学, 需要教师在课前研读教材, 依据教材特点, 揭示矛盾, 制造悬念, 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根据预习, 主动设疑, 展开思维触角;创造良好的情境, 使学生受到触动、感染, 诱导情智的萌发。 如:教师精心设计阅读课的研读问题, 其实就是在精心选择教学的突破口 (切入点) , 这一问题将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文本。 根据教师们的经验, 问题设置的常用方法有: (1) 从题目中提炼主问题; (2) 从文眼、关键句提炼主问题; (3) 从过渡处提炼主问题; (4) 从课后习题提炼主问题; (5) 从主旨提炼主问题; (6) 从“比较”中提炼主问题; (7) 从“反复”处提炼主问题; (8) 从“矛盾之处”提炼主问题; (9) 从言语表达提炼主问题; (10) 从写作手法上提炼主问题等等。 如:从主旨提炼主问题就是让学生在读中寻找文章的主旨, 并从主旨引出主问题。 一位教师执教《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她让学生寻找主旨:作者曾经两次来到德国, 德国的一草一木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此, 他从内心深处发出了怎样的赞叹呢? 请快速浏览课文, 并用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学生通过勾画出的“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两个感叹句引出精读探究的主问题: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景色的“奇丽”? 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民族的“奇特”?

教师对阅读课研读问题的设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一段时间的训练后,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也学会了设计阅读课的研读问题, 清楚该怎样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因此, 教学中让学生能独立提出有价值的研读问题, 正是学生把书读“进去”的标志, 也正是教与学方式转变的一种体现。

2.互动生智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温馨、安全的课堂气氛。 ”因此, 教学中要努力为孩子们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和孩子们之间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满腔热情地激发出孩子们敢说敢想的积极性。

加强“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主要是针对小组合作学习而言。 借鉴许多成功教学模式的经验,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 通过小组交流自己学习的收获和困惑, 在生生互动中巩固基础性目标, 促进对核心目标的深入认识。

加强自主互动。 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 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 课堂上理所应当让学生畅所欲言, 自主互动。 在和文本、教师、学生的相互对话中, 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惑。 问题让他们去提、去议, 答案让他们去辩, 结论让他们去得。 在交流中, 学生得内心是纯净的、安全的, 不管自己的回答怎样, 都能得到同学们真诚的评价, 大家之间的关系友好而和谐。

教师在课堂中把握学生学习的困难, 在知识点疑难处、在学生思维障碍处加以引导, 真真落实“为学而教”, 一改以往的为教而教的课堂。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 温情点拨, 雪中送炭, 针对重点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度、广度、迁移度发展。

3.以智蕴情

通过适度适量的训练, 让学生巩固内化所掌握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情境中感悟丰富多彩的语言, 或概括, 或想像, 或思考,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情感得以生成。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在已有的学习、 生活中形成的情感, 如对动物的喜爱、对英雄的敬仰、对太空的向往等, 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迁移, 推动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赏, 并在品赏过程中使这些“原始”的情感得以发展, 乃至升华。 以智蕴情的课堂会充分利用教师的情感, 以情悟情, 唤起学生对课文的体验, 促使他们带着已有的体验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

4.发展情智

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内涵, 并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去亲身体验。 这样, 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心中涌动着许多体悟急需倾吐。 此时, 教师可采取以下三个措施帮助学生发展情智。

其一, 采用各种交流形式, 让学生发展情智。

(1) 辩论式交流:在学习感悟基础上, 学生个体形成鲜明的立场, 让学生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让学生越辩越明白, 越辩越聪明。

(2)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堂中的成果, 教师就要成为倾听者, 欣赏者, 与学生产生共鸣, 给学生以鼓励,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 拓展式交流:关注学生超文本的学习感受, 只有这样, 学生对语言、对事物、对人的认识才会是立体的、多元的。 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 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是拓展性的交流。

其二, 培养学生运用能力。 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文本中的精典语言, 或注重拓展阅读, 或注重迁移文本中的精妙写, 让学生经历由仿到创的成长过程。在迁移运用中, 学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语感的运用能力, 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其三,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评价的落实。 学生可以从自身出发, 对自己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也可以评价同学的学习情况, 互学优点, 共同进步,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后面学习的期待。

六、“情智交融”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事项

1.教师要创设平等、民主、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 这是情智交融课堂教学的土壤和空气。

2.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作为阅读教学的起点, 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影响文本对学生的精神观照与文化浸染。教师应做到:从作者视角上把准文本的价值取向, 从读者视角上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 从语文视角上凸显学科的本体特征, 从学生视角上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3. 教师在课堂上要有一个整体的掌握和调控意识, 要根据教学的内容灵活运用课堂提问、教师角色转换、课堂信息重组、课堂评价等策略, 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行动者, 个性化地展开与教师、文本、环境诸因素的对话, 从而促进课堂中的动态生成,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生生互动中, 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培养至关重要。 教师要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参与, 要充分认识到小组的建立和培养是保证课堂教学模式得以落实的基础。

5. 根据不同学生情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 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和自信心得到最大的提高。

七、“情智交融”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的效果预测

通过“情智交融”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有以下几点效果预测:

1.“情智交融” 的课堂能促进教师情智的发展。 课堂上老师灵动机智, 用爱心润泽生命。

2.“情智交融” 的课堂将是灵动的课堂, 学生积极思考, 大胆发言;师生平等对话, 情感交融, 智慧碰撞, 如沐春风。 课堂一改以前老师只重教、学生埋头学、课堂死气沉沉、教师严肃紧张的局面。

3. 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将得到提高。 特别是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口头表达以及对文章的研读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情智教育模式 篇3

理想的教育是爱和智慧的统一,换一种说法,也就是情和智的统一,而把这样的理念落到实处,就必然会涉及到课堂教学模式的重构问题。基于这一思路,我们把“情智教育”作为我校的基本办学理念,并以此搭建了“情智教育”的发展框架——积淀情智文化、实施情智管理、培养情智教师、开发情智课程、建设情智课堂、开展情智活动、塑造情智学生。具体到课堂教学领域,我们接受教育理论的指引,把握教育的时代精神,分阶段实践、研究,开发并实践了“情智课堂”教学模式。

一、 “情智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情”与“智”是教育教学的两个基本元素,是教育教学需求的两种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内部,又依存于外部,是一种具有生长性、支撑性和引领性的力量。

我们对“情”和“智”的理解始于并基于情商和智商,却不限于情商和智商。具体地说,“情智课堂”的“情”,既指情商——情绪、情感等心理状态,又指真情——亲情、友情、爱国情、民族情等高尚情操;“智”既指智商——观察、记忆、想象、分析判断、思维、应变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指智慧——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人、事、物的聪明才智。融入了情和智的“情智课堂”,同时重视课堂的“情感”与“智慧”品格,追求学生“情商”与“智商”的同步提升。在“情智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把控情智,先情后智、情中有智、智中有情,以情促智、以智塑情,最终实现课堂中的师生、生生情智共融及情智的同步提升。

“情智课堂”有四个基本特征:教师的教用真情、有激情,学生的学有兴趣、有热情;师生、生生、人机(计算机)互动,课堂充满教学的情趣和教育的氛围;师生在问、答、讲、评、导、练等过程中自然互动,相互以情促情、以智启智;师生的情感、智慧得以升华,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顺利达成。

二、 “情智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情智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是:入境启情智——体验导情智——运用促情智——拓展提情智。每一个环节的操作要领如下:

1.入境启情智

教师带着愉悦的情绪进入课堂,通过问题、实物、课件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为新课的引入做好准备。

在这一环节的实施中,教师需要注意:

(1)“情境”须具有趣味性和问题性。趣味起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因为人在精神愉悦的状态下思维才能流畅、通达;问题须具有探究性、启发性,力求避免问题的设置过于简单直白,那种在教科书上就能找到现成答案的问题,是很难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2)问题设置要符合逻辑规律,最好形成有机的“问题串”,具体地说,大问题要统领整个课堂,小问题之间应有显性或隐性的逻辑勾联。

2.体验导情智

创设体验情境,还原教学内容,给学生以感官刺激或深层次的思维启迪,目的是激起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 为此,教师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与教学内容进行对话,对教学内容进行体验与感悟,最终在不同的情境体验中内化知识、升华情感、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并在体验中产生情感,形成态度和观念。

在这一环节的实施中,教师需要注意:

(1)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丰富学生的感觉,可借助实物和图像、问题、动作、语言、新旧知识与观念的关系及矛盾等,创设基于生活、注重形象、体现学科特点的教学情境。这样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认知停靠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意向。 (2)让学生走出课堂,看一看、想一想、听一听、问一问、估一估、称一称、算一算、做一做等,以便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多感受、多体验,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

3.运用促情智

面向全体学生,创设与知识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把新知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鼓励学生通过个人尝试、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情境”中的实际问题,这样还能起到当堂达标检测的作用。

在这一环节的实施中,教师需要注意:

(1)“运用”环节的设计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坚持“生进师退”原则。(2)对学生“运用”中的困难要有预见性,做到点拨、指导和强化不失时机。(3)“运用”环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评价应以正向激励为主,要为促进“运用者”的正面情绪服务,要从“运用者”的态度、方法、水平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4)要让所有学习者参与到“运用”环节中来,活化知识,使知识借助在新情境中的迁移升华为能力。

4.拓展提情智

寻找与具体知识、方法、能力、情感等关联、结合的内容,对重点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开阔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

在这一环节的实施中,教师需要注意:

(1)拓展内容不可拘泥于课本,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求新、求异,以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2)拓展内容要关注学生差异,设计有梯度的拓展内容,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3)拓展内容要注重引导学生带着更大的学习热情走出课堂,帮助他们对学科有更丰富、更多元的感受和理解。

三、 “情智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

为保证“情智课堂”教学模式的实现,我们确立了“情智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详细内容反映在右表之中。

四、 “情智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推进

我们的“情智课堂”教学模式,从提出到形成经历了以下阶段:

1.起步阶段

重点是在挖掘、提炼“情智教育”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摸索出“情智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2.发展阶段

重点是围绕“情智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研发操作要领和评价标准。

3.落实阶段

重点是通过示范引领、常态研究、人人实践等形式,使“情智课堂”教学模式在所有教师和所有学科的课堂上逐步变为现实。

4.完善阶段

重点是进一步优化“情智课堂”,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以基本模式为蓝本,研究变式,寻求突破。

众所周知,提出一种模式固然重要,但关键是要能够顺利推进,为此,我们采取了明确的策略来分步实施:

第一步,以点带面,强势推进。

各教研组学期初要在组内展开对“情智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与研讨,深入了解其实质与内涵。随后,各学科骨干在组内讲一节“情智课堂模式”展示课,组内成员开展互听互评,共同研究、共同进步。

第二步,听课评课,检验成果。

以教学校长、教研组长为主要成员的听课组,采取“约课”的方式对所有教师进行听课、评课,以了解“情智课堂模式”的具体实施情况。

第三步,专家指导,关注常态。

聘请教育教学专家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每周进校指导教师们的常态教学。专家与教师主要从师生情智的状态、问题、活动、效果及质量进行对话研讨,帮助教师围绕基本模式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客观分析,继而提高对模式的把握和内化程度。

第四步,实战练兵,促进成长。

每学期进行三轮“情智课堂实践活动”,在所有教师中开展“情智课堂”教学评优活动。通过实战练兵活动促进广大教师的快速成长,进一步深入实践、贯彻“情智课堂模式”。

浅析在品生.品社中的情智教育 篇4

科泉小学

蔡民权

新课标注重老师的“有效教学”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师在思品课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智教育,值得每一位任课老师认真思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寓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智力发展”。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课堂应是放飞师生思想的天堂,教师应用自己思想的火种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因此,每一位教思品的老师必须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失地对学生进行情智教育。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进行有效教学,不但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学生通过感悟道理来消化书本知识,让学生在愉悦而充满激情的学习中学以致用。教师如何在思品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智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不断努力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要使一滴水不干涸,唯一的办法是把它融入到大海中去;要给予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相对于单纯传授书本知识而言,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更重要。传统教育中的“言传身教”对担任思品课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技巧与人品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激发学生激情的主要源泉。而教师的人格魅力是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展示。教师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思品学科的教师应该学会与时俱进,在努力学习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吸取新知识,善于钻研新问题,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思品课教学中,老师积极有效的思想引导,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课堂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充满变化的过程,教师只有关注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才能有的放矢地为学生的“学”而精心设计,将情智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思品课堂教学中去。

二、精心设计课程目标、努力钻研教材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有效教学。思品课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小学徳育工作的培养目标、实施途径和教育原则,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进行灵活教学。正确的结论来源于科学的思考,科学的思考来源于对现有教材的全面而深刻的钻研。教师只有将课堂教学有效性充分展示出来,才能取得对学生最大的教育成效,使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作为思品教师只有在深入领会课程标准、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才能灵活驾御课堂,才能让学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进行点面结合

教师在思品课教学过程中,拟定教学重点后,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让世间儿童手牵手,让世间充满爱》中,我先讲一个《四个朋友的故事》。大意是:有姜、黄、秦、孙四位朋友聚餐,他们点了烧鸡、烤鱼等八道美味名菜,并且共同商议:只有用自己的姓说一句话才能进餐。于是,姓姜的朋友说‘姜太公钓鱼’,他把烤鱼拿走了;姓黄的朋友说‘黄鼠狼偷鸡’,他把烧鸡拿走了;姓秦的朋友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他把其余六个菜拿走了;姓孙的朋友说‘孙悟空大闹天宫’,他一怒之下掀翻了桌子,将八道菜全打翻在地上。结果,谁也没有吃到菜,大家不欢而散。然后,我问同学们:你们听了故事悟到了什么道理?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郑雅雯说:“人与人要团结友爱”;林诗怡说:“人与人要互相尊重、讲礼貌”;颜滋黄说:“人不能太自私!”学生们在课堂上各抒己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被我充分调动起来。我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评价后,便导入课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课文内容。然后,我引导学生领悟人与人相处要学会尊重与团结,并进行思想延伸:人与人相处还要学会互助合作。在有效教学中,我以爱为点,巧妙插入故事内容,引起学生动情解读课文内容,最后让学生充分领悟广义上的爱。

我通过这种点面结合式的情智教育,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领悟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体会思品课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我让学生在愉悦学习中体验思想感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在教学中知行合一

思品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让学生乐于学习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我们的有效教学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

让情智共生走进语文课堂 篇5

——蒲州中心校西厢小学 杜建霞

在跨入21世纪的今天,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更应承当起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弘扬人文精神的责任。怀特海说:“一个不重视智慧训练的民族是终究要灭亡的民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知识是通过外在获取的,而智慧是个体内在生成的。知识不等于智慧,但智慧统帅知识!在当今知识爆炸时代,教师不仅教知识是肯定不行的,教师要通过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去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生成智慧。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怎样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呢?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认为: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儿童学习语文必须伴随情感。情感是学习语文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人的情感和智慧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处在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思维灵动,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尤其当人处在兴奋状态之下,往往会灵感涌动,妙思连翩,奇思异想,层出不穷。相反,人如处在压抑、恐惧的学习状态下,往往思维之门禁闭,大脑一片空白,茫然不知所措。要达到“心心相映”的美好境界,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情感,还要有教育的智慧。因此,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满情感,会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智慧,会使学生主动走进教材,走近教师,积极与教材、教师进行对话,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 发展。

一、入境------启动情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种子会萌发幼芽来:儿童边认识边干得越多,对劳动的激动情感体验得越深,他就想知道的更多,他的求知渴望、钻研精神、学习劲头也就越强烈。”在课堂伊始,就采用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景,诱发学生启动情智,让学生以良好的心境体验文章情感,引起学生认知情感和愉悦情绪,在教学情智触发的教学环境里,学生可以徜徉在轻松愉悦的精神活动中,使个性与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而教师可以自觉地按照一 定的教学规范来引导学生接受情智。

如《黄山奇石》一课,在揭示课题后,我让学生说说读完课题后最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举起手说最想知道黄山上有哪些奇石,那些石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正在同学们如此急切的时候,大屏幕上一段录像把学生们带到了心驰神往的黄山。此时,我们可以想象这节课上学生的学习热情了。再如《荷花》一课,上课伊始,美妙的音乐伴随着大屏幕上一大片娇艳的荷花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视觉、听觉两方面上美好的感受更带来了美好的心理感受,学生怎能不受到感染,怎能不涌动出澎湃的情感呢?当学生的情感涌出,课堂在情感中开始,他们才会自然地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氛围,走进教材,主动探索知识。

二、感悟---------生成情智

感悟,是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直觉化技能,是语文智力技能的 核心要素。学生在生趣盎然的情境中感悟丰富多彩的语言,或概括,或想象,或思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同时,学生的情感得以生成,充分利用学生在已有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情感,如对动物的喜爱,对英雄的敬仰,对太空的向往等可以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迁移,可推动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赏,并在品赏过程中使这些“原始”的情感得以发展,乃至升华;充分利用教师的情感,可以唤起学生对课文的体验,促使他们带着已有的体验,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

一、初读感悟,引发情智

感悟的基础是读好文章。学文伊始,教师运用各种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法,让学生把文章读的正确、流利,引导学生把无声的书面语 言的含义通过有声的语言形式,正确、连贯地表现出来。

在教学《永生的眼睛》中,我说这是美国著名的作家琳达?里弗斯的一篇回忆文章。在这篇文章里,她向我们讲述了他们一家三代人的感人故事。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是否把字词读准了,把课文读通了。(屏幕出现课文中的主要词语)指明读。词汇是语文的基石,任何阅读教学都不应该忽略,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可以总结出学词的三步骤:一读准确、大声,二读出意思,三记住难点笔画,而且每个步骤都充分利用体态语言和有效的示范与暗示帮助理解记忆。同时,针对孩子容易写错别字的问题,老师特别在难点笔画上提示,并让学生及时练笔巩固,培养他们观察识记难点笔画的好习惯。最后又让孩子接读成语,即学即测,生成显得迅速而 富有成效。教师的感情范读,也能准确地传情会意,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声传情,以情激情,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二、细读感悟,深化情智

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诱发创新思维的生成、引导学生适时适地联想,让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如在教学《永生的眼睛》一课时,我问学生,她能理解父亲的做法吗?伤心的琳达,不满的琳达,不理解的琳达。让我们来听一听琳达的心声。指明分别读伤心的琳达,不满的琳达,不理解的琳达。同学们,面对父亲的做法,琳达不理解,很不满。假如你是琳达,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咱们再往下看,当琳达长大了,爸爸也要捐赠自己的眼睛角膜,这时候,琳达感到怎样?(感到自豪)最后,当听到女儿也希望捐赠自己的眼睛角膜时,琳达感到„„(无比的骄傲)。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的阅读要有个性化的体验,这里包含了两个关键词“体验”和“个性化”。体验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角色感受,它不仅能再现人物表面的言行,还可以深入人物的心灵世界。利用角色体验的作用,为学生呈现了文本的故事情节,让他们更真实地接近人物的言行和内心感受。有了充分的体验,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自然个性了、丰富了、多元了,譬如“惊讶”、“痛苦”、“生气”、“不同意”、“不理解”等等。老师在交流中并没有束缚孩子的思想情感,而是引导着他们共同体验更多、更复杂、更打动人心的感受。可见,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丰富的,教师应注意 挖掘,让课堂保持在情感中发展。

三、表达----展现情智

通过课堂伊始的激情导入,通过课堂之中的以情激情,学生已经积蓄了丰富而炽热的情感冲动,心潮澎湃,情绪激昂。此时此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已是水道渠成。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表达与思维和谐发展的过程。这里的表达,不仅是口头表达,还包括书面表达。学生通过拓展阅读,丰富了知识、经验,积淀了语文素养;另一方面,教师不断地调动学生的理性解析,更注重学生的创造性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得学生常常闪现和迸发灵动的火花 如在教学《永生的眼睛》一课时,我说我们为父亲的做法感到骄傲。父亲的内心深处和妈妈一样,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和希望。他们多么希望什么?(多么希望哪些盲人能够早日重见天日,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父亲的话是自己对生命意义的诠释,而老师的追问“你们同意父亲的话吗”,又是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自我思索。不管孩子的意见如何理由是什么,他们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了一次认识和理解。而父亲的言行正是学生最好的心灵对照,从他的话 里,孩子们领悟到了奉献的意义与美好。

四、交流-----发展情智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感悟语言,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去亲身体验。这样,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心中涌动着许多体悟急需倾吐。此时,教师采用各种交流形式,让学生展示情智,并发 展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学生的情感以通过朗读倾泄出来之后,教师要进行总结了,深 情而充满鼓励的总结,可以把学生的情感延伸到课外。

如在教学《永生的眼睛》一课时,课文结尾处,我讲述了温迪的意外车祸后,说这就是永生的眼睛。你照亮了失明者生命的道路,你还给人们带来了什么?请提起你的笔,快速写下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作为《永生的眼睛》这篇文章的结尾。抒写自己的感受。一篇文章可以读成长长的故事,一种情感可以生成无尽的感动。拓展,为文本的湖水投入了一块巨石,掀起了情感的波澜。温迪的意外车祸,那封沉甸甸的感谢信,在老师深情地、伤心地、崇敬地讲述中,温迪的美丽心灵连同那只可爱的马儿一起印入了同学们的心。情到深处自然流,老师水到渠成地设计了一个排比句式的练笔,既是读写结合的语言训练,也是学生对文章最后的总结和感受,“人文”和“工具”又 一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以上可以看出,通过老师深情而充满鼓励的总结,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延伸,从而又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那么,语文课堂也就 在学生的这种愿望下得到了延伸。

“三读四入”创建情智课堂 篇6

“三读四入”强调以读生情,以情促智,以智生情,以情促读,用朴实、真实、扎实的课堂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智。

“三读”指的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即读近文本――读进文本――读出文本。“读近”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熟悉课文,理解字词,梳理文章脉络,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读进”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阶段,也是最重要、最关键,需要教师大力指导和点拨的阶段。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品味词句,咀嚼“文味”,对话文本,理解内容。“读出”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总结延伸拓展阶段。这一阶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思想,形成方法,跳出文本,举一反三。

“四入”是从学生学习的层面来说的,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达到入境――入文――入理――入情,文理情相融,情智德共生。这“四入”与教师的诱导紧密相连,即通过诱导,激起学生阅读期待,让学生“入境”;通过诱导,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文本内容,让学生“入文”;通过诱导,带领学生品悟语言,形成阅读与表达的方法,让学生“入理”;通过诱导,升华学生阅读情感,使情理共振,情理交融,达到让学生“入情”的目的。

“读”是语文课堂的根本,“入”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读”和“入”是分不开的。“三读”与“四入”是相生相融,相互依存,相互延展的。

教学之初,教师要想方设法将学生带进“乐学”的情境中,通过诱导让学生产生愉悦之情,开启智慧的大门。当学生的情智被启动后,教学就进行到第二阶段――“读进”文本。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深入文本,独立学习或合作探究,通过咀嚼文字感悟道理,生成情智;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展现情智;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升华情感,达到情智共振的目的。

若想让学生“读近”文本,教师首先要亲近文本,细读文本。当教师掌握了文本的秘妙之后,就可采用多种方法诱导学生“读近”文本,如通过图片感知或趣味游戏活动,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实现入境入文,启动情智,生发情智。

所谓“读进”就是要让学生深入文本,关注文本内最基本的素材――语言及语言的表达方式。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段品析、涵泳、探究,在感悟中,或概括,或想象,或思考,或表达,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情智得以生成。教师还应为学生搭建交流展示的大舞台,通过多种对话方式,让学生描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质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以文入文、以情入文、以理入文等方式,带领学生“读出”文本,即适当拓展,将学生的目光引向课外,引入更广阔的语文天地,以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有目标地发展学生情智。

(作者单位: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

情智教育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篇7

一、以情育情———营造良好的人文情感氛围

爱有着一种无穷的力量, “以情育情”的基础是教师和幼儿之间具有深厚的师爱之情。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我们幼儿园里掀起了读书热活动, 园内订阅各级各类有价值的书籍, 用阅读来陪伴教师的生活, 用阅读来提高教师的素养。

园内还组织“感恩之心, 感谢有情”党组织活动、“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教师论文大奖赛、教师摄影竞赛活动, 这些活动都包含着“爱”。在党组织下, 每个党员教师牵手帮扶一个贫困幼儿, 让教师记住自己要帮扶的幼儿, 然后平时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帮助, 让爱在师幼中传递。

“做有爱心和激情的教师”, 这是幼儿园赵淑英园长经常对教师们说的一句话, 也是她常常做的事。她说:“爱首先表现的就是情感的萌动。我们要用管理的情引发教师的情, 以教师的情萌发幼儿的情!”我们幼儿园一直实践着。

二、以情萌智———运用丰富多样的教育策略启迪幼儿

有情智的教师育有情智的幼儿。祖国妈妈我爱你、温馨三·八赞妈妈、五·一亲子运动会、六·一大型开放日、大班毕业典礼等活动让幼儿动情讲述、动脑操作, 教师们注重了“以情萌智”, 使幼儿的活动既生动又灵动。

再如, 在阅读活动中, 我们注重绘本阅读, 选择富有情感教育的内容让幼儿进行阅读, 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并对幼儿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拓展。

在音乐活动中, 让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同时还学会唱, 学会带着情感歌唱, 感受音乐的魅力。

在美术活动中, 打开幼儿情感的闸门, 让幼儿发挥想象, 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活动中。比如, 在小班美术活动“我的妈妈”中, 幼儿拿起手中的画笔一个个画得活灵活现, 脸上显示的都是对妈妈满满的爱。

在科学活动中, 教师关注幼儿在探索科学奥秘的时候是否有惊奇感和疑惑感。

幼儿园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很多这样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感受到快乐的情感, 因为我们的老师对每个幼儿都倾注了深深的爱, 所以也激发着师幼的情智不断生长。

三、智中生情———在总结与反思中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以智生情———我们幼儿园对幼儿教育时始终坚持蹲下来说话、抱起来教育, 从走进幼儿的生活来了解和解读幼儿, 这已经成为教师们的良好习惯。因为我们知道, 教育的前提基础首先就是要了解幼儿。但了解需要智慧, 解读幼儿更需要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技巧, 幼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我们都一路收藏, 用心品读。

在每一次的研究活动中, 我们常常会问自己“情智在哪里?”教师经常会查找、翻阅大量的参考资料, 或进行集体学习、互相交流探讨, 然后对照设计的目标进行检查, 这样反复自问自答, 无数次的推敲才有了教师和幼儿智慧的成长。

四、情智共生———教师和幼儿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情智共生”是我们“以情育情”、“以情萌智”、“以智生情”的结果。正是有了对“情智教育实践研究”的分解、细化, 才会有教师和幼儿的“情智共生”。如, 在组织角色游戏“妈妈生病了”时, 我充分利用创设的情境启发幼儿思考:妈妈生病了, 我们该如何照顾妈妈呢?有的幼儿说:给妈妈倒杯茶;有的幼儿说:帮助妈妈揉揉酸痛的地方, 要比平时更乖巧;有的幼儿还说:要和妈妈聊聊天, 让妈妈多笑……

再有, 我们以关心弱势群体为依托, 让幼儿体验关爱别人的感受。在我们的身边, 经常会看到一些需要我们关爱、帮助的人群。在为四川地震受灾的捐款活动中, 孩子们都把自己的零花钱捐了出来, 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 给灾区孩子带去了光明和温暖。对于生活中的智残儿童, 我们开展了“小巧手义卖献爱心”活动, 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全园孩子把义卖活动中的所有收入捐给了六位品学兼优的聋哑儿童。孩子们用自己的一片爱心来帮助他们, 希望他们能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情智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情智教育;课堂教学

怎样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所有教师所共同关心的问题。美国教育与心理学家斯坦伯格教授曾表示:学生的智商水平在不读地上升,而智慧水平却在不停地下降。当前的教学模式下,学校虽然教会了学生知识,但却没有教会他们怎样运用知识。为此,他提出“学校应该培养智慧”,“最有潜力获得成功的学生可能是在学校里受奖励最少的学生,而且很可能在释放其潜力为社会作出贡献之前就被封杀”。教育应该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利用情智教育,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的天赋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下面,笔者就简单谈一下情智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情智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情智教育的实质就是将情感与智慧结合起来,让智慧与情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握手言欢、走向合流。情智教育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情感的悟性,表现为良好的教养,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体魄与心理;其次是智慧的灵性,集中体现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优异的学业、灵活的思维、创新的能力、开阔的视野等。这些能力与素质的平衡、和谐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现代人的生存弹性和生命活力的发展。这也正是情智教育的价值所在。

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智教育

1.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发挥教学作用的基本条件,在开展情智教育之前,我们首先应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对课程进行广泛研究与深入开发,设计出一整套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自主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其中,基础性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以及我们所说的外语等文化课;拓展性课程包括旨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社会与环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艺术,发展个性的形体训练与表演,提升人文素养的读书指导以及提高动手能力的劳动技术;探究性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的课程,如艺术设计、人脑奥秘探究等;自主性课程是以学生自主选择、独立研究、自己总结为主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隐性课程则指学校风气、班级文化、规章制度、课外文娱活动、师生关系等潜在的能够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因素。情智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这样一个科学全面的课程体系作支撑。

2.创设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事实证明,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情智教育,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地让学生处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感受学习的氛围,从内心里产生学习的需要。另外,这种开放性的环境还包含着另一层含义,即学生的学习要与社区乃至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学习英语需要交流和互动,千万不要将学生限制于小小的教室中,对着有限的几位教师,拿着一本教材翻来覆去地学,长此以往,只会将“活”的语言学成“死”的教条。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学生学习的基本模式应该是“知识—经历—体验—内化—输出”,让学生经历知识从形成到运用的全过程,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智慧得到升华。

3.根据学生兴趣,灵活地设置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切不可照抄照搬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基础和兴趣点有所不同,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讲解,只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无趣,从而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构思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灵活地设置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鲜活和生动。我们都知道,同样一个单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型,表达的方式不同所得到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尽可能说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体育、娱乐明星或者社会热点等等,并据此设置一定的情境,将知识点放置在这些情境中讲解,让学生在融入情境、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锻炼了应对实际问题的智慧和能力。例如, Two minutes were observed in honor of those who died in Wenchuan earthquake.(默哀两分钟以纪念那些在汶川大地震中所死去的人们。)在讲解过程中,将汶川大地震的内容穿插进去,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同时也感到了英语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语言的实用价值。

4.恰当运用肢体语言,采用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

英语同汉语一样,本身即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个特点,在上课时充满激情,恰当地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强化语言的感情色彩,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课堂的感染力。教学过程中,每谈到一个情景时,教师都要用生动的表情、动作进行配合,并尽量做到惟妙惟肖,形象逼真,以再现所描绘的情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拿“shrug(耸肩)”这个单词来说,教师在讲解时就可以先做个耸肩的动作,将这个动作表演出来,之后让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单词,学生在掌握了知识的同时也促进了思维的灵活性。另外,为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智力因素,教师还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幽默风趣,在课下经常阅读一些英文的幽默故事及笑话,多积累一些俗语或俚语,并将其有意识地穿插在课堂中,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师在向学生介绍成语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时,可以稍加改动变为Man proposes, woman disposes,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一下子就记住了“propose”这一词的不同含义。

【参考文献】

[1]金永建.英语教育教学中情绪智力的作用[J].中学生英语, 2009,(26).

[2]余隶琴.重视情绪智力,抓好英语转差[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8,(03)。

上一篇:淘宝营销工具大全_淘宝开店必备下一篇:《小小飞虎队》观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