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春又来散文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春去春又来散文(推荐7篇)

春去春又来散文 篇1

小时候,每到快过年,姥姥就派舅舅送来了各种吃食,而我最喜欢吃的,是姥姥做得黍子面的黄面窝窝,里面放着甜甜的红枣,蒸熟用筷子串起来吃,或者过油一炸,香薷甜黏,好吃极了。如今黄面窝窝早已经看不到了,替代的是糯米做的白年糕,味道儿差强人意,但总算好过于无。糖瓜儿很是消失了几年,如今堂而皇之的进了超市,丰腴的样子还是原来的模样,却少了吃的念头,给孩子买一个,也是新鲜的摆在床头当花看。

年没有雪意思就差了好多,儿时过年前后,记忆里总会有一场大雪。每当飘起雪花,爷爷总是半吟半唱的说:“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脸上说不尽的喜悦。后来看《春节晚会》,听到主持人满腔欣喜的说过一个词“瑞雪兆丰年”。这些与打雪仗、堆雪人、吃雪球,放小鞭儿……构成了童年丰满的记忆。

最向往的还是大年三十的团圆饭,老爸老妈、亲兄亲弟、儿子媳妇,妯娌姊妹,孙子孙女,一大家子人团团围坐,这份团圆的幸福没喝酒就让人醉了。老爷子年逾七十,还是老讲究,三个儿子儿媳照例大年初一要磕头拜年,孙子孙女们只要磕头就有压岁钱。这个老礼儿年轻时候大不以为然,近几年年龄奔四,却对这年节的礼节有了兴趣,想老祖宗坚持了上千年,应该有内里的逻辑在,只要老爷子高兴,就磕着。儿子这辈应该算新新人类,这老礼节究竟还能存续多久,还真的不好说。

妻子说买几个挂件过年求个吉祥如意,于是两对大鲤鱼、两张大福字的中国结就挂上了客厅的墙,怎么看怎么像卖福字是。“这喜庆有些过。”我说,“有些俗气的红火。”妻子瞪我一眼道:“就挂着,年后再摘。”儿子倒是挺高兴,专门站在小梯子上,瞅了半天说:“老妈,你这中国结是假的,跟书上说的不一样。”“下来,写练习册去,闲得慌。”他妈嚷道。我与儿子一对眼,穿衣服出门,奔书店看书去。

春去春又来散文 篇2

“水”是一种常见的象征意象, 道家哲学中“水”象征“道”, 儒家哲学中“水”象征道德;文学中“水”象征思念、企慕、时间的流逝;“水”与“鱼”的组合象征夫妇和君臣;“水”与“火”的复合象征君臣;“水”与“月”的复合深喻佛理和禅机;心理学中“水”象征着欲望, 潮湿的街面使人想到犯罪, 海浪使人想到暴力和情欲。水是柔软却蕴涵着力量, 它无声无息的存在着, 甚至带有神秘色彩。

弗莱在《叙述结构理论》导论中提出:“水的象征也同样具有其循环的节奏……这些循环通常分为四个阶段:一年中的四季是一天的四部分 (晨、午、晚、夜) , 水循环的四个方面 (雨、泉、河、海或雪) , 是生命的四个阶段 (青年、成年、老年、死亡) , 诸如此类。”[1]在金基德的电影中, 赋予了水多重的象征意义, 水是割断个体与文明世界联系的一种隐喻, 它能洗净世间的污秽与丑陋, 它是远离喧闹的界线。水作为金基德电影主要的环境出现, 常见于海水、湖水, 人在水中是弱势的、孤独的, 水割断了人与外界的联系, 从而展现了影片人物设置的孤独状态。他的很多影片的场景都建在水面上, 并且几乎是封闭的空间, 尤其表现在最著名的“水上三部曲”中:《漂流欲室》中的水上宾馆;《春去春又来》中的水上寺庙;《弓》中与陆地绝缘的孤岛, 无际的大海上只承载着两艘船。《春去春又来》在四季轮回中呈现的水的景象与影片情节的发展严密地呼应, 展现了对生命本体的超越。金基德将故事安排在群山环绕的湖心寺庙里, 人物生活在水中央, 水是他们与外界联系的媒介, 也是他们生命的重要暗示。

二、春之萌水

春水如镜, 却内涵玄机。镜头常以水面包含庙宇出现, 老僧和小童僧生活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水上寺庙中。春时万物本性始萌, 童僧无知无欲, 天真纯洁, 小僧环绕水中庙宇嬉戏, 轻快地传递出生命成长的欢欣。镜头中多次出现清澈见底的小溪流和各种小动物, 童僧调皮地把青蛙、蛇、小鱼的肚子上拴上石块, 看着它们挣扎而手舞足蹈;而当童僧腰间绑上大石头, 负重而寸步难行时, 来到湖边, 看到小溪里的小鱼已经死掉, 肚子上还紧紧勒着拴着石头, 此时小溪暗示着潜在的悲剧性。片中多次出现人淹没在全景的水环境中, 暗示着小僧处于欲望的最底层, 伴随着年龄的增大, 欲望的涟漪也将层层泛滥, 直至被淹没在欲望中, 给人一种宿命的悲剧感。

三、夏之情水

夏时万物蓬勃生长, 当年的童僧已长成血气方刚的青年, 夏天的水象征小僧欲望勃发, 承载着年少轻狂的泛滥情欲, 而小僧情窦初开, 则是欲罢不能。小僧在夏日的湖水里多次进行了佛性与欲望的较量, 金基德用水的意象展现小僧生命的新篇章。

1. 雨水

雨丝见证了少女和小僧的情欲萌动, 绵绵不绝的雨水正是小僧心头的丝丝波澜, 从开始殷勤地拿竹篱为少女挡雨, 到夜晚为少女盖衣, 直到最后对少女的爱恋, 终于冲破佛门禁忌。

2. 湖水

湖水是浪漫故事的基础, 也是一连串的冒险, 在夏日湖水里小僧经历着欲望与佛性的考验, 选择抛弃佛门。当他潜入湖水装死, 最终博得了佳人一笑, 当少女的心灵有了感应时, 小僧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情爱之中, 彻底释放了潜在小僧人性深处的情爱欲望。

3. 溪水

溪水见证了二人的进一步接触, 在小溪边小僧抓鱼放进少女手中, 并自然地地去触摸少女的脸颊。小鱼在小僧的鞋子里怎么都游不出去, 象征着小僧和少女短暂的片刻欢愉。夏季泛滥的溪水让小僧的情欲完全冲垮佛门的戒条, 为小僧下个人生阶段的命运带来了不祥的暗示。

4. 清水

老僧作为小僧道德上的反对者, 当小僧在破戒归来时, 老僧正在用清水在瓦片上写字, 清水写出来的字瞬间就消失了, 隐喻着佛门规约对欲望勃发的小僧来说已经黯然失色了。最后小僧执意追随少女而去时, 老僧也只是平静地看他涉水而去, 任由湖水隔断小僧与佛门的最后关联, 老僧任由小僧去经历他人生必经之劫数。

四、秋之净水

秋水凄凉, 预示着青年僧人杀人归来的命运, 然而秋水却一如既往地平静, 又寓意着人性的自然回归, 起初归来的狂躁到最终留下忏悔的泪水, 僧人的灵魂得到了洗涤。此时, 秋水意象起着了以下两个作用:

1. 湖水与红叶

萧瑟的湖水与艳丽的红叶组合起来, 在一系平移的镜头里, 前景一直是湖水与红叶, 深幽平静的湖水与艳丽夺目的红叶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象征着佛门的无欲无求和人性的残忍嗜血之间的对抗, 佛理承担着让僧人收伏心魔获得新生的使命。

2. 湖水与泪水

水意象实现了人性的回归, 肯定了人驾驭欲望的可能, 小僧带刀归来, 留下了忏悔的泪水, 镜头拉远, 烟灰色的暮霭和远山, 地板上用屠刀刻经的小僧, 安详而宁静的湖水象征着小僧内心的仇恨己经平复。当警察带走小僧时, 船在湖水中打转, 当小僧回头触及到了师父期许目光时, 船才可以划动, 湖水成为欲望的外化, 可以被得道老僧用意念驾驭, 也主宰着修行尚浅的小僧。

五、冬之冰雪

冬天的冰和雪是水的固化形态, 是一种理智、冷静的象征, 传递着积蓄力量、冷静沉稳的意象。冬日的湖水成冰, 漫山皆白雪, 僧人归来, 两鬓斑白, 清寒素净, 暗含着沉着与冷静。风雪中, 中年僧人赤膊苦练金刚功, 这一场景被多次强调, 展示了僧人灵魂自新、平静、坚忍, 冰雪成了修行的小僧一面镜子。此时的小僧已大彻大悟, 心灵得到净化, 完全阪依佛门。僧人收留了被遗弃在庙里的小男孩, 世事轮回, 四季之水意象的变换展示了人物的生命历程。

僧人收留了被遗弃在庙里的小男孩, 世事轮回,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 叶吐新绿, 当年以捉弄小鱼为乐的童僧如今已成为安详了悟的老僧, 只见新来的童僧和他当年一样, 在庙前翻弄乌龟作乐, 生命呈现出周而复始的轨迹。四季之水的意象变换展示了人物的生命历程, 与人生状态构成相呼应关系, 并完成了征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到超越无法逃避的人生境遇。

六、四季之水的内在

童年时金基德生活在庆尚北道奉化郡的小山村里, 当地几乎没有江、河、湖、泊, 但是, 金基德很多影片的场地都有水。虽然这是为了便于他更好的表现“欲望”的主题, 但水流环绕的封闭空间还有更深层的象征意义, 那就是母体子宫。母体子宫是婴儿生活的第一个环境, 羊水的温柔抚触以及子宫内适宜的温度为婴儿提供了一个安全、健康的生长坏境。封闭的空间成为一个保护场所, 当“自我”忍受不了外界和“超我”的压迫时, 必定有一种重回母体的渴望, 而这种渴望也是深埋于金基德的潜意识中[2]。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在外部现实的“超我”和“本我”的压制状况下, “自我”苟延残喘着, 当“自我”与外界沟通失败时, 最终只能无奈地进入封闭“自我”和外部世界交流的通道, 以便更好地保存自身。从报刊、杂志上我们可以看到金基德的一些照片, 在出席很多场合时, 他总是戴鸭舌帽, 文静、腼腆中透露着“自我封闭”。当在面对公众对他地影片指责时, 他唯一的回应就是拒绝沟通、拒绝采访。这充分体现了他不完善的“自我”, 一直以来都无法适应外界, 只能进入“自我封闭”的状态。当他进行电影创作时, 这种内在的“他”必定会无意识地反映到他的电影作品中。电影作为一面神奇的魔镜, 它不仅可以表现着现实, 同时也能投射着内心世界, 不论是意识的还是内在潜意识的。

结语

《春去春又来》被视为金基德电影风格转变的里程碑, 摒弃了以往极端、偏激、扭曲的表达方式。按照自己对于欲望、命运、轮回的理解, 悉心布置着每一处场景。以生动、悠远、禅宗的视角, 运用四季之水演绎了一幅幅水墨山水般淡远、宁静的画面, 映射着东方美学对生与死, 欲望与轮回的思考。也反映着宗教提倡的禁欲与世俗欲望之间的矛盾, 表面平静的古寺与涌动的欲望暗流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审美张力。《春去春又来》的四季之水在片中成为推动情节发展, 提示人物命运的重要意象, 也是导演本人内心世界的映射表现。

参考文献

[1]诺斯洛普.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269-270.

春去春又来 篇3

上午近11点时,终于接到了姐姐“爸爸明天要手术”的电话。该来的还是早些来,免得经受等待的折磨,我们都在盼着这一天。

大家都很担心,手术一定要成功成了我们心中的祈祷。这一夜我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心里很茫然,耳边听见的只有风吹树叶的簌簌声。我怕明天,又盼着它快点来。

四月二十日,黄沙已退,大风不减,阳光灿烂。

我们早早起来,迎接这特殊的日子。老公为爸剃须,我和姐为爸打气,妈妈又在唠叨,说爸爸有福相,长的是寿星头,算命的说过爸爸会逢凶化吉,长命百岁……我不相信命,只相信今天的结果。

医生来了又走了。护士来了又走了。我们在等待8点半的到来。

8点26分,护士推车来了,喊18号病人,爸被提前推走了,我们被挡在手术室外,心悬在半空。担心妈受煎熬,姐送她到病房下面的旅馆等候。姐、老公和我在走廊上等着。

我们的眼睛下意识地盯着手术室门,门的每一次开合都让我们心跳加快,不知所措。

“18号病人的X光片呢?”医生推开门急喊。

“都放在口袋里了。”老公回答。

门又合上了,可姐特担心,因为她觉得好像袋中确实只有两张片,正好缺一张,怕找不到片子会影响手术。我最近很迟钝,还没反应出是怎么回事,手术室的门又开了,一个听老公说叫余泽的大夫匆匆地冲出来,塑料脚套发出“嚓嚓、嚓嚓”的声音,宽大的绿色手术服带起一股阴风,直奔我和姐这边吹来。“怎么会没有X光片呢?”他显然已是气急败坏,竟不顾我们的回答往病房冲去,姐赶紧尾随而去,我在外面正不知如何是好,医生又已经折腾回来,“嚓嚓嚓嚓”地撞进了手术室。姐说医生大发雷霆,把床上的东西抖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要找的东西。我们的恐惧与时俱增,时间过得很慢,比爸进去晚的人都已出来了,我们空喜了好几次,每一次空喜过后就会增添一层担忧,妈也上来了,我们急忙控制情绪。

已是午餐时候了,手术室的门不停地开合,手术室的医生准备吃饭,可爸还是没出来。我的脑中一片空白;姐早就坐不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术室大门,唯恐一眨眼会有什么变故似的;老公倒是沉得住气,一个劲儿地说“没事”。

门又开了,“18号出来了!”护士洪亮的声音在喊,我们飞奔过去接应,爸面如土灰,脸上有血痕,颈部挂着不知名的医疗器械,我的心在颤抖,不知道爸是否脱离危险,手术是不是成功了。

爸爸终于醒了,说自己睡了一觉,连梦都没做,睁开眼才知道已经做完了手术,活动活动手脚感觉症状有所缓解,高兴得直舞手动腿,好像获得了第二次生命。我们害怕的结果没有出现,盼望的情况如期而至。真是苍天有眼,让好人一生平安!

四月二十一日,天朗气清,春光明媚,好鸟和鸣。

爸爸虽激动得一夜不曾合眼,可精神却很好。妈在叮咛爸什么,我听不清,看得出爸很听话,说病好了一定要好好地活一活,大概觉得人生苦短,活了六十岁还没有好好珍惜过吧!生命很脆弱,每一次的失而复得都会让人倍加珍爱。

那一个春天,发生了很多故事,而这个故事让我收获了希望,参透了幸福。

春去春又来作文 篇4

在这红尘之外,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和尚。

春夏秋冬四季往返,梅花开了又谢,桃李结了又生,正如这小庙和这两个和尚的宿命轮回。

什么叫因果?什么是报应?什么是宿命轮回?

潜心修佛终身慈悲就一定能够荡开红尘得道成佛吗?

纯白如纸天真烂漫就一定可以不沾红尘了无欲望一心向佛么?

今生的幽苦,就是前世种下的恶果么?那么又是什么在推动着前世去播孕这后世的幽苦?

是欲吗?

欲是一种渴求。一种基于生存的、发展的、满足的渴求。

故此,因为欲,人们就多了很多的纠葛多了很多的争斗多了很多烦苦。

尘世也就因此万法万相五彩斑斓。

佛家希望这个世界是平和的慈悲的纯净的,所以,他用感化用鞭挞用苦身去要求人们断绝欲望回归单一,但是他这一苛求,不也是一种欲吗?

人们用宗教用法律用道德去规范人们的欲,明确规定着什么是可取的什么是不可取的。千百年下来,人们慢慢地习惯在这些人为的框框里禁锢着自身的欲望。于是这个红尘变得井然有序。

只是人总是鲜活的,欲总是禁锢不了的。所以在很多的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这样做或许是在为后世播孕着苦果,但是如果不满足现下的欲望,我们就在吞咽着今生的幽苦。

基于此,很多人都在苦苦地挣扎。

我们是应该让这些欲自然而然地来呢,还是让它与心灵一起煎熬,痛苦地去?

我们是应该让这些欲本着自然的规律人性的渴求平静地演化,还是因着世俗的禁锢,变态地压抑自己,在身心的自我折磨中恐惧地看着欲的膨变?

春天,花一定会开的;风一停,水波肯定会平复的;夏的过去,到来的绝对是秋冬。一切都是自然的轮回,一切都是造物主苦煞心思的杰作,一切都是世间和谐的基础,这一切,没有生灵可以违逆。

冬去春又来 篇5

老天喜欢和你作对,生活喜欢和你开玩笑,这是考验?还是注定?我都无从得知。当被老天捉弄的团团转,当付出的与收获的总是不能成正比。谁还有力气挣扎?于是,我只有徘徊,徘徊在每一个角落。故而,我也只有游离,游离在每一条大街小巷......这是在给心灵寻找一个归宿吗?或者说是在给精神找一份寄托?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当身与心的疲惫融为一体,真的很累很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这就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你专注的东西往往都会离你越来越远。你不希罕的东西反而会离你越来越近。自,到现在。我们都在一点一点地蜕变。是的,人总会成长。好的成长可以磨灭你的意志,而坏的成长却可以颓废你的人生。有句话说得好:快乐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我想大度一点,我想少计较一点。可当快乐离我越来越远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做到。酒不醉人人自醉。如三千烦恼丝,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当要离开学校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小镇,这个学校,这个班级...还有这一群疯疯癫癫的室友。都给了我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这些过往,叫我如何释怀?我怕,怕离开这里。我怕去到那些陌生的环境,一切都会不如人意。

都说我们学校就如同一个小社会,而今当要面对外面的大社会的时候,心里面有的只是恐慌。也许人总是不容易满足,小时候想长大,长大了想回到童年。读书的时候想毕业,毕业的时候却还想读书。这就是贪婪的人性。我知道,社会很复杂,人性很虚伪。所以我必须让自己独立,必须让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然后去面对外面纷扰的世界,去应对世间的一切喧嚣与浮萍。这是个伤感的季节。偏偏我又是一个伤感的个体。我想要理性,可偏偏又被感性所打败。生活总是这样不如人意。曾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却要各奔东西。心里充满着不舍与感伤,还有万千的惆怅。可该来的总会来,该发生的总会发生,我们只能勇敢的去面对。我会很用心的记住在这里走过的朋友们,不管是过客,还是长期用户,他们都在我的心里演奏过不同旋律的杰作。

我们毕业了,也许这个校园,再也不会有我们诗情画意的身影。在灰蒙蒙的教学建筑林宇间,再也没有我们叹惜时光匆匆的碎语。但在淡漠的后面,总是有些许不明的火苗在撺掇。在不安分的未来,有我们对生活的热爱。道一句“同学,朋友,大家”一路走好!

轻风卷走了岁月的浮尘,朦胧的迷雾随着日出而消散,模糊的风景渐渐清晰起来。悠悠岁月,一路风景让我眼花缭乱,其中,有你,有他,有大家。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的寥寥数字却将松树的坚强刻画的淋漓尽致。爸爸,你,就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株青松。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大概就是说父爱的显而不露吧。的却,父爱就像流水,静悄悄的,却不声不响的载你驶向远方;父亲就像一株松树,为你遮风挡雨,在寒冷的冬天给你心灵的慰藉。

遭受挫折时,你是我的支柱,无力拼搏时,你是我的动力,电闪雷鸣时,你为我遮风挡雨,清风细雨时,你祝我春暖花开。

爸爸,你是我人生途中的一株松树,有你,我不再软弱。

香樟不思忆,不再思念与回忆,有你,我的快乐触手可及。

少年,我喜爱的主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安静的少年,白色衬衫,挺拔的身躯,脸上挂着明亮而洁净的微笑,这样的美景,赏心悦目。灵活的手指,在键盘上龙飞凤舞,课桌上乱七八糟的堆着未写完的作业,潦草的字迹张扬无比。

按捺住心中的激动,低下头看着本子上的难题,心中一片清明,修长的手指指挥着钢笔,快速划过洁白的纸。望望少年,望望题,心中一片坦然。少年,你是我人生途中的一株香樟,有你,我不再我孤单。

人总是在渐渐长大的,或许,奋斗的过程是艰苦的,但是,有你。有他,有大家,我相信,我成长的一幕幕都会是一幅幅风景画,都会是一路迷人的风景。

春去春又来散文 篇6

——读《冬去春又来》有感

胡雪燕

一直以为,我对教学工作的反思是真诚,直到读到铁皮鼓的教学随笔《冬去春又来》……

我是96年参加工作的一名乡村教师,04年秋家里买了电脑,邂逅K12教师论坛,从此就被聚集在这里的来自全国各地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们深深的吸引,读贴、写随笔、与老师们交流,一晃就到了2007年。将近年末的时候,我幸运的被评为K12语文论坛的优秀斑竹,奖励图书一册。我挑选了铁皮鼓的《冬去春又来》一书。据说在我之前的某一段时间,铁皮鼓曾活跃于K12论坛,是个传说中的人物,正好借此了解了解。、2008年春,南方雪灾,1月份从K12总部北京寄出的书,3月6日才到我这,粤北的一个山区小镇。我从邮局领回书便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文中讲述的是铁皮鼓从西部公立学校,初到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的第一个学期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工作环境的改变和所面临的种种全新的挑战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令人焦心。

初读时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一点,见他为班上的一点儿小事就“大动干戈”的行为而感到气恼,在书间写起批注来了,用于平服我为学生们而感到的不平。

是的,人与人之间应该充满信任,到目前为止,在魏老师的日记中,我感觉不到这么一种信任。《人与人应该充满信任?》

清理课桌运动,是否有必要整齐划一,我觉得是值得考虑的。不是说口口声声说要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个性么?怎么就连课桌上放几本书就容不下了呢?在这个问题上,老师讲讲其利弊,以建议的口吻提出,让同学们自主选择是否执行,效果会好些么?《清理课桌运动》

徐克丁在作文《失望》一文写到“从军训回来之后,我觉得班主任变了,变得和我以前的老师一样唠叨,甚至有过而无不及。他开学提出并一直强调的‘民主’不见了。新教育也不知新在何处,变得一天到晚只会向我们提要求,定了很多规矩,不断的加重处罚。弄得我们用一下文曲星要被怀疑成在玩游戏,课余看小说要偷偷摸摸的,甚至喝口可乐也要东张西望,确定无人监视才敢咽下。这一切都变了,这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我十分的失望”。我发现,我理解克丁所感受到的这种失望的情绪,就连魏老师给他回的一封5000多字的回信,也不曾感动我。读到此处,我写下了这么一句话:“铁皮鼓的可爱之处,在于真诚,真诚的面对自己,真诚的面对学生。”《“我也对你很失望”》11月30日

……

铁皮鼓在文中如实的叙写,着力的记录着现场发生的每一个细节,以及由此引发的沉痛反思。他尖锐而理性的自我批判,这给我带来强列的震撼。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的,“他的批判锋矛首先对准自己的,在每一个细碎的工作中,他不断地解剖着自己、拷问着自己、怀疑着自己、否定着自己、超越着自己。”(摘自《读铁皮鼓班主任工作日记有感》)我一直以为,我对教学工作,对自己成长的反思,是真诚,可在铁皮鼓的面前,我无地自容。这让我体会到,教师需要勇于正视自己不足,在心灵的磨砺中成长。

读后感是在2008年“三八”节当晚完成的,或许是有感于铁皮鼓的至诚,我再次做了一个令自己也感到惊讶的事。把我对文中事件的点评以及从中所受到的震撼反馈给铁皮鼓老师,感谢《冬去春又来》一书给予我的启发。于是,我通过“教育在线”的短信功能,与铁皮鼓老师分享。不多久,就收到了他的回复。内容如下:

感谢梅香老师,为一本并不值得阅读的书写这么长的笔记,让本来就心存愧疚的我更添不安。这本书非为出版而写,只是一个人在痛苦之中的私人记录――谁会在私人日记中对着自己撒谎呢?不料想竟然出版了,于是缺乏可读性,不连贯等一系列问题都出来了。

如果说此书尚有价值,那主要是对我有价值。人们热衷于向他人的成功学习,鲜有人向自己的失败学习。这段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不再狂妄和自欺欺人,让我对教育教学充满了谦卑。而这种谦卑,构成了以后我发展专业化的基础,让我远离那种自以为是的臆断,直面复杂性。所以对我来说,虽然在盐外之前已经发表了许多的所谓文章,也在网络上有些许浮名,但是,真实的生活本身让我清醒,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小,从而有可能真正开始长大成人。再次感谢。

铁皮鼓

2008年3月9日星期日凌晨

铁皮鼓老师的回复,让我觉得全身舒爽,感动于心,写了好长的一段回复,竟然因为操作不当,找不回来了。这不是再提醒我,不需要多说么?于是我也没有再给铁皮鼓老师留言,()而是收藏了这段回复。以此勉励自己。

2009年学期即将结束,回想一个学期下来课堂管理上的无力感,让我的心情有些沮丧,不知道要如何排遣才好,不知道是什么力量的牵引,我再次翻开《冬去春又来》一书读了起来。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仍不自觉的与铁皮鼓老师发起对话,在书中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对当前事件的看法。虽说批注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而我却只是在这本书上使用过。是什么力量促使我这么做呢?想必是铁皮鼓老师在文中营造了一种真诚、信赖的氛围,让无知而虚妄的我变得无所顾忌;更是一颗真诚的心引发另一颗真诚的心的强烈共鸣,不怕自己幼稚的思考招来无端的嘲笑。读到最后,我在书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重读至此,我再次强烈的感受到铁皮鼓老师的专业成长,是建立在真诚勇敢的面对自我,建立在专业阅读的引导下深刻自省之上的。他毫不掩饰,毫不雕琢的“原生态”工作场景和与学生的思想冲突而引发的焦虑、无奈、伤感,深深的感染着我。阅读的过程仿佛在和一个善良的、高尚的、真诚、没有丝毫虚假的灵魂在交流。我想,铁皮鼓老师的人格魅力或许就在于此吧!他与学生间的矛盾、隔阂最终都得以化解,是因为他带着一方宝剑——对年轻生命虔诚的敬畏。

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老师,这不仅仅在于他有着渊博的知识,深刻的思想,更在于他勇于自省,勇于冲破精神束缚的决心和信心。”

2014/6/8

四季轮回中的人生《春去春又来》 篇7

一、空间的功能:山、水、古寺与外界

影片中环境元素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环绕的群山、苍茫的湖面和湖水中央的一座古寺。在这里,山和水都是远离尘嚣、保持佛土清净的屏障,只有一叶小舟往来于古寺与外界、佛性与人心之间。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空间中,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就能够更加突出地展示生命本能冲动与佛界归化的冲突与斗争。

二、时间的作用:轮回的只是四季

故事的讲述从春天开始,主体部分完成在冬天。影片终了,作为故事的余续,春天明媚的阳光又洒在宁静的湖中寺庙上。此时复现了影片开始时的场景:还是一小一老两个和尚和谐相处,只不过当年的小和尚已成为此时的老和尚。这令人不禁感叹:又是一个相似的人生故事在缓缓拉开帷幕。春夏秋冬又一春——始而复返的何止是四季,更是绵绵不绝的人生轮回以及轮回中表现出的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影片关注的焦点是人内心那个浩瀚无垠的宇宙。

三、风景的效果:一切景语皆情语

故事中,水的波动是人物心境的外露,与四季轮回一起变化的人生命运就如同湖水的形态:春日水平如镜,老少二人和谐相处;夏天波澜涟涟,青年欲念勃发;秋风萧瑟,湖水漫涨,青年犯下了杀戒;待到刑满归来,人到中年已是万念俱寂,而此时恰逢湖面冰封、寒冷坚硬。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物的内心世界与风景变换相呼应,山水形态的变化应和着人物内心的悸动。就这样,人物内心激越动荡的情感冲突在永恒不变的大自然背景中展开,使得影片在呈现出含蓄婉致的写意风格的同时,也形成一种动与静的相互映照。

四、动、静互易的镜头叙事手法:富于哲理的视角变换

水中的孤寺是故事发生的起点,也是潋滟波光中唯一静止不动的中心。但在影片中,导演却通过机位的变化,以动静倒置的镜头画面营造出一种新的意境。从一组表现老僧带小和尚划船外出的镜头中可以看到,辽阔的水面上,划动的小船在不断扩大的取景框里仿佛凝滞在中心一般,由此把动态的场面转换成静穆的表达。而在另一组表现山水寺庙景色的空镜头中,近景处的下方一直保持了半淹在水中的树的形象,中景是孤寺一问,远景则是绵绵远山。在镜头推移的过程中,偏斜的树和远处的山脉构成扇形的观景面,当扇面缓缓展开时,老树因占据近景的中心位置而保持着静态,远山则由于连绵不绝而显得毫无变化,给人以纹丝不动的假象,而居于中景的孤寺却产生了漂移的假象,从而赋予静物以动感。此外,还有长大的小和尚与女孩一起在寺庙屋檐观望山色;小和尚杀人归来、又被警察捉走之前在寺旁面对远山的冥想;老和尚涅檗前的打坐……都是人在观山,而影片中表现的手法却是通过镜头的缓缓扫视,让自然山水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呈现在观众眼前。这种新颖又意味深长的动静互易的摄影效果,令影片的叙事产生了一种哲理性,即一切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换一个视角来看,在变中可以有不变,在不变中可以生出变:变中的不变,或是美与爱——景之美、人之爱,以及天人合一——世间至高境界的一种美与爱;不变中的变,则是亘古的自然、佛境与如白驹过隙般稍纵即逝的短暂人生的对比,以及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人性与佛性撞击、冲突时不同的具体表现形态。

五、高僧的眼泪:人性的温度

影片一方面借用了佛教传说中“收伏心魔”的故事原型,另一方面又在整体的叙事进程中偏离了原有的“立地成佛”的静态故事原型,侧重以动态的叙事变奏暗示人性较量的艰难与曲折。

且不说影片中的重头戏——小和尚所经历的激烈的内心斗争与挣扎:正当年的小和尚在强大本能的驱使下堕入情网后追随爱人奔向红尘,乃至因爱不成而生恨,杀了背叛自己的爱人,为逃避追捕而重返寺庙,后在师父的点播之下通过刻写木地板上的佛经而得到某种程度的内心净化,若干年后服完刑期重返并重整寺庙,抱佛像上山,收养婴儿,直至春暖花又开……,就连看上去清静无为的老僧身上也体现了某种矛盾之处:轮回中,寺庙年迈的住持虽然能够以意念遥关中门、驻留小舟,却不能够掌控爱徒的人生航船。尽管他倾力相助,观察点拨,顺势牵引,却终不能够阻止爱徒奔向红尘的步伐,亦不能将已在精神上有所醒悟的徒儿从尘世的牢狱中解救。他的美好祝福与深深牵挂终成随风飘散的暮鼓晨钟,无所不在而又无从驻留。徒儿在被警察带走之后,老和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自己的后事。在涅磐之时,一向超然的老僧流下的两行泪水模糊了闭塞视听的宣纸。

按照佛教教义的说法,生死轮回是人生苦的表现,把苦的根源归结为与生同在的欲念,所以老僧选择了封闭五官的辞世方式:在一寸见方的白纸上写下“闭”字,逐一糊在眼耳口鼻上。“闭”的目的在于隔绝外物,通过回归本心的澄明来灭绝杂乱丛生的欲念。然而,相反的意义指向总是在叙事的重要关口出现——两行眼泪模糊了写着“闭”字的白纸。这就形成了影片的叙事裂隙:超然高僧为何会流下浸染着尘俗苦痛的泪水?

当年,之所以明知徒儿在爱情的强大引力下即将背弃信仰,奔向滚滚红尘,却在不寐中听着徒儿偷偷离开寺庙,是因为老僧晓得人的天性不可违逆,只能因势利导,所以尽管他身怀绝技,却从不滥用,因为他谙知人的界限。在老和尚身上,一种普世的关怀与爱分外感人。然而,在徒儿带来的尘嚣终于落定之后,清净无欲的老僧却选择了辞世。他涅磐前的泪水意味深长:爱的失落,人生之痛。影片意象的矛盾设置构成了对于叙事对象的反思与质疑。老僧以猫尾为笔,蘸墨在寺庙前的木地板上书写佛经,试图帮助爱徒平复内心的狂澜,重归佛门净土。故事中,小和尚的矛盾是外显的,老和尚的矛盾是内化的。人想超越自我,达到一种圆融的境界,谈何容易!

在超然的老僧身上,导演努力做的是增添他身上的人情与人性的温度——善待生命,关爱徒儿;对于静寂的千年古寺,也做如是处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出现在古寺左近的狗、鸡、猫、蛇,令佛门净地染上了生命的灵气与活力;而对待生命活力旺盛的小和尚,导演则力图凸现他内心深处潜在的佛性——由一个懵懂的小和尚,到受到欲望诱惑而破戒、还俗,甚至犯了杀戒,再到服完刑后回归、重整寺庙,最后抱石像上山,象征性地战胜了肉身的自我,达到了一种灵性的超越。此间充满了辩证意味,也让影片内涵变得更加丰蕴。

六、无墙之门:自我修行的隐喻

影片中数度出现了门的特写,从寺庙孤零零的山门到寺庙内和尚寝室与佛堂之间的门。这门有些不寻常:门是真的门,墙却是虚空。导演试图表达的是:与事物隔绝的墙存乎人心,而门却通向佛境。无墙之门意味着人内心的自省自觉,正如儒家强调的“君子慎独”。

门启门闭,天地悠悠,光阴荏苒,季节更替。小和尚一直跟随师父循规蹈矩,依门而行。然而随着自然生命的生长,青春期欲念勃发的小和尚在夜晚试图开门去与睡在佛堂的少女相会。可是由于师父躺着的身躯的阻碍,门无法打开通行。无奈之下,他只得匍匐爬过无物之墙去与少女相聚;青年和尚与少女初次去山中幽会,漫涨的湖水淹没了山门的门槛。在门的开合之间,显示的又何止是流逝的时间!“门启门闭,因心而行,人的一生,知理辨识,都在每一次推开命运之门的瞬问,万物有序,人性参差。”

上一篇:四上数学复习题作业下一篇:写景诗——《华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