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教学总结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改教学总结(精选11篇)

课改教学总结 篇1

2012上学期伊始,课改在校内四年级各科目中全面铺开。通过一个学期的语文课改教学,对课改中的得与失在此进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课改教学中扬长避

短。

一、在课改中所得

1、课改真正启迪了学生思维、智慧;

过去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持整个课堂讲授,对学生进行知识满堂灌输。现在改变这种模式,运用课改的理念——教师提出教学疑点、难点、重点,把握住一堂课主旨;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疑难问题或小组合作解决。做到这一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做到了,也就名副其实地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锻炼了学生学习上独立(或小组)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动了学生的思维运转,从而使学生多方面得到很好地锻炼,真真切切启迪了学生智慧。

2、课改备课是一门功夫课;

看似简单的备课教案,就那么几段文字,几句话。要想让一堂改教学课得到成功实施,教师得下一番功夫才行。首先教师得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胸有成竹;再是在课堂上既要自己少讲,又要开动学生 脑筋,让学生围着教学问题(主旨)转,让本堂课的主旨不偏离轨,还要保证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能按时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备课时将重点、难点把握好,所提问题能扼住主旨,不偏不倚,做到精、准、清,简明扼要。

3、课改要训练学生的说、演、胆量;

一堂成功的课改教学课不是几个学生独揽课堂,面向的而是全班学生。人多了,各种性格的学生都存在,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时说、演、胆量等各有差异。教师得有取向地训练那些说、演、胆量有欠缺(如:声音细小;吐词不清,语速过快;不敢举手展示自己的才艺等)的学生,让他们有信心、有兴趣积极参与到回答问题、小组或课堂讨论、上台表演等展示中来,让课堂呈现“全员齐上”的局面。

4、培训好小组长;

课改教学中免不了讨论,其中小组讨论更是课改教学中的主打戏。如果小组讨论组织得不好,小组讨论则会变成无序地吵嚷,变成影响课堂教学的噪音,所以小组长在讨论过程中在小组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组长训练好了,他能有序地组织学生一个一个地发表各自的见解,有序进行讨论,于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课改教学中自己不足之处;

1、课改教学在时间上短期内收不到多大的效果,训练学生(方方面面的训练)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如训练学生独立自主去思考、去学习,对一个小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时半会,他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现在的学生像巢中的雏鸟,你喂食,他就张口吃;不喂食了,他就静等候着你,哪晓得自己动手觅食,所以自己信心不足。

2、分数论高低。现在学生考试分数是教师教书生命线,而课改教学要花大量的时间,如果学生方方面面训练不足的话,则课改教学是吃力不讨好的做作;即使学生训练好了,短期内教学效果也收效甚微(因为课改重点是培训学生思维模式,而现在的教学管理要的考试分数),在抓分数的年代谁愿为 之?

课改教学总结 篇2

1. 引导学生开发和利用身边的语文课程资源。

历来, 我们都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 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就只局限在语文教科书上, 而生活才是真正的教科书, 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 只有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体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才能让教学“活”起来, 才能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 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下广告牌中所出现的错别字, 或分析电视广告中吸引人的广告语。有学生举了“激光仿伪”这一例子, 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 区别了“仿”与“防”的意义。有人对“鹤舞白沙, 我心飞翔”这个香烟广告语作了精彩的分析。“鹤舞白沙”是描写, “我心飞翔”是抒情。“鹤舞白沙”是一个美妙的意境, 晴天丽日下, 洁白的沙滩, 蔚蓝的大海, 轻盈的白鹤在翩翩起舞, 此情此竟, “我心”当然随之“飞翔”, 带给人们的是一种高雅的享受。这就是这则香烟广告的成功之处。

2. 指导社会调查实践, 积累写作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往往出一个题目, 或写一则材料, 就让学生闭门造车, 而学生往往会因为没“米”下锅而咬烂笔头。不如让他们走出去, 到大自然中去, 到工厂农村部队去到社会生活中去感受生活, 汲取写作营养。

写作实践也表明, 只有广泛地占有材料, 才能保证选材的质量, 生活空间狭窄, 生活内容单调, 选材单一这些似乎是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压抑, 学校和社会活动的苍白单调, 逐渐养成了学生的思维惰性, 情感的激发缺少特定的契机, 导致了思维的单一, 致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所以, 要使学生能在作文中展示生活的丰富多彩, 让他们的感情与炽热的现实相连, 使作文能真正表现青春的热情、社会的变化, 就必须创建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实践, 拓宽素材来源。

3. 熟悉高考大纲, 做到课标与考纲双挂钩。

课标是平时教学的依据,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 二者不可忽视。2012年全国课标卷考查内容和试卷结构都完全符合《2012年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 》。考试大纲明确了语文高考的范围:“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 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 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这个规定明确了课标与考纲的关系, 实际上也明确了高中语文教学和备考的方向, 我们应该以此为基础, 合理安排必修课与选修课, 夯实基础, 突出重点。

4. 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以往的语文大纲在讲到课堂教学时, 基本的表述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 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本轮课改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怎样的一种方式呢?首先看这句话, 它的中心语是“学习方式”, 而不是“教学方式”。不要小看一个词语的变化, 实际上预示着课堂上师生角色关系的转变。“教学方式”, 主体是教师, 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体, 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虽然也强调要运用启发式, 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教师的主体地位始终没变, 学生始终在教师的掌控下、在教师的预设中“戴着镣铐”学习。“学习方式”, 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师哪去了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怎样组织和引导?这要涉及段落开头那句话的修饰语――“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由此可以确定, 所谓组织和引导, 一是要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在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时给予及时的引导;二是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各抒己见, 互相交流, 共同探讨, 引导他们形成合作意识, 富有团队精神;三是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重新审视、探究解决疑问的途径和办法, 从而让学生能够自我构建知识和能力。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时代的呼唤,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必然伴随着信息的急剧膨胀, 新知识新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为此,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使他们具备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 才能让他们自如地应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只有这样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才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和兴趣, 从而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一种生命的活动, 充满激情和智慧。

5. 不断学习, 不断研究, 变“教书匠”为“学者型”的教师。

课改教学总结 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预习;小组讨论

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新老教学模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教师和学生的不适应。高中地理学科是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如何在坚持新课改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个高中地理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际教学体会,对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做出以下几种总结,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一、重视预习

预习是学习过程非常重要的环节,高质量的预习可以对课堂学习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怎样让学生做好预习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注重的事情。

首先,要有明确的预习目标。新课改教学过程中学案的设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学案的编写给学生列出明确的预习内容,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因为没有明确细致的预习内容而不进行或者是低效率地预习。其次,在课堂上要留出必要的时间进行预习。教师可以提前两三分钟进入教室,组织学生安静下来进行课前准备,利用课堂开头的3~5分钟时间让学生再次把预习的内容浏览一遍,这样有助于学生思维的预热,课堂学习更有效率。最后,预习内容要在课堂中有所体现,简单的问题要给学生展现预习效果的机会,复杂的问题则要把分解后的某一环节内容与学生预习内容结合起来。不能一讲到底,给学生留下“不管什么内容老师上课都要讲的”的印象,这样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就降低很多。

二、灵活运用小组讨论法

新课程标准中的核心要求在于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积极思考。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彻底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讨论这一方法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方法。这一方法的运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小组的划分要考虑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爱好特长,每一个小组都应该有对地理学科兴趣浓厚的、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生,也要有地理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这样便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彼此学习。第二,在课堂中小组讨论时机的选择,可以选择在开始的时候让学生讨论简单的问题,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面的课堂学习预热。第三,讨论内容的选择,要选择让学生觉得能找到一定的入口但是还不够熟悉,不能凭过去的经验和知识直接得出结论的内容,而是需要进行联想分析,小组成员之间讨论进行思维碰撞后才可以得出全面的认识的知识内容。

三、“以嘴带脑”,及时复述

课堂教学的要点之一在于要让学生知识过脑,进行充分的消化和理解。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知识涉及面广,同时有许多基本的原理需要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原理和综合性强的问题,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这部分内容上,老师需要对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阐释,节奏往往因为保持连贯性的需要而较快,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要保持较快的思维节奏,消化的时间不是很充分。老师讲解完毕后,可以趁热打铁地要求学生把之前的内容独立地口述一遍。通过让学生动嘴去说,带动学生的思维去复习和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再一次的消化。这样不仅避免了因为节奏过快而导致学生消化不良的问题,也让学生对重要的原理性知识进行了两轮的学习,既有跟随老师学习的过程,也有独自阐述的过程。笔者坚持使用这个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

综合性和空间性是地理学科的两大特点,在课堂中各种地图和数据图表分析资料运用得比较多,要想很好地展示这部分内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更加直观生动,所能够使用的素材量也得到很大扩充,可以借助音频视频把一些抽象知识具体化,从而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但多媒体教学也有其弊端:一是不利于师生的交流,多媒体课件是预先制作完成的,课堂中很容易变成教师放映多媒体课件,学生看的机械模式,在发挥学生视觉功能的同时减少了师生互动。二是多媒体的直观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是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画面上而忽略了知识,容易出现“记住了画面,忘记了内容”的情况。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多媒体教学优点的时候也要注意控制其中的一些弊端,做到扬长避短,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不能陷入“人随机走”的机械使用模式。

总之,作为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因材施教,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更为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实现学生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家清.新课程高中地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评价实践[J].教育科学研究,2006(8).

[2]王跃华.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7(6).

历史课改教学工作总结(定稿) 篇4

新课程要求历史课堂教学要打破常规,改进教学形式,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内容;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明白,学历史并不是一件单调乏味的苦役,学习历史不只是历史课堂内的事,它也是我们每日每时都可从事的活动,是一种乐趣。可是,初中课堂的大容量,快节奏,内容跨越性大,学生的基础薄弱,厌学懒动,抄袭应付的情况很严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在此期间我们进行了很多尝试,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了培训,通过平时上课的演练和上公开课,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显著的成效的。比如:

学生更愿意上历史课回忆我们以前的历史教材,真的是让人觉得枯燥无味。而新的历史教材,从外观看,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深受学生喜爱;从内容上讲,降低了难度,淡化了知识体系,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给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如对历史人物让学生自己来讲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增加学生的兴趣。还有历史探究活动课,这可是学生们活动的天地,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将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现给大家。当得到老师的鼓励时,别提有多高兴了,常常是下了课,学生们还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意犹未尽。他们开始成为学习的主人,由原来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二、师生关系的出现好的转化:和谐、民主、平等。让学生体验到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

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为师生互动、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但是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一、如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自学、让学生自读、圈点勾画、提出问题;开始组织小组讨论的形式;在课外让学生搜集资料等。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尽人意。在探究学习中真正能“动”起来的是少数,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动”起来,而有的是与课堂无关的“动”。个别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就放手不够。

二、教学空间和场景仅限于教室,这决定了教学的行为主体仍然是教师,学习的载体依然是教材,教学的活动场所仍然是教室,限制了历史教学的优化。基于此,历史课改的当务之急是寻求和创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空间。如可采用主题辩论、主题演讲、故事会、知识接龙、自主探究、小论文撰写、师生问难、挑战主持人、情景复现、成果积累和资料搜集展示等教学组织形式。

三、对外交流机会太少,加上业务能力不足,对课改的把握分析也不透彻,对学生的评价也总是不到位。对课改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不熟悉,甚至上课有很多的不适应,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转变,依然采取的是满堂灌的上课方式。新形式还不能全面展开。

四、我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但是绝大多数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很多学生停留在等、靠、要的阶段,应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课。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专门的课时外,应将学法指导贯彻于教学的始终。

课改实验成功与否,关键在老师,根本在学生。我相信,如果老师们真的能够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那么,凭借老师们潜在的创造力,一定能够形成各具特色的有效的教学风格,课改也将会以更加理性化的现实走向成熟。而我更相信,把学生放开,不要管得太多,让他们自主管理的同时,他们就学会了自主学习。相信我们的学生,他们会给出我们意想不到的答案。

六年级语文教学课改总结 篇5

本学期我担任了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六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如在教学《炮手》时,由于备课时侧重于对课文内容的挖掘、侧重于教学环节的设计,对学生的学情没有正确的估计、预测,在课堂上,学生感到在跟着老师走,有些要求不知如何去操作,结果学得很累、学得被动。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

课上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这些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希望能冲破瓶颈的新天地。看到这篇觉得写得很好,很有针对性。自己的感想是:

、自主的价值在于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的主导一定要在事前有了足够的铺垫,学生已经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

2、探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事事探究,对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探究既要注重过程可也不能忽略结果,探究的目的是为了问题解决。

3、盲目活动很可怕。虽然新课标强调对话,认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但是并不等于在课堂中阅读理解的过程以教师、学生的一问一答来完成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4、语文学科要有语文学科的特色,语文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不能忽视。盲目综合,把语文上成科普课、思品课不可取。不管在课上扩充的是什么材料采用的什么活动,其落脚点都必须为听说读写服务,为积累语言,沉淀语感服务。

本不能丢。不能拿着新课标中提倡“否定‘课本中心’”的说法当尚方宝剑,完全忽视文字本身所承载的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去追求所谓的“新意”“创新”还有什么意义?纯粹的“大胆的说”进而“编造的说”而完全忽略文字本身,忽略文字的背后,语感和语言的挖掘从何谈起?

15.7思品课改教学工作总结 篇6

作 总

张宏伟

2015年7月16日 结

本学期,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参加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大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龙头、以终身学习为导向、以创建和谐教学为目标,以培养合格人才为宗旨,不断学习,努力工作,诚实做人,保质保量地做好各项工作。作为八年级四个班思想品德课教师,我始终以适应新课改教学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一、认真备课、教学,立足本职工作

从学生、教材、教法入手,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针对快慢班拟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认真编写导学案。做到有条有理,有备而来。课后及时写好追记,做好反思总结。力争使学生的学习向新课改忆引的方向转变。

1、贯彻“三五一”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围绕学校的“三五一”教学模式,积极创设高效课堂氛围,增强自身上课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精讲多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要求,勤管理,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练习尽量多,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展示提升自身的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2、认真批改作业

依据学校要求,布置作业时力求精致,有针对性。本学期按照学校要求,作了一本练习册、课堂上以导学案为主、进行“三五一”课改教学。导学案批改后作出分析总结,及时讲评和反思,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教学时效性,力争做到不流于形式,真正做到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3、教学相长,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教学能按照《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进行施教,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养成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少辅导、多检查、多提问、多总结,发挥学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主观能动性,动员学生多方搜集新课改之下的教学资料,集思广益,合作交流,将理论与具体实践真正结合在一起,做到学后有用,受益一生。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学生身心健康、个性特点去点拨、引导。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上课之余,我积极参加教研,主动听取老教师、优秀教师的精品课,从中学习他人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与自己的教学融合在一起,真正运用于自身实际教学之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思想辅导时时做

思想品德这一学科的教育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法律、纪律、人格、心理等方面的教育。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中,我能时刻关注有关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事例,做到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并且随时回答学生疑问,随时指导学生行为。真正做到时时处处在教育。

5、教研活动及成果

一学期来,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尤其是参加了黑河教研院组织的课堂教学大赛,真正体会到了新课改之下的高效教学,使我受益非浅。

本学期还圆满的完成了学校政史地组织公开课(听课、背课、说课、讲课、评课)的任务。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取得了极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够制定好教学计划,认真备好课。全方位培养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激发学生学习士气,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本学期期末考试上,我所教的班级成绩不仅消灭了不及格,提高了平均分,而且优秀率达77%以上。明显的感到学生对思想品德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思想品质、道德修养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二、考勤方面

我在自己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协调好学校与家务之间的关系,配合同事将工作尽力做好。

基本做到天天出勤,日日早到,天天晚走。(有事请假)

三、其他方面

本学期年级组工作详见年级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详见班主任工作总结。

课改教学有感 篇7

一、明确课标要求,把握好教学的“深”和“浅”

在课标中要求“了解”的方法有分类法、反证法等。要求“理解”的或“应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图像法等。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好“了解”“理解”“会应用”这几个层次,不能随意将“了解”的层次提高到“理解”的层次,把“理解”的层次提高到“应用”的层次,不然的话,学生初次接触就会感到数学思想、方法抽象难懂,高深莫测,从而导致他们动摇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学习评价方式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与思考,采用多方位的数学学习评价新模式。多尝试采用操作题、口试题、创意设计等灵活多样、开放的评价手段与方法来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状况,具体直观地描述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突显评价的激励作用,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价。作业形式可以有解答题、探索题、想一想、动手做一做等。开展同学间作业相互纠错。注意作业评判的过程性和激励性,作业批改要重视学生在解题时的思维过程,同时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评语。

三、创建师生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

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彰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种分享理解。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如恰当地创设情境,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再如安排好教学的层次、精心挑选训练题、进行小结、注意气氛反馈、重视教具的使用等。但在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个体,而学生是主体,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地学。如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抽象得出,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析,小结让学生做。要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提出质疑。决定学的结果如何,学生的作用是内因,教师的作用是外因,只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科学的思维和积极的创新,才能使知识内化和升华为个人特质。尊重每一位学生,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摘要:<正>新课改提倡有价值的学习方式,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谈谈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对新教材的挖掘,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一、明确课标要求,把握好教学的“深”和“浅”在课标中要求“了解”的方法有分类法、反证法等。要求“理解”的或“应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图像法等。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好“了解”“理解”“会应用”这几个层次,不能随意将“了解”的层次提高到“理

课改教学总结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评价;指导思想;内容;方法;表现形式

一、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学习评价的指导思想

课程改革以前,我们评价学生的学习,往往只是把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只要成绩好一切都好,忽视了对学生技能、情感、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1.评价学生应包括评价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评价,应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对应学段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应强调的是,学段目标是该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若干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

2.新课程评价倡导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新课程评价认为评价标准是为被评价者设定的前进目标和发展方向,对于不同的学生,这个目标和方向应该是不同的,因而评价标准也应该有所不同。新课程评价尊重被评价者的差异,通过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为被评价者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不同的评价标准意味着允许不同的被评价者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

3.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评价主体不仅指老师,应有教师、学生、伙伴、家长几位评价主体,要特别重视伙伴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考试只是课程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与其他的评价方式有机结合,灵活运用。笔试也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要改变目前把笔试作为惟一的考试手段、过分注重等级、过分注重量化的方法。如,我教学“用三角函数测物体高度”这一节内容时,检查了学生的能力。

二、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学习评价的内容

1.对数学知识的测评

传统数学知识的测验主要集中评价学生是否能记住一个概念的定义,给出或从几个选项中选择出一个有关这个概念的正确例子,或者在几个概念之间区分符合已知条件的某个概念。但是对概念的理解远不止这些。学生对概念的真正理解,意味着能够自己举出一定数量的有关这一概念的正例和反例;能够比较几个概念的异同,并且认识到不同概念的差异及其所对应的不同解释;能够将概念从文字的表述转换成符号的、图像的或口头的描述或表征。所有这些与概念知识有关的能力,对于学生应用概念和规则进行推理、解决问题非常重要。

2.对数学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评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数学大多含有技能的特征,所以我们常常认为技能是最容易观察和考查的。传统的教学和考试也集中在这一方面,很少评价学生是否理解了隐含在技能应用中各概念之间复杂的关系及在数学思考过程中使用的解题策略。新课程强调“技能的掌握必须建立在相关知识的概念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学生能比较轻松和灵活地运用技能,而不是通过机械地模仿和记忆去获得。因此,评价技能是否被掌握的试题,既要考查学生实际运用技能的情况,又要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那个规则以及什么时候应用这一规则”。

3.对数学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对数学的认识(价值观)、态度和情感与在数学认知上的发展并不是割裂的,它们一同发展并相互影响和促进。研究表明,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和创造能力与他们对数学的认识、态度和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态度与情感,有助于教师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条件和环境,进而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诊断出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困难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制订个别化教学策略。

三、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评价的方法

新课程强调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强调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因此,考评的内容应涉及评价学生的进步,调节教师的教学,为家长提供学生在校学习数学的情况以及评价整个数学课程的成功性等几个方面。—般来说,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按评价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

1.教师评价

在课堂观察时,教师不仅应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而且应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当学生在回答提问或进行练习时,通过课堂观察,教师便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从而作出积极反馈,正确的给予鼓励和强化,错误的给予指导与矫正。记录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两个方面。比如,观察××学生,对突出表现的行为,在相应的观察项目前打个“√”,若无,则不作任何记号。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测验与考试评价依然是学生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评价的性质已经不再是为了甄别与选拔,而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全面地获取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从而判断学生是否需要更多的指导,同时也为学生自我检测和进一步学习提供有力的帮助。

2.自我评价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取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以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最满意的作业、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探究性活动的记录、发现的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对解决问题的反思、单元知识总结、最喜欢的一本书、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等。另外,成长记录袋的内容还可以设计成包含学期开始、学期中和学期结束三个阶段的学习材料,材料要真实并定期加以更新,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提供重要依据。

四、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

1.评分制

评分,如果从分数的解释来分,可分为绝对评分和相对评分。过去常用的百分制属于绝对评分,每个学生的分数都是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但如果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正确处理评价的结果,就能够使评价更公平、公正和合理。如,在实践中,对于学生的作业,我采取等级制,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从知识的掌握、解题的方法、书写的条理性几个方面为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2.评语制

评语可分为教师评语和学生评语。要尽量使用鼓励性语言,较为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指出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使评语有助于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明确努力的方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作为评价对象学生,在新课改的评价体系中,已经不是一个被动的被评价者,而是一个对教师评价内容的接受者和应用者,他们不但接受评价,还要利用各方面的评价,结合自己的认识,加快对知识体系的掌握,同时不断提高技能和情感,使评价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催化剂。

总之,我们今天的一切评价都是为了学生明天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张春莉.数学教育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7.

[2]魏超群,吴才忠.数学教育评价[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02.

[3]马复,春霞.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新课改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9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教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当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教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我的“尊严”,学生越会对教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教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教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能够和孩子一齐过年,一齐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教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我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必须要改变自我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我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教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职责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齐忧伤、一齐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我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新课改政治课堂教学的一点总结 篇10

新课改政治课堂教学的一点总结

王振红

摘要:新课改课堂教学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种挑战,本文尝试总结新课改课堂教学遇到的困难,并从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课下准备、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激励学生、如何利用课堂资源方面提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 模拟活动 激励机制 边缘化

新的课改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在实施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这一转变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尤其是教师,在实施新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困惑,尤其是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其动起来成为我们的一大课题,下面我就对此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新课改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无话可说,出现冷场;学生虽然说了但离题太远,说不出老师理想的答案;课堂发言七嘴八舌,毫无秩序;讨论与中心太远耽误了很多时间,使得规定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某些学生边缘化,成了课堂教学的局外人。

二、解决措施

1.讨论的问题应力求接近学生的生活 只有问题接近学生的生活和视野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如果课本上的问题和素材离自己的学生实际太远,则可以进行替换,当然替换的内容必须围绕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比如在讲到人教版《政治生活》的各种选举方式的优缺点时,因为学生没有选举的实际经验,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班要选一个优秀班干部是每个同学都投票好还是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投票好,如果全校呢,如果全市呢?”

2.适当利用一些模拟活动 产生情感体验 激起思想火花

比如在讲到《经济生活》第一框货币的产生过程时可以让几个人当堂演示商品买卖的场景。在讲到《企业与劳动者》这一课时,要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比较,可以找几个同学“组成”有限责任公司,再让另外几个人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然后老师提出问题,让同学回答并且比较。另外,像《政治生活》的第二单元很多地方都

可以采用模拟活动的方式。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3.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 给学生新鲜感 增加课堂趣味性

虽然课堂很小,但课堂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多,很多老师认为新课改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老是采用学生自己看书完成学案的方式或者整堂课讨论起来没完,前者让学生感到枯燥,后者让学生松懈,都是不可取的。课堂教学的方式应该多样而且富有变化,但是一定要紧凑,协调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不能形式过于单一,也不能只流于形式。比如除了前面提到的模拟活动外还可以采用辩论赛、分组竞赛、我来当老师、互相提等,还可以每周让学生提出一个和课本有关的问题,然后大家分组对此问题搜集材料整理答案,最后展示成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协作能力。但一堂课采用的形式不能太多,否则使学生感到课堂松散不成体系。

4.运用多种激励机制 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自豪感

比如可以每堂课选出最佳发言人,最佳辩手,最佳发问者。另外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采用鼓励和肯定的评价语,且不可说“你提的这个问题考不到”,“这个问题你没必要知道”这样的话来搪塞学生,扼杀学生对这门课的好奇心和热情。

5.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课下尽可能做充分的准备 防止无话可说或者离题太远

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只是借助学生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是不够,因为这些知识和经验要么太少要么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来说是不系统的,这样当我们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是学生就感到突兀,或者没话可说,要么说跑题。所以对于有些课时,有必要老师设定主题让学生搜集资《教育学》期刊2012年5月刊推荐稿件

料或者对以前的经验加以梳理,比如在讲《政府的职能》时就可以让学生去搜集我们身边的哪些事是政府办的,政府有哪些部门都是负责什么的?比如讲到《对人民负责》时可以让学生搜集了解一两个政府官员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实例。

6.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主角 防止课堂教学某些学生的边缘化

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课堂上在做一些活动时,有些学生总是表现很积极、很活跃,而有的学生总是不言不语,好像教学活动与他无关,对这样大的学生万不可不理不睬,长此下去他就会成为课堂教学的边缘人。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应找一些合适他们的他们很有可能回答正确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给与表扬,应多做鼓励的眼神交流,努力找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让其当辩论赛的组长,让他做评委等等使其融入课堂教学。

7.利用学生所学的其他课程资源

政治学科和学生所学的其他很多科目都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可以很好的借用这些资源来增强我们课堂教学的效果,比如讲到哲学的很多框题都可以引用学生语文课上学生学到的古诗、成语、名言等,在讲到政治时可以利用很多历史知识,在讲到经济 的时候甚至可以用到数学知识。

8.莫怕学生向我们发难

新课改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观众,知识的集装箱,而是教师平等的交流着,学习的发动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用自己的大脑去思维,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所以,他们很有可能会提出与我们不同的观点和想法,我们要珍惜这种宝贵的灵感和营养,千万不要加以扼杀,也不要因为觉得没有面子而加以否定,应该汲取合理成分加以发扬,而且这样也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多惊喜,古人讲“闻过则喜”,我们教师也要“闻异则喜”。

三、将新课改课堂教学进行到底

对于我们新课改教学,相比方法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耐心和决心还有信心,我们对我们的学生一定要有耐心,不要一两此失败就放弃,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实施新的课改教学,不要一时不出成绩就退缩,坚持下去相信一定会成功!

【参考文献】

[1] 高中政治人教版,《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哲学生活》

新课改呼唤有效教学 篇11

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指出: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动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促进教学有效.

可见,在我国全面进入新课改的今天,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呼声越来越高.现笔者就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二、有效教学的评价

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具体地说,有效教学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师生在教学中的自我感觉要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常反思,要倾听学生的意见,静下心来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让教学反思成为常态.

2.学生参与教学的思维量要大.一节课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明确有效,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在问题解决时,则要给学生留足思维的时间,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

3.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知识与技能:要从教学规律出发,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去实现,这是最为基本的,也是一节课必须实现的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让学生以较少的学习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学习收益,包括学生学到的终身受用的知识、能力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主要体现在学生思维能力上得到提高,促使学生会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理体验,能吸引学生继续学习,自觉地去预习、复习或者拓展加深,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能提出新的问题,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乐学.

三、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要实现有效教学,在教学中就应注意:

1.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分析重难点的基础上,向学生提供与新知识关系最直接的准备性知识.

2.教师在分析研究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找准并向学生揭示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关系形式.

3.教师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出发,提出有一定启发性、思考性、方向性、逻辑性的问题,紧紧围绕这些问题或讲解或适当、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交流.

4.教师适时、及时地引导学生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多种方法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从中受到相关的思想方法的培养和训练.

5.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训练学生用学科语言清楚地表达所学内容、表述思维过程,调整思维方式.

6.教师为学生提供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综合过渡的应用性练习题,并用多种方式组织练习和评价,而后再做部分练习题(变式题或思考题)或完成课本上的习题.

7.教师要注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的机制,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学后用.

四、有效教学的一个有效模式——问题教学法

1.问题教学的含义: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问题是学习的催化剂;难易度适宜的问题是学习的很好的载体;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学生创新的源泉;很好体现教学目标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

2.问题教学的步骤:一是新课讲授前,必须让学生先自主预习,在预习中发现问题,教师要做到不预习不讲课;二是在讲授新知识时,必须让学生充分探究、评议,在讨论中解决预习中的问题.同时,还要提出更新的问题,并正视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教师要做到不议论不讲课;三是在讲授新知识后,必须当堂训练,让每一个学生或在本子上练,或上黑板演练,或上课台讲述,在这个环节,要能暴露学生的错误思维,教师要做到不训练不讲课;四是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对预习、探究、练习拓展等方面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价.

3.落实问题教学法,使教学有效的两个教学原则:学生能说的教师坚决不说,学生能写的教师就坚决不写.主动地把黑板、讲台让给学生,使黑板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让讲台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场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真的动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上一篇:洪恩幼儿英语单词汇总下一篇:所长个人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