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工程总结:五抓五促助推菜篮子(精选3篇)
xx县将“菜篮子”工程作为一项事关民生,牵动千家万户的重要工程来抓,通过五抓五促举措不断助推“菜篮子”建设再上台阶。2011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4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x%,蔬菜产量达x万吨,全县肉类产量x吨;牛奶产量x吨,同比增长x%;禽蛋x吨,同比持平,实现了由量的增长向质和量并重的转变。
(一)抓政策扶持,促投入机制不断健全。一是将“菜篮子”工作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年初及时召开全县“菜篮子”工作会,全面安排部署,确定目标,落实任务,并纳入农牧及各乡镇的目标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二是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坚持规划引领,形成了“两河两线”产业带,即以湟水河、药水河两岸和315、109国道两侧为主的蔬菜、养殖产业带。三是制定实施《农村土地流转奖励办法》,安排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安排x万元用于土地流转奖励和良种补贴,推动土地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牧业合作组织集中,提高了规模经营水平,优化了种植结构。2011年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x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1.4%。四是加大了对“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2011年,经多方筹资,对设施农牧业的投资达到x万元。
(二)抓现代农牧业,促基地建设连片发展。一是建成温棚1300亩(2599栋),16处温棚蔬菜生产基地。温棚类型由过去的普通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逐步向标准型日光节能温室、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方向发展。设施农业累计投入达到x万元。二是建成暖棚x座,x万平方米,集中养殖园区(小区)27处棚x座,收奶点13个,规模养殖小区(场)达到x处,全县养殖规模逐渐壮大,规模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重点建设五大产业带,八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
(三)抓科技推广,促实用技术的应用。一是每年通过聘请省市农业技术专家、组织县乡农业技术骨干、聘用乐都县蔬菜生产能手,在设施日光节能温室生产基地建立示范温棚x多处,累计推广各类蔬菜新品种 x多个,筛选主导品种x个。二是推广应用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温室环境调控、蔬菜专用肥、温室滴灌等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蔬菜种植户标准化生产水平。三是聘请山东、乐都温室建造技术人员,依据当地实际,不断优化和完善温棚设计及建造技术,提高温棚采光、保温、抗压能力及生产效益。四是依托两处现有的智能温室,进行蔬菜工厂化育苗,对全县温室种植户进行育苗技术培训,开展名特优蔬菜新品种示范展示,提供优质蔬菜种苗。五是示范推广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加速了奶牛良种繁育的进程,实现了奶农受惠的目标,推动了奶牛单产水平和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抓产品流通,促营销体系日趋完善。一是进一步优化产销模式,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充分发挥我县x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三江一力、富农草业、云祥奶牛等龙头企业的作用,进一步繁荣了产品流通,降低了流通成本,“菜篮子”产品订单进一步得到提升。二是建成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1个、农贸市场x个、蔬菜直销店x个、大型超市3家、生猪屠宰厂(场)1个、“放心肉”店5个,货源广泛,品种丰富。三是积极探索农超对接、市场直销等新型销售模式,在好事多超市设立了无公害蔬菜销售专区、肉食品销售专区,丰富了群众“菜篮子”。四是强化以农情网为主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布项目招商、产品供求等信息,“菜篮子”产业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提升。
一抓规划,促进教师师德持续发展。学校制定《XXX小学教师师德发展规划》,从组织领导、网络建设、阶段目标、具体实施办法、考核标准和办法等方面均做了周详的安排,让学校师德教育能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二抓学习,促进教师师德健康发展。开学初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等规定,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全国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学习身边的典型,了解各类教师违反师德规范的行为,并对照自身严格自查反省。
三抓制度,促进教师师德有序发展。制定各类规章制度,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约束,有效促进师德师风的纯净。
四抓活动,促进教师师德灵活发展。通过鉴定“师德承诺书”、“铸师魂”演讲比赛,使全体教师树立甘于奉献的信念,通过“走千家防万户”活动,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理解;通过“家校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到校评教议学,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大大促进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
山东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通过开展“五抓五促”活动,创新载体,丰富形式,在宣传发动、舆论引导、教育培训、活动组织等方面积极作为,有力推动全省“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抓网络应用,促浓厚氛围形成。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宣传优势,开展集中宣传报道,扩大基层对创先争优活动的关注度。在“泰山网”和省远程教育卫星专用频道,开设“推动科学发展、争做齐鲁先锋”专栏,设立“上级精神”、“要闻快递”、“典型经验”等栏目,指导各地利用远程教育频道、“一体化”网站、手机短信平台等,传达上级精神,报道活动动态,宣传典型经验,强化正面引导。各终端站点制定周密计划,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收看创先争优活动课件,开展讨论交流,激发党员干部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情。
二是抓载体展示,促活动扎实推进。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好载体”评选和电视片展播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依托远程教育系统网络,以村级党组织为单位,自下而上组织开展“推动科学发展、争做齐鲁先锋——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活动。各级组织部门把竞赛活动作为创先争优的有力抓手,以远程教育集中学习日为载体,采取大奖赛、主题辩论、有奖问答等形式开展活动,以赛带学、以赛促学。全省有1900多个乡镇(街道)的5.4万个村级党组织开展了活动,有3.2万个村组队参加了竞赛,132万名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活动。比赛动态和实况在山东卫视《新闻联播》、山东公共频道以及《大众日报》等播(刊)发,极大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争先进位的热情。召开全省学用工作现场会,集中推出一批县、乡、村三级学远教、用远教、受益远教的好典型和学用结合、加快转化的好途径,为基层党员群众比、学、赶、帮、超提供榜样。
三是抓技能培训,促带富能力提升。在全省建立五级课件评价和需求反馈体系,确定市、县信息员174名,建立乡镇、村联系点500多个,通过现场了解、电话询问、网络征集等方式,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基层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党员干部群众的课件需求。发挥远程教育成员单位作用,组织农业、科技等部门专家,进农家、进社区、进企业、进基地、进协会、进市场,开展现场咨询和辅导,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党员干部通过收看远程频道、点播远教课件、参与网上互动交流等形式开展自主学习,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抓典型宣传,促活动效果拓展。大力宣传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着眼为基层活动跟进提供指导,在省卫星专用频道开设“争做齐鲁先锋”特别节目,集中编播《共产党员要在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中建功立业》等一批先进典型和活动解读课件,并通过“山东党建手机报”向基层党员干部发送内容提要和收看提示。抓好基层党建创新“县委书记”项目以及“齐鲁先锋”、“科学发展示范村(居)”、“支书讲坛”、大学生“村官”、“乡村之星风采”等系列课件的开发,已完成上报146部、正在制作601部。组织拍摄组工创新成果专题片和11集“组工创新奖”新闻系列片,集中展示全省组织系统创先争优的生动实践,在山东卫视《新闻联播》、省远程教育卫星专用频道、泰山网等媒体平台陆续播出,引起良好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