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小学数学老师(精选11篇)
中国目前小学的设置在城市是以社区和居委会为单位,在农村则是是以自然村或者大队以基础的,在城市是以小区为建制的。我们南县小学当时的主要成分是由四个村子一起构成的,有南县村、六姓庄、雷家庄、穆家庄等几个村子的小孩子在这里上小学。之所以叫南县小学是因为南县村是周围较大的村子,我们三个庄都比较小,只有一条街,所以就以大村子来命名。
我们家里从妈妈、小姨到表哥、表姐有好几个的中、小学老师,妈妈曾经也想要我当老师,可是未能如愿我大学还是选择了商业,选择了经济管理作为我的专业方向。不过我心中一直是有一个老师的情节的,前几年每逢教师节都会写文章来专门怀念。这次写的《纪念我的老师》系列文章也是早就有这个计划,只是工作一直太忙,没有时间动笔而已。我也有计划等到人过中年之后有机会的话去当大学老师或者是去边远的山区当老师,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职业生涯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
国庆节回家的时候见到了几个小学的老师,感觉很多年不见,他(她)都老了很多,有的当年带我们的时候都还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和姑娘。还听妈妈说有一位老师叫张文忠的已经去世了,顿时心中非常伤心,是得了癌症。现在一晃就是二十年过去了。小学阶段除了妈妈,对我影响最大的由成校长、王俊哲,杨晓歌三位老师。
成校长不能够直呼其名,因为小学时期一直是我们学校的校长,所以很尊敬他。因为是校长他不带主课,主要是带我们副课。他带过我们很多课程,包括音乐。记得小学的时候学《国歌》、《小二郎》、《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曲都是他谈风琴教我们唱得,有段时间在妈妈的办公室放着,我参考谱子竟然也弹回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乐普。他还每学期会组织我们去县城的电影院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离开雷锋的日子》《鸦片战争》等这样的爱国教育影片都是那个时候看的,回来之后会要求我们写观后感,然后交给语文老师批阅。
他还教我们手工,小时候教我们叠飞机、千纸鹤等都是那个时候学习的。他还教我们画画,每个星期会画一幅图画让我们临摹,可惜我好像没有画画的细胞,总是感觉画得不够好。到了大学之后我才慢慢喜欢上了美学,认真的研究了《美的历程》《美学散步》等经典书籍,到后来做工作的时候美学对人的帮助特别大,尤其是要做需要创意的工作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美学的学习。到了大城市工作的同学们,有空可以去听听音乐会、歌剧或者看场芭蕾舞剧、话剧等等,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会让你得到不一样的生命和情感体验。
王俊哲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王老师长的非常棱角分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帅了,他在我们镇长教书也是赫赫有名的,因为和妈妈是同事的缘故,加上我和他女儿王文娟是一个班的,所以就非常的熟悉。我们几个村子离得又非常的近,所以经常都有往来。这次听妈妈说,王文娟还嫁到我们村子里当媳妇了,我那天看到她的小孩子,挺可爱的。毕业十年的时候我们小学同学聚会,我那时还在上大四,考研的状态,她们有讲过可惜我根本没有留意这些事情,大部分小学的女同学应该就是在那两年结婚的。王老师讲课非常的有条理,能够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给我们讲解题目的答案,让我们从小树立了举一反三的思考特征。
杨晓歌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之一。之所以对她印象深刻是因为她教我们的时候刚刚师范毕业,非常的年轻且充满活力。那个时候我学习好,她经常提问我。加上和妈妈是同事的缘故,经常来我们家聊天。后来嫁给了我们县城一个公务员,这次回家听说生了两个儿子已经都高一高二了,非常的优秀,都在重点中学。杨晓歌老师是那种看上去就非常智慧的女人,她能够讲讲课的内容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接轨,语文教的非常的好。杨老师讲课常常提问,能够用实际生活和故事通话引发我们小朋友的兴趣,普通话的发音标准,在家乡话盛行的地方无疑对于启发我们的标准发音是有好处的。
我和王老师建立起师生关系应该是在1979年的下半年。中国古典文学讲到明清文学史部分,要换老师了。一打听,是王齐洲老师。那时候,我们对老师有期许、有好奇,但也很挑剔。等到王老师真的来上课了,一看,平头,国字脸,嗓音还略带沙哑,除了眼睛特别有神外,也看不出学富五车的样子。及至王老师开讲后,我们才感觉王老师确实名不虚传。名师讲课,风格各异,有激情澎湃的,有漫不经心的,有诗情画意的,有旁征博引的,有娓娓道来的,有侃侃而谈的……王老师是那种条分缕析又鞭辟入里的讲课风格。他的讲课论证严密、说理透彻、不枝不蔓、层层推进。譬如,讲《水浒》中的宋江,讲他究竟是否是农民革命英雄,王老师旁征博引、庖丁解牛式地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水到渠成、天衣无缝。且王老师板书特别漂亮,端庄温婉、行云流水,连那些喜欢吹毛求疵的同学最后也不得不服。
众所周知,对“老师”最经典的定义莫过于韩愈在《师说》中所概括的一句名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这个定义只明确了老师的职能是什么却并没有确定老师的性质是什么。其他对老师只言片语的评价,也只是强调老师某个方面的属性,未能穷尽其理。当然,我也不可能对老师这一概念作学术性的探讨,只是结合我对王老师的感受、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
有爱心
王老师首先是一个心中有爱的人。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一个老师,他所体现出来的爱应该是对学生的爱、对后进的提携,否则,无以为师。王老师非常爱自己的学生,总是在不经意中加以照顾。记得有一次,我申报一个省级课题,校内组织答辩。答辩委员会的成员都是来自学校当时不同学科的大人物,我非常地紧张。在我讲了课题申报的理由后,一个教数学的老师把我申报的课题从名称到理由都进行了一番批评。我当时有些气愤,不知道如何回答,答辩陷入僵局。王老师当时也是评委,见此情景,他不紧不慢地先提醒我,对专家的提问,要尽可能回答。然后,他话锋一转,说申报省级课题之所以在校内进行答辩,其目的不在于封杀而在于完善申报者的课题,使其能在省里尽可能立项。他还说,评委们所提的问题应该更专业一些,要有指导意义等。王老师话毕,不仅为我解了冷场之危,且扭转了整个答辩的方向。我当时心存感激。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是王老师对学生、对晚辈的一种提携和爱。
有追求
王老师是一个有追求的人。应该说,只要是人都会有所追求。但,追求什么,如何去追求,则显示出人格价值的高低。作为一个高校的老师,教书育人应该是第一追求。王老师对学生充满爱,课又讲得好,受到王老师教诲指导的学生很多,有成就有出息的学生亦不少。但王老师的追求远不止这些。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做学问坐冷板凳的老师是难能可贵的,王老师就属于这类人。他虽在学校里当过处长,并长时间任学报主编,善于管理,乐意放权,敢于承担,把教务处的工作弄得风生水起。但他的兴趣仍在学术上,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做研究。王老师是一个不图虚名的人。王老师现在的学历还是中专毕业,而且,中专也只读了8个月。他不是什么名牌大学毕业生,也没有硕士博士的头衔,完全是自学成才,成为博士生导师。这其中,有多少酸甜苦辣,外人不得而知。他可能也想过弄一个硕士博士文凭什么的,以堵住一些人的嘴。而且以他的资历,要拿到那些文凭是非常简单的事,但王老师终究没有这样做。可我想,如果王老师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没有实打实的科研成果,在一个讲究文凭的时代,能成为博士生导师,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最近,王老师出了一本《裸学与乐学》从教五十周年的纪念文集。在这本纪念文集里,王老师力图要说明的是,在学习与做学问的过程中,要不带功利,不图目的,不计后果,以裸学的态度对之才可能获得乐趣。王老师这种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研究态度与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人生追求也是我崇拜佩服他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学问
王老师还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学高为师,没有学问,不学无术,何以为师?学生崇拜老师,除了老师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人品外,还在于他是否有高深的学问。王老师在中国古代小说、文学观念和湖北地域文学研究等领域卓有建树,并且很多都具有开拓性。如1991年出版的《四大奇书与中国大众文化》,第一次从俗文化的角度对四大奇书进行了整体性研究,将四大奇书乃至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2000年出版的《呼唤民族性:中国文学特质的多维透视》,不是套用西方的理论来研究中国文学,而是从中国文学的特质着眼,紧紧抓住民族性这一关键词,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这使王老师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更接地气,更具中国风。2005年出版的《长江流域文章风格的流变》,从长江流域、长江文明的角度研究了从古至今各种文章风格的传承与流变,经纬分明,是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最值得称道的是其专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王先霈先生评价说:“把发生学方法应用于文学研究领域的专门著述,在国内颇为罕见。王齐洲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是这个领域里一部探索之作,这是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长期潜心思考的结晶,是一部资料翔实、论析深入、见解独到的很有分量的力作。”该书出版后,反响很大。先后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和《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选题目录》。总之,没有一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没有一种心无旁骛的执着精神,王老师不会有如此丰硕的成果,也不会有如此高深的学问。
所以,从王老师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真正的老师。老师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他应该是一个善于和乐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因此,老师不仅是一种职业,还是高尚的品德、高贵的精神、高深的学问的象征。这就是我对老师的理解,也是我对王老师的认识。但愿王老师健康长寿,笔耕不辍,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学生树人生的楷模!
【沈光明,长江大学,教授】
我的小学数学老师姓卜,叫卜云娟。她是我在小学时最喜欢的老师,自然而然,我也喜欢上她的课。
她有一头黑发,一根杂毛也没有,活像上了黑鞋油似得。她那“甲”字形的瓜子脸上有两道弯弯的“柳叶眉”和一双锐利的“鹰眼”。
记得有一次,她在后黑板讲课。坐在前排的我看到声旁的一位同学昏昏欲睡,正打算捅他一把,结果老师快人一步,叫这位苦命的同学回答问题,该同学迷迷糊糊答不上来,只得被“晾”在了过道中央。
还有一次,六年级补课。数学老师的孩子坐在教室里等。突然,一位同学不失时机的打了三个嗝“呃、呃、呃”。结果数学老师的孩子奶声奶气地说了一句:“曲项向天歌。”结果全班同学连同数学老师全体笑翻。
呵呵,我的数学老师,现在想让您再带我一节数学课,却不能了。我多怀念和你和全班同学相处的那两年啊!
老师,你以后还会记得我吗?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内向的孩子,不敢与人交流,不敢与人成为朋友,甚至于不敢和老师说话。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我,被我初一时的语文老师看见了,她向我伸出了温暖的手。她时常找我谈心,也时常帮我修改作文。我的作文不是我们班写得好的,却是她最用心去看,去修改的。当我问到老师:“老师为什么对我那么好?”时,老师她只是笑一笑,说喜欢我这个学生。
直到这位语文老师因为工作调动的原因,离开了我们学校,去到很远的地方之后,她写信来告诉我说:“因为她看见我,就像是看见了曾经的她自己”是这样的原因,老师一直关心着我,她知道我内向到不敢与人交流的原因,她了解我的难言之隐。
这位老师教会了我如用日记与自己对话,也教会了我如何与天地来往。她不要求我去与人接触,她只是告诉我用心去观察生活,她教我去看天空,去看大地,去看河流和山川,也教去看一朵朵飘过我们头顶的云,她说它们都会说话,只是很少有人倾听,她说小树儿也会说话,只是我们没有与其谈心,她说晚霞是在为我们献舞,也说流光溢彩的梦。老师说的那一切打开了世界,既打开了文学的世界,也打开了我心灵的世界,让我在与天地来往的时候,便知晓了生活的秘密。
以前,三年级的时候,我们一学期最多只上了3节体育课,美术10节不到,反正不是主课,她都会去争夺这节课的时间,来给我们上语文课,所以我们全班的语文都很好,大多数人都是95分以上,学习差的也有85分以上,我不知道她是好还是坏,她不上我们运动,不让我们画画,但却让我们的语文成绩变得很好我无语了。
现在我们六年级了,我们的班主任开始变的对我们“松”了,但又出现了一个新毛病,“说话不算数”,这又让我们失去信心,我们学校里每周都有评比周冠军和月冠军,那次我们没选上,老师先批评了我们一顿,然后告诉我们,这周如果得了周冠军,就给我们奖励,买零食,但一周过去了,我们选上了,她却没有再提那件事,我们以为是她忘记了,有可能等下次我们得了月冠军,她会很高兴,会给我们奖励的,但我们得了月冠军之后,她表扬了我们,但她却仍然没有提奖励的事,这让我们对她很失望,从而我们有一半的同学失去了信心,然而也包括我,所以这周我们没有得周冠军,班主任的失信我们非常生气,我们全班人都想换一个班主任,这都是全班的心声。
张老师是我的数学老师。她长长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好像会说话。她和蔼可亲,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
张老师为了我们的学习,想出了各种办法,总能使我们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去学习。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出了几道题,让我们做。如果谁全做对了,就可以得到一个和老师拍手的奖励。我全做对了,心里很激动,想到老师和我拍手会有什么感觉和景象。
“叮零零……”放学了!做对的同学争着往张老师那儿跑,我也不例外。轮到我了,我慢慢地把手伸过去,一只温暖的大手在我的手上轻轻地拍了一下,我觉得一股热气充满全身。从此,我更爱学习了。
还有一次,我马虎了,做错了一道题,名字被记到了黑板上。张老师对我说:“马虎了吧?蒿晨,努力吧!老师盼望你期末考好呢!”我听了,含着泪点了点头。
我的数学老师姓郑,她长得很漂亮。她的头发卷卷的,略微有些红,无论是扎起来还是披在肩上,在走路时总是一跳一跳的,很活泼的样子,感觉很有趣。她的眼睛大大的,戴了副黑色边框的近视眼镜,显得很有学问。她的鼻梁很挺拔,嘴巴嘛,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只是从这张嘴巴里说出的每一句话呀,都让我们打心眼里觉得爱听。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郑老师可是我们班许多女生的偶像呢!这个秘密,一般人我可不告诉哦!嘿嘿……
郑老师人长得漂亮,脾气也格外地好,给我们上课可有耐心了。以前,每次上数学课我就发慌。因为原来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算好。可现在,数学成绩上去了,我对数学课也一下子喜爱起来。老爸老妈说,是不是孩子找着窍门了。其实我心里在偷偷地笑呢——老爸老妈呀,你们哪知道,要是没有郑老师不厌其烦的耐心教育,女儿哪会有这么大的进步哦!
怎么样,我们有一个这样漂亮、这样好的数学老师,你是不是很羡慕啊?要不,你也转到我们班来吧,地址:城北小学XX班级。哈哈……
王老师工作十分负责。记得那天早晨,王老师走进教室给我们上语文课,上课时老师连打好几个喷嚏。“唉!老师一定是生病了,怎么可以坚持给大家上课?应该休息几天,好了再来给我们上课。”我暗想,同学们心里都很着急。但老师虽然生病了,课却依然讲得生动、幽默,我们每个人都被她的话语吸引了。过了几天王老师感冒好了,同学们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不仅如此,老师还经常熬夜批改作业,第二天就会有眼圈。
王老师的眼睛真的会“说话”。上观摩课时,后排坐了许多前来听课的老师,上课了,老师点的回答问题学生竟是我!刚开始我回答的声音很轻,老师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似乎在说:“说得对,声音再大些。”我看着老师的眼睛胆子放大了,声音也大了,这时老师赞许的目光投向我,好像说着:“讲得好!”
(一)手拿戒尺的老师
孙老师是我的小学老师,教了我三年。头发很稀,尤其是头顶处,简直就是寸草不生。也许是为了遮掩,他把四周的头发留得很长,然后一绺一绺的从一个方向一顺漫过头顶,打远了看,给人一种黑幽幽的错觉。戴着一副黑方框眼镜,因为教我时已将近五十岁,所以也不知道是近视还是花眼。胡须刮得干净,下巴泛着微微的淡青色。一年四季都是洗得发白的灰色中山装,他经常把自己收拾得很干净,丝毫没有邋遢的感觉。
其实印象最深的还不是孙老师的外貌,而是他手中的那把戒尺。我上的不是私塾,但那时候的小学好象还没有什么教育法,没有规定不准体罚学生。相反的,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好象哪个老师能下得住手狠打学生,哪个老师就是最棒的。孙老师深谙此道,于是每一学期开始,他都要准备一根大约一米长的竹板。不管男生女生,不管年龄大小,只要不合孙老师的要求,一律竹板伺候。写不完作业,我们要挨竹板,考试不及格,我们挨竹板,上课回答不对问题,我们要挨竹板,说话,睡觉,吵架等等,都是孙老师的竹板发挥作用的时候。正因为竹板有这么广泛的用途,所以每学期结束,竹板通常只剩下一尺来长——竹板被打折了好多。
当时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见了孙老师都如老鼠见了猫一样,因为稍有不慎就得忍受皮肉之苦。我们都努力地学习,以防撞上那把见了就心惊胆战的戒尺。
只要是孙老师的门徒,好象没有能逃得过“竹笋炒肉”的经历。虽然我当时年龄较小而成绩又好,但仍然难逃厄运。我深深地记得我挨过的唯一一次竹板的情景。那时侯我上三年级,孙老师让我到黑板上做一道乘法应用题,结果我列算式时一紧张把他多次强调过的乘数与被乘数的位置弄反了。他当场发现之后,二话没说,就掂起了那让我望而生畏的板子。我抖抖索索地伸出手来,“啪”一声闷响,我的小手立马蔓延过一种钻心的疼痛。想哭又不敢哭,只得含着委屈的泪水战战兢兢的回到了座位。也许是念我年龄小的缘故,我记得孙老师在打过我之后还说我今天打了李同学,就是让她长个记性,让她一辈子都不要忘记乘数与被乘数的位置是不能搞反的。
也许棍棒的教训是最难忘的,从此以后,我真的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而且只要是孙老师教的学生,成绩都是同类学校里最好的`。但是我们当年太小,不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甚至诅咒他永远娶不到老婆。听大人说,他家是地主,所以把他的婚姻大事也给耽误了。直到我小学毕业,孙老师依然是独身一人。
参加工作后,我好象才渐渐理解孙老师当年的做法,很想去看看他,但是听人说他已经去世多年了。还听说后来孙老师娶到了老婆,也是一位要退休的老教师,还带去了三个孩子。但是孙老师结婚两年后就因为肺癌离开了人世,改嫁到孙老师家的老婆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在孙老师家呆下去,在他去世的第二年不得不带着三个孩子再次改嫁。
今天,我不知道能告慰孙老师的究竟还有什么,我终究没去看过他,只能想想在他静静躺着的那一掊黄土之下,在那枯草飘摇,鸟虫哀鸣的乱坟之中,孙老师的灵魂能否安息?
(二)爱画苹果的老师
这位女老师姓樊,中学时的语文老师。她下巴右边有一黑痣,皮肤很白,眼睛很大,长得很漂亮。只记得她爱穿牛仔裤,其他的装束都忘了。
在我所有的老师中我觉得她是最懂教学艺术的老师。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每次交作业之后,她都要回赠我们一个红苹果。就是用红圆珠笔简单的勾勒的一个简笔画,但是已把我们兴奋得不得了。
除了苹果,樊老师也给我们画过其他的东西,像小红花,笑脸,有时候甚至会是一只翘尾巴的小猫或者是一只啄食的小鸡。我不知道她学没学过美术,反正经她的手出来的小画我们都觉得栩栩如生。
我不知道樊老师是怎么想出这样的主意来的,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会认为樊老师的做法有些幼稚,因为我们当时毕竟都是十六七岁的大孩子,绝对不同于幼儿园的小毛孩儿,对一个微不足道的奖励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当时我们真的很在乎老师的简笔画。就她这一个小小的举动,使我们对学习产生了不竭的动力。人人都是需要被人肯定的,激励学生进取的方式不止一种,也许很多人看不上眼的方法,恰恰是最有效的。樊老师的小苹果催动了风华正茂的我们心中永不服输的细胞,使得求学的我们在学业上一路高歌。
当时我就读的学校像樊老师这样有个性的老师很多,如教数学的谷老师,写得一手好字,而最让我佩服的是他就像双抢老太婆似的能双手写字。前半节他站在讲台的右边他就用右手写,后半节挪到讲台的左边他就用左手写,双手写出的字一样漂亮,就这一招就把我们惊得目瞪口呆。教我们地理的王老师把地理课上成了音乐课。每当地理课开始他就让学生抬进教室一架风琴,他把一节课需要记忆的内容编成押韵的段子,套上当时流行歌曲的调子,他弹我们唱,几遍下来该记忆的东西就刻在了脑子里。教政治的也叫王老师,对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他总要给我们配上一首通俗易懂的古诗词,几年政治课下来,学了不少大道理的同时还积累了不少文学知识,第一次听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的警句就是在我们的政治课堂上。
遇到这么多有特点的老师,也许真是我的造化?
(三)喜欢发短信的老师
这位老师也是姓王,是我的中学数学老师。个子不高,也许是跟他教的科目有关,给人一种很严谨很古板之感,教课特认真,工作特勤奋,好象还是个省劳模。
这两年他就要退休了,因为他在工作中的突出贡献,他在几年前被提拔做了那所高中的副校长。我感觉像他这么较真的人应该不适合做领导,但是他干得挺好,是我这个做学生的小看他了。
这是我联系得最多的一位老师,他有我的电话号码,每逢节日来临,有时我一忙都忘记给老师问声好了,可是他总记得给我打电话。而且他还喜欢给我发短信,春节他会发来短信祝我春节快乐,中秋节他会发来短信祝我中秋节快乐,六一儿童节他也不忘发来一条短信说要祝我这个大小朋友节日快乐。
最让我忍俊不禁的是他还喜欢给我发一些另类短信,前一段时间,我突然看到他说一句“我换工作了”,我一惊,赶紧看下去“也算有点权了,以后你想我了,想来看我了,给我打个电话,我会派车去接你,我的电话是110”看完笑得我差点岔气。去年中秋节,我还收到王老师发来的这样一条祝福短信:“天苍苍,野茫茫,暴富的希望太渺茫;水弯弯,路长长,没钱的日子太漫长;今晚相约抢银行!接头暗号:中秋将至,提前(钱)快乐!”王老师真是越活越年轻了!
去年,我到王老师家去看过他一次,到了他家,正巧他刚换了一所160平米的房子,刚刚搬家。他高兴地带我参观他们的每一间房,还兴致勃勃地给我介绍新换的每一样家电是他在网上查了多少资料才决定买下的。晚上吃饭时,我给他们谈到工作的劳累,王老师还鼓励我说:“看你面色红润,气色很好,虽然累,干得还是挺好,我知道你是我的学生里面很有出息的。”我知道我做得并不好,于是很感动。
那天我们说了很多话,我要回去时已经是晚上十点钟了,王老师的妻子出来送我,他们都嘱咐我坐车的时候要找女司机,回到家里马上给他们打电话,殷殷的叮嘱就像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于是再次感动了。
许老师从来不拿自己的身份来“欺压”同学们。在今年开学第一课到现在还让我至今难忘。她说:“经过一个假期你们还认识我吧,我姓许。”话还没讲完,就有一位同学大声高喊:“许老师,我爱你。”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课堂气氛活跃了许多。
许老师是位非常优秀的数学老师,他为我所做的一切已深深的留在了我脑海中。记得刚上学时我的基础不是太好,许老师总是放弃休息时间给我补课。每当我有点进步就给我鼓励,让我寻找到学习的乐趣与信心。他的耐心出奇的好。有时遇到不会的问题去问她,不管她有多忙,总是给我耐心讲解,不厌其烦,直到我弄懂为止。
我小学的数学老师姓何,和初中老师一样,我觉得这兴许是种缘分吧。他是六年级才开始带我们班的,认识也不过一年不到,但他却是我遇见过最特别的老师了,我很想念他。
他上课十分特别。他总喜欢让我们口头答题,几乎不用笔写,一年下来,我的两本数学书依旧是新崭崭的。他上的课从来没有哪一节是无聊的,总是讲着讲着就引出一些好玩的数学故事和自己的好笑经历。一节课上完,每个人的脸上总会带点笑意的。他似乎从来不是在上数学,而是在玩数学。以前对数学极度抵触的我也渐渐喜欢上了数学。当时我们班纪律可差了,别的老师生气时会拍戒尺、拍桌子,可他就不一样。他一生气总爱砸鼠标,一学期砸坏了好几个。为此我们被班主任训了好几次,他却在一边偷乐。他总是说砸坏的.鼠标由我们赔,但实际上这话一次都没有兑现过。
在别人眼中他不过是一位普通的数学老师,对于我来说,他不仅仅只是一位数学老师,更如父亲一般。他是一位心理咨询师,记得刚升入六年级那会儿,我和我朋友闹得天翻地覆,甚至是水火不容。但后来,我们重归于好,甚至还成为了形影不离的朋友。这多亏了何老师,他一直耐心的教导着我们,教会我们宽容。若不是有他的开导,说不定我就不会有那个知心朋友了。
何老师总对我们说:“我高考时语文特别差,没有考好,要是我当时再考高几分,也不至于一直做个小学教师了。”可我想说,要是何老师当时考高了几分,我们就不会遇见了。遇见你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后来毕业将近,拍毕业照的那天,何老师没有来;毕业考试的那天,何老师没有来;甚至毕业典礼的那一天,他依旧没有来。我不知道他去哪里了,我和同学们都觉得很遗憾。毕业之后我再没有听过半点关于他的事。
【回忆我的小学数学老师】推荐阅读:
回忆我的小学生活06-06
回忆我的高中老师07-06
回忆我的语文老师作文750字12-15
回忆小学的作文07-21
童年的回忆小学作文600字06-12
小学最后的回忆1200字作文06-29
小学生童年的回忆作文09-13
美好的回忆小学生作文09-14
小学生活的回忆作文400字10-07
回忆小学_初中记叙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