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读写能力测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英语读写能力测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精选11篇)

小学英语读写能力测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1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阅读教学,同时也是六年小学语文教学时光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对于阅读缺乏基本的兴趣、未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教学目标把握存在偏差、小学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和运用存在不当等问题。此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承担着知识、思想以及情感等多项教学任务,所以绝对不可以采用机械的灌输式的阅读教学模式,只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的出发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进行阅读所需要的最根本的能力就是理解,如果只是在阅读而没有进行理解,那么这样的阅读是无效的。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片面性和随意性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 对策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儿童阶段的阅读对于儿童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童年时代所读的书可以让孩子一生铭记,从而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所以想要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同时良好的阅读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果与学生语文的水平高低成正比,并且具有直接的关系。

二、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全面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全体师生严格遵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领导,共同努力,使得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上一层楼。但是语文教学的新的发展只是相对的,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具有很大一部分受到传统的知识管理和教育观念的影响,这也是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该问题我们应当深刻反省自己。

(一)小学语文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目标把握有偏差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求被称作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基础教育定的,能否完成教学目标以及完成教学目标的质量如何都是检验教学任务完成质量的标准。适当的教学目标对日常教学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作用。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之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明确新课程改革对于当前自己所教授的阅读教学的内容的目标要求,根据预期的目标采取相应的措施,才可以保证对目标的把握不会有偏差,才可以顺利地寻找到个阅读课中的教学重点。但是事实情况是,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都没有充分的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所以很难对自己所教学的阅读内容进行准确的把握,不是教学不到位就是太过深入。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情况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偏向中年级、中年级教学目标偏向高年级、高年级教学目标这偏像于初中,如果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未能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就会对新课程改革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二)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对于文本的解读存在偏差

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出现语文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存在偏差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高,并且存在较为陈旧的观点。主要表现为你小学语文教师不懂得如何对文本进行细读、忽略文本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与文本内容脱离、对文本的内容断章取义等等。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不懂得如何对文本进行细读。他们在进行教材文本的阅读的时候,基本都是按部就班的依照教科参考书上面所提供的阅读建议进行解读,生搬硬套,完全不考虑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接受程度。这是很多小学生不懂得如何去理解文本的原因。还有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完全没有耐心去独立地进行文本阅读,都是借助互联网的搜索工具进行搜索。互联网的搜索功能的确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信息获取的渠道,也可以使得信息的获取量得到增加,但是太多的参考资料却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师的自主思考和分析。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是先阅读了大量的参考资料,然后再进行文本细读,这样会因为之前的参考资料在大脑中形成先入为主的影响,导致教师在进行文本细读的时候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不仅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学生。

还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完全的忽略和脱离了文本。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提倡培养学生对于阅读文章的独特感受,但是最为根本的对文本的探究却被忽略了。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整个课堂都是在进行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夸夸其谈,同学生之间进行的形式上的互动太过片面,并且不切实际。为了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变相的用整堂课的提问和练习来替代原来的整堂课的灌输知识,同样都是无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一直再进行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的讨论。从表面上看是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实质上根本无法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内容以及语言的目的,并且学习写作的手法。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断章取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没有从文章的整体进行课文的讲解,而是断章取义,对文章进行逐段分析讲解,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于文章整体的领悟理解。例如《诗经》中的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原本这首诗所营造出来一种苦追女子却不得的那种捉摸不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但是通过小学语文教师这种断章取义的讲解,学生根本无法领悟文章的整体思想,所能学会的只是单个的文字的理解。而且小学语文教师经常安排学生进行一些较为浅显易懂的知识的思考和讨论,这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同时也严重的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三)大部分学生缺乏语文阅读兴趣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语文老师对于学生的朗读能力没有进行重点培养,或者是在日常教学的时候完全忽略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存在欠缺,会直接影响学生阅读的欲望,那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学生就没有灵感写作文,从而使得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逐渐的消失,进而又影响到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恶性循环。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小学语文教师忽略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可靠调查数据显示,在小学中,小学生中拥有阅读兴趣的学生占中的学生的7%,通过具体的数据可以看得出,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

(四)小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缺乏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起到主导作用,不可以完全由教师把控课堂,掌握课堂的绝对主动权。尽管新课程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我国的教学模式依然受到传统的理念的影响,所以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仍然是对课堂成绝对的把控地位,持续地对学生灌输新的知识,向学生传授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间接地阻止了学生自行理解课文内容,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良好个性的培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推广,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学生能做的就是被动的灌输知识,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权利,创新意识自然也会被扼杀,根据作文与阅读能力之间的恶性循环,可以得知学生的阅读能力受到影响。

三、如何解决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语文教学发展,所以要对此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一)要严格遵循原则进行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

所制定的阅读教学目标应当保障阶段性进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新课改的内容进行深刻的领悟,彻底了解不同年级的不同目标、不同任务以及不同要求。在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之后在确定不同年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我国相关规定表示,认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此阶段主要注重的是朗读训练以及词汇的积累;读到一段话是中年级的重点,培养学生去把握一段话的中心部分;而高年级学生则是由原本的阅读转变为自己书写。

应当层层制定教学目标。认知领域、情感领域以及技能型等领域共同组成了教学目标。而且依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领域是按照高低顺序排列。日常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也是要按照高低顺序分不同层次进行。在第一个层次是与他人交流作品中的生动的形象以及优美的语言。第二阶段则是与学习叙事性作品的目标要求相同,主题单元目标或者是课时教学目标不应该与可比较相同,逐渐养成学生的语文能力。

要注重实践教学目标,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教学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课堂教学进度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进行调试的动态的过程。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而且学生受到教育之后的思维程度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是无法预料变化的趋势的,针对这情况,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进行教学,而不是拘泥于固定的目标。

(二)将文本资源进行合理和充分的利用

要从总体方向把握文本内容。学生对于文本的内容是一无所知的,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熟悉文本内容,就很可能会因为断章取义而影响对文本的理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理解的时候要保证学生熟悉合同读文本的时间,尽可能避免单独讲解文本中的一段或者一句,对于文章知识的咱姐应该是崇文门整体的角度进行。要注重对文本内涵的挖掘,让学生身临其境、带入到文本内容中去,学生阅读的学习效果与教师对文本挖掘的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研究教科书之后引导学生去尊严和挖掘文本中的内涵,用心去感悟文本中的内容。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通过适当的课堂提问可以对课堂的节奏和发展方向进行很好的掌握,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解决课堂重点,保证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可以对文本进行更好的感悟和对话。具体可以通过提问一些与课文有关但是较为简单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兴趣。

(三)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整堂课都在不断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上课之前,要精心准备一段文字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正题。营造一个情景,给学生一个强烈的语文实体感觉,从而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传统的课前导语中,内容一般都是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创新,在经过短时间的适应之后,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难再被这种传统的课前导语所调动。小学生本身对于新事物是非常好奇的,只要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对各种优势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就可以让课前导语变得与众不同而且富有新意,从而实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在上课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兴趣。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不可以盲目地要求学生一直使用想象力去领悟课文内容,因为很多情节或者事物是学生没有经历过或者见识过的,所以学生自然也就无法在脑海中想像出来,盲目的要求学生进行想像,很可能会使得学生的积极性都受到打击。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视觉和听觉让学生更加容易领悟文章的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上根据老师的教学节奏进行合理的想像。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或者虚拟的场景中去感悟文章的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诸如朗读比赛、背诵比赛、讲故事等多种活动方式来吸引学生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让学生可以拥有一个快乐和多彩的学习,语文的环境,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语文所带来的快乐,渐渐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开展多项活动旨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帮助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的深入程度,此外还教会了学生很多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顺利地阅读。

(四)注意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表明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摒弃原有的传统观念,明确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体,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时间,而且要教会学生去进行自主的阅读和学习,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还应当学会思考和质疑,不应该盲目相信课本中的内容。

适当采用一些问题来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问题的设定,吸引学生去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和积极进行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思考,切实实现阅读实践教学,想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发挥引导作用,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深刻领悟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实际情况给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教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讨论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总结

语文是与自然、社会和现实生活密切相联的学科,具有开放和充满活力的特点。尽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但是我们也真正做到了重视和研究,不断的寻找新的办法来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学习。我们将会继续沿着新课改的方向前行,肯定成绩、重视问题、不断的调整和反思,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小学英语读写能力测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2

1. 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只求形式不求实效。有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 常常以析代读, 以讲带读, 既不作要求, 也不做讲评。据观察, 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三至四次 ( 相对环节而言, 非指读人次) , 但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 往往是读书声骤然响起, 不到一分钟又在教师的的示意下戛然而止, 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2. 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甲生读了乙生读, 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 看似热热闹闹, 其实读前没有要求, 读中没有指导, 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老师驱赶着为读而读, 没有用心、用情去读, 而是有口无心的“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 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 朗读面窄。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有感情朗读, 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 读来读去, 就是那四五个学生, 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 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 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

4. 朗读指导机械匮乏。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读读这部分”, 或“把xxx语气读出来”, 诸如此类的隔靴搔痒的引导, 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 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常听教师直截了当的告诉学生, 把某一个字 ( 词) 读得重或 ( 轻) 些, 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 ( 慢些) , 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 就认为该读重音, 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 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如《再见了, 亲人》中的小金花跺着脚说的一句话:“妈妈, 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学生往往读得快而高昂, 像在喊口号。其实, 体验小金花内心的沉痛, 一字一句读得缓慢而低沉, 字字有声, 声声有情, 更富有感染力。另外, 读长句, 读排比句时该怎样换气, 怎样停顿, 在我观察的课例中, 指导几乎为零。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 还读成了破句。

针对上述问题, 通过不断在教学中摸索、总结, 我认为应采取以下一些优化朗读教学的措施:

1. 精心准备, 保证朗读时间。孟子云: “临事而惧, 好谋天成。”任何一节课, 只有做了充分的准备, 才能上出水平, 才能推陈出新。上课前,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讲读课文前, 教师要牢记“书不读熟不开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 让形式花俏、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2. 激活体验, 扩大朗读训练面。一篇文章, 如果让学生重复机械去读, 他们肯定会感到乏味。因此, 教师就要积极给学生创造氛围让学生愿读、乐读。比如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争当小导游、编排课本剧等形式。如教学《二泉映月》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观看阿炳生活的片段、欣赏《二泉映月》这首曲子, 有了形象的体验, 我再让学生配乐朗读, 结果学生读起来是格外的有感情, 他们读出了曲子的委婉连绵, 读出了阿炳的爱恨情仇。

3. 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在阅读教学中, 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 分析前读一遍, 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 甚至根本没去理解, 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我上《鸟的天堂》一课, 其中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 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的读?”结果, 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 有的一见“大”字, 就把重音落在“大”上, 显然, 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 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 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的说的, 经过比较, 学生才恍然大悟, 应重读“一棵”, 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两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 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4. 形式多样, 合理运用。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 不一而足, 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的不到位时, 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 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 宜采用分角色朗读; 当需要渲染气氛, 推波助澜时, 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 (1) 泛读只是引路而已, 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 而不是让学生机械模仿。 (2) 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托氛围之妙用, 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 (3) 每种形式地读放在不同的环节, 它的作用又有区别, 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 先后次序互换一下, 他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 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 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 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 让他们各尽所能。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 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 则功莫大焉”。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重视并加强有效的朗读教学, 是非常必要的, 这可以为学生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朗读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然而在我们的朗读教学中, 存在着诸如时间不够充分, 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朗读的面窄, 朗读指导机械匮乏等问题, 需要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努力去改变。阐述分析了一些优化朗读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语文朗读教学,问题,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3.

[2]罗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种朗读训练方法尝试.

小学英语读写能力测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理念已经被广大师生接受,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都发生了改变,师生关系和谐了,课堂活跃了,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仔细审视,我们发现在这转变的背后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对此,教师要积极采取措施,以不断地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使用不当

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不当表现在多方面:有的教师把英语课本当作唯一的教学工具,视教材为圣典;有的教师不能真正领会和把握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在课堂上不能灵活运用教材,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地讲解课本内容,凡是课本中出现的单词、句子、语法等都要求学生全部掌握,不分主次地全面灌输,没有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以至于学生听得一头雾水,最后也不知道学了些什么;有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比较随意,在教学时删除自己认为不重要或有难度的知识,任意增添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或自认为重要的知识,以至于教学内容不连贯,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弱化,教学效率下降。例如,教材中每个单元第一页的图画,能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词汇、句子等,但有些教师却忽略了这些图片的作用,甚至放弃不用,这就背离了教材设计的初衷。

(二)教学目标单一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和技能目标、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以及文化意识形态等。但有些教师仅仅把知识目标作为教学重点,注重讲解语言知识,而忽略了其他教学目标,不能正确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缺少对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致使教学目标单一,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此外,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合理规划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注重“教的行为”,以自己为教学主体,以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为根本,却忽略了学生“学的行为”,没有真正关注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

(三)教学环节缺乏层次和梯度

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设计合理的语境开展教学活动,以便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運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还有所欠缺,在教学环节安排上仍存在一定问题。如在教学内容转换时没有自然过渡,致使学生感到教学过程生硬,教学活动缺乏连贯性。又如上听说课时,教师在没有对新词汇进行讲解和介绍相关背景知识的前提下,就直接给学生播放英语录音,然后让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学生由于没有心理准备和足够的词汇量,就不可能顺利回答问题,也就完不成教学任务。由此可见,教师只有对教学环节及时调整,才能改善教学效果。

二、改进英语教学的策略

(一)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精神实质,提高教师应用教材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给予了教师自由应用教材的权力。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使用教材,按照有利于教学的原则整合单元间或单元内的教学内容,也可结合课本的知识逻辑和教学顺序,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使知识的学习更加完整、系统。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或删除教学内容。如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材中的部分教学内容未做严格要求,不需要学生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这些内容进行删减,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如新课程标准对语音训练没做严格要求,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但是掌握正确的发音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非常有利。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的语音训练,通过不断的练习丰富学生的语音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总而言之,教师要结合学生和教学实际,适当地增减教学内容,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根据教学实际,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师在考虑整体教学效果的同时,要关注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不仅关注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注重学生的人格和品德教育。此外,所指定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有可操作性,能使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同学的帮助或教师的指导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还要有可检验性,便于教师及时掌握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为设计下一个教学目标提供依据,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更加完善、有效

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两个学生的活动、多个学生的互动或者开展小组间的活动等,以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了这些活动中,同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和阅读,使全体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学习机会和运用语言的机会,而不只是把机会给了少数学习好的学生。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实际科学设置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更加完善、有效,以推动英语教学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树芳.新课程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4).

[2]尹航.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3).

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4

一、上课时语言不精练。

我听的是一节数学课,开课的教师是刚进来的。可能是第一次开课,心里紧张,开始的时候说话口齿就不太清楚,学生听得很费劲,因此,他就重复说,有些提出的问题就变的罗嗦了。如:开始引入课题的时候,两条相交的直线,可以形成一个交点,并且有四个角,其实在下面的学生已经配合他回答过了,然后他又重复了一遍,我觉得这并不必要。其实我在上课的时候也经常犯的,让学生集体回答之后,自己还要重复,我反思了一下,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两个:一是老师怕少部分的学生没理解,重复再解释,加深他们的记忆,但主要的还是自己的思路不连贯,可能由于当时的紧张,忘记了下面的内容,或备课不充分,衔接不好。还有在上课的过程中重复说同一句话,前面的语句和后面不一致,语言表达不精练,出现病句,表达的意思说不到要点上,绕了很大的一个弯子才说清一个问题等,这些都是我们新教师经常犯的毛病。

二、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教师只注重把课的内容上完,给学生思索的时间少,大多数的知识点都是教师总结好,然后直接讲给学生听,况且语言平淡,没有抑扬顿挫的激情,这样就会使很多的的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讲。有时也提出几个问题,但为了减少错误,教师也一般只提问几个班级里优秀的学生,假如他们能回答出来,教师就认为班级里大多数的学生都掌握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从最后的练习中看出,还有好多的学生都是没搞懂的。原因可能是这样的:一些成绩不是太好的学生认为上公开课,老师肯定不会叫到他们,万一回答不出来,老师也尴尬,所以他们在思想上就放松了,上课就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教师为了完成上课的内容,比平时上课的速度快,学生在这样的变化下,也就更不能很好的配合老师。何况都是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的转变时期,都是很爱面子的,自尊心较强,谁也不想在这样的场合失面子,回答老师的问题都是很小心翼翼,声音放不开。

三、教学内容安排过多,学生来不及消化。

平时上课的时候,一节课假如安排的内容多的话,可以放到下一节课上完,但有人来听课时就不一样了,为了体现一节课的完整性,都是很匆忙的上完,甚至铃声响了,还得上一会儿。怎样才能按时完成一堂课的内容,我们新教师也想了不少办法,比如上课时的语速快点、减少学生的讨论时间、少提问题、回避学生提出的难题和疑惑的地方、回答问题时挑班级里的尖子生、教师为学生把知识点总结好……这些都是与新课程不相符合,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也起不到引导的作用,学生也只能被动的学习,有很多知识都来不及消化。其实我们新教师也知道这些,但假如都按新课程上的话,一节课下来,根本学不到几个知识点,甚至连教学任务的一半也没完成。但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来看,在教师的一味讲解下,很多学生都麻木了,在以后碰到新问题时,将不能灵活的运用知识,如在讲垂线时,在最后用到实际生活时,问跳远比赛怎样测距离,斜着跳出去远,还是垂直跳的远?学生评经验也能说出来,但联系到今天学习的内容来解释,学生就说不清了,其实还是课上垂线的定义没消化好,不会灵活运用。

四、不能顾及全班的学生。

很多新教师,由于很少有机会上公开课,因此心理较紧张,目光一般不会注意后面的学生,只盯着前面的学生,提问的时候,也是叫前面的学生,特别是让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下来指导学生,也只是在前面两组看看而已,很少到后面几组。我也有这样的体会,只要有人来听课,心里就紧张,一些老教师告诉我:你只要不看后面,盯着前面,只当他们不存在就行了。我发现这个方法还满好的,这样就和平时上课一样了。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后面的学生就照顾不到了,没有机会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疑惑了,何况有很多理解力不太好和调皮的学生都在后面,假如这样发展下去,这些学生将与班级里的学生差距更加拉大,同时也会打击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在上课时,为了减少错误和节省时间,教师往往让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回答问题,甚至一个学生包了一节课的问题,其他的学生,只是听听而已,教师也不知道他们掌握的怎样,这样就达不到上课的有效性,差生将越来越多,以后要想补差,教师都要有心无力了。

针对上面新教师出现的问题,我也在不断的探索,如何把课上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这一年的教学中,我也找到了一些好的方法,跟大家来探讨一下。

一、新教师上课语言不精练,主要还是备课不充分,没把衔接的地方设计好。因此,我们新教师应该备详案,把上课要讲的关键语言写下来,特别是过渡的地方,上课尽量语速慢,但思维连接要紧。有些口头禅,上课避免出现。语言怎样组织,怎样表达清晰、明了,容易使学生接受,还得多请教老教师。

二、怎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得从学生的自身考虑。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社会上热点的话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学生提出来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给予表扬,不正确的地方,教师要给予引导,最好是本人能够改正,并给予一定的肯定;多给后进生表现的机会,简单点的题目留给他们;那些不举手的学生,也要提问他们,争取让他们加入课堂的教学中。关于有些学生提出与本课内容无关的问题,鼓励他们课后找答案,教师并做一定的指导。教师的语言艺术也得修炼,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很大程度上还需通过语言来调动,特别是抑扬顿挫的语言。

三、上课安排的内容,要根据学生掌握程度来灵活的调整。即使有些上不完,留到下节课上,也不能说是一堂不完整的课,只要把里面的知识点彻底的弄明白,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是一堂很精彩的课,这是我们学校教务处龚辉老师的看法,我觉得很有道理。假如教师匆匆忙忙把课上完了,也不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从作业上反映出来大部分的学生没掌握,再重新上,这不是更浪费时间吗,还不如开始讲的慢些呢。因此,要根据学生来灵活的安排课的内容,把一些可以上课不讲的东西去掉,留给学生自己思考。把握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集中主要的时间来解决,备课时,特别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内容不在多,在于学生怎样能够更好的理解,学生掌握的好,可以多讲些,反之,得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直到学生能举一反三为止。

基药使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5

根据药剂科对我科2012年1-4月基药使用的监管记录,我科基药使用比率均小于15%。

分析其主要原因有:

一、我科主要疾病为糖尿病,基本用药有:1.胰岛素(中性胰岛素注射液、胰岛素注射液、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2.二甲双胍3.格列本脲4.格列吡嗪。品种较少,且目前临床应用的均为改良后的胰岛素剂型,故使用较少。

二、其他内分泌疾病基本用药有:绒促性素、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甲状腺片、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丙酸睾酮、甲睾酮、黄体酮、甲羟孕酮。但因其就诊率低,使用率少。

改进措施:

1.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尽量先使用基本药物降糖。2.加强科室宣传,提高我科门诊多种疾病的就诊率。

昆明市延安医院内分泌科

小学英语读写能力测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6

如何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是大家应该共同关心的大事。实践证明,安全生产与效益是不可分的,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而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又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安全不仅涉及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公司的稳定大局、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它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是一个反复抓、抓反复的持续改进的循环过程,只有抓好安全生产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从重事后的分析处理向重事前预防的过程控制转变,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安全管理工作,使公司的安全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形成安全和谐的生产新局面。

近几年来,公司搞了很多活动,从“安全为天”到现在的“反三违、严惩低老坏”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都紧紧围绕“安全第一”这一主线开展,使公司安全生产、稳定运行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但公司的安全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外部要求还存在差距,传统的管理模式制约着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他们的精力主要放在“如何不违反管理制度”上,进而形成了“无过便是功”的思想。这很不利于树立现代企业的安全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如下。1

1.安全工作安排多、指导少。公司在月度安全生产分析会上布置的工作不少,但缺少对工作落实情况的跟踪评定,工作随意性大;现在公司这方面的文件也特别很多,基层单位大部分的精力都在应付文件的执行上面,来不及执行的干脆就只当邮递员,将文件转发了事。很少考虑实际的执行效果;在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干部下现场的次数不少,但发现的问题不多。在安全管理工作上,没有很好地解决“谁来负责、负什么责、怎么负责、不负责怎么办”的问题,只是一味地要求管理人员下现场、盯作业,却没有结合岗位职责来确定具体的安全管理责任,致使一些人员感觉不到压力,工作缺乏责任心。

每年各类活动开展得比较多,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年,一个活动接一个活动,次次有组织,回回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形式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是分散了大家的精力,没有把基础的安全工作落实好,没有把存在的隐患解决掉。结果是活动年年搞、问题回回提,隐患却经常在。如:习惯性违章问题至今还时有发生。

2.对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不够。现有的公司安全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已相对齐全,但真正掌握、理解并合理运用的人员却很少。如:作业许可票的填写是一项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作,但每次检查作业许可票时总能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究其根源,是人员认识不足,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学习不够,缺乏科学的学习、考核办法。作假学习,记假台帐,搞假考试,应付检查,使业务学习流于形式,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仍然偏低。在业务技术的学习上,单纯靠职工自觉学习和基层单位的培训是不够的,必须采取强制措施,上级管理者必须亲自授课和带头学习,从而不断带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上级管理者对基层单位的培训和带头学习规章制度不仅可以明晰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自身素质。

3.安全管理明严实松。公司的各类管理制度不可谓不全,文件条款规定也很严格,但具体落实起来却相对宽松。如:制度规定基层单位领导应该下现场指挥把关,但领导时常有不到岗或到岗不负责的现象。有些基层单位负责人对上级提出的问题很重视,要求也严,但对日常的违章现象却视而不见,不以为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一些违章恶习的成长。在处理违章行为时较随意,不按制度规定严格执行,对有些违章人员随意处罚,对有些违章违纪人员则放纵,不予处罚。

4.安全考核奖惩不太合理。公司很多制度明确规定了安全考核奖惩办法,但是,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在一部分领导者特别是基层领导者面前视如一张薄纸,很多基层单位或部门只有罚的权利,没有奖的权利,这其实是管理粗放与简单化的表现,容易使职工形成抵触情绪。

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我认为主要是现场管理者

安全责任感不强、安全意识淡薄。杜邦安全理念的精髓之一是“有感领导、属地管理、直接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领导的安全意识对施工生产中的安全尤为重要。有些现场责任人往往是违章的纵容者,不能正确认识施工进度与质量安全的关系,一说安全就重要,一抢工期就什么都不顾。对规章制度的要求落实的很不够,该监督的作业现场不监督,该巡视的地方不巡视,该检查的项目不检查。还有一些现场负责人安于现状,只求平稳;对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其实现场管理者对违章行为也经常看到,却轻描淡写,避重就经,对违章听之任之。相当一部分管理者认为,安全工作出不出事靠的是运气,安全工作难创新,只要按部就班就是了。把搞活动当作安全工作,说起来头头是道,看起来热热闹闹,做起来安全不要,只把管理当艺术,忽视了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规律性。

怎样加强安全管理,才可以正确的归避风险,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呢?我认为一是要按照“狠抓管理,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的基本管理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粗放型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变。从长远考虑安全生产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协调方式和运行体系,使安全经营主体真正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逐步解决安全责任和压力逐级衰减的问题,堵塞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有效整治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消除存在的安全隐

患,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主动管理转变,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能控。二是要以预防为主,关键是及时洞察可能发生的小问题、小故障,及时校正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措施有力,考核有据,奖惩得当,处理妥当,从而不断激发广大职工“人人保安全”的激情,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法可依。三是要抓干部的安全教育,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干部处于决策地位,是执行决策的决定因素,是同事故作斗争的核心。干部要把研究本单位(项目部)安全生产基本特征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按直线管理原则应自上而下建立以各级行政正职(安全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有系统、分层次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四是施工作业现场是安全工作应该防范的重点,在进行这些工作时,必须事先分析存在的危险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应要求一线职工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纠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不良习气。杜邦作为世界知名企业,在安全管理上颇有建树,它的许多具有现代安全管理的理念正在为我们所推广,其中有一个理念就是“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基于这种理念的实现,杜邦的事故发生率远远低于全美平均水平。我认为只要是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无论是管理上的,还是作业中的,都要及时处理纠正,对事

不对人。只有这样管理者和员工的安全意识才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

小学英语读写能力测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7

一、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改革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改革政策的推行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带来了多方面的推动作用,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1.对小学生数学知识接受心理的考虑不周

传统教育史的漫长和影响至深,对教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的后续影响是短期内无法消除的。传统教育的粗放、以教师为中心、忽视教学过程等内容都是素质教育所不容的。在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科任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心理和能力是不同的,教师不能从自身的立场出发来教导学生,也正是教师较少的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小学生对部分数学知识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最终的学习效果不太理想。

从现实状况看,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习惯正在养成阶段,一方面,他们对新事物容易产生较强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们的注意力转移的速度较快, 对事物的兴趣会瞬间消失,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应当考虑心理活动对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影响,不能按照自己的个人意愿对小学生施教。

2.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导致小学生出现了不适应的症状

新课改实行之后,各年级、各科目的教材和辅助教材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一是在丰富度上有了明显的变化,图片、文字等内容的配合使得教材的表达手段多元化;二是在难度上有了大幅的提升,对学生各种思维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应用较广,如果在思维方式上跟不上,低年级的小学生很有可能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进度。另外,新课程改革之后数学课程中的一些概念、新的知识点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是不易掌握的。 在教师理解不透彻的情况下,是很难向学生讲解清楚的。因而,一些思维跟不上、基础薄弱的小学生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出现了困难,这一点需要引起小学数学教师的注意。

3.对知识本身的强调忽略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并要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当前,一些学校和教师有时候过于强调学生的解题能力及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忽略了对小学生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际应用和知识之间无法建立紧密的联系,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需要明确的是, 只有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之间紧密配合才能通过新课程内容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目标之一也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如果不能及时认识到这一点,也就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初衷。

二、课改背景下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关键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既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然后找准对策,争取使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1.体现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课程改革之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安排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使教学内容前后衔接, 遵循由简到难、由少到多、由一元到多元这样一个路线。 综合性是指数学知识教学的全面性,教学内容丰富, 重难点突出,主次分明,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能够透彻的掌握;小学数学教学还需要在内容上有所选择, 结合考虑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主要知识加以重点讲解,对难度较大的知识有选择的取舍, 保证课程进度的正常进行。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教育时代,教师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性不明显,往往被定位为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在新课程改革的情境中,不仅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认识,保证教学过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同时也要求学生要转变旧有的学习方式,提高自身在数学课程学习中的自主性,培养自身独立学习的能力;养成勤于发现问题、 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数学知识的质疑、调查、 探究能力;在发散性思维的指导下,从多个层面看待问题,做到一题多解、一问多答,锻炼自己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将当下应用较广的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创新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呈现方式,发挥新媒体在学校教学中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高效的学习工具。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关系

小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紧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家长通过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来开导孩子的智力。同样,在课堂内外,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科目与实际生活的关系, 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现象,同时也可以运用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教会学生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两方面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加深学生的记忆,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信息化时代,数学教师不得不重视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利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校内图书馆、实验室、数学教学的专用教室等,让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便利的信息服务方式,渐渐熟悉并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搜索技术,学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改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措施

环境在变,小学数学科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理念也在随之发生变化。结合当前一些前沿的教学思想,本文认为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寻找改进思路。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玩、喜欢做游戏,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创设游戏式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进行学习。实践证明,创设游戏情景,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学而不厌,乐此不疲。 如教学“小动物回家”的练习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队,分别是小鹿队、小兔队、小狗队、小熊队, 老师在四个队各放了一些不同答案的算式,各队队长带着动物头饰 ( 头饰上有号码 ),带领小队成员分别到四个小组中寻找和头饰上号码相对应的算式,小队之间进行比赛。这样设计,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调动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创设质疑情境营造宽松氛围

重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问题是数学的核心,问题对数学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了思维的方向,也是思维的动因,好的数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实践证明,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对于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是极有帮助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数学素材,设计出形式生动、可供探究、空间宽绰的数学问题。“问题情境”的出现,要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发学生的探索行为。

3.创设操作情境培养探索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律能力不强,他们往往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正确指引才能及时完成课程的预习和复习等工作。在指导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课堂上巧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在由教师和学生一同创设的虚拟环境中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借助数学教材之外的实物、图形、表格或符号表达出来的教学观念进行操作的活动。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用3根小棒可以摆出1个三角形,摆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最少要用几根小棒?摆3个呢?用10根小棒最多能摆出几个正方形?”等这些问题时,在数学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不仅学懂了这一数学知识,也能够更加深刻的记住这个问题,获得更高一级的学习体验。

4.创设想象情境引发想象思维

拓展创新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培养创造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设计这样的活动情境,用一根线拴住一个螺帽。

师问:如果先固定一个点,再把它快速地甩动起来, 可以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生:是一个圆。

师追问:想一想,圆在哪儿?说一说,圆是怎样得到的?

小学英语读写能力测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8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估算教学 改进措施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小学生数学估算能力已经成为现阶段一个紧迫且重要的任务。在过去的教育教学中,虽然也有教育者提出与估算教学相关的问题,然而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估算教学的重要性一直被人忽视,教育者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并最终导致估算教学的效果难以与人们的期望值相匹配。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估算的教学地位不突出

通读苏教版教材,会发现“估算”这种教学方法并未贯穿教学始终,仅在某些章节,如第四册的《加法估算》中以较清晰的形式出现,然而与教材整体相对比,可以发现估算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小的。另外,教材中虽然也涉及与估算相关的问题解决,然而教材中并没有点出“估算”的重要性,更没有“估算能力”相关的说明。最后,教材编纂者在习题中使用“大约”等词汇暗示教育者和学生需要运用估算的相关知识,然而教育者却并未有效认识这些词汇的“潜在含义”,缺乏正确引导,学生很难形成有效的“估算思维”,更无从谈及具备利用估算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没有正确认识“估算”教学的意义

由于教材编纂过程中缺乏明确指出“估算”教学意义的内容,这就导致教育者在把握教学目标的时候极易出现偏差,继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并不重视估算教学,认为估算教学并不会对学生的成绩产生什么特别的影响,轻描淡写地讲解,或是将估算方法的教授脱离实际,更或者为了让学生估算而教授估算,让学生进行大量估算练习,如38×27≈,270÷18≈等,或者反复向学生强调关于估算的一些死知识,“强硬”地将估算相关的,诸如“大约”等一系列词汇刻入学生的思想中,这种机械、肤浅、表面的教育并不能灵活学生的思维,更不能帮助学生选择最佳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缺乏应用“估算”的意识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实对象,而教育者是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教育者不仅圈定了教学的内容,其思想更在一定程度上完全主导了学生的思想。由于教育者缺乏对估算教育的正确认识,继而导致学生也没有应用估算的意识,学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估算,还有些学生甚至不明白自己究竟学了什么,不懂得估算的应用,学生怎么可能合理应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比如在估算12×391时,学生都知道12×391≈10×400,然而在计算题“391名学生参观动物园,每人票价12,老师只有4000元,钱够不够买票?”中因为题目中不包括“大概”等词汇,学生基本上都不知道该使用估算而选择了精算。

二、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改进措施研究

(一)强化学生数学估算的思想意识

具体步骤可以包括如下三步:第一,小学数学教育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估算的重要性;第二,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培养自己的估算意识。只有学习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才能有效增强教学效果;第三,教育者在落实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估算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继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估算的魅力,继而爱上估算,愿意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鼓励学生使用多样的估算方法

因为年龄、智力等的差异,不同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应用、掌握的实际能力并不相同,所以教育者在落实教育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开展各方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估算思路及估算方法,拓宽学生的估算思路,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不同估算方法的优势与缺点,继而优化自身的估算方法。

(三)强化学生估算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估算是问题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各种技巧的灵活运用。利用估算,教育者不仅能了解学生新知的逻辑起点,还能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教育者只有充分掌握学生起点,在教学过程中以整合的方式强化学生的估算技能和技巧,才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综上,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估算的特点使之具备极其重大的教学价值。教育者在落实估算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估算教学的发展,也才能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估算能力。

参考文献:

[1]马艳芳.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问题及改进[D].首都师范大学,2014(05).

小学英语读写能力测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9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桂子花开的九月,新一年的教学工作又拉开了序幕。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永恒不变的主题。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现将我校上期存在的问题既改进措施分析如下:

一、学校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学管理的“三不”问题

具体说,就是“不规范、不细致、不落实”。突出表现在教务处对教学管理研究还不够深入,一些主要环节还没有抓到位,比如年轻教师培养“一年入格、两年合格、三年创优”有模式,却无激励性的考核,师徒结队只重形式却没有落实专业成长的具体内容,学校“名师工作室”没能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教学常规管理不完善,常常是有检查,有记载,无查后的整改,对老教师的检查注重“讲情面,给面子”,不说问题。对教学管理问题的预设不够,往往是出现问题才想办法去堵问题。教研组的活动缺乏长远的规划,随意性大,没能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测作用。

2、师资力量的“四少”问题

具体说,就是“名教师少、研究型教师少、符合条件的专职教师少、在岗教师少”。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正兴小学质量的提升有赖于教学软硬件的优化和完善,更有赖于师资水平的不断提升。可以说,教师团队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但正兴小学的实际情况是,缺少专业素养高、能用自己独到的教育艺术引领其他教师的名优教师(含草根名师);各教研组能同教研组长一起积极研究的中青年教师不足40%;学校能胜任教学任务的教师严重不够,排课捉襟见肘,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都缺少专职教师,近年来,这些学科学校都是通过每年聘请代课教师来解决,上学年我校共聘请代课教师11人。

3、教师幸福指数不高,教学有所松懈。具体表现在:

(1)校本教研氛围不浓

教研组长准备不充分,组员参与不够积极。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还不能做到真正的挖掘。大部分老教师抱着陈旧的经验不放,机械式地使用教材,课堂教学方法过于僵硬死板,没有根据学生情况合理使用教材和因材施教。二次开发教材的意识不强。缺乏课堂创新和课程的整合。

(2)教师主动性不强

一些教师课前准备不充足,课堂上也不关注学生,教师讲的多,学生动的少,课后也缺少辅导学生这个环节,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二、改进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如下:

(一)努力打造“好习惯,好人生,读好书,做好人”的校园文化理念

1、响应新区“质量为要、特色引领”的号召,明确办学思路,打造以“好习惯,好人生,读好书,做好人”为核心的校园特色文化。结合学校开展的养成教育,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教育培养,让学生养成更多的好习惯,逐步提高个人文明素养,再带动家庭、社会都来参与,努力创建和谐文明的校园。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在于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造就一支和谐、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不仅是推动天府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新区快速发展需要,更是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的需要。

1、校长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指明灯,要求校长要有教育家的情怀和梦想。因此,我会定期和不定期地参加相应的管理培训、学习、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管理思想和办学理念,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

2、学校要立足本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我校教师积极主动参加交流学校“成都实验小学青华分小”的教学教研活动。派不同学科老师跟岗学习。其次,充分发挥成都实验小学网校的教学资源优势,鼓励老师们多看网校视频,多学习,多反思,多交流,争取尽快提高教师们的教学理念,规范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行为。

(三)面向全体学生,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特长 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实际情况和爱好,按照”调查——规划——分级实施——总结提高“的工作思路,通过老师选拔,学生自主选择,精选合适的内容组织开展活动,如科创、棒球、足球等特色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特长。

(四)、坚持人性化管理,创建和谐校园,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只有团结协作的集体才最有战斗力。干部要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思想,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名教师,通过各种活动、养生保健讲座为教师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克服职业倦怠,获得工作的幸福感,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五)开门办学,更新家长观念,优化育人环境

家庭环境是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孩子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既依赖于学校教育的养成,更植根于家庭教育的浸润,因此,良好的家庭启蒙教育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更新家长观念,加强家校联系,得到家长配合、认同,是教育教学工作能否事半功倍,高效运行的基础。

1、通过定期开展家长讲座等方式,更新家长观念。

2、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定期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计划,赢得家长支持。

3、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以服务社会的态度督促教师建立服务意识,改进教学工作。

4、建立校长接待制度,接待家长代表的来访,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赢得家长们的信任。

小学英语读写能力测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10

新疆阿勒泰地区三中 加娜尔・达吾提汗

【摘 要】在当今社会,双语教学是大势所趋。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全面提高民族教育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双语教学;汉语;重要性;电化教学;营造语言环境、双语师资的培养力度

我认为在“双语”教学问题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对于一直生活在母语环境下的学生来说,一下子去适应双语环境,在我们看来的确很困难。然而,要知道学生们的语言接受能力极强,他们很快会接受双语环境。在双语课中,要把握住其中的基本原则:重点就是建立双语思维,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要适应学生们的语言变化、同他们一起交流、教学中改变自己,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都会很快乐!

一、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汉字的掌握不牢靠,很多学生记不住汉字。主要表现在平时的作业中很多学生爱写错别字、多音字,碰上看拼音写汉字的题,往往都是错别字,要不然就写不出来,但如果给汉字注音则问题不大,说明学生对汉字的字形记忆较困难,对拼音容易记忆。

2.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说汉语的机会很少,除了在课堂上回答老师问题时说汉语,平时基本不说。这主要是学生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没有太多说汉语的机会,从小习惯了用民族语言交流,如果刻意让学生说汉语也不现实,所以很多学生在校时能说几句汉语,回家就基本不说了。

3.学生对学习汉语的兴趣不是很强烈,多数学生表现出不在乎。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汉语基础差,一开始就没有学会简单的语句,到了高年级随着汉语词汇量和句型的.增加越来越感觉学习汉语困难多,又没办法解决,索性就干脆不学。

4.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汉族教师在汉语课堂上,汉语基础差的民族学生基本听不懂,而汉族教师不会说民族语只能照顾汉语基础好的学生,对于差生也很无奈。这里主要是简单的汉语都听不懂的学生,讲课时教师无法用本民族语进行解释,想教会这些学生很困难。

二、措施

1.教师要努力学习,精心备课,不断实践。并尽自己最大努力,用汉语进行知识的讲解,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要“自我加压,自我充电”,迅速提高自身素质。另外,如果条件允许,在上课时,可以采用汉族教师和民族教师一起上课,对于学生听不懂的内容,民族老师翻译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意思。这样可以照顾到汉语基础差的学生,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学。

2.鼓励学生在平时日常交际中用汉语交流,同学之间可以多应用汉语。教师和学生平时交流时也用汉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性的增加学生主动表达的机会,多说多练,让学生养成说汉语用汉语交流的好习惯,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会有很大的进步。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一般性文章。

(2)养成默读的习惯,默读一般性读物每分钟不少于250字。能比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能写一般记叙文、简单议论文、常用说明文和一般应用文(如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能根据作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要求做到: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书写清楚工整。

3.使用电化教学:

通过在多媒体室上课,可以充分调动学习汉语的极积性和浓厚的汉语学习兴趣,每周在多媒体教室上汉语课,更加充分利用45分钟的语言环境,出示各种图片、音乐、让学生看图片联想自己的想象力说,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4.通过课外活动、提高兴趣:

课外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汉语水平,而且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因此课外活动可采取多种形式,例如:在学生中开展第二课堂,演讲比赛,大合唱,表演节目,班级间进行办汉文黑板报比赛等活动,将汉语融于各项趣味的文娱活动之中,调动和增强学习的知识面,促进学生掌握语言这一交际工具的能力,并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汉语的乐趣。

5.营造语言环境,推动双语教育。

无论是母语的学习还是第二语言的学习,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习得的。双语教育的不同类型与模式都是根据不同社会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而选择的,而双语教育的语言环境是双语教育成功必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保证。新疆少数民族人口众多,而且聚居程度高,语言环境比较特殊,因此,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时,构建相应的双语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双语环境的构造有两层:一是学校通过双语教学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汉语学习的环境;二是为了推进双语教学,在更大范围内营造双语学习的空间。就学校而言,如果仅仅只是在课堂上用汉语授课,只有课堂而没有课堂以外的语言环境,只在课堂上学而不能在其他场合使用,那么学习效果是难以保持和巩固的。因此,必须在更大范围内营造学习汉语的环境和空间。就目前来讲,新疆开展双语教育中的汉语学习环境还需要大力地去营造。

6.加大双语师资的培养力度。

大力培养具有双语能力的专业师资是顺利开展双语教学并取得一定效果的关键。新疆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在不断地完善和壮大,但是在双语教学推进过程中最大的困难还是双语师资的质量、数量和水平问题。我校的双语教学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首要的问题是少数民族双语师资问题。在目前条件下,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源头上抓起,加强少数民族教师教育,使师范院校成为培养合格双语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基地。其次,对现有少数民族双语师资队伍进行学科教学能力和汉语授课能力培训,使之尽快适应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的要求。此外,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鼓励并提供资助,提供政策保障。

小学英语读写能力测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11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103-01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观念较为滞后

当前,在农村小学当中,大多的语文教师认为其教学任务主要是教学生认字、背诗等内容,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这主要是其教学观念较为滞后所致。小学语文的教授不仅是要让学生能够认字,而且还包括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情感态度的表达等多方面的引导,只有将课本内的内容与课本外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结合,才能够真正完成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培养出合格的小学生。

2、农村小学教学设施落后

农村小学语文的教材,虽然使用全国统编的人教版的教材,但是仍旧脱离农村实际,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小学由于经济条件差,教学设施陈旧、单一、落后,并且多数学校缺乏图书资料、缺乏多媒体和相应的参考书籍,教室里仍然使用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以至于教学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3、农村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未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别,“一刀切”的语文教学现象还存在。例如,农村小学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对于部分基础较差的农村学生来说较为困难,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引导他们来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4、教学方式不适应。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特别是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将以往那种传授知识的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但是,在不少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不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明白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听得就越累,无法把握学习的重点。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策略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人才的培养,必须引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而且刻不容缓。

1、教学观念逐步更新。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与思想教育工作的持续进行,当前,农村小学当中的部分语文教师已对语文能力的培养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不仅认识到语文教学的任务除教授学生听说读写以外,还包括培养学生价值观念、审美观念、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内容,而且还对这些内容有所深入的理解与体会,有些教师已能够在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灵活运用。此外,部分学校将办学目标在广大教师范围内进行积极的宣传,让教师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去进行实际的教学工作,这不仅让教师在实际工作思路更加清晰,而且有效提高了学校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2、发展和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各个地方应该深入调查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以填补统编教材的不足之处,使学生们都学有所用,能够把所获得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来。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为辅导的教学,已越来越普遍地走进包括语文在内的各个学科中。这样能够使语文教学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刺激学生的多中感官器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改变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达到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农村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地提高农村小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加强农村小学语文差异性教学。农村小学生的原有素质和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具体教学策略上需要进一步改革教学理念和方法,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学生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有很大的自主权。此外,农村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选择整个班级的语文教学计划。对于学生积极性高、学习资源丰富的班级,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放手让学生学习;对于学习资源暂时缺乏的班级,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仔细学习基础知识,先达到最基本的语文教学要求。

4、实施多样的教学方法。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被动灌输的现状,究其原因,是教学方法太单一,教师只知道一味地向学生们灌输该记住什么,什么该会写,什么问题该怎样回答,完全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其实作为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暂,需要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体验多重学习,比如合作学习、讨论学习、体验学习等,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也可以进行师生互动,探究属于自己班级的语文学习方法,让学生们增加语文学习的乐趣,最大限度地学好语文。说到课堂,美国语文教学的环境相对比较人性化,符合小学生好奇的心理,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教学效果也会非常好。

三、结语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需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个人素质,并结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才能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胜利.改革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刍议[J].语文教学,2000(01)

上一篇:关于诚信英语演讲稿下一篇:我未来的日子作文